曹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15:56:41

点击下载

作者:伊沙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曹操

曹操试读:

第一章     少年传说

我被人唤作“阿瞒”的少年时光过得相当快乐。

似乎只有一件事令人不快,如影随形地困扰着我:打记事起,总有孩子在干仗急眼时脱口而出:“你爷爷没长小鸡鸡!”

起初我不懂:要是爷爷没长小鸡鸡,怎么可能搞出爸爸?没有爸爸,我又怎么可能被搞出来?但我爷爷肯定是个男的,他身为一个男的却没长小鸡鸡,这肯定是一件丢脸的事!于是我便恼羞成怒地去打那个说这话的孩子,直打到他住口为止。

后来当我彻底搞懂了爷爷没长小鸡鸡就不可能搞出爸爸这个常识之后,我打人打得更狠了,非要将对方打到头破血流不可,不见红不罢手!

为爷爷的小鸡鸡而打的架,贯穿了我整个少年时代。

在此期间,我在读书时学会了一个可恶的词:宦官。

与此同时,我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世:我,名曹操,字孟德,乳名阿瞒,父亲曹嵩虽官至太尉,却是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曹腾便成了我的祖父!——天哪!这不是没长小鸡鸡,这明明是长了小鸡鸡却被人一刀割了去,不男不女,真乃奇耻大辱!

一名宦官,原本与我无关,可父亲却偏偏被其所养,让我平白无故管宦官叫爷,这是耻上加耻!

值此东汉末年,正是宦官专权的时代。尽管如此,也丝毫不能改变宦官的耻辱身份,也令这个时代蒙羞!

说起来,我在故乡沛国谯郡度过的少年时光,貌似快乐无比,耻辱却深埋于心,当时我不晓得,它会对我的成长和这一生造成多大影响。

耻辱归耻辱——在更多时候,那不过是心灵深处的一种感受罢。话说回来,没有这份耻辱,我也不会在“地广而不得耕,民众而无所食”的时代大环境中,过着钟鸣鼎食之家长房长孙的优裕生活:饱读诗书,习枪弄棒,策马扬鞭,横行乡里……

如你所知,我留在故乡的名声不大好,我本非岩穴知名之士,也就无所谓啦!

千百年来,乡民们还在争相编排我的段子,口口相传,代代相传,搞得我也真假莫辨,不置可否。

现在——请允许我试着——为尔等一一厘清!

先说我十岁那年留下的“美谈”:说我某日在谯水里洗澡,一条鳄鱼向我游来,我非但没有逃避,反而迎头而上,主动与鳄鱼展开一场殊死搏斗,初生牛犊不畏鳄鱼,在我这名十岁少年的奋勇抵抗中,这条窝囊的鳄鱼竟灰溜溜地退去了,消失在深水中……我记得这个传说起于我做了丞相之后,不知是哪个溜须拍马的乡绅编出来的,我在生前初次听到时会心一笑,缄口不语,任其流传,死后快两千年了,也没有想起自己曾经干出过这件壮举。且不说我家乡的谯水中没有鳄鱼,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亲眼见到过一条真鳄鱼,后来在天上,在天河之中,也不曾见到过,我只是在转世投胎之后才见过鳄鱼,并与之为伍……经过他们这么一编排,我竟在十岁那年就战胜过一条自己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这个段子是在颂扬我少年勇敢,自古英雄出少年,本意倒是不错,我小时候确实比同龄孩子胆大一些,但在十岁那年,顶多也就踩死过一只小蝎子。

再说发生在我家族内部的第二件事。

我真是烦死我叔叔了:一个大男人家,成天爱告状,经常跑到我爹面前去打我的小报告,无非就是我在外头调皮捣蛋的那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我—直在想对策:如何能够搞他一搞,制止他妇人加小人的勾当!

某日,我正在我家大门前的空地上跟袁绍、袁术这两个小伙伴玩“斗鸡”,看见叔叔从大门口出来了,不知要去何处。这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看着他从大门口大摇大摆得意扬扬走出来的瞬间,我被直射下来的阳光晃了眼,眼前一片光明的暖色令我计上心来,当机立断,“扑通”一声,仰躺在地,仰面朝天,歪起嘴巴,口吐白沫,四肢乱抽,翻起白眼,学村头二赖,做羊癫风发作状,令在我身边玩耍的袁氏兄弟信以为真,更令刚好走到近前的叔叔大上其当,他一边万分惊恐地呼唤道:“阿瞒!怎么回事?阿瞒!你怎么了?”一边伸出手来想将我从地上抱起,我立马抽搐得更加剧烈,做不省人事状。叔叔见他应付不了,只好将我放下,起身跑回家去……

他前脚刚走,我便在地上来了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一边掸着身上的尘土,一边对旁边被吓得面无人色的袁氏兄弟招呼道:“没事儿!没事儿!咱们接着玩!”

是以,当我爹在我叔叔即他兄弟的引领下来到大门口的时候,亲眼见到的景象是:他的儿子好好的,活蹦乱跳,正在跟伙伴们玩“斗鸡”!

心急火燎的爹爹直扑上来一把将我抱住:“阿瞒!你刚才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了?!”

我故意装出一副茫然不解的表情:“我……没怎么呀!没有不舒服啊!”“那你叔说你刚才发了羊癫风!”“什么羊癫风?没有啊!村头二赖才发羊癫风呢!叔叔……你是不是看错人了?”

我爹听罢,满脸涨红,一言未发,转过身去,只对一脸茫然的叔叔恶狠狠地“哼”了一声,便气鼓鼓地回府去。

由此,这一对兄弟间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叔叔说什么,我爹都不信了,他的小报告难以再生效,因为所有关于我的坏话都会被我爹理解为对“长房长孙”的嫉妒以及由此而生的诅咒!

此事完全属实,肯定是袁绍、袁术两位小伙伴讲出去的。

此事令我相信计策的好处,相信智慧的力量——尔等说成是“诡谲”也可以,“奸诈”也随便。

第三件事发生在我十五岁那年。

父亲此时已上调京城洛阳为官,我们全家亦随之前往。

京城有个牛人——寝殿侍奉长官长侍张让,是一宦官,深得皇上宠信,有权有势,骄横跋扈,百官惧之,民怨极大。

某日,父亲带着礼物到其府上拜见他,我也跟着去了。家奴称其正在卧室小睡,请父亲在客厅等候,我缺乏耐心,便擅自溜了出来,满院子闲逛。

当我突然出现在张让卧室中的时候,将此半梦半醒心中有鬼的老儿吓个半死,他以太监特有的尖利嗓音(我爷爷也有那样的嗓音)大声疾呼:“来人!有刺客!”

我一时没听明白他是将我当成了突然闯入的刺客,便也没跑,顷刻间便被闻声赶来的卫兵们团团围住,我不知其厉害,便也面无惧色……幸亏父亲及时出现,连忙解释,声称误会,替我解围。

然而此事却不胫而走,传了出去,令我声名大噪,我是被当作只身行刺张让的刺客来传颂的。在传说中,我是单枪匹马,仗剑而来,行刺未果,杀出血路,逾墙而去,潇洒得真够可以!但却纯粹是个误会。回想当年,我心中暗自得意:尽管这个传说出自一场误会,但人们至少觉得我像个刺客,像个英雄!

所以此事,不但向外替我扬了名,向内——对一个成长中的男儿起到了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要做英雄!

至于这第四件事嘛……

我与袁绍一起长大,堪称发小,不假。

我俩经常泡在一起,做些出格之事,这也不假。

但《世说新语》这本邪书中所记载的“抽刀刧新妇”的段子则完全是子虚乌有,血口喷人!

俺一堂堂七尺男儿,貌虽不比潘安但也绝不丑陋猥琐,我可谓饱读诗书、身怀武艺、文武兼修,何况又是大户人家体面少爷,钟鸣鼎食之家长房长孙,即便看上哪个女人,也断不会做出如此下三烂的事体!去劫别人家的新娘子,开什么玩笑!

欺男霸女之事我没干过,至少在那时没干过。

这本下三烂的书,出自一个下三烂的朝代,作者的思维方式也是下三烂的。他一定觉得既然曹操和袁绍少时就认识,那两个坏蛋在一起必然会干点坏事,而什么才算得上“坏事”呢?去劫别人家的新娘子——能够虚构出这种事的作者真够下三烂的!

我没有做过的事情,坚决不认,好坏不论——这也是我面对历史的态度。

我早已是天上亡灵,当一个亡灵开口说话,如果还要撒谎的话,就该下十八层地狱!

第二章  我遇伯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在书海之中,不但能学到知识,还能够刺激欲望,全方位地激活欲望——自古迄今,以至未来,我华夏书生,大概都是通过书本完成自身的“欲望启蒙”吧!只要你身心健全。

何况,我是一个生来就欲望勃勃的人。

我沿袭少时爱读书的好习惯,到青年时已是饱读诗书。

在读书上,我是一个食欲旺盛的杂食动物,荤素通吃,文武不分,见书就读,过目不忘。

不拘一家之学说,而取百家之长。

在故乡,乡绅们赞我“能明古学”。

到后来,我已经不满足于干坐着被动地读了,开始行动起来,搜集并整理史上各家兵法,最终辑成《兵法节要》一书。

我还斗胆为《孙子》作注,将原先八十二篇缩编为十三篇,选出精华分篇注释,还写了一篇序言《孙子略解》。

书为床,有人读书会读死在这张床上;有人则会从这张床上爬起来、走出去——我曹操,显然属于后者。

当欲望之兽在体内醒来之后,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

其时,朝野上下最大的两股政治力量是宦官与士人,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前者势力很大,但已如下午的太阳;后者暂居下风,却如喷薄而出的旭日——对此,我明察秋毫,当机立断,作出抉择:身为太监的孙子,我要背离自己出身的阶级,我要投靠士人,广交名士。

汝南有名士王俊,对我欣赏有加。

我在袁绍、袁术兄弟为其亡母大肆操办、堪比国葬的奢华葬礼上,面对三万人前来送葬的宏大场面,对与我同在现场的王俊先生脱口而出:“国将大乱,为首作乱者,必此二兄弟!”

王俊暗中一拍我手:“然也!”

我继续道:“若要安邦定国,解百姓之难,当早除祸首,以免后患无穷!”

王俊暗中再拍我手,然后凑近我耳语道:“然也!安邦定国,除去孟德,还有何人?”

说罢,我俩哈哈大笑起来,在此葬礼上,引来众人诧异的目光。

如果我还算是一匹千里马的话,那么,王俊先生就是我此生所遇到的第一个伯乐,正是通过他的目光,我初步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南阳有名士何颙,少时游学洛阳,后因避祸隐居于汝南,素与袁绍交好。我通过袁绍与之结交,常在一起谈经论道、分析时局、抨击朝政,颇为投机。一次酒后,我向其抒发我的雄心壮志,他听着竟当场涕下,一声慨叹:“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现场尚有多人在,此语便不胫而走,令我声名日盛。

梁国有名士桥玄,不只是名士,为官一生,位至三公。此人德高望重,一言九鼎。我心怀仰慕前去拜望,落座后未等开言,先生便直言:“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说罢,吩咐底下,设宴款待,待到酒酣耳热,先生感怀乱世,竟以妻儿相托,令我受宠若惊,感激涕零,从此视之为莫逆知己,而结成忘年至交。

何谓伯乐?何谓眼光?伯乐之眼光源自一个人自身的德行,桥玄先生一生为官,历任要职,终至太尉,他为人正直、极富远见、知人善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清官,待到殁时,家里穷得竟连一副棺材都买不起……正是如此之人,才会有在芸芸众生中发现我的眼光,才会不计个人得失地举荐我。他们的存在,对于青年时代的我,还有另外一层意义—一他们犹如活着的圣人一般默默地昭示着: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当何去何从,我该如何行自己的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多年以后,我驻军谯县,派手下去找寻过他老人家,才知他早已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多年。当时心下大恸,悲从中来,奋笔疾书,写出祭文一篇,怎奈旧体文言佶屈聱牙,我又写得相当私人化,怕难以通达今世之列位看官,在此只录下片言只语,以表其精神: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怀旧唯顾,念之凄怆。

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

那一天,我命随军将士列队于桥玄先生墓前,隆重将其祭奠,当我琅琅高诵此篇祭文时,队伍一片肃然,队列中大有默然涕下者!

当年,也正是桥玄先生指点我,下一个该去结交许劭,说只有他才会令我声名大噪。我知此人是太尉许训之侄,出身名门,自命清高,自己不肯出来为官,但却醉心于发现并举荐入才,搞了个很有影响的“月旦评”,被人视为推举清议的一大权威。他的举荐十分有效,成功率高。是故,此人不可不拜。

我携重礼去许府拜望许劭先生。

落座之后,我开门见山,慷慨陈词,他一言不发,甚至连多看我一眼似乎都不情愿,临走我直言问他:“先生以为在下如何?何许人也?”

他仍缄口不语,但并未拒绝我的重礼。

初次见面,我感觉此人——用尔等今天的话叫作:比较装B!我早听说他素来装B,生来就是一个装B犯,并以此著称,也就不以为意。再说,我曹操是这种性格:你装你的B,我牛我的B!

过了一个月,我再携重礼去许府拜望许劭先生。

落座之后,我开门见山,慷慨陈词,他一言不发,甚至连多看我一眼似乎都不情愿,临走我直言问他:“先生以为在下如何?何许人也?”

他仍缄口不语,但并未拒绝我的重礼。

我拜托桥玄先生打探:许劭何以沉默待我,不吐一言?桥玄打探之后直言相告:许劭嫌我出身不好,是太监的孙子,名声似乎也不太好……唉!他妈的!碰什么都别碰我爷爷那没有的宝贝儿——那是我心中最大的痛点!听了桥玄的转述,我的心气与斗志已经完全被激发起来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过了一个月,我又携重礼去许府拜望许劭先生。

落座之后,我开门见山,慷慨陈词,他一言不发,甚至连多看我一眼似乎都不情愿,临走我直言问他:“先生以为在下如何?何许人也?”

他仍缄口不语,但并未拒绝我的重礼。

我便追问道:“先生以为在下如何?何许人也?”

这一次,他只稍作犹豫,终于金口大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惊天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他说得很慢,一字一顿地说,他说的每个字,我都听清楚了,但却故作疑惑不解地问道:“先生说的是‘奸雄’?”

许劭再无一言,只是点了点头。

我哈哈大笑,抱拳一拜而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呜呼!这是一个人在我十九岁那年对我所下的预判,直接等同于历史的结论,所以,甭看此人爱装B,他有装B之雄厚资本——他是将我看得透透的一个高人!一个智者!一个先知!一个预言家!一个提前宣读了我一生悼词的人!识人若此,岂非伯乐!“奸雄”二字说得何其妙哉!先不论它对我曹操的指认准确与否,关键在于:它在我政治生涯的开端,就给我松了道德、是非、名誉的绑,不为外在虚头八脑的东西所累,不在乎自己的羽毛清洁体面与否,朗朗乾坤,大鹏展翅,一心一意,专注飞翔,飞向前方!

第三章  初露锋芒

许劭之言,果然重若千斤,迅速在士人中流传开来,令我声名大噪。

转过年来——即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我被乡里推举为孝廉,当上郎官,继而又承蒙尚书右丞司马防举荐,出任洛阳北部尉。

尉乃县令副手,掌管军事,查盗禁贼,维护治安。此官貌似不大,但洛阳是何地?天子脚下,权贵云集,难以为官:从路上行人中随便扒拉出一人儿,官都比我做得大;随便查一小案,涉案人员都可通天!我身为洛阳北都尉,所管辖区洛阳城北正是所谓贵族聚居区:皇亲国戚、官宦子弟,与地痞流氓相互勾结,为所欲为,无恶不作,将此举国首善之区活活搅成了天下治安状况最差劲的区域!

若怀私心看,司马防简直是要害我,把一块烫手的山芋直接塞到我嘴里;但他正是怀着一颗公心,相信我在这个位置上不会无所作为。

管,还是不管?——这大概是每一个出任此职者都要面对的大问题!事关自己的乌纱帽,甚至于性命攸关。

就我而言,不管、不作为是绝对不可能的:我这么牛B的人,人们传说中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岂肯在二十出头的大好年华,在一个区区尉官的职位上得过且过,混吃等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那不是曹操!

所以,管是肯定要管的,但怎么个管法,这需要过人的胆识、智慧,甚至运气!

当然,我在看到风险的同时,也看到了可能带来的丰厚回报:在此职位上的所作所为都会被朝廷乃至天子注意到,所以做好了会上升得很快,平步青云也未可知!

所以,这个职位是个值得一赌的赌局!

所以,不管则已,要管就要大管,管出点响动来。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

我的第一把火,仿佛一个庸常的酷爱“面子工程”的小吏所为:拨出专款,购置油漆,雇来工匠,将灰头土脸的都尉衙门里里外外粉刷一新——做这件事,手下人都很配合,因为毫无风险。似乎新官上任,带来的只是一点刺鼻的油漆味。

我的第二把火,貌似是对剩余油漆的有效利用,将衙门里的杀威棒全都漆成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皇亲、贵戚、官宦、平民、盲流这五大阶层,将此“五色棒”日日悬挂于都衙大门两端,昭示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这件事,手下人亦很配合,他们大概觉得:这又是一项“面子工程”——做做样子给人看罢了!

我的第三把火,是下了平生第一道命令——一道宵禁令:“自即日起,禁止夜行,有犯禁者,皆棒杀之。”我命手下将此告示贴得北城辖区满街都是。这件事他们还是敢做的。

宵禁令首夜,我坐镇子都衙,命全部手下抄起兵器出外巡夜,只要撞见违反禁令的夜行者,立刻抓来问罪。

结果一夜过去,一个也没抓来,个个空手而归,问及情况,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我知其中有假:绝非他们所说“无人夜行”,便不再多问,命他们下去睡觉。

我也在都衙里睡了整整一个白天。

夜幕再度降临时,我命全体手下在都衙待命,从中挑出两名武艺高超者,随我出巡。

走出都衙后的最初一段路,月黑风高,寂寂无人,真让我以为手下所禀皆是实情,令行而禁止,“棒杀”出太平。

但我很快便意识到,切莫高兴得太早!刚绕过白马寺,踏上贵族聚居的一条街,就看到前方有光亮,随即听到有动静!我与两员部下一闪身,迅速躲进一条小巷,在黑暗中观察其动静。只见两个大灯笼像水怪的两只大眼睛一样,从黑暗之河中游过来,随之浮现出三个人影,借着灯笼之光可以隐约看出,走在前头的是两名年轻的后生,看装束像是大户人家的家丁,手中各提一只大灯笼,紧随其后、大摇大摆的是一名头戴乌纱帽、身穿官服的干巴瘦老头,形似一只大虾米,与此同时,我还看清了灯笼上的两个大字:蹇府。

蹇府——这是哪个豪门大户呢?我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只是压低声音命令手下:“跟我来,紧随其后!”

三个人尾随两只灯笼,从贵族街一直走到贫民巷。

灯笼最终停在一户人家门前,那家窗口透出一丝微弱的光亮。

一名后生上前拍门,将简陋的门板拍得砰砰响,嘴里高叫着:“开门!快开门!”

屋里没有反应。

后生继续拍门,叫得更加放肆:“装什么死呀?还不快开门!蹇老爷临幸你来了!”

屋里有了一点反应:窗口灯光随之熄灭。“小娘子!别这样嘛!本老爷想死你了,快快开门来,让本老爷好好疼疼你!”——干巴瘦老头的声音像是一截枯木发出的。

屋里还是没有反应。

拍门的后生继续拍门。“小娘子!你别给脸不要脸!你也不看看我们家老爷是谁,看上你是你的福气!你要再不开门,我可踹了哦!”另一后生已不耐烦,自己话音刚落,便飞出一脚,将门哗啦啦踹开了……

三人一拥而上,闯了进去……

女人的哀求、孩子的哭喊随即响起……

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

我“嗖”的一声抽出佩剑,对两位手下说:“稍等片刻,你俩随我杀进屋去,逮个正着!”

未料,其中一位手下却道:“都、都尉大人!你初、初来乍到,这事儿……不好管,蹇府的人……咱惹不起呀!”“如何不好管?怎么惹不起?”我乍一听有点火。“这位蹇家老爷的亲侄儿是蹇硕……”另一位手下解释道。

我一听便明白了。这位蹇硕确有来头,而且实在不小:他是宫里的宦官,“十常侍”之一,皇上跟前的大红人,统领禁军,威震朝廷。我一个新官上任的洛阳北都尉在其面前,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蚍蜉撼大树。但是,此时此刻,剑已出鞘,收不回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何况,眼睁睁看着一名弱女子在自己眼皮底下遭歹人强暴而不管不顾,自幼饱读圣贤书学做道德文章的我还是做不到的,打小使枪弄棒练大的以真男儿自居一心想当英雄的我也是做不到的!此意已决,我对二位手下说:“别说只是个宦官的叔叔,今儿就是皇上的老子,我也得管管看,你们这两个■蛋孬种就在这儿看着吧,我独自进去把他们三个抓来!”

说罢,我提剑挺身而出,朝那户人家大步流星地走去。

到底都是血性男儿,这俩家伙被我这么一激,“唰唰”两声,拔出剑来,跟了上来,嘴上还道:“曹大人!我们一起杀进去!”“你敢抓,我们有啥不敢抓的!”

我下令道:“我们冲进去,一人对付一个!”

于是乎,我等三人便踩着踹倒在地的门板直冲进去,冲进屋内所看到的景象是:两名后生手提灯笼照着,床上妇人衣不蔽体,干巴瘦老头正解裤子,欲行非礼之事,墙角还有个婴儿在哇哇啼哭……我们来得真是恰到好处,既抓了个现行,又令妇人免受其祸害。

我一声断喝:“住手!”

老头一愣,提着裤子,回过身来,一脸惊诧和不屑,惊诧问道:“尔等……何人?”

我正色道:“洛阳北都尉曹操巡夜!”

老头“嘎”地笑了一声,脸上更加不屑:“一个小小的都尉,你巡你的夜,怎敢管到老子头上来了?真是吃了豹子胆了!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挥剑一指其鼻尖:“你是一个违反禁令、公然夜行、擅闯民宅、强抢民女的罪犯!随本官回都衙受审!”“放屁!谁敢抓我?!”

老头说着,刚想造次,被我伸出一脚,踹翻在地,又如老鹰捉小鸡一般被我提拎起来。

两个家丁也是刚想有所动作,便被我的两员手下一举制伏。

我请妇人穿好衣服,抱上孩子,随我等一起到都衙作证。

审判在天亮后进行。

我将法庭向前推移,设在都衙大门口。

鸣锣击鼓,引人围观,我要公开审判。

待到太阳升起,阳光照彻这个阴森森的角落,我端坐于几案后面,一拍惊堂木:“将三名嫌犯带上来!”

衙役将蹇家三人押至面前空地。

我再拍惊堂木:“跪下!”

只听“扑通扑通”两声,但见两名家丁先后跪下,干巴瘦老头却“我自岿然不动”,兀自挺立。

我三拍惊堂木:“给我跪下!”

老头吓得浑身一哆嗦,随即又恢复镇定,一脸傲慢斜睨着我。

我二话不说,站起身来,离开几案,走下台阶,来到他面前,照着他双膝就是两脚,老头“扑通”跪下了,他挣扎着还想站起来,我端直又是一脚,这下他才跪踏实。

我高声喝道:“报上名来!”

两名家丁立刻照办,声音小得我并未听清。

老头紧咬双唇,不吐一字。

我又喝道:“大胆老儿,报上名来!”

老头头一仰,哼了一声。

我左右抡圆,啪啪两巴掌,结结实实扇在老头儿脸上,继而高声大喝:“姓名?”“老夫……乃……禁军统领蹇硕叔父……”老头终于开腔。“我问你姓甚名谁,别跟我扯这些乱七八糟的!”“蹇……蹇达。”“蹇达!知罪否?”“不知。”“不知?那我现在就让你知!本宫前日曾下过一道宵禁令:‘自即日起,禁止夜行,有犯禁者,皆棒杀之。’北城街巷,随处可见。尔等置若罔闻,无视禁令,招摇过市,公然夜行,擅闯民宅,强抢民女,依照此令,当棒杀之!”“曹操小儿,你血口喷人!你一小小都尉怎配审判老夫,我劝你还是识相点,赶紧将老夫放了,送回家去,容我在贤侄蹇硕面前美言几句,且饶你不死!”“无耻老贼!大胆狂徒!你竟敢仗势欺人公然藐视国法!你知这大门左右高悬之五色棒是何用意?青、赤、黄、白、黑——皇亲、贵戚、官宦、平民、盲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不过是小儿耍弄的玩意儿罢了!”“老贼!你死到临头,安敢如此嚣张?证人在场,罪证确凿,以律处之,来人,五色棒伺候!”

衙役取来一根赤色棒。“行刑!”

但却无人敢动手。“行刑!”

仍然无人从命。“哈哈哈哈!”老头嘎嘎大笑起来,“谁吃了豹子胆,敢棒打老夫?曹操小儿,你手下比你晓事!我念你初来乍到,不通人情世故,赶紧把老夫放了,我还可饶你不死!”说着,竟然站了起来。

其时,热血直冲头顶,一个声音告诉我说:“他该死了!他必须死!”我直扑衙役手中赤色棒,抄起棒来,一棒将刚刚立起的老头打翻在地,冲上去照其头又是两棒,但见老头脑壳进裂,脑浆外溢,口鼻出血,翻了白眼,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

全场先是一片惊呼,继而欢声雷动,所有在场者纷纷冲我跪下。

我丢下手中带血的赤色棒,返身回到几案后坐下,四拍惊堂木:“各位请起,继续审案!”

众人纷纷起身的当儿,两名蹇家家丁已是磕头如捣蒜,口中乞求着:“大人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咚咚”猛磕,直磕得满额是血。

我五拍惊堂木:“你二人知罪否?”“知罪!知罪!”“知罪!知罪!”“你二人所犯之罪,依据宵禁令,亦当棒杀!”“小人知罪,小人该死!”“小人该死,大人饶命!”“本官念你二人是从犯,被人裹挟,只要老实交代首犯蹇达之罪行,大力协助本官审案,可饶尔等不死!”“感谢大人!小人交代!”“蹇达白天上街,看上了这家娘子……”“他派小的打探到这娘子是个新近丧夫的寡妇,平素只有孤儿寡母在家,就……”“蹇达可知宵禁令?”“知,他知道!”“他说这是曹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做样子给人看的……”“他果然是明知故犯,罪不可赦,死有余辜!我问你二人,可要仔细听好,我等在暗处听到蹇达这大胆狂徒说,他是来‘临幸’此妇人。可有此话?”“嗯……有!有!”“是他说的!是蹇达说的!”“真是吃了豹子胆!竟敢冒充圣上!此为大逆之罪!当满门抄斩,灭九族!”“大人饶命!大人饶命!”“饶小人不死……”“来人!将此二从犯,先各打二十棍,暂且饶其不死!”

这回手下很是踊跃,争抢着行刑。

打完这俩家丁,我命手下将屁股被打烂的二人先关进大牢,等候再审;将那可怜的孤儿寡母送回家去,严加保护。众人散去,我退回都衙,立刻整理审讯记录,以谋逆重罪之名,将本案上报朝廷。火速做完这一切,我躺在床上,颇为得意地想:我倒要看看蹇硕这个禁军统领,如何去跟皇上解释,他的亲叔叔是怎么背着他冒充当今圣上大行谋逆之事的?

一觉醒来,我的威名和美名已经传遍洛阳城的大街小巷,人人争说“曹青天”。

上边的反应则令我大为失望:毫无反应——没有任何指令下达!我心中皇上降旨彻查此案、我借此连升三级的美梦落了空!看来我这头初生牛犊有些低估了蹇硕那头老虎的能量!我当场将其亲叔叔棒杀,到现在未受其报复就算是幸运的啦!

我在洛阳北都尉的位子上不升不降,坐了三年。三年之中,我的辖区成了全国治安状况最好的城区,我也成了全国知名度最高的尉官。在这个位子上,我最大的体会是:官不在大,有权则灵,官在人为!有人将大官做小,有人却将小官做大,手中的权力可以用小,也可以用大!事实证明我精于此道,是后者中的佼佼者,我对自己这三年中的表现十分满意!多年以后,我做了魏王,高高在上,还专门派人将当年举荐我出任此职的司马防先生请到邺城来,好吃好喝好招待,席间我问他:“孤如今还可以再回去做尉官否?”司马防回答道:“当年我举荐魏王时,魏王正适合做尉官,没有昨日之洛阳北都尉,就没有今日之魏王!”我一拍大腿道:“先生厚我!”当场对其封赏进爵。

世间之事,皆有因果,皆有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正是“仰仗”蹇硕的奏请,我“荣升”为顿丘县令,作为蹇硕等宠臣们的一根眼中钉、肉中刺,我被拔了出去,赶出了洛阳城。这个小小的县令,我也做得很好。多年以后,我以花甲之年统军南征孙权,派爱子曹植留守邺城,我曾以此激励他道:“爹爹昔日做顿丘令时,年方二十有三。回想当时的所作所为,至今无悔。”

好个“无悔”二字,是我做事追求的目标,做人追求的境界,日积月累也铸成我性格的一部分!

报应还没完。一年后,蹇硕的报复再度得逞:我因堂妹夫滁强侯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宫职,只好归隐故乡谯郡。回乡后我完成了人生的另一件大事:娶妻生子。娶丁氏为妻,她为我生下我的第一个儿子,我为之取名为曹昂。

娶老婆生儿子的感觉好极了,它让我忘却了我的不如意。

第四章  天下大乱

光和三年(公元180年),我再被征召,拜为议郎,重返京都洛阳。

这一年,我已经二十六岁了。

有的职位,注定无所作为,难以建功立业,就像这议郎,但如果你能认真对待,却不失为一种修炼。该职不管实际政务,只管给皇上进谏。任职期间,我不知给皇上献出过多少条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但却没有被采纳过一条,这个皇上啊,只爱听宦官的娘娘腔!唯一的收获即是对自身的提高:日常工作已令我习惯于站在一国之主的高度,从国家大局出发来思考大大小小的问题。回头看来,这是上天对我的眷顾,让我在此无忧无虑的闲职上为自己的未来作好思想与业务的双重准备。

天下即将大乱,我全看在眼里,我在等待时机。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举国进入战争状态。

这时候,朝廷急需用人了,也非得到了这时候,他们才会想到就在身边,就在议郎的闲职上,还有一位当年名震朝野的洛阳北都尉。他之雷厉风行,他之霹雳手段,他之目中无人,他之横扫一切,或许倒可以施展到战场上去对付黄巾为首的逆贼!

于是我被任命为骑都尉。

这一年五月,我终于等来了我戎马生涯的第一个真正的战场:临危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攻打颍川黄巾军。结果,我在军事上的天才首次得到了验证: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

我人生的第一仗,大获全胜,打得异常漂亮!

我自幼好读兵书,年少时即敢为《孙子》作注,为的就是这一天的到来!

这一仗,让我找到了此生的定位,找到了那个我自己理想中的曹操!

这一年,我三十而立。

对于为官者来说,战争不算是一件坏事,战争期间升职的契机可比和平年代多得多,提升的速度也要快得多,一战功成,我旋即升任济南相。

在济南相任内,我治事如初。济南国有县十来个,各县长吏大多依附权贵,贪赃枉法,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在我之前,历任国相皆装聋作哑、置若罔闻,甚至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我一到任就开始整顿,一口气将十之有八的长吏奏免掉了,济南国上下为之震动,贪官污吏犹如过街老鼠般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此生中我有多少次想到:如果我不是生逢乱世,能够赶上一个太平盛世,我一定是个好官。给我一个区,我能管好一个区:给我一个县,我能治好一个县;给我一个国,我能振兴一个国。我已经用实践证明过了,这一切我都能够做得很好,甚至做到最好,但是,天命不可违,人命只能顺从于天命,有什么办法呢?我就是生逢乱世还想有所作为的命,我的伯乐许劭说什么来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后来终于领悟了:这第一句和第二句是连在一起不能拆开的,都无法各自独立存在。

在一个天子昏庸、朝廷无能、买官卖官之风盛行甚至公然变成制度的时代,一切岂能如我所愿?

翌年,我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从济南相到东郡太守,貌似不升不降,实属遭人暗贬,我暗自思忖:肯定是哪个奸佞小人看上了被我整肃一新的济南国进而买下了济南相,如今我有了战功,岂肯任人摆布?我便假托有疾,告病还乡,再度回到我的谯郡老家去了。

这一次的还乡是主动而为,心情自与上一次截然不同,回到故里我过起了快乐的隐居生活,又新娶了一个十分中意的老婆卞氏:春夏读书,秋冬狩猎,娇妻为伴,云雨交欢……两年以后,这一段充满人情人性的快乐生活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卞氏为我生下了第三个儿子,我为之取名为曹丕——这可是件大事啊!她是为未来的大魏国生出了它的开国皇帝!我一生不曾称帝,但我是皇帝的创造者!这伟大的创造活动就发生在这一段貌似是“退”的隐居岁月中——此乃天意!

这一年我三十三岁,开始知进退,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翌年,王芬那厮谋划暗杀天子,再造乾坤,亲自跑到谯郡来拉我入伙,被我一口回绝:未为人父,热血男儿,尚有可能;既为人父,舐犊情深,断无可能!我今后行事,必要先考虑妻儿之安危。

无情未必真豪杰,大丈夫孰能无情?妻儿老小、天伦之乐、双妻双子、其乐融融,我快要沉醉其间难以自拔了,像一个毫无雄心大志的儿子、丈夫、父亲!甚至感到如此无所作为的一生也会是无比幸福的一生!

又是一年过去,最终将我从老家的安乐窝里逼出来的还是来自于自己家族的力量——谁让我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呢: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朝廷设置西园八校尉,我因家世原因和个人表现,被任命为八校尉之典军校尉。

天下已经乱套,唯恐不能更加彻底。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天子驾崩,皇子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其兄大将军何进掌控朝政。

何进的死对头,也是我的苦主——我当庭棒杀其亲叔叔而得罪过的禁军统领蹇硕。

为另立新主,在天子将死之际,蹇硕曾密谋行刺何进,后者命大,侥幸逃脱。待到天子驾崩,何太后所生之皇子刘辩即位,何进执掌朝廷大权,派袁绍入宫去抓蹇硕。蹇硕慌乱之中逃进御花园,被中常侍郭胜刺死在一片花丛之中,他统领多年的禁军,全部归顺。

听到蹇硕的死讯,我暗自长出一口气,何进无意中帮我去除了一块多年的心病!所以,我很想帮他。

可这个何进脑子进水,听从袁绍之计,意欲引外兵进来尽诛宦官。我曾苦口婆心劝过他:“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想治罪,当除元凶,交付狱吏去办足矣,何必把外兵召进来?全都杀了,就闹大了,不好收拾,并且过程之中极易生变。”

不料这厮好言相劝听不进,竟然嘲笑我说:“孟德,你这是私心作祟吧?”——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我是宦官的孙子,站在宦官的立场上,不想他将宦官杀个精光!

拿我家世取笑我者,不得好死!

当时,我黯然退下,心中默念道:“乱天下者,必何进也。”

即便如此,在其不知是计赴死之时,我还再度劝他说:“先召十常侍入,然后可入。”我还与袁绍各选五百精兵,命袁绍之弟袁术统领,我与袁绍带剑护送何进至长乐宫门前。我们受阻于宫门之外,看何进昂首挺胸而入,被砍为两段而归……

真的是:人之将死,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于是乎,袁绍乘机尽杀宦官两千余人,宫中大乱。

乱世必有贼人出,其时,有“西凉狼王”之称的西凉刺史董卓率兵挺进洛阳,废黜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他自称太师,掌管朝政。

某夜,司徒王允假托庆寿,设宴后堂,众官皆至。酒过数巡,王允掩面而泣,众官问其故,王允慷慨陈词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江山旦夕难保,于是众官哭成一片。我于座中,眼瞅这帮没出息的东西,抚掌哈哈大笑道:“满朝文武,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贼不成?”

王允怒目圆睁,反诘我道:“曹操,你家世代为官,食我大汉俸禄。今国有大难,你不思报国,反来嘲笑我等忠臣?到底是何居心?”

我起身道:“我不笑别的,只笑诸位哭哭啼啼,束手无策,竟无一计诛杀董贼!操虽不才,愿单枪匹马直奔相府,取董贼狗头,悬挂于洛阳城头,以谢天下!”

王允质疑道:“越骑校尉伍孚,刺贼不成,反遭活剐,惨死于贼手。你只身前往,势单力孤,岂不白白送死?”

我道:“越骑校尉,匹夫之勇,不知用计。曹操非伍孚,我自有妙计。”

王允离席而立,做恭敬状:“孟德有何妙计?”

我道:“最近以来,操屈身以事董贼,表面上恭顺,实欲寻机杀之。董贼对我颇为信任,我因此可以接近他。现在就看司徒大人愿不愿意帮忙了?”“诛杀国贼,我什么样的忙都愿意帮!快快请讲!”“我早就听说司徒大人有宝刀一口,望能借我一用,操以献宝刀之名入相府,乘机杀之,鱼死网破,虽死无恨!”

王允拱手拜曰:“孟德果然英雄,有此大忠大义之心,皇上幸甚!大汉幸甚!天下幸甚!”然后亲自斟酒,呈送至我面前。

我接过酒樽,滴酒于席,举头望天盟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曹操此去,不杀董贼,誓不回还!”然后,将樽中所剩之酒,一饮而尽。

与此同时,王允已命家仆取来宝刀,举双手呈交于我。我一把抓过宝刀,不再多留,昂首而去。

列位看官,莫说尔等看不懂我,我自己也看不懂自己了。一年前,王芬拉我入伙行刺天子,直取天下,被我严词拒绝;一年后,我竟在大庭广众之下主动请缨要去刺杀一个假丞相,彼时以妻儿安危为虑,不做无把握之事,此时便不管不顾准备牺牲了吗?

一切皆因世易时移,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眼下我已登上国家政治的中心舞台,扮演着八校尉之典军校尉这个不大不小的角色,我看到了天下大乱之后所出现的种种契机,也想从中抓住一个能够进而一举做大的机会——刺杀千夫所指的假丞相董卓无疑值得一抓:刺成刺不成,我都会成为英雄,进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总之,我肯定不想死,更没有抱定必死的信念和决心,只是想:走着瞧,试试看,刺得了就刺,刺不了拉倒。

次日一早,我身佩宝刀来到相府。此地我近日来得勤,管家已认得我,我开口问道:“丞相现在何处?”“在小阁中。”管家一边回答一边引我前往。

一进小阁,但见董卓尚未起床,身穿睡袍,坐于床榻上吃早点,吕布则全副武装,侍立一旁。一个巨无霸、一个美男子,这二人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气场,对我这个潜在的刺客有着明显的排斥力,让我有种刺不成的直觉和预感。我事先没有想到,这个认贼作父的吕布,一大早便与董贼形影不离。“孟德一大早跑来,必然有事。”董卓倒是快人快语,直奔主题。

我拜其曰:“操闻丞相爱宝刀,近日有人送我宝刀一口,我特来献予恩相。”

董卓豪爽,并不急于看刀,侧脸对吕布道:“孟德知我爱宝刀,我知孟德爱宝马,他以宝刀献我,我以好马赐之,奉先,你这就去挑选一匹西凉好马牵来。”

吕布领令而出,我登时心中狂喜:机会说来就来!董贼这下死定了!凭我自幼打下的童子功,凭我每日练功不息,一刀杀死此贼,再逾墙逃离相府,是完全可能的!“孟德,拿宝刀来,让孤好好欣赏欣赏。”董卓道。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嗖”的一声拔出刀来——这会儿已经可以动手了,但我考虑到吕布前脚刚走,尚未走远,如果闻声杀回,于我逃脱不利,吕布毕竟不像董卓这么好对付,便在即将出手的瞬间,修改了自己的动作:以双手呈上宝刀。

董卓接视,以手试之,赞不绝口:“七宝坠饰,如此漂亮,如此锋利,削铁如泥,果然宝刀!”

与此同时,我双目圆睁,眼皮不眨,死盯住他那张堆满横肉的肥脸不放,暗中运气,酝酿着一个夺下刀来顺势一刀将其砍死的动作。这时刻,我甚至想起了我的先驱伍孚,面对如此肥硕庞大的身躯,面对这个巨无霸,他败就败在手力不敌,所以我出手一定要快,出刀一定要准,不能砍其身躯,定要抹其脖子,一刀抹过去,必血流如注,我不必等其咽气,便可夺路逃走……这样想着,我酝酿中的第一个动作已经做出去了,一把抓住刀柄,将宝刀从董卓手中抽回,正欲举刀朝其脖子横抹过去,只听身后一声大喝:“孟德!你的马选好了!”

一听声音,便知吕布归来。我眼前一黑,双腿一软,知道天赐良机已经失去,大事已不可为,行动必须终止,便顺势将刀插回刀鞘,连刀带鞘从身上取下,以双手举过头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恩相乃国之栋梁、当世英雄,自古宝刀配英雄,请接受这口天下一流的宝刀,这是我曹操的一片忠心啊!”

也许是不久前才受了伍孚行刺的强烈刺激,董卓被我突如其来快如闪电的夺刀动作吓了一跳,此时方才释然了,以为我夺刀是为了献刀,于是便道:“孟德之忠心,如这口宝刀。”遂接过宝刀,递给吕布,命其收好。

董卓似乎并未起疑,兴致勃勃,换身衣服,领我出阁看好马,我却不放心,不敢多留,便拜谢道:“恩相,刀好不好要试,马好不好要骑,容操骑上它跑一圈!”

说罢,未等主人应声便飞身上马,出了相府,打马而去,不敢回头。

第五章  逃亡路上

我心里清楚:事情已经败露。

或许董卓本人还有那么点稀里糊涂,但是吕布那一双女人般漂亮的丹凤眼却把一切看得分明,他一定是对一个大清早跑来的献刀者起了疑心,选马也是速去速回(压根就没选,牵一匹就来),回来时又目睹了我夺回刀来的那一幕。有他一人的怀疑就够了,有着前车之鉴的董卓定然会信其义子的判断,认定我是借献刀之名行刺杀之实。

也就是说,我已来不得半点侥幸。

只有跑!

寓所干脆不回了,什么东西都不带了,统统不要了。

我从相府出来,直奔最近的东城门,由此出城朝着东南方向——老家谯郡的方向飞马而去。

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现在我已两手空空,只有逃回老家,另起炉灶。

在我心目中,老家永远是安全的、温暖的。

马,的确是匹西凉好马,四蹄腾空,飞奔向前。

一路上不敢停歇,跑了整整一个白天。

天色黑下来时,到达中牟县城边。

我想:董卓的马再快,也跑不到我前头,将捉拿我的文书送达此县。既然没有危险,我何不走入城去,找家客栈,吃顿饱饭,住上一宿,明日一早再继续赶路?一摸身上,盘缠足够,便这样决定了。

谁知骑马刚入城门洞,便被守城士卒拿下,不由分说,将我捆绑,送到县衙去见官。

那县令一拍惊堂木:“你是何人?报上姓名!”

我应付道:“我乃商贾,复姓皇甫。”

县令曰:“你穿官服、骑宝马、入城竟敢不下马,胆敢藐视本县!难怪守城士卒不拿别人,单单拿你来见本官,你现在又诈称商贾,信口雌黄!还不快快从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我本能地反诘道:“谁说商贾不可骑宝马?”“那你身上的官服是怎么回事?一个商贾,竟敢私穿官服……”县令说着,忽然一怔,旋即离开几案,快步来到我面前,仔细端详我的脸,然后道,“是曹大人吗?八校尉之典军校尉曹大人!”

我一时不知是悲是喜是祸是福:“你……如何认得我?我认得你吗?”

县令道:“我认得大人,大人不认得我,去年我去洛阳求官时,曾远远见过大人一面。今日曹大人过敝县,小人不胜荣幸之至,但大人如此满身尘土仓皇奔逃状,又让本官实在放心不下。今晚先委屈曹大人一下,在县衙大牢先住一宿,待到明日,容本官打探清楚,再摆酒设宴、接风洗尘不迟。来人!给曹大人松绑,再送下去歇息。”

我只说了句“善待我马”,便随士卒去了大牢。

这人啊,困到极处时,是既无远虑亦无近忧的。进了牢房,我席地倒头便睡,这个时候,任凭你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也拦不住我一头扎进梦乡!

感觉没睡多久,便有人来拍我:“醒醒!曹大人!快醒醒!陈大人请你速去后院厢房说话。”

我迷迷糊糊问道:“哪个……陈大人?”“就是县令大人啊。”借着昏暗的灯火,我看清了:叫醒我的是一个狱卒。

我思忖:估计是董卓的快马骑兵将缉拿我的文书送到了,看来我的逃亡之路已经走到尽头了,想逃是逃不脱了,爱谁谁吧!这样想着,便随狱卒来到后院灯火通明的厢房,一进屋,但见那姓陈的县令端坐于几案后面,我由于站着,可以看到几案上摊开着一份有我画像的缉拿文书……果然如我所料!估计是刚刚送到。“嘿!你别说,这宫里的画师还真不是混饭吃的,把老子画得真像!一看就知道是曹操!”我心里想的嘴上便说出来。

陈县令则一脸严肃,甚至有些严峻,对押解我来的狱卒道:“你的差事办完了,到账房领了赏钱,兀自饮酒去吧,今日之事要守口如瓶。”

狱卒“诺”了一声便退出门去。

屋子里只剩下我与陈县令两个人。

相对无言,沉默半晌,陈县令终于开腔:“曹大人,我听说丞相高看于你,待你不薄,还听说在朝廷里,你是丞相一边的人,与之走得很近,何故要杀他,自取其祸呢?”

我心有不屑地笑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你一穷乡陋县的小小县令,实在不必多问此事,既然你有运气将我捉拿,就赶紧把我押回洛阳请赏去吧!何必饶舌!”

陈县令一边看着案上文书一边念道:“擒献曹操者,赏赐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与之同罪并处。”

我讥笑道:“承蒙董贼看得起我,我这颗头还是不便宜的。姓陈的,你一步登天的机会到了,该当好好谢我!我肚子饥了,赶紧弄些好酒好肉来,让我吃饱了上路,切莫耽误了你去领奖!”

陈县令抬起头来:“曹大人,当今天下士人有谁不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说,陈某今日有幸得见真人,果然气宇轩昂,相貌不凡!我知你心高气傲,目中无人,但休要小觑我这小小的县令,我自幼饱读诗书,非一般俗吏,在此穷乡陋县庸庸碌碌混日子,不过是不曾得遇明主罢了!”

我看其态度有变,十分恭顺,便言我志曰:“如今天下大乱,董贼欺主弄权,社稷江山旦夕难保。我曹家世代为官,食禄大汉,今国家有难,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我屈身为董贼做事,与之走近,是想乘机杀之,为国除奸,为民除害!今大事不成,此乃天意!有幸为国捐躯,献出此头,此乃上天成全于我,名垂青史,虽死无恨!”“曹大人此行,原本想去何处?”“高皇帝诗云:大风起兮云飞扬……我本猛士兮,威加海内不成,先归故乡去!招兵买马,另起炉灶,昭告天下,集结天下豪杰共诛国贼,保全高皇帝诛秦灭楚打下的江山不落于乱臣贼子之手!”“罪过!罪过!如此说来,守城士卒将曹大人绑来,实属助纣为虐,我若贪图不义之财,将曹大人押往洛阳,送入贼手,则成千古罪人!‘治世之能臣,乱也之奸雄’,眼前之曹大人,岂沾半个‘奸’字?坦坦荡荡,磊磊落落,报国心切,视死如归,公真乃天下忠义之士也!容小人一拜,还望恕罪!”

话音未落,只听“扑通”一声,陈县令已经跪倒在地,行叩头大礼——见此前倨后恭的局面,面对突如其来的景象,我心中涌起一股劫后余生的狂喜,赶忙上前,将其扶起,问之曰:“只听下属呼你陈大人,单知你姓,敢问大名?”

陈县令一边请我入座一边回话道:“小人确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儿,都在东郡。”

我随口道来:“四年前,我曾被朝廷任命为东郡太守,但未赴任……”“曹大人!”陈宫抱拳拱手再拜道,“小人今日有一事相求,还望大人恩准!”“我是直人,有话请讲!”“今感公忠义,且胸怀大志,小人愿抛弃此官,从公而逃,随公归乡,共赴救国救民之义举!”“这个……兄弟!你放我一条生路即可,实在不必抛弃眼前官俸随我归乡起事,毕竟妻儿老小尚须你养活照顾。”“曹大人!当此乱世,国无宁日,家有宁乎?大丈夫当以国为先为重,我意已决,还望大人成全!”“既如此,那好!兄弟!你先让属下弄些酒饭来,你我胡乱吃饱,即刻上路。”

酒饭很快上来,一天半夜未曾进食的我,狼吞虎咽下一斤米饭和一斤熟牛肉——这真是我此生中所吃到的最香的一顿饱饭!为了赶路,酒未多饮,解馋而已。

陈宫不甚饿,陪我饮了两盏,自去准备上路的行囊。他取来两件干净的布衫,我俩各自换上,乔装改扮成平民百姓;取来两把剑,我俩各背一把,然后,他骑他的坐骑,我骑我的宝马,趁着天还未亮,便悄然出发了,守城士卒见是县令大人出城办事,也不敢多问……

出得城去,我俩快马加鞭,迎着东方天际鱼肚白,朝谯郡方向奔去。

列位看官,往下我要为尔等肃清一宗历史公案。

话说我与陈宫各骑各马,马不停蹄,朝向东南方向,在路上一连行了三日,遇村不敢饮而过之,遇城不敢食而绕之,天黑后在荒郊野外歇息。这天天色向晚,我俩行至成皋地界,我猛然想起一个人,便对陈宫微笑道:“兄弟,今晚咱俩可以在床榻上好生睡上一大觉喽!”“大哥!”这一路上陈宫已经与我厮混熟了,已经改了称呼,“何出此言?你白日做梦吧?”“附近庄上有个人叫吕伯奢,是家父的拜把兄弟,常去我家,也算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可以信任。咱俩且去他家投宿一夜,你看如何?”“大哥决定!”“好,那就去吧,咱俩可以吃顿饱饭,把盏痛饮过过酒瘾,然后再美美地睡上一大觉!”“大哥,吃喝睡觉固然需要,不过,我现在最想的是沐浴一番,三日行来,身上都馊了!”“兄弟,你一提沐浴,我全身都瘙痒起来,快快前去!”

此地地广人稀,飞马骑上一程看见一个孤零零的村庄,见人下马一问,便找到老吕家。吕伯奢闻声跑出迎接,一见是我,猛然一怔,神情顿时紧张起来,一把拉我进院入得室内,方才开口说话道:“贤侄,你怎跑到这儿来了?四下都贴着缉拿你的文书,还有你的画像,连村口都贴了,你没有看见吗?也不知是庄上哪个卑鄙小人暗自报官说我与令尊交好,官军还到家里来查过一次……你这是准备去往何处?”“逃回谯郡老家去。”“谯郡你不必回了,你事发之后,令尊带着一大家子跑到陈留你叔父家避祸去了!我前几日刚好在谯郡,帮着他们收拾停当,看着他们撤走的。”“甚好!吕叔,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兄弟是中牟县令陈宫陈大人,是我的患难之交——我从洛阳逃出来,若非得遇明辨大是大非的陈县令,小命早已不保!这一路上,我俩不敢入城,不敢住店,风餐露宿,行得辛苦,今晚刚巧到此,便贸然前来投宿,烦请吕叔备些酒饭,让我俩充饥;烧锅热水,让我俩沐浴;开间草房,让我俩住上一宿,明日早早起程赶路……”“使得!使得!”

我们说话的当儿,另有二人在场,原本就在屋里,经吕叔介绍,方知是其妻儿:其妻有四十好几,黄脸婆一个,儿有十七八岁,生得十分俊秀,母子二人都以惊悸的目光偷窥我,不敢正眼相看,让我感受到某种不安的气氛……我暗自思忖:大概是四处张贴的缉拿文书上那过于标准的画像闹了他们的心吧?还有官军的上门!吕叔声称家中无酒,要到村口酒肆去打酒,命妻生火造饭烧开水,命儿准备一间草房,自己便出去。

都出去了。

只剩下我与陈宫在堂屋坐着,口干舌燥,半天不见上茶,等得人嗓子眼儿直冒烟。在这个陌生的家里,我当然是客,但在陈宫面前,我该算半个主人,我压低声音对其解释道:“村野小户人家,招待不周,还望海涵!”“不妨事!既来之,则安之。贸然造访,已经叨扰人家了。”陈宫道。

我干脆起身,准备自己动手,到厨房去弄口水来,没有热茶,凉水也成,先喝一口解渴,便独自走出堂屋。外头很黑,乡村之夜,抬头不见星月,伸手不见五指,空中弥漫着一丝令人不安的气息……我来不及分辨什么,已经循着灯光来到厨房窗下,窗纸上有吕叔妻儿——刚才那一对母子黑魃魃的投影,半掩的柴门传出手拉风箱的躁动之声、干柴烈火“哔哔啵啵”的欲望之音,以及母子二人压低声音的对话——“儿啊,娘眼神不好没盯准,你盯准了吗?是村口墙上贴的画像上的人吗?”“没错,就是他!跟画像一模一样!他叫曹操!”“你这糊涂的爹,收留他在咱家过夜,若让庄上人知道了,告到官府去,那可怎么得了?”“告示上说窝藏者与之同罪并处——要杀头的!”“这这这……可如何是好?你爹跟这个罪人的爹是拜把兄弟,这些年来,他家也确实待咱家不薄,你爹是断然不肯将他赶出门去的,到头来落得个全家遭殃!”“娘!爹糊涂,咱娘俩不能糊涂!我看这样:我现在偷偷溜出去,将此情况告诉邻居家,让他们连夜骑马赶到成皋县城告官,让官军火速赶来捉拿这个罪人……如此一来,咱家非但无罪,还可得赏赐千金,封万户侯,从此过上大户人家的好日子!”“儿啊,好好好!这真是个好主意!为娘真是没有白疼你,没有自夸你聪明,你就是比你爹聪明!但是……怎么跟你爹交代呢?”“爹心眼实,不会想到是我说出去的,他肯定以为是庄上人自己看到的……事后,等领了赏金,封了万户侯,他还能说什么呢?”“是这个理儿,那你快去,悄没声儿的,千万别让他们听见!”“好,儿去了……”

这一对母子的这一席对话听得我后背发麻嗖嗖朝上直冒冷气,心中顿时怒火万丈,义愤填膺!

听到中间,剑已出鞘——是剑自己跳出了剑鞘——缘自求生的本能!

话音刚落,柴门“吱扭”一声,一个黑影闪将出来,先是朝四下里探头探脑地张望一番,然后便贼头贼脑地朝院门摸去……我将身体紧贴在墙,没有被其看见,然后一个箭步跟了上去,“唰”的一声拔出剑来,就在黑影闻声回头一顾的刹那,一剑刺了出去,直刺其心窝,只听黑影发出“嗷”的一声惨叫,我迅即拔出剑来又补一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能够看见他白眼珠子一翻,黑影在黑暗中矮了下去,矮到地面上……

此时,只听身后柴门发出“哐”的一声巨响,我拔回剑来,但见又一黑影从门内仓皇闪出,惊恐地问道:“儿啊!你……怎么了?!”

见无应答,黑影猛扑过来,正好与回过身来的我撞个满怀,黑影惊见于我,大声质问道:“如何是你?你个罪人!你把我儿怎么了?”

我二话不说,只一剑刺去。黑影“嗷”的一声惨叫,便也矮了下去……“大哥!怎么了?出啥事了?”陈宫闻声从堂屋跑出,借着从柴门透出的油灯光亮看清院中二尸横陈血流一地的惨状,惊呼道,“曹操,你你你……如何大开杀戒?!”

我连忙解释:“这对母子,坏了良心,起了歹意,适才一直在厨房密谋如何暗通邻居去报官,想要加害于我等以图封赏,正好被我听见,故杀之!”“不会吧?”受到刺激的陈宫喃喃自语道,“他们都像是善良人儿……”“知人知面不知心!”我道,“我们曹家一向待这家人不薄,有啥好东西都朝这里送,多少年来一直接济他们,没想到这对母子初次见面便想加害于我,置我于死地!”“不会是你心怀恐惧……听错了吧?”“听得真真切切一字不差!他们对吕叔还颇有微词,嫌吕叔老实不敢报官。”“那……那吕叔……沽酒回来……可该如何是好?”“兄弟,你对我恩重如山,来日定当厚报。我现在再求你一事:等吕叔回来,你出剑杀之!我是他看着长大的,对他毕竟有感情,只怕下不去手,所以求你!”“曹操!你疯了吗?吕叔又不想加害你,你为何要杀他?”“他是没想害我,但是进院看到这个场面,看到妻儿死在我的剑下,很难听进去我的解释,本不想害我也要害了,所以,你一定要杀了他!”

就在这时,“吱扭”一声,院门开了,一个黑影闪身而入,随即飘来一缕令人心碎的酒香!

见我与陈宫立于院中,黑影明显一怔:“谁?!”

我本能地应了一声:“我。”

黑影道:“黑咕隆咚的,你俩如何站在院子里?回堂屋歇着去,酒已沽回,咱们先饮两盏……”

我心已碎,冲陈宫大声叫道:“陈宫!”

陈宫站在黑暗中,一动不动。

黑影被脚下尸体绊了一下……

我继续大叫道:“陈宫!”

陈宫还是一动不动。

黑影继而发现了另一具尸体……

我近乎哀求般地大叫道:“陈——宫!”

黑影傻了,茫然不解地质问道:“他们怎么了?我的妻儿……怎么了?”

陈宫终于动了,但却并未拔剑,只是朝我跨了一步,吼叫道:“我不能!我不能杀他!”

黑影听了,恍然大悟道:“是你们!是曹操!杀了我的妻儿!贤侄,这是为何……”

其时,我受不了这种称呼和质问,顺势一剑刺出——这一剑我使出了全身的气力,并且尽量做到干净利落——他非死不可,但我想让我的吕叔少受点罪!“哐当”一声,酒香满地,迅速弥漫开来,压住了空气中的血腥味……那是吕叔抱回的酒坛子掉落并摔碎在地面上!

吕叔死不瞑目,在黑暗中双目圆睁,我不敢与之对视,冲着陈宫大声叫道:“兄弟,杀人你不敢,牵马你总会吧?速去将马牵来,咱们赶快离开!”

陈宫这回总算听话,默默跑去将马牵来,我俩牵着各自的马,悄悄溜出院门,见四下并无动静,一片漆黑,便飞身上马朝着村口飞奔……

一口气骑到村外,我才勒住马头,回头张望了一下:黑透的天幕上,燃起了一场大火,火光冲天!那火分明起自吕家!我想:恐怕是院中满地的酒浆蔓延进了厨房,还在哔啵燃烧的灶火的火星将其点燃,酿成了这一场熊熊大火!唉!在以当时在场的陈宫为代表的世人眼中,我的罪孽愈加深重:不但杀人,而且放火!

纸已经包不住火!生怕后面有人追来,我们继续骑行,不敢停歇,摸黑前进了十里路,断定身后并无人追,才在一片茂密的小树林中停了下来,人困马乏,准备歇息。这十里路上陈宫一言不发,到现在还是如此,我心有愧疚,亦有沉重的负罪感,便对其解释道:“兄弟,我知你怪我!要怪就怪我贪图一时安乐想出了这么个馊主意——去吕家投宿!后来发生的事就不是我所能控制的了,我肯定不想杀他们,可我不杀他们的话,他们就要叫人来杀我!我不想被人杀只好先杀人!人皆自私,贪生怕死,当此生死关头必须作出取舍和抉择,难道说只是我负这家人,这家人就没有负我吗?对我来说只能如此!换作是你或者其他人,难道还有别的抉择吗?”——话说至此,见其还不开口,我便失去了耐心,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我实在是太疲乏了,侧仰在地一头扎进黑暗的深渊……

一觉醒来,晨曦已经光临这片小树林,百鸟在树梢上啼叫,我起身一看:林间空地上只剩下我和我的宝马,陈宫及其坐骑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想:他一定是在夜里趁我熟睡之际,悄悄离开的。既然他不能理解并接受我为求生而杀人,自己也不敢杀人,那还是走了好吧,我今后所要做的事,不知道还要杀多少人,就是一场加一场活生生的杀人游戏!

我在小树林里对他说的话,除了两匹沉默的马儿,唯有他一人听见,我对他所道“难道说只是我负这家人,这家人就没有负我吗?”——怎么传出去就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千古名言了呢?个中实情唯有陈宫知道,如今,只有当他的亡灵像我一样开口说话,方才能够解释清楚!也许并非是其有意篡改,而是在口口相传中以讹传讹造成的。无论如何,反正我没有说过这句丧心病狂的千古名言——那不是我的人生观!

而在明朝——这个阴郁朝代的腐儒罗贯中所著之《三国演义》中,对我曹操极尽诬陷之能事。将上述吕氏三口之家夸大成九口之家,将那一对母子意欲加害于我写成并无此事,写成我将这家人准备杀猪招待我等误听成要杀我而将人家九口人全杀了——列位看官,我将主人杀猪听成要杀我的细节,尔等信吗?其他破绽比比皆是,不一而足。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事实是:太巧必有诈!什么是演义?这即是演义!

演义不是历史。

甚至不是正经文学。

第六章  始兴大义

快马加鞭,晌午到达陈留。

我直奔叔父曹德家,果然见到父母和一大家子,亲人安好,令我甚慰,让他们为我避祸到亲戚家来,我心中颇有点不是滋味!

无暇与一双妻儿厮混,先得向父亲大人汇报,关键是我还有求于他。

先讲在洛阳行刺董卓之事,父亲的态度有点复杂:先是肯定我做得对,铤而走险、精忠报国;后又责怪我鲁莽行事,准备得不够充分细致,应该事先通知家人,最后总结道:“国贼虽未刺成,活着回来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在听父亲大人训话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犹豫着:说不说我在成皋杀了吕伯奢一家三口的事?吕是父亲的把兄弟,属于发小,情同手足,我不该刚一回来就给他送上这份刺激,但纸包不住火——想瞒又怎能瞒得住呢?知道是早晚的事,等父亲听到传闻再来质询我,我就被动了,极可能从此失去他的信任,还不如现在主动交代,以求得父亲谅解,也让自己心中的这块石头落地。好汉做事好汉当——也是父亲打小给予我的男人教育。因此,等到父亲总结完上一个话题,话音刚落,我便接茬儿说了,一五一十,从实招来。

我尚未讲完,还没有讲到那场大火,父亲一个巴掌就打了过来,将我打回小时候——将曹操打成了阿瞒!父亲一边打一边咆哮着:“你个畜生!狼心狗肺!禽兽不如!你你你……竟敢杀我兄弟!杀人全家!”母亲闻声赶来,将其拉开……

午饭时父亲没有露面,母亲说他被我气得毫无食欲。我与一对妻儿共进午餐,面对一桌美味佳肴,饥肠辘辘的我哪里顾得什么吃相,狼吞虎咽大吃大喝,丁氏为我夹菜添饭,卞氏为我端汤送酒,九岁的曹昂、两岁的曹丕满脸惊讶地望着我这个像猪猡一样能吃的父亲……我望着他们,爱在心头,深知自己必须起事,否则以全国通缉的首要逃犯之身东躲西藏,如何能够让他们过上安生日子?吃饱喝足,又有口无心地与他们说笑一阵,丁氏便带孩子们到院子里去玩,卞氏服侍我沐浴——这本该在成皋庄上吕家洗的澡终于在陈留叔父家洗成了,令我心头又飘过一片昨夜的黑云,后来我竟躺在倒满热水的大木盆中睡着了,还做了一个梦,梦中看见吕伯奢一家三口全身是血,踉跄走来,向我索命……

我大呼:“救命!救命!”“夫君!夫君!”我睁开眼,见是卞氏,便紧抓其手,回到人间,“做噩梦了吧?”“哦,是个……噩梦。”我支吾着。“你不做噩梦奴家也得唤醒你。”卞氏温婉道来,“父亲大人差人来叫你去,在后花园亭中等你,看样子已经消了气。”

我赶忙起来,任卞氏擦干身体,换上一件干净衣服,便朝后花园去了。

远远地便看见父亲独自一人坐在亭中吃茶,神态已经恢复如常。

我加快脚步,迈上台阶,步入凉亭,“扑通”一声,双膝跪地,行叩首礼,口中道:“孩儿让父亲大人操心生气了,孩儿知罪!”

稍等片刻,父亲道:“我知你是有情有义懂道理的人,并不想滥杀这一家三口……”

我赶紧附和道:“父亲说得是!只不过这对母子见利忘义,起了歹心,当时又情况紧急,情势逼人!”

父亲道:“我信你说的,伯奢娘子是有些爱财,我给她这个她还想要那个,我这个侄儿也被她惯得不成样子,有便宜就占,但你吕叔却是个老实人……”

我道:“父亲恕罪!我知吕叔老实,也知吕叔与您情同手足,但是当时我已杀其妻儿,他一定不会放过我,您说对吧?”“那倒是,哪个男人妻儿被杀会咽得下这口气?他是头蔫驴也会踢死人的!”“盖因如此,我也只好将他一并杀了。”“唉!人总会碰上自身难保无法选择的时候!”“感谢父亲大人理解孩儿!知我不是有意作恶!”

说着,我又连叩数头。

父亲道:“你起来吧。”

我道:“孩儿不起,还有一事相求。”“我刚恕你无罪,你便得寸进尺,要提无理要求!”“父亲,孩儿安敢无理?不过这是关乎我们曹氏家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什么大事?”“适才我与妻儿共进午餐时,望着丁氏、卞氏,望着昂儿、丕儿,想到父亲、母亲,我想我不能苟且偷安、安于现状,以全国通缉的首要逃犯之身东躲西藏,让你们替我担惊受怕不得安生!是以,我唯有起事一条路——散家资,募义兵,讨国贼,伐董卓!父亲以为如何?”“甚好!好男儿当做大事,这才像我的儿子!只是……我们曹家两辈人攒下的家资,再养活一两辈人是可以的,但要募义兵,起大事,还是嫌少。”“请教父亲,如何是好?”“你或可去找一人问问。此间有孝廉叫卫弘的,其家巨富,疏财仗义,一掷千金,若得其助,大事可成!”

有的人,仿佛天兵天将,为你下凡人间,埋伏在命运的某个转角,挺身而出,为你助阵——如此之人,我们在事后常心怀感恩,称之为“贵人”。

卫弘正是我命中的贵人。

话说翌日,我便携重礼去往卫府拜见他,刚将姓名报进去,便出来一位鹤发童颜的花甲老者,满面春风,笑脸相迎,一把拉住我的手,一直将我拉至府内客厅,方才抱拳拱手拜道:“英雄大驾光临,老夫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我赶忙自谦道:“操杀贼未遂,安敢称英雄?”

卫弘请我入上座,说:“此言差矣!曹公有报国济世之心、舍生忘死之举,便是大英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更何况——对‘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说,我是早有耳闻!”

我抱拳拱手还礼道:“先生过誉!操杀贼不成,反遭其通缉,一路逃亡至此,投靠本家亲戚,然杀贼报国拳拳之心未死,素闻先生美名,乃忠义爱国之士,今贸然登门拜访,还有大事相求!”

卫弘说:“英雄落难,还来看我,是看得起老夫,有事请讲!”

我道:“操决心已下,欲募兵起事,讨贼报国,无奈家资有限,难成大事,素闻先生家富、疏财仗义,望得先生资助,挽狂澜于既倒,救社稷于既崩!”

卫弘起立,再度抱拳拱手拜我,感慨至涕泪交流:“老夫家财万贯,用之不尽,膝下无子,留有何用?早有此心,在我生前,捐之于国,无奈上未遇明主,下不见英雄,今日曹公自天而降,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年富力强,胸有大志,精忠报国,令老夫一见如故,相识恨晚!既然,英雄看得上老夫这点家财,那就全都拿去吧,拯救我大汉!”

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行叩首礼,如待父亲一般。

朗朗乾坤下,扯一块白布,书“忠义”二字,成一面大旗,募讨贼义兵。

乐进来投。

李典来投。

夏侯惇来投。

曹仁、曹洪兄弟引兵千余来助。

袁绍、袁术率军三万前来会盟。

我心振奋,作檄文一篇,慷慨陈词——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此文作罢,我方才意识到:我天生的文采,一直貌似无用,只是为了通达这寥寥数语,字字千斤!

一石激起千层浪,待此檄文发出,各镇诸侯纷纷起兵响应: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伯。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扬。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星星之火,顿时燎原。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数万者,有几千人,各领文官武将,纷纷来投……

且说某日,北平太守公孙瓒统领一万五千精兵来投,顺道引来刘备、关羽、张飞,我亲自出马上前迎接——哦!这是我头一回得见我的毕生之敌刘备。虽说此前我们都参加过征剿黄巾军的战役,但在战场上并无交集,也就不曾谋面——细细回想起来,是有一点异样:这三位相貌不凡,气宇轩昂,迥异于公孙瓒等,他们仨组成了一幅画,个个都像画中人……也许我的另一面是诗人,我的一只眼睛是诗人之眼,在审美上有着较常人更多的敏感,人不可貌相——谁说的?

各路诸侯纷至沓来,依次安营扎寨,绵延百余里,好似一条长龙伸展于大地之上……

我与儿时伙伴袁绍、袁术两兄弟登临附近小山丘,俯瞰这一幕,无不为之动容,摩拳擦掌,热血沸腾。

袁绍说:“阿瞒,咱们小时候玩打仗的时候,你想到过今天这一幕吗?”

我笑道:“我不曾想到过。”

袁绍说:“我就想到过,有朝一日,统率千军万马,席卷大地,直捣黄龙!”

我笑道:“没听你说起呀!兄乃名相之后,敢作如此之想也正常。”

袁绍说:“你这宦官之后就不敢想了吗?有什么不敢想的?!”

我听罢不快,无语。

袁绍显然注意到了我在瞬间里的情绪变化,立马夸赞我说:“阿瞒,你有一支好笔啊!大笔一挥,雄文一篇,各路诸侯,无不响应!”

我更像是喃喃自语道:“乱世当前,国贼当道,徒有一管秃笔何用?那是大伙见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纷纷拔拳相助,给我一个面子罢了!”

袁绍正色道:“各路诸侯纷至沓来,貌似一条长龙,实为群龙无首。既然结盟,又要进兵,当迅速推举一位盟主。”

我赞同道:“是这个理儿!”

袁绍趋近观察我道:“以绍之见,既然是你曹阿瞒率先起事,昭告天下,高举义旗,那就当为盟主,不知阁下以为如何?”

我尚未考虑过这个问题——还来不及考虑,竟一时语塞……

一直沉默的袁术立马开腔道:“我说阿瞒,实话告诉你吧,我哥这是看在咱们是发小的分儿上,对你客气,你说你好意思当这盟主吗?你本来手下并无一兵一马,凭一己之力杀贼未遂,匆忙起事,仅招募千人。我们哥俩统有三万大军,皆是精兵,为诸侯之首,这个盟主,当由我哥来做!”

这下我全明白了:此为袁氏兄弟合演的一出双簧,估计来投之前已经合计好了,我知道一只胳膊扭不过两条大腿,便连声道诺。

三人随即下山。

当晚夜宴,杀牛宰羊,美酒尽上,款待诸侯。

席间,由我主持,商议进兵之事,河内郡太守王匡率先发言:“与其商议进兵,莫如先立盟主;否则群龙无首,该听谁之将令?”

我道:“有理!那就先商议立谁为盟主吧。”

北平太守公孙瓒起身道:“曹孟德单枪匹马只身刺贼,虽未得手而胆识过人精神可嘉;加之率先起事,发矫诏撰檄文,召唤各路诸侯纷纷起义,云集到此,功不可没,当立为盟主。”“不妥,实是不妥!”我赶忙起身道,“操不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亡命陈留,幸得卫弘先生慷慨资助,匆忙起事,手下仅募有区区千人,势弱不足以服众,立为盟主实是不妥!望诸公不予考虑,另请高明。”

座下窃窃私语,莫衷一是。

我见无人发言,便道:“以操之见,祁乡侯渤海太守袁本初当立为盟主,各路诸侯中,以之为最强,与其弟袁术统领三万大军,皆是能征善战之精兵,加之其出身于豪门望族,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乃堂堂大汉名相之后,在我等之中,乃盟主之不二人选。”“不妥!不妥!”袁绍推辞道,“是曹孟德率先……”

我对其抱拳拱手道:“本初休要推辞!”

袁绍还在推辞:“不妥!绍才疏学浅……”

我再拱手道:“非本初不可!”

在座诸侯纷纷起立,众语喧哗道:“非本初不可!”“非本初……”

袁绍这才应允:“既如此,我袁绍就赶鸭子上架先干着,干得不好大伙再将我撸下来便是。”

我主持道:“盟主已立,请新任盟主袁本初上座训话!”

袁绍起身,如沐春风,大摇大摆,来到上座,清清嗓子,开口道:“绍虽不才,既被诸公推为盟主,那就得干出点样子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军有军纪,有功必赏,有过必究,有罪必罚!”

我率先拱手道:“盟主在上,唯命是听!”

众人皆曰:“唯命是听!”“嗯哼!”袁绍又清了清嗓子,将声音提高道,“请大家肃静!现在,为即刻开展工作,本盟主宣布如下两项任命:其一,任命曹操为副盟主,协助本盟主工作,负责全军调度、协调事宜;其二,任命袁术为粮草总督,满足各营需求,不得有误。”

众人皆曰:“唯命是听!”

我端起酒樽:“感谢盟主信任,操当不辱使命!”

座中袁术也站起身来举起酒樽:“感谢家兄……盟主信任,术当不辱使命!”

我提议道:“有请诸公举起酒来,敬袁盟主一樽!”

众皆响应,一并举樽敬酒。

我继续主持道:“盟主已立,现在商议进兵事宜。纵观当前局势,急需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有谁愿往,担此大任?”

话音未落,但见一人自座中起立,抱拳拱手:“坚愿为前部先锋!”定睛一瞧:乃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是也。

袁绍微笑道:“文台勇烈,堪担大任,本盟主准了。望即刻回营,连夜整顿兵马,整装待发,明日开拔!全军将士送你部出征!”

我补充道:“其余各部抢占有利地形,作好接应准备。”

在座诸侯纷纷起身向孙坚敬酒,预祝其出师告捷、马到成功。

各领其命,便再无闲心饮酒作乐,夜宴便早早散了。

新任盟主袁绍将我和袁术留下说话。

他先对我力挺他做盟主千恩万谢了一番,然后道:“阿瞒,我想借你一件东西。”“什么东西?这么客气?”“借你大笔一用!”“一管秃笔,有何大用?”“明日孙坚率部出征前,我将代表全军将士盟誓,急需一份铿锵有力,感天动地的誓词,你知我愚钝,自幼不好生读书,哪里写得出来?袁术连我都不如,更是写不了,只好借你大笔一用!”

这下我听明白了,我这个副盟主“协助盟主”所做的第一项“工作”便是起草誓词,相当于文书所做的事,我知二袁写不了,硬写必然闹笑话——这正是显示我能耐的时刻,便慨然应允道:“好说!只消一樽酒,一支笔!”

袁绍立马为我斟上一樽酒,并命袁术取来笔墨竹简,我举樽一饮而尽,挥毫泼墨而就……列位看官,千百年后,尔等盛传我此时尚未生出的儿子曹子建七步成诗的故事,殊不知这是来自于我的遗传基因,这是上天赐予我们曹家父子两代人超凡脱俗的文采与风骚!

次日上午,艳阳高照,乾坤朗朗。袁绍身穿华服,身佩宝剑,登上高台,焚香祭拜,慨然而诵如下誓词(正是出自我的大手笔):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这誓词不得了,先是将袁绍念激动了,两度哽咽,涕泪交流——这家伙,血性还是有的!继而感奋了全军将士:热血沸腾,杀声震天,一团杀气,腾空而起!读毕,歃血,下令出征……

第七章  英雄辈出

一个人置身在战争中,往往只能看到它的局部,甚至什么也看不到,眼下对我这个副盟主来说即是如此。

你只能十分被动地接到战报说:“我军先锋孙坚出师不利,终败于华雄之手。”

盟主袁绍听罢色变,连呼:“没想到!没想到!这可如何是好?”

我建议他立刻召集各路诸侯首领,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共商战事。

他同意了。

会议由我主持,我先将所掌握的战情通告大家,然后请盟主训话。

袁绍正色曰:“强敌当前,我军先锋初战受挫,诸公说说看,如之奈何?”

全场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袁绍不满道:“如何都哑巴了?难道刚一开打就怕了不成?!”

还是无人应声。“唉!”袁绍叹息了一声。

我刚想开口打破这份尴尬,只听人丛中发出一声放肆的冷笑,此笑声未落,另一笑声又响起……我听得分明:这两声冷笑发自于不同的两个人,从姗姗来迟的公孙瓒身后发出……“何人在笑?”袁绍厉声喝问道,“公孙太守身后所站何人?”

公孙瓒回头转身介绍道:“我自幼同舍兄弟,平原县令刘备是也。”

我补充介绍道:“此刘备者,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景帝阁下玄孙,曾率军击破黄巾军。”

刘备上前一步,犹如画中人一般,超凡脱俗于芸芸众生,落落大方,抱拳拱手拜见盟主。

袁绍道:“既是汉室宗亲,赐座!本盟主并非敬你名爵,我敬你是帝王之胄!”

于是,刘备叨陪末座,而另外两位画中人——关羽、张飞叉手于胸前,侍立于其背后……我这才恍然大悟,适才那两声放肆的冷笑,是从这两个奇异的怪人口中发出的。

正当此时,探子来报,声音惊恐:“报……报告!华……华雄来了!华雄来了!华……华雄引兵前来,在寨前骂阵!”

众皆惊恐,一片大哗。

我道:“诸公镇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袁绍道:“怕什么?区区华雄,有何惧哉?谁敢出战?”“余涉愿往!”自粮草总督袁术身后挺身而出一员骁将。

袁绍大悦:“好汉!准了!出战!”

余涉大步流星走出帐去……

未过多时,有人仓皇来报:“余涉将军……不过三……三个回合,便被华……华雄那厮……斩了!”

众人大惊,大惊失色。

袁绍失声道:“这个鸟华雄……果然厉害,哪位好汉还敢再战?”

冀州刺史韩馥开口道:“我部有大将潘凤,一把大斧使得虎虎生风,派去可斩华雄!”

话音未落,一把大斧自天而落,剁在地上,一条大汉挺身而出,抱拳拱手道:“请盟主下令,派我前往,不消三个回合,便提华雄脑袋回来!”

袁绍大悦:“准了,出战!”

我刚想开口,叮嘱其切莫大意,那潘凤已从地上抓起大斧,转身离去。

去不多时,那把大斧便和一颗脑袋一起回来了——是被别人提溜回来的,仔细看那脑袋,分明就是潘凤之头,睁着眼,咧着嘴,像在诉说着什么。来人报曰:“只一个回合,潘凤将军便被华雄斩首!”

众人惊得眼珠子全都飞升到大帐顶上!

袁绍颓于座中叹息道:“唉!他奶奶的!要是我部上将颜良、文丑在此,只需得其一人,还怕什么狗日的华雄啊!”“华雄小儿,何足惧哉!”阶下有人声若洪钟挺身而出,“关羽愿往斩华雄,即刻提其首级献于帐下!”

众人一惊,回头看他,我顺着众人齐刷刷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人自一幅画中走了出来,立于帐下。此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典型的美髯公,眉目却生得十分俊朗:卧蚕眉,丹凤眼,面呈健康而性感的枣红色。“你是何人?”袁绍问之。

公孙瓒抢答道:“刘备之二弟关羽也。”

袁绍问:“有何名爵?”

公孙瓒道:“刘备之马弓手。”

大帐之内,只听一声怪叫:“小子安敢胡言!给俺打出帐去!”——这声音我打小便熟悉——袁术是也,“你这是笑我军中无大将吗?”“不敢!”关羽面不改色,凛然道,“关羽眼见我军两员大将被活斩,心急如焚!”

袁术不屑道:“就算我军中再无人可派,也轮不着你一个小小的马弓手。”

我忍不住开口插话道:“我看倒未必,我军就派一马弓手出战,又当如何?自古以来,英雄不问出处。”

袁术道:“派一马弓手出战,岂不被气焰嚣张的华雄那厮取笑?让董贼与天下人所取笑?”

我道:“让他们只管笑去好了,只要他们笑得出来!”

袁绍开口道:“孟德此话有理,只要能旗开得胜,将马弓手派去有何不可?关羽,本盟主准了,命你即刻出战!”

关羽听罢,“扑通”一声,单膝跪地,抱拳拱手道:“谢盟主!关羽如不能斩敌之头,请斩关羽之头!”

我道:“军中无戏言,请收回此话!”

关羽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我将几案上的酒樽斟满——那酒还是温的——双手呈给关羽曰:“好汉!我代表盟主及全军将士敬你一樽,请饮下此酒!”

关羽五指一伸,拒绝了我的酒,道:“关羽先去杀敌,回来再饮不迟!”说罢,昂首而去。

嗒嗒的马蹄声远去。

我盯着几案上那只冒着些微热气的酒樽……

远处的战鼓声传来。

酒樽在几案上微微颤动着……

喊杀声震天。

酒樽在几案上的颤动加剧……

忽然,死一般的寂静。

酒樽在几案上重归于静止……

仍旧是死一般的寂静。

几案上的酒樽还在冒着两线热气……

嗒嗒的马蹄声传来。

接着是沉重有力的脚步声,一条九尺大汉入得帐内,将手中所提之物掷于地上。球体骨碌碌向前滚去,众人皆如鸭子一般,翘首看那球体,只见一龇牙咧嘴的人头,像是还在呼啸……“关羽,可是华雄之头?”袁绍问。

关羽抱拳道:“正是。只一个回合,关羽便于马上斩其头。”“痛快!你这是为余涉、潘凤两将军报了仇,替我军赢得首胜!”袁绍大悦道。“关羽乃真英雄也!”我赞其曰,并端起几案上酒樽敬其道,“现在可以饮下此酒了吧?这酒还是温的!”

关羽伸出双手接过酒樽,仰头饮下此酒,一滴不漏。“嘿!俺二哥英武,斩了华雄狗头,尔等休要聒噪,还不乘胜追击,杀入关去,直取董贼!”帐中传来响雷般的咆哮,循声望去,声音来自刘备身后另一人:此人身长八尺,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煞是可爱。我知其名曰张飞,乃刘备桃园结义之三弟,在刘备手下做步弓手。“给俺打出帐去!”袁术的怪叫再度发出,“各路诸侯都是朝廷命臣,尚且懂得礼仪与自谦,你一个县令手下步弓手,岂敢咆哮军帐,藐视诸公!”

我又忍不住道:“英雄不问出处,立功不分贵贱,既然已立头功,就当有所赏赐才对,难道还要将功臣的兄弟打出帐去吗?”“谁敢打俺兄弟,那就上前来试试!”关羽的红脸登时拉下来,随手将酒樽摔碎于地。

话音未落,只听“嗖”的一声,张飞一个箭步跨上前来,与关羽比肩而立,环视四周,怒目相向。

全场鸦雀无声,无人轻举妄动。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有一人款款上前,对关、张二人道:“二弟、三弟,少安毋躁,军帐之内,不可造次,随我回营!”——来者刘备是也。刘备又转过身对袁绍拱手拜道:“盟主,我兄弟耿直,如有冒犯,万望海涵,我领他们先行告退了。”转而冲我拱手,相视无言,关张二人二话不说,老老实实随他去了。

接着,公孙瓒上前道:“盟主,你可不能冷落了功臣啊!告辞!”

一连走了四位,袁术的怪声遂又响起:“哟呵!竟然有人敢给盟主施压,如此看重一个小小县令,还有他的马弓手、步弓手,那还是我走了吧。”说完起身带领左右出帐。

袁绍颓于座中,面色疲惫,不发一言。

我只得主持道:“今日得此首胜,诸公也累了,各回各营歇息去吧。”

当天夜里,我只做一件事:备上一车好酒、一车牛肉,命手下直接送达刘备手中,以盟主袁绍的名义。

三日后,流星马探来报:董卓将袁绍叔父太傅袁隗满门抄斩,以袁隗首级号令三军,兵发二十万,分两路而来:一路为李催、郭汜领兵五万,守住汜水关;董卓本人亲率十五万大军,与吕布、李儒、樊稠、张济等守住虎牢关——此关距洛阳仅五十里。大军到时,董卓命吕布领兵三万,去关前安营扎寨。董卓则在关上驻扎。

袁绍闻听此讯,张口喷出血来,半天说不出话,赶紧用凉水一激,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绍与董贼不共戴天!”

我立刻召集各路诸侯首领前来开会。

我将当前危局讲了讲,然后道:“董贼在虎牢关屯兵十五万之众,目的是从中路截断我诸侯联军,现在需要紧急调集一半兵力迎敌。盟主与我商量过了,决定派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扬、陶谦、公孙瓒八路诸侯,前往虎牢关迎敌,我领一支兵马在各部之间往来接应。”

袁绍急不可待声色俱厉下令道:“八路诸侯,各自发兵,不得有误,给我出战!”

各部出征未久,战报很快传回:最先抵达虎牢关的王匡已为吕布挫败,部将方悦被斩。

我赶紧调集兵马,疾驰前去救援。

等我部赶到时,另外七路诸侯已经到了,军分八队,横陈高冈,虎视眈眈,遥望吕布。

头上苍穹乱云飞渡,宏大战场令人亢奋!

少顷,只见一骑杀出,又似一个画中人儿,与马儿一道破画而出,杀奔过来,果真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这厮我又不是没见过,但在战场上却还是头回相见——战场上的吕布才是真吕布!英雄本色,天下有些男儿就是为战场而生的!

上党太守张扬部将穆顺,自愿上前迎战。双方交战只一个回合,便被吕布一戟刺落下马,当场毙命。

继而,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挥舞铁锤飞马杀出,好一通厮杀,总算战至十来个回合,被吕布一戟断手,弃铁锤而逃,总算捡了一条性命。

连胜二将,吕布见好就收,暂且退了回去。

我趁机召集八位诸侯首领商议对策,我道:“吕布小儿着实不好对付,但如能将其斩杀或是生擒,就像砍去了董贼一只手,他纵有十五万兵马,也只相当于剩下的那只手,是以,我等现须毕其功于一役——诛杀吕布!”

然后是七嘴八舌地讨论,诸公纷纷献计献策。

这边还在讨论着,只听小校一声惊报:那边吕布已经领兵杀来,我定了定神,一声令下:“八路兵马,一齐出击,于乱军之中诛杀吕布!”

于是,八路兵马一起冲杀出去。

冲在最前面的是公孙瓒部,与吕布最先交上手的是公孙本人,他挥槊而上,但他哪里是吕布对手,不到五个回合,便明显处于下风,望风而逃。吕布骑着他闻名天下的赤兔马紧追不舍,非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不可。人战不过,马跑不过,那赤兔日行千里,快似闪电,眼看就要追上了,吕布已经高高举起手中画戟要朝那公孙瓒的后心刺去,公孙的眼中已经依稀得见阎王的眼睛了……十万火急之际,只听一声大吼,炸如响雷:“吕布!你这三姓家奴接招!燕人张飞——张翼德在此!”——只见一把丈八蛇矛斜侧里来,朝着吕布心窝刺去……说时迟,那时快,吕布调转戟头迎矛一挡,“当啷”一声冒出几颗火星。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才叫对上眼了,两人顿时陷于一场酣战,连斗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谁都占不得一点上风。

面对如此僵局,有一人砍完周边敌将,打马前来助战,从那高耸于马背上的九尺之躯便可看出,此人乃温酒斩华雄之关羽——关云长是也!双手挥舞着据说有八十二斤之重的青龙偃月刀,大砍大杀,与张飞同时夹攻吕布。一看这位牛人加入进来,我立刻感到胜利有望,决战就在眼前。果不其然,三匹马呈“丫”字形厮杀,战至三十个回合,尽管还未分出胜负,但那吕布已经不再从容,两边招架,力不从心,破绽初露……显而易见,只要这么生生耗下去,只要不让他趁乱跑掉,今儿个他必成关张二人刀下之鬼、马踏之尸!胜利有望变成了胜利在望!

于是乎,我一激动,便下一道昏令:“再上一员大将,堵住吕布去路!”——三将形成合围之势,此乃战场上的常识。

领命杀出的是刘备——大概他也觉得只能是他,自己的两位兄弟正与一代名将杀得昏天黑地,自己岂有袖手旁观之理?或许还有一层:这是他们在以往击破黄巾军的战役中所形成的一套心理默契和固定战法。只见刘备——刘玄德手掣双股剑,骑黄鬃马,斜侧里杀入阵中,“丫”字顿时变成了“丁”字,三人咬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周边人等,竟然都忘了作战,看得呆住了。

真乃毕其功于此四人也。

但是,我真是求胜心切下了一道昏令,或者说接令者不该是刘备,他的马上武功显然与另外三人不在一个档次,那三人都是天兵天将下凡尘!刘备的加入非但没有帮上忙,反而让吕布很快找到了一道突破口,立马改变战术:不再与关张纠缠,一心一意只攻刘备,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见吕布朝刘备虚刺一戟,趁其闪躲之际,夺路而出,借助赤兔马的神速,扬长而去……三人在后,紧追不舍,但硬是无法追上。

我一看急了,大声下令道:“杀!”

八路兵马杀声震天,掩杀其部,大获全胜。

唉!如能杀了吕布,此胜才是决定性的。

都怪我心急口快!都怪武功有限好心帮倒忙的刘备!

日后乃至千古,“三英战吕布”的传奇令我哑然失笑,在我这个当事人加目击者看来,只有“双雄战吕布”!只有“双雄”,岂有“三英”!

历史就是这般荒诞。

第八章  出师不利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挟天子迁都长安。

这个畜生,临行之际,放一把大火烧了故都洛阳城!

卓将赵岑,见此情形,无心死守,拱手献出汜水关。孙坚部先入,随后,刘、关、张杀入虎牢关,诸侯引兵而入,将兵马屯驻于焦土之上。

这一驻竟驻了下来。

我颇为不解,赶紧召集各路诸侯首领晋见盟主袁绍,当着众人之面问其曰:“我说本初,董贼西逃,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当乘胜追击呀!如何歇上了?”

袁绍摸着长髯,笑微微道:“初战大捷,直取国都,历经鏖战,人困马乏,是该好好歇歇啊!”

我听罢哭笑不得,说:“何谓大捷?何谓鏖战?不过是董贼一时心浮气躁犯下了一个战略性错误,让咱们白捡了一座烧光的空城罢了!歇息两日,已经足矣!如今正可以大举进兵,追杀贼寇——董贼丧心病狂,胆大妄为,竟敢劫掠天子,迁走国都,此事震动海内,人神共愤,董贼惶惶然不知所归。这是苍天开眼,欲灭国贼!我等何不集合全军之力,一战而定天下?”

袁绍表情暧昧道:“我个人觉得还是多歇几日,先站稳脚跟,多观察观察再说……不过,进兵之事,非同小可,还是要听听诸公的意思。”

话音落处,各路诸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我一听便清楚了:绝大多数都附和袁绍意见。

我见此情形,有点沉不住气,高声叫道:“诸公,还优柔寡断什么?此乃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众人皆静,不语,抬头仰望盟主袁绍。

我顺着众人的目光,望向袁绍。

袁绍略微一侧身,回避掉我的目光,不与我对视,不等人发言,白眼朝上一翻,说:“看来诸公与本盟主意见一致,那就原地休整,暂不进兵。”

诸侯皆曰:“诺!”

目睹此景,我怒从中来,如拉满之弓,自座中弹起,手指各诸侯,高声大叫道:“小胜即安,鼠目寸光,井底之蛙,竖子不足与谋!”

袁绍一怔。

一片哗然。

我余怒未消,接着吼叫道:“尔等且去睡大觉,我曹操自领我部前往西征!”“曹操!”一声怪叫,自座中发出,“休得无礼!你狂妄自大,也太藐视盟主和诸公了吧?岂敢骂我等为竖子!”

看都不必看,发此怪叫者必然是粮草总督袁术,我针锋相对道:“大敌当前,缩头乌龟,岂有不骂之理!”

袁术站起,说:“各路诸侯既已结盟,不可擅自出兵、单打独斗,须听盟主调遣!”

我毫不退缩道:“既然各路诸侯无心杀贼,贻误战机,我部单独行动与尔等无关。再说了,由你掌管粮草,实在令我放心不下,我曹操出战不想重蹈孙坚覆辙!”

这句话把袁术噎个半死,小脸憋得通红,但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这是做贼心虚、心中有愧:首战孙坚打先锋,他听信谗言,不发粮草,致使孙坚落败。孙坚回来大闹一场,搞得他狼狈不堪,忍痛杀了进谗言之小人。我在此时提及此事,无异于在其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他顿时变成哑巴了。

这把盐还撒进了另一人的眼中——袁绍看不下去了,好言相劝道:“大敌当前,你二人不要吵了,孟德既然有心杀贼、立功心切,那就让他去吧,我准了!”

听罢此言,我二话不说,大步流星,扬长而去。

我之部将皆随我走出大帐,令我料想不到的是,随之走出的竟有刘、关、张三人,到我面前,积极请战,愿随我部出征。眼瞅这三位画中人儿,真是爱煞我也!但最终我还是仔细考虑,谨慎从事,顾全大局,只带我部西征。

当晚,我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诸将,引兵万余,日夜兼程,直追董卓。

天亮时分,行至荥阳县境,前方线报:有一支铁骑正缓缓行进,举“吕”字大旗,像是吕布军。这条消息,好似从路旁摇曳的枝头抖落下的清凉朝露,滴在我天灵盖上,让我顿时清醒过来,继而亢奋起来,对左右道:“必是吕布那厮为其贼父断后无疑!”我打马向前,赶到大军最前方,透过晨曦,朝那一队兵马瞭望,果不其然,迎风招展的“吕”字旗下,都可以看清吕布的小白脸啦!“吕布小儿,乱臣贼子!”我出马高声叫骂道:‘董卓劫掠天子,擅迁国都,火烧故都,流徙百姓,祸国殃民,你认贼作父,弃明投暗,助纣为虐,罪不可赦,快快下马受死!”

吕布出马,哈哈一笑,露出白牙,回骂道:“曹操小儿,丞相待你不薄,对你颇为器重,你却不知感恩,恩将仇报,以献刀之名,行刺杀之实,所幸你的狼子野心当即被我识破……”“吕布小儿,当时你要晚回一步,如今便成孤儿喽!”我出此句果然奏效,吕布听罢不堪羞辱,单枪匹马杀出,直奔我来。

我当然不会亲自迎战,人贵有自知之明:以我之马上武功迎击“战神”吕布,实在比那添乱的刘备还不如,无异于以卵击石,必然是鸡飞蛋打。我忙对左右下令道:“夏侯兄弟,一起出战,迎击吕布!”在我看来,任何一将单独出战,都不是吕布对手,夏侯兄弟联手出战,虽比不上关、张二位“战神”,但起码也相当于他俩八成的战力,如此便可与吕布酣战一场了。果不其然,转瞬之间,三匹马已呈“丫”字形厮杀,其情其景,与那日“双雄战吕布”时一模一样!看三人杀得性起,我几番冲动想要冲杀出去,杀入其中,体会到刘备当时的心情(他还算个性情中人),我无意浪得“三英战吕布”之虚名,便将嘶鸣的马头(马也冲动啊)勒住了。

未战几个回合,线报“李催引一军,自左面杀来”,我急令李典迎敌。

又战几个回合,右边杀声又起,线报“郭汜引军杀到”,我急令曹仁迎敌。

与此同时,吕布铁骑已经杀了过来。

三路兵马,势不可挡。

战至五十余回合,夏侯兄弟已经扛不住吕布了,且战且退,退回阵中。

吕布乘胜追击,率其铁骑掩杀过来,冲得我军阵脚大乱,混乱之中,我下了“撤退”命令,望风而逃。

不知逃了多久,身后喊杀声没了,回头一望,已无追兵,四下一望,荒山野岭!集合残兵,略作清点,人马损失极其惨重,看手下人困马乏惊魂未定的样子,我唯一可做的便是下令原地休整,埋锅造饭。孰料,柴火刚起,四周喊杀声震天动地!但见“徐”字大旗迎风狂舞!我料定必是徐荣军埋伏在此,令我军身陷合围!慌乱之中,我打马夺路便逃,却被一骑紧追不舍,那人一边追一边高声喝道:“曹操休走,哪里跑!”我回头一望,正是徐荣本人,正于马上张弓搭箭,朝我射来,我在马上,低头躲过一箭,又躲过一箭,但未能躲过从背后射来的第三支箭——忽然感到肩头一阵剧痛,侧目而视,已经长出一支箭来!我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带箭逃命,打马前行。

就在我甩开徐荣打马爬上一面山坡的当儿,草丛里忽然蹿出两名敌兵,各执一杆长枪,照着我的马同时刺来,恰好刺个正着,可怜我那宝马,发出最后一声凄厉绝望的嘶鸣,中枪倒地。我随之摔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山坡上,两名士卒扑将上来,将我擒住。“战神”吕布我斗不过他,两名士兵有何惧哉?何况在此生死关头!我使出全身气力,拼命挣脱。正搏斗中,一幕荒诞而又神奇的景象出现了,两名士兵的头相继横飞出去,飞出老远,徒留无头喷血的身躯在我面前,还在与我相搏。我抬头一看,大喜过望:老天爷并未出手,是一飞将从天而降,“咔咔”两斧,将两个敌兵瞬间砍成无头鬼。

飞将者,我部大将曹洪是也!

曹洪飞身下马,扑到我面前道:“主公受惊!曹洪救驾来迟!”

身陷绝境,我有意激之道:“贤弟救我做甚?我宝马死了,一马带不走二人。我大限将至,死在青山之间算了,贤弟骑上马快快去吧!”

曹洪果然吃我一激,不容分说,连拉带拽扶我上马,道:“主公快快上马,曹洪步行相随!”

我翻身上马,嘴上却道:“贼兵即刻追来,弟将如何对付?”

曹洪拱手道:“天下可以无曹洪,天下不可以无曹操!”

我闻听此言,潸然泪下:“曹操若得救,曹洪赐命也!贤弟舍身相救,操不可独自逃生,你我兄弟生死相依,听天由命!”

于是我在马上慢行,曹洪在马下拖刀而走。

大约行了两个时辰,惊见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横亘于前,阻断去路,当此时隐隐听到身后不远处有追杀声,从声音判断:追兵数量不在少数……我瞬间想到:刚才“大限将至”之言也许没有说错,更也许压根儿就不该说出口,语言这东西神奇着呢,有些事一语成谶!但是,我是曹操,以我之个性,绝不会坐以待毙,甘愿受死!

我问曹洪:“兄弟,听声音追兵不少,你我二人寡不敌众,可否还有他途可行?”

曹洪回答:“没……没有了。”

我又问道:“果真没有了吗?”

曹洪再答:“主公!果真没有了!”

我翻身下马道:“那好!你、我,还有马——我们跳进河里,游到对岸去!”

曹洪却道:“主公!你牵马快快入水,曹洪留在岸上迎敌,与贼兵杀个鱼死网破!”

我道:“不可!贼兵甚众,你一人留下白白送死,快快随我入水!”

曹洪道:“主公!曹洪不习水性,下水更是送死,还不如留在岸上,拖住敌人,好让主公平安渡河。”

我走上前去,将其一把拉住,一手牵马来到河边,说:“马习水性,它会驮你渡河。”

但闻身后追杀声迫近,我用马缰绳直接将曹洪捆住,然后将其与马一起推入河中,我则卸去铠甲,一跃而下。好在水流不甚湍急,很快我便在水中看见了马头和曹洪的脑袋,我打小在故乡的河里泡出一身好水性,带一人过河不成问题,何况还有马相助,我们游到大河中间时,追兵已经到达河岸,大喊“曹操受死”,隔水放箭,箭如雨下,纷纷落在身后不远的水面上,再晚些下水,恐怕不得活了。

真乃“天不灭我”!

贼兵娃子们,今番你们杀不了我,改日我就会回来杀你们!

终于游到对岸。我率先上岸,将曹洪和马拖上岸来,曹洪趴在岸上,大口吐水,然后问道:“主公……我……还活着吗?”

我回答:“活着,我们都活着!”

曹洪道:“主公,您是兵杀不死水淹不死的神人!”

我感慨:“今日若无贤弟舍命相救,曹操死定了!”

稍作歇息,我俩继续上路,沿河上行,还是我在马上骑,曹洪跟在马后步行,逃命之旅,不敢多歇,一口气走出三十多里。“主公!”曹洪气喘吁吁道,“四下不见追兵,歇息片刻如何?”“甚好!”我翻身下马道,“就去土冈下稍歇。”

我俩便在土冈下歇息,气未喘匀便听杀声四起,有人大叫:“曹操!看你哪里跑?快快拿命来!”

我大吃一惊,起身一看,却见号叫者乃徐荣也!身后是旌旗招展的徐家军!“他是如何先到这里的?”我迷惑不解道。“他定然是从别处过河,埋伏在此!”曹洪说。“命已至此,无法再活!”“主公上马速去!向来路方向去!”

听罢此话,我一跃上马,调转马头,正要向来路逃去,却听有人高喊:“徐荣小儿,无伤我主!”——定睛一看,却见夏侯兄弟率领数十铁骑冲杀而来。转眼之间,两军已经交锋上了,杀作一团。夏侯兄弟齐斗徐荣,这哥俩斗不过吕布,对付徐荣却不在话下,几回合下来,徐荣便被夏侯惇刺翻于马下,一命呜呼!其余人等杀散贼兵。

当此之时,又有几路人马一齐冲杀过来,口中高喊着:“勿伤我主!”抬眼一看,见是曹仁、李典、乐进已到近前,下马见我,相拥而泣道:“主公无恙!只是我军完了!”

呜呼!我军是完了!

我命曹洪清点残兵,带来一万精兵,现余区区五百人!

但我无泪,回头看来,这不过是我军旅生涯的首次失败,还有更多更加惨痛的失败在后面等着我,等着将我打造成一个纯爷们,我没工夫哭鼻子!

我安抚手下,集合残兵,撤回河内。

一回河内,便听得孙坚因什么玉玺与袁绍起冲突愤而离去之事,令我去意顿生。

当晚,袁绍召集各路诸侯于大帐,摆酒设宴为我压惊,绍开场白曰:“孟德引兵,追杀董贼,战于荥阳,出师不利,何足挂齿!胜败乃兵家常事,本盟主提请诸公敬孟德一樽,为其压惊洗尘!”

诸侯皆举樽称诺。

而我不动于座中。

袁绍曰:“孟德,诸公敬你,为何不饮?”

我挺身正色道:“败军之将,岂敢饮酒作乐!我曹操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却迟疑不进,且见死不救,操以与尔等结盟为奇耻大辱!今我饮下此酒,便是雪上加霜耻上蒙羞!从今往后,我与诸公一刀两断!”

说罢,我将几案上的酒樽一把抓了过来,重重摔碎于地,起身扬长而去。我部将皆随我出帐。

当夜,我率五百残兵拔营而去,连一根马鬃都没有留下。

第九章  触底反弹

我带领五百残兵下扬州,招兵买马。

在路上便已听说,在我部率先离开之后,公孙瓒带着刘关张也离开了。到达扬州后,听说他们去了平原,刘备做了平原相。稍后,又传来兖州刺史刘岱向东郡太守乔瑁借粮,乔瑁借故不给,刘岱一怒之下引军杀入乔营,杀了乔瑁,收降其兵,局面大乱,各路诸侯,分崩离析,各自走散。徒留袁绍一部,光杆司令一个,只好拔营而去,出洛阳,投往关东去了。

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由我始兴大义促成的诸侯联盟,终成闹剧狼狈收场!我听在耳里,寒在心头!

好在天不绝我,在此山穷水尽之际,仍有贵人相助: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拱手以四千人马相送——天上不是不会掉馅饼,但是,天上掉落的馅饼却不好吃,等我返回龙亢准备接收这份大礼之时,这四千人中的大部分已经做了逃兵!

天地间,人为贵,我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没有人,什么大事都做不了。到达铚县、建平两地后,总算招募到一千来人,屯驻于河内。

某日,袁绍与冀州刺史韩馥忽然到访。我暗自笑道:嘿嘿!看来,我不辞而别拔营而去之举并未真正得罪这位前盟主,我的发小尚未将我这个手中没有几个兵的败军之将放弃,一见面便告“有大事相商”“非孟德共举方可成事”云云。可是我早已打定主意,再不与此等人物合作。但出于礼节,还是耐着性子设宴款待二位,因要商议“大事”,不请他人作陪,只有我们仨在场。

甫一开宴,未等寒暄,袁绍便急不可耐直奔主题:“孟德,我俩欲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你以为如何?”

闻听此言,我差点没被忽然滑进气管的开胃小菜卡死,一阵咳嗽过后,方才发出声来:“荥……荥阳……一战,我……受了点伤,耳朵不好使了,经常性耳鸣,本初所言我没有听见。”

韩馥伸长他的鸡脖子,将声音提高道:“孟德,本初所言是……”

我也将声音提高:“韩刺史,你说什么?”

韩馥还想说什么,袁绍冲其摆摆手,制止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我只劝客人饮酒。

袁绍一向好酒贪樽,顷刻间便酒酣,一张写满贪欲的大脸红得像猴屁股,不知他从哪儿变出了一个玉玺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埋头夹菜,装作没看见。

他终于忍不住了,一拍我的胳膊肘,满嘴酒气开口道:“孟……孟德,瞧瞧,这是什么宝贝?”

我毫无兴趣,索性不吱声。

韩馥与其唱双簧道:“本初,究竟是何宝贝?你我同来孟德这里,一路上你也不先给我瞧瞧!”

袁绍自座中晃晃悠悠立起身来,举双手将那玉玺捧在头上说:“这是玉玺啊,岂可随便给人瞧!此为幽州牧刘虞登基称帝之玉玺,我已经提前找人刻好了!”

我终于没有忍住,“哈哈”大笑起来。

袁、韩二人以一种大惑不解的眼神看着我。

见我不为所动,次日一早,二人便带着随从离开河内。

转过年来,即初平二年,果不其然,袁、韩二人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闹剧也果然再度上演:刘虞始终不敢即位。

这年四月,董卓回到长安。

七月,袁绍、韩馥攻取冀州。

黑山贼寇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众劫掠魏郡、东郡,新任东郡太守王肱抵挡不住,请我剿贼,我乘机率军进入东郡,初战告捷,击破白绕于濮阳。总共歼敌十余万众。袁绍上表奏请我为东郡太守,治所设于东武阳。

天地间,人为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在三十七岁这年的一大收获是:荀彧离开袁绍,前来投我——一颗明珠,弃暗投明。

我的好运延续着,它带来了我初平三年春天的连战连捷。我驻军于顿丘,于毒等攻打东武阳,我率军向西进入山区,直接攻打于毒等贼寇的大本营。于毒闻讯,放弃东武阳而还。我在半路上截击眭固,又在内黄攻打匈奴于夫罗的军队,皆大破之!

唯有不断的胜利能够帮你找回在失败中丧失殆尽的元气!

四月带来了夏天,也带来令人震惊不已的消息: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董卓。卓将李催、郭汜等杀王允而攻吕布。吕布战败,向东逃出武关。李催等独揽朝政。

上述消息来得实在突然,像一口吃掉一头生猪,让我一时半会儿难以消化,却也感到莫大的欣喜和振奋:我曾计划刺杀的人被人杀掉了!尽管天子仍在贼手之中,但局面显然已经变得更乱——局面越乱,我的机会便越多,他们不是将我称作“乱世之奸雄”吗?

乱局激活了我的精神,一方面加紧操练兵马、储备粮草;一方面擦亮眼睛、静观其变,密切关注局势进一步的变化。

同样是在这年四月,东山再起的黄巾军以百万之众攻打兖州。危局之中,情急之下,兖州牧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坚守不出的良策,自大轻敌,贸然出击,亲自上阵,结果做了黄巾军的刀下鬼。

消息传来,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此时恰好陈宫——就是逃亡路上不辞而别的那个陈宫,现在重又投到我旗下——献计于我:“主公!刘岱一死,兖州无主,天赐良机!小的愿为说客,游说各郡,劝其表主公出任兖州牧,主公若得兖州,我军便有了立锥之地,假以时日,不断壮大,霸业可图,天下可得也!”

我听罢心中暗喜,因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场一拍几案,派陈宫赴兖州对鲍信展开游说,请其上表奏我接替刘岱这可怜的死鬼做兖州牧——对于此事我有十分把握,因济北相鲍信本来就器重于我,再加之危局所迫,急需用人,别无选择!

果不其然!鲍信吃了陈宫的三寸不烂之舌,上表我做兖州牧,获准。

本朝总共一十三州,这兖州牧一做,我便是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了!

令我感动的是,济北相鲍信亲自出马,带着州吏万潜等人到东郡来迎接我去兖州赴任,他们把我当成救世主了!

我当然知道,和平年代的官是让你做的,战乱年代的官是让你打的!是以,甫一到任我便下令出征,亲率大军开往寿张县以东,迎击黄巾军!

以寡敌众,我只图以巧取胜,亲率精锐铁骑千余人,偷袭黄巾军大本营,欲施“斩首”行动,结果遭了埋伏,死伤惨重,侥幸逃回。与此同时,留下守护我军大本营的鲍信,遭遇敌袭,与敌力战,直至战死,保住大营,可歌可泣!

但是打扫战场时却没有找到他的尸体,我怀疑是被那些贪残暴虐的农民给吃掉了,便请能工巧匠依其形貌刻成木雕人像,供全军将士祭奠。

在鲍信的祭奠仪式上,我号啕大哭泣不成声,令在场者颇觉意外:荥阳大败,我可是连一滴眼泪都没流啊!

谁知我心?

或许连我都不能全知于我:为什么失去一位知音我会如此大恸?

我向全军喊出“为鲍大人复仇”之口号,下令全力出击,痛击黄巾军!

到了冬天,十二月,天寒地冻,我亲率大军追击黄巾军到济北,将其团团包围。围而不攻,迫其乞降,我收降卒三十余万众,百姓百余万口。手下正要大开杀戒,我道:“一个不杀!”

我立刻着手择其精锐进行整编,编入我军,号称“青州兵”,其余全都放回乡去务农。

袁绍、公孙瓒这俩蠢货,打了胜仗就知道滥杀俘虏,每次都要狂杀上万人,血流成河。列位看官,劳烦你们去查史载,只会看见这二厮杀人如麻的血腥记录,却断然查不到我曹操的,那么多将我妖魔化的人,也无法把我诬为杀人狂。

谁知我心?

这一年里,我可谓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在主攻黄巾军取得大捷之余,还协助袁绍打败刘备、单经及陶谦诸军。世间之事,就是如此怪异,我不喜欢袁绍这个俗不可耐的家伙而喜欢刘关张这三个画中人儿,但却帮助前者打败后者——没啥好说的,这就是政治,我自然是个天生的政治家,就如同我是天生的军事家一样。

这是触底反弹的两年,卞氏又锦上添花般为我生了第四子,取名曹植。

第十章  血海深仇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春,我屯兵于鄄城。荆州牧刘表截断袁术粮道。袁术率军进入陈留,驻扎于封丘。黑山余贼及于夫罗等助之。袁术派其部将刘详驻扎于匡亭。我亲率大军攻打刘详,袁术赶来救援,我与袁术交战,大破之。袁术撤退去保卫封丘,我欲将其包围,尚未形成合围之势,袁术已逃向襄邑。我军紧追不舍,追至太寿,凿开水渠引水灌城。袁术再逃向宁陵,我军继续追之,袁术又逃九江——这便是六百里大追击的“匡亭之战”。直到这年夏天,我军才回到定陶。

接下来又有战事,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之共同发兵,夺取泰山郡之华县、费县,占领任城。这年秋天,我亲率大军去征讨陶谦,一口气攻下十几座城。陶谦坚守城池,不敢出战。

这一年,我军连战连捷,愈战愈强,天下贤士纷纷来投,局面一派大好。事情太过顺利,我心下反倒生出一丝不安,变得患得患失起来。妻小早已接到身边,我想将一直隐居于琅琊的父母也接来。想到便做,我即刻派泰山太守应劭前往琅琊去接父母大人。

去了半月,不见人归,也无半点消息,我愈加担心……

某日,一位衣衫褴褛的应劭部下士卒仓皇逃回,连滚带爬痛哭流涕来报我:“主公!大……大事不好了!归途之中,陶谦属下都尉张岂杀了令尊、令堂大人及您叔父曹德全家老小四十余人,还有随从百余人,全部斩杀,一个不留!还将全部财物掠走了……”

我话未听完,便眼前一黑……

脸上像被人用凉水一激,我苏醒过来,醒来后谁都不认,四下只寻那逃命归来的士卒,命其将事情的全部经过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讲述一遍。原来应劭带着他们一行到达琅琊找到父亲,父亲看了我的书信后便准备上路,第二天便与母亲和叔父一大家子一起上路了。途经徐州时,陶谦到城外亲迎,迎进城去,大摆筵席,款待两日。父亲要走,陶谦又亲送出城,特派遣部将张岂率领五百士卒随行护送……行至华县与费县之间,突降暴雨,只得在一古寺投宿,半夜三更,张岂上下,突然动手,见人便杀,古寺之内,雨水洗不白血水……“主公,我亲眼看到您叔父曹德大人提剑出看,被人搠死;令尊大人带着令堂大人想逾墙逃走,令堂大人胖不能出,令尊大人只好带她躲进厕所,一队乱军冲进厕所,将二老砍杀,丢进粪池之中……”“不要说了!”我大吼一声,两手攥出血,双目喷出火。

我让这名逃回的士卒下去休息,传令各位将领前来大帐听命。

怒不可遏,我咬牙切齿对众将道:“陶谦这个天杀的,纵兵杀我父母,此仇不报,岂为君子,禽兽不如!各位听命:荀彧、程昱,你二位统军三万去守鄄城、范县、东阿,其余将士全部听我调遣,尽随我杀奔徐州,血洗此城,诛杀陶谦、张岂!夏侯惇、于禁、典韦为先锋。但得城池,不分军民,杀无赦!”

闻听我言,诸将义愤填膺,群情激愤,杀气腾腾,令我稍感安慰。

当下便出发了!

行至半路,便打一仗,突然遭遇一彪人马,大约有五千人。原来是九江太守边让,素与陶谦交厚,听说徐州有难,亲自率兵来救。这个多管闲事不知死活的东西!我命夏侯惇截杀之,分割包围,统统剿杀,一个不留!

某夜,有报:“陈宫求见!”“哪个陈宫?”“就是不辞而别的那个陈宫。”

我一听甚喜:此子能言善辩,有三寸不烂之舌,在游说鲍信表奏我做兖州牧一事上立了大功,大功告成便神秘失踪——就像当年救我一命后不辞而别一样,有恩于我者,从天而降,我自是高兴,便道:“快请进来!”

待人进帐,仔细一瞧,果然是我先前认识的那个陈宫(天下还有几个陈宫呢)!我思旧部与爱才心切,率先开腔道:“陈宫,你立下大功,尚未领赏,人却不见踪影,究竟跑到哪儿去了?”

陈宫不回我话,跪地拜我。

我道:“你是我旧部,又有救过我命,立过大功,不必拘礼,快快请起!”

陈宫并不起来,道:“曹大人系我旧主,请允许陈宫仍叫一声:主公!陈宫两度不辞而别另投他处,今日相见无颜以对唯有跪请!”

我听罢稍有不解,伴生一丝不悦,顿觉其啰嗦,便道:“有事直言,不必客气!”

陈宫再拜道:“今闻主公兵发徐州,欲报令尊令堂之仇,所到之处,不分军民,杀无赦!陈宫听闻惶惶不安,因此特来进言。陶谦与我交厚,实属正人君子,并非见利忘义之小人,他之出面款待令尊一行,是想借此结交主公,冰释前嫌,令尊一行遇害,纯粹是他派错了人,乃张岂之恶,非陶谦之罪也!况且徐州城中百姓,与此事何干?与主公何仇?杀之不祥,有辱主公一世英名,还望三思而后行!”

我怒不可遏,一拍几案道:“陈宫!原来你来我处是替陶谦这个天杀的当说客,你现在究竟在谁替做事?”

陈宫跪答道:“我事陶大人……”

不等听完,我一声大喝:“来人!将此人架出营去——轰走!”

冲进来两位高大的侍卫,捉小鸡一般从地上拎起陈宫,架起就走。“主公!”被架在半空中的陈宫嚷道,“你乃天下不世出的英雄,可不要为了一己私仇滥杀无辜而玷污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啊!”“陈宫,你虽然救过我命,但早已投靠我的敌人,今夜又为杀我父母的仇人做说客,我要不是念你有救命之恩,现在便杀你祭旗!”我轻蔑一笑道,“为浪得虚名而不思报父母之血海深仇者,与禽兽何异?你一派胡言,实属腐儒陋见!”

话音未落,陈宫已被架出去了。

夜里,我独坐于空荡荡的大帐之中,对陈宫其人思之再三:这是一种什么人呢?在我处立了大功之后,并不领赏,暗自隐退,又另投他人——事实上,他在此次被我轰走之后也并未回到徐州向其主子陶谦复命,又转投到陈留太守张邈那里去了,看来他虽道貌岸然振振有词却也并不想死忠其主殉葬徐州嘛!我以为这是一种生性猥琐之人,不懂忠诚,不讲信义,一生中需要不断地换主子,主子越多,他才越有成就感……这是一种典型的奴才哲学!如此之人,一生绝无大成,下场不会太好!

天亮即起,一路疾行,两日不到,抵达徐州。

我命全军将此罪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在其西城门外,竖起两面高高的白幡,以红漆分书“杀我父母,血海深仇”“此仇不报,禽兽不如”,我身着缟素,打马出阵,扬鞭叫骂道:“陶谦老儿听着,我曹操大军已至,兵临城下,限你这罪人即刻出来见我,如若龟缩不出,我大军即刻攻城,血洗罪城徐州,不分军民,杀无赦!”

没过多时,老龟头即从城门楼上探将出来,老朽之声随即传来:“明公息怒!大军驾到,不曾远迎,失礼失礼!请容我陶谦将此事解释清楚。你我本有交战,令尊一行途经徐州,我闻讯亲迎亲送、款待一番,本欲借此良缘与明公修好,冰释前嫌,不再对抗,谁曾料到我竟派错了人,将此黄巾贼人出身的张岂派了去,那厮贼性不改,起了歹念,谋财害命,杀了令尊令堂一行人等,毁了我的一番美意,我这是老眼昏花看错人好心办坏事,还望明公明察!”

我骑在马上道:“你派我旧部陈宫来说我,也是这番说词——既如此,那就好解决了,你将张岂及其杀我父母及叔父全家的五百士卒交给我,你与此事究竟有无干系,我审问张岂便知。”

城楼上传来老朽之声:“那贼人张岂犯下滔天大罪后岂敢回我徐州?听说当夜纵火烧了古寺便朝向淮南山中逃了。我已派出一干人马前往捉拿。一旦归案,定当送交明公法办。”

我听闻此言,不禁哈哈大笑道:“陶谦老儿,你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啊!你把我曹操当成什么人了?三岁小儿吗?这些十恶不赦的罪人在不在徐州城里,我不能听信你的一面之词,得亲自入城查看,你若真有诚意,快快打开城门,放我大军入城!”“这可万万使不得!明公新丧父母,正在气头上,我放你入城,无辜百姓岂不遭殃!老夫身为徐州父母官,情何以堪?”“老匹夫,你既以百姓为怀,我可以成全你——你自己乖乖从城楼上下来,从城门洞走出,随我回兖州做人质,等你的人抓到张岂,再拿张岂将你换回来,徐州军民不就平安无事了吗?”“明公大人大量、言之有理,但我怕你人在气头上,对老夫做出些不理智的事体来,老夫虽无几天活头,尚且还有一大家子需要照顾……”“你个老匹夫,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究竟如何才行?你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不会天真到以为我会率大军沿原路撤回去吧?”“明公,请给我三天三夜,我再派出一千人去捉拿张岂,三日之后,若无结果,我打开四个城门放你大军入城。如何?”“可以,但不是三天三夜,而是一天一夜。”

我之所以答应他,大概还是从心底里信了他的话:觉得此事可能与他无关。还有一点,强攻徐州并非易事,大军一路疾行,颇受劳顿之苦,我想让他们安营扎寨、好生休整,我想一天一夜是合适的时间。

于是,我将陶谦新派的这一千人马放出城去。

一天一夜时限快到时,我召集诸将到大帐议事,作攻城前的最后部署,正商议间,有人来报:“徐州战书到!”

我心中暗笑道:陶谦这个老匹夫也等得不耐烦了吗?索性豁出来与我拼死一战?那岂不正合我意!待我拆开一看,颇觉蹊跷,非陶谦之书,乃刘备之书,书中如此写道:

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虽有交锋,不过小战,权宜之计,无伤大雅。向者,令尊令堂突遭横祸,据备所察,实因张岂不仁,而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形势堪忧。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报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汉室幸甚,天下幸甚!

当下我读之三遍,还是想不明白一点:刘备这个谨小慎微的家伙是怎么搅和到这件事上来的呢?他凭什么非要站到陶谦一边替这个老匹夫说话?我越想越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了,报仇心切,一心攻城,继续与诸将商议作战计划。

正商议间,流星马飞报:“大事不好!吕布已袭破兖州,进踞濮阳。”

此讯犹如晴天霹雳,于我头顶炸响,半晌无语,然后大惊失色道:“若失兖州,我等无家可归,不可不急图之!大军速回!”

第十一章  将计就计

军事上最窝囊的事,莫过于当你劳师远征,寸功未立归来之时,你的老窝被人端了。

端我老窝者,吕布是也。

前来迎接大军的曹仁一见我便叩头哭丧道:“主公!曹仁罪该万死,没把家看好……把家丢了!吕布势大,加上陈宫辅佐,兖州、濮阳已失,其甄城、东阿、范县三处,有赖荀彧、程昱二人设计相连,死守城郭。”“陈宫?是我旧部陈宫?”“是。”

我听罢真是恨得牙痒痒,嘴上却道:“家丢了算什么?再夺回来便是!吕布小儿,有勇无谋,何足惧哉?我必令其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全军将士听令:各部就地安营扎寨,好生休整,不日夺我兖州!”——兵败抑或受挫之时,全军将士都在看着主帅,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们全都看在眼里,在这方面我曹操的表现从未令他们失望过,因为我的个性便是如此:永不服输,愈挫愈奋。

两日后进兵,已过腾县,行至泰山险路,郭嘉道:“主公,不可冒进,此处恐有伏兵。”我呵呵笑道:“吕布果然有勇无谋,他叫薛兰守兖州,自己前往濮阳,此处怎么可能有埋伏?曹仁听令:兖州是你丢掉的,如今正可以立功赎罪,你部前往兖州,将兖州团团围住,围而不打。其余人马随我前往濮阳,速攻吕布!”

却说我军行至濮阳城外,在开阔之地安营扎寨。次日,引众将出,陈兵于野。我立马于军旗下,遥望吕布大军至。两阵对圆处,吕布当先出马,两端排开八员健将。布军五万,两倍于我,旌旗招展,鼓声震天,煞有气势。

我打马于前,手执马鞭一指吕布:“吕布小儿,卑鄙小人!你我此前虽有交锋,不过各为其主,并无私仇,你何故乘我报父母血海深仇之机夺我州郡端我老窝?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纯属小人之举,你知耻否?”

吕布回话道:“曹操!天下有人把你视为英雄,不料你却以家长里短观天下大事,妇人之见尔!这天下的州郡,乃汉家的州郡;这天下的城池,乃汉家的城池;既是汉家的州郡城池,人皆有份,凭什么让你一人得了?我吕布大丈夫也,偏不信这个邪!”说罢,便命其部将臧霸出马挑战。

我见状速命乐进出击迎战。两马相交,双枪齐举。战至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我大将夏侯惇拍马而出前去助战,布大将张辽出击截住,厮杀一气。

吕布目睹此景,杀心顿起,挺戟骤马,冲出阵来,形成三打二之势。

夏侯惇、乐进哪里是吕布对手,很快招架不住,打马回头,望风而逃。

布军乘胜追击,掩杀过来,人多势众,势不可挡,我军硬拼不过,只好败走,后退三四十里,布军方才收兵。

先输一阵,回营与众将商议。

于禁说:“主公,我有一计。”

我道:“快讲。”

于禁说:“濮阳城西有一寨,吕布驻军不多,可以偷袭,若得此寨,布军必乱。”

我大腿一拍:“好计!依计而行!”

便从其言,领曹洪、李典、毛玠、吕虔、于禁、典韦六将,选马步兵两万人,连夜从小路出发。

我军于次日下午到达濮阳城外,埋伏下来。待到黄昏时分,从四面向布军驻扎的西寨发起猛攻,果然如于禁所察,此寨驻军不多,见我军杀来便丢盔弃甲四散而逃,令我军轻易夺下此寨,在此安营。

这一下就像捅了马蜂窝!

当晚,睡梦之中,我被叫醒:“布将高顺引军杀来!”我冲出帐外,亲率兵马迎击,与那高顺撞个正着,从四更一直杀到黎明,东方吐露鱼肚白,西方鼓声大震马蹄急,线报:“吕布自引救兵来!”

我见黄尘滚滚,其来势汹汹,锋芒毕露,不想重蹈覆辙,便命全军弃寨而走。

后有高顺追兵,前有吕布救兵,于禁、乐进两将冲在前面,却不敌吕布一人,我只好望北而逃。

山后杀出一彪人马:左有张辽,右有臧霸,虎视眈眈。吕虔、曹洪战之不利,我只好望西而逃。

忽又喊声大震,一彪人马杀到,拦住我等去路。众将拼死一搏,我亦冲锋在前。梆子响处,箭如雨下,无法抬头,无计可脱,偷眼一窥,我见箭雨遮天蔽日——遮蔽了正在冉冉升起的旭日,看见初升的太阳仿佛表情诡谲的死神。当此之时,我感到这命已不在自己手上,便声不由己脱口而出:“谁来救我?”“主公勿忧!”——我这边话音未落,那边传来一声大叫,只见骑兵队里一将跃出,手挺双铁戟,大声叫道:“典韦在此!”继而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支,挟在手中,回头对随从道:“贼兵近到十步,喊我!”遂迎着箭雨大步向前,真是不要命了!布军数十骑追至,随从大叫:“十步了!”典韦叫道:“五步再喊!”随从又叫:“五步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典韦反过身来,飞戟而刺,一戟一个,刺下马来,戟无虚发,立杀十数人。见此情形,敌兵惊惧,狼狈逃窜。好个典韦,又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入敌阵中,令敌将招架不住,四散而逃,这才将我救出重围。

我众将随后杀到,集合一处,寻路回营。

行进之中,身后喊杀声又起,只听得一声大叫:“操贼休走!吃我一戟!”回头一望,吕布打马提戟而来,惊出我一头冷汗,我命左右道:“勿理这厮,快走!”

我等一行正在逃命,迎头撞上一彪军,抬头一望,心中大喜!“夏侯”军旗招展,夏侯惇领兵来救,正好将吕布军截住,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双方一直战至黄昏时分,老天爷看得不耐烦了,顺手抄起葫芦瓢,从天河中舀起一瓢凉水,兜头浇下,大雨如注,战场变成泥潭,战士斗成泥人,面面相觑,狼狈不堪,实不好看,干脆收兵,休战了事。

回到营中,初战不利,我胸中郁闷,却无良策。

夜半,忽报濮阳巨富田氏差下人送来一封密信,赶紧拆开来读:

吕温侯残暴不仁,民心大怨,今移兵黎阳,唯留高顺在城内,城中空虚。可连夜进兵,万望速来,我当为内应。城中插白旗,大书“义”字,便是暗号。

我反复读之三遍,难以断其真伪,便将信移交刘晔看,他只看一眼便叫道:“主公,此中有诈,不可不防。布虽无谋,陈宫多计。”“那就……不去了?”“六成有诈,不去为好。”“六成有诈,四成为真,在我看来便值得一试。我曹操本不是谨小慎微之辈,既然濮阳强夺不来,那便只好智取,机会送上门来,岂可不去一试?”“晔知主公脾气,若叫主公不去,定然辗转反侧夜不成寐。主公一定要去,当分三军为三队,两队埋伏在城外接应,一队入城,方可。”“依计行事,集合三军!”

次日,待我军分三队,来到濮阳城下,果然得见西门城楼上遍竖旗幡,中有一杆“义”字白旗。眼前实景,令我更加信以为真,四成可信度瞬间变成了八成!

正午时分,城门洞开,两员战将率兵出战:前军侯成,后军高顺。

我派新立大功刚刚加为领军都尉的典韦出马,直取侯成,一击即溃,令其逃回城中。

典韦又冲到吊桥边,与高顺交锋,一击即溃,令其逃回城中。

明眼人当能看出这明显是诈,我却全然不见,浑然不觉,以为是典韦善战所致。

交战中有敌方士兵混过阵来,自称田氏密使,要亲手向我呈上密信,便接了,信中云:

今夜初更时分,城上鸣锣为号,便可进兵。某当献门。

此信阅毕,我心中狂喜,此事的可信度已经达到了十成!

我即刻命令夏侯惇领兵在左、曹洪领兵在右,准备亲率夏侯渊、李典、乐进、典韦四将及大部队攻入城去。

李典道:“主公,我感觉不对劲……”

我问道:“有何不对?”“就是感觉不对劲……主公且在城外等候,不必亲自前往,容我等先入城去探明虚实再说。”

我脑子发热,颇不耐烦,厉声喝道:“我不自往,谁肯向前!”

无人敢于再劝。

初更时分,月光未照,西门楼上鸣锣吹号,喊声骤起,火把缭绕,吊桥放落,城门洞开,我心中喜不自禁,此事的可信度已经达到了十二成!率先拍马而上,抢先冲入城门,一路空旷无人,一片死寂,叫人不安,直到州衙,我才恍然悔悟:中计了!调转马头,高声大吼:“快撤!我军中计,退回西门!”

话音未落,州衙中响起一声巨炮,金鼓齐鸣,杀声四起。

东巷杀出张辽,西巷杀出臧霸,夹攻而来。

我率兵冲向北门,杀出郝萌、曹性。

我走南门,杀出高顺、侯成。

典韦能战,冲杀出去,引走高顺、侯成。

我眼睁睁看着典韦杀出去了,却被敌兵截断,望南门而不得出,再转向北门,奔命之中借着火光见一白衣战士挺戟跃马而来。我心下惊呼道:“吕布!真是冤家路窄!我命今日休矣!”急中生智,紧贴马头,不让对方看清我脸,加鞭打马,迎面而过。刚松了口气暗自庆幸的当儿,身后马蹄声又回来了,果然还是吕布,将戟于我头盔上一击问道:“你急着跑什么?曹操现在何处?”

我变声作答:“追杀曹操!就在前面!”“哪一个?”“骑黄马者!”“交给我了!你往别处!”“诺!”

以上对话,何其经典,这不是两个人在对话,而是两条命在对话!其结果是:吕布打马向前去追赶一个子虚乌有的骑黄马者,曹操本人调转马头,望东门而走,与典韦重逢。

呜呼!人命在天!此为老天爷安排的!

接下来的一幕是:典韦与我合股一处,打马向前,戮力拼杀,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杀至东城门边。那里大火熊熊,敌兵从城楼上不断推下柴草捆子,以助长火势,令我等身处于一片火海之中。典韦以戟拨开柴火,纵马穿过浓烟突了出去,我紧随其后亦突出去。刚到门洞边,城门上突然落下一根燃烧的房梁,我闪躲不及,正重重砸在我战马的头上,我之爱马替我挨了这致命的一下,颓然倒地,一命呜呼!随之坠地的我本能地以双手将那火梁从被其砸烂的马头上移开,使劲推在一旁,造成两条手臂大面积烧伤,男儿的须发也被烧掉了一大把。我来不及祭奠为我牺牲的爱马,已被正好杀到的夏侯渊一把拉上他的战马,当此时,典韦已荡尽城门洞中的敌兵,令我等冲出城去。

回到营中,天已大亮。

我双臂灼伤,火烧火燎,苦不堪言。众将前来探望,我高举伤臂强颜欢笑道:“中计了!中计了!此仗失利,全部责任尽在本帅,刘晔、李典好言相劝,我偏听不进去,皆因夺回濮阳心切所致。今误中匹夫之计,我曹操必当报之!”

郭嘉道:“主公有何妙计?有计可以速发!”

我压低声音道:“诸位爱将马上回去传令士卒,就说我身受灼伤,伤势过重,不治而亡——让他们四处说去。对,干脆令全军将士披麻戴孝,兵营内尽挂白幡。吕布闻讯,必领兵前来攻我。我伏兵于马陵山中,突然发动猛攻,必当生擒吕布!”“妙计!妙计!主公真乃神人也!”郭嘉赞叹道。

依计而行。

吕布果然中计,杀奔马陵山来。

我带着臂伤亲率大军击之。

吕布险遭生擒,死战得脱,兵马损失大半,逃回濮阳,坚守不出。

继而蝗灾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人民相食。我军因营中粮尽,移往鄄城,吕布亦率兵出屯山阳,该年的战事休止于小小的蝗虫。

第十二章  收复失地

陶谦这个老不死的,死了!

其死讯从徐州传来,令我惊喜交加,真乃苍天有眼!老匹夫与我父母遇害不能说有关,但也不能说无关!他至死没有给我一个令人信服的交代!如此喜讯从天而降,我本该欣喜若狂才对,但另一条同时抵达的消息却令我十分不爽:陶谦一死,刘备继任徐州牧!这个伪君子,听说还推三阻四,好不虚伪!我大动干戈,未能亲手报此血海深仇,老窝反叫他人端了,落得个无家可归的尴尬境地。他好人做尽,不费半箭之功,却坐拥徐州,叫人能不生气?还有便是,他竟敢与我仇人站在一起,公然与我作对!我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不平,终于压不住火,咆哮着下令道:“全军作好战斗准备,克日兵发徐州!”

荀彧闻令进谏曰:“主公冷静,万万不可!昔日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必要有其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成大业。主公原本首事兖州,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也,是亦昔日之关中、河内也。今欲攻打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而入,是无兖州矣!若徐州不克,主公安所归乎?无家可归矣!今陶谦虽死,继有刘备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取之谈何容易?主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舍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愿深思熟虑而行之!”

荀彧之谏来得正是时候,我不听人劝刚刚吃过大亏,正有从善如流的好态度,便与之推心置腹道:“我欲攻打徐州,也并非是出于意气用事,图报私仇之快尔。眼下蝗虫肆虐,粮食奇缺,军士在此坐吃山空,长此以往终非良策。我以为与其在此坐以待毙,不如出外攻城略地。”“主公想法无错,错就错在不该选攻徐州。”荀彧走到地图前继续道,“主公,请朝东看——我可进兵东略陈地,让部队到汝南、颍川就食。黄巾余党何仪、黄劭这帮家伙,积多年之劫掠,藏有大量金帛粮食,破此等蟊贼易,还是破吕布、刘备易?不言而喻,破而取其粮,以养三军,朝廷喜,百姓悦,乃顺天之事,何乐而不为?”

我听罢由衷大笑道:“我得荀彧,必得江山!”

于是乎,我将夏侯惇、曹仁两将留下看家,亲率大军攻入陈地,然后是汝南、颍川。何仪、黄劭果然蟊贼,人数虽众,但不经打,没费多大周折,便生擒何、黄,并将其斩首,剿杀、俘虏众多贼兵,夺其金帛粮食无数,比想象中还要多。如果说这些战果尚在算计之中,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意外收获——许褚率部归降,我军又添一员猛将!

大军班师回营,夏侯悼、曹仁来接,告知近日细作打探到的消息:驻守兖州的薛兰、李封那边,士兵缺粮,饥饿难耐,出外掳掠,城中空虚。我闻听此讯,心中窃喜,当即决定:不回营了,刀不入鞘,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接杀奔兖州!此举果然出其不意,薛兰、李封率城内不足之兵仓促出城迎战。“主公!”许褚于阵前下马单膝跪地拱手拜道,“末将刚刚投来,寸功未立,即深得主公赏识,拜为都尉,许褚感激涕零,愿效犬马之劳,请准末将取此二人首级,给主公补上一份见面礼!”

我闻听此言大喜,坚信自己没有看错人,遂下令道:“许褚听令,准你出战,直取李封!李典听令,直取薛兰!吕虔听令,负责策应。”

话音未落,许褚已飞身上马,冲杀出去,直奔李封一侧……

李封见状,使戟拍马来战。

两人交马,不过才两个回合,许褚已将李封斩于马下,斩其首级,带回阵中。

我军一片欢腾。“此子大将也!”我心下赞叹道。

薛兰见状,调转马头,打马回阵,于吊桥边被从侧翼发起进攻的李典截住,无法回城,欲领其兵朝巨野方向逃去,正被飞马赶到的吕虔一箭射死,翻落马下,士兵溃散而逃,我率兵向前将其掩杀。

随即杀入城去……

一夜之间,兖州复得。

兖州一旦回到手中,我夺濮阳之心愈切——另一方面,或许是更渴望与战神级的吕布正面交锋。恰在此时,程昱请求进兵取濮阳,我便调集军中良将,令许褚、典韦为先锋,夏侯惇、夏侯渊为左军,李典、乐进为右军,我亲率中军,于禁、吕虔为后应,调集全部兵马,开往濮阳,欲与吕布决战!

吕布率兵出城迎战,这厮不知死活,气焰嚣张,横戟叫骂道:“曹操匹夫,有种与我单练!”

我一言不发,不屑于回骂,正好许褚求战,我便准其曰:“出战!”

话音未落,许褚一马杀出,吕布打马来迎。

斗二十合,未分胜负。

我对许褚已是相当满意,知其实力还能继续斗下去,但我不会让其他大将作壁上观,战争中的大局观对于主帅而言何其重要!正好典韦求战,我便准其曰:“出战!”

典韦助战许褚,两将夹攻吕布。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令我眼前为之一亮,恍然又见当初关羽、张飞“双雄战吕布”的经典场面。目睹此景,我心中何等欣慰:这可是我之爱将在斗“战神”啊!

这一个“双雄战吕布”胜负未分,正好夏侯兄弟等众将纷纷请战,我便高声下令道:“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听令,准你四人一齐出战!生擒吕布!”

六将齐战吕布,吕布招架不住,虚晃一招,打马而逃,回到阵中,并想入城,这才发现:吊桥已被收起,吕布厉声大叫:“谁将吊桥收起?快给我放下!”

城楼上有人回其道:“吕温候,你赶紧另投他处去吧!我已降曹将军。”

我问左右:“这是何人?”

有人答道:“正是濮阳巨富田氏。”“这个该遭天杀的,怎说降我?”“识时务罢了。”

吕布大骂两句,便率兵向定陶方向去了。

众将请战追杀吕布,我道:“勿急,先杀入城去,夺了城池再说!”

田氏在城门洞口跪迎,叩头如捣蒜,声称此前诈我,非他所愿,乃陈宫主意吕布威逼所致,愿出全部家资以赎罪。我一笑了之,当即赦其无罪。

我恨陈宫,入城后派兵满城搜寻,只带回一条线索:大军入城时,陈宫急开东门,保护吕布家小出城而去……令我好不遗憾!

不管怎么说,濮阳又回到手中。

田氏摆酒,为我接风,众将作陪。席间,刘晔举樽先敬我酒,然后发问道:“主公,如何看待手下败将吕布?”

我环顾四周,猛将如云,既是实话实说,也有意激将道:“吕布乃林中猛虎百兽之王!尔等虽勇,不过群狼。一虎能敌群狼。”

刘晔道:“主公,智者也!如此大胜而头脑不昏!正因吕布是虎,今夜受重创而气息奄奄,不可让其得丝毫喘息之机,当乘其疲而杀之!”

此言一出,众将响应,纷纷求战。

我心大慰,遂下令道:“刘晔听令:你率你部死守濮阳,此城若丢我要你脑袋。其余各将,明日一早随我出征,开赴定陶,直取吕布!”

我与将士们连一场胜利酒都没喝完,一个囫囵觉都没睡好,次日一早,便在朝阳的照耀下人困马乏地出征了。行军途中我注意到,在马上打盹者大有人在,我自己尚且如此,何况他人乎?

抵达定陶后,城中细作告知,此刻吕布与张邈、张超俱在城中,高顺、张辽、臧霸、侯成外出巡海打粮未归——这貌似是一个好机会,可以乘虚而入!但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知彼”,但也“知己”:以我军目前人困马乏的状态是打不了胜仗的,这种疲劳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一时半会儿难以消除。我下令大军后退四十里安营扎寨,好生休养,不提战事。正值麦熟时节,为让大家吃上新麦,我便从附近村民手中大量购买,只图让将士们吃得新鲜、舒服、高兴!附近村民中有不少吕布的细作,我想可以好好利用他们一下,在他们眼中,我们哪里像一支前来征战的部队,更像是一支庞大的游山逛水的旅行团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某日,吕布亲率一支人马,来到营外侦察,我是知道的。他亲眼见到此状后心里怎么想,我也能猜出八九分,便对诸将下令道:“吕布小儿望见我大营左侧的这片林子,肯定以为有大量人马埋伏在此,你们回去在林中多插旌旗,令其深信无疑。大营右侧长堤,堤下无水,尽伏精兵在此。今夜大家都不要睡觉了,吕布定会亲自出马纵火烧林,继而袭我大营,我在大营迎候之,堤下精兵断其后路,必能生擒吕布!”

诸将振奋,领命而归,各回各部。

这夜如我所愿,月不上东山,星不上天庭,伸手不见五指。我知吕布被我算得准准的:这夜的黑也让他必来!果然,初更刚过,林中便起大火,布军将士一阵狂笑——他们可真是笑得太早了!我坐镇于大营之中,待其逼近,鸣锣进兵,一彪军冲杀出去,如下山猛虎势不可挡。吕布如梦方醒,调转马头,狼狈逃窜,逃命途中,堤下精兵一齐杀出: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典韦、李典、乐进等大将策马杀来。吕布虽为林中猛虎,但也难敌这六头饿狼,他所能做的也只是杀出一条血路,打马落荒而逃,其从将成廉被乐进一箭穿心射死于马下。布军三分之二被我大军掩杀。

我大军势如破竹,乘胜追击,攻下定陶。得悉张超自刎,张邈自逃,陈宫与高顺保护吕布家小,逃出城去。

至此,山东全境,尽归我手,安民强兵,不在话下。

第十三章  迁都许昌

同样是在这一年,即兴平二年(公元195年),长安方面朝廷内部发生动乱,天子东迁洛阳,在曹阳为叛军所败,渡过黄河来到安邑。

转年,即建安一年(公元196年)正月,我亲统大军兵临武平城下,袁术任命的陈相袁嗣不战而降。此时,天子降诏,宣我入朝,辅佐王室。

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多为武将,我即刻召集诸将谋士商议此事,荀彧率先进言:“昔日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主公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程昱接着说:“此为天将降大任于主公也,汉室之安危全系于主公一人之身。主公不接诏,必有人接,是以此诏不可不接,不接的话今后处处受制于人,接了从此可挟天子以令诸侯!”

话音未落,只听“啪”的一声,面前几案竟被我一掌拍成两半:“我有言道:‘我得荀彧,必得江山。’今再有言:‘我得程昱,江山必得。’——二位之言,颇获我心!相信诸将,茅塞顿开,不复疑虑。此事就这么决定了,再说接下的诏书,岂有退还之理?岂不拿天子当儿戏?曹洪听令,你率你部一路西去迎接天子,不得有误!”“诺!”曹洪应声领命。

但是,曹洪此去并不顺利,很快派人回报:卫将军董承与袁术部将苌奴踞险而阻击,令其无法前行。

汝南、颍川一带的黄巾军刘辟、何曼等,各自聚众数万人,最初响应袁术,后又依附孙坚。二月,我亲统大军前去讨伐而大破之,天子拜我为建德将军。六月,又升迁为镇东将军,封为费亭侯。七月,杨奉、韩暹将天子送还洛阳,杨奉另行驻扎于梁城,我在此时来到洛阳,行保卫京都之事。安营扎寨毕,入城见天子,拜于王宫大殿台阶之下。帝赐平身,称赞我说:“曹将军真乃社稷之重臣也!”

我恭敬回话道:“臣世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今傕、汜二贼,祸国殃民,恶贯满盈;臣现有精兵二十余万,以顺讨逆,战无不克,随时听令,效命于陛下。陛下善保龙体,以社稷为重。”

龙颜大悦,当即宣诏,加封我为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

我始行保卫京都之事,屯兵于梁城的杨奉望风而逃。今日重回故地,我颇多感慨,回首往事,意气风发,但在巡视中发现,洛阳已残破不堪,天杀的董卓放的那把大火已经烧掉了它昔日的繁华,再也不是我记忆中那一朵娇艳的牡丹了!心有感怀,赋诗一首:

薤露行

唯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真是一诗道尽了一座城的命运和辛酸!

恰在此时,董昭上奏天子劝其将国都迁往许昌。天子问我意见,我暂时没有表态,便将众谋士召集来密议迁都之事。

我开口道:“我在朝中听闻,中太史令王立私下里对宗正刘艾说他仰观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过天津,荧惑又逆行,与太白会于天关,金火交会,必有新天子出。’他说他‘观大汉气数将尽,魏晋之地,必有兴者’,这个傻蛋不光对别人这样说,还密奏天子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天子将我召去,让我看了这份奏折,不知何意。我已经私下派人给王立捎去一信:‘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朝中复杂,幸勿多言。’加之董昭上奏天子劝其迁都于许昌,今日召集诸位,想听听尔等看法如何?”

荀彧道:“汉以火德王,而主公乃土命也。许昌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正合董昭、王立之言。他日必有兴者,兴者必为主公。”

程昱道:“主公兴义兵除暴乱,入朝辅佐天子,乃春秋五霸之功也。但诸将与大臣各怀异心,未必服从,其中裙带关系,盘根错节,十分复杂,今若留此,恐有不便。唯移驾许昌为上策。然朝廷颠沛流亡,新还京师,远近仰望,以冀一朝之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主公决计之!”

我道:“此吾之本志也。但如何说服诸将与群臣?望明以教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