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详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14:47:26

点击下载

作者:高濑武次郎,杨田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阳明详传

王阳明详传试读:

第一篇 王阳明的家系

阳明先生名守仁、字伯安,其先祖可以追溯到晋代的光禄大夫王览。王览本是琅琊郡人氏,但至其曾孙王羲之时,整个家族迁至山阴地区。明代文人湛甘泉在其撰写的《阳明先生墓志铭》中写道:“公出于龙山状元大宗伯公华。……遥遥远派于晋高士羲之,光禄大夫览焉。公其有所本之矣!夫水土之积也厚,其生物必蕃,有以也夫。”

远祖王羲之

追慕祖先,仿效其言行举止并以此鼓舞自己的志气,这是人之常情。虽然王羲之距王阳明已有千余年,但是在整个王氏族谱中,声名最为显赫而且最为世人所景仰的也就非王羲之莫属了。

在王阳明的故乡,王羲之作品的传诵度非常高。兰亭是王羲之当年与风流雅士们把酒赋诗的地方,《兰亭集序》千百年来更是脍炙人口。兰亭离王阳明的家非常近,附近还有王右军书楼和王右军旧居。

王羲之当年罢官后,和文人墨客尽情于山水之游。如果将王羲之当年到过的地方都走上一遍的话,会深深地感悟到王羲之对当地的影响。而且,当地书法爱好者层出不穷,这也应该归功于王羲之的影响。

每当我读王阳明的传记,或者读王羲之的传记时,都会叹服不已。两位王氏伟人虽时隔千余年,但其风骨和言行举止却是如此相似。这可能要归功于王阳明对先祖的追慕,使他继承了王羲之的风采,此外祖辈留下的族规家训或者其他的东西对他也产生了影响。

在《阳明先生年谱》和《阳明先生墓志铭》中,从王羲之至二十三世孙官至迪功郎的王寿都有记载。至于晋代的王览是不是王阳明的祖先,时至今日已很难确定,认一个千余年前的人物为祖先,确实有些夸张,但俗话说得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历史上延续千年血统的名家也不是没有,所以我认为王览应该是王阳明的祖先。

《忠义传》中的王纲父子

王寿将王氏一族从山阴地区的达溪迁徙至余姚,自此其后人也都成了余姚人。王纲是王寿的第五代孙,在明史的《忠义传》中有其传记。王纲,字性常,善于识人,文武兼备,与诚意伯刘伯温是好友。

王纲曾经对刘伯温说:“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但是,刘伯温却爱惜王纲之才,最终向明太祖举荐了他。洪武四年(1371年),王纲被征召至京师,时年七十二岁,齿发精神犹如壮年。太祖见之,大为惊讶,试问其治国之道。王纲一一作答,让明太祖非常满意,于是立即被任命为兵部郎中。

没过多久,潮州地区的百姓起事,朝廷委任王纲为广东参议,前往广东督军粮。王纲对其亲近的人说,“吾命尽兹行乎”,他决心赴死并写信给家人做最后的诀别。

王纲携儿子王彦达乘单舟前往潮州,对起事百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他们不要谋反。潮州百姓感激涕零,纷纷叩头谢罪。一场百姓起事顺利平息。但是,在返回途中路过增城时,王纲父子被海盗曹真所虏获。曹真请求王纲出任海盗们的头领,但王纲却劝诫他们说:“汝等究竟何许人也?当今圣上下旨平定地方叛乱。汝等本是良民,理应安享太平盛世,奈何挑起匪乱,自寻死路?”

曹真大怒,于是将王纲杀害。王彦达当时年仅十六岁,看到父亲被海盗所杀,他痛苦不堪,边哭边骂,要求海盗将自己一并杀死以陪伴父亲。海盗们大怒,打算也杀死他。但是,曹真却说:“父忠子孝,杀之不祥”,然后释放了王彦达。王彦达将父亲的遗骸装在一个羊皮口袋内,背着这个口袋回到了老家余姚。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御史郭纯向朝廷报告了王纲遇难的经过。朝廷决定在增城为王纲立庙,并授予王彦达官位。但王彦达却痛心于父亲的惨死,终生不仕,自号“秘湖渔隐”。

高洁超脱

王与准,王彦达之子,王阳明之高祖,精通《礼》、《易》,著有《易微》,全篇洋洋数千言。永乐年间,朝廷下令征招散布民间的高士,打算起用王与准。但是,王与准却拒绝出仕,并自号“遁石翁”。

王世杰,自号“槐里子”,王阳明之曾祖,以明经科进入国子监,后来在国子监去世。

王伦,字天叙,自号“竹轩公”,王阳明之祖父。魏瀚著有《竹轩先生传》,称其“环堵萧然、雅歌豪吟、胸次洒落”,赞其人品足可比肩晋代的陶渊明和宋代的林和靖等隐逸名士。现存的竹轩公的著作主要有《竹轩稿》和《江湖杂稿》。竹轩公曾出任翰林院修撰。后来,由于王阳明的功绩巨大,朝廷又追授竹轩公为新建伯。

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又号“海日翁”,王阳明的父亲,曾经在龙泉山中读书,因此又被称为“龙山公”。

“欲借人间种”

余姚有一富豪,听闻龙山公的鼎鼎大名,就把他请到自己的馆舍来住。一夜,一位美姬突然出现在王华的卧室,王华惊讶异常,唯恐避之不及。美姬对他说:“勿惊讶,我乃主人之妾也。因主人无子,欲借种于郎君耳。”

王华回答说:“蒙主人厚意留此,岂可做此不肖之事。”

美姬随即从袖中取出一扇,对他说:“此主人之命也,郎君但看扇头字当知之。”

王华看了一下扇面,确实是主人的亲笔,上面写着:“欲借人间种。”

王华看罢之后,在后面加了一句:“恐惊天上神。”

然后,厉色将美姬斥退,美姬怅怅而去。从此件事也可以看出龙山公高洁之品质。

成化十七年(1481年),龙山公考中状元,曾任南京吏部尚书。后来,由于王阳明功绩巨大,朝廷又追授他为新建伯。

龙山公在外为官期间,时常思念山阴地区的风景名胜和先祖们居住过的地方。后来他迁至越城的光相坊,此地与余姚相隔不远,风土人情和余姚基本一样。

成化七年(1471),龙山公迎娶夫人郑氏。翌年,王阳明出生。王阳明后来曾在四明山阳明洞住过。阳明洞距越城东南仅有二里多路。“阳明先生”这一名号也正是由此而来。

小结

虽然我们现在无法了解到王阳明祖辈们的具体情形,但是从现有的记载可以看出,王阳明的祖辈们要么是淡泊名利,动辄便会隐居山林岩洞;要么是聪敏果敢,善于辨析事理;要么是忠肝义胆,为国家鞠躬尽瘁。王阳明的祖先往远了说,有王羲之;往近了说,有王纲、秘湖渔隐、遁石翁、槐里子、竹轩公和龙山公。

这些祖辈们的事迹为王阳明的人生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其祖母岑氏和父亲“龙山公”的训育,更加坚定了先生前进的方向。

第二篇 少年时代

对于成就大业之人,虽然其德声功名足以光照千秋,但人们还是希望看到他在儿时就有不同于常人的奇异之处。但是,大人物在儿时往往还不出名,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他们,更别说留下详细的文字记载了。

人在社会上立足,幼年时代的素质养成非常重要。想去了解大人物少年时代的资质和言行举止是否有异于或超出常人之处,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要想了解详细的、正确的事迹,那就颇为困难了。阳明先生幼时的经历,我们今天已经不得而知。其传记中所记载的数件事迹,或有牵强附会之举,或有夸大其词之嫌,很难让人信服。接下来,我就介绍点还算稍微准确点的事迹。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降世于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古往今来,伟人的诞生必然会附和着很多奇异的传说。跟很多名人传记中的记载类似,据说王阳明在幼年时期也曾得到高僧的点化和相士的赞赏。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人希望伟人能够变得更加伟大,或者希望伟人能够具有超出常人的威灵,所以就给他加上了很多奇异的传说。

奇谈

据说王阳明的母亲郑氏怀孕十四个月之久才生下他。一天夜里,祖母岑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天上阳光明媚,祥云缭绕,诸多神仙身着绯红色的衣服,击鼓吹箫,乐声悠扬,其中一位仙人怀抱一婴儿,脚踩瑞云,自空中徐徐而降,一直朝着王家住宅而来,将婴儿送入岑氏怀间。岑氏不禁惊醒,恰在这时,听到了刚刚出生的王阳明的哭声。祖父竹轩公对此也颇为惊奇,于是给取名为“云”,所以说王阳明的第一个名字其实叫王云。乡人们也很快听到了这一传闻,于是称王阳明出生的那栋楼为“瑞云楼”。

王阳明直到五岁还不能说话。一日,当他正在和一群小孩子玩耍时,被一个路过的高僧看到了。高僧端详了他好久,然后说:“有此宁馨儿,却叫坏了。”

这句话刚好被祖父竹轩公听到,他心中一惊,顿时醒悟。取名为“云”,一语道破天机,泄露了他出生的秘密,所以王阳明才迟迟不会说话,于是竹轩公将其改名为“守仁”,王阳明便立刻能说话了。

祖母的梦和祖父的改名听起来确实是稍显怪诞,将其视作是巧合也未尝不可,我们今人更关注的或许是先生幼时的教育。

吴越文化

在春秋末年之前,吴越地区还都是一片蛮荒之地。直到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统治时期,这片区域才开始逐渐繁荣起来。虽然吴越一度赢得了春秋霸主的地位,但是文运却一直未曾开启。

吴越之地气候温暖,五谷丰饶,既有“陂池灌溉之利”,又有“丝布鱼监之饶”,这是西北诸州所不能比的。一旦吴越之地的文运得以开启,其进步必然会一日千里。到东晋时期,此地逐渐繁荣起来;到唐代,变得更加繁荣;等到了南宋,已经苦于地域狭小影响到进一步发展了。勤劳好强的人们在此繁衍生息,文化也变得越来越昌盛。

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越地区素以山水秀美和名胜古迹众多著称,引得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王阳明出生于此地,自然会受到吴越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祖先遗风的熏陶,以及本人天资聪颖,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也就绝非偶然了。

古语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孟子也曾说:“居移气,养移体。”这些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夸张,但从生物进化论——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的角度来看,地区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是极其巨大。

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比其他动物高级的地方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动,但在顺应外界环境以求得生存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当一个人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无论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也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史学家在做学问时,往往只注重把事件弄清楚就可以了,不太去探究事件背后的原因。倘若史学家能够追根溯源,并且把地区性的因素考虑进去的话,我相信他们必然会有更大的收获。

众所周知,中国的疆域幅员辽阔,南北方的风土人情存在很大差异。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群山巍峨、河水浑浊、佳卉香草和珍禽异兽稀少,再加上频频发生旱灾,造就了北方人坚忍不拔的性格,其文化也显得比较朴实。实际上,北方人很多都在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疲于奔命,很少有时间去做深度思考。

南方地区则大不相同,这里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天晴朗、水清澈、空气清新、山水秀美、花鸟鱼虫众多。杜牧在咏诵汉江风景的诗中就写道,“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据此也可以窥见江南风景的景象。受大自然的恩赐,南方人不需要为衣食住行而劳神,所以就养成了贪图安逸、风流不羁、不囿于规矩的性格。丰富的物产使得南方人有条件在精神层面做高远的思考,因此南方的文化也不像北方那般朴实,而是显得有些浮华。在六朝文学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吴越地区是中国南方的一部分,这里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虽然虚无玄远的老庄思想在中国各地都有存在,但是发展最鼎盛的地区还是南方,这也无怪乎江左的晋代人多皈依道教了。

王阳明也深受南方文化的影响,有着恬淡静退的价值观倾向。每当他进退维艰之际,都会萌生出脱离尘俗、归隐山林的意向。而且,他年轻时曾沉溺于佛教与道教,这也可以窥见其出世的念头。再加上当时朝廷中奸佞跋扈,贤臣遭到罢黜,地方上盗贼横行,国运日渐衰弱,受此影响王阳明也难免不会萌发出世的思想。此外,王阳明的很多言行举止也都显现出他的出世思想。

不出世的缘由

然而,王阳明并没有选择出世。他的一生都在积极进取,都在强调活学实用。之所以出现这一结果,我觉得主要是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家庭的忠孝教育非常到位;

二是他是一个文武兼备之人,在当时的时局中不可或缺;

三是他豪健明敏,明察事理。

王阳明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他良好的品行。王阳明对忠孝非常重视,也正是忠君孝亲的思想才使得他没有选择出世。对祖母岑氏和父亲龙山公的孝使得王阳明一度想停止在社会上的所有活动,专心回家侍奉双亲。根据记载,在他31岁、36岁、37岁和49岁的时候,曾数次上疏朝廷,请求归省。此外,忠君思想也是王阳明选择入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奉命征讨南方反贼之际,他真的是全身心投入,舍生忘死。

第二个原因是王阳明文武兼备,具有雄才大略,在当时盗贼横行的乱世中,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后来,兵部尚书王琼举荐王阳明带兵剿匪,王阳明不负众望,舍弃出世的念头,最终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第三个原因是王阳明性格刚毅坚卓,不可能整日沉迷于沉静幽思。而且,先生智慧超群,能够洞察出佛家和道家的不足,再加上他对人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更不会选择出世了。

神童

在王阳明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竹轩公突然发现小阳明竟然能够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全都背诵出来,他大为惊讶,就问小阳明是如何做到的。王阳明回答说:“祖父读书时,闻其声而默记也。”

幼年的王阳明如此聪慧,真是令人叹服。

成华十七年(1481年),龙山公王华高中状元,到北京做官。翌年,龙山公希望竹轩公到北京养老,这样也方便自己照顾他。于是,竹轩公就带着十一岁的小阳明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征程。

途中经过金山寺,竹轩公和宾朋把酒言欢,觥筹交错间,陶然而醉。竹轩翁诗兴大发,但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应景之佳句,这时小阳明对他说:“祖父,给我笔。”

竹轩翁非常惊讶,问他:“孺子亦能赋耶?”

王阳明立即作诗一首: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顿时,四座皆惊,众人纷纷称叹。有人想再试一试王阳明的诗才,又以《蔽月山房》为题,令其吟诗一首。阳明不假思索,随即应口诵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看过王阳明的《蔽月山房》诗,四座宾朋更是惊叹,他们对竹轩公说:“令孙声口,俱不落凡。想必他日定当以文章名天下。”

这两首诗虽然不能算作佳作,但对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已实属不易。此外,这两首诗中还以物理知识为独特的切入点,充分体现出了小诗人的特性。后人将这两首诗收入了《狂诗选》,看来也不是毫无道理。

十二岁时,王阳明遵照父命,在北京入私塾读书。王阳明生性豪放不羁,根本不专心读书,一有空就偷偷跑出来,和外面的小朋友们玩“战争游戏”。王阳明自己做了大大小小的旗子,让小朋友们举着,侍立在四周,他是大将,坐在中间,指挥着大家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就跟排兵布阵一样。龙山公见儿子如此顽皮捣蛋,不听话儿,不守规矩,对此感到非常忧虑。唯独祖父竹轩公对此不担心,他知道自己的孙子是“麒麟儿”,成大事是早晚的事。

有一日,王阳明和同学到北京的市场游玩,看到有人卖麻雀,就非常想要,但没带钱,而且卖麻雀那人无论如何也不免费给他,最后两人就争吵起来。恰在这时,有一个人称“麻衣神相”的道士从他身边走过。道士看到王阳明的面相后,非常惊讶,对众人说:“此子他日大贵,当建非常功名。”

于是出钱把麻雀买下,送给王阳明,并且摸着小阳明脸蛋说:“孺子记吾言,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毫,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

接着又嘱咐他自重自爱,对他说:“孺子当读书自爱。吾所言将来以有应验。”

说完飘然而去。王阳明受道士的感化,从此潜心诵读,每日对书静坐凝思,学问日进。

在中国,伟人受“麻衣神相”点化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当然,将此类传闻视为王阳明的生平事迹也确实有些不严谨。

有一次,王阳明问私塾先生:“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人?”

塾师回答说:“嵬科高第,显亲扬名如尊公,乃第一等人也。”

王阳明又接着问:“嵬科高第时时有,岂是人间第一流?”

塾师问他:“据孺子之见,以何事为第一?”

王阳明回答说:“惟为圣贤方是第一。”

龙山公听闻之后,笑着说:“孺子之志何其奢也!”

这样的事迹在王阳明一生中屡见不鲜。在后来的日子里,王阳明真的将成为圣贤视作自己前进的方向,并最终实现了成为圣贤的目标。

王阳明十三岁那年,母亲郑氏去世。居丧期间,他悲伤痛哭,其情状非常可怜。

权谋

父亲龙山公有一爱妾,在郑氏去世之后,爱妾升为正室。继母对王阳明非常不好。王阳明心中也一直很不爽。

一日,王阳明去集市上游玩,见到一个卖猫头鹰的,就立刻出钱买了下来,然后来到巫婆的住处,给了她五钱银子,告诉巫婆过会儿见到继母要如此这般去说。叮嘱完毕之后,王阳明就装作若无其事的地回家了。他偷偷溜进继母的卧房,把猫头鹰藏在被子底下。

继母回到卧房,一掀被子,猫头鹰突然从中飞出,在屋子里乱转,还发出阵阵怪声。这下可把继母给吓坏了,她赶紧打开窗子,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猫头鹰给赶出去。

在民间,野鸟入室是不祥的征兆,更何况还是一只发出怪声的猫头鹰,那就更不吉利了。继母寻思,这只猫头鹰是怎么进到自己被子里的呢?屋里挂着窗帘,锦被也非常厚重,猫头鹰根本不可能钻进去啊。继母越想就越觉得恐惧。

王阳明听到继母的惊叫后,佯装什么都不知道,进到屋里问其原因。

继母向其详细叙述了这一怪异之事,阳明听罢对她说:“何不召巫者询之。”

继母立刻派人把巫婆请来,巫婆一踏进门口,就嚷嚷道:“家有怪气。”

然后又盯着继母看了一会儿,对她说:“夫人气色不佳,当有大灾晦至矣。”

继母将被子中飞出猫头鹰一事告知巫婆。巫婆听后对她说:“老妇当问诸家神。”

于是点好香烛,让继母跪拜诸神。仪式结束后,巫婆又假托阳明母亲的亡灵附体,警告继母说:“汝待我儿无礼。吾诉于天曹,将取汝命。适怪鸟即我所化也。”

继母信以为真,跪拜无数,认罪忏悔,并且表示:“此后再不敢。”

过了好长时间,巫婆才苏醒过来,又对继母说:“适见先夫人,意色甚怒,将托怪鸟啄尔生魂,幸夫人许以改过,方才升屋檐而去。”

此事过后,继母对王阳明的态度大有好转,不敢再无礼。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王阳明幼时的智谋韬略就已经非同一般。

立志学武

王阳明十四岁起开始学习骑射之术,研读《六韬》、《三略》等兵法书籍,曾指出“儒者以不知兵法为患”。虽然孔子也曾强调“有文事必有武备”(《十八史略》),但明代的儒生仅仅是巧于章句,平时只关注科举及第和荣华富贵,他们善于做文章粉饰太平,一旦遇事,就束手无策,这实乃儒生之羞耻。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王阳明十五岁,他和父亲的同事同游居庸关。王阳明怀抱经略北地之志,他对诸夷狄的族群及其村落进行详细调查,倾听针对夷狄的防御对策,认为应该采取措施赶走夷狄的骑兵,使夷狄不敢再犯。此次出游历时一个月,然后王阳明就回到了北京。

有一日,王阳明梦见自己拜谒伏波将军庙,并且还在梦里赋诗一首: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鬃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从诗中也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伏波将军的仰慕之情。

当时,中国各地洪水泛滥,旱灾频发,盗贼乘机作乱。石英和王勇在北京周边肆意掠夺,陕西的石和尚和刘千斤也发动叛乱,攻城略地,抢夺府银,官军对此束手无策。于是,王阳明就对龙山公说:“欲以诸生上书请效终军故事,愿得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

龙山公听罢,惊讶道:“汝病狂耶!书生妄言取死耳。”

从此,王阳明不敢再言及此事,开始专心致志做学问。

求学经历

自十一岁开始,王阳明在北京生活了六年。对于他在这段时间的求学经历,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从《送德声叔父归姚并序》中“守仁与德声叔父共学于家君龙山先生”的记载来看,王阳明在北京期间,除了向私塾老师学习之外,在家庭内部应该也有一些其他的学习。

此外,王阳明在《答储柴墟》的信中写道,“往时仆与王寅之、刘景素同游太学”。据此可以推断,王阳明曾经在太学学习过。至于当时太学的课程是如何设计的,我们今天自然是无从得知了。

王阳明在修学方面践行的是终身学习的观念,很难将他的修学时期同人生中的某一阶段区分开来,只要一息尚存,他就会学习不辍。

湛甘泉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提到了“五溺一归正”之说,即王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十六七岁的王阳明正处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的这段时期,所以他仗剑走天涯,意欲经略四方也就不足为怪了。

小结

阳明先生幼时的学习经历及其他事迹,除以上我叙述的以外,我们已无从得知。纵观先生这一段时期的经历,会发现他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少年,其言行举止天真单纯,性格豪放,爱好杂而多,且又不同于常人,据此也可以基本推断出他绝不会成为在平凡中度过一生的那种人。

此外,先生的家庭保留着优良家风,崇尚高洁的品格,重视人伦道德。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王阳明的很多言行都是立足于忠君孝亲这一根本出发点。阳明先生本身天资聪颖,再加上良好的家庭熏陶,使得他不想成名都很难。从阳明先生少年时代的这些事迹可以看出,他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凡人。

第三篇 志向动摇时代

本篇所讲述的主要是王阳明从十七岁到三十四岁,共十八年的事迹。

在这一时期,王阳明可以说是锐气有余,但是深谋远虑不足。他悟之所见、学之所闻、感之所触,百转千回,为了确立自己的志向烦闷不已。曾为了科举考试而特意学习宋儒格物之学;曾为了学习神仙养生之术而成为阳明洞中之人;曾探究过《六韬》《三略》的奥义并提出攘夷之策;曾为了国家的强盛而建言《边务八策》;曾为了克服饶舌谐谑的毛病而变得严谨寡默;曾为了去除词章记诵之弊而有志于圣学实践之工夫;曾欲出世,但受孝道的牵绊,最终打消了这一念头。此时的王阳明,如果不是多亏孝道这一缕之念的牵绊,可能就真的出世了。虽然王阳明的一生都是在变化中度过的,但是像这十八年这样变化如此剧烈的时期,在他一生中绝无仅有,所以我特意将本篇的题目定为“志向动摇时代”。

新婚夜出游忘圆房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十七岁的王阳明回到家乡余姚。然后又前往江西洪都(今南昌),住在江西省布政使参议诸养和的宅邸里。当年七月,王阳明和诸养和的女儿在洪都完婚。《礼记·内则》有言,“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若按这个标准来看,王阳明当年算是早婚了。

结婚当天,王阳明信步出行,来到供奉许旌阳的铁柱宫,进入本堂之后,他看见一位道士正在一旁盘腿静坐。王阳明走近去看,发现这位道士眉毛粗厚、头发花白。王阳明立刻被他的容貌所吸引,于是向他叩问道:“道者何处人?”

道士对曰:“蜀人也,因访道侣至此。”

阳明问其寿几何。道士回答说:“九十六岁矣。”

问其姓。道士回答说:“自幼出外,不知姓名。人见我时时静坐,呼我曰无为道者。”

王阳明见其精神健旺、声如洪钟,疑是得道之人,于是向他请教养生之术。

道士告诉他:“养生之诀,无过一静。老子清净,庄生逍遥。惟清净而后能逍遥也。”

道士又教给王阳明道教的导引之术。王阳明恍然有悟,于是和道士闭目对坐,如一对槁木,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并且连吃饭也都忘记了。

本是结婚大喜的日子,可是新郎官却不见了。于是,诸养和就赶紧派衙役四处寻找,但一直没有找到。直到次日天亮,才在铁柱宫中将王阳明寻得。只见王阳明和无为道人整夜对坐,竟然没有丝毫的移动。衙役告诉王阳明说参议命他赶紧回去。王阳明只好与无为道人告别。无为道人对王阳明说:“珍重珍重,二十年后,当再见于海上也。”

前文已述,少年时代的王阳明性情豪放,不受规矩约束。从新婚夜出游忘圆房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他的性格至今没有丝毫改变。日本学者尾崎愚明曾对人说:“阳明先生十七岁时娶夫人诸氏,洞房花烛之夜,他竟然离家不归。他不在家,结婚典礼就不能如期举行。逼得岳父诸养和只能派人四处寻找。最终在山中的一个道观内将他寻得,发现他正在和一个道士聊天。阳明先生对大家解释说:‘昨晚我正打算回家的时候,刚好碰到了一位得道的道士,和他聊得非常投机,结果把其他事全都给忘了。给大家添了这么多麻烦,真的是非常抱歉!’每当我想起阳明先生这件事情的时候,都会觉得非常好玩。”

确实如此,当一个人因专心致志做一件事而忘掉周围的一切的时候,那种感觉其实是非常美妙的,可以说是没有比这更加愉快的事儿了。一般人在新婚之夜都是急不可待,其他事情一概忽略对待,但王阳明却有闲心信步出行,去拜访一个道观,这也正体现了我在前文中屡次提到的王阳明不受礼法约束的特点。

新婚夜出游,并且忘记圆房,这件事确实有些过分,我也不太赞成,但阳明先生却能从中得到无上的乐趣,所以我不得不承认阳明先生确实是异于常人。

书法精进

诸养和的官署中存有很多纸,王阳明一有空就会用这些纸来练习书法。等他返回余姚的时候,数箱子的纸都已经被他用光了。

在这段时期,王阳明的书法大有长进。他曾对别人说:“吾始学书,对模古帖,只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王阳明在阅读程颢的著作时,对“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二程遗书·明道先生语》)颇有感触,他曾说:“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听者无不叹服。后世学者在讲到学习方法的时候,经常会引用王阳明的这个故事。从日本现存的阳明先生的墨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书法豪宕横逸,字如其人。

曾有人对我说“字由心生”,看来确实是如此。

练习词章

弘治二年(1489年),王阳明十八岁。他带着夫人诸氏返回家乡余姚,途中经过广信府的上饶县,顺便拜访了理学家娄谅。

娄谅向他介绍了宋儒格物致知的要义,并告诉他说:“圣人必可学而至。”

王阳明深以为然,立志要成为圣贤。

但是,王阳明在返回余姚以后,结交了很多诗人墨客,又陷入了词章之弊。这正是《阳明先生行状》中所述的“三溺于词章之习”这段时期。

当时的情况是否确实如此,我们已无从考证。不过,先生的诗文确实纵横捭阖,意之所向,笔之所随,不仅是表达自己意见的利器,同时对辞藻的要求也非同一般。

一般来说,阳明先生中年以前的文章特别注意辞藻,在文法用词方面非常讲究,但是在中年以后,阳明先生的文章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文采反而不是那么在意了,因此后人多喜欢他中年以前的文章。不过在文章的趣味性和哲理性方面,还是他晚年的作品更胜一筹。

总之,阳明先生是明代屈指可数的大文豪,但他并不甘心做一个文学家。王阳明的文章主要学习苏东坡,极其流畅明快,毫无涩滞之感,文如泉涌,豪迈跌宕,文采横溢。

变谐谑为严谨

弘治三年(1490年),王阳明十九岁。是年,祖父竹轩公去世,龙山公从京师回余姚为家父治丧。在此期间,龙山公吩咐从弟王冕、王阶、王宫及妹婿牧等人与王阳明一起学习经书。王阳明白天跟随大家学习科举考试科目,晚上则搜寻诸经史子集,勤奋攻读,经常读书至深夜。王冕、王阶等人见王阳明的文章日益精进,愧叹弗如,于是感叹道:“彼已游心举业外矣,吾何及也!”

王阳明在待人接物方面,最初是“和易善谑”,爱开玩笑。突然有一天,他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行为方式,变得“端坐省言”。平时那么爱开玩笑的一个人突然变得严谨沉默,大家都觉得难以置信。但王阳明却郑重地说:“吾昔放逸,今知过矣。蘧伯玉行年五十,四十九岁才知其非,吾不晚也!”

后来王冕、王阶等四人受王阳明的感化,也开始变得谨言慎行。

阳明先生的胸怀气度极其庞大,光明磊落的作风终生未曾改变。再加上他性情豪迈,能言善辩,引得四方豪杰竞相投奔其门下。

弘治五年(1492年)秋天,二十一岁的王阳明参加浙江省乡试,与孙燧和胡世宁同榜中举。二十七年后,宁王宸濠发动叛乱,胡世宁检其奸,孙燧死其难,王阳明则平其乱,世人无不以之为奇。

第一次落榜

弘治五年(1492年),王阳明跟随父亲龙山公返回北京,开始专心学习宋儒的格物致知之学。他遍寻朱熹的著作,如饥似渴地阅读。一日,在朱熹的著作中,他读到了程颐的“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父亲就职的官署中有许多竹子,王阳明读到这句话之后,就想去格竹子以探求其理。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因劳累过度病倒了。于是他叹息说:“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之后,王阳明又开始随波逐流,热心于词章之学。这应该算是他立志上的又一大变化。

王阳明格竹一事表明他对程朱理学还不是那么了解,对程颐的那句话也是只知其表,而未知其意。他妄图通过格竹来求得形而上的理,这当然是不能够成功的。很多朱子学者曾拿格竹一事来诽谤王阳明。但是进一步想,也正是因为他对程颐学说的质疑,才有了后来“心即理”学说的横空出世。当然了,王阳明的思想在当时还没有达到这一程度。

弘治六年(1493年)春天,二十二岁的王阳明在北京参加会试,但是不幸落第。身边好友纷纷前来劝慰王阳明。宰相李西涯和韩东阳是当时的文坛霸主,他们也被王阳明的文采所折服,就鼓励他说:“汝今岁不第,来科必为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

王阳明听后提笔立就,身边诸老都惊叹道:“天才!天才!”

但是,先生的才气也引起了一些当时在场人员的嫉妒。据说,在他们退出去之后,就有人在私底下嘀咕:“此子取上第,目中无我辈矣。”

第二次落第

光阴荏苒,转眼又是三年。弘治九年(1496年),二十五岁的王阳明再次参加会试,但由于受到嫉妒他才华的人的打压,王阳明再次落第。

当时,同僚中有人因为落第而感到羞愧,郁闷不已。王阳明安慰他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那人听后,对王阳明佩服不已。

会试落第之后,王阳明回到家乡余姚,结诗社于龙泉山寺,整日赋诗作乐。恰在这时,魏瀚也辞掉了布政使一职,回到余姚。魏瀚经常来龙泉山寺与王阳明对弈或者联句,但每次的佳句都是由王阳明想出,令他慨叹自己之不及。魏瀚向来以自己富于诗才自居,但他的诗才离王阳明还差一步之遥,据此也可以想象得出王阳明在诗文方面是多么才华横溢了。

热衷兵法

弘治十年(1497年),王阳明二十六岁,寓居北京。当时边陲不稳,急报频传,朝廷狼狈不堪,遍求天下良将而不得。王阳明慨叹说:“武举之设,仅得骑射击刺之士,而不可以收韬略统驭之才。平时不讲将略,欲备仓卒之用,难矣。”

于是,王阳明开始留心兵法,遍寻兵法秘书,精心研读。每当会见宾客或者参加宴会之际,他经常会用果核排兵布阵,向他人展示开合进退之兵法。多亏了这一时期的积累,才使他后来在南方各地发生叛乱之际,能够灵活巧妙地使用兵法,在短短数月之内就将贼寇平定,最终助他建立起卓越的功勋。

一天夜里,王阳明突然梦见了威宁伯王越。在梦中,威宁伯解下腰间宝剑,将其送给了王阳明。王阳明非常高兴,醒来之后对他人说:“吾当效威宁以斧钺之任,垂功名于竹帛,吾志遂矣。”

舍弃词章,再次立志于理学

弘治十一年(1498年),王阳明生活在北京。他意识到仅靠词章并不能成为圣贤,于是又燃起了修习圣学之志。当时,他遍寻天下讲习圣学的良师益友,但是一无所得,正当他心中充满惶惑之时,偶然间读到朱熹给宋光宗的奏折,其中写道:

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王阳明幡然醒悟,痛悔自己之前的学习虽求广博,但未曾循序渐进,最终导致自己的学问不精,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于是王阳明开始循序渐进去穷理,并努力将物之理与自己的身心融为一体。

但是,物之理和王阳明之心最终也没能合二为一。王阳明心中沉郁,旧疾再次复发。阳明心中充满了挫败感,觉得要想成为圣贤还是需要天分。当时,王阳明已经回到余姚,他经常游山玩水,偶尔也会听到道士的养生之道,遂萌发了逃脱尘世,隐遁山林的想法。《阳明先生行状》中所述的“四溺于神仙之习”指的就是这一时期前后。

进士及第,梦兆变为现实

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阳明二十八岁,寓居北京。是年春天,他再次参加会试,这次一举成功,位列第二名。后来又参加由皇帝直接主持的殿试,被赐予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

王阳明被任命为工部观政,负责政府的土木建设工作。前文已述,在他未考中进士时,曾梦到威宁伯以宝剑相赠。等他考中进士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前往河南濬县(今浚县),主持建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

王阳明在前往濬县途中,没有选择乘轿,而是选择骑马。当行至一处险隘之地时,坐骑受惊,将王阳明摔到了地上。王阳明胸部受到撞击,当场就吐了血。随行人员担心他的安全,都劝他乘轿,但王阳明认为这是一个锻炼骑马的好机会,于是坚持继续骑马前行。

等来到了濬县,见到威宁伯王越的后人,王阳明还不忘向他们请教王越的兵法。王越的后人们也很乐意将所知兵法告诉他。王阳明很快便将兵法应用到了建造坟墓中。他用“什伍之法”来管理民工,每十个人或者五个人分为一组,组内人员负有连带责任。这样一来,不仅管理轻松了,工程进展得更快。

坟墓竣工之后,王越家人为答谢他,送给他一些黄金和布帛,但都被王阳明拒绝了。后来,王越家人将威宁伯的佩剑送给他,这正好与他梦中见到的情景一样,于是王阳明欣然接受。可以看出,王阳明对兵法是越来越有兴趣了。

建言时事

威宁伯的坟墓竣工后,王阳明返回京城。当时有彗星从京城上空扫过,此现象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又加上鞑靼正在侵扰西北边陲,明孝宗深感忧虑,于是下旨,要求官员积极献策,为国分忧。

王阳明年轻时就深切关注边境防务,值此内忧外患之际,他立即上疏一篇《陈言边务疏》,内陈“边务八策”,其言辞极为激烈,其概要大致如下:

一曰蓄材以备急;二曰舍短以用长;三曰简师以省费;四曰屯田以足食;五曰行法以振威;六曰敷恩以激怒;七曰捐小以全大;八曰严守以乘弊。

从“边务八策”可以看出王阳明洞察时事之精准。王阳明二十九岁时被任命为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这是他官场生涯的肇始。

偶遇得道道士

弘治十四年(1501年),王阳明三十岁,受命前往江北审查犯人,平反冤狱。王阳明到任后,很多冤假错案得以昭雪,百姓都称颂阳明先生是“青天大老爷”。

处理完公务后,王阳明顺道前往九华山游玩,并赋诗一首,题曰《九华山赋》。此外,王阳明还游览了无相寺和化成寺等古刹,每到一处,一定会留宿其中。

王阳明夜宿化城寺时,恰巧碰见一位姓蔡的道士正在大殿中静坐。这位道士蓬头垢面,衣服破烂不堪,似癫若狂。王阳明心想这肯定不是一位凡人,于是毕恭毕敬地向前打招呼:“请问神仙可学否?”

道士摇头回答说:“尚未尚未。”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屏退左右侍从,将道士引入后亭,再次行礼,又问同样的问题,但是道士仍然摇头回答:“尚未尚未。”

王阳明没有作罢,继续恳求不已。最终道士对他说:“汝自谓拜揖尽礼,我看你一团官相,甚说神仙?”

王阳明听后,大笑而去。

王阳明又听说在九华山中的地藏洞,有一位老道正在修行。这位老道坐卧松毛,不食人间烟火。王阳明非常好奇,决定立刻前往拜访此人。他扶着树木爬上悬崖,一直爬到山顶,见一老道正在踡腿熟睡。王阳明坐在旁边,用手抚摸老道的脚。过了好一会儿,老道才醒,发现有人坐在旁边,惊讶不已,问王阳明:“如此危险,安得至此?”

阳明回答:“欲与长者论道,不敢辞劳也。”

老道被王阳明的热忱所打动,将佛教和道教的要义告诉了王阳明,后来又将话题转移到儒学上:“周濂溪(周敦颐),程明道(程颢),是儒者两个好秀才。朱考亭(朱熹)是个讲师,只未到最上一乘。”

王阳明非常喜欢老道的言谈,乃至于天色已晚都不肯归,但没办法,只好作罢。翌日,王阳明又去拜访老道,但老道已徙居他处。有诗为证:

路入岩头别有天,松毛一片自安眠。高谈已散人何处,古洞荒凉散冷烟。

正德十五年(1520年),王阳明四十九岁。时隔十九年后,他再次拜访化城寺,并赋诗两首,题曰《重游化城寺二首》。在第一首诗中,他回忆了自己当初游览九华山的情景:

爱山日日望山晴,忽到山中眼自明。鸟道渐非前度险,龙潭更比旧时清。会心人远空遗洞,识面僧来不记名。莫谓中丞喜忘世,前途风浪苦难行。“会心人远空遗洞”,是知己已远去、空留一山洞之意,指的就是地藏洞中的老道,据此也可以看到他对该老道的追慕之情。

悟得诗文之弊

弘治十五年(1502年),王阳明三十一岁,他在审查完江北囚徒后回京复命。当时,京城旧交诸名士以作古体诗为时尚,并专门成立了诗社,邀请王阳明加入。王阳明婉言谢绝,并感慨说:“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

之后,他向朝廷上疏,请求辞官。在他的上疏中有“去岁三月忽患虚弱咳嗽之疾”之句,据此可以看出,他这次辞官是因为身体得病,想回家静养。

在阳明洞修习神仙之道

王阳明回到家乡余姚以后,筑室于四明山之阳明洞。洞在四明山之阳,故曰阳明。阳明先生爱其风景雅致,隐居于此,并自号曰“阳明”,世人也因此而称之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曾在结婚当夜在铁柱宫内和道士对谈,道士还教给他神仙导引之术。在当地人的眼里,阳明洞是神仙聚会之所,所以王阳明才会选择到此洞中静坐,可以看出,王阳明身体内想出世的念头又萌发了。

前文已述,王阳明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南方人的地区性特质,一旦遇到困难,就想逃离尘世,归隐山林。虽然他的这一特质还不是那么强烈,但是如果一直沉迷于道家或佛氏的话,那他最终成为出世之人也未可知。

从出世到入世

然而,王阳明后来逐渐悔悟,曾对别人说:“此簸弄精神,非正觉也。”

但是,他还是很难去除自己的出世之念。他向往的是内心的宁静,希望脱离尘网,弃绝杂念,渴望超然出世隐遁。

不过,王阳明的心中还有一份牵挂,这份牵挂是他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了的。他的祖母岑太夫人已经八十多岁,对他有养育之恩,父亲龙山公对他也是恩重如山,王阳明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之情。王阳明自己心里明白,如果不放下这段感情,就不可能达到出世的境界。他也曾努力地去放下,但越是这样去做,心中的牵挂反而越强烈。

正在踌躇不决的时候,他忽然省悟:

此孝悌一念,生于孩提。此念若可去,断灭种性矣。此吾儒所以辟二氏。

至此,王阳明心中的迷雾一扫而空,悟出原来三教之中。儒学才是正途,并重新萌发了在当世建功立业之志。《阳明先生行状》中所述的“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说的就是这一时期的事。

试想一下,如果王阳明在幼年时期缺少家庭的熏陶,孝道观念不重的话,那他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舍弃人伦亲情、失去人生真意的出世之人了。好在祖母岑氏和父亲龙山公的教育有方,再加上先生天赋异禀,最终帮助他归于正途。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孝悌真的是人伦之根本。

此后的二十余年是王阳明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他积极进取,热心于建立事功,倘若他依然像过去那样飘逸于尘世之外,只想静坐沉思的话,那他是不可能成就后来的伟业的。当然,他偶尔也还是会畅想神仙之术,再加上深受咳嗽之疾所扰,他也还是会去寻求道教的养生之法,有时候还会研究一下佛学。

虽然王阳明在一生中没有片刻停止过学习,但他所学习的东西并不是单一的,有的时候是道家的,有的时候是佛家的,有的时候又是儒家的。不过,只有儒学是他想舍弃却终生未能舍弃的。王阳明修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他的思想中儒释道三者并存也是必然。最终,王阳明发现修习佛学和道教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期完全相反,这才悟出了释道二家的不足。

用孝道点醒禅僧

弘治十六年(1503年),王阳明到杭州西湖静养。西湖的名山胜水得天独厚,古刹众多,屡有奇异之士栖居其中。王阳明就遍访名胜古刹,希望能够遇到这样的奇异之士。

一日,王阳明去虎跑寺游玩,听闻有一禅僧已经坐关三年,终日闭目静坐,不发一语,不视一物。王阳明毫不礼貌地来到禅僧面前,粗声大气地说:“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

和尚受惊不已,立刻起身,毕恭毕敬地行礼问:“小僧不言不视已三年于兹。檀越却道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此何说也?”

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他:“汝何处人,离家几年了?”

和尚回答说:“某河南人,离家十余年矣。”

王阳明问:“汝家中亲族还有何人?”

和尚答曰:“只有一老母,未知存亡。”

王阳明问:“还起念否。”

和尚答曰:“不能不起念也。”

于是王阳明说:“汝既不能不起念,虽终日不言,心中已自说着;终日不视,心中自看着了。”

禅僧听闻这番话,幡然醒悟,合掌向王阳明请教说:“檀越妙论更望开示。”

阳明答曰:“父母天性,岂能断灭?你不能不起念,便是真性发现。虽终日呆坐,徒乱心曲。俗语云: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甚人。”

王阳明的话还没有说完,那名禅僧就不知不觉地大哭起来,对王阳明更是感激不已。他对王阳明说:“檀越说得极是,小僧明早便归家省吾老母。”

而王阳明则对禅僧放心不下,翌日再次拜访该寺,发现那名禅僧已经走了。寺内的僧人告诉王阳明,那名禅僧一早就收拾行李启程返乡了。于是,王阳明感慨说:“人性本善,在此僧身上应验也!”

王阳明自身因为孝道而放弃了出世之念,并且推己及人,最终用孝道点醒禅僧,使得他返回故乡孝敬双亲。孝悌之念发于自然,在任何人心中都不可能泯灭。

但是,在后来的日子里,王阳明又萌生了遁世之念。可以看出,他虽然能够用孝道点醒禅僧,但是当时自己回归圣学的意愿还不是那么牢固。

发表经世思想

弘治十七年(1504年),王阳明三十三岁。陆偁时任山东巡按监察御史,他久闻王阳明的大名,所以特派使者前往京城,邀请他出任山东乡试的主考官。王阳明欣然前往,主持了那一年的山东乡试。

在那次乡试中,考生穆孔晖拔得头筹。接着在殿试中,考得解元,后来成为明代的名臣。《山东乡试录》的全文皆是出来王阳明的手笔。考试题目涵盖了“明朝礼乐制度”“佛老害道,圣学不明”“纲纪不振,名器泛滥”“用人太急,求效过速”“分封地”“清戎兵”“御夷狄”和“息诉讼”等内容,所有的问题都非常契合时政,据此也可以窥见先生的经世思想。

阳明先生中年时代的文章在文采方面达到了顶峰。等到了晚年以后,他的文章更注重的是达意,在文采方面反而不是那么在意了。不过,若论其文章论述的精微,还得首推他晚年时代的作品。《山东乡试录》的序被公认为是先生作品中的杰作,收录在《王阳明全集》中,值得大家一读。

以圣学为己任

弘治十七年(1504年)九月,王阳明又被转任为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负责选拔武官的考试,于是回到京师赴任。

当时的学者都沉溺于词章记诵之学,而不知身心修行之学为何物。于是王阳明开始讲学,希望借此启迪大家的心智,让他们树立圣人之志。闻者兴起,已有人愿意拜到他的门下,希望跟随他学习。

王阳明竭尽诚意去提倡圣贤之学,但当时的很多学者因为沉溺于记诵之学和口耳之学太深,反而批判王阳明是在提倡异端,是在为自己博取声名。

唯独翰林院庶吉士湛甘泉理解王阳明的心思。两人一见如故,终日畅谈,最终成为莫逆之交,共同致力于复兴圣学,从此终生未改其志。后来,在王阳明去世以后,湛甘泉还特意为其写了墓志铭。

在王阳明归于圣学以后,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曾作过一首题为《赠阳伯》的诗,其中写道:

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小结

至此为止,王阳明已经基本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三十余年的风霜岁月中,他的志向改变了数次。但如果将此仅视作是他的嗜好使然的话,那就难以充分地窥探到王阳明的内心了。

在人生的前半段,王阳明或是溺于任侠,或是溺于骑射,或是溺于词章,或是溺于神仙,或是溺于佛学,或是想遁世归隐山林。虽然一直苦于确立自己的人生志向,但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还算是比较平稳的。无论他做什么事情,也都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我相信他在人生前半段的心情应该是愉快的。

王阳明真正的人生磨难体现在了今后的二十余年,他充分体会到了人世的险恶,也尝到了做人的艰难。王阳明的一生仅有短短的五十七年,但是人生中所经历的风云突变却是异常繁多。王阳明拥有超出常人的智慧,所以无论他遇到什么样的险境都能够泰然处之,乐观面对,并且有能力将所有的困难都结出“美丽的果实”。

如果说阳明先生是多血质性格的话,还不如说他是神经质。世间神经质之人,大多都是由于忧虑和愤慨而失去了自己本该坚守的本真,然而阳明先生却是性格洒脱、幽默风趣、不苟言笑、胸襟宽阔。他能忙里偷闲、苦中作乐,这也正体现了他超凡的气度。

阳明先生聪明机敏,无论遇到什么难事都能够巧妙应对;无论遇到什么难关,都能够化险为夷。因此说,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那些事情其实是对其才干的一种磨砺。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自己的私事,王阳明都能够处理周全。而且,王阳明的意志力非常强,做事百折不挠。

王阳明本身的资质非凡,再加上后天积累的诸般经验,造就了他能够准确地把握到事物的本质,在面对内外的刺激时,能够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内心。

自此以后,王阳明在成为圣贤的路上矢志前行,再也没有迷失过自己的方向。过去的三十余年,对王阳明来说,是一个自我素养提升的阶段,而能力的实践与体现则是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一下王阳明后半生的人生经历。第四篇精神磨砺 龙场悟道

本篇讲述的内容主要是从王阳明三十五岁那年的二月因上《乞侑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而被打入大牢,到他三十九岁那年的二月离开龙场这一段时期的经历。虽然仅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是王阳明却是经历了千辛万苦,这段时期磨炼了他的精神,并最终激发他实现了龙场悟道。

我最爱读的就是他在这段时期的经历和变化,其中有着无尽的趣味。国势日衰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吸取宦官乱权的历史教训,严禁宦官参与朝政。但是,燕王朱棣篡位以后,怕以前的老将旧臣和自己不一条心,于是就重用宦官,渐渐使得宦官开始左右朝政。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先是重用宦官王振,然后是曹吉祥。英宗之子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则是重用宦官汪直。明孝宗朱佑樘执政时,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可是等他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又出现了一个大宦官刘瑾,他排斥贤臣异己,祸乱朝纲。各地官员为了巴结宦官,争相对百姓课以重税。民怨沸腾,盗贼四起,直隶、山东、河南、湖北和湖南等地几乎无宁日。当时,像王阳明这样的有识之士,无不上为朝廷的弊政而愤慨,下为流寇的猖獗而担忧。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孝宗在弥留之际召见内阁大臣刘健、李东阳和谢迁等人到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皇太子朱厚照,并叮嘱诸卿说:“诸卿为国事操劳,朕件件都看在眼里。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

刘健、李东阳和谢迁等人闻之痛哭,表示一定遵循明孝宗的遗命。后来在明孝宗驾崩后,太子朱厚照即位,庙号武宗。

早在朱厚照为东宫太子时,宦官刘瑾、谷大用、马永成、张永、魏彬、罗祥、丘聚和高凤就陪侍在他左右,人称“八虎”。武宗即位后重用八虎,导致国势每况愈下。刘健、谢迁、韩文和李梦阳等大臣上书指斥“八虎”的罪行,并且密谋除掉“八虎”,以绝后患。但是,密谋不慎泄露,给对方造成了可乘之机,从而留下千古遗恨。“八虎”赶紧跑到明武宗的面前,环御座而跪,哭诉说:“今在班官敢哗而无忌者,司礼监无人也。有则惟上所欲,而人不敢言矣。”

明武宗最终听信了这帮阉党的谗言,当即任命刘瑾掌管司礼监。至此,刘瑾大权在握,更加作威作福,他对内迎合君心,对外施以严法,一旦有人触逆了他的意愿,都会被加以惩戒。

很快,刘瑾就褫夺了韩文的官职。刘健、谢迁和刘大夏等人看到大势已去,于是纷纷上书请辞。刘瑾伪造圣旨,批准了他们的辞职请求。唯独李东阳因为和刘瑾是旧交,才得以保留住自己的官位。替人求情,因言入狱

正德元年(1506年),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共同上疏弹劾刘瑾,其中写道:“皇上新政,宜亲君子,远小人。不宜轻斥大臣,任用阉寺。”

刘瑾闻之,勃然大怒,立即向武宗进献谗言,诬告戴铣等人所述乃是一派胡言,并且还将他们全部打入大牢。

王阳明当时担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看到戴铣和薄彦徽等人被打入大牢,他义愤难平,于正德元年十一月,向皇帝上《乞侑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企图将二人救出。他在其中写道:

臣闻君仁则臣直。……今铣等职居谏司,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隐覆,以开忠谠之路。乃今赫然下令,远事拘囚,在陛下之心,不过少示惩创,使其后日不敢轻率妄有论列,非果有意怒绝之也。下民无知,妄生疑惧,臣切惜之!

今在廷之臣,莫不以此举为非宜,然而莫敢为陛下言者,岂其无忧国爱君之心哉?惧陛下复以罪铣等者罪之,则非惟无补于国事,而徒足以增陛下之过举耳。然则自是而后,虽有上关宗社危疑不制之事,陛下孰从而闻之?

陛下聪明超绝,苟念及此,宁不寒心!……伏愿陛下追收前旨,使铣等仍旧供职。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圣德昭布远迩,人民胥悦,岂不休哉!

刘瑾看到这封上疏之后,怒不可遏。他票拟圣旨,将王阳明打入大牢,杖责四十,并且还令自己的亲信亲自监督。行刑者加力杖责王阳明,导致王阳明一度昏死过去。

王阳明在狱中作诗十四首,首首都极尽痛愤之情,今抄录其两首如下:见月屋罅见明月,还见地上霜。客子夜中起,彷徨涕沾裳。匪为严霜苦,悲此明月光。月光如流水,徘徊照高堂。胡为此幽室,奄忽逾飞扬。逝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盈虚有天运,叹息何能忘!屋罅月幽室不知年,夜长昼苦短。但见屋罅月,清光自亏满。佳人宴清夜,繁丝激哀管。朱阁出浮云,高歌正凄婉。宁知幽室妇,中夜独悲叹。良人事游侠,经岁去不返。来归在何时。年华忽将晚。萧条念宗祀,泪下长如霰。贬谪龙场驿

此后,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省贵阳府龙场驿担任驿丞。时年,王阳明三十五岁。当时,父亲龙山公还在礼部侍郎任上,也在北京。听闻王阳明被贬谪到龙场的消息后,龙山公非常高兴,对他人说:“吾子得为忠臣,垂名青史,吾愿足矣!”

正德二年(1507年),王阳明三十六岁,踏上了前往龙场的漫漫长路。刘瑾仍不放过他,派了两个心腹一路尾随,密切观察他的言行举止。王阳明到达杭州府的时候,赶上酷暑,再加上他旅途劳顿,最终病倒了,只能暂住在胜果寺内休养。被逼投江

王阳明在胜果寺住了两个月有余。一日午后,他在廊下乘凉,身边的仆人也都外出了。这时,头戴小帽,身着窄衫,貌似捕快的两名大汉突然闯入。他们腰悬大刀,口吐北音,问王阳明:“官人是王主事否?”“然。”“某有言相告。”

二人左右挟持王阳明而去。王阳明问道:“何往?”“但前行便知。”

王阳明以自己有病在身,不能迈步为由,拒绝前往。而二人却说:“前去亦不远、我等左右相扶可矣。”

王阳明没有办法,只好任由他们挟持而去。大约走了一里多路,有两名男子从后面追来。王阳明看了一下他们,觉得面熟。追上来的两名男子问王阳明:“官人识我否?我乃胜果寺邻人沈玉、殷计也。素闻官人乃当世贤者、平时不敢请见、适闻有官较挟去。恐不利于官人,特此追至看官人下落耳。”

两名大汉闻之,脸色骤变,对沈、殷二人说:“此朝廷罪人,汝等何得亲近?”

沈、殷二人不肯屈从,对他们说:“朝廷已谪其官矣,又何以加罪乎?”

那两名大汉不听这一套,继续挟持着王阳明前行。沈、殷二人也不肯罢休,紧紧地跟在后面。至暮色时分,他们来到河边的一处空房子内。两名大汉言明自己是大内密探,在沈、殷二人耳边低语说:“吾等实奉主人刘公之命、来杀王公。汝等没相干人,可速去,不必相随也。”

而沈玉却说:“王公今之大贤,令其死于刃下,不亦惨乎。且遗尸江口,必累地方,此事决不可行。”

两名大汉听罢,沉思道:“汝言亦是。”

于是,从腰间解下一条一丈多的青索,投给王阳明说:“听尔自缢,何如?”

但是,沈玉又说:“绳上死与刀下死同一惨也。”

两名大汉听罢大怒,拔刀厉声问道:“此事不完,我无以复命,亦必死于主人之手。”

殷计对他们说:“足下不必发怒,令王公夜半自投江中而死,既令全尸,又不累地方,足下亦可以了事归报,岂不妙哉?”

两名大汉低头私语,少顷把刀收回鞘中,然后对沈、殷二人说:“如此庶几可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