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10:11:04

点击下载

作者:林桐榆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学

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学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学/林桐榆等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ISBN 978-7-117-17301-8

Ⅰ.①恶… Ⅱ.①林… Ⅲ. ①淋巴肉瘤-诊疗 Ⅳ. ①R733.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27902号

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学

主  编:林桐榆 朱 军 高子芬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epub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301-8策划编辑:张令宇责任编辑:张令宇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军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王 琳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

王华庆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树森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靖华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毛 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尹松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双跃荣 江西省肿瘤医院

石远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卢 冰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卢泰祥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叶 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 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朱梅刚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伍 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庄恒国 广东省人民医院

刘 通 潮州市中心医院

刘 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艳辉 广东省人民医院

孙晓非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克晓燕 北京大学附属三院

苏祖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杜 欣 广东省人民医院

李 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甘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志铭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李晔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杨树军 河南省肿瘤医院

吴秋良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吴祥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邹青峰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汪 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

汪安兰 湖南省肿瘤医院

沈志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沈丽达 云南省肿瘤医院

张玉晶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伟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七医院

张红雨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张明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 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林汉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素暇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林桐榆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易平勇 湖南省肿瘤医院

易基群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金 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周小鸽 北京友谊医院

周道斌 北京协和医院

郑 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郑 坚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郎锦义 四川省肿瘤医院

孟凡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赵 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赵维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胡晓桦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饶慧兰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洪小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夏云飞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夏忠军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顾康生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子芬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郭坤元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黄慧强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曾波航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谢德荣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管忠震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谭 获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樊 卫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编助理 陈兴贵 黄 河 曹亚兵 梁超勇 宋玉琴作 者

刁 鹏 四川省肿瘤医院

王 娟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 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王春燕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邓婷芬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龙庭凤 云南省肿瘤医院

卢泰祥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田 莹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付晓红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刘红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刘志辉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刘宏祥 英国剑桥大学Addenbrooke医院

刘婷智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李学莹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杨 琼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肖秀斌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七医院

吴 晖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吴 涛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岑 洪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何雪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沈静娴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文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张建华 云南省肿瘤医院

张恩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梦萍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陈闪闪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陈兴贵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陈展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邵春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林宁晶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林显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林竞韧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罗东兰 广东省人民医院

周红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赵 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钟立业 广东省人民医院

洪煌明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宫丽平 首都医科大学

聂大年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徐 珂 四川省肿瘤医院

郭宏强 河南省肿瘤医院

郭峥峥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黄 河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黄 莹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黄蓓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嘉佳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曹亚兵 澳门镜湖医院

常 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梁 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梁超勇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董晓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蒲兴祥 湖南省肿瘤医院

甄子俊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蔡清清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漆云翔 四川省肿瘤医院

翟林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编简介

林桐榆教授,广东潮州人,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淋巴瘤首席专家、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7年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于附属肿瘤医院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师从管忠震教授,于1997年博士毕业获该院第一批临床肿瘤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在国内率先提出高危进展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并创新性设计了在G-CSF支持下,将化疗间隙从3周缩短为2周的CHOP方案,显著地改善了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于2000—2002年在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进修学习,师从淋巴瘤科主任Fernando Cabanillas教授。

2002年底回国后,于该年11月开展了每周的淋巴瘤多学科会诊,并向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医院开放。到目前为止,已为3000多例疑难淋巴瘤患者明确了诊断及制定了治疗方案。同时,通过对南方12家大医院5000多例淋巴瘤重新切片中心会诊,进一步明确了淋巴瘤WHO新分型在中国的构成情况。主持或参与了二十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的Ⅰ、Ⅱ、Ⅲ期临床研究。其中他主持的预防R-CHOP治疗的DLBCL患者乙肝重激活和提高NK/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两项研究分别在2013年ASCO大会上做了口头报告,前者更被评为2013年“Best of ASCO”研究。除了在高危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上有突出的成绩外,在其他肿瘤的靶向个体化治疗上也颇有研究。

负责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基金分题、教育部、省市十多项科研基金;参与多种肿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制定;担任国家临床医学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任多家中外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

兼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组长(CLSG)、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执行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常委、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南方肿瘤临床协作组织(CSWOG)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也是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美国血液肿瘤协会(ASH)和欧洲肿瘤学会(ESMO)会员。主编简介

朱军教授,四川人,1984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曾任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血液科及骨髓移植病房任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赴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哈达萨医学中心骨髓移植科及生物免疫中心进修学习,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卫生管理高级研修班进修学习。现任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淋巴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委会常委;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院用药与评价》杂志副主编,《淋巴瘤•白血病》、《转化医学》、《临床肿瘤学进展》、《临床肿瘤学论坛》、《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周刊》等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评审专家。

二十余年来,他专注于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生物免疫治疗等领域。作为北京肿瘤医院淋巴肿瘤科学科带头人,全年坚持查房、门诊及院内外会诊、远程会诊、义诊。积极推广和促进淋巴肿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结合NCCN淋巴瘤诊治指南和实际临床经验,作为专家参与NCCN淋巴瘤诊治指南中国版的制定与全国巡回解读;结合临床实际和个体化治疗原则,改良并创新治疗方案,自2001年重点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至今有200余例。在淋巴瘤免疫治疗、核素标记单抗显像及治疗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某些类型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面达到国际水平。所管辖科室收治患者全部为淋巴瘤,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淋巴瘤类型,北京市每年新发病例的近半数以上在该科得到诊治,另有较多的外地患者就诊,近几年累积淋巴瘤病例数为全国各大医院之前列,每年出入院患者千余人次,门诊量1万余人次,其中每年新收恶性淋巴瘤病人约400例,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有影响力的淋巴肿瘤专科之一。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人才的“十”层次殊荣,北京大学2012年度方正奖教金教师优秀奖。

在科研方面,重视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自2001年起先后参加三十余项国内和国际新药临床研究。建立淋巴瘤病例组织及血清标本库,目前已收集淋巴瘤患者组织标本400余例及血样标本1200余例,作为主要成员建立中国淋巴瘤网络数据库,促进了国内淋巴肿瘤研究领域的发展,作为北方淋巴瘤协作组主要成员参加多项国内和北京市协作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2项,获得并参与“863”基金1项,“973”课题1项,“985”课题2项,“211”及“十五”肿瘤学重点学科基金3项,市科委基金3项,市卫生局基金1项、市科委首都特色课题1项和院内资助课题。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主译淋巴瘤专著一部,参与撰写专著多部。主编简介

高子芬教授,山西人,1975年底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专业。留校任病理学系教师。目前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血液病理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病理教学、科研及医疗工作。1991年开始专攻淋巴瘤诊断和研究工作,先后拜学于国际知名的血液病理学教授的研究机构,如香港大学病理学系、德国Wurzburg大学病理学系、美国Nebraska大学医学中心,在Faith Ho教授、H. Konrad Muller-Hermelink教授、W. C Chan教授和Dannish Weisenburger教授指导下学习淋巴瘤的诊断,在新加坡John Hopkins实验室和香港中文大学癌症中心进行淋巴瘤研究工作。1999年率先在国内病理界推广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瘤新分类,2001年联合血液科、肿瘤科医生进行淋巴瘤分类及治疗知识的普及宣传,为我国淋巴瘤分类与世界接轨作出巨大贡献。

目前高子芬教授领导的淋巴瘤研究室面向全国进行淋巴造血组织疾病会诊和科研合作,来自于全国400多家医院的年会诊病例量超过3000例,为患者及临床科室解决大量疑难问题。鉴于“没有诊断就没有治疗”的诊疗观念的建立,应血液学界邀请每年在全国血液研究机构讲学达10次之多,促进了临床医师对淋巴瘤分类及进展的深入了解,进一步明确了必要的临床信息对正确诊断的重要性,加深了病理、临床之间相互理解和互相依赖的和谐诊疗关系,我们共同进步的受益者是患者,使其得到及时的规范的和个体化的治疗,使得我国血液肿瘤的研究工作深入发展。目前,淋巴瘤研究室的诊断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广大血液界、肿瘤界及病理界医生的认可,被《中华血液学杂志》接纳为唯一的病理医师编委,并被聘为《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副主编;抗癌协会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血液肿瘤分委会常委。

多年来研究室进行了《霍奇金淋巴瘤与EBV》、《中国北方人T/NK细胞淋巴瘤》、《中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起源的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标准化诊断及预后相关性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研究》、《浆细胞骨髓瘤临床病理研究》、《NK/T细胞淋巴瘤基因谱研究》及《黏膜相关淋巴瘤染色体易位与临床的关系》等研究工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及责任作者发表文章55篇,参与发表132篇,以主编、副主编出版教材或专著7部,参编20多部。

高子芬教授不但在血液病理学方面有着突出的成绩,作为一名解剖病理和外科病理学家,有着坚实的病理学基础和娴熟的临床技能,为病理学教学和诊断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多次获得北京市、北京大学的表彰。尤其在SARS、HN,HN及EV感染手足口病的病理诊511171断和研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序

淋巴瘤是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美国2008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淋巴瘤的年发病率已居肿瘤的第5位。在我国淋巴瘤患者也逐年增多,淋巴瘤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20年来,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及技术的更新发展,淋巴瘤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学研究中进展最快、研究最深入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淋巴瘤的发病分子机制日益清晰,淋巴瘤的分类也更为完善明确,并为各亚型淋巴瘤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基础。

由于淋巴瘤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亟须完整、系统、全面地介绍淋巴瘤的现代理论和最新治疗准则的参考书籍。为此,林桐榆教授、朱军教授和高子芬教授主编了《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学》一书。本书涵盖了各类型淋巴瘤的研究现状、诊断及治疗等内容,适应了我国血液/肿瘤医生的实际需求。

本书的3位主编均为肿瘤学/病理学领域中有很深造诣的专家教授,参与编写的作者共108人,均为全国各地该领域中知名的临床专家,撰写时除了参考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文献外,还紧密结合各自多年的临床经验。由于作者分布面较广,本书能较好地反映我国淋巴瘤发病及治疗的现状。

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淋巴瘤的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平,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科学术著作。管忠震 沈志祥 林汉良2013年6月前 言

恶性淋巴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经常发生于中老年,同时也是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增长很快,目前在欧美国家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五或第六位,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八位,而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对淋巴瘤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与分型、分期和治疗方法等多方面均有了较大的进展,这些对提高淋巴瘤的治愈率有很大的意义。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疾病,病理分型复杂、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转归千差万别。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曾提出多种病理分类方案。随着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新的分类方案将更适合临床的诊断与治疗。2008年公布的淋巴瘤WHO 2008新分类,在原来WHO 2001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亚型。如何认识、诊断及治疗这些新亚型,给淋巴瘤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PET-CT、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和分子遗传学等诊断技术在淋巴瘤诊断和分期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国际淋巴瘤研究组织也修改了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在疗效评价中引入了PET-CT扫描检查,使其成为一种用于淋巴瘤分期和疗效评价的新工具。所以,如何制定出合理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措施,需要进行多学科合作。

21世纪恶性淋巴瘤的治疗研究进展很快。在传统化学治疗的基础上,各种靶向治疗,如多种单克隆抗体、蛋白酶抑制剂、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mTOR抑制剂和其他靶向药物均显示对淋巴瘤有一定的疗效。联合治疗已经显著地提高了淋巴瘤患者的缓解率、长期生存率和治愈率。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同的淋巴瘤亚型的治疗策略各异,同一亚型的患者中如何预测常规治疗无效的高危病例,各种细胞毒性药物和靶向药物在患者中的毒性可能不同,患者本身因为年龄、身体状况、重要器官功能变化、并发症和经济条件也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措施。这些个体化治疗非常需要专业的知识指导。

我国淋巴瘤专家们深深体会到,结合多学科联合、个体化原则编写一本符合我国国情的淋巴瘤诊断和治疗专科著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2009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包括全国各大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内科和综合医院肿瘤血液专科、病理科、影像诊断科和放射治疗科专家组成的第一届本书编委会会议。会上大家达成了编写共识并分配了编写任务。本书共有108位作者参与编写工作,他们都是目前活跃在我国淋巴瘤诊断和治疗工作一线的著名学者或骨干。在3年多的时间中,各位作者们参考了国际最新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专著,汇集了国内外到2012年底为止的最新文献,力求与国际接轨,与临床实际结合,力争做到内容全面而系统、新颖又实用,重点突出。每个章节完成后再分别请不同医院的专家学者进行审校,提出修改意见后再进一步修订。本书共52章,100多万字,重点围绕各型淋巴瘤的病理影像学诊断和分型、临床表现、预后因素及治疗进行阐述,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最后因篇幅所限,本书的图表和参考文献有所删减。在此谨对各位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管忠震教授、沈志祥教授和林汉良教授等给予精心指导,并为本书作序。对他们的敬业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感谢陈兴贵、黄河、曹亚兵、梁超勇、宋玉琴及李学莹等医生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因淋巴瘤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限于我们的学识和时间等限制,本书内容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林桐榆 朱军 高子芬2013年6月Table of Contents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淋巴瘤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第二章 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第三章 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原则和分类概述第四章 淋巴瘤治疗前检查和分期第二篇 霍奇金淋巴瘤 第五章 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诊断第六章 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因素第七章 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第八章 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第九章 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第十章 霍奇金淋巴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第十一章 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治疗第十二章 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后的远期并发症第三篇 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十三章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因素第十四章 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十五章 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第十六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第十七章 脾边缘区淋巴瘤第十八章 毛细胞白血病第十九章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第二十章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第二十一章 浆细胞肿瘤第二十二章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第二十三章 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第二十四章 滤泡性淋巴瘤第二十五章 套细胞淋巴瘤第二十六章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第二十七章 灰区淋巴瘤第二十八章 Burkitt淋巴瘤第二十九章 T细胞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第三十章 T细胞大颗粒型淋巴细胞白血病第三十一章 慢性自然杀伤细胞增殖性疾病第三十二章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第三十三章 儿童EBV阳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第三十四章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第三十五章 结外鼻型NK / T细胞淋巴瘤第三十六章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第三十七章 肝脾T细胞淋巴瘤第三十八章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第三十九章 蕈样霉菌病/Sézary综合征第四十章 原发皮肤CD30阳性T细胞增殖性疾病及少见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第四十一章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第四十二章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第四十三章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第四篇 淋巴瘤的特殊问题 第四十四章 儿童淋巴瘤的处理第四十五章 老年淋巴瘤第四十六章 妊娠淋巴瘤的治疗第四十七章 AIDS相关淋巴瘤的处理第四十八章 原发结外淋巴瘤的特殊表现和处理第四十九章 肿瘤内科常见并发症与急症及其处理第五十章 恶性淋巴瘤免疫治疗的进展第五十一章 恶性淋巴瘤的近期研究热点和未来展望第五十二章 恶性淋巴瘤的中医药治疗英中文名词对照插图第一篇 总 论第一章 淋巴瘤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第一节 霍奇金淋巴瘤

1832年,托马斯•霍奇金发表了题为“On some morbid appearances of the adsorbent glands and spleen”的文章,描述了7例淋巴结和脾大患者。首次认识到这种肿瘤,后来命名为霍奇金病。30多年后,Samuel Wilks根据另外15例病例,发表了题为“淋巴结和脾大病例(或称为霍奇金病)及其评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这种疾病以托马斯•霍奇金命名。后来由于认识到HRS细胞起源于淋巴细胞(绝大多数是B细胞),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瘤分型体系将“霍奇金病”更名为“霍奇金淋巴瘤”。在2008年发表的最新版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瘤分型中继续延用“霍奇金淋巴瘤”这一名称。因此目前统一采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这一术语。一、流行病学

霍奇金淋巴瘤(HL)是累及淋巴结和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也是年轻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在恶性淋巴瘤中占18%,远低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北美和欧洲每年霍奇金淋巴瘤的新病例约为20 000例。在过去的20年里,霍奇金淋巴瘤的年龄调整发病率以每年0.9%的速度缓慢降低。目前的霍奇金淋巴瘤年龄调整发病率为2.7/10万,年龄调整死亡率为0.5/10万。在美国,每年大约有超过8000名新发的霍奇金淋巴瘤,同时又有1000多名患者因该病而去世。在北美,霍奇金淋巴瘤的终生累积发病率约为1/300~1/250。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从儿童期的很低水平逐渐升高至成人早期的平台期,随后保持稳定。在西方国家,小于15岁的患者占霍奇金淋巴瘤的5%,70岁以上患者也占5%。然而,在印度次大陆,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年龄分布明显移向儿童。在北美及欧洲,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15~30岁,病理类型主要是结节硬化型为主;第二个高峰是大于55岁。而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霍奇金淋巴瘤发病年龄主要为第二个高峰。在儿童患者中,约85%发生于男孩;在成人患者中,女性稍占优势,女性患者中以结节硬化型多见,而男性患者则以其他病理类型更为多见。在全球范围内,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并不一致,以美国、加拿大、瑞士和北欧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南欧和东欧,发病率最低为东亚。另一项来自美国加州的研究观察了霍奇金淋巴瘤在美国不同人种间的发病率差异,结果显示白人发病率最高,其次分别依次为非裔和西班牙裔美国人,亚裔发病率最低。这一结果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察、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提供的数据结果一致。这种发病率上的地域差异或人种差异的原因未明,可能与不同年龄或不同基因型患者存在EB病毒(EBV)的感染差异有关,或者霍奇金淋巴瘤的易感性存在内源性的遗传差异。另外,较高社会经济阶层的发病率也可能较高。

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①通常发生于淋巴结,特别好发于颈部淋巴结;②多见于年轻人;③在组织学中,霍奇金淋巴瘤由少数散在体积大的单核(Hodgkin,H)细胞和多核里斯(Reed-Sternberg,RS)细胞(统称为HRS细胞)及其周围大量非肿瘤性的反应性细胞组成;④肿瘤细胞常常被T细胞围绕形成花环样图案。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淋巴瘤的10%左右。其绝对发病率近年来未发生明显变化,不同于发病率一直稳步上升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过去20年的生物学和临床研究表明,霍奇金淋巴瘤是由两种独立疾病组成,即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NLPH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这两种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形态学、免疫表型、免疫球蛋白转录以及背景中反应性细胞的组成均有不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可分为4个亚型:结节硬化型(nodular sclerosis Hodgkin lymphoma,NSHL)、淋巴细胞为主型(lymphocytic predominance Hodgkin lymphoma,LPHL)、混合细胞型(mixed-cellularity Hodgkin lymphoma,MCHL)和淋巴细胞削减型(lymphocyte depleted Hodgkin lymphoma,LDHL)。这4个亚型在发病部位、临床特点、生长方式、纤维化、背景反应性细胞的组成、瘤细胞的数量和非典型程度以及与EBV的感染频度也有所不同,但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是相同的。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不断更新的技术和进展,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明显提高。以ABVD方案为代表的化疗方案可取得60%~70%的长期无失败生存率;以提高剂量的BEACOPP方案在德国用于晚期霍奇金淋巴瘤。2000年至2003年的基于人群的霍奇金淋巴瘤数据库发现,霍奇金淋巴瘤全部患者的死亡率为0.4/10万(男性)和0.3/10万(女性),5年相对生存率约85%,而大于65岁老年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2.1/10万(男性)和1.4/10万(女性),5年相对生存率约53%。因此,对于老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目前的治疗疗效并不满意。目前,人们对于老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较差的机制尚未清楚。已有的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初诊时贫血、血沉升高、晚期和B症状的发生率较高,提示霍奇金淋巴瘤存在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差异,以及疾病复发时临床转归也较差。二、病因学

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HL患者的同性别兄弟姐妹患HL的风险比其非同性别兄弟姐妹高10倍。有报道曾提出,病毒如EBV、HIV的感染可能也是HL的一个致病因素。此外,吸烟可能也与HL的发病相关。

1. 病毒感染

EB病毒是一种嗜B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约90%的人类在成人早期已获得EB病毒感染。在发展中国家,EB病毒感染常发生于儿童期;但在发达国家,EB病毒感染常延迟发生于十几岁的青少年,并且在这一时期,约30%的新病例与感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病史有关。存在感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病史的人群随后发生霍奇金淋巴瘤的概率达3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针对病毒壳抗原的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这种抗体在肿瘤发生前许多年就存在升高。原位杂交研究还显示,约50%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Reed-Sternberg细胞含有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并且EB病毒在这些患者的所有Reed-Sternberg细胞内均呈阳性。EB病毒基因组在Reed-Sternberg细胞内扩增达50倍以上。在某些人群中,几乎所有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为EB病毒阳性;EB病毒潜伏期蛋白(例如EBNA-1、LMP-1和LMP-2)在高加索人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率为40%~50%,在儿童患者和老年患者可达60%~80%,尤其是混合细胞型更为常见。但发达国家最高可达50%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Reed-Sternberg细胞内不存在EB病毒的感染。因此,尽管EB病毒可能对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但它的作用并不是直接性的,也不是普遍性的。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发生HIV感染的机会比正常人群高7倍,并且这些患者几乎均存在EB病毒的感染。人疱疹病毒6(HHV-6)是霍奇金淋巴瘤的可能病因之一,但仍存在争议。

2. 遗传因素

人类认识到遗传学改变是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之一来源于一些研究显示,与双卵双生相比,单卵双生者患霍奇金淋巴瘤的机率高100倍以上。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一级亲属也患上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增高了5倍。霍奇金淋巴瘤的细胞遗传学异常通常仅限于R-S细胞,表现为以下3种形式:①染色体畸变:霍奇金淋巴瘤可发生3、6、7、8、11、12、13和15号染色体异常。大多数霍奇金淋巴瘤的染色体数目异常为近三倍体或四倍体,异常染色体为克隆性数目增多或缺失。②抗原受体基因重排:运用PCR技术,发现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Ig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为28%,TCRβ基因重排发生率为8%。③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大部分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同时存在频发的TP53、MDM2蛋白过表达,说明R-S细胞的细胞周期存在障碍。尽管霍奇金淋巴瘤来源于B细胞,但其肿瘤细胞不能产生完整的抗体,可能的原因是它们缺乏产生激活免疫球蛋白启动子的转录因子。一般情况下,不能生产抗体的B细胞会走向凋亡;但霍奇金细胞或Reed-Sternberg细胞的抗凋亡转录因子NF-κB呈持续激活状态,使上述细胞具有缺乏自身破坏的能力。

3. 其他因素

除病毒和遗传可能是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外,社会经济因素、生育因素和职业因素也有相应的一些流行病学证据。社会经济地位低与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高相关;产次对女性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似乎有保护作用;木尘、苯或亚硝酸氧化物的暴露史与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高相关。第二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一、流行病学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为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在过去的30年里,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几乎增长了1倍,最高的已达20/10万以上。人口老龄化、HIV感染、免疫功能下降和环境污染等可能是其发病率增长的原因,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在美国,2005年共有54 390例新诊断NHL患者,死亡19 200例;2011年,预测美国新NHL病例70 130例,死亡18 940例,占常见肿瘤的第5位。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近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NHL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目前在中国常见恶性肿瘤中已占第8位(10年前是第11位),2011年NHL实际发病总数保守估计已超过7万例。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中国沿海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病年龄曲线高峰在40岁左右。中山大学肿瘤医院1997年NHL新患者约为200例,而2011年已超过800例,其中住院约500例。

2008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总结了中国南方12家“三甲”医院2002~2006年近5000例淋巴瘤按WHO 2001分型的情况,为目前中国有关淋巴瘤病理分型资料最齐全的报道。该研究共统计分析了4804例淋巴瘤患者,其中霍奇金淋巴瘤408例,占8.49%;非霍奇金淋巴瘤4396例,占91.54%(图1-1)。图1-1 中国南方4804例淋巴瘤患者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布

在408例霍奇金淋巴瘤中,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18例,占4.41%;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56例,占38.24%;富于淋巴细胞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99例,占24.26%;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101例,占24.75%;淋巴细胞削减型霍奇金淋巴瘤16例,占3.92%;未分类18例,占4.41%(图1-2)。图1-2 中国南方408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病理亚型分类

在439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3222例,占73.29%;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128例,占25.66%;未分类41例,占0.93%;复合性淋巴瘤5例,占0.11%(图1-3)。图1-3 中国南方439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

在322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淋巴瘤79例,占2.4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10例,占3.41%;淋巴浆细胞淋巴瘤12例,占0.37%;脾边缘带淋巴瘤7例,占0.22%;毛细胞性淋巴瘤7例,占0.22%;浆细胞肿瘤177例,占5.49%;黏膜相关性淋巴瘤246例,占7.64%;边缘区淋巴瘤67例,占2.08%;滤泡性淋巴瘤239例,占7.42%;套细胞淋巴瘤131例,占4.07%;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99例,占58.94%;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20例,占0.62%;Burkitt淋巴瘤93例,占2.89%;未分类135例,占4.19%(图1-4)。图1-4 中国南方322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亚型

在1128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62例,占14.36%;NK母细胞淋巴瘤2例,占0.18%;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占0.37%;结外鼻型T/NK细胞淋巴瘤281例,占24.91%;NK细胞白血病2例,占0.18%;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23例,占2.04%;肝脾T细胞淋巴瘤7例,占0.62%;皮下脂膜炎样淋巴瘤19例,占1.68%;蕈样真菌病16例,占1.42%;非特异性T细胞淋巴瘤293例,占25.98%;血管免疫母性T细胞淋巴瘤46例,占4.08%;间变性大细胞T细胞淋巴瘤198例,占17.55%;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8例,占0.71%;淋巴瘤样丘疹病2例,占0.18%;未分类67例,占5.94%(图1-5)。图1-5 中国南方1128例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亚型二、病因学

NHL的病因学至今未明,目前众多研究发现可能的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因素、基因突变、职业或环境暴露等。在病毒感染致淋巴瘤方面,目前公认的包括HTLV-Ⅰ(嗜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人疱疹病毒8型与蕈样真菌病/Sézary综合征(MF/SS)相关、MF/SS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等。未明致敏原或抗原引起的慢性抗原刺激可能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相关。Fas配体对T细胞凋亡的失应答在T淋巴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可能起一定作用。对家族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基因分析发现,P15、P16、P53和T细胞NK-κB/lyt-10或TAL-1基因突变与克隆性T细胞的基因重排相关。还有研究显示,化学物质的反复职业暴露与MF的发生发展相关。然而,至今尚无NHL病因学的结论性证据。(一)感染因素

感染导致的淋巴组织恶性增生主要有2条途径:①感染因素通过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直接激活外源性途径;②感染因素通过旁路抗原受体激活内源性途径。已有研究发现下列病毒与NHL的发生有关,包括EBV、嗜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 typeⅠ,HTLV-Ⅰ)和人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 virus 8,HHV-8)等。在2008年颁布的WHO淋巴瘤第4版病理分型中,已正式出现含病毒名称为命名的新亚型:老年人EBV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起源于HHV-8阳性的多中心Castleman病的大B细胞淋巴瘤以及EBV相关的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患(儿童),后者又分为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增殖性疾病(与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相关)和牛痘水疱病样淋巴瘤。

1. EBV

EBV感染在器官移植后或HIV感染时发生的NHL中发挥作用,EBV还与地方性Burkitt淋巴瘤的发病明确相关,后者多见于非洲撒哈拉附近地区的儿童。EBV感染通过细胞生物学技术已经证明在98%的Burkitt淋巴瘤中可以找到EBV的基因组,但在散发的Burkitt淋巴瘤中,只有15%~20%含有EBV;流行病区患者的EBV的壳抗原均为阳性而且滴度高;壳抗原阳性的儿童发生肿瘤的可能性是对照组儿童的30倍;用EBV感染猿类,可以引起类似Burkitt淋巴瘤的恶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变。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东南亚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常累及鼻腔或鼻旁窦,偶有皮肤和骨侵犯。肿瘤细胞常呈NK细胞免疫表型,并可检出EBV基因组。EBV的流行病学分布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特有流行病学分布正好吻合,提示EBV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已开展了EBV与NHL关系的一些临床前研究,病因学研究正在进行中,而干预研究尚未开展。

2.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

是指抗原长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及局部炎症,从无到有产生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免疫性增殖,异常克隆性增生,从良性转化为恶性,形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有关。Hp通过抗原特异性反应导致B淋巴细胞增殖,抗感染治疗有时候可以使肿瘤萎缩。90%以上的胃MALT淋巴瘤存在Hp感染。Hp感染人群的淋巴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清除Hp后肿瘤能获缓解,这都说明了Hp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密切关系。Hp不能直接刺激肿瘤性B细胞,而是通过刺激肿瘤区域内的T细胞,促使肿瘤细胞增生。胃MALT淋巴瘤发生率最高的地方是意大利的东北部(每年发生率为13.2/10万),提示其发生可能有地域特性。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与Hp的感染相关,在胃MALT淋巴瘤的病例中Hp的感染率非常高(最高达90%)。在胃MALT淋巴瘤中,Hp刺激产生的T细胞往往呈局灶分布:在Hp感染性胃炎中较为丰富,在胃外环境中较少出现。研究者认为,这是胃MALT淋巴瘤保持在原发部位局灶性生长的原因。通过观察胃MALT淋巴瘤行手术切除的标本发现,在正常部位的黏膜层内仍发现大量瘤细胞灶,其Ig轻链的表达与原发瘤体相同,用PCR技术分析也证明在胃的非肿瘤部位有肿瘤细胞的存在。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Sjögren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等,发生MALT淋巴瘤的危险性增加。患有Sjögren综合征或淋巴上皮性涎腺炎的患者中,有4%~7%会发生淋巴瘤,发生淋巴瘤的危险性较普通人群增加44倍。这些患者发生的淋巴瘤大约85%是MALT淋巴瘤;患有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发生甲状腺淋巴瘤的危险性增加70倍,发生各种淋巴瘤的危险性还要增加3倍,94%的甲状腺淋巴瘤在瘤旁甲状腺组织中有甲状腺炎的表现。尽管胃MALT淋巴瘤的发病率(40%)最高,但胃并不含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除胃以外,甲状腺、唾液腺等MALT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也不存在MALT组织。研究发现,在这些器官淋巴瘤发生之前,往往有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如慢性胃炎、桥本甲状腺炎和干燥综合征等。通过对淋巴浸润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研究发现,这些炎症后的改变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有惊人的相似性。以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为例,Hp感染可以激活大量炎症性T细胞,在T细胞的作用下肿瘤性B细胞增殖,形成类似MALT的淋巴组织,最终导致淋巴瘤的发生,有人称之为“获得性MALT”淋巴瘤。其他类似的发病部位还包括眼及附属器、皮肤、乳腺等。近来研究者相继发现鹦鹉热衣原体与发生在眼附属器的MALT淋巴瘤、波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感染与皮肤MALT淋巴瘤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结果尚不统一。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HCV感染与MALT淋巴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肠MALT淋巴瘤有一种特殊的形式,主要发生于中东和地中海地区,被命名为免疫增生性小肠病(immunoproliferative small intestinal disease,IPSID)。IPSID在疾病的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因其发病与慢性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故一般认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相关部位的感染引起的“继发性黏膜相关组织”是淋巴瘤发生的基础。

3. 肝炎病毒C

通过类似免疫球蛋白受体致病,抗病毒治疗对肿瘤也有抑制作用。结内边缘区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国外报道大概占NHL的1.5%~1.8%。中国南方淋巴瘤协作组研究了2002~2006年4392例初治的NHL中,其中结内边缘区淋巴瘤57例,占1.3%。有研究报道,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可能与肝炎病毒C感染有关,二者是否有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4. 嗜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HTLV-Ⅰ)

HTLV-Ⅰ于1980年分离自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cell leukemia,ATL)细胞株,可导致感染的T细胞不依赖T细胞受体而增殖。分子和血清流行病学的依据证实HTLV-Ⅰ可以导致ATL,该病毒基因克隆性地整合于ATL细胞中,提示ATL起病途径的早期有此病毒的参与。

5. HHV-8

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组织中分离鉴定出HHV-8,它是所有类型Kaposi肉瘤的病因。在原发胸腔积液的淋巴瘤和存在于体腔的淋巴瘤中常常发现该病毒。Kaposi肉瘤疱疹病毒在Kaposi肉瘤和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的病因学上是主要的一种人类致癌病毒。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是一种恶性度极高的淋巴瘤,据报道,在被确诊后平均存活时间不会超过6个月。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者发现p53通路的活化对治疗由病毒诱发的淋巴瘤提供了一种显著和有效的治疗模式。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是一种潜在感染Kaposi肉瘤疱疹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Kaposi肉瘤患者中,它主要表现为大量的渗出液。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由Kaposi肉瘤疱疹病毒引起的恶性度很高的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Kaposi肉瘤疱疹病毒表现为两种感染模式:潜伏期和渐退期。在潜伏期里仅仅有一些受限制系列的病毒基因组在表达。Kaposi肉瘤疱疹病毒基因组编码许多同源细胞蛋白,这些蛋白参与到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负责细胞增殖与调节细胞凋亡。大多数的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都表现为TP53基因的完整,提示在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肿瘤发生的过程中遗传改变并非是必须选择的。这项研究的结果证明结合在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的细胞中,在与Kaposi肉瘤疱疹病毒潜伏期相关的抗原LANA,无论是p53和MDM2,还是MDM2的抑制剂Nutlin-3α,都分解p53-MDM2-LANA复合体,有选择的诱导大量的细胞凋亡。Nutlin-3α在Kaposi肉瘤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系有特异的细胞毒性,因为Nutlin-3α不会诱导由其他人致癌病毒(EB病毒)转染的类淋巴母细胞系的细胞凋亡,尽管它也有p53野生型的存在。此外,研究者还发现Nutlin-3α在体外异种移植物引起的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老鼠模型中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Nutlin-3α在治疗所有的治疗中的动物模型的肿瘤在两周内都有明显消退。这些结果证明经由Nutlin-3α活化的p53模式在大鼠的Kaposi肉瘤疱疹病毒动物模型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并且提示在治疗人类由病毒导致的致命恶性肿瘤中,这也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6. 其他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Burkitt淋巴瘤的发病率也很高;麻疹病毒的感染也被认为与淋巴瘤发病有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荧光免疫杂交结果皆显示,50%以上患者的HD细胞中存在麻疹病毒;另有研究显示,鹦鹉衣原体与眼附属器边缘区淋巴瘤相关。(二)化学毒物与淋巴瘤的关系

化学暴露与NHL风险增高有一定关系,如有机氯化合物曾是NHL风险研究的焦点。但对溶剂、杀虫剂、除草剂、燃料、油、灰尘等化学物职业性暴露进行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1. 有机氯化合物制剂

在有关NHL的研究中,有机氯的暴露被认为是NHL的高危因素,广泛接触有机氯的职业人员如林业工人,发生NHL的可能性增加。

2. 染发剂

1996~2002年开展的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602例组织学确诊的女性患者,对照组为717例一般人群。调查结果发现,1980年前使用染发剂的女性是NHL的高危人群,使用染发剂尤其是长时间使用深色染发剂,NHL发病率明显增高。但不清楚的是,为何在1980年以后使用染发剂的女性未获得发病危险性增加的类似结果。可能是由于染发剂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或目前使用染发剂的女性还仅仅处于疾病的潜伏期。

3. 替代激素的使用

激素替代疗法已经是临床上越来越广泛采用的一种治疗内分泌障碍的措施,然而其安全性仍然需要长时间的试验证实。已有研究对激素替代疗法和NHL发病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始于1986年,调查了37 220例年龄为55~69岁、无既往癌症病史的妇女对激素替代疗法的使用情况。1998年,研究者通过13年的观察后发现其中有152例妇女发生了NHL,58例为滤泡型NHL,31例为小淋巴细胞NHL,63例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对从未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目前仍然使用激素的妇女(OR=1.395%,CI 0.9~2.0),既往曾经使用激素的妇女由于年龄的增加或者其他因素干扰(OR=1.195%,CI 0.8~1.4),这种联系仅仅存在于结节性NHL,与结外病变无明显关系。该研究同时证明,对于其他类型NHL、滤泡型NHL与激素使用的相关性更加显著,弥漫型、小细胞型的相互关联不明显,在滤泡型NHL中,又以结节性为主,说明激素替代疗法仅是滤泡型NHL的高危因素,而非弥漫型、小细胞型NHL的高危因素。

4. 遗传改变与淋巴瘤的关系

由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学的迁移性和不均一性,致使该病的诊治和预后判定比较困难。以染色体异常分析作为基本方法,从染色体水平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分类,补充了病理学形态学和免疫学分型方法的不足,有望准确反映淋巴瘤的临床特性和生物学特征,更好指导临床诊断、分期与治疗(表1-1)。表1-1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遗传学改变

5. 免疫抑制与淋巴瘤的关系

研究证实,淋巴瘤的发生与免疫抑制密切相关。因器官移植而长期服用抑制免疫剂的患者,淋巴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原发于结外的较多。此外,中枢神经受累的比例也远高于一般的淋巴瘤患者,淋巴瘤的发生与其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剂量和持续时间有关。同时,很多原发性免疫缺陷及获得性免疫障碍的患者也容易发生淋巴瘤及其他肿瘤,尤其是伴有EB病毒感染者,淋巴瘤的发病率更高。NHL发病率在严重免疫功能失调者中增高,器官移植等医源性免疫抑制者,NHL的风险增加2~15倍,多次移植后尤为明显。研究表明,HIV感染者的NHL风险上升,发病率较普通人群增加60~100倍。NHL发病率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Sjögren综合征)患者中上升了数倍。这些疾病常伴随着T细胞功能的受损,影响了机体对病毒感染和新生恶性细胞的免疫应答。

在美国,由于HIV的感染较高,与之相关的淋巴瘤病因学研究也处于国际前沿。研究显示,AIDS相关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在美国的发病率随着年龄而逐渐增高。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在青年男性发病率达到高峰。并且,这两种淋巴瘤均多见于白人。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AIDS相关性Burkitt淋巴瘤、AIDS相关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均缺乏HIV序列,提示HIV与淋巴瘤的生成并非直接相关。

6. 紫外线暴露与淋巴瘤的关系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欧美一直关注紫外线暴露是否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这一问题。最近的几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逐渐获得了这一问题的答案。一项来自丹麦和瑞典的基于群体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1999~2002年间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的3740例患者。其中3187例患者提供了紫外线暴露、皮肤癌和其他可能风险因素的信息。调整的多变量分析显示,紫外线暴露与患非霍奇金淋巴瘤呈负相关,而紫外线暴露是已知的皮肤癌危险因素。因此,研究者认为恶性淋巴瘤与皮肤癌的正相关可能不是由于紫外线的暴露。另一项来自欧洲的多中心病例获得了类似的结论。研究观察了1998~2004年间法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151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68例霍奇金淋巴瘤、242例多发性骨髓瘤和2124例对照者在儿童期和成人期的紫外线暴露情况。结果发现,皮肤对阳光的敏感性越强,患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增加(不可晒黑者患淋巴瘤的风险是晒得很黑者的2.35倍)。个人喜好日晒习惯和职业性紫外线暴露可降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病风险。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了紫外线暴露降低患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的分子机制。研究者对556例病例和462例对照的调查发现,非霍奇金淋巴瘤患病风险与正午日晒的关系依赖于维生素D受体Ex11+32T>C基因型。与TT携带者相比,CC携带者如果每周日晒时间小于7小时将增加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这一现象在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尤为明显。

目前NHL的病因仍未完全清楚,因而对其仍无确实可行的一级预防措施。先天性或获得性的免疫功能失调是NHL的重要相关因素;几种肿瘤病毒包括EBV、嗜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和人疱疹病毒8型也报道与NHL的发生有关,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鹦鹉衣原体与眼附属器边缘区淋巴瘤相关。预防控制这些因素理论上有可能减少部分NHL亚型的发生,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在全世界仍处于研究阶段。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级预防方法包括:针对EBV的干预研究对NHL特别是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抗Hp治疗对预防胃MALT的发生发展的影响,预防或治疗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对NHL的干预研究。Hp感染在胃MALT淋巴瘤的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