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雾化中心规范化管理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20:07:56

点击下载

作者:申昆玲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雾化中心规范化管理指南

儿童雾化中心规范化管理指南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儿童雾化中心规范化管理指南/申昆玲等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9997-1

Ⅰ.①儿… Ⅱ.①申… Ⅲ.①气体雾化-儿科治疗学 Ⅳ.①R72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62493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儿童雾化中心规范化管理指南

主  编:申昆玲 洪建国 于广军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997-1/R•19998

策划编辑:裴中惠

责任编辑:谢莉丽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编著者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广军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王 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邓 力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申昆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付四毛 中山市博爱医院

孙纽云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成 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刘瀚旻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安淑华 河北省儿童医院

陈 强 江西省儿童医院

吴星东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李兴旺 国家级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李爱求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沈照波 郑州市儿童医院

陆 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尚云晓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单若冰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胡必杰 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

赵成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赵顺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赵德育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洪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梁铭会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符 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曹 玲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盛锦云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鲍一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穆亚平 辽宁省沈阳市儿童医院序

呼吸道疾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以儿童哮喘为例,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城区的总患病率已达3.02%,其中有近1/3患儿未得到及时和准确的诊断。目前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用药和管理状况亟待改善,如何合理使用药物和给药方法则是疾病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作为呼吸道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雾化吸入疗法已被国内外指南广泛推荐用于儿科临床,并已在国内逐渐推广应用。我国很多医院已建立了雾化治疗中心,但是相应的规范雾化治疗方案和流程尚不健全,相应的诊断、治疗、防护设施亦未完全建立,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尚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建立高质量规范化的雾化治疗中心,需要培训专业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诊断和治疗设备,制订雾化治疗规范和工作制度,开展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保障患者安全。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可大大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防治的认识水平,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儿童雾化中心规范化管理指南》的制订、编写目标是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根据各地区医院实际情况提出规范化的综合指导,内容适度超前,为我国雾化治疗中心的建设树立管理标杆。将通过医院管理、临床学术和实际应用、护理干预和流程三大部分对雾化吸入治疗中心的运营管理起到规范化的指导作用。

最后,在此真诚地感谢我们的编写专家团队,他们为本书的材料收集、具体观点的提出、文字编写以及终稿的审核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申昆玲 洪建国 于广军2014年8月Table of Contents第一篇 医院管理篇 一、 概 述二、 雾化中心建立的目标与指导原则三、 雾化中心的环境与布局四、 雾化中心设备与雾化诊疗装置配备五、 雾化中心人员资质配备六、 雾化中心的诊疗流程七、 雾化中心质量与安全管理八、 患儿教育与管理九、 雾化中心管理制度十、 教 育 培 训第二篇 临床篇 一、 关于雾化吸入的装置二、 雾化吸入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三、 雾化吸入临床常用药物第三篇 护理篇 一、 雾化中心基础护理常规二、 雾化设备操作规程三、 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程四、 雾化吸入治疗流程五、 雾化设备消毒和保管操作规程六、 雾化吸入治疗注意事项附录一附录二第一篇 医院管理篇一、 概 述

喘息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50%~70%可以反复发作,约1/3发展为哮喘。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报告显示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全世界有3亿人罹患哮喘。哮喘的发病率还在增加,尤其是在儿童期,我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从1990年的0.91%上升至2010年的3.02%。

吸入疗法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作为防治哮喘的首选给药方法,临床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疾病,简单方便,且效果显著。但由于儿童缺乏主动配合,如何正确实施雾化操作是影响吸入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加强雾化吸入管理成为评价吸入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立雾化吸入的标准化、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形成医务人员专业化的模式,有利于对雾化吸入治疗领域各种问题认识的深化,是雾化中心建立与发展的需求。

雾化中心的管理应将质量控制作为管理体系中重要原则,并且以持续性改进为目标,制订儿童雾化中心规范化管理指南,指导临床机构建立高质量的雾化中心,培训专业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诊断和治疗设备,建立雾化吸入治疗诊疗规范和工作制度,面向患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保障患者安全。二、 雾化中心建立的目标与指导原则1. 雾化中心建立的总体目标

建立儿童标准化雾化中心,改善并规范雾化治疗条件与技术,推进儿童呼吸疾病防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推广普及科学有效的儿童呼吸疾病防治方法,提升儿童呼吸疾病诊疗技术水平,满足医疗服务需求。2. 雾化中心建立的指导原则(1) 以人为本原则:

雾化中心建立的设计应根据医院的发展规模,有前瞻性的发展眼光,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2) 科学发展原则:

雾化中心建立应当有利于构建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雾化服务区域,推进儿童呼吸疾病防治工作科学化发展。各地应当统筹规划雾化中心或供雾化治疗的雾化室,明确功能任务、数量布局、服务区域范围。(3) 规范化的原则:

雾化中心的建立,应有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简捷的就诊和领药流程,制订诊疗规范,掌握适应证,选择合理的雾化诊疗装置,配备具有专业资质的医师和护士,开展患者教育,确保雾化中心的规范化。(4) 安全有效原则:

雾化中心的建立应当有利于提高雾化吸入的安全保障能力,通过规划设置雾化药物管理区域、雾化药物配置区域、患者雾化吸入区域等,避免交叉感染,保证患者安全。三、 雾化中心的环境与布局(1) 建议雾化中心场地与呼吸专科门诊相邻相通,患者可从呼吸专科门诊直接前往雾化中心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方便患者,减少门诊患儿来往于人流的混乱,同时也方便患者雾化吸入治疗时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处置。(2) 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雾化药物配置区域和患儿雾化吸入区域相对独立。(3) 通风良好,首选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备,环境保持整洁。(4) 雾化吸入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应维持在50~60%;采光良好,首选自然采光。(5) 布局合理,患者雾化吸入区域适度分隔,预防交叉感染;雾化吸入区域规模建议按日雾化吸入治疗每150人次配备1个雾化吸2入区域单元,每个雾化吸入区域单元面积在20m以上,可同时进行10人的雾化治疗。以减少人员集中,减少交叉感染。(6) 有相对安静、对流的诊室或通风的走廊,保证安全用电及用氧。(7) 装饰应遵循不产尘、不积尘、防潮防霉、容易清洁和消毒原则。不应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不宜在走廊或室内铺设地毯、脚垫甚至喷洒消毒剂。使用的清洁工具,分开放置,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1次,清洗后悬挂。(8) 雾化药物配置区和患儿雾化吸入区配备便捷有效的洗手装置。四、 雾化中心设备与雾化诊疗装置配备(1) 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及雾化给药的要求选择适宜的雾化装置,射流雾化器或中心供氧作氧气驱动(氧流量6~8L/min)的雾化装置及相关配套耗材(非超声雾化装置)。(2) 建立设备带,雾化吸入区域保留1~2个中心供氧吸入位置供急救用,配备抢救设备、药物用于患儿病情变化时的急救。同时配备吸引器或负压吸引系统,供痰液多而无力咳出的患儿吸痰用。(3) 患儿使用的呼吸辅助雾化器一人一器,每次雾化吸入完毕进行清洁、消毒后,晾干备用。(4) 配备雾化吸入专用座椅。(5) 如有条件,配备相应的诊断治疗设备,如峰流速仪、简易肺功能仪。(6) 相关部门对设施应及时维护保养,并有记录。五、 雾化中心人员资质配备

配备呼吸专业医务人员,并以相关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作为雾化吸入治疗规范的主要依据。(1) 医务人员参加医院医务科与护理部举办的雾化中心医务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实行持证上岗。(2) 门诊配备儿科医师1名,处理紧急情况,合理选用雾化吸入装置及药物,掌握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基本药理、用法与用量,协定处方组成合理、无配伍禁忌。(3) 按日雾化吸入治疗每150治疗人次配备1名护士,根据医嘱正确配置雾化药液为患儿实施雾化吸入治疗,观察雾化治疗过程中患儿的病情变化,掌握常用雾化药物的配置和使用技巧。(4) 掌握雾化器(喷雾器)的清洁、消毒、维护和安全用电、用氧规则。(5) 能做到对设备仪器的调试、简单维修和保养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6) 雾化中心有对相关医务人员定期进行雾化治疗质量管理培训,有计划和实施记录;相关人员须取得培训合格证。(7) 雾化中心护士的技术能力要求:必须掌握雾化吸入操作规程及吸痰技术的操作规程,能够实施心肺复苏的配合抢救等,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六、 雾化中心的诊疗流程

有优化的就诊治疗流程,注重雾化吸入的操作规范,提高治疗成功率,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1) 制订诊疗规范,掌握喘息性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方案,雾化吸入适应证,使用雾化专用治疗单。(2) 有条件的医院应制订简洁的就诊流程,患儿“一站式”雾化流程:挂号→医师处方→患儿付费→医嘱治疗单→接受治疗。患儿用药一般不从药房取药,所用药物由雾化中心与药剂科定期结算,以缩短患儿就医等候时间。(3) 制订规范的操作流程:包括接待患儿,信息确认,安排雾化座位,核对处方,配置雾化药物,指导患儿雾化吸入,雾化后护理人员应评估患儿情况,拍背鼓励咳嗽等,有异常情况通知医生。(4) 做好雾化中心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人次的登记记录。七、 雾化中心质量与安全管理

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对雾化中心进行质量控制,保障患者安全。(1) 有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程序,实施措施到位,保证工作有记录。(2) 有雾化中心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工作制度、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和雾化中心质量评价标准等,并能落实执行。(3) 规范雾化吸入药物管理,药物由雾化中心与药剂科定期结算。(4) 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落实质量控制制度,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的记录。(5) 有非处罚性不良事件与缺陷报告制度与程序,并能执行。(6)每月组织质控小组成员按雾化中心质量评价标准实施细则对雾化中心的质量进行检查,做到使所有质控标准项目都能得到覆盖。(7) 将每月质量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反馈至雾化中心各级人员,落实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检查、总结与分析。(8) 每月召开例会,布置和总结工作;每季度对雾化中心的质量进行讲评。(9) 职能部门包括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评价雾化中心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立监管记录。八、 患儿教育与管理

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满意度的调查,配备健康教育资料,协助哮喘患儿/家长建立自我管理的方案,以保证长期治疗和应急处理。1. 雾化中心患儿教育与管理(1) 患儿自我管理

1) 对患者和家长进行雾化相关事项告知,建立患儿档案,协助家长/患儿建立自我管理的方案。

2) 配备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雾化吸入治疗宣教时应考虑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需求,并鼓励家长参与患儿临床治疗的决定。(2) 雾化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管理

1) 配备各种吸入装置的样本,以指导患儿正确使用。指导患儿及家长做好手卫生、呼吸卫生及学会咳嗽礼仪。

2) 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或抬高头部并与胸部呈30°,此体位有利于吸入药物沉积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以有利于药物在终末细支气管的沉降。

3) 雾化治疗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窒息。首先清除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等,以免妨碍雾滴深入。吸入前不要抹油性面霜,防止面部药物吸附。

4) 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的反应,不可强制进行雾化治疗;对年长儿应指导其先慢而深地吸气,使药物微粒随深呼吸到达肺的深部,再缓慢呼出,以增加药物在气道和肺内的时间,增加疗效。

5) 雾化治疗完毕后让患儿漱口,以减少药物在口腔和咽部沉积,防止念珠菌感染;如年龄较小患儿不会漱口,用冷开水棉球擦拭口腔,10分钟后让患儿喝水或吃奶;指导患儿家长拍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3) 雾化治疗后健康教育管理

1) 指导家长对雾化装置的清洁、消毒与保管方法。

2) 合理安排复诊和随访,讲解雾化器、峰速仪的使用方法。

3) 教会患儿及家长对病情进行监测,辨认哮喘发作的早期征象、发作表现及掌握适当的处理方法。

4) 提供患者咨询电话及预约治疗机制。2. 家庭雾化治疗的教育与管理

目前,雾化泵的应用已经普及,由于吸入装置操作简单,给药方式简便易行,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治疗,能更好地配合吸入,避免哭闹。家庭雾化治疗管理要考虑儿童发育和行为特点,将家庭纳入患儿的治疗,并鼓励患儿、家庭和医务人员三方进行有益的合作。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保证吸入质量,提高疗效。对患者减量维持治疗可节约医药费用,一般需要长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儿科患者均可考虑家庭雾化治疗,最常使用的是儿童哮喘的维持期治疗。(1) 家庭雾化指导宣教时应考虑家庭成员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2) 雾化前指导和宣教,要向家长讲解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和雾化吸入治疗的原理、优点,教会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3) 给患者家庭发放家庭雾化治疗书面指导,措辞应尽量简单,适当借助图表,力求通俗易懂。(4) 家庭雾化环境要求整洁、舒适、通风良好。(5) 提供雾化泵的租借,方便患儿进行家庭雾化。做好患儿辅助雾化器使用中的一人一器管理,定期更换雾化器,保证有效输出量。建议每15天更换1次(包括空气连接导管)。(6) 指导患者家长如何正确有效地在家中雾化吸入药物,指导其配置及家庭雾化吸入治疗的操作技巧;交代家庭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7) 指导家长做好雾化治疗完毕后雾化泵的保养及雾化器的清洁消毒方法。(8) 合理安排复诊和随访,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建立患儿和家长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9) 家庭雾化治疗的便民服务流程

1) 开展雾化泵和峰流速仪(PEF监测)的家庭租借,方便家庭雾化;鼓励家长/患儿进行正确的家庭雾化治疗;提供定期检测患者是否正确使用的机制。

2) 雾化中心借用雾化泵的管理流程:医生开具雾化泵借用医嘱→收费处缴纳借泵押金→雾化中心护士与家长签署借用雾化泵知情同意书→护士指导患者家长如何正确有效地在家中做雾化及交代雾化器的使用、消毒等注意事项,分发《如何正确有效地在家中做雾化》资料1份→疗程结束返还时,检查雾化泵的完好性,退还押金。九、 雾化中心管理制度

建立雾化中心的管理委员会,制订工作制度,医护人员岗位职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药品、物品、仪器管理制度等,加强雾化中心的管理。1. 雾化中心管理组织职责(1) 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建雾化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小组。(2) 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制订雾化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计划。(3) 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共同管理好雾化中心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4) 雾化中心环境应保持整洁、清洁、布局合理,安装排气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工作期间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5) 保管各项资料,如患儿的治疗单、器械维修记录、消毒记录单等。(6) 雾化中心制订设备使用维修制度,以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进行。2. 雾化中心工作制度(1) 雾化中心应实施在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共同管理,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2) 雾化中心工作须严格按照诊疗常规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相关质控标准进行工作,制订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雾化中心管理规定,使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3) 制订并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建立的工作流程须合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4) 保管好各项资料,如患儿的雾化吸入治疗单、雾化泵及氧气流量表维修记录、雾化中心消毒记录单等。(5) 雾化吸入治疗后应对使用仪器做常规清洁和消毒,并妥善保管。建立仪器物品登记本,仪器使用、维修和检查记录。(6) 向家长宣教用氧、用电安全常识,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雾化器的清洁和消毒保管常识。(7) 雾化中心必须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医疗废弃物分类放置,不能和生活垃圾相混淆,督促工勤人员及时清理、保洁,防止流失。(8) 每月对雾化中心环境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进行微生物监测,各种消毒物品及消毒液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各种监测须有记录。3. 雾化中心医务人员岗位职责(1) 儿科医师岗位职责

1) 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接待门诊患儿就诊,制订诊疗规范,掌握喘息性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方案,雾化吸入适应证。

2) 为需要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开具雾化治疗单,合理选用雾化吸入装置及药物,掌握常见雾化吸入药物的基本药理、用法与用量,协定处方组成合理、无配伍禁忌。

3) 负责雾化中心患儿雾化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处理。

4) 制订规范的诊疗规程,建立患儿档案,协助家长/患儿建立自我管理方案。

5) 评估患儿病情,为家庭雾化患儿开具家庭雾化治疗单,并指导患儿及家长实施家庭雾化治疗,定期随访。(2) 雾化中心护士岗位职责

1) 在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负责雾化中心日常护理工作。

2) 接待患儿,信息确认、安排雾化座位,核对处方,根据医嘱,正确配置雾化药液至雾化器装置内,正确为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3) 雾化时要观察患儿的呼吸、脸色,雾化后评估,拍背鼓励咳嗽等;如患儿脸色发青等,要及时呼叫儿科医生,及时处理。

4) 负责雾化中心药物管理,患儿一般不从药房取药,所用药物由雾化中心与药剂科定期结算,缩短患儿就医等候时间。

5) 做好患儿的雾化吸入治疗后的健康宣教工作。

6) 负责设备仪器的完好调试和清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定期保养,发生故障联系相关人员排查维修。

7) 做好雾化中心雾化治疗患者人次的登记记录。

8) 做好家庭雾化患儿的雾化治疗指导,保障患儿家庭雾化治疗的安全实施。4. 雾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医务人员进入雾化中心应衣帽整洁,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做好手卫生。(2) 实施标准预防,做好职业安全防护。(3) 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 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雾化吸入器具专人专用。治疗物品应摆放有序、分区清楚。(5) 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6) 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可疑与医院感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7) 开展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提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水平。5. 雾化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 雾化中心布局合理,雾化药物配置区域与雾化吸入区域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或手消毒设施。(2) 患者雾化吸入区域有分隔,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不宜与其他患者同室进行雾化,同类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相对集中于同一区域。(3) 控制患儿陪护人员数量,最好是1∶1。有咳嗽、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家长,不应进入雾化中心陪护。(4) 医护人员应衣帽整洁,进行各种治疗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有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如发热、咳嗽等)的雾化中心工作人员,应暂时调离雾化中心岗位。(5) 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30分钟或采用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雾化进行中保持室内排气系统正常运行,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可增加空气消毒频次或延长消毒时间。(6) 雾化中心或雾化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雾化器具应专人专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7)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包装,分类放置。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8) 配药前应做好“三查七对”,并确认是否存在药物配伍禁忌。无菌药液启用时应注明开瓶时间,抽吸药物的注射器应专药专用,不得混用。(9) 配备急救设施,定期检查、消毒器械,定期更新抢救药品。(10) 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治疗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11) 弯盘、治疗碗、药杯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12) 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前检查有效期、有无破损及有无不洁,用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13) 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防,如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应同时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患有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应暂时离岗。(14) 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每日清洁湿拖地不少于2次,拖布专室专用,如疑似污染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处置。操作台、治疗台、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擦拭2次,抹布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洗手池等物体表面应每天进行清洁擦拭,如有污染随时消毒。(15) 每日登记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的消毒时间、累计时间及使用者签名;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管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清洁及维护。(16) 雾化中心属于Ⅳ类环境,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并符合以下标准:空气培养平均菌落数≤4.0CFU/皿(5分2钟),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10.0CFU/cm,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2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至合格。(17) 医疗废物应当分类收集,规范处置。6. 雾化中心药品、物品、仪器管理制度(1) 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 雾化中心药物包括:抢救车内急救药、雾化吸入用药。

2) 建立抢救车内急救药管理登记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按照规定定量供应,定时检查,及时补充。

3) 药物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根据有效期合理安排使用,限额供应,班班清点,认真记录。

4) 各班次接班时清点登记,有疑问须及时解决。

5) 所有药物标签必须清晰明辨,有损坏或标签不清时应及时更 换。(2) 物品管理制度

1) 雾化中心应对家具、桌椅等物品建立账目,并定期检查清点,保证物品的及时供应。

2) 专人负责物品的领用、保管、修理及报废工作。

3) 各种物品经修理无效时,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4) 任何人不得将医院物品挪作他用或带出院外。(3) 仪器的使用、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

1) 安排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科室的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对精密仪器设备确定专人保管和保养。

2) 操作前必须检查仪器的性能,以免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

3) 仪器的维修保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专人管理、定期保养。

4)按照说明书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5) 使用人员必须做好使用、记录、交接、保养等记录。一旦发现仪器存在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向设备科联系报修。

6) 遇到停电,应立即关机,待供电正常后方可重新开机。

7) 妥善保护好仪器设备上的财产编号,若发现编号脱落应及时联系设备科重新标号。十、 教 育 培 训

雾化中心感染涉及临床、医技、后勤、行政等多个部门,雾化中心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此,院感管理知识的培训应普及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医务人员、工勤人员都应当掌握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预防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1. 专业人员的培训

雾化中心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院感专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定期接受市级、区级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督导临床。(1) 护士长的培训:

护士长是临床感染控制小组重要成员之一,是各科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者及执行者。护士长院感管理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科医务人员各项规范的执行情况及院感控制效果。因此,雾化中心每季度应针对院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及各科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环境监测等存在的问题对各科护士长进行专场培训指导,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以提高各科护士长对院感管理的认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2) 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

雾化中心每年组织中心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1~2次,除值班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参加。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将雾化中心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3) 雾化中心感染控制小组的培训:

小组每季度针对相关法规、规范、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高危因素对本科医务人员进行一次培训指导。雾化中心统一制订培训登记本,建立培训登记记录,医务人员全年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学时。(4) 新上岗人员的培训:

雾化中心每年应对新上岗医师、护士进行集中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进修人员、实习人员由所在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2. 工勤人员的培训

工勤人员工作范围广、流动性大,缺乏基本医学常识,接触污染物、医疗废物机会较多,极易引起院内交叉感染。而后勤管理人员一般不是专业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无法完成对工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因此,工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考核需由雾化中心感控专职人员完成,针对卫生知识、消毒隔离常识、手卫生、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每年培训1~2次。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2] 洪建国,陈强,陈志敏,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65-26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4]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2000年与1990年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的调查比较.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2):112-116

[5]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29-735.

[6] GINA 2009.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0,125(3):600-608.第二篇 临床篇

建立规范化的雾化吸入治疗中心,需要培训专业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诊断和治疗设备,建立雾化治疗诊疗规范和工作制度,开展向患者/家长的健康教育,保障患者安全,以提高治疗效果。一、 关于雾化吸入的装置1. 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是通过不同的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分散成可吸入微粒——气溶胶,气溶胶随呼吸气流被吸入呼吸道,并沉积于靶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改善症状的目的。

雾化方式在临床上分为射流雾化、滤网式雾化、超声雾化(图2-1)。图2-1 临床常用雾化装置(1) 射流雾化:

以压缩泵或氧气驱动的雾化器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雾化吸入器具,其原理是高速运动的压缩气体通过狭小开口后突然减压,在局部产生负压将药液吸出,并通过持续气流的冲击形成药雾微粒,其中大药雾微粒通过挡板回落至贮药池,小药雾微粒则随气流输出(图2-2)。射流雾化的药雾微粒大小与气流的压力和流速有关,增加气流速度可使雾化输出量增加,减小药雾微粒,缩短雾化时间,从而使患儿的依从性更好。在应用射流雾化吸入器时,药池的液量要充足,一般用量为3~4ml,可在5~10分钟内输出全部药液。对处于喘息急性发作状态、呼吸困难的患儿,建议以氧气作为驱动气流,在雾化给药的同时提供氧气。必须强调,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氧气流量以6~8L/min为宜。图2-2 射流雾化原理示意图(2) 滤网式雾化:

通过振动等方式使药液透过网孔形成药物微粒。与射流雾化相比,滤网式雾化输出的可吸入微粒的比例略低,价格较高,但是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使用时噪音小,还可以倾斜使用。目前滤网式雾化器的种类有限,滤网耐久性能较低是它的最大缺点。(3) 超声雾化:

通过压电晶片产生的1~2mHz的高频超声,从而在储药池的顶层液面形成雾粒,但对于混悬液而言,药雾微粒并不能完全到达能形成雾粒的液面顶层;同时,超声雾化的气雾水粒密度大,有效微颗粒少,并因水雾密度大可增加气道阻力而加重疾病;超声雾化器的高频能量可以转化成热能,可能影响某些药物(如多肽和激素类药物)的活性。超声雾化的储药池药物容量大,药雾微粒输出效能相对较低,大部分药物最终留存在残留液中。因此普通超声雾化器不适用于哮喘等喘息性疾病的治疗。2. 雾化吸入装置的选择

由于不同雾化装置输出微颗粒的效能差异较大,并可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建议避免选用不能提供确切空气动力学数据及有关临床疗效证据的雾化装置。

最近国外采用体外模拟婴儿和儿童呼吸模式,分别测试目前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上市的30种射流型雾化器/压缩机的性能,雾化液为布地奈德混悬液,气溶胶通过冷却的撞击器收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气溶胶大小分布,采用吸入滤器收集并测定布地奈德的吸入量(相当于肺沉积率),结果显示气溶胶质量空气动力学直径范围为4.8~9.9μm,吸入量以百分比来表示,其中,婴儿为1%~9%,儿童为4%~20%。研究结果表明,30种品牌的雾化器/压缩机(体外测试)在药物吸入量及输送特性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差别。不同雾化装置的特点及主要用途见表2-1。表2-1 不同雾化装置的特点及主要用途续表注:◎代表适用、X代表不适用二、 雾化吸入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吸入疗法是目前哮喘治疗中首选的给药方法。采用吸入疗法时,药物以气溶胶的形式输出,随呼吸气流进入体内。由于气溶胶具有巨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气道表面黏膜上皮细胞接触而发挥药效。进入气道的气溶胶主要通过三种运动方式在气道内分布:①弥散或称之为布朗运动,是药物在下气道分布的主要运动方式,为时间依赖性;②沉降或称之为重力,与时间、微颗粒分子量和密度关系密切;③惯性,与吸气速率、颗粒直径和密度有关。吸入气道的气溶胶中,直径1~5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分布于大小气道;>5μm的微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而<0.5μm的微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90%药雾微粒又可随呼气而排出体外。吸入药雾微粒的形态也影响药物在气道内的分布,如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时,输出的药雾微粒呈不规则形状,接触面广,更容易在下呼吸道内分布。三、 雾化吸入临床常用药物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其次为β-受体2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黏液溶解剂及其他。1. 糖皮质激素

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当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措施。已有大量研究证实,ICS可减轻气道阻塞,控制气道炎症,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次数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2014年版GINA指南强调了ICS在儿童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一线地位,在哮喘的长期管理中,低剂量ICS是儿童哮喘初始治疗的首选方案。如果哮喘控制不佳,低剂量ICS加倍至中等剂量可作为升级治疗的首选方案。指南还具体指出了ICS控制治疗的持续时间,在5岁及以下的哮喘患儿中,初始低剂量ICS治疗应持续至少3个月,升级后的低剂量ICS剂量加倍方案也需在治疗3个月后再评估疗效。指南对于常用ICS剂量也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为例,>5岁儿童低剂量为250μg/d,5岁及以下儿童低剂量为500μg/d。

吸入糖皮质激素还常被用来治疗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儿童呼吸道疾病。此外,也被用于治疗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肺间质性疾病等,但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1) 布地奈德混悬液:

该药脂溶性适中,药物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滞留时间长,呼吸道局部抗炎作用强,肝脏药物首过代谢率达90%以上,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采用适宜的治疗剂量。(2) 丙酸倍氯米松:

高亲脂性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肝脏药物首过代谢率约70%。已进入国内市场,目前尚缺乏国内儿科领域内使用的经验。(3) 地塞米松:

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透过气道表面的黏液层和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治疗作用。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短,因此,地塞米松很难通过吸入给药发挥局部抗炎作用,不推荐用于喘息性疾病的雾化治疗。2. 支气管舒张剂

雾化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是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最主要治疗措施之一。(1) 速效β-受体激动剂:2

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通常在3~5分钟内起效,是任何年龄儿童哮喘/喘息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预防运动性哮喘。常用药物有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药物亲水性强,起效迅速,通常雾化吸入后5~10分钟即可产生明显临床疗效。具体用量和用法可参见附录《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2)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

常用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其支气管舒张作用弱于β-受体激动2剂,起效也较慢,但持续时间更为长久,常作为辅助药物与β-受体2激动剂联合使用。(3) 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常用肾上腺素。Cochrane数据分析显示,肾上腺素(加或不加3%高渗盐水)有利于控制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但一般不用于哮喘/喘息的治疗。3. 黏液溶解剂

黏液脓栓或黏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并可使肺功能损害加重,诱发感染,雾化吸入袪痰药物有利于痰液排出。(1) 盐酸氨溴索:

目前注射制剂的产品说明书未推荐用于雾化吸入,使用注射剂吸入的安全性并未得到大规模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持,虽然我国有临床应用的经验报道,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国外已有专用于雾化吸入的剂型。(2) α-糜蛋白酶:

属于多肽酶,多使用超声雾化进行吸入治疗。目前已有临床应用报道,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须进一步证实。(3) 乙酰半胱氨酸:

国内已有专用吸入剂型,但儿科临床应用经验有限,尚须进一步验证。4. 抗病毒药物

毛细支气管炎80%以上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部分医疗机构仍习惯使用抗病毒药物作为治疗措施。(1) α-干扰素:

为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已有吸入治疗的临床使用经验,但目前的制剂为注射剂,文献推荐10~20μg/次,或按2~4μg/kg给药,每日2次,疗程5~7天。(2) 利巴韦林:

曾经推荐以200μg/L气雾浓度(雾化液浓度20mg/ml)吸入11小时,共用4天,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需在单独封闭空间内进行连续吸入。现有证据表明,大剂量吸入利巴韦林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无明显的临床获益,故已不再常规推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