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影响未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3:54:09

点击下载

作者:汤潇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数字经济 影响未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

数字经济 影响未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试读:

内容提要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中国创新增长的主要路径被提出来,并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支持。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2017年1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发布《数字经济2.0报告》。同年3月3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认为“数字经济”与“互联网+”一脉相承。“互联网+”强调的是连接,“数字经济”强调的是连接之后,有产出,有效益。数字经济已成为我们国家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也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那么,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变革?企业、消费者、政府以及整个社会该如何迎接数字经济的到来?本书主要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并通过引入“通用技术”这一概念,揭示了数字经济的本质内涵,展示了数字经济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第一篇 什么是数字经济?

第一章 数字经济是什么?

我们处在一个技术飞速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有新词汇来描述这些新的变化,帮助我们理解正在发生的变革和未来可能的趋势。

每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新词,都包含了我们探索社会经济新形态的努力,它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提醒我们社会经济变迁中那些重要的信息,也成为被频频提及的概念,进而逐步变成我们认识新世界的重要视角,融为我们观念的一部分。“数字经济”反映了这个时代已经到来和正在到来的变革,孕育着社会经济的未来走向。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们国家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也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那么,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变革?企业、消费者、政府和整个社会该如何迎接数字经济的到来?

数字经济的内涵

数字经济,一般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1]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中的“数字”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数字技术,包括仍在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无人机、自动驾驶等,将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扩大经济发展空间,产生新的经济形态,创造新的增量财富,同时也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从传统实体经济向新实体经济转型。

在这些数字技术中,人工智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智能将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相对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技术解放人的体力,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将解放人的脑力,新型的数字经济也将是“智能经济”。

二是数字即数据,特别是大数据,既是新的生产要素,也是新的消费品。大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不仅能够提高其他生产要素,比如资本、劳动的使用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将改变整个生产函数,即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通过平台化的方式加速资源重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而作为消费品,数字所包含的信息、知识、数字内容、数字产品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市场,同时也成为新的财富载体,直播、短视频、数字音乐、新闻推送等产业极富创造力,且增长速度飞快。“数字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包含了新的数字技术、新的经济活动处理过程和新的经济活动组织方式,也将带来新的经济效果。数字与数字技术将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优化整体的经济结构,促进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生产的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今天,我们看到的数字经济的内容将包含两大部分,或者说两个环节:一是传统产业的数字经济化;二是新兴的智能化经济形态。

前者代表了现有经济的存量,是现有经济活动和环节的优化;后者反映了新的经济增量,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实际上,已有研究将数字经济分为1.0和2.0,前者体现了“互联网+”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带来的变化,对已有经济活动的优化,推动存量经济的发展;后者意味着数字经济的智能化,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量。

数字经济与通用技术的进步

在数字经济时代之前,人类经历了游牧经济、农耕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什么因素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形式和经济时代?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经济形态的更替和演进?在众多因素中,经济学家认为,技术特别是“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GPT)”的进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推动力。

所谓“通用技术”,根据经济学家Richard Lipsey和Kenneth Carlaw的定义,一种通用技术是可识别的,最初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被广泛应用于整个经济,其有很多不同的用途并且产生许多溢出效应的技术。

这些通用技术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产品、处理过程(Process)和组织系统;产品包括轮子、蒸汽机、铁路、汽车、飞机、互联网等;处理过程包括写作、打印、人工智能等;组织系统则包括工厂体系、[2]大规模生产、精细生产等。

他们研究了历史上的各种技术发展,发现截止到他们的研究时间,只有表1-1的26种技术可以称为“通用技术”。表1-1 历史上的26种“通用技术”续表

从表1-1可以看出,通用技术几乎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社会结构进步的技术。

从表1-1我们也可以发现,通用技术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中世纪之前1万多年漫长的人类历史,只有7项通用技术,差不多是一两千年才出现一种。而中世纪之后,每一两百年就出现了一项“通用技术”。从18世纪开始,每一百年的时间内出现的“通用技术”超过了两项;到了19世纪,出现了4项;20世纪出现了7项。而在两位作者出版该书的2005年,即21世纪的头5年,已经出现了3项“通用技术”。

回顾人类经济增长的历史,我们发现,通用技术的数量与人类经济增长的曲线高度相关,通用技术的进步不仅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也对整个经济活动的组织、社会的运行带来极大的改变和优化。

从通用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理解,数字经济就是数字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技术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经济。数字经济时代的通用技术,呈现出如下特征。

首先,多种“通用技术”同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包括多种产品、处理过程和组织系统:产品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处理过程包括人工智能等,组织系统包括平台型企业等。正是由于多种“通用技术”同时在经济体中扩展和发挥作用,数字经济才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潮流和趋势。

其次,“通用技术”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被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出现加速发展和相互促进的态势。这些“通用技术”通过不断的迭代创新,其自身也不断进步,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指出:“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网络强国是目的,三者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说“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在整个社会中发挥作用,那么数字经济时代,则意味着数十种通用技术,包括多种产品、多种处理过程和多种组织系统,共同作用于整个社会,数字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变革将是史无前例的。

技术演进史视角下的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新经济,是正在发生的经济变革,它面向未来,充满蓬勃朝气却又满含不确定性。要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及其所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趋势,有时我们需要借助历史,通过观察重大经济变革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来预判未来。

根据阿里研究院的研究,我们可以从8个方面来对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和数字经济时代做对比。分别是代表性的通用技术、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代表性产业、核心商业主体、新经济形态、商业模式、组织模式、文化习惯,如表1-2所示。表1-2 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与数字经济时代的比较

在工业经济时代,代表性的通用技术是电力、交通网络等。投入经济活动中的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则是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里的资本主要是工厂、机器设备等。而代表性产业则包括汽车、钢铁、能源等。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唱主角的核心商业主体是大企业,它们通常追求纵向一体化。在工业经济时代,其相对于农业经济,所呈现出的新经济形态以规模经济为特征,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其商业模式是B2C(从企业到消费者),中间往往有众多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在工业经济时代,其主导的组织模式是泰勒制。所谓泰勒制,即记录每个工作的步骤、所需时间,设计出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并对每个工作制定一定的工作标准量,归划为一个标准的工作流程;对人的动作与时间进行仔细分析和标准化,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最高的生产量,因此又被称为机械模式。在这一组织模式之下,产生的文化习惯就是命令与控制。

在信息经济时代,代表性的通用技术是数字通信系统。而投入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除了一般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信息”开始体现价值。代表性的产业主要是IT产业,以及被IT化的各行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唱主角的核心商业主体仍然是大企业,这些大企业由IT技术支撑起供应链协同。在信息经济时代,其相对于工业经济,所呈现出的新经济形态以范围经济为特征,以服务和解决方案为价值载体。其商业模式的最高形态为大规模定制。在信息经济时代,泰勒制开始松动,在互联网企业,对个性、创造力的重视程度加强。

在数字经济时代,代表性的通用技术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在经济活动中,“数据”成为核心要素。代表性的产业主要是DT (Digital Technology,数字技术)产业,以及被DT化的各产业,整个经济活动将由数据驱动。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唱主角的核心商业主体由平台主导。在数字经济时代,相对于信息经济,所呈现出的新经济形态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其商业模式为C2B(从消费者到企业)、C2M(从消费者到工厂)。数字经济下的组织模式则是云端制(大平台+小前端),在互联网企业,文化习惯为开放、分享、透明、责任。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数字经济是技术进步的一个自然结果,而其所带来的变革却是广泛而深刻的,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后续的章节中,我们将会具体分析这些新的变革。

随着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将逐步从信息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我们不妨将这一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如表1-3所示。第一个阶段是信息经济向数字经济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也意味着新实体经济的出现,是传统经济活动中存量部分的激活与被赋能;第二个阶段是数字经济的智能化,这也代表着数字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阶段,是数字经济中新的增量,代表着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表1-3 数字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数字经济——新实体经济

关于数字经济的讨论中,一个常常出现的争论就是,数字经济是否是“实体经济”。尽管数字经济中的数字容易使人联想到“虚拟经济”,但如果我们从电力、IT技术的角度来理解数字经济,那么,我们会发现,“数字”代表的是数字技术,是通用技术,并非虚拟经济,数字经济其实是新实体经济。

在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电力的出现,一方面,基于电力的新的经济形式出现,工业生产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都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另一方面,传统农业经济部门也逐步引入了新的电力技术和基于电力的其他工具,从而提高了农业部门的生产率,支撑了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型,也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与电力作用于工业经济时代类似,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既会带来新的经济形态、新的财富生产方式,产生新的业态,又将为传统实体经济提供新的基础性技术,这些基础性技术将帮助传统实体经济提高效率、转变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向生产率更高的部门转移。

具体到中国,数字经济被中国政府重视,原因也是类似的。首先,数字经济是新的生产力、新的实体经济,是经济增长新的动能,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增长方向;其次,数字经济能够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为中国实现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提高生产率做出贡献。

一个典型的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如下页图所示,数字经济在新增消费、创造就业、普惠金融、激活生产力、重建信用体系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增消费方面,网络零售创造39%的新增消费,这释放了很多中小城市的消费潜力;在创造就业方面,以阿里巴巴为例,其零售商业生态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1500万;而在普惠金融方面,以蚂蚁微贷为例,其累计服务小微企业超过2000万家;上述各项活动也激活了生产力,推动了“互联网+”各行各业,表现为一个个环节的互联网化,以提升物流效率为例,2016年“双十一”一天的快递包裹量是6.57亿件,这一天的包裹量相当于2008年全中国半年的量;另外,数字经济也帮助重建了信用体系,新的基于交易的信用体系,实现了网络信用服务的创新,创建了新型开放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让每一个人拥有信用分,让信用等于财富。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以中国为例)

对于将数字经济看作虚拟经济的观点,很多学者也在澄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在2016年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上就提出: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不会砸了传统经济的饭碗,相反它是传统实体经济的新机会,是全球治理的一个新机会。

邬贺铨院士认为,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和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驱动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邬贺铨表示,数字经济是数字化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因而数字经济也是[3]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新智能经济

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出现,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的技术帮助提升原有产业的生产效率,使得原有经济中存量部分继续增长;另一部分是新的技术将产生新的经济形态,引发新的需求、新的产品和服务、新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这也意味着经济活动新的增量部分。

如果说数字经济作为新实体经济,更加强调的是原有经济部门效率的提升,那么,数字经济作为新智能经济,则意味着经济活动中新的增量。

所谓新智能经济,是指人工智能技术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经济形态。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这是“人工智能”这一表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在2017年中国(深圳)工厂领袖峰会上,各大互联网公司负责人纷纷强调人工智能。百度总裁李彦宏表示,互联网其实现在只是一道“开胃菜”,真正的“主菜”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不是互联网的第三个阶段,它是堪比工业革命的一个新的技术革命。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会持续很长时间,未来20年到50年都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的时期。在这种时代大潮下,显然不是一个公司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下来的。未来人和物、人和工具之间交流的方式,不是人去学习工具怎么使用,而应该是机器、工具去学习人的意图。以后人和机的对话以及人和物的对话就变成一种自然语言的对话,这是未来几十年可能代表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最大的方向。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则认为“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可以进入到教育、医疗、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几乎所有行业,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2016年是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则是人工智能应用年。”

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则强调,要让机器做人做不好的事情。他认为,未来二三十年我们要思考如何用好机器。让机器做人做得好的事情只会让人越来越沮丧,要让机器做人做不好的事情。过去一百年人类把人变成机器,未来一百年将会把机器变成人,这种人跟想象的人不一样。我们真正做的应该是让机器成为人最好的搭档,而不是对手。只有这样才能让机器成为人的合伙人,而不是人被机器取代。

可以说,数字经济的第二部分,即新智能经济的部分,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领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

数字经济时代已来,我们不妨通过4个案例来对数字经济做一个快速的了解,这4个案例其实是4种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分别是共享经济、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无现金社会。

数字经济案例——共享经济

摩拜单车是共享经济的杰出代表,也是数字经济的杰出代表。截至2017年3月底,摩拜的业务已经覆盖海内外36个城市,拥有超过千万级的用户。同时,其近期的总业务量也已经突破了5亿人次。摩拜单车

因为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摩拜可以扫码开锁,用户还可以远程提前预约。这完美解决了人们“怕找不到车”的焦虑感。

摩拜单车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融合了物联网、地域服务、共享经济的理念,反映了未来世界的潮流——环保、互助,是真正的共享经济。

除了摩拜单车,ofo、bluegogo等共享自行车公司也在迅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

数字经济案例——工业互联网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报道,工业互联网可以被看作是数据、硬件、软件和智能的流通与互动。从智能设备和网络中获取数据,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最终的智能信息可以供决策者(在必要时实时)使用或直接实现智能决策。智能信息在机器、系统网络、个人或群体之间分享,这让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到资产维护和优化之中。智能信息还可以返回至最初的机器,根据反馈循环让机器能够从历史中“学习”。我们可以把工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机器、数据、系统网络和人之间的循环。

工业互联网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能力,强调人的智慧与机器的智能之间的互动和辅助关系,而非替代性。由此可见,工业互联网区别于物联网概念的关键在于,它更强调大数据分析和机器与人的智能联系。

Predix

GE 的Predix是全球第一个专为工业数据与分析而开发的操作系统,实现了人、机、数据之间的互联。它能够快速获取、分析海量高速运行的工业数据,让客户在安全环境下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最终优化设备。

在工业行业,机器产生的数据量十分巨大且凌乱,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与整理。Predix正是这样一款专为工业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而开发的服务,它不仅能同步捕捉机器运行时产生的海量数据,还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做到对机器的实时监测、调整和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自Predix推出以来,GE已经通过该平台开发了近40款工业互联网应用程序。GE的大部分部门都已经开始通过Predix优化工作。全面开放后的Predix类似于工业的安卓系统,各家企业都能通过Predix开发定制化行业的应用程序,通过集群的力量,扩大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

Predix的运用意味着工业模式发生大变化。比如,在这个平台上研发的一款发动机,不是GE自己的人研发的,但是研发出来的发动机,比原来的产品轻很多,稳定性更好,更省油。这对于航空发动机行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颠覆。

徐工云“徐工云”是国内第一家工业云,其理念来自GE的Predix,正如Predix一样,徐工致力打造的徐工云平台就是要把徐工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向开放式企业转变。

2016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上,徐工集团携手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互联网和通信业巨头,共同启动“徐工工业云”平台,打造“互联网+云技术+制造”的全新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这标志着徐工积极融入“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时代大潮,打造中国首个工业云平台。

工业互联网能够把提高企业价值和利润的方式,重新调整为流程优化、资产利用率高、成本节约、能效提高等关注内在的软实力方面。工业互联网在降低成本、提高能效方面与服务业不同,在工业领域成本降低或效率提升1%,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1%的效率提升就意味着数万亿元的利润增加。

数字经济案例——智慧医疗

据日本《东京新闻》2016年8月报道, IBM的沃森健康(Watson Health),作为学习了海量医学论文的人工智能平台,仅仅用时10分钟左右,就通过对比2000万份癌症研究论文,为一名60岁女性患者诊断出了罕见的白血病类型,并提出了适当的治疗方案,为这名女性的康复做出了贡献。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郝德明表示,人工智能系统的引进,将大大提升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效率,通过培养出一批擅长使用智能工具的医务人员,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医护人才紧缺的现状。

数字经济案例——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

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报道,2016年中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艾瑞咨询在2017年2月发布的一份针对中国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移动支付规模已远超美国,而且已是美国的近50倍。

据报道,目前全国有超过200万家餐厅、商超和便利店,超过80万个停车位,超过20000家加油站等场景可以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支付宝支付缴纳水、电和煤气等生活费用;通过和政府部门合作,开通政务缴费等服务;通过和医院合作,开通手[4]机挂号、缴费、查报告等全流程移动就诊服务等。

德国《经理人杂志》2017年5月的报道称,不管是芬兰航空还是欧洲的两千多家餐厅和商店,其中包括著名的伦敦哈罗德百货,眼下[5]都可以使用支付宝支付,而且可以使用的店铺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在中国,杭州被称为“移动支付之城”。根据“蚂蚁金服”公布的数据:目前,杭州98%的出租车、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两万多家餐饮门店等都支持移动支付。数据显示,杭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

第二章 数字经济的崛起

数字经济的全球大势

我们可以通过关注数字经济的规模、发展趋势和政府的应对等方面,来理解数字经济的全球大势。

从数字经济的规模看,全球的数字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到2016年,全球已经有超过32亿的互联网用户,有超过2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市值排名前5的科技公司,其市值之和超过了2万亿美元。中国的腾讯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其市值都超过了3万亿元人民币。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如果将全球市值排名前15的互联网公司加起来,我们会看到,从1995年到2016年,市值增长了180倍。前10大互联网科技公司总市值已经超过了前10大跨国公司的总市值。这反映了数字经济在过去若干年所取得的成就,更表明了其今后发展的潜力。全球15大互联网公司市值,20年增长180倍

根据2017年1月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2015年年底提升了2.9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百分点。

地域分布上,农村网民占比27.4%,规模为2.01亿;城镇网民占比72.6%,规模为5.31亿,较2015年年底增加3772万人,增幅为7.7%。

在年龄构成上,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3.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0.2%、23.2%。与2015年年底相比,10岁以下儿童群体与40岁以上中高龄群体占比均有所提升,互联网继续向这两个年龄群体渗透。

手机网民规模巨大,达6.95亿,较2015年年底增加755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年底的90.1%提升至95.1%,[6]提高5百分点。

各国政府推动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作为一个全球大趋势,各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有推动数字经济的规划和政策,限于篇幅,我们选择一些代表性国家进行介绍,如表2-1所示。表2-1 一些代表性国家政府推动数字经济来源:阿里研究院(一)美国:数字经济的引领者

在全球科技产业领域,美国一直处于绝对的领导者地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美国制造业的衰退,美国的产业霸主地位出现了被动摇的迹象。不过,凭借IT领域的绝对优势,美国有机会在数字经济时代继续引领,甚至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近几年,谷歌的人工智能发展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另外,微软AWS的公共云也表现抢眼。与谷歌的人工智能不同,AWS的公共云的服务范围更广,对其他领域和产业的创新带动作用更强。公共云作为基础设施,是所有IT创新和基于IT创新的基础支撑,就像公路、电网一样。

美国作为数字经济的引领者,除技术领先外,在政策支持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自2012年相继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推出“数据-知识-行动”计划,提交《大数据:把握机遇,维护价值》政策报告。2015年10月更新的《国家创新战略》提出建设下一代数字化基础设施,以保障数字世界接入等内容。

2016年12月,美国商务部建立了数字经济顾问委员会(DEBA),成员包括科技行业巨头、创新者以及专家,旨在帮助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发展数字经济的建议,从而凭借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教育完善、积极参与政治与文化生活。

美国前商务部部长普里茨克在数字经济顾问委员会会议致辞时说道:“每个人都知道,数字经济对于未来创造机会和繁荣至关重要……我们作为商业领袖、作为学者、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挑战是如何帮助我们的人民适应这样一个世界,其中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工作的性质,同时还支持数字经济作为提高增长和增强美国竞争力的手段。”[7](二)欧洲:积极拥抱英国

2017年3月1日,英国政府酝酿已久的《数字英国战略》(UK Digital Strategy,以下简称《战略》)正式发布。对此,英国文化大臣Karen Bradley称:“《数字英国战略》将创建能让每个人都受益的数字经济,确保数字红利覆盖整个国家,我们要有必需的基础设施,我们的管制要灵活,每个人都要有身为数字公民的技能,每位工人也[8]都要有数字经济需要的技能。”《数字英国战略》备受瞩目,一方面由于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希望能借鉴英国的战略;另一方面英国面临脱欧,如何通过数字化打造一个强大、充满活力的英国也成为各方关注重点。根据新浪科技的报道,该《战略》共涵盖七大方面:数字化连接、数字化技能、数字化商业、宏观经济、网络空间、数字化政府和数据。

数字化连接:建立世界级数字化基础设施。《战略》指出,数字化连接是公共事业,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创新,是英国数字化国家建设的物质基础。这部分继承了以往的一些政策,比如在2020年前加速推进4G和超高速(最低10Mbit/s)宽带,在更多公共场所提供免费Wi-Fi,为5G等网络基础设施拨款10亿英镑等。

数字化技能:《战略》强调,数字技能鸿沟是英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英国将推出一系列计划,以弥合数字技能鸿沟,将提供超过400万个免费的数字技能培训机会,帮助改善英国的数字技能基础设施。同时,《战略》提到,数字化创新将给就业和诸多产业带来破坏性影响,英国政府要确保那些受到波及的对象得到帮助。

数字化商业:将英国打造成全球最适合创业和发展数字化商业的国家。英国目前有世界级的初创企业、最强大的技术孵化器。主要推动措施包括:到2020-2021年间,将成立47亿英镑的研发基金;并将展开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评估;在5个发展中国家设立英国科技中心。

宏观经济:帮助每一家英国企业成为数字化的企业。英国的全球竞争力将越来越依靠两个方面,一是逐渐繁荣的数字产业,二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利用最好的数字化技术和数据促进创新并提高生产力。

网络空间:要让英国拥有全球最安全的在线生活和工作环境。安全的网络空间是一个包容、繁荣的数字经济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战略》提出:将支持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提供企业单点联络机制,尤其是英国的“关键国家基础设施”企业。

数字化政府:让英国政府在在线服务方面保持全球领先。《战略》称,在数字化政府方面,英国目前已经是全球领先者。英国将继续发展跨政府平台服务,预计到2020年在两大政府平台GOV.UK Pay和GOV.UK Notify上将发展2500万名用户。

数据:《战略》提出,为确保英国位于数字经济的最前端,政府将在2018年5月前施行《通用数据保护法》,以确保消费者的数据在能被共享的同时得到更高程度的保护。德国

近年来,德国政府对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德国联邦经济部发布的2014年年度经济报告中,“数字”(Digital)一词出现了16次,而在2013年的报告中仅出现了1次。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德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工业4.0”“数字议程(2014-2017)”以及“数字战略2025”。“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3年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三个方面,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随后,2014年德国政府又出台了“数字议程(2014-2017)”,目的是推动网络普及、网络安全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三个重要议程,使德国成为数字强国。“数字战略2025”则在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德国制造转型和构建未来数字社会的思路,以及未来数字化必备的工具。

根据新华社报道,2017年4月7日,二十国集团(G20)首次围绕数字经济召开的部长会议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落幕。会议达成共识,致力实现全球所有人到2025年都能接入互联网。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部长布丽吉特·居普里斯说,数字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创造的机遇应当惠及所有人。数字化革命具有全球化,她呼吁人们避免陷入将数字化革命局限在本国的错误思维。更快的网速、更完备的网络基础设施、更好的数字化教育,能应用在“工业4.0”、网络安全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数字化国际标准也是G20成员国未来期望达成的目标。担任2017年G20主席国的德国把发展数字经济列为任内的一个工[9]作重点。

这是G20成立以来首次就数字化举行部长会议,反映出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在不断凸显。德方主推该议题也延续了中国担任主席国期间的核心倡议,当时中国提出促进互联网经济和中小企业数字化等主张。德国虽然在数字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数字基础设施、政务信息化等方面已经逊色于不少国家,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需要加大[10]对公共领域数字化的投入。(三)亚洲:追赶印度

最近,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印度得到各方关注,尤其是涉及“物联网”等技术革命时。印度技术行业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整体经济的增速。印度拥有超过10亿的手机用户和4.62亿的互联网用户,网络用户数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这些庞大的用户群体为移动互联网、数字支付、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爆炸式增长奠定了基础。

印度总理莫迪早在2015年1月就启动了“数字印度计划”,目标是到2019年实现25万个村庄通网络,并将创造超过1亿个就业岗位。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如果这些技术被采纳,到2025年,采用这些技术的应用程序可以每年产生5000亿~1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这代表着2012年至2025年间经济增量的20%~30%。

由于印度的经济规模和发展轨迹,它正在描绘一幅宏大的经济图景。大量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印度,抢滩印度的数字经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政府同样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在2016年,其总理纳吉布在访问中国期间,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进行了单独深度会谈,并当场邀请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担任马来西亚政府数字经济顾问。纳吉布表示,委任马云此职,是为了协助提升马来西亚的数字经济,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

另外,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也担任印度尼西亚政府的电子商务发展顾问,协助东盟国发展跨境电商。东南亚市场拥有约6亿名消费者,而电商业务估计仅占东南亚全部商务规模不到5%,随着越来越多富裕的中产阶级增加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电子商务的市场潜力将会十分巨大。谷歌最近一份报告分析指出,到2025年,东盟数字经济规模预计会达到2000亿美元,其中收益最大的无疑是电子商务行业。泰国

2016年9月16日,泰国成立了“数字经济和社会部”,取代原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部,以进一步推广“泰国4.0战略”,以提高创新能力。

这一新部门的首要目标之一是给泰国卫星工业和数字工业带来创新性变革。“泰国4.0战略”是巴育政府近期倡导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主张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创新性、创造性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实施该战略,泰国希望将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转型为智能化的农业,将传统的中小企业转型为智能型的中小企业,将传统的服务业变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

2016年12月9日,泰国政府和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针对双方通过合作发展泰国电子商务的一系列措施签署了意向书。

中国数字经济:成就、挑战、应对

(一)中国数字经济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目前是拥有全球最多网民的网络大国,是拥有最多年轻移动消费人口的国家,当前网上购物者接近5亿,70%是“80后”“90后”,这意味着中国年轻的网上消费人口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总人口。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电子商务大国,全球第一的移动支付大国,全球第一的物流智能大国,以及全球第一的互联网就业大国。

中国也正在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导者,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大国和强国,成为全球新实体经济的大国和强国。中国的数字经济,也已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7年3月4日,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22.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达到30.1%;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的增速高达16.6%,分别是美国(6.8%)、日本(5.5%)和英国(5.4%)的2.4倍、3.0倍、3.1倍。

除了宏观层面,微观层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数字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例如,在工业经济时代,出行行业有200万名出租车司机,而从滴滴披露出来的数据来看,注册司机已经超过1500万名。也就是说更大的开放体系,动员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造成了大规模的协作体系。还有快递物流,邮政时代达到10亿件次已经是空前规模,今天看到整个电商驱动的包裹达到300亿件。互联网分布式计算让整个商业组织形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金融领域,银行卡支付所形成的交易峰值就是1.5万笔/秒,而“双十一”支付宝的交易一度达到12万笔/秒,而且每年都在翻倍地刷新这个纪录。

中国数字经济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小型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澳洲会计师公会近日发布关于亚太地区小型企业发展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小型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展迅速。在此次受访的中国内地小型企业中,96%的企业在商务中应用社交媒体,92%的企业通过线上销售获取利润。

在此次受访的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市场中,中国内地小型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排名第一。此外,中国内地小型企业在创新方面也表现突出,有近三成(29%)的受访企业会向所在市场或全世界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11]

除了已经取得的成就,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也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在人工智能方面,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指出,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些优势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人才储备,高素质顶尖人才,永远是一个新兴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力量的半壁江山,2015年,全球顶尖期刊上发表的43%的人工智能论文作者里,都有华人的身影。另外,中国年轻人数学好,可以快速训练大批“人工智能工程师军队”。二是约束较少,相对来说,中国对人工智能的约束较少。比如政策上,采取的是鼓励为主,如无人车领域。三是大量资金在寻找风口,许多中国企业坐拥海量数据和充沛资金,一旦出现新的风口,他们就会一拥而上,人工智能无疑是一个良机。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为了转型升级、扩大规模,都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李开复提到的人才、市场环境和资金方面的优势不仅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重要优势,对于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是重要的优势和机遇。(二)全球科技格局中的中国科技

根据阿里巴巴的研究,未来5年的全球科技格局分为三大产业圈。一是拥有领先科技专利以及控制权的地方,主要是美国的硅谷、西雅图和以色列,它们拥有控制未来最重要的专利技术,包括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二是拥有巨大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地方,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也具有很强的战略跟随能力,比如今天阿里巴巴、腾讯的技术跟谷歌、Facebook是比较接近的;三是拥有强大硬件制造能力(包括芯片)的地方,以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内部分地区为主的亚洲地区。

未来5年,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名,一定产生在中美两国之间。虽然德国也很强,但是德国的“工业4.0”实际上是自动化2.0。德国人的理念是最好不要干预工厂。美国人的理念是通过一个超级人工智能中心,把生产、数十亿的消费者和数千万台的智能设备连接起来,合成一个互动的平台,这个格局是不一样的。然而在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上,中国是没有专利的。未来五年机器人和3D打印,会对全球制造,尤其是在一些大规模、全球化的产业里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未来的产业格局里,软硬一体化,硬件的智能化、软件的泛化以及数据无处不在,基本上是未来的趋势。不管做哪个行业,唯一的区别是:在生产者所擅长的某个行业,技术成本能不能降得那么快,让所有人都能用得起。今天机器人主要还是在高档汽车行业,未来会延伸到医疗行业、教育行业,将来会进一步延伸到所有的垂直行业。像物流行业,具备应用物联网的典型场景,包括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再过五年,时代的危机就有了。中国有那么多的产业工人,很多人将被机器人所替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今天生产牙刷的工厂或牙膏的工厂,可能会在五年以后被新出的创业公司用更先进的智能化的产品和方式很快打败。“95后”“00后”特别喜欢为这些新技术买单,这是时代的变化。

新一轮的信息科技都是长在“云”上,未来全世界大部分的科技也都是在信息技术之上,这个是互联网平台的价值。这种趋势会导致非常集中的、控制格局的人在收敛,今天谷歌、Facebook、亚马逊、苹果加在一起,覆盖了大约40亿的人群(有部分重叠计算)。国内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大概覆盖了15亿的人群。未来在这样的平台格局上面还会成长出很多的公司,美国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平台上面成长出了像Airbnb、推特、优步(Uber)等这样的巨型公司。新一轮中国科技进步方面,我们看到“80后”“90后”这一代人创新创业的公司,例如像Face++人脸识别的公司,它的价值远远大于“50后”“60后”转型的创业公司。因为上一代中国的企业家是没有天然内置科技基因的,所以在商业模式上会想得多一点。但是下一轮竞争是非常平台化、垄断化和残酷的,包括BAT在下一轮竞争中都感觉到危机很大,一个来自全球的竞争,另一个来自新创企业的竞争。像美国2~3年就会出现一个市值10亿美元的公司;滴滴在中国成立3年,就已达到300亿美元的估值。(三)中国数字经济的挑战:关键技术专利

目前,虽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拥有自主创新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核心技术和专利,但是一般认为的7项影响未来的关键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工业机器人、区块链)的主要专利和技术控制权仍然大都集中在美国、以色列、德国、日本手里,这是中国面临的非常大的一个挑战。例如,中国有数百个做虚拟现实眼镜的生产商,有大量做物联网智能硬件的公司,也做了一些机器人,但主要的利润、专利费都交给了美国、以色列、德国、日本。

根据阿里巴巴研究院的研究,上述7种关键技术的专利归属大致如下。

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虽然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拥有自主创新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核心技术,但是目前美国仍然占有市场主导地位。

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排名中,美国、中国、日本位列前三,且数量级接近,德国第四。从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受理国来看,美国以9786项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28%,且专利申请大多跟算法有关。其次是中国,专利申请量达到6900多项,占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20%,其专利申请着重于商业场景的应用(截至2016年3月1日)。

在物联网领域,技术研发主要依靠大公司,虽然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在物联网研发专利数量上占据领先地位,而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的物联网专利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两家公司已经成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主导营造者。谷歌安卓和苹果iOS已经完全垄断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而从2014年开始,谷歌和苹果不约而同地将手机操作系统面向物联网领域延伸,包括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移动健康、可穿戴设备等。

在虚拟现实领域,美国的专利申请量最大,其次是日本、韩国、中国。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申请量比日本、韩国、中国的申请总量还多。同时必须要提到的国家是以色列,以色列凭借成熟的影像和计算机视觉产业链,专利申请比较集中于光学、传感器设计、底层算法优化等方面,而中国的创新集中于硬件头显设备和VR内容等。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相关专利受理国主要是日本、中国、美国,其次是欧洲、德国、韩国。从全球主要申请人来看,排在前五的大部分是日本企业。其中发那科(FANUC)、安川(Yaskawa)、ABB、川崎(Kabushiki)、库卡几大机器人家族在专利申请储备上排在前几位。需要关注的是,美国智能机器人发展较快,高智能、高难度的军用机器人、太空机器人都已经实际应用于扫雷、布雷、勘查、站岗及太空监测方面。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晚,目前相关专利65%为发明专利。

在区块链领域,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过去一年纷纷投入重金开展研究和专利申请,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国际各大金融机构的青睐。例如,到2015年年底,美银已申请逾30项区块链专利。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关键技术方面,中国仍然有不足,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冷静的头脑,在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四)如何应对挑战

上述核心技术缺失,对于中国数字经济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核心技术,能够获得的利润空间将会大大受限。为应对这一调整,我们需要一些相应的措施。

一是明确“推广优势领域抢占市场、狠抓关键领域争夺专利”的策略。我国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已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虽然市场规模与美国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技术控制权在自己手里,因此应该加大我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力度,尽快抢占市场,培育骨干云计算、大数据企业,为与美国竞争积蓄能量。同时,在影响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争夺技术控制权。

二是找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配合点。政府侧重于购买云计算服务刺激云计算企业的发展,政府侧重于开放数据供企业开发使用,政府侧重于制定国家战略以指引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政府明确攻坚方向并推动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以“两弹一星”的精神推动我国核心技术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以增量带存量、以应用带核心技术”的格局。

三是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先进技术。当前民营企业在身份上更容易得到国外机构的认同。未来国家可以成立一些发展基金,用以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数字经济与跨境贸易

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组织架构变革,使得市场主体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这就意味着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主体将越来越多地在全球配置资源,生产要素和产品的全球流动和配置将变得更加频繁。

由于数字经济下,信息传递的成本、从事买卖交易的成本、物流的成本都可以不断下降,这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不断下降。

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购买他们偏好的商品和服务,而生产者也可以将其产品和服务卖给全世界的消费者。更多的购买选择、更广阔的市场,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而言,都将是极大的利好。跨境贸易潜力巨大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世界银行和埃森哲的分析,跨境贸易正在成为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在数字经济时代,这一特征变得更加明显。

如果对2014年至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做一个估算,我们看到,全球GDP的年复合增长率大约为3%。消费品零售额的年复合增长率大约为6.1%,消费品进出口总额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为8.7%。但是整体B2C电商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能高达13.5%,而充满活力的跨境B2C电商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7.4%。

上面是全球的情况,如果我们只看中国,中国跨境零售进出口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50.5%。其规模从2014年的210亿美元预计将增加到2020年的2450亿美元。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巨大数字经济协助缩短供应链,提升竞争力

跨境贸易的增长潜能巨大,其背后的推动力在哪里呢?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数字经济兴起,跨境贸易的中间流通环节已经越来越少,消费者将越来越多地与生产者建立直接联系。厂家能够直接将产品和服务卖给消费者。跨境贸易如何释放潜能

另外,在市场经济“一价定律”的作用下,全球市场整合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生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加高效的配置。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 指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在有效率市场的情况下,任何同质物品的价值应该等同。”不考虑其产成方法或生产地等因素,即是忽略所有交易成本,如运输费用、保险费等。一价定律乃经济学上的一个基本定律,主要应用在金融及汇率计算,如巨无[12]霸指数;或者研究国际贸易的交易条件。随着交易成本的下降,一价定律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国际贸易也可能迎来更大的发展。

比如阿里巴巴的速卖通业务,全球海外买家已经过亿。据速卖通提供的数据,目前这个业务已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过去12个月活跃买家超过6000万,移动端占比59.3%。而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14年的2300亿美元升至2020年的1万亿美元,同期消费者将由3.09亿人增加到超过9亿人。eWTP——新贸易革命

数字经济的大发展,使得新的生产要素需要在全球进行配置,商品和服务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而市场规模的扩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国际贸易依然面临很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更多地推动。这就要求建立起新的贸易体系。

由阿里巴巴提出的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世界电子贸易平台),是这些努力中的重要一步。这一平台是指由一个私营部门引领、市场驱动、多利益攸关方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机制)。

定位:eWTP 是一个民间企业主导、各利益攸关方参与、开放透明、市场驱动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企业、政府、国际组织、学界、社群等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在这个平台上开展合作,促进全球数据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eWTP 逐渐发展成为未来的全球网络经济共同体。

原则:eWTP 秉持自由、开放、透明、共享理念。有四项主要支柱:促进小企业发展、促进年轻人发展、促进消费全球化、促进普惠贸易。

机构:逐步建立 eWTP 秘书处、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工作组等机构,适时举办国际会议、研讨和商业合作交流活动等。

内容 :探讨全球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面临问题、商业实践、最佳范例、规则标准建议等,并推动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支持、认可和实施。帮助有关国家根据国际经验和最佳范例,梳理本国发展状况、面临困难和改革目标,加强能力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全球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打造全球网络经济命运共同体。

马云认为,eWTP的真正的思想就是要建立起新的贸易体系,实现全球买全球卖。从宏观来看,100多年以前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经济的发展是几个国王决定的。五六个国王觉得,我们国家与你们国家之间做成协议,那就开始做生意,做不了生意咱们打一场,把门打开。这是100多年以前的全球化。但是这100多年由于门被打开,整个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马云认为,贸易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一年多来,eWTP得到了国际国内社会各界特别是小企业、互联网企业、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回应和高度认同。2016年博鳌论坛期间,印度尼西亚贸易部长表示,eWTP可以成为 WTO 的孪生兄弟和一面镜子。

而其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发生在2016年G20峰会期间,WTO总干事阿泽维多前往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园区,向eWTP倡导者马云表达“携手努力”的希望。

这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的总干事和新贸易模式的倡导者走到一起,表达了对贸易新模式的兴趣。“我们需要多行一步、多行一里路,帮助中小企业一齐参与,让它们更多地从这些平台中获益。需要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平台,而这种平台是前所未有的。”阿泽维多在杭州西溪园区表示。

马云回应称,“我非常认同总干事的理念,要推动WTO的改革和升级。有了eWTP的支持,WTO将会从1.0升级为2.0,我相信我们会是2.0升级版的主要推动者。我也非常兴奋,eWTP会在WTO的框架下、在WTO平台上很好地落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