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教的9堂教育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8:17:09

点击下载

作者:林畅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世界都在教的9堂教育课

全世界都在教的9堂教育课试读:

前言

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曾问他的父亲大仲马,哪本书是他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这位写过《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等脍炙人口作品的大仲马却脱口而出:“我最得意的作品,那就是你呀!”可见,不论古今中外,人们对自己子女的成功,都是最为着重,也最感自豪的。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父母的希望所在。所有的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优秀的人才,甚至是杰出的人才。要实现这样的愿望,就离不开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无论从时间、环境,还是从作用、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看,家庭都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和第一重要的场所,于是也就有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古今中外,凡对人类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在他们人生成长的经历中,都刻下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烙印,而他们也同样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实践家庭教育。很多著名的家庭教育家都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策略就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法国有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也就是看谁有办法使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地首先来了一阵冷风,凛凛刺骨。这样,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毫无脱下的意思。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先解开了纽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南风效应)。

有时候对孩子的教育“硬碰硬”只能适得其反。从心理学上讲,儿子的磨蹭是缺乏自制力、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在孩子的学习品质中,学习认真、踏实、勤奋、自制是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一般来说,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就不可能有优异的学习成绩。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最强的一面,家长应该找出它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

家庭教育的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不同的家庭教育艺术好比交响乐中的前奏曲,能够引人入胜。“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已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而家庭教育的艺术也正逐步地展示着它的魅力:爱要得法,教要及时,严要得体。

用健康和爱心,经常和孩子谈谈心,相互倾诉学习和生活的事情,与孩子做朋友、当参谋,又给孩子做向导,并给孩子做好强有力的好后勤,那么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世上的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就像农民兄弟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一样,汗水洒在田野,金秋的季节还会远吗?

家长是在做家长的过程中才成为家长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放在家长面前的课题也永远是独一无二的。家长们迫切地需要交流、学习家庭教育的经验。

虽然每一个父母教育孩子的出发点都是正确的,但是,做法却不一定正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也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错误。但是,正是这些看似并不严重的小问题也许会影响您孩子的一生,使一个天才变成庸才。因此,每位父母都应该懂得:教育不是一件只凭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作为父母,教子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是一件趣味盎然的事情,当然,也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本书编撰的目的,是想要对处在迷惘中的家长们有所启迪、有所帮助,并能对有意在家庭教育领域进行深入探索的家长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这番良苦用心能唤醒一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能改变一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那将使作者十分的欣慰。

我们真切的希望,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能够让家长朋友从孩子一出世就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家庭这个第一课堂,将对孩子裨益终生的9堂课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引导。

本书通过浅显的文字,真挚的情谊,通过大量教育工作者和有经验的家长,以一书之地,让你放眼世界;以一席之言,让你巧妙家教!

此书在手,教子烦劳不再有!

第一课 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品德教育课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6岁之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进到学校里,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经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

所以,年轻的父母们,在你们的孩子还处在品德的可塑期时,请不要忘记对孩子品德的培养。

礼貌是做人的基本美德

文明礼貌是做人的一种基本美德。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应具备文明礼貌这一美德。我国是“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注意到人们互相交往时的礼仪同内在品格的关系。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只是品格质朴,而不注意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光注意礼节仪表,却缺乏质朴的品格,就显得虚浮。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一向以讲文明、懂礼貌的优良传统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待人以礼,讲究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孩子能够做到以礼待人。

凡是有人际关系的地方,都用得着礼貌。礼貌是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它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在行为方式上的体现。它要求一个人严守社会公德,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具体来说,态度要和蔼诚恳,言语要温和亲切,办事要顾及后果,行为要合乎公德。对老人要尊敬,对幼儿要爱护。在培养孩子文明礼貌行为方面,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在家中讲礼貌的人,到社会上也粗鲁不起来。相反,在家中都不讲礼貌,到社会上更不可能待人以礼。家中的礼貌要求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家庭日常生活的礼貌,又包括孩子学习、休息方面的礼貌,还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礼貌。也就是说,家庭的礼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这些礼貌要求都掌握了,养成了习惯,那么,到社会上就会处处表现得彬彬有礼。如果没有形成这种习惯,长大了再纠正,就非常费力了。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行为呢?

1.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打招呼

在家中,家长要告诉孩子应主动向长辈打招呼。孩子每天早上起来、放学回来,初次见到家长时,应主动问候。孩子外出时,要向家长打招呼,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去向;回来时,也应该打招呼,让家长知道你回来了,不必再为你操心。家长身体不适或有病时,孩子应主动问候、照顾,并及时提醒家长就医、按时吃药等。

2.学会运用礼貌用语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运用什么语言去同别人交往,可不是一件小事。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如何,往往反映了这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学会使用礼貌语言。例如,早晨与家长第一次见面时,要说“您早”或“您好”,而不能装着没看见;分别时要说“再见”,不能有冷漠的表示。对长辈要称呼“您”,而不是用“喂”、“老家伙”,或直呼其名。当妨碍了别人时,应表示歉意,而不应该说“活该”、“自找的”。当请求别人帮助时,应用“请”、“劳驾”;当别人给你帮助时,要表示谢意。当别人说“谢谢您”时,要说“别客气”,不能以恩人自居。当别人向你道歉时,不能得理不让人,而应该回答“没关系”。

3.懂得交谈的礼貌

家庭成员之间的交谈是常事,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交谈也要讲礼貌。交谈时,坐姿要端正,两腿不能叉开太大或跷二郎腿,不能有节奏地扭动。与人交谈时,不挖鼻孔、抠耳朵、剪指甲、搔头皮、剔牙齿等。有客人敲门要赶紧应答,主动称呼,让座倒水。长辈正式谈话时,孩子要养成不插嘴的习惯,谈话内容不适合孩子时,要主动回避。当别人与自己谈话时,要看着对方,集中精力倾听,不能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自己对别人谈话时,吐字要清楚,音量要适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能随意拖延时间。谈话时,不能唾沫四溅或者哈欠不断。

此外,还要学会尊重别人。让孩子知道,别人同你打招呼,不能爱理不理;自己心情不好时,不能随便拿别人出气等。

4.懂得用餐礼貌

吃饭时,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孩子应主动招呼家长一起用餐,不应该家长尚未入座,孩子已先坐在那里吃起来。孩子不应在长辈之前动筷,自己爱吃的菜不能抱着吃,更不能端到自己身边。不能在盘中翻拣。餐具要减少碰撞,咀嚼时不能发出声来。吃饭时,咳嗽、喷嚏都要用手绢掩住,不能冲着别人。孩子还应该主动为长辈盛饭,并双手送上。

家庭礼貌要求还有很多。人际关系要协调、和谐,就要讲礼貌。礼貌是通过文雅、优美的语言、谦恭有礼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它的根本点就是待人以礼。只有待人以礼、真诚,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然而,进行家庭礼貌教育,是一项细致耐心的工作,需要家长的精心培养,更需要家长的以身作则。

正确面对孩子的说谎问题

说谎是不诚实的前奏。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正直。但儿童说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孩子说谎的目的说来天真可笑,有的是因为做错了事以后,为了避免批评和惩罚有意说谎,有的是由于孩子的知识经验有限,对某事物不理解而无意说了谎,有的是为能得到家长或老师的赞扬,还有的则是模仿别人的样子觉得好玩。凡此种种,都说明孩子不是天生就有说谎的毛病,当说谎在儿童身上还没有形成一种瘤疾时,是完全可以纠正的。

说谎的孩子往往有较强的虚荣心,缺乏承认自己某些缺点、错误的勇气。他们不能面对现实,总想要耍“小聪明”,用说谎来掩盖错误。明白了孩子说谎的原因,家长处理时就不能一概归结为孩子的品德问题。这时父母要及时鼓励孩子大胆承认错误,切不可厉声斥责或打骂,对有意说谎的孩子应该严肃地告诉他说谎的后果和危害,及早防止形成不良品德。对无意说谎的孩子,父母要帮助他分辨事实真相,澄清错误的概念,同时防止无意说谎的孩子利用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成为有意说谎。当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时,要立即给予充分的肯定。

平时,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向人家要东西,不随便拿人家的东西,还要对孩了进行诚实教育,可讲些孩子们喜欢听的故事;如“狼来了”、“鼻子怎么变长了”。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来帮助孩子培养诚实的美德。总之,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就要把诚实看做孩子的立身之本。要让他们知道,只有诚实的孩子人们才会喜欢。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情景,孩子在玩耍时,无意中弄坏了东西,或者闯了祸怕挨大人的骂,常想把错误掩饰起来。孩子无意中折断了花盆里的花,为了怕大人发现,他们通常会把折断的花扔掉。打翻了墨水他们会把墨水瓶藏起来,再把洒了墨水的地方用报纸或别的东西盖起来。当父母发现了问他们时:“是不是你把花盆里的花折断了?”或者:“墨水瓶是不是你打翻的?”孩子联想到挨骂,就会说谎:“我没有”,或者:“不是我打翻的!”或者:“我不知道。”

当然,孩子的这些谎言是很容易被父母识破的:“不是你折断的,家里还能有谁呢?”“墨水不是你打翻的,家里还能有谁打翻,还把报纸盖上呢?”

孩子不敢公开承认,而说谎,使大人苦恼、痛恨。因为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知道说谎最坏的习惯,甚至是道德所不容的。小事说谎,虽不值得追究,但可怕的是一旦放过怕会养成孩子说谎的恶习。所以父母总是从小就教导孩子不要说谎,而遇到自己的孩子说谎就非常气愤。总想好好地教训他一下,于是就狠狠地责备、骂几句,想使孩子惧怕,以后不敢再说谎。

而事实却正好相反,父母责骂得越厉害,孩子为了挨骂,遇到闯祸了或做了什么错事,就越说谎。

从前有一个孩子顽皮得很,上课不认真听课,下课不做功课,结果语文和数学考试次次不及格。父母要看成绩表,孩子怕挨骂就把成绩单的分数涂改成及格,有时实在无法涂改,他就说成绩单丢了。父母一看就知道成绩单的分数是涂改过的,便质问。追根到底是多少分?为什么要涂改?或者怎么丢的?是多少分?父母发现一次责骂一次,但儿子仍然涂改或谎说成绩单丢失了。父母气得咬牙切齿,对儿子毫无办法。而且由对儿子成绩的不满,渐渐转变为对儿子说谎的愤恨。那么这事的发展,责任究竟在谁呢?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会挨骂,而寻求的一个避难所。”这话千真万确。孩子一方面被教导“不要说谎”,另一方面却又有因说实话而挨骂的经验。这种矛盾是造成孩子为自卫而说谎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在通常情况下,是大人给孩子造成了不得不说谎的形势。

因而,杜绝孩子说谎的最佳对策是不追究,让孩子消除说实话的顾虑,而自觉地不去说谎。从上面所举的前两个事例来说,当父母发现孩子折断了花时,可以说:“花儿开得好好的,可以供观赏,而且也是生命,以后再不要折断了。”或者:“幸好墨渍渗透得还不多!”这样消除了孩子对自己做错的事,或闯下的祸会被挨骂的顾虑和惊怕,就不会再说谎,反而会反省:“当时应该据实向父母讲清楚,父母会原谅我的。”

总之,孩子说谎是时常发生的事情,要想杜绝孩子说谎、养成孩子诚实的习惯虽然至关重要,但确实不易。它要求父母耐心和热情开导,消除孩子对说实话的顾虑。当然,父母也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孩子说谎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那样,又会变成放纵。孩子只会越说越厉害,直至走上邪路。

学会感恩,拥抱大爱

古话有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应该从小引导他们,做到知恩感恩,这些“恩”包括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等等。

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之心。我们常说的“孝道”、“尊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感恩。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哲学。人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激给你新的生活体会的人,甚至感激孤独的夜晚陪伴自己的一支寂寞的歌曲……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类情感世界里一个温馨的成分,是理解,是宽容,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拒绝感恩,是道德的失落,是不文明的表现。我们应在全社会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在公交车上,一个人给另一个人让座,让座者并不需要回报,这是一颗爱心在闪光,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看到那颗爱心;在学校里,教师教育学生,为社会精心培育栋梁之材,为孩子的人生奠基,教师本身并不是为了从孩子那获得回报,家长要让孩子看到教师职业的光辉;交警在路上值勤,他们吃了那么多的苦,并非为了每一个行人感激他们,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没有他们的奉献,所有人都没有一个方便的生活;除夕之夜,一台晚会让千万家庭沉浸在团圆的幸福和快乐之中,家长要让孩子理解晚会的工作人员、电力部门、各地的交通部门、国防战士、电信部门等的无私奉献使大家有了一个平安夜;一幅画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亮丽的颜色,要让孩子明白画家的价值;即便是孩子遭受了一场挫折,家长也要让孩子明白,这一次挫折让孩子体验了人生的辛酸,使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减少再次遭遇这种挫折的可能……

作为家庭教育,家长要习惯让孩子说“谢谢”。获得别人帮忙或因麻烦他人而表达谢意时,许多人说“抱歉”的情形甚多。但是,自己受人感谢时,听到“谢谢”比听到“抱歉”更觉高兴。

如果平日不习惯说“谢谢”,一旦话到嘴边即有可能产生排斥感,然而习惯之后,会感觉它是一种轻松表达的措辞。当自己说“谢谢”时,可以像“你好”一样的轻松愉快。

毕竟,不麻烦他人便可以存活下去的人,恐怕一个也找不到。对别人的帮助明确表达感激的心情,对周围帮助自己的人要懂得怀感恩之心,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没有周围人们的帮助,没有人会获得成功,也没有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当我们每天享受着清洁的环境时,我们要感谢那些保洁工作者;当我们迁入新居时,我们要感谢那些建筑工人;当我们出行,要感谢司机……

要教会孩子,在未来的社交场合,以感恩之心,从对方的立场和对自己的帮助看问题,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给对方一种尊重感、归宿感,达到一种心理沟通。

要教会孩子懂得感谢,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只记得自己的辛苦和努力的人不容易凝聚人际关系,你必须让孩子意识到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想实现人生的理想就愈加困难,为了巩固这种意识,请将“谢谢”当做孩子的一种习惯从小培养。

邓小平古稀之年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怀着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价值。当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走上银幕时,人性的善良再一次被点燃,这个原本该走入研究生院的大学生,却义无反顾的从繁华的城市走进了大山。这一平凡的壮举刺痛了每一个人的眼睛,也点燃了每一个人内心未燃的火种。而让他作出这一抉择的理由很简单: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徐本禹用他感恩的心,为大山里的孩子铺就了一条爱的道路,点燃了摆脱贫穷的希望,完成了他的职责,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父母往往不懂得让孩子对自己说“谢谢”,久而久之,孩子享受父母的关爱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没有意识到鼓励孩子对父母表示谢意也是同样的重要。直到孩子大了,孩子依然对父母进行无止境的索求,这种现象不在少数。这是家庭教育的不足,也是父母的悲哀!毕竟,这是父母应得的,并不是受之有愧。然而,多数父母的观点是,他们认为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的责任。这种观点和态度将使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给予很重要,但是却不知道他们向父母表示感谢同样的重要。

当然,父母不必每次给孩子准备了晚饭或者收拾好衣服都得要求孩子说声谢谢。

如果父母经常带他去看电影或者给他买了他最爱吃的东西,父母就要告诉孩子:“如果能听到你说‘谢谢’我会非常高兴。”父母之间也可以相互配合,当妈妈给孩子准备好了他最爱吃的饭菜时,爸爸就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做了这么多好吃的饭菜是不是很辛苦?你和我都应该谢谢妈妈。”这时候最为重要的是妈妈的反应。因为当孩子看到他的感谢每次都能使妈妈开心地笑,慢慢地他就会从这些生活小事中懂得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己高兴,也使其他人感觉不错。

家长要注意,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绝不能仅限于让孩子对父母的养育辛劳感恩,既要有对家庭的小爱,也要对社会怀有大爱,也要培养孩子对事物及挫折怀着“偏爱”,要从培养孩子完美的人格出发,才能真正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能理解父母的人,充满爱心有人,能承受各种生活压力的人。

真诚做人,灵活做事

真诚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吹雨打。

学会真诚做人,就要不喧闹、不矫揉、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

真诚做人,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这种能够让人受用终身的好品质,父母应该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小孩进行引导。

少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和个性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德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智力教育与做人教育要相结合。因此,应把做人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从小严格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无私的人,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到底什么方法最管用呢?好像没有什么特效方法,有的方法只能是方法而已,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家长应该尽早关注孩子的种种行为,从早教育引导才能有效,等到问题出现以后,就会追悔莫及。因此,奉劝家长们从准备要孩子开始,就应该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千万别掉以轻心!

家长教育孩子的最好内容就是:有端正的生活态度,有正直的做人标准,有一颗真诚对待他人、对待事物的心!

有端正的生活态度。“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各个家庭总不能都是一个模式,有官有民,有农有商,有贫有富,有升有降,有得有失……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的生活态度是怎么样的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的孩子的心灵。家庭的这种环境,是在不知不觉中“润物细无声”的。官家子弟,富家小姐的做派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实还有一种情况:现在贫困人家的孩子不是“早当家”了,出问题的多了。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父母身上。父母是不是天天在抱怨这抱怨那,是不是游手好闲,等待吃“低保”,不劳而获还沾沾自喜!长此以往,孩子能心平气和,能不嫌贫爱富吗?

有正直的做人准则。有是非观念,有爱憎之心,有正义感……假如这些在家长身上没有,孩子上哪里学呢?学校、社会教育都会大打折扣的!

真诚对待他人,对待事物也是非常关键的。有爱心、有诚心、有热心、有忠心……孩子就会与人交往,与人相处,真心帮助别人,自己得到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心地坦然,怎么能不健康呢!

真诚做人是“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人所左右;灵活做事是“圆”,圆滑世故,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态度不鲜明,懂得处事灵活而心态成熟,永远让人捉摸不透。

父母教育孩子灵活做事,真诚做人就是要从小教育孩子方中有圆,圆中带方,方圆相济。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之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糊涂的智慧,有疯俊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孩子将来无论是在商界、官场,还是交友、情爱、为职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人生在世只要运用“方圆”之道,必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无论是前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

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人能承受大喜悦与大悲哀的突然发难。真正的“方圆”人,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谨记:授好方圆之道这一堂课的最重要的老师就是父母!

学会给予,利他就是利己

现在的父母们热衷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技艺训练、学习强化等,把注意力仅仅集中于孩子适应能力的培养上。这样便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学习努力、听父母话的乖孩子”。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便会产生扭曲。他对朋友不仅不会充满友情,甚至还会把朋友视为竞争对手。于是,在处理与朋友或其他人的关系上,也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判断的标准,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抚养者轻视对孩子进行体谅他人和意欲这两个最重要的人格要素的培养,只把注意力集中于使其获取知识和适应能力上,最终便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由于这样的孩子没有亲密的朋友,在青春期里即使遇上了烦恼也没有可以诉说和商量的人,稍遇困难便遭挫折。

并且,不与朋友玩耍、只知埋头学习、交友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的孩子,到了中学或者大学以后便失去了学习热情,这种可悲的例子现在有增无减。

在良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下,两三岁的孩子就能做些简单的关心他人的事,如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为父母搬凳子、送盆子、递衣服、取毛巾;主动帮小朋友拾起玩具、手绢;能同情受欺侮的小朋友,用笑脸和动作表示安慰;知道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事,会用动作、表情表示制止;见到小朋友摔倒了,懂得去扶;在成人启发下,能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玩,不抢夺别人的玩具。这些都说明,幼儿在正确的教育和影响下,能以助人为乐。所以,要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需要从小开始。

怎样从小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行为品质呢?

1.日常小事的熏陶

当孩子初步懂得好坏以后,就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做一些关心他人的事,尽管这些事是那么微不足道。例如,妈妈洗衣服累了,让孩子主动过去给妈妈捶背;爸爸口渴了,让孩子递上一杯茶;孩子大一些以后,还可以让他承担一些必要的家务。诸如扫地之类的小事,都能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

2.教儿歌、讲故事

可以给孩子教一些他们容易接受的儿歌,如“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他一个,大的给别人,小的留给我。”“玩具玩具大家玩,你也玩,我也玩,大家一起玩。”由学念歌词到会唱,唱过以后,再有意识地教他们实践一下,效果就更好。另外,像大家熟知的《雷锋叔叔帮助他人的故事》、《孔融让梨》等故事,形象,生动,经常向孩子讲这一类故事,启迪孩子幼小的心灵,并要求他们照着去做,日积月累,就会见到成效。

3.及时地进行表扬、批评

孩子做了关心他人的好事,应该及时肯定、表扬,让孩子理解这样做就是关心他人的好行为,唤起孩子由此而产生的欢乐情绪和自豪感,强化孩子这种关心他人的心理。反过来,当孩子受到别人的关心以后,也需要让他懂得感谢。生活告诉我们,一个不知道感激的人,很难设想他会主动关心别人。孩子做了自私自利的事情,则要及时教育,使孩子知道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是错误的,必须改正。

4.为孩子做出榜样

孩子天真无邪,单纯幼稚,是非观念不强,性喜模仿。他们常以成人的好恶为标准,不加选择地进行模仿,耳濡目染受到影响。为此,父母和周围的成人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注意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去教育影响孩子,为孩子做出榜样。很难想象“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家长能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心地为他人,一心为集体。

5.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

要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就要在他身上培养起美好的情感——对人的爱,通过各种具体活动,使他关心和热爱自己的父母亲、周围的成人和小朋友,有对别人的同情心。现在有的独生子女,接受了父母和周围人们过多的溺爱,而缺少爱别人之心。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发展下去就会形成“自我中心”性格,“一切都要为我”,自私、任性,甚至发展为粗暴的行为。其实,爱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不仅父母亲爱孩子,还要培养孩子从小爱别人,使他心地善良,能把别人的不幸当做自己的不幸,从心灵深处关心别人,体会别人的痛苦。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对集体、对人民和对祖国的热爱。

奋斗不止,自立立人

毋庸讳言,身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专心于学业,长出息,长本事,能够出人头地。这种望子成龙的想法,对家庭、对自己都是有益的。但由于每个人的素质、能力、所处的环境与条件等诸方面原因,并非每个人都能遂愿,都能成功。我认为,只要孩子脚踏实地努力了、奋斗了,问心无愧就足够了。对孩子,家长只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平等探讨,共谋发展。作为父母主要是做好孩子的参谋和后勤,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

我国传统的家教方式,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以及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家长制”做法,像《大宅门》里的李香秀之母教育其过继的儿子一样,不厌其烦地让他“好好念书”,并用“开银行”与“掏大粪”的未来职业任其选择,也是一种成功。如今有心人已把城市家教方式归为六种类型,即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放任型、保护型及干涉型。我认为营造民主型的家教氛围是每个家庭应追求的境界。常言道:树大自直,自助者无助。就像李鹏同志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样,还绿色于原野,还自由于童趣,放飞孩子的梦想。用现代观念看,有什么比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更重要呢?只有自由而舒展的生存空间,才能培养出健康独立的人格。孩子在伦理学上虽然是你的子女,但在社会学上他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生存意识和生活目标,以及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孩子重大人生选择面前,孩子是选择的主体。家庭是孩子最可信赖的港湾。

1.给自主、任孩子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事情

营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平台,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天下最爱孩子的人莫过于父母,哪个父母不渴望孩子少走弯路,早日成才?问题是应明白该如何努力。寓教育于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中,应当让家庭充满平等、理解、互助、宽松、和睦的气氛,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体味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孩子讨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引导孩子弃恶扬善,提高自我接纳程度,并不断肯定孩子的各种努力,鼓励孩子走向成功,这样做就会极大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功欲望。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敢想、敢问、敢干的创新精神。

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要放心地让他自己做,尊重孩子的选择,尽管他自己做得不是最好,但他努力了并且一直为做得更好而努力。相信孩子是最优秀的,相信他定会成功。“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也是有限度的,就像不可以去高速公路上踢足球一样。适时涉及一些普法知识,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正直、诚实、进取的品格,把自己的自主和自由限定在道德、伦理、法规的大棋盘中,树立辨证的、科学的、健康的、全面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2.给目标、令孩子欣然接受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里探讨的是父母如何给孩子当好参谋和向导的问题。同孩子平等协商、心平气和地商定一个彼此都能认可的目标,一个跳一跳能够得到的目标,或者说一个确切的定位,并为之矢志不渝地奋斗,锲而不舍地干到底。常言道,人无压力轻飘飘。要有自我加压、思危奋进的意识,事实上人有一定的压力才能出成绩。要深信人的可塑程度和潜能发挥,要让孩子自己明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理想、抱负是每个孩子心灵世界的灿烂阳光。父母为孩子谋划设计的目标,是指导性的、协商性的,而不是强迫命令式的。金光大道在眼前,该怎样走好由孩子自己选择。一溃千里的事是父母不忍心看到的,累死也做不到的事,父母也绝对不会逼,由孩子好之为之,但莫辜负了自己的天赋和大好年华!

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克服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的缺点,把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努力密切结合起来,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夯实做人之本,养成做人、做事与学习的良好习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沿着既定的人生轨迹走下去。

3.给保障、祝孩子一路顺风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里讲的主要是作为父母的后勤保障作用。如果说课堂教育的责任在于学校,那么家庭教育的责任父母是不可推卸的,“养不教父之过”。事实上孩子从出生那天起,父母就承担起家教的义务,管孩子吃饱,管孩子冷暖,关怀备至,直到孩子长大成人,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和铺就必要的物质条件,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教孩子说话,教孩子走路;孩子周岁的时候,摆上钢笔、字典、计算器之类供其选择,以此推断孩子的未来。

在生活上,要对孩子严格要求,自幼培养孩子勤奋、俭朴的习惯,使其意志得以磨炼,品质得以全面发展。有目的地启迪其自立并自强。

4.居家不可无书

一个合格的家庭“居家不可无书”,特别是优秀的作品和高尚的读物,能够开启孩子的智商,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胸怀。由此带来的好心情会激励孩子一如既往地奋斗不息。

勇于认错,绝不护短

孩子在外面玩,免不了要闯祸。男孩子在外面玩耍,争吵起来后又打了年纪小的玩伴,结果被打的小朋友的父母来找大人兴师问罪。或者为抢玩具,而弄坏了别人的玩具,甚或踢球玩,一脚不小心打坏了邻居的玻璃。这些在有孩子的人家都是常有的事。

在以前,当孩子闯祸时,多是母亲出来抵挡,总觉得是自己没有把孩子管教好,所以在外面欺侮了小朋友,或打坏了邻人的东西。因而遇到了这种事,做母亲的总是说:“妈替你去道个歉,只是你以后不要再打别人!”

当然,为了避免和邻人起冲突,搞好人际关系,父母偶尔代孩子道歉也有其必要。但是对于已经能够分辨是非的孩子来说,做父母的还是应该尽量从旁教育他、协助他,使他认识到错误而主动去向受害人道歉,养成孩子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的责任感。这样,孩子以后自己也会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检点。同时,长大了在社会上也会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否则,一切都由家长负责,孩子无任何内疚感和责任感,不但不会像母亲所希望的“以后不再犯”,而且会变成一个缺少独立性且无责任感的人另一方面,孩子在外面闯了祸,因而父母不知道,于是别人的父母找上门来告状。这也是常有的。在外人来告状时,孩子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害怕自己的父母责骂,而不敢承认,甚至躲藏起来;一种是怯生生地承认了错误。

但是不管怎样,当外人来告状时,父母一定要冷静热情倾听受害人父母或本人的申述,然后当着孩子的面弄清实情,应该向对方道歉的,应吩咐孩子向对方道歉,当然做父母的,在自己的孩子认错后,也应向对方家长道歉,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应该在道歉后照价赔偿,或者该付医药费的,就应该支付医药费。以此来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事物。这是正确的态度,也是不少家长所采取的态度。

但是应该看到,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不少的家长,他们不是采取教育自己子女,向对方道歉的态度,而是对自己孩子采取护短的态度。事实俱在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的孩子,或损坏了人家的东西。他不但不责备自己的子女,不教育自己的子女,反而认为对方来告状是错误,认为孩子在外面打架或做别的事,与他无关。甚或强词夺理说:“我的孩子也挨了打。”或“那东西根本不是我孩子打坏的,我孩子绝不会去损坏你家的东西!”

这样护短的结果是孩子在外可以做坏事不负责任,于是越学越坏,并且做坏事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公然喊叫:“你去告诉我父母好了,他们根本不会相信!”后果当然不堪设想。

此外,孩子在外面玩,有时被一些大孩子或特别霸道的孩子欺侮了,夺走了玩具,被打得鼻青脸肿或摔得鼻青脸肿,而哭哭啼啼跑回家来,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小学生中,相当普遍。这时有的母亲心疼自己的儿女,又恨自己的儿女在外面惹了祸,便闹着要去找欺侮她儿女的孩子算账,或者骂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会打他呀!下次他再欺侮你,你就还手!”

仔细想一想,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算账和报复,只会使孩子间的打斗越来越厉害,而且可能使无意的伤害转变成有意的伤害。

所以在出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时,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静。倾听孩子的申诉,帮助孩子洗伤擦药,教导孩子以后尽量避免与那些顽童玩耍。同时,也可直接找欺侮了自己儿女的孩子问明事情真相,勉励孩子们和睦相处,不要打斗。以免事态扩大,结成冤家。当然,必要时还是可以找对方家长,共同进行教育。但注意一点,那就是找对方家长,不只为了算账。所以要冷静友善,以共同合作教育双方孩子为目的。

现在的孩子从小被父母娇惯,再加上一些父母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欠妥,有时一件事或一句话,就会搅乱了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像一个电视小品里表演的那样,当孩子把复习资料借给了生病的同学后,这位母亲就训斥孩子说:“你真傻,帮了他,等到毕业考试你不就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吗?”此时,这个孩子的表情是疑惑的。也就是说,这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指导思想是错误的,如果经常这样教育,容易使孩子形成利欲熏心的坏品德。正确的教育思想应是从小培养孩子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孩子向雷锋等英雄人物学习,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要抓住孩子某一时刻或对某一事件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注意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上进心,每当他们做了好事要及时肯定、表扬,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责任——学会做小大人

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见有一类人,他们头脑聪明,也很能干,但却是工作平平,甚至常出纰漏,究其原因,周围人的共同看法是,此人缺乏责任感。相反,另一类人并无过人之处,但做事却是目标明确,坚毅果断,敢作敢当,事业有成,与其共事的人也很信任他,具有良好的信誉。分析原因也很简单,对人、对事、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可见,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不少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学校、家庭、社会都应重视对孩子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孩子从小对自己没有责任感,将来怎么会对家庭,对事业有责任感呢?因此,孩子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对塑造完美人格,建立和睦幸福家庭,造福社会,意义非常深远,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诚然,作为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是应该的,但与此同时,却忘记了孩子是要学会负责任的,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怕孩子为难,怕孩子有闪失,于是有的家长在无形中对孩子的关心太过分了,把好鸡好鱼推到孩子面前:多吃点;而自己却拿起鸡头鱼头:妈妈爱吃这个。有的替孩子洗衣、叠被、收拾书包、打扫房间,甚至替孩子做作业——生活中的事几乎都被家长包办代替了。难怪有一自小由爷爷奶奶照顾的女孩,12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长此以往,孩子根本学不会生活自理,更谈不上关心家长,关心他人和对社会有责任感了。小到吃饭穿衣,大到报考什么学校,选择什么工作,都由父母代劳。他们是一方面自我意识很强,处处以自己为中心,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对周围的一切又漠不关心,冷眼视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连最起码的责任心都没有。他们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穿,背心不会洗,牙膏让人挤,纽扣要人系,家长病了连一杯水也不倒,又怎能想起去关紧滴水的笼头,扶起摔倒的老人,摆好碰倒的自行车,给站在自己身边的老人让个座,擦净迈向楼梯的脚上的泥巴?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毕竟是孩子,还小,树大自直,长大了自然就行了。岂不知,孩子的责任感是应该从小培养的。平时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不舍得放手,事无巨细,都替孩子想到做到,很难想象他们长大后就能体谅父母,关心他人,能干好自己的事,有强烈的责任感。因此,需要从小开始就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父母应为孩子做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宋代思想家张载曾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终身的。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也是为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时,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就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这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基础。接受了别人的东西说谢谢,和别人分手说再见,客车上给老人让个座,在家帮老人拿拐杖,晚上睡觉向长辈道声晚安,帮小朋友系鞋带,有了东西分着吃。慢慢地,你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责任心增强了:手绢自己洗,闹钟自己定时,吃饭时给家人摆好凳子。不定哪一天,当你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时,放学回家的孩子不忙换拖鞋,从门口探进头来问:“妈妈(爸爸),需要我打水吗?有垃圾要倒吗?”那时,你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

2.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过错负责

有位著名教授说,国人为什么缺乏责任感,不能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这与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关。

他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小孩子走路撞到了桌子,中国的家长会一边敲打桌子一边安慰孩子:“谁让你撞我们宝宝的,宝宝不哭,妈妈打桌子。”这样说孩子是不哭了,但孩子会以为他撞桌子是桌子的错,是桌子的责任而不是他自己。而同样的事情,日本妈妈是这样做的:把宝宝叫过来,告诉他你撞桌子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你走得太快,来不及刹车;二是你走路不专心;三是你没看到桌子。然后对孩子说:“来,现在你重新来走一次。”

所以,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给孩子一个闹钟,家长不必早上天天叫。如果起晚了来不及吃早饭,让他尝一次饿肚子的味道,迟到了就让他尝一次在众目睽睽下的难堪,等他有了这些体验,你再告诉他,上学是自己的事,不迟到是自己的责任。总之,家长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论事情的好坏结果,只要是孩子的独立行为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作敢当,不要逃避责任,应该勇于承担后果。

3.尊重孩子,有事同孩子商量,让孩子自己作抉择

家里有关孩子作决策时,是听取孩子的意见,还是父母说了算?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小,经验少,不用征求孩子的意见,大人商量一下就行了。这种做法是失当的,一是不尊重孩子,二是不利于培养孩子做生活的主人。孩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是非的标准。例如,孩子参加兴趣班和艺术班,父母就该和孩子商量,如果孩子愿意参加,父母就可以给孩子投资,花钱交学费或者买些乐器,并提出要求:既然是你自己愿意学就要有始有终,不许半途而废。这样一来孩子的事自己作了决策,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特长。这才是对孩子的尊重,才能更好地促使孩子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任。

总之,强制性的做法是不利于教育孩子的,只有同孩子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平等关系时,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课 潜移默化的自驱力——性格教育课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俗话说“勤能补拙”。说勤奋能弥补智力的不足。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

良好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受父母性格的影响,因为孩子从来到人世以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环境。一般来说,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比较多,他们对父母的行为耳濡目染。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长者,也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模仿的榜样,父母的举止、谈吐、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的性格发展打下深深的烙印。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告诫做父母的:“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切的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环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炉,良好的性格特征,要靠父母熏陶和培养。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母亲爱打扮,虚荣心较强,女儿也往往喜欢打扮,虚荣心也较强;父亲不拘小节,谈吐粗鲁,儿子也往往油嘴滑舌,口出脏言。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优良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许多家长也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影响孩子良好性格培养的因素有哪些呢?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并积极利用有利因素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让他们积极健康地成长呢?

自信是成功的金钥匙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抑或在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撑作用。

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一直是积极上升的,可以想象其累积效果是十分壮观的。

自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能真正做成什么事情。然而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的长期培育。自信心是随着主体与客体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信。

首先,提高孩子的自信认识。

1.及时赞扬孩子,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

著名的教育家盖杰说过:赞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种激发行为动机的方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赞扬,少一些指责和批评。

人的自信需要外界的认同和赞赏。某一行为倘若得到外界的肯定,人的自信就会由此大增。孩子正处于自信形成的过程中,更离不开成人的肯定和赞扬。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独特才能,看到孩子的长处和优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从而促进自信心的健康发展。

有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男孩乘公共汽车,上车坐了一段路程后,一位年迈的老婆婆上车了,母亲起身让座,并对男孩说:“来,小大人,站一会,看看能不能坚持住。”小男孩高高兴兴地站在坐椅旁,并认真地扶着坐椅不让自己摔倒。母亲马上热情地给予了“好样的!”三个字的赞扬。

这样,孩子由于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赞扬,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或可以是一个好孩子,日积月累,其自信会日趋增强。

2.充分信任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耐

别人的信任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动力,能带给一个人足够的信心。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更是这样。信任是一种态度,家长对孩子的信任是孩子形成自我力量感的基础,它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他们在父母的眼中是有力量、有能耐的。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会成为孩子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一个暗示,孩子往往会按照父母的期待去发展,父母总说相信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让父母可相信的人;而如果父母总对孩子表现出失望、无望,那么孩子就会真的成为一个没有自信、让人失望的人。可以说,孩子就是按照父母的期望方向发展的。

信任的力量是神奇的,父母必须相信、信任自己的孩子,才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父母的期望中,孩子可能做得不是很好,但是不管怎么样,要让孩子感觉到:爸妈从来都是信任自己的,自己是挺不错的。因此,父母在言谈中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充分信任,在具体生活事件中要表现出对孩子信任的姿态,让孩子发表意见,做可以做的事。

3.正确评价孩子,让孩子不轻言放弃

当孩子慢慢懂事后,就开始认识自己,也很注意别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常常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其行为则表现为积极、果敢,而且情绪稳定,有很强的自信心。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否定的,孩子的行为经常受到家长的批评、训斥,他们便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行为变得无所适从,畏缩胆小,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因此,家长要高度重视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要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因为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对孩子的志向、情感行为会起持久铭刻的作用。当然,并不是只能作赞许、肯定式评价,不能作批评,而是父母呈现出的评价倾向应是积极的、热情的,对孩子的问题要鼓励性地提出,要饱含期望地指出。如“如果……就更好了!”“下次会更好的!”等等。从而激发孩子的自信,相信下次会更好,不言放弃。

其次,丰富孩子的自信体验。

1.培养孩子一技之长,使孩子在许多场合获得赞赏

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天赋的,每个孩子的天赋又是各异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孩子的天赋和能力倾向从小便会显露。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运动;有的孩子爱唱爱跳,擅长文艺;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爱绘画。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专长,顺势加以引导及培养,促进他们在某方面具备其他孩子所不及的专长。使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强者,从而增强自信心。这样,即便孩子在其他方面不行,也能因为自己出类拔萃的特长而在同龄人中获得尊重,为自己赢得一个自信的理由。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也会非常投入,奋发努力,或许还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培养孩子的专长,孩子就有了一种竞争优势,具有了上进的动力,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

2.鼓励孩子挑战困难,享受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孩子生来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冒险、做危险的游戏,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就是从这里产生的。而且孩子总是希望受到大人的夸赞。做家长的应利用这种心理特点,鼓励孩子向困难挑战。让孩子在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享受胜利的喜悦,从而增强勇气和信心。而不要总是大惊小怪地说:“那可不行啊!太危险!”“太吓人了,可不能干啊!”这样剥夺了孩子尝试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怯懦。如一个小孩在游乐场看到很多大孩子都在兴高采烈地玩“碰碰车”,他很眼馋。妈妈劝他去玩,他胆怯地说:“我不会。”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心情紧张地坐到车上,车子飞快地跑起来,到处乱撞,他的脸涨得通红,用手紧紧地把住方向盘。游戏结束后,他满脸放着光彩,激动地对妈妈说:“我会了,我还要玩!”他克服了心中的畏惧情绪,变得有信心了。

3.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孩子拥有被信任的体验

孩子的同伴交往是他们社会化的需要,是童年情感生活的寄托,是孩子最需要、最独特的一种交往类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同龄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起自信心。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则会使被拒绝儿童变得更加孤僻和自卑。因此,父母应该积极地帮助孩子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有丰富的渠道与同龄人交流、交友,向同伴展示自己,获得同伴的接纳,进入同伴圈子,赢得同伴认可,使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增强自信。

再次,引导孩子的自信行为。

1.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尝试

孩子具有好奇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孩子在3岁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能力后就迫切地要求表现自己,产生了强烈的“我自己来”的愿望。他们开始试图摆脱成人的帮助,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要自己吃饭,自己玩,自己做事,等等。家长可以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引导他们去尝试和探索身边的各种事物,让他们在尝试和探索中了解事物的性质,增强自身的能力,从而增加自信。例如,孩子在三四岁时喜欢玩水,就让他们自己洗小手绢、给娃娃玩具洗澡、洗刷各种塑料玩具等,做这些事既满足孩子玩水的兴趣,又给他们带来欢乐,而且事情成功之后也会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动手能力,为建立自信打下基础。

2.有意识地让孩子担当一些责任——承受

要相信孩子并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孩子年龄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潜力,这是现代科学所证明了的。有些家长常因孩子年龄小而替他们做许多事,这样孩子就会凡事依靠家长,久而久之便难以建立起自信。为此,家长应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能力的强弱,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如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收拾玩具和书包,整理自己的床铺;让孩子对家里的事情,如节假日的活动计划、经济开支计划、装潢布置等提出建议,如果合理,就尽可能采纳。让孩子做各种各样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要求他完成好,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使孩子从承受责任中获得自信,确信“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3.多给孩子提供“玩”的机会——锻炼

孩子是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玩”是孩子的最爱,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开始认识自我:“我跑步很快!”“我做的泥娃娃很漂亮!”“我很勇敢!”等等。孩子在这个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在“玩”的自由状态下,会更容易、更自然地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肯定自己。而一个人在“玩”中的自我肯定更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对于孩子来说,能够找到自己的优点并为同伴认可无疑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满足感、成功感。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多给孩子提供“玩”的机会。让孩子在饶有兴趣的“玩”中学会“玩”、探索、冒险、尝试。因为对孩子来说“玩”不仅仅是“玩”本身,它意味着孩子获得情感上的各种体验、各种需要;意味着孩子自信行为的实践和锻炼,是极其宝贵的。

总之,只要我们家长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仔细聆听他们的心声,敏锐察觉孩子的感受,积极采用各种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相信孩子的自信会大大提高的,会为孩子的人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扬起生命的自信之帆!

乐观的性格滋养心灵

真正的快乐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对周围变化繁复的世界有足够的抵御能力。让孩子开朗乐观,有自制力,而且非常自信。可不是给他买个心爱的玩具那么简单。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结果”。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孩子则相反。但心理学家发现乐观思想是可以培养的,即使有些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品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实现。

要培养孩子乐观的品质,父母首先必须有乐观的思维方式。父母在处理自身问题和家庭问题时的乐观态度,对孩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养成乐观品质。如果这会儿下雨了,就要引导孩子说:“下雨了。”而不要说:“该死的天,又下雨了。”因为这样说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当然,就算说,“太好了,又下雨了”,也不能使雨发生任何改变,可是如果把这种话说给孩子听,情况就大不一样!“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鸟在歌唱,小草也在歌唱,它们都得到了雨的滋润。”这样就会把快乐传递给孩子,让他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正确与否,显著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不要把几次错误夸大成永久性的过失,应让孩子体会到孩子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变。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之上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言行应以欣赏鼓励为主,并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势和亮点。

开朗乐观,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性格品质。调查显示,开朗乐观的人不仅较为健康,例如癌症罹患率明显低于悲观抑郁者,而且婚姻生活较为幸福,事业上也较易获得成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具有这种正面性格呢?

给他一些发呆和闲逛的时间,能够获得成功的孩子通常也就能得到快乐。然而,在帮助你的孩子准备应付未来的种种挑战的同时,你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把孩子的时间填得太满。在大人们都高喊减压的年代,小孩子也需要同样没有压力的空间,在各种训练班和课程之间得以喘息。

给他们一些望着天空的云发呆的时间,这种你看来是无聊的活动其实是孩子的想象力充分活动的时间。让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去抓小昆虫,堆个样子奇怪的雪人或者是看蜘蛛结网。这些活动都将给你的孩子一个自己去探索世界和追求快乐的机会。

那么父母们呢?为什么不试试也在自己拥挤的日程中抽出个小空隙,加入到孩子们欢乐的队伍中去。从帮儿子洗个澡,到全家人在院子里数星星,其实快乐到处都有。

教会他帮助周围的人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在周围的大环境中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成员,自己的行为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要让孩子产生这种感觉,你就需要多为他制造一些给予别人帮助的机会。比如,和孩子一起整理那些他已经不再需要的玩具,捐给福利院,或者其他有需要的孩子。

即便是非常小的孩子也能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国外有很多专门为孩子设立的福利机构,这些机构中最受欢迎的活动就是教小孩子用家里的废旧布条填充玩具熊。即使是只有2~3岁的小孩子也会兴高采烈地帮忙给小熊粘上眼睛和嘴,然后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更多的身体活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你有没有陪你的孩子在户外打场雪仗或者去滑雪?除此之外,和孩子在公园里追逐,带他一起去郊外远足……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孩子的体能和力量,更大的好处是让他有机会开心大笑。这些让孩子保持活跃状态的活动有助于减轻压力,让孩子们能用一种更加健康的方式呼吸。

身心健康的孩子对自己的形象会有一种更加积极的理解方式:他们为自己所能完成的事情而骄傲,而不是因为自己长得什么样而焦虑。如果你能鼓励你的孩子去参与一种他喜爱的活动,实际上也就是又多给了他一种寻找快乐的方式。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多讲讲笑话,唱那些可笑的歌谣,或者不妨开个自嘲的小玩笑。笑不仅对孩子,对大人也很有好处。其中有一点好处纯粹是身体方面的:当你大声笑的时候,就释放了紧张的情绪,同时吸入更多氧气,这样能让你在很短时间内精力充沛,情绪高涨。

宽容是处世的根基

宽容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道德经》曰:“上德若谷。”其意是说,有道德的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其心量就如同空谷一般可以涵爱、宽容一切。宽容是温暖的阳光,可融化最坚固的冰川;是化解矛盾的良药,可让社会和谐和安定。宽容又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崇高境界,也是一种道德升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有过,该如何对待?明智的办法,就是“宽容为上”。著名思想家波普曾说:“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育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唤醒,是对人的内在潜质的开发和拓展,它应该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这种生长,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一种智慧的胸襟,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就是宽容。要让孩子学会宽容,首先自己应明确宽容的意义。

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这样的说法,《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

学会宽容,是处世的需要。世间并无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父母们要从小培养我们的孩子有立身处世、有时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我们常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也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的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学会宽容,是成就事业的需要,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宏的气度,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据《宋稗类钞》记载:吕蒙正当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着没有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却没有做,说:“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为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从中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学会宽容是时代的呼唤,是时代的强音,更是家庭教育的应有题内之义。

1.营造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友爱,互相宽容,不争不抢,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步形成宽容、忍让的良好品性。反之,孩子从小受到不良影响,将会影响他今后的与人相处。

2.家长给孩子做好表率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家长首先应该检点自身行为。”父母如果心胸狭窄,总是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或得理不让人,孩子怎会学会宽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才会重现在孩子身上。

3.正确对待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冲突

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家长一定要冷静,要先搞清事情的缘由,再与对方家长、老师协商解决,切不可冲动地责骂对方,或者怪自己的孩子笨、没本事,甚至教自己的孩子用拳头去“还击”对方。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静处理才是上策。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一生影响极大。

4.用儿歌、图片、故事等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宽容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相关内容的连环画、图片等给幼儿看,还可把生活中的理解、关心、友爱、宽容等内容的事情,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短小易懂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使孩子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

5.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的品性不是听出来、说出来的,而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会发现同伴的优点和缺点,在赞扬同伴的优点时,会感受到同伴的喜悦;在原谅同伴的缺点时,会体验到宽容的快乐。当然,这些心理活动,孩子往往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是能够感受到的。

在教会孩子拥有一颗宽容之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让他们明白宽容不是无端的退让,不是怯懦的容忍,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一种处世的境界,是饱含自信的微笑,是面对他人的从容。对今天的孩子而言,学会宽容,以宽广心胸、豁达心态笑对人生风风雨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重要。因为今天的社会,价值观、信念的多元化日趋明显,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不可避免;利益的差异化、多元化甚至两极化也已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利益的冲突时时存在。在此大背景下,培养孩子的宽容精神,其实就是培养孩子多元化的思维角度、广阔的胸怀、兼容并蓄的求知精神、能屈能伸的处世方法、合作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的平等、民主精神。

谦逊的空杯能盛更多水

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中,当丑小鸭最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受人艳羡时,它不但不骄傲反而有点害羞;“因为一颗好的心是不会骄傲的”,这正是丑小鸭能面对宠辱而不惊惶、不忘我的原因。有了这样一颗谦虚的心,丑小鸭拥有一颗平和的默默进取之心。

家长们要给孩子一颗谦逊的心,让他们学会做一个谦虚的人。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拥有谦逊的心,能使孩子待人尊重、态度诚恳;心态平和、乐于礼让;心胸广阔、襟怀坦荡。在这个崇尚自我、崇尚张扬的年代,我们更要教孩子把握好展示自我和谦逊虚心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教会他们求知进取、勤学好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更要教会他们在生活中谦逊做学问、谦逊做人。因为人生来日方长,学无止境,前途也远在彼岸,而谦逊,才是唯一载着他们不断进步、不断明志的船舶。

孩子的行为是通过周围的反应来逐渐调整的,如果周围的反应是错误的,那么孩子就会由此形成错误的行为和思想。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一定自信的,并逐步通过对自己的肯定明确和增强这种自信。自信可以使人做事情的效果更好,但如果自信过度就会成为自大,过度的自大反而会影响做事情的效果,自信就是指对自己真实实力的评价和对将来发展的肯定。对自己实力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过高叫自大,过低叫懦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要很注意培养自信,比如鼓励和批评。实际上我们对孩子的鼓励就是在提高孩子的自信,我们对孩子的批评就是在降低孩子的自大,这种调整原本是没有错误的,但实际上我们家长是很难把握孩子自信尺度的。这样或多或少的就会形成孩子自大或懦弱的性格。一般来说采用自由式教育的孩子大多比较自大,而家长在教育上比较认真,管理比较严格的孩子大多比较懦弱。不过这种比较是相对的,是指相对于孩子本身的性格来说的。比如有的男孩子本身就很自大,即使再懦弱也可能体现得不明显。

那么究竟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而且能够把握自信的尺度呢?就是实事求是地对孩子进行评价。我们所强调的是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要真实地肯定。实际上家庭教育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培养孩子中正的、准确的思想和判断力。孩子的行为是通过周围的反应来逐渐调整的。表扬意味着夸大,批评意味着减小,经常的对孩子进行表扬或者批评就会使孩子失去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客观、真实的评价,这种问题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比如,教孩子一个数字8,如果我们教孩子把8当做10,那么将来进入社会遇到真正的8时,孩子就会形成两种处理方式:要么就是否定自己,要么就是坚持错误。我们举的8只是个例子,实际上却代表着孩子的整个家庭教育。如果孩子否定了自己,就意味着否定了家庭教育,孩子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一般来说孩子会逐渐形成懦弱的性格。如果孩子肯定了自己,就意味着肯定了家庭教育,把错误的当做正确的,我们应该知道结果。一般来说这类孩子会逐渐形成任性、自大的性格。实际上未必等到孩子进入社会,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几年孩子就可以显现出上述的问题。

从小培养孩子谦逊的态度,会使孩子不断进步。

首先,谦逊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谦逊的孩子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乐于帮助别人,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争名利,与同学交往密切。这样,使自己有了较多的学习锻炼机会,在友谊、和谐气氛中学习、生活的孩子进步更快。这样的孩子不容易学坏。

其次,谦逊增强孩子的求知欲。谦逊促使孩子有较敏锐的观察力,思维活跃。他不感到现有的满足,常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总希望多学一点,使自己更充实,这样进步当然会更大。

再次,谦逊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毛泽东同志经常告诫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谦逊态度的孩子懂得骄傲的害处。他们往往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如“这次得了第三名,下次争取第二名、第一名”,“取得这点成绩算不了什么,跟×××比还差得远。”这样,孩子在进取精神的支配下,只会不断进步。

最后,谦逊有利于人格的完善。谦逊不是自卑,她是强者的品德表现。有着谦逊态度的人会更有实力,会更受人尊重。培养孩子的谦逊态度,我们首先应具备谦逊的美德。

坚忍能让孩子承受更多

坚忍勇敢是指人不怕困难和危险,敢于克服困难,并且在遇到危险时不慌张,处事有谋;它还包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错误。这种心理品质在现代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尤其需要。

为了让孩子能成长为搏击风雨的雄鹰,为了让他站得比别人更高,父母需要将古训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各不相同,然而,即使环境千差万别,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教会他们从小学会坚忍。

因为坚忍不拔就是因立志而激发出来的毅力。这是期望有所成就者必不可少的品质。毅力不仅表现为对坚定目标追求始终不渝的意志力,也有勇于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坚持力,还有能够备受煎熬而不轻言放弃的忍耐力。毅力不是天生而来的,从主观上讲,远大的目标是它的本源动力,心中有志而生“气”,有“气”才有“力”;从客观上看,艰苦的环境为它提供肥沃土壤,复杂的局面是它的催生良药。所以为人父母,不光要在主观上给孩子灌输坚忍的思想,在客观的具体的事件上,也要及时注意引导。

那么,培养小孩子的坚忍的性格我们该如何入手呢?由于大多数的小孩面临的主要任务便是学习,我们就从怎样培养小孩子学习上面的坚忍入手,希望能以一搏十。

首先要从点滴小事上培养,有些孩子意志不够坚强,但又不肯从小事做起。以为一节课,一次作业,无多大关系,这些与意志无关。岂不知,就是从这小小的一堂课,一次作业,削弱了意志,最后才导致学习上的“全线崩溃”。

反之,学习上意志坚强的人,必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积小胜为大胜,获得学习上的成功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中国古代学者在学习上的经验之谈。

学习时要制定出目标和计划。对每章、每节的学习,要制定出学习的目标和计划。且要经常检查和监督。对日常生活中许多小事,也要有计划和目标。比如,为了培养自理能力,坚持让孩子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房间等,日积月累,就会养成干事有目的性的习惯。

培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因为孩子意志的自觉性还不强,所以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又由于不能分辨是非,常常不加选择地模仿他们的行为。比如电视、电影中反面人物的动作、语言,日常生活中许多低级下流的东西,应避免让孩子看,同时要教他分辨这些事情的好与坏,积极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必需的。学习中的“失败”,是哪个孩子也不能避免的。关键是教他如何面对失败。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帮孩子冷静分析其原因,看看用什么办法才能克服困难,切忌动不动就给予帮助和呵护。这样容易使孩子的意志品质在不断地被“软化”,无法经受住暴风雨的袭击。这并不是鼓励孩子去尝试失败的痛苦。而是从平常失败的积累中,逐渐变成训练控制其情感的经验,产生出一种抗挫折能力,在考试时就不怯场、不紧张,不容易犯意料之外的错误。如果孩子始终成绩好而失败较少,没有经过这种“耐性”的磨炼,很可能细微的刺激都会扰乱情绪。所以对孩子不要娇生惯养得像“小皇帝”那样,这不利于培养其坚强的意志。

学习时要一心一意。有的孩子学习时,经常是削削铅笔,捅捅这个,摸摸那个,总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有时慑于家长的威严,在那里磨时间,其实他对学习不感兴趣。

为了养成一心一意学习的习惯,可适当缩短其学习时间,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哪些作业。做完后,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不应以学习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学习质量。如果常常在那里磨时间,容易在学习中形成一种惰性,一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意志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循序渐进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一曝十寒、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知难而退等,都是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小孩子学会坚忍,了解坚忍的深意。这不仅仅对于学习本身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小孩子培养享用一生的优秀品质!

是的,坚忍是通向成功的渡船,是一切任重而道远的有志之士必不可少的品质。谁想达到光辉的顶点,摘取高峰的明珠,夺得人生征途的最后胜利,谁就得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地拼搏到底!

勇敢是一条“康庄大道”

美国有个小男孩,踢足球时踢破了邻居的玻璃窗,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有钱赔。”父亲说:“这12.5美元借给你,先拿去赔给人家,一年后还给我。”从此,这个男孩每逢周末、节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12.5美元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另一个故事也发生在美国。

汤姆搬进新家不久,有一天,门铃响了,汤姆打开门,一个小男孩站在门前,他自我介绍叫亨利,并指着斜对面那栋漂亮的房子,告诉汤姆那是他家。然后问:“我可以帮你剪草坪吗?”汤姆看着他那瘦小的身材,很难相信他能够剪完前院、后院面积颇大的草坪,不过,既然是他主动要求做,就点点头说:“好啊!”

男孩很高兴地推来剪草机,开始工作。他把笨重的机器推来推去,剪得相当整齐。

完成工作后汤姆付给他10美元,好奇地问他:“你挣的钱做什么用?”男孩说:“上个星期我过生日,爸爸送了我半辆自行车,我要赚另一半的钱。如果下个星期再让我给你剪草坪,我就可以去买了。”

从那以后,汤姆家剪草的工作就给男孩承包了。慢慢地,附近几家的草地也都包给他去做……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只要家长掌握好“扶”与“放”的尺度,让孩子承担起他应负的责任,他就能在您的牵引下走向独立的人生之路。

据心理学家研究,婴儿生来惧怕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怪而大的声音;一种是身体失去支持而跌倒。其他的惧怕心理都是后来养成的。又据对大量材料分析表明,孩子的胆小、惧怕心理的产生,与生活环境、家长的自身行为和教育子女的方式有关。因此,消除孩子胆小、惧怕的心理,培养勇敢的品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分析幼儿胆小、惧怕心理产生的原因,然后视具体情况予以解决。

比如,有的孩子在众人面前说话、表演,显得十分胆怯,常常是由于过去说错了、演坏了而受了成人的“嘲笑”所致。对这样的孩子,一方面家长要提高他们的说话、表演能力,另一方面,则要多鼓励他们大胆说话、表演;有的孩子害怕某种小动物,大多是因为不愉快的经验引起的。例如,有的怕公鸡,是因为公鸡啄过他的身体。那就不妨给他讲讲家禽的知识,或者让他和鸡多接触;有的孩子怕天黑,成人则可在夜晚带孩子去散步,或者在较暗的房间内与孩子做有趣的游戏,使之感到快乐。这样,孩子再看到天黑或较暗的环境就不觉得可怕了。

其次,教育子女的方法不要简单化。做父母的,平时教育孩子一定要细心、耐心。

当孩子哭闹时,要多进行正面教育,不能吓唬孩子。比如,孩子生病去医院打针后,往往下一次再看见穿白大褂的阿姨就害怕。如果家长能同孩子讲生病打了针,吃了药,病就能治好,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的本领可大啦,他们对小朋友可关心了,等等。这样,通过讲明道理,孩子就会逐渐消除惧怕心理。

再次,让孩子经受各种锻炼,培养其勇敢的品质。

对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培养他们的勇敢品质主要指:摔跤或有轻微的伤病不哭;同伴间发生纠纷不哭;敢于在集体面前说话、表演;敢于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不怕黑暗,能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敢于自留家中;能努力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等。家长还可通过各种活动训练孩子的勇敢。比如,在夏天,可带孩子一起去游泳;冬天,可同孩子一起去玩雪,堆雪。在儿童乐园里,家长可同孩子一起玩体育游戏,乘滑梯,爬攀登架,坐登月火箭等。这些活动,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不但能训练幼儿的灵敏动作,而且能锻炼幼儿勇敢、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同时,要经常给孩子讲解放军、科学家、工人、农民如何不怕困难,与困难作斗争,最后取得成绩和战斗胜利的故事,以激励孩子的勇敢精神。

有的教育家认为,让孩子拿着“刀枪”,模仿解放军训练和打仗,对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十分有益,能增强幼儿自信和自卫的感觉。因此,家长应该设法让孩子心目中树立起勇敢的榜样,多给孩子讲讲这类的故事。这会使孩子慢慢地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勇敢精神;有了这种勇敢精神,坚持战斗,就能取得胜利。

最后,对家长本人来说,一定要树立“温室里培养不出能经得起风雨的花朵”的观念。

只有从小让孩子经受各种锻炼,才能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同时,要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家长自身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样子,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胆小怕事的情绪。平时要鼓励孩子独立活动,不要事事包办代替,应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理性是导向成功的指南针

现在的教材里面都是些小白兔,大灰狼之类的故事,老师上课讲的也都是这些。这些也许对孩子的道德有塑造作用,但是,这些基本上与理性思维无关;现在常见的少儿节目,整天就带着孩子做游戏。这些游戏如果主持人和孩子面对面玩,也许给孩子一些放松,娱乐的作用,但是,别忘了,你是在电视这个媒体上,大家都坐着看你玩游戏,孩子除了哈哈一笑,又能得到什么;孩子的数学教材还是固化的,除了教给孩子一些四则运算之外和重复锻炼,对孩子理性思维的培养少有作用。可是,将来的孩子是要参加竞争的,是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很难设想,在小白兔天地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会被狼吃掉。

孩子如果从小没有理性思维的培养,长大后也不会学会理性思维,结果会是很可悲的。这样的培养,我们的孩子里不但很难出科学家,甚至就连竞争也会逐渐落后,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的理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耳濡目染,从小就会用理性的眼睛看问题、看世界、思考。只有这样,长大以后才不会盲目,会认得清楚这个世界,人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

国外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在经济不发达国家成长的儿童,其智力发展的速度较在发达国家的孩童为慢,这是因为他们受父母的语言习惯影响所致。在经济落后地区生活的人,生活俭朴,语言结构简单,想法单纯,反复使用相同的用语,因而儿童语言也较为简单,智力发展缓慢,比如非洲许多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就是这样。由此可见,在幼儿的智力发展过程中,语言起了极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着重通过语言引导来培养小孩的理性能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小孩交谈时,如不将理由解释清楚,只是简单命令式地强迫孩子服从,也容易延迟小孩智力发展。

比如小孩要求妈妈买雪糕吃,妈妈只对他说“不准吃雪糕!”或“乖乖,听妈妈的话,不要吃。”这位母亲没有解释为什么不准孩子吃雪糕,只是一再重复不成理由的命令式话语,如此容易混淆小孩对理由与结论间的区别。

相反,如果这位母亲能够耐心地解释:“现在不能吃雪糕,是因为你的咳嗽没有好彻底,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否则会刺激喉咙,咳得更厉害。”孩子就会明白妈妈的用意,了解到这样的理由导出这样的结论,如此也才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幼儿来说,对物体的命名不单是为了称呼方便,还可帮助他分辨物体的差异,培养辨别力。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说明物体与名称的关系时,不要采取模糊不清的说法,而应明确说出各名称,逐步培养孩子科学性的思考模式。

例如当孩子问“这是什么”时,不要只是简单地说出总体名称如“衣服”或“汽车”,应该更精确地说出这是“羊毛外衣”或“内衣”,是“货车”或“出租车”。将个体名称清楚地说出来,才能训练孩子的辨别力,而父母也可以经常问孩子“这是什么”,培养其思维和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父母与孩子交谈时,常会不自觉地迎合他说话的方式,这会造成孩子智力增长减慢。小孩在学习语言之前,要经过一段喃语期,所说的话大多是片段而不完整,那是因为幼儿智力尚未发展到运用语言的程度。如果父母刻意模仿幼儿的语气与幼儿交谈,会延长幼儿使用片段语言的时间,使他的思维长时间处于幼稚期。

父母在教孩子各样事物名称的同时,除了告诉他该事物的通常用途外,还可要求孩子动脑筋,想出其他的可能用途,如此可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当小孩玩耍时,倘若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他们对于器具的用途往往会有令人惊奇的创新,他们会将书本当做枕头,自己的枕头当做洋娃娃的床等。孩子无意识的自由思考方式,正好训练他们的创造力。

父母可尝试利用身边熟悉的器具,让小孩列举器具的用途,可能的话,最好父母能一起参与,与孩子一起作答,这样更可刺激小孩的头脑,想出更多的用途。你会发现,一件简单的物件如书本,也可以有几十种用途,除了可以“阅读”外,还可以用作“写字”“当凳子坐”“砌积木”等。当然,比赛的结果不一定是大人获胜,因为小孩的想象力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往往比大人还强。

此外,小孩还应自小训练对于物品位置指示的掌握能力,因为此种能力是所有大脑活动的基础能力。当然所谓训练,不需太过紧张,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微留意便可,比如要孩子在鞋柜中找出指定的鞋子,或在书柜中找出某一本书,都是可以利用的机会。

要求孩子拿取指定的物件时,不要只是用手指着说:“把那个拿过来。”应清楚说明:“电话机旁的柜子中间那个抽屉,里面有个红色的方形盒子,请把它拿过来。”让孩子在具体的语言指示中,了解物品的名称与位置。

家长在教小孩做某件事时,除了示范动作,最好同时说出操作的内容与顺序,印象会更深刻。例如教他洗脸:“先浸湿毛巾,用力拧干它,然后洗脸部,然后洗脖子……”这样不仅教会孩子动作,还能让他自然体会语言的意义,加强语言能力。而且孩子经过具体动作与语言的互相配合,会促进对抽象行为的思考,对智力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果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有一种能力叫做果断。人的一生,经常会遇到许多令人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往往是决定自己命运的重大转折。其实,不遇惊涛骇浪,只按部就班地处理琐事,是难以考察人的能力和水平的,不然,古人就不会有乱世出英雄的结论了。

但果断决不是谁都能达到的境界,不是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能力,没有平时知识、经验的积累,没有自己成熟的做人原则,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关键时试图果断无异于痴人说梦。

有些人在社会上办事或与人的交往中,常常缺乏应有的气魄,当决不决,应断不断。自己刚刚决定的事情,马上又推翻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小心谨慎,而是自己缺乏果断性。据心理学家研究,这种性格的形成要追溯到童年,很可能是父母影响的结果。因此,父母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果断性格。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自我意识是“门卫”,它担负着选择的任务。也就是说某种观念、情感、记忆或知觉,如果不被自我承认,就永远不会进入意识之中。其实每天我们都会有数不清的体验,但它们其中的绝大部分都不可能被意识到,因为在我们意识到之前,我们的自我意识已经把它们淘汰了。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来讲,如果家长懂得了自我意识的选择性,就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完全起来。所以,孩子做事总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多向孩子灌输做事果断的好处,久而久之,果断就会被孩子的自我意识选择,就这样孩子个性中的果断就体现出来了。

儿童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性别与年龄不同,气质与性格各异,在意志果断性上的表现也不同,这种差异性便要求成人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对于鲁莽冲动的儿童应多培养其理智性坚持性,对于优柔犹豫的儿童则应着重于培养决断力与行动能力。几千年前的孔子面对性格特征不同的两个弟子,分别做出了“想干就干”与“审慎多问”的指示,这是果断性品质教育方面的良好典范。

年龄的不同也影响着培养果断性品质的方式。毫无疑问,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成人所提出的要求应越来越高。在方法上,低龄儿童如幼儿(3~6岁)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与能力的相对低下,要求成人更多采用引导的方法,而对于年龄较大一点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更应注意儿童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在内容与范围上,低龄儿童作决定的事务应多是属于生活范围的小事,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则可扩展到家庭、班级与学校事务。

对于性别不同的儿童,按照传统习俗在果断性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女性儿童,成人通常更多地要求服从与细致,相应的对其决定前的深思熟虑做出较高的要求,而对于男性儿童,通常成人要求主动与独立,进而对其当机立断的能力更为注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两性都同样都需具备自主性与果断性的品质。

有些事情孩子自己本来能决定,却让他们自己去决定,父母不要去干预,免得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难下决心。父母间的矛盾切勿完全暴露给孩子。应当懂得,父母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神圣而威严的”,极具“权威性”。父母亲之间在某些问题上产生矛盾或意见相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完全暴露给孩子,孩子将会无所适从,“他们究竟谁对?”假如,父亲在孩子面前数落母亲的不是,批评母亲,过一会儿,母亲又在孩子面前述说父亲的缺点和错误,相互否定,这样的结果,必将使孩子陷于难堪境地,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孩子性格上的游移不定,难下决心。

父母对孩子不要采取吓唬办法。恐吓的结果,往往使孩子胆小怕事,遇事裹足不前,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是形成他们“犹豫状态”的重要因素。

父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果断,用自己的果断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该满足的就要满足,不该满足的,就要态度明朗地加以拒绝,并且向孩子讲明原因。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决定”意识,有益于孩子的性格发展。父母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和褒奖孩子的果断精神和行为,批评孩子的畏缩、疑虑行为。

自制力是一张人生保险单

自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要积极的培养孩子们的自制力,因为父母不可能一辈子为其保驾护航,而让孩子学会自制,则让孩子有了走向成功的保险单。

自制力的教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孩子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另一方面使孩子应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行为。

自制力对人走向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代百科全书式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哲学家们都注意到:“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

与之相反是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的后果。国外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心理学家把一群4岁的孩子集中在一间屋子里,并告诉他们,有一些漂亮的花,孩子们马上就可以每人拿一朵。如果谁要是能等他办完事情回来再要,就可以得到两朵。结果,等他关上门走后,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见门一关,迫不及待地拿了一朵,而有的孩子能抵御诱惑,一直等着。

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用坚韧、顽强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欲望的孩子更稳重可靠,更能适应环境,更受人们欢迎。而那些克制力差的孩子则显得固执、孤僻,易受挫折,遇到压力易退缩,面对竞争就发慌。

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自制力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尤为重要。自制力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由于外部世界诱惑太多,早年未形成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缺乏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精神,学习兴趣淡薄,家长的责任等种种原因都是导致孩子自制力差的主要因素。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就是说,在家庭中父母、孩子间的亲密接触和亲情关系决定家庭教育及时性和感染性。因此,家庭的教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幼儿园指导家长培养幼儿的自制力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的父母看到孩子辛苦一点就承受不了,总是嘘寒问暖,导致孩子不能专心地做一件事;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难得和孩子在一起玩耍和说话,长期的紧张气氛,使孩子不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总是追赶着应付新变化。

作为父母,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1.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并非父母口头上讲道理就行,应具体教他。例如,带孩子去商场购物时,抗诱惑力差的孩子见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可能会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明白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东西是可以买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设法纠正孩子见什么要什么的不良习惯,养成孩子不为外物所动的自制力。孩子经过一次次的“失望”,自制力就会逐渐提高。

2.运用“社会认知提示法”,使孩子自觉遵守规范,抵抗

外界的诱惑社会认知提示法是指在社会性认识(如人际关系、行为规范、道德法律等)上给孩子以提示和教育,使孩子能够时刻想到他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例如带孩子去超市,为防止孩子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要,这时,我们就可以在超市门口对孩子进行社会认知提示:“咱们说好了啊,你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今天我什么都不给你买,你只看看就行了。假如你看上了什么东西,回家后咱们好好商量一下再来买。”

当然,运用社会认知提示法最好“提示在先,奖评在后”,如果孩子做得好,就可以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做得不好,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批评,对于稍大的孩子还可给予适当的惩罚。

3.通过趣味游戏训练孩子的自制力

趣味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活动。而趣味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经常开展趣味游戏,可以使孩子不断得到抗诱惑锻炼的机会,自制力得到明显的发展。例如,通过玩“我们都是木头人”和“我是雕像”等活动,可以培养孩子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4.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控制力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要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要求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不撒饭粒,摔倒了不哭等。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更加自制。

5.创设情境,进行抗诱惑训练

方法1:孩子弹琴前,父母对他说:“今天,我买了一本你特别喜欢看的《米老鼠》,你弹完琴,才能看。”待孩子弹琴时,父母拿出书,故意放在钢琴上。

方法2:有客人来访,父母将孩子喜欢吃的糖果、洗净的水果等摆在餐桌上,告诉孩子:“现在不能吃,等客人来了才能吃。”

如果孩子做到自制时,应给予表扬或让他得到满足。

家长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带领他走向虽然辛苦、坎坷却辉煌的成功旅途吧!

敬业精神需要从小灌输

现在与孩子谈论敬业精神,在很多人眼里或许显得太早。然而通过分析发现,从小灌输敬业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后拥有极强的忍耐力。所以,敬业精神也是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里,凡事并无大小轻重之分,有的人身居高位却遗臭万年,有的人出身卑微,却终能成大功、立大业,这其中巨大差别的原因仅在于,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敬业,而这种敬业精神是可以从小培养起来的。

敬业精神的基础是持之以恒,它的境界是爱国热忱,此二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日本人有一句名言,叫做:“世上无难事,只怕工作狂”。它很好地阐明了敬业与发展、敬业与成功的关系。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所追求的目标中去,愿意为所要达到的理想付出代价,那么在未来社会里,他一定是一位健康幸福的有为人士。

不论才干或学识有多少,缺少热忱就如同画饼。反之,即便学识缺少一点,或才干拙劣一点,只要肯拼命努力,有强烈的热忱,就能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即便他本人没有感受到这一份价值,也会像磁铁吸引铁粉一样,使许多人身受他的态度所吸引,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成功学全书》作者希尔博士认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而居于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热忱。没有热忱,不论你有多少能力,都发挥不出来。”所以,培养孩子的敬业精神,首要一点就是培养他们对事物的热忱,无论是对于学习,还是其他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在未来社会懂得如何正确做好身边的事情。

一个热忱而敬业的人,无论是正在建造房子的泥瓦匠,还是一家跨国公司的总裁;无论是一个扫大街的,还是一国总统首相,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甚至是虔诚的心灵。对自己工作敬业的人,无论工作有多么困难,遭遇多少磨难,他们也一样会不断努力,绝不轻言放弃。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这不仅仅只是一句单纯而美丽的话语,更应该是孩子成长与行动的指南。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小就培养小孩子的热忱呢?

首先培养忍耐力。怎样培养忍耐力呢?那就是当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就好比蹒跚学步的孩子,刚开始起步时,总免不了会摔跤,做家长的只需要在旁边告诉孩子:没有关系,自己站起来。经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孩子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培养适应能力。孩子迟早有一天会融入这个社会的,在进入社会前,孩子应该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怕孩子不能适应外面的天气,外面的人,外面的环境。逐渐地,孩子就不愿意主动出门了,遇见陌生人会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易敏感、退缩。作为家长,应该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他离开母体后需要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开始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想试试热水是不是真的那么烫,想摸摸电源插孔是不是带电,想看看为什么飞机会在天上飞。如果家长在孩子好奇心萌芽时,因为怕孩子受到伤害,或者犯错误,什么都不让孩子动,那将来等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时,他也懒得动了。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动获得的,老被喂饭的孩子自己不会吃东西,所以,孩子想自己拿勺子时,就让他拿吧,虽然明知会弄得满地饭粒。当孩子自认为做了一件值得大人称许的事时,作为父母,应该适时地给孩子以鼓励,哪怕一个赞许的微笑。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大的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都不懂怎样去融入团队,也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不知道尊重人。我们就要告诉孩子,只要有两个人以上组成的团队,我们都应该考虑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样,以后在工作中就不会是孤军奋战了。

进取会让人走得更高更远

曾经有这样一位让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怀念的卓越的政治家,早年没有声名显赫的出身,也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

他9岁失去母亲,从小参加劳动,放牛种地,和父亲一道披荆斩棘,开路拉车。离家后,给人当店小二、邮递员、测量员。贫穷的出身和痛苦的生活并没有使他在生活的激流中退却、畏缩,反而激励着他勇于进取、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优良品格的形成。贫穷的生活使他接触到善良的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下层社会的经历使他意志刚强了,心胸豁达了;进取的精神使他在劳作之余发奋地读书学习,能想到人不敢想、能做到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并于1861年当选取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

他就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总统——林肯。他的最大功绩就是解放黑奴,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世界强国的基础。林肯逝世100年后,美国举行民意测验,请人们在历届40位总统中挑选出最佳总统,结果,林肯名列榜首。同许多伟人一样,林肯的成功,主要是取决于他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

从这一典型的事例中,我们做父母的不难得到启示:要想使孩子步入成功大道,需从小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

积极进取精神是人性格中的一种个性特征。它能推动儿童顽强地向着未知领域进行不停地探索,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强化孩子的坚强意志,是现代儿童成才的重要素质条件。为此,我们应大力培养儿童的进取品格,使他们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怕困难,不畏险阻,满怀信心地奋勇前进。

1.帮助孩子早立大志

我国著名的数学大师苏步青,1902年出生在浙江省一个贫苦人家。9岁上高小时,因贪玩曾在全班32人中期末考试得了倒数第一,同学们都说他是个“笨蛋”。陈玉锋老师把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拉着他的手给他讲了一个故事:“牛顿12岁的时候,因学习成绩不好,大家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个同学蛮横无理地欺负他,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疼得他直打滚。那个同学身体比他棒,功课比他好,牛顿平时很怕他。但此时他忍无可忍,跳起来还击,把那个同学逼到墙角,顶在墙上。那个同学见牛顿发起怒来如此凶猛,只好屈服。牛顿从这件事想到做学问的道理也不过如此:只要痛下决心,就能把它制伏。于是,牛顿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不久成绩就跃居第一,后来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接着,陈老师又向他讲,不好好学习将对不起含辛茹苦的父母,使苏步青终于流下了眼泪。此后,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每次考试他都是第一名。

苏步青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少年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探索人生和自我价值,做家长和做老师的,应当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教育,使他们懂得,人活着,不但要有生活理想,而且要有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孩子为实现宏伟理想而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2.诱发孩子成就动机

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在完成某种活动时,竭力所追求获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动力。据心理学研究发现,成就动机的高低所造成的成绩效果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表现在学习上,成就动机高的学生,他们在解决困难问题时,比成就动机低的学生更显示出信心和勇气,在攻克难题的关键时刻能锲而不舍,坚定不移。

据研究,儿童成就动机的形成与所接触的文化、社会环境及家庭因素有关。仅就家庭而言,如果家长给孩子提出一个优异标准,或坚持孩子必须能够独立地完成某些事情的,这样便会使孩子有比较高的成就动机。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童年时代对音乐异常敏感,5岁那年,母亲送他到旧金山一个音乐班学习小提琴。然而,由于他天生的手指短(后来在19岁时又萎缩),手掌肌肉发紧,练琴时梅纽因感到特别费劲,手指不听使唤。教师失望了,耸耸肩膀,摊开双手,表示爱莫能助。于是擅长钢琴、大提琴的母亲承担起儿子的音乐教授任务。在母亲的细心传授和严格要求下,梅纽因发奋练习,苦学不已,终于摘取了世界最优秀小提琴家的桂冠,成了一名世界级的音乐艺术家。

正如高尔基所说的:“一个人的追求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确信这是一个真理。”有的孩子想成为我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有的孩子想成为第一个征服艾滋病的人,这正是孩子进取精神的表现,我们做父母的,要热情鼓励孩子“争当第一”的精神。

3.指导孩子兴趣专一

人世间知识无限,而一个人的生存时间和精力却有限。如果想把无尽的知识全部掌握,都变成财富,那是异想天开。符合实际的做法应当是,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就要选准目标,矢志不移地集中精力专攻一门学科。在这个时候,做父母的要帮助孩子排除其他外来干扰与诱惑,抵制不良思想与生活习惯的侵蚀,专心致志地朝着奋斗目标勇猛前进。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有一次走进皇宫,受到国王接见。当他看到国王周围的官员都穿着燕尾服和带银扣子的靴子时,忘掉了自己是在皇宫里,竟用观察虫类的眼光打量着眼前的人和服饰,并且不禁喃喃自语:“啊,像‘鞘翅目’,连颜色都像极了,是棕黑色的。”他为了捉到一只小虫,经常跟着虫子到处跑。一次,他怕虫子的腿受伤,自己却摔了跤,差点跌断了腿。有时他躺在野地里观察虫子的活动规律,一躺就是一天,农民不理解,说他是“中了邪”。法布尔这种痴迷于工作事业的现象,可谓达到了研究昆虫的真正境界,他自己说这叫“精神集中到了一个焦点”。

像法布尔那样,连国王会见他的时刻,心里还在想着昆虫。专心致志到这种“痴”的程度,精力高度专一到这样一个焦点上——“昆虫世界”,要想得到的东西,又怎么会落空呢?

父母一定要培养出孩子的进取心,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实现孩子人生的价值。只有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孩子才能扼住命运的喉咙,把挫折当做音符谱写出人生的激情之歌,才能在生命中时刻充满青春的激情和朝气!

第三课 可以受益一生的本钱——习惯教育课

好的习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则让人从成功的宝座上跌下来。拿破仑·希尔认为,保罗·盖蒂的这句话很有道理。

良好的家庭教养,使人从小具备良好的习惯,必将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一切家庭,所有父母,都应充分认识并采取措施,切实抓好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当身为父母的你懂得运用刺激和行为的关系后,就等于掌握了一把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钥匙了。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母亲或者奶奶抱怨说:“唉,我这个孩子就是任性得很,不好带。”其实,任性是每个人在童年时代的必然产物。子女的任性并不可怕。关键是在于大人的教育。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时,必须要有连贯性。当我们固定某一个人,在一般的家庭里这个人通常是母亲,负责培养教育孩子的时候,教育的连贯性比较容易做到。当一个孩子由周围或家庭里几个人:妈妈、奶奶或阿姨几个人同时负责培养时,这时由于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培养孩子上就会步调不一,宽严不一。它的具体表现就是许多家庭中常出现母亲与奶奶或爷爷的矛盾。母亲想严格要求,爷爷奶奶要庇护。妈妈打孩子一巴掌,爷爷奶奶要嘀咕好半天。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一件细致艰巨的工作。它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和惩罚。但主要是表扬。如有的孩子上床后,久久不肯睡,而且不让母亲或奶奶离开。妈妈一走,他就发拗脾气。这种时候母亲当然可以好言好语地安抚孩子;但是孩子如果不听,而一味强求,母亲就应对孩子的坏脾气作出应有的反应,或者干脆就让孩子一个人留在那里。这样的话,孩子可就不再缠住大人不放了。因为大人的走开,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批评或惩罚。有时,对孩子的坏脾气和坏行为,母亲只要皱皱眉头,或者故意对他表示一点冷淡,他就会意识到大人对他的行为的不满。常见的例子,就是母亲在带孩子到院子里或园子里玩耍散步时,孩子常会好奇地停下来捡地上的纸张或小石子玩。这时母亲可以喊:“不要捡,脏!”或者,“你再捡,我要走了,不管你了!”完母亲继续走自己的路。孩子见母亲不理睬自己。就会感到一种过失和耻辱,就会不再捡路上的脏东西了。孩子一旦改正了,做父母的就应该马上及时加以奖励,使大人与孩子之间重新建立融洽的关系。这样一来,犯有过错而且沮丧的孩子就会重新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充满自信,懂得大人仍然喜爱自己、自己仍然逗人喜爱。同时,孩子也知道、并懂得了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做的。

要想把孩子教育成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人,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父母必须精心注意孩子的成长。这里既有生理上的成长,同时也有心理和精神上的成长。注意孩子的言行表现,从小培养引导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把任何不良的习惯在萌芽阶段纠正。

不学礼,无以立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曾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礼”的教育。他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不懂“礼”,不学“礼”,一个人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如果不遵守它,就会遭到社会的谴责、惩罚和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作为礼仪之邦,重视讲究“礼”的教育,比如,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对人彬彬有礼等,就是传统文化中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遗产。希望所有的孩子们能以一颗明礼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我们生活的家园才会充满和谐与欢乐,我们的思想才会光芒四射,我们的民族才会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在家中运用礼貌用语

在家中要引导小孩多用礼貌用语,比如,爸爸妈妈为小孩做了事情,要提醒小孩说“谢谢”。小孩不小心做了错事要引导小孩说“对不起”。当然,小孩是从环境中学习东西的,所以家庭成员间,也要有意识地多多使用礼貌用语。

2.给小孩提供“外交机会”

多给小孩制造和其他小朋友或大人相处的机会,家里来了客人,让小孩向客人问好。如果小孩愿意接电话,也可以给他机会,教他用礼貌的方式去接听:“请问您找谁呀?”如果小孩得到了夸奖,他就更愿意使用礼貌用语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也要引导小孩谦让和互助。

3.给小孩买有关礼貌的绘本

在为小孩购买绘本时,要留意购买一些与礼貌及好行为习惯有关的。这样的绘本有很多,比如,小孩成长学习系列绘本中的《奇怪的客人》,噼里啪啦系列绘本中的《你好》,宝贝第一通话系列绘本中的《美丽的花环》等,小孩最爱听故事,也愿意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

另外有许多家长也愿意自己编故事给小孩听,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感受,编些引人入胜的故事给小孩听。

4.和小孩玩“讲礼貌”的游戏

在小孩还没有很多讲礼貌的经验时,家长可以和他一起玩这类的角色游戏,比如,小孩扮演小兔子,妈妈扮演小熊,不小心碰了兔子的东西,赶忙说:“对不起。”

5.和小孩一起编礼貌儿歌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境,家长也可以和小孩一起编礼貌儿歌,在小孩还小的时候,家长就可以编一些短小的儿歌,随着小孩长大了,还可以鼓励小孩参与进来,自己编的儿歌中可以加入小孩的名字、玩具、图书、宠物,家中熟悉的人或物的名称,很有家庭特色。

6.和小孩共同制定一些家庭规则

随着小孩一点点长大,家长可以和小孩一起制定一些家庭成员都要遵守的礼貌规则。比如,有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要对长辈称呼“您”……

很多时候,有些孩子的家庭不是“2+1”模式,而是“4+1”甚至是“6+1”模式,也就是说,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应该教会孩子,使得他们像对父母那样给予祖父母、外祖父母关心、尊重、体贴和照顾,做到尊老、爱老。

要培养孩子尊敬老人,即时时、事事都为老人着想。如果爷爷奶奶有自己的爱好,比如养花、写字、唱戏等,就应该尊重他们的爱好,不要和他们“抢地盘”“抢时间”。

还要培养孩子无微不至地爱护老人、帮助老人。大把的时间无处打发,“寂寞”成了老人身边赶不走的“朋友”。让孩子明白:作为晚辈,尽量抽时间和老人聊聊天,说说自己学校的新鲜事。父母工作忙,代替父母照顾老人就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给爷爷端盆洗脚水、给奶奶把花白的头发梳理整齐;还要当外祖父的“小拐杖”、给外祖母读报做她的“老花镜”。

在培养小孩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小教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大人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大人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

其次,孩子讲礼貌的习惯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要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做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

同时,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家长有事去别人家时先敲门,经主人允许后再进屋;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人道歉,孩子遇到相似的情境,就会模仿这种好习惯。

最后,家长不能用诱惑、强制的手段来要求孩子讲礼貌,例如,叫阿姨给你糖吃,不叫叔叔不买玩具等。这样做,只能使孩子一时做出有礼貌的样子而不能持久,更不能使他懂得礼貌的实质。

健康生活,充满阳光

人的健康不一定是简单的进补和运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有一个基本的估算,指出:健康有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

健康长寿取决于生活方式,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现在有三种疾病威胁我们的生命,占死亡原因的72%。第一是心脑血管病,第二是恶性肿瘤,第三是呼吸道疾病。除此之外还有肥胖症、骨质疏松症、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肝硬化、抑郁症、慢性传染性疾病等。

疾病怎么预防?怎么样保证孩子的健康?健康的体魄,绝对不仅仅是靠给孩子打预防针,吃各种保养品、复合维生素等得来的。健康需要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来保证。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健康的饮食。

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都不是由病毒引起的,那么这些病症是如何得来的?主要是和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系,这中间关系最密切的还是我们的饮食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不同,饮食习惯也不同,现在主要说说我们汉族的饮食问题。

我们的饮食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略嫌不足。人体中的主要组织结构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人体内有400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不断代谢,而细胞是由蛋白质构成的,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补充蛋白质。但人体中的蛋白质与吃进去的蛋白质是不一样的,吃进去的只是转化为人体蛋白质的原料。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构成人体的有20几种氨基酸,其中有10多种人体自己能制造,有8种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只能直接从外界吸收,所以需要不断从饮食中补充。那么什么样的蛋白质比较好呢?第一,含氨基酸必须要高,第二,要容易消化吸收,第三,要价格便宜。各种蛋白质比较下来,牛奶的蛋白质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但中国人均消耗的牛奶只是发达国家的1/50,太少了;还有人统计说,中国人一年消耗的牛奶甚至不如喝掉的白酒多。

中国的饮食是有点问题的,属于低钙饮食。人每天需要800毫克钙,小孩处于长身体的时期,需要的钙就更多,而我们每天的饮食所能获取的钙量只有500毫克,这样日积月累,年纪大了以后,难免出现骨质疏松。其实我们最好的补钙品是牛奶,所以有人说,人啊,最好一辈子不要“断奶”。

如果孩子喝牛奶会拉肚子,可以喝酸奶,酸奶除了具备牛奶里的营养之外,还有乳酸菌,可以制造维生素,乳酸菌又称“益生菌”,是一种利于生命的菌类。

鱼也是很好的,要给孩子多吃鱼,因为鱼和家禽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

家长给孩子的食谱中要有适量脂肪。

脂肪一定要适量。1克糖或1克蛋白质会产生4000卡路里的热量,1克脂肪会产生9000卡路里的热量,那么应该吃多少才是适量的呢?

每人每天脂肪摄入量为:体重数(公斤)×0.45(克)。

也就是一个体重30公斤的孩子每天脂肪摄入量不应超过13.5克。

家长不能给孩子摄入过量的盐。吃得“咸”的人血液总量会增加10%到20%,对心脏将产生很大的压力。吃得太咸,血液量大,血管压力就大。最新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有18%的城市人口患有高血压,吃得太“咸”是得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让孩子知道胃病与吃得“咸”也有关系。胃的黏膜会分泌一层黏液来保护胃黏膜,但黏液怕盐,如果吃得太咸,日积月累,胃黏膜的保护层就没有了,酸甜苦辣吃进去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就会引起胃溃疡、胃炎、胃癌。

每天让孩子吃些水果是必要的。蔬菜不能代替水果,蔬菜经过加工、烹调之后营养价值会下降。

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健康的行为和嗜好。运动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习惯,适当的运动可预防肥胖症和糖尿病。这里提供大家一个体重指数的算法: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米数的平方。正常值为18.5~22.9,低于18.5为消瘦,≥23为超重,≥25为肥胖。超重后第一要控制饮食,第二要增加运动。

孩子的运动量多少为好呢?有一个“三五”原则:3是指一次运动的时间不要少于30分钟,5是指一周运动不要少于5次。

对于孩子来说,快走的好处要远远大于悠闲地散步。散步达不到运动的目的,虽然外出散步比待在家里好一点。如果要以走路来锻炼身体,有8个字要牢牢记住:“昂首挺胸、大步流星”!

睡眠对健康也很重要,睡前可以带孩子出去走走路。同时,睡前洗澡、泡脚都有助于睡眠,睡前喝温热的牛奶也有利于孩子入睡。

家长务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给孩子一个强健的体魄!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有一位老太太,谈到了一件她十分迷惑的事:“我的孩子今年都30岁了。他去年回家来时,谈到他小时的往事时说,有一回他要买一副铁环玩,我都不肯买。言外之意,有些埋怨我吝啬。我听了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我哪里是舍不得钱。铁环是孩子们的一个玩具,相互争着玩,争吵起来时用铁环殴打。一饭一粥都来之不易,要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现在抱怨自己父母抠门或者小气的孩子很多。那位老太太不买铁环的苦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没有什么需要自责的。孩子们类似的抱怨,听见过很多。最常见的是抱怨小时候父母没有给他们做过什么新衣服,总是捡旧衣服穿。其实,捡旧衣穿,只要没有破烂,也并不是一定不好。而且这个问题还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孩子捡旧衣穿,即父母把父兄的旧衣改给小儿子穿,父母固然是出于俭朴,这也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俭朴传统。另一方面也出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当时部分家庭的环境不甚好。父母又哪能每年给孩子做什么新衣服呢?一个母亲能够让自己的孩子穿得整齐清洁就很不容易了。况且任何一个做父母的也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就马上去买什么。不权衡需要,不权衡利弊。这既对孩子没有好处,也不是教育孩子之道。孩子在外面玩耍,在学校里读书,同学们中好看的、好玩的东西各种各样,数不胜数。孩子感兴趣的也不会少,如果孩子见到别的同伴有,自己就想要,就要父母买,那会要多少钱?又会要多少地方来置放?那孩子还有什么时间读书做功课?而孩子一想到自己父母不肯买,就认为是父母抠门或吝啬。从孩子的教育上来看,这其实是一个勤劳俭朴的问题。它从某一点上来讲,暴露了过去我们在孩子教育中对勤俭的教育仍然不够或相当不够。在独生子女的今天,尤其是父母收入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的今天,则更不是不够,而是完全被忽视或遗忘了。其后果的严重性不难想象。因为一个没有勤劳俭朴习惯的孩子,不会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也必然不会爱惜自己的衣物、图书和玩具。当然,也就更不会爱惜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财产。

同时,一个没有俭朴习惯的孩子长大后,也不可能热爱工作。因为俭朴和勤劳是紧密相连的。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爱惜东西、珍惜金钱的人会热爱工作,或者愿意工作。当然,这种孩子也不会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只有懂得辛劳的人,才懂得一衣一食一物来之不易,也才懂得俭朴,在工作或事业中刻苦顽强。所以,在今天,我们要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开创未来的新人,我们就必须在生活中从小培养孩子勤劳俭朴的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勤俭的习惯呢?根据一些教育学家的研究,要培养和教育孩子勤劳俭朴,父母首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首先,不要凡是孩子看到的和喜爱的东西,就都必须成为他个人所有。其次,孩子应该想到的不只是他自己,还应有家庭的其他成员。再次,不要满足孩子的每一个愿望和要求。

这三点相互联系。它们看起来很简单,有点像老生常谈。但也许正是因为它平淡无奇,却常为许多父母所忽视。不少父母总是只要是孩子喜欢,就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买什么。他们不但自己主动地让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还要求家庭中其他成员也都让出他们应有的一份,以博得孩子的欢欣,或平息孩子的吵闹。他们的想法和道理都很简单。孩子小,大人可以让一点。当然,他们的动机和愿望也都是善良的。但是他们却万万没有注意到或者忽视了孩子的要求是可以发展的,也可以是无尽的。你今天满足了他这个要求,他觉得他可以有求必应;于是他明天又可以提出另外的新的要求。你今天还可以设法满足他的这个要求,你明天也许就无法满足他的那个要求。这样做无意中惯纵了孩子,培养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思想。日久天长,他们心中会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当然也就不会尊重别人和尊敬长辈了。而且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甚至攻击别人。最后在他们达不到目的或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还可能由失望而转变为消沉。

因而,在有爷爷奶奶或兄弟姐妹的家庭里,父母应该有意识地教会每个孩子学会与家庭中其他成员合理地分享食物和衣服,学会使自己的要求与家庭中其他成员的需求相适应。独生子女的家庭,就必须教会孩子跟父母合理分享东西。并且经常教导孩子,让孩子知道和懂得,虽然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他就是全家唯一有特权的成员,就是皇帝。我认识不少父母,尤其是一些善良的母亲,他们对待自己非常苛刻,常常是节衣缩食。好吃的让孩子吃个饱,自己不吃。好料子让孩子穿,自己穿布的旧的。然而,孩子并不能理解父母的这番苦心;反而以为是家里有钱,养成一种大手大脚的习惯和极端的利己主义。甚至造成他们在父母面前有一种特权。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当然也不会懂得孝敬父母,因为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就是自己。有的孩子甚至可笑到这种程度:说他们的父母不喜欢吃好的,只喜欢吃粗茶淡饭;不喜欢穿新衣,而喜欢穿旧衣。

所以,父母最好是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他们所使用的一切——衣服、玩具、图书、文具和体育用品等的价值。教育孩子爱惜衣物、爱惜书籍、玩具;不应该对丢失和损坏物件感到无所谓。因为每一件衣物都是各阶层的劳力换得的,也是父母辛勤的劳动所换来的。这就是我国古训所讲的:“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热爱劳动,创造生活

一位法国作家曾说过:“从儿童时代起就知道劳动是生活规律的人,从青年时代起就懂得粮食是用汗水换来的人,就能够做出业绩来。因为在必要的日子和必要的时刻,他就会有完成业绩的意志和做出功绩的力量。”可见,从小就应该参加劳动,树立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劳动能发展人的才能,培养人的良好生活习惯,唤起人的创造力,锻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劳动是家长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手段。

然而,目前种种现象却表明,现在的孩子不想劳动,也不会劳动。北京某家教协会在对某小学一年级一个班的调查表明: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17人,占39%;家长给洗手帕的29人,占60%;家长给洗脚的22人,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26人,占59%。天津某高校女生,平时劳动观念差,又不想让寝室一天天脏下去,因而合请了一个保姆,每周来寝室拆洗衣物,打扫卫生,所花费用6人平摊。造成这些状况,责任到底在谁呢?我们来听听家长是怎么说的:“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却很少有家长这样说:“孩子,你要学会做事。”看来,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有些家长因为溺爱、不放心就不让孩子劳动,另一方面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家长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力,使孩子了失去劳动的机会,结果淡化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弱化了孩子的劳动能力,因此,家庭教育中应转变“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的观念,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完成自我服务劳动,也可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还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一些公益劳动。让孩子在劳动中健康成长。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父母在做事时,吩咐在旁的孩子拿工具,或帮助打扫卫生。十一二岁的孩子就可以帮助父母在邻近商店购买一些简单的东西,或寄信等。因为全家人生活在一起,本应当相互分担日常生活中的劳务。相互关注、体贴和帮助,这些都对孩子感情和社会交际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父母应该使孩子懂得他的父母为了全家的幸福,为了生活是怎样工作和劳动的,进而促使他产生帮助父母的良好愿望。

因而,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教会孩子帮助长辈从事一些家庭劳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遗憾的是,我们许多父母都对这一点缺乏应有的认识。他们认识不到教会孩子,尤其是从小教会孩子帮助长辈做家事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和劳动感情的主要和基本途径。另外,一些父母还有一些糊涂的观念。一是认为这些家务事自己还可以做得了,还年轻,不是老得动不得,不必去让孩子分担或代劳。有的父母还认为孩子将来反正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就让孩子童年和少年时期多玩一点,自己多做一点。另一种糊涂思想是有些母亲做事特别认真,他们总觉得孩子做事做不好。孩子扫过的地,他们认为没有打扫干净,自己要打扫第二遍。孩子洗的碗或手帕,他们认为没有洗干净,自己要重洗。因而,不如干脆自己动手,还省事些。孩子不会做事,正需要学习做事。孩子没有经验,也没有实践,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得那么好。正因为做得不好,才需要父母的教育,才更需要锻炼。而恰恰这一点,那些父母却忘记了或者忽视了,或者是缺乏耐心。结果,家中一切包办,在年轻时,不需要帮手时,他们还能一切代劳。到了中、老年后,精力衰退,需要帮手时,孩子却又因为没有劳动习惯,不会做事;而由于没有劳动习惯,这时想喊也喊不动了。这类事情在我们身边简直是随处可见。十七八岁,甚至一二十岁的小伙子坐在家里玩扑克、看电视;而五十几岁的老父、老母都要到商店里去买东西、打扫室内。我还认识一些已经结了婚的青年男女,他们自己没有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照理他们同老人住在一起应该可以同老人分担一些沉重的家务,然而事实则恰恰相反,他们除回家吃饭和睡觉外,什么也不干。房间要父母打扫,衣服也要父母洗。这都是因为从小父母没有教会他们劳动,他们从小就是一切由父母代劳惯了,所以才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没有劳动习惯,不热爱劳动的人,必然就不能吃苦,一旦生活上发生什么变故,他们就会对生活丧失信心;而且,即使没有什么变故,他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也会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也不能做出什么成绩。

劳动习惯和对劳动的感情不可能是天生的,也不可能是先天的,它需要父母的细心培养和不断的教导。

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正确方法是耐心热情的帮助与教导。孩子开始学习做事,肯定不可能做好。这时就不应要求过高,不能动辄指责:“这是你扫过的地呀,地上还有这么多的泥巴、碎纸?”或者“这个茶杯还有茶渍,你怎么洗的?”发现了没有扫干净的地方或没有洗干净的地方,应该指出来。但是指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借着缺点教会孩子真正学会做事。所以态度不应该是生硬的指责,而应该是热情的关怀与帮助:“扫得好,只是还没有扫干净。毛毛,你看那里是不是还有些泥巴和纸屑?快拿扫帚来,把那里再扫一下。”有的事情,孩子开始时做不好,母亲还可以亲自示范。通过这样具体和耐心的帮助与教导,孩子也就会逐渐学会劳动,而且渐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有了劳动的习惯,孩子也就学会自觉地爱惜东西了。或者说,至少也容易接受父母对他俭朴的要求。不再会那么随便地责备父母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了。

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热爱孩子,年轻的父母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并教会孩子热爱劳动,对孩子进行真正的爱护吧。

吃苦中苦,为人上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几句中国的古训,由于中学语文里古文减少了,青少年再也学习不到了,父母们也渐渐淡忘了。但它包含的深刻的哲理教育意义却是永存的,而且也是永不会褪色的。它的含意简要地说,就是一个人必须经过刻苦的努力和磨难,才能担当大任,才能有所成就。最明显而且大家都在电视上所看到的例子,要算是奥运、亚运和全国运动会上的金牌得主了。那些光芒四射的金牌得主哪一个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分寒暑、没有休假、终年苦练,跌倒了又爬起来,失败了又站起来,在千百次的失败后才达到的一个个项目的顶峰?他们训练的刻苦,拼搏的顽强,不夺金牌誓不甘休的毅力,无一不令我们叹服。

我们当然不是要求自己的子女个个都能成为运动健将、金牌得主或科技新星;也不是都要求自己的子女不休息、不度寒暑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守书斋或机房。但是,我们如果希望我们的子女能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我们做父母的从小培养孩子刻苦的精神,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个畏难、怕苦的人,必然是一事无成的。原因是世间没有一件事是可以不劳而获,心想事成的。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困难,都会有艰辛。只是困难的大小不同、艰辛的程度不一。一个人没有一点刻苦的精神,必然会见困难就退却。也就是我们所常耻笑的三分钟热度,甚或连三分钟热度都没有的懒汉。

从前的邻居有一个女儿。由于从小父母的溺爱,她没有养成劳动和吃苦的习惯,所以在上中学后,她感到理工很费脑筋,一道题要左想右想,还有数学公式背得不熟,很难学,她在应付不了的时候,就改学了文科。文科也是很多东西要背,尤其是语文。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写好一篇文章,要更多读多背。所以她认为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苦事,不想读书。然而做事,又做什么事呢?做工吧?更苦。于是她又改学外语。入门确实不很难,同时又有些新鲜感,所以她学了外语。可是入了门以后,接踵而来的大量的生词,纷繁的语法现象,样样要读,样样要背。她又畏缩不前了。结果在门口踟蹰了两年,又退了回来。

由于生活的普遍改善,娇生惯养的子女现在很多。因而有些受娇惯的子女,普遍的好逸恶劳。拿起书包上学,放下书包吃饭。而在学校里也是上课不听讲,学习马虎,进入工作单位后,也很少有人能做出一些突出的成绩。

刻苦就是要不畏难、不怕苦。因而要培养孩子不畏难、不怕苦,做父母的首先就不能时刻怕孩子吃了苦。而自己宁愿多吃一点苦,唯恐孩子吃了苦,恰好又正是我们这一代父母常犯的一种通病。他们总是只希望孩子能生活得幸福轻松,总怕孩子吃了苦。因此,他们在家里不让孩子做一点事,不教育孩子劳动,使其从小养成不爱劳动的习惯。他们忘记了我国民间的一句古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没有劳动习惯,不热爱劳动的人,是不可能不怕苦、不怕难的;也就是说是不可能有刻苦精神的。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刻苦精神,就必须首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要使孩子从简单的劳动中学会人生的伟大哲理。这就是房子不打扫,不会干净;盆中的花,不浇水灌溉,就会干死;地里不播种,不会长出庄稼。

世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必须有所付出。家长都应该让孩子谨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优秀是种习惯,求知是种品质

儿童的天性是好学好问的,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上至云电风雨、日月星辰,下至海洋生物、河流山川,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并且认为家长什么都知道。于是从会说话起,就不管家长有事没事,缠着提些稀奇古怪或被家长看来根本就不值一提的问题,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一定要正确对待,切莫等闲视之,甚至批评不该提这有时连大人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实际上这种好奇好问的天性说到底就是一种渴求知识欲望的“幼芽”,且这株幼芽是十分娇嫩和脆弱的。如果家长能精心保护、耐心教育、科学地为之“施肥浇水”,“除草灭虫”,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如果保护不当,就会使之遭到摧残、甚至被扼杀。

和孩子交朋友,家长与孩子建立和谐、融洽的亲情关系和朋友关系,使孩子敢于在你面前敞开心扉、无拘无束、毫不保留地把内心世界展示出来,然后家长才能真正地透过孩子的表情、眼神、姿态、动作来窥探孩子内心的秘密,知道他想些什么、干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干,家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开阔孩子的视野,激发其求知欲,思索始于惊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多走走、多看看、多感受变幻莫测的自然风光,五光十色的艺术品,扑朔迷离的社会生活。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用表扬唤起孩子的求知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经常为孩子提供或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诸如提些简单的题目让孩子思考,安排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孩子操作,使孩子从中尝到成功的欢乐。

把孩子引进书的世界,书本是孩子认识、了解世界的又一个重要的窗口,家长在引导孩子通过这个窗口认识世界时,应选择符合孩子兴趣爱好的书,以培养孩子对书本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家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能引起孩子对书本的厌恶。

做孩子的榜样,自古以来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求知欲,自己必须先做出样子,这是教育孩子的一条捷径。虽然,对孩子求知欲的启发和引导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我们也可以按以下的要点进行:

首先,家长要从小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孩子在3~5岁时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被问得张口结舌,有的则会不耐烦,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面对孩子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应该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引导孩子看儿童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理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如果孩子没有问题,家长还要主动给孩子讲,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在他们似懂非懂的时候,也能了解许多知识。孩子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家长们不能忽略从小对孩子的教育。

其次,家长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曾有一位家长让自己两岁半的孩子学绘画,原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当家长看到孩子把小鸟画成了个大黑疙瘩时,就忍不住说孩子:“太笨了!画的是什么呀?”家长这样的态度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有很大打击,因为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第一个权威的评价者,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可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毫不负责任地、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孩子的求知欲。当孩子做得好时,应适时表扬,可当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然后再鼓励他们。

最后,对于因学习困难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原因,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会做作业,往往会受到家长的训斥,甚至打骂,这样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越发的学习感到困难,家长在无奈之余可以找心理医生检查评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用科学的方法来矫治。

读万卷书,修成功路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

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著的追求。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我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不仅如此,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你的作文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这样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孩子,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当然,读课外书的好处还有好多。

总之,孩子在小的时候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就会终生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1.从婴幼儿起就带孩子上图书馆

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带他们逛逛图书馆,对激发幼儿的兴趣很有益处,不妨在您有空的时候,一齐去图书馆,精心为孩子借阅两本好书。

2.为喜欢的作者过生日

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来源于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文化素质都影响着孩子,家长爱书、爱读书,孩子在其耳濡目染下必定也会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你喜欢的作者过一个生日,在生日晚会上向孩子讲述他的博学多才,他成才的坎坷经历,让知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3.在固定的时间送书给孩子

孩子的生日礼物、新年礼物、有所进步的时候,不要送一些玩具礼物之类的物品,一本好书既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又可以培养阅读习惯值得朋友们借鉴一下。

4.将阅读化为戏剧表演

这点比较适用于幼儿园的教学当中,一些童话和故事可通过故事表演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可以分为整体表演型,即完整连贯的表演,角色可以一对一,教师帮助幼儿分析形象再表演;还可以是分段表演型即群体角色,教师先讲故事,幼儿一起讨论角色,全体一起表演,道具应该准备得简单一些;最后一种是角色活动型,这时故事中的人物、动作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三种方法在戏剧表演时可以自由结合也可以分别使用,无论怎样运用,相信幼儿的阅读兴趣一定会大大提高。

5.把喜欢的材料编成一本书

如果您的孩子喜欢童话或诗歌,那么你在阅读报纸或杂志的时候应该留心一下,遇到精彩的材料可以将它剪切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每天傍晚,将笔记本打开,品尝里面的丰富果实,孩子最喜欢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

6.扩大阅读内容

孩子如果在有了一定阅读的基础上,应当扩大他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范围,这时眼光不要局限于童话故事、卡通漫画,可以看一些报纸和名著,让孩子了解国家大事,丰富课余知识,提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7.背诵儿歌

儿歌语言通络凝练,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可以熏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帮助幼儿认识社会和自然、开启儿童心智、发展儿童语言、都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8.特殊节日多读相关的书籍

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细心的家长该为孩子准备好书了,这些节日的来历、名称、时间、意义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借此机会,让他们多读读、多想想,一定可以增加知识。

9.与书生活

良好的习惯应该时刻都在身边,把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必不可少的,在家中,可以将书作为您家的“装饰材料”,到处都飘溢着淡淡的书香气息,出门购物时,让您的书橱也丰满一下,让书时刻在您的生活中出现,增添知识的乐趣。

动脑做人,动手做事

你知道吗?孩子的智力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教育的激活。

儿童8岁的时候,智力就发展到一生水平的80%,因此在8岁之前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给予他们的大脑以适当刺激,科学研究发现,在大脑皮层功能区中,双手所占的“地盘”最大,几乎占到全身的1/3,足见手和脑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神经联系,精细的动手活动成为大脑最初记录信息并对身体发号施令的刺激因素,动手多的孩子,大脑的活动也多,智慧自然更胜一筹。早期的动手经历越丰富,大脑的效率便越高,智力发展就更快。因此“动手”是一种有效地激活智力的方法。

儿童发育,触觉先行。触觉系统是感觉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在胚胎中最早发育的感觉系统,也是人体分布最广、最复杂的感觉系统。正因为触觉成为人体最早、最基本的感觉,所以小孩子对于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疼痛舒适的认知要早于他们对颜色、味道和声音的认知,他们最初的笑与哭、快乐与害怕都来自自己小小的身体对于周遭事物的“感触”,触觉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透过多元的触觉探索,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动作及认知发展。良好的触觉刺激是宝宝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幼儿更会通过各种触觉游戏,主动探索世界,发育身心。相反,触觉学习不足则容易造成感觉及智力发育迟滞。

儿童触觉体验的积累也是智慧的储备。手中抱起一个球,孩子第一次有了轻重的概念,将球抛起又弹起,孩子见识到了有趣的弹力;玩水的时候,第一次认识了压力;在攀爬中,体会到内与外、高与低的空间概念;捏起一块泥巴,知道了软硬,渐渐地,还调动起自己的记忆,捏出一个个小物件;坐在沙土堆里,孩子们发现干燥的沙子非常松散,什么也堆不出来,而加上水搅拌过后就不一样了,原来潮湿的沙土更利于塑造形状。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以直观的方式认识了地球上这些永恒的原理,他们用小手发现和探索世界,同时锻炼自己的骨骼和肌肉、充实自己的大脑,这些对世界的最初探索都成为日后认知世界的智慧储备。

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家长的教养态度密切相关。现在家庭对孩子呵护太多,约束太多,我们要大胆地放手去让孩子做,去让孩子玩,给他们一个活动的空间。

一般来说,孩子玩过之后,家里总会显得有点脏、有点乱,有些家长就会特别不高兴,常常会限制孩子的活动,如手工剪贴之后有时地面上一片狼藉,有的家长就干脆禁止孩子剪贴和其他游戏活动,这样剥夺了孩子动手学习的权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孩子去多玩,多动手,多动脑,并让其玩个畅快。重要的是在事前明确要求,例如,要求孩子在剪纸时,边剪边随手把边角料、纸屑放在小盒中不乱丢,事后收拾干净;在玩玩具后,要把玩具摆整齐,保持环境整洁,这样不但有助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还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孩子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坚持让孩子自己动手,不仅是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其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培养一定的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和创造精神。

如今孩子不愿动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愿动脑比不愿动手危害更大。思考是人们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是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前导”。父母应抓住假期这一有利时机教导孩子学会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翻阅一些从来不阅读的书籍,做一件想做而一直没有做的事情,问几个想问而不敢问的问题,搞清几个长时间弄不明白的问题。此外,父母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鼓励孩子积极思考:

对较小的孩子,可以提一些他们经过简单判断就能回答的问题。如“我忘记关上水龙头,让它开一整夜会怎样?”

父母在实际生活中可提出一些难题让孩子解决。如在墙的高处挂一件衣服,然后给孩子几根短竹竿和绳子,启发他们想到用拼接竹竿地方法把衣服收下来。

争论可引发孩子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并且能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对较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找合适的话题引发争论,如观看某一电视后,与孩子争论对某一人物或问题的看法。

注意训练孩子从不同角度想问题,以培养其思维的广泛性。对同一问题,不仅会正向思维,也要会逆向思维。父母可以这样问孩子:“把每个月的钱都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可以吗?”孩子听后也许会表示赞同,此时可要求孩子从正、反两方面重新考虑,经过认真思考后,孩子往往会改变原先的想法。

让孩子学会提出问题。提问题的水平与思维的水平是紧密相关的,问题提得好,不仅决定着思维水平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使人想得深想得远,还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提问,促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即使孩子有时提的问题很幼稚,父母也不要简单地否定。

书山有路,习惯为径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作为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成人的态度,周围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如父母有空便读书看报,常谈学习的重要性,善于给儿童买些有益的书籍,交流孩子在校情况,父母的行为、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间单独的学习室,让孩子有一个不受干扰的学习空间。

与孩子寻找学习的乐趣。孩子爱看电视、爱玩,不喜欢学习,是因为他觉得学习远不如看电视、玩游戏有兴趣。家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孩子一同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把他所学会的知识“教”给你,或来个比赛,如让孩子跟家长来个朗读比赛,找错别字比赛,解题比赛……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某篇文章或某本书,或与孩子探讨哪篇作文哪一段哪一句写得真不错,哪道数学题解题思路不错等。学习过程要适时表扬孩子,表扬时不必太夸张,也别忘了要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给孩子帮助指导。孩子在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毅力稍差的就会知难而退。这时,家长的及时帮助、适当指导就十分重要了。及时帮助,就是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及时地扶一把,给以点拨,但不能包办代替;适当指导,就是要引导孩子尽快掌握学习方法,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克服了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