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中药学(十三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23:41:46

点击下载

作者:彭成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系统中药学(十三五)

系统中药学(十三五)试读: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系统中药学(供中药学、中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用)主 编 彭 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系统中药学/彭成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7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

ISBN 978-7-5132-5545-5

Ⅰ.①系… Ⅱ.①彭… Ⅲ.①中药学-中医学院-教材 Ⅳ.①R2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71777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30.5 字数682千字

2019年7月第1版 2019年7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545-5

定价 92.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系统中药学》编委会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

主 编 彭 成(成都中医药大学)

副主编(以姓氏笔画为序)

    邓 赟(成都中医药大学)

    邱智东(长春中医药大学)

    余林中(南方医科大学)

    郭 力(成都中医药大学)

    彭代银(安徽中医药大学)

    傅超美(成都中医药大学)

    谢 恬(杭州师范大学)

    裴 瑾(成都中医药大学)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孝勋(广西中医药大学)

    叶 冰(云南中医药大学)

    叶 强(成都中医药大学)

    卢君蓉(成都中医药大学)

    史亚军(陕西中医药大学)

    任 波(成都中医药大学)

    刘贤武(成都中医药大学)

    杨 敏(成都中医药大学)

    李芸霞(成都中医药大学)

    邹 亮(成都大学)

    张定堃(成都中医药大学)

    陈学习(福建中医药大学)

    孟 江(广东药科大学)

    敖 慧(成都中医药大学)

    贾艾玲(长春中医药大学)

    郭 玫(甘肃中医药大学)

    高继海(成都中医药大学)

    黄林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彭华胜(安徽中医药大学)

    游 宇(成都中医药大学)

    谢晓芳(成都中医药大学)

    谭 睿(西南交通大学)

学术秘书(兼)

    卢君蓉(成都中医药大学)

    张定堃(成都中医药大学)编写说明

中药,传统称“本草”,是现代西方医药传入我国后,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称谓。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是一个复杂体系,包括中药品种来源、药材鉴别、种养殖、采收、贮存、加工炮制、制剂、药性、功效、应用等知识技术体系。中药的生态环境和中药作用的机体也是复杂体系,要认识和研究这三个复杂体系,就必须应用复杂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环境、机体之间的多维关系。

复杂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若干要素组成的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元素,是系统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的内部组织,是各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关系;系统的功能是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行为、效能和作用。因此,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中药复杂系统是环境生态复杂系统、人体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决定中药复杂系统的关键因素是中药的品种、品质、制药、药性、功效、应用六个要素。品种包括不同来源的物种、加工后的炮制品和实际应用的产品;品质包括外在性状质量和内在品质,内在品质主要包含遗传物质和药效物质;制药包括药材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中成药制剂;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补泻、润燥、走守、猛缓、动静、刚柔等;功效包括中药的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应用指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应用规律。

系统中药学是凌一揆教授“系统中药”思想的发展。1956年8月6日,国务院正式行文批准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建立四所中医学院。1959年5月8日,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59)131号文批准在原成都中医学院开办中药学本科专业。中药学本科专业的创办,是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中药学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药学本科专业建设与教材无可借鉴。为此,凌一揆教授提出“大中药”的概念。“大中药”包括本草与方剂、中药栽培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草药化学、中药药理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创办中药学本科专业,构建“大中药”体系,凌一揆、雷载权教授主编了《中药学讲义》《方剂学讲义》,徐楚江、冯向贤老师编写了《中药制剂学讲义》《中药炮炙学讲义》,贾敏如、李方尧教授编写了《中药鉴定学讲义》,曾万章、万德光教授编写了《药用植物学讲义》,陈道森、邓先久老师编写了《中药栽培学讲义》,肖崇厚教授编写了《中草药化学》等。其后,原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了第一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和规划教材《药用动物学》《中药药理学》《临床中药学》等中药学专业主干课程。“大中药”概念的提出和“大中药”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凌一揆教授“系统中药”思想的主要内容。

系统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复杂系统品种、品质、制药、药性、功效、应用等关键要素发生、发展、变化的科学。它作为一门课程,是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课程,是沟通中西医,跨越医学、药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的桥梁课程。

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重点介绍系统中药学和系统中药学关键要素的科学内涵、认知过程和现代研究。各论按中药功效分类,对临床常用中药的基本特点、品种品质、制药、性能功效、应用进行阐释。教材编写,力求做到五方面:①系统性:根据《系统中药学》学科知识技术体系,总论按照概述、中药的品种、中药的品质、中药的制法、中药的药性、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应用七个方面布局;各论按照药物的基本概述、品种品质、制药、性能功效、应用几方面展开,全面系统阐释《系统中药学》知识技术体系。②科学性:深入研究和厘清中药理论、技术、方法,充分体现特色,写作中表述力求客观、公正、平和,避免引起歧义和争议。③创新性:教材不仅构建了系统中药学的知识技术体系,而且将中药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写进教材,体现知识更新和进步。④实用性:针对目前教材存在知识点多、小、乱和前后重复的现状,写作上力求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实际应用、执业需求”,达到“教师好教、学生好学、用者好用”的目的。⑤前瞻性:本教材不仅与时俱进,体现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而且为学科的交叉融合奠定了基础,体现前瞻性。

本教材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牵头,联合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成都大学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撰写;成都中医药大学裴瑾、敖慧、卢君蓉、张定堃进行了统稿。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尽管我们在编写过程中竭尽所能,但由于作者较多、涉及交叉学科领域较广,时间仓促,加之系统中药学是我们开创的新学科,在学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发展,因此,本教材若存在不足或疏漏之处,恳请专家、同道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系统中药学》编委会2019年4月总论部分第一章 概 述

当今自然科学呈现两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分化、综合。具有原创思维的中药学怎样合理分化、系统集成,是中药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中药学科整合、学术创新、产业集成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应用复杂系统科学的研究思路,阐释“系统中药学”的科学内涵、认知过程和现代研究。第一节 系统中药学的科学内涵

复杂系统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它是研究系统复杂性规律的科学。自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Ludwig von)提出系统科学以来,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演变和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以及相变论、混沌论、超循环论等新科学理论相继诞生。我国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和方向,认为所谓“复杂性”,实际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成思危认为,复杂科学有三个主要特点:研究对象是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深度不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是更着重于揭示客观事物构成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历程,并力图尽可能准确地推测其未来的发展。彭成认为,系统是若干要素组成的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元素,是系统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的内部组织,是各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关系;系统的功能是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行为、效能和作用。而中药是一个复杂体系,中药的生态环境和中药作用的机体也是一个复杂体系,要认识和研究这三个复杂体系,就必须在复杂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坚持“系统中药学”的特色,应用多维评价的方法,研究中药复杂系统的关键要素、结构与功能,即中药的品种、品质、制药、药性、功效、应用(简称品、质、制、性、效、用)。一、品种

品种包括药材品种、炮制品种和中成药品种。药材品种包括自然环境下野生的药用植物物种和药用动物物种,也包括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品种和驯化家养的药用动物品种,还包括天然药用矿物及人工加工品。药材品种从来源来看,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人工加工品,其中植物药占绝大多数;从基原看,有单基原、双基原、多基原,其中单基原的药材为数较多,是主流。炮制品种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即中药经加工炮制后的各种中药临床应用饮片,也包括目前临床应用的新型饮片,如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颗粒饮片、袋泡剂、煮散剂、超微粉等,其中,配方颗粒应用较为广泛。中成药品种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药学和临床研究,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按规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的可直接供临床使用的制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收载成药9种,包括丸、散、膏、丹、药酒等剂型;《伤寒杂病论》收载成药60余种,剂型有丸剂、散剂、膏剂,以及栓剂、洗剂、灌肠剂等;北宋政府官办药局“惠民和剂局”,专司制药和售药,并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刊行的中成药药典,收方788首,对后世影响极大。目前,中成药品种近万种,中成药剂型达50余种,主要包括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片剂、浸膏剂、栓剂、丹剂、锭剂、贴膏剂、茶剂、膜剂、海绵剂、糕剂、熨剂、条剂、钉剂、线剂、曲剂、灸剂、烟剂、煎膏剂、流浸膏剂、软膏剂、凝胶剂、合剂(含口服液)、酒剂(亦称药酒)、酊剂、糖浆剂、注射剂、乳剂、露剂、搽剂、洗剂、油剂、气雾剂、喷雾剂等。二、品质

品质即中药的质量,它反应的是中药种质、种苗、栽培、采收、产地加工、炮制、制剂等方面固有的整体特性的质量,包括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两部分。①外在品质,主要指中药的性状质量,其质量评价内容包括以“辨状论质”为基础的形、色、气、味和以显微鉴别、理化测定为手段的质量评价。②内在品质,主要包含遗传物质和药效物质。中药遗传物质主要是研究中药的遗传品质,即研究药材的生物遗传特性和优势,如优质品种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品种多样性、遗传分子标记,以及遗传物质与优质药材的生产、临床疗效的关系。中药药效物质是标定中药内在品质的主要方式,其研究主要应用化学和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揭示基于临床疗效的中药有效部位、有效组分、有效成分,并达到可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的具有一定物理常数的质量标志物。三、制药

制药主要包括药材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中成药制药。①药材产地加工是指药用部位收获至形成商品药材而进行的初步处理和干燥等产地加工过程,主要包括采收、净制、干燥、规格分级、包装、贮藏等。其中,干燥的加工方法非常丰富,如阴干、烘干、熏硫、蒸、煮、烫、发汗等产地加工方法。传统形成的药材产地加工方法不仅具有区域药材生产、中医流派、医家用药习惯等特征,并蕴涵着丰富的科学道理,赋予了中药性状、规格、品质、药性等诸多内涵。②饮片炮制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其历史悠久,技术独到,理论和技术体系完整,作用显著。饮片炮制的方法众多,临床上常用的传统炮制饮片多通过净制法、切制法、炒制法(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炒)、炙法(加酒、醋、姜汁、蜂蜜等辅料)、煅法、蒸法、煮法、法、发酵法、发芽法、制霜法、烘焙法、水飞法等制备而成,而新型饮片多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制备而成。③中成药制药不仅是传统的膏、丹、丸、散,更多的是现代中成药生产制剂,其剂型达50多种,包括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气体剂型等。

中药制药过程是广泛的,既包括药材加工、饮片炮制、中成药制药,也包括中药汤剂的煎煮、中药人工制品、中药曲类发酵和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中药生物工程、中药制药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四、药性

药性是中药作用于机体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是中药区别于植物药和天然药物的显著标志。药性的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补泻、润燥等。①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性质,是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寒、热等不同效应的高度概括。②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不同的药味,因此具有不同的作用。③归经表示药物对人体作用的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④升降浮沉表示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⑤有毒无毒是指药物对机体是否有损害作用,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有毒性。有毒中药专门指那些药性强烈,对人体有毒性或副作用,安全剂量小,用之不当或药量超过常量,即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可致人死亡的中药。⑥药物虚实补泻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虚实性质相对应而确定的。⑦润燥是对药物祛除燥邪或湿邪,以及治疗燥证或湿证的作用性质的概括,是相对燥邪、湿邪,或燥证、湿证而言的,主要是反映药物对人体阴液变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历代文献中,药性还有走守、动静、刚柔、猛缓及敛散、滑涩、轻重等记载。五、功效

功效是系统中药学的核心和主体,是系统中药学区别于传统主流本草学、现代药理学的重要特征,是现代中药学的学科标志。中药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治疗作用、保健作用的理性概括,主要分为治疗功效和保健功效。

治疗功效可分为消除疾病发生的原因、发挥治本作用的对因治疗功效和改善疾病症状、发挥治标作用的对症治疗功效,以及对疾病直接发挥治疗作用的对病治疗功效。①对因治疗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简言之,即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能。②对症治疗作用是指中药治疗功效中能消除或缓解患者自觉痛苦症状或临床体征的特殊效用。③对病治疗功效就是针对中医的“病”发挥治疗作用的功效,如截疟、驱蛔虫等,分别针对疟疾、蛔虫病发挥治疗作用。

保健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对人体预防或养生、康复等作用进行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包括预防功效和养生功效。①预防功效是指采用以药物为主的多种手段,如烟熏、洗浴、佩带或内服等,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②养生功效指用中药以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强身健体,调理情志,养护脏腑,延缓衰老等方面的作用。

另外,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新的功效不断被发现、认识和使用,如青皮、枳实升压、抗休克,泽泻、山楂降血脂,罗布麻降血压,砒霜抗癌、治疗白血病等。六、应用

中药临床应用是医药结合的桥梁,反映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精髓和中医临床治病救人的根本,主要包括中药临床应用的形式、方法和规律。其应用形式主要有饮片和成药,应用方法与规律主要包括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等方面的内容。

配伍:指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古人将中药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用法:主要包括给药途径、不同剂型、服药方法等方面的内容。①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给药途径,主要包括胃肠道给药和不经胃肠道给药两类。其中,不经胃肠道给药又包括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黏膜给药等。②中药剂型包括汤剂、颗粒剂、丸剂、片剂、灌肠剂、栓剂、注射剂、气雾剂、洗剂、搽剂、软膏剂、膏药、涂膜剂、巴布剂、离子透入剂、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栓剂等。③服药方法主要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特性,选择适当的服药时间,也是合理用药的要求。

中药的用量:不仅包括中药饮片单味药用于治疗的常用有效剂量、方剂中各药的相对用量、药物的实际利用量,也包括中成药应用的剂量。①单味药常用有效剂量的实质,是药物应用于机体后,能够产生特定生物效应的量;②方剂中的相对用量是指在方剂中,单味药与其他药物配合后产生共同效应的需要量;③实际利用量主要是指由于药材质量、炮制、剂型、制剂、服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药物实际利用不同的量。因此,在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实际应用中应高度重视。

用药禁忌:主要包括证候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饮食宜忌四个方面。①证候禁忌是指某些病证应当避免使用某种或者某类中药饮片或中成药。②配伍禁忌是指两药合用后使治疗效应下降,或使毒副作用增强,或产生新的毒副作用效应者,原则上都不宜合用。历来把这些视为配伍禁忌药,并概括为“十八反”和“十九畏”。③妊娠禁忌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使用某些饮片或中成药会损害母体及胎元以致引起堕胎的药物,包括禁用药与慎用药两类。禁用药多是大毒的药物、引产堕胎药、破血消癥药、峻下逐水药;慎用药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辛热燥烈、滑利通窍类药物。④饮食宜忌是指服用中药饮片及中成药期间禁忌进食某些食物,简称食忌,又称忌口,以免降低、破坏药效,或引发不良反应。

另外,儿童、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不同于成年人,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与成人有差异。儿童应根据体重或年龄计算用药剂量和使用途径,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并根据中成药治疗效果,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老年人因机体组织器官衰老,对药物的吸收、代谢速度减慢,应避免使用对肝脏、肾脏等药物代谢器官有损害的药物,也应避免对心脏、血管等组织有损害的药物。运动员因其职业特殊性,对含有兴奋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使用;而中成药的服用则应按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安全合理使用。第二节 系统中药学的认知过程

纵观本草的发展,尤其是主流本草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古至今,中医药无不重视整体、系统、动态的变化过程,已经有“系统中药”的萌芽。而真正出现系统中药学的认知,是中国中药高等教育以来,逐渐认识、提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

1956年8月6日,国务院正式行文批准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建立四所中医学院。1956年9月1日招生,中药学仅是中医学专业的一门课程,涉及本草、方剂相关内容。1959年5月8日,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59)131号文批准在原成都中医学院开办中药本科专业,招生60人。中药本科专业的创办,使传统中药人才培养进入国家高等教育系列,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中药本科专业建设与教材无可借鉴,为此,凌一揆教授提出“大中药”的概念。“大中药”包括本草与方剂、中药栽培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草药化学、中药药理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创办中药本科专业,构建“大中药”体系,凌一揆、雷载权教授主编了《中药学讲义》《方剂学讲义》,徐楚江、冯向贤老师编写了《中药制剂学讲义》《中药炮炙学讲义》,贾敏如、李方尧教授编写了《中药鉴定学讲义》,曾万章、万德光教授编写了《药用植物学讲义》,万德光教授编写了《药用动物学讲义》,陈道森、邓先久老师编写了《中药栽培学讲义》,肖崇厚教授编写了《中草药化学》,沈映君教授参编了《中药药理学》。其后,原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了第一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和规划教材《临床中药学》《中药药理学》《药用动物学》等中药专业主干课程。

“大中药”概念的提出和“大中药”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凌一揆教授“系统中药”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了揭示系统中药学的科学内涵和关键要素,彭成教授于2000年以来,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针对中药品种的多样性、化学成分的复杂性、药效作用的多向性、临床应用的广泛性,选择常用中药附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附子不同来源,不同炮制品种,不同制备工艺,不同化学层次的空间特征、生态特征、数量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试图阐明附子空间、时间、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中药附子的物质基础、生物效应和应用规律;系统研究了参附注射液的品种、质量、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和制药生产关键技术应用,实施全程自动化数字监控,进行品质控制。并首次提出中药“品质性效用”和中药注射剂“品质制性用”的多维评价研究模式,系统研究附子和参附注射液的品种、品质、制药、药性、功效、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中,“附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应用”获得201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参附注射液品质控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王永炎院士函评“附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应用”时写到:“对附子进行‘品、质、性、效、用’一体化的研究与开发当是首创,项目体现了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是一种值得向国内外推广辐射的新模式,具有中医药的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肖培根院士在函评意见中写到:“本项目构建的中药系统研究‘多维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体系,对中药资源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具有示范推广作用。”

2006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时,彭成教授带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专家,对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本科教育的理念进行了总结,即为“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并对“系统中药学”进行了解释,即“系统中药学是指中药是一个系统,是研究中药认采种制用(品质性效用)等理论和技术的系统知识”。2010年,彭成教授在《中药与临床杂志》发表论文,详细阐述了“系统中药”产生的背景和科学内涵,并应用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思路,结合系统中药学的特点,提出“多维评价”是“系统中药”研究的优选方法,还以中药附子为研究实例,系统阐释了“系统中药”“品、质、性、效、用”“多维评价”的实践方法。2012年,针对中药注射剂研制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彭成教授在《中药与临床杂志》发表论文,提出中药注射剂“品质制性用”的研究模式,并以参附注射液为例,解析中药注射剂研制与生产过程中“品种、质量、制药、性效、临床应用”几个关键问题的科学内涵,为中药注射剂的研制与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2017年,彭成教授在《中药与临床杂志》发表论文,再论“品、质、制、性、效、用”的科学内涵,自此,系统中药学的理论技术体系和实践方法日渐成熟。第三节 系统中药学的现代研究一、品种的研究(一)药材品种

中药药材品种的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品种考证、中药品种调查、中药品种比较、中药品种鉴定和中药品种与生态环境、栽培养殖、采收加工、物质基础、药理毒理、功效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目前,药材品种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有种质资源、新品种培育、规范化种养殖和道地药材研究等;药材品种研究的现代方法主要有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组织形态三维定量分析等。①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为从居群和分子水平上揭示中药材道地性的生物学实质提供了可能。同时,可用于中药材鉴定与道地性研究的RFLP、RAPD、AFLP、测序技术、DNA barcoding技术等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又具有快速、微量、特异性强及不受生长发育阶段、供试部位、环境条件影响等特点。②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药材品种质量标准研究,涉及薄层扫描(TLCS)、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等色谱法,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NMR)、X-射线衍射等光谱法及各种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技术。③组织形态三维定量分析,全面表征中药组织形态结构、细胞的空间位置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而且实现了中药组织鉴定三维定量与数字可视化。(二)炮制品种

近年来,中药炮制品种在炮制辅料、炮制技术、炮制规范、炮制原理、新型饮片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发展。

1.炮制辅料研究方面 先后建立了姜、蜜、酒、醋、盐等国家标准,对麦麸、蛤粉、滑石粉、河砂、酒、醋、盐、姜、蜂蜜、油等辅料的炮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2.炮制技术和炮制规范研究方面 不仅将饮片炮制老药工的炮制经验数据化,建立了科学、实用的规范化炮制工艺模式,为中药饮片生产的规范化、规模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相继修订和增补了常用中药及藏、蒙、维等特色民族医药的饮片炮制规范。另外,饮片生产中有诸多以主观判断为主的情况,如“火力”的控制仍然主要靠药工“以手试温”,“火候”的判断主要通过眼看、鼻嗅、口尝、手试等方法,对药材形状、颜色、大小、断面、气、味、质地等进行多方位判断,炒制过程中炒香、炒焦和蒸制中“黑如漆,甜如饴”,以及毒性中药半夏、川乌、附子等饮片“口尝微有麻舌感”等。目前,针对以上方面的客观判断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明显进展。

3.新型饮片研究方面 主要有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颗粒饮片、袋泡剂、煮散剂、超微粉等新型饮片。①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工艺制成的产品,具有不用煎煮,调剂、服用方便,清洁卫生等优点。以成方颗粒为主、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为辅的颗粒制剂,是一种兼顾随证调方和复方合煎两个特点的汤剂改革尝试。②中药颗粒饮片是在传统饮片的基础上,根据每种药物发挥最大效益的原则,经加工制成一定颗粒状,干燥、灭菌,单味定量分装而成的一种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新型饮片。颗粒饮片既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固有优点,又弥补了不足,是目前取代传统饮片的最佳新型饮片,是目前国际上竞相大力研究推广使用的饮片新剂型。③袋泡剂是将经过炮制后的药物研成粉末,用耐热水浸泡、通透性较好的滤纸机械包装成协定剂量,供配方使用。其有效成分易于渗出、服用方便,但因存在含淀粉、糖类药物容易虫蛀变质,熟地黄、黄精等少数药物不易粉碎,乳香、没药等树脂类药物细粉不易被水渗透等现象,不利于全面推广应用。当今传统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主流是不再拘泥于传统中药饮片一种剂型,饮片产业正在向着多剂型、方便型、科学型方向发展,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三)中成药品种

中成药是中医临床应用的形式,中成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组方原理、给药剂型、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应用。①处方是中成药研究的基础,中成药处方的来源主要有经方、验方、协定方和科研方。②中成药的剂型和制备方法是中成药研究开发的核心内容,研究结果直接关系到中成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中成药剂型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临床用药的需要,首先要考虑起效快慢、作用时间长短、给药途径与方式、作用部位;其次还要考虑生物利用度高低、用药剂量大小、质量是否稳定可控、使用是否安全方便等;再根据临床治疗和药物性质设计工艺,选择工业化生产路线。③中成药质量研究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合中成药品种自身特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科学方法,即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中成药的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一般包括中药材原料质量控制和中成药制剂质量控制两大部分。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核心内容是鉴别和含量测定,鉴别方法要求专属、灵敏,含量测定方法要求能控制有效成分含量,且要进行方法学考察,以确保中成药产品质量的可控性。中成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为制法、理化性质、鉴别、含量测定与稳定性的研究。④中成药的功能应用与作用机制研究,要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揭示中成药的物质基础作用原理,尤其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制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辅料,以提高中成药的研究水平,创新药物或进行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如在急救用药方面,已经研发了全国中医医院急症必备中成药50多个,其中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已广泛应用。在重大疾病用药方面,复方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心可舒胶囊等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用的有效之品;以薏苡仁油为主要成分的康莱特注射液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及原发性肝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以蟾蜍、斑蝥、鸦胆子油、砒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品种对肿瘤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冲剂、新雪颗粒、金莲清热颗粒、灯盏细辛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等中成药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有较好疗效。另外,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成效显著,如复方丹参方、参附方、藿香正气方的二次开发,是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成功的典范。二、品质的研究

中药品质研究的核心是中药的质量,主要包括遗传物质、有效成分、毒性成分与有害物质、全成分指纹图谱等研究内容。(一)中药遗传品质研究

中药遗传品质研究主要是研究优质药材的生物遗传特性和优势,如优质品种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品种多样性、遗传分子标记,以及遗传物质与优质药材的生产、临床疗效的关系。(二)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中药有效成分是指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可以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如青蒿素是从青蒿(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有效成分,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柴胡皂苷C和柴胡皂苷D是柴胡抗溃疡的有效成分。但至今大部分2中药的有效成分仍未得以阐明,如《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2598种中药材(包括部分饮片和提取物)及其制剂中,仅60%有化学成分研究报道,约20%进行过较系统的成分研究,其研究任务任重而道远。(三)中药毒性成分与有害物质研究

毒性成分与有害物质分外源性的有害物质和内源性的毒性成分。①外源性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重金属的污染,如砷、铅、汞、铜和镉等金属元素的污染与药用植物种植环境、土壤、水源、农药化肥使用、存储运输和炮制等多个因素相关,关系到中药产品质量;二是农药等残留,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其中,六六六、DDT等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降解缓慢,且脂溶性强,易于在生物体内富聚,残留毒性大。②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指内源性毒性成分,如川乌、附子、草乌等中的乌头碱,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和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所含的马兜铃酸等。(四)中药全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化学成分的含量高低只是中药品质的化学表征,并不能完全代表中药的毒效关系。因此,全成分指纹图谱研究成为目前中药品质研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等技术方法,建立中药指纹图谱,进行品质研究,为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而中药品质的核心还是需要落实到中药的疗效,基于遗传物质、化学表征、生物活性评价的品质研究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三、制药的研究

中药制药研究,主要包括药材产地加工、饮片炮制、提取工艺、制剂工艺、自动化生产等制药过程。以下以参附注射液为例,来阐述制药研究的主要环节。(一)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

附子的产地加工是降低附子毒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传统加工中强调胆巴浸泡,胆巴的质量直接影响附子药材的质量,我们制定了胆巴的质量标准。参附注射液以黑顺片入药,我们对黑顺片的炮制工艺过程中胆巴浸泡、漂洗次数、蒸煮处理等每个工艺步骤的总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核苷类物质(尿苷、腺苷)、糖类物质(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无机盐离子、浸出物、灰分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制订了黑顺片炮制工艺及工艺技术参数,既能保证附片的减毒存效,又能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红参产地加工与炮制,即选好的参根剪去须根及支根,装入蒸笼中蒸2~3分钟,先武火后文火,蒸至参根呈半透明时熄火,冷后取出晒干或烘干,项目组建立了鉴定红参药材的TLC法、近红外光谱法和人参皂苷、糖蛋白等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建立了红参内控标准的指纹图谱。(二)提取与制剂工艺研究

黑顺片的提取工艺是关系到参附注射液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我们采用UV、HPLC、HPLC/MS、HPLC/ELSD等分析方法,深入研究黑顺片提取工艺中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等因素变化过程中水提液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的量时曲线,在组分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探讨煎煮时间、加水量对黑顺片化学成分谱(库)的生物碱成分与毒性关系,黑顺片成分与功效关系,揭示了传统水煎对黑顺片毒性成分的控制规律;通过黑顺片生物碱成分模拟水解分析,确定毒性成分的水解影响因素、水解产物和黑顺片提取的最佳时间。对红参提取时回流加醇时间、乙醇浓度、回流升温时间、冷却时间,各次回流液的醇度、体积,对浓缩时的蒸汽压力、真空度、浓缩时间、浓缩液的相对密度及温度,以及主要阶段的蛋白质、树脂、鞣质、草酸盐、钾离子、热原、指纹图谱、微生物数及部分阶段的溶血、异常毒性进行研究,确定红参提取工艺。对参附注射液工艺中除淀粉、蛋白质、鞣质、树脂等高分子物质和除热原、灭菌工艺、内包材等进行研究,建立产品各阶段药物含量、指纹图谱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三)自动化生产与在线检测

应用网络控制技术、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和近红外在线检测等技术,对参附注射液的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对工艺参数进行实时在线存储、传输、备份和反馈,通过红外在线自动监测仪和软系统对参附注射液生产线的监控点实现远程在线控制。四、药性的研究(一)四气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气,又称为四性,主要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病理变化的作用性质,是中药最基本的药性。早在《神农本草经》序例就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药物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也就是说药物寒热温凉的性质是由用药后机体的反应和病证的寒热决定的。具体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为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热性或温性。四性之外,还有平性,指药物性质平和、作用较缓和,实际上仍略有微寒、微温的差异,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

现代对中药四气的研究,通常将其分为寒凉及温热两大类进行,主要针对中医临床寒热病证的表现与机体各系统功能活动变化的关系,研究四性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等的密切关系。①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性作用,如金银花、板蓝根、钩藤、羚羊角、黄芩等;多数温热药则具有中枢兴奋作用,例如麻黄、麝香、马钱子等。②自主神经系统方面:多数寒凉药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升高细胞内cGMP水平,相反多数温热药能提高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升高细胞内cAMP水平。③内分泌系统方面:主要是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发挥作用。如温热药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鹿茸、肉苁蓉、刺五加、何首乌等可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使血液中ACTH、皮质醇含量升高;附子、肉桂、紫河车、人参、黄芪、何首乌等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作用,使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或T、3T水平升高;人参、刺五加、淫羊藿、附子、肉桂、鹿茸、紫河车、补骨4脂、冬虫夏草、蛇床子、仙茅、巴戟天等可以兴奋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④能量代谢方面:不同药性的药物对能量代谢功能的作用与++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Na-K-ATP酶活性有关,温热药能够促进机体的能量代谢,而寒凉药则表现为抑制机体的能量代谢。另外,还应用化学、生物热力学、系统生物学等对四气的物质基础、热力学过程、系统生物学变化进行了研究。(二)五味

五味本义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口尝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后来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五味成了药物功效作用的概况。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五味的物质基础是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而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作用于机体,产生药理作用,从而调节人体阴阳,扶正祛邪,消除疾病。

①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生物碱、苷类等。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功效,主要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相关。②甘味药多含糖类、苷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功效,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及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等方面的作用。③酸味药多含有机酸和鞣质。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等功效,主要表现在抗病原微生物、收敛、止泻、止血、消炎等方面的作用。④苦味药含各种生物碱、苷类、挥发油、黄酮、鞣质等。苦能泄、能燥,具有清热、燥湿、泻下等功效,主要有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致泻、止吐等作用。⑤咸味药主要含碘、钠、钙、钾、镁等无机盐成分,多为矿物类及动物类药材。咸能软、能下,具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等功效,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镇静、镇痛、解热、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凝血、利尿等方面的作用。

中药五味不一定是用以表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以反映药物作用在补、泄、散、敛等方面的特征性;而研究五味-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间的规律性,对探索中药五味学说的现代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三)归经

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是指药物的归属,即指药物作用的部位,“经”是指经络及其所属脏腑;归经是药物对机体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的归纳,是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的作用。归经的现代研究,多从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体结合等方面开展工作。

1.药理作用方面 李仪奎等对429种常用中药按药理活性分组,统计各组的归经频数,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如具有抗惊厥作用的钩藤、天麻、全蝎、蜈蚣等22味中药均入肝经,入肝经率达100%,而不具有抗惊厥作用中药的入肝经率仅为42.9%,有显著差异;具有泻下作用的大黄、芒硝、芦荟等18味中药入大肠经率亦达100%,明显高于其他411味中药10.5%的入大肠经率;具有止咳作用的杏仁、百部、贝母等18味药,具祛痰作用的桔梗、前胡、远志等23味药,具平喘作用的麻黄、地龙、款冬花等13味药,入肺经率分别为100%、100%和95.5%,符合“肺主呼吸”“肺为贮痰之器”的论述;鹿茸、淫羊藿、补骨脂等53味壮阳中药全部入肾经,符合中医肾主生殖的理论。

2.药物在体内分布方面 对23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中药归经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发现其中20种中药归经所属的脏腑与其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腑基本一致(61%)和大致相符(26%),符合率高达87%。如鱼腥草(归肺经)所含鱼腥草素肺组织分布多;丹参3(归心、肝经)所含隐丹参酮肝、肺分布最多; H-川芎嗪的肝脏、胆囊3摄取率最高,与川芎归肝、胆经相符; H-麝香酮主要分布于心、脑、肺、肾等血液供应充足的组织和器官,并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与麝香归心经、通关利窍、开窍醒脑的传统认识相符。采用同位素示踪、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技术对32味中药归经及其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的动态观察,显示其与相应药物归经的脏腑基本相符。由此可以得出,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选择性分布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

3.受体结合研究方面 受体具有明确定位的特点,与归经概念的特征极为相似,中药归经极有可能是与其作用于某种或某几种受体有关。以受体结合来研究归经,可以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归经的机制,避免中西医内脏概念不一致所导致的确定归经定位难的不足。如附子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兴奋心肌α、β受体的作用;去甲猪毛菜碱具有兴奋β、α受体的作用;氧化甲基多巴胺为α-受体激动剂,具有强心、升压作用,与附子归心经相符;槟榔可作用于M胆碱能受体而引起腺体分泌增加,使消化液分泌旺盛、食欲增加,与中医药理论中的槟榔归胃、大肠经一致。(四)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向上、向外的作用称为升浮,向下、向内的作用称为沉降。一般来说,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具有清热、泻火、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沉降。目前对中药升降沉浮理论的实验研究较少,主要是结合方药的药理作用进行辨析。如补中益气汤可以选择性地提高在体及离体动物子宫平滑肌的张力,加入升麻、柴胡的制剂作用明显;如果去掉升麻、柴胡则作用减弱且不持久,单用升麻、柴胡则无作用,说明升麻、柴胡具有升阳举陷之功。柿蒂提取物对大鼠膈肌标本的收缩呈现先增强后抑制的作用,并且随浓度增高,增强效应持续的时间越短,抑制效应出现的时间越早,抑制作用越强,体现了柿蒂降逆的功效。有些中药具有升浮和沉降的双向作用趋向,如麻黄发汗、解表具有升浮的特性,又能止咳平喘、利尿消肿而具有沉降的特性;白芍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具有升浮的特性,下行血海以活血通经,又具有沉降的特点;黄芪既能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具有升浮的特性,又能利水消肿、固表止汗,具有沉降的特点。(五)有毒无毒

有毒无毒是通过中药对机体是否有毒性损害作用,而加以判别区分。绝大多数中药没有毒害作用,属无毒;只有那些药性强烈,对人体有毒性或副作用,安全剂量小,用之不当或药量超过常量即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可致人死亡的中药有毒性,属有毒中药。早在《国语》中就有以含乌头的肉喂狗,以验其毒性的记载,是现代毒理实验的萌芽。而真正开始应用现代毒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中药的毒性、毒作用机制及产生毒作用的物质基础,始于20世纪20年代,国内外学者才开始应用现代毒理学方法对中药的毒性进行系统研究。其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有毒中药对人体可能发生危害的剂量(浓度)、接触时间、接触途径等,以及危害的程度,就是研究有毒中药的毒性结果,为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法规制订提供毒理学信息,包括有毒中药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致癌性等;二是研究有毒中药经皮肤、黏膜和各种生物膜进入靶部位,在体内分布,经生物转化成活性物质,与体内靶分子发生反应而引起生物体危害的过程,就是研究有毒中药对生物体毒作用的细胞、分子及生化机制;三是依据基础毒理学、机制毒理学提供的资料和临床应用的经验,研究有毒中药或有毒中药组成的药品,按规定使用,是否具有足够低的危险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五、功效的研究(一)治疗作用

中药最主要的用途是治病,其治疗作用是中药功效的主流;凡符合用药目的并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又可分为消除疾病发生的原因、发挥治本作用的对因治疗作用和改善疾病症状、发挥治标作用的对症治疗作用。

1.对因治疗作用 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简言之,即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能。如麻黄散寒、西瓜解暑、常山截疟等属祛邪去因作用;人参补气、附子助阳、当归补血等属扶正作用;而柴胡疏肝、丹参调经、杏仁止咳则属调理脏腑功能。

2.对症治疗作用 是指中药治疗功效中能消除或缓解患者自觉痛苦症状或临床体征的特殊效用。这一作用,无论是从古代医药文献的记载、古今临床应用实例,还是根据现代药理、药化研究结果,均可证明其客观存在。如麻黄平喘、生姜止呕、延胡索止痛、三七止血皆属“对症”功效。

中药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主要是根据中药的功能主治,首选符合中医理论、具有中医特色的试验方法及病证动物模型,直接证实其功效作用;其次可选用现代医学的疾病动物模型及试验方法,间接研究其功效作用。由于中药常具有多方面的功效或通过多种方式发挥作用等特点,应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加以研究。通过研究,首先应回答中药是否有效,有效的范围、作用的强度、起效的快慢与持续的时间;其次应明确中药的主要药效作用和次要药效作用是什么,与同类中药比较有什么优势和特色;最后应排除各种影响试验结果的干扰因素,全面分析、综合归纳试验结果,找出内在规律,上升到中药功效理论的高度,用以阐明中药药效作用的规律。(二)保健作用

中药保健作用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预防或养生保健作用的概况和总结。

1.中药预防作用 是治疗作用的延伸,但与治疗作用有本质的区别。治疗作用是针对疾病,而预防作用是应用中药治未病,是使“无病机体”保健健康。一般采用的方式是用一些中药烟熏、洗浴、佩带及内服而发挥防病作用。《本草纲目》记载,苍耳“为末水服,辟恶邪、不染疫疾”;茅香、兰草“并煎汤浴,辟疫气”;大蒜“立春元旦,作五辛盘食,辟温疫”;黄连“预解胎毒”,“小儿初生,以黄连煎汤浴之,不生疮及丹毒”。

2.中药养生保健作用 中药养生源远流长,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药物,如灵芝“久食,轻身不老,延年”。

中药养生保健作用的现代研究,主要是根据受试中药预防保健功用的特点,选用合格实验动物及相关材料,在国家认证通过的实验室或基地,按照国家保健作用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科学评价中药在免疫调节、延缓衰老、增智、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减肥、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辐射、抗癌、抗突变等保健作用。如中药免疫调节作用至少应完成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方面的试验;中药延缓衰老作用应进行生存试验、过氧化脂质含量测定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中药促智作用需选用跳台试验、避暗试验、穿梭箱试验、水迷宫试验,研究受试中药对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的作用;中药抗疲劳作用必须进行负重游泳试验和爬杆试验;中药减肥作用需完成受试药物对大鼠肥胖模型的减肥试验;中药抗辐射作用首先应进行小鼠抗辐射30天存活试验,若结果为阳性,需继续进行外周血象、骨髓象、染色体畸变和精子畸形检查,以确定中药抗辐射的保健作用。

另外,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新的功效不断被发现、被认识和使用,如青皮、枳实升压、抗休克,泽泻、山楂降血脂,罗布麻降血压,砒霜抗癌、治疗白血病等,有显著疗效。六、应用的研究(一)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组方配伍、用法用量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1.组方配伍 饮片组方配伍应用,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显著特点,是反映中医临床用药特色的关键。饮片组方配伍应用主要围绕饮片的配伍层次、配伍关系、配伍环境、配伍比例等方面进行研究。(1)配伍层次的研究:包括饮片配伍、组分配伍、成分配伍等三个方面。

①饮片配伍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不论何种配伍关系,配伍后均将产生物质基础和生物效能的变化,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饮片配伍也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临床的需求,通过不同的药物组合、不同的配伍环境、不同的炮制品种、不同的用量比例、不同的给药剂型、不同的煎服方法、不同的给药途径等,控制中药饮片发挥疗效的方向。

②组分配伍主要是以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以药化、药理、药物信息学、计算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等多学科技术为手段,从临床出发,遵循传统配伍理论与原则,强化主效应,减轻或避免副效应,形成针对特定病证的组效关系明确的中药组分配伍形式。组分配伍研究主要包括组分的提取、分析、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几方面,其核心就是药效物质和作用原理研究。

组分提取:根据中药的性质与功用,采用溶剂提取、溶剂分配、超临界萃取等技术方法,提取不同极性或不同类别的化学成分提取物,再用大规模工业色谱分离制备技术,对提取物进行纯化,获得组分。

组分分析:组分样品是典型的复杂体系,包含种类众多、含量各异的化合物。必须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如色谱、光谱、化学指纹图谱等技术手段,分析揭示中药组分的物质基础。

组分评价:在中医药功效理论指导下,主要选择拟治疗病证相对特异的动物模型或指标,以整体、器官药理水平评价样品组分的活性,必要时结合细胞和分子药理实验,阐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和配伍后各层次效应及分子网络调控通路,探索活性组分,揭示组效关系,并根据不同药物组分组合的活性综合评价结果,寻求组分间的最佳配伍配比关系。

组分作用机理研究:得到药效确切的中药组分后,从临床出发,以药化、药理、药物信息学、计算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等多学科技术为手段,进一步深化研究,阐明其治疗病证的药效物质和作用原理。

③成分配伍是在饮片配伍、组分配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