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教你育儿防病丛书:小儿厌食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06:03:15

点击下载

作者:陈永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名医教你育儿防病丛书:小儿厌食症

名医教你育儿防病丛书:小儿厌食症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小儿厌食症/陈永辉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3(名医教你育儿防病丛书)

ISBN 978-7-5132-4831-0

Ⅰ.①小… Ⅱ.①陈… Ⅲ.①小儿厌食症—防治 Ⅳ.①R723.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52831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14.5 字数193千字

2019年3月第1版 2019年3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4831-0

定价 4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名医教你育儿防病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 陈永辉

副总主编 琚 玮 王文革

编  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

     卫 利 王文革 王亚君 王素亭

     毛 改 巩治华 李 萌 李瑞星

     吴力群 张 弛 张小华 张俊广

     陈永辉 周 明 郑春燕 班会会

     徐丹慧 郭 薇 黄 莹 黄 浩

     黄 斌 琚 玮 霍婧伟 露 红编写说明

“厌食”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生活水平提高了,厌食的孩子却越来越多了。经常听家长在抱怨,孩子就是“不爱吃饭”。有的孩子是从小就厌食,在吃辅食的时候就挑食,吃得少,好话说了千百遍还喂不进半勺饭。也有一部分孩子是从小食欲特别好,到了某个年龄段之后,突然就加入了厌食宝宝的行列,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为了能解决孩子们不爱吃饭,吃饭不香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首先了解厌食出于何种原因,接下来再找对策,让每个孩子都能吃饭香,身体棒,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小儿厌食的病因、症状表现、防治方法、饮食调养、家庭护理等患儿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其内容涉及面较广,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希望一册在手,犹如一位经验丰富而又不厌其烦的医生伴随在患儿家长左右。从此,家长在孩子厌食时不再唉声叹气,一筹莫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并引用了许多相关著作及文章,恕未予以一一注明,谨向原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道及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陈永辉2018年8月前 言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三十余年来我致力于儿科疾病的临床实践,亲眼目睹了许多家长面对生病宝宝的束手无策以及“病急乱投医”的做法,导致宝宝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最终贻误病情,令人痛心!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萌生这样的想法:将家长培养成孩子的第一任保健医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科学育儿,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旦宝宝病了,能明白是怎么回事,能简单处理,减轻孩子的痛苦,减少去医院的次数,避免过多地服用药物和过度医疗。

现阶段,“就医难,看病贵”的情况仍然存在,尤其儿科,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使小儿就医显得更加困难。培养爸爸妈妈成为宝宝的家庭保健医生是一件必要且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但这需要家长付出十分的用心,相信每位爸爸妈妈都愿意并乐意为宝宝“用心”。孟母育儿,曾三迁,我们育儿,无须周折,只要您每天用心学习一点点,宝宝就可少受病痛折磨,少去医院,少服药物。这就是我们编写此套丛书的初衷,从一个家庭保健医生的角度出发,使家长们认识了解常见的儿童疾病,掌握简单的家庭调养方法,更好地呵护生病的宝宝,预防疾病的发生。

愿此套丛书能帮助更多的家长科学育儿,使更多的宝宝开心健康成长。陈永辉2018年1月1日NO.1 什么是厌食

“厌食”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指孩子较长时期的厌恶进食、食量减少的一种疾病,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发生,但以1~6岁小儿多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以摄入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但同时也造成了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儿童厌食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以城市儿童为甚。该病迁延日久,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已成为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1 食物有什么重要作用

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一般包括以下七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水。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线粒体内进行生物氧化,转化为能量,供机体所需。食物摄入是人类以及动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行为。

孩子通过饮食摄取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不同的食物产生的能量不同,比如进食蛋白质类食物后,机体产生能量大约相当于蛋白质本身能量的30%,进食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则相当于食物本身能量的4%~6%。2 食物与健康有什么关系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等的主要成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的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种类不一,量也不同,其生物利用价值也有差别。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不但需要蛋白质供应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还需要其参与构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新组织。因此,相对成年人,儿童需要更多的蛋白质。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是人体的重要组织成分,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的吸收,保护体内脏器,增加饱腹感。

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主要作用是供给能量,是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保护肝脏、维持其解毒功能的作用,同时抵抗产生的过多酮体。糖类的摄入不足会引起脂肪氧化不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引起酮中毒。因此,碳水化合物也是儿童生长发育中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营养。各类维生素的共同特点是:天然存在于食物当中;人体需要量虽少但绝不能缺少;各种维生素参与不同生理代谢功能。

无机盐是存在于体内和食物中的矿物质营养,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共同组成。人体已发现有20余种必需的无机盐,约占人体重量的4%~5%。

膳食纤维多属碳水化合物,过去认为属于不被吸收的食物,但近年来营养学家发现它们是人类所必需的,其具有的理化特性使它们发挥了重要的生理作用。膳食纤维主要功能为:预防胆石症、影响血糖水平、预防结肠癌、改善憩室病症状、防止能量过剩及肥胖。

水在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维持身体的细胞结构,协助新陈代谢,还能帮助运送身体所需的营养,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水还能帮助调节身体的温度,能使眼睛、嘴巴及鼻道保持湿润。专家提醒:健康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食物摄取,食物与健康密切相关。3 儿童必需的营养有哪些

5岁的聪聪从小就不爱吃主食,米饭、面条、馒头、花卷啦,都不吃,送到嘴边也摇头,只爱吃西红柿和肉,顿顿饭只要吃西红柿、吃肉,妈妈开始没有在意,觉得孩子只要肯吃就是好事,但是看着聪聪现在小脸黄黄的,不像别的小朋友有红扑扑的小脸蛋,就着急了,到底聪聪不吃主食好不好呢?

人体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将它们在体内代谢转化产生热能,以满足机体需要。

碳水化合物(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粮食中,如大米、面包或面条等。

脂肪在体内产生的热量比值最大,1g脂肪在人体内转化可释放37.62kJ的热能,比同样重量的碳水化合物(糖类)和蛋白质转化所产生的热能高1倍多。而且脂肪在人体内占用的空间少。

除了热能物质外,幼儿的生长发育还需要有物质基础。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瘦肉、鱼、蛋、奶是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豆类、坚果类则是植物性蛋白的主要来源,其中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与豆类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比较齐全。

当碳水化合物(糖类)和脂类在人体内摄入量不多,所产生的热能不足以维持身体需要时,就会消耗蛋白质产生热能,维持人体正常活动的能量需要。所以,聪聪爱吃西红柿和肉是好,但是主食也是不可缺少的。4 什么样的食物容易消化

幼儿的咀嚼功能差,在给宝宝制作食物时应切碎煮烂,不宜给大块的、油炸的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并且食物在制作时应力求小、巧;还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和形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其食欲。但应注意酸、麻、辣调料应尽量不用。幼儿饮食次数以每天4次为宜,即早餐、午餐、午点、晚餐。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加一杯牛奶。同时要求幼儿饮食要注意做到定时、定量,以利于消化吸收。虽然幼儿饮食已由乳类主食转变为以米粥、米饭、面条等谷类食物为主,但乳类食品仍应是幼儿的重要食品。幼儿应保证每天喝600mL以上的牛奶,也可以用奶粉、羊奶或豆浆代替。5 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有什么好处

1~3岁的幼儿,对热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虽然相对婴儿低一些,但仍较成人为高。同时,由于幼儿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尤其是刚断奶的幼儿,乳牙不全,咀嚼能力较差,不能立即适应成人的饮食,所以,这个时期的饮食应注意合理平衡。

首先幼儿的食物品种必须多样化,食物中不仅要经常有鱼、肉、蛋和豆制品,还必须有蔬菜和水果。水果以应季水果为主,合理选择搭配,注意营养全面。一般来说,主食可适当地增加一些粗粮,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糖类食物等不可过量,以免造成幼儿肥胖;蛋白质类食物也不宜吃得过多,否则易导致便秘或消化不良,影响幼儿食欲。

其次,幼儿食物要注意调配。据生理学家研究,1周岁幼儿的胃容量为200~300mg,个体之间略有差异。每天进餐以4次为宜。6 什么是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disorders of digestive function),是指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厌食症主要由于两种病理生理因素导致,一是局部或全身疾病影响消化道的功能,使胃肠平滑肌的张力下降,消化道的分泌减少,酶的活力降低;另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影响,使消化功能调节失去平衡。

2岁的嘉嘉断奶后就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吃饭少而且费劲,肚子经常胀得像小鼓一样,3岁的孩子,小脸又瘦又黄的,头发稀疏没有光泽,和同龄孩子比个头体重都差了不少,缺少孩童活跃的精神与体力。妈妈带到医院做了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大问题,仅仅一些微量元素不达标,被医生诊断为“原发性厌食症”。

医生告诉妈妈,嘉嘉目前的状况是厌食造成的营养不良。原因是因为母乳喂养时间过长,没能按时添加辅食,孩子只对吃母乳感兴趣,对其他食物没兴趣,久而久之酿成厌食。这种厌食称为原发性的厌食症。专家提醒: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消化功能日趋完善,母乳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4~6个月起应开始添加辅食,逐渐适应非流质饮食,8~12个月时可以完全断乳。7 怎样确诊厌食症

广义上来说,摄食行为通常受神经、内分泌等诸多因素控制,同时受文化、家庭、个人经验、经济条件以及市场供应等限制。因此,正常的食物摄入行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动力和健康保障。正常情况下,我们在从食物摄取和消耗的热量中应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如果摄食行为长期异常,如饮食喂养不当、偏食等,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就会引起厌食症,进而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厌食是儿科临床中经常听到的主诉。如果营养状况正常,不能单纯地以小儿进食量变化或偏食,就误诊为厌食。要根据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才能诊断为厌食症。8 什么是原发性厌食症

厌食症分为两类:原发性厌食症和继发性厌食症。

原发性厌食症是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兼有形体偏瘦,面色少华,大便干稀不调,多食后脘腹作胀,部分患儿有血清锌、胃泌素含量降低等。原发性厌食症见于长时期食欲缺乏,见食不贪,纳食不香,甚则拒食,久则精神疲倦,身体虚弱,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影响正常的体格和智力发育。专家提醒:患有原发性厌食症的孩子多面黄无泽,形体消瘦。常有偏食,进食不规律,或过食生冷、油腻煎炸食品,喜好吃零食,或未按期添加辅食等喂养不当史,只要及时纠正不当的喂养方法,一段时间后即能痊愈。9 继发性厌食症是怎么回事

2岁半的丁丁也是不爱吃饭,好像对所有的食物都没有胃口,水果零食也一概不肯吃,一到了排大便的时候便大哭大闹,甚至都不敢去上厕所,到医院最后诊断是肛裂,医生说丁丁不爱吃饭也是因为肛裂导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继发性的厌食症也称为病理性厌食症,同样需要警惕,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小儿厌食症的发生。

继发性厌食症主要是由一些急、慢性疾病引起的小儿食欲不振、厌食。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肠炎、肝炎等疾病。这些疾病导致小儿消化液分泌减少,酶的活力减低,而影响食欲。另外,呼吸道的炎症以及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影响小儿消化功能进而导致食欲下降。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小儿的食欲,如肛裂,痔疮,排便痛,或担心发胖不愿意进食。专家提醒:继发性厌食症与大脑中的下丘脑功能异常有关。下丘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调节中枢神经,调节人的情绪,控制唾液腺分泌。下丘脑功能异常,可引起情绪低落,导致厌食等症状的出现。另外,某些疾病所引起的微量元素缺乏也可出现食欲不振。比如锌缺乏、铁缺乏都会引起食欲下降。10 厌食症的发病情况如何

大眼睛的玫玫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可不爱吃饭一直是个让家长头疼的问题。玫玫瘦瘦小小的,妈妈外婆一直变着花样想尽办法给她弄好吃的,可她就是不买账。上个月玫玫被送到乡下的奶奶家住了1个月,竟然长胖了4斤,是奶奶家做的饭特别好吃吗?

厌食症是儿童的多发病,在国内外儿童群体各个年龄段中均可发生。近年来,我国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儿科门诊的统计来看,厌食症的发病以1~7岁者多见,占发病总数85%左右,其中又以1~2岁居多,占总数的40%左右。小儿厌食症在城市和农村均有发生,而城市小儿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小儿,这与优越的家庭环境和过度溺爱、纵容及喂养不科学有关系。11 厌食与厌食症有区别吗

厌食,是指由于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或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食量显著减少的症状。多以不思饮食为主,但孩子身体状况尚好,没有腹部胀满、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

厌食症是长期厌食造成的结果。儿童因长期的厌食而导致机体营养缺乏,长期营养不良造成身体各器官系统出现病变,而见消瘦、水肿、全身免疫力低下、各组织器官功能紊乱。专家提醒:

长期厌食会造成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厌食的情况如不及时纠正,不仅会导致厌食症的发生,还会引起其他疾病。12 厌食症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吗

4岁的玲玲比起同龄孩子个子偏低,身体瘦弱,头发黄黄的也没有光泽。平时她对任何食物都没有兴趣,无论什么样的饭菜,只吃一点,而且吃一顿饭要花很长时间。不仅身高体重与同龄孩子相比有明显差距,而且抵抗力差,经常出现呼吸道感染、发烧。医生告诉玲玲的家长,这是由于孩子营养不良造成的。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常见有两种典型症状,一是由于热能严重不足引起消瘦型(marasmus),可见于患儿矮小,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弹性差,头发干燥易脱落,体弱乏力,萎靡不振;一种为浮肿型,是由蛋白质严重缺乏引起,周身水肿,眼睑和身体低垂部水肿,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易脱落,指甲脆弱有横沟,无食欲,肝大,常有腹泻和水样便;也有混合型,介于两者之间,都可伴有其他营养缺乏的表现。

体格测量是评估营养不良最可靠的指标,目前国际上对评价营养不良的测量指标有较大变更,它包括三部分。(1)体重低下

儿童的年龄性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体重低下;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体重低下,此指标反映儿童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单凭此指标不能区分是属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2)生长迟缓

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生长迟缓;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生长迟缓,此指标主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3)消瘦

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消瘦;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消瘦,此指标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专家提醒:4岁年龄的儿童正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各类营养的需求量很大,必须摄取一定量的食物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厌食的孩子由于长期进食少,不能够摄入足够的各类营养物质,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不仅容易造成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还会引起反应力、记忆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造成脑功能减低,智能发育滞后。13 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中存在哪些误区误区一:孩子食欲差就是患了厌食症。

静静平时吃饭还挺好的,但是一到夏天热的时候就不肯吃饭,对什么吃的都不感兴趣。今年又开始热了,妈妈特别着急,每天想尽办法让静静吃东西。静静这样的情况是厌食症吗?

医学界对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是有标准的。一般情况下,厌食时间超过6个月,蛋白质、热能的摄入量不足供给标准的70%~75%;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供给标准的5%;3岁以下婴幼儿每天谷类食物摄取量不足50g。另外身高、体重均低于同年龄人正常平均水平(遗传因素除外)。专家提醒:食欲差与厌食症有天壤之别。不能轻易为孩子扣上“厌食”或“厌食症”的帽子。误区二:不爱吃某种食物就是厌食。

翔翔上幼儿园大班了,从小饭量还可以,就是不吃蔬菜,水果也不爱吃,只爱吃肉,每顿饭只要没肉,翔翔就不吃饭了,即便在爸爸妈妈的软硬兼施下,也吃不了几口。妈妈很担心,不吃蔬菜,这是不是也是厌食啊?

孩子偏食或不爱吃某种食物,有很多原因,如食物口味可能不适合孩子;色泽不够吸引孩子;又如孩子初期没见过或很少吃某种食物时,家长就以为孩子不喜欢而不买再给孩子这种食物,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不吃这种食物的习惯。专家提醒:我国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抚育孩子,家长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饮食结构。比如南方人的口味偏甜、北方人的口味偏咸,四川人爱辣、山西人爱酸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口味。误区三:孩子食量减少就是厌食。

菲菲从春节还没过完,就开始不爱吃饭了,以前特别爱吃的红烧茄子,也不感兴趣了。现在春节过完都1个月了,菲菲好像还是没有以前的食欲好。妈妈带菲菲来到医院,医生说菲菲是因为春节期间吃得太多不消化的东西,积食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专家提醒:宝宝的食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但是,如果孩子今天吃得多一点,明天吃得少一点,也属正常。当孩子患病时,如感冒,食量就会有所减少;胃部着凉或吃了过多的冷食,也会不爱吃饭;或者因摄入过多食物导致积食;另外激烈运动过后出现暂时性的食欲下降等,这些都是造成孩子短时间内食欲不佳的原因,如果能及时得到解决,自然就会好转。误区四:强迫与引诱能帮助孩子吃饱饭。

玲玲从小是奶奶带的,4岁以后接回了父母身边。玲玲的父母都是上班族,每天早上都匆匆忙忙,有时候玲玲不想吃早饭,妈妈就会连哄带骗地把食物塞到玲玲嘴里,实在不肯吃的时候,爸爸还会采取恐吓的办法,反正只要看着玲玲最后把饭都咽下去了,父母就觉得放心了。可是时间长了,玲玲越来越不爱吃饭,还变得面黄肌瘦,玲玲父母很苦恼,这孩子怎么这么难带啊!

当孩子不吃饭或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家长采取强迫手段,用“填鸭”的方式,把食物强行塞进孩子嘴里。这种强迫的办法有可能助长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还有一些家长经常用买玩具、买零食等的方法诱导孩子吃饭却不兑现,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对家长丧失信任。专家提醒:其实,强迫与诱导的方法逼迫孩子吃饭,不如采取鼓励的办法。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使孩子有个好心情,能增加孩子的唾液腺分泌,对增强食欲大有好处。另外在孩子患病初愈后,不要过度为孩子补充营养,过度增加食物量,以免加重孩子的胃肠负担,引起孩子对食物的厌恶心理。14 厌食症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

小儿厌食症的危害最主要表现在儿童体重减轻或消瘦,皮下脂肪组建消失,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在正常同龄儿中位数间1~3个标准差以下,并累及体内各器官组织使其停止生长发育。

厌食症的孩子不能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尤其是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引起消瘦、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和身高都低于同年龄人,同时还可伴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而引起贫血、佝偻病、干眼症、营养不良等。

长期厌食症引起严重营养不良,会造成孩子体力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容易患伤风感冒、呼吸道疾病及消化道疾病,这些疾病又会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能量与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不仅能引起孩子低体重,还可影响身高的增长,导致各脏器生长发育迟滞。临床还可见孩子皮肤粗糙干裂、柔毛出现,由于体内缺乏脂肪,体温下降,容易怕冷,出现心跳缓慢、身体衰弱、脱水、脸色苍白、精神无法集中。更严重的还会出现焦虑、忧郁,心脏功能变差,甚至还会晕倒、心脏衰竭、死亡。15 小儿假性厌食有什么表现

茜茜的妈妈说除了饭和菜,茜茜好像其他的都喜欢吃,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开始皱眉头,而一有了薯片、巧克力、奶油蛋糕等小零食,立马就开心了,可以吃个不停,薯片自己能吃一大包。可现在这段时间,茜茜的脸色越来越黄,小肚子还经常胀鼓鼓的,更加不爱吃饭了,零食好像也没以前喜欢吃了,妈妈很着急,茜茜这现在的表现是厌食吗?

分清孩子真假厌食很重要。家长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聪明程度,孩子如果对日常的饭菜不感兴趣,为达目的,他就会变着花样哭闹要挟父母满足他的无理需求。如果给些爱吃的糖果、蛋糕以及各种肉食,孩子就能吃得津津有味,把小肚子塞得满满的,可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拒食,这就是假性厌食的表现。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只要予以纠正,就可以了。16 小儿真性厌食有什么表现

真性厌食主要是指3~6岁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真性厌食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消化功能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通常是其他系统疾病的伴发症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因此必须关注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去医院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17 何谓神经性厌食

14岁的小洁从小是个让家长省心的好孩子,吃饭从来不用费心。1年前她开始来月经了,现在160cm的身高,有65kg重,最近小洁开始嫌自己胖,嚷着说减肥,饭量比以前小了很多,每顿饭吃得没有以前一半多,有时候吃过饭还会恶心。现在小洁经常觉得头晕心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医生说小洁是神经性厌食,小洁妈妈很担心,神经性厌食是怎么一回事?能治好吗?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指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厌食症状。顽固性神经性厌食病人呈极度消瘦,无力,与严重营养不良有类似之处。如体温偏低,怕冷,心率减慢,血压偏低,肢端发绀,年长女孩有闭经,贫血,并有维生素、蛋白质缺乏的特点。内分泌检查可见尿内17-羟类固醇排出低于正常,血浆皮质醇的含量正常或偏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对地塞米松的反应受到抑制。这些变化亦可见于重度营养不良。有人提出此类病人可能有间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缺陷,是为病理基础。

此外,患了神经性厌食时,血浆生长激素对低血糖反应减弱,而其他营养不良则正常或加强。厌食患儿对左旋多巴的反应亦受损害。这两种反应与边缘系统下丘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有的研究提出厌食与下丘脑调节食欲的整合中枢功能紊乱有关。18 什么原因会引起小儿神经性厌食

婷婷从小在乡下的姥姥身边长大,小时候健康活泼,3岁半的时候回到大城市父母身边,紧接着被送到幼儿园。现在婷婷整天闷闷不乐,吃饭也成了一个大问题,每顿饭就吃几口,怎么劝也不管用,有时间逼急了,婷婷就开始哭鼻子。婷婷的妈妈忧心忡忡,以前在姥姥身边的时候不这样啊,现在到底是怎么啦?

造成神经性厌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的精神刺激

孩子受到强烈惊吓之后,会造成精神萎靡,活动受抑制,食欲降低。这种厌食的症状往往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当紧张情绪缓解后,食欲也就自然恢复了。(2)亚急性或慢性精神刺激

当孩子离开亲人或熟悉的环境,会精神紧张,比如刚进入托儿所或进入其他新环境时。这种不适应会造成孩子情绪低落,食欲降低,或饭后呕吐。(3)不良的教育方法

①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其自由,阻止其与其他孩子玩耍,或限制他去想去的地方,影响其情绪,使食欲降低。②家长过分注意孩子进食,反复诱导或以威胁手段致孩子反感而厌食。NO.2 为什么我家的孩子会厌食1 孩子为什么会厌食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食欲是如何形成的。

人有饥饿感而想吃东西与食欲的形成机制有关。当胃里面没有食物,血糖水平降低,组织利用糖减少,人就会感到饥饿,丘脑下部的摄食中枢兴奋,于是开始了摄食活动。当胃里充满食物,血糖水平升高,组织利用糖增多,丘脑下部的饱食中枢兴奋,人就有了饱腹的感觉。我们生存的环境,自然界的气候,以及人的精神、心理、各脏器的疾病都会影响这种神经的变化,从而导致厌食症状的发生。

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正餐吃得太少,便给孩子嘴里塞各种零食,孩子胃里面一直被各种食物充满着,自然不会有饥饿感,也就不肯吃饭了。2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厌食的根源吗

5岁的乐嘉,因妈妈出差到姥姥家待了一周,姥姥对他百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但是回家后就没有了食欲,只喜欢吃糕点和零食,不愿吃饭,妈妈以为得了病,赶紧带他来附近医院就诊。医生给乐嘉检查后说他是“厌食”,是恣意偏嗜零食造成的。

其实,厌食不是病,它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是由于喂养不科学造成的。厌食多发生在城市的独生子女人群中,原因是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家长的娇惯。如果出现短暂的厌食情况,通过耐心开导,行为表率等心理调节是可以很快纠正的,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专家提醒:有些父母习惯请家里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老人对孩子素来是“隔代亲”,有的老人难免会出现一些对孩子溺爱的行为,这个时候要跟老人对孩子的饮食习惯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出现孩子一从老家回来,各种饮食习惯就必须得重新纠正的情况。3 生活条件越优越,越容易造成厌食心理吗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可供挑选的食物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许多家长专挑孩子喜爱的食物以满足孩子。在无限制的溺爱下,孩子很容易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拒绝不爱吃的食物,久而久之,造成厌食。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小儿厌食的最重要的原因。造成这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胃肠动力减弱

有些家长为给孩子增加营养,经常给孩子吃很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比如轩轩的妈妈认为孩子吃肉才是最营养的,顿顿给孩子吃肉,青菜水果吃得很少,米饭和淀粉类的食品更是少之又少。实际上这超过了孩子胃肠道的消化能力,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功能紊乱,使孩子对食物没兴趣。(2)进食不定量,也是导致孩子厌食的一个重要原因

胃肠道的充盈与排空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的家长由着孩子的脾气,遇上合口味的就大吃特吃,之后几顿饭,孩子往往没有饥饿感,吃得很少甚至几乎不吃。如果孩子长时间这样饥一顿饱一顿,两餐之间的时间也长短不定,就会打乱胃肠道的工作规律,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不会产生饥饿感,也不能分泌足够的消化液,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3)两餐之间吃的零食太多,也是引起厌食的因素之一

有些家长经常因为担心孩子吃饭吃得少,就给孩子准备大量零食,养成了在两餐之间吃太多零食的习惯,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无论家长准备多么可口的饭菜,孩子也不会有好的食欲。4 药物可导致小儿厌食吗

8岁的小芳,小时候就患有气管炎,经常服用氨茶碱、抗生素类的药物。妈妈说小芳从小吃的药比吃的饭多,从来没有主动要求吃过饭,哪怕饿个一两顿对饭菜依然没有兴趣,还经常会恶心、嗳气。

很多药物都可以导致孩子出现厌食。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等,长期服用都会对孩子的胃肠道造成伤害。长期反复输液的孩子往往胃口也不会很好。

很多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长期服用也会影响孩子的脾胃。有的家长习惯孩子一有点风吹草动,就给孩子服药,或者孩子感冒发烧时过量地给孩子服用寒凉性质的中成药,致使孩子的脾胃功能受损,胃口也就越来越差了。

药物的毒副作用本身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如经常服用抗生素以及氨茶碱类药物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造成腹胀、恶心、呕吐、厌食。一些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D中毒也会导致厌食。5 疾病可以引起厌食吗

临床上可以导致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的疾病有很多。常见的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慢性便秘等胃肠道疾病,以及结核或其他急慢性感染等全身性疾病,都会累及消化系统,使胃肠平滑肌的张力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酶的活力减低,表现出食欲不振的症状。对于长期厌食的孩子,如果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后仍未收到较好的效果,应具体排查找到原发疾病。6 环境改变也会影响食欲吗

4岁的兰兰是个特别乖的孩子,但就是胆小,从小就害怕陌生人。半年前兰兰上幼儿园后突然变得不爱吃饭了,幼儿园的老师也说兰兰中午吃饭吃得特别慢,别的小朋友都吃完了,兰兰才吃了几口。现在兰兰在家里吃饭也变得越来越费劲,原来吃饭不用喂的孩子,现在每顿饭能吃一个多小时。奶奶看不下去了,就开始喂饭,兰兰妈妈特别不解,怎么孩子大了,还不如小时候呢!

有的孩子很敏感,微小的环境变化都会使孩子感到茫然不安,失去安全感,情绪低落,进而影响食欲。刚入幼儿园、托儿所的孩子,从家庭到社会,从散居到群集生活,突然进入一处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阿姨和老师会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孩子生病住院,看到医生护士会觉得恐惧,害怕打针吃药等心理也会影响食欲,造成孩子厌食。专家提醒:家长应当从小给孩子灌输积极正确的观念。部分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面对孩子哭闹,会用恐吓的方法去制止孩子,比如说“再哭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再不听话让医生阿姨来给你打针”,这些话语无形中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使以后孩子适应新环境变得更加困难。7 微量元素缺乏会导致厌食症吗

妮妮从小就不爱吃饭,这一直是妈妈心里的一个大问题,眼看着妮妮越来越瘦小,妈妈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给妮妮查了微量元素,诊断是缺锌。缺锌跟厌食有关系吗?

对孩子发育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有很多,其中锌参与人体酶的合成,参与核酸基因转录复制,尤其锌元素具有稳定膜结构的功能,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还能增强孩子免疫力,促进孩子生长发育以及组织修复、伤口愈合,避免胎儿畸形。锌元素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维持人的正常味觉和食欲,这主要是因为人体的味觉素是含有两个锌的多肽,锌缺乏会影响其合成,造成人的口味异常,食欲减退,表现为厌食。

孩子缺锌会表现出胃口不好,吃饭不香,头发枯黄、无光泽、稀疏。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异食癖,如咬指甲、啃手指,甚至吃沙子、泥土等。缺锌会使大脑DNA和蛋白质合成障碍,引起智能发育迟缓。严重缺锌可出现生长停滞,体格矮小,性发育延迟。锌缺乏会影响舌味蕾细胞更新和唾液中酶的活性,使味觉敏感度下降,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异食癖等,也可出现口腔溃疡、地图舌等,还有可能损害机体免疫功能。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微量元素。新生婴儿出生时从母体得到250~350mg的铁储存在体内。之后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虽然从母乳或牛奶中能摄取一部分铁,但远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孩子长到4个月时,原本储存在体内的铁已基本消耗完,需要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否则就会出现贫血。贫血的孩子表现为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也会伴有呕吐、腹泻或口腔炎、舌炎等症状。孩子有时会有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年长儿出现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贫血严重时会有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免疫力低下并常伴有感染情况发生。如果孩子有类似的症状出现,应当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专家提醒:缺铁和缺锌可补充动物肝、动物血、瘦肉、蛋黄和海产品;缺碘可补充海鱼、海带、紫菜等;缺乏维生素A可补充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南瓜、芒果、杏、木瓜等。8 情绪与食欲有什么关系

六年级的甜甜是个家长和老师眼里的乖孩子,从小就不用家长多操心,成绩在班级里一直也是名列前茅。但上六年级以后,作业明显比以前多了,节假日也要去补习班,眼看这快到期末考试了,甜甜变得没胃口吃饭了,每顿就吃几口,含在嘴里半天咽不下去。妈妈很着急,这快考试了,不肯吃饭可怎么办呢?

情绪状态和人体的生理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情绪可直接影响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比如人在激动、紧张时,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胃肠道活动受到抑制;人在恐惧时可见呼吸暂时中断,脸色发白,出冷汗;悲伤时则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都减少、引起食欲减退;而心情愉快时,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都会增强。情绪还会导致内分泌的改变。孩子如果长期处于某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如压抑、紧张、悲伤中,体内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被打乱,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孩子的情绪状态还会影响他的各种活动。如果某种活动与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孩子就很乐意参加,而且有兴趣,反之就会引起孩子的厌恶和拒绝。除此之外,孩子是否快乐也会影响到他的人际交往方式,快乐的孩子总是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也比较容易忍让,而心理压抑的孩子则经常独自一人或攻击别人。所以,保持愉快的情绪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9 不良情绪会降低食欲吗

人体胃肠道功能受神经、内分泌系统协同支配、调节,其所拥有的神经细胞数目仅次于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胃肠道是“情绪器官”,人的消化功能会随着情绪波动而发生“情绪化”的反映。

人的肠胃是有“情感”的器官,它们的蠕动尤其是各种消化腺的分泌,都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支配下进行的。人在愉快的情绪下进餐,消化液会大量地分泌,胃肠道蠕动也加强,使消化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有益于健康。相反,如果在恶劣情绪下进餐,则可能导致消化功能降低,甚至发生紊乱,就会患各种胃病,最常见的有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等。

有研究表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长期处于负面的情绪刺激下,发生厌食、胃炎、溃疡等疾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孩子。由于人的大脑中食欲饮食控制中枢和情绪控制中枢离得比较近,细胞活动会相互影响,所以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直接表现为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只有极个别情况是表现为食欲旺盛,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肯定就会对胃造成伤害,引发疾病。

人体唾液腺的分泌受情绪的支配,这是因为人的高级神经中枢活动对胃肠的消化、摄食、饱食中枢的影响作用。心情好有利于促进消化液分泌,心情不好时大脑皮层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性降低,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减弱,从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也随之降低。这样一来,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人没有了饥饿感就会不思饮食。10 哪些原因会造成孩子的不良情绪

紧张的学习压力、过度的疲劳、家庭的不和谐、环境的变化等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情绪,如果不及时排解,就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比如学龄儿童,会因学习负担重、作业过多,整天处于题海大战、读书背诵、复习考试之中,紧张情绪得不到缓解,或学习上有困难,家长期望过高,不能理解孩子,还不停施加压力,孩子就会显得“心事重重”而不思饮食,这是学龄儿童中最常见的厌食原因之一。幼儿会因为疾病或心理因素造成不良情绪而导致厌食。专家提醒:快乐的心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应帮助孩子积极面对社会的压力和紧张。在热情和充满活力的生活中,心灵也会得到释放。不少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孩子就应该感到快乐。但是孩子毕竟需要尽情玩耍的空间,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织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会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保持心理和身体的健康。11 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引起厌食(1)饮奶过多

有的孩子对奶过于依赖,每天饮500~1000mL牛奶或喝几瓶酸奶代替食物而很少吃饭。我们知道,l~3岁的婴幼儿,如果在断母乳前后不及时添加辅食,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而是以奶断奶,断了母乳换上牛乳,那么咀嚼能力就得不到锻炼,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吃饭。同时,喝了过多的牛奶,胃的空间常被占据着,牛奶中又富含蛋白质,足以满足婴幼儿每日所需热量,自然就不会觉得饿,对食物也就没有兴趣了。(2)摄入零食太多

有的家长把零食作为哄孩子的“法宝”,孩子哭了闹了就给点儿糖果吃,甚至把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作为体现母爱和父爱的唯一内容。由于零食不断,胃没有足够的排空时间,慢慢造成饥饱不分,胃肠消化酶分泌及蠕动均失去规律,到了吃正餐时也不会产生食欲。(3)果蔬摄入的量太少

蔬菜、水果中含大量的膳食纤维,摄入体内有利于胃肠的蠕动和排便。如果植物纤维食入太少,会造成胃肠蠕动缓慢,食欲减退,粪便的形成量亦少,粪便在肠道过度停留,水分被过度吸收后粪便特别干燥,导致排便不畅或便秘,影响食欲,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4)挑食偏食

挑食和偏食是许多学龄前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有的孩子爱吃水果糖、巧克力、雪糕、冰激凌等含糖量较高的食品,还有不少孩子喜欢吃奶油蛋糕、油炸的鸡腿、猪排、牛排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不爱吃豆制品、瘦肉和蔬菜。家长为了迎合孩子的胃口,也会随孩子的意愿不做或少做这些饭菜。长此以往,不仅导致孩子食欲减退,也会引起多种营养的缺乏。家长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去合理安排膳食。(5)不定时定量

定时定量的科学饮食是孩子健康生长发育的基础和保障。每餐提供的食物数量要按孩子年龄大小、胃口好坏安排适宜,不可一餐过多,一餐太少。定时就餐可形成有益的进食条件反射。进食前要让孩子做好准备,如停止游戏、清洗双手、戴上围嘴等,也可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餐前准备工作,如摆摆筷子等。不要在孩子玩得十分高兴时,突然叫孩子吃饭,要事先告知可以收拾玩具准备就餐。如果没有预先让孩子的兴趣从游戏转为吃饭,孩子的心思仍在玩具上,就会无法专心进餐,胃口会大受影响。如果进餐时间早晚无规律,也会影响食欲。(6)限制过严

有的家长过度担心孩子会出现消化不良而对某些食品限制过严,经常不许吃这不许吃那。或是因孩子身体稍有不适,或患有某些疾病而盲目忌口,使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偏食一些食物,限制另一些食物摄入,时间久了,会引起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出现厌食。(7)成人不良习惯的误导

食物多样化才能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有的家长根据自己的嗜好为孩子选择食物,有些家长自己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不自觉地影响了孩子。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就产生了不良的饮食习惯。12 不当的进餐氛围会引起厌食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时,人就没有食欲;当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就会食欲倍增。事实上,许多胃病的发病也是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的。(1)吃饭时情绪波动太大

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表明,愉快的进餐气氛能促进人体消化液的分泌,消化液的分泌多,食欲就会大大提高。有不少家长往往平时对孩子非常放任,很少管教,但到吃饭时便想起了教育孩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没完没了地对孩子进行批评训斥或谈论不愉快的事情。孩子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食欲也会明显下降。(2)吃饭时精力不集中

吃饭跟做其他的事情一样,需要精力集中。有的家长在吃饭时为创造“愉快”的气氛,有意逗孩子笑,或是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书报,这同样会使孩子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影响食欲,甚至有可能在笑声中将食物呛入气管。因此,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合适的进餐环境。(3)饭前疲劳过度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饭前猛玩,肚子饿了就会多吃些。但其实不然,由于过量运动,孩子筋疲力尽,到吃饭时昏昏欲睡,即使勉强把饭菜吃下,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因此,家长应注意控制孩子饭前的活动量。13 家长对孩子厌食症有影响吗

随着经济条件日益提高,孩子和家长很容易被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儿童食品诱惑,养成孩子乱吃零食的习惯。尤其两餐之间随意吃糖果、点心、花生、瓜子等高蛋白、高糖的零食,会使孩子食欲下降。有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进食情况,在孩子进食达不到家长满意时,就会对孩子发脾气。这些不良诱导或威胁恐吓的手段,易使孩子患上厌食症。还有的家长本身就有厌食偏食的习惯,会给孩子留下不良的印象。14 小儿厌食是否与遗传因素相关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厌食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联。这项研究是日本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主导的基因分析项目之一,由日本国立国际医疗中心等机构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进行。研究人员从320名厌食症患者和340名健康人的血液中提取了DNA(脱氧核糖核酸)样本,每位研究对象的DNA样本被分成约3万个片断。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其中有11个片断与厌食症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首次关于DNA与厌食的大规模研究,确认厌食症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小组计划在半年时间内找出导致厌食症的相关基因。日本国立国际医疗中心临床病理研究部长白泽专二说:“携带厌食症基因的人并不一定发病,但是发病的危险性更高,可能会因为过度减肥和心理压力而导致厌食症的发生。”15 感染性疾病与小儿厌食之间有什么关系

感染性疾病主要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两类。病毒性疾病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单纯性疱疹、水痘、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轮状病毒感染等。细菌性感染疾病常见有细菌性痢疾、白喉、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链球菌感染等。

许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会造成儿童出现厌食的表现,以消化道疾病尤为明显。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感冒、支气管炎等可引起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腹胀,影响食欲。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道溃疡、各型肝炎、急慢性肠炎及痢疾等,会造成小儿食欲减退,不思饮食,继而可引起厌食。16 哪些孩子容易患上厌食症(1)挑食、偏食、常用零食替代正餐的孩子

这是厌食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这些患儿的家长多对孩子恣意娇惯,孩子平时零食不断,正餐吃得很少,或者挑食、偏食严重,很难从不均衡的膳食中摄取足量的营养,长此以往,形成厌食症。(2)长期腹泻的孩子

腹泻是世界各地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每年秋季均有一个婴幼儿腹泻的发病高峰,我们称之为“秋季腹泻”,其中50%~60%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腹泻,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尤其抵抗力低、体质弱的孩子,还有偏食、厌食的孩子。由于长期腹泻而大量丢失体内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造成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出现呕吐,厌食,形成恶性循环。(3)消化不良的孩子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断断续续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有上述消化不良症状,但并没有明显的消化器官疾病或系统性疾病,此类消化不良发生率最高,大部分人都有经历。发病原因主要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如情绪波动,精神刺激,睡眠状态不好等。器质性消化不良是经过检查可明确认定是由某器官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如肝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都可能引起小儿消化不良。这类孩子也比较常见,常因胸闷、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进食少,夜里不易入睡,睡后常有噩梦。(4)吸收障碍的孩子

吸收障碍也称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吸收不良病因复杂,通常按发病机理分为两种:一是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此系小肠黏膜(吸收细胞)有某种缺陷或异常,影响营养物质经肠黏膜细胞的吸收、转运,使人体难以从食物中获取各类必需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二是继发性吸收不良,常见于肠瘘、小肠黏膜病变、小肠炎、寄生虫等,这种情况虽然并不常见,但也不容忽视。专家提醒:家长对孩子的异常情况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消除疾病给孩子消化、吸收带来的影响,避免孩子患上厌食症。17 偏食对孩子成长有何影响

偏食并非一件小事,长期偏食很容易造成营养失衡。营养摄入比例不当,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例如,有人曾对患有精神孤独症的幼儿饮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精神孤独症患儿摄取的蔬菜不足,而糖分的摄入却比正常人多得多(一般认为,糖的每日摄取量应控制在20g内)。长期大量偏食白糖,会形成不健康的酸性体质(正常人的体质呈弱碱性,pH值在7.35~7.45)。而酸性体质的人,往往会有如下各种慢性症状:手脚发凉,易感冒,皮肤脆弱,对蚊虫叮咬的抵抗力差,伤口不易愈合,易起肿包,以及经常有疲倦感等。

宁宁今年上三年级,虽然名字叫宁宁,但性格极其好动,上课不听老师讲课,经常表现得十分反感和不安。有时候甚至逃学,溜出学校,到处闯祸。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于是带宁宁来到医院,经过仔细检查,没有发现孩子有身体器官上的异常情况。医生说问题可能在于宁宁爱吃甜食的饮食习惯上。

大量糖类在体内分解产生能量的同时,还会产生丙酮醛和乳酸等废物。正常情况下,这些废物可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但是当糖分摄入过多时,会导致丙酮醛和乳酸在体内(如大脑中)堆积过多,使人的情绪和行为发生异常,这也是导致宁宁好动闯祸和逃学的重要原因。医学上还有一种“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同样是由于长时间嗜食甜食所导致。18 厌食症对小儿健康有哪些危害

厌食小儿由于喂养不当、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疾病、不合理的作息、缺乏活动或锻炼等原因,不能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尤其是蛋白质,从而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使孩子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和身高都低于同年龄小儿,体内脏器萎缩,同时还可伴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导致孩子身体虚弱,表现为反复感冒、发热,或反复咳嗽,体重不增、身高不长。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铁、锌、钙等的缺乏可引起贫血、佝偻病、干眼症等。

营养不良与疾病会加重厌食,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日渐加重,严重损害儿童健康。慢性营养不良的儿童能量与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不仅引起低体重,还可影响身高的增长,使生长发育迟滞,身材矮小。营养不良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做出初步判断,然后按照下列各种症状的程度确定分度:

轻度:体重比正常均值低15%~25%。腹部、躯干、大腿内侧脂肪层变薄,肌肉不结实,但张力正常,面色无华,精神状态比正常儿童差,身高正常。

中度:体重比正常均值低25%~40%。腹部、躯干脂肪层完全消失,四肢和面部轻度消瘦,皮肤苍白、干燥,肌肉松弛,背瘦削,抑郁不安,睡眠差,食欲减退,易患腹泻,身高较正常低。

重度: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40%。皮包骨头,肌肉萎缩,反应性差,体温不升,精神萎靡,烦躁与抑郁交替,身高明显低于正常。19 季节变化会影响食欲吗

2岁的丁丁入夏以来就不爱吃饭,每天因为吃饭而哭闹,家长心急如焚。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胃肠功能减弱,胃液分泌减少,其中含有的消化酶也相应减少,成年人都会因酷热导致不思饮食,神经功能尚未健全的小儿表现得更加明显。此时,有的家长会选择以瓜果、饮料来代替饭菜,但其实这远远不能保障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家长应当用合理的搭配使食物品种多样化,以刺激和提高孩子的食欲。在膳食安排上要做到色香味俱全,符合小儿不同年龄的特点。但注意忌食生冷、肥腻食物。

秋季气候凉爽,人体所需的能量开始增多,相应的食欲也会增强,此时正是改变厌食的好时机。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有利于补偿夏季损失,所以家长这个时候应强化孩子的营养供给,要注意为孩子的生长加“油”。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保证孩子正常所需的营养。专家提醒:了解季节变化与孩子食欲的影响,家长在面对孩子胃口的变化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对,及时抓住时机改变孩子厌食的问题。20 感冒与厌食症有什么关系

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疾病,没有哪一个家长没有经历过孩子感冒。感冒虽然常见,但危害不容小视。感冒可以影响孩子的食欲,加重厌食症,尤其对婴幼儿危害很大。孩子患感冒后,因抵抗力下降,其他病原菌很容易侵入呼吸道,如咽部细菌侵入耳咽管进入耳朵,会发生中耳炎;细菌再向下侵入肺部,会并发肺炎;更严重者,细菌进入血液后,可发生菌血症、关节炎、心肌炎或脑膜炎,这些疾病可能危及孩子生命。经常感冒还会并发慢性扁桃体炎,引起肾炎或风湿病,严重损害孩子健康。因此防治小儿感冒很重要。易患感冒的孩子大多数是人工喂养儿,厌食、偏食儿,多胎儿或早产儿,这类孩子的家长应当特别注意,积极防治孩子感冒。

感冒虽小病,后患可不轻!预防感冒,首先要从合理喂养入手,并从小锻炼孩子体质。下列办法简易可行:(1)简易按摩预防感冒

家长在孩子“人中”穴(鼻唇沟的上中1/3交点处),用手指横向来回搓摩,每天2~3次,每次20~30遍,大约3~5分钟即可;或用手掌在孩子后枕发迹上方按摩双侧的“风池穴”,每次3~5分钟左右。这些方法可以在孩子睡觉前做,也可收预防感冒效果。(2)做好隔离工作,控制传染源

成人感冒时,应尽量少接触孩子,或自戴口罩,以防传染。带孩子到医院、商场等人多的地方时,应给孩子戴好口罩。在感冒流行期间,易感儿应避免去公共场所。21 小儿厌食多半由溺爱引起吗

如今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多数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过度的溺爱是大多数家长的通病。很多家长对孩子爱吃的一味满足,不爱吃的也顺着孩子,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偏食、厌食,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

还有的家长,比如孩子的爷爷奶奶等祖辈,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硬往孩子口中塞食物、强迫孩子进食。这种强制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容易使孩子对食物产生厌烦情绪。餐餐吃得过饱,孩子自然会毫无食欲,甚至见着食物就感到不舒服。个性强的孩子还会对强迫进食产生强烈的抵触及逆反心理,出现拒食,久而久之产生厌食反应。

所以说,小儿厌食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孩子天生就无食欲,不想吃东西,而是与家长们喂养方法不科学、人为地破坏了孩子正常的食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