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综合篇)2016(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22:20:53

点击下载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综合篇)201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综合篇)2016试读:

编辑委员会

主任:郑立新

副主任:黄利斌

编委会成员:许百涛 王宝艳 卢娜

特约编辑:(按姓氏笔画排序)才冬梅 王小飞 王永剑 王有平 王雷 王增华 古群 左翊君 卢玥 包洪波 朱江 任振川 刘广程 刘东巍 刘晶 李力红 李小玲 李论 李财莲 张志生 幸 智 欧玉平 易永彤 罗家泰 郑育忠 郑闽红 赵明 胡旭东 黄建平 梁玉龙 梁立志 彭健峰 鲁德保 詹若兰 薛峰

编辑说明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综合篇)2016》(以下简称“年鉴”)是全面记载2016年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的综合统计资料,通过对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各地区、各行业、各产品门类发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论述,系统反映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2016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2.本年鉴共分综述、综合统计两部分。

3.“综述”部分的内容:一是 2016 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总结和主要行业运行分析;二是2016年电子信息重点企业发展评述;三是全国主要省、直辖市、自治区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4.本年鉴统计范围:(1)在我国境内注册(不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及研发的企、事业独立法人单位;(2)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

5.本年鉴数据来源:(1)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全国工业和投资统计快报数据;(2)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销存、生产能力及计划单列市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年报;(3)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海关总署。

6.本年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组织编写,并得到部内有关司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直属单位、相关协会、企业及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感谢。

I 综合

201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图表

电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电子制造业利润完成情况电子制造业五大类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电子制造业各经济类型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电子制造业各地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布情况电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前十名省市电子制造业各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情况电子制造业各经济类型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情况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与全国进出口对比情况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产品构成情况电子信息产业各经济类型企业出口情况电子信息产业各贸易方式出口情况电子信息产业各经济类型企业进口情况电子信息产业各贸易方式进口情况全国各工业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较电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电子制造业各经济类型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电子制造业各经济类型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行业比重电子制造业各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电子制造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前十名省市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概述

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以下简称综合发展指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2017年研究编制的专门针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全方位评价标准,用来衡量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变动情况,指数评价维度涵盖产业规模、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产业效益、研发创新和产业机遇把握六个方面,全面展现产业的规模和效益、现在与未来、常态与创新等多角度的评价结果。(一)指数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从产业规模、产业发展环境、产业效益、研发创新等多个维度全面进行产业透视。然而国内外现有的产业指数评价,一方面缺乏专门针对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发展”的评价,另一方面多是从产业的某个角度进行评价,缺乏对产业全面、整体的评价,如中国工程院的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主要从产业竞争力角度进行评价,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创新指数主要从创新角度进行评价(见表1)。表1 ICT产业典型发展指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就作为独立行业进行统计,在产业逐步加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了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为产业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综合发展指数的研究编制是开拓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监测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的有益探索,希望通过对多年以来全国、分地区、重点细分行业多维度数据的体系化分析,对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描述。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正处于提速换挡、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在保证部分细分行业进入生命周期成熟期的同时,能有新的细分行业快速成长起来,确保整体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平稳发展;另一方面需要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考虑,进一步提升我国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效益,为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储备力量,同时,增强我国的产业配套能力,提升产业话语权和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能够通过年度评价,显性化各地方、典型细分行业和全国产业整体的发展路径,从而指引下一步的产业发展。(二)综合发展指数构建的依据

依据波特钻石模型进行评价维度的整体设计。波特钻石模型是经典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其最早的目的是用于分析一个国家的产业如何形成整体优势,因而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后来钻石模型逐渐衍生为产业评价模型的重要依据,如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竞争力评价的重要理论模型就是波特钻石模型。波特钻石模型包括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需求条件、生产要素、相关产业、机遇和政府六大方面。其中,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主要指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力与国内竞争对手的推力;需求条件主要指市场需求;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主要指产业和相关的上游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机遇指产业的特殊机遇;政府主要指相关政策(见图1)。图1 波特钻石模型

依据电子信息制造业重要规划文件的发展要求对指标进行筛选。主要依据电子信息制造业下一步的发展要求,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梳理产业的重点发展指标。从定量的角度看,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十三五”规划中主要提出8项定量产业发展指标(见表2);从定性的角度看,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三五”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的要求,可以梳理出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方向包括发展核心技术、构建协同优化的产业结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国际化发展能力、加快发展高端整机产品等。综合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搭建已充分考虑衔接这些定量和定性指标。表2 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规划的定量指标(三)综合发展指数构建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综合发展指数经过多轮业界专家研讨,力求不断提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认可度。综合发展指数主要经历三轮业界专家研讨,第一轮重点邀请统计专家、行业学者、行业监管专家,针对研究机构提出的评价依据模型和方法进行研讨,保证评价维度的全面性、科学性;第二轮主要邀请细分行业协会、行业研究机构等专家,从细分行业的分析角度,研讨和优化综合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第三轮主要邀请各地方行业主管机构,重点研讨地方产业评价的维度、评价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保证综合评价指数的行业认可度。

坚持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和可靠性四大原则建立评价体系。科学性即评价体系中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避免人为因素对指数评价结果的影响,目前综合发展指数中仅分地区发展指数的创新政策评估具有一定的定性评估特点;全面性即指标中既包括影响产业近期的指标,也包括影响远期的指标,如综合发展指数中既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过去的产业规模、增速等发展结果性指标,同时也包括对汽车电子等新兴细分产业增长的评估,以及研发投入等影响产业未来发展的指标;代表性即指标的典型性,指标设计时删除重复性指标,仅保留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指标,如考虑产值和收入的相关性,仅保留主营业务收入;可靠性即数据真实可靠,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运行局的统计数据,在细分行业评价中引用部分权威行业机构如Gartner、IDC的数据,这在保证数据公信力的同时,也能保证指标在未来统计周期都连续可得。

采用基期和灰色关联的计算方法。全国和细分行业综合发展指数采用设置基期的指数计算方法,2014年为基期,指数得分为100分,2015年和2016年的数据,与2014年进行比较后赋分。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计算方法为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价法,用以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效果。单项指标预测的最优值为100分,诸方案中最优值根据正向和负向指标有所调整(正向指标即若某一指标越大越好,则取该指标在各个方案中的最大值;负向指标即若某一指标越小越好,则取该指标在各个方案中的最小值)。同时,通过预测保证最大值在未来五年中的稳定。

借鉴灰色关联度的评价思路设计分地区综合发展指数的计算。设指标体系有i 个指标矩阵,。M 为参与计算的总年数,,N 为参与计算的总省市数,。其中,为每个地区的指标矩阵,每个矩阵有m×n个数据点。

对于第m年第n个省市的第i个正向指标的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第n个省市第m年的第i个负向指标的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α为指数分布因子,α∈[0,1]。β为指数变动因子,β∈[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