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史记·汉帝国风云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08:08:30

点击下载

作者:张嘉骅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少年读史记·汉帝国风云录

少年读史记·汉帝国风云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少年读史记:汉帝国风云录编著:张嘉骅出版社:青岛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2月第1版ISBN 978-7-5552-1457-1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写在前面的话那些离我们不远的汉代人

这一册的故事,主要根据《史记》“列传”的第三十九篇到第七十篇加以编写,介绍了叔孙通、张释之、刘濞、晁错、袁盎、窦婴、田蚡、灌夫、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相如、汲黯、张骞、郭解和东方朔等人的事迹。他们都是西汉时期(高祖到武帝)的人物,距今虽已两千多年,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我们现在的文化里,经常“遇得到”这些汉代人。

讨论司法的公正性,我们会举张释之执法的例子;描述一个人的勇猛,我们说他如“李广射石”;形容一个人时运不济,会说他“李广难封”;见到一对恩爱的夫妻,则会将他们比喻为“文君司马”。至于张骞通西域的壮举,如今已是学生们课堂上绕不开的历史。

这些遥远的汉代人,他们的事迹没有随着两千多年的时间流转而消逝;相反,透过史传的记载和民间的言说,他们都一如当年那般活着,甚至活出各类“生命的典型”。

司马迁写《史记》,采用“纪传体”,以生动的叙事呈现了历史人物在每个时代的事迹。这是一种形塑,目的在于借由形象的塑造,挖掘历史人物的内在精神,对他们的行为赋予意义和价值,从而给后人以借鉴。

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新建王朝的秩序还没上轨道,是叔孙通带领一批儒生制定了新朝仪,让君臣之间有了礼法的规范。

叔孙通服侍过很多主子,很懂得随机应变、见风转舵,在当时就有人批评他是“墙头草”。然而太史公以叔孙通所订下的朝仪,对汉初政权的稳定具有相当的贡献,给予他某种程度的褒奖。

张释之执法刚正不阿,自我期许为天下的一把尺。文帝认为该判重罪的,他依法只判罚金;文帝认为该诛三族的,他依法只判死刑。

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与梁王经过皇宫外门而不下车,张释之依法弹劾,因此与权贵结怨。景帝继位后,张释之终究因当年得罪景帝而被降调。

太史公对景帝的一些作为有些微词,这不仅见于张释之被降调的事,也见于晁错被杀的事。

汉初大封同姓为王,让藩国坐大。到了景帝时,为了巩固皇权,削藩势在必行,但此举却引起吴、楚等七国的反叛。

景帝采用袁盎的献计,杀了努力推行削藩政策的大臣晁错,作为平息战争的手段。当天,晁错穿着朝服被骗去东市,接着掉了脑袋。不料晁错死后,吴、楚等七国并不买账,照样起兵。

太史公评论此事,说:“晁错为国远虑,祸反近身。”不只感叹晁错的冤死,也为景帝考虑不周且不光明的“拐杀”记上了一笔。

武帝即位时年纪尚小,大权先后掌握在窦太皇太后和王太后的手中。在这场争权夺力的宫廷战争中,出场的是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而引爆他们这些外戚权力冲突的,是一个名叫灌夫的莽撞将军。

灌夫借酒使气,想在得势的田蚡面前替失势的窦婴出气,却因此葬送了窦婴和自己的性命。

太史公对这场权力斗争有非常深切的人性刻画。正由于太史公对窦婴、田蚡和灌夫“三人打成一片,水乳交融,绝无痕迹”(清人吴见思语)的精彩书写,使得《魏其武安侯列传》成了千古不朽的名篇。

卫青和霍去病也是外戚,都靠卫子夫得宠而受武帝重用。这两人征伐匈奴,居功厥伟,但在司马迁笔下不见大书特书。这是因为司马迁自始至终不认同武帝为讨伐匈奴而劳民伤财,自然也不会特意表彰卫、霍两人出征的战果。

基于相似的理由,司马迁也没在张骞通西域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然而张骞通西域却是划时代的创举,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反地,司马迁对名将李广的描述不遗余力,多有溢美之词;但严格说来,李广是否真像司马迁所说的那么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李广的亲孙子就是李陵。后人研究《史记》,多认为司马迁之所以推崇李广,应该是受到自身遭遇李陵之祸的影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点:要求史家全然客观地记载史实,是不可能的;史家在形塑历史人物时,多少会受到本身固有理念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司马迁同情际遇不佳的正直刚烈之士,他对汲黯的描写饱含怜惜之情就反映了自己因直谏而惹祸上身的悲痛。

汲黯不畏权贵,敢在朝中直接指出武帝和群臣的错误,由于耿介刚直而未受到重用,屡次被外放去当太守,终于老死他乡。至于公孙弘和张汤这帮儒生和酷吏,却因懂得看皇上的脸色办事而身居高位。在《史记》的字里行间,我们每每可以感受得到太史公的愤慨;然而正是这种义愤填膺,激发了读者因读史而兴起的正义感。

读者因读史而受惠,从中学到判断是非的准则,小则“独善其身”,大则“兼善天下”。

太史公用毕生的经历撰写《史记》,通过他的书写,那些汉代人的精神至今还活在我们的文化里,而他们一再被读到的事迹则提供了一连串的“生命典型”,从而宣告历史从来不是过眼烟云。

那些汉代人真的离我们不远!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那些离我们不远的汉代人

打造皇帝的尊贵 叔孙通制定朝仪的故事

大执法 张释之的故事

乱 吴王刘濞、晁错、袁盎的故事

宫廷深似海 窦婴、田蚡、灌夫的故事(一)

杯酒杀机 窦婴、田蚡、灌夫的故事(二)

飞将军 李广的故事

将军墓如山 卫青和霍去病的故事

大文豪之爱 司马相如娶妻的故事

刚直引杀机 汲黯的故事

绝世大探险 张骞通西域的故事

大游侠 郭解的故事

隐居在朝廷的狂人 东方朔的故事

后记 历史中的“生命档案”——我为什么写《少年读史记》

故事取材打造皇帝的尊贵叔孙通制定朝仪的故事

叔孙通为人机巧,

懂得顺应帝王的个性,

在关键时刻提出制定朝仪的构想,

让儒家在汉初的权力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被尊为儒学宗师。虎口逃生

叔孙通是薛县人。由于熟悉文献典籍,又会做文章,在秦朝时被朝廷征召,等待被任命为博士。

几年后,陈胜在东方起兵,使者将情况上报朝廷。

二世皇帝把博士和儒生们都召来,说:“从楚地派去防守边境的士卒攻破蕲县,进了陈县,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有儒生上前回答:“为人臣子,不得聚众,聚众兴兵就是造反,犯的是死罪,不能赦免。希望陛下尽快发兵平定。”

二世听了很生气,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叔孙通上前说:“这些儒生说的一点儿也不对。自从我大秦统一天下后,便把郡县的城墙拆了,把武器销毁了,为的是向天下人表示不再用兵。况且现在上有贤明的君主,下有完备的法令,能让每个人都忠于职守,让四方归附,怎么会有人敢造反?这些人不过是一群鼠贼狗盗罢了,何足挂齿!当地的郡守和都尉正在缉捕这些人,有什么好担心的?”

二世一听这话,转怒为喜,说:“这么说才对!”

二世再问所有的儒生。有的儒生仍坚持是造反,有的儒生则改变说法认为是盗贼。因此二世命令御史把那些认为是造反的儒生送到司法部门,以言语不当为由治罪,随后又罢免了那些说是盗贼的儒生。

二世赐给叔孙通二十匹布帛和一套服装,正式任命他为博士。

叔孙通出了皇宫,回到自己的住处,儒生们纷纷来责问他:“先生讲话怎么尽说些阿谀之辞啊?”

叔孙通回答:“你们不知道啊,我差点儿就不能从虎口逃生了!”

之后,叔孙通逃亡到故乡薛县,而薛县当时已经向起义军中的楚军投降。

等楚军领袖项梁到了薛地,叔孙通便投降了他。

项梁后来在定陶败亡,叔孙通转而跟随楚怀王。楚怀王当上义帝后,被项羽迁徙到长沙,叔孙通便留下来服侍项羽。

汉二年,汉王刘邦率五路诸侯的军队攻入彭城,叔孙通投降汉王。

汉王兵败转向西边,叔孙通从此就一直跟着汉王。如何整治新皇朝?

叔孙通一向都穿儒生的服装,刘邦看了觉得讨厌。叔孙通于是改变服饰,穿起短衣,一副楚人的打扮,刘邦看了之后便很高兴。

叔孙通当初投降汉王,跟随他的儒生弟子共有百余人,但叔孙通从不向汉王举荐他们,而是专门举荐做过强盗的人。

他门下弟子私下骂道:“服侍先生这么多年,幸而能跟随他投降汉王,但先生不举荐我们,却专门举荐那帮坏蛋,真不知是为什么?”

叔孙通听到这些话,便对弟子们说:“汉王现在正冒着被箭石所伤的危险在争夺天下,你们这些儒生能上战场去跟人家拼斗吗?正因为你们不能,所以我才先推荐那些能够斩杀敌将、夺取旗帜的人。等着吧,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没过多久,刘邦任命叔孙通当博士,赐号为稷嗣君。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天下一统,诸侯共推刘邦当皇帝,于定陶即位。

叔孙通负责拟订各种仪式和称号。

刘邦废除了秦朝繁琐的仪式和法令,希望简便行事。然而刘邦手下的臣子们很多是平民出身,不懂礼法,一旦喝了酒,就常常在朝上争功,有的喝醉了还会大肆喧闹,拔剑乱砍。刘邦对这些情形感到很头疼。

叔孙通知道刘邦愈来愈厌恶这种情况,便向刘邦进言:“儒生们不能帮您攻城略地,却能帮您守住天下。臣希望能到鲁地去征召儒生,让他们来跟臣的弟子一起合作,拟出一套能在朝廷上施行的仪式。”

刘邦问:“会不会弄得太复杂?”

叔孙通回说:“五帝的音乐各不相同,三王的礼制也不一样。所谓礼,是依照每个时代的变化和该时代的人情世态来制定的规矩。所以孔子才会专门说明,夏、商、周三个朝代礼制的沿袭和增减,他知道各个朝代的礼制都不一样。我希望能够多采纳一些古代礼制,并与秦朝的仪式结合,订出一套新朝仪。”

刘邦说:“那你就试试看吧!简单就好,不要弄得我做不来。”

于是叔孙通前往鲁地,打算在那里征召三十位儒生。皇帝的尊贵

鲁地有两名儒生不肯随叔孙通上京,对叔孙通说:“阁下服侍的主子大约有十个了,而且阁下是靠阿谀谄媚才得到的富贵。如今天下才刚安定下来,在战乱中死去的人还没下葬,伤者也还没康复,你又想在这时候制定礼乐制度。礼乐制度的建立,是在积德百年后才能考虑的事情。我们实在不敢苟同你要做的事情。你所做的这一切,都不合古人所为,我们不愿意随你去。你走吧,别在这里玷污我们。”

叔孙通笑了笑,说:“你们两个真是迂腐的儒生,不了解时局的变迁。”

叔孙通与征召到的三十名儒生回到长安。回到长安后,叔孙通安排刘邦身边的学者与自己的弟子共百余人,在野外练习礼仪。他们拉起绳子圈起一块地方,表示处所;立起草人,代表人来演示尊卑的次序。

练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对刘邦说:“可以请皇上过目了。”

刘邦看了他们的演练,在礼成之后说:“这些我还能做得到。”于是下令群臣学习这套礼仪,准备在岁首十月举行首次的新朝会。

汉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长乐宫兴建完成,诸侯和群臣来朝见天子。

根据新制定的礼仪,天刚亮时,掌管传令、迎宾的谒者主持礼事,引导官员各按尊卑次序进入殿门。门内的庭院里排列着保卫宫廷的车、骑、步卒,陈设着兵器,大张旗帜。

当谒者对某人传呼:“趋!”这个人就要小步快走上殿。

殿下有郎中们站立在台阶的两边,每层台阶都有几百人。

功臣、列侯、将军等武管依次站在西边,面向东方;自丞相以下的各类文官依序排列在东边,面向西方。

礼官大行人设置了九个礼宾人员,负责传呼。

皇帝乘着车辇从寝宫出发到正殿。左右侍卫举起旗帜警示,要大家注意,然后引导诸侯王以下到职奉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向皇帝朝贺。

各级官员没有不感到害怕而肃然起敬的。

行礼完毕,接着依照严谨的礼法摆设酒席。

那些在殿上陪伴刘邦的臣子全都低头伏趴,依照尊卑次序起身向刘邦敬酒祝寿。

斟酒九遍之后,谒者宣布:“酒宴结束。”

要是有谁不按照礼仪进行,执法的御史就会将他带到场外。在整个朝会和酒宴的过程中,没有人敢大声喧哗、违反礼仪。

整个仪式结束后,刘邦感慨地说:“我到今天才知道皇帝的尊贵啊!”

于是刘邦拜叔孙通为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赐他五百斤黄金。

叔孙通乘机进言:“那些儒生弟子跟随臣多年,与臣共同制定朝仪,希望陛下任用他们为官。”

于是刘邦让他们都当了郎官。

叔孙通出了皇宫之后,把五百斤黄金分别赏赐给那些儒生。

儒生们都高兴地说:“叔孙先生真是个圣人啊!他知道在这个世道中最该做的是什么事情。”汉皇的礼法专家

汉九年(公元前198年),刘邦任命叔孙通当太子刘盈的老师。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想更换赵王刘如意为太子。

叔孙通劝谏皇上说:“以前,晋献公因骊姬的缘故,废掉太子申生,改立奚齐,结果晋国乱了几十年,被天下人所耻笑。秦始皇不早立扶苏,让赵高得以假传诏令立了胡亥,也让宗庙的祭祀因此灭绝。这些事都是陛下知道的啊!如今太子仁慈孝顺,天下人都知道;吕后与陛下曾经患难与共,怎么可以背弃她呢?陛下若执意要废掉嫡长子改立少子,那么臣愿意赔上这条性命。”

刘邦说:“你别说了。我只是跟你开开玩笑罢了!”

叔孙通说:“太子这个位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动,天下也会跟着动荡不安,怎么能拿这种大事来开玩笑呢?”

刘邦只好说:“我听你的就是了。”

后来,刘邦在酒宴中看到留侯张良请了隐士“商山四皓”(商山的四位很有智慧的老者)与太子一起入见,知道太子的根基已经稳固,这才彻底打消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刘邦过世后,惠帝即位,对叔孙通说:“先帝园陵寝庙的礼仪,臣子中都没有人熟悉了。”于是改任叔孙通为太常,以制定宗庙的礼仪法度。

惠帝奉请太后住在东边的长乐宫,自己则住在未央宫,平时总会抽空到长乐宫去向太后请安。

每次前往长乐宫都要清除道路、加强戒备,惠帝觉得很麻烦,于是在未央宫武库的南边动工,准备建造一座连接长乐宫和未央宫的天桥。

叔孙通有事上奏,趁机请求单独会谈,对惠帝说:“高祖的衣冠每个月都要由‘高寝’出游到‘高庙’。陛下怎么能擅作主张,把天桥盖在出游的通道上?高庙是汉朝开国始祖所在的宗庙,怎么能让后代子孙在宗庙通道的上头行走呢?”

惠帝一听,十分惊恐地说:“快把它拆掉了!”

叔孙通说:“当君主的不能有犯错的举动。既然已经建造,若是把它拆掉了,那就表示君主做了错事。希望陛下在渭水北方依照原样另盖一座宗庙,让高祖的衣冠每个月出游到那里去。多盖一些宗庙,这也是大孝的根本呀!”

皇上因此下诏,命令相关部门建造“原庙”。“原庙”的兴建,就是因为天桥的缘故。

春天时,惠帝到离宫出游。

叔孙通说:“古代有在春天给宗庙献果的祭礼。如今樱桃成熟,可以拿来进献,希望陛下出游时能顺便采些樱桃献给宗庙。”

惠帝答应了。后来祭祀祖先进献果品的礼仪便从这时候开始。三分钟读历史关键

叔孙通最初在秦为官,懂得看二世皇帝的脸色说话,幸而逃过一劫;日后服侍刘邦,也懂得顺应刘邦的个性,提出由儒生来制定朝仪的构想,因此让儒家在汉初的权力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说来有趣,刘邦一向讨厌儒生,却在儒生制定的朝仪中体会到皇帝的尊贵。然而由叔孙通领导的儒生,是依据正统的儒学来制定朝仪的吗?不!事实上,他们采用较多的是秦朝的仪式,所谓“多采纳一些古代礼制”只是掩人耳目。这就是叔孙通聪明的地方。

叔孙通被尊为儒学宗师,可是在当时,有人批评是他靠阿谀谄媚才获得成功的,后来更有许多学者认为他是投机分子。

司马迁对叔孙通有褒有贬。褒的是他制定礼仪,贬的是他迎合时代,投机取巧,但是褒仍多于贬。

平心而论,叔孙通制定朝仪对汉初的政权稳定具有一定的贡献。就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紊乱的朝廷秩序是该有一套仪式来规范。叔孙通为人固然机巧,但在那个时代,他至少做对了一件事。

公正地评价一个人,真的不容易!史记原典精选(1)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2)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3)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于是叔孙通出使到鲁地,征召儒生三十多人。鲁地有两名儒生不肯随行,说:“您侍奉过将近十个主人,都是靠着阿谀谄媚才得到重用。如今天下才刚安定,死者还没下葬,伤者也还没康复,又要制定礼乐制度。礼乐制度的建立,是要在积德百年后才能考虑的事情。我们实在不敢苟同您的做法。您所做的这一切都不合于古人,我们不跟你去。您走吧!别玷污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两个真是迂腐的儒生,不了解时局的变迁。”【注释】(1)使征:出使去征召。(2)且:将近。(3)若:你、你们。词语收藏夹一、不足挂齿:不值得一谈或放在心上。例句 我对你只是做了小小的帮助,不足挂齿。二、不知时变:不了解时局的变迁。例句 这个学者食古不化,说的都是教科书上呆板的道理,不知时变。三、与时变化:随着时代而有所改变。例句 我们要懂得与时变化,了解当今世界的潮流。大执法张释之的故事

张释之能赢得千古美誉,

是因为他摆脱了人情的包袱,

完全依照法律公正地办案,

就算他的老板是皇帝,

也不能影响他的独立判断。仕途之初

张释之,字季,堵阳人,官至廷尉,掌管司法部门。

起初,他跟哥哥张仲住在一起,没有分家。由于家境富裕,张释之被挑选为宫中的侍卫人员——骑郎,服侍文帝。但此后十年没有任何升迁,默默无闻。

当时在朝为郎,车马衣装都得自备,张释之心想:“骑郎当那么久,只会耗费哥哥的家产,也没有升迁的机会。”因此打算辞职回家。

郎将袁盎知道张释之很有才干,舍不得他走,就向皇上请求调任张释之当礼官谒者。皇上便召见他。

张释之晋见完毕,乘机向皇上进言,谈起国家当前该做的事情。

文帝说:“实际点,不要唱高调,要看眼前做得到的。”

张释之于是以秦、汉之间发生的事为例,滔滔不绝地阐述秦之所以灭亡,而汉之所以兴起的原因。文帝称赞他分析得很好,提拔他担任总管谒者的谒者仆射。从谒者仆射到公车令

有一次,张释之陪同文帝到上林苑,登上虎圈。皇上向上林苑的官员问起登记在册的各种禽兽的种类和数目等十几个问题,这些官员左顾右盼,都答不出来。管理虎圈的啬夫在一旁代替上林苑官员回答皇上的问题,应答如流,毫不迟疑,想要借此来显示自己的本事。

文帝说:“当官吏的不就应该如此?那些上林苑的官员都不能用!”于是命令张释之将这个啬夫升为主管级的上林令。

张释之考虑了一会儿,上前对皇上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个什么样的人?”

皇上回答说:“是个忠厚老实的长者。”“那么,”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又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是一个忠厚老实的长者。”

张释之说:“绛侯和东阳侯,陛下都称为长者,而这两个人在讨论问题时经常说不出话来,哪里像这个啬夫喋喋不休、口才如此好呢?过去,秦始皇非常信任舞文弄墨的文官,文官们都争相以办事迅速和考察苛刻来比高下,衍生出做事徒具形式的流弊,不切实际,皇帝也因此无从得知自己的过失。后来情况愈来愈糟,到了二世,天下就崩解了。“如今陛下因这个啬夫能言善道,想破格提拔他;臣唯恐天下人跟风附会,争着练就伶牙俐齿之能而不讲实务。何况在下位的人仿效上位者,比影之随形和响之应声还要快,陛下的一举一动不能不谨慎啊!”“你说得很有道理!”文帝同意张释之的看法,打消了提拔啬夫的念头。

文帝上了车,打算回宫,召张释之同坐。一路上,文帝向张释之问起秦朝有何弊端,张释之都据实以告。回到宫中,文帝拔擢张释之担任掌管殿门、负责收受贡品呈书的公车令。从公车令到中大夫

过了不久,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武一起坐车去晋见文帝,经过皇宫外的司马门,竟不下车。张释之追上前去,阻止他们进入殿门,并将太子等人路过公门不下车的不敬之举向朝廷上奏。

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文帝脱帽向薄太后请罪说:“都怪我教子不严!”

薄太后下诏,派使者赦免太子和梁王的罪责,太子和梁王这才得以进入殿门,晋见皇上。

经过这件事,文帝更加器重张释之,将他升为中大夫。从中大夫到廷尉

不久后,张释之又升迁为中郎将。有一回,他伴随文帝登上霸陵的北坡。当时,慎夫人也随行在侧。皇上指着去新丰的大道,对慎夫人说:“这是通往家乡邯郸的道路呀!”

文帝让慎夫人鼓瑟,随着瑟的曲调唱起歌。他想到霸陵是为自己而筑的陵墓,又想到自己过去当代王和赵王时的往事,不禁悲从中来,回过头对群臣说:“唉!用北山的石头做外棺,用切碎的棉麻丝絮填塞缝隙,再用漆封住这些缝隙,这样的棺椁难道还能打得开吗?”

左右的人都说:“应该是很完善了!”

张释之上前说:“假设棺里放了会引起人贪念的东西,就算把整座南山封铸起来,还是会有缝隙的;假设棺里不放那些会引起人贪念的东西,就算没有外棺,又何必担心谁去打开呢?”

文帝听了这番话,颇为嘉许。后来,文帝提拔张释之当廷尉。惊吓圣驾,该当何罪?

不久,皇上出巡,行经中渭桥,有个人突然从桥下冒出来,让皇帝坐车的马受到惊吓。文帝命令骑士将此人拿下,交给廷尉论处。

张释之审问此人,这个人说:“我是从长安县乡下来的,听到皇上出巡,清道戒严,因此避到桥下。等了许久,我以为皇上已经走远了,所以从桥下走出来,没想到看见了皇上的车队,才赶紧跑开。”

张释之审问完毕,向文帝上奏判处结果:这个人违反了清道的禁令,判处上缴罚金。

文帝生气地说:“这个人惊吓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性情温驯,要是换了别的马,岂不会伤害到我?而廷尉居然只判他缴罚金!”

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当共同遵守的。法律如今这么规定,若是随便变更量刑、加重处罚,那么法律就无法再取信于民。要是皇上当时把这个人杀了,那也就罢了;现在既然交给廷尉论处,廷尉是天下执法的准绳,一旦执法有了偏差,天底下执法的人都会随自己的意思判刑,如此一来,百姓岂不是手足无措?愿陛下明察!”

过了很久,皇上才说:“廷尉判处得很对!”盗取高庙,该当何罪?

后来,有人因盗取高庙神主前供奉的玉环被抓,文帝很生气,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审问。

张释之按照法律中偷盗宗庙服饰器物的条文向文帝回报,说应当判处这个人斩首示众。

文帝非常愤怒地说:“这个人大逆不道,竟敢偷取先帝的庙器。我把他交给廷尉处理,是想让你判他灭族之罪,而你只依法律的相关条文判处,这不是我的本意!”

张释之脱掉帽子,双膝下跪,向文帝谢罪说:“依照法律,这样判决已经是最重的罪了。况且判刑时除罪名外,还得因犯罪情节的不同而分轻重。现在若因这个人盗取高庙的器物而判他灭族,那万一有愚民取了高祖陵墓上的一捧土,那么陛下又要以什么法律来判处他呢?”

文帝和薄太后对这件事讨论了许久,才同意了张廷尉的判决。

张释之因依法办事并敢于坚持正确主张,而获得天下人的赞誉。张廷尉避祸

文帝过世后,景帝继位。

景帝在当太子时,曾和梁王过司马门不下车,遭到张释之的弹劾。景帝即位后,张释之为过去的这件事感到惶恐,推称生病,不上朝。他想辞官回家,怕因此惹来杀身之祸;想当面向皇上请罪,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后来,他用了王生的计策,去向景帝当面谢罪,而景帝并没有责怪他。

王生是个喜欢黄老学说的处士,曾被召入宫中,坐在大庭之上,三公九卿就站在两侧。

年老的王生说:“我的袜带松了。”接着回头对张释之说:“你来替我把袜带系好。”

张释之跪在地上,为王生结好袜带。

事后,有人问王生:“为什么要在大庭之上这样羞辱张廷尉,让他跪下来帮您系袜带呢?”

王生说:“我年纪大了,地位又卑贱,料想自己没什么机会能帮张廷尉了。张廷尉是当今天下有名的大臣,我故意当众羞辱他,让他跪下来替我系袜带,是想借此来衬托他敬老尊贤的名声。”

公卿们听到后,都赞扬王生的贤德,也都更加敬重张廷尉。

张廷尉服侍景帝一年多,被降职去担任淮南王的丞相,这仍旧是因为他过去曾得罪景帝的缘故。

过了很久,张释之去世了。

张释之有个儿子,名叫张挚,做到大夫的官职就被罢免了。由于张挚不想讨好当时的权贵,因此终生不再为官。三分钟读历史关键

自古以来,执法者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审案时如何面对来自权贵的压力。

张释之行事之所以赢得千古称颂,便是因为他摆脱了人情的包袱,完全依据法律公正办案——就算他的老板是皇帝,也不能影响他的独立判断。

张释之是个忠臣,也是个良臣。这样的臣子能在朝廷里发挥作用,完全有赖主上是否从善如流。假设汉文帝没有宽广的胸襟,张释之很可能在文帝时就因违背皇帝的意思而被免官。

文帝和景帝时期,史称“文景之治”。两个皇帝固然共享一个治世的盛名,但相对来说,景帝并没有文帝那么贤明。事实上,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张释之的才干都是在文帝时施展的;在景帝时,反倒处处设法保全自己的性命,惶恐之心显而易可见。

张释之在执法时,曾得罪过当时尚为太子的景帝,最终因此丧失了执法者的职位。这个结局不免让人唏嘘:不让一个刚正不阿的执法者在朝廷执法以作为天下的准绳,这究竟是张释之的不幸,还是汉景帝的不幸?史记原典精选(1)(2)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3)(4)(5)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6)(7)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8)(9)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10)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不久,皇上出巡,行经中渭桥,有个人从桥下跑出来,皇帝坐车的马受到惊吓。文帝命令骑士逮捕那个人,把他交给廷尉。张释之审问这个人,此人说:“我是从长安县乡下来的,听到皇上出巡,清道戒严,因此躲避到桥下。我等了许久,以为皇上已经走远了,所以从桥下走出来,没想到看见皇上的车队,才赶紧跑开。”张释之审问完毕,向文帝上奏判处结果:这个人违反清道的禁令,判处上缴罚金。文帝生气地说:“这个人惊吓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性情柔顺,要是换作别的马,岂不会伤害到我?而廷尉居然只判他缴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当共同遵守的。法律如今这么规定,若是随意变更量刑、加重处罚,那么法律就无法再取信于民。要是皇上当时把这个人杀了,那也就罢了;既然现在交给廷尉论处,廷尉是天下执法的准绳,一旦有了偏差,天底下执法的人都会随自己的意思判刑,如此一来,百姓岂不是手足无措?愿陛下明察!”过了很久,皇上说:“廷尉判处得很对!”【注释】(1)顷之:不久。(2)走:古文中的“走”,相当于现代白话中的“跑”;现代白话中的“走”,在古文中常作“行”。(3)治问:审问。(4)县人:长安县的乡下人。自称县人,是相对于首都长安来说的。(5)跸:古代帝王出巡,实施交通管制,严禁不相干的人在路上行走。(6)当:判处。(7)赖:幸亏。(8)公共:众人共有。(9)更重:变更量刑而加重刑罚。(10)皆为轻重:随自己的意思判刑。词语收藏夹一、卑无高论:依据实际问题来谈论,不唱高调。卑,低。此语后来引申为毫无新奇之处的一般见解。例句 他的建议卑无高论,对工程的进行没有帮助。二、利口捷给:辩才无碍,能言善道。例句 利口捷给的人,不一定拥有真本事。三、执法不阿:执法公正,无所偏袒。例句 这位法官不畏权贵,执法不阿,赢得人民的尊敬。乱吴王刘濞、晁错、袁盎的故事

刘邦得天下后,

为了巩固汉帝国,大封同姓为王,

增加诸侯数量来弱化各藩国的实力,

没想到反而给汉室带来巨大的灾难。刘邦的告诫

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七年后,封他的哥哥刘仲当代王。

后来,匈奴攻打代国,刘仲弃国逃走,从小路跑回洛阳,向天子自首。由于同为手足,刘邦不忍心制裁他,便废掉他的王位,把他贬为合阳侯。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天,淮南王英布反叛,向东兼并荆国的土地,挟持其军队,西渡淮水,进攻楚国。刘邦亲自率兵前往讨伐。

刘仲的儿子刘濞在当时是沛侯,年轻气盛,以骑将的身份跟随高祖,在蕲县西边的会甄击溃了英布的军队。英布败走。

荆王刘贾被英布所杀,没有后代。刘邦担心吴、会稽等地民风强悍,若是没有一个强硬的王,恐怕压不住他们,而自己的儿子都还小,于是刘邦在沛县立刘濞为吴王,让他管辖三个郡五十三个城邑。

封爵授印后,刘邦把刘濞召来,看了刘濞的面相后,对他说:“你的脸有反叛之相。”刘邦心里有点后悔封刘濞为吴王,但既然已经封爵,就只好拍着他的背说:“汉兴五十年后,东南方会有人作乱,难道是你吗?我们既为同姓,都是一家人,好好干,别造反!”

刘濞叩首说:“臣不敢。”

到了惠帝和高后的时候,天下才稍微安定,郡国的诸侯们开始各自安抚自己的百姓。

吴国辖有豫章郡的铜矿山。刘濞招来天下的亡命之徒,暗地里铸钱,并且煮海制盐,由于不征收赋税,国内相当富足。

刘濞蒙受皇恩,曾允诺不反叛,但最后还是食言了。误杀刘濞之子

刘濞会造反,推溯远因,竟是因为一盘棋。

文帝时,有一次吴太子入宫晋见,得以陪伴皇太子刘启饮酒下棋。

吴太子的师傅是楚地人,吴太子也因此养成楚人浮躁强悍的个性,平日里傲慢自大。下棋时,他抢占棋路,对皇太子不恭敬。皇太子一气之下,端起棋盘扔他,结果把他打死了。

文帝命人将吴太子的遗体送回吴国安葬。吴王不高兴地说:“天下本一家,既然死在长安,那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来呢?”于是把儿子的遗体又送返长安。

从此以后,吴王渐渐不再遵守藩国应遵守的礼节,声称有病,不再上朝。

朝廷的人知道吴王是因为儿子的缘故才称病不上朝,查证后得知他确实没病,因此吴国使者一到京城,就全都被扣押、审问和惩治。吴王对此感到害怕,因而加紧了谋反的行动。

后来,吴王派人去京都进行秋季的请安,皇上又责问吴王派来的使者。

这名使者回答:“吴王确实没病,但朝廷扣留并审问了好几批吴国使者,吴王因此继续称病。况且有句话说:‘能看见在深水中的鱼,是不吉利的。’现在吴王诈称有病,等到被发现后,遭到更严苛的指责,就愈想隐瞒自己的行为,就怕皇上杀他——出此下策,实在是逼不得已。希望皇上能捐弃前嫌,给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于是天子赦免了所有的吴国使者,放他们回去,又赐给吴王几和杖,并以其年老为理由,特准他不用上朝。

吴王解脱了罪责,谋反的行动也就缓和了下来。

吴王的封国拥有开采铜矿和制盐的权利,百姓都不必缴纳赋税。士卒服兵役,总是发给代役金,且给价公平。每年的特定时间,吴王会慰问有才能的人,赏赐乡里。吴王还收容其他郡国的在逃要犯,并且提供庇护。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十多年,吴王因此深得其臣民的拥护。削藩

吴王会造反,近因在于晁错建议削藩。

晁错为人严峻、刚直、苛刻,早年跟张恢学过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学,后来又跟伏生学《尚书》。学成后,晁错上书向文帝陈述对国家有利的事,每每引用《尚书》来解说。文帝先后下诏任命他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和家令。

晁错当了太子家令,由于能言善道,得到太子的宠信,在太子那里号称“智囊”。他曾多次在太子面前说吴王的过错,建议削减吴王的封地,也曾多次向文帝上书,但文帝宽厚,不忍心处罚吴王,吴王因此日益骄横。

景帝即位后,晁错当上御史大夫,对景帝说:“以前高祖刚平定天下时,由于兄弟少,孩子还小,所以大封同姓为王。高祖封庶子悼惠王为齐王,辖有七十多个城邑;封庶弟元王为楚王,辖有四十多个城邑;封哥哥的儿子刘濞为吴王,辖有五十多个城邑。封这三个庶出的人为王,就分掉一半的天下。如今吴王因先前儿子被杀而跟朝廷有了嫌隙,假称生病不上朝,按照古法是该处死的,但文帝不忍心杀他,反而赐他几和杖。吴王受文帝的恩德至为深厚,应当改过自新,然而他却愈来愈骄傲放纵,挖铜矿铸钱,煮海水以制盐,还引诱天底下逃亡的人前来归附,意图谋反作乱。现在削他的地,他会反;不削他的地,他也会反。现在削他的地,他反得快,但祸害小;不削他的地,他反得慢,但祸害大。”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冬天,楚王来朝见天子。晁错乘机上奏,说楚王刘戊去年为薄太后服丧时,曾做出淫乱的事,请求皇上诛杀他。皇上下诏赦免楚王的死罪,但削去楚国的东海郡以作为惩罚。接着又讨论要削吴国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在此之前的两年,赵王因犯了罪,被削去了河间郡;胶西王因为卖爵舞弊,也被削减了六个县。

诸侯们所犯的错一旦落在晁错的手中,都会变成晁错攻击自己的武器。晁错发动猛烈攻势,在朝廷上正式推动削藩政策。

被皇上召来合议削藩政策的公卿、列侯和宗室,谁也不敢公开反对,只有魏其侯窦婴敢于争辩,因此和晁错有了嫌隙。等晁错改定的法令达到三十章时,诸侯们群情激愤,都十分痛恨晁错。

晁错的父亲听到消息,从家乡颖川赶来见晁错,问他:“皇上才刚即位,你执掌政权,为朝廷办事,却削弱诸侯的势力,疏离别人的骨肉,惹得大家议论纷纷,都很怨恨你,这是为什么?”

晁错说:“本来就该这样。不这么做,天子得不到尊崇,国家也会不安定。”

晁错的父亲又说:“是啊,按照你这样的做法,刘氏的天下是安定了,但我们晁氏却危险了。我要离你而去了!”

晁错的父亲回去后便服毒自杀,死前说:“我实在不忍心看到晁氏家族大祸临头。”

晁错的父亲死后十多天,吴、楚等七国果然以诛杀晁错为名义,起兵造反。七国之乱

这场战乱的火,是由吴王点燃的。吴王要造反首先需要得力的伙伴,他听说胶西王刘很勇猛,容易动气,喜欢打仗,齐地的诸侯都很畏惧他,便派中大夫应高前去游说。

应高向胶西王说:“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蒙蔽忠良,排斥贤能,朝廷的臣子都很怨恨他,诸侯都有反叛的意思,这种情绪已发展到了极点。彗星出现,蝗灾屡次发生,这些灾难恰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时机,而圣人也是凭借着天下的忧愁劳苦而起事的。因此吴王打算对内以讨伐晁错为名义,对外则跟随大王您的坐车举事,驰骋天下,战必胜,攻必克,天下人没有敢不服从的。要是能得到大王的应允,那么吴王就率领楚王攻打函谷关,守住荥阳、敖仓的粮食,抵御汉军;然后修筑军营,等候大王您的到来。大王要是有幸能到达那里,就能兼并天下,到时天下由两位君王来共主,这不也是可行的吗?”

胶西王本来还有些迟疑,听了应高的游说后,便欣然答应了。

应高将胶西王的决定回报吴王。吴王担心胶西王不参与起兵,便亲自到胶西走了一趟,当面和胶西王结盟。

胶西群臣听说他们的大王要反叛,纷纷劝谏说:“能侍奉一个帝王,那是最愉快的事。如今大王要与吴王举事西进,就算事情成功了,两个君主争权夺位,从此也就种下了祸根。诸侯的封地面积还占不到全国面积的十分之二,还做出叛逆的事让太后担忧,实在不是长久之计啊!”

胶西王不听劝。他派使者去约请齐王、淄川王、胶东王、济南王和济北王一起举事,他们都积极响应。

在削减吴国豫章、会稽两郡的诏令下达后,吴王率先举事,杀了封国内俸禄两千石以下的朝廷命官,而胶西、胶东、淄川、济南、楚和赵等地的王也都跟着行动,向西进攻。

齐王事后感到后悔,服毒自杀,背弃了盟约。

济北王的城墙损坏了还没修好,他的郎中令趁机劫持他,让济北王无法出兵。

胶西王担任统帅,率领胶东王、淄川王和济南王一起围攻齐国临淄。

赵王刘遂也随之反叛,暗中派人出使匈奴,寻求匈奴人的帮助。

吴王发动所有的兵士,对全国下令:“寡人今年六十二岁,将亲自带兵。我最小的儿子今年十四岁,也身先士卒。凡是年纪最高与寡人相同,最低与我小儿子相同的国人,都要出动。”吴王号令一下,总共动员了二十万人。

吴王又派人出使南方的闽越、东越。东越出兵相随。

景帝三年正月,吴王在广陵起兵,接着西渡淮河,与楚军合兵一处。他派使者送信给各诸侯,表明讨伐“贼臣”的心志,诚盼诸王共襄盛举,让刘氏的天下得以安定。

在这封书信里,吴王为了鼓励诸侯的将士阵前用命,开出优厚的条件:能斩杀或捕获敌军大将的,赐金五千斤,封食邑万户;能斩杀或捕获敌军列将的,赐金三千斤,封食邑五千户;能斩杀或捕获敌军副将的,赐金两千斤,封食邑两千户……以上立有军功的,不仅有赏金封邑可得,还可封侯。

吴王在信里坦率地说:“天下遍是寡人的金钱,诸王就算日夜享用也花用不完,不一定要到吴国来拿。要是有人应当得到赏赐,请告诉我,我会前去封赏他。”袁盎献策

七国反叛后,天子派太尉条侯周亚夫率领三十六名将军,攻打吴、楚;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派将军栾布攻打齐国;派大将军窦婴屯守荥阳,监视齐、赵的部队。

在平乱部队出发前,还没动身的窦婴向景帝提起曾在吴国担任丞相的袁盎。

袁盎在文帝时就以直谏闻名,曾因淮南王刘厉骄横,向文帝进谏:“诸侯太过骄横,一定会生出祸端,最好能适度地削减藩地。”文帝在其他事情上多次采纳袁盎的建议,唯独这件事没有听进去。后来,袁盎因为说话太直,从中郎将被调去当陇西都尉,后来又被调去当齐国丞相,接着再调去当吴国丞相。

赴任前,他担任常侍骑的侄儿袁种对他说:“吴王骄横已久,国内的奸佞很多。您想弹劾他、整治他,他若不上书控告您,就会拿利剑刺您。南方地低潮湿,您只要天天喝酒,别管太多事,时时对吴王说不要造反就是了。要是能这么做,您就能幸免于难。”

袁盎上任后,果真依袁种的话做。吴王非常厚待他,不过袁盎后来还是辞去吴国的相位,告老还乡。

袁盎向来不喜欢晁错,只要是晁错留居的地方,袁盎就离开;而袁盎留居的所在,晁错也不停留。两个人从来没有在一个厅堂上说过话。

景帝即位后,担任御史大夫的晁错派官吏审问袁盎接受了吴王什么贿赂,要治他的罪。经过皇上的赦免,袁盎沦为平民。

吴、楚造反的消息传来,晁错对属下丞史说:“袁盎收了吴王很多钱,专门为他隐瞒,辩说吴王不会造反,现在吴王果然反了。袁盎必定知道叛乱的阴谋,我要治他的罪。”

丞史说:“事情还没发生时,治袁盎的罪,或许可以中断叛乱的阴谋。如今吴王的军队都朝西边打过来了,治袁盎的罪又有什么用?况且袁盎应该不知道叛乱的阴谋。”

晁错也犹豫起来,一时不知该怎么做。

有人将这件事告诉袁盎。袁盎非常惶恐,连夜赶去见窦婴,向他说明吴王为什么会造反,请求窦婴让他在皇上面前辩白。这才有窦婴在行前向皇上提起袁盎的事。

皇上召袁盎入见。当时,皇上正和晁错在计算军队和军粮的数目。皇上问袁盎:“你曾经当过吴国的丞相,晓得吴军大将军田禄伯的为人吗?如今吴、楚反叛,你看该怎么办?”

袁盎说:“不必担心,我们很快就能打败他们。”“吴王挖铜矿铸造钱币,将海水煮制为盐,引诱天下豪杰前去归附,到年纪大了、头发白了才举事。”皇上不相信,“像他这样,计划若不百倍周全,怎么敢发动呢?怎么能说他不会有所作为?”

袁盎回答:“吴国的确拥有铜和盐的利益,但他们引诱前来归附的哪里是豪杰呢?吴国要是真的得到了豪杰,那么这些人理当辅佐吴王走上仁义之路,吴王也不会谋反了。吴国引诱来的都是无赖子弟、亡命铸钱的奸邪之人,所以才能聚在一块儿造反。”“袁盎说得是!”晁错表示同意。

皇上又问袁盎:“你说很快就能破敌,计从何来?”

袁盎说:“希望皇上能屏退左右。”

皇上叫左右的人都退下,只留下晁错。

袁盎又说:“我要说的话,为人臣子的都不能知道。”

于是皇上命晁错也退下去。

晁错快步退避到东厢房,心中甚是恼恨。

皇上再次向袁盎询问对策。

袁盎回答:“吴、楚互相通信,说:‘高帝封子弟为王,各自领有封地,如今贼臣晁错擅自谴责诸侯,削夺诸侯的封地。’他们因此以晁错反叛为名义,向西进攻,共同前来诛杀晁错,没有恢复旧有的封地之前,是不会罢兵的。当今之计,只有斩杀晁错,派使者赦免吴、楚七国之罪,恢复他们原先被削去的封地,才能让我们的兵器上不用沾一滴血就能得胜。”

皇上听了,沉默许久,说:“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我要是能知道真实的情况,就绝不会因为爱惜一个人而放弃整个天下。”

袁盎说:“这是愚臣所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希望皇上能慎重考虑。”

于是皇上任命袁盎当太常,又让吴王之弟的儿子德侯当上九卿之一的宗正。

过了十多天,皇上派中尉前去召唤晁错,骗晁错上车,来到东市。晁错穿着上朝的官服,被斩首于东市。

接着,皇上派袁盎以宗庙的旨意,随同宗正德侯出使到吴国。当他们到了吴国,吴、楚的部队已经攻到梁军的营垒了。

宗正由于是亲戚,先行入见,通知吴王准备拜受皇上的诏书。

吴王听说袁盎来了,也知道他是来说服自己的,笑着说:“我已经成为‘东帝’,还要向谁下拜呢?”

吴王不肯见袁盎,还把他留在部队里,想逼他成为自己部队的将军。

袁盎不愿意,吴王就派人看守,甚至打算杀掉他。

借着旧识的协助,袁盎在夜里出了军营,步行逃向梁军,才得以脱险。平定七国之乱

条侯周亚夫率兵平乱,一路东进,先到洛阳,再到荥阳,最后到了淮阳。

在策略上,周亚夫决定坚守淮阳东北方的昌邑,然后派兵切断吴军粮道,让梁国的军队在第一线消耗吴军的战力,准备等吴军筋疲力尽时再收拾他们。

吴军这边,大将军田禄伯建议吴王:“让我率领精兵五万人,溯长江、淮河而上,直入武关,再与大王的后续部队会合。”如此调度也算是出奇兵,但吴王害怕田禄伯反叛,没有答应。

吴军的年轻将领桓将军劝吴王说:“吴军多步兵,在险要的地方作战有利;汉军多战车、骑兵,在平坦的地势上作战较有利。希望大王经过城邑时能舍弃不取,舍掉那些城池,直奔向前,迅速向西占领洛阳储藏兵器的武库,取用敖仓的粮食,凭借山河的险要来号令诸侯。如此一来,就算没进入关中,天下也差不多定了。大王若是缓兵慢行,见城就攻,等到汉军的战车、骑兵一到,驰骋在梁、楚的平野上,事情就注定失败了。”

吴王犹疑不决,问老将们的意见。

老将说:“这计策在冲锋时倒是还可以,但欠缺远大的考虑!”

吴王因此没有采用桓将军的计策。

吴王专断地集中兵力,亲自率兵。还没渡过淮水,他的宾客都已经当上了将领、校尉、侯或司马。等他渡过淮河,与楚王一起西进,攻破棘壁,乘胜追击,其势锐不可当。

梁王惶恐,派出六位将军迎敌,结果战败了,士兵都逃回梁国。

梁王数次派使者向条侯求救,但条侯都没有答应。

梁王又派使者向皇上告状,皇上便派使者前来,要条侯出兵救梁。条侯坚守昌邑,仍然不出兵。吴楚七国之乱图

梁王后来改派了韩安国以及楚国已故丞相的弟弟张羽当将军,才稍稍能抵挡住吴兵。

吴军想西进,梁国坚守城池,吴军不能向西,就往条侯军队的方向走,在下邑与之相遇。

条侯坚守壁垒,不肯出战。

吴军粮食断绝,士兵饥饿,便决定夜袭条侯的壁垒,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惊扰东南方,转而进攻西北方。

条侯有先见之明,派主力防备西北方。

吴军大败,士兵多饥饿而死,逃离的士兵大多投降太尉周亚夫和梁军。吴王和部下壮士数千人连夜逃走,渡过长江,逃到丹徒,据守东越。东越的部队只有万余人,吴王又派人聚集走散的士兵。

在此同时,天子下了诏书,指责吴王、胶西王等人大逆不道,命令各路人马全力捕杀反贼。

汉朝派使者利诱东越。东越诱骗吴王出外劳军,派人用戟刺杀了他,把他的头装在盒子里,以快马送到朝廷。

吴王的两个儿子最后逃亡到闽越。

楚军同样战败,楚王刘戊自己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和济南王围攻齐国临淄,三个月都攻打不下来。等汉军一到,他们全数被击败,只好各自带兵回国。

胶西王打着赤膊、光着脚,坐在草席上,喝着冷水,向太后谢罪。胶西王的太子刘德说:“汉军长途跋涉,士兵们已经很疲惫,可以袭击他们,恳求大王让我整合残余的兵力去攻打汉军;若是打不过,再逃往海上也不迟。”

胶西王说:“我的士兵都已经溃散,不能再发动他们去作战了。”

不久,汉将弓高侯颓当写信给胶西王,说:“我奉诏来杀不义之人,投降的就赦免他的罪,恢复他的职位;不肯投降的就全部杀掉。不知大王做何打算?要等大王的回应我才能决定怎么做。”

于是胶西王袒露上身,到汉军军营来叩头说:“臣下刘守法不慎,惊骇了百姓,劳烦将军远道来我穷破的国度,敢请将军治我的滔天大罪。”

弓高侯颓当持着金鼓来见胶西王,说:“大王为打仗的事辛苦了,我很想听听大王为什么要打这场仗?”

胶西王叩着头,用膝盖在地上爬行,说:“晁错身为大臣,为天子办事,变更高帝的法令,侵夺诸侯的封地。我们认为这么做是不义的,怕他败乱天下,于是七国联合起兵,想杀晁错。如今听说晁错已经被杀,我们这才罢兵而回。”

颓当将军说:“您若是认为晁错不好,为什么不上奏皇上?没有受诏持有兵符,就擅自发兵攻打仁义之国。由此来看,你的本意不是想杀晁错。”

接着,颓当将军拿出天子所下的诏书,读给胶西王听。读完之后,对胶西王说:“大王您也该做个打算了!”

胶西王说:“像我们这样的人,死有余辜!”说完便自尽了。而胶西的太后和太子也跟着结束了自己生命。

胶东王、淄川王和济南王也遭遇了同样命运。他们的封国全都被废,纳入了中央政权。

郦寄将军费时三个月将赵国攻打下来,赵王最后自尽。

济北王因为当初被劫持,没有发兵,虽然逃过一死,但被迁徙到淄川。

起初,吴王带头造反,统领吴楚的军队,与齐、赵等国联合,正月起兵,才过三个月的时间就全被击溃。三分钟读历史关键

刘邦初得天下,为了巩固汉帝国,大封同姓为王。没想到此举反而为汉室带来大灾难。

文帝时,天资过人的贾谊早就看出汉朝藩国过强的危机。他在《治安策》里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希望以增加诸侯的数量来逐渐弱化各藩国的实力。

晁错也看出藩国过大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不过他在景帝时所采用的是激烈的削藩手段,终于引起吴、楚等国的不满,引发了“七国之乱”。当然,导致这场变乱的还有个人恩怨和权力欲望等因素,不能把责任一概推给晁错。但始作俑者晁错最后还是为此牺牲性命,成为替罪羔羊。

景帝误信袁盎的判断而诱杀晁错,得知吴、楚没有因晁错之死而罢兵之后,感到相当后悔。

七国之乱本来会闹得更大、更久,全仰赖周亚夫正确的战略判断,不出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乱事。

周亚夫后来做到了丞相,因事得罪景帝,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在牢里。一位忠臣就这样含冤而死,不能不让人唏嘘!到后悔?史记原典精选(1)(2)

太史公曰:吴王之王,由父省也。能薄赋敛,使其众,以擅(3)(4)(5)山海利。逆乱之萌,自其子兴。争技发难,卒亡其本;亲越谋(6)(7)宗,竟以夷陨。晁错为国远虑,祸反近身。袁盎权说,初宠后辱。故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山海不以封。“毋亲夷狄,以疏其属”,盖谓(8)吴邪?“毋为权首,反受其咎”,岂盎、错邪?《史记·吴王刘濞列传》

太史公说:吴王刘濞被封为王,是因为父亲被贬的缘故。吴王能够减免赋税,驱使百姓,是基于他拥有铜矿、海盐的专利。吴王会兴起叛乱的念头,是因为儿子被杀引起的。因下棋的争执而导致叛乱,最后丧失了封国;亲近越族而谋害同宗,最后连自己的命都没了。晁错为国深谋远虑,灾祸反而降临在他自己的身上。袁盎善于权变游说,起初受到宠信,后来自取其辱。所以在古时候,诸侯受封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山海也不分封给他们。“不要亲近夷狄,以免疏远了宗亲”,大概是在说刘濞吧?“不要带头谋划,否则会因此受到惩罚”,说的难道就是袁盎和晁错吗?【注释】(1)王:封为王。(2)省:贬抑爵位。(3)萌:发生、兴起。(4)争技:因下棋而发生争执。(5)越:指当时闽越和东越等外族。(6)夷陨:毁坏、消灭。夷,铲除;陨,死去。(7)权说:权变游说。(8)权首:主谋。词语收藏夹一、察见渊鱼:看得见深渊中的鱼。比喻能清楚地发现并知道他人的隐私。例句 那些喜欢混水摸鱼的官员,最怕上级察见渊鱼,一旦被发现就会受到相应的处分。二、改过自新:改正过错,重新开始。例句 律师请求法官给犯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三、兵无血刃:兵器不沾一滴血,也作“兵不血刃”。比喻轻易就能获胜。例句 我们兵无血刃,轻轻松松就赢得了这场比赛。宫廷深似海窦婴、田蚡、灌夫的故事(一)

窦婴的失势,

反映出窦太皇太后外戚集团的落败;

田婴的崛起,

又代表着王太后外戚集团的得势。

受外戚势力束缚的武帝要如何建立不朽功业呢?拦阻帝位私相授受

魏其侯窦婴是窦太后的堂侄。他的父祖辈世代住在观津,都喜好招纳宾客。

文帝时,窦婴是吴国的丞相,因病被免职。景帝即位后,他担任詹事,主管皇后和太子宫内的庶务。

梁王刘武是景弟的亲弟弟,很得生母窦太后的宠爱。

当时,景帝还没立太子。在一次上朝之后,梁王和景帝一起喝酒吃饭,酒过三巡,醉意正浓之际,景帝随口说:“在我千秋之后,位子就传给梁王。”

窦太后一听,高兴得不得了。

谁知在一旁伺候的窦婴这时捧着一杯酒,进献给主上,说:“这天下是高祖打下来的,依汉朝早先立下的规矩,帝位应父子相传。主上怎么能擅自传位给梁王呢?”

窦太后心底一凉,从此憎恨窦婴。窦婴也嫌詹事官小,干脆借口生病辞官。

气不过的窦太后便将窦婴自出入宫门的名单上除名,不准他入宫朝见。窦婴平乱封侯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造反,皇上遍观刘姓宗室和窦姓外戚,没有一个比窦婴能干,于是召他进宫,打算委派他担任平乱的任务。

窦婴见了皇上,一再以病辞谢,自称不足以担当大任。见到这情形,窦太后知道窦婴不好权势,心中也为以前的做法感到惭愧。

皇上说:“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任命窦婴当大将军,赐他千斤黄金。

窦婴乘机提起袁盎、栾布等赋闲在家的名将贤士,希望皇上能起用他们。

窦婴将皇上赏赐的黄金,统统放在公家的廊下,只要有军吏来,就叫他们酌量取用,自己一点也没搬回家。

尔后,窦婴领兵镇守荥阳,监视齐、赵的部队。

等七国叛军全部平定,皇上封窦婴为魏其侯,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他。窦婴名声大盛,景帝在朝廷商议大事,所有诸侯都不敢只以平等之礼对待条侯周亚夫和魏其侯窦婴。来自皇帝的评价

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立栗太子,派魏其侯当太子的师傅。

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栗太子被废,魏其侯几次争辩都没有用。于是魏其侯称病,隐居在蓝田南山下好几个月,任宾客、辩士怎么劝说都不肯回去。

梁国人高遂也来劝魏其侯,对他说:“能让将军富贵的,是皇上;能让将军成为朝廷亲信的,是窦太后。如今将军当太子的师傅,太子被废却不能诤谏;诤谏了达不到效果,又不能为此而死,借口推说有病,自行引退,赋闲避居而不上朝。把这几件事对照来看,您显然是在张扬主上的过错。若是皇上和太后因此恼怒,决心找您麻烦,您有再多的妻子和儿子也不够杀啊!”

魏其侯一听,同意高遂的说法,立刻起身回京,像过去那样上朝。

后来,桃侯刘舍被免去丞相的职位,窦太后数次推荐魏其侯继任。

景帝说:“太后难道认为我吝啬,不给窦婴相位吗?是窦婴这个人容易沾沾自喜,而且行事浮躁,实在当不了丞相,无法肩负重任啊!”

景帝没用魏其侯窦婴,而是任命建陵侯卫绾为丞相。田蚡走向太尉之路

武安侯田蚡,是孝景皇后(即后来的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

窦婴当上大将军之后,声势很旺,而田蚡只是个普通郎官,尚未显贵。田蚡经常到窦婴的府中走动,为窦婴伺候酒宴,一会儿跪,一会儿立,就像窦婴的儿孙辈。

等到景帝晚年,田蚡日益得到宠信而显贵,当上了中大夫。

田蚡口齿伶俐、善于辩论,学过《盘盂》等书,很得王太后的赏识。

景帝过世,太子当天登基,即为武帝。王太后摄政,对国内的镇压或安抚多采用田蚡及其宾客所出的计策。

田蚡有个弟弟名叫田胜,由于两个人都是王太后的弟弟,因此分别受到封赏,田蚡被封为武安侯,田胜被封为周阳侯。

武安侯才刚掌权,就想当丞相。他礼遇宾客,推举闲居在家的名士,让他们得以显贵,想要以此来压倒魏其侯等其他将相。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因病辞职,皇上开始考虑丞相和太尉的新人选。

曾当过窦婴门客而此时在田蚡门下的籍福,对武安侯说:“魏其侯显贵已经很久了,天下之士都归附他。如今将军才刚兴起,声势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