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17:57:50

点击下载

作者:林越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试读:

内容提要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教育方法错误,就可能误了孩子一生!因此,为人父母,我们就要像卡尔·威特那样,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这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书结合目前家庭教育方面的实际情况,总结概括了十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父母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孩子的真正需要出发,提升自己的教育效能,让孩子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前言 天才儿子是教育的结果

在欧洲,有这样一位父亲,52岁的时候,他的儿子出生了。孩子一生下来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明显先天不足。婴儿时期,孩子反应迟钝,看上去有些痴呆。这位父亲无法掩饰自己的悲伤,曾经哀叹:“这是造的什么样的罪孽呀!上帝怎么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呢?”孩子的母亲也绝望地说:“这样的傻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罢了。”

但是这位父亲没有放弃,他要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他在给自己弟弟的信中写道:“我52岁才得到一个儿子,怎么会不爱他呢?我要用我认为正确的方法去爱他。我已制订出周密而严格的教育方案。现在儿子看起来虽然毫无出色之处,但我必将他培养成非凡的人。”

结果怎么样呢?这个先天不足的孩子,八九岁时已经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国语言,也通晓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物理学,而他尤为擅长的是数学;9岁时他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这个孩子成为了天才。

这位父亲骄傲地说:“天才儿子是我教育的结果。”这位父亲叫卡尔·威特。后来他把自己的教子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被认为是“教不好的孩子”,诸如经常挨罚的达尔文,被逐出校门的爱迪生,被认为是低能儿的牛顿,还有1906年摘取诺贝尔生理学桂冠的卡哈尔,这些顽童最后都成为了科学家、发明家。我们能说他们是教不好的孩子吗?

许多父母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他人的孩子好,殊不知,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人家的孩子越来越好,自己的孩子就越来越不行呢?

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于孩子的教育者是不同的,采用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教不好,父母应当认真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存在失误,自己的言传身教是否有欠缺?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教育方法错误,就可能误了孩子一生!因此,为人父母,我们就要像卡尔·威特那样,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这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编著者2012年7月

第一章 陪:用爱心和耐心陪孩子慢慢长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所学校里,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拿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把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满满地表达出来,别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爱带有任何的附加条件。

陪孩子一起活动

一句话教育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可逆的,父母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多陪陪孩子,把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满满地表达出来,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帮助颇大。英迪拉·甘地是印度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她本人也是一位政治家,1972年英迪拉在大选中获胜,成为印度第一位女总理,在位16年,政绩赫赫,被誉为“印度铁娘子”。但是这位铁娘子对孩子却关爱有加。英迪拉·甘地小时候,因为父亲与圣雄甘地联手推动印度独立运动,工作紧张而且危险,她只能从多病的母亲身上得到一点关爱,所以她的童年充满了孤独和不安。痛定思痛,她暗下决心,如果自己做了妈妈,一定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事实证明,她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即使是日理万机,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她也会抽出时间和两个儿子一起玩,一起读书。

无独有偶,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虽然公务繁忙,但他总是希望通过灵活安排时间来尽可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好跟6岁的女儿南希和4岁的儿子亚瑟待在一起。戴维·卡梅伦在接受英国《乐购》杂志采访时说:“我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典型的父亲,跟孩子一块儿去种蔬菜,一块儿骑自行车,一块儿玩游戏。我最喜欢的就是跟孩子们一块儿做饭。”

家是孩子心灵的归宿,温暖的港湾。家庭的温馨和睦存在于家庭成员的丰富多彩的共同活动中,一起做饭、做菜,一起打扫、布置房间,一起庆祝节日、生日,一起走亲访友,一起郊游、参观,一起交谈、争论……在共同活动中,家人互相了解,互相磨合,互相影响,互相学习,良好的亲子关系自然就形成了。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在家庭中,一个和谐的亲子沟通氛围至关重要。它简直就是孩子性格和品格生长的土壤。”但是很多父母,都浪费了这个机会。他们总是以事业为重,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就撒手不管了,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即使回到家,也会以工作很累为借口,不让孩子接近自己,“爸爸,陪我一起去放风筝吧。”“别烦我了,没看我正忙着吗?就知道玩,作业写完了吗?”孩子只好灰溜溜地自己去了。“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明天吧,宝贝,妈妈今天累极了,你自己玩积木吧。”孩子只好独自一个人去玩。还有的家长把孩子交给了电视、电脑、游戏机,结果,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媒体儿童”。

当父母终于有一天想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对孩子已经变得无足轻重。这个时候,再想去修补感情,为时已晚。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下班回到家已很晚了,他没想到5岁的儿子正靠在门口等他。并且一见面就这样问道:“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当然,什么问题?”“爸爸,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这不关你的事。怎么问这样一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道。“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吧,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小男孩乞求地说。“我一小时赚20元。”父亲很不耐烦地回答说。小男孩从储蓄罐里拿出一把又一把的零钱,慢慢地数着,然后抬头看着父亲。“爸爸,我现在有20元了,我可以买你一小时的时间吗?请你明天早点下班,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饭。”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父母亲情的渴望,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陪伴孩子会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安全,有利于孩子完善人格的培养。

有的事情错过了,或许可以重新开始,但是孩子的童年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了头。如果我们不能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陪伴在他们身边,以一言一行去感染孩子,引导孩子,那么就将留下终身的遗憾。

所以,无论父母有多么忙碌,有多么辛苦,应酬再多,都要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和他一起玩玩积木、捉捉迷藏,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快乐;和他一起唱唱歌、打打球,体验一下运动带来的快乐;和他一起讲讲故事,念念诗歌,分享文学带来的精神快乐;你还可以陪同他一起到外面的世界走走、逛逛,体验大自然带来的无穷快乐……

不要以“自己忙,没时间陪孩子”为借口。其实只要用心,机会无处不在。

孩子起床,你可以问问他梦见什么;可以利用接送孩子路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分享今天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洗衣服做饭时,可边做边和孩子聊天;看电视、阅读时,也可以就节目或书本的内容简单地谈谈,还可以提些问题让孩子思考;或者一起哼哼小曲,一起分享晚餐;可以在睡觉前陪孩子看一会书;可以在节假日与孩子逛商店、游公园,可见事论事……总之,只要和孩子在一起,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者一句温馨的言语都能给孩子带来爱的温暖,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多么爱他。

给种子一片沃土

一句话教育孩子健康的成长,需要和谐、愉快、充满爱和上进心的心理环境,因此,如何保持、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每一个合格父母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做到的。

在加利福尼亚有一片高大的红杉树林,其中有一种叫做“大谢尔曼”,高70多米,树围有2米5左右,它被砍倒后,木料足够建35幢带5个房间的房屋。日本人种植一种叫“盆景艺术”的树,它虽然只有1米左右高,却有着完美漂亮的树形。“大谢尔曼”与“盆景艺术”种子的质量都不足0.2克,但长成后差别却是巨大的,差别的背后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令人深思。

比较一下两种植物的生长环境,我们就会有所得。“大谢尔曼”扎根于加利福尼亚的沃土,吸收丰富的水分、矿物质和阳光,最后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而当“盆景艺术”冒出芽时,日本人将它拔出泥土,除去直根和部分须根,故意抑制其生长,最后它就长成了一棵虽然漂亮但是很小的小型植物。

由此可以发现,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会造成多么大的不同。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就是一颗种子,他们最终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成为小型植物,家庭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乌鲁木齐市少年管教所曾对少年犯作过一项调查,发现40%的孩子是由于父母离异无人管教而走上了犯罪道路。有一个少年犯曾这样说:“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吵架、打架声中,瑟瑟发抖地度过的。”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现在很多父母的不正确做法,使家庭氛围紧张,影响了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有的父母爱慕虚荣,苛求孩子的学习成绩,什么事情都要求最好的。吃要给孩子吃最好的,穿要给孩子穿最好的,上学要进重点学校,成绩必须前十名,最好是第一,每年要力争“三好学生”,甚至身高都要超过其他孩子一头,事事要求完美,弄得孩子每天都在紧张的氛围中生活,生怕一点儿做不好就招来父母的雷霆之怒。这样的父母在中国占了大多数。

有的家长自己的人生不如意,就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继续追求梦想的工具,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逼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有没有这方面的潜能。自己不会弹钢琴,就逼着孩子学钢琴,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就非要孩子上大学。

孩子在父母梦想的沉重压力下,精神疲惫,学习没有了兴趣,甚至还产生了逆反心理,有个被妈妈逼着学钢琴的女孩,就故意弄伤自己的手指来逃避。这样的家庭氛围也不利于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采取顺其自然的做法,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爱玩就玩,想学就学,很少去约束孩子,这样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这种放任自流的宽松环境。

美国著名家庭教育学家塔尔贝克曾经写过一首小诗,非常好地概括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挑剔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名利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寂寞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宽容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公平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良好的家庭气氛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温馨和睦的爱的气氛。这不仅要求父母相亲相爱,还要求家长与子女关系融洽。当着孩子的面夫妻不要吵架,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和体贴,以免给孩子精神上带来苦闷。有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在高考前夕,他的父母闹离婚,严重影响了他的备考,结果孩子错失了考入名牌大学的机会,父母后悔不迭,但是为时已晚。

二是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父母本身对知识就有巨大的兴趣和追求,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无形的巨大力量。这与父母的职业、文化水平、经济地位无关,关键在于父母的所作所为,如果父母每天看电视、玩游戏、打麻将,那么孩子不可能专心学习。王强是新东方创始人之一,他的孩子已经以优异的成绩被耶鲁大学录取。在他的家里,几乎所有的空间都被书柜占领了,密密麻麻地放置了各种书。他把书分门别类,哪些书是他爱读的,哪些书是孩子爱读的,他的书孩子也可以去读,他的家庭就是一个温馨的图书馆,什么书都可以找到。他说,他们家每天晚饭之后全家会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大家都在看,看完后会互相交流看书的心得。这样日积月累一个很好的看书环境就形成了,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抱着一本看不懂的书津津有味地看。

可见,孩子健康的成长,需要和谐、愉快、充满爱和上进心的心理环境,因此,如何保持、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每一个合格父母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做到的。

真的不打不行吗

一句话教育教育孩子要懂得孩子的心理,而不是高高举起自己手中的棍棒,一旦伤害了孩子的心灵,我们将遗憾终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尤其是调皮的孩子,犯了错误,父母该怎么办?很多父母选择打骂孩子。打骂孩子是父母发泄负面情绪、迫使孩子就范的最简单最强烈的办法。调查显示,有12%~18%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使用“打一顿”的方法。有些父母还振振有词地说:“棒下出孝子。”

很多父母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骂完孩子或者打完孩子,自己心中的气消了,舒服多了。可是他们忘了,所有的痛苦却都转嫁给了自己最爱的孩子,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伤害。

父母在打骂孩子时,多半是认为孩子“不听管教”,而且事后也总是把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着自己走到这一步,“不打不行”。有一位家长对儿子期望很高,儿子在她的高期望值下并没有变得多么出色。更让她伤心的是,有一天,她钱包里一张十元的钞票不翼而飞,随即发现了儿子书包里的玩具。于是,她第一次狠狠地揍了儿子一顿。事后她将钱包锁起来,但孩子还是有了第二次。一怒之下,她拉着儿子站在楼道里,一边打一边骂:“你这个小偷。”邻居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探出头来看。儿子的脸煞白煞白的,却没有哭。第三次她忍无可忍,拉着儿子就走,说要把他送到公安局去。儿子脸上既惊恐,又麻木。

我们可以看到,妈妈的打骂并没有让孩子“改邪归正”,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所以说,在孩子犯错或者不听话的时候,对孩子实行打骂的办法,其实是非常不恰当的。

打骂孩子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后果。除了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伤害以外,还会严重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并且会让孩子误以为,暴力可以解决问题。孩子长大后,遇到让自己不满的事情,也会使用暴力,或者通过暴力发泄自己的情绪。

打骂孩子只能短时间内改善孩子的行为,但孩子改善行为的目的是怕挨打而不是自觉行为,在不会受到父母殴打时,比如说,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卫能力或者远离父母时,仍然会这样做。

所以,父母应该花心思去寻找其他更好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而不是简单的打骂。《艺术人生》里采访台湾歌手齐秦,他曾提到过他叛逆的青少年时期。那时他喝酒、打架,半夜三更才回家,一回家就跪在地上等着父亲的鞭子和训斥。然而有一天他打完架回家,像往常一样跪着等待挨骂,却发现父亲只是背对着他说了一句:“去睡吧。”齐秦内心一下子受到触动,从此便改邪归正,踏上了音乐之路。

你看,很多时候,我们不再打骂孩子的时候,孩子反而自觉起来,主动反省自己的错误,效果要比打骂孩子好得多。

首先,身为父母要多了解孩子,多一分了解,就多一分理解。

平时,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玩乐。学会倾听孩子的谈话,把它当做一件非常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同时,孩子了解了父母的苦心,也会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努力。

其次,父母要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

父母和孩子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不要高高在上,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平等地对待孩子,多听听他们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并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方案做,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成熟,也比我们想象的强大。

如果我们总是采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做这做那,那么孩子就会逐渐丧失主见或者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做错事情的概率会更高。

最后,父母要懂得宽容,给孩子自我反省的时间。

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多时候他们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是跟不上大人的,这个时候,父母要多一分耐心与宽容。打骂是没用的,只会让孩子更糊涂胆小,不敢去尝试。给孩子明确指出做错的地方,孩子也有分辨能力,当他通过父母的讲解明白了自己的过错,下次肯定就会懂得如何去更好规避了。

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犯了错误,自己的内心已经感到很内疚,这时候父母要给孩子自我反省的时间,粗暴的打骂反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每一个孩子都是懒羊羊

一句话教育面对有缺点的孩子,父母不仅要安慰孩子、鼓励孩子,帮助让孩子树立信心,更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孩子扬起生活的风帆,创造人生的辉煌。《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热播,让孩子和家长看到了一群性格各异的可爱的小羊,按理说最受欢迎的应该是机智勇敢的喜羊羊,每次羊村出现危机都是喜羊羊挺身而出,解救大家,谁知到一询问,在孩子眼中,懒羊羊才是最可爱的角色。有个孩子对妈妈说:“您难道不觉得懒羊羊的粑粑头很可爱,很有个性吗?另外懒羊羊还有一副迷死人不偿命的可爱外貌耶!”片中懒羊羊的许多经典语录也在孩子中间很流行,像“灰太狼大叔,难道你就忍心吃掉我这么可爱的女孩子吗?”“我是为睡觉而生的高贵的羊。”“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我们一起奔向黄昏吧!”“我是懒羊羊,我要吃东西,吃很多东西,吃完要睡觉,睡个大懒觉,懒觉睡多了,再去吃东西”。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懒羊羊会得到如此高的支持率?根本原因就是懒羊羊不是一个完美的形象,它身上有许多缺点,但是正是这些缺点才让它更加贴近孩子真实的生活,才显得栩栩如生,因而得到孩子们的喜爱,甚至超越了主角喜羊羊。

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怎样对待孩子的缺点,是我们每一位父母教育孩子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要转变对孩子缺点的看法,我们有时候对孩子缺点的处置方法不当完全是我们的认识方法不对。大科学家牛顿醉心于实验,一次朋友来看望他,直到中午也等不到人,佣人给牛顿准备的午饭都快凉了,朋友和牛顿开玩笑,就把他的饭都吃了,然后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等到牛顿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

这件事很可笑,生活中孩子也会做一些这样的傻事。但多半会被家长看作“不用心”、“脑子不灵活”,当孩子醉心于某件事,以至于听不到妈妈三番五次的呼喊声;或是玩得过分投入,忘了上厕所,尿了裤子;也可能读一本有趣的画册,忘记了写作业;或者痴迷踢足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于是就会被家长批评或责骂。

意大利女星索菲娅·罗兰在她的传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他们嫌我屁股太大,嘴巴太大,但是,我喜欢它们。我只有每次将眼线描得粗粗的,嘴巴画得满满的,才确定镜子里的女人还是我——从我出生它们就是这样。所以,我乐意它们保持自然的样子。而且我知道,它们不是缺点,是特点。”

其次,对待孩子的缺点不要简单粗暴。在我国,很多家庭中,有缺点的孩子被呵斥与责骂是家常便饭,因为父母们认为,这完全是为了孩子好。岂不知,百分之百的孩子会认为,大人们这些无休止的唠叨与责骂,简直就是黑暗统治,特别是对一些有缺点的孩子,更是一场灾难。父母们也许不知道,没完没了的唠叨与责骂,会彻底击垮孩子的自信,会促使孩子更加沉沦。

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痛一样,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内疚和痛苦。大人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些教训的话,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他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爱孩子是一种理解,更应该是一种尊重,别人家的孩子3岁会唱童谣了,而自己的孩子还不会说一句清晰的话语,但是聪明的父母会在孩子说出第一句完整话语的时候,无比欣喜地鼓励他,欣赏他,毕竟孩子通过努力,今天超越了昨天,这就是成长。杰克小时候失去了父母,和奶奶相依为命。他很喜欢画画,并且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他的偶像就是大画家比尔。这一天,画家比尔在当地举办画展,杰克高兴地跑去参观,没想到回来后,杰克满脸沮丧,他把自己的画都撕得粉碎。奶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杰克说:“我看了比尔的画,觉得自己的画,毫无价值,看来成为像比尔那样的画家是毫无希望了。”这时,奶奶拿出一幅画,让杰克看看怎么样,杰克看了看,直摇头,认为这幅画还不如自己画的,用笔稚嫩、粗糙,立意不明,不值一文。奶奶说:“我要把这幅画给比尔看看,让他做出评价。”杰克和奶奶一起来到画展的所在地,找到了比尔。比尔看完奶奶收藏的画摇头说:“这画画风简单。”奶奶轻声地问比尔:“请你判断一下,这幅画的作者如果坚持下去,能不能成功?”比尔十分肯定地说:“毫无希望,他没有画画的天分。”这时奶奶说,这画是她的一个学生画的。几十年前她在一所幼儿园当老师,当年那个学生是全班画画最差的,交作业时他没有勇气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正面,而是写在了背面。她没有批评那个学生,反而鼓励说画得很不错,有自己的特点,要是继续努力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而当年那个学生就是现在的大画家比尔本人。杰克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这活生生的事实简直是不可思议。

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他们总会在一些方面有不足甚至是缺陷。这时候,如果连父母都看不起他们,甚至嘲笑他们,那孩子会更加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从而毁了孩子的一生。

赏识孩子,不仅仅表现在夸奖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也不仅仅是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和勇敢,还包括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短处甚至是身体的缺陷。通过赏识和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克服缺点、弥补缺陷,从而健康地成长。琳琳上幼儿园了,她最不喜欢上的课是手工课,因为她总是不能顺利地做好老师教的内容,她的手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灵巧。为此,她非常苦恼,回家问妈妈,妈妈对她说:“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你可能不如别人手巧,可是你也有很多他们没有的优点。再说了,妈妈小时候还不如你呢,你看我现在不是什么都会做吗?”妈妈的话让琳琳信心大增:对啊,我虽然不如别人手巧,但是我能唱出好听的歌曲,还会给其他小朋友讲故事呢。

面对有缺点的孩子,父母不仅要安慰孩子、鼓励孩子,帮助让孩子树立信心,更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孩子扬起生活的风帆,创造人生的辉煌。

爱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对孩子有正面的期待。

教育就是马拉松比赛

一句话教育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面对人生的信心与勇气,不要在意孩子分数的高低,不要怕输在起跑线上。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父母就信奉这样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这个观念在多数父母心目中早已天经地义;多数家长自孩子出生起,就把大部分的精力、财力用到了孩子的培养上。

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慕名前往,请教名人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刚刚三个月,那么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他进行教育为好呢?”名人的回答是:“要抓紧啦,你已经耽误了三个月。”

这则故事激励和启发了我们很多的家长,原来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是越早越好。

于是,各种特长培训班、学习补习班、家教层出不穷,好像稍有懈怠就会贻误孩子的一生,恨不得孩子马上成为“神童”、“天才”,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方法只有一个——逼迫孩子,揠苗助长。父母对孩子是“只问分数高不高,不管心情好不好”。多少孩子披星戴月地学习,仍然满足不了家长的期望。《广州时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事例。吴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他为孩子同时请了六个家教:一个游泳陪练,一个教象棋,一个教数学,一个教外语,一个教钢琴,还有一个教绘画。由此可见这位老板家长的良苦用心,他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全人”啊。有人曾疑惑地问孩子哪有这么多时间来做这么多事,吴先生说,他每天都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到“时”到“分”,每天都要搞到晚上11时至11时30分。

这样做的结果是,父母和孩子的身心都很疲惫。孩子的成绩是提高了,但生活的乐趣没了;孩子的特长是有了,但是主动学习的兴趣没有了。求知本是人世间无上的快乐,多数孩子感受到的却是一场无尽的苦难。

著名作家郑渊洁写过一篇博文:“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认为,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郑渊洁的一段话准确地道出了现在家庭教育的弊病。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三天两早晨的事情,所以我们古人才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要遵循自然规律,像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展开一样,孩子在童年时代最重要地是打好身体基础,保持求知的兴趣,父母一定要以人为本,耐心地引导孩子去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看、去听、去感觉,而非一味地将枯燥的知识硬塞给孩子。

美国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孩子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两者权衡,成熟更为重要。他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双生子爬梯。其中一个从出生后48周起,连续6周每天做10分钟爬梯训练,到第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另一个从53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不用别人帮助,他就可以爬到楼梯的顶端。由此,格赛尔得出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催化作用。无目的地提前训练,可能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人和事的兴趣,甚至影响他们对生活和未来的态度。

这一结论在现实中也得到了验证。

由于教育观念不同,美国的孩子从小没有家长、教师的“逼迫”,没有成绩排名的“威胁”,许多国际性的比赛也胜不过中国的孩子,但是最终结果怎么样呢?长大后,在科学研究、事业打拼等方面,我们却输了。赢在奥数的孩子却输在了诺贝尔。所以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赢一段时间,而输一辈子;西方的教育是输一段时间,而赢一辈子。

人生是一场长跑比赛,最后的排名才是定论,一开始就冲在前面不一定是好事情。

为此,我们的家长要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什么是孩子一生的关键。为什么在学校中成绩优秀的孩子走上社会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首先关注的是什么?无数事实证明:好成绩不是孩子一生成就的根本。

父母不要把上名牌大学、考上状元作为子女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生是场万米长跑,讲究终身学习,有些家长在应试教育下拿鞭子拼命抽着孩子用100米冲刺速度跑1万米,过早把孩子潜力用尽了,后来的9900米也就跑不动了。更现实的是,首份《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无奈地披露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曾分析过毕业自该校的23位院士的学习档案,发现他们高三毕业时的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10名的仅有5人;从分数段看,居于前30%的有15人,居于中间40%的有2人,而居于后30%的有6人。如果追溯到初中、小学,他们中的大多数肯定不是名列前茅的尖子。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面对人生的信心和勇气,不要在意孩子分数的高低,不要怕输在起跑线上。

让爱无条件

一句话教育家长有条件的爱,实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自私的表现,如果每个父母都能抛去功利心,一生都用纯正的爱去温暖孩子,那么孩子一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赏识教育的提倡者周弘说:“多少家庭,孩子一上学,幸福的家庭就没有了,不幸的家庭却诞生了。”这是为什么呢?根源在于父母之前无私的爱出现了“变异”,变得有些自私和功利,缺少了宽容和博大。

孩子的学习成绩好,皆大欢喜,孩子的成绩不好,父母的脸色立刻就发生变化。于是,每次拿着成绩单回家的孩子就像是赴一场“鸿门宴”。有位父亲,自女儿降生以后,就欢喜得不得了,精灵似的小姑娘招来了周围人无数的赞美,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生活环境”的中心,这一切使父亲的爱更加浓厚地把女儿紧紧包围起来,甚至这位父亲怀疑,这样下去,还没有等女儿长大,自己就被幸福感撑爆了。可是,没等到幸福感爆发,这位父亲的骄傲就受到了打击。女儿小学一年级的期中考试只考了85分,位列全班的倒数第二名,爸爸骑自行车回来的路上一言不发,女儿从来没有看过爸爸那样可怕的脸色,也不敢吱声,好像自己犯了什么罪似的,每次回来爸爸都是把女儿从自行车上抱下来,这次却是把自行车歪了歪,让女儿自己跳下来,女儿头一次做“高难度”动作,有些慌,崴了一下脚,咬咬牙,没敢喊出来,爸爸率先走进屋门。一整晚,女儿都没有敢和爸爸妈妈抢电视看,做完作业,就睡下了。

女儿学习上的不良表现,让爸爸感到了丢脸和气愤,于是,这位父亲的爱便打了折扣。

如果以后,女儿没有别的女孩儿漂亮,考不上名牌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那父母就不再爱她了吗?我们爱孩子是因为他们能够满足我们的虚荣吗?爱一旦有了功利的色彩,就让父母和孩子失去了最美好的一面。

正如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序言中所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与爱,就成了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也逃不了一个空虚。”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父母有一种“输不起”的心态。这就造成一些父母对孩子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不应有的功利成分,他们把孩子的成绩作为交换自己爱的条件,表现优秀就爱意浓浓,成绩较差就冷眼相对,这样做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

这种有条件的爱是孩子对父母产生失望、恐惧、不信任的根源。孩子会质疑父母的爱,进而怀疑爱的本身,失去对爱的信任,造成逆反心理甚至心理失衡。有一对夫妇望女成凤心切,从小就对女儿高标准,严要求。从小学到初中,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点儿自由都没有。女儿一直表现很优秀,中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父母给她定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清华。女儿几次跟父母提出自己压力太大,但是父母丝毫不理解,继续对孩子施压。最后女儿心情烦躁,不能学习,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父母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学习成绩不能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更不能作为给予爱的条件。放下功利心,找回平常心,相信你的孩子,给他们最完整、最真诚的爱,那才是他们成长最好的动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根植于爱”,一位著名的外国教育家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了爱就没有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有无限的潜能,都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有的数学好,有的英语好,有得作文好,有的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在其他方面却有过人之处。我们不能事事让孩子都拿第一,更不能以自己的感受和喜好为出发点,武断专横,对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分青红皂白乱训斥。

家长有条件的爱,实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自私的表现,如果每个父母都能抛去功利心,一生都用纯正的爱去温暖孩子,那么孩子一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不急不躁教孩子

一句话教育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结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步激发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给他们时间,而不是一味地催促逼迫。“邻居家的琳琳都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学完了,可咱们家鹏鹏1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熟练,这可怎么办?”妈妈向爸爸抱怨道。这时候,鹏鹏走了进来,手里抱着足球,满脸的灰土,妈妈一看立刻火冒三丈,马上数落起来:“你看看你,就知道玩,将来上学可怎么办呀?快快快,洗洗澡,晚饭前,把刚学的五个生字写10遍。写不好,别吃饭!”鹏鹏马上扔掉小足球,满脸委屈地走向自己的小书桌。

一年级的知识孩子上了学自然会学到,可鹏鹏的妈妈已经等不及了。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急躁的心态:

孩子笨手笨脚地扣纽扣、系鞋带,父母等不及,不是训斥,就是自己代劳;

孩子学不会骑自行车,父母等不及,恨不得自己骑上去;

孩子数学题不会做,父母等不及,三句话两句话就把答案告诉给了孩子;

孩子参加比赛的模型做不好,父母等不及,请来专业人士代做;

……

也许父母认为何需等待呢,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等待的过程还不如自己亲力亲为来得更省心省事。可是,你想过吗?父母这样做等于剥夺了孩子思考、探索、锻炼、成长的机会,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事呢?《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一书有这样一段话:“儿童的智慧是天然的,让他不受打扰地成长,比成人有意塑造好得多。儿童用他的感觉系统认识世界,所学总能同他的生活联系起来。只要他所学的东西跟外界事物配上对,儿童的智能就会得到发展。如果小学六年,从6岁到12岁,孩子一直是在这样发展,那他成长起来不得了。“所有的儿童在认识新的事物、在掌握事物本质的时候,都有一个过程。超过他心智水平的东西他记不住,他只能记住和他的心智状态相匹配的东西。但过一段时间,他会突然发现新事物和他已经掌握的东西之间的差别,这种对差别的认识说明儿童的认识能力在逐渐上升。但这之前成人不能着急,要等待。”

现在的父母缺乏的就是耐心地等待,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孩子培养成才,甚至有些家长会采取揠苗助长的愚蠢做法,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有个故事也许会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有个孩子无意中捡到一个蝴蝶蛹。几天后,他观察到蛹上出现了一个小孔,过了几个小时,蛹里面的蝴蝶奋力扭动它的身体,想从小孔挣扎出来。孩子看了很久,等不及了,决定要帮这只小蝴蝶一把,就用剪刀将蛹的出口再多剪开些,心想这样小蝴蝶就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应该很快就可以出来了吧!结果蝴蝶轻松地从蛹里出来,身体明显肿大,翅膀却又细又弱。此后,这只蝴蝶的翅膀并未如预期般长大,它只能拖着肿大的身体和细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行。没有经过蜕变的过程,让它失去了飞行的机会。

孩子从出生到成才也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就像小蝴蝶从蛹中挣扎出来一样。孩子蜕变的过程就是需要我们家长等待的过程,所以,睿智的父母要学会等待,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父母不要过分在意孩子目前的表现,丑小鸭的故事在生活中屡屡上演,如果因为孩子某些不好的表现,就失去等待的耐心和信心,那么就有可能看不到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

一个孩子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含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个孩子不爱上学,上课时心不在焉,像是白日做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老师问他1+2等于多少?他回答是3,看到老师拍桌子,又改口说是2。同学们都说:“那家伙是个呆子!”

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念初一时,因为数学不及格而不得不补考。

如果你是这三个孩子的父母,你会不会心情愤懑,一脸绝望呢?

可是你猜猜,这三个孩子是谁?他们分别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所以,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结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步激发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给他们时间,而不是一味地催促逼迫。

第二章 放:给孩子独立自由的空间

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环境。作为家长,要遵循孩子的天性,不能任意抹杀孩子的想法,要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其自由自在地舒展与发展。所以,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别打乱孩子成长的正常秩序,让孩子适时成长。

让小鬼当家

一句话教育明智的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注意从生活的各方面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王骏,身高1.80米,高中一年级学生,是班里的大高个,勤奋好学懂礼貌,看外表,绝对是一个男子汉,可是他非常爱哭,哭起来就像个幼儿园的孩子。王骏在一所寄宿制的重点高中读书。一次晚自习课上,老师发现王骏的情绪不对,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出了什么事?王骏摇摇头说:“我想家!”然后,泪水就再也控制不住,竟然大声哭了起来,老师知道原因后,半哄半批评地说:“你都是高中生了,怎么还因为这点事哭?”王骏哽咽着说:“我还小呢!”紧接着哭声更大了,惹得同办公室的老师都乐了。马上就要成年的孩子,心理还这样幼稚,让老师们很诧异。此后,经老师了解才知道,原来,王骏上小学后不久,爸爸因意外去世了,家里就这一个孩子,所以一家人对他倍加呵护。用妈妈的话说:孩子要是摔一跤,会有三四个大人同时过去扶他。到这所高中上学前,王骏从来没有自己单独上下过学,总是有人接送,终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初中毕业了,还要求与妈妈睡在一个房间。妈妈一旦拒绝他,他就说:“我还小呢!”妈妈没脾气,只好一切都由着他。如今,王骏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始住校生活,一切都要自理,所以王骏很不适应。一个孩子由原来的一切都由大人包办代替到现在的无依无靠,一切必须自理,无异于天塌下来了,靠山倒了。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手足无措,没有人帮助他,他也不好意思求别人,只能用哭来发泄。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生理心理的各项功能都还没有发育成熟,他无法独立生存,需要依靠他人的照顾。随着孩子身心发育的健全,他学会了爬行、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渐渐地,孩子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学会了自己出门……这些都表明,孩子越来越独立,他需要独立地面对生活,学会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才能够独立地生存在这个社会中。

但是,在许多父母心里,孩子再大也是自己的孩子。他们已经习惯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把孩子当成弱者,有时候他们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奴仆,孩子就是自己的皇帝。他们给孩子喂饭,帮孩子穿衣,帮孩子洗脸,帮孩子收拾书包,帮孩子做作业……基本上能帮的都帮了。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完全依赖于父母,他们四体不勤,无法独立生活。

实际上,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对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来说,独立性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当孩子跨入校门时,随之而来的是需要独立面对校园里的事物,如果他无法独立面对这些事情,就会影响孩子在学校里的人际交往,还有可能会使孩子养成自卑、孤僻的性格。正如美国权威儿童教育博士詹姆斯告诫父母的一样:“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所以说,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

明智的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注意从生活的各方面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比方说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可以自由活动的小房间或者小角落,在这个属于孩子的空间里,应该让孩子自己来布置、设计,包括选择书桌、书柜、玩具、图书、装饰品及各种学习用品等。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空间里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养几条小金鱼,养几盆花等。只要孩子能够独立地支配自己的小天地,他就觉得自己是自己的小主人。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关键的是父母不要包办孩子的事情。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孩子有很大的潜力,就像植物一样能够自长,教育者只需要给他们提供环境和条件。她提出教育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一旦孩子能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那么,深藏在孩子内部的各种潜能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比如,自己吃饭、穿衣,尽管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吃饭会撒得满桌都是,穿衣不是穿反就是扣子扣不齐,但是,孩子也能在自己照顾自己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父母不用可怜年幼的孩子,也不要对孩子过分求全责备。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孩子只要愿意做,我们就鼓励他。

做家务确实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但有时候,孩子也会好心做成坏事,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能拿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说:“我说你不行吧,下次叫妈妈来做!”这样,不但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还会打击孩子尝试独立的积极性。明智的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能力有限,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获得成功以增强自信,还要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力量,感受自己有贡献,巧妙地激励孩子。每次让孩子做完事情,家长都要表示感谢,告诉孩子,如果没有他的援手,自己做这件事有多么困难,由于他的帮助,节约了多少时间或体力,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可以帮助人的。“有人需要我”,内心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心情快乐了,行为就会更加主动。

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就会越来越强,心理也会强大起来。

尊重孩子的选择

一句话教育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想法和他们的判断力。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是爱护孩子的未来。一对夫妇花了80万元人民币送自己15岁的孩子去美国读中学。孩子读了一年以后回国探亲,见到父母后,竟然说“你们花那么多钱是活该,是你们让我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孩子为什么说出了如此绝情的话?原来,“留学”的决定是父母做出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离开父母的照顾以后,生活很是艰难。他起初连衣服都不会洗,只会“挑干净的穿”,后来居然二十多天都不换衣服;他交际能力差,远离了亲人,又没能结交新的朋友,感到非常孤独;由于缺乏自立自强精神,还受到了其他同学的歧视,心里很失落。所以,见到父母说那些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多父母喜欢替孩子做主,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父母这样做还有自己的理由,他们认为孩子的年龄小,知识阅历都不够丰富,所以,为了孩子的前途和发展,父母就应该替孩子做主。这样做,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一位旅居国外的女士带着儿子去外国朋友家做客,晚餐席上,热情的女主人问孩子喝点什么饮料,这位女士抢着回答说:“随便,大人喝什么孩子也喝什么。”女主人很不理解地说:“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但这位女士还是坚持己见,最终孩子只好喝和妈妈一样的饮料。

中国人总是习惯对孩子说“你还小”、“你不懂”、“听话才是乖孩子”……以此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一旦遇到需要孩子自己表态或作出某种选择时,他们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归根结底,这种懦弱性格与我们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些家庭中,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是我的,我想让他怎么样,他就得怎么样。

其实,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在父母看来是幼稚的、可笑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父母必须尊重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的人生。如果父母尊重孩子对自我世界的决定,那么,他会因而发展出自我约束能力和强大的动力,从而会有一种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对每个人来说,只有自己才能真切地决定未来的一生如何度过。所以,不要尝试去干涉孩子对自我生命的决定!从吃什么,喝什么,喜欢什么衣服,报什么兴趣班,到上什么大学,选择什么工作以及走怎样的人生道路,由小及大,我们都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比尔·盖茨青少年时期,一家人住在美国西雅图市。他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师,都是西雅图市颇有名气的人物。小盖茨小学毕业后,父母将他送进了西雅图市一所名叫“湖滨中学”的私立中学。盖茨中学毕业时,很想进入哈佛大学读书,这也是父母的最大心愿。但是在专业的选择上,父亲与儿子却发生了严重分歧。盖茨的父亲在美国律师界的声望很高,他十分希望子承父业,所以主张盖茨选择法律专业。但盖茨对学法律当律师没有多大兴趣,他热衷的专业是数学和计算机。父亲经过冷静反思,意识到若强迫盖茨学法律,只会扼杀他在计算机方面的特殊天赋,对儿子的长远发展肯定是极其不利的。最后,父母尊重了盖茨的专业选择,决定由儿子做主,让他在计算机领域自由发展。然而,更大的分歧是在盖茨进入哈佛仅仅一年后:盖茨决定离开这所世界知名学府,与朋友一起创办计算机公司。这对他的父母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他们百思不解,开始时也极力反对,但到最后不得不尊重儿子的选择,任由儿子自主创业。比尔·盖茨自己做主的这次重大选择,无疑改变了他的一生,奠定了他成为全球“电脑王国”无可争议的领袖地位的基础。

比尔·盖茨的父母是尊重孩子的,在他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退学创业这几个重大问题上,都给予了他有力的支持。也成就了盖茨今日的辉煌。

所以,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想法和他们的判断力,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是爱护孩子的未来。

“亏欠”你的孩子

一句话教育要想孩子拥有健康和活力,就要在生活中“亏欠”孩子,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提高生存能力。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加拿大山区驾车旅游,经常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意思是“被喂饱的熊是死熊”。刚看到时不太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熊被喂饱了反而是死熊了呢?就问同车的伙伴,伙伴说:过去很多人在路边看到熊,就十分好奇,从车里扔东西给熊吃,熊尝到了“甜头”后,就老在路边等人施舍食品,慢慢就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到冬天没有人去喂它们食品时,有的熊就会被冻死饿死。所以加拿大政府在路边竖了很多提醒人们的牌子,告诉大家,把熊喂饱了,实际上是把熊喂死了,所以说“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

相信这个故事对很多父母都会有所启示。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关心和爱护,那么孩子就会成为“喂饱的熊”,失去了生存的能力。这绝非危言耸听,2009年,在河南农村,一个23岁神志正常的小伙子,居然活活饿死在自己家里。这就是活生生的事实。这个孩子叫杨锁,从小就被父母溺爱,8岁时,父母出门时还把他用担子挑着,不让他走路。有时,他也想帮着父母干活,但是,父母怕他累着就让他到一边去玩。杨锁头脑聪明,但是学习不努力,作业根本不做,老师稍对他严厉,父母就找到学校,弄得老师没有办法。杨锁13岁那年,父亲因为肝病去世。可是,母亲仍然宠着杨锁,一点农活也不让他干。到后来,杨锁的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不得不叫杨锁去干活时,杨锁根本不干,一不高兴就打母亲。就这样,他母亲承担着一切农活和家务,结果积劳成疾。杨锁18岁那年,他母亲因病去世。母亲去世后,杨锁失去了生活的靠山,别人给他介绍了几份工作,都因为他怕累没有干成。因为没有钱,他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最后就到村里各家讨饭吃。有位老人说:“他从来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掉,再换一件。村里人给他的肉、菜,他都挂在屋檐上,一直放臭也不做来吃。”最后,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活活饿死在家中。

从另一个角度说,是父母的过度溺爱害死了他。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他像寄生虫一样吸附在父母身上,吸附在父母这棵树上,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失去养分,由于缺少自理与生存的能力,生命也就会随着供养者的离去而消失。

这个案例应为天下溺爱孩子的父母敲响的警钟,引以为戒。希望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正确、要科学;希望我们的父母要学会“狠心”、学会“放心”、更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和健全的发展。

科学家曾经做个这样一个试验,把一批白鼠分成两组,一组白鼠每天都被喂得饱饱的,它们吃完了就睡,睡醒了再吃;另一组白鼠每天只喂半饱,因为吃不饱,这组白鼠只能到处寻觅食物,东奔西跑。半年后,科学家看到的是:每天吃得饱饱的白鼠不是得病了,就是死掉了,而那些到处寻觅食物的白鼠却很健康地活着。

所以,要想孩子拥有健康和活力,就要在生活中“亏欠”孩子,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提高生存能力。

原因不言而喻,没有吃饱的白鼠在寻觅食物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自己的能力,所以拥有了健康和活力。

首先,父母不要在生活中大包大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锻炼着做。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在孩子的择友、穿衣打扮、生活方式、课余生活、爱好兴趣、零用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方面都要充分放手,父母只做一些必要的指导。父母事事包办是可怕的,对孩子的危害很大。

画家、作家刘墉曾说:“以前,我也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养成了他做事不负责任的习惯。而且父母过度包办,也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教孩子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从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务,家长要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别人替他们收拾残局是不可能的。失去靠山的孩子才会积极主动地做事情,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

其次,要给孩子必要的负面刺激。所谓负面刺激,是指那些令人产生不愉快或不舒服的刺激。很多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受委屈,主动替孩子保驾护航,这样的孩子很难有锻炼的机会,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心理,事事靠父母。可是父母不是万能的,等孩子长大了,还是要自己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一旦遭遇挫折,就可能不知所措,失败后一蹶不振。

所以,除了正面教育以外,父母还有必要适度适时地施加一些负面刺激。该碰的钉子就要碰,该受的苦累就要受,该动的脑子就要动,该受的批评就要受。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很好的磨炼,懂得珍惜、感恩、尊重、自立。如果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设置一些困难,鼓励青少年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会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生活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

鱼缸里的鱼长不大

一句话教育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一方可以畅游的池塘,绝不能把孩子局限在鱼缸里,因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环境。走进美国超大公司纽约总部,迎面就可以看见一个漂亮的鱼缸。十几条美丽的热带观赏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很多人走到这里都忍不住驻足观赏一会儿。两年过去了,鱼缸里的鱼还是原来那么大,没什么变化。一天,有个人不小心把鱼缸打破了,人们手忙脚乱地把撒了一地的鱼儿放进门前广场中的喷水池里。没过多长时间,人们发现,那些鱼竟然长大了很多。对于鱼的突然长大,人们疑惑不解,有的说可能是因为水池里的水是活水,有利于鱼的生长;有的说水池里可能含有某种矿物质,是它促进了鱼的生长……但有位专家告诉大家,那是因为鱼活动的空间变大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鱼缸法则”。

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就好像那些“鱼儿”,如果父母用自己的爱和关心把孩子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即使孩子再有一颗长大的心,也不会有好的发展。孩子的身体活动空间和精神成长空间决定着他们的成长。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要想让孩子长大后能从容地应对生活,发展事业,就应该尽量拓宽孩子的生长空间,让其在宽松广阔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在中国,多数孩子感觉自己的生活是“不自由”的,因为父母对孩子实行尽可能的控制。小时候,孩子的活动被限制在卧室或起居室内,或限于母亲的身旁,充其量不超出母亲的视线。孩子想到户外去自由活动或到邻居家找同伴玩耍总是不被允许。稍大一点,孩子学习什么,做什么事情,交什么朋友……父母都要一一干涉,父母在孩子面前,摆出绝对权威的架势,强调孩子要听话,要服从,用各种清规戒律约束孩子,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独立行动。

在公众场合,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对孩子发出各种指示和禁令,如不许淘气,不许闹,不许乱跑,坐着不许动,手不许这儿摸那儿摸,身体要坐直……没完没了地指责和纠正。

这些家长很快就会发现在自己控制中的孩子畏首畏尾、胆小懦弱、独立性差……这些都是父母的过度关爱和干涉造成的。一位父亲发现自己10岁的儿子性格内向,对新鲜事物缺乏同龄孩子应有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对新知识没有挑战精神,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而且不愿与人交往,常常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发呆,为此他很发愁,找到一名心理专家咨询。专家通过了解得知,这位父亲事业有成,是一位成功人士,在家中表现得非常强势,喜欢发号施令,无论什么事都不征求孩子的意见。他总是心安理得地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事情,每当孩子有了新鲜想法时,总是被他以各种理由否定。日子久了,他的孩子就变成了言听计从、俯首帖耳的所谓“乖孩子”。不敢尝试任何事,害怕父亲责怪他。做事没有主见,缺少“男子汉气”,事事都要向他的父亲请示。专家最后告诉这位父亲,孩子有病,但病根在你身上。你不要大男子主义,孩子就会有男子汉气。

教育专家陶行知指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环境。作为家长,要遵循孩子的天性,不能任意抹杀孩子的想法,要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其自由自在地舒展与发展。

首先,要适时放手。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父母应该适时放手,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自己学着去处理一些事情。不要过分的担心孩子处理不好,大胆让他们去做,即使做错了也是学习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自己上下学,自己交朋友等,总之父母不要面面俱到,让孩子感觉“无事可做”,俗话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让孩子在广阔的真实的生活中锻炼自己。适时放手,是一种目光长远的爱。

其次,解放思想,不要让自己的观念束缚孩子。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问一群孩子:“花儿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孩子说:“花儿睡醒了,它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孩子说:“花儿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比,看看谁的衣服更漂亮。”第四个孩子说:“花儿想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把它摘走。”第五个孩子说:“花儿也有耳朵,它想出来听一听小朋友们唱什么歌。”年轻的幼儿园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老师原先准备的答案十分简单,简单得有几分枯燥——“花儿为什么会开?”“因为天气变暖和了!”

孩子的想法往往是海阔天空的,成人往往循常识、按常理办事,而孩子并不关注所谓的规则、逻辑,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将孩子的思维、头脑束缚住。

此外,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愿意用自己的观念去指导孩子的学习生活,凡是自己看不惯的就不允许孩子去做,这样也会限制孩子的发展,甚至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父母认为学理科好找工作,就非逼着喜欢文科的孩子学理科,结果,文科没学成,理科没学好,父母孩子都很痛苦。

最后,将时间还给孩子。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并不幸福,因为多数孩子的压力空前大,课余时间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连睡眠时间都不足,更没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很多孩子其他方面的潜能都被压抑了。

所以,不要将孩子的课余时间排得满满的,要给他们时间去感受生活,开阔视野,接触大自然和社会。也就是朱永新教授所说:“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这种生活一定是丰盈的、立体的、广阔的。

总之,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一方可以畅游的池塘,绝不能把孩子局限在鱼缸里。

把问题留给孩子

一句话教育家长应当充当“脚手架”,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旦发现孩子遇到困难,父母往往主动冲在前面,为孩子扫平一切障碍,免得孩子承受挫折、委屈、痛苦。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家长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擅自帮助孩子或替孩子作决定,因为一旦失去锻炼机会,孩子今后遇到问题就依赖父母,指望父母,能力得不到提高。实践证明,使孩子很轻易地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很轻易地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如果我们把孩子遇到的问题留给孩子自己解决,孩子可能会费一番脑筋,经历一番“挣扎”,甚至会遭遇挫败,但是他的收获要远远大于这些。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有个美国孩子,身体比较瘦弱,这一天,放学的时候,他被一个坏小子欺负了,他流着眼泪委屈地找到了父亲,希望父亲可以为自己讨回公道。父亲看到孩子身上的伤痕,心里十分愤怒,准备出手去教训一下那个坏小子,可是他很快冷静了下来,他知道他不能天天跟在孩子身边,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孩子自己。他转过身,用双手握住孩子的肩头问道:“能忍耐下去吗?”孩子摇摇头说:“不知道”。“孩子,如果爸爸帮你出面,可能会震慑住他,可是,今后你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那是爸爸老了或者不在你的身边,你又该怎么办呢?”“爸爸,我能应付!”孩子挥了挥拳头。“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试一试呢?趁着爸爸还年轻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不过如果你需要爸爸的话……告诉我。”这天夜里,孩子失眠了,他在绞尽脑汁想解决的办法。第二天,他在学校的门口碰到了那个坏小子,他还是那副嚣张的样子,这孩子快步地走到他的面前,双目紧盯着那坏小子的眼睛,非常平静地说道:“打扰一下,我要问你个问题。”“什么问题?”坏小子被他“手下败将”的镇定惊呆了。“你能为自己的尊严付出生命吗?……我相信你不能。但是,我能!告诉你,昨天的事,我原谅你了。但要是你再碰我的话,我发誓绝不会放过你,你必须要付出代价。”坏小子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会说出这番话,他没有被吓住,恶狠狠地逼近那个孩子,气氛十分紧张……放学了,孩子很正常地出现在家门口,兴奋地对爸爸说:“他说要和我做朋友,我同意了。”

这位爸爸很聪明,因为他相信孩子。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爱孩子则为之计长远”。有些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即使是最差的结果也要比家长去解决的最好的结果有意义。因为无论如何,孩子可以从前者学到一些东西,而后者留给孩子的则更多的是消极影响。孩子不但没有任何收获,还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感。

所以,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如果不是关系孩子的人身安全,最好是“袖手旁观”,给孩子更多尝试、体验的机会。

不过有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提建议,出出点子。心理学家大卫·伍德曾说,家长应当充当“脚手架”,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有个孩子的文具被同学误装进了自己的书包带回了家,他回家对妈妈说:“妈妈,你给他家打电话,让他给我送回来。”妈妈说:“这点小问题,自己想想办法。”“那我告诉老师。”妈妈告诉他这不是一个好方法,如果同学不是故意的,岂不是冤枉了人家,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后来,孩子和平地要回了自己的文具。原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假装找文具,问那个同学看见没有,结果那个同学把文具还给了他。妈妈表扬了孩子,并鼓励他今后做事要多动脑筋。

有时候,父母也可以故意给孩子出一些难题,以此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让孩子独自到小卖部买东西;让他联系家政人员疏通下水道;或者处理一些家庭的小问题等。

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实践,孩子能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将是孩子今后人生的财富。

重要的自我管理

一句话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父母应该从孩子较小的时候起,就从小事入手,唤醒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约束自己。

苏霍林姆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重要。有份调查问卷显示:多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懂得如何利用时间,学得轻松,效果还好。也就是说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较强,所以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了领先的优势。

孩子的自我管理,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也不断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

父母在引导孩子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的时候,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孩子年龄较小时,自我管理习惯的培养;第二阶段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较小的时候,大约从出生到10岁左右,父母要从小事入手,唤醒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约束自己。

首先,生活上自我管理,每天洗手、洗脸,保持个人的清洁,鼓励孩子分担家务,吃完东西要收拾餐具及桌椅,以及定时收拾书桌。慢慢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习惯。在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中名列榜首的黄思路,自我管理能力很强,这与她妈妈的培养分不开。思路小的时候住在外婆家。3岁的时候,妈妈便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4岁学洗头的时候,思路因手太短而够起头来相当困难,有几次都将脸盆弄翻了。妈妈真想替她洗,但又一想,她以后总要学会这个本领,晚会不如早会。于是,妈妈又让她倒上一盆新水重洗。开始洗的头并不干净,洗头膏经常残留在思路的头上。不长时间,思路洗头已成习惯,不仅洗得干净,而且速度也快了,经常受到妈妈与外婆的夸奖。学会了洗头,妈妈又教她梳头,不长时间,思路又掌握了梳头的本领,即使外出演出,也不让妈妈代劳。黄思路书包里面所有的东西都井然有序。从上一年级开始,妈妈一次也没有整理过她的书包,没有为她削过铅笔,没有为她包过书皮,也没有帮她钉过本子。衣服的扣子掉了,裤裆裂了,书包破了,她自己动手缝补,针扎破过稚嫩的小手,缝补衣服的技术也多不尽如人意。但妈妈让她自己做,相信她会学会这些本领的。就这样,黄思路的自理能力远远超过同龄人。

其次,要养成自律的意识。父母要引导孩子自觉地遵守幼儿园、学校、游乐园、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则,做得好要给予奖励,做不好,要及时批评教育。让孩子从他律(以成人的赞赏作为标准)、纪律,发展成为自律。

孩子渐渐长大了,父母就要在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上下工夫,让孩子能够科学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做事情前,让孩子给自己设定目标或者时间计划,事后对照这些条件进行检查,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然后逐步改正,这样就会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有人问他:“您怎么能够做那么多的事情呢?而上帝也不多给您一点儿时间呀!”“你看一看我的作息时间表就知道了。”富兰克林答道。他的作息时间表是什么样子的呢?5点起床,规划一天的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好什么事?”8点至11点,14点至17点,工作。12点至13点,阅读、吃午饭。18点至21点,吃晚饭、谈话、娱乐、回顾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好了什么事?”朋友劝富兰克林说:“天天如此,是不是过于……”“你热爱生命吗?”富兰克林摆摆手,打断了朋友的谈话,说,“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除了制订计划外,父母还可以指导孩子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序排列顺序,第一,重要而紧急;第二,重要不紧急;第三,不重要但紧急;第四,不重要也不紧急。比如,今天晚上有新电影,但是明天要进行数学考试,那么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复习数学,首先就要做这件事。做好这件事之后才能去看电影。

掌握了方法后,孩子就会成为自我管理的高手。

第三章 容:创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教养孩子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不停地问:这样能够建立孩子的自我价值吗?一切当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为出发点。当你为孩子建立了足够的自我价值,你就能与孩子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就表示你走在了正确的幸福快乐的家教道路上。和谐的亲子关系需要家庭教育的艺术,其核心可归纳为四个字:爱、懂、听、说。

黑脸、白脸,行不行

一句话教育黑白脸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孩子分不清是非,不利于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严父慈母”,意思很明确,就是多数情况下父亲是严厉的,母亲是慈祥的。现在多数家庭还是这样,父亲总是扮演黑脸的严厉角色,对一脸严肃,对孩子整天没有好脸色,动不动就惩罚孩子,甚至连打带骂;而妈妈总是扮演白脸的慈爱角色,护着孩子,宠溺孩子。这种教育的方法到底可行吗?

不少父母对这种“分工”方式感到非常满意,配合也非常默契,自我感觉也良好。殊不知,在家庭教育中,这种分工并不科学,从长远来看,往往是弊多利少。

首先,黑白脸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孩子分不清是非,价值观混淆。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手表效应”。意思是讲,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走时不一的手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看表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他失去对准确时间的判断。

孩子的年龄还小,对是非对错的判断有时需要父母的引导,如果父母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一个打一个护,对同一件事做出了不同的评判,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就会让孩子困惑不解,无所适从。

同时,有可能让孩子投机取巧,逃避问题。在父母的意见和表现不一致的情况下,孩子犯了错误,首先想到的不是认识和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考虑父母会对自己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甚至会产生错觉:我做的不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妈妈(或爸爸)并没有批评我;只有爸爸(或妈妈)老是看我不顺眼,因此才指责我。这样不利于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其次,黑白脸的教育行为容易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在犯了错误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找人袒护自己”,以减轻自己被处罚的力度。孩子通过“白脸”的帮助,“逃脱”了一次又一次应有的处罚,使自己并未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有个孩子偷了别人的东西,爸爸知道后,十分气愤,动手打了孩子,要求孩子立刻把东西还给别人,可是妈妈却说,孩子偷了东西,虽然不对,但是现在别人还不知道,一旦孩子把东西还给别人,就会人人尽知,今后孩子还怎么在学校待下去。所以就把孩子偷来的东西收了起来。孩子见自己偷东西没有产生什么“恶果”,认为有妈妈保护自己,自己就什么都不用怕。于是,再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偷偷拿过来,渐渐偷摸成了习惯,最终进了劳教所,这时当妈妈的后悔莫及。为此,父母两个还产生了矛盾,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差点因此被拆散。

最后,黑白脸的教育容易破坏亲子之间的感情。

父母采用一刚一柔,一个严格要求,一个宽容厚待,孩子的情感肯定会倾向于唱白脸的一方,从而疏远唱黑脸的一方,面对“黑脸”的家长,孩子在感情上产生了隔阂,情绪上产生了对立,心理上产生了逆反。没有了亲密的感情,没有了良好的关系,就很难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教养的方式要一致,不要采用一个打一个哄的不同做法。不仅父母如此,家庭成员教育孩子的方法都要一致。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在教育孩子上要事前多沟通,各自阐明理由,最终要达成一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争论,甚至是吵架。

此外,身为父母不能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当着孩子的面一套,背着孩子一套。这样做同样让孩子没法确认什么是对的。例如有的家长教育孩子不要说谎话,而自己却经常欺骗孩子,不兑现自己的诺言;教育孩子尊老敬幼,而自己却不孝顺父母;教育孩子讲公德,而自己却上车不排队,公共场合吸烟……这些都会造成孩子价值体系的混乱,产生负面效果。

父母也要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父母要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如果父母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出现矛盾,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成果就会在家庭中被削弱。所以一旦出现学校家庭不一致的现象,就要和老师进行沟通,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

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方法不一致的现象一定要避免。

叛逆期那点事

一句话教育当孩子有些“叛逆”时,父母不必过于忧心,要理解孩子,注意调整教育方法,要更加耐心、细心和用心。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突然发现,孩子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又乖又听话的孩子仿佛一下换了个人,喜欢和父母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说西,动不动就发脾气。冬冬今年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一次上课走神,被老师当众批评了,他不但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而且顶撞了老师。老师把东东的爸爸请到学校,希望父母协助学校解决这件事。冬冬的爸爸回到家,严厉地斥责了孩子,结果令父母没有想到的是,一向在家乖顺的冬冬,竟然大声反驳爸爸,爸爸一生气打了冬冬一巴掌,冬冬哭着跑出了家门,一夜未归,把父母急得差点报了警,直到冬冬的同学打来电话,说冬冬在自己家里,父母才放下心来。冬冬的父母很不解,为什么孩子就不能批评呢?这要是长大了可怎么办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在长大,他们开始寻找独立的自我,遇事开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不再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叛逆期”。这是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父母操心、担心和伤脑筋的,也最容易产生亲子之间的冲突,因为很多父母在自己的权威动摇后,一时难以适应,又不愿放下架子、调整教育方法去面对孩子,对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让家长觉得难以调教。

据调查显示,由于现今孩子所处环境较其父母所处环境复杂得多,所以他们的青春叛逆期比其父母早到1~2年,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

当孩子有些“叛逆”时,父母不必过于忧心,要理解孩子,注意调整教育方法,要更加耐心、细心和用心。千万不能和孩子较劲,非要把孩子“压服”,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的。父母越是采用“高压”政策,孩子叛逆的心理越严重,这样不但教育不好孩子,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破裂,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比如孩子离家出走,有犯罪的举动或者采取自杀的极端方式。

当然,放任自流也是不对的。在现实中,有些父母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在多次教育而没有改变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言行、想法,不闻不问,不加以指导约束,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走上歧路。

父母一定要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理解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渴望得到外界的理解和尊重,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少说多听,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多表扬孩子,给孩子信心。

放下架子:孩子小的时候,亲近父母,顺从父母,父母习惯了高高在上,面对长大的孩子,总是放不下架子,对孩子说话总是用“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诸如此类的话。这样的话,叛逆期的孩子很难接受,他们渴望自主权。所以,父母要学会用平等的身份,商量的口吻与孩子交流。

赏识孩子:父母不要对叛逆期的孩子总是看不惯,眼中只有孩子的缺点,更不应该拿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要用赏识的目光去关注孩子,多鼓励少批评,不要总是以学习成绩为题,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允许犯错: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犯错,因为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但是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处世的经验也没有,所以,父母要允许他们犯错,吃一堑长一智,孩子会在犯错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控制情绪:叛逆期的孩子不够理智,情绪波动较大,如果父母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容易产生对抗,所以,父母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同孩子进行交流。双方都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最后,父母一定要记住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给孩子在生活中做出表率,用自己良好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

10%是父母,90%是朋友

一句话教育做孩子朋友的父母,能够走进孩子心灵的深处,让孩子在没有压力和负担的环境中,在充满着理解和信任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监护者,更是孩子的心灵的导师,生活中,父母最应该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可是实际上,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扮演了各种不正确的角色。

仆人。有的父母宠溺孩子,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无一不考虑周全,孩子已经上学了,还像老母鸡看护小鸡一样,形影不离,不敢让孩子自己出去玩,一定要提着水跟在后面,一会儿怕孩子渴了,一会儿怕孩子摔了,就好像是孩子的仆人。

生活中“仆人角色”的父母有很多,他们自以为是好父母,却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弊端——使孩子丧失独立和自我生存的能力。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应该学会放手,让他自己学会照顾自己,才能适应环境。渴了,他要学会忍耐一下;摔了,他下次定会机敏一些。孩子只要上学了,他的吃穿洗用、他的行动交往,就让他独立去做吧。会有挑战,但是只要他努努力,他足以承受和战胜这些小小挑战。当父母面临这一切时,感到的紧张和不安比孩子要严重得多,而孩子却从这些日常小事里能够找到勇气、自信和自尊。没有家长在后面跟着,他才能自己慢慢学会担当。能放手时就放手吧,你每一点“狠心”的撒手不管,就是他长本领学自立的机会,不要为了你自己的心安,而不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需要一个仆人,父母必须认清这个事实,推翻自己乐于扮演的角色。

恩人。有的父母喜欢做孩子的恩人,动不动就对孩子说,“我把你养大容易吗!”“为了你,我含辛茹苦,长大后你一定要报答我。”扮演这样角色的父母往往感觉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就应该听话、乖顺、感恩,当孩子如家长所愿时,家长会感到无比欣慰;当孩子抗拒逆反时,家长则会感到无比失落,感觉所有心血都付之东流。

这样的父母给孩子的肩上压上了一座沉重的大山——如果不优秀就对不起父母。这样做父母多半要失望。纪伯伦关于孩子的散文诗中这样写道:“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瞄准无限之旅上的目标,用力将你弯曲,以使他的箭迅捷远飞。让你欣然在射者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既爱飞驰的箭,也爱稳健的弓。”

我们不是孩子的主宰,我们的职责是尽自己所能去协助他们飞向远方。父母是孩子敬爱的长者,但千万莫以恩人自居,孩子是上帝派到我们身边的天使,所以我们应该真诚地不计回报地给予孩子爱。

教练。很多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给孩子进行人生规划,然后按部就班地训练孩子,严格要求孩子做到自己设定的标准,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这样的父母俨然是孩子的认识教练,他们把自己的爱化为功利的目标,把家庭变成了训练场。

有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逼着学这学那,成绩也一直很优秀,在高考的时候,他本想学自己喜欢的生物专业,但是父母坚决反对,非要他报考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因为父母就是做建筑行业的,在这一领域有广泛的人脉,可以为孩子毕业后的就业铺好路。但是孩子不喜欢,最后孩子的高考成绩一落千丈,只好重读。

可以说,这样的父母很辛苦,心底里也很爱孩子,但是他们的爱却害了孩子,因为他们不懂得尊重孩子。

其实父母最应该成为的角色是朋友。高明的父母把自己定位为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平等相待,尊重孩子的意见,倾听孩子的心声,凡事和孩子商量,从来不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在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高兴、苦恼。遇到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去做。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

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处理他和儿子的关系的:10%是父亲,90%是朋友。儿子经常可以拍父亲的肩。正因为他和儿子经常有着朋友式的交谈和沟通,儿子与他无所不谈,即使是青春期的时候,父子俩也能开诚布公的交换意见。现在他的儿子是重点中学的高才生,正在向自己心目中的大学前进。

做孩子朋友的父母,能够走进孩子心灵的深处,让孩子在没有压力和负担的环境中,在充满着理解和信任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爱自己的孩子吗?那就试着做他的朋友吧!

批评用点小“计谋”

一句话教育有效的批评才是有价值的,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下更易于接受家长的意见,为此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动动脑筋,讲故事、说笑话等方法均可,只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就可以。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或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想孩子少犯错误,免蹈覆辙,父母的批评方式和技巧很重要。

直截了当地否定和暴风骤雨般的批评,都不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因为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可以尝试让批评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或许效果更好。有一个企业家在回忆录中写道:“上小学时,即使我玩得过分,成绩退步了,父母也从不严厉责骂我。当我把成绩单交给他们看时,他们看看各门分数的成绩,然后看看我的脸。当然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而且等待着挨父母的骂。然而他们却没有骂我。这样反而使我更加感到愧疚,决心下学期一定要好好读书。”

这位企业家的父母采取的是无声的批评方式。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事情,开始感到内疚,这时,父母应保持沉默。无声的批评可以促使孩子自我反省,也表达了父母相信孩子会积极改正错误的态度。

除此之外,我们父母还应该抓住孩子的心理,掌握几种有效的批评方法,让我们的批评温暖而有效。

·用赞美代替批评

赞美的话人人爱听,常言说得好“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在批评之前,如果能够适当的指出孩子的优点,那么批评的效果会更加突出。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任校长时,有一个叫王友的学生,是学校中颇有名气的“孩子王”,经常惹是生非,屡生事端。一天,陶行知看见王友用土块砸一个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叫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来。放学之后,陶行知从外面办事回来,远远地看见王友在校长室门前徘徊等候,于是,他赶紧把王友请进校长室。进入校长室后,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他,带着歉意的语气说:“这块糖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用疑惑的眼光看了看校长,迟疑地接过糖。这时,陶行知微笑地看了一眼他,想了一想,又掏出一块糖来递给他,说道:“这块糖也是奖励给你的,是因为我不让你砸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听我的话,很尊重我。”这时,王友神态紧张,愈发不安起来。接着,陶行知就像变戏法似的又掏出一块糖来,语重心长地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土块砸那位同学,是因为他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说明你富有同情心、有正义感,应该奖励你啊!”没想到,陶行知话音刚落,王友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道:“陶校长,我错了,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对他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听到这里,不禁大笑,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来递给他,高兴地说:“为你能正确认识错误,再奖你一块。现在我的糖已没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希望你以后改正错误,好好地学习,把精力用在课业上”。自此以后,王友同学果然认真学习,团结同学,遵守学校纪律,再也没有犯过错误。

相信看完这个故事,所有的父母都会受到启发。

·用暗示的方法批评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公开的批评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采用暗示的方法批评,既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保全孩子的面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周末的晚上,强强的表弟壮壮来了,两个人一直在房间里大吵大闹,妈妈劝他们小声点,不要影响其他人休息,但是,他们却还是照旧。时间越来越晚,快9点的时候,妈妈一言不发地走进强强的房间,帮他们把床整理好,把被子摊开;爸爸则关掉了客厅的电视和灯。爸爸和妈妈都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强强和壮壮才意识到自己太“闹”了,于是伸了伸舌头,赶紧到洗手间洗漱后上床睡觉。

爸爸妈妈并没有批评强强,但强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马上赶紧改正了错误。相反,如果妈妈采取责骂的态度,强强就有可能闹得更加过分,结果,父母与孩子之间必然会有一场冲突。

暗示的方法有很多种,包含语言暗示、行动暗示、事物暗示等,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使用。

·用温暖的方式批评

大家都知道法国预言家拉封丹写过一个寓言《南风和北风》,寓言告诉我们,温暖的力量更强大。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不是像北风一样冰冷地直接批评,而是像南风一样用温暖的方式宽容孩子,那么孩子就会主动改正错误。

一位父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记得那是儿子上初二时的一个星期天,儿子的班主任来家访,说儿子的代数考69分。我很诧异,儿子的成绩单上明明写着89分,怎么变成69分呢?望着儿子低垂的头,我一下子明白了。老师走后,我拿出成绩单一看,6字上加了个半弧就成了8。儿子噙着泪说:“爸,就这一次,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我本想狠狠教训他,看他有悔过之意,我只说了一句:“考多少没关系,别骗爸爸。”儿子使劲点着头。从那以后,儿子变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很快成了班上的尖子。我欣慰之余,也曾自问:孩子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后来,儿子的一篇作文在《学校与家庭》报纸上发表了,写的就是那次家访:“……我的脸发热,心发慌,而爸爸始终没提起这件事。谢谢您,爸爸,我知道您为了照顾我的自尊心没有告诉老师。爸爸,我再也不欺骗您了……”读着这篇文章,我流泪了。我没有想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一次宽容,竟在孩子的心中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以后,即使儿子做错了事,我也很少板起脸孔训斥他。我觉得14岁的孩子已懂得怎么去做,怎样做才最好,何况有些事他自己已经认错,甚至后悔,我们做父母的就不应该再去责怪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呢?只要他们知错能改就好。现在儿子上高中了,成了大孩子。他是班上的优等生,又是班干部。开家长会时,他的班主任这样告诉我:“他是我教学这么多年来所遇到的少有的好学生,他既能管好自己,又能帮助别人。”

温暖式批评委婉温和,易于被孩子接受,能激发孩子向上、向善的心。

·三明治式批评

在批评孩子时,如果我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中间,像三明治一样,即先表扬——再批评——最后鼓励,孩子就会愉快地接受批评,认识错误从而改正错误。范宇期中考试的成绩糟透了,看到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他一直低着头不敢出声。过了好一会儿,见妈妈好像没事似的做饭,收拾饭桌,范宇的心悄悄落了下来。吃晚饭,妈妈来到正在做作业的范宇身旁,高兴地说:“儿子,你真不错,学校这次‘美丽校园’绘画比赛得了二等奖,怎么没跟妈妈说。”范宇一听是这件事,不好意思地说:“才二等奖,下次得一等奖再告诉您吧。”“好,有志气,孩子,咱们的学习更需要努力,你知道吗?”妈妈紧跟着转入正题。范宇低下头,咬紧嘴唇说:“妈妈,都怪我太马虎了。下次我一定注意。”“知道错了就好,妈妈相信你,好好做作业吧。妈妈等你的好消息。”这次谈话后,范宇好像真的变了,学习的事情非常认真。成绩也有了稳步提高。

范宇妈妈的批评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是因为采用了正确的批评方式,先认同孩子的优点,然后使用一些建议批评,最后提出鼓励和希望。这种批评不但不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相反还会使其积极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委婉式批评

不要一遇到孩子犯什么错误,父母就板起脸来批评,这样孩子在紧张的情况下什么也听不进去,就知道害怕了。要学会讲究策略,不要跟孩子斗“力”,要斗智。一个孩子在家里的白墙上乱画,父亲看见了,没有冲孩子发火,而是平静地对孩子说:你画得很好,拿给爷爷看吧。孩子一听很高兴地说画到墙上怎么拿呀,于是在纸上又画了一幅。此时,小孩子明白了画到墙壁上不能拿走,是不对的。于是父亲趁热打铁让孩子擦掉了墙壁上的画。

有效的批评才是有价值的,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下更易于接受家长的意见。为此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动动脑筋,讲故事、说笑话等方法均可,只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就可以。

宽容你的孩子

一句话教育宽容孩子,为的是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父母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直到孩子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样宽容才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有位教育家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宽容,宽容是一种胜于惩戒的力量。宽容孩子,并不是放纵孩子,而是选择相信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认识、反省、改正的时间和机会。《我的母亲》的作者容桂宏说到了自己小时候和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我的邻居家曾有一株龙眼树,当龙眼成熟时,我就和小伙伴偷偷爬上去摘龙眼吃。有一次,我没去上学,一个上午都在龙眼树上摘抢争夺。到了放学时间,若无其事地跑回家,端起饭吃。我的逃学没能瞒过母亲的眼睛——裤子被树枝划破,身上还沾着树叶,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而用娓娓的规劝和不动声色的‘揭露’令我悔悟。从母亲那慈祥的带有泪水和希望的目光中,我的自尊心被启蒙了,逐渐感到了生命的庄严和可贵。从此,我再也没有骗过母亲,直到长大后走入社会,我都是以诚待人,靠自己的诚实和人格赢得朋友,赢得生活。”

孩子难免有缺点、错误,父母不妨宽容一些,推心置腹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告诉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才会有好结果,怎么做会有坏结果。这样,孩子不仅会从父母的教导中直接学会做事的方法,并能预测到不同的做法可能会带来的不同结果,更会模仿你的态度,在遇到问题时与别人心平气和地交流,而不是动辄指责、挑剔、训斥或者发脾气。

对孩子宽容些吧。如果你的孩子变胖,那么你没有必要时时刻刻提醒他“长得太胖了”。你能做的是行动——采取具体的办法,如饮食中减少脂肪含量或早晨起来陪着孩子跑步,从而达到瘦身的目的,而不是抱怨。如果父母不宽容,经常挑孩子的毛病,并自认为这是为孩子好的话,孩子也就会学会挑别人毛病的坏习惯。比如,在家里经常挨打的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就会特别具有攻击性。

宽容孩子的另一种方式是允许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并且在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不再追究。有个孩子因为贪玩,一段时间内,经常欺骗家长和老师,不做家庭作业,成绩下滑得很厉害,结果老师把妈妈请到了学校,和妈妈交流了孩子的情况,希望双方能够共同努力,督促孩子的学习。妈妈从学校回来后很生气,但很快心情就平静了下来。看到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家门,妈妈没有立即责问孩子为什么不做作业,及对父母说谎的事情。而是让孩子坐在她的旁边,让孩子和她说说学校里的事情。孩子说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妈妈也很高兴。后来,妈妈对孩子说:“我今天见到你们老师了,老师说你成绩有些退步,妈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孩子看到妈妈没有责怪他,就鼓起勇气说:“我一直都没有做家庭作业,还瞒着你,你不怪我吗?”妈妈看着孩子,和气地说:“是妈妈没有时间照顾你,忽略了你,只要你以后用心学习,认真完成作业,老师说你肯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孩子看到妈妈这么理解自己,又这么鼓励自己,以后即使妈妈不在家,也能认真完成作业,成绩也渐渐上去了。

其实,只要父母用宽容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都会理解父母的苦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这样一来,不但起到了教育孩子的效果,也会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得到进一步加深,让孩子更加信任与尊重父母。

那么,父母如何用宽容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首先,宽容孩子的无心过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坏东西、损坏东西的事情非常常见。对自己不小心所造成的破坏,孩子也非常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

这时,家长应该宽容和安慰孩子,而不是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感情的疏远。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他们可能会故意隐瞒父母,从而使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有一天,蓬蓬一个人在家,发现洗衣机前堆着脏衣服。她想帮妈妈把衣服洗了,于是她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脏衣服放到洗衣机里,加入水和洗衣粉,然后定好时,就到一边玩去了。等到妈妈回来,看到阳台挂着洗好的衣服愣住了,原来妈妈新买回来的一件白色内衣,被其他衣服染得五颜六色。妈妈的火腾地一下冲到了脑门,但是看着正在忙碌的孩子,妈妈没有说话。吃完饭后,妈妈对孩子说:“蓬蓬,你真的长大了,知道帮妈妈了,谢谢。但是,你记住下次洗衣服要把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开来洗,否则妈妈的衣服都变成花衣服了。”蓬蓬听了妈妈的话,不好意思地说:“知道了,妈妈,下次你教我怎么洗。”

当孩子本意正确、方式错误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的本意给予赏识,然后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并教给他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其次,宽容孩子,不要让情绪主导自己的行为。

孩子犯了错误,有些家长非常愤怒,于是做出过火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的身心,之后,再后悔莫及,所以当你情绪愤怒到极点时,请暂时不要和孩子交流,等心情平静后,把问题想明白再找孩子谈。有位家长用近十年的积蓄买了一辆白色汽车,并把它当成宝贝一样看待。一天,6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了,他看到了爸爸的汽车,突然有一个想法:他想把今天在幼儿园学的画画到爸爸的汽车上,作为送给爸爸的礼物。于是,他拿起一块小砖块,在爸爸的汽车上认真地画了起来。爸爸看到自己心爱的汽车上被儿子画得乱七八糟。他一下子震怒了,震怒让他失去理智,他拿起旁边的榔头,狠狠地向儿子的右手砸去。一下,两下……儿子发出一阵阵惨叫声。后来,儿子被送进了医院。右手因伤势过重,已经无法再保留了,只好做了截肢手术。儿子醒来之后,还可怜巴巴地望着爸爸,说:“我知道错了,我想把那幅画送给你作为礼物,我以后不在你的汽车上画画了!”这时,爸爸只能后悔莫及、痛不欲生了。

最后,用宽容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

宽容孩子,为的是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父母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直到孩子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样宽容才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想象、说谎要分开

一句话教育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可以说出子虚乌有的故事,也可能在同伴间“吹牛”,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孩子的想象。

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在中国,几乎每一位父母都给孩子讲过“狼来了”的故事,用以教育孩子不要说谎。

但事实上,每个孩子都会撒谎,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有的时候孩子的撒谎会让父母感到很愤怒,但又无可奈何或者不知所措。例如,爸爸发现新买的巧克力不见了,就问孩子:“是你吃掉巧克力的吗?”其实爸爸已经看到孩子的嘴边粘着巧克力,但他还是坚持说不是自己吃掉的。

澳大利亚资深记者伊恩·莱斯利根据多年采访和研究撰写了一本名为《天生会说谎》的书。他在书中提出,人天生会说谎,孩子三岁时就学会说谎是聪明的表现;七岁时还说谎,说明他内心深感不安。每个人说谎的原因不同:为保护自己,为体谅他人,为摆脱困境等,原因很复杂。孩子说谎的缘由也很多,我们要仔细辨别,不能认为孩子说谎就是品质出了问题。

最常见的孩子说谎就是否认自己做错了事。当孩子做错了事时,为了使自己避免受罚,孩子就会用说谎来应付大人。例如,孩子失手打破了杯子,他会说谎说是小狗小猫打碎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懂得否认,显示了孩子的智力发育正常,已经开始了解因果关系了。

针对这样的说谎,父母不要把它理解成是不诚实的。正确的做法是弱化孩子说谎的行为,耐心教育,因势利导。

例如,一个孩子正沉浸在游戏当中,父母催促道:“不要再玩了,先把作业做完再玩!”玩得忘形的孩子可能会说:“今天老师没有布置作业!”事实上,他说的不是现实情况。这时,父母没有必要指责孩子说谎:“你说谎,明明有作业的!”这样,孩子往往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坚持说“没有作业”。如果父母顺从孩子的情绪,体谅地对孩子说:“啊,是吗?没有作业真是太好了,可以尽情地玩一会儿。如果有作业还在玩,明天可要受到老师的惩罚的。要不,今天我陪你玩个痛快吧?”这实际上是在委婉地暗示孩子,应该先做完作业再玩耍,没有做完作业会受到老师的惩罚。这样,孩子一听父母要陪自己一起玩,想到自己的作业没有做完,他就会对父母说:“啊,我再玩一会就去做作业了。”这时,父母不要再催促了,不一会儿,孩子会自觉地去做作业的。

孩子的另一种谎话,属于“讲故事型”,其目的是吸引别人的注意。一般来说,四五岁的孩子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创造”一些事实,有时,这些描述是非常离谱的。这种情况有时是因为孩子失去了对事实的认识能力,也就是说事物的复杂性超过了他所理解的程度,从而导致孩子分不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想象,对孩子来说,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说谎。一位爸爸下班时,无意中听到了儿子超超在院子里对其他小朋友说:“你们知道吗?上次,我爸爸到北京出差,给我买了一个奥特曼的玩具回来,那个奥特曼才叫神气呢!他穿着漂亮的衣服,一手叉腰,一手抬到头上,真是帅极了!”爸爸心想,自己并没有到北京出差过呀,而且根本没有给孩子买过奥特曼的玩具。后来,爸爸才知道,原来其他小朋友都有奥特曼的玩具,唯独超超没有,见其他小朋友都不理自己,超超就编造了这个谎言。

当你在寻找孩子说谎的原因时,一定要反省自己,以诚恳的态度认同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让孩子了解没有必要通过说谎来解决问题。你可以对孩子说:“你可以把实情告诉我,问题出在哪里?让我们看看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此外,一定要分清孩子的想象和说谎。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可以说出子虚乌有的故事,也可能在同伴间“吹牛”,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孩子的想象。父母有时候把孩子的各种想象和说谎混为一谈,然后责怪孩子,这是很不公平的。

有时孩子的情绪还把他所想象的事物当做了现实,因为这时的孩子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千万不要随便责怪孩子,以免压抑了孩子的想象力,并且还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发育。人类的很多创造都来源于想象。

在生活中,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区分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谎言,不能让孩子混为一谈,如果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说了善意的谎言,比如,对病重的人说“你的病马上会好的”。事后,父母一定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以免孩子误会说谎是可以的。星期天,妈妈带着女儿去阿姨家玩。阿姨拿出自己从香港买来的衣服对妈妈说:“你看,这件衣服是我去香港旅游的时候买的,你觉得怎样?”妈妈当时兴奋地对阿姨说:“呀,真是漂亮极了,香港买来的真是好看。”晚上回家后,妈妈跟爸爸说起了这件事,她说:“其实这件衣服并不好看,也许是香港人觉得这种衣服好看吧!”女儿听到妈妈这样说,就疑惑地问道:“妈妈,你不是对阿姨说很漂亮吗?现在又说不好看?”妈妈意识到女儿有点迷惑了,对女儿说:“其实,妈妈觉得这件衣服并不是很漂亮,当时,妈妈说很漂亮,主要是为了不让阿姨不高兴。”女儿似懂非懂。妈妈继续说:“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尽管妈妈觉得不漂亮,但是,在阿姨的眼里是很漂亮的。妈妈不想自己的评价让阿姨伤心。”“在这里,妈妈并不是要说谎,而是考虑到阿姨的感受了。”妈妈对女儿说,“一个人是不可以撒谎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让对方感到伤心。”

通过妈妈的解释,孩子明白了善意谎言的意义,他就能够正确理解这种语言背后的动机,从而避免他认为撒谎是正确的。

当孩子知道这种“善意的谎言”时,他将更能明白说话时应考虑别人的感受。有句格言:“如果你不能说些好听的,就什么也别说。”了解了这些,孩子更能区分欺骗与“善意的谎言”之间的不同,也更能体会出善待他人的重要。

为了防止孩子的说谎行为,父母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父母给孩子做出表率,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谎话和借口。

·不要对说谎的孩子严厉的惩罚,这个办法往往会让孩子说更多的谎,来掩盖自己的错误。

·如果孩子承认自己做错了事,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说实话,父母会原谅自己。

·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不要让他产生内心的恐慌。

进步了,就要表扬

一句话教育衡量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和自己比,只要相对自己有进步,父母就应该感到满意,就应该鼓励孩子。

在中国,家长偏爱分数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有的家长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从理智上说,不愿意让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压迫,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重重压力之下,也会慢慢地回到了老路上。童童的爸爸妈妈十分开明,从来不要求他在假期或休息的时间去学奥数、学英语、考各种证书,爸爸妈妈对他说:“考试成绩不重要,你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而童童也是一个好学生,由于心态放松,没有后顾之忧,再加上头脑聪明,所以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不错。可是自从上了六年级,童童的幸福生活就结束了。上六年级以后,为了能升入理想的中学,童童的爸爸妈妈不得已给他报了中学办的升学考试辅导班。几次测验,童童的成绩并不理想。这一下,童童的妈妈很着急,总是批评童童对待考试不认真。有一次,考试题量大,童童没做完,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就说孩子不用心,丝毫没有顾及到下午还有一门考试。从此以后,考试的时候童童可紧张了。

童童妈妈的表现是被现实逼迫的,升学、考试等程序是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尽管一直遵循快乐教育的理念,但是不得不纳入现实的轨道。

家长关注孩子成绩的最重要特征是,喜欢把自己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比较。“明明,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呀?”“哟,99分,真棒,叔叔奖励你一个遥控汽车!”“他不行,人家亮亮考了双百呢。”“是呀,亮亮学习可好了,一点都不用他父母操心,你们都得跟人家学一学。”每到寒暑假亲朋聚会、好友见面,这样的场景非常常见。

孩子没考好不用说,即使考好了也要和更好的比,99分都不行,因为人家的孩子是100分。比来比去,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也让孩子渐渐失去自信,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别人,他真正的才能就会枯萎。

而父母这样做,表面上是为了孩子上进,但多数是为了自己的虚荣。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仅身材长相、声音不同,兴趣爱好和性格也不同,还有每个人的能力有差异,比如有的孩子擅长数理化,有的孩子擅长文学写作,有的孩子音乐才能突出……总之,各有所长,各有所好。

而且,我们得承认任何一种才能都重要,不分主次、贵贱。如果一个人音乐才华出色,他可以成为音乐家,或当音乐老师等;如果绘画才能出众,他可以成为画家,或做工业设计等;如果一个人在烹饪上有才华,他能做一名优秀的厨师。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各种不同才华的人,各行各业才兴旺发达,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

所以,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孩子,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

教育专家马丁·洛森说:“学习者的成功标准是相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学习是成长、发展的过程,不是为了获奖或竞争。我取得的一大进步,对你可能是一小步。有些人付出巨大努力,却收获甚小;另一人也许只付出一点努力,却有显著成效。哪一种方式更有意义?”因此,衡量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和自己比,只要相对自己有进步,父母就应该感到满意,就应该鼓励孩子。

在英国有一所学校,如果功课好的学生作业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即使做得全对,可能只得C。另一位学习困难的学生只做对了一半,但相对他上一次的作业,进步很大,而且作业态度认真,老师就会给他A。这所学校的老师坚信:相对自己有了进步,就是最好的成绩!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孩子努力了,就应得到表扬和鼓励,哪怕他仍然考试不及格,但他至少得到了父母的信任和鼓励:“没关系,下次再努力。”父母的理解对孩子很重要。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家长应该做的,是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

接纳孩子的情绪

一句话教育如果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要耐心引导,给孩子时间慢慢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个时候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很重要。

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快,有时候,家长感到很纳闷,本来一家人高高兴兴的,不知为什么,孩子的情绪就发生了变化,最后不欢而散。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适时接纳孩子的情绪。能不能这样做,结果会大不相同。佟琳今天要参加全校英语口语比赛,心里很紧张,吃早饭时,她说:“我真的害怕自己在台上出现问题,那可太丢人了。”爸爸听了佟琳的话,边吃饭边说:“噢,我明白了,比赛前的紧张人人都会有。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在场上演讲得很出色,这样对稳定情绪会更有利。”听了爸爸的话,佟琳感到获得了一些安慰,并知道自己现在应该怎么想了。一旁整理衣服的妈妈却说:“怕出丑,你多用功好不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知道不知道。”妈妈借机教育起了孩子。本来佟琳刚刚稳定了情绪,听妈妈一说又十分沮丧了,饭都没吃完,背起书包就上学去了,妈妈还很生气地对爸爸说:“你看看这孩子,说一句都不行。”爸爸无奈地说:“你呀你,总是惹孩子不高兴。”说完也上班去了,留下妈妈一个人在那里发呆。

比赛前,人人都会紧张,爸爸用“噢,我明白了……”的方式,接纳了佟琳有些紧张的情绪,然后分享了他自己的经验。而妈妈却不合时宜地教育起了孩子,最后只能适得其反。

这是因为妈妈没有体察到孩子的情绪,也没有接纳孩子的情绪。

每个父母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的情绪不好时,你无论说什么,他都不接受。表扬他,他不理不睬;批评他,他一口驳回;说少了,他权当没听见;说多了,两个人就可能吵起来……总之,孩子情绪恶劣时,父母束手无策。

有的父母听到孩子嘴里说出不尊敬自己的话,像“你烦不烦呀!”、“我的事不用你管”、“你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待会儿”这类话,还可能火冒三丈甚至大打出手,心想:我关心你还错了,再不管教你就要上天了。

其实,父母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想一想就能够明白:我们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比如,我们和别人发生什么矛盾了,在气头上,在情绪不稳时,即使别人说的再有道理,我们也不会接受,脾气不好时,还会反驳过去,哪怕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在强词夺理,可是表面上,却还是很强硬,一点也不愿意服软。

大人们尚有不理智的时候,有不讲理的时候,何况孩子呢,孩子较之于家长,心理更加不成熟,情绪更加容易产生波动,更加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指望在这样的时候,孩子还能听进去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如果不讲究方法和场合,也许会适得其反起到坏作用呢。

孩子情绪不稳时,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责怪孩子。接纳孩子情绪主要有两个作用。

·使孩子的心态平静下来。很多时候,孩子遇到的不是什么难题,心态平和之后,自己就能想明白,也能够解决。

·给良好的沟通打下基础。接纳了孩子情绪,孩子就会信任你、喜欢你,并向你敞开心门,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效地和他作进一步的沟通。才有利于深入解决其他问题。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被接纳,他就会敌视你、讨厌你、抗拒你。你们就无法继续对话,也甭想解决其他问题了。

那么,该如何接纳孩子的情绪呢?

首先,发现孩子有了负面情绪。父母最好冷处理一下,给他时间,让他自己缓和一下心情。这时,不要太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要再问东问西,给他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时间是医治孩子坏情绪的良药,年龄小的孩子很快就会忘记不快的事情,稍大的孩子也会在一段时间以后缓和自己的情绪。等孩子的情绪好转了,愿意开口说话了,这时,你再去和他慢慢沟通。

其次,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一个人越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越能够理解别人;一个人越能够理解别人,就越能够尊重和接纳别人。对孩子也是这样。只有父母能够对孩子感同身受,孩子才能接纳自己。接纳的效果就是放下,帮助孩子放下他的情绪。而我们通常所做的却是恰恰相反,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讨厌自己,越来越压抑,于是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坏。

比如很多孩子都会埋怨老师不公平,或者留作业太多,这时候父母不要说什么“老师都是为你们好”、“老师都是让你们气的”这样的话,有时候,孩子只是为了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没有不尊敬老师的意思,所以,父母可以顺势接纳孩子的情绪,只需要一会的时间,孩子该写作业还是会去写作业。

最后,父母要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因为正面的情绪,似乎每个孩子都很会表达,愿意与我们分享他的快乐。但是当孩子在负面情绪中的时候,很容易退缩或逃避。所以,这个时候父母的作用就出现了,父母的鼓励和肯定会让孩子愿意沟通出自己的负面情绪。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出有抑郁倾向,这些孩子即使遇上不快,也不表露,亦不向人表达,属于压抑情绪型,旁人无法知道。这可能与父母过往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时,过于苛责和不谅解有关,以致孩子因怕父母的责罚而不敢和不愿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知道孩子在发泄其心中的不悦情绪,只要没做出伤己伤人和破坏东西的事情,父母就应该宽容对待。画画、唱歌、运动、看书甚至大喊大叫都是发泄的方式。

如果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要耐心引导,给孩子时间慢慢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个时候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很重要。

没关系,从头再来

一句话教育当我们理解孩子,不再责备孩子的失败时,孩子就会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专心去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弥补自己的不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失败和挫折,而父母对待孩子失败的态度很重要,是嗔怪、责骂还是接受、鼓励、理解,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有位家长曾问一位著名教育家:“我的孩子一点独立能力也没有,事事都靠家里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育学家说:“你的孩子洗碗时摔过碗碟吗?”家长说:“摔过。”教育学家说:“你对他什么态度?”家长说:“我当时就把他大骂了一顿。”教育学家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父母总是害怕孩子的失败,容不得孩子失败,就等于剥夺了孩子从失败中思索和学习的机会。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或许就是父母理想中的“好孩子”,但他未来事业中注定要成为一个束手无策、依赖性强、面对困难没有积极心态的人。

再来看看加拿大的父母是怎样做的。有一支加拿大的少年足球队,队内有个传统,就是比赛结束的时候,父母们站成一排,伸手跟跑过来的小队员击掌庆贺。在一次很重要的足球联赛中,他们队出人意料地输给一个水平不高的对手,父母们都很难过。可一旦面对孩子们,刚才还在为输掉比赛捶胸顿足的父母立刻笑容满面地跟垂头丧气的小队员击掌庆贺:干得好!一场本该赢的比赛打成这个样子还说干得好?一对旁观的夫妇痛心疾首地向队员的家长表达惋惜之情,有位家长耸耸肩说:“没关系,他们还是孩子,从这场比赛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我很在乎孩子的成功,但我也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

接受孩子的失败,就是给了孩子再次成功的机会。孩子失败了,但是他获得了“痛苦的体验”,将来就知道如何去避免,同时也有了挑战困难的契机。

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是因为只看到了失败带来痛苦的一面,却忽略了失败的价值和意义。当我们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要求动辄辱骂时,别忘了孩子还在成长,他有权失败。回首人生,谁不是在磕磕绊绊中走过来的?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就是对孩子终将成功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将是孩子战胜失败的勇气和动力!陆伟高考落榜了,他一个星期没有出门见人,也不想再继续读书了。他决定参加工作,父母心态很平和地对他的决定表示理解,并告诉孩子应该振作起来,因为失败在人生中谁都会有的,高考失败,并不代表你别的方面不行。于是他应聘到一家大型合资饭店做了服务员。也许因为换了一个环境,他的兴趣和情绪都很高,感觉每天都有许多要学的东西。不管是参加职工业务培训班,还是业余时间去上英语课,他都学得很投入、收获也很大,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工作中用得着的。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工作中不断受到提拔,还有幸获得了一个被送到国外的饭店培训半年的机会,回来后又在业余参加了大学饭店管理专业的函授学习。五年之后,他当上了这个合资星级饭店的部门经理,比刚大学毕业的同学更具有竞争力。说起高考失败,他感慨地说:“幸亏我选择了理智,没有掉进失败的陷阱。失败使我在审视总结自己中清醒,给了我一次面对挑战的机会。”

父母越是给孩子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越不怕失败,成长的速度就会加快;反之,越是苛刻的成长环境,孩子越怕失败。孩子有一种小乌龟心态:外界安全,它就把头好奇地伸出来观察外面的世界,一旦有危险,它就把头缩回龟壳去。如果每次都遇到危险,久而久之,它就再也不轻易把头伸出来了。

我们可以惩罚孩子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孩子的失败。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要鼓励孩子在失败中成长、坚强。

每当孩子小心翼翼地告诉我们“不幸考砸”了的消息时,我们不要暴跳如雷要心平气和地鼓励孩子查漏补缺,争取下次考出理想的成绩。

每当孩子在竞争中失利,我们不应该说:又砸了吧!早就告诉过你了,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你不听!我们要郑重地对孩子说:你很努力,这点小失败算不得什么,以后吸取教训,稍加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当我们理解孩子,不再责备孩子的失败时,孩子就会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专心去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弥补自己的不足。当我们信任孩子,鼓励孩子继续前进时,孩子就会勇敢地面对下一次挑战,直到成为胜利者、成功者。

第四章 玩:引导孩子好好玩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贪玩不是坏事,但要会玩!我小时候很喜欢玩,幸运的是,我妈妈学过儿童心理,并不责怪我玩得多,也没有强迫我学习,而是鼓励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是的,孩子贪玩没有错,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引导得好,孩子就会像丁肇中一样走向成功。

贪玩还要会玩

一句话教育孩子贪玩没有错,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引导得好,孩子就会像丁肇中一样走向成功,就会有出息,反之强迫孩子,甚至采用暴力的手段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贪玩最让父母头疼,常常见到家长向别人这样诉苦:“我家的孩子太贪玩,将来一点出息都没有。”但是这种带有普遍性的观点并不被认同,这其中包括专家、学者、科学家等成功人士。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回母校南京市南昌路小学访问时,和小校友们进行交流,一名男生对他说:“我较贪玩,妈妈说这样将来没出息。”丁肇中却对男孩竖起了大拇指,亲切地说:“贪玩不是坏事,但要会玩!我小时候很喜欢玩,幸运的是,我妈妈学过儿童心理,并不责怪我玩得多,也没有强迫我学习,而是鼓励我做自己喜欢的事。”

丁肇中的话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孩子贪玩没有错,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引导得好,孩子就会像丁肇中一样走向成功,就会有出息,反之强迫孩子,甚至采用暴力的手段只会适得其反。

看见孩子“玩”就立刻制止,如临大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得好能激发孩子的各种思维。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所以,不能不让孩子玩,要想办法引导孩子玩,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在玩中进步成长。达尔文小时候是个贪玩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他一有时间,就跑到自家的花园里和妈妈苏珊一起玩耍做游戏。在父亲和老师的眼里,这个孩子没有什么前途,但是妈妈不这样看,玩耍能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乐趣,有什么不好的呢?妈妈和达尔文一起玩的时候,经常教他怎样辨别各种花草,观察各种昆虫,识别蝴蝶和蜻蜓的翅膀。在母亲的教导下,达尔文对各种生物的兴趣越来越浓,而且观察能力越来越强,还经常向妈妈主动请教生物方面的知识。有一次,达尔文和妈妈一起到野外游玩,妈妈指着大片的土地告诉达尔文,土壤孕育了一切生命。有了土壤,才有树木青草这些植物,有了这些植物,才会让牛羊等动物……“那么,人是从哪来的?”于是,在达尔文幼小的心灵里,“生命的起源”成了他探索的目标。后来的一切,每个人都知道,达尔文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而他所取得的成就,我们不能不说,有他母亲苏珊的功劳,也有他“贪玩”的功劳。

那么,应当怎样看待孩子的贪玩呢?应该说玩中包含着幼小心灵对未知世界的追求,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对周围的事情发生兴趣,是才能发展的开端。有位国外的教育家这样说:“对成人来说,游戏意味着休闲,但对孩子而言,游戏却是工作。与他们的父母不同,孩子非常热爱他们的这份工作,很少想到要休一天假。游戏也是孩子交朋友、做实验和学东西的主要途径。”

一项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好某种球类,除此之外他们还喜欢看小说、下棋、看电视、看电影、做游戏、弹琴等。所以,玩耍本身并不是那么糟糕的事情,它能使孩子眼界开阔、头脑灵活、身体健康。

不少例子说明,小时候能废寝忘食地玩的孩子,只要走上正轨,将来就会废寝忘食地工作。其中的内核是热情、专注和事业心。只要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发挥,有朝一日就能成才。所以,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地阻止孩子玩耍。不让他们对任何事情产生兴趣,那么就等于熄灭了孩子求知的热情,后悔都来不及。

那么,是不是我们可以放任自流地让孩子去玩耍呢?当然不是。孩子的玩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看不到看似随意的玩耍中所蕴藏着的教育内容。如果成人能有意识地引导,像达尔文的妈妈那样,让孩子专注地观察,学会深入思考,将有利于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让贪玩的孩子有出息。

首先,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爱玩的东西大多和他的兴趣、爱好是一致的。父母了解了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把他们引导到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方面去。

有一对父母是京剧票友,两个人经常在家里唱念做打,也许是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