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5:49:11

点击下载

作者:宋娜燕飞

出版社: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弟子规全评

弟子规全评试读:

前言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基与栋梁。而作为学生训蒙文的典范之作——《弟子规》,则更是国学的入门经典。《弟子规》成书于清朝,全文共1080个字,作者是清朝的秀才李毓秀。《弟子规》在李毓秀手中诞生之初并不叫《弟子规》,而是叫《训蒙文》。后来经过一位名叫贾存仁的先生修订后,才正式定名为《弟子规》。

李毓秀以《训蒙文》作为授课教材进行教习之后,前去听课的人很多,学堂门外满是学生与访客的脚印,他也因此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当时的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他是清初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现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弟子规》的内容源自《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详细列出了为人子弟者在家、求学、出外及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弟子规》将诵读经典与习字、治学、修身融于一体,教导人们勤学诵读并落实在生活当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它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待人处事的道理与具体方法。《弟子规》语言流畅,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接近白话,读诵时朗朗上口,有利于人们培养语感、陶冶情操,能为学习其他经典和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本书根据《弟子规》的内容共分成八章九十二小节,每小节包含原典再现、重点注释、白话翻译、鉴赏评议和处事解读五部分。全书在系统阐释《弟子规》的字词句义基础上,广泛而全面地围绕《弟子规》展开了评议鉴赏,深入地对其处世意义进行了现代解读。

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它们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包含了中华民族生存的伟大智慧。人们从这些经典中汲取营养,就是用经典智慧的钥匙来开启现代各学科知识的宝库,而《弟子规》就是这其中的一把最基础的入门钥匙。

编著者2016年6月第一章总叙《弟子规》是国学经典之一,历经近三百年时间的检验,依旧鲜活地承担着训蒙、诫行的教育功用。它推崇的是圣人之学,追求的是儒家礼义,这放在当代并不过时。书中所述的规范教诲拥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潜心品读。圣人教诲,智慧永传【原典再现】①②③④

弟子规,圣人训。【重点注释】

①弟子:孩子、学生。

②规:据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中所言:“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其本义为画圆的工具器械,今指圆规。这里的“规”采用的是其引申义,指的是一种文体名字,这种文体唐代就有了,如《五规》:《出规》《处规》《戏规》《心规》以及《时规》。这类的文体通常都被用来劝勉规正、教化警示后人。

③圣人:传统意义上指的是才能卓越、品行高洁的人,但由于《弟子规》的内容源自于《论语·学而篇》,因此,这里的圣人普遍被理解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时候的大教育家孔子。

④训:教诲、训蒙。【白话翻译】《弟子规》是学生要学习的训示规范,它是根据孔圣人关于学生言行方面的教诲编撰而成的。【鉴赏评议】《弟子规》开宗明义,寥寥几字提纲挈领地说明了这本书的作用对象、体裁、来源及作用,强调了全书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相关训诫撰写而成。

全书结构的设置则是参照《论语·学而篇》第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全面讲述学生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及学习与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言行规范。《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朝的一位秀才,叫李毓秀。李毓秀考进士未中,于是回乡创办私塾以教书为生。后来,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书经验以及对儒家典籍的研究,编写出了一本专门用来作为孩子启蒙的书,也就是《训蒙文》。

不过,这本书能够广为流传则得益于另一位清朝的学者——贾存仁,他擅长书法和韵律,为《弟子规》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训蒙文》经过贾存仁的修订,被更名为《弟子规》,并开始在许多私塾学堂中流传,它的影响力也就随之扩大,直至成为如今的国学经典之一。

历经三百年的时间检验,《弟子规》依旧鲜活地承担着训蒙、诫行的教育功能,这充分体现了这本书的重要意义,也充分说明了书中所述的规范教诲拥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潜心品读。【深度解读】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有云: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世间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读书学习,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教育孩子。可见,古人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孟子的母亲就曾为了教育好孩子而不厌其烦地三次搬迁住处。

据说,孟子小时候因为父亲早逝,他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们母子俩原本住在坟场附近,有一次,孟子的母亲发现孟子居然跟邻居小朋友们一起,学着平时在坟场办丧事的人那样,哭哭啼啼地跪拜,唱念做打地治丧,她皱着眉头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儿子居住!”于是,她带着孟子搬到了一处市集住了下来。

但是没过多久,孟母见到孟子整天嘻嘻哈哈地跟市集上的商人混在一起,学着做生意,她说:“这里也不是适合我儿子居住的地方。”因此,她又带着孟子离开了市集,在一个屠宰场附近住了下来。但过了一段时间,孟母发现孟子居然跟屠夫学着杀猪宰羊,她感叹:“这里同样不适合我儿子居住。”于是,又搬到了一个新住处。

新的住处位于学堂附近,那里每到初一、十五都有官员进文庙拜谒,相互之间礼貌谦让,孟子见了也学着作揖守礼,遵守礼仪。孟母这才欣慰地说:“这儿才是我儿子应该居住的地方!”

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故事中的孟母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不辞劳苦地三迁其所,可见其对孟子教育的重视。

环境影响固然是孩子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要教育好孩子终究还是离不开书籍。训蒙书是古时候大部分孩子接受教育的开始,他们在学习训蒙书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体系,而这个价值观体系往往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弟子规》作为广为流传且影响深远的启蒙读物,推崇的是圣人之学,追求的是儒家礼义,这放在当代其实也并不过时。儒家推崇的至圣境界跟现今社会所鼓励的道德的最高层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儒家思想中对于礼仪教化的要求其实也正是当前的社会道德所提倡的。因此,我们对待传统国学经典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善于借助先辈的经验与智慧,引导孩子爱学习,教育孩子懂道理。首善为孝,次为谨信【原典再现】①②③④⑤⑥

首孝悌,次谨信。【重点注释】

①首:象形文字,本义为头。这里采用的是“首”的引申义,意思是首要、首先。

②孝:即孝顺,孝敬。

③悌:《说文解字》有云:“悌,善兄弟也。”其本义是尊敬兄长、友爱弟妹,引申义为兄弟间和睦友好。所谓“入则孝,出则悌”,也就是说在家中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敬重兄长。这里的“悌”采用的是其本义,即尊敬、听从兄长,善待、关爱幼弟。

④次:指的是地位上的紧随其后,意为第二、其次。

⑤谨:谨慎。

⑥信:诚信、可靠的意思。【白话翻译】

首要的就是孝顺、尊敬父母长辈,团结、关爱兄弟姐妹,其次就是谨慎规范言行举止,严格做到诚实守信。【鉴赏评议】《弟子规》脱胎于《论语》,它的中心理论自然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首孝悌,次谨信”点出的是《弟子规》的主要内容,亦即它所要宣扬的主题思想:一是孝悌,二是谨信。在“孝悌”方面,它探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人要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对国家忠,这种关系有着相对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而在“谨信”方面,它探究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包括言行举止要谨慎有礼,为人处世要诚实守信,这种关系有着绝对性与内省性的特点。《弟子规》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与“信”文化的重要地位。“孝”的基本要义概括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应遵守的秩序伦常,而“信”的丰富内涵则定义了社会群体之间沟通交流的原则准绳。“百善孝为先”“人无信不立”等世代相传的名句无一不彰显了“孝”“信”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始终根深蒂固的崇高地位。

对于古代的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孝”文化与“信”文化是其巩固政权的良好工具。因为推广“孝”文化,教化风气,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使得人人守孝忠君,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譬如汉武帝刘彻提倡“以孝治国”,其目的主要还是为施行自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方略服务的。

而推广“信”文化,肃清秩序,则有利于加强道德建设,使得人人守信讲礼,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譬如著名的历史典故“商鞅立木”,为了表现自己推行新法的决心与权威,商鞅巧妙地用一件守信的小事顺利地取信于民,为自己的变法道路奠定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可见,“孝”文化与“信”文化能成为儒家思想的主要构成部分自有其必然的理由。【深度解读】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当今社会不少人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感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共鸣,它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我们整个社会群体对于当下社会现实的无奈。如今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失独父母等群体虽然颇受关注,但其物质生活及精神层面依然存在问题。

不过,无论是在法制建设还是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国家都对“孝”进行了倡导与鼓励,例如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条文,要求儿女多陪伴、孝顺老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家庭美德”建设方面,号召建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家庭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在推崇孝道上的不懈努力。《孟子·万章上》中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意思是儿女孝顺至极,莫过于对自己的父母亲人尊敬奉养。这句话跟“子游问孝”的典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据《论语·为政篇》记载,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回答很有些义愤填膺的味道,他说如今所说的孝,指的是能够对父母做到奉养,但是我们对狗与马这样的动物同样也能做到奉养,所以,如果我们对待父母没有做到奉养的同时还报以尊敬,那奉养他们与奉养动物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对于父母,我们要孝,更要敬。

孝敬父母不在嘴上,空喊口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有些人喜欢在社交网络上转发一些祝福,比如,转发就能使父母长命百岁之类的文章,或是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在社交网络上写生日祝福等。这些虽是源自于儿女的拳拳孝心,但是多数父母并不熟悉社交软件,因此这样的祝福父母基本是看不到的。行胜于言,与其花费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编辑祝福还不如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或是买一份小礼物,直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关心,让父母第一时间感受到自己的点滴祝福与爱意。

在这方面,汉代的韩伯愈堪称孝子典范。

有一次,韩伯愈的母亲因为韩伯愈犯了错,便挥着拄棍要对他施行家法,韩伯愈毫无二话地当即跪在地上任由母亲笞打自己的背部,只是打着打着,韩伯愈便哭了起来。母亲纳闷地问:“以前每次打你,你都绝不会哭,这次怎么才打几下你就哭哭啼啼的?”韩伯愈伤心地说:“因为我能感觉到以前母亲您打在我背上的拄棍很有力,但现在您打在我背上,我都感觉不到疼痛了,想来是因为母亲您年老力衰的缘故,所以我觉得十分难过。”韩伯愈对母亲的“孝”在这体察入微的细心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孝敬父母不在比上。尽孝不能盲目攀比,做面子工程以沽名钓誉的行为同样不可取。真正的孝敬要做到持之以恒地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父母。正如韩非子所说:“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意思是若是家里穷的话就努力赚钱让家境富裕起来,免除父母的生活之忧;若是父母不开心的话就想办法令他们开怀,不让父母整日愁眉紧锁。这样满足父母切实需求的孩子才能算是贤能的孝子,即真正地“解其忧”才算“孝”。

当然,孝敬并非要“愚孝”,更不应生搬硬套地重演“二十四孝”。孝敬父母,也并不是要求孩子唯唯诺诺、毫无主见,而是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同时与父母积极沟通,跟父母表达探讨自己的看法。至于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无疑是最可取的。关怀众人,博爱亲仁【原典再现】①②③④⑤⑥

泛爱众,而亲仁。【重点注释】

①泛:指程度上的普遍,即广泛。

②爱:关爱、仁爱。

③众:许多人。

④而:用作文言虚词,表并列。

⑤亲:作动词使用,意思是亲近。

⑥仁:用作名词,指的是仁厚有德的人。【白话翻译】

要广泛施予关爱之心,多关怀众人,多亲近厚德仁义之人。【鉴赏评议】

如果说“首孝悌,次谨信”是《弟子规》的主要内容的话,那“泛爱众,而亲仁”应该算是《弟子规》的行动纲领了。《弟子规》追求孝悌谨信,要求弟子以宽广博大的仁爱之心关怀众人,以见贤思齐的自省精神亲近仁人。《弟子规》推崇的“仁”,源于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孔子说:“仁者,爱人。”基于这个定义式的解读,孔子通过回答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张等人的“问仁”,全方位地解读了“仁”的丰富内涵。“仁”是“克己复礼”,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在儒家思想体系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所谓“五者”,指的是恭、宽、信、敏、惠,即恭敬、宽和、诚信、智敏、仁惠。

孔子进一步指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恭敬待人不易招受侮辱,宽和待人易获众人爱戴,诚信能被予以大任,智敏能建丰功伟业,而广施仁惠则足能驱使他人为己所用。孔子说秉持这“五者”行走世间就是“仁”。

这一条关于“仁”的理念对修身、治国都大有裨益,哪怕放在现代也颇具现实借鉴意义,这其实也正是儒家思想能永葆生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度解读】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孝经·天子章》中有一句拙朴无华却饱含哲思的话:“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关爱自己父母的人不敢跟他人交恶,敬重自己亲人的人不敢怠慢他人。

我们不难想到这句话背后的深意:与他人交恶,自己的父母可能会受到牵连,怠慢他人则自己的亲人可能同样会被慢待。这其实也正是儒家思想中“仁”的体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心。

作为统率中国封建社会思想体系千百年的儒家思想,它倡导的“仁”与萨特“他人即地狱”的观点迥然不同,“仁”强调人与人、人与国、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并认为“仁人志士”往往能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完美结合、高度统一。如《论语》“雍也”篇中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想要做出一番成就也协助他人做出一番成就,自己想要济世显达也提携他人济世显达,既成就自己也助力他人,这就是“仁”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据说,商汤就是这么一位仁人义士,他劝诫猎人们在捕猎时布网设陷只封死三面,留一条生路给猎物,后来人们称这样的陷阱为“仁人网”,这显然正是儒家思想中“仁”的体现。

清朝康熙年间,在京城做官的张英收到了安徽桐城老家寄来的家书,说是家里与邻居叶氏因为宅院界线的事争吵不休,于是请在京城做尚书的张英主持公道。张英看完信后,当即给家人回复了一首诗,诗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到回信中的诗后,深感羞愧,立即叫人拆了自己宅院的外墙,让出了三尺的墙界。而邻居叶氏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大为感动,立刻请人也拆了外墙,同样让出了三尺的墙界。于是两家之间有了六尺宽的巷道,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这种守望相助、共建和谐的状态就是“仁”的完美体现。

有时候,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二者难以实现和谐统一,面对这样的选择题,“仁”往往鼓励人们牺牲自我价值来成就社会价值,这一点从《论语》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中不难看出。历史上为此献身的“仁人义士”不少,从刺杀赵襄子的豫让,到以身殉国的文天祥,他们无一不是用生命的悲歌演绎了响彻千古的绝唱。

文天祥在战败被俘后,多次拒绝元朝的招降,并最终为心中的仁义志节从容赴死。他在绝笔诗中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首诗道出了无数“仁人义士”愿意为之赴死的“仁”之热望: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原典再现】①②③④⑤⑥

有余力,则学文。【重点注释】

①有:表示存在、拥有。

②余:剩余、多余。

③力:作名词使用,指的是力量、精力。

④则:作连词使用,表顺承关系。

⑤学:指学习知识。

⑥文:文章,知识。【白话翻译】

有空余的时间及精力,就去学习知识。【鉴赏评议】“有余力,则学文”体现了《弟子规》对学习的重视。它强调只要有空余的时间与精力就应该用来学习,这既对学习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又对学习的方法提出了指导。

诸葛亮曾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能够增长见闻、增进才干,学习可以启迪心智、教化人心,学习的功用性注定了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训蒙文的《弟子规》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既然知道重要,那该如何去更好地学习呢?《弟子规》随后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有余力,则学文。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花在学习上,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每一刻的空暇时间来进行学习。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古人从接受启蒙教育开始接触书本知识,有的或许只为认几个字,但大部分人还是抱持着“学而优则仕”的想法,试图通过科举入仕的道路成就一介书生的最高人生理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对这样的人而言,学习是伴随其终生的事业。

所以,《弟子规》对如何学习做了一番指导:首先是要端正学习的态度,要以敬畏之心尊重知识,以渴求之心学习知识,以机变之心运用知识;其次要讲究学习的方法,要抓紧时间去学习,要耐心细致地学习,要孜孜不倦地学习。

学不可以已,《弟子规》在学习方面提出的要求对加强学生学习极具指导意义。【深度解读】苦渴无日,当以三余《弟子规》提出: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有空余的时间与精力就要去加强学习。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那怎样才算有余力?对于这个问题,三国时期的魏国人董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据说,董遇是个性格内向、热爱学习的人。东汉献帝时期,关中大乱,为了维持生计,董遇跟自己的哥哥采集野生稻挑着小担贩卖。董遇往往都会随身带着书,一有空就拿出来习读,董遇的哥哥笑他,他也依然坚持着这个习惯。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还为《老子》作了相关训诂考证并注释;他研读《左氏传》也很有心得,还专门为那本书写了一本《朱墨别异》。

有人提出想跟着董遇读书,董遇不同意,他对那人说:“你去将书读上百遍,你自己就可以领悟到其中的道理了。”那人接着说:“虽是如此,但可叹的是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啊!”董遇说:“你只要充分利用‘三余’的时间来读就可以了。”“是哪‘三余’?”那人又问道。董遇答:“一年之余的冬天,一日之余的晚上,忙时之余的雨天。”意思是充分抓住非农忙时节的冬天、每一天的晚上以及不能出门的下雨天的时间来读书,这样就能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了,这其实也正是《弟子规》所说的“余力”。

这种“苦渴无日,当以三余”的学习精神跟如今现代化的时间管理观念不谋而合。现代化的时间管理观念强调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这一观念体现在学习上就是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间隙来进行学习。如公交地铁上、午间休息时、下班回家后等,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整合起来就是极其富余的时间资源,将这些时间资源都用来学习,长期积累下来定会有所进益。当然,要持之以恒地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它需要对学习有着不竭的动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始终保有兴趣才会有动力在“三余”时间里不断学习。

西汉时期,有个人叫匡衡,他就是一个对学习有着极大兴趣的人。匡衡家中贫困,买不起灯油,所以每天到了晚上都没办法读书,对此他很是苦恼。

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用工具在自家墙壁上凿出了一个小洞,这样每到了晚上,隔壁邻居家的光就能透过墙上的洞照进他的房间,而他也能借着这微弱的光继续读书。勤奋好学的匡衡后来成为了有名的经学家,并当上了丞相。《论语》中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上领悟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哪怕晚上死去都没有遗憾了。由此可见,学习永远不嫌迟,只要有不放弃学习的精神,总会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师旷,一生下来就没有眼睛,但是他的听觉非常灵敏,是当时有名的乐师。

有一次,晋国的国君晋平公问他:“我现在七十岁了,想要学习,只是恐怕已经太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油烛呢?”晋平公有点不高兴:“难道你这臣子是在戏弄寡人吗?”师旷说:“我这盲眼的臣子哪里敢戏弄君主您呢?我是听说‘年少的时期热爱学习,就像刚刚升起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期热爱学习,就像正午高照的阳光一样;年老的时期热爱学习,就像举着油烛的光明一样’,行走在一片黑暗中怎么比得上有油烛的光明呢?”晋平公恍然大悟,直呼师旷说得对极了。

可见,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开始学习的好时机,只要有心向学,一旦“有余力”便加强学习,那学习知识就永远都来得及。第二章入则孝

父母亲喜欢的东西,尽力去为他们打点;父母亲不喜欢的东西,尽量去加以摒除。顺从父母的意见,尊重父母的想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无违”,才是真正的尽孝。无论父母对我们是喜爱还是厌恶,我们都应该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父母的栽培之情。不要因为父母的态度而改变自己尽孝的行为。父母之命,切勿拖延【原典再现】①②③④⑤⑥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重点注释】

①呼:《说文解字》指出“呼,外息也”,因此其本意为通过嘴部向外送出气息,后来引申为呼喊、呼叫、召唤。这里的“呼”运用的就是其引申义,即呼唤。

②应:应该、应当。

③勿:多表否定,含劝阻之意。

④缓:迟缓、缓慢。

⑤命:命令。

⑥行:象形字,本义为纵横交错的小路,指代的是道路。后引申为行走、行动等词义。这里的“行”指的是其引申义,即行走、行动。

⑦懒:懒怠。【白话翻译】

父母呼喊,应当立即回应,不要拖拉延缓;父母吩咐,应该当即行动,不要推搪懒散。【鉴赏评议】《弟子规》注重孝悌之义,但却并不只是泛泛而谈地喊口号,而是切实地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其有益且十分重要的。因为作为训蒙文,如果只是假大空地讲道理,而不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那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毫无指导意义。

因此,《弟子规》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以及行为举止应有的规范详细地列出来了,这种落实到细节的指导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学生理解并实践孝悌之义有很大的帮助。《弟子规》要求学生对父母长辈尊敬爱戴,不能敷衍违逆。父母呼喊召唤要即时回应,不能听而不闻、故意无视以逃避面对父母;父母嘱咐命令要立即行动,不能找借口推脱,想方设法懒怠或消极应对,那些都是不孝顺、不礼貌的表现。

如今许多孩子被父母长辈娇惯溺爱,养成了无礼懒怠的性格,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其实,耐心听取父母的意见、尽力满足父母的需要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孝悌文化的要求,也是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性格培养、素质养成的重要一课。

父母要通过言传身教、悉心指导等方式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引导孩子关爱老人、关心父母,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塑造孩子的孝悌观念,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深度解读】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这是《颜氏家训》中的一句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要严肃,不能过于亲昵;父母对孩子也要关爱,不能太过懈怠。懈怠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父母对孩子不够关心慈爱,孩子对父母也难以孝顺尊敬;而亲昵太过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怠慢无礼之心,从而对父母自然也难有尊敬之情。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重不得、轻不得,远不得、近不得,要把握好度。而孩子对父母,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亲密到没有尊敬之心,也不能疏远到毫无爱戴之情。

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程颢与程颐的母亲,对他们两兄弟管教得十分严格。他们兄弟俩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时候,经常会走不稳摔倒在地,这时他们的奶娘就会跑上去想扶他们起来,程母看到后勒令奶娘不许去扶,并对他们二人说:“你们刚刚才学会走路,慢慢走,就不会摔跤了。”

程颢、程颐两兄弟还跟许多小孩子一样,喜欢挑食,他们的奶娘也会随着二人的喜好给他们布菜。程母知道后阻止奶娘继续这么做,说:“小孩子太过惯溺,会让他从此养成任性的毛病。小的时候挑三拣四,长大了后又会怎样?”程母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跟孩子说清楚道理,所以程颢、程颐都明白母亲的苦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可见,父母对孩子不能太过狎昵,要宽和关爱,也要严格教育。

总之,教育孩子要张弛有度,既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也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父母一味地溺爱只会放纵孩子养成骄纵的性格,但过度的棍棒教育也只会令孩子惧怕父母,与父母疏远离心。被过于严苛对待的孩子表面上会一时妥协顺从,但心底里却会排斥父母所讲的道理。

因此,教育孩子要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易于被接受的方法去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鼓励孩子的正确做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教诲责备,敬听顺承【原典再现】①②③④⑤⑥⑦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重点注释】

①教:作动词使用,意思是教导、教育。

②须:应该、应当。

③敬:恭敬。

④听:聆听、听从。

⑤责:叱责、责罚。

⑥顺:听从、顺从。

⑦承:接受、侍奉。【白话翻译】

父母的教诲应当恭敬地听从,父母的责备应该顺从地承受。【鉴赏评议】“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子规》针对如何尊敬父母所提出的更为具体的要求。它指出:父母教育孩子,孩子要恭敬地听从;父母责骂孩子,孩子要顺从地承受。

从某一个层面上来说,这种说法确实符合尊敬父母的要求,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体系中孝悌文化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将其直接应用到当下的现实家庭之中却并不恰当。

据科学研究显示,婴儿自九个月开始就能够区分出高兴、悲伤、生气等不同表情所代表的情绪。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拥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作为父母,不应该强制地要求孩子必须如《弟子规》中所说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那并不符合社会实际,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要孝顺,但不能愚孝;父母要教导,但不应强制。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关系,父母一定要多与孩子讲道理,少对孩子用暴力,同时还要注意多以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孩子。至于孩子,则要学会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多听取父母的意见,多尊重父母的想法。这样父母慈爱,孩子孝顺,上慈下孝,就会形成一种和谐的家庭关系。【深度解读】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是出自于《孔子家语》里的一句话,意思是父母小小的责骂捶打,孩子应该承受,但大的棍棒杖罚则应该躲逃。这是面对父母责打时应有的态度。小捶打承受,是对父母的尊敬;大杖罚逃走,同样是出于对父母的爱护。这句话背后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据说,曾子是有名的孝子。有一次,曾子在跟随父亲耕种瓜苗的时候,不小心把瓜苗的根给弄断了。曾子的父亲非常生气,当场拿起木棍,狠狠地打在曾子的背上。曾子默默地趴伏在地上,最后被打得昏迷了过去,好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子苏醒以后,第一时间先问了自己父亲的情况,他担心父亲因为急火攻心杖打他而身体受到损害。在得知父亲没事之后,他立即起身弹琴唱歌,想让自己的父亲知道自己身体没事,以让他安心。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对他的学生说:“如果曾子前来拜访,你们要拦着他,别让他进来。”

后来,曾子去拜访孔子的时候,他的学生果然将其拦在门外。曾子于是请人去询问孔子不让自己进门的原因。孔子对前来询问的人讲了一个典故,并让他转告给曾子。

孔子说,华夏民族的先祖舜,他的父亲是瞽叟——一个眼盲的人。舜出生后母亲就死了,瞽叟又娶了一位女子,这位女子成了舜的后母。后来,他的后母又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自从象出生后,瞽叟、后母及象都对舜很不好,瞽叟甚至经常拿着棍棒杖责舜。长久下来,如果只是小小的杖责,舜一般都不会躲逃,但假如瞽叟打得非常重,那舜就会逃走,然后等他的父亲消气了以后再回来,一家人还是照常相处。

孔子批评曾子说,面对父亲气头上的愤怒暴打,曾子不逃跑,而是直接承受,那假如曾子最后因此而丧命的话,就会让他的父亲背上不慈不义的骂名,这不是为人子女最大的不孝吗?

那个人将孔子的话转告给了曾子,曾子听后茅塞顿开。此后,曾子也效仿舜的做法,要是父母只是小小的杖打,那曾子就顺从地承受;假如父母非常愤怒,下手忘记了轻重,那曾子就躲藏逃跑。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孔子是反对愚孝的。“父母责,须顺承”固然有道理,但显然作为儒家文化创始人的孔子并不提倡愚孝。孔子不认同曾子无论轻重都默默承受父母责难的做法,可见,在孔子的眼中,“孝”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所以,父母的教诲与责罚,儿女要尊重、听从,但也不能墨守成规地愚孝。

曾子曾经这样评说过“孝”的三层境界: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奉养。意思是孝敬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不侮辱父母,再次是奉养父母。也就是说,奉养父母是“孝”的最低要求,而打心底里尊敬父母才是“孝”的最高境界。嘘寒问暖,早晚问候【原典再现】①②③④⑤⑥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重点注释】

①冬:寒冷的冬天。

②温:作动词使用,让人感到温暖。

③夏:夏天。

④凊:一般理解为清凉,作动词使用时解释为“使其感觉清凉”。这里的“凊”意思是让人感到清凉。

⑤晨:指早上、清晨。

⑥省:在古代汉语中,“省”的本义为察看、视察,它的引申义有检查、领悟、明白、探望等。这里的“省”指的是问候、探视。【白话翻译】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让父母感受到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要让父母感觉到清凉。早上出门前要问候父母,晚上回家后要告知父母,早晚问候探视以让父母安心。【鉴赏评议】“冬温夏凊,晨昏定省”,这是《弟子规》就日常生活中孩子应该如何关爱父母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冬温夏凊”的实质其实是要求孩子在物质上对父母有所关怀,对父母尽到子女的赡养义务;而“晨昏定省”则是要求孩子在精神上对父母有所关爱。

父母对孩子总是时刻牵挂的,所以为人子女者应该多照顾、体贴自己的父母,多与父母交流,多对父母嘘寒问暖,让父母能感觉到子女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使其心灵上得到满足,进而衍生出精神上的愉悦感与幸福感。这不仅是一种人伦上的需要,也是一种情感上的诉求。基于血缘关系上的父母与子女,不该单单只是生与养的关系,这二者之间还应包括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为人子女者要学会感恩,不能因为对象是自己的父母,就将他们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

实际上,《弟子规》所提出的“冬温夏凊,晨昏定省”同样具有现代意义。现在的孩子被娇惯得只思索取,不愿回报,很容易使孩子养成自私狭隘的性格。虽说父母之爱不为报,但在以家庭为细胞构成的中国社会,倘若家庭中失去了父慈子孝的亲情纽带,那这些细胞就会破裂失联,最终必然会给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造成重大的冲击。

因此,正如《弟子规》中所言,孩子对父母、对长辈、对国家、对社会都应抱有一种感恩的心态,也只有在这样的人伦关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能继续发扬光大,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才会更美好。【深度解读】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中说道:“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子女要做好冬温夏凊、晨昏定省的礼节。其实也就是倡导孩子多尊重父母、关心父母,不能因为生活烦琐而忽略了对父母的照顾。实际上,这句话的背后还流传着两个著名的典故。

所谓“冬温而夏凊”指的是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据说汉代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黄香,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当时年仅九岁的他就非常孝顺,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孺慕之情,邻居村民们都对他的孝行赞叹不已。

黄香体贴入微,每到夏天的时候,他担心自己的父亲为炎热所苦,于是每天傍晚在父亲入睡之前,先用扇子扇凉父亲的枕头和竹席,让父亲能够睡在清凉又舒适的枕席上;而到了冬天,黄香每天都会事先钻进他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给他的父亲暖被子,这样一来,他的父亲就能睡上温热暖和的被窝,就不会感觉到寒冷了。

当地的太守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大感惊异,他对黄香的孝行进行了表彰。后来“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的美名便慢慢传播开来。

至于“晨昏定省”这一典故,它讲述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汉代一位叫陆贾的人,他将这则故事记录在他的著作《新语》上。故事是这么说的:

相传曾子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敬爱戴。每天早上,曾子都要跟父母问安,出门之前先告知父母自己的行踪,傍晚回来以后也要第一时间向父母禀报自己已返回家中。他每天都对父母嘘寒问暖,还及时关注四季气候的变化为父母增减衣裳,让自己的父母喝肉粥睡衽席,无微不至地在生活中照顾父母、关爱父母。有感于他的孝行,陆贾便将这一故事记录了下来,而曾子高尚的德行和孝名也逐渐被后世传扬开来。

这两个典故具体地列举了为人子女者应当如何秉承“冬温夏凊,晨昏定省”的礼节。这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儿童教育同样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就要生搬硬套地学习古人,去扇枕温衾,去晨昏定省,而是要抓住这两个典故背后所提倡的“孝”的本质,即多关心父母,随时告知父母自己的行踪,让他们安心,也让他们知道自己对他们的关爱,努力做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其传达为人子女者对他们的尊敬和关怀。出反必告,居业无变【原典再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重点注释】

①出:出去、出门。

②必:其本义为标杆。这里指的是一定、必须。

③告:其本义为献祭时的祷告,后引申为汇报、报告。这里的“告”意思是告知、告诉。

④反:同“返”,返回。

⑤面:其本义为脸,后引申为面向、当面、方面等释义。这里的“面”指的是面见、当面问候。

⑥居:居住的地方。

⑦常:指的是固定的、长久的。

⑧业:指的是事业、职业。【白话翻译】

出门一定要告知父母,归家一定要禀报父母。居住的地方要安定下来,工作的地方不要经常变动。【鉴赏评议】“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是《弟子规》提出的又一日常生活中为人子女者需要注意的生活细节。“出必告,反必面”,虽然看起来烦琐,但其实这样的要求只是为了让父母随时了解自己的行踪,让父母安心。而“居有常,业无变”,则是号召为人子女者要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工作、居住的地方不要离父母太远。因为儿女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会让父母牵挂担心。《论语·里仁》中说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若家中有父母,那儿女一定不能去远方,即使迫不得已一定要去远方,那也一定要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并且要将这个理由解释给父母听,以期获得父母的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是古代人对子女朴素的要求和期盼,因为在交通和通讯非常不发达的古代,如果儿女远游那可能三年五载都很难联络和有消息。古代远距离沟通只能通过书信实现,而书信往往要经过一层层的驿站来传达,耗费时间不说,私人信件有时甚至会因为不完善的通信制度在传递过程中被遗失。因此,那时的远游就代表着相隔天涯海角。而家中父母一般都年事已高、身患病痛,甚至可能会突然遭逢不测,如果没有儿女在身边,父母会非常无助又可怜的。

所以,儒家思想倡导父母健在,儿女不远游,即便不得不远游,也一定要及时告知父母,随时汇报行踪,免得父母牵挂,这是很有道理的。【深度解读】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在,不远游”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父母希望子女常伴身边的朴素愿望。我国古代对于“孝”的定义和标准有很多,但能够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侍奉父母这一条一定是衡量孝的首要原则之一。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为了陪伴在父母身边而放弃远方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的孝子。

传说中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包拯,年少时就颇有孝名。据说包拯28岁就高中进士,当时被安排在大理寺工作,后来皇帝让包拯到江西任知县。按照那时的传统,官员到外地做官,官员的父母一般都会跟随着一同赴任。但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再加上故土难离,他们不愿意远离家乡随包拯到江西去。所以,包拯那时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单独去江西赴任为官,二是留在父母身边,放弃这次做官的机会。

当时的包拯选择了后者,他放弃了这次做官的机会,选择留在父母身边陪伴他们。很多年以后,包拯的父母相继过世,包拯在无数乡邻的劝说之下,才重新入仕为官。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身份有些特别,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同样是一个因为父母健在而不敢远游的孝子。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史记》的“刺客列传”当中。据说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聂政的人,因为杀了人就带着自己的母亲与姐姐远逃到了现在的河南济源市避祸。为了维持生计,他在市集做屠夫,以杀狗卖狗肉为生。

大臣严遂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偶然间听说了他的仗义名声,于是,他带着百两黄金找上门来。严遂将黄金奉上,说是要给聂政的母亲贺寿。聂政见到严遂丰厚的贺礼后大为吃惊,连忙推辞拒绝。严遂坚决让他收下,并跟他说自己与当时的国相韩傀结了仇,听说了聂政是个仗义之人后,希望与他结交,并请求聂政帮自己刺杀韩傀。

聂政说:“我之所以甘愿在市井里生活,就是因为我要奉养我的母亲,如今我的母亲还健在,我不敢轻易冒险,怕丢掉自己的性命后母亲无人奉养。”他最终没收黄金,严遂也没有因此而生气,依旧礼数周全地告别离去了。

后来,聂政的母亲过世了,聂政守孝三年后,想起了严遂对自己的信任与重托,他决定去刺杀韩傀以报严遂的知遇之恩,最后他虽然成功刺杀了韩傀,但自己也最终丧命了。

可见,不论是官员还是刺客,他们都坚守着“父母在,不远游”这一原则,这其实正是“孝”在不同阶层的体现,同时也充分说明了不同阶层对于“孝”的一致认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在心理上认同“父母在,不远游”,还在实际行动上积极地去做好这一要求,用一个子女的切实行动向自己的父母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事虽微小,勿擅为之【原典再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重点注释】

①事:其本义为职位,后引申为事务、事情,作动词使用时,表示从事、侍奉、任用。这里的“事”指的是事情、事务。

②虽:纵使、即便。

③小:细微。

④擅:指的是擅自。

⑤为:行为、行动、作为。

⑥苟:用作连词,意思是假如。

⑦子:指的是儿女。

⑧道:指事物的道理。

⑨亏:其本义为气血亏损,后引申为损失、欠缺、减损等释义。这里的“亏”指的是亏损。【白话翻译】

事务纵然细微,也不能擅自行动做主。如果擅自行动做主,那就对为人子女的道义有所损害。【鉴赏评议】“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是《弟子规》在要求儿女尊重父母意见方面提出的要求。虽然它要求哪怕是再琐碎的事情都要跟父母汇报,但从理解的层面上来说,我们应该把它视为一种强调的态度,而不是具体的实践方法。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刻板地以为,这就是要求我们事无巨细都要跟父母禀报,毕竟这落实到具体实践上有一定的困难。其实,这句话更强调的是一种为人子女的态度以及听从父母意见、尊重父母想法的倡议。

古代子女对于父母长辈的看法是极其重视的,尤其是对各种人生大事的决定,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古代男女的婚事,再如“堂上双亲你不敬,远庙拜佛有何功”甚至将父母双亲的作用跟神佛类比起来,可见父母的意见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影响。《弟子规》强调儿女要高度尊重父母的意见,这其实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注意的道德伦理问题。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奉养和尊重,那必然不能称其为和谐健康的社会状态。

因此,对待父母,摆正态度十分重要:要尊敬而有礼,但又不冷漠疏离;要关心且爱戴,却又不过于亲密狎昵。这才是为人子女应有的本分,也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尽到为人子女的孝道。【深度解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弟子规》强调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指导。这其实是为人父母者希望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避免儿女走弯路,所以对于父母的意见,我们不要武断地一味拒绝,而是要审慎地加以考虑。我国历史上就有不听从父母的劝诫而最终亡国的例子。

三国的刘备在自己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孤给了股肱之臣诸葛亮,他还对儿子刘禅吩咐了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意思是劝导刘禅以后不要因为是小事就放纵自己作恶,也不要因为是小事而去纵容自己不存良善之心,只有让自己贤德,别人才会臣服自己。

可惜的是,刘备的谆谆教导并没有让刘禅真正听到心里去。起初,刘禅的确是按照刘备所说的那样去做的,他严格要求自己,遇事多听从诸葛亮的意见。但是诸葛亮死后,刘禅便在宦官奸臣的挑唆下,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并最终导致了蜀国的覆灭,他自己也成了俘虏。

刘禅走向末路正是因为他不听自己父亲的劝阻,一意孤行,最终让自己的父亲和诸葛亮苦心孤诣经营的天府之国衰败破灭。如果刘禅能够遵从父亲的训示,在诸葛亮死后也依旧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那即便他没有卓越的才能将蜀国经营得更加繁荣昌盛,那至少也能成为一个守成之君。可见,很多时候多听听父母的意见是很有益处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说的这句话其实是非常有哲理的,它劝导人们一心向善,指引人们处理事情要以善为原则,而不是以事情的大小来作为行善还是作恶的标准。

人贵有原则。像孔子最引以为傲的弟子——颜回,他的一生就始终坚守着这样一条原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真真切切地做到了终生以“礼”为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的这种坚守自己原则的行为多次受到了他的老师孔子的称赞。

大多数人为人处事虽然都有自己相应的行为准则,但是能一生都坚持自己原则的人却不多。这其实也正体现了坚守原则的可贵。而单就行善而言,我们应该抱持着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哪怕是小恶也不做,即便是小善,也愿意去完成。坚持行善,哪怕是小善,最后也会积累成一种大善。

因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需要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便遭遇威逼利诱也不应该妥协。同时,我们应该将行善纳入到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当中去,为善行则得善果。物虽微小,勿私藏之【原典再现】①②③④⑤⑥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重点注释】

①物:指东西。

②私:私自、偷偷地。

③藏:其本义为将粮食收起来,后引申为隐藏、收藏。这里的“藏”指的是隐藏、藏匿。

④亲:指父母。

⑤心:其本义指的是人的心脏,后引申为心情、中心等释。这里的“心”意思是心中、心情。

⑥伤:悲伤、难过。【白话翻译】

东西纵然很小,但也不能私自藏匿,如果私自藏匿了,会让父母心中感到悲伤、难过。【鉴赏评议】“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是《弟子规》围绕为人子女的日常品行所提出来的要求。这句话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读:一是从尊重父母的层面来理解,它要求子女在父母面前不该有所隐藏,哪怕是再小的东西都应该让父母知晓;二是从恪守品行的层面来理解,它要求即使是再小的东西,也不能够偷偷藏匿,如果藏匿,那便是品行不够良好的表现。

也就是说,如果有子女违背了这句话私自藏匿,那就在两个层面上都违背了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仁”的思想。一方面是不尊重父母,没有达到“孝”的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人不够磊落,没有达到“信”的标准。倘若身处封建社会,那这个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都很难得到认同了。

当然,即便是现代社会也不提倡这样的私藏行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浓厚的血脉亲情,没有必要因为蝇头小利而与父母产生嫌隙。私藏不仅于孝道有亏,更不利于个人声名,因此,我们为人要坦荡。【深度解读】为人要坦荡《弟子规》警示世人:为人要坦荡。所谓坦荡就是不能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更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违背做人的原则,做出不道德的事,那样不仅会有碍自己的品行,也会让父母感到伤心。

公仪休曾经是鲁国的博士,他才华横溢,后来被任命为鲁国的国相。公仪休为人处世一直谨遵法度,因循事理,坚持自己的原则。文武百官见了,也都以公仪休为榜样,坚持原则,秉公做事。

有一次,一个人听说公仪休喜欢吃鱼,于是他带来了鱼要送给公仪休,公仪休坚决不接受。这个人很奇怪地问:“明明听说您喜欢吃鱼啊,可是我送鱼给您,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说:“就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能够接受啊!如今我身为鲁国的国相,大可以用自己的薪水给自己买鱼吃,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但如果我今天收了你的鱼,然后被罢免官职,那我就没有了薪水,不能再给自己买鱼吃了,况且,失去了官职之后,还有谁会给我送鱼呢?所以,这鱼我绝对不能够接受。”这种坚持原则的行为其实也正是为官者清正廉洁的应有之义。

所谓“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意思是说拿俸禄的人不能与老百姓争夺利益,得到了大的利益的人不该再去贪图小便宜,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东晋时有名的贤德官员陶侃就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陶侃从小就特别勤奋,为人也孝顺。长大后,他成为掌管渔业的一方官吏。

有一次,陶侃托人带了一坛咸鱼送回老家给他的母亲,但没有料到的是他母亲却将这坛咸鱼原封不动地让人送还了回去。陶侃的母亲还给陶侃寄去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你是为国家做事的官员,应该为国家、为百姓谋福祉,怎么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趁机侵占百姓的利益、谋夺国家的东西来作为礼物孝敬给自己的母亲呢?虽然这份礼物不过是小小的一坛咸鱼,但这样的行为同样是违背为官须清廉的原则的,这一小小行为已经足以让你背负不廉洁的名声了。

陶侃看完信以后,有了深刻的感悟,他更加明晰了自己作为一方官员的责任和义务。自此以后,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勤政爱民为己任,绝不贪取百姓的丝毫利益,后来终于成为名留青史的清官。

可见,无论是公仪休还是陶侃,他们都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抛去小利,坚持大义,不让小恩小惠玷污自己的高洁品行,这样的官员才会被百姓称赞,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郑板桥在山东做知府的时候,曾大笔挥就了这样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有着深刻的自我认知,清楚地知道哪怕是小官小吏也要关心百姓疾苦,而不应去与民争利。为官就要为民做主,做人就要坚守底线。如果不能坚持做人的原则,那很容易就会走向贪污堕落的深渊,到那时不仅会毁灭自己的一生,还会连累自己的家人背负不好的名声。

所以,哪怕在一件小事上,每一个人都要杜绝欲望的诱惑,不被糖衣炮弹所侵蚀,坚持自己的原则,恪守做人的底线。这是所有人需要努力去做到的,也是所有有原则的人需要去坚持的。顺从父母,真正尽孝【原典再现】①②③④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重点注释】

①所:本义为地方、住所,在古代汉语中多被用作文言虚词,此处指所……的人或事物。

②好:多音字,喜爱、爱好的意思。

③具:本义为供置,后引申为具备、完备、都有等义,此处指置办、置备。

④恶:指厌恶、嫌恶。

⑤去:本义为离开,后引申为失去、抛弃,此处指除去。【白话翻译】

父母喜欢的东西,尽心尽力地去置办奉上。父母厌恶的东西,慎重地除去。【鉴赏评议】《弟子规》要求我们作为儿女应该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多为父母考虑。父母喜爱的东西,一定要尽力去帮父母置办好。因为绝大多数父母给自己的孩子买东西特别舍得花钱,但是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却舍不得。所以作为子女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满足父母的愿望。

此外,父母厌恶的东西,包括父母对我们身上一些不好的做法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的不认同,为人子女者都应该表示理解,并尽力去改正。

因为父母的生活经验多过我们,有时候他们所说的道理,可能我们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理解,但我们不应该急于去否定它,而是应该试着去理解,甚至尝试去改变。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实践证明确实如父母所言,那我们就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并认真进行改变。【深度解读】孝者,顺其心《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这其实跟“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是一个道理。父母喜欢的,都去为其置办;父母厌恶的,都尽力去改正,这不正是不违背父母的心意吗?正所谓“孝者,顺其心”,顺从父母的意愿就是最大的孝。

这样的孝子故事不少,王祥便是其中之一。王祥特别孝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后来续娶了一位后母——朱氏。他的后母不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还喜欢指使王祥干各种活计,让他去放牛、打扫卫生等。

王祥有着拳拳仁孝之心,所以即使后母这样对她,他都毫无怨言,反而对后母更加尊敬了。碰上父母生病的时候,王祥都会衣不解带地服侍他们,并伺候他们服用汤药,还在每次喂汤药之前,自己先尝一尝。

有一次,他的后母突发奇想地要吃新鲜的鱼。那时已经是大冬天,天寒地冻,河流湖泊都已经结冰了,王祥只能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然后趴在冰面上用自己的体温将冰融化,再去打捞新鲜的鱼。等他历经千辛万苦捞到鱼之后,便二话不说拿回去交给自己的后母。乡邻们对王祥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十分同情他,他的孝名也在乡亲邻居的口耳相传中闻达天下。

据说,后来王祥的家乡出现了一种特产藕,那种藕鲜嫩多汁,味道甘美,名字叫九孔藕,它比一般的藕多一孔,人们说那多出来的一孔就是感念于王祥的至纯至孝而长出来的孝心孔。

还有一个叫郯子的人,同样是因为孝心而被人们广为颂扬。据史籍记载,郯子的父母亲年纪都非常大了,眼睛不好。有一次,两位老人特别想喝鹿乳,郯子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便独自到深山里面,披着鹿皮混在鹿群当中,趁机偷偷挤取鹿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