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进展集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8:04:44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丽英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进展集萃

现代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进展集萃试读:

前言

护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整体护理效果和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护理健康教育不仅使病人增加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还能极大地改善疾病的预后,减少残障的发生。同时,护士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护患关系也会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在全国各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均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关注,健康教育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也层出不穷。探询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提升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水平,有效地对各类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本书编写的目的。

全书共八章,内容涉及病人健康教育的有关概念、病人教育程序、护理健康教育方法、病人教育技巧以及内外妇儿病人的健康教育。涵盖常见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指导、检查与治疗知识指导、护理知识指导、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等,参编者结合各自工作多年的临床宝贵经验,充分考虑目前临床护士开展病人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将健康教育理论与临床实践融于一体,既向读者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有关病人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又提供了简单、具体、可操作的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病人健康教育指导,有利于病人在就医或住院期间了解自身疾病知识,获得自我保健护理知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疗和护理,达到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的目的。

该书不仅是护士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医院其他医务人员、护理学师生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参考书。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健康教育领域发展迅速,书中内容难免存在疏漏与欠缺,望护理界、健康教育界的专家、同行及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以便不断完善,为促进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编者2014年5月第一章护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护理服务追求的终极目标。护理人员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通过健康教育,唤起公众的健康意识,使他们改变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纳有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学习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使护理人员掌握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并能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保证健康教育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水平的目的。第一节健康与疾病一、健康概念的演变

人人希望健康,并且把健康和幸福联结在一起,把健康和社会进步联结在一起。但什么是健康,却有不同的理解;怎样维护健康,也有不同的途径。

人们追求健康是与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生物科学和医学的进步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生物医学把人简单地当做生物有机体来研究,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方面,忽略了人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在健康的概念上也有明显的反映。《辞海》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提法比“健康就是没有病”要完善些,但仍然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因为它虽然提出了“劳动效能”这一概念,但仍未把人当做社会人来对待。对健康的这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被公认是正确的。(一)古代健康观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人们就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而且始终把理想的健康状态作为一种追求。中国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古代科学、哲学、医学的书典中自然不乏对古人健康观的记载和诠释。早期关于健康的论著多把“健康”与“长寿”相提并论,人们追求健康的实质是在追求长寿。《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皇帝对健康与长寿问题的困惑。皇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何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精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此类的论述特别以我国古老的、土生土长的道教为多见。道教认为,生乃道之别体,修道在于保性命之真。奉行生道合一。这就规定了道教的出发点在于保全自我,以求长生。同时,道教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天之道乃人之理也”。在这样的宗教哲学观的指导下,人们在研究宇宙秩序的同时,更多是在思考人体内的“秩序”。中国古人所讲的养生,主要是指“内养”,也就是说要从改善身体的内环境入手,通过内视入静、呼吸调节、意念冥想、肢体导引、欲望管理等一系列的手段,来保持健康、不生病,进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古人对健康的研究是基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研究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身体是形式或工具,灵魂是身体的目的和动力的心身二元论观点。这种观点提示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考虑需要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身心统一的观点。纵观中外哲人与医家的思想可以看到,古人的健康观是一个整体健康观,即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人体与宇宙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国古代的中医、气功,印度的瑜伽术等是古人进行健康干预的主要手段,而这些都强调从人体的整体入手进行调理,调动人体本来的免疫功能以抵抗疾病。中医则采自然之精华——中药来调节人体内在的功能。古代中医、气功理论源于古代朴素哲学。中国著名的阴阳五行图(又叫双鱼图)很好地反映了古人对世界的理解,即世界上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两种属性,阴阳相平衡且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平衡和转化是持续发生着的。

古人的整体健康概念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哲人和医家的聪慧与先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对更精细的健康概念探索的无能,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可能让他们对人体的微观世界进行深入的探索。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控制能力也是微乎其微的,整体健康观的产生更多的是哲人“思辨”的结果。(二)近代健康观

虽然古代已有医家开始对病人实施手术,但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系统认识是开始于近代。近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不再去追崇那种思辨的哲学,转而利用工具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认识人类自身。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得人们有能力去探索人体的微观世界,精细的工具可以使医生能够完成更复杂的手术。血液循环理论的诞生,使得人们开始将物理学中能量的概念引入人体生理学,并开始研究人体能量代谢过程。近代科学的发展解决了人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问题,因而“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认为科学无所不能。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开始了“物质主义”、“结构主义”的探索。

近代社会,医学、生物学对人类的贡献可谓空前重要,人们控制了许多传染病,能够治疗许多过去认为的不治之症,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医学、生物学的研究就更加依赖,并期待着用医学的手段控制人类的健康,用对人体生理、病理,甚至细胞生理、细菌学的研究成果来控制疾病,延长人的寿命。所谓“生物—医学”的健康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现代健康观

1.四维健康概念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使得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利,使人们对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信息社会”在推动经济、政治、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新的健康问题已油然而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亚健康”、“灰色状态”等健康问题困扰着人们。人们开始认识到,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远不能诠释和控制我们的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它成立的时候就将新的健康概念写进他的宪章中:“健康是指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都处于完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这个健康概念被称为是“三维”健康概念。

现代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人们的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使得部分人为获取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道德失衡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乃至个人发展的突出问题。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道德健康纳入到健康的概念中,新的健康概念包含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的内容,即“四维”健康概念。

2.动态健康概念及“体适能”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四维健康概念虽然得到了全球的一致认可,但它所阐述的是一种理想的健康终极状态。他对健康促进与健康控制并不具有方法上的指导意义。因此,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了“动态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人有时是非常健康的,有时又是有病的,甚至有时可能患上严重的疾病。生活方式的改变就会引起健康状态的改变”。美国运动医学会积极倡导人们从事科学的运动锻炼,并以“体适能”水平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水平。所谓体适能就是指人的适应环境和运动活动的能力,它包括心肺耐力、肌力与肌耐力、平衡与柔韧能力、身体成分四部分。这种理论似乎又回到了机械唯物主义立场,用结构要素的方法来考察健康问题。事实上,动态健康概念与体适能理论也是在整体考察健康实质的前提下,为提高对健康状态的控制而提出的。体适能理论认为,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评价健康与健康概念本身一样复杂。体适能反映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即反映了人的身体的“性能”,因而可以反映人的健康水平,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健康干预、健康促进提供了具体方法。二、科技与社会对健康概念的影响(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健康概念的影响

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改变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无疑也改变着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从健康概念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如何全面地把握健康的概念,如何控制健康的问题。甚至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开始尝试运用现代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的研究成果,对健康进行评估与控制,创立了一门新的技术——健康管理。作为一项新技术,健康管理把对健康的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成果结合起来,把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综合应用到对健康的研究当中,把研究成果直接与市场联系起来,开创了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可以说,健康管理不仅仅是一项新技术、新学科,而且更是一种新的科学研究范式。

分子生物学、医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现代物理学、数学的研究成果又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检测能力。其结果是强化了人们的科学主义思想,进而促使人们去研究“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问题。在促进人类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确功不可没。然而,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带来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道德问题又在损害着人们的健康。现代科学技术已不能包揽解决健康问题的重任。(二)社会发展对健康概念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似乎永远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但是,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又必须由社会本身去消化,这就促使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探索健康问题,控制健康水平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能,但它带来的对健康的不良影响需要由社会的发展来解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四维健康概念就增加了“社会适应”、“道德健康”这样的社会学范畴的内容。现代社会将健康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多学科的探讨,从医学、生物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管理学,进而扩展到环境资源、经济学等学科。学科的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使得人们对健康的研究也在微观和更加宏观的方向上深入发展。的确,影响健康的因素既有宏观的自然界,甚至宇宙中的变化,也有微观的细菌、病毒。既有可量化的医学、生物学影响因素,又有只能模糊量化,甚至难以量化的社会学、心理学的影响因素,如人际关系、自我效能、焦虑、社会动机等。对健康的研究也需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协调配合。

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全人健康(Wellness)”的概念绝不仅仅是医学、生物学研究成果的结晶,而是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甚至政治、经济之大成的产物。因为西方国家早就意识到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作用。因此,社会的和谐也是最大的健康促进因素。三、不同社会时期的健康价值取向

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很低,人们不可能认识到很多的关于健康的实质性的问题。同时,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相互交往与沟通的渠道很少,人际交往的范围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很小。人们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寿命的长短。我国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古人关注健康,其核心价值在于健康能够长寿,而且强调个人健康。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工业化生产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某些行业还出现了职业病,因此,健康被认为是坚持工作的前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由此看来,近代工业革命使得人们的健康的价值观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即健康为个人发展。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健康价值观已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们关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人们关注个人的健康,也关注他人乃至全社会的健康,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良影响也影响到健康水平;人们关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从古代到现代,健康的概念从整体的健康观到因素分析的健康观,再到全人健康的整体健康观,健康的概念也走过了螺旋上升的过程。如今,除了医学、生物学界的科学家们,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许多学科的专家们都在研究健康问题。未来社会,健康将会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同时,各行各业都将以健康主题引领行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健康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四、疾病概念的演变(一)古代疾病观

早在距今约10万年的原始公社时代,人们就开始接触疾病和治疗的一些问题,虽然那时不可能提出关于疾病的定义、概念,但由于日常生活的积累,产生了由经验所获得的医学技术与药物。早期的原始医学,虽然内容比较贫乏、幼稚,但基本上还是根据朴素的自然观来看待疾病的,如首先由于生存的需要,人们较早地学会了观察与饮食有关的疾病,学会了识别能吃和不能吃、有毒和无毒的植物。

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字已经形成,医学有了萌芽,对疾病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根据对人和动物各种疾病及患病过程的观察,从朴素的自然观出发,再加上主观的观察,对疾病做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如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根据恩培多克提出的“四元素”说(水、火、金、土)的哲学观点,创立了“液体病理学”,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血、痰、黑胆、黄胆)决定的,疾病是由于四种体液不正常混合和污染的结果;与此同时,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提出一切疾病都是由身体密度改变而发生的,而后Asclepiades根据这一观点创立了“固体病理学”,认为人体和自然界的所有物体一样,都是由很小的颗粒——原子组成,这些原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进行着规律的运动,并有一定程度的摩擦。而原子之间的位置和摩擦正常与否就决定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中国古代提出的阴阳五行学说,也是这种原始朴素自然观的疾病认识的反映。古代朴素的疾病观虽然是幼稚的,带有相当的主观猜测性,但它把疾病的发生同人体的物质变化联系起来,对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现代疾病观

现代医学形成以后,人们对疾病的概念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疾病是由医生治疗的不合需要的状态 这是近代医学对疾病较为早期的认识,是在人群中流行的一种通俗的疾病观。该定义只是从外在的约束方面去考虑疾病,未涉及疾病的实质和特征,没有说明疾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它不是科学的医学定义。无论对临床工作者、病人和一般人的保健都无积极意义。

2.疾病是不适、痛苦与疼痛 把疾病与不适、疼痛与痛苦联系起来,反映了疾病某一方面(症状)的特征,对区分正常人与病人有一定帮助。但这一定义亦缺乏科学性,因为疼痛与不适只是疾病的一种特征,并非疾病的本质,更不是疾病的全部,以疼痛、不适来定义疾病,显然是片面的。事实上,在临床实践中,许多疾病并非以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如结核、糖尿病等。相反,在另一些情况下,主观感觉疼痛与不适也不一定是疾病,如长牙、月经、分娩等。因此,以疼痛、不适等症状来定义疾病,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更不利于疾病的预防。

3.疾病是社会行为、特别是劳动能力的丧失或改变 此定义是对疾病定义的价值判断,其特点不是从疾病本身固有的本质特点出发,而是以疾病的社会后果为依据。因此,这一定义不是医学科学的定义,而是社会学的定义。

4.疾病是生物学的变量,是功能、结构、形态的不正常 这是一种很有影响的疾病定义,也是近代生物医学所持的一个基本观点。这种疾病观是伴随着现代医学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不断丰富的。把疾病视为生物学的变量,视为功能、结构、形态的异常,要求人们从身体结构、功能、形态的变化上来认识和确定疾病,认为一切疾病都应该从生物学的变量得到解释,这是人类长期追求对疾病本质认识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这种观点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建立在本体论和唯物主义基础上,把握住了疾病的本质,排除了对疾病认识的种种唯心主义观点,为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切实的操作性的可能。但这一定义也有不尽完善之处,它没有给疾病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留下余地,过分强调疾病部位结构、功能、形态的改变,必然导致忽视全身整体机能。正因为这个学说带有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色彩,使愈来愈多的学者继续探求新的对疾病的认识。

5.疾病是机体内稳态的紊乱 内稳态是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法国生理学家Bernard认为,生理过程是维持内稳定中的平衡,而疾病过程是内稳态的破坏。应该说,指出疾病过程是内稳态的破坏,把疾病看做是机体发育中的内部平衡,出现了破坏与不和谐的概念,用整体观点取代局部定位的观点,在认识上是一大进步。

从以上对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疾病定义的讨论可以看出,这些定义都存在不尽完善之处。那么,究竟怎样给疾病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呢?我国学者认为,要给“疾病”下一个科学(医学)的定义,应首先明确“疾病”定义应包括哪些内容,应该反映和概括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研究成果,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现代疾病观定义应包括以下特征:(1)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上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是生命现象中与健康相对立的一种特殊征象。(2)疾病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偏离或破坏,表现为机能、代谢、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超出正常范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和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障碍。(3)疾病不仅是体内的病理过程,而且是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是内外因作用人体的一种损伤的客观过程。(4)疾病不仅是躯体上的疾病,而且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完整的疾病过程,常常是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给疾病下这样一个定义:疾病是机体(包括躯体和精神心理)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一定部位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部及机体与外部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况的偏离或终结。(三)生病、疾病状态与疾病

在讨论疾病概念时,对生病、疾病状态与疾病加以区别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疾病的定义要求。

生病、疾病状态与疾病,在中文字义上确实是有区别的。生病的英文一般用Illness,名词。疾病则用Disease,名词。疾病状态类似英语的Sick。《英华大字典》对Sick的中文译意为:有病的,苍白的,不健康的,形容词。据此,Sick大致相当于中文的疾病状态。

1.生病 生病是指患者本人或他人对其所患疾病的主观感觉。比如,他自己感到难受、疼痛、不舒服,因而他认为自己生病了。对于一个生病的人,常常习惯于说:“我觉得病了”,“他看起来病了”,“我的脚趾受伤了”等。生病常常是身体上、心理上不适、厌恶、不愉快、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故可以把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障碍造成的某种痛苦或损伤确定为“生病”。

2.疾病状态 “疾病状态”是对自我感觉或他人认为“生病”的人的各种症状进行测量或测定的表述,或者是用病理生理等各种科学语言概括加以解释的可观察现象。例如,一个自我感觉“生病”的人,他的“疾病状态”可能是,体温38.5℃,血压偏高18.62/13.3kPa,在下腹部有压痛、痛苦病容等。“疾病状态”与“症状”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一致。凡机体组织器官因功能性或实质性(病理性)的改变而产生的不适感或异常表现,都可称为“疾病状态”或“症状”。疾病状态大多为医生通过问诊或各种检查对病人患病后的种种状态所作的表述,当然也包括患者本人的主诉内容,但这种主诉已不是那种“我生病了”的笼统感觉。

3.疾病 疾病一般是指对疾病状态所作的病理生理学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生病”和“疾病状态”是一种现象群。“疾病”是一种解释结构,是以理论来说明疾病状态,包括生病。因此生病或疾病状态是被解释项,而疾病是解释项。这就是说,当我们使用“疾病”这一名词时,实际上就是根据科学理论和知识对症状或疾病状态的科学说明。

4.生病、疾病状态与疾病三者的关系 生病、疾病状态与疾病的含意各有不同,但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明确三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正确的处理和对待病人的主观感觉、疾病状态与疾病,正确认识医护人员的职责与使命。

应该看到,三个概念的目标虽有共同性,但其价值判断和文化背景却有可能不同。一个病人可以从各种不同动机出发来表述、反应自己的生病现象,但作为医护人员则只能以科学为依据,来表述疾病状态,提出疾病诊断。三者的共性特征表现了三个概念从现象到本质的这一客观过程。生病是医生、护士过问的起点,是对疾病状态本质性的揭示。(四)判定疾病的方式及生病反应

1.一般人判定疾病的方式 包曼在研究如何区分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后,提出判定疾病的三种方式:(1)是否出现症状和征象:发烧、疼痛是常见的症状,若持续存在,通常会认为自己生病了。(2)个人的直觉:是指自己的感觉,若觉得“很好”或“还好”表示健康没问题,若感觉“不太好”或“情况很差”,即表示已经生病了。(3)以能否执行日常生活活动来判断:以完成工作的能力为标准,如某一个人在上5层楼的阶梯时,出现严重的气喘,则会怀疑自己生病了。

2.一般人对生病的行为反应 通常当人们感受到某些不舒服的症状时,可能会出现下列行为反应。(1)没有行动或延迟行动:当人们所感受到的症状并不太严重时,可能不会采取求医诊治的行动。(2)采取行动以求协助:当人们感受到疾病所带来的不舒服或威胁时,可能会与其家人或朋友谈论其所感受的症状或不舒适。有些人可能会进行自我诊断及自我治疗,而有些人则会寻求医护人员的协助,去诊所或医院看病。(3)踌躇:有些人可能会对是否求医诊治感到犹豫不决。一方面希望能及早解除身体不适,但另一方面又害怕诊断和治疗过程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和痛苦。(4)采取对抗行动:有些人可能会借着不断工作或增加自己的活动,来否认生病的事实。有些人则可能到处求医,以证明自己并不是罹患了什么不治之症。

3.一般人对确认疾病的反应(1)焦虑:每一个人在得知自己患病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也可引起某些身体或情绪上的症状。(2)震惊:很多人在听到自己被诊断出某种严重疾病时,常会有震惊的表现,处在震惊期的病人,常无法清楚地思考或合理地行动,可能会出现某些自发性的行为,如精神兴奋、滔滔不绝。当震惊的感觉稍获缓解之后,可能会出现生气、害怕、抑郁等情绪反应。护理人员在此时若能提供一些支持和保护性护理措施,常可给病人某些安慰。(3)否认:处在震惊期的病人,大多会否认其患病情况。否认是一种自我防卫机制,也是暂时维持心理平衡的方法。病人常会以否认症状的存在或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而避免面对所恐惧的病情。大部分病人否认的过程会自然消失,然后逐渐地适应。强迫病人放弃否认,面对事实,不一定具有治疗价值,有时会使病人更加痛苦。(4)怀疑:有时病人会以怀疑的态度面对其疾病,并不是否认诊断的正确性,而只是希望找些理由让自己暂不要去面对此种冲击。(5)询问:有些人当被诊断为癌症时,常会问:“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会得这种病?”“我会不会死?”或“有什么特效药可以用?”等。对于病人所询问的问题,有时是找不到答案的。虽然如此,病人若能将其所担心的问题提出,通常即可缓解其内心的压力。(6)害羞和罪恶感:有些病人往往会认为生病是自己行为不当的结果,认为生病是对他的一种惩罚,内心常会产生害羞和罪恶感。尤其当罹患不被社会接受的疾病,如性病、艾滋病时,常会觉得无地自容。(7)孤独感:生病的时候,经常会觉得自己和别人是分离的,常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如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协助。(8)退化和依赖:当一个人生病时常会出现一些退行性和依赖性的行为,此类行为最常见于老人和小儿,如果时间不长或不太严重,应以接纳的态度,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9)拒绝:当一个人罹患不能被社会接受的疾病时,不但可能被社会遗弃,也可能被家人、亲友们所拒绝。(10)害怕:害怕是对可能发生的不愉快、疼痛或侵袭性检查和治疗的情绪反应,害怕的原因很多,常见于对陌生环境、疼痛、失去身体某部分或残废、孤独、被遗弃、经济负担、死亡等。(11)退缩和抑郁:在生病期间出现退缩和抑郁的感觉是正常的,如果病人退缩和抑郁的时间过长或程度较严重,应给予关心,必要时安排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12)矛盾:有些人生病时的反应方式有点反常,例如,在听到自己罹患的疾病时大笑,或觉得可以住院不工作而高兴不已。诸如此类的矛盾现象,护理人员应设法了解,以便提供有效的处理。

4.生病的适应过程 一般人在生病时,大至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的适应过程。(1)疾病开始期或过渡期:在疾病开始期,病人可能会感觉不对劲、不舒服以及容易疲倦等,在情绪上可能会出现焦虑、害羞、罪恶感或否认情形;在接受检查过程中,病人内心可能会有明显的冲突;可能会要求取消检查或拒绝接受检查;有的病人可能会找不同的医生看病,希望获得正确诊断或证明原先的诊断是错误的。

在疾病开始期,护理人员应发挥同情心,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以积极的态度护理病人,不直接对其否认作处理,以免使否认变得更强烈,或使病人失去适宜的自我保护措施。此外,应采用治疗性会谈,了解病人的感受与内心冲突,协助病人认清所处的环境或身体状况。(2)接受期:病人在了解自己确实生病后,大多会放下工作,注意自己的康复情况。在此期间,病人已不再否认患病,能接受生病的角色。但此时有的病人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有退行性行为,依赖性增强,比较被动,对周围事物可能缺乏兴趣。此期,病人也可能会出现愤怒、生气等行为反应,或自觉有罪恶感,或对治疗与护理工作吹毛求疵。

护理人员应设法了解此期病人的心理感受,接受其情绪发泄,鼓动病人表达其感受而不与其争辩。此外,应让病人参与治疗、护理或教育计划,给病人自己做决定的权力,鼓励病人自我照顾,当病人愿意参与计划并能负起部分自我照顾责任时,其焦虑程度会有所减轻,而且会逐渐由依赖转变为独立。(3)恢复期:在病人病情好转后,会逐渐恢复原来的健康状态,大多数病人逐渐恢复独立,依赖性减低,不再退化,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能重新负起成年人应负的责任,与他人的关系也恢复正常,脱离被保护的情况,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增加,准备重新回到社会中,继续扮演其社会角色。但也可能会有少数病人不愿放弃“病人角色”,尤其在因罹患疾病与接受治疗而必须改变其原来的工作时。

此期,护理人员应激发病人恢复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对不愿放弃“病人角色”的病人,应逐渐放松保护,以指引的态度,鼓励病人去尝试新的技能,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给予协助,以重建其独立的信心。此外还应促进病人与家属的沟通,避免忽视病人所关心的事物。

总之,当一个人生病时,会产生多种情绪反应,病人为了适应患病后的身体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家人和亲友的反应,以及面对各种检查和治疗,常会变得比较敏感、多疑。此时,护理人员如能尽可能多地接触病人,并以耐心和智慧去发挥其专业特长,给病人以理解、支持和康复指导,将会使病人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自尊心,促进其早日康复。五、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一)健康与疾病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个体从健康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从处于低危险状态发展到高危险状态,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形成疾病。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期间的变化多数不被轻易地察觉,各阶段之间也无截然的界线。在形成疾病以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可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质变过程,无论是飞跃还是渐变,都是两种状态之间的过渡。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原则上都要经历中间状态的一切过程。这种中间过渡状态即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被认为是一种非病态非健康而有可能趋向于疾病的状态,又称“次健康”、“病前状态”等。现代医学家认为在人的生老病死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中就存在下面几种相互关联的状态:健康—亚健康状态—疾病—死亡。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孕育过程。在疾病发病之前,许多人在不同程度上处于不完全健康的状态,它们有时接近于健康,有时接近于疾病,但又不是健康人,也未成为病人,而是病前状态,或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一个人在健康与疾病连续线上的位置,每年,每月,每日,每时都在改变,其改变受发生在个人生活中的事件及个人老化过程的影响。没有疾病的人不一定是健康,而表面上健康的人也未必没有疾病。因此,健康与疾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个人经常持续地来回于两者之间,个人的健康状态总在这一连续过程中不断地移动,有时偏向健康的一端,有时则偏向疾病的一端,健康极佳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可能并不存在。(二)健康与疾病观点对护理健康教育学的意义

1.明确护理健康教育的对象 从健康与疾病的动态过程我们可以明确,患病的人可以通过有效的医疗促进恢复健康,健康的人也可能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而罹患疾病。因此,从健康与疾病关系角度看,护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就不仅仅是病人,而是处在健康与疾病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全体人类。

2.明确护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分析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可以看出,从疾病到增进健康有两条渠道,这两条渠道可再次通过健康的途径连在一起。一条渠道是“疾病—防治—维护健康”;另一条渠道是“疾病—调养—康复—增进健康”。护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以改善、达到、维护和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况。其主要任务是:帮助病人或健康人建立对预防疾病和保持自身健康状况的责任感,使之自觉自愿地担负起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创造有利于个体行为改变的环境,促进个体采用明智的决策,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指导病人掌握疾病护理、康复知识,认识“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意义,提高病人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和讲求生命质量的人。第二节健康教育相关概念一、健康教育起源

在人类原始时期生与死的斗争中,健康教育就开始萌芽,几千年前,原始人类之所以能够战胜恶劣环境,得以生存繁衍,就在于人类通过无数代集体劳动和自卫求生中悟出了预防为主的道理,经过千百万人实践和牺牲无数生命换来的防病、治病知识和技能,通过口授、目及,继承和积累,并不断加以修正,充实和发展提高,形成原始健康教育的雏形。然而追溯健康教育的历史,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应用于人类健康事业,尚起源于20世纪初。

美国从1925年开始最先兴起健康教育,经过反复探索,在实践中深化提高,至今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其社会学和医学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目前美国200多所高等学府开设了健康教育专业,20余所大学可以培养健康教育硕士和博士人才,全美健康教育中心在各州县都设有健康教育专业结构。美国的健康教育起步早,发展快,不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比较完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健康教育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此之前,由于受西方医学的影响,我国西医界人士曾以医学会的组织力量,开展了一些现代健康教育活动。但这些活动是分散的,自发的民间活动。专业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出现是健康教育事业兴起的重要标志。1935年7月,由胡定安、邵象伊等发起成立了中国卫生教育社。1936年中华健康教育学会在南京成立,推选朱章赓为理事长。这两个全国性健康教育群众性学术团体的成立,为促进当时健康教育群众性学术团体的成立,为促进当时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健康教育学术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带有鲜明的救国救民的进步意识;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许多学术论文都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探讨普及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法;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实际工作困难重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健康教育的开拓者无论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为健康教育的发展开创了先河。二、健康教育的定义

现代健康教育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国外开设健康教育专业也有90多年了。但直到现在,“健康教育”尚无一致公认的标准定义。其原因一是健康教育是一门年轻学科,正处于发展阶段,健康概念的演变和保健服务的需要不断地赋予它新的重要职能。二是世界各地生产水平、社会富裕程度、人口素质、卫生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很不平衡,各国人民保健需求也不在一个层次。加之各地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数量经历、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等也不相同,因此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在1984年,美国出版的格林及西蒙·毛顿编著的《健康教育概论》一书附录中,就罗列了1943~1980年美国卫生福利部,美国总统健康教育委员会、美国健康教育协会名词委员会和著名学者提出的定义达18种之多,连具有权威性的世界卫生组织历年正式文献中的表述也不尽相同。现举例如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教育的定义(1)1954年WHO在《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健康教育和一般教育一样,关系到人们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一般说来,它致力于引导人们养成有益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2)1969年WHO在《健康教育规划及评估专家会议报告》中提出:健康教育工作着眼点为人民群众和他们的行动。总的说来,共同的在于诱导并鼓励人们养成并保持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合理而明智地利用保健设施,并自觉地实行改善后人和集体健康状况或环境的活动。(3)目前最常引用的WHO健康教育处前处长慕沃勒菲博士在1981年提出的定义:健康教育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并知道怎样做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每个人都尽力做好本身或集体应做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二)我国学者对健康教育的定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和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健康教育是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改变的桥梁。三、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一词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见于公共卫生文献,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由于健康促进在全球发展迅速,其内容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现将有关健康促进的概念介绍如下。(一)健康促进的发展

1.WHO对健康促进的定义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美国健康教育专家格林指出:“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其中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自然的环境;支持即指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开发等各个系统。1995年WHO又提出“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会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健康促进的内涵基本包括个人行为改变和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和社会健康潜能。

2.我国对健康促进概念的认识 我国学者认为“健康促进”是以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健康。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努力改变人群不健康的行为,改进预防性服务以及创造良好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其内容包括政府立法,解决有害的生产、生活环境,支持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卫生保健工作;增加与改善预防性服务设施,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促进人民的健康;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信息交流与人员培训,提高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技巧。(二)健康促进的目的与构成要素

健康促进旨在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即充分发挥个体、家庭、社区以及政府和各部门的健康潜能,以求解决影响公众健康的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增进或保护健康,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健康促进的最终目的不仅是防治疾病,而是使人们达到健康、幸福的最佳状态。这是新的健康观和新的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影响健康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除人类的生物因素外,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们自身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二是有损于健康的环境因素,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健康促进至少应具备两大构成要素: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的人人参与的教育活动,传播卫生知识,使人们改变不卫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环境支持是指各级政府及领导采取行政干预措施,从组织、政策、经济等方面对健康需求(包括改善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支持,并建立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社会大联盟,通力合作,为群众创造健康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等生存环境。(三)健康促进的必备条件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有符合实际的计划设计,同时要注重科学的计划设计和评价。这是任何一个健康促进项目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综上所述,健康促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还有待人们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说,健康促进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适合时代特征的先进的公共卫生观念,同时也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四、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理论、方法及实践的一门学科。健康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群体及社区。研究内容为信息获得、整合和传播。健康教育学研究的方法涉及的相关学科较多,如医学、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因此,健康教育学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对提高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护理健康教育学

护理健康教育学是护理学与健康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以病人及家属为研究对象,利用护理学和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通过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提高病人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的能力,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康复、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六、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一)健康教育的目的

健康教育是一项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它的目的是:(1)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2)改变个体及群体不良的生活习惯。(3)使个体及群体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4)减低和消除影响个体及群体健康的危险因素。(5)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二)健康教育的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健康教育的目的,健康教育活动必须完成下列几项任务:(1)帮助服务对象(包括病人及健康人)建立对预防疾病和保持自身健康状况的责任感,使之自觉自愿地担负起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2)努力创造有利于个体行为改变的环境,促进个体做出明智的决策,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3)指导病人掌握疾病护理及康复的知识,提高病人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和讲究生命质量的人。七、健康教育的原则

健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活动,把健康知识传播给公众,唤起公众的健康意识,从而使人们树立对自己及社会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到卫生保健活动中来。为了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健康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护理人员在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教育时,应选择对其实用的内容,从而增加服务对象对健康教育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病人最感兴趣的通常是与自身疾病直接相关的健康知识,如内科病人最关心的是疾病的控制和正确用药等知识;外科病人最关心的是术后疼痛的处理、并发症的预防、功能的恢复及出院后的饮食、活动与休息。这些需求特点说明病人对待住院教育普遍持有实用主义的态度,所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时,应遵循实用、切题的原则,尽量满足病人的学习需要。

2.可行性原则 护理人员在执行健康教育计划时,必须考虑病人的状态能否接受,即护理人员制定的教育目标一定是通过病人的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而且实施教育的方式、选择的教育内容及方法也应具可行性,以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3.针对性原则 由于受年龄、职业、文化、疾病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病人对教育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因此,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将使受教育者更容易接受,并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如用文字资料进行宣传,对老人、小儿、文盲和有视觉、听觉缺陷的盲人、聋哑人就不适宜。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

4.阶段性原则 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要经历不同的治疗阶段,每个阶段治疗、护理的项目不同,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尤其对围术期护理的外科病人,术前、术后、出院前的护理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目的性。因此,教育工作应分期进行,使病人在住院的不同阶段都能获得实用连贯的健康指导。

5.循序渐进原则 病人在住院期间要接受的教育内容比较多,要使病人能有效地掌握这些内容,护理人员应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病人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不能将病人所学的内容,一次性和盘托出,或一股脑教完,这样做,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病人却因为对所学知识未进行巩固、理解、消化、吸收,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6.直观性原则 许多医学知识对病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抽象的。为加强病人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护理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习的内容在病人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和观念,使理性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些直观手段包括床边演示、图表、图解、录像、图文并茂的教育手册、现身说法和现场观摩等。运用直观手段可以克服理解抽象概念的困难,提高学习兴趣。

7.通俗化原则 健康教育的对象大多不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因此要将那些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变成通俗易懂的卫生常识,就必须通俗化原则。用病人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编写教育资料,表达教育内容,深入浅出,把深奥的医学、深刻的科学道理与病人日常生活用语、俗语、地方话等联系起来,用病人能理解的口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防止用病人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

8.保护性原则 任何护理措施都必须注意对病人及家属的身心保护。如对癌症的初期病人,护理人员可通过保护性健康教育措施,增加病人的适应性,使病人安全度过心理危险期。

9.病人及家属参与原则 病人教育是护理人员与病人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病人及家属能否积极参与学习对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对不能参与学习的病人,应以病人家属作为教育对象。尤其对需要进行家庭护理的病人,如家庭预防褥疮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留置尿管护理、鼻饲护理、人工肛门护理、伤口换药和家庭全胃肠道营养护理等,更需要家属参与教育,以便掌握家庭护理技术,为病人做好家庭护理。

10.激励原则 病人学习由于受兴趣、动机、求知欲的影响,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不尽相同。对健康教育有浓厚的兴趣、有明确的动机和良好求知欲的病人,其学习行为一定是积极的、主动的、自觉自愿的。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利用影响病人学习的积极因素,激发病人的学习兴趣,促进病人主动参与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激励原则,利用激励手段激发病人的学习动机,提高病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利用反馈机制对病人学习效果做出及时评价。充分肯定病人的学习效果,利用以往学习经历和现实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激发病人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第三节病人教育概述

病人教育是指以医院为基础,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病人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的主体,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病人教育现状(一)病人教育的起源

病人教育实际上是医院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有医院和病人的关系存在,就有病人健康教育。和许多学科一样,病人教育也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护理领导人就看到向家庭传授清洁卫生和疾病护理知识的重要性。

但有关病人教育的资料,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退伍军人行政协会的刊物。该协会与现在医疗保险公司的性质相似,负责退伍军人的医疗照顾。该协会就极其重视病人的健康教育,以减少长期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可以说,病人教育最早是由保险机构提出来的。(二)病人教育的现状

20世纪60年代,美国健康保险业在第十次年会上提出“医院是指导病人建立积极健康习惯的最好时机,一所医院在健康教育上所从事的努力,其成效可以从那些已成功地恢复其健康生活的人数中看出来”。1964年,美国医院协会提出了“医院也是教育机构”的观点,并强调健康教育是高水准保健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这不仅推动了医院健康教育的合理化,而且也成为认识护理程序的里程碑。

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指导一个委员会来研究全国性健康教育问题,该委员会于1973年调查研究后提出建议:每一所医院,对病人及家属(不论门诊或住院)都应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其费用应由保险机构支付,并建议对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岗前训练和在职教育,提高其健康教育水平。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健康维护组织法》的制定标志着病人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联邦政府将健康教育费用纳入预算之内,正式确定了病人教育的地位。据1978年一项调查表明,美国至少有近3000家医院开展了病人教育。

1986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公共卫生组织研究发展了一套五步骤教育模式,即确定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需求,建立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评价。美国将这个步骤及其方法出版一专册,成为医院病人教育的第一本工作指南。

目前,美国的7000多所私立和公立医院,已全部开展病人教育工作,医院普遍设立病人教育部,由专职教育人员、临床护士、理疗师、营养师、药师等组成的教育指导小组负责对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和出院病人提供教育服务,免费提供教育资料。病人教育工作已经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我国病人教育刚刚起步,但对住院病人的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早已有之。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整体护理观后,病人教育被纳入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病人教育的研究和培训工作也随之兴起。1997年,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被列入国家级继续护理学教育项目,一些大、中专护校在实施护理教学改革中,开始将病人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北京、天津、湖南、辽宁等省市也专门发文强调开展病人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医院相继成立健康教育科。1998年10月中华护理学会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联合发起组织“健康世纪行”千家医院百日竞赛活动,以评比竞赛的形式推动医院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病人教育工作起步晚,发展也不平衡,缺乏计划性、科学性,不少医院还停留在一般的防病知识宣传和环境美化上,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治疗因素加以发展,没有与医院一体化保健服务的改革挂钩。医院职能仍停留在单纯的治疗服务上,健康教育的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医护人员承担教育的分工不清,作用发挥不够,这些都是影响病人教育的不利因素。因此,在转变医院职能的大卫生观指导下,如何建立符合国情的病人教育模式是医院健康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二、病人教育的理论依据

从现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时代起,许多有影响的护理学家就一直致力于探索推动护理学向独立学科发展的理论。他们从揭示护理学的本质和内在发展规律入手,对护理对象、护理目标、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和护理活动的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有关对护理模式研究的成果为病人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这些理论的要点介绍如下。

1.南丁格尔(Nightingale)护理理论 Nightingale认为人是一个被动的自然道具,不论是健康的人,或是生病的人,都会对自然界中的定律有所反应。因此,护理的目标是以自然的力量作用于人,使人恢复健康或维持健康,进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况。护理活动的内容是: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持续不断地观察病人;适当地运用环境中的因素,以保存一个人维持生命所需的体力。

2.韩德森(Henderson)护理理论 Henderson认为人是一个完整、完全且独立的生命,具有14种基本的活动,护士独特的职能是帮助病人或健康人进行有益于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安宁)的活动,帮助病人尽快地独立,减少依赖。

3.佩普洛(Peplan)护理理论 Peplan认为人是一个发展中的生命,每一个人都会追求生理需要的满足感,以及人际间的安全感与接触。因此,护理是涉及人们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治疗过程,护士是促进个体向自然发展的保健队伍中的一员。护理又是一种教育手段,目的是使人的个性向着创造性、建设性、生产性、个人和社会的生活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