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11:07:43

点击下载

作者:张伯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儿科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中医儿科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儿科学/张伯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总主编;马融,韩新民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0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ISBN 978-7-5132-5712-1

Ⅰ.①中… Ⅱ.①张…②世…③马…④韩… Ⅲ.①中医儿科学—中医学院—教材 Ⅳ.①R2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00103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 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16.5 字数377千字

2019年10月第1版 2019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5712-1

定 价 128.00元

网 址 www.cptcm.com

社 长 热 线 010-64405720

购 书 热 线 010-89535836

维 权 打 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 方 微 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编纂翻译委员会

编纂委员会

名誉主任

  王国强 邓铁涛 王永炎 陈可冀 路志正 石学敏

主  任

  于文明

副 主 任

  马建中 王志勇 李振吉 黄璐琦 王笑频 卢国慧 范吉平 王国辰 桑滨生

  严世芸

委  员(以首字笔画为序)(匈牙利) (Eric Marie,法国) (Mark

  于福年马业宜马克·麦肯基Mckenzie,美国) (英国) (美国) 

  马伯英王 华 王 键 王之虹 王守东王省良(Ong Poh Hong,新加坡) (Zoya

  王葆方王 晶 戈拉诺娃·左娅Goranova,保加利亚) (韩国) (Bendova Ludmila,捷克) 

  尹畅烈本多娃·路德米勒左铮云 石 岩(Naohisa Ishibashi,日本) (Yap High Hon,马来西

  石桥尚久叶海丰亚) (巴西) (Vladimir

  白鸿仁冯学瑞 弗拉基米尔·那恰托依G.Nachatoy,俄罗斯) (Vladimir Alexandrovich Kozlov,俄罗斯) 

  弗拉基米尔·科兹洛夫(Frederico Carvalho,葡萄牙) 

  弗雷德里克·卡瓦诺 匡海学 吕文(中国香港) 亮 吕爱平(法国) (Shuji Goto,日本) (中国

  朱勉生后藤修司刘 力 刘 良澳门) 刘红宁(瑞士) (Laura Ciminelli,意大利) 

  刘跃光 齐 凯齐梅利许二平 (英国) 汤淑兰(南非) (阿根廷) 

  孙庆涪孙忠人 孙振霖 孙榕榕约翰·里德(John Reed,利比里亚) (瑞士) 

  李一明李占永 李玛琳 李秀明 李灿东 李金田 李

(泰国) 锦荣杨柱杨(马来西亚) (加拿大) (美

  立前杨关林 吴勉华 吴滨江何玉信国) (意大利) 何树槐何嘉(意大利) (Bernadette Ward,爱尔兰) 

  琅伯纳德·沃德余曙光 宋

(墨西哥) 钦福(中国台湾) (越南) (Ivanoff Arseny,澳

  张永贤张越平阿·伊万诺夫大利亚) (匈牙利) (美国) 

  陈 震陈业孟陈立典 陈立新 陈明人 拉蒙(Ramon Maria Caldduch,西班牙) (Tzichiang Lin,澳大利亚) 

  范永升 林子强林超岱  欧阳兵  (D.G.Kummer,德国) 迪特玛·顾·库莫尔(新加坡) 

  周 然 周永学 郑心锦郑玉玲 单宝枝 宝乐尔(Zagdsuren Bolortulga,蒙古) (英国) (中国香港) (新加坡) (美

  孟凡毅赵中振赵英杰郝吉顺国) 胡 刚(美国) (英国) (越南) 

  胡 军胡鸿毅 柯松轩段光辉洪 净 秦裕辉(加拿大) (波兰) (匈牙利) 

  袁晓宁袁景珊夏林军徐安龙 徐志(新西兰) 峰

  徐宏喜 徐建光 徐春波 高秀梅 高树中 高思华 郭 末(Ovono Nkomo,加蓬) (比利时) (美国) (Salha Dan

  唐 农 陶丽玲黄立新萨拉哈·伊萨Gallou Issa,尼日尔) (英国) (美国) (Wilfried Legein,

  梅万方梁慎平维尔弗莱德·里根比利时) (Vitalijus Naumavicius,立陶宛) (荷兰) 

  维塔金斯彭代银 董志林(越南) 韩晶岩 窦春景(葡萄牙) 

  熊 磊 蔡光先 阚湘苓 颜春明潘 平 薛长利(Charlie Xue,澳大利亚) (德国) 

  戴京璋

总主编

  张伯礼

副总主编( 澳大利亚)

  石学敏 王 键 李灿东 范永升 吴勉华 林子强 梁繁荣 王庆国(美国) (法国) (中国香港) 

  郝吉顺朱勉生赵中振李 冀 罗颂平 胡鸿毅

编委会(以首字笔画为序)(英国) 

  丁 樱 于天源 马 健 马 融 马伯英马晓峰 王 卫 王之虹 王玉兴(荷兰) 

  王金贵 王学岭 王维祥王瑞辉 毛静远 左铮云 石 岩 田金洲(Eric Brand,美国) (Jessica Li Feng,新西兰) 

  白效龙冯 立年  (澳大利亚) 莉  朱小纾(澳大利亚) (英国) 

  刘明军 刘炽京齐 聪  汤淑兰许 华 (中国香港) 孙外主(John Scott,美国) 

  约翰·斯科特苏 颖 李征宇 李赛美 杨 宇 吴 山(Ben Wu,加拿大) (美国) 

  吴滨江何玉信何建成 何新慧 张 (Tony Zhang,澳大利亚) 帆 张 林(美国) 

  张 琦 张 晔张大伟 张再良 张庆祥 张国骏 张国霞 张炳立(美国) (美国) 

  陈业孟陈家旭 陈蔚文 范东明欧阳珊婷(Shelley Ochs,美国) 金 华(新加坡) 

  周春祥 周语平 周祯祥 郑玉玲 郑洪新 赵英杰(英国) 赵凯存胡冬裴(新加坡) (Ioannis Solos,希腊) 

  钟赣生 姜德友 洪 两秦济成秦艳红 袁肇凯 顾一煌

  高树中 郭永洁 唐德才 谈 勇 黄家诏 阎 颖 梁思东(John Paul Liang,美国) (美国) 

  梁慎平韩新民 路 玫 翟双庆 熊 磊 薛博瑜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

  冯学瑞

副主任

  阚湘苓 单宝枝 王建军 江 丰

翻译委员会

顾问团(Nigel Wiseman,英国) 

  谢竹藩 方廷钰 魏逎杰朱忠宝 黄月中 黄嘉陵 李照国(Eric Brand,美国) (Shelley Ochs,美国) 

  白效龙欧阳珊婷王 奎 (Maya Sutton,美国) 摩耶·萨顿(Tom Spencer,美国) 

  汤姆·斯宾瑟

主译者(以首字笔画为序)(Zaslawski Christopher,澳大利亚)

  王雪敏 扎斯洛斯基·克里斯多夫 (Brain Glashow,美国) (美国) (Eric

  布莱安·格拉肖田海河白效龙Brand,美国) (Alicia Grant,英国) (Jessica Li Feng,新西兰) 

  邝丽诗冯 立(Thomas Hodge,美国) (美国) (澳大

  托马斯·霍奇巩昌镇朱小纾利亚) (美国) 朱燕中(Tom Spencer,美国) (英国) 

  刘 明 汤姆·斯宾瑟汤淑兰孙 慧(Laura Castillo,美国) (Chris Dewey,美

  劳拉·卡斯蒂略克里斯·杜威国) 李灿东(加拿大) (Kristin

  李玲玲 李爱中李照国 克莉丝汀·韦斯顿Weston,美国) (Angela Weihong Yang,澳大利亚) (美国) 

  杨卫红何玉信何叶博 (美国) 佟 欣陈 骥(美国) (美国) 

  陈云慧 陈业孟范延妮 林 楠欧阳珊婷(Shelley Ochs,美国) (Kathleen Dowd,爱尔兰) (中国香港)

  凯思琳·多德单宝枝 赵中振 (美国) (美国) (美国) (Azure

  赵吉福郝吉顺柳江华段颖哲Duan,美国) (Ioannis Solos,希腊) (Lesley Hamilton,美

  秦济成莱斯利·汉密尔顿国) (中国香港) 郭 平(Robert Yu-Sheng Tan,加拿大) (美国) 

  唐聿先黄立新梁思东(John Paul Liang,美国) 韩丑萍(Leil Nielsen,美国) (美国) 

  雷勒·尼尔森路玉滨詹姆斯·贝尔(James Bare,美国) (Maya Sutton,美国) 

  摩耶·萨顿

翻译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

  单宝枝

副主任

  江 丰 李玲玲

出版人

  范吉平

出版项目总协调

  范吉平 李秀明 李占永 单宝枝 芮立新

总责任编辑

  单宝枝

中文责编(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 洁 马晓峰 王 玮 王 琳 王利广 王淑珍 田少霞 华中健 邬宁茜

  刘 喆 农 艳 李占永 李艳玲 肖培新 张 岳 张 晨 张 燕 张永泰

  周艳杰 单宝枝 郝胜利 耿雪岩 钱 月 徐 珊 黄 巍 韩 燕

英文责编(Shelley Ochs,美国) (Chris

  单宝枝 欧阳珊婷克里斯·杜威Dewey,美国) 陈云慧(Maya Sutton,美国) (Tom

  何叶博 摩耶·萨顿汤姆·斯宾瑟Spencer,美国) (美国) (美国) 

  郝吉顺何玉信耿雪岩

封面设计

  赵晓东 中国北京兰卡电脑彩色制版有限公司

装帧设计

  中国河北九易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医儿科学》编委会

主 编

马 融(天津中医药大学)

韩新民(南京中医药大学)

副主编

熊 磊(云南中医药大学)

丁 樱(河南中医药大学)

许 华(广州中医药大学)

秦艳虹(山西中医药大学)

林 楠(美国百事缔中医学院)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力宁(广西中医药大学)

王有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王孟清(湖南中医药大学)

王素梅(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雪峰(辽宁中医药大学)

李新民(天津中医药大学)

杨 江(南京中医药大学)

张喜莲(天津中医药大学)

郑 健(福建中医药大学)

钟柏松(美国华美中医学院)

姜之炎(上海中医药大学)

彭 玉(贵州中医药大学)

潘月丽(山东中医药大学)序

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健康观念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促进健康保健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中医药海外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但是中医药教育在海内外的发展并不平衡,水平也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遵循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编写一套供海内外读者学习使用的中医药教材,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一周年之际,“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即将付梓问世。本套教材发轫于2008年,两次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专项立项支持,由张伯礼教授担任总主编,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平台,汇聚海内外专家,遴选海内外范本教材,进行诸章节的比较研究,

取长补短,制定编写大纲,数易其稿,审定中文稿。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支持下,遴选了具有丰富的中医英语翻译经验、语言造诣高并熟知海外中医教育的海内外专家对此套教材进行了翻译和英文审校。十年磨一剑,细工出精品。编者们将本套教材定位于培养符合临床需求的中医师,重点阐述了国外常见且中医药确有疗效的疾病防治,有利于全面、系统、准确地向世界传播中医药学,堪称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典范之作。

欲诣扶桑,非舟莫适。本套教材的出版,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培养中医药人才,有助于推进中医药海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世界民众健康,必将在世界中医药教育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2018年7月于北京前 言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致力于引领和促进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健康发展及世界中医药人才的规范培养。早在成立之初,就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领导下,组织海内外专家分析世界中医药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建议与对策。起草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草案)》,2009年5月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第四次理事会认真论证和审议,发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

世界中医学教育正在快速蓬勃发展。中医药课程是实现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但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发展不平衡,各教育机构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差异较大,且核心内容不尽统一,故有必要确定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使世界各国(地区)中医教育机构通过教育实践,实现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依据《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结合中医学教育特点和职业需要,参考世界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并启动“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译工作。本套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黄帝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共13个分册。

▍教材编译的工作基础

2012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指导委员会,审议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原则和要求”,与会专家对“编译原则和要求”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通过综合各位专家建议,于 2012—2013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资助和参与下组织开展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外教材比较研究”;在充分分析、总结各国(地区)教材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各课程研究团队组织起草了“课程教材目录和章节样稿”,并寄发到世界各国(地区)相关专家审议,收回专家反馈意见和建议 94 条,涉及教材内容、语言翻译、体例格式等方面。秘书处组织专家根据研究结果对“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原则和要求”进行了认真修订等。以上工作为编译“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材的定位

当前本科教育仍是各学科专业教育的基础主体。同时“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还应服从、服务于已发布的相关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以及综合考虑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临床实际需要等。“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的适用对象定位为世界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同时兼顾研究生教育及中医医疗人员自修参考;教材的知识范围以满足培养胜任中医临床需要的准中医师为度,同时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知识延伸提供参考。读者对象为海外中医药院校的学员,海外中医药从业人员,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以及内地高校中医药英语班学员。

▍教材的编译原则

本套教材的编译坚持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规范性,普适性等原则。

思想性。中医学历来重视思想性的传承,大医精诚、倡导仁爱,注重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树立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仁爱思想,这是中医学医德修养的核心,也是一名合格中医师的必备品质。

科学性。教材应正确反映中医学体系内在规律,中医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内容确切,符合传统文献内涵,表达简单、明确、规范,避免用带有背景知识的词句。中医学理论内涵植根于中医学理论发展史中,尊重中医学理论的传统内涵,才能正本清源,使教材体现稳定性和延续性。

系统性。系统承载中医学理论,完整构建中医学核心知识体系,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资源要求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循序渐进,做好课程间内容衔接,合理整合,避免交叉重复等。

实用性。教材着力服务于临床,阐释基本理论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内容主要选择中医的优势病种,以及被广泛应用的中药、针灸、推拿等处理方法,学以致用。实用性是教材的价值所在,在进行理论讲解时注重介绍各国(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治疗,经典课程的学习重视其临床指导作用及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先进性。教材注重反映中医学的发展水平,引入经过验证的,公开、公认的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内容,展示中医学的时代性特征。如温病学课程中介绍人类防治禽流感、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等研究的最新情况,针灸学课程中介绍了腧穴特异性研究进展等。教材的先进性是一个学科生命力的体现。

安全性。教材对治疗方法、技术的介绍重视安全性和临床实际,要求明确适应证、禁忌证。如针灸学课程中重视介绍相关穴位适应证、安全操作等,中药学课程介绍中药相关的科学炮制、合理辨用、明确剂量、汤剂煎煮及服用方法、濒危禁用药物的替代品等,推拿学课程中介绍推拿手法的宜忌等。教材知识内容选择应以服务临床应用为基础,重视安全性,各种表达力争严谨、精确,符合各国(地区)法律要求。

规范性。教材统一使用规范术语,文字通俗易懂但不失中医本色,语言翻译做到“信、达、雅”,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中的规范表述,翻译力争达到内容的准确性与语言的本土化兼顾,同时还重视知识版权的保护。

普适性。教材服务于中医教学,内容经典,篇幅适当,外延适度,尽可能符合各国(地区)教学实际。在版式、体例、表达等方面采用国际通用编写体例,避免大段叙述并及时进行小结。重视使用知识链接的表达方式,使教材版式活泼,在增加教材知识性同时不影响主体知识,如临床课程可适量链接增加西医基础知识,推拿课程增加介绍国外的整脊疗法等。加强图例、表格等直观表达方式的应用,简化语言叙述,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教材的编译过程

2015年,根据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人员遴选条件,各国(地区)中医药教育机构专家积极申报,共收到推荐自荐表 313 份(境外 89 份)。最终确定 教材主编 28 名、副主编 64 名。参与此套教材编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荷兰、希腊、日本、西班牙、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 15个国家和地 区,共计 290 人,其中 59 名境外专家中有 26 人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参加机构包括 74 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及研究院(所),其中境内 34个机构,境外 40个机构。

2015年召开的“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主编会议和编写会议,明确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总体编译要求,深入研讨和合理安排了各课程编委对相关课程教材的编写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明确了教学大纲、编写大纲及相关课程交叉内容的界定,以及教材编译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等。之后又召开了主编进度汇报会和教材审稿会,经过 20个月的辛勤努力,汇集世界中医教育专家智慧,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规范性、普适性”的第一套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文版于 2016年10月召开的定稿会上定稿。

2016年10月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翻译会召开,会上聘任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英文版主译。

主译人员的遴选是根据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翻译人员遴选条件,经推荐和自荐,充分考虑申报者在专业领域的学术地位、影响力、权威性,以及地域的代表性,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认真研究,确定各课程教材主译49 人,其中博士39 人,硕士 8 人,本科2人。他们来自 9个国家(地区),其中境外主译 38 人,美国就有 24 人参与此项工作,境内主译也大多具有海外教学经历,长期从事中医专业相关英语教学和翻译,经验丰富。

这套教材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抓住了中医药振兴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可为服务于中医药“走出去”,促进共建共享,推动中医药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崇高目标而作出贡献。同时,该套教材的出版发行,也有利于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推广和普及,也较好适应了全球范围内以“预防为主,维护健康”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适应了世界对中医药需求增长的形势。因此,本套教材必将有助于世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被更广泛地认识、理解和推广应用,惠及民众,造福人类。

书将付梓,衷心感谢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辛勤工作,群策群力,认真编译,保障了核心教材顺利出版发行。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天津中医药大学对本书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感谢所有作出贡献的同道朋友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单宝枝教授为本套教材尽力颇甚,贡献尤殊!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总主编张伯礼2018年夏编写说明

随着中医学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各国中医学教育蓬勃发展。为了促进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保证《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和《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育标准的顺利实施,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编写了首部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医儿科学》。

本教材是在翻译、阅读国外多个国家出版的《中医儿科学》的基础上,与国内各版《中医儿科学》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后,确定的编写大纲及计划,组织国内外 17 所 院校 20 名专家编写而成,供世界各国家、地区中医教育机构接受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海外学生,以及国内中医院校留学生使用,亦为双语教学的师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学习提供参考。

本教材的特点:①突出国际性。在病种的选择、内容的编写及文字语言方面,力求通俗易懂,易译易学,满足国际学生学习的需求,适应国际应用的特点。②保持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尤其在上篇,分中医儿科学学术源流、生理病理病因特点、生长发育与保健、临证概要4章内容,重点论述了儿科学的发展史和基础理论知识,彰显了中医药的优势及儿科特色,强调精品意识。③突出临床实用性。作为世界中医学专业的临床主干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编写内容切合临床实际,突出课程易学,临床好用,充分体现临床实用性特点。④教材的深度、广度适宜。充分考虑国际学生的基础、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不超过国内本科教材范围,以简单、好学、好用为主。

总之,本教材力求取国内教材之优,保证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的科学、系统及完整性;汲取国外教材之长,病种有别,语言简练,突出国际适应性;并强调临床实践性,以适应国际形势对中医儿科人才的需求。

本教材的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由韩新民编写,第二章由王孟清编写,第三章由许华编写,第四章由姜之炎编写,第五章由许华、杨江编写,第六章由李新民、熊磊、王力宁、王有鹏、张喜莲编写,第七章由彭玉、李新民、杨江、钟柏松、潘月丽编写,第八章由王雪峰、韩新民、王素梅、马融编写,第九章由丁樱、郑健、王雪峰编写,第十章由秦艳虹、张喜莲、彭玉、李新民编写,第十一章由钟柏松、王力宁、韩新民、王有鹏、王素梅编写,第十二章由许华、熊磊、王有鹏、韩新民编写,第十三章由王力宁、郑健、丁樱、姜之炎、熊磊、钟柏松、杨江编写。

衷心感谢各位编委为本教材编写付出的辛苦!感谢相关院校对本教材编写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国外教材A HANDBOOK OF TCM PEDIATRICS的编者 BOB FLAWS 及历版《中医儿科学》教材主编和编委所奠定的良好基础!期盼国内外医师、学生及相关从业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医儿科学》编委会2016年7月上 篇 中医儿科学基础

第一章 中医儿科学学术源流 3

第二章 生理、病理、病因特点 11

第三章 生长发育与保健 17

第四章 临证概要 31第一章 中医儿科学学术源流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医药防治方法为手段,研究小儿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独具特色的临床学科。

中医儿科学以其显著的中医学特点而区别于西医儿科学,以其鲜明的实践体系和临床学科特点而区别于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以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而区别于中医学的其他临床学科。

中医儿科学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中医学,荟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养育小儿和防治小儿疾病的丰富经验,具有独特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一节 古代中医儿科学发展概况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前770~公元589)

根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小儿医,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这是最早关于儿科医生的记载。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五十二病方》亦有“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载。《黄帝内经》也有关于小儿体质特点、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记载。如《灵枢•逆顺肥瘦》 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又云:“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如何?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这些论述对后世医家进一步认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疾病诊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秦汉到两晋南北朝,小儿医学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西汉名医淳于意的《诊籍》记载了用“下气汤”治疗婴儿“气鬲病”的医案,这是中国最早见于文献的儿科医案。《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了东汉名医华佗用“四物女宛丸”治两岁小儿“下利病”。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

杂病论》中的辨证方法和治则方药对中医儿科学理论和临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宋代钱乙创立小儿五脏辨证体系奠定了基础。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首先论述了小儿脉法,认为“小儿之脉快疾,一息七八至曰平”,并首次论及小儿变蒸。《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儿科、产科、妇女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开始出现一些儿科专著,如严助的《相儿经》、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两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 卷等,可惜这些史载的儿科专著已在历史中散佚。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581~1279)

隋唐时期,在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涉及小儿杂病诸候 6 卷 255 候,第一次对儿科病因病理及证候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阐述。该书将小儿外感病分为伤寒、时气两大类,内伤病以脏腑辨证为主;提出了“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等正确的小儿养育方法。

唐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本着“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的观点,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少小婴孺方”两卷。从初生养护至伤寒杂病分为 9 门专论小儿,载方 300 余首,所用剂型,除汤、丸、散、膏、丹以外,尚有乳剂、药粥、熨剂、涂剂、摩剂等,补充了《诸病源候论》“有论无方”的不足,是中医儿科学的重要历史文献。

相传《颅囟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据考查,现存的《颅囟经》是唐末宋初人托巫方所作。该书为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儿科专著,被称为“幼科之宗”。书中首倡小儿体属“纯阳”的观点,并对小儿脉法、囟门诊法及惊、痫、疳、痢、火丹等疾病的证治加以阐述,共载方56首,其中外治方达28首。

北宋钱乙,字仲阳,专业儿科40余年,学术造诣精湛。由其弟子阎季忠整理编辑的《小儿药证直诀》3 卷,上卷论脉证治法,中卷列医案23则,下卷为方剂,集中体现了钱乙的主要学术思想。书中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四诊中尤重望诊,创立了“面上证”“目内证”的诊断方法;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成为中医儿科学最重要的辨证方法;治疗上区分五脏寒热虚实证候,制定治则治法,创立新方、化裁古方,创制了五脏补泻方剂,如导赤散、泻白散、地黄丸、白术散、异功散等。书中列方134首,其中丸剂70首,散剂45首,膏剂6首,汤剂6首,外用方7首,许多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所用制剂以丸、散成药为主,方便小儿用药,切合儿科临床实际应用。此外,对儿科四大要证“痧、痘、惊、疳”的认识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提出“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的治疗大法,以及“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观点。对中医儿科学体系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故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四库全书·目录提要》曾指出:“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

北宋时期,各地天花、麻疹等时行疾病流行,山东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撰写了《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书中记录了用白虎汤及青黛、大黄等药物的治疗经验,是痘疹类第一部专著。南宋刘昉等编著《幼幼新书》40卷,集宋代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稍晚问世的无著撰人姓氏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 卷,对儿科各类疾病广泛收录论述,所谓保卫其生,总括精微。该书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断脐不慎所致,与成人破伤风无异,提出了烧灼法断脐的预防方法。

南宋名医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力倡护养小儿元阳,擅用温补托毒法治疗痘疹因阳气虚衰而产生的逆证,为痘疹类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重要方法,是儿科温补学派的创始人。陈文中主温补与钱乙、董汲主寒凉这两种学术思想的争鸣,丰富了儿科疾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体系,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学术发展。

总之,至宋代,随着儿科医事制度的建立,儿科专著和以钱乙、陈文中为代表的儿科专业医家的大批涌现,以及对小儿生长发育、喂养保健、疾病诊治等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儿科学已经基本形成了较系统完整的学术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1206~1949)

金元时代是中医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当时名医辈出,各有所长。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不仅促进了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而且对儿科学的发展也有所贡献。刘完素认为,“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主张用寒凉法治疗小儿热性病,并将凉膈散灵活运用于儿科;张从正善用攻下法治疗热病,为小儿热病运用“上病下取”法提供了范例;李东垣喜用温补,重视调理脾胃,对后世儿科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养阴法见长。他们的学术争鸣,丰富了儿科学的内容。

元代名医曾世荣从医 60年,编著《活幼心书》3 卷、《活幼口议》20 卷。其学术特点,一是对初生儿疾病论述较为全面;二是对多种儿科常见病的因证脉治进行了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概括,如将急惊风归纳为四证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治法;三是《活幼心书》编写了七言歌诀,便于初学者诵习,对于儿科专业知识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明代初期徐用宣的《袖珍小儿方》,集明代以前儿科诸家经验,分 72 门,收 624 方,证治齐备,叙述详明。寇平的《全幼心鉴》也是明初较完备的儿科名著,对儿科医生守则、小儿生理、保育护理、疾病诊治均予汇集说明,其中对面部和指纹的望诊论述尤详。鲁伯嗣的《婴童百问》10 卷,列问论述,详究小儿病源与证治,附方 800 余首。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要》20 卷,共论证 200 余种。其中记载了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病证 70 余种,辨证用药精当,以内治为主,配合外治,必要时手术兼施,为中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明代名医万全,字密斋,著作颇丰,仅儿科就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片玉心书》《片玉痘疹》等,其学术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就儿童养育的不同阶段,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而肺常不足”的观点,即五脏“二有余三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丰富了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治疗上“首重保护胃气”,强调“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并认为“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这些对于小儿保育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防治儿科疾病的药物。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综述诸家论说,结合阐明己见,内容广博,辨析透彻,条理清晰,博而不杂,详要分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小儿则》提出了儿科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小儿“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等观点。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著《幼科铁镜》,重视望诊,认为“有诸内而形诸外”,可从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治疗上重视推拿,并以“灯火十三燋”法治疗脐风、惊风等证,有其独到之处。《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是清代乾隆年间“敕编钦定”的,该书把清初以前的儿科学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整理和总结,立论精当,条理分明,既适用于临床,又适用于教学。清代雍正年间陈梦雷编辑《医部全录·儿科》上、下两册,共 100 卷,收录历代儿科医学文献 120 余种,内容丰富。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期及合并症的辨证和治疗。王清任《医林改错》记载了小儿尸体解剖学资料,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阐述了活血化瘀治则的实践经验,创制了血府逐瘀汤等名方,促进了活血化瘀法的研究和发展。

陈复正,号飞霞,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儿科医家之一,著有《幼幼集成》。该书详析指纹之义,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力辟惊风之说,促进了惊风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倡导胎教学说,重视“胎禀”“护胎”;辨证突出八纲,治疗善顾脾胃;广集治疗之法,尤重外治方药,全书共收外治方法 20 多种,外治方 180 余首,用于外治的药物 150 多味,实为一部集大成的儿科名著,对临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吴鞠通不仅是温病大家,在儿科方面也卓有成就。其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明确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体质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临床用药注意点;按六气病因论述小儿温病,从三焦分证论治,治病求本。其与叶桂的卫气营血学说相辅相成,二者为小儿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治疗小儿外感热病(包括多种传染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明清时期,由于天花、麻疹等时行疾病流行,当时儿科医家在诊治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撰写了大量的痘疹专著。这一时期,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已广泛传播,突出的有郭子章《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记载用“稀痘方”;《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俞茂鲲《痘疹金镜赋集解》(1727年)记载,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经盛行推广到各地。张琰《种痘新书》(1741年)记载用“佳苗”人工接种。这种“佳苗”即是“熟苗”,是一种比较可靠的疫苗。清代朱奕梁的《种痘心法》记载:“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力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若时苗连种七次,精加选炼,即为熟苗。”这样的处理过程,基本上是符合现代制作疫苗的原理和要求的。这种“熟苗”已是去除毒性、保留了抗原性的疫苗。中国的人痘接种法后来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土耳其等国家,成为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随着西医学传入我国,儿科界也开始有人提出宜吸收西医之长,中西医合参,努力发展中医学。何炳元《新纂儿科诊断学》除有传统中医内容以外,引入检诊一项,用于检查口腔、温度、阴器等的变化;恽铁樵《保赤新书》主张以中医为主体,汲取科学方法加以整理;顾鸣盛《中西合纂幼科大全》等,在当时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民国时期儿科疾病流行,许多医家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如近代儿科名医徐小圃擅用温阳药回阳救逆,救治了许多时行病危变证患儿,由此闻名于世。第二节 现代中医儿科学发展成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儿童健康,在发展中国传统医学的政策支持下,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学术氛围中,中医儿科学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一、临床医疗方面

在中西医儿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中的“痘”(天花)已经消灭,“痧”(麻疹)成为散发性疾病,“惊”(惊风)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疳”(疳证)逐渐减少,其中的干疳、疳积也较为少见。由于广泛开展了预防接种,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医药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肺炎、百日咳、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等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药效学研究表明,不少中药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而且能调整机体免疫、改善器官功能及组织代谢、减轻病理反应等,说明中医药治疗的特色在于方药整体效应,即多靶点效应。在因矿物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所致疾病方面,如厌食、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疳证等,中医药治疗显示了独特的优势,不仅在不少中药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增加了摄入量,更重要的是中药调脾助运的作用,促进了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二、医学教育方面

我国在 20 世纪 50年代开始了现代中医中等及高等教育,20 世纪 7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硕士生教育,20 世纪 8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博士生教育,20 世纪 90年代又开始在职医师的继续教育,不仅培养了大批中医儿科人才,而且使中医儿科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成为学科发展的有力保证;与此同时,编写了不同层次的中医儿科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各种类型题库,整理出版了历代儿科名著,发掘了一大批对临床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可贵资料,出版了大批中医儿科学术著作。王伯岳、江育仁主编的《中医儿科学》是 20 世纪下半叶出版的第一部现代大型学术专著,系统论述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常见病的辨证论治。张奇文主编的《儿科医籍辑要丛书》1套6册,全面整理了历代中医著作,选辑其中对现代儿科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做了归类点注。江育仁、张奇文主编的《实用中医儿科学》分基础篇、临床篇、治法篇,是一部紧密结合临床、具有实用价值的学术著作。汪受传主编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全面反映了现代中医儿科临床进展,介绍了中医儿科学科研方法,适用于中医儿科学临床和科研。21 世纪初,《中医儿科学》网络课程的开设,以及一批视听教材、CAI 课件的出版,促进了由纸质教材向多媒体教材的转变,改进和丰富了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推动了中医儿科学的学术进步(表1-1)。表1-1 历代中医儿科重要著作简表三、科学研究方面

在突出传统四诊的基础上,相关专家学者利用血液生化检测、超声影像等技术,搜集儿童体内疾病变化信息,并将其纳入中医科辨证体系,即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使中医儿科辨证学的认识层次得到深化,发展了中医儿科辨证诊断学;制订了《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有利于中医儿科学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重点专科开展了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感冒、泄泻、肾炎、肾病、紫癜、癫痫、多动症、抽动症、性早熟、脑瘫等疾病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学术发展;在剂型改革方面,除丸、散、膏、丹以外,又研制出了一批新剂型,如颗粒剂、口服液、泡腾剂、滴鼻剂、栓剂、膜剂、注射液、纳米乳剂等,以便于中医儿科临床使用。

1983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建立了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对促进中医儿科的学术交流、推动中医儿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10月,成立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促进了全世界中医儿科工作者的团结和交流,有利于中医儿科学为世界儿童服务。

综上所述,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儿科学日益显示出其勃勃生机,成为护佑儿童健康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医儿科学形成于宋代?2.明清时期中医儿科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试述钱乙、万全、陈复正对中医儿科学的主要贡献。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儿科学有哪些新发展?第二章 生理、病理、病因特点

小儿无论是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方面,还是在发病原因、疾病种类及病情演变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把握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病因特点,对小儿保健及疾病防治均有重要意义。第一节 生理特点

小儿从出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点,且年龄越小,差异就越显著。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指五脏六腑;娇嫩,指娇弱柔嫩,不耐攻伐;形,指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气,指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充,指充实旺盛。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对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现象的概括。《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小儿初生肾气未充,骨气未坚,囟门未合,不能站立;齿为骨之余,初生无齿,生而未全,咀嚼不匀;脑髓未充,神气怯弱,哭啼无常;肌肤未坚,藩篱疏薄,卫外未固,病邪易侵;脏腑柔弱,不耐攻伐,用药稍呆则滞,稍重则伤;形气未盛,语言、智力、运动、心理发育尚不完备等,均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具体表现。

小儿脏腑娇嫩,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常表现出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小儿肺脏娇嫩,卫外机能未固,外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袭肺系,故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病证最为常见;小儿脾常不足,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旺,而因生长发育迅速,对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需求比成人多,因此,易为饮食所伤,出现积滞、呕吐、腹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疾患;小儿肾常虚,表现为肾精未充,肾气不盛,青春期前的女孩无“月事以时下”、男孩无“精气溢泻”,婴幼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较弱等。小儿心、肝两脏同样未臻充盛,功能尚不健全。心主血脉、主神明,小儿心气未充、心神怯弱,表现为脉数,易受惊吓,思维及行为的约束能力较差;肝主疏泄、主风,小儿肝气尚未充实、经筋刚柔未济,表现为好动、易发惊惕、抽风等症。明代医家万全根据五脏特点具体提出了“三不足二有余”的学术思想,其中“三不足”指小儿脾常不足,“不足者,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肺常不足,“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肾常虚则由于“肾主虚者,此父母有生之后,禀气不足之谓也”。“二有余”指小儿肝常有余、心常有余,“此有余为生长之气自然之有余”,“所谓有余不足者,非经云虚实之谓也”,亦是对小儿生理特点的描述。如论述肝常有余,“盖肝乃少阳之气,人之初生,如木之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

清代医家吴鞠通将小儿这一生理特点概括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这里的“阴”,指机体的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稚”指幼嫩尚未成熟。稚阴稚阳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吴鞠通的稚阴稚阳理论,从阴阳学说方面进一步阐明了小儿时期,无论在形体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处 于相对不足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趋 向完善和成熟。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机体的形态结构,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都在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年龄越小,这种发育的速度愈快。周岁内的小儿在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出牙等方面,每个月都会有明显的变化,如周岁时的身长是初生时的 1.5 倍,体重则达初生时的 3 倍,小儿的思维、语言、运动能力等也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育。

古代医家借用《易经》中“纯阳”一词来表述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颅囟经·脉法》中首先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里的“纯”指小儿先天所禀赋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对于小儿为“纯阳”之体的理解,历代医家不尽一致,多从病理角度进行阐述。如叶天士《幼科要略·总论》说:“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宣明论方·小儿门》说:“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指出了小儿一旦患病,病邪易从热化,临床小儿热性病最多。当代医家多遵从《颅囟经·脉法》原文,并结合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从小儿生理方面去认识,理解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将小儿“纯阳”之体理解为生理上阳亢阴亏或纯阳无阴都是不恰当的。“纯阳”学说同时也说明,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之需求也相应迫切。

“稚阴稚阳”和“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稚阴稚阳”学说论述小儿脏腑的形态、功能均较幼稚不足;“纯阳”学说概括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的过程中,表现出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两学说也为阐明小儿病因、病理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三不足二有余”学说则是对小儿生理特点的具体描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儿生理特点。第二节 病理特点

由于小儿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点,在发病情况、疾病种类及病情演变与转归上与成人亦有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一)发病容易

小儿生理上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因而御邪能力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加之幼儿寒暖不知自调,乳食不知自节,若护理喂养失宜,则外易感六淫,内易伤饮食,再加上胎产禀赋等因素影响,因而小儿更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肺脏娇弱、脾常不足、心肝有余、肾常虚等特点,是小儿易于发病的病理基础。

1.肺娇易病 肺为娇脏,主宣发,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小儿肺气宣发功能尚不健全,腠理不密,固表抗邪的功能较弱,故易感受外邪;肺主呼吸,主一身之气,小儿肺气肃降功能尚不完善,“治节”一身之气的功能未健。因此,六淫之邪,不论是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受,均先犯肺,故有“形寒饮冷则伤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说。因此,小儿时期容易患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且肺系疾病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

2.脾弱易伤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营养物质赖其提供。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但脾胃功能尚不健全,与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不相适应,因而易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造成受纳、腐熟、精微化生转输等方面的异常,导致呕吐、泄泻、腹痛、积滞、厌食等脾系疾病,其发病率在儿科仅次于肺系疾病而居第二位。

3.心热易惊,肝盛易搐 小儿病理特点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这是指儿科临床上既易见心惊,又易见肝风的病证。心常有余除理解为心气旺盛,生机蓬勃的生理特点以外,还包括心火旺盛的病理特点。小儿容易出现烦躁惊乱、神志昏迷、啼哭无常等心经证候与此病理特点有关。小儿肝常有余,是对小儿易动肝风这一病理特点的概括。由于小儿脏腑娇嫩,感受病邪每易邪气枭张而出现壮热,因高热引动肝风而抽搐,或因火热炽盛,损耗真阴,筋脉失养,而出现壮热惊搐、角弓反张等,后世医家将这种病理特点概括为肝常有余。小儿心肝有余,也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行为障碍性疾病易发的常见原因。

4.肾虚易损 小儿“肾常虚”,是针对其“气血未充,肾气未固”而言。肾藏精,主骨,为先天之本。肾的这种功能对身形尚未长大、多种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小儿更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小儿骨、脑、发、耳、齿的功能及形态,关系到生长发育和性功能成熟。因而临床多能见到肾精失充、骨骼改变的肾系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遗尿、水肿、性早熟等。

5.疫疠易染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元气未盛,抗御外邪的能力较弱,易于感受各种时邪疫毒。邪从口鼻而入,肺卫受袭,可致麻疹、风疹、水痘等传染病;脾胃受邪,易致痢疾、霍乱、肝炎等传染病。传染病一旦发生,又易于在儿童中相互染易,造成流行。(二)传变迅速

小儿患病后具有传变迅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即寒热虚实的转化较成人更加迅速。

1.易虚易实 虚实是指小儿机体正气的强弱与导致疾病的邪气盛衰状况而言。易虚易实指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实证可迅速转化为虚证,虚证也可转化为实证,或虚实并见之证。例如,小儿肺炎喘嗽初起因肺气闭塞,可见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扇之实证,若失治误治,则可迅速出现面白唇紫、肢冷色青、大汗淋漓、心悸等正虚邪陷,心阳虚衰之虚证。又如,小儿泄泻病起多因内伤乳食,或感受湿热之邪,可见脘腹胀满、泻下酸腐、小便短少、舌红苔腻、脉滑有力之实证,若失治误治,泄泻不止,则可迅速出现气阴两伤或

阴竭阳脱之变证。这种病情虚实迅速变化的特点,实为小儿所独有。

2.易寒易热 寒热是疾病中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属性。“易寒易热”是指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小儿“稚阴未长”,故易阴伤阳亢,出现热证;又由于小儿“稚阳未充”,故易阳气虚衰,出现寒证。小儿的易寒易热常与易实易虚交错出现,在病情演变中,形成寒证、热证迅速转化,或夹虚或夹实的证候。如小儿风寒外束的(表)寒实证,易转化为外寒里热,甚至邪热入里的实热证,失治或误治也易转变成阳气虚衰的虚寒证,或阴伤内热的虚热证等。

综上所述,小儿不仅发病容易,而且在病情演变中,虚实寒热的变化,较成人更为迅速,且错综复杂。正如吴鞠通在《解儿难》中所说:“小儿肤薄神怯,经络脏腑嫩小,不奈三气发散泄,邪之来也,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因此,诊治小儿疾病,必须明察小儿病理特点、病情演变规律,及时诊断,预见其可能的病机变化,才能提高治疗效果。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脏腑清灵,活力充沛,组织再生和修补的过程较快,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小儿宿疾较少,病因相对单纯,疾病过程中情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相对较少。因此,小儿虽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不利方面,但一般说来,只要诊断无误,辨证准确,治疗及时,处理得当,用药合理,护理适宜,病情好转的速度较成人为快,疾病治愈的可能也较成人为大。例如:小儿感冒、咳嗽、泄泻等病证多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