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天使投资人——耶鲁芝大双MBA传授打造高端MBA人才的大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19:07:51

点击下载

作者:陈睿潼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做自己的天使投资人——耶鲁芝大双MBA传授打造高端MBA人才的大智慧

做自己的天使投资人——耶鲁芝大双MBA传授打造高端MBA人才的大智慧试读:

鸣谢

这本作品的诞生印证了群策群力、因缘际会的奇妙。自2013年中秋节追月夜向同学首次透露在内地延续处女作《MBA实战录》的构想后,经过数轮转折,最后峰回路转地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结盟,落实出版安排,到今天终于完成心愿。这么多人从旁协助给力,是我的幸运,也是读者的福气。没有他们每一位,这本作品根本不可能面世。借此机会,由衷地向每一位有心人道谢:(以姓名笔画排序)李 宏 杨文军 甘剑平 孙永昇 林凯伦 张 磊 何冬梅黄中核 寿玉滢 郭绮明 彭家雯 郑树棠 姚南薰 徐境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考试分社的工作人员

各大商学院和商业机构要员(以英文姓氏排序):

Kurt Ahlm,Alice Au,Tony Bego,Andrew Chan,Elieen Chang,Janet De Silva,Bruce Delmonico,Joel Getz,Mike Gibbs,Dirk Hopfl,Truly Hutapea,Richard Johnson,Bryce Kirchhausen,Bill Kooser,Rick Levin,Kristen Lynas,Cade Massey,Rebekah Melville,Julie Morton,Loron Orris,Michael Robinson,Julia Schreck,Pamela Spencer,Ria Sugita,Glenn Sykes and Rachel Waites.

还有一大帮受访的年轻人,感谢他们的仗义相助,他们曾经与读者一样,站在同一位置,对职业发展和升学前景感到困惑。现在,透过真实的个人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启发更多人士。为了保护各人的隐私,我决定不向外界透露各人的真实姓名,望见谅。

为什么你要看这本书?

这不是一本典型的商学院留学指南。

为什么?因为我是个不喜欢按章法出牌的双MBA毕业生。

出版第一本作品后,拥有MBA学位的朋友坦白说:“我已经拿到MBA学位了,这本书对我没用。”另一边,对MBA不感兴趣的朋友表示:“我不打算到美国念MBA,这本书不太适合我。”是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或有能力升读商学院,而毕业生又不在意MBA申请这回事。拿了学位,找了职位,商学院的一切成为历史。

卸下MBA学位这个光环,看远一点,我(和我的MBA同窗友好)跟你没区别,同样面对新兴行业冲击、旧有行业转型、宏观经济状况不稳定、企业裁员等风险,一样为了转行、创业、跳槽、升学等问题而烦恼。不同的是,我们选择通过系统化的培训、高效能的环境和智者教授的指导,提升解决自身、商业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也许,你正在或曾经碰上类似的情况:

大学本科生和家长:在学士学位大众化、家庭经济能力普遍增强以及本科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毕业生过多而岗位不足)的背景下,毕业后读研有助于职业发展吗?商科是不是最理想的出路?

职场初哥和新晋才俊:职场竞争激烈,晋升前景不明朗,怎样寻找突破,另谋高就?个人条件上有什么差异价值?在简历和面试方面,如何提高水准?

在读MBA学生和准毕业生:怎样以平常心度过未来两年的繁忙学习生活?求职、成绩和拉关系如何取得平衡?如何装备自己,向资深高管这条路进发?

中高层专业人士:到了中年职业的十字路口,需要新人脉、再教育来拉动第二事业发展吗?选择安于现状,还是承受风险,作出改变呢?(潜在)创业者:商学院真是一个造梦、织梦和圆梦的地方吗?她能为创业者提供什么实际价值?创业者不需要高学历吧?(潜在)申请人:出国留学还是留在国内?如何入手、筹备和执行整套计划?

不同年龄层的朋友们,面对学业、职业和创业各方面的常见问题,无论你有意升读MBA与否,书中讲述的思路走向和实践足迹——从思想策划到行动实践,从奋斗拼搏到人生挑战——一定会为你带来启发性和开导性的意义。

这是一本以升读商学院为背景主题的职业发展真实经验分享记录。我尝试从第一人称视角,用第三者分享、真人真事个案以及应用商业概念为你解答疑难,引导思路。

对我而言,2015年是大学毕业后开始全职工作的20周年,是成功考进耶鲁大学的15周年,也是获得第二个美国MBA学位的年份。朋友们,我诚意把多年心血和教训送给为了拥有更好的将来而想做到最好的你。

推荐序言一

张 磊高瓴资本董事长兼创始人布鲁金斯学会全球理事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融资和资本理事会成员高礼研究院理事长耶鲁大学MBA/MA(2002年)

耶鲁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也是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之一。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更在世界顶尖商学院中名列前茅。作为一名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毕业生,我认为对于有志于在今后的事业中探索追求更高目标的青年来说,进入商学院读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在两年MBA的学习生涯中,你不仅能获得宝贵的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在紧张的人生发展初期,你可以适时休整一下,回想一下以往的轨迹,规划一下未来想要做什么,以后又该如何发展。人生是一场旅行,有时候停下脚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与此同时,你还有机会认识很多有趣的人,或者志趣相投,或者各有个性,大家彼此交换创意,共同追寻梦想。不得不提的是,MBA的学习将打开你的眼界,带给你开放的思想。不同的认知方式和理念无时无刻不以新鲜的方式激励你,促使你升级你的信息处理器,更新你的操作系统。此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样的留学机会尤为难得。通过MBA的学习,有机会迈出国门,站在一个更开阔的平台上去深刻了解一个更大的世界,接触更多更前沿的资讯,并切身体会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实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进入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学习和生活固然是一个良好的起点,可以为一个人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我认为个人拥有的优秀品质,诸如好奇心、诚实和独立性(Intellectual Curiosity,Intellectual Honesty,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还有开放积极的心态,是MBA学习和未来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真正的好奇心是对知识的好奇,而不只是对成功的好奇、简单地追求功利性的成功。以做投资为例,要作出高质量的投资决策,关键在于尽可能前瞻地预知未来,而好奇心能驱使你去探究事物的本源,从而为前瞻奠定基础。诚实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在当今非常浮躁的社会中却很少见。诚实是自己不欺骗自己,有自知之明,在投资中懂得扬己所长、避己所短。最重要的是独立性。独立性是欧美留学人士身上的脊梁,是知识分子的脊梁。独立性是不盲目受别人观点的影响,投资决策是需要考虑各种可能性后在严谨的逻辑下独立作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放积极的心态则是一个合作和共赢的问题,突出的个人能力不可或缺,但寻找属于自己的团队,融入团队并实现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是在当下社会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

本书作者Vince是我在耶鲁求学时的同班同学,读书期间她的勤奋、敏锐和热情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得她和班里的每一名同学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毕业后,她一直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斗,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同时,她还用笔记录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期间的所悟所得,这些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耶鲁、了解管理学院,也可以为希望出国留学的青年学子提供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本书是Vince继《MBA实战录》后推出的一本新作,其中的内容更加深入和精练,就如同新酒陈酿数年后愈加醇香,值得诸位校友、同仁和青年朋友品读一番。因此,本人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序言二

徐境镁Zivarly时尚品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原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经理2012年度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耶鲁女性”中国主席耶鲁大学MBA(2002年)“An investment in knowledge pays the best interest.”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知识是回报最大的投资。”

我的经历证明了到耶鲁求学是我目前最成功的一个投资。2000年我离开了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到耶鲁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和经济学。

幸运的是,2001年恰逢耶鲁建校300周年。300周年校庆活动持续了整整一年。一年间克林顿夫妇、大小布什总统,还有数不胜数的商界精英、艺术领袖纷纷返校演讲、座谈和分享。这一年对我来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张力、生命力和求知欲。我深深体会到,到名校读书最大的意义在于你可以最充分地汲取学校的人文传承和校友的多元化成就,并将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动力和目标,有了这种动力和目标,你就已经上路了。

在美国一流的商学院中,耶鲁大学管理学院以小而精著称,每届200多人,只有其他商学院学生数目的1/4。袖珍的规模让同学之间、同学和教授之间、同学和校友之间更亲密接触,更珍惜彼此。另外,耶鲁拥有12所艺术学院,是美国综合大学里面艺术学院最多、水准最高的,这也是我选择耶鲁的另一个原因,热爱艺术和设计的我,可以如愿以偿地去选修各个艺术学院的课程。

耶鲁毕业后,我又回到管理咨询行业工作,从纽约到北京,从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BCG)的Principal到创建时尚品牌Zivarly。回忆走过的每一步,不能不说,到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求学,对我而言,对每一位校友而言,都是一条无限延展的线。毕业只是一个新起点,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实践精典管理理论,每一天又在打破传统,追求创新。

必须要提的是,在耶鲁期间我交到一些相互珍重的朋友,本书作者Vince就是其中一位。想来认识Vince已经15年了,不敢相信时间的流逝,令我惊讶的是这么多年后,她看起来依旧那样有活力和朝气。从Vince决定帮助青年学子申请最适合的商学院开始,到她出版第一书,孕育第二本书,我一步步看着她淡定自信地走来。虽然也有挑战和困难,但看到她帮过的学生进入梦想学校、找到自己的人生后的那种喜悦和成就不断在激励Vince前行,我真心为她高兴。

耶鲁的校训是“光明和真理”,现在Vince在帮助更多年轻人追求光明和真理,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推荐序言三

姚南薰美国华人博物馆(MOCA)总裁原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执行董事原高盛证券执行董事耶鲁大学MBA(1999年)

与作者Vince的相遇已经是16年前的事。

耶鲁毕业后,我进入高盛(香港)的投资银行部工作。有一天,母校给我一个任务——入学面试,Vince是首轮MBA申请人,我们就是在面试当天正式认识的。在面试中,她予人感觉是一个有冲劲和散发正能量的人,同时,她表现了对耶鲁的真实热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个多小时的面试过程十分顺利,最后我推荐了她。自此以后,大家成为校友,一直保持联系。

我认为,MBA这个学位名称内的“B”字有点误导成分。我们在商学院里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想,不仅仅放诸商业应用的层面上,更关乎私营产业、公营产业、公益事业,甚至是人生发展。看看我们俩,Vince从耶鲁毕业后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我也同样地继续追求自己的初衷。在多年前的申请论文里,我坦白地分享了长远的兴趣和热情——从事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的公益工作。这份追求当中涉及一个有趣的历程——从高盛投行部到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从雅礼协会到美国华人博物馆,一路走来,我庆幸自己做对了决定,选择了耶鲁大学管理学院。

在耶鲁之前,我的本科方向是政治科学和国际关系,我清楚知道自己在一般商业技能上有所不足,所以,我需要一所帮助我弥补不足、又能欣赏我的背景条件的学校。经过深入调研、自我反思以及与不少校友交流,我选择了耶鲁。她吸引我的地方是:小班教学、资深教授资源以及公营与私营管理教学模式。但是,我注意到,很多人在选择学校时,尤其偏重排名,却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需要和自身条件。老实说,选择错误的话,足以影响一生。

我的建议是,作出抉择时,一定要耳听八方,环顾四周,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这本书中,Vince从多元化的角度,协助读者分析整个形势,无论读者最后是否真的选择升读商学院,我相信她分享的经历和论点,一定可以让读者对个人升学和求职前景看得更清晰、更透彻。

推荐序言四

寿玉滢罗德公关(Ruder Finn)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MBA(2007年)

28岁时,我被任命为全球最大的独立公关公司之一——罗德公关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在喜悦的同时深感责任重大,进而萌生了进一步求学的念头。10年之后,我已经是罗德大中国区的董事总经理,可以说,在芝加哥大学就读Executive MBA是我人生最正确的选择之一。打开眼界,洞察运营的关联,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并进而提高多方协作的能力,就读MBA不仅是学习,更是一种成长的经历。

我至今仍对第一门课印象深刻。丢下了多年的微积分,一朝捡起,不但要应用自如,还要灵活解答各种实际的问题。课前阅读量之大也令人叹为观止。一上课堂,老师讲的居然全不是书上写的,让我这个“填鸭式教育”的佼佼者极不适应。幸好教授讲得深入浅出、不嫌弃各种stupid questions,课后的学习小组也是精英汇聚。大家群策群力,天天努力到深更半夜,这门课总算成功完成。到最后,学分已经不再重要,学习和协作成为了主旋律。其实细细想来,我们一路的学习内容,比如公式,又有多少已经还给了校园?真正帮助我们成长的,其实是这点点滴滴的经历和感受。

讲到感受,不能不提及课程中期在伦敦校区的那个学习小组。一个印度人、一个印尼人、一个德国工程师、一个西班牙人,加上我一个中国人,真是状况百出。选修课的题目我其实已经忘了,但是那个激烈讨论、努力完成案例的深夜仍然记忆犹新。德国工程师如兵团作战一般推进他的计划,试图把我们每个人变成计划里的一颗螺丝钉;西班牙人冰雪聪明,却闲散松沓;印度人充满热情和灵感,却完全找不到逻辑;印尼人和我不断“跑题”,就高速公路是否应该限速展开深入探讨,直至德国人抓狂……那个夜晚实在有趣,却切实给我上了一堂有关“文化差异”和“团队合作”的现实版课程。至少从此以后我更加明白,请不要轻易指责别人,有时候,我们只是站在了河的两岸,看见了不同的风景。

MBA是一种经历,教会我思考和方法,重要性远胜死记硬背。比如,always ask why。不要满足于easy answer,要勇于挑战既有的答案,寻求证据、数据和逻辑。这种芝加哥式的方法论对我影响至深。在营销课上,教授明确表示,没有正确答案,只要你的阐述有分析、有数据、有逻辑、有亮点,就有好的评价,其实这不正和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一样吗?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关键是选择前要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跟随他人脚步。

基于这些原因,我一直遗憾,已经有许多书籍教授大家如何考GMAT,如何申请MBA,却没有书籍告诉大家真正的MBA经历是怎样的。因为考试完成、申请成功其实只是打开了一扇门,真正的历程才刚刚开始。有幸的是,Vince的书终于出版了。经历过两个世界顶级的MBA学习,我相信她的分享一定有趣且有思想。对于向往MBA风景或者期待成为风景之一的读者,这本书不失为一本有意思和有用的指南。Enjoy reading!

推荐序言五

甘剑平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福布斯中文版2014年度中国最佳创投人50强之一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MBA(1999年)

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毕业后,我主要从事于创业投资的工作。作为投资人,我协助并目睹多个创新企业逐步发展,步入成功之路,兴奋和欣慰之余,不禁回想起在自己的工作创业成长过程中,布斯商学院有多么重要。布斯商学院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知心良友。

对有志从事企业管理、创业或投资的人士而言,商学院提供的环境、资源和支援就是高效率的成功孵化器。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商学院作为启蒙老师:商学院提供密集式、系统化的理论和实战两方面的培训,授予知识之余,更赋予学生灵感,使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在布斯商学院或其他顶级商学院内,聚集了世界最顶级的教授。他们的课程、他们的研究、他们的思维和他们的理论影响了全球的政治和商业领袖。布斯商学院的理论加数据分析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方法以及“芝加哥学派”给了我独特的世界观、投资观,让我领悟到了商业运作的精髓,给了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商学院作为知心良友:我在布斯商学院和上千个充满了求知欲望怀着梦想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们一起度过了两年时间。大家的友谊是由点点滴滴的片段积累而成的——课堂上激烈辩论、深夜时分一起赶作业、穿着西服排队等待被面试、酒吧中狂欢和促膝谈心、学校外互诉理想……他们中的很多人和其他校友给了我事业上很多帮助。我和他们成为了一生一世的好朋友。

MBA学位的真正意义在于硕士学位以外的无限可能,在于你怎样利用商学院提供的一切来规划和实践你的人生和事业。本书作者Vince 透过自己的经历、观察以及他人的故事,带领读者体验一段段商学院的时光——申请前的规划、申请时的备战、入学后的学习生活、后MBA的职业路向等。本人诚意推荐此书给所有对商学院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自序

走出自己的独特价值

一开首,出一道传统逻辑题。

前提一:艺术家是孤独的创造者。

前提二:创业家是孤独的创造者。

推理总结:艺术家和创业家是同类,都是孤独的创造者。

背后的解读是这样的:艺术家是创造者,制作电影电视、编排舞蹈表演、创作剧本、作曲作词、写书作诗、做建筑设计、进行平面摄影、创作书法作品和画作等。创造过程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一格格胶片、一个个文字、一块块砖头、一个个音符、一笔笔素描,都是创造过程的硬标记。

艺术家是死硬派,在创造新作品、营造新景象和开拓新潮流之际,未必能(立刻)得到大众认同,逃避不了怀疑,又要坚持下去,于是,习惯孤独成为常态。

因此,创造者需要面对孤独,拥抱孤独,利用孤独,战胜孤独。

创业家是谁?狭义指新公司创始人。广义应含一切创造者,创建新产品、新服务、新平台、新职位、新菜色、新品牌、新学业专业、新目标、新开始、新生命、新体制、新系统、新形象、新事业方向、新经营模式、新客户群……

创业家要成功,要颠覆现状,需要力排众议,比一般人早走几步,处于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

所以,创业家是艺术家的商界化身。

他们面对的孤独是一种创作下的心态、意识,却不代表离群独处;相反,他们必须合群,才能刺激思维,由碰撞中改进优化,因此,全身投入一个支持、包容、奖励创新及重生的生态系统才是长期生存之道。

为了体现孤独合群兼容的精神,在不同的职业转折点上,我选择融入全方位、多元化和高效能的环境——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在商学院的生态系统中,我扮演过不少角色,包括倾慕者、申请人、学生、面试官、助教、校友、校友会理事和校舍捐赠者。人生走到这一天,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与MBA紧密相连,巧合也好,处心积虑也罢,这绝对是一段细水长流的姻缘。

与耶鲁大学的“初恋”是举足轻重的两年光景。耶鲁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导,注重综合性、多方位思维发展,鼓励跨领域的知识交流以及跨学院的人际社交。因为她,我认识了不少中外金融界的杰出人士,造就了后耶鲁时代的跨国信贷证券化的专业生涯,发挥了构建一项又一项新颖债务融资交易的创造力。

与芝加哥大学的“奇缘”是拉动第二事业发展的有力元素。在知识层面上,耶鲁大学给予我的是宽度,芝加哥大学赋予我的是深度。在22个月内横跨香港、新加坡、伦敦和芝加哥四大城市的自我增值历程中,启发我的不仅是高素养的教授们,更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高管同学。他们是我的战友、益友和学习对象,是潜在的生意伙伴和投资人。我们等着瞧吧!

话虽如此,我并不相信每个人都适合商学院的学习环境,更不相信MBA学位是职业路途上的指定动作。原因有三:一、MBA学位对个人修为、社交资本和事业发展起积极作用,但商学院的生活节奏、文化氛围和训练模式并不适合所有人。二、MBA学位并不是医治一切事业和求职痛症的灵丹妙药,不要作出幼稚的遐想。三、创业者不一定需要MBA学位,但MBA学位却能为创业者带来有形和无形的价值。

我相信每个人拥有一条变化无穷的职业价值链(Career Value Chain),它的长度、宽度与斜度奠定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度。我们期望天天向上,务求价值与日俱增。可是,怎能指望人生和职业发展对起伏震荡产生免疫力呢?美国道琼斯指数的长期上行势态——100年期、50年期或是30年期——可不是一条与水平线呈45度角的直线,对吧?

现实中,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想知道方向和路程,我们可以借用百度地图应用程序,当你输入起点和目的地后,电脑程序立刻计算出最快、最慢和最长路线,以及打车费用、红绿灯数目、驾车方案、拥堵时间、步行与公交车选项、返程详细情况等。由起点到终点的特定路程、所需时间和费用,全是客观量化数据所得,电脑应用程序游刃有余。

路况和路程是简单、直接和不含糊的问题,可是,如果你面对和剖析的问题是:◆ 对现在的工作失去了兴趣,转行、跳槽还是创业?◆ 有新工作机会,不知道是否应该离职?◆ 出国读研,应该选择哪一方向?哪一地点?◆ 希望进入投行工作,应该积累工作经验后升读MBA,还是本科毕业后立即出国攻读一年期的金融工程硕士学位?◆ 是否应该放下拥有的一切,选择创业?创业需要搭档吗?如何选择合伙人?◆ 应该如何选择创业的主题产业?参考个人兴趣、专业知识,还是相信机会主义?

那么,电脑程序能否精确地计算出解决方案的数量和种类,并且清晰地勾画出路线图和步骤?当然不能。为什么?问题的主观性强,或多或少涉及人类情感,答案模棱两可,不是黑也不是白,需要比电脑复杂和敏感的人脑作为价值链上的明灯,点明方向,照亮思路。

朋友们,一路走来,在职业价值链上,你们现在站在哪里?

在脸书上看过一段关于招聘博览会、长达两分钟的电视广告视频,导演以一场马拉松比赛作为背景,一大群选手拼命地向前冲,站在两旁的市民摇旗呐喊。旁白是日语,中文字幕是这样写的:“今天继续跑着,每个人都是选手,时钟无法暂停,分秒不断流逝。这是一场不能回头的马拉松比赛,一边跟对手竞争着,一边在时间洪流这条直路上跑着,期望比别人跑得更快更远,相信前方有美好的未来,相信一定有终点,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在第50秒时,画面一黑,然后,有一名选手突然停下来,说了两句:“但真是如此吗?人生就是这回事吗?”突然间,他不再直走,而是往观众方向走过去,离开了赛道。他以坚定的语气说:“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

在视频的最后1分钟,我们看到不少选手逐一偏离赛道,向多方陆续散去,有的跑到山崖边跳下畅泳去,有的跑到球场打球去,有的跑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去,有的选择跳降落伞去,有的站在十字路口琢磨着,有的跑到雪地上玩雪球去,有的放烟花去,有的漂洋过海去,有的结婚去。当然,有的继续留在既定的赛道上,往标准的终点进发。

值得一提的是,背景配乐是一首名为“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歌曲。这是改编自法国作家雨果著名长篇小说的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插曲之一。这部音乐剧以18和19世纪的法国作为背景,剧情相当哀伤沉重。政治和历史暂且不谈,歌曲本身以激越昂然、不屈不挠的革命牺牲精神为主题,于人感觉严肃悲壮。

与此同时,中文字幕是这样写的:“这比赛以及终点是由谁定的?该跑往哪儿去?哪一个方向才对?其实,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路。自己的路?真的有吗?我不知道。我们还没看过的世界大到无法想象。没错,偏离正轨吧!一直跑到最后,失败又如何?走了弯路又何妨?也无需跟别人比较。路不只是一条,终点不只是一个,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可能。人生各自精彩,谁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我相信,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不过不是一场具备标准赛道、特定终点、既定长短的大众比赛,相反,每人需要面对和征服属于自己的那场马拉松。

朋友们,无论你们现在身在何处,起点在哪儿,你们打算怎样走下去,继续完成往后的旅程呢?陈睿潼2015年2月15日

第一部 思想策划期

第一章 逆向思维与退出策略——解构选择MBA的思路、动机和目标第二章 乐观偏差和计划谬误——筹划MBA项目的进程第三章 价格与价值的平衡较量——MBA融资与投资回报率

第一章 逆向思维与退出策略——解构选择MBA的思路、动机和目标

“When you cease to dream,you cease to live.”Malcolm ForbesChairman and Editor-in-Chief of Forbes Magazine在事业和学业规划上,为了研究升读MBA的思路历程,必须剖析三段时期——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部连续剧,缺少任何一部分,这场人生戏剧就不完整。在开始职业旅程的起点,必先从终点入手。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先认清动机和初衷,跟着找对未来方向和目标,进而针对过去经历和自身条件,发掘未来与过去之间的空隙。所有MBA成功申请人的自觉性都相当强,对事业的追求和人生的要求有清晰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们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作出实质性补救及改善。换句话说,他们不是因为条件优秀无瑕才进入顶尖商学院,相反,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为了达到将来的目标,选择利用商学院的资源去弥补这个缺口。

国内本科生的市值是多少?

读者们曾否在微博上看过类似的报道?“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实际上这种说法忽视了另外一个事实:大学生工资增速远超过农民工。只要熬过前三年,大学毕业生工资一般会翻一番左右,此时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职场经验,具备良好的竞争力。”“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平均工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而增长,在具备一定工作经验之后,高学历人才的职场竞争力提升非常明显。”“今年(2013年)是史上大学生最难找工作的一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总数达699万人,比去年高出19万人,就业压力巨大。一面是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一面是就业需求缩减,大学生就业情况在今年腹背受敌。”“一份调查显示,2014年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仅2443元。若在北上广,每月基本开支就要2935元,二三线城市则是1593元。再赶上聚餐、随份子……很多人月底会严重透支,这还不包括谈恋爱的开支!”

下面是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结果。据统计,大学生平均月薪水平前5强为3241元(上海)、3109元(北京)、2839元(广州)、2813元(南京)和2664元(杭州)。以大学生人均月薪2443元为例,且每两年加薪一次,一次加300元,不吃不喝工作5年到手的纯工资大约是160980元,10年的话是367560元。毕业后年轻人需要父母资助的情况并不罕见:一半以上(65.9%)毕业生每月啃老超千元,19.4% 每月啃老500~900元,8.8% 少于500元。

一个本科生的市值在国内就是这么多吗?

如果在你面前有一个玻璃杯子,杯子里盛着半杯水,你认为这个杯子是一半满,还是一半空呢?

乐观一点的话,年轻人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情,在特定的空间内,寻找进步的机会,打破宿命;相反,消极一点的话,或许选择原地踏步,接受现实,反正一个本科生的经济意义已渐被蚕食。

有一位朋友曾说我是一个稍微偏向悲观的人,我没有异议。长期以来,我参与信贷风险监控和债券投资工作,债权人一般关注的是投资本金是否回本,以及定息回报的风险水平有多高,升值潜力倒是其次。因此,我的着眼点自然放在最坏的情景上,对负面风险度往往比较敏感。

不过,面对以上的情况,我保持乐观。我一直坚信,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个人化的潜质,关键在乎你身处的环境是否适合你自己。环境影响人的心与行,能让你有效地发掘、发挥和发展内在的潜能,达致目标效果。

猫捉老鼠的搜索竞赛

制度、环境等硬件不能一时三刻任意改变,幸好,人是活的,懂得自我筹谋。于是,从小开始,不管愿意与否,我们“全情投入”这场猫捉老鼠的搜索竞赛。各人花尽心思,寻找最知名的大中小学幼儿园、最有前途的机构雇主、最有价值的创业平台……简言之,寻找发展平台。

其实,这个道理的应用很广泛。宏观方面,美国硅谷作为培育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历年来吸引无数创业者和创投者朝圣膜拜。再看看微观的情况,前阵子与一个好友短聚,他透露刚刚把大儿子从一所不错的传统幼儿园转到一所比较国际化的学校,以备将来升读同一系统的小学和中学。他的动机是为儿子提供一个更开放的学习环境,让他不会过分受制于特定的传统模式,将来可以更自由地发掘兴趣,发挥潜能。

在正式成为芝大MBA学生后,我遇到的第一位老师叫Nick Epley,是一名社会心理学专家,教授的科目是“领导力要诀”(Essentials of Leadership)。2014年初,他被美国知名教育网站Poets &Quants评选为美国顶尖商学院中40岁以下最有前途的40强教授之一,2014年中出版的新作Mindwise更是商学院的畅销书。他是一个怎样的教授?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可以说,他平易近人、风趣幽默、论点精辟,上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我们班级卧虎藏龙,而社会心理学家从未当过高管,他如何提升我们这班人的领导能力?课堂上讨论过的概念繁多,在此不能尽录。有一个观点是这样的:在管理和领导企业时,为了让员工发挥所长,对企业作出最有利的贡献,最有效的做法不是招聘能力最强的人,而是构建一个激发动力和提高能力的生态制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事业发展的过程和个人可塑性,因此,身处有利于吸收知识、提升技能和开阔思维的空间中,有助于创造正面价值。

鉴于我的教育背景,很多人不断地问我,在个人学业和事业发展的路途上,究竟升读MBA是必然的选择,还是偶然的发展?商学院是否是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对我来说,虽然成长于两所格调各异但内涵都很深厚的商学院,可是推广MBA学位从来不是我的意图,因为我相信选择升读MBA是根据个人条件而作出的个人化决定,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结果。以过来人的身份,我认为:◆ MBA学位对个人修养、社交资本和事业发展起积极作用,但商学院的生活节奏、文化氛围和训练模式并不适合所有人。◆ MBA学位并不是医治一切事业和求职痛症的解药,不要作出幼稚的遐想。◆ 创业者不一定需要MBA学位,但MBA学位却能为创业者带来有形和无形的价值。

在往后的章节中,我会逐步解释以上论点的背后意思和看法。

无可否认,MBA学位也好,其他研究生学位也罢,在学士学位大众化、家庭经济能力普遍增强以及本科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毕业生过多而岗位不足)的背景下,升读研究院在年轻人职业规划中的比重与日俱增。但是,究竟商学院是否是最理想的指标性职业舞台,绝对因人而异,绝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道理。

谁敢走进商学院大门?

为了筹备这本新书,在2014年3月至9月间,我以渔翁撒网方式,积极地寻觅、认识和接触数十名来自英美各大顶尖商学院的中国籍MBA和一般商科专业在读硕士和毕业生,让他们真实地分享个人经历。在个人背景上,这些被访者均拥有一些类似的背景经验,例如:本科多就读于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重点大学,或在国外念完本科后回国工作。同时,他们一般是在外企工作,可能是跨国性的零售品牌企业,或是著名投行、咨询公司。在本地企业工作的也有,但主要是规模比较大的机构。他们能够成功地考进名校,主要是因为以上种种优秀特点吗?

面对这个问题,我相信,我的老师——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们——必定能贯彻芝大的求学精神,深入搜集和详细分析一切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以证据去证明论点、解释现象和发掘新事物。我手上没有类似的统计数据,未能以科学量化方法去评估和计算个人条件与录取比率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抑或是相关而已?哪些特点在统计学上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具有显著性差异?概率的分布是怎样一回事?不过,我倒是可以用实证研究来尝试剖析一下。

目前,在我的朋友和社交圈子里,拥有各大名校MBA背景的中国人,包括耶鲁和芝加哥大学的同学、校友和在读学生、金融界人士、不同阶层的相识、面试过的申请人、咨询过的学生、遇到的落榜申请人等,不少于1000人。当中,没有具备以上特点却成功地被录取的人士不算是少众,大概是40~45% 左右。北大、清华毕业生加上国际金融机构的工作经验听起来应该是稳操胜券,成功的案例当然不少,但是,不由你不信,事实上,这些人最后被拒绝的情况绝对不足为奇。

所以,以过去积累下来的实证研究和观察,我认为,个人条件与录取率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就是说,不是因为你来自北大、清华,所以才能考上哈佛、耶鲁。个人特点与录取率呈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但由于在每项录取案子上,每所学校的内部文化、入学要求和个人素质的相对比重有别,故不能一概而论。

部分读者可能感到疑惑,听起来好像招生官在选拔新生时没有什么准则,倚重主观判断。或许,你们关心的是,在招生的考核过程中究竟有什么决定性因素。其实,最核心的、最关键的因素已经在这几十名被访对象身上显示出来。

在访问的过程中,在各人耐心地详述自己的过去时,虽然我们素未谋面,地理上相距几百、几千甚至是上万千米,但是我依然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在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奋斗故事背后是一颗改变现状、开阔视野和改善自我之心。

为什么要改变、开阔和改善?这是对将来的期盼、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反省的自然综合反应。扪心自问,如果你安于现状,懒得从过去的得失中学习,又或对未来不存厚望和幻想,你还会有需要和动力去寻找突破点吗?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申请国外的MBA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现在的工作确实不错,生活安稳,但是,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未来10年、20年的职业路向基本上已经敲定下来,不会有任何惊喜或突破。更何况,出国看看中国以外的世界,无论是美好还是丑陋,无论将来的结果如何,总是人生中一段不可多得的经历。

总的来说,所有成功申请人的自觉性都相当强,对事业的追求和人生的要求有清晰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们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作出实质性补救及改善。换句话说,他们不是因为条件优秀无瑕才进入顶尖商学院,相反,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为了达到将来的目标,选择利用商学院的资源去弥补这个缺口。

以个人及同学的经验为证,商学院带来的经历宝贵是肯定的。但是,一大堆问题尚待解答。你已经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和人生路向有一定程度的概念吗?假设你决定升读MBA,背后的动机何在?纯粹出于职业发展、人生规划的目的,还是履行责任或是满足旁人的期望?这段自我探索过程及其结果,直接影响申请时的成功率、入学后的学习动力、暑期实习时的体验,以及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不论种族、文化、学历和职业背景,升读MBA的常见动机主要包括:◆ 转行◆ 升职◆ 创业◆ 丰富人生体验◆ 改善经济条件◆ 开阔国际视野◆ 加强学术能力◆ 扩大人脉关系网◆ 挑战及突破自我◆ 增进多元文化体验◆ 证明个人实力和耐力◆ 提升商科和管理知识水平

动机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显性与隐性之别。其实,这段思路相当简单,用三个英文单词——Why 、What和How——就足以概括一切。

Why——动机和初衷

What——未来的职业目标和方向

How——方法、手段和过程

简言之,动机引领目标,目标决定方法。

《功夫熊猫》的内功心法

2008年,由美国梦工厂动画制作的动作喜剧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上映,疯魔全球。这是我喜欢的动画电影之一,原因有二:一是熊猫当主角,白胖胖、率性、贪吃、无心机,相当可爱;二是电影本身表达了一些既简单又重要的做人道理。其中,乌龟师傅说:“Past is history. Future is mystery. That is why present is a gift.”意思是,“过去”已成历史,“未来”是一个谜,所以,要珍惜和把握“现在”这份礼物。

我赞同。

现在的你们,可能琢磨着是否换一份新工作、创业、转行、出国留学、选择哪一个专业作为研究方向、升读MBA或一般商科硕士。这可不是一本哲学或心理学书籍,我亦不是什么人生导师或心理辅导员,更不认为你们这些资优的申请人只会道听途说,让旁人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说三道四,替代你们作出重要决定。相反,我相信每个人可以循着自己的方式和心意去自由发挥。

寻找个人路向以及走好中间的每一步,听起来很玄,但退一步想,即使不申请MBA,认清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有的人从来没想过,有的人懒得去想,有的人曾想过但又想不清,有的人永远看不透,想得通透利落而且付诸行动的一群人则是相当难得,勇气可嘉,成功在望。

现在,在你仍未正式进入商学院前,你已经上了第一堂课——一堂人生哲学课。透过每道精心雕琢的申请论文题目以及30分钟的面试,学校有意识地送给申请人一个契机——一个有实际奖赏(录取信和奖学金)和时间限制(申请备战时间有限)、风险近乎零(一次失败可重试,不是世界末日吧?)的机会,让你们认真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现在的行动贯穿一切。如何把握这个机会?是处理一大堆申请文书,做考试复习的循例工作,还是帮助自己找到未来的方向?全属申请人的个人决定。

逆向与内外思维模式

话说回来,乌龟师傅说应该珍惜现在,未来是一个谜,不要担心。这不是说我们应该只顾现在,无需筹划未来。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部连续剧,缺少任何一部分,这场人生戏剧就不完整。因此,为了研究升读MBA背后的动机、意义和目标,在思路历程上,我们同样必须剖析三段时期——过去、现在和未来。区别在于,在开始MBA旅程的起点,必先从终点入手。这个想法跟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出手投资前,这些投资人对终极出路以及通往出口的路线图,已经心里有数,这就是所谓的退出策略。换句话说,今天的决定由明天的目标带动。

不明白什么是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策略?不要紧,换一个角度。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对某些“尊贵”客户提供专人投资策划和管理,他们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和投资表现业绩如何暂且不谈,先看看他们的工作步骤:开始时,他们一般对客户做详细的风险评估调查,以客户的投资经验业绩为基础,评估该客户对不同金融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进一步了解客户对未来投资计划的期望,包括回报率、投资存续期、时间限制、项目类别、现金流配置和资金需求等各方因素。最后,制定整体的投资解决方案,建议一系列往后的投资战术及配合目标战略计划的投资工具。总之,你的投资资产配置应该反映你的风险承受度,跟你的财务目标需求额度和时间限制的规划是一致的。

仍然不太明白?让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在芝大上“运营战略课”(Operations Strategy),女教授Nicole DeHoratius邀请了一位校友过来做分享。他效力于一家知名物流公司,这家公司算是构建和运营精密供应链的先驱。校友解释说,公司花了3年计划这项措施。首先,想象3年后的宏观经济状况和行业营商环境。然后,研究并确定在此等情况下公司的竞争地位和运营走势。根据3年后的目标以及今天的内部现状,公司评估和计算两者之间的缺口,继而策划和执行详细步骤,向3年后的目标进发。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有了方向和目标,你可以进一步细化引领到终点的每一小步。通往终极目标的可行途径和选择可能超过一个,MBA学位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如果自我反思的过程做得恰当和透彻的话,最终你可能会发现MBA学位未必最迎合你的口味,最切合你的需要。与其盲目跟风,追求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学位梦,倒不如花时间在更直接和更有效率的方法上,早日取得理想中的结果。

进行了宏观的方向分析,微观的自我评估就是下一步。同学们、家长们常常突然间来问我,究竟哪些课程最好?哪所学校最棒?这些问题不好说,每个人的要求、期望和条件是有差异的,在未完全清楚了解自己的情况前,任何答案都是徒然。因此,解答一切留学疑问的基本思维方式应该是由内而外。用逆向思维方式寻找总体的方向后,细化地解构自己的情况:过去有什么经历,现在拥有什么,得与失,对与错,是与非,童年与少年时代成长经历等。然后根据个人目标、条件、需要和现实情况,寻找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继续上路。

试想象:动机和初衷认清了,未来方向和目标找到了,过去经历和自身条件想透了,中间存在缺口,跨越这个缺口的桥梁就是一个MBA学位(以及它带来的一切好处)。前文提及,转行是选择MBA学位的常见动机和目标。基本上,接近100%的全日制MBA学生都是冲着转行而来。如你的未来职业方向与现在的职业有颇大的距离,有一点必须强调:转行的思路必须合情合理。一个医生希望在商学院毕业后进入医院的管理层,这是正常、可行的转变。但是一个舞蹈家想当投行家,在写作申请论文时,必先说服学校,解释这一巨变的背后因由。例如,舞台经历与未来金融职业发展有什么关系,是否因特别往事而激发念头,又或在过去人生经历中积累了某些金融财务管理技能等。总之,这种转行的举动不能过分天马行空;如果讲得不清不楚,商学院会觉得转变是不可行、不切实际的,会对申请人的职业目标抱着怀疑态度,最终直接影响录取结果。

哪种投资最值得花钱?是阿里巴巴股票、房地产,还是你的脑袋?

你们有没有听过“最安全的理财是个人教育投资”这句话?知道这是谁说的吗?是华人富商李嘉诚先生。他曾说,把钱投资在自己的头脑上,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

对于他的商业决定和手法,未必每个人完全理解及认同。但对于这句话,我是万分赞同。

他的论据是这样的:人生中的困境是未完成的功课,一定要通过自我摸索与自我学习,才能突破与跃进。聪明的人懂得通过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避免自己重蹈覆辙,多走冤枉路。所以,学习的钱一定要舍得花。哪怕借钱来投资自己都是值得的,因为它一定会有窗口让你再把钱赚回来。

很多人会反驳:“连三餐都吃不饱了,负债累累,哪里有钱再去学习呢? 而且学习也不见得立刻就看得到效果!”李先生认为,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用钱投资自己的脑袋。但是,事实上,如果真的一贫如洗,头脑正是东山再起的最大本钱,就更应该好好投资在这里才对,因为脑袋穷,人生就会穷。

假如有想改变的心,却连一点点的学费都无力支付,这样的人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困难时,会有足够的能力去克服吗?要知道,真正的难关比这大过千百倍,小困难都克服不了,人生如何能转败为胜呢?

学习的花费看得见,也有限,但花在社会大学里的学费却可能让我们倾家荡产,甚至招致生命危险。所以,一样要学习,不如把学费交给有智慧的人——教授,让他们引导我们,而不是把钱砸在学费高昂的社会大学里。

个人事业和学业规划不是一个人的事

以前有一位陈同学,是芝加哥大学在读MBA学生,我们是这样认识的……

某年某月的周日下午,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的餐厅内,我约好了一位学生张同学面谈,由于翌日他要参加入学面试,我特意找了一个比星巴克更安静和隐私度更高的场所为他作模拟面试。同时,又收到另一邀请,是一个新申请人发送的电邮,那是陈同学发来的,说刚刚看到某香港报纸上我的个人专访,想尽快跟我面谈,讨论申请MBA的事宜。当时他有一个要求,就是带太太一起来会面。一般申请人都是“单枪匹马”赴会,他是第一个主动要求带伴侣过来一起讨论、见面的,我说没问题。老实说,我欣赏他们的举动。不管是太太主动要求,还是丈夫希望太太参与其中,两口子有商有量。毕竟如果丈夫真的考进美国商学院,在未来两年期间,工作于国际金融机构的太太必须跟陈同学分隔两地,不能如那些当家庭主妇的太太一样,搬到美国去陪伴在侧。为了丈夫的前途和理想着想,太太选择支持丈夫完成心愿。结局如何?我们的会面十分顺利,之后开始协助他准备申请文件和面试,一年后,陈同学收到数份录取信。我相信,太太一定以丈夫为荣。

在不少媒体专访中,我常说,MBA的规划和执行是人生大事,与结婚生孩子等计划差不多。一个人的决定需要深思,超过一个人的决定就更不容易。

记忆中,我在耶鲁求学时,中国同学和美国同学的陪读配偶不少,已婚日本籍男同学的太太一般随丈夫越洋到美国去陪读,每天准备丰盛的家常菜,待丈夫下课后回家吃饭。偶然,我有幸被邀去他们家做客,享受家常美食,感觉特幸福和暖心。我认识一位耶鲁在读MBA学生李同学,虽然大家没有见过面,可能因为我们是同门关系,在我访问她时,从电话上传来的轻松热情声音让我感觉相当亲切。她笑说,自己属于少众,一般是太太过来陪读,而她呢?是丈夫全程陪“公主”读书。

幸好,美国商学院有一个优点,是“爱屋及乌”,对本地和外国学生的配偶和家属照顾周到,体贴入微。举个例子,在芝大全日制MBA课程里,有一个学生组织叫Booth Partners,专门为学生的伴侣、男女朋友、孩子等服务,定期举办活动:博物馆参观、舞蹈或音乐表演欣赏、红酒品赏会、慈善活动、儿童游戏竞赛、免费的英语辅导班等。这个组织旨在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家属相互认识和扶持,尽快融入当地社区,建立朋友圈。毕竟,学校为学生减轻家庭和生活上的精神负担,无形中能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起正面作用。

在耶鲁毕业前,我们所有二年级的学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教授”,当年才30岁的她是我们的教授中最年轻的老师,专长是公司战略和应用经济学。虽然她的咨询实战经验有待积累(一般工作多年的战略学教授均拥有相当丰富的企业咨询经验,因此,在课堂上可以理论与实践兼备授课),教学手法却灵活有趣,人也挺亲和,我们很喜欢上她的课,后来她离开耶鲁,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奖时,她分享道:“终于结束了,恭喜你们!在大家满心喜悦之际,请不要忘记那些一直默默守候在你们身边的家人或朋友。这两年期间,在你们挥洒汗水和泪水奋斗的时候,他们背后的牺牲不一定比你们少。此时此刻,向他们说声‘多谢’吧!”

也许,在“逐鹿中原”的游戏中,人脉、金钱、名声、学位、地位……无止境的目标和追求,都不及微信上传来的片言问候、奋斗时一起流过的汗水、失意时伸出的援手、得意时的肺腑提醒,以及长期以来的默默守候。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们身边可有无私地支持你建筑梦想、深信你一定能够完成大业的家人或朋友吗?

此时此刻,脑海中突然响起已故艺人张国荣先生的一首名曲《追》……

第二章 乐观偏差和计划谬误——筹划MBA项目的进程

“Timing,perseverance,and ten years of trying will eventually make you look like an overnight success.”Biz StoneCo-Founder of Twitter乐观偏差和计划谬误是人性的基本弱点,任何人都会犯。大部分的申请人却有一个通病——眼高手低,高估自己的执行力和投入度,却低估申请计划的挑战性与难度。于是中途放弃者比比皆是,付出的时间和资源最后沦为沉没成本。大家必须明白,每人的斤两,并不是一时三刻用魔术变出来的。经验是经过成败得失而来的,业绩是通过长期积累而建立的,人脉是透过人情点滴而发展的。在MBA申请这件事上,时间就是“萧何”,就是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时间上的战略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简单来说,越早开始准备越靠谱。

2014年世界杯的观察:闭关练功10年的坚持成果

执笔写作期间,正值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我不是标准球迷,不敢贸然逐一评论各国球队的长短以及众球星的表现。这次大赛存在着不少亮点和争议点,其中,当德国队以7比1击败大热门巴西队时,整个过程以及结果确实让众人惊讶。于是,我翻看了一些关于这场赛事的点评分析。其中,原籍德国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David Bach立时撰文,刊登了一则名为“Is Germany's World Cup a triumph of management?”的评论。他认为,德国队拥有五大成功因素,与有效的管理模式有莫大的直接关系。它们分别是:1. 长线能力的发展(Long-term capability development)2. 精确的策划安排(Meticulous planning)3. 鼓励相互开放沟通和强调个人责任承担的文化氛围(An inclusive culture based on open communication and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4. 针对竞争对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Competitive intelligence)5. 因时制宜的应变能力(Confidence to deviate from the plan)

对于每一论点的详细阐述暂且不作任何评论。教授认为,重点是德国队自2004年起,苦心经营,潜心积累,培养出一支精湛的球队,他们的胜利并不是一时三刻的幸运,而是有心栽花的成就。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请参看原文的分析(http://insights.som.yale.edu/)。

说了半天,足球训练跟MBA申请有什么关系?

在过去的媒体访问中,记者总是问我,究竟申请MBA需时多久?应该何时开始申请程序?如果纯粹从申请时间管理的角度来看,有的花了3~6个月,包括备考GMAT以及完成所有申请文书,有的却花了1~2年的时间。申请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基本上在乎申请学校的数量、申请人的工作情况(有些人特别辞职预留所有时间来成就MBA大业)和投入度,事前准备工夫的素质等,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如果MBA申请是一道菜,那么,时间因素就是这道菜的成败关键。在MBA申请这件事上,时间就是“萧何”,因此,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个人认为,关键的问题应该是筹备、策划和执行整套MBA计划所需的时间。摆正重点后,答案就完全不一样了。正确的答案是:练功10年。

回顾自己的经历,我从15岁便开始备战MBA,所以走过的路更长、更弯。有兴趣的话,读者可翻到第八章听听我的故事。

从前看过一集《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关于4位女主角的友情试炼,第一女主角跟另一位说了这一番话:

“Friendships don't magically last for 40 years; you have to invest in them. It is like your savings; you don't expect to wake up one day when you are old and find a bucket of money waiting for you at the bank. We need an emotional retirement plan,making time for each other and taking trips together are therefore important.”

大意是友情必须经过双方付出时间和心血来维持,如银行储蓄和退休基金一样,是经年积累的成果。如果没有定期付出和投放资金的话,不能寄望有长期的成效。

同一道理,每人的斤两并不是一时三刻用魔术变出来的。经验是经过成败得失而来的,业绩是通过长期积累而建立的,人脉是透过人情点滴而发展的。因此,与其说申请人一般需要花数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时间来备考和完成申请材料,倒不如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投资价值回报层面上,就如我的老同学张磊(推荐序言作者之一)管理长青基金一样,当长期价值投资人犹胜于机会主义者和短炒人士。

计划周详的申请人大有人在,先讲两个“专心一意长期作战”的故事。

许同学,现为哥伦比亚MBA学生,对哥大商学院情有独钟,是一个有计划、以目标为本的学生。打从在国内念本科时,她已经开始参加学校举办的讲座,席中积极与招生官和校友打交道,每年没有间断地参与活动,多年来与他们建立起实在和直接的关系网。另外,通过交换生计划,她特别到美国去亲身体验哥大的学习生活和氛围。这些种子经过历年来的悉心裁培,表明了她对哥大的真正热情和兴趣,学校方面亦相当信服,对她的印象更见深刻透彻。终于,到了正式申请时开花结果。她成功地在首轮参选时被录取,并且考获入学奖学金。

林同学,现为哈佛MBA学生,与我一样,15岁时种下到美国留学的种子。她在15岁时有机会到波士顿当交换生,爱上美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在内地念工程学本科时,她又有机会参加交换生计划,这次她到香港去学习商科,对商科产生真实兴趣。从此以后,她下定决心到美国升读商学院。于是,她选择加入国际食品品牌企业工作,吸收综合性和宏观性的管理经验。然后,在首轮截止日期前一年左右开始准备考试和申请材料,最后一击即中。

不是每个申请人都像她们一样对商学院那么“一往情深”,大部分的申请人却有一个通病——眼高手低。什么意思?就是高估自己的执行力和投入度,却低估申请计划的挑战性与难度。于是中途放弃者比比皆是,付出的时间和资源最后沦为沉没成本。

时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

2013年夏天,我在芝大伦敦分校上了一门课,名为“管理决策学”(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从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管理人员的行为、通病和偏见,从而提升我们做商业决策和人生决定时的能力。官方教科书是全球畅销书《思考快与慢》(Thinking,Fast and Slow),作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书中解释,在策划和执行项目时,受过度乐观的念头驱使,经理往往容易低估项目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或高估项目的回报,甚至在进行敏感度测试时只顾考虑最好的情境,不切实际地忽视了其他可能性(包括最坏的状况),最终导致执行计划上的落差。

乐观偏差和计划谬误是人性的基本弱点,任何人都会犯。我曾在芝大上了一门关于创业实践的科目,富有创业和创投实战经验的女教授Waverly Deutsch曾断言,创业者在创建新公司时一定会高估销售预测,低估运营成本。有什么补救办法?预留更宽广的安全幅度,进行敏感度测试时考虑更具体的情境,寻找独立第三者,提出更多合理的质疑等。最终目的是让计划在实践时更接近现实——少一点假象式乐观,多一点应变执行力。

MBA申请人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吗?从前碰到过数位申请人,他们都是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的一个月内找我帮忙,当时连论文初稿还未开始构思,却极富上进心,准备申请超过一所排名十大的商学院。我问他们,既然目标远大,为什么不早点准备?他们坦白地告诉我,是自己失算了。因为他们是国外本科毕业生,以前念本科时写过不少英文论文,因此英文写作水平比较强,满以为考完试后只需一两个周末就可以完成几篇申请文章,谁知毫无头绪,力不从心。“这道题的背后意义是什么?究竟用哪些例子去表现个人特点?”想来想去,总是一头雾水,于是花掉了不少冤枉时间。如工作方面出现预料之外的重担或个人生活诸事缠身的话,可用的时间就更少。最后,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做不好。

既然知道人类的原始弱点,那么,申请人怎样做才能克服这个弱点呢?时间上的战略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简单来说,越早开始准备越有好处。

商学院的学习模式是基于“集思广益、同辈互相学习”的理念。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招生处职员费尽心思,精挑细选一些具备最独特背景、性格、经历的候选人,组成一班在各种主要范畴上——种族、性别、地理分布、职能、行业、语言——均最有代表性和最多样化的学生群。

基于以上逻辑,那些申请MBA的常客,如工程师、投行分析员、管理咨询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国际金融机构专才等,越早申请越有利。头轮选拔中具备相同背景的申请人比较少,竞争难度略低,比较容易突围而出,但如果在后轮选拔期间才申请,同类型竞争对手的数目众多,说服对方自己的差异价值就困难多了,最终影响成功率。

就算你拥有非传统、独特的背景,提早申请也是上策。一般来说,在首轮和次轮选拔时,在保持学校传统素质的大前提下,学校适度地调整审核尺度,务求尽量在几个月时间内把新生班大部分的名额填满(1、2月时,如新生班80%已经落实,总比40%好多了吧)。因此,后期的尺度可能会相应提高。更何况,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同学们需要时间处理一切出国签证等事宜。早点筹备,早点申请,早点面试,早点被录取,就能早点处理出国琐事,早点开始新生活。

总的来说,我们不能够准确地预知申请期间会否出现乱子,更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乱子的性质是怎样,对申请情况会否造成影响。更现实的是我们每人均拥有懒惰的本性,把事情推迟一天又一天。所以未免好事多磨,早点儿开始准备工作,让时间为申请书加添色彩。

如果你准备2017年9月入学,今天应该开始做什么?

在时间部署上,在此列出一份建议时间表,申请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先后次序、具体细节和加长缩短。

假设你准备2017年9月入学的话,整个申请程序大概15~18个月左右:

2015年9月—2016年5月(申请前期)◆ 呼应第一章的建议,申请人应对个人兴趣、职业条件、过去经历、未来发展方向等作出深入反思和批判性评估。过滤思绪,整理记忆,用笔记有系统地记录下来,以备未来草拟论文、简历等文书之用。◆ 对国内外商学院进行详细调研,相互比较,包括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地点环境、文化氛围、入学要求、生活素质、学生课外活动组织和校友网络等,无论最后决定申请多少所学院,在调研初期,必须扩大范围,深层探讨,货比三家。◆ 参加学校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官方讲座和校友活动,跟与会的招生处代表、当地校友和放假回国的在读学生打交道。认识多了,在往后的日子里能更有效地做出合适的选校决定。◆ 各大学校也定期举办网上论坛,地域时差可能造成不便,不过好处是可以实时与招生处代表和在读学生互动,听取心得。◆ 复习和备考GMAT,争取在这一年中完成,否则将来一边做申请文书,一边备考,压力一定不小。◆ 如果时间和经济上许可的话,安排到学校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在读学生交流,做个旁听生,观察校园情况。这种个人化的体验远胜于搜索厚厚的书面和电子化材料。关键是事前做足准备工作,特别是申请前期的前四项工作是重点。有备而来的探访肯定会为申请书加添不少印象分。◆ 部署挑选推荐人。谁是潜在的适合人选?推荐人一般是工作上常常打交道的人,鉴于距离准备推荐信还有一段时间,多积累一些双方合作和沟通的经验,让他们对你的为人和工作能力加深了解,并且虚心征求意见,加强关系。◆ 筹划教育融资预算。除了储蓄和工资以外,国内银行贷款和学校本身提供给外国学生的财务资助务必探究清楚。◆ 观摩2015年9月入学的申请论文题目。其实,每年的论文题目必定更新一次,所以不能预先写好一些后备文章,不过,可以先参考一下,找些灵感之余,亦可作练习之用。

2016年6月—2016年12月(申请中期一)◆ 一般在6月和7月之间,学校会陆续公布新一年申请论文题目、文书的其他要求和各轮选拔的截止日期。根据在“申请前期”进行的学校调研结果、自我条件分析和实际申请要求,敲定最后的选校名单,制定首轮和次轮申请上的战略部署——哪所学院安排在首轮申请,哪些排在次轮。◆ 草拟论文提纲和简历初稿,然后进一步优化正式论文和简历材料。修改编审的过程繁复枯燥,历时数个月,找几个朋友、同事、同学或独立第三者作为义务导师,吸纳多元化的意见。◆ 填好电子版的申请书。现在的申请书不仅要求填个人资料,近年的趋势是申请书包含了一些类似于论文题目的短问题,在有限的字数内作答。所以,应预留额外时间细心回答问题。◆ 与本科时就读的大学联系,申请正式成绩单发送给商学院。◆ 正式邀请“心仪对象”作为申请推荐人,向他们表明心迹和意图,了解对方对自己的评价。推荐人通常是大忙人,要写的推荐信数目不少,而每所学校对推荐信的要求不一,因此,申请人与推荐人必须保持紧密合作联系,抓紧在限期前收集和递交所有推荐信。◆ 如有特别奖学金或助学金需要分开申请的话,申请人需要额外准备有关材料。◆ 对于首轮申请的同学们,在9月底或10月初递交了申请材料后,剩下的几个月就是准备面试的时节。首轮申请人的面试邀请书应该在截止日期后6~8个星期内以电邮发出。

2017年1月—2017年3月(申请中期二)◆ 对于次轮申请的同学们,递交了申请材料后,这两个月就是准备面试的时期。同样,次轮申请人的面试邀请书估计在截止日期后6~8个星期内以电邮发出。◆ 首轮申请人的录取通知书一般在1月初发出。次轮申请人的录取通知书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发出。奖学金和助学金的通知书一般与录取通知书一并发出。

2017年4月开始(申请后期)◆ 录取后,办理和申请出国签证,并且申请宿舍或作出当地租房安排。有机会的话,参加学校为刚录取的新生举办的欢迎周末活动,有助敲定最终的选校决定(如你收到超过一封录取信)。及时交学费订金,以确保获取的新生名额。◆ 被拒绝的话,待整个申请季节过后,跟招生官直接联系,了解被拒绝的理由。如果申请人准备明年再接再厉的话,他们的意见是相当有建设性的,亦表明了申请人对该学校的认真态度和兴趣,这一点个别招生官可能觉得特别欣赏。◆ 被列入候补的话,马上跟招生官直接联系,尝试发掘背后的原因,可能需要重考GMAT,拿取更高的分数,书写一篇全新的论文,或亲自拜访学校,这样有助于提高录取概率。

其实,15~18个月的准备流程一点也不辛苦。不要忘记,考进后是两年的密集型训练,紧接着事业上马拉松式的营营役役,相对地,预备申请只是起步而已。读者们,百忍成金,好戏在后头,不继续坚持就看不到好戏啊!

第三章 价格与价值的平衡较量——MBA融资与投资回报率

“If you are not a risk taker,you should get the hell out of business.”Ray KrocFounder of McDonald's一个全日制MBA学生的两年综合成本(直接和间接成本)可以高达30万美元之多。成本这么高,回报又如何?在MBA融资上,成本是可量化、客观性强的价格,回报却包含着可量化和无形的价值,含主观因素在内,价值可以是长远的,但效果未必立刻浮现。中外媒体以及学校本身惯于量度和比较MBA毕业生所谓的投资回报率(ROI),旨在看看哪所学院的回报率最优。任何金融模型和计算方式的实用性和适当性取决于模型内所采用的假设和资料的质量。从经济回报的角度看,ROI这个方法除了缺乏货币时间价值外,更存在不少漏洞,包括时间的敏感度、假设数值的精确性、比较上的差异以及风险水平的估量等,这直接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申请人需要明察,除了经济回报和效益之外,其他利益,如独特回忆、学习经历、技术和人力资源、潜在机会可能性等,在计算含金量的公式中是不容忽视的。短线利益和长线价值息息相关,缺一不可。

我是苹果手机用户,但是,老实说,以键盘打英文电邮或短信这个功能,我仍然比较喜欢昔日的黑莓手机,非常实用。犹记以前上班时,黑莓不离手,近乎中了毒似的,患上黑莓症候群。可惜,这所公司经营不善,加上苹果、三星、HTC、小米等品牌的猛烈竞争和持续创新,黑莓手机的市场份额一直缩减。最近,他们又出新招,以现金吸引客户:在推广期内(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2月13日),任何购买新款黑莓Blackberry Passport的苹果用户,只要将手上的苹果手机卖给黑莓,每人有机会拿到最高550美元的赎回价。希望了解详细情况的读者可以参看http://press.blackberry.com/press/2014/blackberry-announces-new-holiday-deals.html。

当这本书出版时,这项计划已经完结,成绩如何,容后再谈。当我看到这篇报道时,我立刻问自己,在心中,究竟一个苹果手机的价值是多少?在你的眼中呢?谁愿意为了550美元放弃手上的苹果手机(假设是iPhone 6)?同时,黑莓的相对价值又如何?

价值与价格是两种概念,高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高价格,一字之差,意义却有天壤之别。

国外MBA学位的价格

2014年8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了十大学费最昂贵的私立商学院(全日制MBA类别),2013—2014年度平均费用(一年)为62000美元,不含书本教材、住宿、交通及其他生活费。这些商学院分别是:

在好奇心驱使下,我继续调查其他私立研究院的学费情况,包括私立医学院和法学院。《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数据显示,不含书本教材、住宿、交通及其他生活费,美国最昂贵的私立医学院和法学院的一年费用大约为$58000(美元),非商科、非医学、非法学类的一般性研究院一年费用通常也是$40000~55000左右(美元)。大家都是研究院水平的学位,相比之下,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属于一项高端、高技术、重品牌的奢侈品。

如果加上书本教材、住宿、交通及其他生活费,一年的总支出(直接成本)大约为10万美左右(见下表),两年全日制的课程花费就等于20万美元。机会成本呢?假如放弃了一份年薪几万美元的工作,那么,一个MBA学生的两年综合成本(直接和间接成本)可以高达30万美元之多。

以下是哈佛商学院2015—2016年度全年学期费用参考预算:

国外Executive MBA(EMBA)课程(即高级行政人员MBA课程)的成本大致上差不多,不过由于EMBA的学生一般有全职工作,基本上没有因离职两年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一般人以为,EMBA学生一定是受雇主赞助,所以费用支出从来不是问题;实际的答案是对的,也是否的。对的是,通过全数或部分赞助形式——学费、机票、有薪假期、无薪假期和/或住宿费——雇主向就读EMBA的员工提供资助和补贴;否的是,近年来,可能鉴于经济周期不稳定的原因,雇主对于提供全数资助这种做法有所保留,因此,得到全数资助的EMBA学生数目出现了下降的情况。部分EMBA课程的雇主资助率约为三成左右。

以下是十大学费最昂贵的私立商学院(EMBA类别)(来源:Poets &Quants):

关于以上数字,申请人需要注意总支出的组成部分,有的包括酒店住宿(全数或部分),有的选修课需要额外收费。另外,如果需要前往国外校园上课的话,机票和交通费一般是自费的。所以,在比较不同学校的课程时,学校公布的学费数字只是整个支出的一部分。假如加上额外费用的话,(直接)总成本应该超过20万美元。

价值 = 短线利益+人脉+机遇+见识+门路+奇遇

成本这么高,回报又如何?在MBA融资上,成本是可量化、客观性强的价格,回报却包含着可量化和无形的价值,含主观因素在内,价值可以是长远的,但效果未必立刻浮现。如把MBA学位当作一项投资的话,它的成本效益往往被曲解。付出的现金和机会成本是肯定的,但由于从学位身上赚来的回报存在时间和经济的不确定性,难于全面客观地量度,因此,受到人类本能——避险心态的影响,申请人往往着眼于可合理地量化的回报(即毕业后中短期的薪酬水平),而忽略了一些意义重大、却不能用金钱衡量的长线得益。©

这使我联想起一个经典广告。1997年,万事达卡(MasterCard)在全球开展了一系列的品牌推广活动,当时的广告口号是:“Priceless—Because there are some things money can't buy.”意思是“无价——因为有些东西金钱买不到”。在我的眼里,作为一把钥匙,MBA学位为学生们打开人脉、机遇、见识、门路和奇遇的契机,以上种种都不能用金钱去衡量。

小学时,当我还未对追求学问产生那份发自内心的兴趣时,母亲说了一句让我铭记于心的话:“学会的知识是你拥有的永恒资产,谁都不能抢走。”长大后,有一天当上投资管理人,负责为机构投资者管理金融投资时,我终于能完全明白和体会此道理。市场变幻莫测,资产投资的价值可以一夜间蒸发,一夜间狂升。过去两年,我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教育投资意见,与金融资产投资的主要区别是,教育投资不能被人盗取、突然降价或骤然消失。知识、技能和体验永远是学生的资产。资产如汽车等随岁月折旧,学生和毕业生的知识面却通过持续性学习而更新和扩大(除非当事人选择永远放弃接触新事物和面对新挑战),所以教育投资的价值是抗折旧的。

具体来说,全球的MBA毕业生数目日益膨胀,为了证明自身能力及凸显学位的差异价值,应对方法是选读高素质和名气大的MBA课程,由此产生的价值是有形和无形的。某些企业,如高盛、麦肯锡、谷歌等只会在个别特选商学院进行校内招聘活动,考核和选拔未来管理人才,这些面试和就业机会不常见,如成功受聘,薪酬和职位晋升方面可算是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同时,全球校友网络是一个长期人力资源和社交资本的宝库,资深教授的企业人脉和资讯网络更为难得,这一切都是有待发掘的潜在价值。总的来说,申请人需要明察,除了经济回报和效益之外,其他利益,如独特回忆、学习经历、技术和人力资源、潜在机会可能性等,在计算含金量的公式中是不容忽视的。短线利益和长线价值息息相关,缺一不可。

如何计算学位投资回报率(ROI)?

中外媒体以及学校本身惯于量度和比较MBA毕业生所谓的投资回报率(ROI),旨在看看哪所学院的回报率最优。无论是全日制MBA还是EMBA,ROI的计算理论是一样的。基本上沿用的概念与项目融资预算如出一辙。首先,罗列出一系列的假设数据,注意,它们都是变量,应根据个别情况而调整。

以下是一个Chicago Booth EMBA学生的例子:

然后塑造一个现金流模型:

为了方便说明背后的概念,特意设计一个比较简化的模型(前五年)。理论上,我们首先需要预测未来30年中(现在岁数与预期退休年龄的相差数值)每年的净边际现金流——边际现金流出量,加上两种情况下(有学位和没有学位的情景)年收入的相差数,然后用折现系数计算出年现值,最后,30年的年现值加在一起就是净现值;同时,从每年净边际现金流引申而计算出内部收益率。净边际现金流是整个过程的驱动源头,为什么?因为我们要知道这个学位对你的未来收入是否起了正面的增值作用,如果有的话,那么年薪年均增长率在有学位的情景下比没有学位的情景下为高,净边际现金流将会是正数,即是说,随年月增长,学位将增加你的收入。

任何财务模型的计算结果对内含的假设数据都非常敏感,只要稍微调整某一假设数据,结果就会不一样。例如,年薪年均增长率(有MBA学位)从7% 提高至10%(约40%的增幅),其他的假设数据维持不变,新净现值可高达$380万(美元),是旧净现值的2.6倍,内部收益率从18.74% 提升至25.87%。至于ROI,如果年均增长率是7%,三年总收入大约是$354314,投资回报率便是69%;如果增长率是10%,三年总收入大概是$375023,投资回报率就是79%

如果是全日制MBA学生,在模型中,学生应加入其他可量化的因素,例如,离职两年期间所损失的收入(即机会成本)、暑期工预算收入、额外税务支出或补贴等。

在我眼中,用ROI去衡量和厘定一个MBA学位的投资价值并没有中肯的实质意义,充其量是一种局限性的统计数据。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每次看到回报率的数据,脑海中不禁出现很多问号:计算结果背后隐藏着什么意义?输入的假设数据从何而来?年期是多久?投资总额包括机会成本吗?年收入是全体毕业生的总平均数、中位数、最大数值,还是某一特选行业的标准年薪?最终,进行计算的机构是否用统一标准作出跨学校的对比?就如常用的英文谚语“Comparing apple to apple,not apple to orange”一样,意思是,应该将苹果与苹果,而不是苹果与橘子,作出对比。

任何金融模型和计算方式的实用性和适当性取决于模型内所采用的假设和资料的质量。从经济回报的角度,ROI这个方法除了缺乏货币时间价值外,更存在不少漏洞,包括时间的敏感度、假设数值的精确性、比较上的差异以及风险水平的估量等,这直接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

再者,正如前文所言,由MBA学位带来的人脉、机遇、见识、门路和奇遇等益处和回报是不能完全用金钱去衡量的。这些回报出现的时间、频率、情况等因人而异,更无法为此等有意义但无形的好处加上可合理计算的价目牌。得益以外,不能客观地和准确地量化和现金化的代价也不少,例如:(1)错失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2)生活质量出现反面变化。(3)繁忙的学习生活导致睡眠不足和饮食不定,继而引发健康问题。(4)巨大压力对心理造成潜在伤害。

再看看现实。进入商学院当然有风险,谁可保证你毕业时的就业市场一定蓬勃兴盛?我在“乱世”中(2002年是9·11事件发生后一年)毕业及成长,在美国找全职工作难度极高,据非官方的资料显示,当时哈佛和沃顿商学院等的MBA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率只有40~60%左右(经济好景时,这数字一般接近100%)。作为一个外国学生,我在美国求职并不容易。如果我不是抱着“能屈能伸”和“创新冒险”的积极态度,怎能化险为夷,在5年间由一个低级金融模型师,晋升成为肩负开拓亚洲市场任务的领军人?

如果毕业时遇上经济萧条,你会怎么办?怨天怨地?断定MBA学位对你的事业没有帮助,觉得投资失败吗?我的MBA ROI,毕业时是负数,几年后踏入正轨,不同时段有不同结果。那么,你认为我的投资算是失败还是成功呢?成败不能只看一时的道理显而易见。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我如何顺利完成耶鲁学业?

在了解到MBA学位要求的价格和赋予的价值之后,申请人必须面对和解决最现实的问题——如何安排学费融资。老实说,我没有完全准备好两年的费用就已经到耶鲁去。可能由于太忙,脑袋充斥着功课、工作、课外活动等,我并没有过分忧虑金钱上的难关。一边上课,一边工作,我觉得挺开心。当学生就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尽量享受过程是我当时的心态。勇敢?冒险?诚然,信用风险管理与监管工作的培训让我凡事先看负面风险才考虑正面因素,不过,幸好那颗“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童心依然活跃旺盛。

出发前,我手头上只有个人储蓄和奖学金,足够支付第一年的学费及一般生活费,其他费用如房租怎么办?拥有专业会计师的资格使我得到学分豁免,第一年不用上会计科目。于是我灵机一动,在开学前数个月,毛遂自荐地跟管理学院内的会计学教授 Rick Antle联络上,看看他来年是否需要助教。他很快回答说:“已经有人选了。”不过,他毫不犹豫地把我推荐给本科那边的教授,他们看过我的履历后,双方一拍即合。就这样,在出发飞往美国前,我已经找到一份为期两年的会计学助教工作。

到了第二年,除了继续当会计学助教,我还兼任统计学助教和招生处面试官,再加上高盛暑期实习的收入,足够支付第二年的生活费。那么,第二年的学费呢?那些只供外国学生的学生贷款成为最终的解决方案,毕业后,我以新工作的薪酬来逐步偿还债务。

在第八章中有一个现实个案的主角RY,他的情况跟我差不多。考进纽约大学商学院的他得到两份校内助教及研究工作,足够支付一半学费。所以,学院内确实存在不少“自力更生” 的机会,供学生发掘。

面对高昂学费,除了开源之外,可以选择节流。有一位徐同学,现任BCG咨询师,法国INSEAD MBA毕业生(2012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工科背景,加上工程企业的3~4年职业经验,让她对咨询行业产生兴趣,所以在选校时,她选择了西北大学和 INSEAD这两所在咨询专业名气较响的学院。但是,跟大部分被访者不同,她有意识地只申请了一年期、全日制的MBA课程,原因是考量到时间资源投放与成本存续期,在10~12个月内完成数个学期的课堂,缩短上学时间,早一步毕业,减少成本支出,加快投资回本。从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她的想法实属无可厚非。当然,一年期的课程还有其他非财务的因素需要注意,请参看第四章的详细说明。

专访耶鲁大学MBA财务资助处总监Rebekah Melville:如何选拔奖学金得主?

GMAC(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的2014年调查报告显示,在众多两年全日制MBA课程中,在教育融资方面,奖学金占81%,助教教席占46%,助学金占31%。奖学金和助教工作是商学院里两种最普遍的财务资助工具,那么,商学院的财务资助处如何运作?职员怎样选拔奖学金得奖者?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特地访问了现任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财务资助处负责人Rebekah Melville(RM),向她请教学习。作者:可否介绍一下耶鲁大学对申请人和学生提供的各类型财务资助?RM:我们的学生相当幸运,因为耶鲁大学与一些美国顶级大学一样,财务资源尚算丰富,一般提供两种财务资助方案——奖学金和贷款。在众多顶尖商学院中,奖学金是最普遍的资助工具,最大金额足够支付两年学费,但是学生必须自己负责非学费类的支出。奖学金与助学金的主要区别是,前者跟学生的实际财务需要完全没有关系,就算你已经拥有足够资金,也有可能获得奖学金。贷款又是怎样一回事?在2008年信贷危机爆发前,商业银行作为贷方,根据市场情况来厘定利率,贷款的供应量完全与经济周期挂钩。危机发生后,来自银行的贷款锐减,于是耶鲁校方开始扮演资金供应方的角色。学生只要填写申请表,告诉学校需要多少学费资助,学校一般不会过问学生的收入来源等问题。所以,在无需信贷审批的情况下,学生获得学费贷款资助的胜数相当高。贷款的利率也是市场化的,现在大概是7~9%左右,毕业半年后开始还款,最长贷款年期为10年。作者:关于奖学金得主和贷款人,他们主要是什么背景?RM:在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200多个学生中,大概75%的同学可以得到部分财务资助。他们的背景是非常国际化的,就算学生贷款在某些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相当普遍,来自该国家的学生依然需要财务资助,毕竟商学院的学费不菲,他们本土的贷款未必能够完全满足实际需求。作者:当年,我有幸获得奖学金,一直以来觉得挺好奇,究竟你们是怎样挑选得奖者的?RM:基本上,当入学录取的挑选过程完毕后,我们(五人委员会,含招生官与资助处职员)会马上从这些被录取的申请人中进行一次奖学金审批。考虑因素与招生处那边没有太大区别,不过,颁发奖学金的重点主要放在申请人的学术成绩上(如GPA、GMAT、GRE分数)。另外,除了进行人为审核步骤外,商学院一般运用一些量化模型,目的是衡量申请人的背景(如公开考试成绩、本科专业)与某些指标性统计数据(如录取回报率、奖学金风险度、录取接受率等)的关联,帮助学校决定当年颁发奖学金的整体分布和宏观配置。例如:先输入设定的考生资料以及目标统计数据(如目标录取回报率),然后加入假设性的奖学金额度,经过模型运算后,结果是在这类成功申请人中,只有5个会接受此额度的奖学金,因此,学校只会对5个拥有此类背景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作者:以下是一个假设性问题——如果你们录取了一个申请人,并且提供了一万元奖学金,但是他又拿到了另一同等级学校的奖学金,大概是两万元左右,然后他用此项奖学金跟你们“讨价还价”,你们一般会如何应对?RM:一般来说,决定了金额后,我们通常不会作出改动。作者:对于未来申请人,在教育融资上,你有何建议?RM:越早申请越好,最好是在首轮和次轮的申请周期内。由院长每年落实和批准的奖学金预算案一般是针对首轮、次轮和第三轮申请周期的申请人,但是对于外国申请人而言,如能在首轮和次轮申请的话,获得奖学金的胜数一般比较高(比第三轮申请为高)。同时,基本上所有顶尖商学院只会提供针对学费部分的奖学金和贷款方案,考生自己必须早一点做好非学费支出的安排。

芝加哥大学EMBA课程副院长Glenn Sykes分享:为什么EMBA的财务资助比MBA少?

EMBA课程的情况却刚刚相反,大多数商学院不会为EMBA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或贷款的财务资助。芝加哥大学EMBA课程副院长(亚洲与欧洲)Glenn Sykes解释背后的逻辑:财务资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决定,由于全日制MBA学生放弃原来的工作,他们需要承受的风险以及付出的综合成本比EMBA学生为大,因此前者的财务缺口需求最大,依据此理论,奖学金等财务资助只用来舒缓全日制MBA学生的财务压力。

老实说,我对此逻辑有保留。在上文提及,近年来,EMBA学生的雇主资助率出现降低的迹象,就算是市道畅旺时,资助率从来都不是100%,一定有学生需要自己解决财务问题。这些学生一般是35岁以上的高管,经济能力比较强,拥有正当职业(稳定收入)甚至物业,因此作为潜在贷款人,他们应该是银行所钟情的客户。不过,不要忘记,他们一般背负一定程度上的家庭负担(有配偶、孩子等),财政上存在某些限制。所以,不能说因为EMBA学生的财务缺口需求比较少而因此无需理会他们的财务情况。如果纯粹从信贷风险的角度来看,EMBA学生一般具备全职工作和收入,信用风险度更低,偿还能力更稳当,回本年期更短暂,放贷人应该更愿意开拓此市场区隔的生意。

目前为止,在一般情况下,EMBA学生跟兼职制MBA学生一样,只能靠个人储蓄、现在工资、雇主资助(如有)和不同形式的银行贷款来满足教育融资需要。

教育融资的几项建议

你肯定名牌学位的价值,但是价格不菲是不争的事实。我相信,当遇上难题时,自发地靠个人能力多方位地寻找解决办法是最靠谱的对策。在MBA教育融资方面,以下提供一些建议,良方对策不敢当,也不完全代表我个人的选择和做法,算是历年来的一些观察见闻,供大家考虑琢磨:(1)规划留学大计时,做足长期储蓄的实际和心理准备。如涉及家中成员,一项全面化、多用途的财务计划是必需的。(2)工作至出国前一周左右,尽量赚取多点儿工资再离开。(3)一般暑假实习期是8~10个星期。尝试实现暑假实习期最大化,找两份工作,把实习期延伸至12个星期左右。(4)两年学习生活成本最细化,遵守节约原则。(5)在校内找兼职工作,补贴生活费。(6)放弃两年期的MBA课程,选择一年期的MBA课程。(7)选择兼职制或高管MBA课程,一边工作,一边上课,用工资补贴学费。(8)制定融资方案时,必须预先考虑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逻辑是:如果你打算毕业后当投行家,估计毕业后的工资相对较高,那么,今天的财务融资安排可以宽松一点。但是如果你打算加入公益团体当领导,工资的起步点和增长率偏低,那么,今天安排的融资方案就应该收紧一点。(9)如果有一所一般的学院给你奖学金,另一所较好的学院却没有奖学金,你是否应该为了解决财务问题而接受前者的录取邀请?在此情况下,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① 两所学院在素质和名气上的区别有多大?② 奖学金的金额有多少?对节省学费的帮助有多重要?③ 哪所学院的课程和培训能对你的目标职业发展提供最直接的助力?④ 对于学院的特点,哪些比重较大?哪些比重较小?最终的决定应侧重于比重较大的特点。(10)有雇主的财务支持当然最好,但是要说服他们确是有难度的,毕竟大部分MBA毕业生(尤其是全日制的毕业生)毕业后不会回到旧公司工作,而提供资助的雇主需要出国留学的员工立下承诺,毕业后回国重回旧公司工作一段时间,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日本学生身上。如果你希望得到雇主的资助,哪怕不是全数资助,可以建议在留学期间以兼职身份做些项目;如果雇主是一家银行,可以研究安排低息学生贷款的可能性;最后,如果原雇主那边办不到的话,将来找到新工作时,尤其是市道火热之际,向新雇主提出补贴过去学费的建议,作为入职的条件。(11)奖学金根据学术成绩而定,助学金则以财务需要为依据。假如收到两所商学院的录取邀请,它们分别提供了奖学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你应选择最高金额的奖学金;如果你想讨价还价,期望另一学院提高奖学金的金额,后者未必如你所愿,尤其是如果这是一所竞争激烈、名气大的商学院,所以,你必须小心行事。但是,如果学院提供的是助学金,你可考虑以财务需要,即经济难点来跟学院讨论,以求争取更大的资助。(12)关于学生贷款,跟美国比较,亚洲地区不算流行。但是,在中国,随着传统银行和新兴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个人融资和金融创新的认受性和推动力渐渐增强,你应该尝试发掘这方面的可行方案。

说了半天教育融资、投资回报率等,其实,一个MBA学位就如市场上任何一件产品一样,你买与不买、愿意付出多少、买回来后的心理感觉如何等,说到底,是价值与价格的问题,分别是你对此产品的评价及你实际愿意付出多少,两者之间是微观经济课堂上教授不厌其烦地解释和强调的“消费者净收益”。“净收益”可以是零,即心中的价值和实际付出的价格完全一样,但是通常不会是负数,因为当价格大于价值时,你觉得不值得,就不会买。你会选择那些价值大于价格的产品和服务(俗话说“超值”),务求达到“净收益”最大化。第五章列举了实例,读者可进一步参考。

有价值的事情,今天不一定有价格,不过,有一天,价格终将赶上来,拉近距离。换一个角度,有价格的事情,今天的价值还未完全实现,当价值逐步提升时,价格与价值就会实现接轨。

如果MBA学位没有什么价值,无论学费多便宜(假设没有时间和机会成本的话),你也不会有兴趣。但是,如果是有价值的话,是什么样的价值?价值又有多少?最重要的是,你心中的价值跟周边亲朋好友的价值完全是两回事,换句话说,价值是独特和主观的,路人甲乙丙丁各有一套价值观。因此,你必先想清楚MBA这回事对自己是否存在任何价值。否则,除了把“净收益”计算错误之外,更可能造成期望值的落差,心灵受到伤害啊!

第二部 行动实践期

第四章 经济学基础原理:交替关系——选校的科学与艺术第五章 差异与参考价值——入学游戏规则与部署战略第六章 3C4P销售理论——表彰独特个人品牌

第四章 经济学基础原理:交替关系——选校的科学与艺术

“When everything seems to be going against you,remember that the airplane takes off against the wind,not with it.”Henry FordFounder of Ford Motor Company选择学校的考虑因素繁多,资源有限,欲望无限,因此必须学会权衡取舍。同学们可以用任何切合个人需要的思维模式帮助自己作选校决定。没有所谓最完美的选择,只有在所有值得考虑因素的框架下,作出最合理、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最好商学院的“最好”是在个人条件和需要的大前提下的最佳选择。亚洲人喜欢名牌,中国人钟情名校、名师,排行榜是申请人选校的指标。诚然,排行榜是具有参考价值的统计数据,但是,每所评估机构的排行榜各有游戏规则,评估因素的名单、每项因素的性质及各因素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等存在不少偏差,所以不能客观和全面地作出跨学校的比较分析。排名是一场数字游戏的演绎,并不是一套评估教育质量的客观标准。

糖果店的启示:花心、贪心,还是完美主义?

童年时,你们可否光顾过糖果屋或玩具店?色彩斑斓的糖果摆放在大大小小、透明的器皿内,各色各样的玩具高高在上地陈列在架上,你们希望把所有的物品或食品带回家去,谁埋单没关系,总之想把所有东西一并据为己有。吃得完吗?玩得够吗?未必。资源有限,欲望无限。经济学家常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同样喜欢的东西,以作交换。这道理,我们中国人用两个字概括——舍得,舍得的意义在于要舍才有得。

当我与一些初步构思或开始准备报读商学院的申请人见面时,一般会出现以下的情况:在了解过他们的背景和动机后,我会问他们对哪些学校感兴趣,于是,他们列举数个例子,然后征询我的意见。接受我的意见与否,我不会过分在意,毕竟我的宗旨是把正反两面的理据给申请人参考,让他们在作出独立决定前考虑周详,而不是纯粹以我的个人意见为依归。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会反反复复地思量,东拉西扯,一时说自己是大城市人,纽约是最佳地点,因此非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莫属;跟着又说喜欢古典美的校园环境,喜欢耶鲁大学的建筑风格(耶鲁的所在地是距离纽约一个半小时火车车程的纽黑文校园小镇);再说不要在如北京般的冰天雪地里生活,却对芝加哥学术派充满崇拜之意(芝加哥所坐落的中西部是美国有名的冬天胜地,漫天风雪,异常寒冷)。说了半天,好像对每一所学校都有兴趣,每一所都最适合自己似的。你认为,他们是三心二意,还是追求完美?

在一众好友眼里,我是百分百完美主义者,尽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当然,我完全明白,实际上,这个世界是何等的不完美,因此必须学会权衡取舍。放在选择商学院的层面上,选择学校的考虑因素繁多,而且,对于不同种类的课程——全日制/兼职制/EMBA课程——分析的思路有别;再者,由于条件、要求和期望值因人而异,申请人对每一个考虑因素的比重有一套个人化的量度标准,你我看重的因素可能完全不同,因此,所谓的“完美”抉择是个人层面上平衡各方利益和代价后而获得的价值最大化结果。

小时候选择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是大学本科,主要受到家庭影响,父母说了算,自己或许没有什么个人意愿牵涉在内。到了现在当成年人,应该可以做主,但又拿不定主意。在选择商学院的层面上,请读者务必小心处理:学校俨如创投世界中的孵化器和加速器系统,所提供的人力资源和配套设备起了杠杆作用,所以,为自己选择一个心安的空间,融入其中后,才有机会一跃而起。

为何传统大学如哈佛、耶鲁和芝加哥依然保持两年期课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你解答

在研究选校的考虑因素前,读者曾否想过,为什么传统MBA学位是两年期?或许,更恰当的问题是,纵然近年越来越多一年期的MBA学位在市场上出现,为何传统大学如哈佛、耶鲁和芝加哥依然坚持两年课程?我的一位经济学教授Ben Polak应该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他是一位博弈论专家,现任耶鲁大学教务长。在耶鲁二年级时,就是他和另一位博弈论专家Barry Nalebuff向我传授企业战略和博弈论。

在课堂上,他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 Spence关于职场上信息传递模式(Signaling)的得奖论文来解释:(1)在职场上,雇主分辨出能干的人与不能干的人的最佳工具是教育。能干的人会以提升教育水平(例如选择MBA学位)来“告诉”雇主自己的实力,换句话说,教育就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媒介。(2)对不能干的人来说,以提升教育水平来证明自己的代价太大,所以他们不会这样做。代价不是经济和机会成本,而是面对读书带来的体力负荷和心理负担。能干的人也要承受这些代价,不过由于他们能干,代价相对较少,容易应付。(3)他们的代价之间存在着颇大的距离,能干的与不能干的自然地作出自我选择,前者继续进修,后者放弃念书,雇主因此能够明确地分辨出两种人的能力,愿意付出高回报来聘请前者,后者只能赚取一般人的薪酬回报。这个境界就是经济学上的平衡点(Equilibrium)。

这模式涉及不少数学计算,在此不必多谈。总体来说,经过一轮计算后,经济学家发现两年期MBA是最优化的平衡点。无论年期是一年、两年,还是三年,能干的人必定升读MBA。三年期的话,不能干的人因代价最大而放弃;能干的人喜欢两年期多于三年期,因为两年期的总代价稍微低一点儿,而不能干的人同样地由于成本高而放弃两年期。如果是一年期,不能干的人因代价最小而选择念书,当能干的人和不能干的人都选择念书时,雇主就不能有效地分辨谁能干,谁不能干,这就不是平衡点。因此,两年期是三个选项中的最优化、最和谐的选择。

现今市场上出现了在表面性质上与传统MBA学位类似的替代品,如一年期MBA、一年期管理学硕士、一年期金融学硕士等。理论归理论,我倒不认为选择一年期的学生属于不能干的一群,选择两年期的就一定是能干的。一年期课程中也有不少名气大和实力强的例子,学生本身也是优秀的。但是,重点是供应问题。当那些与传统MBA学位类似的替代品日益普遍时,在职场上拥有MBA学位和其他商科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硕士学位实现大众化,那么,正如第三章提及的,为了更直接、更有效地向外界证明及凸显学位的差异价值和自身实力,学生只有朝着最顶尖的商学院进发。由于高度选择性的入学过程、严格的课程要求和一贯的教学质量,能够考进并毕业于名校的话,那不是最佳的信息传递吗?

对比不同商学院及课程的主要考虑因素

考虑因素(全日制课程):(1)文化氛围:招生官常谈及学校文化,听起来挺空泛,具体一点,这概念包含着学校的核心价值和历史背景、学生会和活动组织、学生与校友的背景分布、校园建筑特色以及校长和教授的言行理念。在第二章中,我建议在申请前期,如果时间和经济上许可的话,申请人尝试到学校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在读学生交流、当旁听生、观察校园情况。这种个人化和细化的体验,就是为了亲身感受文化氛围。同时,参加学校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官方讲座和校友活动,跟与会的招生处代表、当地校友和放假回国的在读学生打交道,这是认识学校以及它们的“代言人”——学生和校友——一个有效的渠道之一。跟他们谈话时,观察对方的言行,感受他们的磁场,放大自己的想象力:“我可以跟他们一起上课,一起深宵做作业,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讨论、研究商业问题吗?”情况如男生追求女生似的,女生应该想清楚可否跟他相处再决定是否进一步发展下去(当然,这个比喻不是最恰当的,因为现实中爱情魔力足以让人感情用事,选校却必须依赖理智分析)。(2)名气:亚洲人喜欢名牌,中国人钟情名校、名师,排行榜是申请人选校的指标。在这章的后半部,我会分享一下对排行榜的理解和感受。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学校的国际名声与美国本土的名声有别,如果申请人打算有一天回国,对该校的国际名声,特别是在中国境内的名气,必须多加考虑。举个例子,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排名比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为低,在金融和咨询行业的名声亦不及后者强,但是,在一般大众眼中,耶鲁毕业生在中国的名声却不比芝加哥逊色(根据我的日本和英国同学引证,这情况同样出现在日本和英国),原因是耶鲁大学夹着常春藤的名牌效应,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毕业于美国大学的中国人容闳的母校,与中国留学史渊源深远,因此,综合印象分(以及地位)较为优胜。(3)班级人数:班级人数介乎600至1000属于大班,如哈佛、沃顿、哥伦比亚、芝加哥等。班级人数介乎200至400算是小班,如耶鲁、康奈尔、达特茅斯、斯坦福等。前者的好处是你可以同一时间认识很多人(这基于两年中你跟每一个人有机会交谈的假设。不过,能否跟大部分人交心是另一回事);另外,学生多等于毕业生和校友多,因此,前者赋予你们的是广而深的校友网,不过,因为学生数目不少,校园内的竞争气氛可能略为进取。后者呢?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少,紧密互助、友善融洽的社区文化是它们的卖点,教授与学生比例一般较高,因此交流机会比较多。在研究排行榜时,对于前者,最好参考那些以雇主意见作为主要评分标准的排行榜;对于后者,应多加留意以学生和校友意见为评估基础的排行榜。(4)学生群体背景:英美商学院跟亚洲区的学校比较,资讯方面相当透明,在官网上很容易找到一些有用的统计数据,包括新生班和毕业生班的背景资料,如职业分布、国籍分布、年龄层分布、GMAT 和GPA分数分布、薪酬水平分布等,申请人可以从统计数据中得到启示。学生群体比较国际化(INSEAD和伦敦商学院是其中佼佼者),或是传统美国商学院的三七比例(大约30~35%的国际学生)?这一点跟下文“国际化元素”有关。毕业生主要在哪些区域工作?是不是跟你的目标职业方向有直接关系?另外,前文提及的“文化氛围”,从学生群体背景也可窥探一二。例如,麻省理工的MBA学生群体中有不少对数字敏感的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如在小组中一起做作业,文科背景的你可以从他们身上锻炼和强化数据分析能力及思维,不过,也许开始时你未能及时适应过来,上课时力不从心,那么你仍然选择这种学习气氛吗?(5)地点与环境:这点一言难尽,因为你需要考虑一些主观性强的问题,例如,你喜欢宁静学院小镇还是熙来攘往的大城市?大城市生活成本高、租金贵,前者的生活成本却比较划算。如你的伴侣跟你一起过来,住在大城市,找工作是否比较容易?你喜欢过怎样的生活,是隐私度高、可以让你专心一意当个全职学生的生活,还是多姿多彩、社交与学习融为一体的生活?那么,当地的治安问题如何?周边环境又怎样?住宅、交通和社区设施可满足你的需求吗?(6)课程结构和教学质量:在第二章中提到的徐同学,她有意识地只申请一年期、全日制的MBA课程,原因是考量到时间资源投放与成本存续期,在10~12个月内完成数个学期的课堂,缩短上学时间,早一步毕业,减少成本支出,加快投资回本。从投资效益和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合理的。不过,除了财务支出之外,申请人应考虑一些非财务性质的因素,例如,两年制一般包含整整3~4个月的暑期实习期,并且给予修读商学院内外选修课的选择权和弹性,这些是你期望得到的体验吗?另外,双学位方面,不少商学院与大学内其他研究院合办双硕士学位,这些是你的双重兴趣所在吗?关于课程的结构和设计问题,读者可以在第五章中进一步了解。

顶尖商学院内有不少高调和知名的教授,学生俨如粉丝般,希望能够一见龙颜,甚至拜师为徒。因为有缘遇见并受教于耶鲁和芝加哥大学的优秀教授团队,所以我可以给大家一点提示:知名教授不一定在教学方面是最有效的老师,他或她也不一定每年授课,同一道理,名气一般的教授有可能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质量与知名度不一定成正比。为免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同学们需要收集多方面的资料来选择适合的学科和教授。(7)国际化元素:鉴于全球化趋势,近年来,在课程内容上,商学院群起加入国际化元素。例如,哈佛规定一年级学生在寒假时数名学员一队到外地进行实地考察,为当地企业解答商业疑难。耶鲁的做法是,自从2005年开展全新课程后,每一个学生必须在毕业前达到Global Studies Requirement(GSR)的要求,主要是修读某些跟国际商贸和环球金融有关的学科,或参加每年春季假期由个别教授举办和带领的国际考察团,到不同城市考察和研究。交换生是另一常见的国际交流机会。但是,除了课程内容外,申请人应多加注意个别学校的国际学生比例和种类,毕竟国际化的体验不仅仅是从一两次游学团而衍生出来,而是通过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国际经验的同学打交道和切磋辩论,慢慢培养出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体会。再者,对于中国申请人而言,如打算毕业后回国,学校本身的全球校友网,尤其是在中国乃至亚洲的校友分布网,对日后寻找职业和创业机会有着直接的影响。

国际化元素不仅体现于学习方法,上文提及的“学生群体背景”也是国际化的一部分,另外,不要忽略教授团队的背景以及个别教授的研究方向,中国籍教授可以是研究中国电商行业的专家,俄罗斯籍教授却对新兴市场贸易有独特的见解。国际化元素,就在你们的指尖。(8)分数等级制度:商学院的环境是否竞争激烈?现实中,商业社会的竞争不是无休无止吗?相对来说,商学院的学习环境还是温和的。总括来说,以个人经验引证,分数等级制度对同学间竞争(包括文化氛围)的影响是肯定的。在第三章中曾提及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创业科目的女教授Waverly Deutsch,她是公认的率性子,曾在课堂上直言分数和等级对硕士和博士生没有实际意义。无论读者们同意与否,究竟求学为了求分数,还是为了求学问,纯粹是个人的主观选择,悉听尊便。

举个例子:以前在耶鲁,我们只有四级制——Distinction(Top 10%),Proficient(Next 80%),Pass(Lowest 10%)和Fail,是少有没有GPA评分要求的商学院,大部分同学只要花上应有的功夫,做足功课,准时上课,复习备考,拿Proficient根本不是难事,同学们努力学习,不是由分数拉动,而是认真地为了学习而学习。毕业颁发学位时亦没有细分为荣誉毕业与非荣誉毕业。2014年开始,耶鲁在制度上进行微改革,由四级变成五级——High Honors(Top 10%),Honors(Next 25%),Proficient(Next 55%),Pass(Lowest 10%)和Fail,依然没有GPA评分要求。有一点值得一提,学校规定,在工作面试时,雇主严禁向学生询问关于成绩分数的问题(学生却可主动向雇主透露。如果你的成绩卓越,你会在面试时跟雇主分享吗?)。耶鲁以外,哈佛和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虽然有GPA评分要求,但是面试的规定是一样的,目的是让雇主无需过分偏重分数名次,而应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表现评估再作出招聘决定。

至于分数制度严紧与宽松,对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力造成怎样的影响,据我所知,应该暂时没有人进行过或者公开过类似的详细调查和研究,我想,这可能又是另一相关性(不是因果性)的关系。(9)学生课外活动组织:每所学校的学生活动组织大同小异。正如在第二章中解释的那样,在申请前期应多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学生组织,它们的性质主要分为社交性、职业性和学术性。申请人应尝试在官网上找寻学生组织的活动资料以及联络人,尤其是那些与个人兴趣吻合或未来职业方向有关系的组织,与联络人沟通,了解组织的活动。这种多角度探究学校的举动有利于书写论文和面试。(10)职业发展辅导和支持:说到底,升读商学院不是为了自己在事业上发展更好,赚更多的钱吗?既然如此,在协助学生和毕业生寻找工作机会以及规划职业发展路向等方面,职业发展辅导中心的江湖地位、实际助力和硬件设施尤其重要。在求职方面,我将在第七章中分享心得。

考虑因素(兼职制/EMBA课程):

笔者把兼职制(Part-time)与EMBA课程放在同一类别讨论分析,因为它们均不属于传统两年期、全日制MBA课程类别, 同时,大家都是以兼职形式来修读,不过,兼职制与EMBA课程确实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的受众比较年轻,工作经验要求大约是3~7年不等,适合那些未能全身投入商学院却希望升读MBA的年轻中层白领;后者的受众主要是高管,工作经验一般最少七八年,甚至是十多年,因此平均年纪略大,平均35岁或以上。

至于全日制课程与兼职制/EMBA课程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经历上。在第八章中,通过叙述个人观察和体验,我会解释耶鲁大学全日制MBA与芝加哥大学EMBA两者的分别。

选择兼职/EMBA课程跟挑选全日制课程所考虑的因素略有不同,虽然以上大部分的因素依然适用,不过,数个额外重点需要申请人多作考虑:(1)学位名称(额外因素):读者们是否知道,在世界上众多EMBA课程中,不是每所商学院都颁发跟全日制一模一样的MBA学位。某些学校只颁发名为Executive MBA/MBA for Executives的学位。这对申请人有何意义?一是课程内容的问题,后者在学分标准要求、分数等级制度及学科内容上不像前者(全日制MBA)那么严谨和复杂;二是名声的问题,由于第一个原因,传统MBA学位的地位较高,名声较大,“识货”的雇主和专业人士是知道哪一个学位是真材实料,哪一个是比较轻松的;三是工作量的问题。由于第一个原因,前者不像后者那么轻松。

在我加入了芝大后,有人幽默地问过我,念EMBA不是颇轻松的吗?不是以社交为主,常开派对吗?或许,其他商学院的EMBA课程是这样的,但是一定不会发生在我的母校,为什么?我们课程的其中一位管理人Mike Gibbs(也是我的微观经济学教授)常说,布斯商学院颁发的所有硕士学位(全日制、兼职制和EMBA)只有一个,就是正统MBA学位,因此在学科内容、GPA要求和工作量上是遵循统一标准的。

举个例子:我的市场学教授Sanjay Dhar是有名的市场学专家,历年来获得多项教学奖项。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全日制学位的结构下,他教的市场策略课一般历时10周,每周上3个小时的课,每课讨论一个案例,并且要求学生准备个案分析报告,一共30个小时的课堂时间。在EMBA的结构底下,我们用了两周,每周连续5天,每天上3个小时的课,也是一共30个小时的课堂时间,用的案例跟全日制用的是一模一样,报告的评分标准和长短要求也是相同的,但请勿忘记,连续5天5个个案分析报告和课堂辩论,时间压力跟全日制的情况是两回事。

另一例子:过去一年,在执笔期间,因为上课和工作的关系,曾经到访不少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东京、新加坡、伦敦、芝加哥、多伦多,体力和脑力的折腾,情况就如在特定时限前、同一时间准备和完成80份2500字的硕士程度论文一样。某天在南京,写作至凌晨2点才入睡,3个半小时后起床,6点30分在酒店顶层餐厅吃早餐,独自坐在朝东的窗边桌子旁,刚好目睹太阳初升,突然间想起8月时连续两周在芝加哥上课,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6点多在酒店大堂吃早餐,8点整已经回到学校继续看案例,准备当天上下午的两门课,一直到凌晨才能够休息。不知道这是不是芝大诺贝尔式求学精神的演绎?

我分享了这些看起来吓死人的例子,用意在于告诉大家,我们为了一个正统MBA学位而选择付出代价。另一部分人却作出别的选择,觉得一个正统MBA学位并不是最重要的。什么选择都可以,只要申请人查究清楚就好了:学校所颁发的学位属于哪一类型,学分和成绩要求又是怎样一回事,自己是否能够面对与承受此等挑战。

我承认,我们的EMBA绝对不是派对动物的天堂,但是我倒不觉得我们只是一班学霸,毕竟大家有高管背景,我们比较注重发展人际网络,所以,在坚持学习之余,我们非常努力去玩、去放松,我觉得芝大EMBA是“认真学习、认真玩乐”的一帮人。(2)教学质量(额外因素):授课的教授是学院内的全职常规教授,还是外援(从其他学院暂时聘请过来的讲师或是市场从业者),对学习经历构成直接影响。比如说,有些全职的明星教授只会在全日制课程授课,又或者外援教授未必提供课堂外办公时间,不能与学生一对一交流和面谈。(3)入学准则(额外因素):EMBA审批准则的大方向跟全日制MBA没有根本性的区别,但是,实际上,审批EMBA课程依赖“艺术”(主观判断)多于“科学”(分数),意思是,学校更看重申请人经历和工作经验的独特性,相对而言,对GMAT/GPA成绩要求比较宽松。另外,视乎情况,某些学校比较看重雇主提供的财务补贴,如果有的话,有助于提高该申请人的成功率,不过,另一些学校却不会特别优待,主要仍以申请人本身的条件和经验作为审批入学的基础。

同时,EMBA课程的录取率一般是50%或以上,原因是除了各大学院间竞争激烈和学位供过于求的问题外,EMBA招生官在申请人正式提出申请前会以非官方形式向申请人作出一些改善建议,允许申请人在递交正式申请前先作出适当的调整和补救,待申请书正式提交时,申请人的整体申请条件基本上已经符合学校的要求,因此录取的胜数颇高。

关于MBA审批准则,请参阅第五章。(4)文化氛围:当然,学校方面尽量保持原校风格,跟全日制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实际上,考虑到学位名称、学术水平要求、教学质量、上课时间、合资公司形式经营(参阅下文的“国际化元素”)等因素,究竟兼职/EMBA学生能否与全日制学生一样原汁原味地体验该校的独特文化,这一点值得商榷。(5)名气:排行榜是名气的指标(起码在某些人心中是一种指标)。在此章后半部提及,排行榜主要对商学院作出整体评估,不过,《金融时报》针对的是全世界的个别课程(而不是学校本身),因此,对于同一学校内的不同课程及学位,排名上可能有别。例如2013年度FT EMBA排行榜上,沃顿商学院EMBA课程的名次是第七名,但在2014年度FT全球商学院排行榜上,沃顿商学院却位列第四名。另外,《商业周刊》对学校和个别课程作出全球性的评估,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却只评估美国境内的商学院(不是课程)。所以使用排行榜时需要分辨清楚。(6)课程内容和结构:每所学校有自己的一套课程方针和架构,申请人需要特别注意上课时间安排,是每两周两天(周末或是工作日),一个月一周连续六天,还是其他安排?对你、你的家人和工作情况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交通成本和额外出行安排可以接受吗?另外,EMBA学生一般只可以根据学校安排的必修课修读,因此选修课的选择性比较少,特别是商学院以外的选修课。(7)国际化元素:近年来,许多EMBA课程以“合资公司”形式经营,例如Trium(纽约大学/伦敦商学院/巴黎HEC),让学生游历各国,体验各校文化。芝加哥大学EMBA课程内的国际化性质与其他学校有别,学校坚持“纯芝加哥”风格,因此多年来一直没有与别的学校合作,却在伦敦、新加坡和香港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让学生以轮换方式在不同校园上课,所以一班200多名的EMBA学生在整整22个月内有不少面对面交流和亲身互动的学习机会。因此,EMBA课程的上课地点与环境是可变的。兼职式课程的国际化元素相对比较逊色,主要是交换生计划之类。(8)学生课外活动组织:在兼职制/EMBA课程的结构下,由于学生不是每天相见,社交活动全是自发性的,老实说,兼职/EMBA学生不能奢求如全日制学生般全天候地享受多元化课外活动的乐趣。(9)职业发展辅导和支持:全日制学生有机会参加在校园内举办的各类大中小型企业招聘活动和筛选面试;相反,因为兼职制/EMBA学生是全职工作的学生,所以学校一般在此方面的配套设施和支持不及全日制课程那么完善和全面。

从资产负债表的性格组合诠释个人的学习方式

刚刚讨论过选择商学院和个别课程的一连串考虑因素。不过,我发现,不少人忽略了个人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之间的交汇点。国外商学院的资讯相当透明,我们可以从书籍和网站寻找、收集和分析不少关于教学模式和课程方法的资料,所以,对于后者,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估定论,而前者好像不太受关注,不就是上课、下课、做作业、考试吗?

性格影响每人的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就是选择哪一种学位以及哪一所学校(即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的决定性动力。举个简单例子,某申请人比较内向,不太懂怎样跟别人交际应酬,但是学习特别专心,心思细密,希望将来进入金融行业——一个非常注重人脉联系的行业,他应该怎样选择?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正因为自己的不足之处是社交沟通能力,所以选择上商学院把这个缺点纠正过来,补救性格上的缺点,让自己的社交技巧进步和成熟。二、专心发挥自己的专长,选择金融工程硕士,做好调研分析工作,不当投行家也可当上股票分析员或定量分析师,金融行业这么广泛,每一个角色均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价值。

长期以来,两种相对性格——内向和外向——在整体社会及商界中的生存空间备受争议,各种机构,如商学院、企业甚至宗教机构,倾向喜好外向性格人才,内向性格的人士被边缘化,不受重视。正因为这个原因,在2013年初,美国作者Susan Cain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名为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法学院,律师出身的她认为,内向性格人士的价值完全被整个社会低估,领导才能并不等于超级外向的性格。实际上,有不少知名的CEO,包括Bill Gates和Charles Schwab,都是较为内敛和心思细密的内向人才。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她特别去了哈佛商学院作实地考察。在这个过程中,有几项有趣的发现:◆ 大部分的学生确实属于外向型,课堂内的“辩论比赛”以及课外的社交活动无孔不入,有学生形容哈佛商学院为“Spiritual Capital of Extroversion”,即是说,外向人士的天堂。◆ 没有内向型的学生吗?有,不过一点也不普遍。对于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她的访问对象觉得十分难受,很多时候(包括午饭时间)强逼自己合群,坦言社交互动是一种高强度运动。◆ 有一位哈佛教授解释说,学校的教学方式奠基于一项重要的假设——领袖必须敢言,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他们是苏格拉底问答法的信徒,提倡理性辩论及批判性思维。不过,他承认,这种倚重敢言外向性格的领导技能不是没有缺点的。在一个训练领导才能的模拟游戏中,由于拥有有关知识的学生在表达意见时不够进取,说话语气比较柔弱,他的专业而有用的意见因此不被接纳,最后让其他组别胜出。在赛后检讨时,这个组别回顾自己的得失,才明白真正问题的所在。

我记得,在纽约高盛当暑期实习生时,有一次参加了一个特别为全体MBA实习生而举行的大型聚会,世界知名的高盛投资策略师Abby Cohen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讲。不过,她没有分享投资心得,而是分享了十项职场生存之道。其中一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她说:“We don't have to hear your voice all the time. So,think before you speak; speak only when you need to.”意思是我们无需常常听到你的声音,有实际需要时,想清楚再开口。

无论你的个性如何——内向外向敢言内敛低调高调宏观视野见微知著创造力逻辑力领导力团队精神温柔硬朗豪爽正义沉默幽默——你同样有潜质生存在商学院的生态环境中,关键在乎弄清个人的长短处和正负两极,认定适合的学习方式,找对配合自己发展的教学环境与模式,这正是第一章提及的“由内而外”的思维方式——先面对自己,再面向四方。

商学院内一班最少200人,最多1000人,正是一个社会缩影,内向、外向,什么样的人都有,一样可以升读MBA。在我认识的MBA学生和毕业生中,混杂了性格各异的人才。我常常问申请人,你怎样形容自己的个性?你的好朋友、家人、兄弟姐妹、妻子、丈夫、男女朋友、同事、上司、同学,怎样形容你的优点和缺点?你知道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吗?倚重数据逻辑、个案分析、课堂交流,还是喜欢以单方向讲学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学习模式是属于视觉型还是听觉型?由学习方式引申,你认为哪种教学模式最适合自己?每次问他们这些问题时,他们通常没有即时反应,是静心思量、一头雾水,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认为,如企业一样,每人的性格组合就像一份资产负债表。资本是个人天生和后天积累而得来的本钱,负债是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包袱,我们整体的资产是由本钱和缺点组合而成的。如果用微软Excel工作表罗列清单,研究自己的优劣得失,在看不清这盘账时,是否应该找个独立审计师来看看?

商学院是培训未来领袖人物的训练营,在选拔时,如果其他条件是一样的话,他们自然倾向于那些有自知之明的申请人。一个优秀的领袖需要拥有高度自觉感和用人能力,有不足之处的话,招揽适当的人才,寻找有用的资源来辅助自己;有过人之处的话,创造适合的平台和机会发挥所长。因此,申请人必须挖心挖肺地认识自己,多加注意旁人给予的建设性反馈,这就是灵感的根源。

举个例子:目前,世界上集中采用个案分析及课堂辩论作为首要教学模式的商学院有四所,分别是哈佛大学商学院、弗吉尼亚大学达登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其他知名商学院的教学方法比较平均。我一早明白到,自己是多重性格集于一身,因此,学术兴趣属于多元化,不喜欢偏重某一学习模式,一篮子的教学方法——个案分析+个人功课+小组项目+课堂讨论——比较切合我的学习和思维模式。即是说,相对地,我喜欢同一时间体验不同种类的学习方法,所以我选择了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这两所教学方法种类比较平均的学校。

一点点商学院历史:要明白现在必先理解过去

在讨论商学院课程之前,先介绍一下MBA课程的演变历史,让读者们掌握课程的过去,有助于了解现在的情况和展望未来的发展。从头到尾,商学院课程的进化过程是一场学术理论与市场实践的双文化角力赛。

直属大学的商学院,最早期的一批出现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之间,包括沃顿商学院(1881)、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189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1898)、达特茅斯塔克商学院(1900)、西北大学商学院(1908)和哈佛商学院(1908)。当时,美国本土经济发展日益蓬勃,企业对高端商业人才的需求增多,因而衍生了系统化的商业知识培训课程,这就是MBA学位的起端。虽然需求源自实践性强的企业雇主,但是由于这些学院直属大学,教职员主要是理论主义学者,所以教学方针依然以理论和学术研究为中心。学术理论与市场实践之间的鸿沟开始慢慢形成起来。

1959年,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与卡内基公司(Carnegie Corporation)共同公布了一份报告,强烈批评当时商学院的课程内容缺乏学术深度和宽度,它们建议商学院课程应该与大学内的传统文科系和理科系挂钩,目的是提高整体学术水平。自这份报告公布以后,商学院方面作出一些根本性的改变,包括大量增加偏重分析性的学科,课程内容与传统学术性强的学科(如应用数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等)挂钩,以及加强以学术研究与理论传授为目标的教授资源。

老实说,学术理论与市场实践脱节这个热门话题并不只限于商学院。国内外不是一早有不少声音对大学本科教育是否切合经济发展步伐和实践技能需求提出质疑吗?商学院的情况可能更尴尬,初衷目标是培训一级领袖人才,解决实际商业问题,但是如果商学院主要教授的是一大堆冠冕堂皇、高高在上的理论概念,到最后学生不懂怎样有效地实践于现实中,对社会、对经济、对学校、对学生,又有何种意义呢?

商学院的历史已经超过100年,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周期变化——萎缩、回升、转型、增长、放缓、衰退,当中面对不同程度和性质的挑战声音。到了今天,信用危机爆发了六七年后,金融系统依然千疮百孔,投行减少在商学院的招聘力度,创业潮流取而代之。商学院需要与时俱进,在课程设计和执行上所面对的挑战可不少。面向大潮流,如全球化和在线教育普及化,如何培训具备全面性的领导力、融会贯通的实践能力、口头沟通和书写能力、创新思维和跨文化认知的人才,达到英文上所谓“knowing-doing-being”的教学目标,保持实体商学院的差异竞争优势,我们拭目以待。

Coursera CEO 兼原耶鲁大学荣誉校长Rick Levin指点迷津:O2O教育相结合

Rick Levin

Coursera CEO

耶鲁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

原耶鲁大学校长(1993—2013年)

今年出席了不少关于中国各大产业未来发展的论坛、研讨会之类的活动,讲者一般是该行业的创业者、投资人和现有竞争者。综合各方意见,四大发展潜力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包括在线教育、移动医疗、在线旅游和在线招聘。为了多了解在线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我决定直接向美国先驱Coursera取经。

Coursera现任CEO Rick Levin是刚退休的耶鲁大学校长,当了20年校长,当校长之前是经济学教授,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主要教授之一,退下火线后便立刻加入Coursera,接任CEO一职。当了传统实体大学校长这么久,在任期间,教授积极在校内发展在线课程平台,耶鲁的公开课视频我也看过,内容是原汁原味的课堂讲课,课程种类有待扩展。教授现在参与在线教育工作——一个被认为终有一天颠覆教育行业供应链、替代传统实体学校的新商业模式,他如何带领Coursera开拓新市场,把线上和线下模式融会贯通,这个商业案例的发展将会非常有趣。适逢教授途经香港,我特地找他聊天,作为新书调研之用。“一直以来,Coursera在美国发展迅速,未来发展的动力将来自亚洲区(包括中国)的高等院校。当我上任耶鲁校长时,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中旬,互联网还未普及,在一次演讲中,我提出一个观点,教育产业需要更广更深的沟通渠道,与更大规模的人群互动,加强学习体验。往后的十多年中,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成熟化和普及化,当时的想法通过Coursera以及其他平台逐一实现。“最近看过一份学术调研报告,研究某经济学公开课在加入在线元素后,在教学质量和学习体验上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当老师讲了15分钟课之后(假设一个标准、无间断的课堂时段历时一小时),马上加入一个在线的小测验,主要测试学生在过去15分钟所学过的材料,调查结果发现,学习体验大大改进,因为学生能够即时知道自己究竟学会了多少,哪方面需要多下苦功,又能够帮助加深记忆。所以,只要在适当的切入点加入在线元素,整体学习体验的水平一定大大提高。“关于互动,商学院不是有很多课堂讨论的科目吗?试想,你、你的同学与Sharon Oster(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经济学和企业战略学的终身教授,我上过她的微观经济课)在线上互动,讨论公司案例,技术上完全可以配合。不过,我倒不认为在线教育可以完全替代线下教育、老师团队,甚至替代实体学校。你可以在线上跟Sharon Oster和同学互动,不过,你的学习体验中缺乏了一种很宝贵的东西——你与同学共同学习、生活、相处的经历。人与人之间的有形接触是人际网络的主要基础,你选择商学院不就是为了建立和扩大关系网络吗?”

在线上线下教育这个课题上,个人观察和愚见如下:从风投创投的角度来看,整体而言,有实力的项目还是存在的,只是当市场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项目时,真品与假品的分野变得含糊,加上资金供应旺盛,泡沫风险逐渐增加,影响投资人对教育行业的投资意欲和风险评估。企业的基本面、现金流、团队资历、发展前景和经营模式等一般投资指标固然不能忽视,TMT行业走向、技术面、资金流向等更是关注要点。

换另一角度,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来看,科技让教育和知识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达到普及化,不是一件好事吗?不过,教育的覆盖面虽然扩大了,但是质量呢?质量与规模不一定是好朋友,提升质量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完善学习体验和提升学习主动性上。线上科技不是万能的,不一定能让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但是如教授所言,只要在适当的切入点加入在线元素,整体学习体验的水平一定提高。

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学习体验影响学习主动性和意愿。如前文提及的,个人的学习方式左右学习环境的选择决定,另外,学习目标是什么?在线MBA课程越来越普及,便利和低成本是它的卖点,但是,如果你的MBA学习目标是建立和扩大关系网络,那么,在线课程对你没有意义。近年来,在两年期、全职课程中,商学院加入了不少实地考察和多方位社交平台等元素,这正是在线教育不能替代的地方。

哈佛教授告诉你:究竟各大商学院课程的真正区别在哪儿?

一般人可能觉得,每一所商学院的课程基本上差不多,学的不是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市场学、企业策略学和运营学吗?教学模式包含个案分析、个人作业报告、小组作业和课堂讨论等?那么,究竟商学院的课程架构是否真的那么相似?如果不是的话,又有什么差异之处呢?

为了解答这类疑问,两位哈佛商学院教授连同一名研究员——Srikant Datar、David Garvin和Patrick Cullen——共同研究和分析了11所商学院全日制MBA课程的内容和架构,被访对象包括:(1)卡内基梅隆大学泰珀商学院(CMT)(2)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CB)(3)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DTS)(4)哈佛大学商学院(HBS)(5)法国INSEAD商学院(INSEAD)(6)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MIT)(7)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NYS)(8)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KSM)(9)斯坦福大学商学院(SGSB)(10)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WS)(11)耶鲁大学管理学院(YSOM)

综合来说,它们显示了共通点和差异之处:

• 除了INSEAD(10个月课程)以外,其他10所商学院的课程都是两年期。学生们头一年只念必修课,第二年的重点是选修课。

• 在10所商学院的课程中,学校把大班学生分为学习小组,方便管理及相互交流,最小的规模大约为55人(CB),最大的规模是90人(HBS),其他7所学校的小组规模约为60~70人。有些小组维持一整年(HBS、WS、YSOM),另一些却维持一个学期(MIT、NYS、SGSB),更有些只维持一两个学科(CB、KSM)。

• 9所学校在分组后再划分多个4~6人规模的学习小组,案例讨论、分析报告、实验项目执行等都跟组员一起进行,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技巧和领导能力。

• WS 和KSM规定在九月份开学前,学生必须参加暑期培训班。HBS的夏季训练班却非强制性的。

在2010年出版的英文书Rethinking the MBA中,他们公布了调查结果。如有兴趣了解详细数据的话,读者们可参考附录中的表格(第278~282页)。简言之,理论内容大同小异,但是教学模式、课程结构及目标却各有特色。

以下总结了他们对这11所商学院MBA课程架构的调查结果:

1. 内容: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必修课主要包含基本理论、商业概念、分析工具、财务模型和技巧,有时,所采用的个案也是雷同的。不过,学校间的区别体现于每一个理论概念所涵盖的学习范围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有些教授在某些概念上着墨比较深入,另一些却避重就轻。

2. 方法:指的是教学和评核方法。学校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有些偏重课堂内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有些侧重讲课模式,另一些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个案分析+个人功课+小组项目+课堂讨论。

3. 结构:差异情况比方法更加显著。例如: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相对比例、第一年与第二年的学科分布、主修学科的种类和选项、双学位的学分和学科要求,以及综合性实验项目(如Capstone)的执行等。

4. 课程的大方向和目标:有雷同,也有差异。一般来说,所有课程以提升学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为首要目标,同时,培训出一批具备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专才和通才。但是,学校的区别在于把重点放在不同方向,例如INSEAD侧重全球化理念,HBS喜欢综合性、宏观化的管理哲学,CB标榜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弹性课程组合,YSOM则注重多角度、融会贯通的学习思维。

5. 以上4项相互牵连。由于课程重点和方向不同,学校在内容、方法和结构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配合。举个例子,HBS注重综合性、宏观化的管理哲学,课堂内外分析和讨论案例有助于刺激和优化批判性思维,同时,把900人的大班学生分成90人一组一起上课,90人的背景和经历各异,互补长短,训练全方位的宏观分析能力。

6. 他们认为,商学院的课程均有标准化和差异化两种元素。没有一套课程在所有层面上得到满分,各有优劣地方,亦没有一套课程架构是完美的。所以,学校在构建和完善课程架构时,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小改动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组件,因此需要用整体思维作出权衡取舍。

看到这儿,申请人应该明白,在课程规划、架构和执行上,各商学院之间存在明显和重要的区别。因此,申请人在调研学校背景时切忌流于表面,不要忘记了个人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之间的交汇点。这与第五章提及的“Fit”有直接关系,对往后书写论文绝对大有裨益。

你相信哪一个商学院排行榜?

在很多申请人眼中,特别是那些对名牌概念敏感的同学们,最佳的商学院就是排名最高的学校,最重要的是在找工作和建立人脉上有强大的直接助力。因此,学校排名在整个MBA追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极其大。对啊!在第二章中,我说过,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属于一项高端、高技术、重品牌的奢侈品,就像名牌服装或手包一样,有传统品质保证和正面的差异价值。

关于商学院排行榜,先举个例子: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全日制MBA的各项排名如下: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EMBA课程的各项排名如下:

由于各机构的调查重点不一,同一商学院在不同排行榜上的名次可能相距甚远。你会选择相信哪个排行榜?选择历史最悠久的还是规模最大的那个?又或者看看哪家调查机构的整体公信力最强?

每家评估机构的排行榜各有游戏规则,评估因素的名单、每项因素的性质及各因素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等存在不少偏差,所以不能客观和全面地作出跨学校的比较分析。排名是一场数字游戏的演绎,并不是一套评估教育质量的客观标准。再者,每个申请者心中拥有自己最重视的挑选因素,而此等准则跟排行榜的评核因素之间存有差异。所以如果将名次和分数作为选择学校的主导因素,不仅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做法,对自己的学业及事业目标亦不负责任。

任何统计数据及背后的假设均有其限制和漏洞,要明白这一点,必先明白它们的背景和审核准则。现今常用的排行榜一共有五个,分别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福布斯》(Forbes)、《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和《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每家机构的评核重点及准则各有特色,内容如下:《商业周刊》《商业周刊》每两年一次在十月份出版的周刊上公布商学院排名。《商业周刊》分别接触两个群体——学生和招聘企业,征询他们对30所商学院的意见和评级,学生从各个方面,如教学质量、学习环境、职业发展支持服务等,来评估母校,而招聘企业则以毕业生素质、工作表现、校内职业发展部的专业水平等来打分。另外,《商业周刊》对于“学术知识资本”这一点尤其重视,厘定准则是教授发表公开意见、研究成果和学术言论的覆盖面和频率。每所学校的评分由学生评分(45%)、招聘企业评分(45%)和学术知识资本(10%)组成。盲点• 招聘企业的调查只集中于大型企业。但是,有不少毕业生却加入创业公司、中小企业和其他不常做校内招聘活动的公司。因此,对招聘企业调查分数的代表性存疑。•“学术知识资本”的厘定准则有点奇怪,例如当中一项是教授论文的长短,论文越长,分数越高。论文长短与学术素质不一定有直接关系吧!• 访问学校院长和课程总监,让他们评价自己学校在哪些专业最出色,然后计算“学术知识资本”的评分。但是,不是应该访问学生和招聘企业的想法吗?又是另一偏见风险。《福布斯》《福布斯》每年对已毕业五年的校友进行调查,比较就读时的成本(机会和经济成本)与毕业五年后的薪酬,然后根据不同地方的生活水平作出适当的调整,最后计算出投资回报率。其他的排行榜以被访者的主观意见来打分,《福布斯》的做法比较科学化和客观。盲点• 所有关于利用投资回报率来评估MBA学位价值的潜在问题,可参照第二章的解说。• 薪酬和成本的五年期对比以及投资回报率可能受到外围经济周期及其他与学校和学生无关的因素影响,因此,计算结果不能作准。《金融时报》每年年初对全球100个MBA课程(不是学校)进行调查,当中包含三大范畴——毕业生的职业发展(55%)、课程的多元化(25%)和学校的研究质量(20%)。“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评分由八大因素结合而成,毕业三年后的薪酬与薪酬升幅(由课程开始日计起)所占的比重最大,每所学校毕业生的薪酬是根据一套特定的行业分布比例(29%金融、15%咨询和其他个别行业)而计算出加权平均值。“课程的多元化”评分根据教授团队、学生群和学校管理层的国际化程度来厘定,学生的第二/第三语言能力(英语以外)亦包括在内,同时,如学生毕业后在学校所在地以外的地方工作,这也是加分的一环。“学校的研究质量”包含了教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数目、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和教授论文的质量。其他四个评估机构主要针对美国商学院及其课程,但是《金融时报》却对全球商学院进行评估调查。盲点• 就业情况调查只集中于大型企业。但是,有不少毕业生却加入创业公司、中小企业和其他不常做校内招聘活动的公司。“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评分出现漏洞。• 行业分布的假设比较笼统,如学校毕业生在金融行业的占比远远超过29%,计算出来的薪酬加权平均值并不准确,未能客观地反映该学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 如何中肯地评价教授论文的质量是一个争议点,再者,每年出产博士毕业人数跟MBA学位和课程的情况未必有直接关系,这项因素有实际意义吗?同时有些学校特别招聘了一些没有博士学位但行业实战经验丰富的教授来授课,那么,这些学校在“学校的研究质量”评分中可能略低。• 如学校坐落于小城市,学生在毕业后到大城市或金融商业重镇工作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学校位于纽约,因为纽约市的工作机会丰富广泛,学生选择留在当地工作大有人在。于是前者看起来比较多元化,在“课程的多元化”中得到较高评分。《经济学人》调查的形式是向学生和学校发出详细问卷,收集一系列的数据,包括官方统计数据以及学生对学校和课程在四大范畴上提供的支持和力度的评价。(1)职业发展。(2)增加收入。(3)人脉网络。(4)个人发展和学术水平提升。这四大范畴正是学生和申请人最看重的MBA价值驱动力。盲点•“职业发展”评分主要看重参加校内招聘的企业数目,当然,企业一般只会集中火力于规模大的学校,因此这项评分过于侧重这类学校。同时,此评分只包括通过校内职业辅导中心而找到工作的数据,利用其他途径找工作的数据并没有计算在内,毕业后创业或打理家族生意的学生不在计算范围之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调查报告针对三大因素:(1)学校名声(40%)。(2)招聘成功率(35%)。(3)招生选择性(25%)。每方面再细分,包含一大堆的分项。“学校名声”包含两项问卷,一是针对商学院院长和课程总监,二是针对招聘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员。“招聘成功率”代表着刚毕业与毕业三个月后的就业数据,以及平均入职薪酬和奖金。“招生选择性”则包括申请人的本科GPA成绩、平均GMAT分数和最后录取比例。盲点•“学校名声”方面:商学院院长、课程总监及招聘企业内人力资源人员的答案存在偏见风险,因为院长和总监位高权重,未必对学院的运营情况有充分的理解;至于企业内人力资源人员,他们对于商学院的运作毫不了解,怎能提供全面性的意见和评估?•“招聘成功率”方面:平均入职薪酬和奖金主要受到就职行业和地点影响,例如纽约金融行业与美国中部零售业的区别可大啊!如某一学校毕业生受聘于金融行业的比例比较高的话,这间学校在此方面的分数应该颇高。更何况,所有资料是经由学校提供的,因此学校是可以先整理原本数据再提供一些“完善”资料给评级机构。•“招生选择性” 方面:同样,所有资料是经由学校提供的,因此学校是可以先整理原本数据再提供一些“完善”资料给评级机构,例如GPA成绩是包括美国本土学生的成绩,还是包含国际学生的分数呢?如果包括国际学生的话,把国外本科分数转化成为美国GPA标准时,学校的转换计算方式怎样定义和运用,直接影响最终公开的本科GPA成绩。更何况,在不同国家和学校,GPA成绩夸大的情况并不罕见,所以,以本科GPA成绩作为其中一个主要评估成分,公允性有所不足。

2014年11月底左右,美国MBA教育网站(Poets &Quants)制作和刊登了自己的排行榜。他们的做法不觉得何等的创新,纯粹把以上五大排行榜综合起来,计算出一个加权平均指数和排名,加权分布是《商业周刊》(10%)、《福布斯》(25%)、《金融时报》(15%)、《经济学人》(15%)、《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35%)。他们认为,这种计算方法会大大弥补五个排行榜的漏洞,降低他们之间的“噪音”。个人认为,网站本身的资讯含量还好,不过自家的排行榜存在逻辑谬误。五大传统排行榜出现个别漏洞,是各自计算方法和搜集资料的问题,加权平均计算不会解决既有问题,改善方式应该是从根源入手。纯粹把各自的一部分(15~35%不等)加起来,这是主观的选择,没有科学根据。为什么两个非美国背景的机构的占比各自是15%?为什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占比最大?《福布斯》的占比可以是35%吗?只要我把相对占比稍微调整,学校排名就不一样了。

总的来说,没有一个排行榜是完美的,更何况五大排行榜均由刊物负责,利用排行榜来提高销路和广告费收入,这个动机不能忽视。由于学生、毕业生和学校管理人员是主要的被访对象,他们明白答案本身可以影响到学校排名,而排名靠前对学位名声和职业前途绝对有利,因此在受访时表达对学校偏正面的意见也是自然的,就是说,所有的评分和排行榜都不免面对不同程度的偏见风险。从访问者角度来看,评级机构如何定义问题、用哪些字眼去问、如何收集资料和数据、怎样分析数据等动作,对最终结果又起了什么程度的“操纵”作用,申请人需要审慎明察。

在运用排行榜时,我的建议是:◆ 排行榜是具有参考价值的统计数据,尤其是对于一些初接触MBA学位的申请人,是一个开端,但绝不是终点,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价值30万美元成本的学位不应由一个统计评分来牵着走吧!◆ 根据自己关注的因素,创造个人排行榜,加上比重,计算个人化的加权分数。◆ 同一所学校,参考所有标志性的排行榜,同时研究过去五年的排名升跌变化。◆ 排行榜主要代表综合性排名,但是某些学校可能在个别学系特别出众或表现平平,因此不要只顾留意综合排名,而忽略了学校在个别学科和职业方向的实际情况。

你可能会问:“哈佛与斯坦福在众多排行榜中持续地名列前茅,这证明,从不同角度来评核,它们都是最优秀的学校。所以,选择它们并不是跟风吧?”它们是最知名的商学院之一,毋庸置疑,但是,根据你的条件、要求和目标,它们是你的最好选择吗?“最好”这个概念是绝对优势还是相对优势?它的定义是什么?我觉得“最好”是个人化的定义,就如心中价值一样(参阅第三章),最好商学院的“最好”是在个人条件、需要和目标的大前提下的最理想、最优化的选择。

在第七章中,读者们可找到两个有趣的案例:一个当事人是我在芝大的同班同学,最初锁定全日制MBA,但最终加入EMBA行列;另一个当事人是我的耶鲁师弟,他恰恰相反,虽然拥有十年工作经验,照常理比较适合EMBA,但是他主动选择全日制学位,享受了两年当全职学生的愉快时光。为什么他们各自作出这样的决定?

第五章 差异与参考价值——入学游戏规则与部署战略

“A person who never made a mistake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Albert EinsteinPhysicist招生官的思维模式如投资人一样,展望每一个申请人的将来,通过透视未来而作出现在录取的判断。要成功进入顶尖商学院,首先需要明白它们的教学目的——为社会及商界培训领袖人才。领袖必须具备学习能力、领导才能、沟通能力、世界视野、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性的才智与思维。由此引申,在招生审核时,商学院自然倾向选择那些具备以上才能或表现出相关潜质的申请人。申请人必须发掘自己的差异价值,学会如何讲个动听的个人故事。如投资项目一样,在招生官的计算内,每个申请人均有风险回报率;因为每人的条件有别,面对的难点和纠结点不一样,所以风险回报率高低有异。申请人的目标当然是回报率最大化!

回顾好莱坞电影《点球成金》(Moneyball)

2014年7月,《商业周刊》刊登了一则名为“Chicago Booth tries to predict which applicants will get rich one day”的报道,意思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尝试预测申请人的财富增长概率。报道一出,同学和校友们在脸书群组上喋喋不休地议论纷纷。这是怎么回事?据报道,过去3年,招生处向教授们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征求他们的意见,认为哪个学生的未来事业发展最有前途(钱途),根据他们的答案,进一步看看这些“潜在成功人士”的背景、条件和特点等。招生处解释说,调查目的是为了探究事业发展潜质、财富升值潜力与个人特质的关系,对招生时的审批工作有帮助。读者觉得怎样?相信吗?

对于这些调查,我不觉得惊讶,只是,我对于调研本身的应用性以及背后假设的可靠性心存疑窦。

这则报道顿时让我想起了数年前的一部由布拉德·皮特(Brad Pitt)主演的好莱坞电影《点球成金》(Moneyball),它改编自名作家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的畅销书《魔球:逆境中制胜的智慧》(Moneyball: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在戏中,我们看到主角(棒球队经理)排除众议,推翻旧有思想和一贯作风,利用精确和详细的数据资料协助自己寻找“沧海遗珠”,即有潜质和实力却被忽视和低估的球员。在另一层面上,新公司创始人的背景、特质和表现一般没有客观和透明的数据支持,因此天使投资人不能用统计方法来挑选可投资的创业者。商学院招生呢?究竟学校能否利用特别设计的量化模型或科学化数据来提高选拔新生的精确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