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不漏的口才技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1:03:48

点击下载

作者:李少林

出版社: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滴水不漏的口才技巧

滴水不漏的口才技巧试读:

一、社交口才基本的原则

1.说心理话

大凡历史上的领袖人物都非常自信,所以在表述时,他们神态自若、思维敏捷、记忆精确,兴奋与抑制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应对自如、毫无做作、真切动人,从而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表述目的得到最佳实现。然而,生活中大多数人缺乏这种自信。在美国,有人曾以“你最怕什么”的问题调查了3咖人,结论显示人们最怕在众人面前讲话。“我总是不敢在人面前讲话、发言,那会使我心跳加快,脑中一片空白……”有人坦然承认自己的胆怯,而且对此颇为苦恼。不过,往往每一个说话胆怯的人都以为怯场的只有自己,以为别人并不怯场,总是在想:“为什么只有我会这样呢?”其实,怯场并非某个人的特有现象,而是许多人都如此,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到别人怯场的状态而已。每当打开电视机时,我们往往会为那些潇洒大方、表达自如的节目主持人所折服;每当拧开收音机时,也往往会为那些口若悬河、音色优美的播音员所倾倒。其实,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说话时毫无顾虑、应付自如,他们也常常怯场。据闻,日本某演员临近自己拍片的时候就想上厕所,甚至一去就是半小时。美国某播音员,最初每临到播音,都要先到浴池去洗一次澡,如果不这样,播音时就不能镇定自若。如果碰到外出进行现场直播,他便不得不提前到达目的地,并在直播室旁寻找浴室。由此可见,说话胆怯是一种非常正常、极其普遍的情况。它有可能发生在一个人的任何一次与他人的交谈中,而绝非个别人在语言方面的缺陷。如果有谁不论在何种场合都毫无气色变化,心脏的跳动也完全没有变化,那才是异常。要在大庭广众面前自然、流畅地说话的确很不容易,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做演员的尤其能体会到这点,对于那些生性羞怯、不善言辞的人来说更是困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那些口若悬河的人一样,把自己的思想、意见、看法等等向别人娓娓而谈、令人折服。其实,想做到这样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你相信自己,丢掉羞怯的包袱,消除心中的紧张不安,努力锻炼就一定能实现,因此自信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丢掉羞怯的包袱羞怯的心理是成功表现自己的强敌,只要你克服了这种心理,勇敢地向众人展示你自己,你就已经抬起了迈向成功的脚。经常会有人自我解嘲地说:“我口才不好,不会说话。”这是因为羞怯与恐惧的缘故。其实,只要能克服障碍,每个人都能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要使自己从胆怯紧张中站出来,必须先遗忘恐惧,勇敢地面对问题。社会瞬息万变,生活的步调如此快速,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新的状况,难道要一辈子像只鸵鸟般地逃避现实吗?多给自己一些信心和勇气,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是很出色的。你要鼓励自己面对问题,克服胆怯。每个人几乎都曾经有在众人面前发表意见的经验,也可能怯场过。即使是那些在台上说得眉飞色舞、慷慨激昂的演说家,或者是知名的表演者,他们在面对大众的前一刻也会胆怯、紧张;但是当他们站在众人面前时,一切的恐惧就会全部抛诸脑后,一心一意只想把事情做好。因此,克服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你必须面对的情况。另外,如果你随时随地都因为担心说错话而压抑自己,不敢与他人交谈,你将会无法享受谈话的乐趣。有一位朋友常常告诫自己要“谨言慎行”,避免和他人任意交谈,所以在朋友群中,他是最沉默的一个人。当别人指责他、要求他时,他从不辩解也不开口拒绝,于是朋友们都笑称他为“好好先生”。他的个性使他无法轻松与人交谈,即使觉得委屈、愤怒也不明确表示出来,渐渐地,他和朋友之间有了一层隔阂,不但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拓展,也造成了他和朋友之间的误解。总之,请不要把说话看成一种负担,丢掉羞怯和恐惧的包袱,你也可以谈笑自如,娓娓道来。消除心中的紧张不安很多人在别人面前说话会紧张,在会议或公开场合需要发言时,勇气就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总是畏畏缩缩的。说话的时候,你可能会手心冒汗双手发抖,连声音都颤抖起来,然后整个脑袋一片空白,连自己在说什么都搞不清楚,中断好几次自然是少不了的状况。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在心理学上是这样解释的:“说话者由听者的表情、动作及眼神中,自认为听者对自己的说话方式及内容感到不耐烦。”所以说,会紧张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的意识与注意力,转移到了令你不安的对象身上。的确,当听者的表情及态度,和说者的预期有所差距,甚至是超出其想象之外时,说者的意识就已经离开了话题本身,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听者的身上。比如说,说者本来预期这一席话可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可是放眼望去,听众却丝毫不为所动,而且还以冷漠的眼神望着他;或者是他期望大家能轻松点来听他说话,没想到大家的表情都很严肃,并且以锐利的眼光望着他。这些未能被预期到的状况,让说者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在说话本身,因此产生紧张。不过,不是只有你会紧张!如果市场上有卖“防止紧张”的药,那它的销售量一定不会差的,就连那些演说家也可能会争相购买。这说明了什么?不管是谁,大家多多少少都会紧张,如果你知道这个事实,就会认为“会紧张是当然的”,“大家都会紧张,没什么好怕的”。不信的话,你去问身边的朋友,看他们在人面前说话时会不会紧张。那些你以为很大方的人,给你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如此一来,你紧张的心情自然能舒缓不少。不过这样还不够,为了让自己在人前能自然地说话,还是得靠多练习,先一个人多做发声练习,接着多在人前练习说话,这样才能消除紧张,自然地说话。

2.你想说什么

我们在乎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失言是不可避免的。失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缺乏清醒的目的。谈话的目的,不只是一种社交上的需要,也不只是互相认识和了解一下。例如,你找一位朋友请他参加一个团体,或者请一位医生解决一个医疗问题,或是买卖双方谈论生意上的事情,这一类谈话究竟和一般社交性质的谈话有什么不同呢?在有些方面,两者是一样的:例如,你要具有一般的谈话能力,你要能够适应对方,尽可能了解对方的特点,你要有兴趣,态度要友好而又真诚等等。但有些地方却是不同的,这类谈话,每次都有一个特殊的目的。一般来说,人们说话的目的,不外乎以下五种:——传递信息或知识。如课堂教学、学术报告、现场报道、产品介绍、展览解说等一类的说话。——引起注意或兴趣。多是出于社交目的,或为了与人接触;或为了与人沟通;或为了表明自身的存在;或为了取悦于人,如打招呼、应酬、寒喧、提问、拜访、导游、介绍、主持人讲话等。——争取了解和信任。如人们交谈、叙旧、拉家常、谈恋爱等,往往旨在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密切关系。——激励或鼓动。旨在加强人们现有的观念。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有时也要求得到行动上的反应,如赞美、广告宣传、洽谈、请求、就职演说、鼓动性演讲,以及聚会、毕业典礼和各种纪念活动、庆祝活动中的讲话等。——说服或劝告。诸如淡判、论辩、批评、法庭辩护、竞选演说、改革性建议等此类说话,大多力图改变对方的某种观念或信念,阻止对方采取某种行动。坚持话由旨遣的原则,明确说话目的,是说话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目的明确,谈话、社交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时甚至能够使说话人急中生智,化险为夷。只有明确了目的,才知道应准备什么话题和资料,采取何种语体风格,运用哪些技巧,从而能够有的放矢,临场应变。若目的不明,不颐场合地信口开河、东拉西址,对方就会不知所云,无所适从。因此,每次说话之前,不妨扪心自说?或者“人家为什么要我说?”预先想一果。并把预期的效果当作目标并为之努力。

3.想好了再说

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叫做急躁;应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对方的脸色变化,便信口开河,叫做闭着眼睛瞎说。”以上三种毛病都是没有把握好说话的时机,或者是没有注意到说话的策略和技巧。由于说话是双方的交流,而不是一个人的单方行为,所以它会受到谈话对象、时间设定、周边环境等种种限制。也就是说,我们说话时,务必要把握时机,如果该说的时候不说,时境转瞬即逝,便失去表达的机会。同样,如果不顾及说话对象的心态、不注意周边的环境气氛,或者是不该说话时却急于抢说,都极有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要是信口开河地乱说一通,后果自然更加严重!所以,说话要选对时机,该出口时才出口。战国时期,楚王的宠臣安陵君能说善辩,很受楚王的器重。他并不是遇事便立即脱口而出,而是十分讲究说话的时机。安陵君有一位朋友,叫江乙。一天,他突然问道:“安陵君,您没有一寸土地,也没有至亲骨肉,却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奉禄,国人见到您,也无不整衣跪拜,等着接受您的号令,为您效劳,这是为什么呢?”安陵君答道:“这是大王大过抬举我了,不然我哪能这样!”江乙闻言,不无忧虑地说:“用钱财相交的人,一旦钱财用尽,交情也就断了,如同靠美色相交的人,美色衰老则会情移。因此美丽女子还没等到卧席被磨破,就已遭人遗弃;得宠的臣子也等不到车子被坐坏,便被驱逐。如今您掌握楚国大权,却没有办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担心,觉得您的处境实在是太过危险了。”安陵君一听,恍然大悟,立刻恭敬地拜问江乙:“既然如此,还望先生指点迷津。”江乙说:“希望您一定要找个机会对大王说‘愿随大王一起死,以身为大王殉葬’。如果您这样说了,必能长久地保住权位。”安陵君听后,立刻说:“谨依先生之言。”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安陵君依然没有对楚王说这番话。江乙急忙去见安陵君,说道:“我对您说的那些话,您为何至今不对楚王说呢?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再也不管了。”安陵君急忙回答:“我怎敢忘却先生的教诲,只是一时间没有合适的机会。”又过了一段时间,机会终于泉了!一天,楚王到云梦泽打猎。一箭便射死了一头狂奔的野牛,百官和护卫无不欢声雷动,齐声称赞;楚王也高兴地仰天大笑,说道:“痛快啊!今天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寡人万岁千秋之后,你们谁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乐呢?”此刻,安陵君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走上前去,泪流满面地说:“臣进宫后就与大王同共一席,挡蝼蚁,那便是臣最大的荣聿了。”楚王闻言,大受感动,随即正式设坛封他为安陵君,日后对他也更加宠信。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担任新泽西州州长时,该州的财政部长不幸去世了。这位财政部长是威尔逊的好朋友,所以除了感觉痛失“左右手”之外,他也为失去一位知己而悲痛不已。没有想到,就在他怀着哀伤的心情准备参加葬礼时,竟然接到了一位颇有点儿名气的政界人士打来的电话:“州长,请让我接替那位部长的位置。”人还没有下葬,居然就有人来抢位子!接到这么一个毫无礼貌的电话,威尔逊不禁怒火中烧。“好啊!你快点儿准备好,”他努力按捺住心中的怒气,平静地回答:“我马上通知殡仪馆。”可想而知,后来,不但在威尔逊的州政府不可能有这个人的位置,在威尔逊总统执政以后的美国政府,此人也注定和任何职位无缘。沟通时绝对不可以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还必须从对方的角度看看要沟通的事情是否得当。同时,要非常注意提出的时机是否合宜,礼节是否顾虑周全,措词是否得当。一旦各方面都考虑清楚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才有可能让对方接受,否则就不要提及,因为一提出来惹人嘲笑不说,如果因此产生了反面效果,让人留下恶劣的印象,那可就吃大亏了。注意以下几点有助于你更好地把握说话时机:——应当在听话人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反映情况或提出批评建议。人家刚丢了钱,你说要他请客,那你只能“吃”难堪。——应当在双方的感情、认识差距缩小了以后再开口劝说。高明的推销员从不直接向持拒绝态度的颐客推销商品,而是先迂回,套近乎,解除了对方的“武装”之后,再劝人家购买推销的商品,往往就能获得成功。——应当对把握不大的事情事先做出暗示。“你上完课帮我借本书行吗?”“行!但不知图书馆有没有,我去看看吧。”万一没借到,对方也不会太失望,因为有言在先。

4.收集谈话资料

没有口才的人,如同发不出声音的留声机,虽然一直在那里转动,却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在社会上,要想快速地了解一个人,不妨看看他的口才。而口才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说话的艺术上,语言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当然,有的人没有口才,凭着才干也可以成功。但才干与口才兼备的人,成功概率会更大。因为才干可以通过言语谈吐充分表露出来,对方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你、信任你,这样对方才敢将重任托付给你。一个善于说话的人,首先,必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深刻地认识事物,只有这样,说出话来才能一针见血,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其次,还必须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懂得怎样分析、判断和推理,说出话来才能滴水不漏,有条有理;最后,还必须有流畅的表达能力,知识渊博,才能把话说得生动流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是一句老话,直到现在仍然适用,所以要通过一切途径来学习,充实自己。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和国家大事、社会人群息息相关;是不是不安于做一只井底之蛙。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这说明你是一个善于思考、观察敏锐、遇事认真、热情高涨的人,那你就和“好口才”相距不远了。即使你现在还不大会说话,但你已经具备了大批的本钱。一间美容院生意兴隆,在当地首屈一指。有人问店主发达的理由,他坦言,那是由于他的美容师在工作时善于和顾客攀谈。但工作人员如何善于攀谈呢?容易得很,店主人说:我每月都把各种报纸杂志买回来,规定员工在每天早上没上班之前一定要阅读,当作日常功课一样,那么,他们自然就获得了最新鲜的谈话资料,可以轻而易举地博取顾客的欢心。一个胸无点墨的人,当然不能希望他在谈话中能应对自如。学问是一个利器,有了这个利器,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你虽不能对各种专门学问有精湛的研究,但是,那些所谓的常识却是必须具备的。有了一般的常识,倘若能巧妙地运用起来,那么,应付任何人10分钟有兴趣的谈话都是不难的。因此,你必须多读书,多看报。世界的动向、国内的情形、科学界的新发展、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艺术新作、时髦服饰、电影戏剧作品的内容等等,皆可从日报和月刊中获得。看报的时候,最好把每天最有意思的新闻和好文章收集起来,要是能剪贴就更好了。每天只要两三条,两周之后就会记得不少有趣的事情了。在阅读时,还可以用红蓝铅笔在那些有意义的语面做记号,或者摘抄下来。开始时不要贪多,坚持不懈三个月之后,你的思想就会比以前丰富得多。同样,在听别人说话时,随时都可以碰到充满智警句和谚语。把这些记在心中,写在纸上,日积月累,话的题材和资料就会越来越丰富。当你谈话时,就会剞易地想起它们,或者用自己的话加以发挥。这些有意义话,随时都会跳出来帮助你解决困难。你的口才也会越纯熟了。久而久之,你甚至可以出口成章,无论说什么有条有理。

5.适时“打住”

被别人羞辱着实是一件令人恼火的事情。它意味着尊严受到侵犯,感情受到损伤。虽然羞辱你的人来势汹汹,张牙舞爪,咄咄逼人,但在这场羞辱与反羞辱的争斗中,何方取胜却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关键要看被羞辱的一方如何把握应付的分寸,如何化被动为主动。面对突如其来的羞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避免发火动怒。如果你不是沉着从事,而是失去理智,那就会给挑衅者提供机会,让其占据优势,结果使自己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尽管羞辱人的言语是卑鄙的、恶毒的、残酷的、无聊的,但你不可以被他的一句羞辱而气愤得像他一样失去理智。应付他的基本对策是保持冷静镇定,这样你才能稳操胜券。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洛克菲勒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以拳头猛击台面,大发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接着那位客人肆意谩骂他达几分钟之久。办公室所有的职员都感到无比气愤,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拾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员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这样做。他停下手中的工作,和善地注视着这位攻击者,那人愈暴躁,他显得越和善!那无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渐渐平息下来。因为一个人发怒时,遭不到反击,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于是,他咽了一口气。他是准备好了来此与洛克菲勒作决斗的,并想好了洛克菲勒要怎样回击他,他再用想好的话去反驳。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开口,所以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了。未了,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几下,仍然得不虱回应,只好索然无味地离去。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没发生任何事一样,重新拿起笔,继续他的工作。不理睬他人对自己的无礼攻击,便是给他的最严厉的迎头痛击。成功者每战必胜的原因,便是当对方急不可耐时,他们依然故我,显得相当冷静与沉着。洛克菲勒用沉默来贬低对方,挑衅者以激怒作为手段,可目的过于明显,忍功又不及对手,便只有败走的份了。由此可见,保持冷静、保持沉默的是应付羞辱的最好的“盾牌”,即使“长矛”再锋利也无法刺穿。应付羞辱也要视具体对象和情形区别对待。假如是领导当着同事的面训斥你,而且可能一向如此,这时,就应该冷静地对他说:“我们个别谈谈这个问题,好吗?”同样,如果羞辱来自配偶或是好友,你千万不要报以刻薄的挖苦或讽刺,面应向对方陈明,你觉得感情受到了伤害,明确地告诉对方今后不要这样做了,否则,你就难以再信赖他了。如果有人故意出你的丑,让你难堪,你完全可以以牙还爿: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有时你必须打破僵局,使这种窘迫场面马上结束,可以这样说:“你显然是想存心让我下不了台,能告沂我你这样做的目的吗?”或者说:“你似乎有些心烦意乱,我是否有什么地方惹你不高兴了?你能告诉我吗?”

6.要让人听得进去

每一个人都有自认为得意的事情,这事情的本身究竟有多大价值,是另一问题,而在他本人看来,却认为是一件值得终身纪念的事。你如果能预先打听清楚,在有意无意之间,很自然地讲到他得意的事情,只要他对你没有厌恶的情绪,只要他目前没有其他不如意的刺激,在情绪正常的情况下,他一定高兴听你说的。你在说的时候当然要注意技巧,表示敬佩,但不要过分推崇,否则反而会引起他的不安。对于这件事情的关键,要慎重提出,加以正反两方面的阐述,使得他认为你是他的知己。到了这种境地,他自会格外高兴,自会亲自演述,你该一面听,一面说几句表示赞赏的话,如此一来,即使他是个冷静的人,也会变得和蔼可亲,你再利用这机会,稍稍暗示你的意思,为试探,作为第二次进攻的基点。这不是你的失败,而是你的初步成功,对于涉世经验不丰富的人,得此成绩,已不算坏,你若想一举成功,除非对方对你素有交情,又正逢高兴的时候,而且你的谈吐又是很容易令人接受的,否则千万不要存此奢望。不过对方得意的事情要从哪里去探听,那当然要另谋途径,试想在你的朋友之中,有否与对方有交往的人,如果有的,向他探听当然是最容易的。你如能留心报纸上的新闻,或其他刊物,平日记牢关于对方的得意事情,到时便可以应用。此外,随时留心交际场中的谈话,像这些时候谈到对方得意的事情,也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必须注意,对方得意的事情,是否曾遭某种打击而消灭,如有这种情形,千万勿再提起,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反而对你不利。因为对方在高兴的时候,你的请求,易于接受,对方不高兴的时候,虽是极平常的请求,也会遭到拒绝。比方他新近做成一笔发财生意,你去称赞他目光准,手腕灵,引得他眉飞色舞,乘机稍示来意,也是好机会。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全在于你随时留心,善于利用。不过当你提出请求时,第一要看时机是否成熟。第二说话要不卑不亢。过分显出哀求的神情,反而会引起对方藐视你的心理。你的心理尽管十分着急,但说话表情还是要表示大方自然,并且要说出为对方着想的理由来,而不是为你自己打算。

7.善于察言观色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话题,如果你对终日为三餐奔波的人大谈国外风光,很可能会遭人白眼,因为他们连温饱都成问题了,哪还有心情和你讨论国外风光;但是如果你和他谈致富之道,他一定会很有兴趣,成为你的好听众。因此,在与他人谈话前,应该先了解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这就需要你进行仔细的观察,找出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家庭主妇通常见面谈的话题是物价如何、孩子如何、家庭的琐事等等,而商人谈的话题很可能是经济问题或是交际应酬的趣事。每一个层面的人所感兴趣的话题都不同,但都离不开生活,所以在乎常的生活中,你应该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搜集丰富的谈话材料以面对不同的人。在某次家庭聚会上,有人提起一位明星偶像,并且向朋友询问这位偶像的情况。朋友打趣地说:“你都是‘坐四望五’的人了,怎么会对年轻的小女孩如此关切呢?”那人急忙回答说:“别取笑我了!她是我小儿子崇拜的偶像。前几天听他提起,我随口问了——句‘她是谁’,我儿子竟然说我落伍了,所以才问你知不知道这位明星,了解一下情况。”“流行”是最普遍的话题,也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种指针。当红的明星、流行的服饰、流行语等等都可能是热门的话题,如果家长要和子女聊天,一定得知道现今有哪些受欢迎的歌星,哪些流行歌曲。同样,办公室中或聚会中,流行的趋势或是连续剧也可能是吸引人的话题。前面提到对“流行”的接受,有些人对于新的、不习惯的事物很容易产生排斥感,因此培养开阔的观念亦是扩大生活话题的条件之一。人们常常会有“先人为主”的观念,对于自己不熟悉或看不惯的事情产生反感。比如父母对于儿女出入(小酒馆)、舞厅等场合,常常觉得十分愤怒,认为那是不良的休闲娱乐而强力禁止;较年长者对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也可能会颇有微词。这种“拒绝接受”的心态很可能妨碍你吸收新的知识和失去体验的机会。培养开放的观念,有助于与他人快乐地交谈。许多人说话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获得他人的共鸣,如果你一直反驳对方的意见,将使对方失去和你交谈的兴致。当然,开放的观念并非意味着你要完全抛弃自我的价值观,毫无选择地接受所有信息,而是希望你不要墨守成规,一味排斥新的信息,放开心胸去接触更多事情以增加经验,充实谈话内容。此外,收集一些有趣的话题,以及对方的个人信息,也都有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所谓“知己知彼”,对于谈话人物的了解,将使你充分掌握对方有兴趣的话题并维持说话过程的热情与初识的人如何交谈、谈什么话题,你可以从自我介绍中获得信息。以下是一小段示范:“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姓谢名叫孟达,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齐聚一堂。由于我刚从广州北上,对于这个环境不是很熟悉,希望以后大家多多帮忙。”从这段自我介绍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作为接下来的话题呢?“我刚从广州北上”——这句话提供给你对方熟悉的环境,你可以以“广州”作为话题的开端,请他谈一谈广东的特色等等。“对于这个环境不是很熟悉”——你可以用“介绍新环境”为话题,从彼此更进一步的交谈中得到更多的话题。选择“与对方相关”或是“对方想了解的事物”为话题,是使话题延续的最佳方法。

8.避免口语陋习

仔细斟酌你的言辞,以免它们变成利剑。有道德者,不可多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人在口语中带有一些坏习惯。虽然这些毛病不具有决定意义,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谈话效果。一般人在交谈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用多余的套语2.有杂音有些人谈话本来很好,只是在他的言语之间掺上了许多无意义的杂音。他们的鼻子总是一哼一哼地响着,或者是喉咙里好像总是不畅通,轻轻地咳着,要不就是在每句话开头用一个拖长的“唉”,像怕人听不清楚他的知似的。这些毛病,只要自己有决心,是可以消除的。3.谚语太多谚语本来是诙谐而有说服力的话,但谚语太多也不好。用谚语太多,会给别人造成油腔滑调、哗众取宠的感觉,不仅无助于增强说服力,反而使听者觉得累赘。谚语只有在恰当的地方使用,才能使谈话生动有力。在使用谚语时,我们应尽可能使其恰当。4.滥用流行的字句某些流行的字句,也会被人不加选择地乱用一番。例如,“××王”这个词就经常被滥用,什么东西都牵强加上“王”,如“短信王”、“原声王”,这“王”那“王”,使人莫名其妙。5.爱用一个词有些人不知是因为偷懒,不肯开动脑筋找更恰当的字眼,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特别喜欢用一个字或词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而不管这个字或词本身是否有那么多的含义。许多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在他们的言谈中,什么东西都伟大起来了,如“你真太伟大了”,“这盆花太伟大了”,“今天吃了一餐伟大的午饭”,“这批货物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等等,给别人一种华而不实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多记一些词汇,使自己的表达尽可能准确而又多样化。6.太琐碎许多人在谈话过程中琐碎得令人讨厌。讲述自己的经历本来是最容易讲得生动、精彩的,很多人也喜欢听别人讲其亲身经历。但是,这些人讲自己经历的时候,一味地不分主次平铺直叙,觉得自己所经历的,样样都有味道,都有讲一讲的必要,结果反而使听者觉得茫然无头绪,杂乱无章,索然无味。讲经历或故事,要善于抓重点,善于了解听者的兴趣放在哪一点上,少用对话。在重要的关节上讲得尽可能详细一些。其他地方,用一两句话交代过去即可。7.喜欢用夸张的手法夸张的手法有一种引入注意的效果。不过,我们不能把夸张的手法用得太过分;否则,别人就不会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次都说“非常重要”的消息,也不可能每次都讲“最动人的”故事,“最可笑的”笑话,因此,不要到处用“非常”、“最”、“极”等字眼;否则,当你在无数的“最”中有一个真正的“最”时,又怎样表示呢?难道你能说“这件事对我是最最重要的”么?如果你真这样说,别人听了也会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认为你是一向喜欢夸大的人。除了有效纠正上述7个坏习惯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在谈话中的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方面,努力使各个方面协调、得体。这样,我们就能大大增强自己说话的吸引力。

9.尊重的原则

出于身当言者,缓颊而陈;不当言者,卷舌而退。“这部电影糟透了,花了两个钟头,却一点意义也没有。”“看电影何必要看什么意义呢?而且,这一部片子实在也不能算是很坏。”“不过我认为它的布景是很伟大的,一定费了许多工夫。”“那又不然,我们弄惯了,这一点布景是很便当的。”“还有演员也算相当卖力,只可惜为剧本所限,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这几个演员已经算是做得不错的了,如果在别的剧本里,一定要失败。”上面几句对话你看来也许觉得好笑,不过这情形多着呢!有些人差不多成了习惯地专和别人作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照例反驳。他自己本来一点成见没有。不过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你说“否”时,他又一定说“是”。这是最可怕的习惯,犯的人很多,而且每每不自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他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即使你的见识真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简直不为对方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他窘迫到无路可走,才觉得满意——我知道你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实际上你正是这样做的。这种习惯使你自己与朋友或同事疏远,没有人肯提供你一点意见,更不敢向你进一点忠告。你本来是很好的一个人,但不幸你有一点爱和人抬杠的脾气。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的十有八九没有绝对是非标准的问题当中,你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是错的。把双方的总和再行分配,你至多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有这毛病的,都是聪明人居多数(否则也是自作聪明的人),他也许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他以为这样可使人敬服,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是不必去费心做更高深的研究的——至少我们日常谈话的目的,是消遣多于研究,既不是在庄重地讨论问题,又何必在琐屑的事情上抬杠?所以,第二点你要注意,就是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太认真。第三,别人和你谈话时,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便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真是可佩服的见解),对方不会乐意接受,所以,你不可随时摆出像要教导别人的神气。下一次你的同事进献你一个意见时,你若不能即刻赞同,最低限度要表示可以考虑,但不可马上反驳。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聊天,你更要注意,意见的纷争会使一切有趣的生活变得乏味起来。

二、社交口才妙招

1.说好交谈第一句

如果你考虑两遍以后再说,那你说得一定比原来好一倍。为人处世免不了要与人打交道。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这第一句话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好第一句话的关键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方式。1.攀认式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和鲁肃是同窗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例如:“你是复旦大学毕业生,我曾在复旦进修过两年。说起来,我们还是校友呢!”“您是体育界老前辈了,我爱人可是个体育迷;您我真是‘近亲’啊。”“您来自苏州,我出生在无锡,两地近在咫尺。今天得遇同乡,令人欣慰!”2.敬慕式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乱吹捧,不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一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应因时因地而异。例如:“您的大作我读过多遍,得益匪浅。想不到今天竟能在这里一睹作者风采!”“今天是教师节,在这光辉的节日里,我能见到您这位颇有名望的教师,不胜荣幸。”“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尊敬的山水画家!”3.问候式“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X(姓),您好”,显示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师,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说好第一句话,仅仅是良好的开始。要谈得投机,谈得融洽,有两点还要引起注意。第一,双方必须确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人以为,素昧平生,初次见面,何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其实不然。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国土,只要善于寻找,何愁没有共同语言?一位小学教师和一名泥水匠,似乎两者是话不投机的。但是,如果这个泥水匠是一位小学生的家长,那么,两者可以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见,交流看法;如果这个小学教师正在盖房或修房,那么,两者可就如何购买建筑材料、选择修造方案沟通信息,切磋探讨。只要双方留意、试探,就不难发现彼此有对某一问题的相同观点,或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些人在初识者面前感到拘谨难堪,只是没有发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已。第二,注意了解对方的现状。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还必须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近期内最关心的问题,掌握其心理。例如,知道对方的子女今年高考落榜,因而举家不欢,你就应劝慰、开导对方,说说“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道理,举些自学成才的实例。如果对方子女决定明年再考,而你又有自学、高考的经验,则可现身说法,谈谈高考复习需注意的地方,还可表示能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书。在这种场合,切忌大谈榜上有名的光荣。即使你的子女考入名牌大学,也不宜宣扬,不能津津乐道,喜形于色,以免对方感到脸上无光。

2.一开始就抓住人心

语言和行为是神力的截然相反的表现。语言是一种行动,行动也是一种语言。一位演说家说,我们开始说话的10秒钟最能吸引听众。原因是:在这最初的10秒钟内,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觉,所以,你如果抓住了这10秒钟,整个说话的场合就会形成一种有利于你的情势。如何把握住这最初的10秒钟呢?(1)用吸引人的故事或幽默开头。感人的故事(尤其是真人真事)或能够使观众们发出会心笑声的幽默,能够一下便抓住观众的心,即使前面发言者已使观众思绪分散,也仍然能起到把握全局情绪的作用,引起听众的兴趣,从而使自己很快被听众所接受。(2)用一些物品吸引听众。一张图纸、一个战场上带回的实物或是一张相片,因其能够直观地反映一定的主题,因而能很快地把听众吸引过来。如果讲者乐意,他还可能将自己的话题抽象成一幅画——根本不必去追究它的艺术性,或者随便写几个有趣的大字。别出心裁的举动也能一下集中听众的注意力,只要物品有助于讲者借题发挥就行。(3)不妨用提问来开头。提问,是有趣的开头法。在问题提出以后,几乎所有感兴趣的人都会去思考,并产生一种要求知道正确答案的欲望,而这将能使听众的注意力得到迅速地集中——他们等着用你说出的答案去验证自己的判断。但是要注意,提出的问题不要过于简单,要能“发人深省”引起思考,或能给听者有所收益。(4)制造悬念。可以通过听众的求知欲而造成悬念,采用此种开头方法时可能需要一些“内幕”消息。无疑,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吸引听众的方法。(5)从听众的利益和关心的焦点出发。有经验的谈话者,往往善于将自己的讲话与听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即使牵强一些,为了开始讲话时能吸引听众,有时不得不有策略地绕个弯子,待听众兴趣已起时再转入正题。(6)从与听众的共鸣说起。共同的经历或遭遇、共同的研究专业和方向、共同的希望和展望等等,都是能够引起听众共鸣的话题,以此种方式开场,常常更易于使自己被听众“认同”。(7)用一句名言开场。名人名言是很好的开场白。心理学研究认为,公众具有崇拜权威(名人是人们自认的权威)的共同心理。名人的话对听众来说总是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因而也最易于将听众的注意力集中起来。(8)先赞扬听众。世人都爱听赞颂之辞。因此,具体的赞扬会使听众很注意听,同时,也会使讲话者被认作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而被听众接受。

3.运用口才的最终目的是双赢

把握对方个性和心理,在与人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知道了对方的个性,了解了对方的心理,可以更加从容的与对方交谈,更易取得预期的目的,当然把握对方的个性和心理是有技巧可循的。任何一个去牡蛎湾拜访过罗斯福总统的人,相信都会对他博大精深的学识感佩万分。“不论对方是个牛仔,是个驯马师,抑或是个政客、外交官”,曾拜访过他的贾马利·布瑞福先生说,“罗斯福总统都能跟他们谈得非常愉快。”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答案很简单,每当罗斯福总统要接见某一个人的时候,他都会利用前一天的晚上,仔细地研渎对方的个人资料,知道对方的兴趣。因为他深知要得人心,就得投其所好。这套方法,在商场上也能出奇制胜。我们拿纽约一家著名的高级面包公司的例子来看看,就不难知道答案了。该公司的创始人杜文诺,为了将其产品推销至纽约一家大旅馆,每周都打电话给该旅馆经理,持续了4年,从不间断,而且经常租用那家旅馆的房间,希望借此做成这笔生意,但结果还是失败了;后来他阅读厂一些有关处理人际关系的书,于是改变战略,决定先查出对方真正感兴趣的话题,再投其所好,制造接近付方的机会:通过调查发现该旅馆经理是全美餐旅业协会的会员,而且还因热心会务,当选为该协会的会长,不沦该会在何处举办义卖或进行会议,他都不辞辛苦地赶去参加。于是杜文诺再与他见面的时候,立即以此协会为主要话题,和他聊厂起来,结果当然引起了他的兴趣,还热心地邀请他加入协会,成为他们的会员之一。当时,杜文诺从头到尾部;未曾提到有关面包的事,但几天之后,那家旅馆的餐饮部负责人却打电话来,要杜文诺把面包样品和价目表送去给他们看看。之前用打电话的方式和那位旅馆经理攀了4年的交情,却比不上投其所好的一席长淡。当初若非不厌其烦地去调查他的兴趣所在今天很可能仍旧一周一个电话,不得其门而人呢!所以,对人说话应该投其所好;能够投其所好,你的话才能在他心中发生作用。例如,对方是个好名的人,但你并未清楚了解,偏偏对他说些有利可图的生意,即使你所讲的事真有诱人的利润,且是笔十拿九稳的投资,他也不会对你的话产生兴趣,因为好名的人,并不见得好利,而你却偏与他谈利,话自然不会投机。有一位富商原本是一个极为好利的人,如果有人向他建议致富的方法,他无不采纳,但到了晚年,他的好利竟变成好名。但这种心理上的转变并没有人知道。这时有一个对于理财之道十分有心得的人,设法想与富商见面,好趁机提出他的理财计划,谁知道富商听了却丝毫不感兴趣,待他说完,只淡淡的回答说:“我不要再发财了,正想谋求散财之道。”他一听,大感意外,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其实得此结果,还算庆幸,有时会当你是个唯利是图的十足小人,心中万般瞧不起你,以后你再想亲近他,就难上加难了!好利的人,根本看不起名。认为名是寒不可衣、饥不可食的东西,所以你如对投机商人谈论如何发财,如何利用机会致富,他绝对是“虚心求教”,但倘若你和他谈如何成名,他自然沉沉欲睡。这两种人还不算难说,最难的,是表里不一的人,表面上是好名,骨子里是好利,试问对于这种人,你将如何和他谈话?对他讲如何成名吧,与他的内心相反,听了你的话,一味地说很好,点头如捣蒜,而他的心里却认为你是个不合时宜的书呆子,表面上表示敬重,实际上极力疏远;若对他讲如何获利吧,虽符合他的需要,却揭穿了他的假面具。他的假面具,是用来欺世盗名的,一旦被你揭穿,总是不利,于是他对你做出一番申斥。认为言利乃有辱他的人格,其实对于你的建议,J心里欢喜不已实在不值得我们长交往。

4.用自嘲解困

人际交往中,在人前蒙羞、处境尴尬时,用自嘲来对付窘境,不但很容易找到台阶下,而且多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所以自我解嘲,自己先笑起来,是很高明的一种脱身手段。传说古代有位石学士,一次骑驴时不慎当众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会不知所措,可这位石学士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的,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语,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自然这石学士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以此类推,一位胖子摔倒了,可说:“如果不是这一身肉托着,还不把骨头摔折了?”换成瘦子,又可说:“要不是重量轻,这——摔就成了肉饼了!”由此可见,白嘲时对着自己的某个缺点猛烈开火容易妙趣横生。在社交中,当你陷入尴尬的境地时,借助自嘲往往能使你从中体面地脱身。在某俱乐部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服务员倒酒时,不慎将啤酒洒到一位宾客那光亮的秃头上。服务员吓得手足无措,全场人目瞪口呆,这位宾客却微笑地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方法会有效吗?”在场的人闻声大笑,尴尬局面即刻被打破了。这位宾客借助自嘲,既展示丁自己宽广的胸怀,又维护了自我尊严,消除了耻辱感。由此可见,适时适度地自嘲,不失为一种良好修养,一种充满魅力的交际技巧。自嘲,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的?可爱和人情味,有时还能更有效地维护面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人际交往中身在高位者或明星大腕们,与人打交道时容易让人感到有架子。可能是因为他人过于紧张、有压力,也可能是这些人还没有摸着与普通人相处的窍门:通常而言,开开自己的玩笑,可以缓解他人的压力,还能让一般人觉得有人情味,和普通百姓一样,从而让人心里舒坦。力求个性化、形象化并学会适当的自嘲,往往可以使自己说话变得有趣起来。幽默力量能认同幽默的事物。因此真正伟大的人物会笑自己,也鼓励别人和他一起笑。他们以与人分享人性来给予并获得幽默,你也能做到!笑自己的长相或笑自己做得不够漂亮的事情,会使你变得较有人性。如果你碰巧长得英俊或美丽,试试你的其他缺点。如果你真的没有什么缺点就虚构一个,缺点通常不难找到。如果你的特点、能力或成就可能引起他人的妒忌甚至畏惧,那么,试着去改变这些不好的看法。例如,你可以说一句妙语:“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你以取笑自己和他人一起笑,会帮助他人喜欢你,尊敬你,甚至钦佩你,因为你的幽默力量证明你有人性。“我喜欢你”导致“我了解你”,进而“我相信你”。于是,你最后达到的目标便是信任。当别人信任你时,你便能影响他们,使他们鞭策自己去发展他们的潜能。这也正是每一个人在与人沟通时的最终目标。其实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自嘲都能让你备受欢迎。大人物因自嘲可减轻妒意而获得好名声,小人物通过自嘲可以活得更潇洒。

5.降低身价留后路

1909年,风度优雅的布洛亲王是德国的总理大臣,而德国皇帝则是威廉二世——德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傲慢而自大——他建立厂一定陆军和海军,并夸口可征服全世界。接着,一件令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这位德国皇帝说厂——些狂言和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话,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引起厂全世界各地一连串的风潮;更为糟糕的是,这位德国皇帝竟然公开这些愚蠢自大、荒谬无理的话,他在英国做客时这么说,同时还允许佗敦的《每日电讯报》刊登他所说的话。例如,他宣称他是和英国友好的惟一德国人;他说,他建立一支海军对抗日本的威胁;他说,他独自一人挽救了英国,使英国免于臣服苏俄和法国;他说,由于他的策划,使得英国罗伯特爵士得以在南非打败波尔人等等。在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中,从没有一位欧洲君主说过如此令人惊异的话。整个欧洲大陆立即愤怒起来,英国尤其愤怒德国政治家惊恐万分。在这种狼狈的情况下,德国皇帝自己也慌张了,并向身为帝国总理大臣的布洛亲王建议,由他来承担一切责难,希望布洛亲王宣布这全是他的责任,是他建议君王说出这些令人难以相信的话。“但是,陛下,”布洛亲王说,“这对我来说,几乎不可能。全德国和英国,没有人会相信我有能力建议陛下说出这些话。”布洛话一说出口,就明白犯了大错,皇帝大为恼火。“你认为我是一个蠢人,”他叫起来,“只会做些你自己不会犯的错事!”布洛知道他应该先恭维几句,然后再提出批评;但既然已经太迟了,他只好采取次一步的最佳方法,即在批评之后,再予称赞。“我绝没有这种意思,”他尊敬地回答,“陛下在许多方面皆胜我许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自然科学方面。在陛下解释晴雨计,或是无线电报,或是伦琴射线的时候,我经常是注意倾听,内心十分佩服,并觉得十分惭愧,我对自然科学的每一门皆茫然无知,对物理学或化学毫无概念,甚至连解释最简单的自然现象的能力也没有。但是,”布洛亲王继续说,“为了补偿这方面的缺点,我学习了某些历史知识,以及一些可能在政治上,特别是外交上有帮助的学识。”皇帝脸上露出微笑。布洛亲王赞扬他,并使自己显得谦卑,这已值得皇帝原谅一切。“我不是经常告诉你,”他热诚地宣称,“我们两人互补长短,就可闻名于世吗?我们应该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如此!”他和布洛亲王握手,他十分激动地握紧双拳说:“如果任何人对我说布洛亲王的坏话,我就一拳头打在他的鼻子一亡。”几句贬抑自己而赞扬对方的话,使一位傲慢孤僻的德国皇帝变成一位坚固的友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谈话,一言不当,就町能触怒对,方轻者遭受一顿批评,重者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正如布洛亲王的第一句话,让傲慢孤僻的皇帝大为恼火,以为布洛亲王看轻自己。还好,聪明的布洛亲王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巧言补救,以尊敬的语气赞美皇帝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优点,再减恳地表示自己确实不如皇帝。语气和缓有度,既恭维了对方,掩饰了第一句话的失误,又表明了自己谦卑的态度。结果呢,僵硬的气氛缓和,敌对的态度变友好。所以,有时候说几句贬抑自己而赞扬对方的话会取得异乎寻常的效果,使自己获得巨大的利益。

6.批评别人力求委婉

有时候,你对家人、对朋友,觉得有许多话不得不说,可是一说,反而伤害了感情,反而弄糟了事情。于是你就引用一句中国古话替自己解释,说什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其实,我们的忠言也就是我们的口才,是始于对人的同情与了解,而又终于对人的同情与了解。我们的忠言,能被人听进耳朵,记在心里,咀嚼得越用力,研究得越深入,别人就越觉得我们对他非常了解,越觉得我们非常同情他。所以要批评别人而又让别人乐于接受,关键就在于我们要了解别人并对别人表示深深的同情。当然,批评是一种艺术,它也具有一定的技巧。批评别人而要让他心服口服,也要运用一些技巧。请教式批评这就是用请教的口气包含批评的意思,给个梯子让别人下得了台。有个人正在一个养鱼池里钓鱼。这时,鱼池的主人走了过来。那人心里一惊:糟了,这下不但要挨骂,恐怕还要处罚!谁知,鱼池主人走近后,指了指池中“禁止钓鱼”的牌子,不仅没有教训他,反而很客气地说:“先生,你在这试钩,是不是大浪费了?”那人被鱼池主人这种请教式的批评弄得面红耳赤,连忙道歉,收起钓竿走了。鱼池主人把批评变成了请教,既达到目的,又维护了对方的自尊,使对方心服口服,制止了他不道德的行为。暗示型批评这就是不正面提出批评,而把批评的意思暗示在谈话之中,让被批评者自己去理解、接受。暗示,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方式,暗示者出于公正的目的,采取隐藏、含蓄的方法,巧妙地向对方发出某种暗号,并以此来影响对方的心理,使他改变自己的行为。某公司总经理的助理欧贝和他的女友莎拉决定要旅行结婚,准备到风光如画的瑞士度蜜月。他正为计划做准备的时候,公司的总经理问他:“你们已经决定要旅行结婚了吗?”欧贝说:“决定了。”忠经理又问:“真心祝福你们,什么时候出发呀?”欧贝高兴地说:“就这几天吧!”总经理无奈地说:“唉!公司正要与一个客户谈判并签订一份重要的合约,你是惟一的谈判人选,而且你一向都是以公司大局利益为重的,不巧的是公司签约跟你个人的喜事凑到一块了,你要是走了,公司签约的事还真没有人能替代你呀!”在这个对话中双方都有理由:欧贝与女友旅行结婚已经决定,无可非议;总经理有一个重要合约要签订,惟一的谈判人选不能离开。公司总经理无法批评助手欧贝,但在强调欧贝的谈判地位时就暗中含有批评之意,当然也含有期望。聪明的欧贝不会不了解,而结果不说也知道。安慰型批评这就是一面指出对方的错误,另一面又对他表示肯定的批评,让犯错者得到真正的安慰。年轻的莫泊桑向著名作家布耶和福楼拜请教诗歌创作。两位大师一边听莫泊桑朗读诗作,一边喝香槟酒。布耶在听完后说:“你这首诗,句子中的意象过多,虽然不易理解,像吃一块牛蹄筋;不过我读过更坏的诗。这首诗就像这杯香槟酒,勉强还能吞下。”这个批评虽严厉,但仍留有余地,给了对方一些安慰。把批评的语言用安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批评语言的诀窍。模糊式批评这就是用模糊的言词替代直截了当的批评。它虽没有指名,但实际是道了姓。某公司职员工作一度十分松懈,公司经理便召开职员大会进行“整顿”。他说:“最近这段时间,本公司职员工作态度大多数是好的,但也有少数人表现不佳,有的迟到,有的早退,有的上班聊天……”这里所使用的“大多数”、“也有”、“有的”,都是模糊的语言。用这种语言,既顾及了职员的面子,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是不指名的指名批评,效果竟然比直接点名批评要好。旁敲侧击型批评“旁敲侧击”是比喻人们在指责别人时,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是从侧面刺激。当发现苗头不对,由于某种原因又不便正面指出时,便可通过“对事不对人”或“对团体而不对个人”的方式提出警告。这样就可以既点出问题,让对方心生警惕,又维护了对方的面子,给他们改正的机会。“旁敲侧击”作为一种间接表达方式,在与人交际中并非毫无正面意义。如果我们从交际的角度出发,它同样可以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7.赞美他人的方法

没有任何一种企业可以归诸于某一个人,管理功能的精髓则在于矢。人善任,激励优秀人才。作为领导,要使称赞达到所期望的效果,首先要不吝惜称赞。有位成功的青年领导曾经说过:“当今的中上层领导习惯于骂人和警告人,如果能反过来称赞他人,可使对方更有信心,更容易发挥潜能。”有的领导将称赞他人作为一种用人的方法,以此来发现人才。但是,称赞更为重要的妙用,不吝惜称赞,并不是要你做个老好先生,随便称赞下属,而是必须掌握适当的时机。要达到这种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对一个人进行表扬、称赞,是因为他在某方面令人满意,虽然这一点相同,但称赞却要根据具体是哪一方面值得称赞,在什么地点进行称赞,对谁进行称赞,这许多的差异,便要求你熟练地掌握称赞的语言。1.称赞什么称赞一个人,当然是因为他有出色的表现,但是出色在哪一方面却有所不同,有的同志在本职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出色的成绩;而有的同志会在本职工作以外,有突出的专长和表现。对这两种情况,称赞和表扬应该有所不同。对于本职工作有突出表现者,对他的成绩进行表彰,会使他更努力于本职工作,并且使他对自己的成绩有成就感,一般情况下,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工作以外的才能,便要慎重一些。有的领导对于工作以外的才能表现突出的职员,会这样称赞:“你来做现在的工作,真是走错了路。做XX工作,是更适合你的,看你在这方面懂得真多呀。”这种称赞无异于给你的职员下了逐客令,很容易让人认为你在暗示他不适合于现在的工作,这对职员的伤害更大。这样一来,他的工作热情顿时会减去一部分,即使领导本无此意,也会使职员产生同样的感觉,真是一大失误。可见,同是称赞一个人,同是称赞其工作以外的才能,表达得不同,效果便会大异。2.称赞的场合现在有很多领导有一种误解,以为在众人面前称赞职员,职员会心存感激。当然,在众人面前指责职员,会使他难堪,是不当的,但称赞有时也是不易的,作为领导,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众人面前过分称赞某职员,会使很多人不快。对于被称赞的人,经常会感到不安,而其余的人,会产生妒忌。称赞越多、越重,妒忌会越强烈。如果你的称赞有些言过其实,会使他们鄙夷你,甚至怀疑你所称赞的是否属实。聪明的职员在被当众称赞时,通常是说声表示感激的“谢谢”,就及时离开了,与其说他是害羞,倒不如说他是不习惯周围人妒忌的目光。因此,在众人面前称赞他人,必须注意:首先,是否会令被称赞的人产生不必要的困扰,如周围人的妒忌等;其次,称赞是否恰到好处,如你要考虑称赞得是否实事求是。3.暗中称赞虽然前面已经提醒您,称赞职员,应该注意不要在众人面前大加宣扬。当着被称赞人的面,不要当众给他造成不安。那么,你可以在他不在场的时候,当着他个别同事的面对他加以称赞吗?我们认为,这种“暗中称赞”也是不可取的。毕竟,竞争意识是人人都有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和他人进行比较,所谓的优越和自卑也就因为这样的比较而产生。因此,虽然不在大庭广众之下称赞某个人,而是在个别职员面前称赞他的同事,由于此种竞争意识和比较,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当你要称赞的人不在场时,要有所考虑,照顾一下在场人的颜面和心理感受。如何才能照顾得周到呢?这是很难办到的,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最好的办法,与其给自己找不必要的损失,倒不如不进行这样的称赞。你只要做到心里有数,对于当场者给以适当的慰勉,未尝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因此,作为领导,应该避免对于不在场的人进行称赞,尤其不能将在场者同不在场者进行比较,褒扬不在场者,直接或间接地指出在场者的不足。这样做对于各个方面都没有好处。4.称赞新职员在新职员的工作比较令你满意时,你会进行称赞。这时,你也会戴上一副“有色眼镜”,做出赞扬总要带上一点特定的词,比如“新人怎样”、“新人如何如何”。这两个“新人”,会让新人有一种不自在的感受。为了做好对新职员的称赞,要遵守下面三个原则:第一,要意思单纯,不要让职员误会你的意思;第二,称赞要就事论事,要做具体的称赞;第三,称赞必须从善意出发。比如,初到一家工厂,小张的工作积极努力,尽力进取,领导对他也欣赏,对他称赞说:“时下的年轻人大都缺乏耐性,你是其中挺特殊的一个,好好干。”这样的一句表扬,就可能会出问题。首先,小张会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稍微于得不好,领导就一定会说‘现在年轻人都不行’,在他手下做事真是够难的。”无形之中,增加了这么多的负担。另外,泛泛的称赞,也不可采纳。原因就是你的话太抽象,没有对其具体成果提出赞赏,因而职员的误解也就难免。他会想:“领导今天这样表扬我,是不是他误会我了?是不是我做得有什么太过的地方?”因为这种干扰,对职员的工作也会产生副作用。

8.巧借体态语

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个表情动作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从对方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来了解人的思想感情,是了解和掌握说话要领的一种手段,如正襟危坐表示恭谨,手舞足蹈表示欢乐,振臂昂首表示慷慨激昂,点头哈腰表示谄媚。不使用肢体动作的人是没有的,同时,肢体动作也是调整体态平衡的一种需要,而且,还强化说话者抒发此地此时的感情,如当孩子有错误时,母亲往往在说理时搂着孩子。这一动作充分体现了母爱的赤诚,从而也更容易感化孩子的心灵。肢体语言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是比较复杂而微妙的,但不管如何,不是自然的动作,就是呆笨的动作。多年前,美国纽约市市政厅邀请绅士瑞格去一个集会演说,事前由当地一位不善言辞也不注重体态表情的秘书明威尔作开场白。明威尔由于结巴,使听者的反应从一开始就不大热烈。更糟的是明威尔开始慌乱起来,他的腿不停地改变姿势,从分立变成交叉,甚至将脚尖微微相对,引起前排妇女的阵阵笑声,他赶忙将手抽出来,环抱着,听众又是一阵骚动,结果,这种拙劣的表演把在场的听众的兴致全部打消了。良好的体态,首先给人一个精神饱满的印象;弯腰驼背的模样,不仅给人一种颓丧感,而且对发声说话不利。目前,西方学者提出演讲者的姿势,特点是头抬得高些,背挺得直些,眼光注视观众,这种体态,不但充满活力,而且使演讲者的话语带有权威性,因为这种体态显示了自信和坚定。当然,也有人出于策略需要,故意装出颓丧不振的样子,以尽量打消对方听话的兴趣。在某种情况下,这也是一种技巧。美国著名律师达罗,有时会在他的对手向陪审团提出证据时耍点小花招,他乱动乱摆,甚至让手中的雪茄烟灰逐渐增长,直到人们的眼睛望着他,直到手中烟灰落下来,使对手说不下去。在肢体语言中,手势是最突出的。手势的使用要适度,只能把它看成是加强说话感染力的一种辅助动作,但决不能代替说话。说话时,身体应自然地坐着或站着,手自然放好,必要时用面部表情配合你的语调,真正要加强语气和引人注意时,才让手帮你的忙。不要以为把手静放不动是笨拙的事情,真正的笨拙倒是说话时无节制地挥手。有人统计过,说话时70%是无须动手动脚的。乱动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下意识的举动,如搔首弄姿,拉耳掰手,或甩甩铅笔,摆弄锁链之类,无非是掩饰一下内心的不安;另一种是,有些人主观上为加强语气而特意采取的手势动作。但他们用得不适当,双手无规律地乱摆,手势使用太多,成为无意义的举动,这是一个人轻浮或狂妄的表现,在社交上极不得体。不随意乱动,充分显示稳重、诚实、温雅,反而会令人敬慕。使用手势并无一定规程,只能从内心寻找依据。感情与手势是一致的。演说时两臂垂直,手掌向后,手指半弯,把大拇指触在大腿上等一套动作,会弄得笑话百出,无法体现说话人的精神和活力。一些人出于其他目的而口是心非,是可以从手势中看出来的。例如,表示愤怒时,先拍桌子才板脸,便显得做作;一边说留客吃饭,一边起身做出送客的手势;一边口说拒绝收礼,却又一边伸手去接……这些都是虚伪不真诚的表现。在说话中切忌使用一些不礼貌的动作,如用手指着别人的鼻尖,以及一些侮辱性的动作,都可以把友好的交谈演化成争论甚至动手打架。你可以试试看,当你乘公共汽车买票时,用友好的手势把钱递给售票员后,售票员也将以一种有礼貌的手势把票递给你;相反,可能会得到不礼貌的回应。

9.善于多问多听

语言是人类的,沉默是上帝的,然而,同时也是禽兽和死者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习两方面的技术才行。有经验的交谈者在听到对方的提问后,能立即思考并选择出一个最佳的回答方案。回答对方提问时,头脑要冷静,不能被提问者所控制,对于提问能答即答,不愿意回答的可以想办法回避。回答提问有以下几种方法。(1)扣题回答。这是最常用的回答方式。答话如果没有针对性,轻则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重则影响交往。所以,听人说话时要精力集中,回答要有针对性。(2)借题回答。巧妙地利用对方的问话,在回答提问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仿照和借用问话中的语气和词句,用一种出人意料的应答方法来回答,则是应付问话较为理想的办法。(3)设定回答。对方的提问,有时可能很模糊、荒诞,甚至愚蠢,以至于我们很难回答。这时,我们可以分析清楚,用设定条件的方法进行回答。(4)颠倒回答。回答提问时,如果将对方的语序颠倒一下,就可能成为一个与原来问句的意义截然不同的句式,用得好,十分有效。(5)幽默回答。在交际过程中,一些提问如果不好直接作答,但又不能避而不答,可以幽默回答。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6)委婉回答。交际中会有一些使人不便直说的事情,因此,对某些问题,可委婉回答,以求回答婉转而又不失礼貌。(7)诱导回答。所谓诱导回答,就是要设法诱导对方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提问。(8)含糊回答。回答提问要求简明精确,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不便于把话说得太明确,这时就需要具有弹性的含糊回答。(9)转换回答。这种方法就是故意转换自己不愿意触及的话题,用另一个根本不同的内容来回答。这种方法必须自然,要使转换的话题与原来的话题尽量有某种联系,同时还要及时。转换要抓住时机,找准借口,在对方的话题没有充分展开之前以新的话题取而代之。(10)否定回答。对方的观点有时我们不同意,特别是对方带有一种不友好的态度问话时,我们需要做出否定的回答。否定回答要否定的是对方的问话的前提。(11)双关回答。也就是用双关语进行回答。用双关的修辞方法回答,具有讽刺、幽默与含蓄的功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2)回避回答。不愿意回答对方的问题时,可以巧妙地回避话题,让对方无法得到想要得到的答案。交际中,提问要巧,回答要妙。机智的回答是高层次语言艺术境界,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

10.做到不卑不亢

据说,爱默生常喜欢倾听人们说话——不论对方身份多么卑微,因为他觉得自己从任何人身上都可学到东西。讲话要一句一句地讲,一段一段地讲,现在还要加以补充,在谈话时要你一句我一句地讲,你一段我一段地讲,只讲不听,只听不讲,都不算真谈话。我们所追求的口才,不只是讲的问题,还有听的问题,不只是口的问题,还有耳的问题。有良好口才的人,同时也有良好的耳才。会说话的人,同时也是会听话的人。会说话的人,在说的时候,决不只凭自己的意思一味地说。他在未说之前、在说的时候、在说之后,都有一件事情使他非常关心,那就是,他的话在对方听起来是怎样的。为保证说的每一句话为人所重视,不惹人讨厌,唯一的资本是耐心地听别人说话。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要注意以下6个规则。(1)对讲话的人表示称赞。这样做能营造良好的交往气氛。对方感到你的称赞越多,他就越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相反,如果你在听话中表现出消极态度,就会引起他的警惕,并对你产生不信任感。(2)全身心注意倾听。你可以这样做:面向说话者,同他保持目光的亲密接触,同时配合标准的姿势和手势。无论你是坐着还是站着,与对方都要保持双方都最适宜的距离。人们亲身的经历是,只愿意与认真倾听、举止活泼的人交往,而不愿意与推一下转一下的石磨打交道。(3)以相应的行动回答对方的问题。对方和你交谈的目的,是想得到某种可感觉到的信息,或者迫使你做某件事情,或者使你改变观点等,这时,你采取适当的行动就是对对方最好的回答。(4)(5)对对方表示理解。这包括理解对方的语言和情感。有个工作人员这样说:“谢天谢地,我终于把这些该死的信件处理完了!”这就比他简单说一句“我把这些信件处理完了”充满情感。(6)要观察对方的表情。交谈多数时候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的,那么,就不仅要听对方的语言,而且要注意对方的表情,如看对方如何同你保持目光接触、说话的语气及音调和语速等,同时还要注意对方站着或坐着时与你的距离,从中发现对方的言外之意。在倾听对方说话的同时,还要尽力避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别提太多的问题。问题提得太多,容易造成对方思维混乱,谈话精力难以集中。第二,别走神。有的人听别人说话时,习惯考虑与谈话无关的问题,对方的话其实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这样做不利于交往。第三,别匆忙下结论。不少人喜欢对谈话的主题做出判断和评价,表示赞许和反对。这些判断和评价,容易让对方陷入防御地位,造成交际的障碍。

11.放低姿态

别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考。对别人的疑问进行解释是常见的沟通手段。它在交际中不是初始,也不是反应,而是第三步行为,是对对方反应的反应。比如,你做了一件什么事或说了一句话,对方对你的语言行为产生疑问,这时就可以对此做出解释。解释的语言内容是对自己的先前言行的阐述或改正,而形式却是对对方的反应。解释有以下几点作用。(1)交际中,人们常常会先说出一句违背情理的话,让对方提出疑问后,再进行解释,使双方的对话富有趣味。(2)在自己犯有某种过错时,常常会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大多是撇开自己先前某种言语的结果不谈,而只解释当初的动机,以说明动机是好的,或是无意伤害的,只不过是结果不好,超乎自己的预料。(3)解释还有答复的作用。当对方对你提到的某种观念、观点疑惑不解时,需要解释,以及对方对你言语行为的含义或动机不甚明了时,也需要解释。(4)当对方对你的某一行为、语言产生误解时,常常会解释一番以说明真相、消除误会。这时主要不是解释言语本身,而是就自己行为、语言的动机而做解释。解释在人际交往中十分普遍,对人际关系与交往有很大的功用,解释既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应该解释时就解释,不该解释时不要乱解释。例如,别人向你提出某个要求,你不想应允,但真实理由又不好明说时,你千万不要找些借口来解释,因为任何假设出来的解释只会遭到对方的反感。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解释是为了达到某一交际目的。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往往使用几种交际行为的互相配合。解释也常常和其他多种行为交织在一起,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解释与其他言语行为的关系。解释切忌重复,除非是应对方要求。有些人进行解释时怕对方没听懂,于是就再三重复,其实这很令人生厌。我们常常在道歉时不断地重复申明自己不是故意的,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示自己的歉意,其实这种做法很难奏效。解释时要注意把握语气;解释时自信心要特别强。解释都要以一个发言权的口吻说话。只有你具有自信,对方才相信你有解疑释难的能力,才会相信你能够澄清真相;否则,解释就无法进行。要使自己的解释具有自信,要做到三点:首先,吐字要清晰干脆,不能含糊、吞吐;其次,条理要清楚,不能随口道来;最后,尽量少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否则对方就会认为你不懂装懂,是在有意欺骗。解释还应诚恳。在说明真相、赔礼道歉、消除误解时一定要诚恳备至、态度谦恭。如果言语随便、语气轻浮,那么只会使对方误解加深,使事情更加烦乱。

三、社交语言的技巧

1.社交语言的禁忌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达到彼此之间的了解。但语言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汉族民间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便刻意追求有关死亡及一切不幸之事的语言表现形式,于是汉语里便出现形形色色表示祸害的词汇。这便是所谓的语言禁忌。语言禁忌是很富有地方方言或社会方言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禁忌的原则,大体是出于吉凶、礼教、功利、荣辱等的诸种考虑,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凶语即不吉利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忌讳听到凶语的,惟恐这些字眼会招致凶祸的真正来临。然而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要表达不祥的内容,这便更改用另一些褒义或中生词代替。(2)是用反义语来替换不吉的词语,谓“讨口彩”,此法在禁忌语中极普遍。戏院里的太门平,原意为万一发生了火灾好让观众逃走,说“太平”乃失火事故之反义。吴地习俗,行船忌说“住”,“箸”与“住”同音,故改称“筷儿”,取“快”音,现普通话及广州话的“筷子”,即由此而来。广州人把“气死我”叫做“激生我”,“笑死我”叫做“笑生我”;“杠”和“降”同音,故把“竹竿”称为“竹升”,“空”与“凶”谐音,便把“空”说成“吉”,空屋出租“成了”吉屋出租“。吴语区忌”药“字。药为治病之物,言之恐一声缠身,于己不利,便将”吃中药“改说成”吃茶“。旧时江西流行说喝药为喝好茶;称一种消积食、去风寒的中药为”午时茶“,一般饮用的茶水叫做”茶叶茶“。广东的客家人忌说开药方而改言”开丹底。(3)用有关或相近的事物名称来代替。浙江一带小孩肥壮忌说“壮”,因本地猪肥叫壮,要以“个头好”、“补胚好”代胖的意思。人有病,最忌说“生病”,要说“不新鲜”、“懒意一、”着力过了“等。人死了,其家人忌说”死“,要说”老了“、”好了“、”过辈了“等。小孩天亡,也忌说”死“,要说”逃出去了“、”转去了“。婴儿出生,忌说”生了“,因生有陌生、生疏之意,要说”领了“。许多地方忌”虎“,遇”虎“时改用”猫“代称。如温州把”老虎“改叫”大猫“;长沙将”腐正街“改为”猫正街“,”腐乳“称为”猫乳“,因”腐“与”虎“音同。北方人干脆称”老虎“为”大虫“,小说《水浒》里即如此。此忌讳心理发展至顶点,竞连姓氏也不免其扰,姓虎的自念作”猫“。江苏及浙江杭嘉湖地区的蚕农,忌说”温“字,养蚕怕瘟,于是”温度表“要说成”寒暑表“;忌说”亮“字,因”亮蚕。为蚕病,“天亮了”则说成“天开眼了”;“酱油”要说“颜色”,因“酱”音同“僵”,忌僵吞;“笋”要改说“萝卜”,因“笋”音同“伸”,忌蚕僵死伸死。(4)用比喻来代替不吉的词语。“崩”、“崩殂”、“贺崩”及“山陵崩”等用来指帝王之死的词语。“崩”之本义为山陵倒塌,把这个词转用到帝王之死上来,显然是在向人们暗示帝王是江山的顶梁巨柱,他们一经死去,便如同山崩地裂,大地陆沉,仿佛整个世界都要随之毁灭,因此帝王君王之死绝不司等闲视之。再如湖南临湘早上忌说“龙”字,因“灯笼”的“笼”与“龙”音同,故而把“灯笼”比喻为“亮壳里”。上海郊县恋人通常忌言“梨”、“伞”,而将它们比喻为“圆果”、n竖笠“,是避讳”离散“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士兵打仗受伤叫”挂彩“,南方则叫”带花,皆为受伤后扎了绷带的比喻。(5)用假托文来代替。如古代汉语称帝王之死为“晏驾”,意即他不出朝,只因他的本驾出来晚了。佛教僧尼之死为“圆寂”,意即他们完全沉浸于念经中去了。称有封邑的大臣之死为“捐馆舍”,是说他不住,只因他抛却了自家馆舍到别处去了。士大夫的死被称为“弃堂帐”,意即他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到别处谋生去了。对凶祸词语的忌讳跟人的思想意识有关。解放以后人民群众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封建迷信思想逐步破除,这方面的禁忌语越来越少。温州IN时称“老虎”为“大猫”,但晚近输入的“老虎钳”、“台虎钳”、“老虎灶”等均不再忌“虎”,并且“老虎”、“大猫”已并用。上海郊县原称“伞”为“竖笠”,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其为何物了。对于现在仍流行的禁忌语,我们不必刻意去加以更换。语言之约定俗成,有些已通行而又不碍思想交流的词语,诸如“筷子”之类,倘若一定要加以“正名”,反而令人难以接受。(6)在所有的凶语中,除死亡及疾病的字眼最为令人恐惧、忌讳外,还有就是些破财词语。因为财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命运、生活的贫富,所以民间很看重此事,时时处处惦念着发财,也时时处处警防着破财。春节期间各家各户要祭财神。若有卖财神画像的童子挨门喊:“送财神爷来了。”一般人家都赶紧出来到门口回话:好好,来我们家请一张。如不想买的也不能说不要,更不能撵送财神,而是只能说已有了。有人来送柴(财神)时忌回答不要,若不想买可回答已经有了。春节为一年之首,民间以为得罪财神,神仙便整年都不临门。在这期间如果小孩说了冒犯财神的话,大人即说:“童言无忌”,以解除不祥。广州人好经商,忌说“舌”,因和“蚀本”的“蚀”同音,故把“舌”叫做“利”,“猪舌”叫“猪利”,取其“莉”字音。在江西南昌,猪舌叫招财,温州叫猪口赚,意义更明确。广东人特别忌讳“输”字,避说:“通书(黄历)而说”通胜“,因”书“与”输“同音;有一种中秋夜所卖的木鱼书,被叫卖者呼为”月光赢“的原因亦如此。又因广东方言”丝“与”输“的读音相同,所以把”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