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设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6:09:47

点击下载

作者:徐崔春、李正、杨妍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女装设计

女装设计试读: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服装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女装市场。无论是女装的设计、生产、销售,还是女装品牌的延伸、推广,或是行业的配套服务,整个女装产业链都在不断地进步。这就要求服装设计从业者跟随市场的脚步,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应对市场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知识框架和设计水平。基于以上现实情况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女装的造型与款式设计为主,加入了符合现代服装产业特征的新内容。首先从服装的基本知识开始,包含了服装设计的一般规律和系统知识,以整个设计思路为基础,最终落实到女装的系列设计中。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女装基础知识、女装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各章分别讲解了女装的图案设计、细节设计、女装设计的基本程序以及女装的流行预测方法,同时对女装设计中的面料、工艺以及图案、服饰品的关系也做了介绍。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从设计各个步骤入手,介绍女装系列设计的要点及设计方法,将其与工艺、市场、销售环节紧密结合,强调女装设计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形成完整的女装设计体系。本书在编写时,尽量做到内容丰富而又言简意赅,把篇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做到实用性与适用性兼顾。

本书由徐崔春、李正、杨妍编著。在此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李正教授给予的指导与帮助,同时本书在撰写过程中还得到了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苏州大学艺术研究院以及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的领导和服装系全体教师的支持。本书是我们团队集体合作的结晶,不少老师和学生都为本书提供了帮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益求精毫无怨言。在图片收集整理上,得到了浙江红魔方服饰有限公司的支持,同时还收录了一些学生作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感谢。

在编著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书中所选的图片资料和相关信息无法一一标明作者的署名,在此深表歉意,并向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现代服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时尚潮流不断演变,书中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读者对本书存在的不足和偏颇之处能够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修订。徐崔春2018年6月第一章 服装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女装设计前,服装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本章从服装的起源开始,再介绍服装的目的及意义、服装的属性等,通过系统地介绍服装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女装设计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服装的起源

从古到今,人类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生存环境,特别是面对恶劣的气候对人类的侵袭以及各类动物对人体的伤害,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着自身的服装。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服装已经从功能实用品,发展到了彰显个性、表达自我、体现个人审美等社会意识的综合体。一、裸态时代(一) 唯物的科学进化论

约3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猿类,它们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经过几千万年的演化,古猿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直立行走,并逐渐产生了语言;直至距今30万年前,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才有了最原始的穿着“衣”的生活。

到了距今约5万年的时候,随着晚期智人的出现,人类种族开始形成。在北京龙骨山山顶洞考古发掘出一枚长约8.2cm、最粗处的直径仅为0.31~0.33cm的骨针,这表明在距今5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的技术,制造出了我国祖先最早的缝纫工具。

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开始制造陶器,金属器也开始出现。在青岛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马家窑文化彩陶(图1-1)上,可以看到有关服装的信息。陶盆图案上有似乎穿着连衣裙式、下摆齐膝、腰部束带的袍服的人在舞蹈。此时的人类已经开始了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初步掌握了养蚕和利用工具进行纺织生产的技术。图1-1 舞蹈纹彩陶(二)唯心神化论

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基督教《旧约全书》中的“创世说”。上面说,上帝用了六天时间,先造出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最后依照自己的模样用圣土造出了第一个男人,名叫亚当,又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并作为他的妻子,名叫夏娃。亚当和夏娃最初是不穿衣服的,只因为听了蛇的怂恿,偷吃了禁果,眼睛明亮了,知道了羞耻,才扯下无花果树叶遮住下体,这便是服装的雏形。对于这种说法,当代已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原因是羞耻观念只会在文明社会出现,即摆脱了蒙昧社会和野蛮社会以后。因此,遮羞论并不能说明服装之起源。二、人类进化过程中服饰意识的萌动

历史的演进是人类活动的轨迹,在此过程中,人类创造了精彩夺目的各类文明。根据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等学科的学者研究,地球上出现人类的年代推定为二三百万年前,由猿人进化而来。以直立步行为基础而生活的人类,最初全身长满了用来保护身体的体毛,以调节体温、适应环境的生态变化,达到保暖御寒的目的,并度过了冰河时期。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在慢慢地进化着,体毛也逐渐在退化和脱落,渐渐地露出了身体的表皮,这样人类就不得不想到要利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弥补自身生理机能的不足,以达到适应生存和生活的目的,这就使得服装的出现有了极大的可能。

人类为何发明衣服,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自人类体毛脱落后,出现了生理的需要,这是确实的因素,特别是人类在直立行走后,前肢可以自由活动,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开始使用双手制作物品,并且运用逐渐发达的头脑发明用具,使用各种器物。最初,他们只是有目的地满足欲望的需求,毫无装饰可言,但在实际生活中,随着生活、技术不断地发展,原始的人类利用发明的器物、工具和自然界中的物质,制作出对自身有防护和装饰作用的“服饰”,这种原始的人类最初的服装意识也渐渐地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则以自己所作出的改变来迫使自然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支配着自然。”三、原始文身

文身是一种在人体上直接进行装饰的形式。原始人类喜欢用锐器在身上的不同部位刻刺出各种花纹、图形、记号、标志等。他们还涂上颜色,使刻刺的纹样长期地保留在身上。(一)原始文身的动机与目的

原始文身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出于爱美,有的是出于性爱、迷信、尊贵、标志、图腾与崇拜等。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种对皮肤的装饰都标志着人类改变外观形象的开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现代的社会里,文身现象依然存在,只是它所赋予的意义有所不同。(二)文身的制纹形式

1. 绘制文身

绘制文身是指用一定的绘画工具在人体上绘制出各种纹样。这种文身比较文明,被文身者不用受较大的肉体疼痛,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将文身图案去掉,可以重新再进行新的文身表现与展示。

2. 刺青文身

刺青文身是指用一定的锐器在人体皮肤上刺制出各种纹样,一般都是要添加各种颜色的。这种文身一般无法消除,要随皮肤永久留存的。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自先秦以来出现了以文身作为刑罚的黥刑,就是在犯人面部刺字,留下永久的犯罪标志。这些刑罚使人对刺青产生了负面的印象。但是在许多其他古代文明社会中,刺青是一种社会阶级与地位的象征,例如在古埃及就利用刺青划分社会地位(图1-2)。图1-2 刺青文身

3. 脓制文身

脓制文身也叫痕迹文身,是指用锐器在人体上刻画出图案,然后使用一种草药,让刻画处化脓烂坏后出现的一种疤痕。这种文身很残酷,一般被文身者需要经受很大的痛苦,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总之,文身的图案反映了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原始人类的一种思想的表现和传达。在没有文字以前,人类往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图形符号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语言。第二节 服装的目的

关于为何人类要穿着服装的问题,自从人类创造服装以来,已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依据现代的生活,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人体的目的,第二类是对社会的目的。对人体的目的是指服装以能防寒防暑或保护躯体免受外界伤害,穿着舒适、便于工作和生活,以及能保持身体有效的活动为目的。对社会的目的是指服装能装饰身体美化自己的形象,表示个人的职业喜好,便于行动完成任务,促使与他人交际更圆满等。一、服装对人体的目的

服装对人体最初的目的一般来说是防寒。在原始时代时人们在寒冷的气候中,通过服装防御寒冷是比较重要的。然而在服装以后的发展中,服装对人体产生了许多不同目的,防寒的作用有时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了。有学者曾这样说:如果不是人类的一部分人从南部迁移到北部,也许就不会有裁缝技艺的更高发展,如从宽松型的衣服到紧身型的衣服,再到贴身合理结构的衣服等。

服装不仅可以防寒,还可以抗热,抵御烈日的阳光照射。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热带国家的人们很喜欢在夏日戴上遮阳帽、墨镜等,就连女士拿把遮阳伞也是一种实用的时髦。

服装可以使人们免受外敌的侵害。人类从原始部落时期就有了各种的冲突与战争,这种战争不可避免地使人产生了制作一种特殊服装的愿望——防御性的铠甲。各种金属的盔甲在西方国家中得到发展,特别是在中世纪时期有了突破,也有了骑士的专用标准服。后来,盔甲逐步消亡,是由于人类使用火器,这种改进的火器使盔甲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尽管在现代战争中铠甲已经成了无用之物,但是铠甲的替代形式随之出现了,那就是现代战争中的防毒面具,航天特制的服装,材料更好的头盔,装甲兵特制的专用防热服、防弹服装等(图1-3~图1-5)。图1-3 防毒面具图1-4 航天服图1-5 防弹服

在现实中,人们除了会受到有预谋的攻击外,更多的是会受到无意引起的伤害。比如,电焊工在操作时无意中会受到微小火星的伤害,电工在工作时无意中会受到电的伤害,石匠在凿雕石头时无意中会受到碎石对眼睛的伤害,足球运动员在踢足球时无意中会受到腿的伤害等。这样人们便制造出电焊工和石匠特制的服装与防护眼罩(眼镜),电工专用的绝缘鞋和绝缘手套,足球运动员专用的护腿套等(图1-6~图1-8)。图1-6 防护眼罩图1-7 绝缘手套图1-8 足球运动员的护腿套

人们还用服装来防止各种动物的侵扰。在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其中昆虫类和爬行类的小动物就很多,如蚊子、苍蝇、蛇、蚂蚁等,它们都会对人体形成威胁和伤害,而服装可以有效地防御它们的侵扰。二、服装对社会的目的

社会的基本道德保护是服装的主要目的之一。无论从人的心理上还是从人的生殖器保护上来看,服装对人类道德的保护是客观存在的。僧侣过的是一种朴素的、全封闭的生活,这种生活使他们免受这个世界的各种诱惑。而服装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可以帮助人摆脱一定的诱惑。但要起到这种作用,一定要符合特别的要求,如宽松、厚实、坚固、无挑逗等特点。这些特性在保护道德方面都是有作用的,也构成一种抵抗力量的象征。

在社会生活中,服装的目的有多种:有装饰审美目的,表现趣味、爱好、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个性的表现与外露,表现出自己的具有美的一种优越感,或引起他人的注意与重视;道德礼仪目的,主要为了社交的需要而装扮自己,保持服装上的礼节与尊重,显示自己的品位、风度仪表,向交往者表示友好与敬意等;标识类别目的,为了维持公共秩序,使穿着者能显示出自己的身份、职业、部门、任务等,便于自己的正常行为。如警察在值勤时要穿着警察制服,或佩戴警徽以便于让人识别;为了达到表演的目的所需要的各种扮装,如舞台装、戏剧装等。第三节 服装的意义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项基本需要。“衣”被放在首位,可以看出服装的作用和意义是很大的。服装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逐渐出现的,对于人类生活、社会进步与文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服装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服装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为己的实用性和为人的审美性的双重功能,使服装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服装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展现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当原始人类告别了“衣毛帽皮”之后,服装便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充当了区分等级差别的角色之一。而在民间,不同民族服装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其饰物也是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显示了服饰文化丰厚精湛的一面。

服装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状况带来了很大变化,由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今天的服装现象已经是人类诸多生活状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在现代人类生活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明的标志。二、服装是人类文化的表现

服装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服装,由于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政治制度、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历史原因等的不同,体现在服装上也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表现出了一种文化的现象。

从服装的款式、面料、图案的特点中我们可以了解历史、考证过去,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特点和文化特点。例如,从西欧古代服装的造型和近代服装的造型,可以了解西欧人的审美标准、生活状况及思维定式。他们的“立体理念” “立体思维”影响着他们的着装和服装款式的演变与发展。从服装结构上来看,立体结构在西装袖型、西装领型上都有具体表现,包括现在的燕尾服、女式的婚纱礼服等也是如此。而中国的服装从历史上看是“平面理念” “平面思维”占主导地位,表现在服装上就是平面结构、平面着装。这种观念同样也影响着中国的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门类,如中国画以及中国古代的雕塑都是以浮雕居多,这也正是文化的特点与表现。三、服装是人类心理和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

服装是人的第二皮肤。服装不仅是构成环境的要素,而且能反映出穿着者的内心活动和素养。衣物作为非语言性的信息传达媒体,可以将穿着者的社会地位、职业、色彩喜好、文化修养、个性风格等传达给别人。人们在家里穿着宽松舒适的服装,使身心得到休养;当人们外出时,往往根据各自不同的目的,穿上不同形式的外出服装,给人一种不同的视觉和情感;穿着运动装,有助于肢体活动,便于锻炼;穿着各种工作服,便于从事各种不同的社会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这些着装的心理需求和客观存在,也正是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四、服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和装饰品

人之所以要生产服装,首先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极大地丰富,服装仍是人们维持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如果没有服装,人们要想生活下去是很难想象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服装除了有维持人们生活的实用意义之外,从精神方面还对人类的生活起着装饰、美化以满足心理需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服装的穿着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讲究款式新颖、色彩美观、表现得体、整体和谐。五、服装是人们生产劳动、日常工作的安全防护品

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而人们要创造历史和推动社会进步,必然要进行各种生产劳动和科技开发工作。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和科技工作中穿着的服装,不仅要具有维持生活的一般意义,而且要具有保护身体、防止损伤的安全防护作用。例如,冶金工人在高温下进行生产操作,需要穿着防高温的服装,以防烧伤、烫伤;从事化工、电镀的工人,需要穿着防腐蚀的服装;采矿工人需要穿着牢度强的服装;潜水作业人员需要穿耐水浸泡的服装;消防人员灭火时需要穿着既防水又防火的服装;到高山严寒地带进行科学考察和地质勘探的人员则需要穿着防寒性强的耐寒服装;宇航员飞行时需要穿着特制的宇航服;某些医疗和科研人员工作时需要穿防辐射的服装等。六、服装是文化生活中的艺术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日益活跃。服装虽然是一种物质产品,但在一定领域和情况下,也是一种艺术品,并能很好地显示出它的艺术特色。在文化活动领域内是不能缺少服装的,通过服装来创造各种艺术形象以增强文化活动的光彩是必需的。如在戏剧、话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等文艺活动中,演员们都穿着特别设计的服装来表演,只有这样才会加强艺术表演者的形象美,增强艺术表演的感染力,提高观众的欣赏乐趣。图1-9是传统戏剧演出服装。图1-9 传统戏剧演出服装第四节 服装的属性

服装作为人们活动和工作的一种生活用品,有着自己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其他物品所无法代替的,这种性质和特点称为服装的属性。由于服装既有保护人体的功能,又有美化人体的艺术效果,更是体现人们文化艺术素养和精神风貌的社会意识之反映,因此服装具有多重属性,概括起来可归纳为服装的物质性和服装的精神性。一、服装的物质性

服装的物质性是指来自于人生理方面的要求——物质性的一面。服装的物质性是服装成立的基础,具体表现为服装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服装的实用性是指服装是人们的一种物质生活资料,它能满足人们生活的穿着需要,在生活和进行各项社会活动时起到保护身体的实用功能,是服装的使用价值之一,是服装的实质所在。实用、经济、美观是服装设计的最基本原则,“实用”在设计原则中排在第一位,这说明了实用的价值和重要性。对“实用”的理解,从广义上可以解释为“适应”“有用”“顺应”,即对环境的适应,对人体的适宜;从狭义上可以将“实用”理解为服装的各种机能表现,包括服装的款式适体、面料的适宜、色彩的美观等。

服装的科学性是指服装的各种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这些性能与人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它主要包括服装材料学、服装人体工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构成学、服装管理学等。二、服装的精神性

服装的精神性是来自于人心理方面的要求——精神性的一面。服装的精神性是指服装的装饰性和象征性。装饰性包括服装的审美情趣、艺术的特性;象征性包括服装的民族性、服装的迷信、服装的感觉、服装的诸多社会性(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所从事的不同职业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也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从古到今,人们总在不停地发现美和追求美,在服装形式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如原始人的装饰文身、古代帝王的礼服、现代人的面部修饰(化妆、染发、修眉等)等,这些行为都说明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为了美一直在积极地不停地行动着,这就是服装的精神性所驱动的必然效应。第五节 服装的基本概念

服装是一个含义比较丰富的名词,在通常情况下,服装包含很多不同的意思,如衣服、衣裳、成衣、服饰等。本节简要介绍几种不同的服装概念。

1. 衣服

衣服是包裹人体躯干部的衣物,包括胴体、手腕、脚腿等遮盖物之总称。一般不包括冠帽及鞋履等物。

2. 衣裳

衣裳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上体和下体衣装的总和;二是按照一般地方惯例所制作的衣服,如民族衣裳、古代新娘衣裳、舞台衣裳等,也特指能代表民族、时代、地方、仪典、演技等特有的服装。

3. 衣料

衣料指制作服装所用的材料。图1-10所示为经过改造的衣料。图1-10 经过改造的衣料

4. 服饰

服饰是指衣着及装饰品,或服装及装饰品的总称。图1-11为配饰在女装整体搭配中的作用。图1-11 配饰在女装整体搭配中的作用

5. 成衣

成衣是指近代出现的按标准号型批量生产的成品服装。这是相对于在裁缝店里订做的服装和自己家里制作的服装而出现的概念。现在在服装商店及各种商场内购买的服装一般都是成衣。图1-12为女装成衣陈列。图1-12 女装成衣陈列

6. 时装

时装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内,为相当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新颖入时的流行服装,对款式、造型、色彩、纹样、装饰等方面追求不断变化创新、标新立异,也可以理解为时尚的、时髦的、富有时代感的服装,它是相对于古代服装和已定型于生活当中的衣服形式而言的。图1-13为具有现代流行元素的时装。图1-13 具有现代流行元素的时装

7. 制服

制服是指具有标志性的特定服装,如宾馆饭店服装、工厂企业工作服、学生制服、军服、警服等。图1-14为日式学生制服。图1-14 日式学生制服第六节 女装构成的造型要素

女装设计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艺术,其整体美的形成和产生,集中了多种造型要素的合理运用及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点、线、面、体作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通过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使服装的艺术更加美轮美奂。一、点(一)点的定义

点,是造型设计中最小的元素,是具有一定空间位置的、有一定大小形状的视觉单位,同样也是构成服装形态的基本要素。在服装造型中,集中的小面积都可看成点。点在服装中的主要表现为纽扣、胸花、口袋、首饰、点子图案、小装饰对象等较小的形状。

从女装设计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在女装款式构成中,凡是在视觉中可以感受到的小面积的形态就是点。由于点突出、醒目、有标志位置的作用,因而极易吸引人们的注意。点在设计中如果运用得恰如其分,可以达到“画龙点睛”的视觉效果;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产生杂乱之感。(二)点的性质和作用

点具有活泼、突出、诱导视线的特性。点在空间中起到表明位置的作用。图1-15为点的数目与位置、大小。图1-15 点的数目与位置、大小

点在空间的中心位置时,会产生扩张、集中、紧张感。在空间的一侧有不安定感、游动感。点在空间等距的位置时,能产生上下、左右、前后均衡的静感;但在空间中向某一方向倾斜时,具有方向性的运动感。一定数目、大小不同的点做有序的排列,可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一定数目的点做直线排列,有下垂感。较多数目、大小不等的点做渐变的排列,有立体感和视错感。(三)点元素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

点在服装造型设计中是最小、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活跃的元素之一。点的艺术设计和灵活运用可以使服装设计构成更易于吸引人们的视线,提高服装的艺术性和视觉美。

服装设计中的点不是几何学概念中的点,而是人们视觉感受中相对小的形态。点是相对的,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具有不固定性,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正方形的,因为点之所以谓之点是由于它的小而不是它的形状。

点的感觉还有错视现象。点由于所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就会产生大小、明暗等视觉变化。这种变化常常影响人的视觉观感,产生错觉,有时甚至成为影响服装设计效果的重要因素。倘若我们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现象,适当地改变点的大小、位置、形状或色彩的某些特征,就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使着装效果大放光彩。图1-16为点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图1-16 点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二、线(一)线的定义

点的移动轨迹称为线,它在空间中起着连贯的作用。线又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二)线的性质和作用

女装设计中的线具有面积、长度和厚度以及方向上的变化,还有不同的形态、色彩和质感,是立体的线,如各种形式的腰带。不同特征的线给人们以不同的感受,线条本身是没有感情色彩和性格特点的,但服装设计中的线加入了人的情感和联想,线便产生了性格和情感倾向。不同形式的线条设计,在女装中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垂直线:修长、单纯、稳重、坚硬和男性化的倾向。

水平线:稳重、平和、舒展、安静。

斜线:动感、刺激、活泼、轻松、飘逸、灵动。

折线:理性、富于表现力。

自由曲线:活跃、奔放、丰富、女性化。

粗线:粗犷、重量、迟钝、笨拙。

细线:流畅、纤细、敏锐、柔弱。(三)线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

女装上的线是服装造型设计中最丰富、最生动、最具形象美的艺术组成部分,运用线的分割,并结合材质、色彩、大小、空间和造型的变化,可产生更为丰富的比例变化。线的组合还可产生服装的节奏感。平行重复的直线,改变其形状为曲线,就会产生空间感;改变长度做渐变处理,就会产生深度感;将线做疏密安排,可产生明暗的层次感;将线做不同的粗细处理,便会产生方向与运动感服装形态美的构成,无处不显露出线的创造力和感染力。图1-17为线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图1-17 线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三、面(一)面的定义

线的移动轨迹构成了面。面在造型设计中具有一种比点大、比线宽的形体概念。(二)面的性质和作用

面具有二维空间的性质。面因表面形态不同分为平面与曲面。面的边缘线则决定面的形状,如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几何形以及不规则的自由形等。不同形态的面又具有不同的特性。

方形有正方形与长方形两类,由水平线和垂直线组合而成,具有稳定感和严肃感。

圆形可以分割成许多不同角度的弧线,它富于变化,有运动、轻快、丰满、圆润的感觉。

三角形由直线和斜线组成。正三角形稳定而尖锐,有强烈的刺激感;倒三角形则有不安定感。

自由形可由任意的线组成,形式变化不受限制,具有明快、活泼、随意的感觉。(三)面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女装设计时,设计师常将服装的造型用大的面来进行组合,然后在大的面中设计出小的块面变化,运用设计的比例关系最后设计出完整的服装外轮廓和服装各部位面的协调关系。服装上的面主要表现为服装的零部件,如口袋、领子等通过形状、色彩、材质以及比例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大面积使用装饰图案,往往会成为服装的特色,形成视觉的焦点。服饰品上的面主要有围巾、包袋、披肩等,夸张的帽子也有面的感觉。图1-18为面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图1-18 面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四、体(一)体的定义

面的排列堆积就形成了体。几何学中的体是面的移动轨迹,将面转折围合即成为体。体有占据空间的作用。服装造型中从不同角度观察体,会呈现出不同视觉形态的面,而服装也正是将有关服装材料包裹人体后所形成的一种立体造型,即以体的方式来呈现。(二)体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

女装设计是对人体的包装,所以在设计中设计师要始终贯穿着体的概念。我们知道,人体有正面、侧面、背面等不同的体面,还有因动作而产生的变化丰富的各种体态。因此,服装设计时要注意到不同角度的体面形态特征,使服装不仅能从内部结构设计上符合人体工学的需要,还必须使服装能从整体效果上、从各个不同的体面上表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创造美的服装形态需要依靠设计者的综合艺术修养和对立体形象的感悟能力。所以,树立完整的立体形态概念,培养对形体的感知和艺术的感悟力是服装设计师的专业要求。图1-19为体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图1-19 体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第二章 女装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女装美重在整体美,从设计、制作到最后着装者的感受成功与否,常反映出对女装整体效果的理解,由此产生女装整体美的意识。这不仅是服装设计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也是服装穿着者一个不可缺少的审美表现。女装的设计是否能整体地反映出美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设计中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艺术关系的处理。这种关系的处理,主要是明确造型因素是多种局部之间按形式美规律的组合与处理,反映出一定的造型特征和风格。同时,也能够理解局部的表现在整体效果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是在整体表现中对局部认识的目的。第一节 女装设计的原则

设计的原意是指“针对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计划的过程中求得一种问题的解决和策略,进而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才能使设计更符合审美需求。一、女装设计的形式美原则(一)统一原则

统一也称为一致,与调和的意义相似。设计服装时,往往以调和为手段,达到统一的目的。良好的设计中,服装上的部分与部分间,及部分与整体间各要素——质料、色彩、线条等的安排,应有一致性。如果这些要素的变化太多,则破坏了一致的效果。统一与协调是构成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之一,它不仅是服装设计最基本的法则,也是整个设计艺术中的通用法则。

统一是指形状、色彩、材料的相同或相似要素汇集成一个整体而维持秩序感和整体感,是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是对服装的概括和总结,诸如整体结构的统一、局部结构的统一。服装本身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服装整体与局部式样的统一;服装装饰工艺的统一;服装配件的统一;服装色彩的统一;服装三要素的和谐统一;服装制作工艺手法的统一。形成统一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重复,如重复使用相同的色彩、线条等,就可以造成统一的特色。图2-1所示为灰色棉麻面料搭配水墨感印花。图中整体设计较为素雅,上衣采用灰色棉面料,下装采用了水墨色印花,与上衣呼应突出服装的整体风格,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感觉,符合女装设计的统一原则。图2-1 灰色棉麻面料搭配水墨感印花(二)强调原则

强调也可称为加重或重点设计。虽然在女装设计中要注意统一的原则,但是一味追求统一,往往使设计趋于平淡。在一件设计中需要有一些设计重点,以造成设计上的趣味中心。这种重点的设计,可以利用色彩的对照(如黑色洋装系上红色腰带)、质料的搭配(如毛呢大衣配以毛皮领子)、线条的安排(如洋装上自领口至底边的开口)、剪裁的特色(如肩覆水及公主线的设计)以及饰物的使用(如穿黑色丝绒旗袍并佩戴金色项链)等达成。强调是设计师有意识地使用某种设计手法来加强某部位的视觉效果或风格(整体或局部的)效果。烘托主体,能使视线一开始就有主次感,有助于展现人体最美丽的部位。对服装的强调,也是根据服装整体构思进行的艺术性安排。服装重点强调的部位有领、肩、胸、腰等部位。强调的手法有三种,即风格的强调、功能性的强调和人体补正强调。图2-2是在服装上半身用结构和装饰来强调视觉效果。图2-2 在服装上半身用结构和装饰来强调视觉效果(三)平衡原则

当设计具有稳定、静止的感觉时,即是符合平衡的原则。平衡可分为对称的平衡及非对称的平衡两种。前者是以人体中心为想象线,左右两部分完全相同。这种款式的服装有端正、庄严的感觉,但是较为呆板。后者是感觉上的平衡,也就是衣服左右部分设计虽不一样,但有平稳的感觉,常以斜线设计(如旗袍之前襟)达成目的。在服装平面轮廓中,要使整体的轻重感达到平衡效果,就必须按照力矩平衡原理设定一个平衡支点。由于人体是对称的,这个平衡支点大多选在中轴线上。对于门襟不对称的款式,门襟上的某一点常常被选作支点。此种设计给予人的感觉是优雅、柔顺。此外,亦需注意服装上身与下身的平衡,勿使其有过分的上重下轻或下重上轻的感觉。图2-3、图2-4分别为左右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的服装。图2-3 左右对称平衡的服装图2-4 非对称平衡的服装(四)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是指服装各部分间大小的分配看来合宜适当,例如口袋与衣身大小的关系、衣领的宽窄等都应适当,是协调服装的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各要素的面积、长度、分量等所产生的质与量的差别以及所产生的平衡与协调的关系的依据。具体表现有色彩在设计中的比例、材料在设计中的比例,以及各配饰在设计中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差异小则易协调,但是差异小也易引起视觉疲劳。如果同类量之间的差异超过了人们审美心理所能理解或承受的范围,则会感觉比例失调。黄金分割的比例,多适用于衣服上的设计。女装设计中要特别注意比例,掌握比例后可以根据人体情况的不同,通过服装去调整视觉上的感受从而掩盖某些人体缺陷。如上半身比较长的人适合穿着高腰裤或者是高腰裙,来拉伸下半身的比例。此外,对于饰物、附件等的大小比例,亦需重视。图2-5为比例原则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图2-5 比例原则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五)韵律原则

韵律指女装上的图案、色彩或结构有规律地反复,而产生律动感。在女装设计上运用的韵律概念,主要是指服装各种线形、图案纹样、拼块、色彩等有规律、有组织的节奏变化。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形状韵律,另一种是色彩韵律。如色彩或形状的渐变形成的韵律,线条、色彩等具规则性重复的反复的韵律,以及衣物上的飘带等飘垂的韵律,都是设计上常用的手法。图2-6为服装线条的韵律感。图2-6 服装线条的韵律感二、女装设计中的TPWO原则

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除了应掌握以上所说的形式美原则,同时还要了解服装的原则。服装所具有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要求设计师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要根据穿着的时间(Time)、地点(Place)、着装者(Who)、目的(Object)等基本条件去进行创造性的设想,寻求人、环境、服装的高度和谐,这就是TPWO原则。(一)时间

服装的款式、面料的选择、色彩的运用、装饰手法甚至艺术气氛的塑造都要受到时间的影响和限制。比如同样都是礼服,但由于穿着时间不同,其设计的重点就应有所不同:白天的礼服,在款式上可较晚礼服简单一些;冬天或是夏天,在设计上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色彩、款式还是材质的选择都应与季节相吻合。图2-7所示为适合夏日穿着的服饰。图2-7 适合夏日穿着的服饰(二)地点

人在生活中要经常处于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均需要有相应的服装来适合不同的环境。试想一个人在高级、隆重的宴会上穿着一身休闲、帅气的牛仔服装,那将是何等的不协调。再试想在运动场上一个人穿着一套高级西服在打球,又会是何等的滑稽。所以服装设计师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场所中人们着装的需求与爱好,以及一定场合中礼仪和习俗的要求。服装与环境完美结合,人才会更具有魅力。图2-8所示为在特殊场合穿着的服装。图2-8 在特殊场合穿着的服装(三)着装者

在进行服装设计前,我们要对人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归类,才能使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定位性。服装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到着装者的体型、性别、年龄、肤色、性格、职业、受教育的程度等方面,充分了解着装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服装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四)目的

人是服装的主体,同样也是服装设计的中心,而不同的穿着目的,也应在女装设计过程中有所体现。与顾客会谈、参加正式会议等,衣着应庄重考究;出席正式宴会时,则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长裙晚礼服;而在朋友聚会、郊游等场合,着装可以轻便舒适。三、女装设计的三要素

众所周知,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是色彩、款式、面料。服装色彩与款式、面料的结合,能产生千变万化的服装风格。(一)色彩

在形成服装美的过程中,最能创造艺术氛围、影响人们心理感受的因素是服装的色彩。色彩是服饰中最响亮的视觉语言,常以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审美。

首先,服装设计师应了解一些常用色彩的性格。服装色彩的视觉心理感受与人们的情绪及对色彩的认识紧密相关,同时与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心理及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因此,观察者心理品质不同,对服装色彩的情感反应也就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服色,也可能得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我们应从大多数人的共识中来分析、探讨服色情感效应及其发展规律。我们主要应了解一些色彩的固有感情,如色彩的冷暖、兴奋与沉静、活泼与庄重等,还应了解一些常见色相的性格特征,如无彩色系中的黑、白、灰的性格特征,与其他色的搭配效果;有彩色系中,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性格特征,及与其他色的搭配效果等等。

其次,服装设计师还应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及其配色方法。一切色彩都具有三大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要素。熟悉和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对于认识色彩和表现色彩极为重要。三要素的任何一要素改变都将影响原来色彩的面貌。在这里,我们主要是要掌握利用三要素具体的配色方法及达到的视觉效果,如利用色相配色的方法有邻近色配色、类似色配色、对比色配色、补色配色;利用明度配色的方法有高明度配色、中明度配色、低明度配色;利用纯度配色的方法有高纯度配色、中纯度配色、低纯度配色,在此基础上又可分为纯度差小的配色、纯度差中的配色和纯度差大的配色。利用色彩的三要素进行配色,我们不仅要了解其配色的方法、效果,更要了解如何正确调整色彩三要素在服装中应用的比例问题,以避免色彩搭配出现不和谐的情况。

同时,服装设计师还应了解服装色彩的心理因素。色彩的心理知识是服装设计的主要内容。色彩的心理作用是服装与消费者心灵沟通的桥梁,是着装者内心意识的重要表现。服装设计师应有的放矢地面对消费者来考虑服装色彩,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心理的服装色彩。图2-9为陈列时考虑系列色彩的搭配。图2-9 陈列时考虑系列色彩的搭配(二)款式

款式是指服装的外形。服装的外形最具有时代的特性,设计师可从两方面进行款式的设计。

1. 把握外轮廓的形态

服装作为直观形象,首先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是剪影式的轮廓——外形线。它不仅表现了服装的造型风格,也是表达人体美的重要手段。因此,外形线在服装款式设计中居于首要地位,它不仅是单纯的造型手段,而且也是时代风貌的一种体现。决定外形线变化的主要部分是肩、腰、底边线、围度。同时还应注意外形线的比例变化。比例的运用随着时代的流行与审美的变化而变化,除了审美、流行、时尚之外,还取决于面料的发展,面料的垂性、弹性、硬挺性都是决定设计的因素之一。服装的比例还需顾及穿衣人的身材、高矮胖瘦等。

2. 掌握结构线的设计

结构线是指出现在服装各个拼接部位、构成服装肢体形态的线,主要包括省道线、开刀线、皱裥线等。服装的结构线是依据人体及人体运动而确定的,因此首先应具有舒适、合身、便于行动的性能;在此基础上,还应使服装具有装饰美感与和谐统一的风格。图2-10所示为廓形简洁的女装。图2-10 廓形简洁的女装(三)面料

服装色彩、款式、面料缺一不可,试想设计好服装色彩、款式,最终却没有相应的材质来表现它,一切都是空的。所以,服装材料是服装的基础,人们可通过服装材料来传达服装语言。

面料是女装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可分为纤维制品、皮革裘皮制品和其他制品三大类别。服装设计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充分施展面料的性能和特点,使面料特点与服装造型、风格互补统一,相得益彰。因此,懂得不同面料的外观和性能的基础知识,如肌理织纹、图案、塑形性、悬垂性以及保暖性等,是做好女装设计的基础前提。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加工工艺的发展,现在可以用以制作服装的材料日新月异,不同的材料在造型风格上各具特点。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不同材质面料的造型特点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1. 柔软型面料

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悬垂感好,造型线条光滑,服装轮廓自然舒展。柔软型面料主要包含织物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以及软薄的麻纱面料等。

柔软的针织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常采用直线型简洁造型体现人体精巧曲线;丝绸、麻纱等面料则多见松散型和有褶裥效果的造型,表现面料线条的流动感。图2-11为柔软型面料在女装中的运用。图2-11 柔软型面料在女装中的运用

2. 挺括型面料

挺括型面料线条清楚,有体量感,能形成饱满的服装轮廓。常见有棉布、涤棉布、灯芯绒、亚麻布以及各种中厚型毛料和化纤织物等。该类面料可用于突出服装造型准确性的设计中,例如西服、套装等设计。图2-12为挺括型面料在女装中的运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