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艺术素质培养:篮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4:07:24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版艺术素质培养:篮球

新版艺术素质培养:篮球试读:

内容提要

篮球运动是在长方形平面场地上,比赛的双方各出5名队员,在规则的限制下,通过掷、拍、滚或运,将球投入位于一定高度的对方球篮以得分,并阻止对方获球或得分的竞技体育项目。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基本技能所组成,具有复杂性和富于变化。经常从事篮球运动能促进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章 篮球运动概述

篮球运动是在长方形平面场地上,比赛的双方各出5名队员,在规则的限制下,通过掷、拍、滚或运,将球投入位于一定高度的对方球篮以得分,并阻止对方获球或得分的竞技体育项目。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基本技能所组成,具有复杂性和富于变化。经常从事篮球运动能促进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和对抗性。它要求运动员具备勇敢顽强的斗志和集体主义精神,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敢于拼搏,才能争取比赛的胜利。

篮球运动简单易行,趣味性和观赏性都很强。参加者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通过比赛的相互往来,可以加强了解和增进友谊。

篮球运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开展广泛普及,在体育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在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帅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在寒冷的冬季,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8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将篮网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均无统一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计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30年代以前的篮球运动处于传播和推广时期,技术和战术尚处于初级阶段。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走上了合理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道路。从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观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m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此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s和干扰球规则。

60年代是高度、技术和速度同步发展时期,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性、积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70年代是高度、技术、速度相结合、相统一并持续发展的阶段,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m以上的,多达48人。前苏联队平均身高2.02m,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1.99m,美国队平均身高1.98m。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大个队员小个化”的特点。70年代的篮球运动把高度、技术、速度、身体、意志、战术诸多因素融为一体,在比赛中展开高速度、高强度的全面对抗。快攻成为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超的技巧表现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中率高达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和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全部59场比赛中,有30场一个队得分超过100分。

80年代篮球运动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对抗,女子向男子化方向发展。其表现为高度与速度齐备,进攻、防守、篮板球三者并重,身体、智力、斗志和技术结合统一,技术全面而有特长突出的明星队员在队内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

现代篮球运动仍然是向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方向发展。

一、高速度

快攻成为每个队在反击中首先争取的攻击手段,利用抢篮板球、抢断球、掷端线界外球及一切可能的机会发动快攻。快攻得分占总得分的1/3左右。

阵地进攻时,5名队员不停地穿插移动,传球快,运球突破快,动作速率和技术之间的衔接都很快。队员之间配合默契,打法精炼、紧凑,攻防转换快,退守回防快。比赛中的攻防回合明显增多,比分越来越高。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男篮决赛比分为18:9,而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冠亚军决赛,美国“梦之二队”对俄罗斯比分高达137:91。

现代篮球比赛,换人频繁,队员保持充沛体力,整场比赛均在高速度、高强度中进行。

二、高空技术、高空优势

运动员的身高仍在增长。男篮强队的平均身高已达到或超过2m,中锋的身高在2.10m至2.20m之间。如参加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的美国“梦之队”主要阵容:尤因(2.13m)、马隆(2.6m)、约翰逊(2.06m)、乔丹(1.98m)、巴克利(1.98m),5人平均身高达2.042m。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超过1.90m的有35人,最高为波兰队的戴德克,达2.13m。前八名队员平均身高1.83m。

由于高大队员身体素质的发展,特别是弹跳、力量、柔韧性和伸展性的提高,形成篮下争夺的高度高,拼抢激烈。具体表现为运动员跳得高,连续弹跳能力强,动作伸展。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男篮前三名和第十一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前三名,其名次与身高、体重是成正比的。进攻时投篮出手高,空中接球投篮、空中托球、点球入篮以及自上而下的各种扣篮已屡见不鲜。防守时封锁严密,控制范围大,封盖技术广泛运用。篮板球的争夺高度达3.30m至3.50m。

三、高超技巧

现代篮球技术达到高度的技巧性。运动员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强,在严密防守的情况下,能从容地运球和传球,将球输送到需要的位置;能在快速移动中突然起跳快出手或利用假动作、时间差在对手紧贴的情况下,找机会投篮,并有很高的命中率。强队在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超过50%。

高超技巧还表现在优秀运动员技术全面而又有特长,能攻善守,运用技术达到自如的境地。球星在比赛中的作用非常突出,攻防战术的安排围绕着球星展开。巴西女队能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夺魁,著名球星奥登西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四、对抗激烈

首先表现在攻守技术、战术的对抗。防守力图破坏和阻挠进攻,限制区不让接球,占据投篮区域并破坏配合,封盖投篮,全力争夺球权。进攻则力图击破防守,争取投篮成功。为了取得主动,战术是千变万化的。

篮板球的拼抢更为激烈,一次篮板球双方往往有四五个人参加争抢,地面抢占位置和空中抢球,身体接触很多。一次地滚球,有时双方三四个人滚在一起争夺,连2m以上的高大队员也摔下去抢球。现代篮球比赛,每球必争,每秒必争,没有顽强的意志和作风,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基础,就不可能进入世界强队行列。

五、防守向综合性发展

防守战术发展为综合盯人和区域联防两大体系的优点组合而成的综合性防守体系。防守时以球为主,大胆紧逼持球队员,控制其投、传、突;防无球队员则根据对手特点和重点得分队员,采取多种变化的侧重防守。近球以多防少,防强侧卡断对手可能的传球路线并伺机上前夹击;远球以少防多,防弱侧控制对手向篮下移动并就近协防。综合性防守体现了针对性、攻击性、集体性、破坏性的特点。

六、进攻向移动进攻方向发展

篮球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以及技术全面的选手的大量涌现,促使进攻战术组织相应改进、向移动进攻方向发展。队员打破了固定位置的界限,行动享有较大的自由,移动时有多条路线可供选择,使对手难以判断进攻的打法和队员的行动意图。而且移动进攻战术很容易由防守转入进攻和自然地由快攻转入阵地进攻,不用先摆好阵式,使进攻配合更具灵活性和攻击性。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自己风格、特点的发展,扬长克短,取长补短。世界篮球运动将出现不同风格、不同特点、不同打法的激烈对抗和蓬勃发展的局面。

中国的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是1895年由美国人莱会理介绍到我国的天津,随后传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一、我国篮球运动的简况

(一)旧中国的篮球运动

旧中国的篮球运动主要受美国和菲律宾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1901年后,国内几个大城市的教会学校,将篮球作为课外活动的体育锻炼手段。1908年,上海青年会举办的体育训练班,正式将篮球编入教科书。1910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篮球列为表演项目。1913年,由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组织参加的“远东运动会”,男篮是正式比赛项目之一。“远东运动会”到1934年先后举办过10届,中国男篮仅在1921年于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获得冠军。

1914年第二届全运会,男子篮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到1930年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全运会女子篮球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旧中国没有举办过全国性的篮球单项竞赛。

1936年中国加入国际篮联,中国男子篮球队参加过第十一、十四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

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贫困,群众性篮球运动根本不可能开展,所以发展是非常缓慢的。

旧中国的篮球运动员,缺乏全面和系统的训练,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缓慢,战术变化少。虽然也出现过基本技术较好的运动员,但整体水平很低。

1927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也有篮球活动开展,在江西中央苏区经常组织篮球比赛。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等地的篮球运动也较为活跃。当时,由贺龙师长领导的120师的“战斗队”和陕甘宁边区的“东干队”最负盛名。这些球队活跃在解放区,鼓舞广大军民抗日杀敌的士气,增强了军民体质,同时为全国解放后我国的体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二)新中国的篮球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篮球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工厂、学校、机关、企业、部队、农村组织了许多篮球队,利用工余和节假日进行练习和比赛。

1949年,中国大学生篮球队参加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和第十届世界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篮球比赛。这是建国后,我国篮球队的首次国际交往,对我国篮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建国初期,我国篮球运动处于低水平状态。1950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支来访的外国队——前苏联国家男篮,在33场比赛中获得全胜,比分的差距也很大。该队良好的体质和快速进攻,使我国篮球界得到很大的启示,对促进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技术水平,1951年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后,选拔出了男、女篮球国手。1952年全军运动会后成立了“八一”男、女篮球队。随后几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行业体协先后组建了篮球队,进行有计划的正规训练。

1954-1955年,我国篮球界就篮球战术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快攻和紧逼叮人防守是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明确了训练指导思想和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1955-1957年,曾多次召开篮球训练工作会议,经反复研究,确定了我国篮球运动应坚持“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的训练方向。从此,中国篮球运动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训练的轨道,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

1956年建立了全国联赛的竞赛制度,并开始试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等级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对我国篮球运动的促进和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1959年,在北京举行了建国后的第一届全运会,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共29个代表队参加了篮球比赛,他们大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打法,表现了较高的水平。在此前后,我国国家男、女篮、解放军队和一些省、市代表队,先后战胜过不少国外强队,如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巴西等国家男队,及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女队。解放军男队在1960-1966年间,曾3次获得社会主义国家友军和公安军篮球比赛的冠军。60年代初,快攻、跳投、紧逼是我国篮球队的三大法宝,我国篮球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从1966年开始,我国篮球运动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71年才重新恢复青少年篮球训练。1972年举行了包括篮球在内的五项球类运动会,但直到1976年以后,篮球全国性的训练和竞赛活动才全面恢复。

1974年,国际篮联和亚洲篮联先后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后,我国篮球运动的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恢复很快。1975年和1976年,中国男、女篮首次分别参加亚洲锦标赛,双双获得冠军。70年代末,为了尽快发展我国的篮球事业,吸取外国先进经验。中国篮球协会先后邀请美国大学生队和华盛顿“布莱特”职业队访华,开阔了眼界;举办全国教练员学习班,聘请美国和前南斯拉夫的著名教练前来讲学,以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教学和训练水平。与此同时,还注意提高裁判员的业务水平,有一批裁判员被国际篮联批准为国际裁判。截止到1993年,我国已有42人获得篮球国际裁判称号。

1981年12月28日至1982年1月5日,国家体委、中国篮球协会在杭州召开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我国篮球运动的历程,总结了经验教训,明确了我国篮球运动的现状和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讨论了加强训练工作应采取的措施,制定了“女篮先上,男篮跟着上”的战略方针。这次会议对我国篮球运动向世界先进水平冲击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篮球运动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中国男篮在亚洲居领先地位,从1975年至今已9次荣获亚洲锦标赛冠军,继在1986年取得第十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第九名的好成绩后,又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闯进八强。中国女篮的成绩更为突出,1983军第九届世界女篮锦标赛和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篮比赛均获第三名;1992年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获得亚军;199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得女篮冠军,第一次在世界级比赛中奏响了国歌;1994年在第十二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夺得亚军。中国女篮已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二、我国篮球运动的努力方向

我国篮球运动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由于广大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运动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虽然我国女篮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男篮处在亚洲最高水平,然而与世界强队相比,在身高、速度、技术、比赛作风和战术素养等方面还有差距。日前,国内省、市一级队伍减少,水平普遍下降,优秀苗子出不来,国家队更新困难。我国篮球运动要攀登世界篮球高峰,必须从我国篮球运动的现实情况出发,改革体制,走俱乐部制和职业化道路,努力开创新局面。(一)明确训练指导思想

在训练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积极、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指导思想。现代篮球的激烈对抗,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水平和高度熟练的技巧。要获得这两方面的能力,训练要立足于一个“苦”宇,扎扎实实地进行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科学地大运动量训练。(二)狠抓基本技术训练

狠抓基本技术训练,必须苦练基本功,即手上功夫和脚步动作。“手上功夫”要提高快速移动中的控制球、支配球能力。“脚步动作”要练突然性,提高快速移动和动作变换的能力。

基本技术训练时,要严格要求技术规格的动作质量,提高在实战对抗中准确完成动作的能力。(三)注重作风的培养

要培养运动员具有远大理想和献身精神,为夺取世界冠军而奋斗。要教育运动员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技术上精益求精。比赛中要以祖国荣誉为重,勇敢顽强,用每秒必争、每球必争的拼搏精神去争取胜利。(四)加强青少年的训练

13-18岁的基础训练是决定一名运动员能否向高水平进军的关键时期。首先要讲究科学选材,严格按照《篮球教学训练大纲》进行训练,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在身体、技术、战术的训练过程中,加强篮球意识的培养。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中的高大队员,要把他们当做小个子来训练。

现代篮球运动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为了攀登篮球运动高峰,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必须发扬我国运动员快、灵、准的特长,同时吸取外国先进经验,扬长避短,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打法,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技术水平。

复习思考题

1.篮球运动具有哪些特性和价值?

2.简述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3.我国篮球运动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第二章 篮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篮球技术是在篮球比赛中所运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它们是篮球比赛的基础。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和对抗性项目。因此每个篮球运动员既要在对抗中完成技术动作,又要在集体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地运用技术。随着篮球运动攻防对抗的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规则的演变,促使篮球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创新。篮球运动的实践表明:运动员掌握的技术动作越多,技艺越高,运用越合理,他在比赛中的主动性就越强。技术越好的球队,就越容易集中全队的技术优势完成各种战术配合与对手进行对抗,并能在困难的条件下夺取比赛的胜利。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智慧和心理素质等都是通过技术的运用表现出来的,从而也体现出运动员的运动技巧、应变能力和创造性。在现代篮球比赛中,衡量运动技巧的标准是:在完成各种战术配合时,运用各种技术动作的能力。这表现在完成各种技术动作具有准确性和实效性;在激烈的对抗中具有出色的控制球和应变能力。

篮球技术是篮球战术的基础。任何战术意图和先进的战术配合的实现,都取决于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的数量和质量,没有技术也就谈不上战术。全面、熟练、先进的技术必然促进战术的发展和变化,战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技术和战术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篮球技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两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许多技术类别。各类技术动作又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各种动作方法又都可能在不同条件下去完成。

移动

移动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总称。

移动是篮球技术的基础。它对掌握与运用其他进攻或防守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攻时运用移动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位置、摆脱防守,去完成切入或是接球、传球、投篮、

运球

、突破等技术。在防守时运用移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或抢占有利位置、堵截对手,防止摆脱、追防、协防或是及时而果断地进行抢、打、断球及抢篮板球。

移动的动作方法较多。

一、移动技术分析

移动的动作结构主要是以踝、膝、髋关节为轴的多个运动动作合理组成的。移动由两个主要环节组成:(一)准备姿势

队员在场上需要有一个既稳定又机动的准备姿势,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和有较大的应变性,以利迅速、协调地进行移动,去完成各种行动。准备姿势为两脚开立,约同肩宽,步法有平站和斜站,两膝微屈并稍内收,身体重心的投影点落在两脚之间,脚跟稍提起,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屈肘置于体侧,目视场上情况,此姿势又称基本站立姿势。(二)身体协调用力

脚步动作是通过脚前掌的蹬地、碾地或脚跟先着地的抵地制动等动作使力作用于地面和地面的反作用力来实现的。而脚给地面的作用力和来自腿部的伸展力是分不开的,即踝、膝、髓关节预先弯曲到一定的角度,然后主动伸展,使力通过脚部动作施加于地面,与此同时,腰、胯协调用力,配合或加大对地面的作用力,并利用地面支撑反作用力来克服人体重力和惯性力以保持身体平衡和重心的控制和转移,从而使人体获得起动、起跳、旋转、制动等位移的变化。各种脚步动作虽然主要是下肢踝、膝、髋关节肌肉合理的动作过程,但也离不开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配合。特别是腰、胯用力的配合,它对带动上体,使动作协调配合、调整或转移身体重心、保证人体诸力集中到力量与地面的反作用力很好地结合,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上肢应协同动作,就能更好地保证各种脚步动作的协调性、快速性和实效性。

二、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一)起动

起动是队员在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突变动作。进攻队员快速起动,抢占了有利位置,便会给防守带来威胁;防守队员起动及时,往往使进攻受阻,造成对手失误和夺取球权。运动员在场上的速度往往体现在起动速度上。

动作方法:准备姿势成基本站立姿势。起动时,上体迅速前倾或侧转,同时后脚或起动方向的异侧脚的前掌短促有力蹬地,手臂积极摆动,两脚交替蹬地,前两三步要短促而快,在最短的距离内充分发挥最快速度。

动作关键:重心转移快,快速蹬地和摆臂,碎步加速。(二)跑

跑是队员在场上改变位置、提高速度的重要方法。篮球场上的跑具有快速、多变的特点,也是移动中运用最多的一项基本技术,在教学和训练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比赛中经常运用的跑有以下几种:

1.变速跑:是队员跑动中利用速度的变化来完成攻守任务的方法。

动作方法:加速跑时,上体迅速前倾,脚前掌短促而有力蹬地,前两三步要短促而迅速,手臂相应地摆动;减速跑时,步幅可稍大,上体直起,脚前掌用力抵住地面减缓向前的冲力,从而降低跑速。

动作关键:加速时,上体迅速前倾,蹬地突然,短促有力。减速时,上体直立,步幅放大并用脚掌抵地缓冲。

2.变向跑: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改变方向,摆脱防守或堵截进攻的一种方法。

动作方法:以从右向左变向跑为例,变向跑时,最后一步右脚着地,脚尖稍向内扣,用脚前掌内侧用力蹬地,屈膝,腰部随之左转,上体向左前倾移重心,左脚向左前方跨出,这一步要快,右脚迅速随着跨一步稍大,继续加速跑。

动作关键:右脚蹬地,屈膝内扣,转移重心,变方向的第一步向斜前方迈出要快。

3.侧身跑:是队员向前跑动中为了观察场上情况,侧转头和上体进行跑动的一种方法。

动作方法:向前跑动的同时,头部和上体自然转向有球一侧,脚尖朝着跑动方向,既能保持跑速,又能及时观察场上情况。

动作关键:自然转体,脚尖朝前,看球跑动。

4.后退跑:是由攻转守时,队员为了及时观察场上情况,而运用的背对前进方向的跑动方法。

动作方法:两脚提踵,用脚前掌交替蹬地,小腿积极后收向后跑动,上体放松、两臂屈肘协调摆动,保持身体平衡。

动作关键:提踵,脚前掌蹬地,小腿后伸,两臂配合。(三)急停

急停是在跑动中突然制动的一种动作方法,是各种脚步动作衔接和变化的过渡动作。比赛中急停多与其他技术结合在一起运用。急停分跨步急停和跳步急停两种。

动作方法:

1.跨步急停:急停时先向前跨出一大步,用脚跟先着地过渡到全脚抵住地面,并迅速屈膝,上体稍向后仰,后移重心。然后,连贯跨出第二步,脚着地时,脚尖稍向内转,用脚前掌内侧蹬住地面,两膝弯曲,身体稍向侧转(右脚跨出第一步,身体稍向右转)并微向前倾。两臂屈肘自然张开,协助维持身体平衡,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2.跳步急停:跑动中用单脚或双脚起跳,离地不高,上体稍后仰,然后两脚同时落地,用脚全掌着地,并迅速用脚前掌内侧蹬住地面,两膝弯曲,两臂屈肘微张,保持身体平衡,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动作关键:跨步急停第一步时脚掌抵地屈膝,上体侧转移重心;第二步用力抵地体内转,臀下坐阵重心。跳步急停时,起跳稍离地,落地屈膝降重心。(四)转身

转身是以一脚做轴,另一脚蹬地向不同方向跨移,得以改变身体方向的一种方法。转身在比赛中运用广泛,经常与其他技术动作结合运用。

动作方法:转身时,重心移向作轴脚,另一脚的前掌内侧蹬地,同时作轴脚前掌用力碾地,腰部带动上体随着移动脚转动,向前或向后改变身体方向。在身体移动过程中,要保持身体重心平稳,不要起伏。转身后,重心应移到两脚之间。

转身可分为前转身和后转身。

移动脚向作轴脚脚尖方向进行弧形移动的叫前转身。

移动脚向作轴脚脚跟方向进行弧形移动的叫后转身。

动作关键:降低重心,蹬、转用力一致,保持平衡。(五)滑步

滑步是防守移动的一种主要方法。它易于保持身体平衡,可向任何方向移动。滑步可分为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三种。

动作方法:

1.侧滑步:两脚左右开立,略宽于肩,保持屈膝降低重心的姿势,上体微向前倾,两臂张开,抬头注视对手。向左侧滑动时,左脚向左迈出的同时,右脚蹬地滑动,跟随左脚移动,如此连续移动。向右侧滑步时,方法同上,但方向相反。滑动时注意重心平稳和控制防守面积,身体不要上下起伏,两脚保持宽步幅,不要并步和交叉。

2.前滑步:由两脚前后站立开始,向前滑步时,前脚向前迈出一步,着地的同时,后脚前掌内侧蹬地,紧随着向前滑动,保持前后开立姿势,注意屈膝降低重心。

3.后滑步:动作方法与前滑步相同,但方向相反。

动作关键:蹬跨要协同有力,滑动时身体要平稳,两臂要伸展。(六)后撤步

后撤步是将前脚移动变为后脚的一种方法。防守队员为了保持有利位置,特别是当进攻队员从自己前脚外侧持球突破或摆脱时,常用后撤步并与滑步、跑等结合运用进行移动。

动作方法:做后撤步时,用前脚的脚前掌内侧蹬地,同时腰部用力向后转动,后脚碾蹬地面,前脚快速后撤,紧接滑步,调整防守位置。后撤角度不宜过大,身体不要起伏。

动作关键:前脚蹬地后撤要快,后脚碾地扭腰转髋要积极。(七)碎步

碎步又称滑跳步,是防守移动步法之一。在平步防守时运用较多,多用于外线防守。

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略宽于肩。两膝保持弯曲,不停顿地用脚前掌蹬地,用小而快的步法向左、右、前、后移动。如向右移动时,右脚借助蹬地的力量向右移动半步,左脚紧跟右脚滑动半步,保持平步防守姿势,上体不要起伏。

动作关键:移动步幅短小,衔接轻快,屈膝蹬移,重心平稳。(八)攻击步

攻击步是防守队员突然跨步前蹿,进行抢球、打球或破坏对手接球、传球、投篮等攻击性的一种步法。

动作方法:做攻击步时,后脚猛力蹬地,前脚突然迅速向前跨出逼近对手。落地时,重心略前移,前脚同侧手臂前伸做干扰和抢截性防守动作。

动作关键:动作要突然、迅速,身体重心平稳。(九)跳

跳是队员在场上争取高度及远度的一种动作方法。篮球比赛中很多技术动作需要队员空中完成,队员必须能单脚、双脚起跳,会在原地、跑动中和对抗条件下向不同方向跳,连续跳等。并要求起跳快,跳得高,滞空时间长,更好地在空中完成各种攻守动作。

动作方法:

1.双脚起跳:起跳前,两脚开立约同肩宽,两膝快速弯曲下蹲,两臂相应后摆,上体稍前倾。起跳时,两脚用力蹬地,伸膝,提腰,两臂迅速向前上方摆,使身体向上腾起。上体在空中自然伸展,腰部用力保持平衡。落地时,用脚前掌先着地,并屈膝缓冲下落的重力,保持身体平衡,以便衔接下一个动作。双脚起跳多在原地运用,也可以在上步、并步、跳球或助跑情况下应用。

2.单脚起跳;起跳时,踏跳脚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脚前掌用力蹬地,同时提腰摆臂,另一腿快速屈膝上提,当身体达到最高点时,摆动腿自然伸直与起跳腿合并。落地时,双脚要稍分开,注意屈膝缓冲,以便衔接其他动作。单脚起跳多在助跑情况下运用。

运用关键:双脚起跳时,两膝快速弯曲下蹲,两腿用力蹬伸,腰臂协调提摆,身体自然伸展。单脚起跳时,起跳腿屈膝迅速蹬伸,把前冲力变为向上起跳力。

三、移动技术的运用

由于篮球比赛攻守交替、对抗激烈、瞬息万变,运动员在场上能否合理运用移动技术,十分重要。

1.移动技术的运用,具有综合、连续的特点。因此,运动员不但要全面掌握移动技术,而且要保证质量,在比赛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攻守任务的要求,不断合理地变化动作组合的数量和程序,提高运用移动技术的能力。

2.移动技术要能在复杂、对抗的情况下及时、合理地应用,关键是控制身体重心的转移,保持身体平衡。在此基础上提高动作的快速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3.移动技术应用的实质是在攻守对抗中争取时间和空间优势,为完成具体的攻守任务创造条件。因此运动员应用移动技术时,应具有策略性和实效性。在比赛中能根据攻守任务的要求,在场上不同任务以及自己与同伴或对手的关系,及时采用不同的移动技术,注意快慢结合、动静结合和真假结合。

四、移动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一)教学与训练的建议

1.在教学与训练中,首先要讲清移动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地位及其对提高其他各项技术的重要作用,然后分述各个移动技术动作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一般教学顺序为:基本站立姿势、起动、跑、急停、转身、跳、攻守步法。

2.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先在原地练习,让学生体会动作难点和控制重心的方法。然后用慢速进行完整技术动作练习,再用快速练习各种脚步的变化。在掌握各种移动技术之后,要结合一对一的攻守对抗练习,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移动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应把提高脚步动作的突然性、快速性、灵活性作为重点,在各种移动练习中,都要强调站立姿势的正确、重心的稳定和转移。

4.移动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应尽可能运用视觉信号,培养学生扩大视野、时刻观察场上情况变化的习惯和能力。

5.移动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应与提高专项身体素质紧密结合,加强腿部力量和踝、膝、髋关节灵活性的训练。还应与其他攻守技术、战术基础配合结合进行。在考核篮球技术中,移动技术应列为考查、考试内容之一。(二)练习方法示例

1.基本站立姿势的练习(l)根据信号按规定做基本站立姿势。(2)做好基本站立姿势,然后重心移至某一脚,再转移到另一脚,反复转换身体重心,并保持平稳。(3)做好基本站立姿势,以一脚为中枢脚,另一脚按教师手势信号向不同方向中跨出,然后恢复基本站立姿势。(4)在各种移动练习中,根据信号停步后,立即成基本站立姿势。

要求:练习中要始终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身体重心平稳,动作要逐渐加快。要防止全脚着地,身体过分前倾和两脚外张等错误。

2.起动和各种跑的练习(1)由基本站立姿势开始,听或看信号向不同方向起动快跑。(2)在连续下蹲、原地碎步、原地向上或向侧起跳落地、滑步、急停后等情况下,听或看信号向不同方向起动快跑。(3)自己或同伴抛球,球离手后起动快跑接球,不让球落地。抛球距离逐渐加大。(4)后退跑中,看信号迅速变为起动冲刺。(5)原地前、后转身,看信号起动快跑。(6)根据手势或其他信号做侧身跑、变速跑、变向跑、后退跑。(7)利用球场各线做直线、曲线、弧线和折返快跑。

要求:正确掌握各种跑动方法,加强步法变换的灵活性、连贯性,多运用视觉信号,提高学生反应能力。

3.急停的练习(1)成基本站立姿势,走两三步接着做跨步急停和跳步急停。(2)慢跑三五步接做跨步急停和跳步急停。(3)快跑中听或看信号做跨步急停。(4)跑动中做接球急停,然后传球。(5)运球结束时做急停,接着传球或投篮。

要求,急停后重心要稳,与其他步法衔接要快,协调连贯。

4.转身的练习(1)成基本站立姿势,分别以左、右脚为轴,做前、后转身90°、180°、270°练习。(2)慢跑中急停,向左或右做前、后转身90°、180°起动快跑。(3)原地持球,分别以左、右脚为轴,做前、后转身练习。(4)跳起接球后,做前、后转身接传球、运球或投篮。(5)在一对一攻守中,做前、后转身护球练习。

要求:转身快,重心稳,不上下起伏。转身后衔接下一个动作要迅速。

5.跳的练习(1)原地双脚起跳;双脚连续跳;侧跨一步双脚起跳;后跨一步双脚起跳;前跨一步双脚起跳;转身后跨一步双脚起跳。(2)助跑2-3步单脚起跳;变方向跑2-3步单脚起跳;后转身助跑2-3步单脚起跳。

要求:起跳正确,蹬地爆发力猛,两臂助摆和提腰的动作明显,要重视落地动作和下一个动作的衔接。

6.防守步法的练习(1)听或看手势做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滑步。(2)向前滑步变后撤步接侧滑步。(3)向前或向后滑步,做攻击步变后撤步接侧滑步。(4)平步防守姿势,看手势向不同方向做碎步练习。(5)按规定路线或按标志物做“之”字形、三角形、小“8”字形滑步和“T”字形碎步练习。(6)一对一攻守中,迎上做碎步堵截对手移动路线练习;做攻击步抢球、打球练习。

要求:随时保持正确的防守姿势,防守步法之间衔接连贯,移动速度快,控制好全身重心与平衡。

7.综合练习(1)由攻转守综合性脚步练。(2)进攻跑动及换位综合性移动练习。(3)半场摆脱与防摆脱练习。(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在移动练习时,上体直,重心过高。

纠正方法:首先讲清重心过高对脚步动作的影响,反复讲解动作要领,并以正确的示范动作,指导学生反复练习。

2.手脚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在慢速中进行练习,体会手、脚配合动作,逐渐提高速度和要求。

3.急停时,不能很好控制身体重心,过分前冲。

纠正方法:应先学习跨步急停,再学习跳步急停,强调上体后仰或后坐,屈膝并内扣。练习速度由慢到快。

4.滑步时,身体重心上下起伏。

纠正方法:增强腿部力量;用正确的示范动作引导学生练习。也可采用强制性练习,如由两名学生拉一根绳子,离地面一定离度,要求参加练习的学生头或肩不得超越。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移动的概念及其作用

2.移动技术的关键是什么?

3.移动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运球

有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运球。

运球是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技术。它不仅是个人攻击的有力手段,而且是组织全队进攻战术配合的桥梁。有目的的运球可以突破防守、发动进攻、调整位置、寻找有利时机进行传球和投篮,尤其是进攻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有力武器;盲目的运球会贻误战机,造成被动。

一、运球技术分析

运球动作是由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手脚协调配合四个环节组成。(一)身体姿势

运球时应保持两脚前后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头抬起,眼睛平视。非运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护球。脚步动作的幅度和下肢各关节的屈度随运球速度和高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二)手臂动作

运球时,五指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缘触球,掌心不触球。低运球时,主要以腕关节为轴,用手腕、手指的力量运球;身前高运球和变向高运球时,主要以肘关节为轴,用前臂和腕、指的力量运球;体侧或侧后的提拉式高运球主要以肩关节为轴,用上臂、前臂、腕、指的力量运球。拍按球时,手应随球上下迎送,尽量延长控制球的时间,这样有利于保护球和根据场上情况改变动作。

拍按球的部位是由运球的方向和速度来决定的。拍按球的部位不同,使运球的入射角和球反弹起来的反射角也不同。原地运球时,拍按球的上方。向前运球时,拍按球的后上方。(三)球的落点

运球时应控制球的落点,使球完全保持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内,以便随时利用自己的上体、臂、腿来保护球;而且也要便于技术运用。例如:运球向前推进无防守时,球的落点应控制在身体的侧前方,并根据推进速度保持适当距离。在对手紧逼防守时,应使球远离对手,采用侧对防守的运球方法,将球的落点控制在身体的侧后方,以便更好地保护球和及时抓住战机变换运球方法突破防守。(四)手脚协调配合

运球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能否保持脚步动作和手部动作协调一致,关键在于按拍球的部位、落点的选择和力量大小的运用。脚步移动越快,拍按球的部位越靠后下方,落点越远,拍按球及反弹起来的力量越大。运球时,手拍按球和脚步动作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和节奏。直线运球,一般拍一次球跑两步。

二、运球技术动作方法

(一)高运球

运球时,球反弹的高度在腰、胸之间叫高运球。它是在没有防守队员阻挠情况下,为了加快向前推进的速度或在进攻中调整进攻速度和攻击位置时,所采用的一种运球方法。

运作方法:上体稍前倾,抬头看前方,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拍按球的后上方,把球的落点控制在身体侧前方。手脚协调配合,使球有节奏地向前运行。

动作关键:手拍按球的部位正确,手脚协调配合。(二)低运球

运球时,球反弹的高度在膝关节以下的运球叫低运球。当受到对手紧逼或接近防守队员时,常采用这种运球方法保护球和摆脱防守。

动作方法:两膝迅速弯曲,重心降低,抬头看前方,上体前倾,靠近防守队员一侧,用上体和腿保护球。同时,用手腕、手指力量短促地拍按球,以便更好地控制球和摆脱防守,继续前进。

动作关键:两膝弯曲迅速,降低重心,上体前倾;拍按球短促有力,手脚协调配合。(三)运球急停急起

运球急停急起是运球时利用速度的突然变化来摆脱防守的一种方法。多用在对手防守较紧的情况下,在快速运球中突然停止前进,迫使防守队员被动减速停住,趁其重心不稳时,再突然加速起动运球,摆脱防守。

动作方法;运球急停时,用手快速拍按球的前上方,同时,两脚做跨步急停,并转入低运球,用臂、上体和腿保护球。运球急起时,后脚用力蹬地,同时拍按球的后上方加速超越对手。

动作关键:拍按球部位正确。停得稳,起得快。(四)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运球队员利用突然改变运球方向来突破防守的一种运球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对手堵截运球前进路线时运用。

动作方法:以运球队员右手运球向对手右侧突破为例。先向对手左侧快速运球,当对手向左侧移动堵截时,运球队员突然变向,用右手拍按球的右侧后上方,并靠近身体向左侧送拍球,使球落在身体的左侧前方反弹,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并前倾探肩,换手拍按球的后上方,加速运球突破。

动作关键:拍按球的部位、方向正确,同时要及时跨步、侧身护球和加速超越对手。(五)运球转身

运球转身是运球队员被防守堵截运球的一侧并且距离较近时,运用后转身改变运球方法,借以突破防守的一种方法。

运作方法:以右手运球为例。运球转身时,侧对防守,在脚在前做中枢脚,将球控制在身体右侧,右手按球的右侧上方,随着后转身右脚蹬地后撤的同时,将球拉向身体后侧方落地反弹,即换左手运球,从对手的右侧突破。

动作关键:转身时要加力运球,以加大球的反弹力,增加手控制球的时间,利于拉引球动作的完成。运球转身时,使上臂紧贴躯干来减小球的转动半径,同时运球手臂提拉球的动作和脚的蹬地、跨步、转身动作紧密结合。

三、运球技术的运用

运用运球技术时,应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机动灵活地进行。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运用运球。

1.快攻中,当前面无防守队员时,可快速运球上篮。

2.二攻一、三攻二时,可运用运球吸引防守,再传球给无人防守的队员进行攻击。

3.当同伴被对方严密防守不能传球时,可以运用运球寻找传球机会或突破上篮。

4.在组织和发动快攻而又无法将球传给快攻队员或接应队员时,可运用运球突破对手的封堵。

5.当对手移动较差或对方每半时犯规总数已达7次、个人犯规4次,可运用运球突破打法,杀伤对手。

6.在阵地进攻中,当对方扩大防区时,可运用运球压缩对手防区,创造中、远距离投篮机会;当进攻位置不好时,可运用运球调整位置,寻找配合机会;当对方采取紧逼防守对,可应用运球突破,打乱对方的防守部署;在采用控制球战术时,可运用运球拖延时间。

四、运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一)教学与训练的建议

1.在运球的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一般教学顺序为:高、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球转身。

2.运球的关键是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和手脚的协调配合。因此,手上功夫要天天练,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同时要提高脚步动作的速度和灵活性。

3.抓好运球基本功训练,使学生正确掌握运球技术动作。要加强弱手运球的训练。对学生完成的技术动作,应及时地作出评定,肯定优点,指出错误,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采取纠正错误的辅助练习和训练手段。

4.从开始学习运球,就应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抬头观察场上情况的习惯。初步掌握运球动作后,应培养学生运球时用身体保护球的能力。

5.要将运球与传球、突破、投篮等各项技术训练结合进行。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掌握好运球时机,合理地运用运球。

6.应先在消极防守、后在积极防守情况下练习运球,直至高速度、高强度中进行对抗训练。在运球时敢于接近对手,超越对手,防止消极躲避对手或对手上来抢堵就停球的畏惧思想。(二)练习方法示例

1.原地运球的练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