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气总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01:17:11

点击下载

作者:清·陈葆善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燥气总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燥气总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试读:

校注说明

燥气总论

》,清·陈葆善撰。

陈葆善,字栗庵,号湫漻子,瑞安(今属浙江温州)人,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卒于1916年。曾为邑诸生,后师从维新党人陈虬,协助陈虬创办利济医学堂,任监院、总理。著有《燥气总论》《燥气验案》《白喉条辨》《本草时义》。

陈葆善认为《内经》脱“秋伤于燥”一节,以致后世不传燥气证治,喻昌、沈明宗、吴瑭等虽有发明而终未透彻,于是引据《内经》原文,对燥气的性质、致病机理、脉候、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了详细而有独到见解的论述,此即为《燥气总论》,其后附有《灵素节要》。《燥气验案》为陈葆善之子陈准辑录其父燥气治验而成,载案二十二则,为迄今唯一一部讨论燥气证治的专书,篇幅虽短,但内容充实,多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燥气总论》与《燥气验案》二者可相互印证,多有启迪,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此次校注将《燥气验案》附于《燥气总论》。

兹将校注有关情况说明如下:《燥气总论》以1925年温州陈氏湫漻斋石印本为底本,以1930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为主校本(简称“沪局本”),《燥气验案》以1930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为底本。

1.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标点。

2.原书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

3.原书中异体字、俗写字,径改不出注。

4.原书中通假字、古体字,保留原字,于首见处出注说明。

5.原书药名为非错误性异文者,保留原字,出注说明。

6.原书中一般笔画之误,如“己”“已”不分等,予以径改,不出校记。

7.原书段落中小字夹注者用另体小字。

8.原书中独立成段方药中药名后的炮制、用量等,用另体小字。

9.原书中误文,据校本、文义或他校资料改。

10.原书中脱文,据校本、文义或他校资料补。

11.原书中衍文,据校本、文义或他校资料删。

12.原书中倒错,据校本、文义或他校资料乙正。

13.原书字词无误而校本或他校资料义胜或有参考意义者,酌出校记。

14.原书中文字有疑义,无校本或他校资料可据,难定是非者,出校存疑。

15.原书中字词疑难或生疏者,予以简注。

16.原书中药名及专业术语属生疏者,简注说明,或引经典以释之。

17.原文中典故,简注其意义,并注明出处,其习见者仅注出处。

18.《燥气总论》无目录,《燥气验案》有目录,今将《燥气总论》及所附《灵素节要》与《燥气验案》目录厘订为本书目录,置于诸文前。

19.《燥气总论》题下原有“瑞安陈葆善著”题署,《燥气验案》题下原有“瑞安陈葆善撰,男绳夫校订”题署,今一并删去。

20.“湫漻斋燥气验案例言”各条前原有提示符“—”,今一并删去。

21.原书中表示前后文义的方位词“左”、“右”,据文义分别改为“下”、“上”。燥气总论清·陈葆善 撰于辉瑶 校注(1)

陈氏湫漻斋医学丛书序

(2)

喻嘉言曰:病机一十九条,独遗燥气。于是燥气病不明于世,瑞安陈栗庵氏本之而作《燥气总论》《白喉条辨》等。其哲嗣绳夫先生辑为《湫漻斋医学丛书》,捧以示伯未。伯未曰:燥兼风热而化,(3)言风热而燥在其中。燥兼风化者,经曰风能胜湿,湿去则燥生,在(4)人则风能烁液,液去则燥生。燥伤肺金,金不生水而病及肝木,故中风筋脉动弦、风痫口噤、收敛急切诸病生。燥兼热化者,《易》曰(5)燥万物者,莫熯乎火,始也火烁金而燥乃成,既也金不胜水而燥益甚,故消谷善饥、胃槁噎膈、二便闭塞、枯涸燥裂诸病又生。是热生风,风生燥,燥又生热,循环胜复,至于髓液俱枯。燥之患诚非浅,而《内经》固未尝遗之。陈氏生当燥化之秋,探《内经》之秘,畅嘉言之旨,使历来湮晦否塞者得以重放光芒,其功诚不可没焉。抑有进者,致燥之由,有因于天,有因于人。阳明燥金司天,或久旱无雨,燥化大行,伤及肺金,此因于天;

七情不节,气结神伤精损,及病时汗吐下太过,或久劳风日之中,频近炉火之畔,或啖辛热太过,或虚劳误投辛燥,与夫服食家久饵金(6)石之品,皆能燥伤津液,此因于人。而总属血液不足,石芾南所谓阴血虚则不能营运乎百体,津液耗则不能滋养乎三焦,由是邪热怫郁,(7)燥变多端。然则读陈氏书者,不特治燥症得指津之筏,而于燥病之成,可知所备矣,因序之。中华民国十八年十一月上海秦之济伯未拜序【注释】

(1)陈氏湫漻斋医学丛书序:据沪局本补。

(2)病机……独遗燥气:语出《医门法律》卷四。

(3)风能胜湿:语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烁:通“铄”,销铄。《周礼·考工记序》:“烁金以为刃。”陆德明释文:“烁,义当作‘铄’。”

(5)燥万物……熯(hàn汗)乎火:语出《周易·说卦》。熯,干燥。

(6)石芾南:即石寿棠,清代医家,字芾南,安东(今江苏涟水)人,著有《医原》三卷。

(7)阴血虚则……燥变多端:语出《医原》卷下。

徐叙

(1)

昔医和之言六气也,曰阴阳风雨晦明;歧伯之言六气也,曰寒暑燥湿风火。其言六气,辞虽不同,然六气生于天,感于人,过则致疾,谓之六淫。燥居六气之一,惜《内经》有燥气之文而遗伤燥之说,(2)以故立术就隐,历数千百载,几无人直探其微。幸嘉言喻氏、目南(3)(4)沈氏引绪于前,鞠通吴氏辟涂于后,由是燥气之名甫显,顾语焉而或不详,偏焉而或不举,若欲上合乎经旨,美哉,犹有憾已。瑞安(5)陈栗庵先生,业守青囊,学传《素问》,据喻氏所勘“秋伤于燥”之条发挥光大,爰著《燥气总论》一卷。首明本义,次述病理,再详(6)脉候,终出治法,悉皆深达窔奥,洞澈源流,不苟同,不袭旧,旁(7)(8)(9)搜远绍,凿险缒幽,匪但为歧伯异代之功臣,抑并为喻氏诸人之诤友。嗣又辑《燥气验案》二卷,案中反覆辨难,率与众论互相印(10)(11)证,尤见得心应手,确具成绩,迥非谰言。曩在光绪年间,京师燥气盛行,动染白喉,势极危殆,先生撰《白喉条辨》,雕版问世,(12)(13)志三陈氏序云:远近仿效,多所全活。然而燥气降沴,讵止白喉?向疑《条辨》所称,仅足阐白喉本症之精,无以赅燥气杂症之变。(14)(15)(16)今哲嗣绳甫暨门人胡君润之,奉先生遗著,拟付剞劂,不嫌(17)(18)固陋而丐序下走,乃知先生于燥气有总论,有验案,罗列各种,至详且备,彼白喉者特全豹一斑耳。独念先生之治燥气,于医学为专(19)科,于医理为绝诣,于医师为圭臬。苟读先生纂述,服膺勿失,则临诊命药,必能奏实效而起沉疴,是先生抉别群盲,自开生面,德(20)(21)侔良相,患拯同胞,其利济天下,岂有量哉?兹当刊布伊始,(22)(23)用敢揭橥颠末,俾稔是书可宝可贵,盖如此,倘亦先生之志欤?(24)岁次旃蒙赤奋若南陵徐乃昌谨序【注释】

(1)歧伯:岐伯。歧,同“岐”。《姓觹·支韵》:“岐,一作‘歧’。”

(2)立术就隐:谓创立学术而转趋湮没。

(3)引绪:开端。

(4)涂:同“途”,道路。《周礼·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郑玄注:“涂,道路。”

(5)青囊:古时医家包裹医书的布袋,因以为医书或医术之称。

(6)窔(yào药)奥:深奥的境界。窔,幽深。

(7)旁搜远绍:广泛搜集且远承前贤。绍,继承。典出唐代韩愈《进学解》。

(8)缒(zhuì坠):以绳悬坠。

(9)匪:非。《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10)谰(lán阑)言:虚妄之言。

(11)曩(nǎng攮):过去。

(12)志三陈氏:即陈虬,原名国珍,字庆宋,号子珊,后改字志三,号蛰庐,瑞安人,清末改良派,清光绪十一年(1885)与陈介石、陈葆善等在瑞安创办利济学堂、利济医院,曾为陈葆善《白喉条辨》作序。

(13)沴(lì厉):灾害。

(14)哲嗣:对他人之子的敬称。

(15)绳甫:按后文当为“绳夫”。

(16)剞劂(jījué机绝):雕版印行。

(17)丐:请求。

(18)下走:自称的谦词。

(19)圭臬(niè聂):古时测日影的工具,喻标准。

(20)侔(móu谋):等同。

(21)拯:沪局本作“极(極)”,义胜。

(22)揭橥(zhū朱):揭示。

(23)稔(rěn忍):知晓。

(24)旃(zhān粘)蒙赤奋若:乙丑年,即1925年。旃蒙,十天干中“乙”的别称。赤奋若,十二地支中的“丑”的别称。

自叙

(1)(2)

光绪甲申,余年二十有四,始有志于医。时蛰庐先生方创建利济医院于瑞安城东,朝夕过从,辄请指示途径。先生曰:非先熟读《素问》《灵枢》及仲师之《伤寒》《金匮》诸书,终难得门而入。适(3)(4)游武林,从坊间购求京口文成堂重刊《内经》,实摹仿宋孙兆、林亿、高保衡等原刊,本既精雅,又系初印,遂以重价购取以归。伏(5)案而读之,自原文暨王太仆笺注,悉用朱笔句读,间遇与浙江局本稍有异同者,均另纸粘贴,持向蛰庐师质正。光阴荏苒,忽已十有余(6)(7)(8)稔矣,驽骀之质,终已未能精熟为恨。然寝馈既久,妙悟良多,(9)一得之愚,颇足自信。年来接诊四方,遇有异症治验,为前人门法所未备者,因手录《内外伤医案》若干卷。又悟近今数年发病,多系燥气,而燥气之理,古人如嘉言喻氏、目南沈氏、鞠通吴氏,虽各有(10)(11)发明,揆之病情经旨,寔未能翕合无间,故研求燥气,尤能独抒心得。因著《

燥气总论

》一卷,推阐其病源,发挥其治法,附以治验方案,以饷当世,或于天下民生,不无少裨。独念著书之道,不厌(12)求详,而医书所关尤钜,复重取《素问》《灵枢》而详读之,遇有交涉燥气者,节录其要,附于本论之后,使燥气真相,益见殚明,不仅于喻、沈、吴诸家匡所未逮,且藉以勉副蛰庐师谆谆教读《内经》之初意云尔。(13)时光绪庚子小雪日陈葆善书于湫漻斋【注释】

(1)光绪甲申: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

(2)蛰庐先生:即陈虬,参见前徐序“志三陈氏”条注。

(3)武林:杭州的别称。

(4)摹仿:影摹,亦即影刻。

(5)王太仆:即王冰,中唐人,号启玄子,曾任太仆令,后世因称“王太仆”,为《素问》作注,其书为今传《素问》之祖本。

(6)驽骀(nútái奴抬):劣马,用为自谦之词,谓平庸无能。

(7)已:同“以”。《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杨倞注:“已,与‘以’同。”

(8)寝馈:眠与食,谓时刻在其中。

(9)一得之愚:典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十八》。

(10)寔(shí食):通“实”。又,沪局本作“实”。

(11)翕(xī稀)合:吻合。

(12)钜:同“巨”。《玉篇·金部》:“钜,大也,今作‘巨’。”

(13)庚子:清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燥气总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在气交之中,得此平气以生,亦得此淫气以病。淫气者,太过之气也。其气有六,即经所谓风、寒、燥、湿、暑、火是也,故曰六淫。《内经》论六淫为病之理,如风、寒、燥、湿、暑、火,或如风为百病之长,有温风、寒风、专气,或兼气,类皆昭晰若揭,易于寻绎暑风、风火、风湿之别,寒则有风寒、寒湿之殊,湿则有湿火、寒湿、风湿、暑湿之分,即暑亦有偏热、偏湿之异。自隋唐迄今,已经诸贤发明尽致矣。独燥气之义,本与湿冰炭遥绝,反往往与湿相提而并论,且间有合于火、合于寒之意,(1)义最糅奥,颇难明晓。贤如喻嘉言,勘《素问》秋伤于燥之条,自(2)(3)以昌明绝学为己任,犹未能融会贯通,独得真际。其弊由于割刓(4)经文,罣一漏万,且轻于自信,未尝精思也。所以秋燥一论,彼虽自负千古大疑至此始决,实则燥气病情反因喻氏而转晦。善丁生其运(5)(6),妙悟良多,揆度经言,实能一一翕合,遂不揣谫陋,仿近人论(7)说例,各自为节,作《燥气总论》一卷。首明本义,次述病理,再详脉候,终出治法,始燥气为病之理与《灵》《素》论燥之义贯彻详(8)明,殚发尽致。此一得之愚,差堪自信,并足以匡喻氏之未逮,作后学之津梁焉。

喻氏之言曰:燥之与湿,有霄壤之殊。燥者,天气也;湿者,地气也。又曰:燥金虽秋令,属阴经,然异于寒湿,同于火热。火热胜(9)则金衰,风热胜则风炽,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转令阳实阴虚,故(10)风、火、热之气胜于水土而为燥。此言也不但显背《阴阳大论》《六元正纪》之明训,且实失燥气为病之精义,故虽百方牵合,究觉《天元纪大论》曰: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又离经而愈远也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火水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11)又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经训明晰如此,何喻氏之臆断也。夫燥气者,秋金之淫气也,其气凄清而劲切,似火而非(12)火,似湿而非湿,似寒而非寒,而其胜复传变,又能为风为火,为湿为寒,试条举而详言之。

何以言似火而非火也?《阴阳应象大论》曰:燥胜则干。王太仆注曰:燥胜,津液竭涸,故皮肤干燥。《五运行大论》曰:燥以干之。又曰:燥胜则地干。《五常政大论》阳明司天条曰:暴热至。又(13)曰:甚则心痛,火行于稿,流水不冰。《六元正纪大论》曰:阳明司天之政,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又曰:(14)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燥,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15)(16)气,持于气交。又:阳明所至为散落温,气之常也。凡此诸条,(17)皆燥之似火之证也。然清商徐行,炎暑顿消,景物凄清,天地气肃,则似火而又非火矣。

何以言似湿而非湿也?《生气通天论》曰:秋伤于湿,上逆而咳。《灵枢·论疾诊尺》篇语同。《阴阳应象大论》曰: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水热穴论》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王注:以渐于雨湿雾露。《六微旨大论》曰:阳明之上,(18)燥气治之,中见大阴。王注:阳明,西方金,故上燥气治之,与太(19)按:肺本金脏,其经气应为阴合,故曰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阳明而反称太阴,胃本土腑,其经应为太阴而反称阳明,可见肺胃二脏,燥湿二气,本有互相为用之义。《五常政大论》曰:阳明在泉,湿毒不生,其味酸,按:此篇言六气在泉,惟阳明节有“其气湿”,太阴在泉有“其气热”三字,其气湿其余风、寒、暑、火四条均无此语,可见燥中自然有湿,湿中自然有火也,不然何以既(20)言湿毒不生而又有其气湿之言耶。《六元正纪大论》曰:风燥横行,流于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王注:雨府,太(21)阴之所在也。燥气欲终,则化为雨泽。凡此诸条,皆燥之似湿之(22)证也。然肃杀令至,天容高洁,凉飚倏发,地气清明,则似湿而又非湿矣。

何以言似寒而非寒也?《五常政大论》曰:阳明司天,燥气下临,凄沧数至,木伐草萎。《六元正纪大论》曰:金郁之发,大凉乃举,(23)草树浮烟,燥气以行,霿雾数起,杀气来至,草木苍干,其气(24)五,夜零白露,林莽声凄,怫之兆也。又曰:阳明所至为清劲,(25)为燥生,终为凉,德化之常也。又曰: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大凉肃杀,华英改容;阳明之复,清气大举,森木苍干。又曰:清气大来,燥之胜也。又曰:故阳之动,始于温,终于暑;彼秋之忿,为冬(26)之怒。凡此诸条,皆燥之似寒之义也。然秋阳熇熇,天洁地明,(27)白露萋清,草木萎落,则似寒而又非寒矣。(28)

然则燥气者果何气耶?湫漻子曰:燥气者,秋气也,兼火、(29)湿、寒三气而有之也。大概初秋多火,中秋多湿,三秋多寒,虽兼有火、湿、寒三义,而寔非正火、正湿、正寒可比。盖正火者,温(30)气也,热气也,少阳、少阴君相二气主之,其德炎烁而燔焫,若燥中之火,干竭过甚,焦槁而生怫郁焉;正湿者,长夏之气也,太阴土气主之,其德濡溽而润泽,若燥中之湿,则因收敛太过,土气不布而内郁,故外燥者而里反往往为湿焉;正寒者,冬气也,有冻之义焉,太阳水气主之,其德凛冽而凝静,若燥中之寒,则凄清方始而为寒之(31)渐焉。故燥气治法,其未化为火、为湿、为寒者,当兼三者之义而治之,其已化为火、为湿、为寒者,亦于三者专气之义大有径庭,不可以治湿、治火、治寒之正法,而不知其为燥也。此即燥气之真义,其议虽若创造,而实《灵枢》《素问》言之已详。世有好学深思之士,当自知其旨归矣。

燥义既明,再言其发病之理。夫燥者,六淫之一也。六淫之伤人,有感而即发,有伏而后发,燥气亦然。其为病也,外感有伤气、伤血之分,伏气有专气、兼气之别。燥之初入,必先于肺胃,盖太阴、阳明同为燥金,治气以类从也。其伏者,当分其专气、兼气之别。专气者,燥之本气也;兼气者,燥气之外兼有别气,或兼湿,或兼寒,或兼火之类。此言燥病之由于外感也。

散见于经文者,再汇而述之。《气交变大论》曰: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32)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小腹,甚则嗌(33)(34)(35)干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病,胠胁暴痛,不(36)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又曰: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37)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复则炎暑流行,湿性燥,民病寒热疮疡疿疹痈痤。又《至真要大论》曰:诸气郁,皆属于肺。又曰: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胠胁痛,溏泄,内为嗌塞,外发疝,胸中不便,嗌塞而咳。阳明之复,清气大举,病生胠胁,善太息,(38)(39)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于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惊骇筋挛。此皆《内经》著燥气发病之目也。余如阳明司天、在泉,及胜复传变诸条,更不胜枚举,可见燥气之病与六淫(40)风、寒、暑、湿、火相同,《内经》言之夥矣。自仲景《伤寒杂病论》不著燥气之文,后世无从窥测,谬陋之徒反倡燥火不为病之说。呜呼!聋聩塞途,圣道不彰,此医学之中衰欤?

其脉象则何如?《诊要经终论》曰:秋应中衡。王注:秋脉浮毛,轻涩而散,如秤衡之象,高下必平。《平人气象论》曰:秋胃微毛曰平。又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平。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又曰: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此《素问》说秋金之脉之大概也。凡燥气之脉,类多轻涩,盖手太阴经气被阻,气化不能宣布之故。惟兼火及从热化者,内搏少阳、厥阴,间有弦数浮洪耳。

其病候则何如?凡燥之伤人,首先入肺,次传于胃,或伤气分,或伤血分,或伤络脉。初起恶风寒,日晡发热,痰嗽胸痞,口渴不引饮,唇燥,舌或无苔而燥,或苔白如循沙板,此气分受邪也。或舌绛无苔而干,或苔白,舌心干绛,外则发热恶寒,内胠胁痛,或不痛而痹,喘促咳逆,甚则唾血,此气分连及血分也。或有胁肋膺乳掣引而疼,不得转侧,咳逆甚而血溢,此气血两伤连及络脉也。故燥病之始,当以伤气、伤血为大纲,或有气、血、络俱受者。要之,燥主秋收之令,近似寒湿,异于火热,间有候与火热相同,亦燥邪久著,血液内燔,形虽同于火热,实亦燥中之兼气、化气者耳。

脉候既明,再言治法。凡燥气为病,本气之外,当先辨其有无兼气之异。燥之初伤,太阴受邪,肺主皮毛,外邪内束,必恶寒无汗而烦躁。病在气分者,宜通燥达表法,轻则麻杏甘石汤,重则大青龙汤,此二方为治燥之祖方也。盖《内经》治燥,不外二义:一曰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即麻杏甘石汤之义也;一曰燥淫所胜,治以苦温,佐以酸辛,即大青龙汤之义也。阳明为燥金之气,受邪最易,故燥之初伤,往往肺胃相连。阳明主肌肉,其邪亦宜表解,(41)治如前法。或夹有燥热者,轻则栀、豉、娄、薤,重则柴、葛、膏、黄,皆可参入,总以濡润表气为务。

燥气久羁,三焦弥漫,外证未解,里热又燔,或痛或痹,或结或利,此外邪收束太过,营卫两郁,水液不布,宜辛凉苦温合法,表里(42)方见《验案》中。分解之,主以宣白化气汤其方即宣明桂苓甘露饮加麻、杏辈,以燥邪久束,表气不濡,内结愈重,变病愈多,须内清伏燥,外疏经气,使痼结之邪仍从肺胃化气以出表也。

若始终在上焦气分者,痰嗽喘逆,胸结气壅,或水潴而不行,小(43)青龙加石膏汤、栝娄薤白半夏汤、射干麻黄辈,皆可采取,惟不可纯用伤寒辛温之药,亦不可纯如温病辛凉之剂,必须辛、寒、温三义具备,方为合法也。

或有气、血、络俱受者,行气解结,如旋覆、香附、木香、葱白等,通络祛邪,如桑榆二皮、薏苡、茅根等,活血通痹,如苏木、桃仁、丹皮、牛膝等,皆可互参。惟行气不可过于辛烈,通络不可近于凝滞,活血不可偏于滋腻,总在香而不燥、清而不滋、活而不著为务。反此,恐外邪痼结而愈不解矣。

或有火热气胜,劫血伤阴,燥火交炽,表里干枯,如喻氏清燥救肺汤法者。若从外燥陷入,表证虽无,甘寒之中须寓辛寒,总以滋而不黏、活可通著为法。否则,热邪伤阴,混同温病三甲复脉之治,非治燥法也。

其有兼火、湿、寒之气为病者,偏于寒则寒燥凝合,宜辛温发散法,如麻、桂、柴、葛等类,偏于湿则燥湿更胜,宜散湿通燥法,如羌、防、芎、藿等类,偏于火则燥火合化,宜辛寒泄火法,如三石二地黄、大黄黄等类,皆可随病取用。以燥气之中含有火、湿、寒三气,故其病每有兼气治法,如辛、寒、温三义外,惟不可味过于苦,以苦按《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苦,脾气能坚燥,最足羁留邪气,在所大忌也不濡,胃气乃厚。又《五藏生成篇》: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又《灵枢·五味》篇:肺病禁苦。可见苦寒之味为燥证所大忌。惟传入中下二焦足厥阴肝、手阳明大肠者,则楝子、木通等亦可参用。若芩、连、黄柏辈,只可泄火燥湿,不能治燥,反能坚燥也。燥邪所以与伤寒、热病异者,伤寒初起在太阳,脉浮缓或浮紧,在阳明脉长大,热病内热而渴,脉必躁盛,燥邪脉多轻涩,燥而不渴,以此为别。病情既异,治法自殊。

凡燥之治,在表在气者,疏之散之也。初起而轻者,偏于热,如桑杏汤、桑菊饮类,偏于寒湿,如杏苏散、葱豉汤类;日久而重者,偏于热,如麻杏甘石类,偏于寒湿,如大小青龙类。其内连血分者,达之润之也。偏于热,麻杏甘石汤加桑、榆、栀、豉类,偏于寒湿,大小青龙加归、芍、丹皮类。或并及血络者,通之导之也。偏于热,加羚羊、地龙、瓜络类,偏于寒湿,加香附、葱白、木香类。其要仍不外麻杏甘石、大青龙二方相出入也。惟燥火偏胜,表里俱热者,则清之滋之,如清燥救肺汤加冬、地、三石之类也。不嫌冗复,详申其(44)义。夫大匠诲人以规矩,苟明其故,则临病变化,活法在人,此(45)亦荃蹄之寄耳。(46)

夫燥气之学,自《内经》以来沉霾二千余年,未有能抉其蕴者。历观宋元以后言燥气者,非混于寒湿,即混于火热。其混于寒者,以燥为寒之始,与寒相似,每无区别;其混于湿者,以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而阳明从中,以中气为化,更易相混;其混为火热者,以干燥枯涩,皆由热甚,风火热胜湿,所以为燥也。且有风、热、燥三气并举而与水、寒、湿作对化者。凡此之类,屡见不一,不知《内经》六气、《伤寒》六经,原各自别,岂得混淆?无如异说纷(47)纭,标准不立,遂使学者如盲执炬,夜行穷谷,茫乎无所依归。故往往古人有治燥之良法良方,反散入于寒湿、伏暑、热病等类。缘当时燥义未明,泾渭不别,虽有著论,或语焉不详,或辨之转昧,遂致千古疑窦无人揭破。善之生也,幸值燥金之运,又逢燥气之病,于是穷究经言,旁征往哲,于燥气真义实能抉别群盲,自开生面。此一得之愚,绝非臆造,其理皆《灵枢》《素问》所昭著也,其法皆《伤(48)寒》《金匮》所悉备也。非敢负祖述歧黄、宪章仲景之识,然披沙

(49)(50)炼金,超轶凡辈,区区之心,可为天下后世之所共谅焉。【注释】

(1)糅(róu柔)奥:混杂而深奥。糅,杂糅。

(2)真际:真义。

(3)割刓(wán完):割断。

(4)罣(guà挂):同“挂”。

(5)丁生其运:谓生逢燥气流行之时。丁,遭逢。

(6)谫(jiǎn简)陋:浅薄。

(7)病理:原脱,据沪局本及徐乃昌序补。

(8)差(chā插)堪:略可。

(9)风热:《医门法律》卷四作“火热”。

(10)阴阳大论: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木:原作“水”,据《素问·天元纪大论》改。

(12)胜:原作“性”,据沪局本改。

(13)稿:干枯。《说苑·建本》:“弃其本者,荣华稿矣。”

(14)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躁”。

(15)散落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散落,金也;温,下承之火气也。”。

(16)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气变”二字。

(17)清商:秋风。商,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一,古时以配秋季,秋季清凉,因称秋风为“清商”。晋代潘岳《悼亡诗》:“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18)大阴:太阴。大,通“太”,见清代江沅《说文释例》。又,沪局本作“太”。

(19)故曰阳明之上……中见太阴:《素问·六微旨大论》王冰注作“故燥气之下,中见太阴也”一十字。

(20)横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横运”。

(21)湿:原作“燥”,据沪局本改。

(22)凉飚(biāo标):秋风。

(23)霿(méng蒙):(天色)昏暗。

(24)怫:怫郁。

(25)发:原作“复”,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改。

(26)熇熇(hèhè鹤鹤):炽盛貌。

(27)萋清:当作“凄清”,清冷之义。

(28)湫漻(qiūliáo秋辽)子:陈葆善的号。

(29)三秋: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30)燔焫(fánruò凡弱):燃烧。

(31)治:原作“始”,据沪局本改。

(32)烦冤:烦而气郁。

(33)嗌干:《素问·气交变大论》作“喘”一字。

(34)腨(shuàn涮):小腿肚子。

(35)胠(qū区):腋下。

(36)木:原作“火”,据《素问·气交变大论》改。

(37)流行:《素问·气交变大论》作“流火”。

(38)否:闭塞。《广雅·释诂一》:“否,隔也。”

(39)鬲(ɡé阁):通“膈”。《洪武正韵·陌韵》:“膈,胸膈心脾之间,通作‘鬲’。”

(40)夥(huǒ火):多。

(41)娄:指瓜蒌。

(42)宣明桂苓甘露饮:即桂苓甘露饮,方出《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因称。

(43)射干麻黄:指射干麻黄汤,方见《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44)大匠诲人以规矩:典出《孟子·告子上》。大匠,造诣极高的工匠。

(45)荃蹄:捕鱼的笱(gǒu苟)和捕兔的网,喻使用的方法。典出《庄子·外物》。

(46)沉霾:湮没。

(47)穷谷:深谷。

(48)祖述……仲景:遵循岐黄之道,效法仲景之法。此仿《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句式。

(49)披沙炼金:拨沙选金。《史通·直书》“炼”作“拣”,是。

(50)超轶:超越。

附录

不涉燥气者不录灵素节要《生气通天论》。王注:湿,谓地湿气也。秋湿既胜,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冬水复生,水来乘肺,故咳逆病生。《阴阳应象大论》。《灵枢·论疾诊尺》篇语同。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金匮真言论》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阴阳应象大论》。王注:燥胜则津液竭涸,故皮肤干燥。

燥胜则干(1)《诊要经终篇》

阳明终者,口耳动作,善惊妄言。王注:秋脉浮毛,轻涩而散,为秤衡之象,高下必平

秋应中衡。(2)王注:脉虚极则络逆,逆则血溢,故唾血也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

(3)(4)(5)汗泄玄府,津液奔凑,寒水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发散也(6)灌洗,皮蜜汗藏,因灌汗藏,故言灌(7)汗至令不复发散也。灌,谓

汗泄玄府,津液奔凑,寒水灌洗,皮蜜灌洗,盛暑多为此也。《平人气象论》。

秋胃微毛曰平(8)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9)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10)(11)《藏气法时论》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12)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13)《逆调论篇》

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主水,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14)(15)《刺要篇》。然寒热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16)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皮部论》邪之始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

帝曰:秋取经俞,何也?歧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水热穴论篇》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四时刺逆从

秋气在皮肤,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论》。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17)(18)少腹,上应太白星。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胻(19)足皆病,上应荧惑星。收气峻,生气下,草木敛,苍干凋陨,病反暴痛,胠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上应太

《气交变大论》白星。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

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则刚木(20)辟著,柔萎苍干,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21)时至,复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病寒热疮疡,疿疹痈痤。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22)其变肃杀,其灾苍陨。(23)

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24)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胁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暴热至,土乃暑,阳气郁发,小便变,寒热如疟,甚则心痛,火行于槁,《五常政大论》流水不冰,蛰虫乃见。

阳明在泉,湿毒不生,其味酸,其气湿,其治苦辛甘。(25)

太阴在泉,燥毒不生,其味咸苦,其气热,其治甘咸。

金郁之发,天洁地明,风清气切,大凉乃举,草树浮烟,燥气以行。霿雾数起,杀气来至,草木苍干,金乃有声。故民病咳逆,心胁(26)《六元正纪大论》满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

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行,流于气交,多阳少阴,云(27)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凓癃,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

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28)

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

三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

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

五之气,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29)

终之气,阳明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30)王注:泄,谓渗泄之,解表、利小便也。仝上

金郁泄之。

阳明所至为清劲,时化之常也;为司杀,府为庚苍,司化之常也;为收,为雾露,气化之常也;为燥生,终为凉,德化之常也;为介化,德化之常也;为坚化,布政之常也;为散落温,气变之常也;为烟埃,(31)为霜,为劲切,为怆鸣,令行之常也;为浮虚,病之常也,为鼽(32)(33)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病,病之常也,为皱揭,病之常也,为鼽唾(34),病之常也。燥胜则干仝上。(35)《至真要大论》

阳明司天,其化以燥。(36)仝上

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司岁为素化,间气为清化。(37)

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溟。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38)王注利凉性,故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温(39)(40)以苦治之,使不得也《新校正》云:按《藏气法时论》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用辛泻之,酸补之。又,按下文司天燥淫所胜,佐以酸辛,此云甘辛者,(41)甘字疑当作酸。《六元正纪大论》云下酸热,与苦温之治又异。又云: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则以苦泄之也。

帝曰:天气之变何如?歧伯曰: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丈夫疝,妇人少腹痛,目眛(42)眦疡,痤疮痈,蛰虫来见,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

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王注:燥之性恶热,亦畏寒,故以冷热和平为方制也。善按:此注最精于治燥邪,利以此为诸方之祖。又按:此篇诸条无“以和为利”句,独燥有之,故王注云云。

帝曰:其司天邪胜何如?歧伯曰: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

六气相胜何如?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胠胁痛,溏泄,内为嗌塞,外发疝,大凉肃杀,华英改容,毛虫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43)

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咸泻之。

阳明之复,清气大举,森木苍干,毛虫乃厉,病生胠胁,气归于左,善太息,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于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惊骇筋挛。太冲绝,死不治。

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

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衄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白血出王注:白血,谓咳出浅红色血,似肉似肺者。者,死(44)

阳明在泉,客胜则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写,主胜则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鹜溏,则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

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六气之胜,何以候之?歧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其脉至何如?阳明之至短而涩。

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45)(46)

故阳之动,始于温,终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终于寒。

阳明之主,先辛后酸。王注:上,谓上焦心肺

诸气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也。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灵枢·经脉》篇。毛先死

荣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营气》篇。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荣无已,终而复始《五邪》篇。

邪在肺,则病皮肤疼,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47)《口问》篇

肺主为哕,取手太阴。(48)《五阅五使》篇

故肺病者,喘息鼻张。《五味》篇

肺病禁苦。

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九宫八风》气主为燥篇。【注释】

(1)口耳:《素问·诊要经终论》作“口目”。

(2)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作“肺”。

(3)耎(ruǎn软):软。《汉书·王吉传》颜师古注:“耎,柔也。”

(4)当:原脱,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补。

(5)令:原作“今”,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王冰注改。

(6)蜜:同“密”。清代毛奇龄《故明户部尚书原任广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姜公墓碑铭》:“见事敏而虑事蜜,艰巨不沮。”

(7)令:原作“今”,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王冰注改。

(8)厌厌聂聂:浮薄而轻虚貌。

(9)循:通“揗”,抚摩。《说文通训定声·屯部》:“循,叚借为‘揗’。”

(10)则:此下原衍“不”字,据《素问·藏气法时论》删。

(11)报息:连续呼吸,即正常呼吸。报,重复。

(12)麦:原作“参”,据《素问·藏气法时论》改。

(13)逆调:此二字原倒,据《素问·逆调论》篇名乙正。

(14)泝泝然:恶寒貌。又,“泝泝”原作“沂沂”,据《素问·刺要论》改。

(15)寒热:《素问·刺要论》作“寒栗”。

(16)廪(lǐn凛):郁结。

(17)太白星:金星。

(18)胻:原脱,据《素问·气交变大论》补。

(19)荧惑星:火星。

(20)辟著:《素问·气交变大论》王冰注:“辟著,谓辟著枝茎,干而不落也。”

(21)复:原作“夏”,据《素问·气交变大论》改。

(22)苍陨:(草木)苍干而凋落。

(23)眚(shěnɡ省):灾害。

(24)栗:原作“慓”,据《素问·五常政大论》改。

(25)苦:《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此字。

(26)小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少腹”。

(27)振凓(lì栗):寒栗。凓,寒貌。

(28)厉:同“疠”,灾疫。《诗经·大雅·瞻卬》:“孔填不宁,降此大厉。”毛传:“厉,恶也。”

(29)阳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阳气”。

(30)仝上:同上。仝,同“同”。《广韵·东韵》:“仝,‘同’古文,出《道书》。”

(31)怆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凄鸣”。

(32)病:原脱,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补。

(33)皱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皴揭”。

(34)唾:《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嚏”。

(35)《至真要大论》:“至”原作“玉”,据《素问》篇名改。

(36)司岁:《素问·至真要大论》作“司气”。

(37)清溟:《素问·至真要大论》作“清暝”。

(38)注:原作“北”,据文义改。

(39)使不得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作“下,谓利之使不得(燥结)也”十字,是。

(40)《新校正》:北宋校正医书局高保衡、林亿等在唐代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基础上对《素问》重予校订,凡校注称“新校正”。

(41)《六元正纪大论》:“六”原作“天”,据《素问》篇名改。

(42)眛(mèi妹):目不明。

(43)以咸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作“以苦泄之”。

(44)写:同“泻”。《说文解字注·宀部》:“写,俗作‘泻’。”

(45)终:《素问·至真要大论》作“盛”。

(46)终:《素问·至真要大论》作“盛”。

(47)手太阴:《灵枢·口问》此下有“足少阴”三字。

(48)张:《灵枢·五阅五使》作“胀”。附燥气验案清·陈葆善 撰清·陈准 辑于辉瑶 校注湫漻斋燥气验案例言

燥气发病之理及治法方义,已详《燥气总论》中,宜相参阅。

所录诸案,虽最浅近,必有要义,不取重复。间有连类而书者,必有互相发明之处。不然,燥邪初伤太阴,以麻杏甘石及大青龙汤等方治验者,指不胜屈,笔难殚述,如逐日门诊簿然,何足为贵?

所录诸案,意在独抒心得,不拾陈言。其专用俞氏、吴氏、沈氏诸法治验者,诸家之书具在,自可寻绎,无烦再赘,故仅于卷末附录数则,以备门法。(1)

自丁酉以迄辛丑,其间相距实仅五载,故《内经》燥气发病之目,间有未备。

所录诸案,间有当时苦无存稿,约略追忆者,所列证候药味,不(2)无稍异,然大致仍旧,实无任意增减,强题就我之弊。叶氏《临证指南》亦多

自来所传医案,自以喻氏之《寓意草》为最精(3)(4)精义,唯乱头粗服,未经修饰,当时若删去六七,仅存三四,再得先生自加笔削,(5)其精审当不在喻氏下,然议论间涉肤泛,笔墨亦多缘饰,如所载某戴阳一案,实因过服麻黄,肺气被伤而上逆,故面赤头汗而喘,服人参得(6)效,若真戴阳症,内伤宜用张氏之六味回阳饮及贞元饮等,类伤寒则直需仲圣四逆辈,岂人参所能为力?先生案中直至末节始伸明其故,善读书者自能知其所以然。愦愦者读之,鲜不谓人参为治戴阳之要药,岂非著书反足以误后学耶?大概著书家矜奇眩异,自鸣得意者,往往犯此大弊。故此编所叙脉、因、症、治悉从质实,不敢自眩神奇,贻误后学。(7)

引用诸方,其分两多意为增减,盖病源有不同也。况吾瓯为东南极边之地,水土浅薄,其民肌肉疏松,故发散如麻、桂等味,尤难重用,若西北水深土厚者,自宜量为加重可也。【注释】

(1)丁酉以迄辛丑: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二十七年(1901)。

(2)减:原作“灭”,据文义改。

(3)乱头粗服:不修仪容服饰,此处形容杂乱无章。

(4)笔削:修订。典出《史记·孔子世家》。

(5)缘饰:文饰。

(6)张氏:指张介宾。此下六味回阳饮方见《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用人参、制附子、炮干姜、炙甘草、熟地、当归身六味,治“阴阳将脱等证”。贞元饮亦见《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用熟地黄、炙甘草、当归三味,治“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气道噎塞,势剧垂危者”。

(7)瓯:水名,由温州入海,后用为温州的别称。刘序

汉医淳于意操其术以治病,切脉望色,决顺逆死生,百不失一。

(1)史迁条其治验者,详著于传。自是史官多仿其体作名医传,而名医亦复自著其治验以为医案,其尤善者如喻嘉言之《寓意草》,先议病,(2)次用药,次为治验,必反覆推明其所以然,非他家医案泛言某病用某药愈者比也。瑞安陈氏,世以医术名。栗盦先生善承家学,因《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及《生气通天论》脱“秋伤于燥”一节,治法不(3)传,吴氏《温病条辨》虽本喻氏、沈氏之说,略示门径,然未有专(4)(5)书,乃研精覃思,力辟奥窔,著《燥气总论》,以发其端,即本其所得以治病。有《燥气验案》二卷,其议病,根据《内经》,凭证(6)切脉,洞见垣一方。其用药,本诸仲景祖方,加减损益,随时应变,各有妙理。既已治验,又复反覆推明其所以然,体例略如喻氏《寓意草》,而质实不加缘饰,则又喻氏所不及也。哲嗣绳夫邮寄原稿,嘱(7)(8)为弁言。余惟宋元以来言医者,多祖述仲景,惟钱氏乙能得其心法,谓肝有相火,则有泻而无补,肾为真水,则有补而无泻,实抉(9)《内经》之秘。嗣是,刘河间、李东垣诸家,或泻或补,各信所见,皆一偏之论也。先生承其家学,谓六经、三焦、气血营卫当汇通为一,(10)(11)始得医学之正,斯度尽救世金针也夫。(12)(13)(14)岁在癸亥醉司命日吴兴刘承干谨序【注释】

(1)史迁:即司马迁。司马迁曾任太史令,因称。

(2)反覆:反复。覆,重复。

(3)吴氏:指吴鞠通,名瑭,清代淮安人,著有《温病条辨》六卷。

(4)覃(tán谈)思:深思。覃,深入。

(5)奥窔(yào药):也作“窔奥”,深奥。参见《燥气总论》徐叙“窔奥”条注。

(6)洞见垣一方:谓洞察疾病的症结。典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7)弁(biàn变)言:序文。

(8)惟:思。

(9)钱氏乙能得其心法……实抉《内经》之秘:语见《医学正传》卷一引宋濂说。

(10)度:给予。

(11)金针:秘诀。唐代冯翊子子休《桂苑丛谈》载郑侃之女采娘得到织女所赠金针,从此针黹奇巧,后称秘诀为“金针”。

(12)癸亥:指1923年。

(13)醉司命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载“(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后因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醉司命”。

(14)刘承干: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近代藏书家与刻书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