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名人之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10:26:36

点击下载

作者:晓树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说名人之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图说名人之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图说名人之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者:晓树排版:吱吱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8-01ISBN:9787802205277本书由中国画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昌平乡陬邑。逝世后葬于曲阜北郊的泗水边,即今日孔林。

据考证,孔子的祖先本是“成汤”后裔。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他的原配夫人施氏未能为其生育出一个健康的儿子,因此,叔梁纥晚年休妻,再娶了年轻的颜征在,颜征在即是孔子的母亲。孔子三岁时,其父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日益贫寒,其母将其交由外公抚养、教育。孔子天资聪颖,又极为谦虚好学,故学识日进。到青年时,孔子已经以博学知名于世,并开始广泛招收弟子,传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其后多年,孔子为求学布道而四处游走。

孔子五十一岁时回到鲁国做官,仅用短短数月,就使鲁国内政外交等各方面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恪守礼法。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备感威胁,为了挤走孔子,齐国向鲁国送上120匹良马和80位女乐,使鲁国国君鲁定公和大臣季桓子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身系民生的孔子自然无法对此表示认同,遂携高足离鲁,开始周游列国。

他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诸侯国,并曾在卫国、陈国停留了较长时间。然而,他始终没有得到机会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也没有找到贤明的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一般只是被供养起来装点门面而已,并多次备受冷遇与迫害。

孔子率弟子在外游十四年,于六十八岁时回到鲁国,鲁国新继位的国君——鲁哀公对他礼遇有加,但依旧没有重用他。此时的孔子,已无心从政,只专心于教授门徒及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

孔子七十三岁时去世,众多弟子为他守孝三年甚或更长时间。在守孝期间,众弟子将孔子平时所讲的话经过讨论辩证,写成流芳百世的《论语》。

孔子在世时,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后,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孔子的思想体系的中心思想是“仁”,“仁”的概念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它是读者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所在。“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不仅自己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在事业上有所发展,还需要帮助别人做到这些。孔子的学生概括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体现出一种关怀互助与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精神。总的来说,孔子将“仁”看作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道德的总体。

孔子的思想兼有博大与朴实、内在与超越的特点,可以为身在浮尘之世的人们,揭示出人生的真谛与世间万物的内在“谜底”,使其能修其内,而安其外,在纷繁混乱的红尘中拥有一份真正的淡定与从容。作 者2009年7月于北京声名远扬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 子圣人出而黄河清

两千多年以前,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出现了极为灿烂的文化。公元前565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印度。十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51年,一位受到万世敬仰的圣人——孔子在中国诞生。再过八十二年,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也降生了。这几位圣哲先贤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子出生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末期。《史记》上记载着孔子出生在鲁昌平乡陬邑。“鲁”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家,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滋阳东南至江苏省的沛县、安徽省的泗水一带。

陬是山东省曲阜市东南方的一个城市。孔子的第十二世孙孔安国说:“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据考证,孔子本是商朝“成汤”的后裔,后来商朝迁到殷,由于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兴兵讨伐,因此灭了殷纣而取得商朝的天下。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朝歌,当成王继位后,武庚就不安分起来,竟然起而叛乱,后被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讨平,改封殷纣的兄长微子启为成汤的后裔,以奉汤祀,国号曰宋(今河南省商丘以东至江苏省铜山以西一带)。

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这时候,公族繁衍得不可胜数,于是援用东周时代的“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惯例,凡是孔父嘉的子孙,一律姓孔,这就是“孔”姓的由来。

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生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祸乱而逃往鲁国,并定居在曲阜。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武艺绝伦,智勇兼备。在一次战役中,由于他的勇敢和机智,救了自己的战友,使其免遭敌人的伏击,因此英名远播,且被委任为陬邑大夫。

叔梁纥起初娶了一位施姓女子为妻,只生了几个女儿,没有男孩。过了不久,施氏虽然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伯尼;可惜这孩子天分不高而且足部有毛病,必须撑着拐杖走路,上学的时候,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欺侮和嘲笑。

叔梁纥为了这件事一直闷闷不乐。施氏虽然贤惠,夫妇两人也很恩爱,不过,没有一个壮健的男孩来继承香火,总是一件憾事。

古时候的习俗,凡是女子出嫁后不能生育男孩者,就可援“七去”之条把她给休了。所谓“七去”也就是“七出”。“大戴礼”上记载着——妇有七去:不顺父母者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书去、窃盗去。

叔梁纥对结发多年的施氏虽然恩爱难舍,但为了后代的子嗣问题,也只好忍痛和施氏分开,准备另选一位名门闺秀为继室。他听说曲阜县的颜姓人家有三位少女待字闺中,而且都是才德兼备,于是就央人去说媒。

虽然叔梁纥是圣王成汤的后裔,又是受人景仰的英雄人物,但他毕竟年事已高,因此颜家颇感为难。做父亲的颜襄素只好将这种情况告诉三个女儿,想听听她们的意见再做决定。

当时,他的长、次二女听了之后,都低头不语,倒是第三个女儿,闺名叫做征在,她年纪最轻,才德也以她为最。她对父亲说:“依照古礼,女孩子在家从父,一切听凭您老人家做主好了。”

颜襄素看到自己的幼女如此善解人意,真是喜不自胜,于是让媒人转告叔梁纥,他答应了这门婚事。

叔梁纥闻讯兴奋不已,于是择定吉日良辰,迎娶征在为继室,老夫少妻,恩爱异常。公元前551年,孔子呱呱堕地

可是,他们婚后很久仍未生育,征在当然也很着急。她向丈夫建议说:“据闻尼山神庙颇为灵验,我们何不前往祈祷,求神保佑,赐我麟儿,不知道夫君意下如何?”

叔梁纥正是求子心切,立刻欣然同意。第二天,夫妇两人斋戒沐浴后,一同驱车前往尼山神庙祈祷。

说也奇怪,果然没有多久,征在就怀孕了。叔梁纥为她在昌平乡租了一间屋子,让她在那个安静的环境里待产。

公元前551年,也就是周灵王二十一年的十月庚子日,孔子呱呱堕地了。据说,这一年,原本是滚滚浊流的黄河竟然清澈见底。这是一种祥瑞的异象,也是“圣人出而黄河清”典故的由来。知识链接黄 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米~1.3米。幼年孤苦

叔梁纥晚年得子,那份喜悦不难想象。弥月的这一天,他大摆喜宴,招待亲友,一时贺客盈门,热闹非凡。叔梁纥把襁褓中的幼儿抱出来让亲友们欣赏,这孩子生得眉宇开阔、三停平等,而且啼声宏亮,确实不同凡响。由于爱子是秉受尼山灵气所生,叔梁纥当场替他取名为丘,字仲尼。

这孩子的确有异于常人的禀赋,在他呀呀学语阶段,很多事情一经指点就能领悟,而且永久不忘。

孔子在三岁(“注:全书对孔子年龄的计算均按古法,为虚岁。”)的时候,叔梁纥已是古稀之年。有一次偶感风寒,身体略有不适。由于他是练过武功的人,并未把小毛病放在心上。但他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抵抗力大不如前,病情由轻转剧,一天天地沉重,于是赶紧请医诊治,无奈为时已晚。从发病迄今,仅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撇下娇妻爱子而撒手人寰了。

年轻的征在遽遭此变,简直痛不欲生。她是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虽然这种打击使她哀恸逾久,但这个千斤重担还得由她一肩承挑,因此,她不得不强抑悲恸之情,遵礼治丧、安葬,并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

她首先把一家人从陬邑搬回曲阜的故里,由于叔梁纥生前为官清廉,没有留下很多的财富和产业,征在必须克勤克俭,量入为出,才能使一家人无冻馁之虞。

这时候,施氏所生的伯尼已经九岁,由于足部有毛病不良于行,经常受到同年龄孩子们的欺凌、侮辱和讥嘲,使得他把上学这件事视为畏途,说什么也不肯再去读书。征在看在眼里,着实同情他,不忍深责,于是索性由自己来教导。伯尼的资质虽钝,但对于是非善恶却能了然于心,继母的慈祥关怀使他感激莫名,因此格外地恭敬孝顺,对弟弟孔子更是非常地友爱。

伯尼比孔子大六岁,征在教伯尼读书的时候,孔子只好独自一人玩耍。他曾经跟着哥哥去看人家的祭祀仪式,他专注地观看,牢牢地记在心里,后来他弄来一些小木器,当作祭祀用的器皿,依照记在心里的程序,煞有介事地搞起祭祀仪式来。

母亲见他这么好学,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开始教他识字,本来预定要半个月才能学完的进度,他却两三天就都记熟了。没过多久,他就能跟哥哥伯尼在一起读书了。由于他资质聪颖,领悟力又强,真可说一目十行,而且牢记不忘。到后来,连母亲都感到有点无法应付了。征在心想,这孩子有异于常人的禀赋,一则我要忙于家务;二来,再这样下去,我所知道的已不能满足儿子的求知欲。寻思再三,征在决定把他送到外公那里就读。常受欺凌、侮辱的伯尼

主意既定,征在就趁着方便的时候,把孔子带了过去,并向父亲说明原委。颜老先生看到自己的外孙如此聪敏伶俐、活泼可爱,高兴得开怀大笑,欣然答应。他说:“关于礼、乐、书、数这四种,我可以尽情地教他,至于御、射两科,我仅知一二,将来恐怕还得另外请教高人。”

征在微笑着说:“父亲!我不想让他长大了以后去当军人,御、射两科暂时不要教他,就请您把前四种尽心传授吧。”

颜老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他最疼爱自己的这位幼女,何况她生下的这个小外孙,是如此地聪明伶俐,不同于一般孩童,而且好学好问,使得做外公的越看越觉得可爱,决心把自己生平所学悉心传授给这个小外孙。

征在看到老父欣喜的神态,并且愿意倾己所学教导自己的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不迭。从此了却一桩心愿,怎不令她喜极而泣呢?

可怜的孔子,三岁丧父,家境十分清苦,以致学无常师,而他偏又好学不倦,征在自忖儿子将来必成大器,有关他的教育问题,一直令她操心不已,如今把孩子交到外公手里,也可以告慰亡夫在天之灵了。

就这样,孔子每天随侍在外公左右,聆受教诲,不懂的地方立即发问,一经指点,马上领悟,而且永远不忘。光阴荏苒,不出几年,浩繁的卷帙他已读了不少,关于教民安乐,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已经颇有心得。

有一天,外公对孔子说:“这几年来,你跟着我读书进修,颇有进步。你应该致力于做一个君子,将来你出仕为官的时候,应当近守文武之法,远宗尧舜之道,顺天时,察地理,小则可以致民安乐,大则可以治国平天下,你要切记这一番话。我已经年迈,精力日衰,看不到你日后的成就,只要你本着这一点去做,我也就可以含笑九泉了。”孔子十九岁那年,外公病逝

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向学,好好读书做一个学者,所以他在外公那里孜孜不倦地勤学不辍。就在他十九岁那一年,外公颜老先生由于年事已高,在一场大病中去世了。孔子悲恸不已,他和母亲在颜家守丧百日,然后回到自己的家里。知识链接尧

尧,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

据传说,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尧出生在顺平县(原完县)的伊祁山,因此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尧山南有庆都山,传为尧母庆都出生地,庆都逝后葬于望都,望都之名即由登尧山望都山而来。据《史记·五帝本纪》和其他一些古代典籍记载,尧是黄帝的后代,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儿子,本名放勋。帝喾去世后,放勋的长兄挚继承其帝位,挚在放勋十五岁时,将其封为唐侯。放勋在唐地与百姓同甘共苦,发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领的赞许。可是帝挚却没什么突出的政绩,各部族首领也就亲放勋而疏远挚。帝挚九年,挚亲率官员到唐将帝位禅于放勋,放勋即帝位,帝号尧,因初封于唐,即以唐为朝代号,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号,后人称其为唐尧。唐尧即位,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他为政勤慎俭朴,定历法,施德政,抗天灾,建国制,选贤能,政绩卓著。

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经常耽误农时,因此尧就组织专门人员总结前人的经验,令羲、和两族掌天文,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这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历法,奠定了我国农历的基础。尧当政后生活依然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想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为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还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由于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非常了解。尧当政时,发生过严重的水灾,洪水把山陵都吞没了,四处泛滥,他让鲧治水,疏导九河,战胜了洪水。尧执政初期,还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国家只是部落联合体,非常松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在尧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尧年老后,为找到继任的贤者,到处寻访,四岳荐舜,谓舜至孝,对迫害他的父亲、继母仍孝顺无二心,与邻里相处和睦。尧以二女嫁给舜为妻而观其内,使九男与其相处观其外,以考察舜的品行。又“纳于百揆,宾于四门”,试验他的才能,最后叫他“入于大麓”,让烈风骤雨和虎狼虫蛇考验他的勇气。舜逐一通过了考验,尧放心地把国君之位让给舜,却割舍了不肖之子丹朱,成为历代贤君之美谈。传说尧让位后居养老城(今顺平县阳城)。舜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相传舜在二十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族”,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禅位于舜,《尚书》中称为舜“受终于文祖”。

舜执政以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政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按照《史记》所载传说,舜摄政二十八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过,传说中舜的都城与尧的都城不在一个地方。据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引皇甫谧所说:“舜所营都,或云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但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当此之时,“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在年老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就确定了威望最高的禹为继任者,并由禹来摄行政事。故舜与尧一样,都是禅位让贤的圣王。

据说舜在尧死之后,在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但是,对于此一说,却有颇多疑义。首先苍梧于当时乃荒芜之地。既非经济、文化中心,也非抵御外族的军事要地。舜当时已近百岁高龄,没有理由巡视至此。其次,舜定都蒲坂,即今山西永济县。与苍梧相距数千里。以当时的交通情况,舜若想来回一次,须得花上数年时间。况且,舜乃南巡,苍梧或许并非终点,而年近百岁的舜绝无那样的体力与精力,进行如此长征般的南巡。综上所述,有人提出一个观点:舜当时远行,肯定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或是武装押送,不得不去;或是后有追兵,盲目逃生。两者当居其一。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奉命成婚

孔子秉承父亲的遗传,身体非常魁梧、壮硕,这时候已经出落成一个伟岸男子了。做母亲的望孙心切,希望他能早日成婚。孔子本不敢违逆母亲,可是自认年纪尚轻,学识、经验都还不够,准备到各地游历,访求名师以充实自己,于是婉转地对母亲说道:“古有明训:男子三十而娶,孩儿年纪还小,想趁此机会出去游历一番,以便增进自己的阅历和学识,何必这么早成婚呢?”

母亲微微叹一口气说道:“你的志向可嘉,我无意阻挡你。不过,回想起当年你父亲娶我的时候,年已老迈,他不但无法眼看你长大成人,而且我也度过了许多年的孀居岁月。我是在想,如果让你先行完婚,我有媳妇陪伴身旁,你则可以出外访求良师,勤研学问,这不是内外都可兼顾了么?”

孔子一向事母至孝,想到这么多年来,母亲含辛茹苦地操持家务、抚育子女,确实也该有一个人在她老人家身边侍候、代劳,于是回答说:“一切听凭母亲做主好了。”

过了没多久,征在打听到宋国有一位姓丌官的人家,有一个闺女,年龄和孔子相仿,而且是才德兼备。征在非常中意,于是托人去说媒。对方听说是叔梁纥的儿子,系出名门,又是饱读诗书,立刻答应了这门亲事。孔了为尽孝而提早娶妻

次日就先行举行聘定之礼,然后选定吉日良辰正式迎娶成婚。

第二年,丌官氏生下一个男孩子。这时候,孔子虽只有二十岁,但他的学识已深受人们的景仰,被公认是一位年轻的学者,就连鲁召公都已经知道他的大名了。当孔子喜得第一个男孩后,鲁召公马上派人送来一条鲤鱼,表示祝贺之意。“鲤鱼跃龙门”是说,鲤鱼在湍急的黄河里,可以逆流而上,在水位差距甚大的“龙门”那个地方,如能一跃而过就能变成一条龙。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绝非事实。不过,在孔子那个时代,鲤鱼确实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东西。

孔子受到这份殊荣高兴非凡,立刻为这孩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伯是长子的意思,事实上,伯鱼之后,兀官氏并没有再生下儿子,他是孔子唯一的儿子。另外一件遗憾的事,就是伯鱼资质平庸,不能算是可造之材。初任小吏

结婚生子以后,家庭开支增加,孔子需要去找一份工作以便赡养妻小。当时孔子的好友南宫敬叔是鲁国公族孟懿子的哥哥,敬叔对孔子非常敬佩,把孔子视为老师,同时也很同情孔子的家道清贫,于是向弟弟孟懿子大力推荐。

孟懿子是鲁国的贤大夫,他知道哥哥举荐的必然是才人贤士,于是立即派孔子为成邑的委吏。成邑是孟孙氏的赐邑,委吏是管田赋粮谷的小官。虽说是小官,却是一个肥缺,过去历任的委吏都和家臣们串通一气,营私舞弊,而且由来已久。孟懿子为了整顿赋税、清除积弊成见,所以才用新人,以求改革。鲁国公族孟懿子

以孔子的学识能力,担任这种小官职,不但是游刃有余,简直是大材小用。

孔子初入仕途,并不因为官卑职小而马虎从事。他接任之初就发现其中弊端重重,而且上下其手,沆瀣一气,要跟这班恶势力周旋,还真不容易呢。

孔子聆受外公的教诲,要做一个正人君子,不但不肯和他们同流合污,而且加倍地择善固执,当他全盘了解舞弊的黑幕后,就大刀阔斧地予以改革,把过去赋税不足的情形,整个扭转过来,使得田赋都能如期收缴,再也没有亏欠的事。

这么一来,当然引起那班宵小的猜忌,尤其是成邑宰公克,他因为孔子断了他的财路因此怀恨在心,处处暗加阻挠和掣肘,希望把他们的眼中钉拔掉。

渐渐地,上面觉得事情有点蹊跷,猜想孔子已被宵小收买,跟他们一起同流合污了。于是派人彻查,巧的是,奉派彻查的正是孔子的好友南宫敬叔。这下子,所有的内幕完全抖了出来,凡是串通舞弊的人员,一律予以严惩。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敬叔对孔子更加崇敬。他向孟懿子建议说:“孔子做事公正严明,他的才具远在我之上,何不向朝廷举荐,让他得到更有发展抱负的机会?”

敬叔的弟弟孟懿子名何忌,字仲孙。孟孙氏是鲁国的三大公族之一,其余两个公族是叔孙和季孙,他们都在各自培植自己的势力,由于这个缘故,孟懿子想把孔子留在自己的身边,他对哥哥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他说:“如今周室衰败,三大公族都各自培植自己的力量,我们的赐邑虽然和其他两家相同,但是户口不多,财用不丰,我很想把孔子留在身边,这样的贤才,岂能失之交臂?以后如有适当机会,再把他举荐给朝廷好了。倒不是我个人存有私心,而是时势使然,你说对不对?”

敬叔认为弟弟的话也不无道理,接着建议说:“那么,这样好了,田赋方面经过孔子的整顿已经上了轨道,今后的财用,大致不会有什么问题。不妨把他调为司职吏,让他管理户口的事,你看如何?”

孟懿子一听,欣然同意。他说:“田赋和人口正是困扰多年的老问题,田赋方面经过孔子的整顿,已经大有成效。另一个人口的问题,恐怕还得借重他才行。”

孟懿子对孔子礼遇有加,在孔子接任司职吏前曾设宴招待。席中,孟懿子问孔子有什么办法使辖内的人口增加。

孔子对显赫一时的孟懿子侃侃而谈,他说:“若想赐邑内的人口增加,必须要做五点:第一要薄赋税。如果赋税太重,人民负担不了,必然离此而去。第二要轻徭役。假如劳役过多,人民不堪其苦,就会纷纷逃亡,以致人口越来越少,这也是必然的道理。第三要慎刑戮。即使人民偶犯过错,也不可任意处罚,滥加杀戮,否则,人民就会逃离此地,投奔他乡。第四是定婚嫁。如果婚嫁无定期,则会出现不是早婚就是晚婚的现象,早婚则因为男女双方发育未全,产生的后代必定体弱而不健康;晚婚则虚度青春,降低了生育,两者都不适宜。我认为男子制定二十二岁、女子制定十八岁为婚嫁期最合适,除残废、恶疾者外,不得逾期不婚嫁,否则家长应受处罚。第五是应该厉行节俭。奢靡浪费足以亡国亡身,故必须祟尚节俭,如此上行下效,才能臻于富强之境。如能切实做到这五件事,那么,邻近的百姓都会闻风前来,还愁人口不年年增加么?”

孟懿子一边聆听,一边频频点头称是。宴散时,他向孔子致谢说:“谨受教。”

孔子担任司职吏的这段期间,由于工作较为清闲,时常和敬叔等人结伴出游。有一天,他们一同去游泰山,在途中见到一位鬓发皆白的老人,他身披鹿裘,项挂丝索,手里拿着一把琴,且行且歌,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孔子觉得很奇怪,于是走上前作礼,问道:“请教老丈尊姓大名?”

老人回答道:“我叫荣启期。”

孔子继续请教说:“久仰荣老前辈的大名,请问为什么如此高兴?”“哈哈!你问这个么?我告诉你吧,我有三乐:天生万物,唯独人最尊贵,我生而为人,当然快乐。其次是,自古以来,男尊女卑,我有幸生为男子,这是二乐。第三,人的寿命有长短,有的刚出生就死掉,也有幼年夭折,更有中年身亡的。你瞧我,已经行年九十岁了,身体还很健康,怎不令人高兴?这是三乐。再说,贫穷本是士人的常态,死亡是人生的终局,一个人能居常而待终,还有什么值得忧愁的呢?”

孔子转过身来对敬叔说道:“真不简单!他能如此的旷达,乐天知命,把人生看得如此透彻,那么,世间的一切忧乐都可以撇下不管了。”知识链接荣启期

荣启期(公元前571~公元前474年)字昌伯,春秋时期郕国(今汶上县北)人,生于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卒于周元王二年(公元前474年),终年九十八岁。荣氏祖先本与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荣伯食采于荣(今河南巩县西),因以为姓氏。”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93年),荣叔公“奉王命见鲁桓公,有功社稷,封为上谷大夫,始迁于鲁,宅居郕邑(今山东汶上,古称中都),是为鲁宗之始”。荣启期为叔公后人,精通音律,博学多才,思想上很有见解,但在政治上并不得志,特别在老年以后,常常在郊野“鹿裘带素,鼓琴而歌”,并以此自得其乐。慈母病逝

孔子的母亲早年孀居,含辛茹苦地度过了不少寂寥岁月。纯性至孝的孔子一心想承欢膝下,反哺相报,让母亲享享清福,以尽人子之道。媳妇丌官氏非常贤淑,而且嫁过来的第二年,就替孔家生下一个白胖的儿子。

孔子自己已经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俸禄虽然不算丰厚,至少可以使一家人生活无虞。看到母亲含饴弄孙的喜悦之情,孔子的心中也感到无比地欣慰。

当时的世局是,表面上是周朝号令诸侯,事实上,周朝已日渐衰微,诸侯间各自扩充势力,彼此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孔子向孟懿子建议要薄赋税、轻徭役,就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而发的。

孔子对此深感痛心,他曾说过“士而安于居,不可以为士”,这就表示他不以目前的小成就而满足,他要以匡正天下为己任。

这时候,孔子母亲的身体由于多年来的操劳,健康情况一年不如一年,孔子不忍远离,以便多一点承欢膝下的机会,免得将来抱憾终身。

怎奈天命难违,就在孔子二十四岁那年,孔太夫人竟然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孔子的哀痛,简直难以言喻。

以往,凡是遇到别人家有丧事,孔子前往吊唁的时候,如果人家招待他吃饭,由于心中悲伤的缘故,往往食不下咽,回家以后,仍然一直闷闷不乐,唱不出歌来。如今,亲人离去,那份悲恸,岂是笔墨所能形容?

在周朝以前的古礼,死者都是土葬,而且父母不合葬在一起,这也许是子孙不忍见到先人腐朽骸骨的关系。到了周代,就有合葬的风俗了,因为《诗经》上有“死则同穴”这句话。《诗经》

孔子含悲忍泪把母亲入殓以后,就想将灵柩和先父合葬在一起,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个难题。当初叔梁纥和征在结婚时,男方已是花甲老人,女的却还只是一个及笄少女,这种婚姻,不合“壮室初笄之礼”,所以称之为“野合”。基于这个理由,在叔梁纥病故时,根本就没考虑日后让征在与他合葬。征在可能知道先夫埋骨的地方,但她不敢做此想,也就没有告诉孔子。

孔子一心想让母亲和先父合葬在一起,于是四处托人到故乡陬邑去打听,经过不少的波折,才知道父亲的坟墓是在曲阜东南方二十余里处的防山,孔子赶去一看,见到荒草蔓生,几乎无法辨认,他随即雇人将父亲的棺木起出来,重新挖穴,然后把母亲的灵柩运来与父亲的合葬在一起,最后在墓前竖立一块石碑,以便日后祭祀时可以辨识。知识链接《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也就是黄河、长江、汉水、渭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时代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诗经》的编集《诗经》的编集,在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采诗”、“献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来源和编定的一些消息。

采诗: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这种采诗制度的目的是观风察政。

献诗: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国语·召公谏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

删诗: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东汉王充《论衡·正说》:“《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删诗说影响很大,至今有人坚持,但多数学者认为此说不确: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乐,鲁乐公演奏十五国风,名称顺序与今本《诗经》相同。当时孔子年仅八岁。《史记》说孔子删诗是在“自卫返鲁”之后,但《论语》中孔子不止一次提到“诗”、“诗三百”。春秋时期诸侯宴飨和出使,常赋诗言志,所赋之诗多为《诗经》。而赋诗言志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孔子曾骂过“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主张“放郑声”。但现本《诗经》郑卫民歌依然很多。可见,说《诗经》由他删选而成,则是不可信的。但孔子对“诗”可能作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诗经》的分类《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已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三十一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七十四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三十一篇,是西周初期的诗。周颂不同于其他诗的体例,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鲁颂四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商颂五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诗经》的应用和流传

一、赋诗言志《诗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广泛流传,《左传》中大量记载了诸侯君臣赋诗言志的事例,他们以“诗”来酬酢应对,出使专对,以赋诗来表情达意。称引“诗”句,来讽谏劝戒,评论抒情,在上层的人际交往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吴楚交战,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春秋左传·定公五年》)

齐庆封来聘,其车美。孟孙谓叔孙曰:“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叔孙曰:“豹闻之:‘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二、四家诗

秦灭亡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汉儒传《诗》,使《诗》经学化,固然有对《诗经》的曲解、附会,但汉代形成的诗教传统和说诗体系,不仅对《诗经》的研究,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古代《诗经》研究简说《诗经》的传授和研究,自汉以下,主要用于经学。经学是开始于汉代、绵延至清代的一门专攻儒家经典的学问。这门学问的宗旨,是为封建社会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建设服务的。一般以“六经”注释的方式阐发学者的主观思想。《诗经》作为经学的一科,讲授和研究的主题,自然不是艺术形式而是思想内容。大致说来,汉学重“美刺”,宋学重“义理”,清代“朴学”重“考据”。

汉学:是汉、唐经学研究的主流。汉学研究《诗经》的典型著作有《毛诗序》、《毛诗郑笺》、《毛诗正义》。汉人在诗的标题下写一篇类似于题解的文字,称为毛诗序,《关雎》篇为大序,其余为小序。《诗大序》总论《诗经》,认为诗歌反映政治:“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小序》则以史解诗,以诗证史。具体指出各篇的政治背景,或因某事而美某人,因某事而刺某人。所以清人程廷祚《诗论》说:“汉儒说诗,不出美刺二端。”到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集《诗经》汉学研究之大成,全面继承了汉儒“美刺”的说法,进一步肯定了《诗经》是一部美刺时政的政治诗集。应该说《诗经》中有一部分诗是与政治有关联的,具有美刺的性质。但不加区别地说每一首诗都是美刺,就过于拘泥了。

宋学:是宋、元、明经学研究的主流。宋学不满汉学只讲美刺的毛郑诗学,集中批判《毛诗序》。苏辙《诗集传》、郑樵《诗辨妄》、王质《诗总闻》,具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的《诗集传》,废序言诗,自由讨论。跳出汉学的窠臼,而讲出了宋学的特色。宋学以理说诗,主性情、主义理。“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四书集注》)这样《诗经》由汉学家的政治教科书变成了宋学家的“理学教科书”。宋学的功劳在于指出了《诗经》中存在着大量的与“美刺”无关的民间歌谣。“凡诗之所谓风者,所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诗集传》序)宋学的弊端在于指责这些民间歌谣是“恶为可诫”的淫奔之诗。宋学还有脱离训诂、随意穿凿的毛病。

清代朴学:汉学复兴,宗汉而攻宋。陈启源《毛诗稽古编》、胡承珙《毛诗后笺》、陈奂《毛诗传疏》推崇毛传。其宗毛攻宋的武器就是发扬汉代“汉学”重视考据的朴实学风,认真地做音韵、文字和词义的工作,所谓“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其字也,由字而通其词,由词而通其道”(戴震)。清代朴学的贡献在于:专心地考据,对于《诗经》训诂,贡献良多。但其弊端在于:只敢拿《诗经》做往古的学问,不敢拿《诗经》做当世的鞭策,背离了复兴“汉学”、“引古筹今”,用之于“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顾炎武)的初衷。怀大志出仕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 子问礼于老聃

中国的古礼,父母死亡后,做子女的必须守丧。服丧期间,不能担任公职,生活上力求节制刻苦,不能饮宴作乐,以示哀悼。孔子推崇备至的周公

在孔子担任司职吏的期间,他手下有一个刁猾的属员名叫景和,竟敢瞒着上司,暗中舞弊,接受贿赂。事后虽然被发觉而予以处分,但这件事却使得孔子感慨万千。他曾叹息着说:“正人易欺,我不想做官了。”

孔子在服丧期间,仍不断地钻研学问,并向郯子学官制,又曾习射于矍相(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之西),而慕名前来向他请教的弟子也越来越多。

孔子最景仰的人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周公名旦,周朝的文化大半是周公所创,他后被封于鲁,是鲁国开国先祖。

周公本来可以回到自己的封地鲁国,但是因为武王驾崩时,继位的孩子成王,年纪还小,周公不得不以叔父的身份辅佐他。因为这个缘故,周公就让自己的孩子伯禽去治理封地。

伯禽动身去鲁国的时候,周公训勉他说:“成王的年纪太小,我这个做叔父的有责任要辅助他。以我的身份、地位来说,无人能及,但是我仍得小心翼翼,在言行上尤其要注意,以免开罪贤士们而受他们的非议。当我正在洗头的时候,如果仆人通报说有客人来访,我就得立刻匆匆忙忙地擦干了头发,赶紧出去接见。有时候,正在吃饭,听说有人求见,我就得把刚送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马上去招呼他们。在事后,我仍然要仔细检讨,在言行上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或是招待不周。“今后,你回到鲁国去掌理国政,处处得谨慎小心,千万别以为自己身为国君,就骄纵放肆、狂傲悖理。你要礼贤下士,善待百姓才好。”

孔子对周公可说是敬慕、佩服之至,有关周公制定的礼仪、周公的著述等等,孔子无不尽心研究。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就经常梦见周公,可见他对周公的仰慕之情有多深。

孔子在服丧期满以后,已经是接近“三十而立”的人了。有一天,他对敬叔说:“我自幼就对周公极为仰慕,很想到周京(周武王开国时,以陕西长安作为京城。周平王的时候,为了避犬戎之乱,把京城迁到了河南的洛阳。这里孔子所指即是洛阳)去参观先王的遗制,并考察礼乐的源流。同时想顺便寻访老聃(即老子)。听说老聃博古通今,深晓道德的精义、礼乐的奥旨,足可当我们的师表。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同行?”

当时的规定,一般人民是不准擅自离开国境的,因为国势的强弱与人民的多寡有关。人民众多,则劳动力多,生产就会增加,一旦遇到战争,兵源也不虞匮乏。基于这个原因,孔子才会把前往周京的意愿向敬叔吐露,并邀约他同行。

现在我们来叙述一下敬叔和孔子的关系。当时鲁国有三大公族,孟氏是其中之一。孟氏公族中的孟僖子曾追随鲁昭公左右,颇受宠信。孟僖子临终之前吩咐他的两个孩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说:“孔子的年龄虽然不大,但他的学识和品德足以为人师表,你们要礼敬他,常常去向他请教,对你们一定有很大的益处。你们要牢牢地记住我的话。”

由于这一层关系,所以身为贵族的孟氏兄弟对孔子待之以师礼。而孔子也认为敬叔、孟懿子都是贤士,因此常常相约偕游,尤其是和敬叔之间的感情,更是日益深厚。

敬叔听孔子这么一说,立刻欣然同意,但是出国的事必须先禀明鲁君才行。

鲁君素知敬叔是个贤臣,孔子又是一个勤勉好学的贤士,对于他们准备出国游历的事欣然同意,并且颁赐马两匹、车一乘以壮行色。

从鲁国到洛阳,虽然只有几百里的路程,但是古代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便利,大多是靠步行。孔子他们虽然荣获鲁君颁赠车辆,不过,当年的车辆构造非常简单,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依然十分辛苦。孔子一行,在经过不少时日的颠簸后,终于抵达了洛阳。

洛阳是周朝的首都所在地,由于周朝已日渐衰微,所以洛阳已不若往日的繁华。不过,一切文物、典章依然存在,因为中国的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洛阳毕竟是一个文化中心,而且历史悠久,保存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宝藏,许多的学者、乐师等也都汇集在这里。知识链接古都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洛 阳

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唐大运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联翩,从洛阳东达于海,西至关陇,南下苏杭,北朔幽燕;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洛阳是文化的读本。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

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和敬叔到达洛阳后,看到巍峨的建筑、宽阔的马路,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当他们在旅店安顿下来以后,就迫不及待地到各处去参观。他们去瞻仰的地方,如同今天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里面陈列着各种典籍。当年还没纸张,因此没有所谓的书本,只是把文字刻在竹简上,将一片片竹简连缀成册,其中包括历史的记录,有医药、天文、农耕等等,数量之多令人惊讶。

最使他们印象深刻的是“明堂”的建筑。所谓“明堂”是周王在位时接见各国诸侯的地方,这座建筑真是宏伟异常,在正殿的四周墙壁上,绘有古圣天子尧、舜的画像,也有暴君桀、纣的画像。他们的仁政及暴政都记录在上面,目的是让后人有所借鉴。青铜鼎

在正殿中央的墙壁上,绘有周公辅助年幼的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情景。由于幼主受到周公的辅佐,施行善政,奠定了王朝的国基。孔子看了以后,不禁肃然起敬,周公的伟大,益发使他感叹不已。

接着,他们又亲眼见到许多先王、周公等圣人遗留的青铜制的鼎、壶,以及祭祀用的各种器皿,雅致庄严。孔子和敬叔一边缅怀古圣先贤的遗迹,一边慨叹着周室的日渐衰微,两人流连徘徊,不忍离去。

第二天,他们又去太祖后稷庙参观,在庙前的石阶上竖立着一个大小和真人相同的金属制的人像,该人像的嘴巴上用三根钉子封着,在人像的背上刻有“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几个字。

孔子回过头来对敬叔说道:“古圣先贤们都以‘言不顾行’为耻辱,因此训戒人们要三缄其口,出言必须绝对谨慎,我们应该多体会这句话才行!”

孔子和敬叔在各地参观告一段落以后,就连袂去拜访仰慕已久的老聃。据《史记》上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聃。《史记》

当时,老子担任保管文物、兼任记录历史的吏官,是一位极具名望的大思想家。知识链接老 子

老子(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聃(音dan,第一声),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老 子《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那时候才三十岁,而老子的年龄却比孔子大了一倍有余。孔子的思想当然较为积极,老子则是消极而厌世的。从他们初次见面时的一段谈话里,就可以看得出来。

孔子首先以充满自信的口吻,向这位前辈叙述自己的抱负,他说:“我看现在的风气一天天地败坏,人人只图利己,不肯行正道,若要拯救这种颓风,除了恢复古圣先贤的礼教外,恐怕没有其他的途径可循了。不知道老前辈的意下如何?”

孔子这一席话,积极和热情有余,但却不免略显急躁和自负。因为他毕竟是满怀救世襟怀的壮年人,在求知和修养方面,还需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以及在精神、内涵方面作更深一层的审察。老子虽然较为消极,但他对于人民的疾苦,确实深为同情;对文明的崩坏,也极表关切。

老子在听完孔子叙述时,不时摇头,表示并不赞许他的意见。当孔子讲完,等待老子的回答时,老子却慈祥、诚挚地告诉他说:“你所说的古圣先贤,早就物故,就连骨头恐怕都已腐朽成灰了,只不过留下一些话而已。你的理想固然没错,可是时代不同了,古人所谓‘良贾深藏若无。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就是说一个善于经商的生意人,他不会把所有的货品,都摆出来亮相,他只陈列出一小部分,看起来好像存货不多的样子。同样的道理,一个具有良好德性的君子,在外貌上看起来,也好像有点愚鲁。“因此,我奉劝你,千万不可带有骄气或操之过急,否则,徒然白白耗费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不会有什么结果。我能告诉你的仅此而已,你自己参酌吧。”

老子的这番训诲,对孔子来说确实获益匪浅。后来,孔子对自己的弟子们说:“我们都知道鸟善飞,鱼善游,兽善走。善走的兽类可以用网罟或兽夹来捉它,善游的鱼儿可以用钓钩来钓捕它,善飞的鸟类可以用弓箭来射它,唯有乘风云而升到天上的龙,却奈何它不得。自从我见到老子以后,我觉得他就像是龙一般的人物。”

孔子对老子非常地佩服,因此经常去向他请教。有一次,孔子和敬叔再度去拜访老子,他首先请教说:“久仰先生博古通今,精研礼、乐和道德,还请不吝赐教。”尧

老子说:“二位远道前来,以礼、乐和道德之事相询,说来惭愧,我对礼和道德,略知一二,至于乐嘛,自从尧、舜、禹、汤、文武、成康,直到现在,古乐和今乐,不知凡几,乐是宴飨时所必备,我不是乐官,没有深入地研究,不敢随便应付。我有好友名叫苌弘,他的祖先都是历代的乐官,他本人现在就是王朝的乐官长,以后有机会,我可以为你们引见,你们可以直接向他请教。”

孔子拱手作礼道:“多谢前辈的指点。敢问现今的礼,何以不及古礼?”

老子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周公辅佐成王所制定的古礼,在西周隆盛时,上下遵守,无敢不从。自从东周以来,王室衰微,以致诸侯争霸,各自称雄,古礼日渐泯没,如今已不堪闻问了,令人兴叹!”

孔子继续问道:“我们对于各种的礼制,未经名师指导,不能融会贯通,还请夫子指点一二。”“讲到礼制的问题,关系可真大得很呢。从前的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都是在位时秉礼,所以治道隆盛;而幽王、厉王由于在位时不能秉礼,以致遭殃。由此看来,礼制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治乱兴衰,怎能不加以警惕?“古代的圣王承天道以治人情,奉魔神以设教,故而制定了郊社(祭天地)、禘尝(禘是祭的意思,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馈奠(祭神的献物)、射飨、食飨等等礼制。”

孔子不解地询问说:“何以鲁国不行郊礼?”

老子告诉他说:“鲁国遵奉周公遗制,照例冬至是不举行郊祭礼的。”“请问郊社的意义是什么?”“简单说来,郊祭天,社祭地。若要详细叙述,却很复杂。古代帝王的郊祭,乃是祀祖以配天,因为天生万物,至于人,是本乎祖。郊祭的意思是报本反始,所以配上天,必定在冬至一阳生日举行。爵“郊祭是在冬至月、上辛日;社祭则行之于惊蛰月份,目的是祈祷农事丰收,称大郊祭,选定于南郊筑坛,名为‘圜丘’,另外还有天坛、泰坛等别名。至于所用的牲畜,郊祭用的牛,必须先豢养三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