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进化论(日本中小学生经典科普课外读物 系列累计畅销60万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09:04:53

点击下载

作者:长谷川英祐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进化论(日本中小学生经典科普课外读物 系列累计畅销60万册)

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进化论(日本中小学生经典科普课外读物 系列累计畅销60万册)试读:

关于作者【日】长谷川英祐

进化生物学家。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农学研究院准教授,隶属于动物生态学研究室。1961 年出生于东京,从小立志当一名昆虫学家。大学时开始研究社会性昆虫。毕业后进入民企,工作五年后赴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生态学。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性进化、形成集体的动物的行为等,尤其以对不工作的工蚁的研究备受关注。爱好是看电影、汽车、钓鱼、读书、看漫画。著有《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进化论》《不工作的蚂蚁的意义》《如何在缩小的世界中存活?》等。版权信息书名: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进化论作者:(日)长谷川英祐译者:安可ISBN:9787569930856出版日期:20190-08-01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自序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大到体型巨大的鲸鱼,大量的生物存在于地球之上。生物学上把相似的生物统一以“种”为单位分类。然而,目前全世界共有多少“种”生物,至今也很难给出确切的数字。

以人类身边的伙伴——昆虫为例,仅科学家记载在册的昆虫就已经多达175万种,实际存在的种类应该比这个数字还要多很多吧。倘若再加上细菌之类的生物,生物种数就更加没有头绪了。

总而言之,世界上的生物种数之多,超乎我们的想象。

那么,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呢?

生物学的研究目的之一便是揭示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生物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特性:所有生物都能够很好地适应各自的存活环境。

例如,生活在树叶上的蝗虫的身体以绿色为主,可以完美地与绿色的叶子背景融合,更难被天敌发现。生活在大海里的鲸鱼、海豚以及其他鱼类的身体都呈流线型,以便它们高效地拨开水前进,更加适应水中的环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有的生物都能适应所处的生活环境。

生物学中把这种特性称为“适应性”。

为什么生物会有适应性?研究这个问题,也是生物学的目的之一。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饶有兴趣地探索两个问题:为什么世界存在这么多种生物?为何这些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性?随着时代变化,人类的思考也在不停变化。

曾经,人们一度认为“生物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现在的样子,不会随着时间发生任何变化”;再后来,开始有了“生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观点。

后来人们把后面这种观点称为“进化论”。“进化论”是如何出现的?又是怎么被人类接受的呢?

现代的“进化论”可以将生物的多样性解释到哪种程度呢?

后来“进化论”又是怎样有了新的发展?

本书将尽可能简单、清晰地描述关于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性的进化论大冒险,为读者呈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生物的奇妙生态世界。

书中结合不可思议的生物生态,从科学分析“如何变、变成什么样”这一本质问题出发,逐步解说进化论的历史、生物的可能性与界限以及生物学的全新发展。

本书适合那些想了解生物多样性魅力的人,尤其是非专业人士。

如果你认为进化很有意思,但是又觉得很难,不妨跟我开启一场进化论的冒险之旅吧。进化论诞生前:且看神灵强大的技能!“进化”一词并非自古就有。“进化”这个词出现在生物学中也不过是250年前左右的事情。在此之前,人类认为“生物不会随着时间变化”。

当然,人们一直都想弄清楚世界上为什么有如此种类丰富的生物以及生物为何能够适应环境。于是,人们采取的处理方式是“给一个自以为是的说明,将问题暂且搁置”,而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

世上有很多原因不明的问题。

例如,对于古代人来说,人类为什么存在、太阳为什么会时明时暗、恶性疾病为什么会流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得而知。

即使现在也有很多不明所以然的问题。

为什么光的传播速度是30万km/s?与宇宙有关的各种定量(如(1)普朗克常数等)为什么一定是那个值?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人类来说,依然是未解之谜。

当遇到无法说明的现象时,如果想要找到解释的借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

那就是“召唤”,即把一切解释为全知全能的神灵所做即可。坏事或者可怕的事就可以当成神灵发怒。

每个民族都有创世神话。

人类无法解释世界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

但是,他们又想知道,于是搬出了神灵——世界是神造的。世界之所以如此,都是神灵的旨意。一旦信服了这种说法,就少了很多烦恼与困惑。然而,这样的说明事实上没有解释任何问题,反而给人一种强行编造理由的感觉。

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所以,生物呈现出的多样性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都是神灵的意图。人类产生了一种“且看神灵强大的技能!”的敬畏感。

基督教文化圈信奉全知全能的人格神,信奉基督教的人笃信世上的一切都是全宇宙唯一的神亲手创造的。欧洲社会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础之上,尽管科学是欧洲社会中很发达的一门思想,但据说科学兴起的目的其实是证明神有多么伟大,人们试图通过调查世界是如何发展形成的,以佐证神的能力。

每个社会文明都有关于创造神最初创造世界的神话故事。

讲个题外话,日本也有与国家诞生有关的神话。日本非常著名的起源神话中,父神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共同创造了日本。不过这个神话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据记载,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不知如何孕育国家而感到困惑,正当这时,他们看到一对正在交配的鹪鹩鸟,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大受启发,悟出了孕育国家的方法。

然而,世界存在之前,鹪鹩鸟是怎么诞生的也是个谜题。

无论如何,在进化论出现以前(西方世界),人们认为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都是由神灵创造出来的,而且从古代起世界就没出现过任何变化,一直以现在的样子存在并延续着。

一言以蔽之,进化论诞生之前,“进化”的想法并不存在。(1) 普朗克常数:一个物理常数,用以描述量子大小。(译者注)生存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生物

生物最初的形态与性质和现在完全相同,从未发生变化。

以上是进化论诞生以前的人们普遍的看法。为什么人们对于这样的想法,没感到任何违和?

原因或许多种多样,不过最可能的是经过数十年,“生物看上去并无变化”。

我小时候住在东京的郊区,那时家附近还有杂树丛,我经常去杂树丛里捕锹甲和独角仙。

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现在我用作研究材料的锯齿锹甲与我小时候的锹甲一模一样,何时、在何地、做什么等生态特性也没有变化。本书的读者当中,应该也没有人说自己的曾祖父不是人类吧(如果有,那真是抱歉)。

锯齿锹甲大约一年即可变成成虫,所以几十年间可以更迭几十代,然而其形态及特性看不出任何变化。几乎所有的生物在数十年的时间里都显现不出变化。以前人类的寿命有五六十年,这就意味着人在一生之中都无法观察到生物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前的人自然会以为“生物不随时间变化”。◆锯齿锹甲

况且,基督教的《圣经》记载道,地球最早诞生于数千年前,所有的生物都是神在那个时候创造出来的。对于虔诚的基督徒来说,怀疑这一说法就相当于怀疑神。因此,当他们看到几十年内不见变化的生物,认为几千年来都是这个样子也不足为怪。

就这样,进化论以前的生物观逐渐成形了。

不过现实是,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谓的“成长”或“老化”现象。

十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应该不一样吧?

看多年前的照片,应该会感叹“啊,那时候好年轻啊”“还是个孩子”等。人和其他生物都是一样的。鸟类有卵期、雏鸟、幼鸟、成鸟几个发育过程,昆虫也会经过卵、幼虫和成虫的成长阶段。

就连细菌也不是在分裂之后直接继续分裂,而是长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分裂。生物一生中一定会经历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说,生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为什么所有的生物都会成长?以分裂增长的细菌为例,如果不成长就分裂的话,身体会越来越小,因此细菌需要经历成长发育的过程。

或许有人觉得人不长大就孕育后代的话可能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出生的孩子如果不长大就继续繁殖的话,身体只会越来越小。所以,再次孕育与母体同样大小的个体时,在某一个阶段一定需要有“成长”的步骤。“生物一生之中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很长的时期里,人类信奉生物不变的理论。

究其原因,恐怕是人类认识的所有生物尽管在一生之中会发生变化,但是所生的孩子会变成与父母同样的形态,因而以“一生”为单位来看,父母与孩子之间并无差别。刚才提到的那些锯齿锹甲也是一样,即便经过几十年,都一如既往地从卵期孵化,再成长为幼虫,变成蛹,最终变成成虫孕育下一代。

人、鸟、马、鱼……

我们所知的所有生物都重复着这样的生命周期。

因此,古代的人坚信生物不变,尽管物种之间有差异,但同一种类会保持不变并持续地延续下去。毕竟我们一辈子没看到过一种生物变成其他种类的现象。

如果一种生物不经变化永远延续下去,“理论上”来说,世上多种多样的生物应该都是一个一个诞生的,而且其形态从未发生过变化,并能永远存续下去。“神创论”认为神创造了地球上的生物。生物从古至今不发生变化这一看法与人类观察到的事实一致,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而“科学理论”只要不与观察到的事实有出入,就可以视其为正确的理论。

人的一生会经历数十年,在其生涯或记忆之中,对比两三代人甚至数百年内的记录,也观察不到某些物种“变化”的迹象,所以生物一直都以现在的样子存在的假说才得以流传下来。跨世代的变化

但是,随着人们对世界的研究逐渐深入,“世界诞生之初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物,之后生物一直处于不变的状态”这一假说出现了很多站不住脚的地方。首先,人们慢慢发现“地球的历史比圣经所写的要久远得多”。《圣经》中提到从地球创造至今共六千年左右,但地质调查发现地球的年龄远远不止六千年,早在几十亿年前,地层就已经开始堆积。

此外,从古代的地层中发现了植物、鱼类等化石,随着地层变新,依次出现了爬虫类、鸟类、哺乳类的化石。

要想准确地解释这个事实,就需要认定地球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诞生,而且生物在从简单变得复杂。这种想法成了进化思考的萌芽。

但是这种学说遭到了“神创论”拥护者的反对。他们笃信神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就将世界创造成了现在的样子。也就是说,地球看似有几十亿年的历史,其实也是几千年前神创造世界的时候创造出来的表象,而且化石生物实际上并没有在地球上生活过。面对这种反对,人们无法通过原理进行反证,因而无法证明其错误性。即使现在,信奉“神创论”的人也持有同样的主张,对现今基于进化理论的生物观抱着否定态度。

再插句题外话,科学无法证明“××不存在”,只能在“有××”的前提下证明其真实存在。

例如,英国的尼斯湖多次有人目睹尼斯湖怪出没,但数次搜索均未发现尼斯湖怪。

但是,我们无法否定“不是不存在,只是没发现”的可能性。科学是无法证明“××不存在”的(“××”当中可以任意填入超能力、灵魂、尼斯湖怪、“万能细胞”STAP等)。

不过,随着人们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积累,出现了认为“生物或许一直在变化”的人。然而,仍然有一个事实阻碍着人类:据观察,没有生物可以变化成其他生物。

正如先前提到的锯齿锹甲的例子,人类所知的生物历经几十代(有的甚至几百年),未见任何变化。“生物即使跨世代也没有变化”这一观察到的事实不容否认。但同时,人类发现的生物化石也确实与现在的生物存在差异。

倘若化石生物并不是以化石的形式被神创造,而是以化石那样的样子存活过的话,就可以说明过去与现在的生物形态不一样。也就是说,生物会随着时间改变其形态。

我们先将“神创论”抛在一边,如果科学地考虑变化论,那就需要解开“生物究竟以什么样的机制出现了跨世代的变化?”这一谜团。

此外,既然认为生物都具有适应性,还需要同时解释上述机制“为何能产生适应性”。进化论的历史上,法国博物学家让·巴蒂斯特·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首次提出了勉强能够符合上述条件的假说。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拉马克(1743~1829)是比达尔文(1809~1882)活跃时期更早的博物学家。他是首个认为生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首次公开提出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性学说的学者。

这个学说被称为“用进废退学说”。较早一批的日本高中生物课本还包含“用进废退学说”,说明此学说是最早的进化学说,不过随着达尔文进化论得到证明,生物课本中的这一学说就被删掉了。

但是,就“进化论”的历史而言,拉马克先于达尔文提出的“用进废退学说”既有理论性又有完整性,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而且,从最新的生物学观点来看,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未必有误。关于这一看法,我会在后面进行论述。

他的学说非常简单:每个生物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这是非常明确的事实。拉马克得出这一结论的基础是:随着成长,生物会积累经验,而这种经验会对生物的形态及性质造成影响。

例如,锻炼身体的人肌肉发达,身体能够变得健硕,与不锻炼的人比起来“能做到”的事情也不一样。诸如此类后天获得的特征如果以某种形式传给后代的话,生物就会发生跨世代的变化。

而且,如果性状顺应需求产生并传承的话,特定环境所需的性状可以得到发育传承,不需要的性状会逐渐衰退消失。如此一来,生物有适应居住环境特性的原因也可以解释得通。也就是说,要想在环境中生存,生物就需要具备某些性状,并让这种性状发育之后将其传给子孙后代。这就是“用进废退学说”。“用进废退学说”清晰地解释了两点:生物随着时间变化并获取了多样性;各种生物都表现出了适应性。随后,人们为了科学地验证这一学说是否属实,以其为对象展开了研究。“用进废退学说”与“神创论”非常不同的一点是:“用进废退学说”是一种科学假说。它的关键之处在于生物通过体验获得的性状(获得性状)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这个学说从原理上来讲就是成立的。◆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脖子短的鹿为了吃到树叶,脖子发育得更长(长颈鹿)。

脖子短的鹿为了吃到树叶,脖子发育得更长(长颈鹿)。但是,动物即使通过运动让肌肉变得发达,在繁殖下一代时,孩子也不会天生筋骨发达,与不运动的个体的下一代毫无差别。经过多次验证,均没有得出可以支持获得性状的遗传结果。

道理上再说得通的理论,如果找不到可以佐证的事实,就无法承认理论假说属实。因此,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后,其科学假设的正当性并未得到认可。

但尽管如此,也不能否定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在科学史上的意义与价值。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人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只有那些验证过程中没有产生矛盾的假设可以保留下来。

此前,人们相信“生物是由神所创造且一直不会发生变化”,但这种说法无法通过科学得到验证;而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学说”兼具理论性和整合性,并且这种科学假说可以进行验证。所以,拉马克对科学界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

而且,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个理论在科学史上的意义,“用进废退学说”超越了“生物不进化”的思想,将“生物进化”摆上了科学的天平经受测试。对于“进化论是如何进化而来的”这个问题而言,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学说”无疑相当于“最初的进化论”,是进化学说研究史上一个巨大的里程碑。

在此之后,“进化论的大咖”——达尔文登上了历史舞台。达尔文的冒险与达尔文雀和象龟

达尔文之所以能称得上“大咖”级别,是因为他首次从理论及事实角度都没有矛盾地解释了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性原理,堪称世界第一人。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但遗憾的是观察到的事实无法证明他的理论,所以这一学说最终没能以科学假说的身份保留下来。

达尔文的假说包含什么内容?它的诞生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后面的章节我会详细讲述。达尔文理论是保留至今的“解释适应进化现象”的唯一假说。也就是说,人们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事实都在支持达尔文的学说。

达尔文的假说大约延续了250年,堪称兼具理论性和整合性并且符合事实的伟大发现。达尔文进化论在科学史上是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同样重磅的发现。

那么,达尔文的假说是如何诞生的呢?

1809年,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富裕家庭,年轻时候,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医生。在努力的过程中,他对生物产生了兴趣,开始观察并调查各种各样的生物。后来,有一本书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他看待事物的方式。这本书就是查理士·莱伊尔(Charles Lyell , 1797~1875)的著作《地质学原理》。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地质学的书。书中论述了高山等地形是如何产生的。莱伊尔认为高山、低谷等凹凸不平的地形并非一夜间出现的,而是慢慢变化、经过几百年的时间逐渐形成的。

尽管变化很缓慢,但是日积月累后这种变化就会很巨大。

达尔文换位思考,将这个过程想象到了生物身上。

即生物是否也在不断变化?生物的变化是否也经过了很长时间呢?我们之所以认为生物不变,其实是因为生物的变化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短时间之内根本注意不到。或许,读了《地质学原理》后,达尔文的心中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后来,达尔文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旅程。32岁时,达尔文以船医和船长旅伴的身份搭乘贝格尔号舰(HMS Beagle),开始了一段探险之旅。

这场旅行中,等待他的是他前所未见的各种生物。航海时遇到的生物让达尔文确信“生物是变化的”,并促使达尔文发现了生物进化的原理。

据说,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遇到的两种生物为他的“进化论”猜想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种是名为“达尔文雀”的小鸟,另一种是身材巨大的加拉帕戈斯象龟。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名字就能看出,这是一个集合了多个岛屿的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距中美洲厄瓜多尔海岸大约900公里的海上,与陆地相距甚远。

因此,达尔文产生了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生物不可能多次往返于大陆和各个岛屿之间后住在岛上,而是一次性进入群岛后,逐渐将分布范围扩大至各个岛上。达尔文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映入眼帘的是形态与各个岛环境相适应的生物们。

达尔文雀存在于各个岛上,但是每个岛上的达尔文雀的性状都有细微差距,尤其是鸟嘴的形状差别最大。有的岛上的达尔文雀鸟嘴细长尖锐,而有的则呈粗短的钳子状。

嘴部尖细的达尔文雀主要以虫子为食。它们可以巧妙地利用细长尖锐的嘴巴从树洞中把栖身于内的虫子啄出来。而嘴部短粗的达尔文雀主要以树的种子为食。形似钳子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鸟嘴能够巧妙地割断坚硬的树木种子。在鸟嘴形状各不相同的各个小岛上,达尔文雀吃的食物种类也非常多。

以上的观察结果显示,达尔文雀长着适应栖息环境的鸟嘴。但是,这个发现依然不能否定“神创论”。或许嘴部细长的达尔文雀和嘴部呈钳子状的达尔文雀刚好分两次飞到了岛上。

可是,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了身体很重完全不能游泳的象龟身上。象龟甲长1米以上,属于体型巨大的陆龟,以植物为食。

不同岛屿的象龟形态差别主要表现在龟甲前面的边缘处。草丛茂盛的岛上,象龟没有必要伸长脖子吃食物,所以龟壳前端边缘处不会鼓起来,象龟的体型表现为不能抬高脖子的构造。◆象龟龟壳前端边缘处的差异

但是,在干燥且草丛很不发达的岛上,象龟主要食用根部像木材一样坚硬的仙人掌类植物,因此龟壳前端的边缘处会严重鼓出来,以便象龟抬高脖子够到高处不像木材那般坚硬的部位。

象龟在形态上具备与环境完美契合的特征。象龟不会游泳,掉到水里便会死掉。因此,难以想象它们同达尔文雀一样,以不同的形态分多次进入各个小岛。那么,想象一下象龟是如何横渡岛屿的呢?或许是海面下降的时候走到了陆地,又或许是象龟乘着倒下的树木横渡了海洋?

如我们常识所知,仅靠这些事实与猜测,尚且不能说明生物出现了适应性进化。

因为将这些现象解释为“神创造达尔文雀与象龟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也与观察到的事实丝毫不违背。前面我们也提到过,“神创论”没有与任何事实相矛盾,正因如此,“神创论”也是一种理论上无法找到证据将其否定的学说。

无论摆出什么样的观察事实,只要一句“是神创造成这样的”,就能应付了事。无法用证据否定,其实说明了这种学说并不科学,它的真伪无法判断。现代物理学中,宇宙起源相关的假说也大概是一样的情况,所以都比较微妙。

言归正传,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神创论”,达尔文当然也是在这样的信仰中长大的。

那时候,人们尚未认识到生物是变化的,而我们现代人觉得理所当然的“进化”现象和关于进化原理的学说,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

打比方来说,达尔文也不过是在闭塞的深井底,望着目所能及的一小块天空,试图了解外面的世界。

世界上仅少数人具备特定的才能,他们面对无人了解的现象时,能够洞悉现象背后的本质,得出“或许是这样”的推论。达尔文便是如此,注定伟大的人物之一。

他在贝格尔号舰之旅中邂逅了达尔文雀与象龟等生物,尽管这次旅程并没有立即让他得出“进化论”的原理,却在达尔文心中为“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正如莱伊尔在《地质学原理》中的论述一样,达尔文的进化思想日积月累,最终以“自然选择学说”的形式面世。自然选择学说的发现

经过了贝格尔号舰的航海之旅,或者说是回到英国观察各种生物之后,达尔文慢慢坚定了生物会逐渐变化的理念。这个理念也可以解释从旧的地层到新的地层出土的生物化石为什么越来越发达。

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地说明生物如何变化,就称不上揭示进化原理的科学。后来,品种改良为达尔文带来了很大的灵感,促使他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当时,英国上流阶级流行让鸽子交配,来选拔具有特定性状的鸽子,配种后会产生新品种的鸽子。

鸽子通过交配与筛选实现了品种改良。同样的事情不仅用于鸽子,也用在了与人类亲密的狗的各个品种上。例如,吉娃娃和圣伯纳犬很明显就不是一个犬种。

另外,大家熟悉的金鱼就是从鲫鱼改良而来的品种。这些例子都明显地表明某种生物可以通过反复交配与筛选获取特定的性状,也就是说人为地重复筛选能够改变生物原本的形态。

达尔文基于品种改良的知识展开了思考。既然品种改良可以用人为筛选改变生物的性状,那么自然界中的生物岂不是也能被自然界的某种力量筛选并改变性状?

但是,自然界中的生物究竟是否会经历筛选的过程?

如果会的话,又是如何筛选的?

这是达尔文需要回答的终极疑问。

达尔文调查了大量的生物,着眼于“生物是如何诞生发育的”,突破了这个难关。生物并不是以单一的个体存在于自然界中,同种生物通过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繁衍后代。也就是说,生物是以具备同样性状的所谓的“物种”集团生存的。

而且,生下来的后代有很多,并不是所有后代都能发育长大。有病死的,有被其他生物吃掉的等,最终能长到成年的个体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此外,后代之间的性状也有微妙的差异。这一点在动植物身上可能较难看出来,但是在人身上就很明显,每个孩子的长相不同,跑得快慢、力量大小等都不一样。从不同个体性状不完全一样的角度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动植物也是如此。

相信你已经很清楚了。

数量众多的后代之间存在微妙的差异,他们之中只有一部分个体能存活下来,因此,在生物成长的过程中,只有性状完全适应环境的个体才会通过筛选。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发现过程。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前面的重点。

每个生物都有很多能够交配的同种个体。生物交配可以孕育出很多后代,但其中能长大发育成熟并存活下来的个体只有一部分。后代之中比其他个体更适应当下环境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因此,经过总结得出,较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

由于众多后代中只能存活一部分,所以为了存活下来,生物之间会形成竞争。这种现象称为“生存斗争”。“生存斗争”与品种改良的原理完全相同,不断重复之后,“性状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会不断增多。于是,生物的平均性状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加适应环境。这就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旨。

此外,还有一点没有解释。

用来指摘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一个有力论据是“亲代通过体验获得的性状不会传递给子代”。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如果筛选出来的性状不会传给下一代的话,那么无论多有利的性状,到下一代的时候都会从生物集团中消失。这样就无法推导出生物一直在变化。

聪明的达尔文当然也发现了这一点,并准备了妥善的答案。

当时人类还没有发现遗传的原理,但是孩子天生与父母长得像,达尔文从这个事实出发,认为生物的性状可以遗传,且遗传所得的性状便是通过“自然选择”产生的适应性进化。

我认为,严谨的理论结构表现出了达尔文的性格和伟大。达尔文按照顺序一步步构筑起自己的理论,使得人们对于生物的理解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终生物进化这座“大山”的真面目才逐渐显现出来。《物种起源》的发表与反响:去神化

但是,达尔文的学说一直没有得到发表。人们对其理由有多种猜测,其中一个便是“因为自然选择学说下的进化假说不需要神的存在”。

在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神创论”的社会中,仅从理论上以“假说”的形式发表不需要神存在的学说非常危险。虽然不至于像提倡“日心说”的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一样遭到宗教法庭审判,但是没有证据就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话,很容易被贴上不畏惧神的异端者的标签,导致不利的后果。

性格谨慎的达尔文进一步观察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继续对比研究观察到的事实与“自然选择学说”是否矛盾。当然,他的研究并不是完全保密的。据说,达尔文向关系要好的科学家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并展开了议论。

经过了一年又一年,就在即将迎来五十八岁生日时,达尔文收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一位名为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的年轻探险家在英国的科学杂志上投稿,发布了与“自然选择学说”持有相同观点的论文。据说这一消息是达尔文的好友告知他的。此时,历经数十年谨慎研究的达尔文不得不有所行动。

1858年,自然选择理论作为华莱士的共同论文一并在伦敦林奈学会发表。1859年,“自然选择学说”以著作《物种起源》的形式公开发布。

以现代标准来看这个故事,可能会觉得达尔文有些狡猾。在科学界中,首次写出论文的人才是首任发现者。如果严格套用这个原则的话,自然选择的发现人不是达尔文,而是华莱士。也有人凭借这个事实,认为达尔文剽窃了华莱士的研究成果。但是,达尔文表明针对这件事情与华莱士交换过很多次意见,并取得了华莱士的许可。

此外,达尔文与华莱士不同的是,达尔文观察了数量庞大的生物种类,严密地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可以有力地解释生物进化现象。《物种起源》可以说是达尔文进化思想的集大成著作,内容非常具有说服力。

达尔文不仅给出了支持学说的事实,同时也列举了自然选择学说可能解释不了的现象。例如,蚂蚁和蜜蜂之中,只有女王产卵,工蚁和工蜂不能产卵。“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无法解释不产后代只工作的性状如何传递给下一代。即使是科学家,也很容易回避与自己学说相悖的事实,但是达尔文非常诚实地正视了这个事实。在《物种起源》中,他提到自己的自然选择学说可能无法解释蜜蜂与蚂蚁的存在。

达尔文的态度与著作内容足以让人们对“自然选择学说”有一个充分的认知。据说,后来华莱士赞扬达尔文才称得上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倡导人。

顺便提一下,现代进化理论中认为蜜蜂与蚂蚁中的工蜂与工蚁都是女王的后代,掌管它们不产卵、只工作的性状的遗传基因存在于女王的身体中,基因能够通过女王遗传给下一代。也就是说,蜜蜂与蚂蚁是通过血亲实现的自然选择。

总之,《物种起源》掀起了一阵热潮。无论如何,达尔文的“进化论”里没有代入神的存在,充分说明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科学界很快承认了达尔文清晰的理论,但是普罗大众对其理论仍然是半信半疑。

尤其是和教会有关的人士对达尔文的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号称《物种起源》是亵渎神灵的谣言。教会奉行“人是神创造的生物里最崇高的存在”的教义,达尔文的理论揭示了一种与教会教义完全不同的生物观。如果达尔文的学说正确,恐怕人都是从猴子变化而来的,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存在。

人们从心理上对达尔文的理论有很大的抵触,当时的报纸还刊登过揶揄“进化论”的讽刺性画作——在猴子的身体上画上了达尔文的脸。尝试展开行动的教会不断批判进化论,终于达尔文迎来了教会与进化论拥护者正面对决的时刻。

会场上人满为患,聚集了众多听众,代表教会的牛津大主教塞缪尔·威尔伯福斯(Samuel Wilberforce)登场了。他煽动群众道:“诸位,根据进化论,我们是丑陋的猴子的子孙。你们能承认这样的说法吗?不能吧!”

当时达尔文染病,达尔文的友人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以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身份参与了辩论,人们将其称为“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反驳塞缪尔道,“我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猴子做祖先,也不愿要一个愚昧无知、在庄严的科学会议上只会嘲讽挖苦的人做祖先”。

平时听够了教会傲慢说教的听众们对赫胥黎的辩论大为喝彩。这次事件顷刻在群众之间传开,达尔文的“进化论”逐渐开始被社会所接受。遗传的发现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完美解释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现象。但是,这个学说不过是一种预测(定性预测),预测“可以观察到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变化”。为了严密地检验一个理论的科学性,需要先行预测(定量预测)在某个力量作用下,调查对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方向如何,此外,还需要验证预测与观察事实是否一致。

从这个角度来看,达尔文时代的“进化论”充其量只是一个尚未成熟的理论。因为达尔文还没有发现定量预测所需的必要条件。

通过不断研究,人们发现自然选择产生适应性进化必要的因素有以下三点:

1.进化的性状从亲代传到子代(遗传);

2.每个个体之间的遗传性状会有所差异(变异);

3.根据差异,个体存活的难易程度及其后代存活的难易程度会有所差异(选择)。

当这三个要素均具备时,生物便会自动进行适应性进化。其中,“遗传”尤其重要,是进化发生的绝对条件。

达尔文时期,仅从子代与亲代性状相似推测出发生了遗传现象,但是,达尔文并不了解其中的原理。

在一定的条件下,生物的一个世代可以进化到什么程度(形状是否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和选择能力强弱的影响。根据子代和亲代的相似程度、个体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的量化程度,就能决定生物的一个世代会发生多大程度的性状变化。

如果某种性状的数量几乎没有传给后代的话,即使有很强的选择作用,性状也不会发生变化。进化现象被记录为性状的量变,所以要想从理论上调查是否发生变化,需要预测变化的量。为此,人类必须等待遗传规律被发现。“遗传规律”是由孟德尔发现的。孟德尔是一名牧师,他通过豌豆杂交来调查生物的各种性状如何遗传给后代,并发现了有名的孟德尔定律。其内容如下:

1.分离定律:每个个体的性状存在于一对遗传基因上,当配子(卵子或精子)形成时,两个基因互相分开,分别进入一个配子中。

例如,“表皮光滑”ד表皮褶皱”的豌豆亲代,产生的“表皮光滑”的配子与“表皮褶皱”的配子比例为1:1。

2.显性法则:如同豌豆有“表皮光滑”和“表皮褶皱”之分,同一形态上性状有差异的亲代杂交后,子代会产生表现出来的性状(显性)和隐藏的性状(隐性)。

例如,“表皮光滑”与“表皮褶皱”的豌豆杂交后,后代个体会显现出“表皮光滑”的性状。

3.独立分配定律:支配不同形态的遗传因子会独立传给配子。

例如,“表皮光滑”ד表皮褶皱”的豌豆亲代,“表皮光滑”的配子与“表皮褶皱”的配子比例为1:1,但是“红花”与“白花”性状的遗传基因不受该比例的影响。

也就是说,有“表皮光滑”“表皮褶皱”遗传基因的豌豆中,一半是“红花”、一半是“白花”。其结果就是,“表皮光滑、白花”“表皮光滑、红花”“表皮褶皱、红花”“表皮褶皱、白花”的比例为1:1:1:1。

孟德尔通过周密的分析,发现了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基因支配着生物的性状,每种性状对应一组(两个)基因,配子形成时,其中一个会分别传到配子中。这个基本原理引出了“孟德尔的三个定律”。孟德尔将研究结果整理成论文,积极地寄给了杂志。

但是,他的研究成果没有被承认。至少在他有生之年,世人没有认可。论文没有引起关注,孟德尔倍感失意,直至去世论文都未曾公布于世。

19世纪90年代后期,孟德尔去世之后,完全独立的三个研究小组再次发现了“孟德尔定律”。他们得出报告以后,人们方才意识到孟德尔论文的价值,孟德尔也终于迎来了被认可的一天。

如今,孟德尔定律出现在了所有的生物教科书上,成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点之一。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原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生物,只适用于包含人类在内的“二倍体生物”,即有两组遗传信息(染色体组)且从头到脚都是由遗传信息决定的生物。◆孟德尔定律(以豌豆为例)

很多生物都是二倍体。二倍体生物的染色体组里,只有一组会传给卵子(来自母体)或精子(来自父体)。然后,卵子与精子结合,再次形成二倍体的个体。

孟德尔发现了阐释“自然选择学说”所必要的遗传机制。后来,科学界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认为生物各种各样的性状均由各个传给后代的遗传因子(=基因)决定,基因支配的性状会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产生进化。

而且,人们通过了解基因如何组合、组合时以什么样的性状显现,就能调查染色体组合(基因型)及其显现性状(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显性法则中,不同基因进行组合的时候,某一方的基因性状会完全显现出来,不过也有出现中间性状的情况。

例如,豌豆“红花”和“白花”染色体组合后,花朵会变成粉色。一定性状的个体在什么程度时更容易保留后代?自然选择据此作用于每个个体,所以可以认为能显现不同性状的基因被保留了下来。

遗传机制日渐明朗,使得人类能够以基因频率的变化来分析生物每一代的进化程度。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交配种群的所有遗传基因中研究基因(例如红花)所占的比例。一半是红花基因的话,则基因频率为0.5。

这种理论被称为“种群遗传学”。根据“种群遗传学”,可以通过基于遗传规律和自然选择的基因频率变化来衡量进化的程度。

不过,依然有人类尚未明确的事情。

如果基因一直不变的话,种群中就不会出现变异。也就是说,进化的三大条件之一“变异”就不存在了,进化也就不会发生。

那么,变异从何而来?

变异是如何产生的?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需要了解基因的本质。遗传基因的本质

孟德尔的研究表明,生物的性状会伴随着特定的基因遗传给后代。那么,下一个大问题就是——“遗传基因究竟是什么?”

根据“自然选择学说”,接受选择的种群中存在多种性状的个体(即变异)。这些变异是如何在种群中产生的呢?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自然选择只会让种群中特定的个体(适应环境的个体)繁衍后代并保留下来,因此变异现象应该会逐渐减少。

那么,如果变异总归会消失的话,进化是否会停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人类需要了解遗传基因到底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机制促使变异产生?

很多生物学家埋头苦干,向“遗传基因由何构成”“遗传信息如何传给后代”这两大生物学疑问发起了挑战。

最终,人们通过病毒实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可以在细胞内进行大量自我复制。病毒的核酸(DNA或RNA)被蛋白质外壳包围,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所以无法独自进行自我复制。因此,病毒是否属于生物,目前仍在争论。

病毒在感染的细胞内大量复制,破坏细胞。在自我复制的过程中,病毒的遗传基因会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构传递信息。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所以遗传基因的本质有如下三种可能性:

1.核酸;

2.蛋白质;

3.核酸和蛋白质。

美国微生物学家阿尔弗莱德·赫尔希(Alfred Hershey,1908~1997)和他的学生玛莎·蔡斯(Martha Chase,1927~2003)通过一个巧妙的实验验证了遗传基因的真面目。蛋白质内含有“硫离子(S)”,核酸内不含硫离子。于是,赫尔希与蔡斯用具有放射性的“硫离子(S)”标记了蛋白质,同时用放射性的磷酸标记了核酸,然后让病毒感染细胞后,将培养液离心分离。

细胞的重量远远大于病毒,所以很快就能沉淀。而病毒很轻,很难沉淀。通过调节离心分离的强度,就能让细胞与病毒分离开来。

只要分析沉淀的细胞含有哪种放射性物质,就能确定进入细胞内的遗传因子是核酸还是蛋白质(或者两者都有)。

结果发现,感染细胞中包含的是DNA。以此证明了“遗传因子是DNA”。尽管说明起来很简单,但是从无到有思考可行的方法并付诸实践却不是一件易事。

高中的生物课本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但是,要想以教育的手段培养出优秀的科学家,或者让一般大众爱上科学,需要让人们知道那些留下伟大科学成果的人们“实现的这些实验历经了怎样的过程”。从这一点来看,教科书的内容显然还是略显枯燥。

不管怎样,人类发现了遗传因子是DNA的事实。下一个目标就是揭秘DNA的构造以及遗传信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于DNA的什么位置。

当然,很多科学家都向这个课题发起了挑战。当时确定物质结构所用的方法如下:用放射线照射需要确定结构的物质,用X射线胶片捕捉弹回来的放射线的影子,通过分析影像图谱来分析物质结构。

这个方法非常考验摄影技术。如果拍不好的话,就无法推测出正确的物质结构。当时,美国的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和英国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潜心钻研,成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尤其是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她的摄影技术非常精湛。不过,据说她性格比较怪异,不太受周围人喜欢。有一天,找不到灵感的沃森造访了富兰克林的研究所。那个时候,沃森设想DNA可能是“三股螺旋结构”,由三条长长的、连在一起的锁链缠绕在一起。

沃森造访富兰克林研究所的时候,富兰克林恰好不在。据说,沃森拜托在场的富兰克林的同事,向他展示了富兰克林拍摄的照片。通常没有人会给有竞争关系的研究人员看照片,但富兰克林的同事跟她关系并不好,所以就将桌子上的照片指给了沃森。

沃森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没来得及打招呼就折返回去,并将刚刚看到的信息写在了笔记本上。不久后,沃森与英国的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联名发布了一篇关于DNA结构报告的短论文,发表在了著名的科学杂志Nature上。这些发生于1953年。

就这样,DNA的双螺旋结构公之于众,一根链条上排列分布着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四种碱基,另一条上的碱基分别与之对应,按照“A-T”“G-C”的对应顺序排列。

沃森他们认为遗传信息可能是由碱基的排列顺序来表达的。

沃森与克里克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也有人通过上面的事例,认为他们剽窃了富兰克林的研究成果。尽管真相我们无从知晓,但这些有血有肉的科学家轶事可以让我们与科学更近一步。

2014年12月,沃森拍卖了诺贝尔奖的奖牌,以475.7万美元落槌成交。

最后一个尚未解开的疑团是4种碱基的排列方式如何决定遗传信息。

前面已经提到,DNA由A、T、G、C四种碱基形成的长链组成,呈现两条长链反向吻合的构造。两边的锁链按照A-T、C-G的方式组合。◆DNA的构造(双螺旋与ATGC)

这种关系叫作“互补”关系,总之,“两侧的长链保存的遗传信息一样”。例如,一边的长链是“AGCTGCTA”,那么另一边就是“TCGACGAT”,两边互补地保存了同样的遗传信息。

人类已经证实遗传因子的本质是DNA,并推测出碱基的排列或许代表了遗传信息。同时,人们发现由蛋白质构成的酶控制着生物体代谢之类的化学反应。酶能够调节化学反应的速度,从而在生物体内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使其维持生命活动。

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连在一起的长链。DNA的碱基有4种,每个碱基对应1种氨基酸的话,只能指定4种氨基酸。两个碱基对应1种氨基酸的话,最多只有“4×4”=16种氨基酸。但蛋白质实际用到的氨基酸有20种,因此至少也是3个碱基对应1种氨基酸。

于是,科学家们通过把碱基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而人工合成DNA,然后通过使其合成蛋白质的实验,来调查DNA如何保存遗传信息。例如,碱基序列为“AAAAAAAAA”的DNA形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为“苯丙氨酸-苯丙氨酸-苯丙氨酸”。

再将碱基序列调整为“AATAATAATAAT”,氨基酸顺序为“白氨酸-白氨酸-白氨酸”;如果碱基序列是“AAATAAATAAATAAAT”,则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就会变成“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重复)”。

可见,一个氨基酸是由三个碱基组合(密码子)决定的。

就此,人类解开了遗传的谜团。

4种碱基每三个一组,总共有4×4×4=64种排列方式。科学家调查了所有碱基序列,弄清楚了每种碱基序列所对应的氨基酸,而且还发现DNA含有对应开始读取氨基酸的密码子以及停止读取的密码子。

就此,促使生物进化的遗传之谜已经解开。DNA是控制遗传的物质,其中碱基的排列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性状的表达。这就是遗传的原理,DNA中碱基排列方式的差距使得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而自然选择应该就是通过作用于这些差异,来引发生物的适应性进化。

关于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还有一点尚未明确。

如果自然选择只保留特定的基因型的话,生物应该会停止进化。要想持续进化,就需要不断给种群提供新的遗传变异。而且,这些变异应该发生在DNA的碱基序列上。

那么,什么样的机制导致了基因变异,从而形成了性状上的个体差异呢?倘若明确了这个问题,人类就能科学地解释自然中的生物进化一直在持续。

人们通过对果蝇的放射线照射研究,了解了特定种类生物体内出现遗传变异的原理。

当用放射线照射果蝇后,子代出现从前没有的性状的概率很高,而且这种特性还会遗传。而普通喂养的果蝇出现这种变异的概率极低,但是用放射线照射后,变异果蝇的出现概率就会大幅提升。

为了便于研究变异过程中的遗传机制,科学家创造了性状各式各样的果蝇。于是,出现了小翅、白眼、无眼、八只腿等五花八门的果蝇。这些变异现象被称为“突变”。“突变”产生的原理日渐清晰。其中,很多是所谓的“点突变”,即密码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对应的碱基组)的三个碱基中,有一个碱基发生变化,导致氨基酸变为其他种类,引起个体性状变异。

细胞分裂的时候,DNA的双螺旋解开,每条螺旋结构会以各自的碱基序列为原型,复制出一条与原来双螺旋结构相同的单链。变成两条的染色体组分别进入细胞后,形成与原先相同的细胞。

此时,如果与碱基原型不对应的碱基错误地进入螺旋链中,下次复制的时候便会产生与错误碱基相互补的碱基,导致新的碱基序列和原来DNA的碱基序列出现差异。

也就是说,一个失误被拷贝,使得生物产生了突变。

DNA的结构及基因复制的原理被揭晓以后,进化如何产生必要的变异也日渐清晰。由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变化时,蛋白质(酶以及性状的原料)的功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因此形成的个体性状会与以往的形状有所不同。

密码子上出现的碱基替换会遗传给子代,这一点满足了进化的三大条件之一——“遗传变异”。

诸上所述,DNA的突变带来生物性状的变异,而自然选择会作用于变异体之间,推动进化。此外,由于变异体是不断供应的,所以进化永远不会终结,且处于一直持续状态。就此,人类关于进化的了解基本达到完成状态。“综合进化论”的诞生

从拉马克提出“进化”理论、达尔文揭晓进化原理之后,又经过了很长时间。人类探索出了遗传原理和基因的真面目,而且弄清楚了基因复制机制下变异的原理,于是,“进化论”融合了这些新的知识,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综合进化论”诞生了。综合进化论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达尔文进化论尚未明确的遗传机制等理论,刷新了进化论的知识体系。

综合进化论以全新的知识印证了进化的三大原则:

1.由DNA形成的遗传基因会传给子代,记录在基因上的遗传信息以生物性状体现出来,从而使性状得以遗传(=遗传);

2.DNA复制时,碱基导入出现错误,改变碱基序列,于是合成的氨基酸链的序列也产生变化,导致表达出来的形状与亲代有所差异(=变异);

3.遗传变异产生的变异体之间,可以传递给后代的DNA的复制能力参差不齐,其中复制数量多的变异体能够进化(=选择)。

简而言之,人类试图利用从DNA角度还原遗传基因的行为,来理解进化的全过程。

科学主张“尽可能简单、没有多余假定(即特定条件下的假定)的说明是最好的说明”,这就是所谓的“最节约理论”,是贯彻科学思想的一大原则。

从“最节约理论”的观点出发,只用DNA的行为就能解释进化的“综合进化论”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是一种很容易接受的理论。

此外,还有一种叫作“活力论”的本质性理论,认为“生物具有特殊的本质,即该进化的时候就进化了(有目的的进化)”。与这种本质论相比,“综合进化论”并不需要“对本质进行特定的假设”,是一种更有优势的科学性解释。

另外,“本质论”是人类在对事物进行科学思考时不可避免的问题。正如刚才举的例子,如果生物之间存在任何跨世代的本质,且生物会在应该变化之时变化,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对生物进化的一种说明?

其实不然,这种解释并没有说明任何事情。

这种解释与“神决定一切”的言论没有任何区别,不过是将“神”一词换了一种说法,改为了“本质”。

而科学性的说明不会掺杂诸如此类的神秘力量,科学是一门阐释现象如何、为何发生的思想。如果将问题统统丢给“本质”一说,其实就相当于放弃了科学思考。

但是人类喜欢本质论,甚至可以说是钟爱。

每个生物中都有能够佐证“本质论”的本质。

假如觉得“生物”这个词违和的话,不妨将其换成“每个人”,这样几乎大家都能理解。

但是,即便是“每个人”,对于刺激的反应模式也可能因人而异。人脑非常复杂,经历不同,反应模式也会不同。

我们很可能只是将反应模式的多样性称作了“人格”。

其实,不单是人,机器也携带着类似的个性。想必经常开车的人一定感同身受,即使是同一种车型,每辆车开起来的感觉也不一样。最近,还听说过有的小孩对家里的扫地机器人恋恋不舍,不忍换新。

多数机器都是由很多个部件组成的,一个个有着细微差异的组合体各具特性。同样,人的个性也是在本质的驱使之下形成的。

人们将这一“本质论”进一步扩大化,类似狗、人之类的“物种”均蕴含各自的本质,其本质维持了“物种”的存在。换言之,也有人认为“物种”是有实体的。即使现在也有很多人持有这样的看法。

达尔文就“何为物种”,与当时信奉“本质论”的分类学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达尔文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物种”实体,而是个体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会形成新的“物种”。达尔文否定了“本质论”,主张不存在所谓的“物种”的本质——神秘力量等因素。当时的分类学家与达尔文处于彻底对立的状态。

有趣的是,达尔文说明“进化论”的著作虽然以“物种起源”为标题,但里面并没有涉及任何有关“何为物种”的主题。“本质论”是一种人们很容易接受的理论。据我推断,人类在成为人类以前过的是群居生活,或许人们将群体的行为模式理解为“人格”,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才会对生存更加有利。因此,人类才会展开本质性方面的思考。

这一推论的科学性可以得到验证。例如,具有群居性特质的动物相互之间经常交流,将其和独居动物对比,只要比较能否设想出它们个性背后的本质即可。如果只有群居动物适用“本质论”,抑或更容易适用“本质论”,那么就能说明本质主义是伴随着群居性进化而来的一种性质。

而科学性的思考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不断与“本质论”斗争。

我们可能很难相信,美国至今仍有很多人信奉“神创论”。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面向科学家的书,内容都与“如何打倒神创论”等有关。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与本质论无关、仅用物质方面的根据就能阐释进化原理的“综合进化论”被更多喜爱科学思考的人们所接受。

因此,“综合进化论”瞬间一跃成为“进化论”的主流学说。至于它的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要提进化论,就绕不开综合进化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