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玩的小技巧大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18:44:57

点击下载

作者:连山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学玩的小技巧大全

心理学玩的小技巧大全试读:

前言

心理学的技巧是指利用心理学的相关原理、效应和方法等影响和诱导对方,以在与人博弈的过程中获得胜利的方法和手段。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心理学的目的在于运用巧妙的策略,而不是分析。若想在人生的较量中成为赢家,实现或保护自身的最大利益,就不能不懂一些心理学的方法与技巧。

从日常生活到人际交往,从营销策略到军事政治,凡是人类所及之处都能找到心理学技巧的影子。一个人可能不知道心理学的技巧为何物,但他一定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过它或被它所影响过。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他人打交道,或竞争或合作,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深受心理学的影响。曹操说了一句“前面有梅林”就能让原本口渴的将士口生津液,莫非他给将士施了什么魔法?为什么吃不到的葡萄就觉得它是酸的?为什么男女在一起干活的时候,你会觉得有很大的动力?为什么在情人的眼里再丑的人也如西施一般?为什么连续的阴天会让你闷闷不乐?为什么有人会见死不救?在法庭上作证的证人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吗?“眼见为实”有心理学的依据吗……所有这些莫不与心理学的技巧息息相关。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呢?也许你经常会为即将出现的预感不妙的事情焦躁不安、忧愁满怀;也许你经常为不顺心的事情和爱人、情人、父母、同事吵架;也许你时常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成现实,并伴有幻想性谎言的表现;也许你做事特别认真,时常陷入反复思考的困惑之中,比如,花一上午时间去核对已经写好的账单,一整天都在担心自家的防盗门是不是没有锁好,或者反复思考诸如“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之类的问题;也许你将轻微的不适看成严重疾病,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你会将自己身体上小小的不适当成严重的疾病,怀疑自己也许得了某种恶疾……所有这些其实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技巧得到解决。

商场中,很多营销活动玩的也是心理学技巧。一个产品还没有上生产线,大师们便聚在一起商量它的定位、卖点,考虑它的通路、终端,苦心酝酿着它的传播表现,怎样才能富有刺激,打动消费者。甚至在产生一次消费之后,使用怎样的手段使消费者能够重复消费,解决产品的认知度,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将产品深植于消费者心中,逐步形成所谓的品牌影响力。商业技巧的设计者,就像悬念电影大师希区柯克一般,一步步在给人们设置陷阱,坑越挖越深,让你想跳都跳不出去,这就是高级技巧的魅力所在。我们明知垃圾食品的害处,却依然被其吸引。明知大部分的保健品是所谓的“精神食粮”,却依然一次一次地买回家献给父母和孩子。不得不承认,国际上的知名品牌是技巧的设计高手,它让你心甘情愿地掏空钱包,又让你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军事上,也有很多利用心理学的技巧获得成功的案例,空城计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他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时,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诸葛亮将心理学的技巧玩到极致,足可见其威力。

总之,心理学的技巧无处不在,它是一种神奇的智慧,自古至今,从战场到商场,从工作到生活,心理学的各种技巧充斥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能够掌握心理学的智慧,你会发现每一件让你头痛的事情都能够借用心理学的力量将其解决,并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一旦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将心理学的技巧运用得游刃有余,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古今中外,会使用心理学技巧的都是能者、赢家,不会使用的必然会被淘汰出局。序章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什么

说起“心理学”,很多人会感觉神秘莫测。人们甚至会想起许多所谓诡异的东西来试图勾勒心理学的大概模样:魔术?意念控制?乾坤大挪移?黑洞……

心理学对许多人来说,的确是一门神秘诡异的学问,觉得看不见、摸不着,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实际上,这些都是人们的误解。心理和心理现象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着的,是人类生活和生存固有的。可以说,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心理学的历史虽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心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出现却是在1502年。有一个塞尔维亚人叫马如利克,在这一年首次用“Psychologia”一词发表了一篇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此后过了70年,一位名为歌克的德国人又用这个词出版了《人性的提高,这就是心理学》一书,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以“心理学”这一术语发表的书。

在希腊文中,“灵魂”也有呼吸的意思。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生命依靠呼吸,呼吸一旦停止,生命也就完结。随着心理探索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也就变成了心灵哲学。在中国,人们习惯认为思想和感情来源于“心”,又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所以用“心理”来总称心思、思想、感情,等等,而心理学则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人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心理现象。通常说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都是心理现象,也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它古老。说它年轻,是因为心理学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包含在哲学中,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它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

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业余心理学家。当你才三四岁的时候,已经会揣摩别人的心思了,你懂得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你甚至还会略施小计,提供错误的线索误导他们。妈妈生气的时候,你能从她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出来,而乖乖地停止胡闹;一旦发现妈妈雨过天晴,你就又提出你的小要求了。作为父母,则知道如何正确地实施奖惩以纠正你的不良行为,使你养成良好的习惯。所有上述这些现象都是基于对他人心理的观察和推论。也就是说,每个正常的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思维和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推测。这就是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所努力研究和解释的内容之一。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为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人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心理活动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人类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自人类文明发展以来,就已经开始了对人的心理的探讨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医学、教育和文艺理论等许多著作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是19世纪的事。今天,心理学已是具有100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了,诸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商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咨询心理学……都是心理学庞大科学体系中的成员,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会继续增加。消除对心理学的误解

在日常生活中,当提到心理学时,一般人总觉得有些神秘。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心理学却能把大家认为不可知的“心”都知道了,这其中一定有特殊的门道,有奥妙诀窍。有的人因此会认为心理学是一门了不起的“测心术”,更多的人则可能是半信半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心理学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

误解1:心理学家知道我在想什么

现代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但一般人对它却常有很大的误解。“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你说说我现在在想什么?”当有人得知某人是心理学专业的时候,他们常常会好奇地提出这样的疑问。

其实心理活动并不仅仅是指人当下的所思所想,它包含更丰富的内容。而心理学家也无法一眼看穿你的内心。

大多数人都对心理学存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心理学家能够看透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的内心活动,认为“研究心理”就是揣摩别人的所思所想。

对心理学家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即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心世界,但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具有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内心。

误解2: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另外,这种误解可能是缘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国内的电影《双雄》中的黎明,他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人催眠,并替他办事。因而人们就认为心理学家能催眠。其实,这些影片描述的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纯粹是艺术虚构或商业炒作。

对上述观点的正确理解是:

催眠术只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令患者凝视发光物体会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因此另创了“催眠术”一词。但催眠的内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催眠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人彻底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诸如晃动的钟摆和闪烁的灯光等某个小东西上,引导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中的星空等,然后诱发出昏睡状态。催眠前要先测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此类人的催眠治疗效果较好。在催眠状态下,人会按照治疗师的暗示行事,可能会有不良副作用,因此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催眠师来实施。

催眠术并非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运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国外,催眠术常用于帮助审讯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状态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况。现在,很多司法心理学家认为催眠状态下的问讯有诱导之嫌,很可能使嫌犯按着催眠师的暗示给出所希望的但并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对此持反对态度。

误解3: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是非正常的人

很多人都说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可能还有过思想斗争:“去还是不去?人家会不会认为我是精神病?朋友知道了会怎么看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所以与心理学有干系的非专业人士都不正常。

之所以会有如此看法,一方面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人比较内敛,有了心理困扰倾向于自己调节,如果放在了台面上,就会被认为是很严重的精神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媒体在表现与心理学有关的题材时喜欢选择变态心理,认为这样更具有炒作价值。很多人是从电视、电影、报纸和杂志上认识心理学的,这很容易形成片面的误解,认为心理学只关注变态的人。尤其是好莱坞和日本的所谓“心理电影”,对此要负很大责任,《精神变态者》《发条橙》《沉默的羔羊》《本能》《催眠》等,为观众展现了心理失常中最异常的画面,也为心理学打上了带有偏见的烙印。

对上述观点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有些人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淆了。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所谓“变态”的人,即心理失常的人。精神科医生和其他医生一样,在治疗精神疾病时可以使用药物,他们还必须要接受心理学的专业培训。与精神病学家不同,虽然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除此之外,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探讨正常人心理现象,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跨文化的比较、人机界面,等等。

误解4:心理学=心理咨询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心理咨询蓬勃发展,越来越火。各种各样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等不断涌现,通过不同的渠道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再加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使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动向使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学就想起心理咨询,以至于使它成了心理学的代名词。另外,对大多数人来说,倾向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这门学科。而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较之其他心理学知识更为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这是一种误解,正确的观点是:

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咨询者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给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了。

在发达国家,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因此心理咨询机构繁多。如日本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为人们所称道。当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就可以到自己的心理医生那里去宣泄,比如心理医生提供办公室和家庭设施,随便让顾客进行摔、砸等破坏性行为以充分发泄。当然顾客必须支付价格不等的咨询费用。

在国内,目前的心理咨询机构多分布在一些高校、医院等地方,也有一些专门的咨询中心。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责任重大的职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专业知识背景,足够的实际技能培训,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误解5:心理学知识=一般常识

有不少人对心理学家所做的事情不屑一顾,认为他们花很长时间而得到的研究结果只不过是一些人尽皆知的常识。我们认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心理学知识不是一般常识,它所研究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一般常识所能回答的问题。

下面是摘自《心理学与你》一书中的几个“常识性”问题,你不妨试着回答一下,看看心理学知识与一般常识是否有区别。

·做梦用多长时间?

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里,莱桑德尔说真正的爱情是“简单”又“短暂”的,像做梦一样。梦真的是来去一瞬间吗?你认为做一个梦所用的时间是:(1)一秒钟的几分之一;(2)几秒钟;(3)一两分钟;(4)若干分钟;(5)几个小时。

·你隔多长时间做一次梦?(1)难得或从不做梦;(2)大约每隔几夜一次;(3)大约每夜一次;(4)每夜做好几次。

·“牛奶一样多吗?”

5岁的瑶瑶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便走了进去。在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相同的两瓶牛奶。她看到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玻璃坛子里。她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目光从那只仍装满牛奶的瓶子转回到坛子。这时妈妈突然记起她在一本心理学书上读到的情况,便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呢,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瑶瑶的回答可能是:(1)瓶子里的多;(2)坛子里的多;(3)一样多。

·天生的盲人恢复视力以后会怎么样?

现在,运用外科手术使那些天生的盲人恢复视力已不是什么奇迹。在拆除绷带的头几天里,你认为这样的人:(1)什么也看不见;(2)看到的只是一片模糊;(3)只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影子在晃动;(4)不用触摸就能认出熟悉的东西;(5)只有在触摸一下并看一看后才能认清东西;(6)看到的一切东西全都上下颠倒。

·哪一种决定风险大?

一群朋友准备把一些钱作为共同资金在赛马会上花掉。在每次比赛前他们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做出全组决定。在每项比赛上,最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在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少量的赌金,而非常冒险的决定是在不大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大量的赌金。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全组的决定可能:(1)更慎重;(2)更冒险;(3)既不更慎重也不更冒险。

下面是心理学的回答:

·做一个梦要用若干分钟,而且每个人每天夜里都会做6~8个梦。

你可能觉得自己没做什么梦或梦没那么多,这是因为你忘了或只记住了醒来之前的那个梦里的片段情景。研究梦的心理学家把微小的电极贴在正在睡觉的人的头上,记录下脑电波,可以揭示出睡梦期间脑电活动的特有模式。做梦与这种脑电波是同时发生的(睡觉的人在出现这种脑电活动时被叫醒,报告说他们正在做梦),并且眼球在眼皮下快速眼动,男性还会伴有阴茎勃起。在梦中发生的事情似乎和现实生活里发生的同样事情持续相等的时间。研究已经表明做梦具有普遍性,这些答案只靠内省报告是得不到的。

·瑶瑶很可能会认为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多。

一般来讲,7岁左右的儿童才能明白同一瓶液体不管倒到什么地方体积都是不变的。瑶瑶只有5岁,如果她只是一般的小孩,当她看见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牛奶液面高很多,她会认为是瓶子里的牛奶较多。

·先天失明的人治愈后不用触摸就能认清所熟悉的东西。

这个问题在17世纪就曾经讨论过,可是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心理学家做了仔细的研究后才令人满意地解决了。对许多先天失明而恢复了视力的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全组决定很可能比个人决定的平均情况更冒险一些。

这是一个集体极化现象的例子。虽然这种现象具有强烈的反直观性,但是它在课堂教学示范中很容易被展现出来。集体极化的一种特殊实例叫做冒险转移,对此有两种假设:一种是说在全组讨论中,大多数组员会发现其他人的决定比自己的决定更冒险。因为一般人赞赏冒险精神,这时比较慎重的人就会改变自己的决定。另一种假设是说比较冒险的意见在小组讨论当中更容易倾吐出来,其他的人此时容易被说服。

误解6:心理学就是解梦

这种误解的产生同样和弗洛伊德分不开。对于多数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解梦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挖掘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而梦被当作是透视内心世界的一扇天窗。由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的“代表性”,许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于梦的分析,进而使解梦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好莱坞的电影与此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例如《最后分析》是很多人对心理学的最初了解的来源。《爱德华大夫》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成绩斐然,使精神分析题材开始在电影中盛行。这部影片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解梦,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也是许多人以为的心理学家的口头禅:“晚安。做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

纠正解梦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仅仅是心理学热带雨林中的一株树木而已,怎么能等同于整个雨林呢?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调查法和个案法等,这些方法都属于科学性方法,具有一致的基本过程,即: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研究设计;采用恰当的方法技术搜集资料;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结果的统计处理;最终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观察法一般适用于下面的条件:对所研究的对象出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的情况,以及研究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的改变,或由于道德伦理等因素不应该对之进行控制的那些行为。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由于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象的真实状况。

观察法的缺陷是:

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3.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

4.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根据观察时情境的人为性,可以将观察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前者是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直接进行的观察,后者则是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

根据观察时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将观察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前者是观察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活动,不以被观察者团体中的一个成员而出现;后者是观察者成为被观察者活动中一个正式的成员,但其双重身份一般不为其他参与者所知晓。

根据观察要求的不同,又可以将观察法分为非系统观察和系统观察。前者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激发做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后者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观察资料的过程。

为了避免观察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观察时能够获得正确的资料,在使用观察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对拟观察的行为特征要加以明确界定,做好计划,按计划进行观察。

2.观察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星、偶然的。

3.必须随时如实地做好记录。严格地把“传闻”与“事实”、“描述”与“解释”区分开来。如果能用录音机、录像机做记录,效果更好。

4.应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使用测验法,第一,可以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如用智力量表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用人格量表了解人各不相同的心理特征;第二,可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如考察智力与学习成绩是否相关,性格内向是否影响社会交往;第三,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测验的种类很多。按一次测量的人数,可把测验分为个别测验(一次测一人)和团体测验(一次同时测多人)。按测验的目的,又可把测验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性向测验)和人格测验等。

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心理特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的测量工具应适合于研究目的的需要。

2.主持测验的人应具备使用测验的基本条件,如口齿清楚、态度平和,了解测验的实施程序和指导语,有严格控制时间的能力,并严格按测量手册上载明的实施程序进行测验等。

3.应严格按测验手册上载明的方法记分和处理结果。

4.测验分数的解释应有一定的依据,不能随意解释。

实施测验时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我们对智力或性格的了解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越完善。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只有按科学程序严谨地编制出来的心理量表,才可能有效而可靠地测量出人们的心理品质。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在实验法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地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地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这是实验法与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

1.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2.因变量,即反应变量。

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

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总之,采用实验法研究个体行为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实验法不但能揭示问题“是什么”,而且还能进一步探求问题的根源“为什么”。

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问题必须设立实验组和控制组,并使这两个组在机体变量方面大致相同,控制实验条件大致相同,然后对实验组施加实验变量的影响,对控制则不施加影响,考察并比较这两组的反应是否不同,以确定实验变量的效应。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我们在实验室中安排三种不同的照明条件(由弱到强),让被试分别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对一个短暂出现的信号做出按键反应,通过仪器记录被试每次的反应时间。这样就可以了解照明对反应时的不同影响。由于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严格控制,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允许人们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反复验证。实验室实验的缺点是由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被试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自然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例如,在教学条件下,由教师向两组学生传授相同的材料。其中甲组学生在学习以后完全休息,而乙组学生继续进行另外的工作。一小时后,再比较他们的回忆成绩。结果甲组学生比乙组学生成绩好。这说明学习后适当休息有助于知识的保持。由于实验是在正常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自然实验的结果比较合乎实际。但是,在自然实验中,由于条件的控制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确的实验结果。

调查法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做出回答的方法。调查法可以用来探讨被调查者的机体变量(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反应变量(即他对问题的理解、态度、期望、信念、行为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

调查法可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对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和物力。问卷的发放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的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

个案法

个案法是收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通常收集的资料包括个人的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特点的资料。根据需要,也常对被试做智力和人格测验,从熟悉被试的亲近者那里了解情况,或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或他人为被试写的资料(如传记、病历)等进行分析。

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例如,通过个案分析,可以了解电视台的不同节目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可以了解家庭破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等等。个案法有时和其他方法(如观察法、传记法、测验法等)配合使用,这样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用个案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了重要的作用。

个案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个案法的缺点是,所收集到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而研究的结果也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因此,一般说来,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说,要进一步检验理论或假设,则有赖于其他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远不止上述的几种,同时,上述几种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只采用一种方法,应该根据研究的需要,灵活地选用几种方法,使之共同发挥作用,以便相互补充,使研究收到更好的效果。心理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那么,心理学与生活到底有无关联,有什么样的关联呢?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就是在作心理学研究了。心理学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越是复杂的生活,越要懂得心理学的道理才行。懂得运用心理学管理自己,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才会有意义,我们的学习、工作才会有所成,我们和他人才会友好地相处。

人的心理和人的生活是相互影响的。人一降生,就是带着心理能量的,虽然这种能量是潜在的和不成形的。同时,一定的生活环境也会将这个刚出生的小家伙一下子包围起来。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人的早期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导向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一个暴力家庭,他的心理上就会发展不健全,可能会成为一个性格古怪、情绪反常、十分叛逆的人,他可能早早辍学,不愿回家,讨厌家庭,讨厌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样是他,如果出生在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他的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自小懂得关爱和帮助别人,懂得尊敬长者,懂得好好学习,珍惜家庭温暖,他将来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人不同的心理,有不同心理特征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生活道路。因而,我们可以说心理学与生活互相影响。

在生活中,心理学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范围。例如,领导者和管理者学习和掌握劳动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企业管理的合理化,改善劳动者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加速掌握生产技术,促进生产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教师掌握了有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就能够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和牢记已学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共产主义的信念、远大的理想以及优良的性格特征等。这对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工作的科学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医学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医护人员正确了解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不断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另外,心理学知识对个人自我教育也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自己分析和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从而使人做到自觉地、正确地组织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各项有益心身的活动,克服消极心理,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学在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心理学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心理学在工业、商业、教育、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主要在工业、企业和组织机构里发挥作用,包括:在厂房设备安装、产品质量设计方面考虑到人的因素,可以更有利于促进生产,提高效率;在人事部门中知人善任是人才选拔、人员安置、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等一切工作的基础;在企业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协调关系,既提高生产力也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等,都离不开心理学规律的应用。

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教育科学的基础,其工作在于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师资培训和学业考试,并推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造力,等等。学校心理学家通常在中小学工作,对在学校中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某种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诊断和辅导,并协助家长和教师解决与学校有关的问题。

商业心理学

商业心理学主要研究商业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并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商业中有关人的一些问题。商业心理学包括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

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把产品信息传达给群众,以更好地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心理学则以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消费动机、购买行为以及影响和促进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关于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因素在治病和维护健康方面的作用,以及医护人员和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

医学心理学还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康复过程等问题。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一些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人们促进身心健康。

法律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在司法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和规律。根据研究内容的差异,法律心理学又可分为犯罪心理学、审判心理学、侦察心理学、司法鉴定心理学等。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犯人作案的动机、对罪犯的有效教育改造等问题;审判心理学主要分析犯人供词和证人证词的可靠性问题;侦察心理学研究案件侦破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心理规律;司法鉴定心理学主要的目的是运用临床精神病学知识,对疑似精神病人的被告及其他诉讼当事人进行心理鉴定,为确定其法律责任提供科学的依据。

军事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主要研究在军事活动中人的心理问题,包括军事人员的选拔和分类、军事技能和武器的学习掌握过程、适合军事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战术、宣传和反宣传等。军事心理学上,军事组织就是一个小社会,其中的社会过程和关系,比如军官和士兵的关系、战争时群体内部情绪、军队士气的作用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根据兵种的特点,军事心理学可分为航海心理学、航天与航空心理学。航海心理学主要研究军事人员在长期离开陆地情况下的心理特点,舰艇操纵和海上战斗时的特殊心理学问题。世界各国的军事心理学研究成果都保密,除非已经失去了军事价值,否则不可能公开发表。第一章认知心理学: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可信吗感知是如何运作的

我们有五个感官:眼、耳、鼻、舌、身,通过这五个感官,我们可以获得外界信息。我们一生当中对所有事物的认知都是通过这五个感官获得的。我们的感官持续不断地受到外界信息的刺激,根据不同感官所受到的刺激,我们可以把感觉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其中触觉可以分为外在的身体能够感知的感觉和内在的内心深处的感觉。

视觉信息的获得通常是由物体所发出的光线刺激视网膜上细胞而获得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感受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等。视觉是所有的感觉中获得信息量最大的,在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中,有大概80%是来自视觉的。但是,我们的视觉往往也是最不可靠的,比如视错觉等现象就说明这一点。

听觉给视觉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配上了声音,这样我们眼前的世界就变得更加生动了。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说明我们耳朵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它可以不受方向的限制,同时捕捉来自八方的信息。但是,和视觉一样,我们的听觉有时候也会出错。

触觉是通过皮肤来实现的,这种感觉不像视觉和听觉那样会骗人,它是很可靠的。在我们的身体各部位中,指尖的触觉是最为敏感的。

人类的嗅觉功能是通过空气中的粒子刺激我们鼻内的嗅觉细胞来实现的。嗅觉通常会伴随着内心的情感体验,例如,当我们闻到玫瑰花的芳香时,我们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心旷神怡;当闻到臭水沟的味道时,我们往往会掩鼻而过,免不了会抱怨几声。

舌头上的味蕾是专门负责味觉的,我们常说的酸甜苦辣咸说的就是味觉。人类的舌头是感受味觉的唯一器官,通常情况下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敏感,舌根对苦、辣味比较敏感。

我们通过五种感觉来感知客观事物,并通过这五种感觉来表象,因此这五种感觉被称为“表象系统”,也称为“感元”。我们可以通过五种感元精确地描述身体和内心的感觉。比如,当我们观察一朵花的时候,首先感觉到花的形状和颜色,然后注意到花瓣的质感,接着凑过去闻闻花的芬芳。这朵花的信息就通过我们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进入我们的大脑。

感元还可以用来描述思考过程的进展,比如当你想念一个你喜欢的人时,他(她)的样貌就会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如果有人问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就开始搜索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你最喜欢的动物形象,以及它带给你的感觉就会浮现出来。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感觉信息一经感觉器官传达到大脑,知觉便随之产生。这说明感知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们共同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得它们成为我们能够识别的、有意义的信息。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圆圆的、红色的物体,同时又能闻到它香甜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吃,这些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形状、颜色、味道等特性,然后将这些信息传入大脑之后,我们认出了“这是一个苹果”。在这里把感觉通道所传递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可命名的经验过程就是知觉。

即使是一件简单的事物,也会传达很多信息,所以,我们在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必须对信息进行筛选,否则就会被大量信息淹没。我们对信息的控制就像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器,只选择接受事物的一小部分信息,最终保留下来的信息形成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

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感觉和看法有所不同,因为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信息过滤器对我们的一生有重要影响,我们的任何感觉和看法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就像戴上了有色眼镜,没有人能够完全客观地反映外在的世界。两个人可以经历完全相同的事件,却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比如,两个人同时登台表演,其中一个人感到风光无比,另一个人却感到惊恐不安。

知觉就是个体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来自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加工和解释。在上述例子中,一个人在以前已经见过苹果长的是什么样子,并且吃过苹果知道它是什么味道,所以再次看到苹果时,个体根据以往的经验立刻判断出这是一个苹果。这就是感觉和知觉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类学家特恩布尔曾调查过居住在刚果枝叶茂密热带森林中的俾格米人的生活方式,他描述了这样一个例子:居住在这里的俾格米人有些从来没有离开过森林,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当特恩布尔带着一位名叫肯克的俾格米人第一次离开他所居住的大森林来到一片高原时,他看见远处的一群水牛时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虫子?”当告诉他是水牛时,他哈哈大笑,说不要说傻话。尽管他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凝视着,说:“这是些什么水牛会这样小。”当越走越近时,这些“虫子”变得越来越大,他感到困惑不解,说这些不是真正的水牛。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说明了以往的经验在我们感知觉中的重要性。你偏好哪种表象系统

生活中我们都听说过有些人是视觉型的人,有些人是听觉型的人,有些人是感觉型的人。所谓“视觉型”“听觉型”或“感觉型”就是说他的偏好系统是“视觉系统”“听觉系统”或“感觉系统”,当然还有的人偏好“触觉系统”“嗅觉系统”或者“味觉系统”。

偏好系统是内在表象系统的一种。我们知道内在表象系统使得我们能够把对世界的认知系统地储存,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提取出来,这就是我们识别和记忆的能力。具有正常的识别能力和记忆力,我们才能正常地生活。除了偏好系统,还有一种内在表象系统,就是引导系统。两种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利用偏好系统来进行日常的生活;利用引导系统来进入某个记忆。

偏好系统其实就是自己喜欢的表象系统。人们在说话的时候使用描述哪类感觉的词语多,就说明他偏好哪种表象系统。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使用表示视觉的谓语明显多于其他词语,那么表明他偏好视觉系统,他是一个视觉型的人。

一个视觉型的人在谈话过程中容易说出:“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这个人城府很深,我看不透他。”“前途虽然光明,但是道路比较曲折。”“这个晚会搞得七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她长得很秀气。”

一个听觉型的人会说出:“说说你的看法,怎么样?”“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就算有再多反对的声音,我还是坚持我看法。”“演讲者慷慨陈词,内容都是掷地有声的真知灼见。”“他的声音富有磁性,很有感染力。”

一个感觉型的人会这样说:“关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感想?”“对事情的安排,你感到满意吗?”“这项工作很有挑战性。”“我会尽心尽力地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她很细心,而且很有耐心。”

人们总是使用自己偏好的表象系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使用其他表象系统,只是更倾向于关注自己偏好的表象系统带给自己的感觉。

内在表象系统发展比较平衡的人说话会跨越一个以上的内感官的,比如,他们会说:“这个计划缺少必要的信息(听觉),但是不用担心(感觉),我会争取设计出完美的蓝图(视觉)。”“这个人虽然提了不少意见(听觉),但是意见的内容让人失望(感觉),显得他没有眼光和远见(视觉)。”“我听着他的甜言蜜语(听觉),感到无比幸福(感觉),看到我们美好的未来(视觉)。”

描述视觉、听觉和感觉的词语可以让语言表达更丰富,更能激发起人们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同样一个故事讲两次,第一次刻意避免使用视觉、听觉、感觉的词语,第二次刻意添加三种类型的文字,你会发现第一次讲故事枯燥乏味,第二次比第一次吸引力大很多,因为视觉、听觉和感觉的词语更能调动人们的感情。这种说话的技巧对推销员、演讲家、老师、培训人员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明确偏好系统对于人际交往有重要意义。找到自己偏好的表象系统可以帮助自己学会利用其他的表象系统,提高自己的适应性,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地点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表象系统。同样,发现别人偏好的表象系统后,我们就可以投其所好,用相同的系统迎合他,使沟通更容易,很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可以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亲和力。

有些人的交际能力很好,能够与很多人融洽相处,有些人在与人交往中却常常碰到各种问题,原因可能就在于他们不能充分利用表象系统,或者他们的表象系统与别人的发生了冲突。比如,一个职员与上司沟通的时候总是有障碍,原来这个职员是视觉型的人,而他的上司是听觉型的人。他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多使用视觉词语,力求以图像的形式展示给上司;而他的上司更愿意使用听觉词语,对图像不感兴趣。这种差别看似微不足道,却常常给交流造成障碍。眼球解读线索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另一种表现系统就是引导系统——当人们使用某种表象系统的时候,眼球会转到特定的位置。这是人们进入某种记忆状态时所使用的系统。比如,当别人问到你喜欢的颜色时,你的眼球就会转向左上方;当别人问到你喜欢的音乐时,你的眼球就会转向左侧。因为与视觉有关的记忆位置在左上方,与听觉有关的记忆位置在左侧。

我们可以运用引导系统调动自己的内在表象,例如,当想念某人的时候,如果我们想到他的相貌,眼球就会转到与视觉相关的位置;如果想到他说话的声音,眼球就转到与听觉相关的位置。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回忆的时候,眼球会转向六个主要的位置:右上、左上、右中、左中、右下、左下,每个位置都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眼球的位置判断内感官的运作情况,因为我们的内感官神经在脑干部分汇聚,而牵动眼球的神经也与这一部位有联系。当某个内感官启动时,有关的眼球牵动神经也受到影响。

1.内视觉的眼球转动模式是往上望。站在自己的角度,如果你往左上望,说明你是在回忆过去的景象,就像在档案里找一幅旧照片,称为“视觉记忆”。比如,当你回忆自己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情景时,你的眼球会转向左上方。往右上望,是创作新的虚构的景象,就像绘制一幅新的图像,称为“视觉构造”。比如,当你想象一条会飞的鱼的时候,你的眼球就会转向右上方。我们在发呆的时候,双眼定定地往前望,也属于内视觉。

2.内听觉占有三个位置:左中、右中和左下。左中是回忆过去的声音和语言,称为“听觉回忆”(Ac),例如回想昨天听到的一首歌。右中是创造新的声音,称为“听觉构造”(Ac),例如想象你明天做演讲时的声音。左下是自言自语,也叫内在的对话(Ad)。比如早上出门的时候你告诉自己:“今天天气不错!”这时你的眼球在左下方。很多人在独自思考时都会使用这个内感官,尤其是当心中烦闷的时候。当你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时也需要使用这个内感官。

3.表达内感觉信息时,人的眼球方位在右下方。每当搜查记忆中的味觉、嗅觉、触觉经验和情绪感觉时都会启动这个内感官,称为“感觉和触感”(K)。比如,当你陷入爱情时是什么感觉?当你摸到冰块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当你经历这些感觉的时候,你的眼球在右下方。嗅觉和味觉感官与眼球转动也有联系,但是并不是广泛地存在。比如当你回忆某种香水的气味时,可能你的鼻子上翘,眼睛直视前方,目光稍微向前交叉;当你回味饭菜的味道时,你的头会稍微低下,眼睛向下看,目光稍微向前交叉。

以上揭示的是用右手的人的眼球转动模式,使用左手的人要把对应位置颠倒过来。

每个正常人的三个内感官都是健全的,只是某个内感官习惯于多用一点。很多人都有不只一个惯用的内感官,有些人没有明显偏向哪种感官,而是三个内感官都平均使用。所以,不要轻易给某个人“定型”。在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问题时,我们倾向于使用某种特定的内感官。比如,一个人度假回来,兴高采烈地向朋友讲述旅行中看到的景色(视觉型),但是他发现没有人注意听他讲(听觉型),他感到很沮丧(感觉型)。

我们确实可以根据一个人的眼球转动来推测他的内感官状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不断进行判断,因为人的内在感官随着思考内容不断变化,用这种方法得出来的资料,只能保持三十秒有效。我们可以运用当时得出的资料去与这个人沟通和相处,若他的内感官状态改变了,我们当然也可以改变我们的配合方式。人总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来观照万物

英国文学家萨克雷曾经说过:“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这句话表明,外界事物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源于人自身的表现,人总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来观照万事万物的。有三个心理学效应对人的这一心理现象的发生作了很好的解释。

第一个是知觉锐化效应,说的是价值观对人的知觉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心理学家波斯拖曼曾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首先对人们所重视的价值作了调查,然后再找到与其价值有关的单词,并在荧幕上用瞬时显示器进行提示,测定人们的认知阈限。结果发现,那些人们自认为重视的单词,认知阈限较低。这就说明了人的价值观确实可以对知觉起到促进的作用,或者说人的价值观确实对知觉存在着锐化效应——在感知陌生事物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总的来说都与个人的既有价值观有关。如果人们的价值观在知觉对象前已经形成,或者说已经被激活,那么这种价值观就会在知觉的过程中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且对知觉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为什么人的价值观会对其知觉过程产生锐化效应呢?这是因为在知觉的过程中,人们总是要依靠贫乏的已知信息去认识无穷的未知世界。显然,这点儿少得可怜的已知信息是不足以对未知事物进行阐述的。当人们无法通过已知信息来解释未知事物时,就会加入个人的主观判断,将已知信息和未知事物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为自己所接受的解释。而在主观知觉未知事物的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即是人的价值观。

第二个效应是视网膜效应。有一个人决定买一部墨绿色的轿车,因为他觉得大多数人买的都是黑色和白色的车,而墨绿色的车会令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可是,当他将车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原来墨绿色的车并不罕见,自己原来的打算是落空了的。于是他在与同事聊天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墨绿色的车这么多呢?是大家忽然之间都开始买这种颜色的车了吗?然而同事们却都并没有这种感觉,认为墨绿色的车还是很少见的,哪里像他说的那样到处都是呢?有一个怀孕的女同事说:“我倒没觉得墨绿色的车变多了,就是觉得最近孕妇多了起来,几乎是天天都能碰见几个孕妇,是不是现在人口出生率提高了呢?”而同事们对她的这种发现也表示了否定。

事实上,墨绿色的车并没有忽然增加,孕妇也没有一下子变得多起来,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有了墨绿色的车,或者自己怀了孕,才对同样的事物变得敏感起来,走到哪里都会注意地看一看,有没有谁开的是墨绿色的车呢,有没有谁是怀孕的呢?这样一来,他们所见到的当然就比其他人所注意到的会更多了。

视网膜效应的本质就是,以自身状况为核心,而在感受中将事物某方面的情形加以夸大。有句俗语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平常的人看到一段绳子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被蛇咬过的人却会疑神疑鬼,对形状与蛇有些相似的井绳也会很恐惧,这就是因为自己有过受害的经验,所以对相关的事物特别敏感。再如,一些有过晕车经历的人可能会刚一上车,在车还没有启动的时候就会感到眩晕,这也是由这种视网膜效应而引起的心理恐慌。

第三个效应是虚假一致偏差。有这样一个笑话,讲有个樵夫,这天妻子外出不在家,他又需要到外面砍柴,可是把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留在家里很不放心,就一起带着出去了,然后找个合适的地方把孩子放下,他则开始砍柴。时值冬日,天气很冷,他出来的时候穿得很多,一砍起柴来就觉着热了,于是把厚重的棉衣给脱了。这时,他见到孩子在哭啼,忽然想到:对呀,自己怎么这么笨呢,自己热,孩子不也热嘛!就过去把包裹孩子的被子给打开了,然后继续砍柴。砍了几下,还是觉得热,就把里面的衣服也脱了,他又注意到孩子不但没有停止啼哭,反而哭得更厉害了,他就想:孩子一定也和自己一样,还是觉得热。这样,他就把孩子穿的棉衣也给脱了,再接着去砍柴。过了一会儿,孩子果然不哭了,他就安心地砍柴,直到准备满载而归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原来早已经被冻死了。这虽然是一个很不现实的笑话,但是其中所体现的这种以己度人的心理却是普遍存在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