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宗明《世界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01:06:0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庄宗明《世界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庄宗明《世界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一篇 世界经济运行

第一章 导 论

一、概念题

1.世界经济

答:世界经济就是指各国国民经济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指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通过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生产国际化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等经济纽带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是超越民族、国界的一种经济体系。

对于世界经济的理解有以下几点:①世界经济是一个经济的范畴,是经济概念体系中的一种,是人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一种方式;②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最终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③世界经济还是一个地理的范畴。人类的经济活动总是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作为目前已知的活动领域最为广阔的一种经济形式,世界经济还没有能够囊括世界上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从地域范围上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小于国家的地理单位)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仍将是判断世界经济深化发展的标准。

2.国民经济

答:国民经济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资本主义国民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它受着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与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支配。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

国民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基本单位。在世界经济学中研究各国国民经济,并非立足于各国国民经济本身进行研究,而是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各国国民经济的相互联系、各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及它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方面。

3.国际分工

答:国际分工是各国国民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向境外扩展的结果。它不仅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世界经济整个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

从整个世界的角度而言,国际分工体现为以各国国民经济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的地区结构,实际上也是各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梯度分布,这里既包括产业间的分布,也包括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分布以至于行业内部的分布。

国际分工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存在于人类历史的某一阶段,它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突破国家界限的必然产物,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结束。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资源、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等。

4.世界市场

答: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各国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交换的场所和机制。这一概念,主要包括三层含义:①世界市场不单纯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反映的是世界各国通过国际交换而形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供求关系,或者说交换机制,因而是一个经济概念;②狭义地理解,世界市场主要是指世界商品市场。就广义的概念而言,世界市场是由世界商品市场、世界劳务市场、世界金融市场、世界技术市场和世界信息市场等有机结合而成的市场体系;③就交换的规模来看,世界市场囊括了世界各国的具有全球性的商品交换关系。

世界市场是市场发展的一个较高阶段。世界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基础条件:①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②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有以下几个:①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②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③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④统一的国际贸易法律和贸易惯例产生;⑤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与特点。

5.国际货币体系

答: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金融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金融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间货币关系的总和,它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货币兑换、资金流动及债权债务关系清算所涉及的规则和秩序。

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国际本位货币的确定和国际储备货币形成的机制;②汇率制度的确定;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它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够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

6.国际资本

答:国际资本即跨国界流动的资本。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是一种投资的物品,它能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服务或效用,是能够进行迂回生产的物品,强调的是资本作为物的属性及自然属性。在使用价值上,资本可以采用设备、原料等物的要素和劳动力的要素等有形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专利、商标、信誉等无形资产的形式;货币一方面是作为价值量的代表,另一方面作为其可以交换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效用同样成为资本运动的重要载体。资本在其运动中可以有不同形态。既有用货币单位计量的货币资本形态,又有表现为生产资料形态和待实现的产出品形态的实物资本形态以及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等无形资产形态和以信用形式表现的即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和以收入资本化形式产生的即股票、债券虚拟资本形态。

目前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大,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

7.国际经济学

答: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构成世界经济的各个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国民经济;②国际经济联系;③国际经济整体。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为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两种。

8.地理大发现

答:地理大发现是指西欧国家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中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15世纪初,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海外探险活动的最前列,1498年葡萄牙的达·迦马率领远征队到达了南亚西海岸,打通了从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则发现了美洲大陆。在美洲大陆发现之后,西班牙探险者又继续西行开辟航路,海上航程不断延伸。1519年,由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这一行动在科学意义上证实了地圆学说,在经济社会意义上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新航路,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同时还引起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大西洋沿岸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地理大发现之后,在航海业和陆上交通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大为加强,从而使得由于各国地理、民族传统和国民经济特点的差异而产生的地域分工有了新发展,出现了早期的世界市场。

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它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两个主要阶段:①16~18世纪的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前期。在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农村中的庄园经济制度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确立。西欧各国通过殖民扩张使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市场逐渐联结成为一个有机体,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②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10.原始积累

答:原始积累是指15~18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使用非经济手段迫使直接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和加速货币财富积累的历史过程。它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故称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从15世纪末期的英国开始的,主要内容有:①剥夺农民的土地,即通过强制手段迫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同时使土地转入新兴资产阶级之手。剥夺农民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②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是货币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③保护关税制度、国债制度和税收制度是通过国家权力积累货币财富的重要方式。资本原始积累一方面创造出大批“自由劳动者”,另一方面又使个人分散的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从而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它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1.产业革命

答:产业革命又称为“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并在此基础上以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制度的革命。产业革命是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的,主要内容有两点:①生产技术革命。即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发明,建立机器大工业,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实现机械化。②生产关系变革,即以机器为主体的现代工厂取代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成为占主流的生产组织形式。

产业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以下几点:①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商品市场迅速扩大,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对工业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要求采用新技术以迅速扩大生产;②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使企业内部分工日益发达,劳动工具日趋专门化,为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③16~18世纪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为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货币财富;④自哥白尼开始,至牛顿达到顶峰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为生产技术的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⑤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政治条件。

12.世界经济格局

答: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包括在世界经济统一体中的各个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它们所处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取决于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上所达到的水平和拥有的经济规模。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经历了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和多极格局的演变,总体上说,目前的世界经济格局表现为美国为唯一经济和政治的超级大国,美、欧、日仍是世界经济三大强极,世界经济正在兴起这样一种“一超多强”的格局,并有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二、思考题

1.试述世界经济的定义和内涵。

答:(1)世界经济的定义

世界经济就是指各国国民经济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指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通过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生产国际化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等经济纽带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是超越民族、国界的一种经济体系。(2)世界经济的内涵

对于世界经济的理解有以下几点:①世界经济是一个经济的范畴,是经济概念体系中的一种,是人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一种方式;②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最终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③世界经济还是一个地理的范畴。人类的经济活动总是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作为目前已知的活动领域最为广阔的一种经济形式,世界经济还没有能够囊括世界上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从地域范围上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小于国家的地理单位)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仍将是判断世界经济深化发展的标准。

2.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

答:世界经济学是以世界经济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科,它是在对世界经济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力图揭示世界经济领域中的特殊矛盾及世界经济发展运动的规律。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构成世界经济的各个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世界经济及其基本单位;国际经济联系;世界经济整体。(1)研究世界经济及其基本单位

世界经济的基本单位是国民经济。世界经济学研究各国国民经济,但并非立足于各国国民经济本身进行研究,而是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各国国民经济的相互联系、各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及它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方面。(2)研究国际经济联系

把各国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和渠道主要包括:①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②生产国际化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③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货币体系。它们的发展状况,正是判断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程度的根本标志,同时也是世界经济赖以运行的基本要素。(3)研究世界经济整体

各国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通过各种联系渠道构成世界经济之后,作为系统存在的世界经济就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其组成单位的运动规律,或者说,表现出其组成单位所不具备的一系列特征,如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世界经济的周期性、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是世界经济学所特有的,也是世界经济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学科的最终根据。

3.试分析把各国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方式和渠道。

答:把各国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和渠道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生产国际化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货币体系。具体分析如下:(1)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国际贸易是以世界市场作为载体而实现的。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也随之发展成熟,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世界市场体系。世界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各国依据世界市场的价值规律和价格机制的引导,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并进行国际贸易,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世界市场还是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各国之间分配经济利益的主要载体。(2)生产国际化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深化发展,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资本主义生产逐利性的强大动力下,生产要素配置冲破国界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最优配置,以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生产要素的国际化,反过来又进一步深化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3)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对各国货币之间的结算与支付、对各国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价和支付方式所作的安排。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在国际货币体系下,参与分工的各国的经济状况不仅受到实物经济的影响,还受到国际资本和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变化、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储备货币币值的稳定性、一国资产信用状况等金融经济的影响。

通过这些联系渠道和方式,各国国民经济得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性的世界经济。它们的发展状况,正是判断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程度的根本标志,同时也是世界经济赖以运行的基本要素。

4.试述世界经济形成的总的历史过程。

答:世界经济的形成包含以下阶段:(1)世界经济的萌芽阶段:14~15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时期。

①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14~15世纪,西欧国家的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推动了西欧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积极从事商品交换,不断扩大交换的商品种类和地域范围,开始国际贸易,并在西欧国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区域性市场。

②西欧封建社会末期各国间贸易联系加强。中世纪欧洲各个地区之间的商品贸易和东西方的商品贸易往来日渐频繁,亚洲地区一些主要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形成了几个比较重要的贸易中心。随着联系地区间贸易的商业通道逐渐固定下来,东西方贸易的范围也扩展到更广阔的地带。

③地理大发现促进国际贸易范围扩大。地理大发现是指西欧国家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中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经济社会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同时还引起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地理大发现之后,在航海业和陆上交通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大为加强,出现了早期的世界市场。(2)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阶段:16~18世纪的原始积累时期。

①资本原始积累与对外殖民扩张。从16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先后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具体方式有:对农民土地的掠夺;发行国债以获得高额利息;借助各种特权,如包税权、铸币权等进行剥削;对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实行了保护制度(包括保护关税和出口补贴等);以暴力手段进行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

②殖民制度下的国际经济联系。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广泛利用海外贸易公司进行殖民地贸易,力图把殖民地当作本国工业原料的来源国,使其在经济上逐渐成为宗主国的附庸。随着海外扩张和对外贸易而壮大起来的商业资本,成为工业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源泉。

③产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先进国家先后发生了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还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国家得以确立。

④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在英、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展并得以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国际分工得到了扩大,世界市场进一步深化发展。通过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标志着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3)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阶段:19世界70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的时期。具体表现如下:

①19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且导致了生产组织形式与企业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伴随着生产的集中与银行资本的集中,金融资本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并逐渐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步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②国际经济联系的新发展。

a.就国际贸易而言,从绝对规模看,国际贸易额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b.从国际金融的角度看,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了国际统一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确立促进了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信用的发展。

c.新型国际垄断同盟伴随着对外贸易与对外资本输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他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竞争:一是对外贸易扩张;二是对外资本输出。

d.随着大规模的资本输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深、更广地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结起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成为囊括全球的统一体系,标志着世界经济正式形成。

5.分析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动荡和倒退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答:(1)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动荡和倒退的主要原因

①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危机,不仅阻碍了各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严重扰乱了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正常联系。

②在战后的经济恢复和国际经济秩序重建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各国在争夺本国的经济利益时均采取了“以邻为壑”的对外经济政策,实施各种保护政策,各国国民经济由开放转入封闭。

③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及瓦解,使世界经济体系遭受严重割裂。(2)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动荡和倒退的主要表现

①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方面,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的萎缩。战争和危机使各国国内经济遭受困难,市场状况变得严峻,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均实行了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除了工业国竞相保护国内市场外,许多初级产品生产国在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威胁下,也纷纷采取了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②国际资本流动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方面,主要表现为国际资本流动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停滞。

③国际货币体系方面,表现为战后通货膨胀严峻,货币购买力急剧下跌,国际金融关系和国际贸易支付体系混乱。其后国际金本位制的瓦解,使得国际货币体系重新陷入了混乱之中。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遭受严重割裂,世界经济的运转再也无法正常进行。

6.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经过短暂的战后恢复,各国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产业结构得到提升,进入快速与深化增长阶段,具体表现如下:(1)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它们都保持了持续的增长速度,并且由于发展中国家内部各国增长不平衡加剧,逐步分化为几种不同的国家类型,如石油输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等。世界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增长实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①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②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加强,为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2)战后世界经济深化发展

具体表现在:

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方面

a.国际分工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方面,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另一方面,国际分工由过去的以部门间的专业化分工为主逐步发展到以部门内的不同生产工序和零部件制造的专业化分工为主。

b.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地位上升,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的地位则相对下降。

c.在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推动下,世界市场的容量迅速增大,工业制成品占据了国际商品贸易的主导地位,并国际服务贸易以及技术贸易获得了很大发展。

②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方面

a.战后,资本国际流动迅速恢复和发展,形式更加多样化,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全面国际化,尤其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即国际直接投资)速度加快。国际间接融资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使货币资本运动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实际经济所达到的水平。

b.劳动力国际流动方面,美国、西欧成为人口净流入国,大陆间的劳动力流动转变成为以亚洲人口流入各发达国家以及南美洲人口流入美国为主。60年代以来,大陆内部的人口流动增长迅速,移民政策开始严格。

③国际货币体系方面

国际货币体系进展缓慢,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其内在的缺陷以及美国势力的相对下滑,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的瓦解。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从而建立了牙买加体系。但是牙买加体系并不是一种有秩序的国际货币制度,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正常秩序经常性地被各国货币汇率之间的剧烈波动而打乱。(3)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①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初,为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格局。②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前期,为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美苏争霸表现为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之间的抗衡与斗争。③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后期,为美、苏、欧、日四极格局。在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仍然未能打破发达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世界经济格局。

7.试述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

答: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表现为:(1)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中的最大经济体,经过长期的结构调整,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美国经济扩张过程中,出现了“一高三低”现象,即高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贸易自由化的范围迅速扩大;②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明显加快;③跨国公司发展迅猛,生产网络化的体系逐步形成。(3)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正在走向“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化格局,这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美、日、欧纷纷组建以本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就形成了世界经济中以德、法为中心的欧洲联盟、以美国为中心并试图扩散到南美洲地区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日等共同主导的松散型的亚太经合组织。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竞争与合作,是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最重要的特征。

东亚地区经济的兴起,这一地区包括中国、东盟国家以及韩国,是世界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地区。

俄罗斯经济改革取得成功,其作为世界经济格局中一极的力量不可阻挡。

其他国家如印度、巴西,或由它们为核心组建的区域经济集团,也有可能在将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8.试分析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答: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如下:(1)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但长期前景看好。(2)国际贸易依然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增速继续高于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速。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进出口中的份额将会有所提升,但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难以改变;贸易自由化继续推进,但贸易摩擦和斗争将持续不断;对非关税壁垒的法律约束仍然极其困难,各国在非关税措施方面的较量将长期进行;国际贸易不大可能出现大动荡,但防范风险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主题。(3)金融自由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1世纪全球金融自由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将掀起新一轮兼并与联合浪潮;全能型金融集团的形成速度加快,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日益突出,脆弱性日益增强,风险性日益加大;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将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但难以取得根本性进展,也难以建立起真正公平、合理、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4)国际资本流动加快。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导致国际资本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在国际间流动,从而控制着世界范围内生产、交换、消费、分配所有生产和再生产环节,并使争夺国际资本市场支配权的斗争日趋激烈。

第二章 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结构

一、概念题

1.科技革命

答: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主要是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活动,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技术则主要解决改造世界的问题,创造操作的办法和技巧,回答“做什么”和“怎样做”等问题。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与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两种状态。科学和技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

2.信息技术

答: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处理的技术,它们共同构成信息技术群体的基本框架。信息技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中处于核心和先导地位,广泛渗透于其他各个新技术领域,成为它们发展的依托。在战后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群体中,具有关键性质的技术突破发生在如下领域:①微电子技术,它是信息技术群体其他技术得以发展的基础;②计算机技术;③通信技术;④自动化技术;⑤激光技术。

3.产业结构

答: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一般由两个指标来表示:一个是价值指标,即某一产业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另一个是就业指标,即某一产业部门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当从世界经济范畴谈论产业结构时,这一概念的外延就从国民经济扩展到了世界经济。

4.国际分工

答:国际分工是各国国民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向境外扩展的结果。它不仅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世界经济整个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

对国际分工的理解有以下几点:①从整个世界的角度而言,国际分工体现为以各国国民经济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的地区结构,实际上也是各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梯度分布,这里既包括产业间的分布,也包括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分布以至于行业内部的分布。②国际分工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存在于人类历史的某一阶段,它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突破国家界限的必然产物,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结束。③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资源、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等。

5.经济增长

答:经济增长是指通过人类的有关经济活动,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或程度,或使生产能力和实际国民收入增加的过程和程度。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所不同,经济增长程度或速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前提条件和动力,但并不标明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有增长并不一定就有发展。在西方,经济增长这一术语一般只对发达国家经济,是针对发达国家经济如何继续增长提出来的;而经济发展这一术语一般只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何发展而提出来的。

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范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佳方法和模型、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经济增长的科学技术因素等。

6.经济周期

答:经济周期是指主要按就业、价格和生产水平计量的经济活动比率表现出的周期性的波动,或经济活动繁荣与萧条交替出现的周期性波动。一般来说,经济周期依次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经济周期的起点和基本阶段。

经济周期的主要表现是:在转入繁荣时期,社会需求扩大,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上升,就业增加,生产迅速增长;在转入萧条时期则相反,社会需求下降,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下降,失业严重,证券市场崩溃,银行和企业倒闭,生产急剧下降。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至今,这种经济周期就一直存在。

关于经济周期出现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的用货币因素解释,有的用投资因素解释,还有的用心理因素解释。而马克思认为,这种经济周期性,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这种资本主义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联系的生产无计划所造成的。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集中表现。二、思考题

1.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是前两次科技革命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的延续。但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战后科技革命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1)科学技术集群出现,各科学技术群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加强。战后科技革命在一系列重要领域中集群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革命更加表现为一种多学科综合性联动发展的特点。(2)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紧密结合,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战后科技革命明显地表现出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科学和技术融为一体,成为统一的变革过程。同时,许多技术实践又直接上升为科学,而且,科学理论研究越来越倚重于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技术装备,表现为高度的技术化。此外,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大大加速了科学发明的实际运用,使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3)全面革新了机器体系和劳动方式。战后科技革命中,由于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在传统机器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用机器操纵机器”,使得机器成了人类智力的延长和扩大,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4)科技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战后,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自己的科技发展计划,客观上加速了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②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为科技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战后科技革命所具有的以上特点,说明了这次科技革命是在空前广度和深度上发展的,在它的影响和带动下,人类经济社会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总体而言,科技进步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础动力。二战后的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并在总体上决定了世界经济内在结构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战后的科技革命促使整个世界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广泛而又迅速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使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更加发达,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是世界经济向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战后科技革命中,美国和苏联相互竞争,形成了战后初期两强对峙的世界经济格局。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苏联迅速衰落,日本和西欧相对崛起,相应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中三足鼎立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相应区分为贫穷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石油出口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除了自然条件的差距影响之外,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其科技实力。

3.分析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答: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科技进步促使产业分工

①科技革命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大量劳动力从从事物质生产的第一和第二产业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了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产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兴工业部门纷纷兴起,而传统工业部门相对衰落。

②科学技术促进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创立,一是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种是新的生产部门的形成,是由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扩大了社会分工的范围,创造了生产活动的新领域,形成了原来没有的新的生产事业和生产部门。(2)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变迁

新技术体系对不同产业促进的不同效果,以及新兴产业的出现和落后产业的淘汰,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迁。科技进步通过刺激需求结构、促使劳动力流动以及改变国际竞争格局,使产业结构变迁。(3)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科技进步在产业部门间发生的不平衡导致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率的差异,资源向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流动,使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推进。具体表现为:①促使新兴产业出现;②改变老产业的结构,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4)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一方面,科技进步会使产业发展中部门和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从而促进产业内及相关产业的创新,使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改造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产业结构的优化又会促进创新的开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由此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4.分析产业结构演进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它是由经济发展推动的。另一方面,产业结构高度化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产业结构演进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影响着世界的产出水平,即世界经济增长,表现在: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加重了经济产出水平对技术的依赖,为经济产出水平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②产业结构高度化有利于促使潜在需求转变为实际需求,有助于推动总需求水平的增加。(2)对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影响

①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世界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分工日趋弱化,新型的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世界工业与工业内部的分工日益加强。

②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又引起了国际贸易的变化:a.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初级产品地位趋于下降;b.产业结构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3)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以及发展速度在不同类型国家有很大差别,发达国家大都已从工业化转向产业结构服务化阶段,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大量资本涌入具有较高预期利润率的新兴产业。

②发展中国家大都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资源和劳动力价格等方面都具有优势,相对优势的差异导致了世界产业结构在不同类型国家间进行转移,从而带动了一部分工业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

总的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减少。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则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部门,初级产品部门所占份额相对减少。

5.试述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

答: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有:(1)产业间分工逐步过渡到产品内分工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形式的继续深化。国际分工的形式从产品间分工向产品内分工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国际分工细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产品内分工的出现使得产品价值链在国际间分段设置并进行有效组合,使得控制高增值核心环节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且造就了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发达国家日益集中在知识密集的设计、研发、管理和营销等高增值服务环节,而将生产性环节和低附加值制造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当代国际化生产分工体系。(2)发达国家日益成为世界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战后,一方面,发达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加上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农业保护政策,结果国内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增长,除了满足国内需求以外,还有大量剩余。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普遍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忽视农业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基础普遍遭到削弱。(3)产业结构国际重组成为国际分工演进的重要途径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进程明显不同,表现出某种梯度,一些传统产业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演进。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结构国际重组增强了自己的研究开发能力,并在技术上控制着国际分工的走向。发展中国家增强自己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并通过技术引进与开发逐步发展出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4)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益强化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性企业的组织形式,正日益把国际分工纳入其企业内部的分工合作过程之中。跨国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各国、各地区的要素禀赋,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要素配置,以期获得最好的综合产出效率。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是战后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推动力量。(5)政府间协议分工成为推动国际分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战后,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增强,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增强本国的经济竞争力,国家对本国参与国际分工做了有意识的调节,各种协议性分工纷纷出现。政府间这种有意识的协作,对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6.分析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交换也得以蓬勃发展。但国际分工也带来了一种危险,即各国国民经济的相互依赖,对国际分工依赖程度较深的国家在经济上容易受到别国的剥削与控制。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分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分工使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日益国际化,把商品经济关系推向世界各地,从而把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民族经济纳入到世界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循环之中。当今国际分工已深入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的分工之中,世界经济也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显示了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发展高度的相关性。(2)国际分工促进了世界经济产业效率的提高

一方面,相对优势不同的国家通过国际分工,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以最合理的方式配置生产要素,以达到最大的产出效率。

另一方面,国际分工所造成的各国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过程的技术水平,易于改进技术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世界经济整体产出效率的提高。(3)国际分工使不同国家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

生产全球化不仅使国际分工出现了多层次性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并存的格局,而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出现与增长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全球规模的产品内分工体制。在这种分工体系中,每个生产阶段随着产品要素密集的变化而使用不同类型技术技能的劳动力,使得各国能更好地在各个环节或工序上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4)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在深度与广度上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在速度与规模等方面的大发展,表现在:①促进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中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这种结构的变化在加速发展着。②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的转变。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退居次要地位。(5)国际分工影响到世界经济中的利益分配

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不对称,在经济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很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相对于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是在逐渐恶化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利益分配不平等,根源于不公平的国际分工体系。

7.分析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

答: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或称粗放的扩大再生产方式;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或称集约型扩大再生产方式。

①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物质技术基础。除了自然条件的约束外,经济增长方式还主要受到自然科技进步和社会科学进步的影响。

a.自然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包括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工艺水平和熟练程度等,从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

b.自然科技进步可以提供技术性能更高的劳动资料,从而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

c.自然科技进步也是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劳动对象的重要条件;

d.自然科技进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从而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环境。

e.社会科学进步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提供了保障,社会科学的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的进步和上层建筑的相应变革上。

②科技全面进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在支配和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诸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是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进步为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但这局限于仅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提供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则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科学进步。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增长集约程度的不断提高,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科学的全面而又互相协调的进步。(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率提高的统一。

①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同样的劳动对象的产出率,主要表现是:a.一物多用或综合利用,从而提高其产出率;b.劳动对象的循环利用;c.同样的劳动对象可以产生出更多的产量。

②科技进步节约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科技进步及其成果应用体现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丰富程度与质量提高上。科技愈进步,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就愈高,生产同一产品所消耗的活劳动就愈少,即生产同样产品所耗费的活劳动与劳动资料的技术功能先进程度成反比。

8.分析科技进步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答:经济周期是指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活动的总水平。一个经济周期可划分为萧条、复苏、繁荣和衰退四个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进步使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减小

科技进步合理调整了传统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使经济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调整,也使产业经济周期的许多因素发生了改变,促进了经济周期波动的波动性减小以至趋于稳定。

科技进步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原因在于:①科学技术促进了供需的良性互动;②科技进步摆脱了生产与消费脱节的状态;③信息系统等科学技术是全球一体化经济系统中的中枢系统。(2)科技进步使经济长波周期缩短

科学长波、技术长波、经济长波之间的波动转化,本质上是近代世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递次推进过程,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一次科技“范式”的变化,都会激发一系列新技术的兴起,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扩散,带动一系列新产业的崛起。但科技革命的冲击波有一定的时间作用范围,当新技术的作用达到高峰、饱和,新产品变成了老产品,人们期待的新产业、新产品还未出现时,整个经济活动也就从繁荣经过衰退而走向萧条。科技进步与经济长波之间有某种因果关系,每次经济长波都有其特定的技术体系作为物质技术载体,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经济长波的周期也在不断缩短。

第三章 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一、概念题

1.国际贸易

答: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从一国的角度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该国的对外贸易,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就构成了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可供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商品;②作为社会政治经济实体的国家的产生。商品的出现,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产品剩余的基础上;而国家的产生,又是以社会分工推动了阶级分化为前提的。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世界市场

答: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各国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交换的场所和机制。这一概念主要包括三层含义:①世界市场不单纯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反映的是世界各国通过国际交换而形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供求关系,或者说交换机制,因而是一个经济概念。②狭义地理解,世界市场主要是指世界商品市场。就广义的概念而言,世界市场是由世界商品市场、世界劳务市场、世界金融市场、世界技术市场和世界信息市场等有机结合而成的市场体系。③就交换的规模来看,世界市场囊括了世界各国的具有全球性的商品交换关系。

世界市场是市场发展的一个较高阶段。世界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基础条件:①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②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有:①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②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③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④统一的国际贸易法律和贸易惯例产生;⑤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与特点。

3.世界市场结构

答:世界市场结构是指世界市场的组织特征,特别是指那些影响世界市场竞争性质和世界市场价格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卖主的集中程度、买主的集中程度以及进入世界市场的各种障碍。以结构为标准,可以把世界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等四种类型,这是对世界市场最为抽象的分析。把抽象具体化,仍然以结构为标准,世界市场大致可分为有固定组织的市场和无固定组织的市场两种类型。在不同类型市场上商品交换的方式是不同的。

4.国际价值

答: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经济的现有条件下,按照世界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属于在商品国际交换中体现国际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其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国际价值是伴随着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在质上具有同一性,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但由于各国生产条件的不同,它们在量上是不同的。在世界市场上,商品的国际价值用世界货币表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价格。

国际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不断变化。一般来说,国际价值的变动,与世界平均科学技术水平和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成反比,而与国别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成正比。

5.世界市场价格

答:世界市场价格是指用世界货币表示的商品的国际价值。世界市场价格可以分为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这一价格完全是在世界市场上供求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该商品的国际供求关系。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指商品通过封闭性的流通渠道到达消费者手里,在商品传递的过程中受到垄断因素的干扰。世界“封闭市场”价格主要有以下几种:调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价格;国家垄断或管理价格。

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有:①国际价值,这是决定因素;②货币价值;③供求关系及其变动;④垄断因素;⑤经济周期。

6.不平等交换

答:不平等交换是指在世界市场上,以高于或者低于国际价值进行的商品交换,或者说用于交换的商品包含了物化劳动量的差异。这种交换不是按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的交换。在历史上这种不平等交换一般发生在经济、政治地位强弱悬殊的双方之间,在世界市场上,反映了国际间不平等的关系。交换一方凭借其经济或政治优势,使价格长期背离国际价值,通过贱买贵卖,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不平等交换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的一种常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般把贸易条件作为计算和衡量不平等交换的一个重要指标。

7.贸易条件

答:贸易条件也称为进出口比价或交换比价,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的动态变化。一般是通过计算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现,比较重要和常用的贸易条件指数有以下三个方面:(1)净贸易条件指数(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净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