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分阶段养育丛书(4-6岁)(套装共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02:08:24

点击下载

作者:玛丽亚·蒙台梭利(著),刘妍(译)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蒙台梭利分阶段养育丛书(4-6岁)(套装共3册)

蒙台梭利分阶段养育丛书(4-6岁)(套装共3册)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封面

版权信息

蒙台梭利养育4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6岁孩子

目录

CONTENTS

编者的话

第1章 天才的秘密

1.4岁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2.形象化认识这个世界

3·充满好奇地提出各种问题

4.良好的秩序

本章小结

第2章 培养儿童稳定的注意力

1.把儿童的意识引向明确的目标

2.专注力是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3.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4.更高阶段注意力的培养

本章小结

第3章 开始学习书写

1.4岁的孩子对书写有浓厚兴趣

2.正确认识书面语言

3.要分析孩子的语言

4.正确使用教具来帮助孩子书写

本章小结

第4章 算术入门:数字教学

1.用教学用具帮助孩子认识数字的概念

2.认识用符号呈现的数字

3.从1到20的简单计算

本章小结

第5章 儿童的体格训练

1.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

2.儿童体操

3.成人要理解儿童运动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6章 学会爱你的4岁孩子

1.实际生活中的关爱

2.规律的作息和自我管理

3.帮助孩子在巨人的世界里生存

4.帮助儿童获得灵魂的快乐

本章小结

附录

返回总目录编者的话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1870年8月,玛丽亚·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父亲是军人,母亲贤淑文静,博学多才。

蒙台梭利从小受到非常好的教育,虽然是独生女,但父母对她从不溺爱。幼年起她便自律自爱,独立,同情弱者。13岁时,蒙台梭利选择米开朗琪罗工科学校学习数学,这在当时的女孩子中是很少见的。而她从这所学校毕业时,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后来她学习了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此后对生物学产生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学习生物学。在学习生物学期间,她又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学医。由于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是没有女子学医的,她的决定不仅遭到父亲的反对,而且不被当时的教育体制所允许。但蒙台梭利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断的努力做到了,获准进入医学院。1896年,26岁的蒙台梭利获得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也许由于她自己的选择从来都遵从于兴趣,才有她后来的“教育要根据孩子兴趣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的理论。

毕业后的蒙台梭利成为罗马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精神科临床医生。由于当时残疾和智障儿童的治疗是在精神病院进行的,蒙台梭利的工作就是治疗这些儿童。蒙台梭利对这些孩子发自内心地同情,认为他们不该被关在这里,他们所受到的粗暴对待是导致他们智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她对智障儿童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去帮助他们。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蒙台梭利总结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这一认识使她能够从一位成功的医生最终转变成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因为她发现,智障儿童虽然比同龄孩子差,但与更小的孩子在智力和行为能力上有许多共同点,自己为特殊弱势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一定也适用于正常儿童。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圣罗伦斯区建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她特意选址在罗马最贫困的地区,招收3~6岁普通儿童,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加以教育。结果是惊人的:那些贫寒家庭的儿童,经过她几年的教育,全部成为聪明活泼、举止优雅、自信自强的孩子,心智较之前有了巨大改变。她这套教学方法立刻轰动了意大利甚至欧洲其他国家。到20世纪40年代时,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地,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

1952年5月6日,82岁的蒙台梭利在荷兰去世。她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她曾3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英国教育家称赞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美国教育家称赞:“当前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国教育家这样评论她:“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虽然经过了近百年,但她的名字和她革命性的教育观却延续下来,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发育“敏感期”的观念,认为无论是行走、语言、绘画,或是音乐、数学,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敏感期,孩子在这一时期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且能轻松学会任何他们渴望学习的事情。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对他们加以引导,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没有到达敏感期,任何逼迫的学习都是徒劳的,而延误了时机,则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障碍。

从出生到3岁,儿童会积极、专注且自发地吸收外界的一切印象。这期间的吸收,完全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他们吸收了周遭种种的习惯、风俗、生活习态等,并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蒙台梭利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在3~6岁之间,儿童已发展出有意识的心智,可经由双手从外界环境中汲取经验。这时,儿童的感觉器官会变得十分敏感,透过感官所感觉到的事物,逐渐完成儿童的精神发展。因此,成人应该跟随孩子的兴趣去帮助他们学习,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或是强行灌输知识。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中国也有多种对蒙台梭利著作进行翻译、简写或改编的作品,但是按照儿童阶段发展进行编译的比较少,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按年龄阶段进行编译的则更少。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们将蒙台梭利的经典学术名著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策划出版了本套“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系列丛书。我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内容、结构进行了梳理,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编译,这样做的目的是:

◎帮助读者根据自身情况更直接地获取相关知识;

◎减少阅读障碍,使读者享受轻松的阅读;

◎基于不同年龄,掌握蒙氏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套丛书主要针对儿童早教,包括1~6岁六个年龄阶段,每个阶段的敏感期、学习的重点、教育的核心等皆不相同,据此,书中会给出蒙台梭利所倡导的不同教育策略和智慧。并且,在每本书的最后,我们还附上了根据蒙氏理论与中国儿童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早教游戏训练,旨在帮助读者将书中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在实践当中。

读者既可以按照年龄阶段来进行阅读,也可按照问题进行阅读,这会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由于个体差异的关系,每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并不能依年龄来强制划分。但前期的发展必为后期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无法以跳跃的方式来进行的。这要求我们既需要有针对性的阅读,也需要对孩子和蒙氏教育有整体性的了解。

希望本书的内容可以对读者朋友的生活、学习或工作有所帮助,这将带给原作者及编译者最大的满足。在本书的编译过程中,得到了李好、李值、焦婷、刘斌、杨婷、刘绍勇、刘晨希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当然,本书肯定还会存在不少问题,再次恳请读者不吝赐教。刘妍2015年冬续表  第1章 天才的秘密

MONTESSORI BRINGING UPYOUR 4 YEARS OLDCHILD

儿童的大脑吸收文化的年龄要早于我们的想象,而儿童获得知识的方式则来自与运动有联系的某些活动。1.4岁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在自然规律的影响下,4岁的儿童会努力在周围环境中寻找一些有益的经验。他们使用手,一方面是满足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取知识。当把儿童安排在我们为他们布置的新环境中时,他们的表现十分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看起来更快乐,他们会兴致勃勃地去做事情。即使长时间做一件事,也不会感到疲惫。他们的头脑似乎变得灵活了,他们对知识也充满了更加强烈的渴望。这些变化一般出现在书写爆发期之后,给儿童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强烈地渴求学习词汇

在我所创立的学校中,起初在这里工作的老师受到的教育不多。他们把很多写在不同卡片上的单词拿给孩子读。但没过多久,他们就觉得自己的词汇量不够了。他们只知道一些关于周围事物的词汇,可孩子还希望学到更多的词汇。所以我开始找一些相对专业的词汇,比如多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名称。之后,我继续给他们写出温度计、气压计这种更专业的词汇。再后来,我还把一些植物学方面的词汇教给他们,比如花冠、花萼、雌蕊、雄蕊等。孩子们总是充满热情地去学习,之后又提出学习更多词汇的要求。有时候,我们带孩子到户外去,他们竟然会跟老师说出各种各样汽车的名字,甚至有些车连老师都不认识,这让老师非常尴尬。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强烈地渴求学习词汇,而且对学习完全不知疲倦。可是一旦进入下一个阶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儿童进入其他能力的关键期,吸收新词汇对于他们来说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注意到,儿童在这段时期学习的词汇会让他们一生受用。从他们8~9岁开始上学起,他们就能够自如地使用这些词汇。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间段是3~6岁。

其实,书写爆发期并不是会爆发出什么东西,从表面上看它就像“火中的一缕轻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爆发发生于人们的内在个性。其实,人们的内在个性就像一座还未爆发的活火山。从表面上看,它很平静,没有变化,而它内部的岩浆总有一天会剧烈地迸发出火焰来。于是,专家可以通过火山喷发时的火焰形态和它喷发出的物质,去研究地球的内部形态。

然而,我们来认真地进行下一步思考:有意义的语言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不就是语法吗?成人和儿童说话都需要符合一定的语法规则。4岁的儿童正处于完善自身语言机制、扩大词汇量的过程中,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给他们一些语法方面的帮助,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可以通过教授语法来帮助他们进一步熟练掌握自己正在学习和吸收的口语。从以往的经验中我们发现,语法能引起儿童兴趣的时候是最适合教儿童语法的时机。儿童在第一阶段(0~3岁)以无意识状态学习语法,而现在他们要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完善。另外,我们还发现,儿童可以在这个年龄段学习很多新词汇。他们对词汇具有的一种特殊敏感性能帮助他们自然而然地积累大量的词汇。

这是儿童词汇量发展最快的时期,很多试验都为此提供了证明。这一时期的儿童好像对学习新词汇充满了渴望。如果得不到帮助,他们的学习就会进行得很吃力。因此,我们也应该系统地对他们进行词汇的训练,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

我们给儿童准备了一些大小合适的小物件,以方便他们使用。当儿童发现自己置身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时,他们产生的反应让我们感到意外。当然,我们成人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努力,去解释它们的意义,来促进这种教育方法的实行。

我们认可的那些教育方法,还没有能够取得成果的。而在这些成果逐步展现的过程中,它反而为我们教育孩子指出了一定的方向—我们应该创造出生命需要的条件。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受到阻碍,在选择成人为他们提供的行为方式时,儿童应该是自由的。这是一个重大的儿童心理学发现。从北极探险归来的探险家皮尔里把它叫作“人类心灵的发现”。皮尔里认为,这其实并不是在对儿童进行教育,而是在呼唤人类的天性。

有两个事实从一开始就存在着。

第一个事实:儿童的大脑吸收文化的年龄要早于我们的想象,而儿童获得知识的方式则来自与运动有联系的某些活动。我们都知道,孩子在3~6岁这个年龄段具有非常强的接受能力。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展开学习。儿童需要通过“工作”使自己得到发展。

第二个事实:在吸收学习的过程中,儿童对自己曾经了解的东西具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儿童能够很容易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注在这些事物上。例如,儿童书写爆发期的开始就跟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有一定的联系。在他们可以说话之后,书写爆发期就体现出更强的操作性了。

到5岁半或6岁时,儿童的语言敏感性就不那么显著了。所以,只有在这之前学习书写,儿童才会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而当儿童超出了这个年龄时,他们就失去了自然赋予他们的特别时机,这时他们再想学习书写,就要付出特别的努力。

同样,由我们的经验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儿童的书写能力一方面得益于他们在之前阶段获得的经验,另一方面得益于他们曾经进行的实践准备,那就是我们为儿童提供的培养他们感觉、分辨能力的多种不同的手工实践。由此,我们获得了“间接准备”这条新的原则。

我们提倡使用图形或实物来促进儿童学习词汇。不过,很多家长可能不同意这样做。如果他们的孩子也把家中花园里所有的植物连根拔出,这些家长将作何感想呢?学习语言离不开文化环境

语言能够让人融入他所生活的群体和民族,而且是人类同其他物种的一个主要区别。与此同时,语言还是环境(我们把它叫作文明)变化的基石。

人类的生活跟动物不同,不完全依赖于本能。我们也不能够预测一个婴儿将来要做什么。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即使一个人再聪明,如果无法跟别人进行交流,他就什么也做不成,因为这种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知道,语言是一种集体思想的结晶。

在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还没有什么语言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语言只是空气的震动或者一些声音的串联,这些声音是没有意义的。例如,对于他们来说,容器和水壶这个词就没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水壶一词具有的意义,是人类赋予它的特定含义。这对于其他的词来说也是同样的。每一个词语具有的意义都要得到部分人类群体的共同认可。要想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就要了解这些词语。而其他的群体在表达同样的意思时就可能使用一套完全不一样的语音。

所以,语言就是一面墙,它把一群人围在墙里,与外面说着不同语言的人隔绝开。或许正因为这样,词语在人的头脑中有了一种神秘的作用。它能够超越民族将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语言就像人们之间的一条纽带,能够根据人类的需求进行一定的发展和变化。可以说,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语言也会成长。

令人觉得奇妙的是,有限的几个声音能够组成纷繁复杂的单词,它们的组合方式非常多,组合出来的单词也是无穷无尽的。其中有些声音需要发出来,有些则并不需要发出来;有些声音在发出时要闭紧双唇,有些则要张开双唇。可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我们的大脑能够记住大量的组合和它们的含义。这就是思想,它是用单词组合成的句子。句子中的单词也一定要以特定的顺序来进行排列,不能一点儿秩序都没有。说者和听者都要按照特定的原则来进行表达并理解句子的意思。说者应该使用名词,并且在名词前加上一定的形容词。主语、谓语和宾语在句子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只有单词正确还远远不够,语序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举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把一个表述上完全正确的句子写下来,然后再把其中的每个单词都提出来,重新进行随意的组合,新句子就不再表示原来的意义了。也就是说,在单词的排序问题上,人们也有共同的标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是超越智慧的。历史上,语言的发展并不是非常顺利的,当它所处时代的文明遭到了破坏,语言也就很难摆脱厄运—如果不经常被使用的话,有些语言就慢慢地消失了。人们最初可能会觉得语言是上天赋予人类的,可是我们必须要承认,语言是超自然的,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产物。语言就像无边无际的网络,向着各个方向进行发展,能够表达各种各样的事物。我们可能花了很多年对梵语或者拉丁语进行研究,却仍然不能够完全掌握它们。这也许是人们无法了解的秘密,我们应该懂得,人们要做成一件事,就一定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这是一个基础。语言是人类使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东西。把语言和环境关联起来

我们在这里提倡的不是机械地学习词汇,而是当我们教孩子新词汇的时候,最好把这些词汇跟实物或孩子的户外活动相结合,让新词汇跟孩子的实际经历相呼应。比如,介绍花卉、树木等方面的词汇时,可以带孩子们去看看花或树叶的样子;讲述岬、湾、海岛等地理词汇的时候,可以借助地球仪。有了实物、图片或图表,儿童能够更容易地记住这些单词。

儿童学习这些内容本来没有困难,反而老师可能会觉得这些词汇对孩子们而言容易相互混淆,难以记清。有一次,我遇到一件事情:

一个在校学习的14岁男孩对花的各个部分的名字不太了解。突然跑过来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他指着花说:“这是雌蕊。”说完,他又跑了回去。

一次,我根据教科书给孩子们讲述植物根的不同种类,还利用墙上的挂图给他们做讲解。一个孩子跑过来问我这些图上是什么东西,我给他进行了解释。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花园里的植物无一例外地都被拔出来了。这个孩子被植物的根深深地吸引了,他想把所有的植物都拔出来看个清楚。

把看到的东西进行形象化处理,要经历一个艰难的阶段。这跟儿童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是一样的。最后,儿童通过联想把真实的事物同词汇联系在一起。2.形象化认识这个世界

0~6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6~12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2~18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儿童在发展的第二阶段会把他们在前一阶段获得的东西呈现出来。语言学习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第一阶段,儿童经历了一系列的小进步,这些进步跟我们编排语法书的方式是相同的。儿童首先做到的是发出声音,然后进行音节的发音,接着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的发音。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在第二阶段帮助儿童。如果这时我们认为应该从教儿童语法开始教他们书写,就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怎么能从教儿童语法开始教他们书写呢?在他们能够读写之前,我们怎么能教他们语法呢?呈现自己获得的知识

人们往往觉得,这一年龄的儿童有两个主要需求:玩木质几何图形;在讲故事中发展想象力。成人觉得玩木质几何图形可以帮助儿童直接地把自己的思想和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进而让他们认识和了解世界,达到心理快速发展的目标。讲故事则被视为一种促进儿童想象力发展的方法。而儿童又会在游戏中释放这种想象力,在亲自动手做事的过程中,儿童增强了体力,人们会很自然地觉得这些活动让儿童的大脑跟外界进行了沟通联系,对儿童帮助很大。

其实儿童的认知跟他们看到的东西并不是完全吻合的,因为他们不只是直观地认识这些,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儿童需要一种非常有序的心理活动能力来勾画他们没有看到的事物。如果只有看到某种东西后大脑才能记住,那么我们只需要把儿童带到户外去,他们就能了解一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不只是用眼睛来吸收事物的,构成我们文化的也不只是我们所见到的事物。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见过湖泊或者冰雪,就要发挥想象去描述出它们的样子。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具备某种特别的心理能力。

我们无法说明儿童的想象力究竟有多么丰富,所以我们开始了试验。这是一个从6岁儿童开始的试验。我们努力从全局的视角向儿童介绍地理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的讲解不是从地理图形的河流、海湾、海岛等某个局部开始的。

我们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张地图,告诉他们这就是地球。

这些孩子不能根据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展开想象,进而掌握世界的样子,但必须通过大脑的神奇想象力来形成世界的概念。我们给他们展示的地图用深蓝色表示海洋,用金色的点状带表示陆地。尽管地图上面没有写出地名或作出普通的标记,但孩子们却出人意料地说出:“这是陆地。”“这是海洋。”“这是美洲。”“这是印度。”

……

儿童非常喜爱地图,地图几乎是儿童房间里不可缺少的物品。儿童在3~6岁的时候既能够辨别事物之间的关系,还能借助想象的力量,在头脑中勾画出他们无法直接看到的事物。在儿童心理方面,想象力是很重要的。世界各地的人都经常给儿童讲神话故事,仿佛这样做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如果我们都认同儿童喜欢想象,那么我们为什么只通过讲神话故事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呢?假如儿童可以对某个神话故事展开想象,他们也同样可以想象美洲啊!儿童能够借助观察地图获得更加直观的印象,这种获得印象的方式与他们从谈话中汲取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总是忽略想象力这个发现真理的心灵力量。儿童的思想正在不知疲倦地主动运转着,它闪烁着灵感的火花。把看到的东西进行形象化处理

我还看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几个6岁的儿童站在地图前进行讨论,有个3岁半的孩子挤进来说:“这就是世界吗?让我看看!”

别人告诉这个孩子:“是的。”

3岁小孩显得很惊讶:“现在我懂了。我叔叔以前环游过世界3次呢!”

这体现出这个孩子明白地图只是世界的模型,地球实际上是很大的。他肯定曾经在别人的谈话中听说过这些知识。

我们学校的另一个小男孩也要看地图。这个男孩才4岁。在认真观察之后,他没有找到其他孩子都在关注的美国,就插嘴问:“纽约在哪儿?”其他孩子很惊讶,但还是给他指出了纽约的位置。

4岁小孩又问:“那荷兰呢?”这让周围的人更不敢相信了。在一片讶异声中,大家为他指明了荷兰的位置。

然后,小男孩说:“我爸爸每年要去美国两次,就在纽约。等他离开家,妈妈就告诉我‘爸爸在海上’,一连好几天她都这样说。后来妈妈就说‘爸爸到了纽约’,再过几天,妈妈会告诉我‘爸爸又在海上’,等到妈妈说‘爸爸到了荷兰,我们会在阿姆斯特丹见到他’的时候,让人快乐的日子就要到了。”

这个孩子以前就听过美国好几次,只要听到有人把美国跟地图联系起来,他就会马上停下手里的活动去看,而且表情仿佛在说:“我已经看到美国了。”

把看到的东西进行形象化处理,要经历一个艰难的阶段。这跟儿童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是一样的。最后,儿童通过联想把真实的事物同词汇联系在一起。

儿童具有获取自身技能的动力。周围人的行为都会对儿童产生一种刺激。他们模仿这些行为,然后形成自己的能力。3·充满好奇地提出各种问题如何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

这一年龄的儿童充满了好奇,经常要求成人为他们解释很多事情。面对他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我们就像被轰炸了一样。而假如我们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认为他们的这些行为是求知的表现,儿童就会非常高兴。不过,我们应该记住,儿童不喜欢成人对问题做长篇大论的解答,可成人却偏偏喜欢这样。

曾经有一个孩子问爸爸:“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

爸爸觉得这个问题包含着高深的知识,就给孩子讲解起叶绿素和光合作用来。

可孩子却小声说:“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不想听什么叶绿素、太阳之类的。”

众所周知,这一年龄段儿童的主要特征就是爱玩儿、想象力丰富和经常提问题。孩子们总有很多不懂的东西,有时候他们的问题还很难回答。

孩子们常常会问妈妈这个问题:“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一直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一个已经有准备的聪明母亲会跟孩子说实话。一个4岁的孩子向妈妈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得到的回答是:“你是我的孩子,是我生出来的呀!”

这个简洁的回答满足了儿童的渴望。一年以后,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我现在正在生另一个孩子”。等到妈妈从产房回到家里把新生儿给孩子看时,可以告诉孩子:“这个婴儿跟你一样,也是妈妈生出来的,他是你的弟弟。”

这时,已经6岁的孩子会非常不满地说:“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我究竟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已经长大了,应该知道这件事了。你为什么不说真话?你说你要生一个弟弟的时候,我就开始用心观察你,但是你根本没做什么呀!”

尽管说实话看起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然而老师和父母也应该凭借一定的智慧去满足儿童这种发自想象力的需求。

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很难根据成人的思维逻辑进行解答,所以老师们需要进行特殊的培训。首先,我们应该抛弃成人对儿童的主观猜测,真正了解儿童是怎样发展的。回答这种问题应该使用一些针对3~6岁孩子的技巧,而这又恰恰是我们所缺乏的。值得庆幸的是,儿童从周围环境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成人那里获得的要多得多。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在了解他们心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儿童为什么反复地提问

儿童想知道的事情很多,他们总是乐此不疲。目前,我们在儿童心理学方面还有很多错误的认识。这说明我们根据那些想当然的原则去指导儿童是不行的,因为我们还不是很了解他们。只有儿童自己才能教我们怎样去了解他们。我们需要通过儿童行为的方式去了解儿童。

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儿童想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他们也很想确切地知道怎么去做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准确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他们不断去探寻的原因也在这里。于是我们可以据此推测,儿童对感兴趣的事物存在潜意识的目的。他们有一种本能,可以努力协调自己的活动,并努力去控制它。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一旦有事物引起儿童的兴趣,他们就会反复不停地做这件事。他们如此投入地重复着生活中某些常见的事,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比如,他们会专心地磨一件铜器,一直反复地做,直到把它磨得发亮。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儿童做这些事情的真正目的是要满足一种潜意识的需要,而他们的表面目的只是一个刺激自己行动的基点。由此,儿童能够在做这种事情的同时获得成长。因为儿童在这种重复的行动中会增强精神系统的调控能力,在自身的肌肉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协调性。这种协调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活动中获得的。同样地,成人也会不停地进行各种游戏、运动。成人打网球、踢足球的目的不只是要把这些运动项目做得更好,而是这些运动可以让他们学会某些他们还不具备的技能,提高这种技能才是成人运动的真正目的。对儿童极为关键的时期

儿童的所有活动或许都被我们视为游戏,可这些游戏有助于锻炼儿童,是培养他们不可缺少的技能。

儿童的本能要求他们适应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而这也需要依靠儿童内在的不懈努力。儿童的表现让我们觉得仿佛有人在提醒他们“你一定要拥有这种能力,它是你今后需要的”。完成这个任务的最好时期就是童年。因此,我们说儿童的模仿能力是他们完成自身塑造工作的推动力。

儿童具有获取自身技能的动力。周围人的行为都会对儿童产生一种刺激。他们模仿这些行为,然后形成自己的能力。那么儿童还形成了哪些能力呢?以语言为例,它就像纺织者放在织机上的经线一样,经线不是人们想要织出的布,而是织布的基础。这些经线就像富有韵律感的词汇,它们排列的顺序就像一定的语法规则。在一系列生活实践的经验中,这些行为的经线构成了某一民族或种族的基础。

可以说,6岁以前的时间对于儿童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因为“布”是在3~6岁这段时期内织成的。儿童在这时候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将陪伴他们一生。具体来说,他们走路的方式、做事的风格都会形成一定的模式,融入他们的性格,成为稳定的特征。仍从语言的发展来看,3~6岁这个年龄段也是儿童的口音定型期。它的影响非常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就算他们以后成为大学教授,经常使用专业词汇,也很难改变他们的口音。

任何高等教育都不能轻易地去除一个人在婴儿时期形成的东西。由此,我们会发现在这一年龄段,社会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假如儿童在3岁之前因为一些障碍而使精神的发展偏离了正轨,那在3~6岁这一时期还能够得到补救。因为这时的儿童还处在大自然对他们进行心理构建的末尾阶段。只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我们就能够拉近不同国家、种族之间的差距,让地球上的人类获得更加和谐的生活。也就是说,就像人类改造自然环境一样,人类创造的文明能够改造人类本身。大自然赋予了人类这种神秘的力量。

当人们的意志得到完全的发展,能够自由选择服从他人命令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种类型的服从是一种尊重,一种对权威的认可。4.良好的秩序

我们有一整套如何培养孩子的举止和保持优雅的练习,例如见面和分手时的礼仪;拿放东西的时候要轻拿轻放;接受别人递来的东西时怎样保持礼貌等。老师会让孩子们观看那些收拾好的房间、就座时保持安静的班级,甚至某个孩子做的优雅动作等。老师让孩子们观看时,语气还会尽量保持平静。

我们就是用这样的起点,对孩子进行自由式教育。通常情况下,老师不会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好坏的评价,而是给他们建议和指导,告诉孩子哪些动作不规范,需要如何改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意志和服从的关系

关于儿童性格培养的讨论通常会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意志和服从。由于很多人持有“教育就是扭曲和压制儿童意志”“儿童的意志要被老师的意志代替”“儿童应该无条件地服从”等观点,他们将意志和服从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将根据观察得到的实际情况(而非主观臆断),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说明。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这个领域中的许多观点极其混乱。

有些理论认为,人类会受到一种强大的宇宙力量的影响。这种力量不是物理上的力量,而是生命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力量。它可以促使各种形态的生命不断进行演化,是生命运动的原动力。但是生命的演化不是自然或偶然产生的,而是受自然规律的影响产生的。如果人类的生命是这种力量的表现形式,那么人类的行为也必然会受这种力量的影响。在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有意识地行动时,自然的力量就开始进入儿童的意识了。儿童意志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经验的获得为基础的,因此可以说明意志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为意志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其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有些理论认为,儿童天生不服从管教和约束,并且有暴力倾向。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儿童做事情常常不服从成人的管教和约束,不服从管教和约束就是他们意志的表现。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儿童的这种行为表现并不是他们有目的的行为。这就像一个成人发怒并不是出于自愿的一样,我们也不能说这种发怒行为是一种理智的行为。我们平时说话具有一定的目的,换句话说,我们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就会产生一种控制的愿望。从这个角度理解,成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儿童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但实际上,意志并不一定会产生混乱和暴力。混乱和暴力只是感情波动、痛苦的一种表现。通常情况下,在意志控制下的行为对人的发展是有益的。大自然赋予了儿童成长的任务,因此儿童的意志会促进自身的成长,帮助他们发展各项潜能。如果一个孩子的意志与他所做的事情相一致,说明这个孩子已经步入了有意识地发展的轨道。儿童本能地选择他们要做的事情,并且不停地重复,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最开始促使儿童做这件事的动力可能仅仅是某种冲动,但是现在这已经成为儿童在意志支配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婴儿最开始进行的活动是本能性的,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在意志的支配下进行活动了,他们的心理也随之得到发展。

儿童自己能够感觉到意志和服从之间的区别,有一个孩子以我们终生难忘的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描述:

曾经有一位贵族小姐来我们的学校参观。由于她并不是非常了解我们学校的情况,就对一个小男孩说:“这里就是规范你们行为的学校吗?”

小男孩听后立刻回答:“不,女士,这里并没有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喜欢我们做的事情。”

这个孩子的回答说明他已经理解了意志和服从之间的区别。因为当我们决定做某件事情时,这件事情应该是一件能够给予我们快乐的事情。成人不要妄图取代“上帝”的位置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点,有意识的意志需要运用在行为中才能够得到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地去开发这种意志而不是去干扰它发展。这种意志要在特定环境中,以持续的行为作基础,缓慢地发展起来,而毁掉意志却是很容易的事情。就像爆炸或地震可以在几秒钟内摧毁一个建筑物一样,我们也可以在瞬息之间毁掉意志。但我们建造一个建筑物却是多么困难的事情,需要掌握平衡学原理,具有独到的美学趣味,了解材料的各种用途……

设计一个没有生命的建筑物尚且需要这么多的知识,可想而知,塑造一个人的心会多么复杂。但是儿童心理的塑造是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它的塑造者不是母亲,也不是老师,当然更不是什么建筑师。母亲和老师只能在儿童心理的创造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他们也必须把这些辅助性工作当作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因为他们可能会在不经意之间把儿童的意志破坏和摧毁。

当前,对这一问题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见,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澄清。

一般教育机构都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错误认识,它们认为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说教(对耳朵进行灌输)和榜样(对眼睛进行灌输)来解决。然而,事实上儿童的意志只能通过运用自己能力的方式来发展。儿童通常被看作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这种观点在儿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想象力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人们常常通过给他们讲神话故事来锻炼想象力,但是孩子在听这些神话故事时,他们只是听到了一些故事而已,想象力却一点儿也没有得到发展。

这种错误的观点反映在意志的培养上更为严重,因为大多数学校都拒绝为训练孩子的意志力提供机会,很多从事教育的人会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孩子的任何抗议行为都会被认为具有反叛性质。可以说,教育工作者们在摧残儿童意志方面真是竭尽全力。

与此同时,老师通过树立榜样的原则来教育儿童,自觉地将自己作为榜样让儿童来学习。在这里,想象力和意志力甚至连一席之地也没有,学生们沦落到只能看和听的地步。

我们必须摒弃这些错误的观念,勇敢面对儿童真实的成长。要想对他人进行教育,我们必须先做好自己

坚持传统教育理念的老师总结出了一句看起来合乎逻辑的话:“要想对他人进行教育,我们必须先做好自己。这样儿童才能模仿我们,服从我们。”服从成了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曾经,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儿童的众多美德中有一项最为重要,那就是服从。”

于是,教育工作简单化了,教育工作者也傲慢起来了,他们总是这样说:“我的学生一无所知,我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将他们教得同我一样。”于是,就像《圣经》中所说的,“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来造人”,老师也这样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成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时,很自然地把自己放到了“上帝”的位置,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圣经》中的另一句话:“在自负的驱使下,魔鬼妄图取代上帝的位置。”

儿童的心灵正在进行着创造性的工作,这项工作比任何老师和父母所做的工作都要珍贵。当然,这项工作也需要得到成人的理解和支持。过去,老师总是依靠教鞭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在我们进入文明社会后,老师们曾经对“不再对孩子使用教鞭是文明的象征”这一观点提出过抗议:“如果我们必须放下鞭子,我们就不能教书。”甚至在《圣经》中,所罗门也曾说过:“父母不使用棍棒是错误的,会使孩子走入地狱!”纪律就是这样在成人的恐吓和孩子的恐惧之中产生的。照此观点,我们可以用这句话进行总结: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而不听话的孩子自然就是坏孩子。

由于社会民主和自由的发展,现在以这种方式进行教育的老师被认为是独裁者。民主化学校中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需要保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想象力,而传统学校的老师却死守这个错误观点。独裁者的暴力与老师的暴力确实具有一定的区别,那就是独裁者用暴力进行建设,而老师以暴力进行摧毁。老师要在学生的意志能够接受和服从他人的指导之前将其摧毁。也就是说,我们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之前就已经将他的思想毁掉了。

但是,当人们的意志得到完全的发展,能够自由选择服从他人命令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种类型的服从是一种尊重,一种对权威的认可。如果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服从老师,老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获得心理满足。

这样,意志和服从意识就可以并驾齐驱了。意志是心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从则是在意志的基础上产生的。“服从”一词在这里有了新的含义。也就是说,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个人意志的升华。本章小结蒙氏养育观点

4岁的孩子强烈地渴求学习词汇,而且对学习乐此不疲。

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间段是3~6岁。

在儿童词汇量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们也应该系统地对他们进行词汇的训练。

3~6岁这个年龄段也是儿童的口音定型期。它的影响非常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就算他们以后成为大学教授,经常使用专业词汇,也很难改变他们的口音。

这一年龄段儿童的主要特征就是爱玩儿、想象力丰富和经常提问题。孩子们总有很多不懂的东西,有时候他们的问题还很难回答。

儿童有意识的意志需要运用在行为中才能够得到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地去开发这种意志而不是去干扰它发展。这种意志要在特定环境中,以持续的行为作基础,缓慢地发展起来,而毁掉意志却是很容易的事情。蒙氏养育指导

□儿童对自己曾经了解的东西具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儿童能够很容易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注在这些事物上。

□当我们教孩子新词汇的时候,最好把这些词汇跟实物或孩子的户外活动相结合,让新词汇跟孩子的实际经历相呼应。

□儿童非常喜爱地图,地图几乎是儿童房间里不可缺少的物品,儿童能够借助观察地图获得更加直观的印象。

□儿童不喜欢成人对问题做长篇大论的解答,可成人却偏偏喜欢这样。

□儿童从周围环境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成人那里获得的要多得多。

□一旦有事物引起儿童的兴趣,他们就会反复不停地做这件事。  第2章 培养儿童稳定的注意力

MONTESSORI BRINGING UPYOUR 4 YEARS OLDCHILD

在我们的试验中,幼儿注意力的保持并不是由一位老师人为地实现的。其注意力是由某个能引起他们注意的固定的物品来保持的。1.把儿童的意识引向明确的目标

当我们把孩子放在一个有利于他们心理发展的环境中时,我们希望看到:

● 孩子马上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物品上

● 按照我们事先设定的目的来使用它

● 不停地重复这个行为

我们发现,不同的孩子重复的次数也不相同,有的可能重复20次,有的可能重复40次,有的甚至可能达到200次。

儿童的这种表现是那些与心理发育关系密切的行为的先导。

儿童会产生这种表现,是由于一种原始的内在冲动在发挥作用,就像人处在精神饥饿的状态中具有一种模糊的意识那样。要释放这种精神饥饿所产生的冲动,就应该把儿童的意识引向明确的目标,使它转化为一种基本而又复杂并可重复进行的智力活动。

比如,一个孩子忙着安放一些立体插板或10个小圆柱,把它们移动到各自的位置上。他连续这样做了30次或40次之后,突然犯了某个错误,或者发现了某个问题,于是他动手把这一问题解决了,这样他以后就会对这项活动越来越感兴趣,还会尝试反复进行这个试验。这个过程其实就可以促使儿童进行复杂的心理活动练习,有助于他们的内部发展。

或许正是因为内在意识的发展,儿童在使用这种物品时常常显得很愉快,还会不断重复地使用它们。就像我们要让一个口渴的人解渴,就不能只让他微微地抿一口水,而必须让他喝个痛快,喝够身体所需的水分一样。同样,要满足儿童的心理饥渴,只是让他们走马观花地这儿瞧瞧那儿看看是不够的,听别人描述物品的使用方法更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必须真正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让他们拥有这些物品,并且能充分地使用它们。集中注意力是进行教育的基础

我们应该把这一切当作心理建构的基础,这也是对儿童进行行为教育的唯一秘诀。我们为儿童创造的环境是他们可以进行自由活动的场所,而且最终目标就是满足儿童的精神活动需求。所以,我们在游戏中为儿童提供立体插板不只是要让他们了解有关物体大小的知识,平面插板的设计也不仅仅是把形状概念的形成作为目标。它们与我们为儿童准备的其他物品一样,目的是要培养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类练习中,儿童能够获得他们真正可以理解的知识。并且,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他们也要学会保持程度相当的注意力。实际上,正是因为儿童获得的感觉知识在范围、形状和颜色等方面是精确的,才使人类的精神活动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有了取得更大成就的可能。外界刺激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乳汁

目前,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注意力不稳定是三四岁幼儿的特征。他们会被自己看到的每样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断地从一个物品转移到另一个物品上。也就是说,这个年龄的幼儿很难把注意力投注在某件物品上。可见,使这些幼儿集中注意力很不容易,这就是儿童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现代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就指出:“我们都了解儿童的注意力非常容易改变。这种易变的特点可以从我们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的情况中反映出来。他们的表现真是乱七八糟……而注意力的易变性加上被动性……更多地体现在儿童的行为中。他们只是不经意地注意自己看到的每样东西,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儿童从这种多变的注意力状态中自动恢复的能力是他们形成判断力、性格和意志的基础……促使他们改进这种能力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如果一个人仅靠天性行事,他永远也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只会任凭自己的好奇心使注意力在不同的事物之间不停地转移。

其实,在我们的试验中,幼儿注意力的保持并不是由一位老师人为地实现的。其注意力是由某个能引起他们注意的固定的物品来保持的。在相同的情景中,一个新生儿为了完成吮吸活动而进行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运动,也是源于首要的、无意识的营养需要。他们进行的这些活动并不是有意识、有明确目的地进行追求的结果。事实上,新生儿这时还不可能有明确的目的意识。所以,儿童最开始表现出来的行为源于一种基本的外界刺激。外界刺激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乳汁。我们能够通过孩子的小脸发现他的注意力表现出惊人的高度集中。

我们发现,一个只有3岁的儿童可以连续50次不断重复同样的活动。这时候,很多人在他旁边四处走动,有人在弹钢琴,一群孩子在齐声唱歌……这么嘈杂的环境也没能分散他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样,如果一个孩子正衔着母亲的乳头吃奶,不管身边发生什么事,他都不会停下来,除非他吃饱了。

只有自然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心理行为源于自然,我们必须去探寻大自然的秘密。要理解自然,首先应该对它的初始阶段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揭示真理的基础正是那些最简单的东西,而解释更复杂的现象也需要以它为指导。

实际上,很多心理学家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为了获取关于生命的知识,就从观察生物的自由活动开始。如果法布尔没有让昆虫在自由的状态下展现它的自然状态,而是在观察它们的时候对昆虫的活动进行了人为的干涉;如果他只是把昆虫抓住,把它们列入研究的视野范围内,他就只能用这些昆虫来做实验,而不能揭示昆虫的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奇迹。如果细菌学家没有创造出一种营养和温度等条件接近细菌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使这种细菌以“自由地生存”来表现它的特征;如果他们只是局限在利用显微镜去固定观察一种疾病的细菌,那么用来挽救人们生命和保护一个民族免受传染病侵袭的科学就无法发展。要用强而有力的感觉来刺激幼儿的注意力

要让各种生命实现真正的自由,基础性的工作就是使用各种方法去观察生物。自由是对儿童进行注意力试验研究的条件。我们必须记住,对幼儿注意力的刺激,在感觉上要强而有力,它应该伴随着感官方面的生理适应性。幼儿的生理发育尚不完全,我们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来发展这种适应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个物体不能有效地激发这种适应能力,它就无法让儿童在心理上保持注意力,而且还会导致他们生理上的疲劳,甚至伤害他们的眼睛、耳朵等适应性器官。一旦儿童能够自由地选择物体,同时以高度的注意力去使用它时,他们就能明显地体会到一种快乐、健康的官能活动,并且会感到这种练习还有益于身体的各个器官。

需要注意的是,与这种外部刺激相关的神经中枢也要同时为促进想象形成而做好准备。也就是说,应该在内部做好心理上的适应。具体来说,当外部刺激发挥了作用,大脑神经中枢就按照内部的程序依次产生兴奋。两种力量的作用就好像在开启一扇关着的门:外部的感觉力量在敲门,内部的力量把门打开。假如内部的力量不把门打开,外部的刺激作用再强也是没有意义的。一个心不在焉的人可能会不小心跌入深谷,而一个专注工作的人却能做到不受街上乐队的影响,对他们的演奏充耳不闻。

注意力是心理学最感兴趣的问题,它在教育方面也表现出了最实用的价值。老师的工作艺术所在就是把握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教学活动充满期待。当孩子“敲门”的时候,老师要为孩子提供“开门”的内部力量。但是,如果老师对这一工作完全陌生或很难理解,就无法引起孩子的兴趣。教学其实是一门逐步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艺术。我们要引导他们走过新奇的“未知”领域的大门,迈入其中进行学习,并将注意力引向我们期望的状态。

通过外部力量来为儿童提供适应其心理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用尽量完美的方式尊重他们自由发展的态度,是创造新的教学法的基础。2.专注力是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现象好像在告诉我们,心灵敏捷的人将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束缚。

威廉·詹姆士认为,“精神的力量”是“生命的神秘因素”之一。但丁也说过:“……人类不知道自己的最高智慧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对物质的最高欲望从哪里产生,他们只会像蜜蜂一样,凭自己的本能去酿蜜……”人们对外在事物的特殊态度构成了其天性的一部分,而且决定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不是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而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孩子的内部活力

只有那些能激发我们内部活力的东西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我们的内部世界对外部世界所提供的信息会作出一定的选择,从而让它们跟我们的内部要求相一致。比如,在这个世界上,画家能发现最美丽的色彩,音乐家最容易被声音所吸引。虽然人们生活在同样的环境里,但个性特征、内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有些人那里还是表现得比较明显的,但他们只会从环境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那些构成我们外部世界的“经验”在人与人之间并不会造成混乱,而且还受个体能力的控制。

没有一位老师能够用任何技能使一个孩子对某个物品表现出专注的神情。显然,专注力是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历史记载的天才让我们发现,虽然他们性情不同,但都拥有超常的注意力。

阿基米德非常专注,传闻叙拉古城被敌人攻下都未能使他分心,他在伏案研究几何图形时被杀。

牛顿沉浸于研究中时,竟会忘记吃饭。

意大利诗人阿尔费尔瑞在创作一首诗时,居然对经过他窗前的结婚队伍的喧闹声充耳不闻。

然而,天才人物在注意力方面所具有的这些特征,是不能被一个“对此感兴趣的”老师唤起的,不管这位老师的教学艺术多么巧妙、多么高超。关注儿童内心的精神力量“通过儿童内心的精神力量作用就能够打开儿童的注意力之门”,如果说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由此引发的问题就不是简单的教学艺术问题,而是自由对儿童心灵构建的作用的问题。用逻辑学的观点来看,通过外部力量来为儿童提供适应其心理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用尽量完美的方式尊重他们自由发展的态度,是创造新的教学法的基础。

我们应依据实验所得出的结论,科学地为儿童提供构建心灵所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复杂生命现象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理性、意志和性格会一同发展起来。这就像营养均衡的儿童,他们的大脑、胃和肌肉将同时成长发育一样。

在人的内心深处不仅有一种渴望增长知识的动力,还会形成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又在不断吸收新信息的过程中得以维持。3.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首先,我们会发现孩子展示出一定的认知能力。它为智力的发展提供了第一个胚芽,可以补充本能的兴趣。当这种情况产生时,认知就开始为儿童建立一种类似注意力的心理机制。这样就又发生了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演变,不过这是具有某种特征的。

从已知到未知的演变并不像有些老师所设想的那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它是在儿童内心建立起来的一种复杂的观念体系,是儿童在一系列心理过程中靠自身力量积极构建起来的。它代表了一种内在的心理发育过程。提供适当的训练材料

为了完成上述变化,我们应该为儿童提供大量系统的、复杂的、符合本能的材料。比如,我们可以向儿童提供一系列物品,来引发他们关注颜色、形状、声音、触觉和气压的本能。儿童会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同各种物品持续发生互动,来构建自己的心理个性,并获得对事物的清晰、有序的认知。

完成了这一步,这些通过形状、尺寸、颜色、光滑度、重量和硬度等特征呈现的物体,就跟儿童的心理建立了联系。某些东西开始出现在儿童的意识中。儿童时刻期待着它们,并快乐地接受它们。

当儿童在这种原始冲动的基础上又认识和注意到外部事物后,他们就跟这个世界上的某些东西建立了一种联系,他们的兴趣也更广泛了。换句话说,他们不再局限于跟原始本能相关的原始兴趣,他们的新兴趣建立在已获得的知识基础上。这也是儿童洞察力的基础。

传统的教育学认为,要让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到未知的事物上,就应该使已知和未知建立起一种联系,因为儿童能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扩展自己的兴趣。而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这种观点只抓到了这种复杂现象的一些细枝末节。其实,已有的知识会使兴趣转向更复杂和意义更加崇高的事物上,而且还会促使文化不断地演变、延续。同时,这一过程本身就会让儿童在头脑中建立起秩序。提醒材料之间的关联

老师在讲课时简洁地说:“××是长的。”“××是短的。”“××是红的。”“××是黄的。”……他们就这样固定地用一个个简单的字清晰地表明了感觉的顺序,同时还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编目。在孩子的头脑中,每一个映象同另一个映象被完全区别开来,它们都有自己的明确位置,而这种映象还能够通过一个字回忆起来。这样,新的知识既不会被随意抛在一边,也不会跟旧的知识混淆在一起,而是会被安排存放在合适的地方,还会跟原有的同类知识归到一起,如同图书馆里的图书一般,井然有序地陈列着。

于是,在人的内心深处不仅有一种渴望增长知识的动力,还会形成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又在不断吸收新信息的过程中得以维持。所以,内部的协调性就如同生理上的适应能力一样,本身就是以自发活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的内部条件决定了其个性的自由发展、个体的成长与组织建构。

老师可以控制这些现象,但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谨慎,要避免将儿童的注意力引向他们自己。因为儿童的全神贯注对自身的未来有决定性作用。老师的教学艺术在于理解孩子的行为,而不要对自然的表现进行干预。

儿童处于发育中的心灵也同样需要拥有一处温暖的“巢”。只有那里才能保证他的营养,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4.更高阶段注意力的培养

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我们应该首先关注那些作为生命基础的本性与作为生活基础的刺激之间相互对应的基本事实。不管它们怎样变化,我们始终要把它们作为教育的基础。关注生命本能和对应的刺激

我的观点遭到了一些专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儿童一定要养成注意所有东西的习惯,甚至要去注意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东西。这是现实生活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他们必须为此进行努力。

这种论点的建立带有一定的偏见,它就像一个家庭里的严父提出的“孩子们应该习惯吃所有的东西”之类的命令。在这里,道德教育被置于一边,实在令人觉得可悲。幸好这种命令式的教育已经过时了。如果它还一直流行的话,做父亲的就会因为孩子在午饭时不吃自己不喜欢的菜而惩罚孩子禁食一整天,或除了那道被拒绝的菜之外,他不准孩子吃其他任何东西,就算这道菜已变凉甚至令孩子恶心也必须让孩子吃下去。最后,饥饿会削弱这个孩子的意志,打破他的幻想,他只得把那盘变凉的食物吞下肚子。而当父亲的还会理直气壮地称自己能在任何情况下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孩子能吃下为他提供的任何东西,他既不贪吃,也不任性。与此同时,有些家长为了改正孩子贪吃的毛病,会采取十分粗暴的方法:将还没有吃晚饭的孩子送上床睡觉。

直至现在,那些坚持认为儿童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也要关注的人就是采取了相似的方法。可是,这类不易消化的“食物”只会危害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