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才医案医论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08:01:48

点击下载

作者:陆鸿元,徐蓉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徐仲才医案医论集

徐仲才医案医论集试读:

总序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旨在搜集、整理我国近现代著名中医生前遗留的著述、文稿、讲义,等等。这些文献资料,有的早年曾经出版、发表过,但如今已难觅其踪;有的仅存稿本、抄本,从未正式刊印、出版:有的则是家传私藏,未曾面世、公开过,可以说都非常稀有、珍贵。从内容来看,有研习经典医籍的心悟、发微,有学术思想的总结、阐述,有临证经验的记录、提炼,有遣方用药的心得、体会,篇幅都不是很大,但内容丰富多彩,且都带有鲜明的名医个人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足资今人借鉴。

寻找、搜集这些珍贵文献资料是一个艰难、漫长而又快乐的过程。每当我们经过种种曲折找到并落实好一种想要的文本时,都如获至宝,兴奋不已,尤其感动于这些文本拥有者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他们大都是名医之后或门生弟子,不仅和盘献出这些珍贵文献,并主动提供相关素材、背景资料,而且很多都亲自参与整理、修订,确保了所出文本的高保真和高品质,也激励、鞭策我们不畏艰难,更加努力。

真诚希望同道和读者朋友给我们提供线索,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把这套书做成无愧于时代的精品、珍品。《名医遗珍系列丛书》编委会2009年12月

谨以本书纪念龙华医院建院50周年(1960—2010)徐仲才(1911—1991)·徐仲才选抄《医方切》,此为其手迹·徐仲才亲自参加课题研究(左起第二人为弟子陆鸿元)上海中医学院首届研究生毕业照(前排自左起第七位:徐仲才院长)·徐仲才为患者诊治·徐仲才带教学生郭天玲·徐仲才与其女徐蓉娟·龙华医院为徐仲才教授八十诞辰祝寿

施序

大道岐黄,薪火相传。中国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相继数千载,代有创新、发展,形成众多流派大家,彰显不同学术观点,在实践中理论升华,理念更新,成就卓著,如星河灿烂,寰宇生辉。上海自明代以来,商埠繁荣,文化中兴,药铺林立,名医荟萃。自上世纪徐氏悬壶沪上,历经杏圃、小圃、仲才诸公三代相传。上世纪30年代后徐小圃尤以儿科著称,屡起沉疴,回逆膏肓,愈病无数,乃声名广播。嗣后60余载,小圃、仲才二代孜孜以求,独创流派,显赫医坛。

徐氏父子以儿科擅长,兼主内科疑难杂病。二公皆重《伤寒论》之研究。是书所立之“六经辨证体系”继承《内经》经络、脏腑、气血、营卫以及邪正相争、阴阳消长等理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之基础。书中载方113首,君臣佐使配伍严谨,盖汗吐下和温清诸法,对后世影响巨大,故喻昌评说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二公勤求古训,首重“伤寒”。加之家学渊源,因而功底非凡。其临诊思维灵变、方用灵活、知常达变、独辟蹊径,面对重难危证,亦能运筹帷幄而致平和,与其学术素养超群不无关系。

徐氏倡导扶阳为其临证特色。数十年艰辛努力,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实非一蹴而就。人曰技术创新需要智慧;理论创新更需要胆略。勤奋潜行,胸襟开阔,方能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善于在百家争鸣中推陈出新。二公兴业申江,海派风骚昭然可鉴,不仅敢为天下先,更悦海纳百川,于发皇古义中融会新知。二公对名医祝味菊善用附子等温阳药之经验甚为服膺,虚心汲纳。祝公治学推崇仲景、景岳诸家,颇受清末四川“火神派”郑钦安及其《医理真传》等名著影响,该派以注重人身真阳,善用姜、附而得名。后祝氏由川入沪,其治病虽见高热神昏、唇焦舌蔽亦用附子,遂有“祝附子”之称,沪上医界几无不知。小圃公素来崇倡仲景之学,长于应用麻黄,亦有“徐麻黄”之誉。推究小儿以“肉脆、血少、气弱”为特点,当属稚阴、稚阳,而非“纯阳之体”,故必须处处顾及阳气,再从祝味菊先生救治其长子徐伯远的实际效验,深感温热扶阳之重要,遂进一步树立了“阴为体、阳为用,阳气在生理情况下是生命动力,在病理情况下又是抗病主力”的理念。外感多用麻桂,里证重用姜附。同道有长,竭诚请益,体现了一代大家虚怀若谷之高尚风度。

昔傅山有《卖药》诗曰:“衡尹传汤液,畴箕不见书。想来明晦际,亦事鬼臾区。所以长沙老,相承金匮俱。既无尝药圣,谁是折肱儒。即不千缗也,其能一视欤。真人十六字,老夫一半除。”以徐氏二公德艺双馨当属青主呼唤之“尝药圣”、“折肱儒”之列亦无愧也。

雅量涵高远,虚怀鉴古今。我辈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读于上海中医学院,又先后在曙光医院、龙华医院接受临床教学和实习,我更于毕业后分配于龙华医院工作。徐仲才老师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我辈学子无不心怀敬重。孔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先生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医科大学,后又师从祝味菊,中西兼通,更重于扶阳学说的传承,且勇于创新,于大量内儿重病诊治中熟谙“阴为体、阳为用,阳气在生理情况下是生命动力,在病理情况下又是抗病主力”的学术观点,运用自如,并积累了许多附子配伍应用之经验。先生博学广识,温文儒雅,仁者情怀,敬业乐群。讲台执教,一丝不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受众如沐春风,如入兰台圣殿。临诊带教,内难解析,经方运用,医理阐述,生动极致,予吾辈终生受用而难忘。先生以小圃公为榜样,热衷于中医药事业振兴,推波助澜,身体力行,尤于曙光医院之主政,龙华医院之筹建,呕心沥血,终日辛劳,居功不傲。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王安石《孤桐》)。先生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医学的继承与发扬紧密联系。太史公司马迁尝言:“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者,未必尽同。”当今我们正处于外来文化之冲击大潮中,中医西化亦不可忽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要学习仲才老师“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精神。世界建筑设计顶级大师贝聿铭先生曾有一句感人肺腑的名言:“在我的身上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并存。我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会不时回忆我的出身背景,不这样做是很困难的。”可见借鉴是必要的。但镜子不能代替我们本身,仲才先生正是这种精神之典范。《徐仲才医案医论集》由我校陆鸿元、徐蓉娟、郭天玲等三位资深教授编撰,不日付梓,此乃全面、系统介绍徐仲才学术渊源及临证经验的又一力作。三位教授均曾受业于仲才先生,蓉娟教授系先生之女,衷中参西,耳濡目染,幼承庭训,三君合力、倾心协作,诚属嫡系真传。该书不久面世,当卜纸贵洛阳,可喜可贺。此前有幸拜读初稿,颇受教益,有感是为序。施杞识于2009年10月28日深秋上海

谢序

中秋日,不见月,却闻风和雨。风雨千里终究要散去。一些名人却始终名垂医史,流芳万古。徐小圃、徐仲才先生,乃世代儒医杏圃公之后,沪上儿科名医。仲才先生为小圃公之子,深受寓沪绍兴名医祝味菊温热药治病之熏陶,开“扶阳益肾”学术思想之先河。吾生亦晚,不能目睹小圃公之风采,但对徐仲才先生,对他生命轨迹中折射出一代中医大家的人格魅力和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追求,却有一定的了解。我对徐老的了解,可以追溯到33年之前。

1976年唐山地震后,我从奉贤带教学生回到龙华医院,满以为医院领导会让我参加赴唐山抗震医疗队,思想上也做好了赴灾区的准备。没料到医院领导要我参加卫生部医疗队赴大庆油田防治老慢支,并叮嘱说出发前可先跟徐仲才先生抄方,他治疗老慢支和哮喘很有疗效。就这样在当年十月赴大庆之前,我跟随徐老抄了两个多月的方。徐老那时65岁光景,两目炯炯有神,待人和善谦逊,一口纯正的上海方言诙谐风趣,一些就诊的患者病情不轻,经徐老诊治后心情倒蛮愉悦。徐老治病辨证施治和理法方药清楚,用药精当,喜用经方,每获奇效。随诊两个多月下来,虽说尚未学到徐老治学治病之真谛,但徐老高超的医技和良好的医德风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徐老善用附子,我对运用附子的粗浅认识,也是从那时开始的。随诊时我发现,徐老不仅对脾肾阳虚的患者用附子后很有效果,辨证为其他证型的病人用附子后也会收到满意的疗效。之后的三十余年,附子也成为我在临床运用较多的一味中药。

徐老出生于中医名门,早年先学西医,后学中医。做过医院领导,又是积极投身中医事业的社会活动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徐老那时已70多岁,我在龙华医院担任党总支书记,常造访徐老高安路家中,聆听徐老对中医药事业和医院管理的教诲。他的思想开放而前沿。他熟读经典,师古而不泥古。在中医界朋友甚多,与多位西医名家也交谊至笃,这也是徐老善用当代先进理念来审视中医、研究中医之原委。

中医学中的学术派别称为流派。金元以来中医流派精彩纷呈。徐氏的中医流派特色既鲜明又突出,常以经方起沉疴,法宗仲景伤寒的重阳温补学术理论,早已为沪上乃至国内外同道所熟识和认同。遗憾的是每览众书店和我校图书馆,鲜有关于其中医流派学术论述或著作。感谢徐老的入室弟子陆鸿元、郭天玲两位教授,以及徐老之女徐蓉娟教授,他们史海泛舟,寻觅被岁月滤过的印录,完整地梳理出仲才公的学术理论观点,对后世来说不失为一笔丰裕的宝贵遗产。尤为感人的是陆鸿元教授已年逾八十,郭、徐两位女教授也年届七十,他们不遗余力挖掘中医遗产的精神,为吾辈等后世中医人作出了榜样,激励我等奋马扬鞭,不敢停歇。于2009年中秋日

郑序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迎来50周年华诞之际,《徐仲才医案医论集》由徐仲才先生的学生和女儿,陆鸿元、徐蓉娟、郭天玲三位教授主编出版,这既是对龙华医院建院元老之一的徐仲才先生毕生奉献中医药事业功绩的彰显和重要的纪念,更是一份留给中医后人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回溯历史,1960年,龙华医院建院之初,荟萃了沪上众多享誉海内外的中医名家,徐仲才先生即是八位建院元老之一。先生幼承其父沪上儿科名医徐小圃亲传,又师从中医内科名家祝味菊,研读历代各家论著,先生衷中参西,兼通大小方脉,善于运用“扶阳益肾”法,擅长用附子等药物,以回阳救逆、温阳行火、温中祛寒、温经止痛诸法,有效地治疗慢支、哮喘、慢性腹泻、小儿夏季热等病证,疗效显著。早年积极从事中医学术团体活动,先后担任中医全国儿科学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华医学会理事。1960年调任上海中医学院,参与龙华医院开院筹备工作,任业务副院长24年,同时坚持参加内科、儿科诊疗工作,帮助儿科开展医疗工作,开展特色治疗,如穴位注射、中药敷贴治疗等,并主持成立了“哮喘专科门诊”等,认真指导青年医务人员,为龙华医院和中医儿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徐蓉娟教授为徐公仲才之女,在掌握现代医学知识的基础上,秉承父训,潜心学习中医,逐渐形成了自己兼容并蓄的诊疗风格,主攻内分泌代谢疾病,医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近年来徐蓉娟教授主持名中医工作室的工作,始终以谦虚求实的态度,认真总结经验,精心培养青年医生。随着岁月的增加,她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那份责任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每天她在工作中所投入的热情深深感染带动着我们年轻人。

今年,龙华医院为徐仲才先生等建院元老塑像并举行揭幕仪式,以此作为医院建院50周年活动的启动。我们希望通过缅怀、纪念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以此启迪、激励后学,促进医院的永续发展。此时出版《徐仲才医案医论集》,既是发掘和保留徐先生完整宝贵的临床经验,也是激励后辈学习徐仲才先生“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精神,使得龙华医院的中医之魂能够薪火相传,为振兴中医药事业作出贡献。郑锦2009年11月

编写说明

徐仲才(1911-1991),名树梓,上海中医学院内儿科教授,主任中医师。先生无论从学术思想、遣方用药或临诊态度、社会活动均深受其父影响。出于其父徐小圃对祝味菊善用温阳药的推崇和服膺,20岁的仲才先生从南洋医科大学肄业后便师从祝味菊先生,并深得其重阳思想、中西医理念以及对附子等温热药的认识和应用等方面的真传。先生学成后,于1935年在沪自设诊所开业行医。他倡导小圃先生“阴为体,阳为用,阳气在生理情况下是生命的动力,在病理情况下又是抗病的主力”的学术观点。先生经治的多为内科杂病、小儿呼吸及消化系统的疾病,治愈大量疑难病例,尤其在治疗咳喘病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积累了运用麻黄、附子等温热药的丰富经验。例如在附子配伍方面:他主张附子或与重镇药,或与清热泻火药,或与甘寒养阴药同用,这些配伍方法既可各行其道、各司其职,又可相互监制、防偏纠弊,使阴得阳助、阳得阴助,从而拓展了附子的应用范围。在附子的剂量上,他主张用量适度。如上世纪70年代,他在解放军某空军医院应用附子专题讲座上一再阐明自己重视扶阳,但不是唯阳气论者。强调“阴阳互根”是中医理论核心,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并比喻为刀和刀鞘的关系,刀子越快越好,但也要有刀鞘的保护。为此,在重视扶阳益肾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到滋阴药物的适当配伍,以期取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徐仲才医案医论集》由徐仲才医案、徐仲才运用仲景方治疗急难重病、徐仲才医论医话、徐仲才传承文章荟萃四部分组成。除收集部分已发表的文章和医案外,又把徐仲才先生之女徐蓉娟保留的其父就诊时原始病例进行整理归纳,充实补充。在“传承文章荟萃”栏中又收编了以下新近撰写首次刊行的文章有:陆鸿元教授《徐仲才先生传略暨扶阳理论的阐发与实践——后附“徐仲才医案100例应用附子剖析”》、徐蓉娟教授《回忆我的父亲徐仲才——家传师授创新意》、郭天玲教授《徐仲才先生的中医流派特色——兼论其对徐、祝两家医学的传承》,以上文章各有侧重,可有助于读者对徐仲才先生扶阳学术思想的理解。

本书行将付梓之际,承蒙上海中医药大学施杞、谢建群二位教授赐序,特此致谢!

本书的编写,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批年轻编委参与工作,计有李红、陆城华、姜宏军、唐健嫩、葛芳芳等同志,尤其是唐健嫩、陆城华、葛芳芳等编委在协助我们主编统稿的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

由于时间仓促,缺点及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9年12月于上海

【徐仲才医案】

徐仲才 述

徐蓉娟 记

陆鸿元 徐蓉娟 郭天玲 整理评按

丹痧(猩红热)

罗幼,女,8岁。

初诊:1965年1月15日。身热(体温:38℃)四日,丹痧密布,咽喉疼痛,大便四日未行,小便短少。舌苔薄,质红,口渴引饮,脉浮数。辨证属时邪外感,肺胃热盛。治予辛凉透达,清解里热。

薄荷6g(后下) 牛蒡子9g 银花9g 连翘9g生川军4.5g(后下)  炒山栀9g 板蓝根15g 天花粉9g

复诊:服二剂后身热较轻(体温:37.4℃),腑气亦行。

原方去川军,再服二剂后症状消失。

按:本案丹痧密布,腑闭不行,乃温邪未彻而热势内盛,故予辛凉透痧,清热通里。方中薄荷、牛蒡、板蓝根透痧利咽,银花、连翘、山栀清热解毒,花粉、川军增液通腑,使火从下泄。其中生军一味,非实热便闭不可轻投。

暑热症

例一(上盛下虚)

丁幼,男,一岁半。

初诊:1964年8月14日。断乳不久,形削色,胃纳一般。近日气候酷热,壮热(肛温:40.3℃)无汗,用西医发汗药仍无汗泄,曾作一系列检查亦均无阳性体征。病孩烦躁不宁,口渴喜饮,饮后小便频而清长,苔薄,脉细数,下肢清冷。此乃典型暑热症也。证属上盛下虚,治以潜阳温下。

陈香薷4.5g 黄连2.4g 莲子心9g 天花粉9g熟附片9g(先煎) 龙齿30g(先煎) 益智仁9g补骨脂9g 桑螵蛸9g 菟丝子9g 甘草3g 三剂

另方:蚕茧10枚,红枣10枚,煎汤代茶。三剂。

二诊:8月17日。服药后,渴饮尿频稍减。

原方中加炒山栀9g 三剂。

三诊:8月20日。昨今气候酷热稍减,患儿发热、烦躁、渴饮尿频均明显减轻。苔薄,脉细数。再予原方出入。

黄连1.5g 莲子心9g 天花粉9g 龙齿30g(先煎)  桑螵蛸9g 覆盆子9g 熟附片9g(先煎)  菟丝子9g 甘草3g

另方:蚕茧10枚,红枣10枚,煎汤代茶。五剂。

例二(热炽津伤,上盛下虚)

陶幼,女,2岁。

初诊:1964年8月7日。壮热(肛温:40.6℃)六日。头额少汗,烦躁,口渴喜饮,小便清长而频。舌少苔,质微红,脉细数。证属热炽津伤,上盛下虚,治以清热温肾。

知母9g 生石膏30g(另包先煎)  粳米30g(包煎)  甘草3g 熟附片9g(先煎) 天花粉9g 蛤粉9g 龙骨30g(先煎)补骨脂9g 覆盆子9g 缩泉丸9g(包煎)  三剂

另方:蚕茧10枚,红枣10枚,煎汤代茶。三剂。

二诊:8月10日。药后口渴稍减,汗出仍少。

原方去蛤粉,加薄荷3g。三剂。

按:暑热症,每因小儿体质虚弱,又感受暑气,耗伤津液,以致出现发热缠绵、汗少或无汗、口渴多尿等症,反复不已则形成上盛下虚之候,每每投以清上温下治法而取效。例一以黄连、莲子心、山栀清心火,天花粉生津,附子、龙齿、益智仁、补骨脂、桑螵蛸、菟丝子温肾潜阳,香薷祛暑解表。并以蚕茧、红枣煎汤代茶,助中气,治渴溺。三诊时因气候酷热减,故症情亦明显好转。本病症情的轻重与气候有密切关系。有些病情顽固缠绵的患者,往往到秋凉之后也能向愈。例二患儿因壮热,舌质微红,少苔,热盛伤津较明显,故以白虎汤清肺胃之热,蛤粉、花粉生津护阴,附子、龙骨、补骨脂、覆盆子、缩泉丸温肾固涩。

喉痹(慢性咽炎)

周某,女,62岁。

初诊:1976年11月16日。二三年来,咽喉时常梗痛。外院五官科检查,诊为“慢性咽喉炎”。半年多来,常泛吐粉红色黏液,舌红少苔,口唇、咽喉均潮红。平时口渴欲饮,胸闷,呼吸不畅,脉沉细。治取滋养肺阴,清热利咽法。方用甘桔汤、沙参麦冬汤等化裁治之。

玄参9g 麦冬9g 生地12g 生甘草6g 黄芩9g 北沙参9g 桔梗6g 淮麦30g 红枣5枚 茅根30g 七剂

二诊:1976年11月30日。服药以后,咽喉梗痛减轻,红色分泌物已无,胸闷除,睡眠改善。停药一周后,睡眠较差,又觉胸闷。舌脉如前。药后获效,再方随症加行气活血之品。

原方加郁金9g 七剂

按:本病中医辨证多属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根据临床所见,慢性咽炎也有属于前人所谓“寒伏肺腑”者,咽喉不红不肿,无糜烂,舌淡苔薄。方用甘桔汤等方酌加桂枝、细辛、半夏等辛温之品也常有效。现代医学则认为本病为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多发于成人,年老体弱或患有全身性疾病者,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不易治愈。

咳嗽

例一(新感外邪,肺寒痰蕴)

薛某,女,33岁。

初诊:1978年5月27日。咳嗽半月余,痰不爽,纳呆,口淡不渴。苔薄,舌质淡,大便干,肛裂。目前以治咳为先,用温肺祛痰法。

生麻黄6g 生甘草6g 干姜3g 半夏9g 陈皮6g白芥子9g 炙细辛3g 熟附片12g(先煎) 当归9g麻仁12g 四剂

二诊:1978年6月3日,咳嗽减少,大便爽,肛裂已愈,口淡体软腰酸,药后获效,再方随症增损。

熟附片12g(先煎) 磁石30g 当归9g 白芍9g 半夏9g 陈皮6g 干姜3g 炙细辛3g 川续断12g麻仁12g 七剂

三诊:1978年6月13日。咳已止,精神较好,纳食佳,口淡,脉细带数(86次/分)。诸症消除,续予增量扶阳,以冀久效。

原方去细辛、麻仁加炒谷麦芽各9g,熟附片增改15g七剂

按:本例咳嗽半月余,不用一般疗咳套方,而用附子为主的温肺祛痰止咳法,服后不过旬日,咳痰及诸症霍然若失,端在辨证准确,故效如桴鼓耳。

例二(肺失清宣,痰阻气机)

须某,女,63岁。

初诊:1975年9月5日。咳嗽伴胸痛半月余,痰稠不爽,每天有一碗。体软乏力,心慌,食欲极差,口干不引饮。舌光润有瘀斑,脉弦细而数(104次/分)。头昏,夜尿频,大便时干时溏。胸透:两肺纹理增深,透亮度增加,心影稍扩大,膈低平。治予宣肺化痰,养心安神,和胃进食。

生麻黄6g 杏仁9g 炙甘草9g 桔梗6g 黄芩9g 半夏9g陈皮6g 白芥子12g 龙骨30g 淮麦30g 大枣7枚 四剂

复诊:1975年9月16日。药后咳痰胸痛均除,仍体软肢酸、心悸,有时四肢痉挛,尿频胸闷,食欲稍增,口干不引饮。舌光润,脉弦细。药后见效,再方兼以温经和营,追复既衰之阳,惟须期以时日,难获捷效。

川桂枝6g 生白芍9g 黄芩9g 半夏9g 陈皮6g 炙甘草9g淮麦30g 大枣7枚 磁石30g 熟附片12g(先煎)  七剂

三诊:1975年9月23日。心悸,肢酸软,胃口渐增,脉舌如前。宗上方增入养新血,助筋骨之品。

原方川桂枝改9g,去黄芩;加当归9g,桑寄生15g。十四剂

按:徐老在临床中应用附子思路广阔,本例取附子配伍桂枝、白芍既能调和营卫,亦可温经通脉,用治体软肢挛一类疾病颇合。如仅以芍药、甘草二味推论之,则取法《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功能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前人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者,亦取芍药、甘草二味治疗,方见“去杖汤” (《朱氏集验方》)。

例三(肺肾气阳不足,卫外失固)

严某,男,47岁。

初诊:1974年7月3日。1962年起迄今的十余年来,每年患2~3次肺炎。这次肺炎之后体力不复已一月余。平时怕冷,稍冷即项强,苔薄脉细。血压偏低(血压最低90/60mmHg,现测100/70mmHg),稍有咳痰。胸透:两肺无明显活动性病变,心膈无异常,右下肺纹理较增深。据脉症辨,气阳不足,肺虚气弱,易感外邪,而肾命阳衰,卫气失护,乃起病之根源。治当扶阳固卫,益气健脾,兼以祛痰止嗽。

川桂枝9g 生白芍9g 熟附片12g(先煎)  党参9g 炙甘草6g 半夏9g 陈皮6g 仙灵脾12g 茯苓12g 磁石30g 砂仁3g(后下) 七剂

二诊:1974年8月7日。服药月余来,症情好转,精神也较好。新近感冒之后胃泛酸,口淡无味,不喜饮。苔薄舌红,脉濡细。再方佐以温胃祛寒之品。

川朴4.5g 苍术12g 半夏9g 陈皮6g 干姜4.5g 砂仁3g(后下) 熟附片12g(先煎) 磁石30g 木香6g 吴茱萸3g炙甘草6g 七剂

三诊:1974年9月3日。上药服后胃酸即减,胃口也增,最近出差,能耐劳累,自觉今年体力明显好转。早晨便后腹隐痛。守方续进。

党参12g 苍术12g 熟附片15g(先煎)  磁石30g 川桂枝6g 炒白芍9g 仙灵脾12g 炮姜9g 木香6g 炙甘草6g 半夏9g 陈皮6g 七剂

四诊:1974年9月22日。气候转冷,近来腰部酸疼。服药以来,怕冷情况已明显好转,精神也较前为好。苔薄脉细。腰为肾府,肾虚则寒湿易侵,经络气滞作痛,再方增入温肾健腰,祛寒止痛之品。

熟附片15g(先煎) 川桂枝9g 生白芍9g 半夏9g 磁石30g 仙灵脾12g 桑寄生15g 川续断12g 炙甘草6g 狗脊12g四剂

五诊:1975年2月5日。服药以来,体质大有好转,肺炎一直未发。出差坐船、乘飞机,经风浪、颠簸考验也能顶得住。上周四不慎受凉引起咳嗽。目前咳嗽痰多,胸闷气急,苔腻脉细。昨日胸透示:支气管阴影增深。外邪新感,肺失宣降,治以标本并图。

生麻黄9g 杏仁9g 生甘草6g 桔梗6g 半夏9g 陈皮6g熟附片12g(先煎)  磁石30g 炙细辛3g 白芥子12g 五剂

另:胆荚片(含猪胆汁、皂荚、拳参)2包,每次5片,每日3次吞服。

按:本例反复染患肺炎,类似中医所谓“外感致虚损之(外损)证”,虽其病在肺,但其治重在脾肾,徐老对于类似病证,主以扶阳固卫法。卫指卫气而言,《内经》有“卫气出于下焦”之说,历来学者对此颇多争论。其中《医原》注云: “卫气赖下焦阴中真阳以升出中上二焦,故卫气出于下焦。”持论较为中肯。这里所谓“阴中真阳”,明指肾命而言,为一身元阳之根源所在。由此推论肾阳(包括卫气)的盛衰与否对肺脾(处于上中二焦)两脏功能的影响至为密切。爰特转引于此,聊作本例验案的注脚。

例四(余邪未尽,心神不宁)

周幼,女,3岁。

初诊:1976年5月22日。肺炎之后咳呛痰鸣,下午低热(肛温:37.5℃~38℃)汗多,夜间懊 烦躁,睡不安,苔薄纳呆,脉弦。治拟宣肺化痰,解肌退热,宁心平肝。

炙麻黄3g 川桂枝3g 生白芍6g 黄芩6g 半夏4.5g 陈皮3g 炙甘草4.5g 淮麦15g 红枣3枚 钩藤9g 磁石30g 五剂

二诊:1976年5月25日。药后咳嗽减少,仍有低热,晚间仍烦躁,苔剥,大便不爽。原方再加退虚烦、解肌热之品。

原方加白薇4.5g 地骨皮6g 淮麦增至30g 七剂

另:饴糖250g,分两次和服。

三诊:1976年6月8日。药后低热退,咳呛止,烦躁除。但停药一周来,由于气候不正,又有咳呛、低热,夜间又哭闹,纳呆。原来汗出甚多,现在已正常。再予原方,制小其剂。

川桂枝3g 生白芍6g 黄芩6g 炙细辛1.8g 陈皮3g 半夏4.5g 生甘草4.5g 淮麦30g 红枣3枚 白薇4.5g 地骨皮4.5g七剂

另:饴糖250g,分次和服。

按:方中白薇一药,为退热除烦之品。《金匮要略》有竹皮丸(生竹茹、石膏、桂枝、甘草、白薇),方后云“有热者倍白薇”。李时珍《本草纲目·白薇》条下云:“古人多用治妇人产中虚烦,呕逆,安中益气。”即由此方而推崇白薇的功效。对于白薇,小圃先生曾配伍青蒿用于湿温证身热起伏、烦躁不安者,徐老则配伍地骨皮用于肺热咳嗽、身热多汗者,但均不经见。

例五(始用温阳,后投清滋)

李某,男,41岁。

初诊:1975年10月11日。1952年患右上肺结核,治后两年钙化。1955年又患右侧胸膜炎。尔后每年经常咳嗽,但每次发作后用青霉素、链霉素及一般止咳药水后,短期即愈。今年一月份迄至目前连续咳嗽缠绵难愈,痰白黏,量不多,屡用中西药物未见有效控制。1975年9月6日经市第六人民医院胸透示:右上陈旧性肺结核,右侧胸膜肥厚,右膈粘连,左肺代偿性肺气肿。9个月来曾发高烧数次,常觉气急。苔薄脉细,怕冷易汗出,饮水不多,体软消瘦。姑与宣肺止咳,温阳祛痰。

生麻黄3g 炙细辛3g 五味子4.5g 干姜3g 半夏9g 陈皮9g 炙百部12g 熟附片12g(先煎)  龙骨30g 七剂

另:胆荚片(含猪胆汁、皂荚、拳参)2包,每服5片,每日3次。

二诊:咳呛如前,舌咽俱红,口干喜热饮,怕冷脉细。症情无大进步,再方作积年久咳论治,兼用敛肺收后药。

生麻黄4.5g 川桂枝6g 生白芍9g 炙细辛3g 五味子3g炙百部12g 熟附片12g(先煎)  灵磁石30g 炙粟壳6壳 紫菀15g 七剂

三诊:1975年10月25日。怕冷已除,近两日咳呛又甚,痰出不畅。苔薄舌质淡红,脉息仍细。肺失宣肃,但有肺热内郁征象,故药随证转。改投宣泻郁热,化痰止咳之品。

生麻黄6g 杏仁9g 生石膏30g(另包先煎) 生甘草9g黄芩9g 佛耳草30g 江剪刀草30g 鱼腥草30g 白芥子12g 苏子12g 七剂

四诊:1975年11月11日。上方未效,咯血一周,曾用西药止血后而今天又见咳血,且干咳无痰,但舌根腻,舌质稍红。饮水较多,睡眠时间较短。肺津亏耗,络伤血溢。拟方清养肺阴,宁络止血。

沙参9g 麦冬9g 生地9g 侧柏叶30g 生甘草6g 黄芩9g紫菀12g 枇杷叶9g 淮麦30g 茜草根15g 红枣7枚 鲜茅根30g 七剂

按:本例初诊虽兼有阳虚见症但素禀气阴两虚,始投温热剂,未能奏效,嗣后患者因肺部感染诱发咯血而旧病复发,徐老权衡病机,果断地易温阳为清滋之法,在其医案中别具一格。

咳喘病(慢支肺气肿)

例一(痰热蕴肺,气阴两虚)

周某,男,46岁。

初诊:1977年3月29日。慢性咳嗽史10余年,近4年来咳嗽频作加重,伴有气急,尤以清晨为甚。每年冬春两季易发。近2月来咳嗽时作,晨起为剧,涕泪俱出,晚间咳轻,常于剧咳后气急。痰黄稠而黏,量多,咯吐尚爽。头晕眼花心悸。舌尖稍红,苔薄黄,脉细缓。检查:面色潮红,听诊两肺呼吸音较低粗;心律齐,心率86次/分;叩诊轻度高清音。X线全胸片检查:两肺纹理增多,两膈下降。印象:慢支伴肺气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顺钟向转动。证属痰热蕴肺,气阳不足,阴亦耗伤,肺肾俱病。治以清宣化痰,扶阳育阴。

生麻黄6g 杏仁9g 炙甘草9g 瓜蒌皮12g 炙苏子12g 炙细辛3g 熟附片12g(先煎)  磁石30g 陈皮6g 麦冬12g 七剂

另:胆荚片(含猪胆汁、皂荚、拳参)2包,每服5片,每日3次。

二诊:1977年4月7日。药后咳嗽减轻,但口干明显,频欲饮水,头晕。舌红稍淡,苔薄带灰,脉细缓(66次/分)。原方增损,益以清热滋阴润燥之品。

原方去瓜蒌皮、陈皮;加黄芩12g,玉竹12g。五剂

另:胆荚片2包,每服5片,每日3次。

三诊:1977年4月12日。咳呛明显减少,口渴也较上次减轻。苔薄黄,舌质偏红,脉细缓,有时左胸隐痛。原方续进,随症仍加宽胸利气之品进服。

生麻黄6g 杏仁9g 炙甘草9g 瓜蒌皮12g 黄芩9g 沙参12g 麦冬12g 玉竹12g 熟附片12g(先煎)  磁石30g 七剂

按:慢性咳喘病患者病因复杂,迁延日久,阳损及阴,出现气阴两虚,阴阳失调者亦不为少见。此等患者体弱正虚,最易为外感邪毒侵袭,气道受阻,咳喘频作,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例除用清宣肺气治其标,更着重于温阳育阴治其本,实为治疗要领。但由于本病病情复杂多变,在治标与治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病证的轻、重、缓、急及主、次、先、后等情况,相机处方遣药,而后效显。

例二(肺失肃降,肾气不纳)

李某,男,45岁。

初诊:1973年7月11日。咳嗽起自1949年,开始咳嗽不甚。1960年胃溃疡手术后咳嗽趋剧,伴有气急。1962年后,一年四季咳喘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入冬更甚。现症咳嗽,咯痰不畅,动则气急,苔根腻色淡黄,脉濡滑。外院诊为慢支肺气肿。证属肺失肃降,痰留气滞;病久及肾,肾气不纳。治拟肃肺化痰,温肾纳气。

生麻黄6g 杏仁9g 苏子15g 白术12g 半夏9g 陈皮6g补骨脂12g 熟附片12g(先煎)  干姜4.5g 炙甘草6g 七剂

二诊:1973年7月18日。上方服后,胸闷较舒,咳减,气急不甚。原方增损以进。

生麻黄6g 杏仁9g 炙甘草9g 苏子15g 半夏9g 陈皮6g熟附片12g(先煎) 干姜4.5g 炙细辛3g 局方黑锡丹6g(分吞) 七剂

三诊:1973年7月24日。日来咳喘较甚,痰多不畅,苔腻,夜间尿多。仍守肺肾并治法。

生麻黄9g 杏仁9g 生甘草9g 白芥子12g 苏子15g 干姜4.5g 熟附片12g(先煎)  炙细辛3g 炙紫菀15g 局方黑锡丹6g(分吞)  七剂

另:胆荚片2包,每服5片,每天2~3次。

四诊:1973年8月1日。气喘明显减轻,动后仍气急,早晨有一阵咳,苔根黄腻,目前夜间已无尿频。治拟清上温下。

生麻黄9g 苏子15g 炙甘草6g 炙百部12g 陈皮6g 黄芩9g 地龙9g 熟附片12g(先煎)  谷麦芽各12g 破故纸12g七剂

五诊:1974年2月19日。(前诸诊从略)近来劳累,咳痰多而不畅,动后喘甚,苔腻,纳呆,脉濡细。原方佐以健脾化湿。

生麻黄12g 川桂枝9g 白芍12g 白芥子12g 干姜9g 苍白术各9g 炙百部15g 炙细辛3g 熟附片15g(先煎)  半夏9g陈皮6g 茯苓15g 黑锡丹6g(分吞)  十四剂

六诊:1974年3月19日。近来工作甚忙,尚能支持,时常工作至深夜。苔腻,脉濡。服大量温剂,仍无燥热口渴等症,大便时溏,肢酸。脾胃乏健,治宜兼顾。

原方中麻黄改用9g,去百部;加党参12g,炙甘草6g。十四剂

七诊:1974年5月8日。气喘基本稳定,停药一周,日来咳呛不畅,脉细,汗多,腿酸。外感新邪,兼治标证。

生麻黄6g 白芥子12g 半夏9g 陈皮9g 干姜6g 桂枝6g生白芍12g 黄芪12g 熟附片15g(先煎)  生龙骨30g 炙百部15g 七剂

八诊:1975年3月12日。(上诊10月后随访)自服药以来,咳喘明显减轻,劳累后有时还发作,尚能控制,据述曾将2月19日方(即五诊方)反复抄服均有效。大便时溏,脚软,目前坚持上班。续投温化摄纳方。

生麻黄12g 生甘草6g 炙细辛3g 干姜6g 五味子3g 半夏9g 陈皮6g 茯苓9g 苍白术各9g 熟附片15g(先煎)  补骨脂12g 黑锡丹6g(分吞)  七剂

按:徐老对于治疗慢性咳喘病,曾反复指出要明寒热,辨虚实。他推崇明代张景岳关于“咳喘”治则之说,即发病日久,“气无不虚,故予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宜量加消散。”就本例咳喘病而言,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出现寒热错杂,虚实交替的局面,令人感到措手为难。面对这种情况,徐老从张说中得到启示,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 以元气为念。在整个疗程中,尤其注重应用温肾纳气药物以图其本,并认为需要持之时日,其效乃显。

例三(肺损气耗,心肾两亏)

王某,男,52岁。

初诊:1978年3月7日。咳喘史4年,逐年加重。多发于春秋两季。平素稍闻油烟异味或活动过多则咳嗽加重,早晚甚于白天。今年二月份至春节前两天咳喘复发,迄今未愈。初发痰白泡沫,现痰转质稠,量多而艰咯。苔白腻,舌质淡,脉细。四肢常觉冷,肢冷时则咳喘往往加重,夜寐发作每易出汗。无结核病及高血压史。检查:形体消瘦,心律齐,心率88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低粗,桶状胸。X线全胸片检查(1977年 8月5日瑞金医院X线摄片号:175142):双上肺有少许条索状硬化性阴影,两肺透亮度明显增强,两膈肌位置低平(平第11后肋),其他无改变,心脏呈滴状心。印象:肺气肿。肺功能测验:重度肺气肿(阻塞型)。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治以宣肺祛痰,温肾纳气。

生麻黄9g 川桂枝6g 炒白芍12g 杏仁4.5g 炙细辛4.5g白芥子12g 苏子12g 熟附片12g(先煎)  干姜4.5g 炙甘草6g 局方黑锡丹9g(分吞)  七剂

二诊:1978年3月14日。药后气喘缓解,咳减。舌略红,苔白腻化转黄干稍剥,饮水较多,自觉舒适。再方酌予润肺清热。

原方改局方黑锡丹6g(分吞);加麦冬12g,黄芩12g。七剂

三诊:1978年3月21日。气喘较平,咳亦减少,动则气急减轻,不欲饮水,稍多饮水则尿频不禁。午后口苦,苔白腻,未见剥苔。脉细。膀胱不能约束,总是肾脏虚寒不能制水,当予温肾固摄。

生麻黄9g 杏仁4.5g 炙甘草6g 炙细辛4.5g 白芥子9g苏子12g 半夏9g 干姜6g 补骨脂12g 熟附片12g(先煎)局方黑锡丹9g(分吞)  七剂

四诊:1978年3月28日。气喘明显减轻,咳痰仍多而不畅,苔白腻,舌质淡而无剥,脉细,痰色黄稠,口渴欲饮水,更与清热廓清肺腑。

原方去干姜;加黄芩12g;鱼腥草30g。十四剂

五诊:1978年4月11日。气喘基本控制平稳,活动后稍有气急,痰多咳不爽,舌质淡胖,饮水一般,脉濡细。仍守前法,标本并治。

生麻黄9g 生甘草6g 炙细辛4.5g 干姜4.5g 半夏9g 陈皮6g 白芥子12g 苏子12g 鱼腥草30g 熟附片12g(先煎)局方黑锡丹4.5g(分吞)  十四剂

治疗及随访情况:此次诊后病情缓解约4月余,很少服药。再后两年(1978年8月至1979年7月底)又连续服用中药250余剂。总的情况是,与治前两年对比,咳喘复发较少,程度也有所减轻,发作都与气候变化或受凉有关,而服药后很快控制。平素早晨常有咳痰,走路过快时气急仍较明显。1979年7月31日家属转方述告:病情稳定好转。同年年底严冬之际,电话追踪随访,据其侄女称,半年来咳喘鲜有复发,一般情况尚佳云云。

按: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阶段,导致多脏器损害,其病理改变不可逆转,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徐老在治疗本例的过程中,根据辨证坚持运用以附子为主的温肾纳气治则,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较长时期随访观察,表明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改善患者脏腑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例四(气血两亏,肺肾同病)

孙某,女,29岁。

初诊:1978年10月24日。本年六月份于怀孕7月余时,因感冒咳嗽诱发

哮喘

,仅服几片氨茶碱即行控制,迄8月14日分娩。尔后于9月7日起上感发高热(体温:39.7℃),咳嗽气急,痰多黄稠,时胸闷,迁延不愈。10月15日曾去中山医院急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5×109/L,分类中性细胞89%,淋巴细胞8%,单核细胞3%,曾给予氢化考的松及西地兰等静滴治疗。目前咳嗽气急痰黄色稍淡,但不易咯出,咳剧时小便不禁,怕冷怕热,易汗出,原喜饮水,现减少,素来大便偏干。苔薄舌根稍剥,脉微细。有过敏性鼻炎史。产后气血俱虚,久延虑生变端。亟予宣肺化痰,扶阳益肾,降气平喘,佐以祛风通窍。

生麻黄4.5g 桃杏仁各9g 生甘草6g 苍耳子9g 半夏9g陈皮6g 白芥子12g 紫菀9g 生白芍12g 熟附片12g(先煎)磁石30g 七剂

二诊:1978年10月31日。咳嗽气急减,咯痰基本消失。素有鼻炎、多涕。苔如前,脉微细带数,下肢清冷,药后尚合机宜。再方兼以调和营卫,顾及气阴,以善其后。

生麻黄3g 川桂枝6g 生白芍12g 苍耳子9g 黄芩9g 北沙参12g 麦冬12g 熟附片12g(先煎)  磁石30g 辛夷9g 生甘草4.5g 七剂

按:本案着眼于产后体虚、脉微细等朕兆,为防微杜渐之计,故应用附子等扶阳益肾之品,旨在增强机体抵抗力,扶正以祛邪。哮喘

例一(气阳不足,痰饮内蕴)

某幼,女,6岁。

初诊:1975年7月3日。患儿出生七八个月即发哮喘。每年除夏季不发外,平均每月有两周发病。今年则发作频繁,进入夏季也未见缓解。近两月来咳嗽不止,痰多艰咯,夜间喉中痰鸣,初入睡时汗多。曾用过多种西药解痉止咳剂及抗生素等也未见明显效果,家长颇为焦虑。就诊时观其面色苍白,胃纳不佳,脉濡细,舌质灰暗。证属肺失宣降,痰饮内蕴,兼见气阳不足。治以温肺化痰,扶阳纳肾为法。

带节麻黄4.5g 干姜2.1g 紫菀9g 炙细辛2.4g白芥子9g 五味子3g 姜半夏9g 陈皮4.6g 炙甘草6g 熟附片9g(先煎)  局方黑锡丹9g(包煎)

8月9日二诊:连服上方,三剂后,咳喘明显减轻,以至基本控制,乃停药20天。近因感冒,咳痰又起,临睡喉间痰鸣,有时低热,舌苔花剥质红,脉细。治以清肺热,和营卫。

带节麻黄4.5g 白杏仁9g 生甘草4.5g 生石膏30g(另包先煎)  黄芩9g 苏子9g 白芥子9g 川桂枝3g 炒白芍6g 三剂

三诊:8月12日。夜间痰鸣消失,咳嗽痰多,舌红稍减,剥苔略化。

原方加炙细辛2.4g 七剂

1976年6月17日随访:上方服后咳除,夜间无哮喘,低热亦退,胃纳转佳,剥苔得变。以后随访两年余,亦未见复发。

例二(痰热蕴肺,肺失肃降)

某幼,男,9岁。

初诊:1976年6月12日。患儿于襁褓时有“乳癣”史。四岁起开始发哮喘,每逢春秋气候转变之际必见发作,且逐年加重。近周来,咳呛气急,胸闷气憋,喉有哮鸣,痰色黄稠,有时不易咯出,口渴,喜饮凉水,身热(体温38.2℃),汗多,舌苔薄黄,脉象滑数。检查:两肺哮鸣音满布。血常规:白细胞5.8×109/ L,嗜酸性3%,中性56%,淋巴41%。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属痰热蕴肺,肺失肃降。治以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带节麻黄4.5g 杏仁9g 生石膏30g(另包先煎) 生甘草3g 黄芩9g 桑白皮9g 款冬花9g 瓜蒌仁9g 鱼腥草30g

二诊:6月14日。服药两剂后身热已退,惟仍咳嗽气急,咯痰不畅,口干欲饮水,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再以原法出入。

炙麻黄4.5g 杏仁9g 桑白皮9g 黄芩9g 瓜蒌仁9g 苏子9g 沙参9g 麦冬9g 象贝母9g 生甘草9g 芦根30g

三诊:6月14日。上药服五剂后,咳呛气急俱见控制,余症亦见明显好转,口和便畅,舌转红润,续予服药调理而愈。

例三(肺脾俱虚,风热袭窍)

马某,女,18岁。

初诊:1976年3月21日。4岁开始有哮喘,每遇气候变化时即可发病,用药后能控制(目前每晚服1/4片长效氨茶碱)。平时未有咳痰,但经常感到眼睛、鼻腔、咽喉、耳部奇痒。苔薄舌尖红,口不渴,脉濡细。发病时大小便次数俱增加,而且急迫。治当益气健脾,缓图其本;清热息风,亟治其标。

党参9g 炒白术9g 茯苓9g 甘草9g 黄芩9g 银杏肉7枚苍耳子9g 淮麦30g 红枣5枚 钩藤15g 七剂

另:地龙片100片,每服5片,每日2次。

二诊:1976年4月10日。哮喘控制,耳鼻痒已除。苔薄白,舌质淡,舌尖已不红,脉仍濡细,睡安。服药以来,已停服氨茶碱。气候虽然变化,但未感冒过。药后奏效尚著,再方伍用温阳镇潜法,更进一筹治之。

原方中加熟附片9g(先煎),磁石30g;去银杏肉。十‘四剂

三诊:1976年4月24日。昨日天阴转晴时感到胸次发闷,流清涕。服药以来哮喘未发,停用西药,鼻痒减少,偶尔上腭、两耳作痛。守方续进,毋事更张。

党参9g 炒白术9g 茯苓9g 甘草6g 黄芩9g 淮麦30g红枣5枚  磁石30g 钩藤15g 熟附片12g(先煎) 木香9g十四剂

按:本例哮喘、五官奇痒初诊获效,继投温阳镇潜药以图其本。在诸诊中均用甘麦大枣汤组方,其理何在?试探析之,《内经》有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甘麦大枣汤功能养心宁神,甘润缓急,实为治心之剂,故可用于本例瘙痒症。然衡之临床体验,对于此等病证,还须与清热息风等药伍用,始g有济。

例四(肾气失纳,肺热迫血上溢)

何某,女,24岁。

初诊:1975年11月22日。幼年即发哮喘并有奶癣史。国庆节前后发病最为严重。常年使用氨茶碱,近来则用色苷酸钠加肾上腺素气雾剂,仅伏天(8月份)可暂停。目前入晚七八点钟,喉痒胸闷,甚则咳呛气喘。平时手足清冷,易出鼻血。苔薄舌尖红,口不渴,脉细,大便干结。肺失宣降,肾气失纳;复因肺有蕴热,上犯肺窍迫血外溢。治当肺肾同治,温凉并行。

生麻黄4.5g 黄芩9g 生甘草9g 苏子12g 熟附片9g(先煎)  磁石30g 淮麦30g 红枣5枚 鲜茅芦根各30g 七剂

另:地龙片100片,每服5片,每日3次。

二诊:1975年11月29日。日来气候曾经暴冷,哮喘未发(过去气候转变时即易发病),夜间胸闷喉痒亦无。舌脉如前,清晨鼻涕。守方加祛风通窍之品。

原方中加苍耳子9g,辛夷6g。七剂

三诊:1975年12月9日。两周来哮喘基本未发,氨茶碱减量(每晚服半粒),色苷酸钠每日喷一次,鼻衄未见,大便不干。守方续进。

生麻黄3g 生甘草9g 苏子12g 熟附片12g(先煎)  磁石30g 苍耳子9g 淮麦30g 红枣5枚 鲜茅芦根各30g 七剂

另:地龙片100片,每服5片,每日3次。

四诊:1975年12月20日。症情稳定,日来气候严寒,傍晚稍有哮鸣咳嗽,喷雾后即能控制,夜间服氨茶碱一片,能安睡不发病。原方宣肺纳肾,更进一筹。

原方中改用麻黄9g,加黑锡丹5g(午饭后吞服),去茅根。七剂

五诊:1975年12月27日。上方服后,夜间哮喘明显减轻。三日来感冒,咽不适,夜间咳呛。苔腻舌质偏红,脉细。服药以来未出现鼻血。新感外邪,治当兼顾。

苍耳子9g 蒲公英30g 生甘草6g 生麻黄4.5g 熟附片12g(先煎)  磁石30g 射干9g 桔梗4.5g 茅芦根各30g 七剂

另:局方黑锡丹30g,分10次吞服。

六诊:1976年1月10日。症情稳定,鼻血未再见,夜寐多梦,苔薄白脉细,鼻塞亦瘥。临睡时稍有咳嗽和哮鸣音。药见效机,仍守宣肺温肾、潜阳安神之法,痼疾骤难拔除,贵在坚持耳。

生麻黄4.5g 生甘草9g 熟附片12g(先煎)  磁石30g 淮麦30g 红枣5枚 生白芍12g 陈皮6g 十四剂

另:地龙片100片,每服5片,每日3次。

随访记录:患者自1976年初至1979年9月底,每遇气候转变,尤其秋冬之际即易感冒,哮喘仍时有发作,但症状逐渐有所减轻,服用宣肺平喘配用温阳解敏之剂也颇见效。初诊前后易见鼻衄,但随访3年多来罕见出现。

按:本例哮喘寒热夹杂,治疗棘手。徐老经讨仔细辨证投以主药麻黄、苏子、附子、磁石之类,刻刻以宣肺降气、温阳纳气为要务,其间虽有兼证新感随症增损,亦笃守主方主药,尤其果断地应用附子配伍磁石,不曾迟疑,终使多年顽疾有所缓解,为其临床难能可贵之处。至于鼻衄临床上采用白茅根治疗往往有效,但本例白茅、芦根与附子同用,温清并行,并不相悖,疗效也很显著,在药物配伍上别具一格。

例五(阳虚寒喘,由肺及肾)

黄幼,男,9岁。

初诊:1976年6月8日。三岁起发哮喘,每年春秋多发。平素稍有咳痰,近来夜间哮鸣,服西药哮喘片能够缓解。舌淡苔腻,口不渴,脉细。消瘦,面色萎黄。治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兼予扶阳纳气。

生麻黄6g 杏仁9g 生甘草4.5g 白芥子9g 炙细辛3g 苏子9g 半夏9g 熟附片9g(先煎)  黑锡丹3g(夜间吞)  七剂

另:地龙片100片,每服5片,每日2次。

二诊:1976年6月15日。咳除,夜间已停服西药。半夜后稍有哮鸣(以前不服西药,睡下即哮喘)。苔白腻,口不渴,脉细。有过敏性鼻炎。再方加用疏宣肺窍之品。

原方中去白芥子、细辛,加苍耳子9g。七剂

三诊:1976年6月22日。夜间稍有哮声及咳嗽痰畅,喘少发作。苔白腻,口不渴,脉细。治以温化。

生麻黄6g 生甘草4.5g 炙细辛3g 半夏9g 陈皮4.5g 苍术9g 干姜3g 熟附片9g(先煎)  苏子9g 七剂

另:地龙片100片,每服4片,每日3次。哮喘丸40粒,夜间服3粒。

四诊:1976年7月6日。咳已稀少,哮鸣消失,但日来在雨天或夜间出现轻微哮鸣,但未喘。苔白腻,纳呆口不渴。素来便秘尿频。守方佐以润肠通便之品。

原方中加生白芍9g,苁蓉9g,生麻黄改用3g。七剂

五诊:1976年7月20日。停药一周,哮喘基本未发,半夜后有轻度哮鸣音,大便较畅,尿频减少。守方续进。

生麻黄6g 生甘草4.5g 炙细辛3g 苍耳子9g 半夏9g 陈皮4.5g 干姜3g 熟附片9g(先煎)  生白芍9g 苁蓉9g 局方黑锡丹3g(夜间吞)  七剂

另:地龙片100片,每服4片,每日3次。

随访治疗情况:1976年8月初到1979年8月共随访3年,期间哮喘发作数次但程度较轻,多与气候转变有关,在1978年初的一年多时间内哮喘未发或基本控制,惟常于半夜闻及哮鸣音,全身情况亦有所改善。

按:徐老认为本例辨证属于寒喘,且反复迁延,由肺及肾,出现肾阳虚为主的证候,故在疗程始末均予治喘方中加入附子、黑锡丹等温肾纳气,以求达到增强平喘的效果。

例六(肺阳不足,痰饮内蕴)

蒲某,女,23岁。

初诊:1978年3月21日。幼年易染感冒,咳呛时作。前年冬季始发哮喘,去冬起加剧,反复发作,夜间喉有哮鸣音,不能平卧,须俯伏而卧。痰白黏,尚易咯出,有时痰量达大半茶杯,咯尽胸次觉舒,气喘缓解。平时活动增多,即咳喘加重。一般清晨咳嗽一小时左右。近来胃纳欠香,不欲饮水,下肢清冷,苔薄白,脉缓带弦。听诊心率:76次/分,两肺闻及干鸣音。辨证属于肺阳不足,肺失宣降,痰饮内蕴,拟予小青龙汤化裁,益以扶阳纳气之品。

生麻黄6g 川桂枝4.5g 炒白芍9g 炙细辛3g 白芥子12g苏子9g 半夏9g 陈皮6g 干姜3g 熟附片9g(先煎)  七剂

另:局方黑锡丹60g,每日6g,分吞。

二诊:1978年4月4日。据述服局方黑锡丹后,虽停西药,哮喘亦能控制,且听不到哮鸣音(服氨茶碱、氯喘等西药,对气喘有效,但哮鸣音并不消失)。服药后胃口也好转,咳痰亦减。一旦停用局方黑锡丹后又出现哮鸣音。苔薄,舌红起刺,素来不多饮水,在服黑锡丹后饮水增加,脉细。听诊:两肺哮鸣音、干湿

音满布,心律齐,心率82次/分。再方略予增加药量。

原方增改生麻黄9g;加黄芩9g,局方黑锡丹9g(分吞) 七剂

三诊:1978年4月11日。前天起自觉心悸泛恶,胸闷气急,咳痰不爽,痰黄,苔薄,舌光起刺,不多饮水,脉濡细数(心率108次/分)。两肺闻及干 音,大便日2次,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除原方随症增损外,并加用中西成药。

生麻黄6g 炙甘草9g 炙细辛4.5g 半夏9g 陈皮6g 干姜4.5g 白芥子12g 苏子12g 黄芩9g 白芍12g 远志6g 局方黑锡丹9g(分吞)  七剂

另:胆荚片2包,每服5粒,每日3次。复方氯喘20片,每服1片,每日2次。

按:本例仅有两诊,未再随访,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哮喘反复发作,迁延失治,病情日趋严重,治疗颇感棘手。至于麻黄一药,徐老使用剂量,根据辨证一般控制在3~9g范围之内,异常反应罕见。本例二诊服药后出现心悸、心率增速,是否与麻黄剂量有关,抑或由于体质因素、个体差异及原有基础疾患所致,有待进一步探讨。

例七(肺脾同病,肾气失纳)

吴某,女,45岁。

初诊:1973年6月6日。幼年患哮喘迄至发育时止。近4年来哮喘又发,逐年加重,反复持续,发作时大小便次数俱增多,苔薄口苦,不多饮水,脉细,咳痰不畅,胸闷。20年前,患肺结核早已硬结钙化。治以宣肺化痰,温阳纳气,健脾和中。

生麻黄9g 杏仁9g 炙甘草9g 白芥子12g 半夏9g 苏子12g 陈皮6g 党参12g 白术12g 熟附片12g(先煎)  生白芍9g 局方黑锡丹6g(分吞)  七剂

二诊:1973年6月13日。自诉服药以来,诸症明显好转,尤其哮喘缓解为近两个月来少有现象(以往仅用西药合用中药觉疗效明显)。服温燥药后舌苔反见厚腻,恐与气候变化有关。再拟温化。

原方去白术改苍术12g,加干姜3g。七剂

三诊:1973年6月20日。哮喘明显减轻,苔仍厚腻,舌干少津,但不欲饮水,脉濡细。昔贤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再方合宗此法。

带皮苓12g 熟附片15g(先煎) 生麻黄9g 白芥子12g炙细辛3g 川桂枝6g 生白芍9g 半夏12g 苍术12g 苏子15g车前子12g 干姜3g 七剂

另:胆荚片2包,每服5粒,每日2次。

四诊:1973年6月27日。近日哮喘小发,缘于烟熏所致。气候闷热,体软,头晕眼花,寐差,汗较多。再方略同前诊,稍加消导之品。

生麻黄6g 白芥子12g 苏子15g 半夏12g 苍术12g 熟附片15g(先煎) 干姜3g 龙骨30g 党参12g 局方黑锡丹12g(包煎)  炙细辛3g 香谷芽12g 山楂9g 七剂

五诊:1973年7月4日。哮喘明显好转,但未完全控制,精神好,胃纳增,耳鸣未已,苔腻稍化未净,口干不引饮,寐差,体浮尿少。脾运转健,前方增损以治。

生麻黄3g 白芥子9g 苏子15g 半夏9g 白术12g 党参12g 带皮苓15g 干姜3g 熟附片15g(先煎)  龙骨30g 局方黑锡丹9g(包煎)  七剂

六诊:1973年7月25日。上方服后,曾经喘平咳除,夜间能平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