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的300个贴心提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19:45:41

点击下载

作者:橡树国际健康机构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月嫂的300个贴心提醒

月嫂的300个贴心提醒试读:

第一章 正确认识坐月子

科学认识坐月子

月子,女性健康的转折点

坐月子是指女性在生产过后的45天里充分的休息、调养。这个周期是依据女性的生理周期而言,针对怀胎十月以及分娩对女性身体造成的损伤,制定出的补充元气、调养生息的特殊护理周期。

有的女性孕前体弱、痛经等问题可以随着科学的月子调理而得以改善;反之即便孕前身体健康,但是没有科学地坐月子,女性反而会因为身体诸多器官恢复不良而导致体质下降,甚至引发疾病。因为生产过后的坐月子,是让新妈妈身体各部位机能恢复正常的最佳时机。生完宝宝后,新妈妈子宫颈口开放,外阴变得松软、充血、水肿,子宫内膜表面出现了创口和剥落,因此,整个生殖系统的恢复需要6~8周,剖腹产者则需要两个月左右。

孕期宝宝在子宫里也给准妈妈的心脏增加了负担。由于被宝宝顶着的膈肌逐渐上升,使心脏发生了移位,肺脏负担也同时加重,鼻、咽、气管黏膜还可能充血水肿,肾脏负担也加重,内分泌系统、关节等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些器官功能的复原,要靠月子里来休养和调理。而新妈妈在分娩时遭受的剧痛和消耗的精力,导致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也需要产后的休养。

坐月子可以解除怀孕期间出现的身体不适,但是产后会出现新的身体、心理状况,如子宫收缩、恶露排出、伤口恢复、产后抑郁等,这都需要时间来调养,才能让产后女性恢复到最佳状态。如果不加以重视,就可能“生1胎老10岁”,出现骨质疏松、钙质流失等现象,甚至会提早进入更年期。

坐月子是女性健康的一个转折点,可以说,只要懂得把握月子这个改变体质的好机会,采用科学正确的坐月子方法,就能让女人“坐一次,健康一生”。月嫂贴心提醒坐月子要根据每个人自己的身体素质,科学地加以安排,既不能全听“老人言”,也不可盲从书本,应以舒心、安心、静心为宜。

传统坐月子的科学内容

生活中,不少新妈妈仍然沿用传统的坐月子方式,从现代观点来看,大都不合理、不科学。但经过提炼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1)防风。虽然现代科学鼓励新妈妈经常开窗,保持空气的新鲜,但并不意味着无须防风。新妈妈经过十月怀胎,为了生产骨缝大多裂开,风很容易侵入体内,引起关节炎、偏头疼、面瘫等病症。正确的做法是,开窗通风前,新妈妈应携带婴儿到另一个房间休息,通风结束后再返回。(2)不吃生冷食品、不接触凉水。产后触冷可能使气血凝滞,以致恶露不能顺畅排出,导致日后身体疼痛或月经不调。即便是炎夏也不要喝冷饮,最好饮用温开水。(3)少活动、多休息。应鼓励新妈妈早下床、早活动,但要注意只要感到累就休息。(4)不易动怒,动怒伤肝。新妈妈身体各器官都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动怒不利于肝脏的恢复。月嫂贴心提醒对于老人提出的不科学的“月子经”,不宜直接反驳,以免产生矛盾不利于新妈妈恢复。趁老人不在房间的时候采取科学的方法为宜。

东西方女性“坐月子”的差异

坐月子是中国女性特有的福利,特别是过去,很多女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但平时要协助务农、打理家务,更要包办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即便是怀胎十月期间也没有“权利”休息,只有在坐月子期间才被允许“放假”。面对这难得的“假期”,女性代代相传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比如“月子要捂”、“不能吃凉的”、“不能吹风”等等。其中不乏科学的养息办法,但是也有落后、陈旧的。

而西方女性根本就没有“月子”一说,她们在生产过后,不注重饮食的调理,没有任何的禁忌,更没有坐月子的补给,有的甚至立即就投入职场。因此,到了中年妇科疾病总是困扰着她们。

现代女性应该摒弃传统中那些陈旧的方法,不能像西方女性那样不注重休养,而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轻轻松松坐一个健康快乐的月子。月嫂贴心提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越来越“金贵”,也越来越娇气,对生产有排斥心理。其实自古以来生产就是人类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过于排斥是不正确的人生态度。

忽视月子会有什么样的后遗症

1.长期只吃稀饭、喝汤易使内脏下垂

坐月子期间,新妈妈容易口干舌燥,所以有些新妈妈会喜欢吃水煮稀饭,有些老人也认为新妈妈只能喝汤,但如果只是吃这些食物,易使内脏下垂,进而产生松弛且不易收缩的后果,甚至连乳房也易松弛。

2.用冷水洗脸、洗头会头痛

新妈妈在洗脸时要用热水,如果一时偷懒或者天热贪凉,使用冷水洗脸,其后果会和用冷水洗头的结果一样,容易产生头痛。

3.爱流眼泪易提早使眼睛老化

古人说,新妈妈的1滴眼泪比10两金子还贵,如果总流眼泪,易造成眼部肌肤松弛,使眼睛提早老化。而且月子期间总流眼泪使泪囊处于扩张状态,如不能及时得到恢复,容易产生眼袋。有的新妈妈哭后还会患白内障。

4.产后6周内如果有性生活,会产生妇科炎症

新妈妈在产后6周内如果进行性生活,将会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阴道再次发生损伤。而且6周内新妈妈的阴道环境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此时过性生活很容易造成感染。生产比较消耗体力,性生活同样消耗体力,这样会影响新妈妈恢复身体,甚至会导致性激素失去平衡。

5.食用过多酸梅、盐、醋导致细胞生长迟缓

酸梅和盐食用过多会使人体的细胞生长变迟缓,食盐在体内会发生凝固水分或血液的作用;醋虽然会消除脂肪,对减肥非常有效,但对于产后疲劳的身体来说,效果过于强烈,会影响内脏的功能。月嫂贴心提醒新妈妈身体不要直接接触冷风。不要直接吹从窗户吹进来的冷风,也不能直接吹家里的电风扇、冷气的风,否则容易引起神经痛。

“温柔一刀”后怎样恢复

剖腹产的新妈妈损伤比较大,要想恢复的快些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术后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每隔3~4小时在亲属或护士帮助下翻身一次,以免局部压出褥疮。平时休息时,最好将床的上半部分摇起。平卧时,新妈妈应注意将两腿伸直,以利于子宫内残留积血流出。一般在伤口上会放置沙袋,即便疼痛也要持续压迫6小时,以减少和防止刀口及深层组织渗血。另外,应保持环境安静、清洁,注意及时更换消毒软纸。(2)在术后排气以前绝对禁止进食。排气是肠蠕动的标志,只有在肠蠕动恢复后方可进食。一般24小时以后出现排气,若在48小时之后还未排气,则视为异常,须找医生检查处理。(3)在术后24小时,新妈妈要在家人帮助下尽量在地上站立一会儿或轻走几步,每天坚持做3~4次,这样有助于及早恢复肠蠕动。实在不能站立的,也要适当在床上坐起一会儿,这样有利于防止内脏器官的粘连。家属还可在新妈妈卧床休息时给她轻轻按摩腹部,具体方法是:自上腹部向下按摩,每2~3小时按摩1次,每次10~20分钟。这不但能促进肠蠕动,还有利于子宫、阴道对残余积血的排出。(4)导尿管拔出以后,新妈妈最好多饮水。因为插导尿管本身就可能引起尿道感染,再加上阴道排出的污血很容易污染到尿道,故通过多饮水多排尿可冲洗阴道,以防泌尿系统感染。(5)一般情况下,手术后新妈妈腹部伤口疼痛是可以忍受的。如果是难以忍受的疼痛,就要请医生检查,看看腹壁是否有血肿。术后阴道会流血,其流血量不应超过月经量,如有超过者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治疗,以免失血过多,造成更大的损伤。(6)手术后要特别注意卫生,除每日洗脸刷牙、饭前便后及哺乳前洗手外,还应保持伤口处的卫生。当然阴部也要每天清洗。(7)在肠蠕动恢复后,新妈妈首先应进食流质类食品,如牛奶、鱼汤、鸡汤、蛋汤等。3~4天以后可进食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大米粥等。一般两周以后可吃固体食物。此外,为了补充营养,新妈妈可口服人参、蜂王浆、鹿茸、阿胶等。两周内最好不吃生冷水果,可煮一下再吃。(8)剖腹产后一周即可拆线出院。拆线后咳嗽时要用手按压伤口两侧,防止撕裂伤口。出院后可适当注射抗生素,以防感染。月嫂贴心提醒新妈妈出院回到家一个月内,可适当下地走动,走动时间根据新妈妈身体情况而定。每日下地走4~5次,每次10~20分钟,可逐渐延长时间。还要注意清洗阴道和肛门,勤换卫生巾。

怎样让剖腹产后的疤痕变小

剖腹产后每位新妈妈都会留有疤痕,科学的月子、精心的护理是使疤痕变小的唯一办法。一般大约在手术刀口结疤2~3周后,疤痕才开始增生,大约要持续3~6个月左右,纤维组织才逐渐停止生长,疤痕也逐渐变平、变软,颜色呈暗褐色。这时疤痕会出现痛痒,尤以刺痒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大量出汗或天气变化时。

想要剖腹产后留下的疤痕变小,护理时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伤口要勤换药,保持伤口和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爽。以免造成感染、血肿,使创面延期愈合。(2)拆线前应避免剧烈活动,休息时,最好采取侧卧微屈体位,以减少腹壁张力。(3)拆线后立即用硅胶弹力绷带或弹力网套等敷料加压包扎,可有效地预防疤痕的产生。(4)保护好手术后刀口的刀痂,过早揭痂会将停留在修复阶段的表皮细胞带走,甚至会撕脱真皮组织,刺激伤口,阻碍伤口的及时恢复。另外还要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紫外线刺激皮肤而形成色素沉着。(5)如果伤口刺痒难忍,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一些外用药,如肤轻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切不可用手抓挠或用衣服摩擦,这样只会加剧局部刺激,使结缔组织产生炎性反应,引起进一步刺痒。(6)产后要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氨基酸的食物,诸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奶、瘦肉、肉皮等。这些食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代谢的功能。要忌吃辣椒、葱、蒜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引起刺痒。一些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等都不利于伤口愈合,却利于疤痕的产生,因此患有这些疾病要积极治疗。(7)采用蜡疗、磁疗等理疗方式,可以减小疤痕。月嫂贴心提醒疤痕体质的人应尽量不做剖腹产,对于这种体质的人而言即使再小的伤口,也会遗留下明显而夸张的疤痕。如果无法避免做手术,可请求医生帮助和指导,或者在术后咨询皮肤科医生。

夏季如何坐月子

夏季坐月子室温应保持在24℃~26℃为宜,同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可长期开着空调;新妈妈应勤换棉质内衣,床单、被罩最好一周清洗一次,保持洁净;要注意防风,尤其是避免被冷风吹到;胎儿出生后,母亲子宫里胎盘剥离的地方留下了创面,这时子宫口还没有完全闭合,加上会阴和阴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要特别注意外阴的清洁和干燥,以免细菌侵入而发生感染,这一点在夏季显得格外重要。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衣:夏季不要捂月子,穿得多、盖得多容易中暑。只要和普通人一样,外加防风、不吃冷饮就可以了。

食:新妈妈生产时往往会因为失血过多而造成身体虚弱,因此应该注意多摄入蛋白质、铁含量高的食物,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坐月子期间吃的量应该比生产前多,但也不能吃的过饱,应少食多餐。

住:新妈妈居住的地方应该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月子期间恶露未净,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很容易造成霉菌感染。此外,室温也不可太高。新妈妈的被褥要多晒、勤洗,防止感染。

行:月子期间新妈妈尽量不要做家务,但是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适当散散步,做一下保健操。婴儿长到一周后,新妈妈还可以外出散步或者轻松一下,这样有助于调节新妈妈的心情。

洗:月子里出汗过多可采用淋浴洗澡,如果洗头,最好用暖风吹干后再走出浴室。月子第一周想要淋浴者,要等身上的水擦干后方可出浴。没有淋浴条件的,可用脸盆盛满温水往身上边浇边洗,这样可防止脏水流进阴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恶露未净前绝对不能洗盆浴。月嫂贴心提醒夏季坐月子要防蚊虫叮咬,因为新妈妈体虚,抵抗力较常人差,而蚊虫、苍蝇携带许多病菌。如果新妈妈与婴儿同居一室最好不要使用灭蚊剂或杀虫剂,应使用蚊帐保护。

冬季如何坐月子

冬季天冷,北方气候比较干燥,而南方则阴冷潮湿,坐月子需特别注意。

1.勤洗澡、勤换衣

月子期间由于新妈妈出汗较多,汗渍污垢会弄脏衣物,所以冬季应至少3天洗1次澡。最好勤洗、勤换内衣,以保持身体和皮肤的清洁。洗澡时要用热水,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开着浴霸,等浴室加热至28℃左右再进入。如果洗头,要用热风吹干,或用浴霸烘干后再出浴室。应穿着棉质内衣裤,避免穿着化纤类衣服。

2.室内空气要新鲜

冬季天冷,新妈妈分娩后身体虚弱,多因怕冷而不愿开门窗。可是长期捂着,空气中容易滋生细菌,这极不利于恢复健康。月子期间的产妇需要有新鲜的空气,而且新生儿也需要接触新鲜的空气,否则容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但要注意,通风时应将新妈妈与婴儿换到另一个房间,或盖好被子、戴好帽子,不要让风直接吹到母婴。一般一次通风20~30分钟,每天1~2次。

3.不冷不热的环境

新妈妈和婴儿所处的环境温度要适中,一般25℃左右为宜。太冷易使宝宝患上感冒,还易使冷空气进入新妈妈尚未闭合的骨缝,从而患风湿性疾病。

4.不干不燥的月子

北方冬季比较干燥,太干燥会使鼻黏膜受损、咽部发干;南方冬季有些潮湿,影响皮肤排汗,使人感到呼吸不畅,且易产生细菌,危害母婴。新妈妈和婴儿都处于身体虚弱时期,抵抗力差,极易得病,所以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北方最好使用加湿器来改善干燥的现象;南方可以使用烘干器,将母婴的衣物、被褥、毛巾、浴巾等烘干后再使用。月嫂贴心提醒冬季新妈妈万不可睡在电热毯上,一来不安全,二来如果新妈妈熟睡后忘记关电源,过长时间的烘烤会带走新妈妈体内大量水分。有专家还认为电热毯电路形成的磁场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电解质,造成电解质紊乱。

春秋季如何坐月子

春季,万物复苏,气候逐渐变得温和起来。但是,春季的风比较寒冷,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长”,新妈妈在春季分娩后,身体非常虚弱,腠理空疏、百节空虚,这时风邪最容易乘虚而入,导致新妈妈出现感冒、头痛、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在春季坐月子一定要注意防风。产妇可以比常人多穿一些衣服,最好带着帽子,尤其是北方停止供暖后,一定要注意保暖防风,最好能打开空调的暖风,或是使用电炉子。

秋季,气候温和,室内温暖宜人。但是,秋季天干物燥,灰尘很多,新妈妈长期呆在室内,会感到鼻干咽燥,这时可以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为了防止鼻干咽燥,最好多喝水或多喝些比较清淡的汤。对花粉不过敏者也可以在卧室摆放些盆花、鱼缸,一方面能够调节心情,另一方面可以调节室内湿度,净化室内空气。

总而言之,春秋两季天气变化很大,这时既要保证新妈妈的室内空气流通,也要及时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可以比常人穿的稍微厚一些。月嫂贴心提醒春秋季天气变化比较大,新妈妈最好不要外出活动,但是每天应至少在室内活动几次,刚开始一天活动3~4次,每次5~10分钟为宜,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当增加活动量,但要以不感到累为前提。

产后多汗是体虚吗

不少新妈妈在生产之后有出汗现象,都以为这是产后身体虚弱之故,于是大吃补品,结果仍然是多汗“体虚”,没有任何效果。实际上,这种产后从皮肤排出大量汗液的情况,医学上称为“褥汗”,产后多汗完全是一种身体生理性调节的现象,与产后的新陈代谢活动有关,而与产后的身体是否虚弱并不相干。

在妊娠期间,孕妇体液大量积蓄,仅体液排出就较孕前增加30%左右。一个正常人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10%,为4 000~5 000毫升,而妊娠期孕妇则要增加1 000毫升之多。分娩之后,这些体液就成为多余的东西,如果不排出,不但会增加体内循环的负担,甚至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正常情况下,新妈妈多余体液排泄有三个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二是通过肺的呼吸排出;三是经由血管,通过汗腺由皮肤表面的毛孔蒸发。这就是产后汗多的原因之一。

此外,一般情况下新妈妈甲状腺机能亢盛,月子期间,脂肪、糖、蛋白质代谢旺盛,故多出汗。还有,产后进食较多的高能量食物,又多喝汤水,这也是产后多出汗的原因之一。总之,产后出汗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担忧。月嫂贴心提醒有一种非正常的病理性出汗,医学上称为“产后汗出异常”。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出汗持续不断,常兼气短懒言、倦怠嗜睡,而且睡中多汗,有的醒来即止,还伴有五心(手心、脚心和心脏)烦热、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状。所以,新妈妈必须鉴别自己是否属于病理性的异常汗出,以便及时求医诊治。

亲朋好友的支持,让新妈妈减轻负担

孩子诞生是一件喜事,同时也会引起亲朋好友的关怀,于是就会有许多亲戚朋友前来探望。探望会给新妈妈带来欣慰,有利于精神的恢复,但是也可能给新妈妈带来不利的一面。如果探望的人太多、时间太长,新妈妈疲于应付,会影响休息,尤其是会给剖腹产的新妈妈带来劳累之感。因此,新妈妈要争得亲朋好友的支持,尽量在月子期间不要前来探望,可以通过打电话祝贺,或者等孩子满月后再与朋友们相聚。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家人专心照顾新妈妈和婴儿,做好必要的护理;二是为了让新妈妈有个适当的休息时间养好身体,恢复健康。

而且婴儿需要一个适应现实生活的过程,他对外界的接受能力与抵抗能力都很差,比较容易生病。如果探望的亲朋好友太多、声音嘈杂,再加上新妈妈不愿开窗通风,势必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浊;如果携带有传染病菌的人进入母婴室,那么病菌将会传染给新妈妈和婴儿,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为了避免与减少疾病的发生,为了新妈妈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必须争取亲朋好友的支持,尽量避免让亲朋好友进母婴室探望。月嫂贴心提醒如果是家人携带传染性病菌,或是身患感冒等症时,最好也不要进入母婴室,避免传染给他们。

打造丈夫与宝宝的亲密关系

母婴之间的天然纽带总是令婴儿与母亲十分亲近,那么如何加强丈夫与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呢?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刊登文章,推荐了以下5种方法:

1.多创造“父婴空间”

专家建议年轻的妈妈,别怕把宝宝交给丈夫照顾,不必整天看着他们,也不必担心宝宝会不舒服。如果落入了这个模式,很可能会打击初为人父的信心,令宝宝很难习惯与父亲相处。多给丈夫与宝宝一些相处的机会,丈夫也能照顾好宝宝。

2.父婴“亲密接触”

购买一个悬挂式婴儿背带,让丈夫经常把宝宝放在胸前带着,这能增进他与宝宝的关系。这种空间上的接近是加强父婴联系最自然的方法,而且,新妈妈还能借此机会打个盹儿休息一下。

3.给宝宝换尿布

新生儿出生后,最繁琐的事就是为宝宝换尿布。新妈妈不妨试试让丈夫给宝宝换尿布,这也能成为加强父婴联系的一个好机会。丈夫刚开始做的时候肯定会手忙脚乱,但不要责怪他,很快他就会比新妈妈做的还好。

4.做一名“超级奶爸”

有的新生儿既吃母乳又喝奶粉,可以鼓励丈夫用奶瓶给宝宝喂奶。但要提醒丈夫,不要一只手拿着奶瓶,另一只手却在翻报纸。让丈夫试着与婴儿进行目光交流。

就算是只吃母乳的婴儿,丈夫在妻子喂奶时也能帮上忙。比如当宝宝吃完奶,可以让丈夫抱一会儿,拍拍背,让宝宝打完嗝儿后入睡。一旦婴儿习惯了由爸爸拍着睡觉,那么在他醒着的时候也很容易接受爸爸的安抚,父婴关系会更亲密。

5.为婴儿值夜班

晚上就由丈夫来照顾婴儿,凡是下床才能解决的问题,就由父亲来做,新妈妈可以多休息。因为夜晚的平和与安宁是加强父婴关系的绝佳时机,即使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父婴俩也能形成更亲密的关系。月嫂贴心提醒做一个“甩手”新妈妈,不仅能够打造亲密的父婴关系,而且也能为自己多预留一些时间充分休息。

新妈妈需要补钙吗

产后哺乳的新妈妈,每天大约需要摄取1 200毫克钙,以保证其分泌的每升乳汁中含有300毫克以上的钙。

可哺乳的妈妈在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泌乳素水平较高,在月经没有来潮前,骨质更新钙的能力较差,乳汁中的钙往往直接来源于新妈妈的体内。这时,如果没有足量的钙补充进新妈妈身体当中,就会引起腰酸背痛、腿脚抽筋、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等“月子病”。新妈妈补钙应遵循以下几点:(1)新妈妈产后每天至少喝250毫升牛奶,以补充乳汁中所损失的300毫克的优质钙。如果新妈妈对乳糖不易吸收,可适量饮用酸奶。(2)每天多摄入豆类或豆制品食物。一般来讲,摄取100克左右豆制品,就可摄取到100毫克的钙。同时,多食用乳酪、海米、芝麻或芝麻酱、西兰花及羽衣甘蓝等食品,保证钙的摄取量一天至少达到800毫克。(3)因为食物中的钙含量不好确定,所以新妈妈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4)多晒太阳,并做产后保健操,促进骨密度恢复,增强骨硬度。月嫂贴心提醒新妈妈缺钙会导致婴儿患佝偻病,影响牙齿萌出、体格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因病不能哺乳怎么办

新妈妈出现下列病症应禁止哺乳:(1)患有传染病。如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的新妈妈,如果自己哺乳会将病原体传染给婴儿。(2)患有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如患有较重的心脏病、肾脏病以及糖尿病的新妈妈,也不宜哺乳。(3)如果新妈妈是精神病人,更不应给婴儿喂奶,因为她不能很好地照顾婴儿,而且可能给婴儿带来伤害。(4)生产时流血过多的新妈妈,身体十分虚弱,也不宜哺乳。

新妈妈因病不能哺乳,就应及时给婴儿进行人工喂养,比如喂食牛奶和配方奶,而新妈妈自己需进行退奶处理,越早越好,否则会危及自身的健康。具体方法如下:(1)生麦芽60~90克,水煎当茶饮,每日一剂,连服3~5日即可退奶。(2)对已经有大量乳汁分泌而需停止哺乳的新妈妈,可用溴隐亭0.25毫克,每日2次,早晚与食物共服,持续用药14天,效果将会比较满意。但如果停药后新妈妈还有少量乳汁分泌,可以用同样剂量继续服用2~3日,即可停止。(3)新妈妈因病退奶,也可以在生产后2小时内开始服用大剂量雌激素以抑制垂体催乳激素的分泌,常用乙烯雌酚5毫克,每日3次,连服3日,以后每日服2毫克,再服3日。注意服药同时紧束双乳,少进食汤类,用药期间不可挤乳。(4)也可用刺激穴位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针刺足部临泣、悬钟等穴位,两侧交替,每日1次,用弱刺激手法,7次为一疗程。(5)还可用外敷法退乳,具体做法是:将芒硝250克分装两纱布袋内,敷于两乳房的乳晕四周并包扎,湿硬时更换,敷到退乳时为止。月嫂贴心提醒月子期间如果确认为已患抑郁症,新妈妈最好也要停止哺乳。

14类哺乳期禁用药物

当有些新妈妈在必须用药时,大多考虑药物是否会影响乳汁分泌,却很少了解药物是否会渗透到乳汁当中,对婴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新妈妈有必要了解哪些药物会影响乳汁分泌,哪些药物会通过乳汁被婴儿吸收。

1.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渗透乳汁的量足以使婴儿发生溶血性贫血。所以哺乳的母亲禁止服磺胺类药物。

2.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会引起婴儿过敏反应和导致耐药菌株的发生。有些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和异烟肼,可导致新生儿中毒,应禁用。

3.其他抗感染药

抗感染药,比如金刚烷胺,可致婴儿呕吐、患尿潴留及皮疹等,应禁用。

4.激素类药物

激素会抑制乳汁的分泌,而母乳中小剂量的激素则会引起婴儿的内分泌改变,影响婴儿发育,故应禁用激素类药物。

5.镇痛药

有的新妈妈子宫收缩疼痛难忍,就想使用镇痛药,可是镇痛药中的吗啡等成分比较容易进入乳腺内,婴儿呼吸中枢对吗啡很敏感,应禁用。

6.泻药

新妈妈第一周常常发生便秘,有的新妈妈就服用泻药,以帮助排便。液体石蜡是一种既不会减少乳汁的分泌也不影响婴儿的泻药,新妈妈可以偶尔使用,但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吸收。另外,新妈妈服用大黄也会引起婴儿腹泻,应慎用。

7.维生素

不少新妈妈认为,多补充维生素有助于自己身体的恢复,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婴儿并不缺少维生素,如果他从乳汁中得到多余的维生素,就有可能发生中毒,所以哺乳的新妈妈补充维生素时需慎重。

8.利尿药

绝大多数利尿药物都可以引起乳汁分泌量减少,所以新妈妈服用时,应停止哺乳。

9.植物神经系统用药

阿托品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哺乳妈妈服用会减少乳汁的分泌,而且即使小剂量进入乳汁也可导致新生儿阿托品中毒。哺乳妈妈要禁用。

10.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会影响乳汁分泌,所以尽量不要使用。

11.抗肿瘤药物

倘若新妈妈有肿瘤,一般应该停止哺乳,因为抗肿瘤药物如甲氨喋呤危害虽然较小,但是久用也可引起叶酸缺乏性贫血,所以不哺乳为好。

12.抑制泌乳药物

抑制泌乳药物,如溴隐亭等,最好不要服用。

13.抗癌药物

抗癌药物,如环磷酰胺、阿霉素等,进入母乳被婴儿吸收会降低婴儿免疫力,引起白细胞减少。所以服用抗癌药物的新妈妈不要哺乳。

14.催眠类药物

如鲁米那,在乳汁中渗透的浓度高,因而食用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出现镇静状态,应禁用。

综上所述,新妈妈哺乳期用药应特别慎重,要充分考虑用药后会发生哪些生理变化,不仅要考虑药物对妈妈的影响,更要重视药物对婴儿的影响,以确保母婴的用药安全。月嫂贴心提醒是药三分毒,哺乳新妈妈尽量不要用药,尽量从精神上去调节。

走出传统坐月子误区

坐月子不能洗澡

传统习俗认为整个月子期间都不能洗澡,否则日后经常会全身疼痛。因为新妈妈在生产前骨缝都裂开了,加之生产耗尽了新妈妈的所有精力,如果在月子里洗澡,就会使风寒侵袭体内,导致周身气血凝滞,流通不畅,日后容易出现月经不调、身体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

为什么会有“坐月子不能洗澡”这样的误区呢?这是因为过去生活条件较差,不能为产妇提供良好的浴室及取暖设施。但现在的生活条件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能够为新妈妈提供非常好的洗浴环境和取暖设施,使她们不再容易受凉感冒。因此,这种习俗应该被破除,因为它不但不利于新妈妈康复,而且会引起一些疾病。

产后新妈妈会大量排汗,污染皮肤,而且下身产生的恶露及溢出的乳汁,也会使皮肤变得很脏,多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散发出很难闻的气味,使新妈妈浑身不舒服。皮肤黏膜上积累污秽会产生大量的病菌,新妈妈身体虚弱,病菌会乘虚而入,引发子宫内膜炎、毛囊炎、乳腺炎等,甚至易患败血症。

专家指出,新妈妈及时洗澡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还可帮助新妈妈消除生产的疲劳,避免情绪抑郁。月子里洗澡使皮肤清洁,促进会阴部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避免会阴伤口发生感染。洗澡还能帮助新妈妈增加食欲。因此,月子里及时洗澡对新妈妈健康十分有益。调查显示,产后淋浴对子宫收缩及恶露颜色、数量、气味、出血量均无不良影响。月嫂贴心提醒月子期间洗澡只能淋浴,千万不可盆浴。因为盆浴时,污水会进入到会阴部,带进细菌,容易引起感染。

月子期间不能刷牙、洗头、梳头

过去的老人们总是说,月子期间不能刷牙,不能洗头和梳头。就是这一代代相传的说法,让现在的许多新妈妈陷入误区,饱受不能刷牙、洗头、梳头的痛苦。

口腔是食物必经之路,饭后5分钟口腔内的细菌就会繁殖,而且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会发酵、腐败,与细菌混合,易造成口腔感染,患牙龈炎、牙周炎等,这就会导致牙齿松动、咀嚼无力和牙齿脱落。新妈妈一般经过生产后体质较弱,抵抗力也随之下降,所以更应该注意口腔的卫生,每次饭后都应漱口,一天至少刷1次牙。

长时间不洗头、不梳头,肮脏的头发会损害头皮的毛囊,使头发容易脱落。而且在护理婴儿时,头发中的脏东西、指甲中的污垢均可污染孩子,造成感染。新妈妈月子期间如果不剪指甲,长长的指甲就容易划破宝宝娇嫩的皮肤,对母亲和宝宝均不利。所以月子期间头发要常洗,最少一个星期洗1次头,指甲要勤剪,以不伤着孩子为宜。月嫂贴心提醒刷牙时,新妈妈应用温水来刷牙及漱口,牙刷要柔软一些,刷牙时要沿牙缝上下刷,不要左右摆动,以保护牙周不受损伤。洗头时,应该用温热的水,洗完后要及时擦干,或用电暖风吹干。

“月子要捂”

新妈妈“坐月子”时往往把窗户封得很严,门上挂着布帘,室内密不透风,俗称“捂月子”。这是怕新妈妈和婴儿受风、受寒致病,其实这样的做法对新妈妈和婴儿都是很不利的。

母婴室封得很严,空气不流通,室内空气污浊,氧气稀薄,不利于尽快改善新妈妈身体虚弱的状况。而且婴儿生长发育需要阳光的照射,只有接受阳光照射,才能补充身体必需的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从而有效达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如果门窗紧闭,甚至挂上窗帘,整天见不到阳光,就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会出现软骨病。而且“捂月子”导致室内温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反而会影响母婴健康;室内温度过高,过分蒸发母婴体内的水分,也会导致母婴生病。所以,“月子要捂”是极不科学的。月嫂贴心提醒虽然月子不能捂,但是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新妈妈和婴儿都不能直接对着风吹。

母乳喂养会影响新妈妈的体形

母乳喂养会影响新妈妈的体形,这是爱漂亮妈妈们的错误认识。她们担心母乳喂养会导致身体发胖、乳房下垂,影响体形美,从而拒绝哺乳。其实,母乳喂养不但不会影响新妈妈的体形,还能促进新妈妈产后身材的恢复,有利于体重的减轻。

产后新妈妈卧床休息的时间比较长,活动的时间较少,同时又在不断地进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都是产后肥胖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在哺乳的过程中,母体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包括脂肪组织等。

产后拒哺对子宫收缩不利,会在下腹部留下一个难看的小肚腩,影响形体美。而母乳喂养,特别是早哺乳,通过婴儿的吸收,刺激传至下丘脑,触发垂体后释放催产素,从而加强子宫的收缩,避免小肚子鼓出。

母乳喂养不会使乳房下垂,只要怀孕,无论是否哺乳,都会导致乳房的改变,乳房下垂与乳房本身的形态有关,与哺乳无关。有些女性即使从未哺乳,乳房仍有明显下垂。月嫂贴心提醒哺乳时,可戴大小适合的胸罩,将乳房托起,以免韧带松弛,造成乳房下垂。同时,哺乳期间加强胸部的锻炼,也能促进乳房在断乳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新妈妈不能下床活动

现在,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及生活条件的改善,新妈妈对坐月子越来越重视。但是有不少新妈妈遵从传统的月子习俗,即便是顺产,也要绝对静卧,产后月子里的吃喝拉撒睡均不出居室,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给新妈妈的健康带来危害。

传统认为,新妈妈坐月子要卧床,整个月子期间不能下床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解除怀孕、生产的劳累。其实这样对于产后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人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健康也来自运动。如果整月不活动,人体的肌肉就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或许月子结束时,连走路都会感觉到十分困难。新妈妈长久卧床,还会出现经常性腰骶酸痛的症状。

月子期间新妈妈做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子宫的复原和恶露的排出;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组织代谢和恢复体力;有利于减少盆腔及下肢血管血栓的形成;有利于促进肠的蠕动,预防便秘,改善食欲。因此,新妈妈不要陷入月子期间不能下床活动的误区。月嫂贴心提醒产后劳逸结合的活动,有助于肌肉收缩,减少腰部、腹部、臀部等处脂肪的堆积,避免产后肥胖症的发生,保持体态健美。

读书、看报伤眼睛

传统坐月子里的新妈妈不能读书、看报、看电视,认为这样会伤眼睛,有相当一部分产后女性觉得她们产前视力很好,可是生了孩子后觉得眼睛视力下降了,并且眼睛还怕强光,有又干又涩的感觉。然而整个月子期间都不能看书、读报、看电视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产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新妈妈会有抑郁的情绪,而读书、看报、看电视是最好的舒解不良情绪的途径,有利于新妈妈从抑郁的情绪中走出来,有助于新妈妈的身体恢复。

但是读书、看报、看电视要有度,以不累为宜。只有过度看书、读报、看电视才会伤害眼睛,因为在妊娠、分娩过程中新妈妈的体力和精力消耗都很大,这对肝、肾都会造成一定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气血两亏、肝肾两虚的现象。个别新妈妈还因产后失血过多而造成贫血,这些对新妈妈的视力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肾不足可影响到视力。月子期间眼睛容易疲劳,视物时间稍长就有头晕眼花等现象。所以,新妈妈看书、读报、看电视的时间不可过长,每次15分钟左右最为适宜,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也就是说,每隔15分钟最好闭目休息一下。月嫂贴心提醒女性产后可服些维生素E和维生素B,同时不要在强光和光线阴暗1处看书报,这有利眼睛的养护。

不能吃水果

受传统坐月子习惯的影响,新妈妈不能吃生冷食物,所以很多新妈妈连水果都不敢吃。她们认为水果是生冷食物,会引起血淤,引发今后痛经等疾病。

其实新妈妈在产后头几天里体质较虚弱,消化功能差,食欲差,应吃些清淡、富有营养而容易消化的饮食。但营养价值要比平常多,须增加进食量与种类,保证充足全面的营养供给,在不增加肠胃消化道负担的前提下,还应多吃些水果,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但要注意饮食有节,一日多餐,按时进行,形成习惯。食物构成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为好。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吃放到冰箱里冷藏过的水果,冷藏的水果最好在室内常温下放置30分钟以上再吃。而且所吃的水果要清洗干净,现在几乎所有的水果在种植时都喷过农药,即便是所谓的“绿色”水果也要洗,以免发生腹泻。此外,水果要吃营养成分高的,如苹果、橘子、香蕉等。像杏、李子等一些容易上火的水果应少吃。

有的人怕凉,可切成块用开水烫一下再吃,或者放入微波炉稍微加热后再吃,也可加些糖吃。月嫂贴心提醒新妈妈吃水果最好不要煮熟,以免破坏水果中的维生素。

夏天不能使用空调

按照老传统,坐月子是不能吹风着凉的,要长衣长裤地捂着。不少新妈妈按照传统的习惯,再热也忍着,就是不敢开空调。在高温炎热的夏天这样坐月子是很难受的,容易引发中暑,使婴儿长痱子。

炎热夏季,母婴的房间可以使用空调,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设定好温度,可以在22℃~28℃,而且妈妈和宝宝都必须穿长衣长裤。其次,最好选用健康型的空调,如能更换空气,有负离子、光触媒等功能的空调。最后,要将空调的叶片调一下,千万不要把冷风直接对着新妈妈和婴儿吹,尤其是头部。

除了上述的几点外,还要注意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等症状很可能就是新妈妈中暑的先兆,这时要帮新妈妈降温防中暑。一旦出现体温升高、面色发红、呼吸急促、脉搏加快甚至出痱子等情况时,自行处理不能好转的,最好到医院诊治,以免出现抽搐、昏迷、血压下降等严重后果。月嫂贴心提醒母婴睡觉的时候最好不要开空调,如果一定要开,就要盖好被子,预防受凉,宝宝则要护好腹部,以防肚子受凉导致腹泻。

月子需要忌口,饭菜越淡越好

有些“土政策”规定,新妈妈需要忌口,如新鲜水果、蔬菜、鱼虾类等很多东西都不准吃。而且不让新妈妈吃盐,在新妈妈生产后的一周内,饭菜里一点盐也不放。事实上,这样做会严重危害新妈妈的健康。因为怀孕及生产的时候,新妈妈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和精力,体质比较虚弱,需要大量的营养成分补给,所以产后新妈妈需要充足而丰富的营养。主副食都应多样化,仅吃一两样食物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也不利于乳腺分泌乳汁。因此,忌口堵住了新妈妈营养补给的途径。而且产后大多数新妈妈出汗比较多,体内容易缺水和盐,如果新妈妈再不适当地摄取盐分,对身体会造成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月子里,新妈妈的饮食应多样化。素、荤要合理搭配,干、稀也要合理调换,一天4~6餐,做到少食多餐。除了鱼、鸡、肉、海鲜外,还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饭菜内应适量补充盐分,但是不可过量。月嫂贴心提醒一些刺激性的调料,诸如花椒、辣椒、胡椒等应尽量少吃,因为这些调料会随着乳汁被婴儿部分吸收。

产后体虚多吃老母鸡、蹄髈

许多女性认为,产后体虚需要多吃一些老母鸡、蹄髈等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这样能补身体,让身体快速恢复。还有的爱美女性认为多吃老母鸡、蹄髈有助于腹部松弛的肌肉变紧,有助于产后肌肤的恢复,因为这些食物富含胶原蛋白。但她们不知道产后特别是剖腹产后,新妈妈的胃肠道功能还未恢复,不能吃太过油腻的食物。老母鸡、蹄髈等食物脂肪含量较高,如果产后马上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造成便秘。而且过多摄入太油腻的食物,油脂会通过乳汁被婴儿吸收,婴儿的肠胃功能尚不完善,不能及时消化,易造成小儿腹泻。

产后体虚是因为生产过程中新妈妈的体力消耗过大,分娩后又要哺乳所引起的。这时,新妈妈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虾仁煨面、红薯稀饭等。如果乳汁不足,可以炖一些老母鸡、蹄髈,但是一定要用文火清炖,汤汁清淡些,不要太油腻。月嫂贴心提醒有的新妈妈产后出血多,就吃大量的桂圆、红枣、赤豆来补血,其实桂圆、红枣、赤豆是活血的食物,吃了不但没有补血,反而会增加出血量,因此一定要慎食。

分娩后母体变化

分娩后母体的生理变化

新妈妈分娩后子宫逐渐缩小,直至恢复正常。其变化过程为:分娩后第一天子宫底下降与肚脐相平,此后子宫底每天下降1~2厘米,正常情况下7天左右子宫就会降入骨盆腔,与耻骨联合相平,大约42天左右恢复正常大小。这个变化过程被称为“子宫复原”。

分娩时子宫颈表现为松软、充血、水肿,子宫壁很薄,呈空腔状,大约经过30天左右,充血、水肿消失,恢复正常大小。

由于分娩的损伤,第一次生产的女性(自然生产)子宫颈外口失去原来的圆形(未产型)而变为横裂(经产型),产后阴道变松,阴道周围皱襞减少,阴道内的黏膜平坦,犹如绝经后的妇女。一般来说,在短时间内,阴道黏膜不容易完全恢复到生育前的情况,只有在停止哺乳后,月经来潮,卵巢功能正常,在雌性激素的影响下,阴道黏膜才逐渐恢复正常。

分娩时,由于胎儿挤压阴道外口,常常引起阴道外口充血、水肿,或有不同程度的裂伤。充血、水肿一般在生产后10天内逐渐消失。裂伤经缝合后,常在第3天拆线。阴道口的处女膜,常因分娩时被撕裂,出现残缺不全的痕迹,称为“处女膜痕”。故凡见处女膜残缺者,证明该女性曾经有过孕产。胎盘分娩出后,约经24小时,乳房开始分泌乳汁,此时便可给婴儿哺乳。

产后要排除恶露,还有多汗和脏腑功能暂时失调等症状,这些变化也都要在坐月子期间恢复。月嫂贴心提醒有些女性顺产后,会担心阴道松弛影响日后性生活,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锻炼”:每日小便时,通过一放一收阴道来中断小便数次,达到锻炼阴道壁肌肉的目的。

腹部为什么如此松弛

产后,每一个女性都会发现自己的腹部变得松弛,很多女性朋友担心腹部不能够恢复成以前平滑紧绷的样子。

其实,经过分娩腹部变得松弛十分正常,因为腹部包括四层纵横交错的肌肉,并具有以下的功能:逐步地从各方向运动,支撑脊椎,并使骨盆维持在正确的位置,帮助身体的运动,例如生产、咳嗽。

这四层腹部肌肉的最外侧,由上向下至腹部中央的肌肉称为腹直肌。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根肋软骨前面,包括2个半面,由一层薄薄的称为白线的纤维组织结合在一起。

这四层腹部肌肉的两侧,由不同方向斜斜地穿过腹部,更底下的一层,则是由一侧边穿到另一侧,直直地穿过腹部。这几层肌肉,有的并不在腹部中心交叉而过。在腹部的中央下方,只有一层肌肉,因此该部位特别多肉,起到保护腹部内脏的作用,但是比较容易受伤。

怀孕期间,腹直肌中的白线会开始变软,并开始扩张,使腹直肌的两层肌肉分开,以调适配合逐渐长大的胎儿,这种肌肉的分开,被称为是腹直肌的分离。这时,就会发现约有2~4只手指宽的空间力量开始增强,产后这个空间会缩减成只剩下一个手指的宽度,就表现为腹部松弛。月嫂贴心提醒一般来说,只要适当地锻炼,新妈妈松弛的腹部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要想完全恢复到没有怀孕前的状态不是很容易。月子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才有可能完全恢复,所以新妈妈不能操之过急。

产后子宫颈的变化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子宫颈会扩张至10厘米,到分娩结束时子宫颈会皱起如袖口状。分娩结束后,宫颈口松弛、水肿、呈紫色,有1厘米厚、3~6厘米长,但是一般18个小时内会很快缩短、变硬,恢复到正常状态。

到第3天时子宫颈能容纳2指,12天时恢复到能容纳1指,内口关闭。产后4周外口关闭,宫颈大小恢复。颈口形状会由原来的圆形(未产型)变为横裂型(已产型)。

在分娩后,新妈妈分泌物增加,使宫颈外部长期浸在分泌物内,就极易受病原体袭击,由于宫颈管内膜柱状上皮薄,抵抗力差,加之皱襞多,病原体潜伏其中,感染不易彻底清除而引起慢性炎症。所以,新妈妈一定要保持下体的清洁,经常清洗,如发现有异样,可以先使用灭菌的洗液清洗,预防子宫颈发生病变。月嫂贴心提醒宫颈炎初期没有什么症状,如果新妈妈在产后45天体检查出有炎症,要及早治疗。

外阴、阴道和盆底的变化

婴儿的产出必然会经过新妈妈的阴道(剖腹产除外),引起阴道的一系列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新妈妈健康的恢复。

外阴的变化:生产后会阴轻度水肿,于产后2~3天内会自动恢复。处女膜会因生产造成残缺不全的形状,呈数个黏膜瓣,称为经产型(生过孩子所具有的形状)处女膜痕,是经产的重要标志。

阴道的变化:新妈妈在生产胎儿的过程中,软产道下段由于胎儿产出被撑开一个向前弯的长筒,其前壁较短、后壁较长,阴道外口开向前上方。阴道黏膜皱襞展平使产道加宽,生产造成阴道腔扩大,阴道壁松弛且肌张力低下。第3周起阴道出现皱褶,直到月子期结束也不可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状态。

盆底的变化:盆底肌及其筋膜因为生产过度扩张使弹性减弱,且常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如果没有严重的损伤,一般产后1周,水肿和淤血会迅速消失,组织的张力逐渐恢复。如果发生严重的损伤、撕裂,而又未能及时而准确地修补,就会造成盆底松弛,这是造成以后阴道膨出和脱落的根本原因。月嫂贴心提醒月子结束后,如果第一次过性生活发现阴道不能“握紧”,属于正常现象,新妈妈可以通过一些锻炼慢慢恢复。

产后乳房的变化与恢复

怀孕期间,乳房在多种激素的作用下进行发育,乳房变大且质地较韧,乳头增大、变黑,易勃起,乳晕也变黑,乳晕外围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小隆起,即蒙氏结节,月子期间的乳房变化是孕期的继续。产后2~3天乳房增大,皮肤紧张,表面静脉扩张充血,局部温度增高。

生产后,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骤降,泌乳素增加,开始分泌乳腺。触动乳头和婴儿啼哭声以及其他哺乳活动,成为刺激泌乳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产后1~8周内,泌乳是靠婴儿的吮吸刺激使脑垂体泌乳素抑制因子分泌减少,导致人工催乳素的反应增加。所以,预防回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让婴儿吮吸,即便是乳头皲裂,也要坚持哺乳。总之,哺乳的过程是乳汁分泌和排出的最重要的条件。所以,经过孕期、哺乳,乳房持续增大,停止哺乳后,乳房会出现下垂的状况。但是经过有规律的锻炼和按摩乳房,可以改善。月嫂贴心提醒哺乳期间使用带有乳托的胸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防止乳房过度下垂的效果。但是真正恢复乳房的形状还是需要锻炼和按摩。

泌尿系统和皮肤的变化

产后要尽量鼓励新妈妈尽快解小便,这是因为经过生产,新妈妈的膀胱受压会使黏膜水肿、充血和肌张力降低,再加上生产造成的会阴疼痛、不习惯在床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或残余尿液量增加,从而造成感染。同时,由于子宫的收缩以及怀孕期间潴留的液体增加进入循环,增加了膀胱的负担,所以产后膀胱的恢复就显得更重要了。怀孕期间常发生的肾盂和输尿管的生理性扩张,也将在产后月子期间恢复正常。

新妈妈分娩后,由于雌性激素和黄体酮的减少,黑色素也随着减少,怀孕期间所表现的色素沉着现象如乳晕和乳头变黑、脸部褐斑、腹部黑中线等都会逐渐消失,只是消失的速度比较慢。黑色乳晕大概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会消失,腹部黑中线需要半年的时间慢慢退去。而怀孕时期的妊娠纹也会慢慢褪色,最后变成银白色。月嫂贴心提醒通过适当的按摩,新妈妈皮肤黑色素消退的速度会加快一点。

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孕期心脏的负担增加,血液流动的速度加快,心跳每分钟增加10~15次,血容量也在增加。虽然分娩后胎儿离开了母体,但是在产后最初的3天,由于子宫的收缩,大量的血液从子宫涌入体循环,加之孕期产生的液体都回收到循环里,使血容量增加15%~25%,血液进一步稀释,肾脏的利尿作用将增强。所以,月子初期新妈妈的心脏负担最重,心脏搏出量将增加到35%,一般来说健康的新妈妈都是可以承受的。循环血量在月子结束后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而且孕期和月子早期母体的血液处于高凝血状态,这对于预防产后大出血有利。但这种状态及下腔静脉血流缓慢可以导致血栓的形成,需要提防。这种高凝血状态要在产后4周逐渐恢复。月嫂贴心提醒产后及早活动有利于促进新妈妈血液循环恢复正常。

月子期间的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的特点

从新妈妈分娩后,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以内的婴儿称为新生儿。因为新生儿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还不够成熟,比较容易产生一些病理变化。这一阶段新生儿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所以特别要强调科学护理。要想做到科学护理首先需要了解新生儿有什么特点。

1.像一个大头娃娃

新生男婴的头围是3.455±1.25厘米,女婴头围是3.405±1.28厘米,比胸围大1~2厘米。所以新生儿看起来像个大头娃娃。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与身体的其他各部分相比较脑袋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在出生时头颅就已经达到成人的60%。

2.呼吸、心率特点

新生儿每分钟呼吸40次,哭闹的时候能够达到60次。所以说,新生儿呼吸浅而快,有时节律不齐,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新生儿鼻腔短,后鼻道狭窄,血管丰富,容易感染,这就是为什么新生儿一感冒就会堵塞鼻孔,呼吸、吮吸困难。

新生儿心率很快,一般为140次/分,波动在120~160次/分之间。当新生儿呼吸节律加快或减慢时,心跳也随之变化。有的时候,新生儿会出现心脏有杂音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新生儿的心脏瓣膜没有发育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杂音会逐渐消失。

3.体温特点

新生儿的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皮下血管丰富,保温能力差,散热快,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体温不稳定,应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出生时,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1小时内体温可以下降2℃,以后逐渐回升,12~24小时内就会稳定在36℃~37℃之间。

4.听觉、触觉、视觉、味觉特点

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了良好的听力。当新妈妈说话时,宝宝会转向妈妈,并对他在母体子宫内时就曾听到的声音有明显的偏爱。

新生儿的触觉在出生时就已经很灵敏了。他喜欢妈妈怀里的那种温暖的感觉,喜欢大人轻柔地抚摸他的身体,这种接触让他感到安全,仿佛回到了在妈妈子宫里被羊水和软组织包裹的那段温暖的日子。嘴唇和手是新生儿触觉最灵敏的部位,他会经常吸吮手指来获得满足。

新生儿双眼运动不协调,有暂时性的斜视,见光亮会眨眼、闭眼、皱眉。只能看到距离20厘米以内的物体,所以要想让宝宝看到你,就必须把脸凑近宝宝。

宝宝能感受到什么是甜、酸和咸,对他不喜欢的味道会表现出不愉快的表情,多数婴儿喜欢甜的味道。月嫂贴心提醒婴儿还能区别不同的气味,他喜欢妈妈身上的那种奶味,妈妈也能通过气味确定自己的宝宝,嗅觉成了母子之间相互了解的一种方式。

新生儿脱皮怎么办

新生儿最外面一层皮肤叫表皮的角化层,由于发育不完善,因此很薄,容易脱落。皮肤里面的一层叫真皮,表皮和真皮之间有基底膜相联系。刚出生的婴儿基底膜不够发达,细嫩松软,使表皮和真皮联结不紧密,这样表皮脱落的机会就比较多。而且新生儿出生前是处在温暖的羊水中,出生后受寒冷和干燥空气的刺激,皮肤收缩,也容易脱皮。所以,在婴儿刚出生的几天,手心和脚底部都会脱皮,这种现象一般2~3天后就会消失。有的婴儿头部也会有脱皮现象,不过这种脱皮与“头屑”无关,也不是什么污垢,纯属生理原因。新妈妈只要注意对新生儿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外来的感染和损伤就可以了,不必为此而感到惊慌。

对新生儿皮肤的清洁护理不周到,将会影响婴儿的健康成长,因为新生儿皮肤红润,胎毛少,而皮肤角化层较薄,表面缺乏溶菌素,加之皮下血管丰富,汗腺分泌旺盛,大小便次数多,如果不经常给新生儿洗澡、换衣、护肤,有害的代谢产物就会不断刺激他的皮肤,特别是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臀部等皮肤皱褶处,很容易发生皮肤溃烂或感染。月嫂贴心提醒新生儿皮肤娇嫩,有较高的吸收及通透能力,洗澡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及易吸收的药物或肥皂、浴液,以防中毒或过敏。

新生儿无尿怎么办

有的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生后一两天内无尿就着急了,立即把孩子抱到医生面前去,这对孩子是不利的,也没必要。因为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天尿量很少,有的孩子刚生出来时或生出来1天内排尿1次,以后可能2天都无尿,这并非异常。

新生儿刚出生的几天,喝水、吃奶都很少,加上脱离母体羊水的环境,独自生存后皮肤和呼吸都开始散发水分。而且,新生儿尿中尿酸盐含量多,会将肾小管堵塞,引起暂时性无尿,这也是新生儿早期尿少的原因之一。新生儿出生1周后,随着吃奶、喂水等入液量增加,血液循环量也增加,此时尿量就开始增多了。一般生产后1周内尿量少,每日3~4次;1周以后每日可增至20~30次。

如果新妈妈的确担心婴儿无尿会影响健康,在奶没有下来之前可先给孩子冲些奶粉,或喂些葡萄糖水,以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一旦开奶就应尽早喂奶,尿量就会随之增多的。月嫂贴心提醒假如婴儿出生后48小时也没有1次小便,那就要请医生检查一下新生儿了,可能有严重病理状况,如肾前性少尿、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功能衰竭或各种先天性泌尿道畸形等都会造成新生儿无尿。

新生儿拒哺怎么办

有的新生儿本来胃口很好,也没有任何生病症状,活动也正常,但突然有一段时间不愿意喝奶,而过一段时间就恢复正常了。还有的婴儿一直不喜欢吃奶,更有的宝宝整天不吃不喝,这些都是让妈妈焦急的事。为什么有的新生儿不好好吃奶?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人工喂养的首先考虑是不是奶粉或牛奶不适合宝宝的口味。(2)仔细观察,看新生儿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又哭又闹,大便的颜色是否正常,看看宝宝是不是生病了。(3)每个宝宝成长的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就存在厌乳期,某一段时间,由于宝宝逐渐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对吃奶之事分心,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吃腻了单一的食物等都会发生不愿吃奶的现象。这种情况比较正常,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4)如果1周的时间都不怎么吃奶,最好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是否存在肠胃上的疾病。

如果碰到宝宝厌奶拒哺,新妈妈首先不要着急,要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一下奶粉的质量,或看牛奶是否已经过了保质期。人工喂养的先不要随意更换配方奶粉,新生儿已经习惯了喝一种奶粉,如果贸然换了新品种,容易引起宝宝反感。如果是单纯的厌奶,一般过了这个阶段,宝宝还是会喜欢原来这种配方奶粉的。(2)千万不可强行喂奶。如果妈妈着急,不等孩子恢复食欲就强迫其进食,宝宝就会有抵触行为,从而加剧孩子的拒哺行为。(3)辅食多样化。宝宝产生拒哺,妈妈可在辅食的种类和颜色上下点功夫,比如榨点纯果汁,做些蔬菜泥,还可以买一些专供新生儿享用的辅食,这样通过变换口味来提高其对食物的接受程度。(4)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要专心,不可一边喂奶一边与他人聊天,更不能喂奶的同时看电视。有些妈妈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喂奶的时候也不忘了与孩子说话、讲故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因为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喂奶时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进食环境,减少外界的吸引或刺激。月嫂贴心提醒妈妈完全没有必要太在意配方奶粉的口感。配方奶粉的口感不会影响宝宝的食欲,相反刻意追求香甜可口的味道,使宝宝口味加重,今后就很难添加那些清淡的辅食了,这样很容易造成日后孩子挑食、偏食的毛病。

新生儿同妈妈睡一个被窝好吗

有些年轻的妈妈在晚上睡觉时喜欢把孩子搂在怀里,甚至让孩子含着奶头睡,这样做是非常有害的。妈妈搂着孩子睡,孩子的头多枕在妈妈的胳膊上,妈妈的身体呈侧卧姿势。这种体位睡久了,受压的肢体就会感到发麻不适,引起自觉或不自觉的翻身。翻身时不仅会把孩子惊醒,还可能会把幼小的孩子压伤,甚至发生意外死亡。

另外,孩子含着奶头睡,容易养成孩子醒了就要吃奶的坏习惯,甚至被乳房堵住口鼻,影响正常的呼吸,有可能造成婴儿窒息死亡。妈妈搂着孩子睡时,孩子的头常常处在被窝里,被窝里的空气污浊,不利于孩子身体内的二氧化碳与外界新鲜氧气的交换。如果长时间氧气供应不足,会影响幼儿大脑的发育,而且呼吸的空气不卫生,也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的病变。

由此可见,搂着孩子睡觉是不安全、不卫生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妈妈最好不要搂着孩子睡,让他单独睡一个小被窝里最好。月嫂贴心提醒月子期间,新妈妈搂着宝宝睡觉还会影响新妈妈的正常睡眠,因为婴儿在妈妈的怀里一动,就会让妈妈惊醒过来,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新妈妈恢复健康。

为什么不能捆住新生儿的手脚

我国北方一般喜欢用棉被包裹新生儿,困住新生儿的手脚,目的是防止新生儿的小手抓破脸,矫正“罗圈腿”,有的家长还常常将婴儿包被捆上几道绳带,像个“蜡烛包”,认为这样包裹既保暖又可以使孩子睡得安稳。其实这种包裹法会给新生儿造成许多不利影响,新生儿离开母体后,四肢仍处于伸展屈曲状态,“蜡烛包”强行将婴儿四肢拉直,紧紧包裹,不仅会妨碍新生儿的四肢运动,还会影响其皮肤散热,甚至可能造成髋关节脱位。而且这样的“蜡烛包”限制了新生儿胸部的活动,从而影响肺和横膈膜的活动和功能,不仅会影响婴儿肺的发育,还影响其呼吸,导致肺部抵抗力降低,从而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同时这样的包裹也会压迫婴儿腹部,影响胃和肠道正常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从而影响食欲,使新生儿经常发生拒哺、溢奶、吐奶等情况。而且捆住新生儿的手脚,使四肢活动受限,更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会影响新生儿的动作发育。另外新生儿被捆绑后,手足不能触碰周围的物体,不利于新生儿触觉的发展。

正确使用包被的方法很多,但最好去购买婴儿专用的睡袋,因其较宽松柔软。睡袋的下方是开的,便于换尿布,而且保暖。白天一般不需要包被,只要给新生儿穿上内衣、薄棉袄或毛线衣,再盖上棉被就可以了。月嫂贴心提醒特别容易惊醒的宝宝,可以考虑用包被将新生儿包裹起来,但千万不能太紧,这样可使新生儿增加安全感,睡眠会更好一些。

宝宝红臀怎么办

预防新生儿屁股红痛,一是要勤换尿布。尿布湿了不换掉,婴儿不仅不舒服,而且很容易得尿布湿疹。因为尿中含有大量水分及溶解于水中的废物,如尿酸等。尿液多为弱碱性,在空气中容易腐败分解,产生刺激性很强的物质。长时间泡在尿液中会使局部皮肤充血、发红、糜烂,勤换尿布就能够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如果发现已产生湿疹,每次换尿布时,可用热毛巾轻轻地擦一擦患处,再薄薄地涂上一层痱子粉。每次换尿布时应在臀部涂10%鞣酸软膏以保护皮肤。此外,暂时解开尿布通通空气,也有晾干的作用。日光浴时婴儿的小屁股最好能让太阳晒一晒。还需要注意,尿布上如果残留着洗涤剂或氨也会导致湿疹,应同时予以重视。

二是保持尿布区域内皮肤干燥,可扑粉,也可晒日光,或用灯光照射臀部,或涂10%鞣酸软膏,使局部皮肤干燥,则臀红(尿布性皮炎)可逐渐痊愈。月嫂贴心提醒痱子粉会影响皮肤代谢,所以在婴儿没有长湿疹时,应尽量避免使用。

宝宝眼睛有分泌物怎么办

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双健康明亮的大眼睛。初生婴儿的眼睛十分敏感,极易受到各种外界侵害,如温度、强光、尘土、细菌以及异物等。新生儿皮肤黏膜抵抗力较弱,在出生通过产道时或出生后接触护理人员的手及不清洁物品后易出现眼部的病变,如结膜炎、睑缘炎,主要表现为眼红、眼睛分泌物多。有时室温过高,被子太厚,新生儿过热,也容易出现眼部分泌物增多,堆积在眼角处,即眼屎。对此,护理者应先把手洗净(最好用流动的水洗手),然后把消毒的棉签在温开水中浸湿(以不滴水为度),轻轻地为婴儿清除眼屎。如果睫毛上粘着较多的眼屎,可用消毒棉球浸温开水湿敷片刻,再换湿棉球从眼内侧向外侧轻轻擦去眼屎。一次用一个棉球,不可以来回擦。清除眼屎后可以用0.25%的氯霉素眼药水1~2滴滴入眼睛内部,或涂少许红霉素眼膏。轻微的眼睑缘感染很容易治疗,年轻的爸爸妈妈不要太担心。

婴儿的眼睛需要大人的精心呵护,那么怎样来保护婴儿的眼睛呢?(1)平时要讲究眼睛的卫生,防止感染性疾病。婴儿要有自己的专用脸盆和毛巾,每次洗脸时应先洗眼睛,眼睛若有分泌物时,要用消毒棉签或毛巾去擦眼睛,不要用手去擦拭。(2)防止强烈的阳光或灯光直射婴儿的眼睛。婴儿降生于世,从黑暗的子宫环境到了光明的世界,对光要有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婴儿到户外活动不要选择在中午太阳直射时,外出要戴太阳帽。家中的灯光要柔和。(3)要防止锐物刺伤眼睛。应给婴儿玩一些圆钝的、较软的玩具,不要给孩子玩棍棒类玩具,以免刺伤眼睛。(4)防止异物飞入眼内。婴儿在洗完澡用爽身粉时,要避免爽身粉进入眼睛;要防止尘沙、小虫等进入眼睛。一旦异物入眼,不要用手揉擦,可用干净的棉签蘸温水冲洗眼睛。(5)婴儿不要看电视。电视开着时,显像管会发出一定量的X线,尤其是彩电,婴儿对X线特别敏感,如果大人抱着孩子看电视,使婴儿吸收过多的X线,婴儿则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白细胞减少、发育迟缓等现象。(6)如果发现眼睛疾患,如结膜炎、眼疖子等,要及时去医院就诊。(7)多给婴儿看色彩鲜明(黄、红色)的玩具。经常调换颜色,多到外界看大自然的风光,有助于提高婴儿的视力。月嫂贴心提醒要检查婴儿确切的视力情况,需等婴儿长大些才能去眼科检查。一般1~3个月只能看出婴儿是否有视力,或是否存在严重的视力异常。

人工喂养新生儿要注意什么问题

人工喂养是指喂婴儿牛奶、羊奶、豆浆或其他代乳品,虽不如母乳喂养好,但只要注意选择优质乳品或代乳品,调配恰当,注意消毒,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1)乳品和代乳品的选择及用法。可根据习惯和条件选用乳品和代乳品,最常用的是牛奶和羊奶。目前用乳粉喂养婴幼儿的逐渐增多,配制方法比较简单,即1份容量的乳粉、4份容量水,1份重量乳粉、8份重量水,溶后等于1份全奶。新生儿期全奶应加温开水稀释,即3份全奶加1份水或4份全奶加1份水。满月后可喂全奶。

一天所需奶的总量约为:婴儿的体重(千克)×100~120毫升。一天奶的总量不应超过1000毫升。

按月龄每日喂奶量出生1周后740~760毫升,出生8~18天760~790毫升,出生15~28天760~1200毫升。(2)人工哺喂应注意的问题。①喝牛奶、羊奶时,一定要加糖,因牛奶、羊奶中糖的含量较少,不能供给孩子足够的热量。一般在500克奶中加25克糖为宜。②鲜奶要煮开后再喝,这样既消毒又可使奶中的蛋白质容易吸收。③用烧红的缝衣针在奶瓶头上扎两三个小眼,以倒转奶瓶后奶汁一滴一滴地流出来为宜。④喂奶前可把奶汁滴在手腕上试温,或将奶瓶贴在大人乳房上,以不感到烫为宜。⑤喂奶时,一定要使奶头充满乳汁,以免吸入空气。⑥奶瓶、杯子、碗、匙等食具,每次喂哺后,要洗净、煮沸消毒15分钟。奶嘴可等水沸后煮3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月嫂贴心提醒人工喂养的婴儿要多喂些水、菜汁、果汁,以防婴儿便秘,也可以补充多种营养。

怎样垫尿布、洗尿布

尿布的垫法各种各样,但新生儿期间,婴儿的腿总是伸开自然形成M字形的姿势,垫尿布时特别要注意防止股关节脱臼。一般情况如果强拉伸直固定的话,会引起股关节脱臼,所以必须在不破坏腿的自然姿势的前提下垫尿布。垫尿布时,尽量要松松地垫上,只垫上胯骨部分就可以了。如果用尿布和尿布罩时,千万不要将新生儿的下半身勒得太紧,不然会妨碍新生儿的腿部运动,也会妨碍其呼吸。绝对不能用早年常见的那种从腰到脚层层缠绕的方法。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变换尿布的叠法和垫法。孩子出生后3个月之内尿量少,用长方形尿布竖着叠两折,只垫在胯下就可以了(正方形尿布竖着叠四折)。尿布罩要用胯裆间宽大的,以不会勒紧婴儿的腿部为好,不要用太紧的。过3个月以后尿量增多,长方形尿布要用两块才能不漏尿,正方形尿布最好变换一下叠法。

新生儿时期大小便次数较多,换尿布成了新生儿日常护理的重要部分。每当新生儿睡醒啼哭时,都应该检查尿布是否潮湿,应及时更换尿布。女婴臀下垫得厚一点,男婴前面裹得厚一点。尿布上有大便时,拿刚换下来尿布的干净部分将孩子臀部及肛门周围的大便擦掉,用温水洗净臀部,涂上消毒植物油。大便后,给女婴清洗臀部时,应注意从前面向后擦洗,防止引起尿路感染。

新生儿每天要使用很多块尿布,如果一块一块地洗是很麻烦的,可先放着每天集中起来分类洗。如果是大便,先用竹片做的刮刀刮掉牢牢粘在上面的大便,然后再洗,这样洗起来就容易多了。然后,用具有杀菌作用和漂白尿布的专用洗涤剂或清水洗净。如果新生儿出现皮肤炎症,可改用洗衣粉。用洗衣粉洗前应简单地煮沸一下或用开水烫烫,以达到杀菌的目的。在日光照射下好好地晒一晒也是消毒的一个方法。在室内晾干时,可用熨斗烫干,既可达到消毒的目的又可以去掉湿气,新生儿也会感到舒适。干了以后要按使用时需要的大小叠好放在一边。月嫂贴心提醒如果尿布上残留着洗涤剂或氨的话,会成为皮肤炎症的病源,所以清洗尿布时要充分漂洗干净。

换尿布的技巧大公开

原则上,只要尿布或纸尿裤湿了、脏了就应该立即更换。可是月子里的妈妈不能对宝宝进行“实时监控”,在无法确定宝宝何时会有“情况”时,每24小时要换5~8次纸尿裤或10余次尿布,一般喂完奶后15分钟左右宝宝会尿尿,耐心找到宝宝可能出“情况”的规律,烦恼自然得以解决。

妈妈换尿布前要准备好数量充足的纸尿裤或洗晒干净的尿布及宝宝专用护臀霜,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换尿布前要关好门窗,用暖气或热水袋等将尿布烘暖,准备一块用来擦洗的宝宝专用毛巾和一小盆温水或一些湿纸巾。换尿布的步骤如下:(1)换尿布时,先在女宝宝下身铺一块大的尿布垫,以免突然尿尿或拉大便,把床单、衣物弄脏;男宝宝最好用一片尿布盖在“小鸡鸡”上,以免小宝宝出其不意地来一场“淋浴”。(2)用左手轻轻抓住宝宝的两只脚,主要是抓牢脚踝,将两腿轻轻抬起,右手把脏尿布撤下来,再用右手拿湿纸巾或湿软毛巾擦拭宝宝的臀部和会阴部,然后换上干净尿布,固定好。(3)如果有大便,最好用温水清洗小屁股,再拿软布吸干水后再换尿布。(4)如果使用的是纸尿裤,最好先将宝宝的纸尿裤脱到小腿,再垫上摆好的纸尿裤,用最快的速度粘扣好。注意别让宝宝的肚子受凉。最好不要将纸尿裤直接穿在宝宝的内裤外面,因为这样尿液会渗透到内裤上,把内裤打湿,反而使宝宝容易着凉。(5)检查纸尿裤腰部的粘扣是否合身,太紧将会勒伤宝宝的肌肤,太松尿液容易侧漏渗出。松紧度的掌控以妈妈的两个手指能放进去为宜。月嫂贴心提醒1周后就可以培养宝宝定时把尿,并培养他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

哄宝宝入睡时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除了吃奶以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觉,在一昼夜中需睡18~22小时,这是一种生理性的抑制过程。新生儿的脑相对较大,其重量为出生时体重的10%~20%(成人仅2%),但脑沟、脑回尚未形成,大脑皮质兴奋性低,神经活动过程弱,外界对其刺激相对来说过强,因而易疲劳,这样又会使皮质兴奋性进一步低下,从而进入睡眠状态。

婴儿在仰卧时经常把头转向光亮的一方,长久下去极易造成偏头。为预防偏头,每天都应将婴儿的睡眠姿势改变一下,婴儿的睡觉方向也可调换一下。假如婴儿已有轻微偏头的现象,应该马上把婴儿的身体做斜状,用棉被支撑加以矫正或调换一下方向。

婴儿的颈部较短,盖棉被时要注意,不要因堵住婴儿鼻部而发生意外。婴儿最好单独睡在婴儿床上。有的家长冬天怕孩子冷,把孩子放在大人被窝里同睡,大人熟睡以后无意中将手臂或被子捂住了孩子的脸可能会造成孩子窒息。这种意外并不少见,应注意预防。

婴儿吃完奶后10~15分钟内进入睡眠状态,大人一定要守在旁边,以防婴儿吐奶时奶块进到气管里引起窒息。月嫂贴心提醒在婴儿睡眠时,要定时检查以确定没有任何东西阻碍婴儿的呼吸。

新生儿的脐部怎样护理

妊娠期间脐带是母婴联系的唯一通道,分娩后脐带就完成了它的使命,需要立即剪断结扎。脐带内的血管和新生儿的血液直接相连,为了避免感染断脐时要严格消毒。婴儿出生后要观察其脐部有无渗血,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脐带断端及周围皮肤,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一般3~7天后脐带会自行脱落。平时洗澡或换尿布时,也要特别注意脐部的清洁干燥。

有些新生儿脐带有出血现象,一般常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较为多见的是脐带脱落后局部肉芽组织的渗血,这种情况常继发感染,并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只要用1%硝酸银烧灼肉芽组织,或用1%碘酒消毒处理即可。(2)比较少见的是脐动脉出血,由于脐带粗大,干缩后线结松脱,易致出血,此种出血新妈妈不用担心,大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发生,很快就会恢复。但是如果脐带剪除过多,线结松弛而自行脱落,或者因为扎脐的线过细、过紧,将血管扎断而致出血时,最好交由医生处理。

如果新生儿脐部有脓性分泌物泌出并伴有臭味、皮肤发红甚至发热,多半是脐炎。脐炎不可轻视,因为它可引起小儿腹壁蜂窝组织炎、腹膜炎、败血症、肝脓肿等严重疾病,可见预防脐部发炎显得极为重要。一旦发现有发炎症状时,应及时用双氧水清洗脐部,再用75%酒精消毒处理。如经过家庭处理后仍无好转,发现病儿出现精神萎靡、拒奶、发烧等情况时,应立即住院检查、治疗。月嫂贴心提醒清毒时最好不要用龙胆紫,因为它的颜色深影响对新生儿脐部的观察。

趴睡争议多,但非婴儿猝死的“绝对因素”

许多宝宝喜欢趴着睡,大多数妈妈们不能接受,因为老人常说,只有肚子里有虫的孩子才爱趴着睡。还有的人说趴着睡会导致婴儿猝死。其实胎儿在妈妈子宫里就是腹面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出生以后保持在母体腹中的姿势,会让宝宝有安全感。的确,人体的腹部相对于背部来说,缺少骨骼的保护,容易受到外界伤害,而且比较敏感,趴着睡觉的姿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而天生就爱趴着睡的宝宝们也是基于这个原理,把身体最脆弱的部分保护起来,这样容易入睡,而且沉睡时就会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香,相对哭闹就会减少,有利于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有科学家研究表明,趴着睡有益于胃的蠕动及消化。因为趴着睡的时候,胃容物不易流到食道及口中,而引起呕吐,反而蠕动到小肠中,有利于肠道的消化吸收。趴着睡的宝宝必须抬头挺胸,这也锻炼了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有利于婴儿以后的翻身和爬行训练。

但是,因为婴儿的脑袋较重,而颈部柔软、力量不足,在不会自如地转头或翻身之前,婴儿的口鼻容易被枕头、毛巾等堵住,这样就会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在夏季,趴着睡因为胸腹部紧贴床铺而不利于散热,容易引起体温升高,或者由于汗液积于胸腹而产生湿疹。由此看来,对于趴着睡是否合理的争议确实比较多,新妈妈其实不必担心,宝宝的睡姿是固定不变的,不会翻身转头的宝宝,一般你把他摆放成什么姿势,他就固定成什么姿势,而会翻身的宝宝在睡一段时间后自己可能就会变个睡姿,因此不必过分担心。月嫂贴心提醒如果新妈妈发现宝宝趴着睡的时间比较长,担心出意外,可以每晚利用换尿布的时间帮宝宝翻个身。

宝宝卧室不能见日光吗

常听有的老人说“刚出生的孩子怕日光”。因此,有些新妈妈和新生儿在月子里常被禁锢在一个光线较暗的环境里。事实果真如此吗?新生儿从母体内的小天地转入大世界,马上接受了光线的刺激。虽然他还不能真正看见什么,但首先有了光感。如果仔细地观察孩子的眼睛就可以发现,在强光下,孩子眼睛的瞳孔会缩小,在暗光下又会散得很大,这就是所谓的对光反射,人一出生就会有对光反射。因此说,新生儿怕光是毫无根据的。

如果新生儿在光线较暗的环境里待的时间过长,视觉受不到应有的良性光线的刺激,视力就会减弱,所以应给新生儿以明暗的光线刺激。给新生儿看五颜六色的玩具,让丰富多彩的颜色,使新生儿的视野开阔起来。视力的训练会使新生儿的视觉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家长应尽量将婴儿置于明亮的房间或是窗户的旁边,但不宜让婴儿直接接受阳光暴晒。月嫂贴心提醒最好不要让宝宝开着灯睡觉,有专家说2岁以下的宝宝如果在开灯的环境中睡觉,长大后容易眼睛近视。

双胞胎喂食技巧

大多数双胞胎的喂养同正常的单胎一样,但是也有双胞胎不是足月生产的,发育还不成熟,这样的双胞胎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差,应该采取少量多餐的喂养原则。

双胞胎出生后12小时,还没有母乳的情况下,就应喂50%葡萄糖水25~50克。这是因为双胞胎体内不像单胎足月的婴儿有那么多的糖原储备,如果饥饿时间过长,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甚至会危及生命。

第二个12小时内可喂1~3次母乳。此后,体重不足1 500克的新生儿,每2小时喂1次奶;体重1 500~2 000克的新生儿,每3小时喂1次;体重2 000克以上的新生儿,每4小时喂1次即可。

这样喂养是因为双胞胎一般身体瘦而轻,热量散失较快、较多,所以喂养方式不同于普通单胎。如果母乳不够或没有母乳,可用牛奶和水配成1:1或2:1的稀释奶,而后再加5%的糖。奶量和浓度可随新生儿的情况和月龄的增加而逐步调整。月嫂贴心提醒在双胞胎出生第2周起应补充钙、维生素D等,从第5周起应增添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糊等。

仔细观察宝宝的大小便了解其健康状况

新生儿时期由于整个消化道生理功能不够成熟,随着喂养方式的改变,婴儿大便的性状、颜色多种多样,排便次数也有多有少。但是只观察大便的次数、性质与颜色,不能准确说明哪种大便正常,哪种不正常。所以,日常生活中还要结合喂养情况以及孩子睡眠、吃奶、体重是否增加等情况综合分析。

1.新生儿大便中有血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大便中不应混有血。遇新生儿排干硬便时,常常在排便中混有少许或几滴鲜血,这可能是因为肛门裂伤引起的;有直肠息肉时,往往大便中也混有鲜血。上述两种情况应请小儿外科医生检查诊断。如肉眼观察到血便或血便与黏液混合,粪质少,患儿阵阵哭闹,应注意是否患有肠套叠。如果是血水样或果酱样大便并伴有发热、腹胀、呕吐,应考虑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也有的早产儿大便肉眼观察为黑绿色,经化验有隐血,这是因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强的原因,或为维生素K缺乏所造成的新生儿出血病,有时还伴有上消化道呕血等情况出现。综合上述情况,如新生儿大便中混有血应到医院做全面检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2.新生儿大便中有奶瓣

新生儿大便中的奶瓣多是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而成的皂块,若量不多则没什么临床意义。喂牛奶的新生儿因牛奶中酪蛋白较多,不易消化,大便内常易见到酪蛋白的凝块。如奶瓣多、块大,说明新生儿消化不良,应当调整牛奶的浓度使之变稀,或煮沸时间再加长些,使蛋白颗粒变细容易消化,或暂时将牛奶上层的奶皮去掉,少食多餐,这样可使大便变稀,奶瓣消失。如果哺以母乳的新生儿出现上述情况也应减少每次喂奶量,少食多餐。

3.新生儿拉绿色大便

大便的颜色受胆汁化学变化的影响,在小肠上部胆汁含胆红素与胆绿素,故大便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经过还原作用又变为胆红素,故呈黄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偏于酸性,由于氧化型细菌的作用,使胆红素部分地变为胆绿色,所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正常大便略带绿色;但牛奶喂养的新生儿粪便偏碱性,则能够进一步还原而变成无色的粪胆原,所以大便颜色较淡。若牛奶喂养的新生儿排便呈绿色,则表示肠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遇有这种情况可到医院检查以判定是否有炎症。月嫂贴心提醒大便后,给女婴清洗臀部时,应注意从前面向后擦洗,防止引起尿路感染。

新生儿便秘的原因及防治

新生儿排便的次数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宝宝1天1次,有的两天甚至3天才大便1次。只要新生儿排便时没有困难的样子,也没有痛苦的表情、不哭不闹,大便也不干结,肛门没有破裂就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宝宝2~3天大便1次,便时困难,而且哭闹,大便干燥,那么就是便秘了。

引起新生儿便秘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喂养的方式有关,还与饮食质量、数量和排便习惯及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牛奶喂养的宝宝容易便秘,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更多的钙和酪蛋白,而糖和淀粉含量相对较少,食入后容易引起便秘。还有的宝宝进食比较少,水分被肠道吸收而使大便干燥,引起便秘。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也会引起便秘。此外,有些疾病如佝偻病、皮肤炎等导致营养不良,也会引起宝宝便秘。对于防治新生儿便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如果是吃牛奶便秘,可在牛奶中多加一点白糖,还可以加些米汤,使蛋白凝块变小。(2)如果是喂养配方奶粉引起便秘,可以给宝宝多喝一些具有通便作用的果汁,如梨汁、香蕉汁等。(3)宝宝的饮食要注意多种营养的合理搭配,蔬菜泥、水果泥、米汤等食物要多吃一些,不能只吃高蛋白食物。月嫂贴心提醒喝糖水也能缓解新生儿便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糖水的浓度不可太高,微微有点甜即可。否则宝宝喝惯了浓糖水,就不会再喝白开水。

新生儿腹泻

——多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新生儿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呈稀薄或水样,大便中带有脂肪或脓血。新生儿腹泻是由于新生儿的消化功能发育不全,调节功能不稳定,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而引发腹泻。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不易发生腹泻,因为母乳不仅营养成分比例恰当,而且其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防止腹泻的发生。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却常常因为牛奶搁置的时间太长、变质或食具清洗不干净、消毒不严格而造成消化道感染导致腹泻。此外,气候的变化,牛奶和奶粉冲配不当也会造成新生儿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新生儿腹泻。

轻度腹泻时,大便一般是黄绿色,带有少量的黏液,有酸臭味,呈薄糊状,每天10余次。如果大便次数增多,症状就会加重,出现脱水现象,如果不及时救治还会出现水电平衡紊乱等症状。所以新生儿一发生腹泻症状就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出现脱水现象。月嫂贴心提醒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所使用的食具要经常消毒,每次喂完奶,应立即倒掉余下的奶汁,用奶刷清洗奶瓶、奶嘴。将开水煮沸后把奶瓶拆开,放入沸水中,煮15~30分钟,捞出晾干。

第二章 月子生活贴心指导

产后第一周贴心指导(1~7天)

新妈妈专区

产后第一周的护理

分娩后的头两天,新妈妈的体温可能会比平时高,约在37℃~38℃左右,一般这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于紧张。此外,新妈妈的乳房一天比一天发胀,乳汁的分泌也越来越多,如果恢复的比较好,1周后乳汁可能已经能够满足婴儿的胃口了。

第一周新妈妈的子宫在不断地修复,开始会有宫缩引起的疼痛,渐渐会觉得肚子在一点点缩小,这时,有血性样的恶露从阴道流出,量比平日月经稍微多一点。

顺产的新妈妈会阴缝合处会有痛感,剖腹产的新妈妈头两天需忍受麻醉药退去后的伤口疼痛,到第一周的后期疼痛就已经不再明显。

第一周新妈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乳房的护理:分娩结束头两天,新妈妈就可以进行乳房按摩和练习哺乳。在第3~4天时,乳房就可能会越来越胀,坚持哺乳的同时,还需要在每次哺乳结束后及时用吸奶器把剩余的乳汁吸出,以免乳汁淤积,导致回奶或乳腺炎。每次喂奶前应用软的消毒纱布擦拭乳头,喂奶后用1滴奶汁涂抹乳头,防止乳头皲裂。

会阴部的护理:会阴缝合的人在拆线前不要洗淋浴。每天要及时处理恶露。2~3天没排大便的人需要在医护人员帮助下进行通便。出院时如果新妈妈的外阴部依然疼痛或肿胀没有消退,就应向医生提出。

皮肤的护理:顺产的新妈妈出院后即可洗淋浴,但不能洗外阴部。剖腹产的新妈妈要等拆线后才能洗浴,但要每天多次用温水擦拭身体,以免汗水浸渍皮肤。

生活护理:顺产的新妈妈第1天就完全可以自己洗脸、慢步去厕所、自己处理恶露。剖腹产的新妈妈需要经常翻身活动,一般来说到第2天也要下床慢慢活动。可以适当地在房间里多走走,以不疲劳为限。经医生许可后,新妈妈可以做些轻微产褥操,但要抓紧时间休息。月嫂贴心提醒新妈妈千万不要一直躺在床上,应将休息与活动相结合。多活动不仅可以避免便秘,对体形的恢复也有好处。但是以不疲劳为限。

新妈妈忌急于服用人参

许多家庭认为新妈妈产后比较虚弱,应大补,而人参是补中上品,所以许多新妈妈分娩后食用不少人参。可是许多人不知道人参含有多种能对人体产生广泛兴奋作用的成分,其中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会导致新妈妈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应。而新妈妈精力和体力消耗很大,急需卧床休息,如果此时服用人参,不但不能达到进补的作用,反而因中枢神经的兴奋,使得新妈妈难以安睡,影响精力的恢复。

同时,人参是补元气的药物,服用过多也会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机体血液的流动,这对刚刚分娩的新妈妈十分不利。因为新妈妈生产的过程中,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损伤,如果服用人参,有可能影响受损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引发产后大出血。因此,新妈妈在分娩后的第1周内,不要服用人参,只有当伤口全部愈合后方可服用,有助于新妈妈的体力恢复。但也不可服用过多。月嫂贴心提醒人参药性属热,过早或过多食用还会导致新妈妈上火或引起新生儿食热。不要过分依赖这种药物,新妈妈食用多种多样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是最好的办法。

刚刚分娩的新妈妈须知3则

1.新妈妈分娩后需等2小时才能回病房

一般来说,新妈妈在分娩之后还要等2个小时才可以回病房,在这期间,医生需要观察新妈妈是否有出血或其他异常状况发生。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新妈妈才可以回病房。回到病房后,新妈妈首先要入睡,以消除因分娩所带来的疲劳。

2.回病房后的注意事项

如果回到病房后阵痛得太厉害而影响睡眠,应和医生商量服用一些镇静剂。在此期间,为了避免饥饿和口渴,新妈妈可以喝一些热牛奶或稀饭。另外,分娩后会有大量的水分从尿液中排出,所以尿量这时会增多,但实际上大多数新妈妈即使有尿意,也很难排出来。因此,为了防止储尿过多,24小时以上仍未自然排尿的要做导尿。

3.分娩后不能总是睡觉

新妈妈在分娩完毕后不能总是睡觉,而应该在一次睡眠之后要稍坐片刻。因为总是处于熟睡状态,人体的气血运行缓慢,易停滞于筋骨肌肉间,这样一来,反而使新妈妈感觉疲劳。而采取坐立的姿势,则有利于气血运行,利于身体恢复。月嫂贴心提醒刚刚分娩,如果宝宝在身边就应尽早让宝宝吸吮乳头,这样有助于新妈妈早点下奶。

产后正常的生理现象

刚刚生产的新妈妈会出现一些以前没有遇到的生理现象,很多现象都是正常的,随着身体的渐渐恢复就会慢慢消失,所以新妈妈需要了解哪些是产后的正常生理现象。

1.产后全身发抖或寒战

胎儿一娩出,新妈妈全身感到轻松,有时出现全身不可控制的抖动,有时出现寒战。这些是正常现象,喝点红糖水就会缓解。

2.子宫收缩痛(血气痛)

产后头1~2天,子宫一阵阵收缩引起腹痛,称为宫缩痛,用手摸小腹会摸到一个硬块,这就是刚分娩的子宫,多按摩就能缓解子宫收缩疼痛。这个现象常在喂奶时加剧,3~4天后会自然消失。

3.出汗

产后出汗量多,睡眠和初醒时更多,有时可浸湿内衣,常在数日内自行好转,这是正常生理现象,而不是体虚的表现。

4.体温

产后头几天新妈妈的体温可上升达38℃,这是正常生理反应。产后3~4天,由于乳房胀,体温也可上升,但不超过38℃,24小时内自然下降也属正常。

5.会阴部疼痛、水肿

分娩时由于胎头的压迫,使会阴部水肿、疼痛,或由于胎头娩出时会阴部轻度擦伤,使会阴部疼痛,一般在数日内可自然消失,不必处理。月嫂贴心提醒产后大多数新妈妈会浑身酸痛,这是生产的过程中用力造成的,属于正常现象,通过休息即可缓解。

产后的第一次排泄

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新妈妈产后排尿,尤其是第一次排尿,不像常人那样容易,有的新妈妈不习惯在床上排尿,容易造成精神紧张,解不下小便。对于产后第一次解小便不要轻视,否则会引起小便不畅甚至尿潴留。最好的方法是产后4~6小时主动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意方解。无特殊情况可以慢慢起床,入厕排尿。有的人只要用手按一按小腹下方或使用温水袋敷小腹就会有尿意。大多数新妈妈用这样的方法可以顺利地进行第一次排尿。

生完孩子后的第一次大便也很重要。应该多喝水,吃稀饭、面条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防止便秘的发生,但是注意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最好煮的比较软些,以便新妈妈吸收。不要吃容易上火的食物,特别对于做过侧切的新妈妈来说,本来就使不上劲,再加上便秘,就会十分痛苦,甚至会影响伤口的愈合。此外,新妈妈一旦发生便秘,也不要着急,可多吃些蔬菜、水果,再多喝些水,能使粪便软化而易排出。月嫂贴心提醒卧床排尿时可将床的上半部摇起,尽量放松,如果有排不尽的感觉可以适当按压小腹(剖腹产不适用)。

新妈妈第一次下床

医学专家表明,如果产后较长时间不下床活动,易使新妈妈高凝状态的血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肠粘连,特别是剖腹产的新妈妈。同时,新妈妈盆腔底部的肌肉组织也会由于缺乏锻炼而托不住子宫、直肠和膀胱,导致膨出。如果在产后及时下床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些活动,便可增加腹肌收缩力,促使子宫尽快复原,促进直肠和膀胱功能尽快恢复。同时,及早下床活动还有助于恶露排出,防止发生便秘和尿潴留,并易使新妈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产后抑郁症发生。

自然生产的新妈妈,在产后6~8小时就可第一次下床活动,每次5~10分钟。如果会阴撕裂、侧切,应坚持6~8小时第一次下床活动或排尿,但是注意行走的速度要慢、要轻柔,要避免动作太激烈将缝合的伤口拉开。剖腹产的新妈妈在生产后的24小时第一次下床活动,活动时同样要注意腹部伤口,并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发生肠粘连,或防止活动过少而导致下肢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下床活动时必须有亲属陪伴,以防体虚摔倒,并注意不要站立过久。月嫂贴心提醒如果新妈妈出现发烧、出血、心脏病、高血压、严重贫血等情况,需要限制活动或推迟下床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听候医生安排。

产后第一周调节情绪

新妈妈在产前要对坐月子期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所了解,同时要学习一些护理新生儿的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下什么因素会导致情绪抑郁,这样才有助于尽快适应新的角色。

生产后,新妈妈应善于抒发自己的情绪,不论是欢乐或是沮丧的心情,都是调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有难处,要主动争取医护人员和丈夫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帮助、支持,切勿自怨自艾,倾诉可以舒解不良情绪,减缓心理压力。

第一周,新妈妈刚刚分娩不久,身体正处于最虚弱、最疲惫的时期,再加上刚出生的宝宝也是最需要妈妈照料的时候,对于大多数新妈妈来说第一周往往是手忙脚乱的阶段。所以第一周最容易发生产后抑郁的情况。而疲倦是造成产后情绪低落与忧郁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妈妈应合理安排好作息,尽快适应新生活,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

家属尤其是丈夫应给予妻子心理上的关爱和行为上的帮助,这对消除新妈妈分娩时的紧张恐惧心理,防止产后抑郁至关重要,还要多参与学习照料新生儿的活动,尽量自己多做,让新妈妈少做一些照料宝宝的事。此外,在沉浸于得到宝宝喜悦的同时,要多给予妻子语言关爱。在新妈妈有异常情况,如排尿困难、乳房胀或哺乳不顺利时,要及时提供帮助。帮助新妈妈度过产褥之初容易出现抑郁的时期,使其逐渐适应母亲的角色,不仅对其心理健康有益,也有助母婴的身体健康。月嫂贴心提醒当新妈妈焦急或情绪不良时,丈夫要耐住性子,好言相劝,或抚摸新妈妈的手心和背,这有助于新妈妈的情绪平静下来。

防止产后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是对新妈妈生命威胁比较大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如果新妈妈做好产前预防,产时加以注意,产后密切观察,就能很好地防止产后大出血。

产前预防

首先,要做好孕前及孕中保健,对那些不适合妊娠的女性,应该尽早地在孕早期终止妊娠,以免造成产后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妊娠合并症的孕妇要积极治疗,对于那些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如多产、多孕及做过多次宫腔手术者,子宫发育不良、妊高症、羊水过多、有子宫肌瘤剔除史者,患合并血液病、糖尿病等病症的女性,应提前住院,接受医护人员的监护和治疗。对于胎盘早剥、羊水早破、死胎不下、宫缩无力、产程延长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处理,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产时注意

第一产程除了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新妈妈情况外,新妈妈要尽量放松,消除紧张、恐惧的情绪,保证休息充分,注意饮食,自己也要密切留心产程进展,不要将产程拖延的时间太长。

第二产程要格外重视,医护人员要指导新妈妈适时正确使用腹压,阵痛停止要抓紧时间休息,但同时也要防止胎儿娩出过快,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果胎儿的头太大或太硬最好与医生协商,采取会阴后斜切开术或正中切开术,以防分娩时间太长,最后宫缩无力。对已有宫缩乏力者,当胎儿部分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IOu,并继续静脉滴注缩宫素,以增强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大出血。

第三产程,医护人员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检查是否存在大出血的潜在因素。如果胎盘未娩出前就有较多出血量,或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仍然没有自然剥离现象,就要使用宫腔探查及人工剥离胎盘术。若剥离发生困难,切勿强行挖取,否则必然会造成大出血。胎盘娩出后还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是否母体内有残留,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或血肿现象,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并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产后严密观察

因产后大出血80%是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所以胎盘娩出后,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小时,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新妈妈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如果失血较多就应及早补充血容量;产后新妈妈应及时排空膀胱,不能排空者应采取导尿;尽早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流血量。月嫂贴心提醒产前在自己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应多散步、活动,这也有助于预防产后大出血。

新妈妈出院前的准备

第一周的前几天一般都是在医院度过,顺产的新妈妈一般需要住院3~5天,剖腹产的新妈妈需要住院7~10天。考虑到出院,新妈妈尽量要把回家前的事准备好,需要咨询的要及时询问医护人员,而且要有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具体需要做以下准备:(1)详细咨询医护人员育儿指导问题,即怎么抱孩子,怎么给孩子洗澡,怎么给孩子哺乳,怎么给孩子穿衣服等。(2)让家人准备好出院时妈妈及宝贝的衣物,另外还得在家中准备好舒适温暖的卧室和新生儿的小床。因为出院前及回家途中可能要哺乳,所以要准备系扣的服装,便于新妈妈及时使用,当然刚生宝宝的新妈妈体形大都没有恢复,要准备宽大的衣服。上衣有时会接触小宝宝,所以最好选择刺激小的面料。还要准备一双平底鞋,这样抱宝宝比较稳当。宝宝的衣物也要选择刺激性小的纯棉衣服。(3)抱孩子的被包也要提前准备好,最好也选择纯棉的面料。此外孩子的生活必需品也要提前准备好。(4)新妈妈出院前,需要经过医生检查,身体恢复正常方可出院。此时也可以了解一些身体恢复的情况,比如问一问恶露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会干净;侧切的可以问一下伤口什么时候可以全部愈合;剖腹产的女性最好问问需要特别注意什么等,且越详细越好。月嫂贴心提醒出院后,在路上新妈妈一定要避免吹风,比平常的人多穿一点,同时也要包好宝宝,以防其着凉,但小鼻子最好不要包着。

第一周争取时间多休息

月子第一周,新妈妈身体很多器官都处于最虚弱、最疲劳的状态,休息对于她们来说尤其重要。分娩后的一周,新妈妈的睡眠决定着整个月子恢复的好坏,决定着产后恢复的快慢,一般睡眠的时间每天最少需要10小时以上。所以,新妈妈最好争取家属和亲戚的帮助,第一周尽量只动嘴,不要什么事都亲历亲为,用语言安排好照顾婴儿的事情,其余的交给亲人去做。如果没有亲属的帮助,新妈妈必须自己照看婴儿,只能是婴儿睡新妈妈也跟着睡,尽量利用零星时间抓紧时间休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当然最理想的还是要争取亲朋好友的支持。充足的睡眠,不仅能帮助新妈妈尽快恢复,而且会使人变得精神焕发,避免情绪抑郁。月嫂贴心提醒如果利用零星时间休息,不能尽快入睡,可以播放一些轻音乐,有助于精神放松,尽早入睡,同时还能培养宝宝的乐感。

打理好个人卫生尤为重要

产后第一周新妈妈汗腺活跃,大量出汗,乳房淌奶,阴道又有恶露排出,全身发黏,需要比平时更讲究卫生。新妈妈再累也要打理好个人卫生,千万不能捂月子,否则会滋生许多病症。(1)产后洗澡应当洗淋浴,水温在36℃~40℃,室温最好为26℃。淋浴时要避风,体质差的可坐在凳椅上淋浴,可请丈夫代为擦背。浴后迅速用毛巾擦干,避免受凉。洗澡次数可按季节安排,春秋季是每周2~3次,每次3~5分钟,如果是炎热的夏季也可以每天冲1次澡,冬季可以1个星期洗1次。注意勿在饱餐后或饥饿时洗澡。对于难产、剖腹产或身体虚弱的新妈妈,以及没有淋浴条件的家庭,可用热水擦洗全身。(2)新妈妈应勤换洗衣服。新妈妈的第一周皮肤排泄功能尤其旺盛,出汗多,尤其在睡眠和初醒时出汗更多,汗液常会浸湿衣服、被褥。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好转,好转后一段时间内也仍比一般人多汗。新妈妈乳房开始泌乳,乳汁容易流出,有的还有漏奶现象,而婴儿吃奶也会吐出奶水。因此,新妈妈的胸罩、内衣以至外衣都会被奶水浸湿,如果不及时清洗,奶水极容易变质,发出臭味。另外,婴儿也常会在母亲身上撒尿和排大便。这一切都会使新妈妈的衣服、被褥容易污染。

根据以上情况,新妈妈更应比平时勤换洗衣服。产后第一周内,新妈妈的内衣、内裤要天天更换,卫生巾更要勤换,最好每次小便后都更换一次。被子、床单、外衣也应两三天一换,并及时晾晒,保持清洁、干燥。最好在洗澡过后换衣服,而且换上的衣服薄厚要与换下的衣服相近,以防发生感冒。(3)每天要清洗下身。产后1周新妈妈阴道还存在水肿的现象,而有的新妈妈有会阴撕裂、侧切的情况,同时阴道会排出血性恶露,最初一周量比较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清理,污物很容易感染伤口,所以第一周新妈妈下身需要每天用温水清洗。如果不能淋浴,可以用盆洗,即手撩起水来清洗,但是千万不要坐盆,那样脏水反而会进入阴道,造成感染。(4)每天刷牙。怀孕期间,体内雌激素含量增加,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变弯曲,弹性减弱,血液淤滞,加上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牙龈变脆软,易出血、浮肿,很容易患牙龈炎。分娩后的新妈妈,一般在“坐月子”期间营养补充多,除每日三餐外,还需添加几顿点心,这样食物残渣存留在牙缝中的机会增多,经细菌分解产生的酸性物质腐蚀牙面,可使牙齿形成大小不等的龋洞。产后还易患其他口腔疾病,如牙周炎、冠周炎等。刷牙是清除污垢、食物碎屑的最好方法。按摩牙齿,刺激牙周而促进血液循环,不仅可减少口中致病菌,而且能增强组织的抵抗力。因此,“坐月子”的新妈妈,口腔卫生尤为重要,不但要刷牙,而且要坚持每天早、晚刷牙,且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以保护牙齿。月嫂贴心提醒产后一周可以每天梳头,这样会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减少脱发。

剖腹产新妈妈需要特殊护理

剖腹产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将婴儿取出。剖腹产不是人类自然分娩的方式,更不是人类降生的捷径。与正常分娩相比,剖腹产新妈妈的机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子宫受到创伤,影响了子宫的正常收缩;腹部和子宫都会留下疤痕,有碍子宫的恢复;手术中经受创伤,造成新妈妈身体上的疲惫;脑垂体分泌催乳素不足,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等。可见剖腹产的新妈妈产后一周更须加强自我保健,这对产后康复至关重要。(1)产后一周最好采取仰卧或侧卧位,术后6小时不得进食。术后6小时内,麻醉药尚未完全消失,最好采取仰卧的姿势休息,以免麻醉术后产生头痛;为了避免进食引起呛咳、呕吐等撕裂伤口,术后6小时内不要进食。(2)手术中留置的导尿管一般在24小时后拔掉,拔掉导尿管后应在4~6小时内自行解第一次小便,如果排不出小便应及时和医生联系医治,直到能够畅通排尿为止。在身体允许情况下,新妈妈应多翻身,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促使恶露排出,预防肠粘连、血栓的形成以及其他部位的栓塞。(3)一周内肠道未排气以前的新妈妈不要吃易产气的牛奶、豆浆、糖水等,以避免肠胀气,不利于伤口的恢复。应该多饮用绿萝卜水、流质食物,帮助新妈妈排气。排气后1~2天内,要进食半流质食物,一周以后方可吃普通食物。因为新妈妈伤口疼痛、虚弱、用药等原因导致食欲比较差,故饮食上宜营养、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4)剖腹产子宫出血一般比自然生产多,所以,术后要注意观察流血情况,新妈妈要不时看一下阴道的出血量,只要不超过月经最大量就为正常。一旦超过,应尽快通知医生,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剖腹产出血比较常见,有些子宫伤口易出现致死性大出血,而且恶露明显增多。(5)关注术后体温的变化。术后3天会有低热,这是人体的正常反应。如果3天后,持续低热或出现高热现象时,应寻找原因,并找医生治疗。月嫂贴心提醒剖腹产手术后24小时新妈妈可以尝试着下床活动,第一周注意活动量由小到大慢慢来。

会阴切开的新妈妈第一周需要注意什么

有些新妈妈在分娩时会阴被切开,这是避免分娩时造成会阴部严重撕裂或保护胎儿头部免受太大的压力而采取的措施。由于新妈妈会阴部有一个伤口,所以需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护理:(1)有的新妈妈在会阴切口缝合后1~2小时伤口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而且越来越重,甚至肛门出现因缝合时止血不够引起的伤口血肿。只要及时拆开缝线,清除血肿,缝扎住出血点,重新缝合伤口,疼痛就会消失,大多数可以正常愈合。(2)产后2~3天,有的新妈妈伤口局部有红、肿、痛等炎症,并有硬结,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这种情况需要服用抗生素,并拆除缝线,以便脓液流出。同时可以用1:5 000高锰酸钾水溶液坐浴。一般采取措施后1~2周就会好转或愈合。(3)有些新妈妈在拆线后发生会阴伤口裂开,此时如果已经出院,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如果伤口组织新鲜,裂开的时间比较短,可以通过消毒后进行第2次缝合,5天后再拆线,大多可以再次长好;如果伤口组织不新鲜,且有分泌物,就不能缝合了,要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坐浴,并服用抗生素预防进一步感染。

第一周会阴部切开的新妈妈要特别注意会阴伤口的清洁,拆线前,每天可用1:1 000新洁尔阴等洗液冲洗两次,大便后也要冲洗1次,并避免大便等污物的污染;拆线后,也要坚持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两次,同时保持大便通畅。月嫂贴心提醒拆线后伤口内部愈合尚不牢固的情况下,不要过多走动,也不要进行动作太大的活动。

母乳喂养的好处

有些爱美的女性在生产后,担心哺乳会使乳房下垂,还担心为了哺乳摄入营养过多而使身体发胖,而且配方奶宣称与母乳的营养成分所差无几,甚至比母乳还好,这些爱美的新妈妈就不给孩子哺乳,试图用配方奶代替母乳。众所周知,母乳除了能够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死亡率外,还经济、方便、省时、省力,母乳是任何食品都无法取代的。具体有以下几点:(1)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智力发育。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如氨基脂肪酸、无机盐、胆固醇、牛硫黄等都是大脑发育必需的物质,是牛奶和奶粉无法取代的。此外,妈妈在哺乳的过程中与宝宝的对视、交谈、皮肤的接触等均对婴儿的视、听、触、味等感觉器官产生良好的刺激,这些是促进婴儿大脑发育的最好方式。经临床研究证明,母乳喂养婴儿的智商比人工喂养的高。(2)促进母子感情的交流。母乳喂养的过程是母子接触最深的过程,婴儿在妈妈怀抱中满足饥饿感的同时获得了安全感,得到了精神安慰。(3)母乳中含有特殊的脂肪酶,易于宝宝消化。而且还含有适合婴儿需要的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等在婴儿肠胃中所形成的凝块较小,比较易于消化吸收。乳汁中丰富的脂肪酶和抗体,不仅能够帮助宝宝消化,而且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4)母乳喂养方便,而且温度适宜、清洁无菌,污染的机会比较少,并且经济实惠。(5)新生儿吮吸乳头,能促进新妈妈产后的子宫收缩和复位,以防产后出血过多,减少产褥感染的危险。而且母乳喂养还能够提高母体代谢功能,消耗储存在体内的脂肪,有利于产后恢复体形。月嫂贴心提醒哺乳时闭经,可增加铁的贮存,减少贫血的发生,从长期的效果来看,还能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的几率。

宝贵的初乳不要浪费

乳汁根据其成分的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娩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是初乳;5~10天的乳汁叫做过渡乳;10天后分泌的乳汁叫成熟乳。

产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颜色发黄、质地清稀,内含许多免疫球蛋白、矿物质、乳糖及少量的脂肪,既符合新生儿消化力差的特点,又能增强其抗病的能力。

初乳中的脂肪含量较低,比较容易吸收,而蛋白质的含量却又高于其后分泌的过渡乳、成熟乳。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如lgM、lgG、l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及免疫反应细胞等,在婴儿体内的含量都极低,需要从母乳中摄入,从而使新生儿在刚生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有防御病菌感染的能力。此外,初乳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也具有直接吞噬生物和异物的功能,初乳中的免疫反应细胞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所以,初乳往往被人们称为“第一次免疫”,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能促进小肠绒毛成熟,阻止不全蛋白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初乳还能增强新生儿的通便功能,能使胎粪早日排出。胎粪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其中50%能被肠道吸收,如果大量吸收,婴儿会得高胆红素血症,而初乳能够减少发生该病症的机会。此外,初乳中的磷脂、钠、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也很高。

初乳的成分在新妈妈生产后的40小时左右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适于小儿消化的蛋白质、矿物质,即增强婴儿抗菌能力的免疫性物质会很快减少,而乳汁中的乳糖、葡萄糖及脂肪浓度会很快增加。

尽管有的时候,新妈妈刚刚经过分娩的阵痛和消耗,应该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为了不丧失初乳中的有效成分,还是应该尽早哺乳。及早哺乳能有效刺激新妈妈的乳头和乳晕区,通过神经传导脑垂体产生泌乳素,从而提高乳汁的分泌量。因此,新妈妈首次哺乳最好在婴儿出生30分钟内。月嫂贴心提醒哺乳应根据母亲的具体情况,即使最初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及早让婴儿吮吸,以促进乳汁的分泌。

乳头皲裂还能哺乳吗

哺乳时母婴均应采取最舒适的体位,哺乳完后应用一滴乳汁覆盖于乳头上,能有效防止乳头皲裂。如有乳头皲裂,轻者可继续哺乳,每次哺乳后涂10%复方安息香酸酊,于下次哺乳前擦净。破裂严重者,应停止哺乳,但必须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

发生乳头皲裂后,乳头常感到燥裂性疼痛,并可牵扯整个乳房,常给乳母造成很大的痛苦,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乳晕炎和乳腺炎。治疗措施主要是改进哺乳方法和加强乳头保护。一般不要停止哺乳,并可适当缩短孩子2次吃奶间歇的时间。如果乳头糜烂严重、疼痛难忍,可将奶挤出盛在洁净的容器里再用小勺喂给孩子吃。在每次哺乳或挤奶后用温热的清水清洗乳头及周围皮肤,然后涂以2%龙胆紫、10%鱼肝油铋剂或抗生素药膏。

乳头皲裂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发炎后乳头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多个小裂口,或有小的溃疡和糜烂,甚至有水泡、渗液等。

预防乳头皲裂应从妊娠期开始,在妊娠后期应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擦干后涂上凡士林,使原来娇嫩的乳头皮肤变得坚韧,以免哺乳时裂伤。还要及时矫治乳头内陷、平坦等。在哺乳期不要经常擦洗乳头,尤其不要使用肥皂等刺激性清洗剂,也不要在哺乳后把乳头上的乳汁擦掉,以免乳头干燥而发生皲裂。另外,还要避免婴儿含乳头睡觉。月嫂贴心提醒如遇乳腺导管不通者,可服用中药通乳,也可用热毛巾热敷配以适当的乳房按摩,以防乳腺炎发生。

胀奶怎么办

新妈妈开始分泌乳汁时,乳房会变得比较热、重而且疼痛。这样的胀奶是因为乳房内乳汁及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当新妈妈在婴儿出生后未及早开始哺乳,或哺乳间隔时间太长,使乳汁无法被完全排出,就会让乳房变得肿胀且疼痛。产后发生胀奶的新妈妈并不少见,其主要原因有:①产后2~5天内乳腺管尚不通畅,因而使乳汁积聚感到胀痛。②有的新妈妈乳头凹陷,或新生儿吸吮困难,导致胀乳。③乳房局部的血管与淋巴管扩张。

减轻胀奶的方法主要有:①尽早开奶并适当增加婴儿吮吸的次数和时间,由此使乳腺管通畅。②如果新生儿吸吮力尚欠佳,可由丈夫口吸代替,但是要注意,成人帮助吸吮后要将乳头消毒或者进行清洗,以免将病菌传给婴儿。也可借助吸奶器抽吸,将吸出的奶保存在冰箱里,24小时内给婴儿食用。③少食鱼汤、肉汤等有助于催奶的汤类,以减少泌乳。④用手由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做轻柔按摩,或用涂有润滑油或滑石粉的木梳背梳理乳房,梳理应从乳房的四周向乳头方向进行。⑤佩戴哺乳专用胸罩,悬托起乳房,同时辅以手法按摩。月嫂贴心提醒胀奶时,乳头也因此变硬,婴儿不易含乳头。许多母亲也因为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这样反而使得乳汁无法得到有效地排出,乳汁有可能会因此停流。

乳腺炎的预防从第一周开始

在正常情况下,新妈妈产后3~4天开始大量分泌乳汁,乳房充盈,带有38℃以下的低热,这不属于异常,一天就能恢复。但当乳管堵塞,乳汁流不出来时,就会引起急性炎症,乳房出现红肿、疼痛,有时全身发烧。

新妈妈乳房十分脆弱,乳汁分泌十分旺盛,容易造成淤积;乳头皮肤比较薄嫩,容易损伤;产后体力大量消耗,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不正确的哺乳姿势,也会损伤乳头。此时若有乳头皮肤皲裂,病菌很容易侵入乳腺组织造成炎症。有的新妈妈缺乏经验,喜欢躺在床上喂奶,甚至还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这样做就更容易造成乳汁排出不畅,给病菌以可乘之机,引发乳腺炎。若要防止乳腺炎的发生,就应做到以下几点:(1)从临产前一周开始,常用热毛巾、肥皂水、淡盐水擦洗乳头,但不宜用酒精擦洗乳头。擦洗后轻柔地往外拉一拉,将乳头锻炼得较为坚韧。发现乳头凹陷时,要经常将它拉出来,以便于婴儿吸吮。(2)在第一次哺乳前将乳房及乳头用植物油涂抹,再用清水洗干净,以后每次哺乳前新妈妈应先洗手并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及乳房。乳头内陷和短平时,可将两拇指平行地放在乳头两侧,慢慢地向两侧外方拉开,再将两拇指放在乳头上下方,慢慢地向上下方纵行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每日2~3次,每次可持续5分钟。(3)给孩子喂奶时,以坐式为宜,最好能够定时。每次以15~20分钟为佳;吃完一侧后再换另一侧,不要残留乳汁。如果乳汁分泌过多或者孩子一次吃不完,可用吸奶器将剩余的乳汁吸出,或者用手挤出。每次喂奶前后最好用温开水或者用3%的硼酸液将乳头擦洗一遍,以保持其清洁。(4)哺乳后应将最后一滴乳汁涂抹于乳头上,有保护乳头之功效。(5)如遇乳腺导管不通者,可服用中药通乳,也可用热毛巾热敷配以适当乳房按摩,以防乳腺炎发生。(6)最初哺乳时,由于乳汁出来得不顺利,而婴儿的吸吮也显得笨拙,所以比较花费时间,但是不能因此将哺乳的时间无限拖延。如果哺乳时间太长或者婴儿含着乳头睡,婴儿呼出的气体就会进入乳腺管,极易引起乳腺炎。(7)乳头有了裂口,轻者可以继续哺乳,每次哺乳后应在小破口处涂敷蓖麻油铋糊剂。若有皲裂或溃疡导致吸奶疼痛者,可暂停哺乳数天,并用3%硼酸液洗乳头。同时,每天须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消毒后用于喂给婴儿),亦可在乳头上套一个橡皮奶斗,再给婴儿喂奶。(8)按摩乳房也可有效防止乳腺炎的发生。按摩乳房前应注意洗净双手,手法要柔和,不能粗暴,也可由丈夫帮助按摩,按摩时间可以逐渐增加。新妈妈可每晚入睡前用两只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双侧乳房,并从乳房的基底部向乳头方向搓揉、推动。(9)锻炼乳头的坚韧性,防止乳头皲裂。具体方法为:双手握住乳房的基底部,丈夫帮助新妈妈将乳头轻轻提拔或左右上下轻轻摇动,然后用左右手掌交叉均匀地揉按双侧乳房。用手指沿乳房四周做顺时针方向转圈,然后用手指轻轻提起乳房向乳头方向拨动。用大拇指和食指在乳晕四周挤压,然后捏住乳头做牵拉运动,再用热毛巾擦敷乳房,以除去输乳孔中的乳栓,促进血液运行。月嫂贴心提醒如果出现乳汁不通,乳房发胀、发硬且有阵阵抽痛,可以进行乳房按摩,并将淤积的乳汁挤出。乳房若有炎症存在,则应及时治疗。

产后穿衣应注意什么

产后百脉空虚,外邪极易乘虚而入,为此产后的衣着增减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少新妈妈为了避风寒,常常头包厚布,身着厚衣,盖着厚被,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那么新妈妈穿衣应注意些什么呢?(1)衣着要宽大、舒适。有的新妈妈怕产后发胖,体形改变,故穿衣以紧为主,如穿牛仔裤、束胸等,这些穿着均不利于血液循环,且压迫乳房,易患乳腺炎。故新妈妈衣着应略宽大,贴身衣裤以棉制品为好,腹部可适当用布裹紧,既能防腹壁松弛下垂,又有利于子宫复原。(2)衣着厚薄要适中。产后因抵抗力有所下降,衣着应根据季节变化注意增减。天热不一定要穿长袖、长裤,头包毛巾,如觉肢体怕风,可穿长袖衣,但夏天应注意防止长痱子或中暑。(3)内衣、内裤要勤换洗。内裤最好每天更换,内衣两天一换,以保持卫生,防止感染。(4)胸罩要宽大、合适。新妈妈一定要戴胸罩,以便把乳房托起,既可使乳汁排泄通畅,又可以防止乳房下垂,保持胸部美观。胸罩内可垫小毛巾,以免漏奶。

新妈妈的着装应以保健、舒适为主,美观为次。哺乳期女性的衣裤,均应选用保暖、吸汗、透气性能好、无不良刺激的纯棉或绒毛织品,特别是内衣裤,必须是绒、棉制品,样式应简单,尺码稍大一些,穿着时以感到宽松、舒适、柔软、轻便为宜。月嫂贴心提醒第一周主要是卧床休息,所以新妈妈应当穿纯棉睡衣,起床时一定要加衣服,以防受凉。

新妈妈第一周运动

产后第一天

胸式呼吸运动:在床上仰卧,腿慢慢向上弯起,膝盖呈弯曲状,脚心平放在床上,双手轻轻地放在胸口上,慢慢做深呼吸。吸气时放在胸口的手要自然离开,呼气时又轻轻放到胸口上。每隔2~3小时做1次,1次深呼吸5~6回。

脚部运动:仰卧在床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腿伸直,脚跟挨着床,脚尖伸直。脚尖向内侧倾斜,脚心相向,尽量保持脚心合在一起的姿势,脚尖向外翘。早、中、晚各做1次,每次脚部活动10回。

产后第二天

腹式呼吸运动:仰卧在床上,双手放在肚子上,做深呼吸,让肚子鼓起来,稍微憋会儿气,然后再慢慢地呼出,使肚子瘪下去。这有利于子宫的收缩,防止以后小腹肥胖。

抬头运动:平躺在床上,撤掉枕头,双腿并拢伸直,一只手放在肚子上,另一只手放在体侧。抬起头来,眼睛能看到肚子上的手(这时继续保持呼吸,不要憋气),再放松颈部,头落在床上。每次两手交替着做数回。

腿部运动:仰卧在床上,双腿并拢,脚尖伸直。用力弯曲脚踝,这时尽量绷紧腿部肌肉,膝盖不要弯曲。呼吸2次左右,恢复原状。

手指、手臂运动:仰卧在床上,全身放松,向上举起手臂,尽量伸直,握拳,然后把手指尽量张开。再将手落下放在身体两侧,尽量把手指张开。再重复做。

产后第三、四天

腹肌运动:仰卧在床上,双手放在背下,用拳在身体和床之间隔一条缝隙。不要停止呼吸,慢慢地像绷紧肌肉似的用力。一日3次,每次绷紧肌肉5回。

倾斜盆骨运动:平躺在床上,双手放在腰部。保持双膝伸直的状态,右腰挺起牵动左腰,坚持1~2秒钟,再恢复原状。左腰挺起牵动右腰,坚持1~2秒钟,再恢复原状。

绷紧骨盆肌肉运动:平躺在床上,脚尖交叉,上边的脚轻轻敲打下边的脚2~3次,然后大腿紧张,两腿向内侧拉,猛然绷直到脚尖。保持此状态呼吸1次,再慢慢放松,复原。

手部运动:仰卧在床上,或坐在床边,手腕放松,上下晃动。

产后第五、六天

下半身运动:仰卧在床上,双腿弯曲,脚心平放在床上。大腿和床呈近似直角的状态,呼吸1次。直到大腿贴近小腹,然后恢复,呼吸一下把腿伸直,放松。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做2下。

按摩胳膊运动:用手掌和手指从上到下按摩胳膊外侧,然后从下到上按摩胳膊内侧。每次18下。

扭盆骨运动:仰卧,两腿弯曲,脚心平放在床上,手掌平放在身体两侧。双腿并拢,先向右侧缓缓放倒,呼吸1次,再向左侧倒。左右各5次。

举臂运动:仰卧在床上,两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慢慢举起,手臂伸直,呼吸1次,再缓缓放下。该项运动主要是为了刺激胸肌使母乳通畅。月嫂贴心提醒做以上运动时,动作要轻柔,以不累为前提。如果感到比较累,可以每做完一个动作休息5分钟再做下一个动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运动不适合剖腹产的人做。

新生儿专区

初识小宝贝

一周的新生儿就有吃惊的能力,把手放在宝宝的嘴里,他就会吮吸;把小棒放在他手心里,他就会握住,这些外来的无意识反射叫做新生儿反射。刚出生的宝宝对外来的刺激,并没有接受大脑的指令,而是脊髓水平的反应。这是所有新生儿特有的,在出生后3~4个月就会消失。新生儿反射主要包括以下的反射活动:

定向反射:新生儿会本能地把头转向妈妈乳房的方向,并以这种方式觅食。

掌握反射:用手指轻轻地挠宝宝的手心或脚心时,宝宝所有的手指或脚趾会立即屈曲,手指会紧紧握住,这个动作是人类特有的,而且手的握力很强,手指不易掰开。出生2~3个月就会慢慢消失。

巴彬斯基反射:沿脊椎骨旁轻轻地纵向抚摸,被抚摸的宝宝脊椎一侧的肌肉会立即收缩,这是一个重要的反射,是判定神经系统发达的指标。一般在婴儿出生后,医生都会检查。

吸吮反射:把手指放入婴儿口中,宝宝会像吃奶一样用力不停地吮吸起来。这是为了生存的一种天然方式。

原始步行:将宝宝的脚放在床上,取稍微蹲的姿势,小宝宝就会做交互抬脚的动作,像走路。

莫罗反射:在有大的声响或上身猛地倾斜时,新生儿就会将双臂展开,做抓空的动作。这个反射活动在出生后3~4个月即可消失。

立起反射:抓住婴儿的两只手,慢慢地把婴儿的上身立起,即便不能立起脖子的婴儿也可以把头抬起,这是人生来具有的能力,出生1个月后即可消失。

记忆能力:如果婴儿的妈妈平时戴隐形眼镜,突然有一天改戴有框架的眼镜哺乳,婴儿可能就会哭起来,因为宝宝已经记住了妈妈的脸。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新生儿能够清晰地记住自己诞生的瞬间,但是到了2岁,能够充分表现自己记忆力的时候,反而将以前的事都忘了。月嫂贴心提醒新生儿天生的免疫力可以通过胎盘获得,也可以从母乳(特别是产后一周的母乳)中获得。这样产后3~4个月婴儿不容易患感冒等疾病。

新生儿卧室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首先,新生儿居住的卧室要有充足的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够杀菌,而且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有利于预防小儿佝偻病,但是注意不要让阳光直射新生儿的面部,尤其是眼睛。

其次,婴儿的卧室要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因为婴儿体温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常随着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其体温。又因新生儿基础代谢率比较低,活动少,产生的热量不足,皮下脂肪又少,热量不易贮存,再加上表面散热面积又相对较大,所以体温容易下降。另一方面,如果温度过高,婴儿汗腺发育不良,不能通过出汗来散热,体温因此容易上升。这就是新生儿居室要保持较稳定的室温的原因所在。一般要求新生儿居室的温度要保持在18℃~22℃,而早产儿为22℃~26℃,室内的湿度为60%~70%左右。

第三,婴儿卧室要保持空气清新、洁净。不要整天紧闭门窗,每天至少应开窗通风15分钟左右,但是注意,不要让婴儿直接吹风。婴儿的卧室要每天打扫卫生,清除灰尘,保持洁净。

第四,卧室的环境要有适当的刺激,比如声音。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因为适度的环境刺激比缺少刺激的环境更能使神经纤维髓鞘化,突触联系更复杂,因而大脑也就更发达。但是也不能将婴儿置于嘈杂的卧室中,更不能置于无声的环境中,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多和婴儿说说话,用有音响的玩具做游戏,在卧室张贴美丽的图画,悬吊各种彩球等。积极为婴儿创造丰富的视、听、触觉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月嫂贴心提醒如果是新装修的居室,最好不要作为婴儿的卧室。为婴儿准备的卧室一定要用无污染的环保材料。

初生婴儿面部护理

面部的清洁

准备工作:婴儿专用脸盆一个(内置半盆温水)、柔软棉质小毛巾两条、婴儿洗发水一瓶、消毒棉棒一包、水壶一个(内置温水)、垃圾桶一个、小剪子一把、干净上衣若干。

清洗方法:大人用左臂轻轻抱起新生儿,并用左肘部和腰部慢慢夹住孩子的臀部和双下肢,左手托住婴儿的头和颈部,用拇指和中指压住婴儿双耳,使耳廓盖住外耳道,防止水进入耳道引起炎症。右手将一块小毛巾沾湿后略挤一下,先清洗双眼。注意小毛巾擦过一只眼后要换一面擦另一只眼,然后将毛巾在水中清洗一下,再擦拭前额、面颊部及嘴角,拧干毛巾后擦干面部的水分。

接下来洗头,先将婴儿洗发水倒少许于手中,将洗发水搓出泡沫,轻轻在婴儿头上揉洗,注意不要让洗发水流进婴儿眼睛里及耳道内,最后请另一人帮助用小水壶的温水冲净头发并擦干。接着擦洗颈部、腋下、前臂及手。

擦干身上的水分后,换上干净衣服,将婴儿抱起,用消毒棉棒轻柔擦净婴儿鼻腔里的分泌物及外耳道的水渍。但棉棒不可探入鼻腔和耳道深处,只在外围处理一下即可。

五官的特殊护理(1)眼部护理。如果浴液或洗发水不慎流入婴儿眼内要进行眼部冲洗。

准备工作:细颈小水壶一个(内盛适量温开水)、消毒棉棒一包、盛污物小盘一个、接水脸盆一个、0.25%氯霉素眼药水一支。

护理步骤:最好两人协同,一人将婴儿抱好,如冲洗左眼则将婴儿头偏向左侧,还要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压住婴儿双耳,使耳廓盖住外耳道,防止水进入。头下方地上放置脸盆,右手将婴儿左眼上下眼睑分开,另一人把细颈小水壶嘴放到离婴儿头部约1~2厘米时,将小壶略倾斜,使水细细缓缓地冲向婴儿眼睛。冲洗完毕用消毒棉棒吸净眼周水渍。需要时同样的方法冲洗另一侧眼睛,冲毕双眼各滴0.25%氯霉素眼药水1~2滴。(2)鼻部护理。新生儿鼻黏膜柔软而富含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使原来就比较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导致婴儿呼吸不畅,烦躁不安,爱哭闹。所以千万不可用较硬的工具,比如夹子将鼻痂清理出来。

准备工作:消毒棉棒一包、清水一碗。

护理步骤:用棉棒蘸清水往鼻腔内各滴1~2滴,或用母乳、牛奶滴入亦可,先软化鼻痂。经1~2分钟待鼻痂软化后再用干棉棒将其拨出,或用软物刺激鼻黏膜引起婴儿打喷嚏,鼻腔的分泌物即可随之排除,从而使新生儿鼻腔通畅。(3)耳部护理。新生儿耳壳已成形,但外耳道相对较狭窄,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处,极易引起发炎,严重的可致外耳道疖肿。发生炎症后,对婴儿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也很重,疼痛剧烈,新生儿就会哭闹不安,夜间也难安睡。因此,无论是给新生儿洗头、洗澡或滴眼药时,一定注意不要让污水、药液等流入耳道深处。

准备工作:所需药水、消毒棉棒一包、盛污物小盘一个、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一瓶(如果有溃烂不可使用双氧水或盐水)。

护理步骤:洗手后,让新生儿侧卧,患耳朝上,用无菌棉棒轻擦外耳道分泌物,不可太深入。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左手牵引耳壳,右手将药液滴入耳道后壁3~5滴,轻压耳壳,使药液沿耳道壁缓缓流入耳内,新生儿保持原位5分钟左右。注意药液的温度应接近体温(37.7℃为宜),以免刺激迷路神经引起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4)口腔护理。正常新生儿无需做口腔护理,只需保持皮肤黏膜干净清爽即可。如果新生儿患了口腔炎或其他口腔疾病就需做口腔护理。

准备工作:治疗碗一个、生理盐水浸泡的棉球6个、沸过的食用植物油适量、小镊子一把、消毒棉棒一包、小水壶一个(内放温水)、小毛巾两块。

护理步骤:先洗净双手,让新生儿侧卧,用毛巾围在颏下及枕头上,防止沾湿衣服及枕头。用镊子夹住盐水棉球一个,先轻轻地擦两颊内部及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注意每擦一个部位,至少更换一个棉球。但不要触及咽部,以免引起恶心。擦洗之后用另一块毛巾擦净面部及嘴角,口唇干燥的婴儿涂以食用植物油,口腔内根据需要涂药。

使用的棉球蘸取溶液不可过多,防止婴儿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时动作要轻,棉球一定要夹紧,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月嫂贴心提醒一定要注意清洗婴儿的手,因为新生儿双手大多紧紧握拳,如不洗净擦干,掌心皮肤易糜烂。

了解宝宝哭闹的原因

初为人母,很多事情都需要新妈妈学习适应,比如孩子一哭,许多妈妈就手忙脚乱,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这需要新妈妈从孩子的哭声中学会辨认孩子的需求,哭是初生婴儿表达的重要途径。

新生儿出生后,要逐渐学会适应不在母亲腹中的生活,当不能满足其需要的时候,或者改变以往的习惯,婴儿不能说只好哭,比如肚子饿了就会哭;尿布潮湿、不舒服也会哭;又比如连着3天洗澡,有一天不洗也会哭;尿布裹得太紧,不舒服也用哭来表示“抗议”。这些都是非病态的正常哭声,这类哭声一般响亮而有节奏,时哭时停,只要满足其需要哭声就会停止。

有的新生儿,可能是出于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也会哭,这种哭声一般是突然开始的,声音大而节奏快,难以用吃奶、洗澡、换尿布等方式使婴儿停止哭声。这时要注意检查新生儿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皮肤皱褶处有没有伤,肚脐有无红肿,臀部是不是有尿布疹,尿道和肛门红不红等,如有伤痛,可以用儿童红霉素涂抹一下伤处,一般两三天就会缓解。

如果新生儿有颅内出血、水肿、感染以及内脏有什么病变时,轻者哭声发直,或哭声较短;重者哭声尖吭,如果还伴有其他的症状,比如两眼发直、两拳相握、抽搐、发烧等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月嫂贴心提醒遇到孩子哭闹,妈妈首先要冷静下来,分析宝宝哭闹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待孩子的哭闹。

怎样帮助第一周的宝宝调节体温

刚出生的婴儿要保持皮肤与衣服间隙之间的温度在36℃~38℃之间为宜。出生一周以内的婴儿体内各器官处于最佳状态,代谢率最低,热量消耗减少,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地用于其自身的生长发育。

妈妈在家里可以通过触摸宝宝手脚的冷暖进行粗略的估计。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手脚暖而无汗最好;如果热而出汗,体温就会达到37.5℃左右,有些高,需要散热;如果手脚发凉,说明宝宝体温可能低于36℃,需要采取保暖措施。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控制室温、增减衣物来帮助新生儿调节体温。夏季气候炎热时,应打开门窗通风散热,也可以使用电风扇或空调,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婴儿身上。而且在炎热的夏季,宝宝要少穿衣服,一件薄棉质单衣即可。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由于出汗过多引起缺水,导致体温升高;冬季要使用各种取暖设备,没有暖气的家庭好能够使用电暖器,保证婴儿生活的房间温度最少在25℃,应给宝宝穿上比较厚的衣服,平时盖上被子。同时注意增加喂母乳的次数,提高宝宝对寒冷的耐受性。对于早产儿、体重不足的新生儿,妈妈尤其要留心其体温的变化。月嫂贴心提醒如果新生儿体温过高或过低,经过家庭日常处理仍然没有任何变化,就要考虑他是否生病了,应尽快去医院。

宝宝贴身衣物的选购、清洁

选购新生儿贴身衣物的原则主要是保暖、方便换洗、不伤皮肤。最好选购纯棉的软棉布或薄绒布,这两种面料不仅质地柔软,还有容易洗涤、保温性佳、吸湿性强、通气性好的特点。颜色以浅色为宜,衣缝要少,要将缝口朝外翻穿,式样要简单,衣袖应宽大,易于穿脱,便于婴儿活动。选购的内衣最好不要有衣领,因为新生儿的脖子较短,而且骨骼较软,身体还不能伸展开,衣领会磨破新生儿下巴及颈部的皮肤。另外,新生儿的内衣开口要在前面,最好不要用纽扣,用布条做衣带即可。外衣要宽松,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新生儿的血液循环。新生儿不必穿裤子,可用纸尿裤。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多种多样的采用传统大衣襟款式的婴儿装,穿脱方便。夏季穿的一般是薄薄的棉布衫,冬天如果室温低应该穿棉衣,用薄薄的棉絮及柔软的棉布做衬里制成连脚裤,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新生儿服饰,既保暖又舒适。无论何种款式都要多准备几套,以便尿湿时替换。婴儿穿的衣服一般比大人多一层就可以。

宝宝的衣物最好每天更换、清洗。不要使用洗衣粉清洗,因为洗衣粉含有祛除顽固污渍的成分,刺激性大,易伤宝宝的肌肤。现在市面上有专门清洗宝宝衣物的洗衣液,性质温和,不含刺激性的成分。月嫂贴心提醒宝宝衣物最好手洗,机洗一则可能清洗不干净,二则有些洗衣机清洗了成人的衣物,可能携带一些病菌,很容易传染到宝宝的衣物上。另外,清洗宝宝衣物的盆应当是专用的,不可与成人的混用。

新生儿打嗝与溢奶怎么办

打嗝的益处是将新生儿吸入的空气排出来。婴儿可能会因为吃奶时或吃奶前的啼哭而吸入空气,打嗝后可以把空气排出。

新生儿经常发生溢奶,这是一种生理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会消失,年轻的父母不要担心。溢奶是由于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部肌肉较松弛,而幽门部肌肉相对较紧,胃容量小,肌肉和神经发育不成熟,故新生儿若吃奶过多、哭闹较久、空吸奶头或吮吸手指时吸入空气过多而喂奶后未将吸入空气排出或翻动体位过频等,都会引起溢奶。

要防止溢奶,喂奶前应先换好尿布,喂完后将新生儿直立抱起,轻拍背部,等待新生儿打嗝后再轻轻放下,尽量少翻动其体位。假如溢奶不严重,新生儿体重在增加,又未发现其他不良现象,就不必紧张。随着婴儿胃容量的逐渐增大,在出生后3~4个月溢奶会自行停止。月嫂贴心提醒如果溢奶比较频繁,而婴儿的体重增长较慢,身高低于平均水平,最好去看医生,不可大意。

让新生儿睡软床好吗

做父母的为了让婴儿睡得好,睡得舒服,往往买一张软床或弹簧床给婴儿用,或者铺很厚的褥子,认为这样不会碰伤孩子的身体。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有害的,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新生儿出生后,全身各器官都在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骼生长得更快。新生儿骨骼中含的无机盐比较少、有机物比较多,因而骨骼比较柔软、弹性大、不容易骨折。但是由于新生儿脊柱和骨骼周围的肌肉、韧带很弱,睡软床容易导致脊柱和肢体骨骼发生变形、弯曲,一旦变形,以后再纠正就比较麻烦。

国外专家对婴儿各种床的实验研究表明,新生儿长期睡在凹陷的软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脊柱畸形的占60%左右,而睡在木板床上,脊柱畸形只占5%左右。所以千万不要让新生儿睡在软床上。

那么什么样的睡床才能有助于新生儿骨骼健康发育呢?一般来说,家庭的木板床、竹床就可以,但是注意不要铺太厚的褥子。睡这样的床,婴儿就完全可以避免脊柱畸形、骨骼变形,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月嫂贴心提醒在孩子的骨骼没有定形以前,最好不要让孩子睡软床。

宝宝衣物的储存、收纳

宝宝衣物清洗过后,应晾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彻底晒干后,再收起来才不会发霉。婴儿的衣物收纳处应避免使用樟脑丸,因为樟脑丸中的酚会让患有蚕豆症的宝宝产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婴儿的衣物多而杂,春夏秋冬的衣、帽、鞋、袜、被褥一样也少不了,那么怎么储存、收纳呢?有以下几点办法:(1)妈妈首先把宝宝的贴身内衣和薄型的小上衣以及成套的衣服卷在一起。先卷内衣,然后把上衣包卷在内衣的外面,这样做不仅节省空间,取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小套装,先将裤子卷起来,把上衣包卷在裤子的外面,如衣服较大,卷子容易松开,也可以用一根小绳在卷子外面轻轻地扎住。袜子也要卷起来,以防丢失一只。(2)宝宝的衣物卷好后,要分门别类地放在有分格的整理箱中,内衣最好不要和袜子放在一起。如果觉得塑料整理箱不透气,最好用一些包装箱代替。如电脑等产品的包装箱纸质很好,适合收藏衣物,即使放在空调环境中,也不会造成内部潮湿。(3)真空袋是一种特制的塑料袋,使用的时候把衣服、被子放进去,然后抽掉空气,这样就能缩小体积,节约空间。现在市场上有一种真空袋,设计巧妙,把出气口改成一个延伸出来的大口,只要自己稍稍用力就可以排出袋子里的空气,而且材料也比较好,不用担心会破裂。月嫂贴心提醒如果用纸箱储存、收纳衣物,即使内部防潮,外部还是怕受潮。所以尽量不要让纸箱碰到水,也不要暴露在阳光照射得到的地方。

如何抱宝宝

抱刚出生的婴儿对初为人父母的人来说有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原因是小宝宝太可爱但又太柔软了,害怕会伤到他。抱婴儿时,妈妈应尽量放松,让自己感觉舒适,抱宝宝时要对他微笑,和他说话。其实最好的抱法就是自己感觉最自然的那种姿势,但无论怎么抱始终要有一手托住婴儿的头颈部。因为新生儿的颈部骨头还没发育成熟,他们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头部。下面提供几种抱法以供参考:(1)把左手五指张开放在婴儿的头颈部后面,右手放在宝宝的臀部下面。把宝宝慢慢抱起来,慢慢贴近自己的胸部。抱着宝宝转向左胸部,能使宝宝听到妈妈熟悉的心跳。(2)靠在肩膀上。用一手托着婴儿头颈部,另一只手托着臀部,抱起他靠在自己的胸部和肩膀上。(3)靠在臂弯上。将婴儿头靠在自己的臂弯处,用另一手托着他的臀部,让宝宝面向自己,因为他喜欢你的脸、你的微笑。(4)给宝宝戴一顶小帽,以免着凉,让他赤条条地躺在妈妈裸露的胸膛上。当他的身体和妈妈的肌肤直接接触时,他得到了温柔的皮肤刺激。妈妈应该向婴儿介绍自己,利用自己的体味刺激婴儿的感觉,这会使母婴的关系更亲密。(5)让宝宝躺在妈妈的怀里,同时播放舒缓的音乐,妈妈随着音乐有韵律地抚摸婴儿,由额头到头部,由头到脚端,再由身体中心向手脚前端。月嫂贴心提醒妈妈抱宝宝的时候,要让婴儿仔细看看妈妈的脸和眼睛。妈妈同样要用温柔的眼光看着婴儿,和他说话。如果婴儿一时找不到妈妈的眼睛,妈妈应该睁大双眼看着婴儿,让他容易找到。

新生儿的第一次排便

宝宝从妈妈肚里出来后才开始排第一次大便。在胎中积存了9个多月的胎便必须出生后借助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所以刚生下来的婴儿,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排出墨绿色胎便。胎便一般没有臭味,黏稠,颜色为墨绿色,主要由婴儿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脱落的肠黏膜等组成。胎便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新生儿吃奶后2~3天,即排出普通婴儿粪便。假如出生后超过24小时尚未排便,则应做全面检查,看是否先天畸形。特别需要查看的是下消化道畸形,常见为无肛。新生儿无肛门孔,或者虽有开口,但是里面不通,也可能是肠道闭锁或先天性巨结肠。此时患儿出现肠道梗阻症状,腹胀,呕吐,甚至呕吐粪便。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头几天的胎便弄脏的尿布如果洗不净最好扔掉。专家提示: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婴儿进食延迟有关。月嫂贴心提醒随着哺乳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就会向正常大便过渡,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颜色,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宝宝喜欢自己被被子包裹

刚刚出生的婴儿最喜欢被被子或毯子包裹起来,这样他们感觉像在妈妈的子宫中一样温暖、安全。实际上在生命一开始,当他们被子宫内温暖的软组织和羊水包围时就开始有了触觉。习惯于被紧紧包裹在子宫内的胎儿,出生后喜欢温暖的环境。将新生儿包裹好,可以使他们睡得很安稳,减少惊跳。

正确的包裹方法:将四方形的被包平铺在床上,婴儿的身体顺着被包的对角线,先将脚包起来,再将身体一侧的被角折过来盖住婴儿的肚子,过长的被角掖在婴儿的腰后,另一侧被角覆盖即可,可以适当裹紧,但是切不可用布带捆绑。

最好给婴儿穿上小布衫,再用薄棉被或布单适当裹紧,让小胳膊、小腿有一点活动余地就可以了。以柔软、通气性强的新棉胎缝制被子为佳。羽绒被不适合初生的小婴儿,因为大多羽绒被有羽毛偶尔掉出的可能,会被婴儿吸入,影响婴儿健康。月嫂贴心提醒给婴儿最好使用轻、薄、透气、易包裹的小被子。这样宝宝盖着舒服,家长用它来包裹宝宝也方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