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超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17:50:51

点击下载

作者:戴军娄小平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承与超越

传承与超越试读:

前言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精神家园、大学发展的血脉。

文化本身就是历史的沉淀,我国传统的大学文化从远古时代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场所或机构开始,历经几千年,无论是官立大学、还是私立书院,通过它们倡导和追求的大学精神以及大学的管理制度,无不体现出注重社会本位、注重伦理人文、突出救国图存的政治使命以及“道”“器”之间争论等几个特点,这其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的大学传统和做法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光大。同样,西方大学文化从中世纪出现的现代大学开始,出现多次的变迁和文化选择,但始终坚守着一些优秀的大学文化传统,比如注重个人本位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强调大学自治追求学术自由、关注普遍知识的传授倡导通才教育、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等。这些大学文化本应坚守的共性特点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无疑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就:在价值多样化的进程中保持主流价值的追求,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在共性的基础上一定程度的发展个性等,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困惑:大学精神衰微、价值取向偏失、市场经济文化对大学文化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还有制度文化中存在行政化倾向严重、管理体制不完善、大学与市场及政府的关系不和谐等困惑;物质文化中也有校园环境蕴含的人文关怀不够、设施设备效率不高功能不全、教师队伍学术品格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外部原因是大学自治权不够、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内部原因是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者认识不清、形式主义严重、教师队伍功利化思想严重、素质滑坡、学生三观淡化、个人主义盛行。众多学者正是基于对大学文化现状的担忧,基于强烈的学者的社会责任感,从不同的层面多维度研究大学文化。笔者于攻读博士期间开始研究大学文化,博士毕业后继续攀登这座高峰,先后主持了2013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背景下的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研究”(13YBA253);湖南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文化强国视阈下的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研究”。

本书在系统地梳理了大学文化嬗变历史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大学文化建设现状,最终提出大学文化的传承和超越之路。大学文化的建设对于大学发展、对于大学四大职能的实现以及社会文化的向前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大学文化应该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注重道德的人文精神,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又积极吸纳“通识教育、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的西方大学理念,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与借鉴西方大学理念创新的积极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积累深厚的大学文化底蕴。大学文化的各方主体均应从自身角度担当相应角色,整体联动、多发配合,从培育大学精神、凝练办学理念、发扬大学传统、建设良好校风等方面构建好积极健康的大学精神文化;从科学规划校园、赋予校园环境浓郁的人文内涵、提高校园设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效益等方面入手建设好大学物质文化;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教学、科研、人事、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设计,让制度文化成为实现和落实精神文化的桥梁,成为物质文化稳定和持久发挥作用的保障。从而使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走上健康的良性道路,建设好办学特色鲜明、大学精神科学、校园环境优美、制度设计科学的大学文化,为培养好创新型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科研成果、为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证,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导言

大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机构,大学象征着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既是大学发展的深层动力和坚实基础,又是发挥大学文化职能,推动国家文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源起

1. 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和大学自身的发展迫切要求重视大学文化重建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国家和组织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和组织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1]力之中,是一种软实力。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具有远见卓识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长盛不衰。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部分开篇就点明:“文[2]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3]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

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特征,大学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又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当代大学的重要使命,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是现代社会的知识工厂和思想宝库。大学需要其自身的文化来引领、净化大众文化,这就要求大学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建立一种理性、科学、充满人文情怀、传承本国优秀传统和吸纳外国先进思想的文化。而实际上,大学并不总能以先进文化引导社会,甚至还出现与各种非理性文化同流合污的现象,呈现了诸多的文化问题。如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缺乏体认,对学校一些优秀传统未能充[4]分传承。大学在社会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远远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提升大学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近年来所有大学都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内核。大学文化是一所大[5]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着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合理归位。优秀的大学文化将能够引导教师与学生浸润大学精神、全身心地追求真理、陶冶人格,从而增强我国的科研原创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新的历史时期,价值取向多元化、文化多样化,大学如何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好自己的第四职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大学不可[6]回避的重要问题。

2. 目前大学文化存在诸多问题

在社会转型加速和价值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的文化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遇到了许多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大学文化有着诸多不足:(1)受现代商业文化的冲击,大学文化重视知识、追求真理、不唯权、不唯利、学术自由等优秀传统受到严峻挑战。许多大学忙于建大楼,扩展新校区,大学的企业化倾向过于明显,乱收费、卖文凭、请人代考、论文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大学甚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学文化,校园里充斥着市侩气、铜臭气与浮躁之气,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更多地是为迎合政治或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味追求规模和经济效益,而文化则被遗忘了。(2)大学行政化现象严重,官僚文化侵蚀大学文化。由于大学的国家垄断,大学文化染上了浓厚的官僚色彩,常以行政级别的高低来代替对学问、思想的判断。官大、学问大等观念成为大学中的潜规则,与传统大学文化中尊重学问、一心求真的精神相背离。(3)大学同质化严重,全国各地的大学往往千校一面,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

3. 大学文化研究的理论严重滞后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大学文化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必要性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等方面。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和机制,如何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由谁来建设大学文化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理论基础方面研究还很薄弱,存在简单移植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一般文化学理论的现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理论很缺乏。大学文化建设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精神本质的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要对大学文化进行反思:“什么文化、如何建[7]设?”分析我们当前要建设的大学文化究竟有哪些本质要素,从我国的大学文化的传统中能够传承哪些思想,从西方大学文化中能够借鉴哪些思想,从而既传承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又有所超越。

(二)研究意义

本书试图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大学文化的历史脉络、梳理中国传统与西方大学文化的演进过程、吸纳中国与西方大学文化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分析当前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索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大学的文化本质,在新形势下正确履行大学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大学的功能,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持大学自己的本真追求,更好地行使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四大功能,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第一,通过大学文化发展的历史梳理和中外比较,探寻现代大学的文化根源及其本质。近年来,大学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的本质、大学的使命、大学的精神等大学文化层面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关于这些问题的争辩也日趋激烈,众多学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有学者用不同的学科视阈来研究大学文化,得出一些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但对大学文化的历史梳理显得比较零碎,本书试图通过对大学文化历史演进的研究,厘清中国大学和西方大学发展的文化脉络,探寻大学文化的本质,为大学文化建[8]设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运用文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大学、政府、市场三者关系角度,围绕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内容进行系统思考,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理论。

2. 现实意义

第一,系统深入探讨目前我国大学文化缺失的原因,科学阐释大学普遍平庸的原因。“为什么中国总是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是钱学森先生留给我们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系统探讨大学文化缺失的原因,可以为解决“钱学森之问”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目前,建设一流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和许多大学的中心工作,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成为当下高校都面临的中心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质量不高、世界一流大学数量很少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学文化缺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系统建构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策略,促进大学向内涵式发展转型。高等教育经历一个时期的扩招,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目前,国家正在实施高等教育的第二轮改革,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形成特色,大学文化是内涵建设的核心所在,也是形成大学特色灵魂所在。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关系着大学特色的形成、大学科研氛围的营造、大学学科团队的凝聚、优势学科的形成、学生创新学习风气的形成、学生“三观”的形成、[9]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研究大学文化,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新一轮改革,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思想的讨论,澄清一些基本问题,如大学文化的本质含义、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大学文化建设在大学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基本概念与逻辑起点

本节将对一系列概念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逻辑起点。

(一)大学

关于大学,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政治意义上的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发源地。”这是思想意义上的大学;大学是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这是组织意义上的大学……本书所讨论的大学泛指培养人才、传授高深学问的教育机构,这样的教育机构或曰大学或另有其名,比如中国古代的稷下学宫、国子监、鸿都门学、太学等等。

(二)传承

传承:传递,接续,承接,沿袭创新。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和继承相区别,有承上启下的意思。《墨子·号令》:“官府城下吏、卒、民皆前后、左右相传保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宋苏轼《安乐山木叶如道士箓符》诗:“天师化去知何处,玉印相传世共珍。”杨朔《印度情思》:“这是个历代相传的节日。”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从时空的角度来说的,历史文化的精髓内容在现代文化中得以保留、激活。现代文化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认同和主动吸收,体现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特征。大学文化的传承就是现代大学对古今中外大学文化优秀思想的批判继承。

(三)超越

超越:超过,胜过。《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圣敬日跻,超越周成。”宋叶适在《与赵丞相书》:“盖前日之忝窃科第,视其等伦,已超越甚矣。”清刘大樾《<曹氏诗>序》:“宗伯以诗名海内,其持论颇严,而黄子特见褒评,固知黄子之超越侪流。”范文澜、蔡美彪等著的《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各业的作坊,规模之大,也超越了前代。”本文所论述的超越,不仅是超过、胜过,还含有批判、整合、继承、创新的意义。大学既是传播文化的场所,更是新文化的发源地,创造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本文所言的超越主要有四层含义:第一,对我国目前大学文化的现状要有所超越,超越庸俗化、市场化、实利化的大学精神文化现状,建立追求真理、尊重学问、关怀现实的大学精神文化;超越现有行政管制过多过死、不利于创新的大学制度,建立保障大学独立、学术自由、不受权力与金钱干涉的大学制度文化;超越现有大学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大学物质文化,结合大学自身传统与办学环境,建立有精神内蕴、富有个性的大学物质文化。第二,结合我们当下的处境,即使对中西大学文化思想中的优秀内容也不能照搬照套,而要进行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与我国国情进行创造性转化,对一些不适应时代需要与我国国情的思想则需要加以鉴别、改造,通过对传统的传承从而超越传统。第三,超越狭隘的中西之争、古今之争,兼容并包,优良的大学文化思想都可拿来为我所用。第四,大学文化理应对社会文化、大众文化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大学文化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超越性,大学文化精神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好的大学文化精神对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也有正面的指导和感染作用。在这四层含义中,前两层含义是本文思考与阐述的重点,传承与超越传统的目的是为了超越现有大学文化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传承与超越并不是一对矛盾,毋宁说是同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首先,我们对传统要既有传承又有超越。其次,我们传承传统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大学文化的现状,而我们只有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超越大学文化的现状,建立更好的大学文化。超越是传承的目的与宗旨,传承是超越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传承和超越中西大学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才能超越大学文化的现状,建设创新性的大学文化理念、制度与环境。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的研究综述

在西方,对大学理念、大学使命、大学理想、大学责任等问题的研究很多,这些研究对于大学文化研究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比如纽曼是自由教育的坚定维护者,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追求真理,在于传授普遍的知识,“大学理应来者不拒,没有忧虑,没有偏见,没有妥协,只要他们是冲着真理而来。”纽曼的大学理想是自由教育和追[10]求真理。威廉·冯·洪堡是19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于1810年创办柏林大学,在大学推行他的教育三原则和科学五原则,他认为科学研究是和教学并重的大学任务,大学应该是为科学提供自由驰骋的场所,国家应该尽量避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大学。他的教育思想和为教育改革所做的努力对柏林大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德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世界高等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

进入到20世纪,有些哲学家、教育家开始关注到大学的文化属性,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大学或者把大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理念》中提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团。”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全人教育”思想,要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应把人文教育和自然学科的教育相结合,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他还提出了大学是一种文化中心。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大学就是文化。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学术社会,他的著作《学习化社会》中阐明了这个观点:“大学是人格完整的象征,保存文明的机构和探求学术的社会。”美国的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研究和探索高深学问的机构,认为大学对于杰出的学问家和科学家是最有吸引力的,而且还应该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来共同探讨和研究学问:“大学是学问的中心,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系统的知识,并在中学之上培养人才”。[11]

西班牙的著名思想家奥尔托加·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剖析了当时西班牙和欧洲社会的弊端以及对大学的影响,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文化的传授、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培养。他不仅从文化观的视角来研究大学,而且认为大学文化是推动大学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文化在培养科学家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世纪后半期,一批高等教育学者,包括部分哲学家、政治家都意识到了大学的文化属性,认识到大学文化的重要性,逐渐认同大学文化的概念,开始把大学文化作为专题来研究,并且把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等联系在一起。如英国的霍尔丹就曾提出“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的观点。英国的高等教育家阿什比在他的著作《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一书中谈到:“大学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它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美国教育家、思想家克拉克·科尔则从大学的民族化和国际化角度阐明了大学文化的意义和作用,他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说,大学文化应该辐射社会,引领社会文化,应该由精英化的教育实现大众化的目标,大学文化还[12]应努力成为知识产业的中心,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进入21世纪后,研究大学的专家学者们明确提出了大学文化的概念,而且强调了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甚至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大学文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

综上所述,国外比较重视大学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但对大学文化的系统论述还较少,理论分析不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整合性、系统性不够,这与西方国家高度发达的大学教育是不相称的。具体来说国外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够系统。国外学者大多是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的理想和大学的使命等方面来研究。大学精神固然是大学文化的内核,但大学文化应当是精神、制度与物质环境的统一体。直接将大学文化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的学者和成果不多,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概念、意义、体系等做系统整合的论述也较少。

2. 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够深入。西方既有研究大多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大学,或者从大学的文化属性和大学的文化传播职能来探讨大学文化,没有从大学文化的本质、历史源流、内容体系、现状、应然追求等方面来做深入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恰恰是大学文化建设研究所急需的。

3. 关注大学文化研究的学者数量少、领域狭窄。著述和发表大学文化研究成果的大多来自高等教育领域,只有少数来自哲学领域和政治学领域的学者。而目前大学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心,在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迫切需要更多的学者、更多领域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关注大学文化、研究大学文化。

(二)国内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国内对大学文化的最初提法是校园文化。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第十二届学代会,几位学生候选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拉开了校园文化研究的序幕。据统计:这段时间有关校园文化研究的专著近10部,文章有百余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讨,但是,此时对于大学的[13]目的、功用和理念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关注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的职能等问题,从根本上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作用、方法和途径。因此,人们的关注点转移到了有关大学理念的探讨上,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值得欣喜的是2002年9月1日在北京成立了“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该学术性研究机构的成立在大学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机构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高教出版社共同组建成立,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致力于大学文化研究。同年,著名学者王冀生出版了堪称大学文化研究奠基之作的《现代大学文化学》。他在书中对现代大学文化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大学的本质、大学的科学内涵,现代大学文化的建设以及现代大学与人类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构建[14]了现代大学文化的基本框架。2006年申作青出版了《当代大学文化论》,认为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亚文化,他不仅把大学文化分为道德文化、教育文化、学习文化和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五个方面,而且指出“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在于文化的不断创[15]新”。2008年王少安在他的《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一书中提出“以大爱精神引领大学文化建设”,认为“大爱精神是中华文化和大学教育的传统精神,是社会和谐精神的实质与核心”,而且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大学的大爱传统问题、大学文化的结构问题、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关系问题等等,初步构建了大学大爱文化建设的理论体

[16]系。2009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蔡劲松教授的《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一书,此书主要探讨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大学文化传播系统、大学文化与人才培养、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他把大学文化分为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17]个层面,而且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这些论著,对大学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功能作用、研究方法及其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本文写作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近些年来,参与到大学文化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众多的博士硕士在导师的指导下,把与大学文化有关的问题作为博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类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士学位论文全文类数据库的查阅,仅1999年至2013年就有70篇与大学文化有关的博硕士论文。期刊文章更是大量涌现,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查阅,从1999年至2013年与大学文化有关的论文有1570多篇,可谓是一支庞大的研究大军发表的数量庞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论文涵盖面广、主题各异,有大学文化建设的、有介绍国外大学文化做比较研究的、有专门论述大学精神的、有就某一所高校作案例分析的,有研究大学文化某一方面的,比如大学学科文化、大学课程文化、大学教师文化、大学学生文化,也有就某一观点的争鸣与商榷,涉及大学文化的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其主要观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大学文化概念和内涵

这类研究主要探讨大学文化的基本概念、本质特征和内涵、特色、嬗变、功能等。王冀生在《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中认为,大学文化是以课程和学科(专业)为核心和基础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一所大学的全体成员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历练、整合、传承创新所形成的,一所大学的特色就是它的文化特色,文化积淀和文化特色是大学求生存、求发展、[18]办好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蔡劲松教授在《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一书中对大学文化的界定是“大学文化是大学作为社会创新型组织的本质属性,在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既包含和反映着历届师生对大学的总体认识、理想追求和[19]实践探索,又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赵存生在《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一文中对大学文化的定义是“大学文化是以大学的校园为物质载体、大学传统为精神载体,历届师生一代代传承和不断地创造所积累起来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成果是载体,精神成果[20]是灵魂”。李元元在他的《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策略》一书中阐述“大学文化的内涵丰富,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坚定的信念的不懈的追求,以及自己独特的传统和优势。它是大学正常运转和发展壮大的内因,是大学增强凝聚力、推进学校改革和发[21]展的文化基础和强大内驱力”。王芳、王大伟在《论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中的表述是“大学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所在,尤其表现在大学人独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处世方式,还表现在大学校园里的独特的精神氛围和作为学术人的团队意识。大学文化处于整个社会文化之中,是其一部分,它的影响方式是隐形的、潜移默化的,但又强有力的传递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22]引领着社会文化、推动着大学不断向前发展”。眭依凡在《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中对大学文化定义更宽泛,认为“大学文化就是大学校园里的一切活动和活动方式”。大学文化的内容包括表现在大学人身上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信仰、学术品格、思维方式,还包括整个校园里的规章制度、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校园物质环境、人际关系、组织管理架构等等,价值取向、理想追求、信仰、学术品格、思维方式属于精神文化,组织管理架构和规章制度属于制[23]度文化,校园物质环境和教育教学生活设施属于环境文化。

纪宗安和马秋枫在《先进文化与大学文化创新》中指出,文化首先是一种思想体系,是赋予了那个时代特征的思想体系,它代表时代的最高层次。一方面,大学本身就有传承和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能,大学文化是大学重要的文化载体,大学文化必须首先是先进的社会文化,又是时代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另一方面,大学既传承和弘扬社会先进文化,还应该创新文化、创新知识,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输送知识、提供思想、创新文化,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和知识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文化就是桥梁,进步的思想、创造的新知识经由大学人的认可和传承成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继而经由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途径成为社会文化中的先进文化。他们同时还指出,应当对大学文化进行重塑: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就是怀着对人类的尊严、浮躁、公平、公正,对人类的命运、自由意志、灾难、痛苦、幸福的尊重、理解和深沉的关心,以此为基点去辨别善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富于理想的批判精神,“实事求是的,批判和反思的,遵循逻辑思维的,讲究理[24]性习惯的养成。”

赵存生在《大学文化的特点和功能》一文中认为:“第一,大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首先就表现在载体不同,大学文化的载体是大学,其他社会组织或教育单位的文化所依赖的载体是其单位;第二,表现的主体不同,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人,即处于大学中的教师和学生,而且是一届一届延续多年的教师和学生,是他们长期的共同努力、历代传承,才积淀形成薪火相传、持续发展的大学文化;第三,大学文化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它既是以往优秀文化传承的结果,又是当下创新的结果,既是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又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第四,大学文化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它有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种存在方式,物质形态就是大学校园里的建筑、环境、教育教学生活设施,它们都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精神形态则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人的思维方式、科学技术成果、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校的整体风气、价值取向等等。与其他文化相比较,大学文[25]化的特点是:先导性、创新性、综合性。”

学者们对大学文化基本概念的界定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大学文化是大学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感、行为规范,是大学里的规章制度、校园环境、物质设施,还包括大学里的一切活动以及活动的结果等。一般认为大学文化的构成要素有精神方面的、物质方面的、制度方面的,有的则认为还有行为方面的。

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许多研究讨论了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特点,培育大学精神的设想,以及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在现代大学发展中的作用。普遍的观点是大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三个层次中的最高层次和最核心的内容,认为大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还有作者对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危机和失落进行了分析,提出要重建大学精神。

2. 关于大学文化的结构

大学文化的结构是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之一,因为对大学文化的内涵解不一,所以关于大学文化的结构分类也呈现多样化,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两分法,认为大学文化从内[26]容上来看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分为器物文化[27]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眭依凡在《关于大学文化的理性思考》一文中把大学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基本方面,认为在三者中,精神文化是最核心的文化、制度文化居中、物质文化是最外层的表象,三者相互补充共同形成大学文化的同心

[28]圆。四分法,王冀生在《文化是大学之魂》一文中明确把大学文[29]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还有一种四分法是把大学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30]境文化,其中环境文化包括硬件和软件。五分法,陈勇江在其《当代中国大学文化的特殊本质及其内容》一文中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五分法:价值理念及其大学精神、大学对外形象、大学发展目标、大[31]学规章制度和大学环境等。笔者认为行为文化表现在大学中活生生的人身上,体现出大学的精神气质与品格,是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从组织文化角度分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32]分法似乎更为科学。

3. 关于大学文化的功能

关于大学文化功能问题,近年来,也有为数不少的学者进行过一些探讨,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大学文化应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拓展大学的文化研究功能,重振大学的人文精神;第二,大学必须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即大学文化在普遍意义上的功能定位;第三,大学必须肩负先进文化践行者和引导者的使命,即大学的文化方向定位;第四,利用文化重组的契机,使大学成为21世纪[33]新文化的创造者,也就是大学文化的历史定位。

赵存生认为,大学文化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教育功能。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大学文化首先就是教育和熏陶在校大学生,在他们身上留下大学文化尤其是大学精神的烙印,把大学文化所“携带”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内化为大学生的素质,再由这些具有大学文化特征的人去影响和作用于他人,从而影响和改变社会。与此同时,大学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尤其是精神形态方面的内容,如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以及大学的传统、大学人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团队精神等都可以直接影响大学外的人,直接作用于社会,对社会也具有教化作用,甚至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还会产生划时代的巨大作用。二是支撑功能,社会文化的传承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前进都需要大学为其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和创新知识,尤其是当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对大学人才和知识输送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此外,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最先进、最核心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就是社会文化的发展,它还创新、整理提炼、批判重构、传播传承社会文化,为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证。三是引领功能,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中最具创造力、最具影响力和最先进的部分,它的前行和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示范和牵引作用,而且,“携带”大学文化内容的这部分人是社会精英,他们具有创新活力,他们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不断推出自己的、打上大学文化烙印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和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为社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34]的前进提供范例。

刘湘溶认为,大学首要的功能是育人,是要“育”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大学文化是重要载体,蕴藏着春风化雨、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大学文化是为学生营造拓宽基础、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塑造品格的良好氛围,并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促进大学文化对学生的导向功能、教养功能、熏陶功能的释放。

纪宗安和马秋枫认为,大学文化是开放型的,具有很强的思想包容性,能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秉持的是追求真理的学术理念。身处其中的学者们为学术而学术,他们的研究无所不包:纵向来看从宇宙起源、人类的历史、从当下的社会到未来的时空,横向来看涵盖社会和自然的各个领域各个学科,表现了大学文化的社会担当。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而大学就是人才和科技的摇篮,大学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大学不断推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成果,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

[35]用。

还有作者谈到大学文化的使命,认为大学文化的使命是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引导、文化创新,也有作者认为大学文化的使命是塑造信仰、培育精神和引领社会。

4.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理论和策略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探讨当前大学文化管理问题,比如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大学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基本原则、内容、机制、策略等。普遍的观点是大学文化建设应该紧扣时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还应该坚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吸纳西方大学文化的精华,坚持个性,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由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张秀清等著《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研究》谈到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优良的学风校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形成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依靠主体、形成合力、[36]开拓创新、凸显个性和放眼世界)等。蔡劲松教授在《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中指出大学文化建设有四个方面的作用:教育导向作用、激励调节作用、品质优化作用和传承交融作用;大学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渐进积累、互动贯通和包容整合,大学文化建设的机制:促进大学文化生态环境的健康机制、完善大学文化发展的激励机制、保障大学文化建设的转型机制。还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评估模型[37]进行了系统设计。肖谦于2009年出版了《多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做了详细的论述,认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共创校园精神、发展智能结构、培育健全人格和丰富业余生活,大学文化建设应处理好认同与超越的关系、多元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关系、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而且还展望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文化载体现代化、学生活动逐步社会化、学生组织社团化、活动内容专业化[38]和价值追求多元化。申作青在《当代大学文化论》着重指出大学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需要与时俱进,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开拓思路;必须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以人为本、培育团队精神、塑造学校良好形象;要注重大学使命和办学理念、大学人的价值观、大学人的道德等隐性文化内容的创新;要为构建现代[39]大学制度服务。傅林在其2009年出版的《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中从文化选择的角度来谈大学文化创新,他认为:文化选择本质上是价值判断,对各种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在多元文化矛盾运动中实现文化的重构和整合,从而完成文化的选择。他指出当前中国大学文化的选择应该是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选择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并用这种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会通中西的先进文化去培养和熏陶学生,积极推进大学文化的建设,引领社会文化不断[40]取得进步。孙雷在《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一书中指出大学文化建设的机制创新分两个方面:一是从内部机制创新,要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平衡,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要形成自身传统和国际化相融合的办学理念,要培养知识创新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良好师德;二是外部机制创新,包括政府的宏观管理机制、市场调节机制、社会参与机制、高校间联动共进机制等方[41]面的机制创新。

有的学者明确提出了建设的大学文化的思路:以坚持先进方向为导向,以传承中华文化为根基,以构建和谐文化为己任,以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核心,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思想观念、价值取[42]向、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要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与促进发展、整体[43]规划与分步实施的统一。

5. 大学文化建设实证研究

潘懋元主编的《南方之强——厦门大学文化研究》一书中指出,厦门大学文化最突出的特色是嘉庚文化。厦门大学的创办者陈嘉庚,他的精神主要是爱国、奉献、重德、自强、清廉、创新六个方面,陈嘉庚精神是厦门大学精神文化的源头,而且厦门大学的校园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也无不打上陈嘉庚精神的烙印,“自强不息、至于至善”[44]是厦门大学的精神,是其大学文化的核心。胡显章主编的《世纪清华人文日新——清华大学文化研究》对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从大学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回顾与梳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是清华精神的集中表述。清华精神具有四个特质,即“明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求真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人文日新”的进取求新精神,最后还指出清华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展望时要“在综合与融合中实现文化的创新”,要体现文化传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教育思想上实现对“工具化”的突破、确立“谦和”“会通”“日新“的哲学观和[45]建设性的批判思维。

吴承学主编的《山高水长——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梳理了中山大学的文化史脉,提出中山大学的文化传统是勤于实干的“做大事”精神与关切社会的淑世情怀、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以及温润的人格学养与岭南地域文化,中山大学的文化气质是平和包容的学术文化和合作高校的行政文化,强调中山大学既是“象牙塔”又是“发动机”,既是学术的殿堂又是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体现了崇高的学[46]术追求和强烈的社会担当。章兢主编的《从书院到大学——湖南大学文化研究》:首先对千年学府从976年的北宋创办岳麓书院开始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然后从校训的发展演进总结出湖南大学的文化脉络,湖南大学文化核心是“传道济民”,从书院到学堂,再到湖南大学,“传道”和“济民”始终是其办学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传道”是让学生“闻道”,“道”既是体现最高目的的价值体系又是体现绝对必然的根本规律,“济民”是指人应该积极入世,并且[47]以敢作敢为的姿态立于世界,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潘敏、李建强主编的《思源致远百年神韵——上海交通大学文化研究》:重点对上海交大的办学传统、文化品格、学生活动、历任名师、学术成就等方面进行总结回顾,交大的精神品格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国荣校的爱国精神、与日俱进的拼搏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百年交大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思源之传统、致远之胸怀、恒德之追求、惟实之践行”。最后设想了交大未来大学文化建设思路“通过理念提升引领改革攻坚,通过文化创新带动体制创新,通过精[48]神驱动促进事业发展,通过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主要停留在部分知名高校,对普通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的深入研究还比较缺乏。

6. 关于中西大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以介绍国外的大学文化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为主。王英杰教授对大学文化传统进行了系统总结,他认为大学历经千年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包括:追求真理、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和学者社团。但当前大学发展受到了学术资本主义和大学行政化的影响,学术资本主[49]义和大学行政化叠加作用于大学造成了大学文化传统的失落。大多数选取几个世界上知名的大学作为大学文化精华的案例,分析其大学文化建设的成功之处,及其对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也有作者从中西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对大学文化的影响来讨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应该持有的观点、理念和思路;有的作者从西方文化对我国教会大学的影响来谈大学文化,希望我国特殊时期教会大学的大学文化在某些方面的成功会对当前大学文化建设有所启示。

综上所述,可以说,当前大学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相关研究的内容很丰富,人们对大学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大学文化本质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当前大学文化现状的分析更加理性,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文化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仍有许多亟待探讨的课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集中。(1)对大学文化历史演进的研究不够。中华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著名的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说:“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故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而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而言,则文明人[50]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所以说,今日中国之大学文化研究,理应更加注重研究大学文化的历史演进,要研究中国古代的官学、书院、近代的大学的文化发展过程,同时也还要研究国外尤其是西方先进的大学文化传统,从研究大学文化的历史演进中分析梳理总结,传承其中优秀的文化传统,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本研究试图对中国大学文化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中国大学文化传统中哪些是值得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精华部分,哪些是需要改造或抛弃的部分。(2)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研究不够。大学文化建设必然有其建设主体,有了主体,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和设想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纵观以上研究文献,很少有详细分析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少量的研究有所涉及,但也是蜻蜓点水,分析不够全面和系统。本研究试图对大学文化建设主体进行系统分析:一是对大学文化建设主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既分析大学内部的主体,也分析了大学外部的主体;二是从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大学文化建设不足的原因,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分析大学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三是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探讨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分析各主体应当秉持的态度、应当负起的责任和应当采取的措施,使得大学文化建设思路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对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不够系统深刻。以上研究文献中有的对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罗列,但并没有深入地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分析了原因却只是简单地阐述了某一个方面的原因,对原因的分析不系统不全面,导致提出的思路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结果成了“问题还是问题,思路[51]只是思路,思路不解决问题”。本研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既分析了大学外部的政府、社会、高校之间的各种原因,也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还分析了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学术氛围、大学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的原因。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本研究重在批判与建构,批判不等于彻底摧毁,目的不在于批判而在重建。本书的基本风格是史论结合,力争做到论从史出。历史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它提供一定的历史背景和依据,为符合逻辑的论述打下坚实的基础。逻辑的方法是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对已经取得的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得出令人信服的观点和结论。本研究立足于研究对象——大学文化,把它置于大学文化发展史的背景中,通过对这些背景的分析梳理,透视大学文化的演变过程。

2. 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找出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把握其内在本质的一种常用研究方法,目前学者们用得比较普遍的比较研究法通常是把研究对象进行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对研究对象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国外的成果经验和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一般规律。本研究基于历史,最终要回到现实。本研究将通过对中外大学文化传统的对比,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比,为今日和未来的大学文化把脉。

3. 学科融合的方法

大学文化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很多领域的问题,从某一领域进行研究将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也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因而多学科融合的方法将是本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会通过哲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融合视角,探讨大学文化建设问题。

4. 文献法

文献法是进行理论研究经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阅读分析以往对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了解其内容,发现其不足,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同时也借鉴以往的研究中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二)基本观点与思路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

导言,介绍选题缘由与研究背景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章 研究之基: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并梳理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对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等几个核心词进行了界定,阐明本文所述说的大学是指宽泛的大学即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机构,这些机构或曰大学或另有其名;对于文化概念,本书侧重于论述其精神方面;大学文化,一般分精神、制度、物质等三个层面。关于文化理论,本章介绍了组织文化理论、文化分层理论、以及蔡元培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对大学文化研究的指导作用。

第二章 传承之根:中国大学文化的历史演进。本研究把中国大学的历史,追溯到殷商时期中国古代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机构。中国古代大学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真理的精神,“重义轻利”的思想等要素对我们今天都有积极的意义。春秋时期稷下学宫的自由辩论、学术自由、师生民主平等,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书院的自由讲学和讲求实学等要素也值得我们学习和重视。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救亡图存的大学理念,这一时期的大学也始终与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密切相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我们在大学文化建设上有过收获也走过一些弯路。本章试图在分析中国大学文化历史脉络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甄别,保留和传承我国大学文化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对不适合时代的部分加以鉴别和转化。

第三章 吸纳之源:西方大学的历史演进。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西方的中世纪后期。西方大学的模式及其大学文化对中国大学的影响至深,了解国外大学文化发展演变的脉络是研究中国大学文化、理解中国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西方大学从单一的教学机构到教学和科研相统一机构,再到集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机构,有一个演变过程。从英国的约·亨利·纽曼强调“大学仍然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的理念到19世纪初的威廉·冯·洪堡提出的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理念,再到20世纪初威斯康辛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辛思想”,也有历史的演进。本章试图在分析国外大学文化历史脉络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甄别,继承和转化西方历史上优秀的大学文化,比如西方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教学科研相统一等精神与制度方面的东西,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依据。[52]

第四章 超越之思:主要是对我国当前大学文化建设进行理论思考,应在继承传统和吸取国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新境况继承什么、超越什么,实现大学文化的应然诉求,即传承下的超越。大学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大学文化中的共性包括执着探寻真理的价值追求,崇尚学术、独立思考、严谨求实的作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存共性。在坚守共性的同时,各大学又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发展个性的大学文化,比如,北京大学以“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复旦大学则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而激励一代又一代英才。

第五章 超越之路:论述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在继承中西大学文化传统中优秀部分的基础上,超越传统中的局限,从理念、制度、物质三方面论述了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创新大学文化建设理念、完善大学制度,加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

[1]金惠康. “海归派”与“本土派”的文化纷争[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36.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8页。

[3]张远新. 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04(10):69.

[4]胡显章.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创造未来自觉持续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6):73.

[5]孔超. 大学文化:大学实现理想和价值的根本[J]. 教育探索,2012(10):58.

[6]孔超. 大学文化:大学实现理想和价值的根本[J]. 教育探索,2012(10):58.

[7]刘铁芳. 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 如何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14(1):11.

[8]孔超. 大学文化:大学实现理想和价值的根本[J]. 教育探索,2012(10):58.

[9]徐春霞. 大学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内涵的追问与反思[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10]李元元. 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策略[N]. 光明日报,2005.

[11]徐春霞. 大学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内涵的追问与反思[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