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3(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00:34:17

点击下载

作者:朱凌,常清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3

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3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3作者:朱凌,常清排版:HMM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ISBN:9787531740568本书由北京金文掌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Part1请“蹲下来”跟孩子说话——高情商沟通术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1—18岁孩子的成长密码:爱Tɑ,就要懂Tɑ

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说过:“走入孩子的心灵世界中去,你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但现实生活中,别说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想法,就是走近孩子的身边,孩子都会表现出十分不耐烦。无数家长为此忧心忡忡,家里不时充满吵嚷和斥责声,“火药味”愈发浓烈……

静下心来,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疑惑:孩子和同学、朋友甚至网友都能侃侃而谈,唯独对父母惜字如金。一旦问得稍微多一些,孩子极有可能会冒出一句话把你噎得哑口无言。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慨: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明明孩子近在眼前,却仿佛远在天边。这些家长急于想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但无奈孩子压根就不开口。

那么,现在的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他们一些行为的动机和根源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些孩子的行为?如何才能打开那道与孩子之间的封闭的大门?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研究上千名孩子四十多年,绘制出1—18岁儿童行为变化与发展地图,他们的研究成果也许能告诉你答案。1—2岁的孩子:“不”字打头,任性固执,占有欲强

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非常强,凡事都想去试一试,常常“不”字当头、乱发脾气、一意孤行。同时由于年龄还小,不懂得表达,因此出现这些“逆反”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个时候,陪伴是最重要的,要接纳孩子,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

比如,你教孩子搭积木,他完全不理你,不听也不看,自己闷头一遍遍地把积木垒高,推倒,再重垒,再推倒。这时,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他现在对“造汽车”“建房子”等积木的常规玩法不感兴趣,而对积木倒塌时的现象充满了好奇,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

对待这么小的孩子,管教技巧主要是以绕道和引导为主,设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安全第一,但是不要告诉孩子“这不许玩”“那不许碰”……应该把该锁的东西锁好,该收的东西收起来,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自由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对于一些孩子很喜欢的东西,即便是他们不经常玩或者平时压根不会看一眼,如果有其他小朋友来到家里想取来玩耍,孩子也会表现出拒绝,很生气地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

另外,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父母正在考虑要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孩子马上就会表现出不同意的意思——“我不要弟弟妹妹,他们会抢走我的爸爸、妈妈”。孩子吃饭时把最喜欢的食物往自己碗里夹,孩子把最喜欢吃的糖果很小心地藏起来,这些都是占有欲的表现。

孩子的占有欲与生俱来,是一种正常心理,父母不必过于着急,也不必强制孩子必须与他人分享,而是应该更多地与孩子沟通,找一些合适的机会引导孩子,让他懂得分享的快乐。

比如,当小朋友把玩具给他玩了,你就问他:“你拿到玩具开心吗?”当孩子回答说开心,你就可以对他进一步地引导:“当你把玩具或食物分享给别人,他们也会很开心的。”这样不厌其烦地讲给孩子听,孩子在做了一次之后,慢慢就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懂得分享。

另外,父母在和孩子进行沟通时,还应采取接纳孩子情绪的方式。比如,对于不喜欢小弟弟、小妹妹的孩子来说,可以这样跟他交流:“在我看来,你对弟弟妹妹有两种感受。有的时候,你喜欢自己的弟弟妹妹,因为Ta的确挺可爱的;有的时候,你不喜欢Ta,你希望Ta走开。”如此一来,孩子就会逐渐地喜欢上自己的弟弟或妹妹。3—5岁的孩子:友善平静,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孩子从3岁开始,强硬态度逐渐减少,懂得分享,依赖感增强。他开始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以及能力的提升,情绪快乐而稳定。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有他想象中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

4岁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飞速提高的一年,经常开口闭口都是“屎尿屁”之类的话。喜新厌旧,充满了变幻莫测的想象力,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而言,一天中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在睡前能听父母讲一些小故事。

5岁孩子开朗而愉悦,懂事了、讲理了,这是亲子关系最亲昵融洽的一年!孩子的意志力逐渐增强,开始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与此同时,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变得懂规矩、有节制了,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让每一位当妈妈的都感到格外贴心。更有趣的是,恋母情结也会在这个时候出现。6—9岁的孩子:沉静而敏感,情绪不稳定,独立且执着

6岁的孩子,是一个小小的矛盾体,能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自尊心强,争强好胜,无法面对失败。“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的观念还没有形成,因此顺手拿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7岁是孩子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非常敏感,开始在意别人的评价,以及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心态的变化,多鼓励肯定孩子。

8岁的孩子外向而活跃,渴望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非常敏感,很容易受伤。从情感上来说,是最需要妈妈的阶段,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和游戏。所以,建议妈妈尽量多抽出点时间来陪伴孩子。

9岁的孩子开始慢慢摆脱对妈妈的依恋,更加独立,做事也更认真、更有规划。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排斥异性,因为身体开始出现一些青春期早期的生理变化,比如女孩乳房开始发育,男孩开始长出阴毛,孩子在潜意识里不愿意让他人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所以,更重视哥们儿情谊或者闺蜜之情,而对于异性小朋友表现出强烈的鄙夷。10—12岁的孩子:懂事了,可以自得其乐

10岁的孩子善良、平和,爱父母、爱长辈,但是依然排斥异性。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小小生活圈,有自己的朋友,不再像小时候一样黏着家长。

11岁的孩子逐渐摆脱儿童的影子,进入成人的世界。独立意识增强,出现叛逆的苗头,喜欢和父母对着干。但是在外面,他们是一个彬彬有礼、开朗乐观的孩子。

12岁的孩子自信独立、阳光沉稳、善解人意,这是一个让人省心的年龄。异性之间不再互相排斥,同时兴趣广泛,偏爱集体活动。13—15岁的孩子:情窦初开,有了自己的秘密,喜欢玩游戏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第二性征发育的阶段,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他们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喜欢独处,也喜欢交朋友,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他们不会什么事情都跟父母说,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也有了自己喜欢的异性。再加上学业的压力,很多孩子容易产生叛逆心理,顶撞父母和老师。

这时候,家长首先要做到帮助孩子正视身体的发育,接受身体出现的新变化。其次,家长要跟老师多交流。这个阶段的孩子性格正在逐渐成形,有自己独有的秘密,要想做到不让孩子烦还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老师多沟通,通过这个途径也可以多方面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再次,孩子喜欢玩游戏,家长不应该全部禁止,而是要给孩子机会,让他学会自己控制玩游戏的时间。如果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是太强,则应该帮助孩子设置游戏的时间。最后,家长不要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压力,教孩子认真对待每一次成绩的升降,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多和孩子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16—18岁的孩子:考试焦虑症很常见,容易患得患失

这个阶段的孩子性格基本成型,有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且懂得为了目标而奋斗。此时孩子的生活主要是以学习为主,因此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多是跟学习相关。

由于学业压力过大,很多孩子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症,对成绩排名过度关注,在生活中也患得患失。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考试心态,确立合适的目标院校,尊重他的选择,不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学习与生活。

爱孩子,就先去了解孩子。家长和孩子完全是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想法,家长不能想当然地去应对。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发展规律,身为父母才会不仅心安,而且得法。

要想让孩子告诉你他的心中所想,必须让孩子信任你。跟孩子相处时,应该主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交流时一定要用信任、亲切的眼光注视着他,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地跟他沟通。孩子觉得家长很重视他,就会变得主动起来,愿意和家长谈论自己的事情。千万不要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那样的话,孩子的内心会很沮丧,也就不愿意再和父母敞开心扉了。当孩子哭了,你的第一句话决定孩子性格

一个深冬的早晨,在一个犹太社区中心健身房的走廊里,有个2岁左右的小男孩突然大发脾气。他先是一下子趴到地下,紧接着是躺在地上滚来滚去,大声地哭起来。周围人来人往,而这个小男孩依旧任性地躺在地上不起来,哭叫声越来越大。

小男孩的母亲就在他身旁,一句话也不说。她先是放下手里的包裹,蹲下来,接着又坐下来,后来索性全身趴在地上,使她的头和儿子的头成了一个水平线,两个人的鼻子也碰在了一起。走廊里的人越来越多,母子二人旁若无人地趴在那里好久。

最后,小男孩脸上的愤怒表情慢慢消失了,显露出平静,哭叫声变成了耳语。小男孩把哭红的小脸贴在地板上,母亲也同样把脸靠在地板上。他们就这样待了两三分钟:孩子看着周围的腿、脚、陌生人看他的目光,母亲也跟着一起看。孩子看母亲,母亲就看孩子。最后,孩子站起来,母亲也站起来。母亲拿起丢下的包裹,向孩子伸出手,孩子抓住母亲的手,两个人一起走过长长的走廊。

到了停车场,母亲打开车门,把孩子放在儿童安全座椅上扣好卡扣,亲了一下他的额头。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已经变得非常平静。

在整个过程中,母亲一句哄、一句训也不用,却将孩子的情绪安抚好了,我们简直要情不自禁地为这位母亲鼓掌。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母亲安抚了这个原本情绪不稳定的孩子呢?是爱和理解的力量!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孩子由于发脾气或发怒而挣扎时,我必须成为他的容器——一个可以容纳他的精力和意图的、由纯洁的爱构建成的容器。”

所以,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突然爆发的大哭、吵闹、恐惧、坐立不安等,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蹲下来,淡定地、充满关爱地接纳他的感受与情绪,允许情绪的释放,而不是通过“吼一顿、吓两句”或者讲大道理安抚来止哭止闹。

几个小朋友在公园里追赶着玩泡泡水,妈妈们在旁边闲聊。突然,两个孩子被绊了一跤,同时摔在了地上,泡泡水洒了,孩子不约而同地大哭了起来。

两位妈妈连忙跑过来。

亮亮妈妈提着亮亮的胳膊把他拽起来,训斥道:“叫你慢点跑、慢点跑,就不听!没事,就轻轻摔了一下,没有出血,有什么可哭的!那么多阿姨和小朋友看着呢,羞不羞啊你。”亮亮继续哭,不理睬妈妈。

亮亮妈妈又说:“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妈妈露出了严厉的表情,亮亮不敢哭了。

另一位妈妈呢?

萌萌妈妈抱住萌萌,说:“这真的是太难过了,泡泡水竟然洒掉了,你一定很伤心,妈妈抱抱!”萌萌委屈地抱着妈妈大哭,妈妈没再说话,只是轻拍孩子的肩膀表示安慰。萌萌的哭声越来越小了。“萌萌快看,那边的小野花好漂亮呀,采一朵戴妈妈头上好不好?”萌萌立刻停止了哭泣,拉着亮亮一起去采花。

结果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萌萌采了一朵漂亮的小花送给妈妈,而亮亮的情绪一直不高,捏着小花不说话,萌萌妈妈问:“亮亮怎么不去给妈妈戴花呢?”亮亮低着头不说话,好久才说:“我怕妈妈不喜欢。”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情绪经常被接纳的孩子,通常性格也会更加平和、开朗、不轻易发怒,与父母的关系也比较亲近;而经常被阻止宣泄情绪或者被否定情绪的孩子,通常很难建立真正的自信,他们的内心是压抑的,有什么话也不会轻易地对父母开口,亲子关系也往往不是那么亲密。

我曾经在一个深受家长欢迎的幼儿园的走廊上看到过这么一张小贴士,上面写着:

孩子情绪不好时家长需要做的四步骤:一、家长要保持合理的情绪控制;二、接纳孩子的情绪;三、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

四、帮助孩子心情好起来。

面对哭泣的萌萌,萌萌妈妈并没有给予强硬的制止,而是认真履行了这几条原则: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没有表现出烦躁和排斥;其次接纳孩子难过的情绪,把“哭”的权利还给萌萌,等萌萌把不好的情绪通过泪水安全地释放出去了,再处理问题;最后,帮孩子想个办法疏导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实,当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情绪,并引导他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良性发展——不会因为无助和受到挫折就大哭大闹不止,而逐渐会做到遇到问题不惊慌失措,不发脾气,会尝试讲道理并寻求帮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拥有强大的内在,变得通情达理,从容不迫。

反观亮亮妈妈,不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先讥讽后恐吓,这些话给孩子的暗示是:妈妈不喜欢我哭,哭是不好的行为;我不能哭,否则妈妈就不喜欢我了。为了取悦父母,孩子在想哭泣时就会压抑自己。表面上孩子确实不哭了,但情绪背后真正的根源并没有得到解决,孩子的内心掩藏了更多的恐惧。

所以,小小的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谨小慎微、畏首畏尾,不懂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也许他会成为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但是很遗憾,他也可能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理压抑、无法体谅别人情绪的“问题”孩子。

诚然,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永远幸福快乐,生活中永远充满欢声笑语。但是,哭和笑,都是一个人真实的情感流露。情绪本身没有好坏,是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应。所以,当孩子哭时,我们不要慌无须怕,正确引导就好。但是一定要避免一些错误的方式,比如亮亮妈妈的呵斥,再比如下面这个小男孩妈妈的抱怨。

有一次在社区医院,一个小男孩因为发高烧,要采血样检查。但孩子一看到护士阿姨拿着针头过来,就开始嗷嗷大哭。

孩子的妈妈感到很难过,因为她也很怕扎针,觉得抽血对孩子来说太残忍了。她一边皱着眉头一边掉着眼泪说:“唉!我可怜的宝宝,真的不公平啊,为什么你们班偏偏就你生病发高烧呢。如果妈妈能代替你生病就好了。”

孩子一听,哭得更厉害了,牢牢地抓住妈妈的衣服不放手。看到孩子和妈妈一起哭成泪人,护士和医生也是无可奈何。

其实,看着护士手里寒光闪闪的针头,别说孩子害怕了,连有些大人看了可能都会直打哆嗦。这个时候,妈妈的态度和话语对于孩子能否从容地面对针头来说至关重要。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孩看见针头就哭不单是怕疼,也因为多数家长对扎针表现出的“不淡定”,感染和影响到了孩子。

看到孩子的痛苦和恐惧,如果妈妈能蹲下来,视线和孩子处在一个水平面上,明确告诉他,为何要打针,会产生怎样的疼痛,相信孩子的恐惧感就会减少一些。比如,妈妈可以平静地跟孩子说:“宝宝生病了,打了针就会好,就疼一小会儿,然后就没事了。相信宝宝可以的!”

当然,孩子可能还是会有点不情愿,但他看到妈妈的平静和理解,就会从中获得勇气,从而伸出自己的小胳膊。有了这样的经验,他会一次比一次勇敢。长此以往,就能培养出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力。用比较时髦的语言来说,就是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情商很高的人。否认感受: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妈妈:宝宝,冷吗?

孩子:妈妈,我不冷。

妈妈:手都是凉的,怎么会不冷?穿上毛衣!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这就是网络上曾经流行的一个段子“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的真实写照。父母用自己的感觉代替孩子的感觉,用自己的想法压制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只感觉到了控制,而不是爱。

这让我想起了美国著名作家帕萃斯·埃文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提到的一个类似的例子:

有一天,我和朋友正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一位女士贝蒂和她的女儿苏茜,一起走了进来。女儿7岁左右。

她们看着玻璃柜台下的各种冰淇淋。“你要哪种冰淇淋?”贝蒂问女儿。“我想要香草的。”苏茜说。“有巧克力的。”妈妈说。“不,我要香草的。”“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不,我就要香草的。”“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

在这段对话中,妈妈一直试图否认女儿的感受、女儿的判断,而试图将她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女儿头上。她这样做,无疑是在告诉女儿,你内心的想法、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的判断,全部是错的。她所谓“倔”的意思是:你不知道你的感受,我才知道,但你居然不承认。

当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被不断地否定和忽略后,他们就会感到困惑和愤怒,心里会认为:父母不能理解我,对我的感受不重视。慢慢地,孩子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感受,跟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结果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亲子关系质量逐渐下降。

其实,孩子的心声很简单,当他们跟父母说“压力大、难受、痛苦、累”等感受的时候,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否定、大道理、说教,那样只能让他们感觉更差。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带着爱和理解认同他们内心的伤痛或烦恼,他们就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让孩子知道父母理解他、认同他的感受很重要,但如果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我了解你的感受”,并不会真正得到孩子的认同。他们会说:“不,其实你根本就不了解。”如果家长可以试着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得更加细化一些,效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孩子要上小学了,有些不乐意,家长说“我知道你不愿意去上学”,这样的说法通常并不会得到孩子的认同。如果把问题细化:“刚入学的这段时间,肯定是有些紧张的,有很多新东西需要去学习、去适应。”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是真正理解他的。

对此,亲子沟通专家伊莱恩·玛兹丽施结合大量真实案例,为我们总结出四个非常实用的帮助家长面对孩子感受的技巧:一、全神贯注地倾听;二、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三、说出他们的感受;

四、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感受。

我们在倾听孩子说话、了解孩子的感受时,不要嘴上说在听,眼睛却盯着别处,手里也在忙着其他事,而是要全神贯注,以关心的态度,认真倾听孩子情绪的宣泄,用简单的话语或“嗯、哦、啊”这样的词来回应,认真体会并说出他们的感受,让孩子真正地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

特别是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时,比如孩子说“我好想吃冰激凌,现在就想吃”,通常父母基于逻辑的解释“家里没有了,宝贝,喝点酸奶吧”并不管用。这个时候,第四个技巧就具备了相当显著的安抚作用,“真希望妈妈能用魔法把酸奶给你变成冰激凌”,你会发现,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那我就喝点酸奶吧”。

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是有效亲子沟通的前提。家长们要做的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只要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就会打动他们的内心。能陪着孩子“难过”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所谓接纳孩子,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是完整的,而不是你只喜欢他的某些方面。你愿意倾听他的内心,理解他的情绪和感受,他不会担心被你拒绝和否定。”儿童心理专家侯瑞鹤博士告诉我们,“接纳是建立亲子关系的第一步,然后才有真正的教养。”

对于孩子来说,带着“爱”和“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就是最有效的管教。如果家长不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否定孩子的感受,只会胡乱地哄哄或者训话,那么不管我们的态度有多好,也解不开孩子的心结,甚至还会使孩子沉浸其中,更加难过。

女儿:“我的小海龟今天早上死了。”

妈妈:“别难过,宝贝。”

女儿开始哭泣。

妈妈:“别哭了,不就是只小海龟吗?”

女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妈妈:“别哭了,我再给你买一只。”

女儿(趴在地上号啕大哭):“我就要这只小海龟。”妈妈(生气地):“你真是无理取闹!”“为什么孩子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哭个不停?完全不可理喻。”相信很多家长都被这个问题困扰过,但却从不去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沟通方式有问题。

真的再买一只就好了吗?孩子心爱的小海龟死掉了,她的心情你真的理解吗?在教育界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话:“只有我们自己才最了解我们的情绪,孩子也不例外。”很多父母只看到东西失去了,买新的就好。可是孩子内心跟这个物品早就建立了联结,父母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伤心。

通常,当孩子因为某种原因感到伤心难过的时候,家长总是会高估自己的“聪明”,会第一时间用成人的智慧去劝慰孩子摆脱难受的心情:玩具丢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妈妈再给你买一个”;积木倒了——“别哭,爸爸帮你一起搭一个”;好朋友搬家了——“没事的,你还会交到新朋友的”;

…………

孩子常常会因为父母不能体会自己的痛苦、不能理解自己,而只能用愤怒或者大哭来发泄自己的难受情绪。

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明确指出,你越能坦然地接受孩子不愉快的感受,孩子越容易摆脱烦恼。这个时候,以“说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孩子的感受”的方式回应孩子,效果会更好。因为当孩子的情绪被看到的时候,就会像河水找到出口,慢慢平息下来。

女儿:“我的小海龟今天早上死了。”

妈妈:“哦,是吗?真没想到。”

女儿(难过地):“我还教它玩游戏。”

妈妈:“嗯,你们在一起挺开心的。”

女儿:“它是我的好朋友。”

妈妈:“失去朋友是挺难过的。”

女儿:“我每天都给它喂食。”

妈妈:“你真是挺关心那只小海龟的。”说完后,孩子已经没事,去玩自己的了。“理解和接受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将人从沮丧中挽救出来。”西方一位哲学家的话可以说是对此最好的注释。如果能够站在孩子的身边,对孩子感同身受。对孩子来说,那是多么好的事情。

当孩子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等否定他心情的话,孩子就会越发难过——为什么最爱我的爸爸妈妈,也不懂我?

如果父母试着看到孩子的情绪,表达对其情绪的理解,和孩子共情,比如反馈给他:“你的小海龟死了,心里一定很难过。如果换成是妈妈,我也会觉得很伤心的。”最终效果,你也看到了,孩子已经释怀,自己去玩了。

有些父母可能会担心,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难过。其实相反,说出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情绪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心里反而会感到安慰,因为有人理解他们!得到安慰的孩子,痛苦有所缓解,也就更容易接受已然发生的不愉快的事实。

当一个孩子跟妈妈抱怨“要复习的功课好多啊,我都担心自己期末考试考不好了”时,比起妈妈温柔地回应道“考不好没有关系啊,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来说,关切地改为“如果考不好,你一定很难过,是不是现在有点烦,要不要说说你的苦恼”,相信孩子的心情一定会好许多,也会继续把心事对妈妈说出来。

所以,在孩子生气的时候、伤心的时候、高兴的时候、受了委屈之后,适当地说出孩子的感受,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和肯定。尤其是处在执拗期的孩子,切忌不能和他硬碰硬。当你真正做到了与孩子产生共情,孩子心里就会觉得父母理解自己而感到欣慰,就有力量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记住,孩子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道理,只是别人能理解自己的感受。有“听话”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体验

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小虎嘟着小嘴,一脸不高兴地回到家里。“妈妈,我的老师真坏!”

妈妈停下手里的工作,俯下身子,握着小虎的小手:“哦,听起来你好像对你的老师有意见?”“她把我的新文具盒没收了!”“噢,老师没收了你的新文具盒。你很喜欢你的新文具盒,被没收了,一定很心疼吧?”“当然啦!那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最喜欢了。”“是呀,换作是我,我也会心疼的!”“不就是上课的时候多玩了一会儿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愤愤不平地说。“你觉得上课玩玩文具盒没什么,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影响。老师这么做,你认为有点小题大做,心里很委屈?”“也不是,”小虎有点语塞,“也会有点影响到我,今天的课就没大听明白!”他的声音有点发虚,脸开始发红。“噢,其实多少还是会有影响的?”“嗯。”他的头慢慢低下去。

妈妈摸摸他的头:“我看到你好像有点后悔?”“是。”“你希望你没有在课上摆弄你的文具盒?”

他用力地点点头,眼里已闪出了泪光。

妈妈一把把他揽进怀里:“你觉得老师为什么要没收你的文具盒?”“想让我好好听课。”“那你觉得老师还坏吗?”“不坏,是为了我好。”“宝贝能理解老师的苦心了。那你觉得老师在没收你的文具盒时,心里是怎么样的?”“老师很生气。因为我做小动作,听课不专心。”“你觉得你可以对老师做些什么呢?”

小虎低头沉默。终于,他下定了决心。“道歉!”“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个男子汉!”妈妈拍拍他的肩。“那么你觉得以后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上课不做小动作,认真听讲!”他的语调也变欢快了。“妈妈相信你能做到!”

我们惊讶地发现:小虎妈妈只是关注小虎的情绪、回应他的感受,并没有提任何问题,小虎竟然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她。可以说,从开始的“愤愤不平”到“后悔自责”“勇于认错”,再到明确以后的行为方向,小虎身上的这一系列积极正面的转变,都是与小虎妈妈的积极倾听分不开的。

父母总是喜欢跟孩子说:你要听话啊!但是,很少会去反思,自己是不是“听话”的父母。

孩子有情绪时,需要表达发泄出来。高情商的父母都懂得,只做个不带任何评判情绪的倾听者,支持孩子说得更多就好了。比如:“可以跟妈妈讲讲为什么哭吗?”“可以说说发生什么事了吗?”“嗯,接下来呢?”

积极倾听孩子说话的父母,传达给孩子的潜台词是:“你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情绪”“你的观点和想法是有价值的”“我对你说的很感兴趣”“我不准备评价、不准备说教”“我有足够的耐心听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那么,父母如何做到积极倾听呢?

首先,“停下来”

当你在厨房忙着做饭炒菜的时候,当你在专心致志地打游戏的时候,如果孩子突然跑过来问你问题,你会不会只是漫不经心地听,然后给出一个模糊的答案;有时甚至会打断他,赶着他去帮你收拾桌子准备吃饭,或者去打开电视看会儿动画片。

你从未想过要停下来,专心听他说,或许你打算饭后或者游戏结束后好好听孩子说,可是饭后或者游戏结束后的你说不定又会忙着洗碗、看电视,一样不能专心听他说。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估计孩子就再也不找你说了。

所以,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向你奔来,迫不及待地想跟你交流时,请暂时停止手上的事情,认真看着孩子的眼睛,耐心倾听,好好享受亲子沟通的美好时光,这才是跟孩子的正确相处之道。

其次,“用心听”

当孩子与父母分享情绪感受时,如果父母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很气馁,认为自己既不可爱,也没人爱。

与孩子交流时,父母的肢体语言很重要。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他、认真想要和他聊天。所以,如果孩子还小,那就蹲下来;如果是个大孩子,那就拉着他的手坐下来。总之,尽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保持朋友般的倾听。

此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亲密的接触:偶尔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搂搂他的肩等来表示对他说话内容的关注与理解,间以适当的提问:“然后呢”“怎么回事”,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都会在沟通时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孩子对于肢体语言很敏感,父母一边盯着手机一边敷衍地说着“嗯”“哦”“喔”或者背对着他说话,都不是鼓励他好好和你说话的方式。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令孩子认为你不关心他,对他所说的一切没有兴趣,从而影响沟通的效率。

积极倾听能疏导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内心,体会孩子的情感,与孩子成功互动。各位家长不妨试上一试,看看所谓的“利器”如何。别让“关心”用错了地方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爸爸妈妈对他从不缺少爱。我们当然知道所有的母爱都是浓烈的、真挚的,但你是否想过,如果你“爱错”了或“爱过”了,孩子会怎样?

有一位妈妈,出于担心和爱护,常常在15岁的女儿面前唠叨:要好好学习,少与男生来往。有一次,有几个同学来约女儿一起去给一个男同学过生日,竟然遭到了妈妈的一顿数落,这使女儿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她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同学们也不愿再跟她来往。她因此怨恨母亲:“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让你们难受。”她向父母喊叫:“我就是要气你们!就是不好好读书!就是要把你们的钱拿去花光!”

当然,父母的焦虑和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只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孩子肯定是可以理解家长的。可是,例子中的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却不顾孩子的感受,粗暴地制止了孩子的行动,这让孩子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无助与痛苦,也对妈妈产生了怨恨情绪。父母这种方式的关心,是典型地把力气使错了地方,极有可能会妨碍孩子成为自己。

试想一下,如果上文中的妈妈换一种做法,告诉孩子:“我知道你想和同学出去玩,也能体会到你的感受,可是,你要记住你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请你在玩的同时不要忘了学习,可以吗?”这时候女儿一定能理解妈妈的,按时回家,好好学习的。

其实,只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孩子的感受,与孩子的感受产生共鸣,对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是有着莫大的裨益的。

陈宇飞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门门功课都很优秀,除了体育课。原来身体瘦弱的他特别害怕上体育课,有时候甚至装病来逃课。陈宇飞的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的爸爸,爸爸决定跟儿子好好谈谈。

晚上下班以后,爸爸走到了宇飞的房间。“儿子,今天你们老师告诉我,你没有去上体育课。”“爸爸,我不喜欢体育课。”“我知道。”“你知道?”“对,因为爸爸小时候也很讨厌上体育课。那时候的我个子比较矮,也比较瘦,体育课上老是被同学们嘲笑。”“那后来呢?爸爸也没有去上体育课吗?”“不是,后来的我每次都去。”“为什么呀?”“因为要勇敢地去面对才是男子汉啊。不能因为害怕就逃避,相反要去克服。你说呢,小男子汉?”“好的,爸爸,我会试着去克服我的害怕,去上体育课的。”“对嘛,这才是男子汉,不要害怕,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就会不一样的。你看爸爸现在不是很壮嘛。”

一颗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孩子的成长亦然。十五六岁正是这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中的一个尤其微妙的人生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从身高上超过父母,从心理上超越父母,他们会慢慢地试着自己去解决一些生活或者学习中出现的小问题。如果这种权利被剥夺,得不到尊重,孩子就会以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来表达,比如顶撞父母、厌学等。

罗杰斯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高情商父母绝不会冷酷无情地下命令,让孩子毫无变通的余地,他们都懂得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慢慢地引导孩子成长为勇敢独立的人。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要“用心用情不用力”,要看见孩子、心疼孩子。孩子爱抱怨?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抱怨无处不在,不仅是大人,小孩子也会抱怨。常常,我们会听到孩子说:“为什么姐姐买手链,我就没有,这不公平!”“公园真没意思,早知道去动物园就好了。”“叔叔送我的那辆小汽车一点也不好玩。”“老师真偏心眼,总给珞珞梳好看的小辫子。”“真是烦死了,琪琪妈妈又不让琪琪来咱们家玩。”

…………

与人沟通的方式最终会决定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好坏,而“抱怨”是一种令人厌烦的声音,会很自然地引发各种“不讨喜及破坏力”,所以家长应该妥当地对待孩子的抱怨。但是,具体怎样做好呢?“有的孩子抱怨,是因为他们真的陷于很沮丧的情绪,需要父母意识到,或者被安慰。”育儿顾问戈尔德解释说,“孩子也许并不具备通过冷静、持续性的方式表达情绪的能力,所以他们以自己的常规理解来诠释,或者用自己已掌握的方式方法,吸引大人们的注意,或表明哪个地方出了错。”

了解孩子的情绪和每句话的内在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需求,还热心地为他提供解决方案,可能会让孩子反感,甚至终止沟通。

迪迪放学回到家后,她迫不及待地和妈妈分享这一天的感受。迪迪:“当班长太累了,又要自己学习,还要维持纪律。”妈妈:“既然不喜欢,就和老师说说不当了。”

迪迪:“可是我也很喜欢当班长,它让我觉得很光荣。”

妈妈:“既然你喜欢,那就不要再嚷嚷着说累了。”

迪迪(情绪沮丧):“可是喜欢不代表不累啊!”

妈妈(一脸无奈):“真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此时的迪迪,觉得郁闷极了,她不愿意继续跟妈妈交谈,因为她觉得这样的谈话无趣极了。

为人父母,如果知道“同理心”这三个字,我想,亲子关系应该就会更加亲密。简单来说,同理心是感觉进去,好像穿着别人的鞋子站一会儿,也就是体念他人的感受。这是一个真正倾听、了解并对他人感觉发生共鸣的过程。

如果迪迪的妈妈采取同理心去回应迪迪的抱怨,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呢?

迪迪:“当班长太累了,又要自己学习,还要维持纪律。”

妈妈:“你今天好像很累。”

迪迪:“是啊,当班长让我觉得很光荣,可却也让我总觉得有压力。”妈妈:“嗯,我明白你的感受,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

迪迪:“我该怎么做才好呢?”

妈妈:“这让你很头疼,是吗?”

迪迪:“是啊。”

妈妈:“但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的。来,妈妈给一个鼓励的抱抱。”迪迪:“谢谢你,妈妈!我觉得舒服多了。”

心理学家琳恩·詹金斯表示,恻隐之心与理解,是减少孩子抱怨的很好方式。迪迪继续这样不停地讲着,很兴奋。她喜欢和妈妈说话,因为妈妈愿意当她的听众。在迪迪抱怨的时候,妈妈没有反驳,只是认真地倾听,“这让你很头疼,是吗?”迪迪心里的不好受得到了妈妈的理解,自然就释然了,不再纠结了。

如果孩子明白父母是自己“情感安全”的港湾,那么当他们遇到焦虑、担忧的事情时,会本能地信赖父母。所以,詹金斯博士建议,家长需要有意识地选择通过换位思考及移情心理的思考模式来考量孩子的言行。

当然,这并不是说,家长可以对孩子袖手旁观,只要听他过来抱怨抱怨就OK的。作为父母,你要始终牢记自己是孩子的引导者,要鼓励孩子多从乐观的角度想问题,看向事情的积极方面,寻求可以从抱怨中跳脱出来的解决方案。

爸爸妈妈早就和佳佳说好,星期天要去动物园玩。佳佳很期盼。可是从星期六开始就一直下雨。佳佳不停地问妈妈:“明天天会晴吗?”

星期天早上,佳佳一睁开眼就问妈妈:“妈妈,雨停了吗?今天能去玩吗?”

妈妈说:“雨还下着,今天不能去动物园了。”

佳佳闷闷不乐地说:“真讨厌,我讨厌下雨。”

妈妈说:“雨不大,虽然不能去动物园,但是我们想想下雨天有没有好玩的呢?”

佳佳想了想,说:“我想穿着雨衣、雨靴去踩水。”“好呀,那我们快起床,吃饭,然后去踩水。”

虽然没有去成动物园,但是佳佳也玩得很开心。

爱抱怨的孩子往往只看到事情的消极方面,很容易被痛苦、委屈、受伤等情绪困扰,就像佳佳觉得下雨不能去动物园,就觉得很生气,开始抱怨了,“讨厌下雨,下雨不好玩”。但是,在妈妈的引导下,发现下雨天也有很多乐趣,比如跳水坑、找蜗牛等,同样能玩得很快乐。

孩子开始抱怨,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倾听孩子抱怨的事情,分析其中的缘由,耐心地引导孩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和事。这样,他们才能学会以阳光的心态,乐观地面对生活。当孩子说“打阿姨”时……

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像成年人那样完善,他们的表达和思维都是简单化的,所以有时候会很模糊,有时候会很委婉,有时候也会很矛盾。但是,不管是哪种表达方式,都需要父母用心去听,领会孩子传递出来的信息。

孩子对于一件事物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几乎都是出于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而不管是否符合成人所谓的道德体系。他们偶尔会说“讨厌父母”,可能只是因为父母忘记了答应过他们周末一起去游乐园。所以,不能用成人的道德要求去评断孩子的情绪感受,而是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感,了解这种在成人看来不能接纳的情感背后隐藏着他们怎样的心理需求。

多多的爸爸妈妈是上班族,工作比较忙。所以,从多多2个月大开始,他们就雇了一个保姆来照看多多。对于这位保姆阿姨,多多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很喜欢、很信赖,可是从13个月会说话开始,每到早上妈妈要去上班,多多就嚷嚷着“打阿姨,打阿姨”。这种情况前后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多多妈妈变换了各种方法与多多进行沟通。第一阶段:强烈谴责

多多嚷嚷:“打阿姨,打阿姨。”

妈妈训斥:“不能这么说,打人是坏孩子!”

多多继续嚷嚷:“就打,就打。”

保姆阿姨脸色很不好看。第二阶段:说服教育

多多嚷嚷:“打阿姨,打阿姨。”

妈妈说道:“阿姨像妈妈一样爱你,你怎么能打阿姨呢?”

多多继续嚷嚷:“就打,就打。”

保姆阿姨脸色很不好看。第三阶段:不闻不问

多多嚷嚷:“打阿姨,打阿姨。”

妈妈就像没有听到一样,根本不理多多。

多多的反应更加激烈:“打,打。”并且挥动小手。

保姆阿姨异常生气。第四阶段:变换思路

多多妈妈开始思考:孩子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打阿姨呢?

多多嚷嚷:“打阿姨,打阿姨。”

妈妈问道:“多多是想让妈妈陪你,阿姨去上班,对吗?”

多多点头。

妈妈说道:“如果多多这样想,要说出来,妈妈才知道哦。”

多多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

妈妈说道:“那妈妈以后每天都多陪你一会儿再走,好不好?”多多不闹了。

即便是在成人世界中,我们也会用“气死我了”“我想揍他”这样的粗暴言语来表达感情,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容许一个孩子这样表达呢?毕竟,孩子所懂得的语言并不多,当然,对于这种粗暴的语言背后的情绪,父母就得做到及时疏导,而不是要堵住孩子发泄情绪的途径。

所谓“无条件地接纳”,是指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不过多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不批评和责备。

孩子的情绪,每时每刻都在传递着信息,但是很多家长察觉不到。作为家长,往往会自以为是地推理一番,粗暴地教育一番,然后就把孩子打发掉了。其实,孩子的任何想法、任何选择都是有理由的,只可惜很少有家长愿意聆听他们的想法,或者说有的父母即使听了,也很少会进一步深究孩子的内心需求。“今天晚上我们一起睡吧。”朵朵央求着妈妈。“怎么了,你的床不舒服吗?不是刚给你换的新床单吗?”妈妈不解地问道。“我就是想和妈妈一起睡。”朵朵小声嘟囔着。“你现在都5岁了,已经是个大姑娘了,怎么还能这么不独立,要和妈妈一起睡呢?”妈妈在那里谆谆教诲。

朵朵听完,什么也没说,噘着小嘴自己进屋了。

长期单独睡觉的朵朵,突然说想和父母一起睡觉了,也许是因为她感到最近几天自己不被重视,或许是因为当天发生了什么让她害怕的事情……这些可能的心理情绪和信号,就需要父母静下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做出合理的心理疏导。可以说,这是作为家长的必修课。相信孩子内在有一个“需求”,而不是无理取闹“棒棒糖掉了,我要吃!”“你这孩子,自己没拿好,掉了还哭!好了好了,等会再给你买一根。”“不要不要,我就要这一根!”“你这娃还讲不讲理?这么脏的棒棒糖还能吃吗?”

其实孩子不是非要吃到这根棒棒糖,哭只是他当下情绪的宣泄。我们之所以会认为孩子“无理取闹”,只是因为我们缺乏同理心,不懂得共情。如果我们认同孩子的情绪,把他的伤心当回事,让他哭一会儿,等情绪稳定之后再询问他的意见,就不会迎来他的无理取闹了。

在生活中,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很容易被发现,而难以发现的是情绪后面的“因”。正是这个“因”,需要家长深入地去觉察。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一起探寻情绪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就能更加理解和包容孩子的情绪,找出孩子的动机和需求,引导孩子走出情绪困境。

下面是一位网友就自己儿子的无理哭闹咨询著名育儿专家包林运老师,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

网友:“今天早上,孩子7点起床,先玩后吃东西,磨叽到8点30分终于下了楼。走出单元门口,突然说要坐爸爸车。就算我告诉他,爸爸车已经被爸爸开走了也不管用,陪着他绕楼找了一圈,没有,但还要找。我有点着急了,强行把他抱到车上。孩子大闹,路上一直喊着要回家。到了幼儿园门口,我又陪他在车里聊了会儿,见他情绪好点,我说下车进班吧,他又哭,一直喊着回家拿东西吃。已经快9点了,我强行把他抱进了班里,大概哭了五分钟才安静下来。包老师,我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做法是不是有问题。”

包林运:“他不相信爸爸的车确实被爸爸开走了吗?”

网友:“他应该是知道的,我觉得他只是想找个理由磨蹭。就像最后到幼儿园门口了,又说要回家拿东西吃。”

包林运:“哦,那你有没有这样问问他?”

网友:“没有。”

包林运:“你一直是在跟孩子的借口做斗争,而没有点明你们之间的根本矛盾,或是说,没有让孩子说明他自己的真实意图。”

网友:“嗯,没有说明。所以,您认为我今天早晨的问题在于没有点到本质,是吗?”

包林运:“嗯。为什么共情会对缓解负面情绪有很好的效果?很多时候,因为是无名火,所以情绪才大。如果我们有能力看清自己的需求,内在需求是层层深入的,看得越深,对自己情绪的掌控能力就越强。所以,帮助孩子说出他的内在需求,对于他了解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情绪,是非常有帮助的。”

网友:“嗯,我当时用的共情是:壮壮想要坐爸爸车。”

包林运:“那个是表面的,你也看出来了,这只是他找的借口,另有其他原因。但是,作为孩子,他可能没有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另有原因的。他找种种借口是为了磨蹭,但磨蹭也是有原因的。之所以磨蹭,是不是因为不想去幼儿园?或者想跟妈妈多待一会儿?我想,在这方面产生共情,可能效果会更好。我们要尽量减少在借口上浪费时间,尽快帮孩子面对情绪的主题。成人反省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是如此。”

网友:“对,想和我玩,没玩够。可是我觉得他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呀。”

包林运:“可能孩子就希望整天都这样玩,根本不想去幼儿园。下次你可以问问孩子。”

网友:“他肯定是想就这么玩。”

包林运:“那就帮孩子把这个愿望表达出来。我刚刚想到一种可能的情况,如果父母比较急躁,带有批评性地问孩子:‘你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是不是就是想磨蹭?’孩子很可能会不承认。只有父母真正是想理解孩子,完全出于关切,提示性地问:‘你是不是想继续玩,不去幼儿园?’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愿望,才能启发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才是情绪教育。”

壮壮想坐爸爸车吗?壮壮想回家吃东西吗?可能真的都能解释孩子“磨蹭”这个行为,但是这个行为的背后,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孩子“想和妈妈玩”的这个心理需求,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关心。

实际上,情绪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只是人之常情。孩子的每一个父母不能接纳的情绪背后都有可以理解的原因,都代表着一个强烈的心理需求!

因为年龄太小,例子中的壮壮并不能主动地、直接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和妈妈玩”的这个情感需求。这个时候,他就会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坐爸爸车来发泄自己的需求或者说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所以,在父母一方面耐心教导孩子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孩子无理取闹行为的背后也是存在需求的。显然,在这个例子里,壮壮妈妈疏忽了这一点,也就错过了一次妥当处理孩子情绪以及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的机会。

所以,提醒我们的各位家长,情绪的原因有多种层次,一定要透过孩子的行为,洞见他们情绪背后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并准确地说出来,这非常重要。一旦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理清了思路,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便会激发和提升他自我修复负面情绪的能力。当孩子“出格”时,先别急着骂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做好亲子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在说话时,无论家长有多忙,一定要用眼睛看着孩子,不要随意插嘴,尽量传达出听得很有兴趣的信息。如果家长在某一重要原则上表示不同意孩子的看法,应告诉孩子不赞同他的什么观点,并说出理由。但是,在提出反对意见时不要过于武断,应等孩子说完他要说的话后再评断。即使你感觉孩子是在胡说八道,也要控制住火气,不妄下定论。

一位妈妈问她5岁的儿子:“假如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时口渴了,一时又找不到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儿子小嘴一张,奶声奶气地说:“我会把每个苹果都咬一口。”

虽然儿子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但妈妈对于这样的回答,心里多少有点失落。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妈妈握住孩子的手,满脸笑容地问:“宝贝,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满脸童真地说:“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吃!”

那一刻,妈妈的心里欣慰极了,她在为儿子的懂事而自豪,也在为自己给了儿子把话说完的机会而庆幸。

孩子的天真烂漫、纯真善良,都在这最后一句话里尽显无疑。但是,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做到像上文中那位妈妈一样,给孩子说出最后一句话的机会。其实,孩子让我们感到惊奇的一刻往往就在最后。

孩子有着不同于大人的思维模式,他们的思维大都是发散性的,充满想象力,没有生活经验的束缚,也不会带有任何的道德意识。作为父母,一定要去理解孩子的这种思维,不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道德要求去对孩子未说完的话做评价,这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7岁的小男孩。每当发现孩子和朋友玩耍后受伤,他对过世妻子心中的歉意,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他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后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上床睡觉时,他大吃一惊:被子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被子弄脏,要谁洗?”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动手打孩子。“我没有……”孩子哭着解释,“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饭。”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被子下面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孩子,对不起,爸爸错怪你了,这是世上最美味的泡面啊!”

即使再年幼的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做父母的应耐心地让孩子把话说话。如果父母发现错怪了孩子,就要勇敢地向他们说“对不起”。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每个孩子都有无数的惊喜等着父母去发现,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别剥夺孩子解释的机会,感受孩子的童真和内心的爱,这对于每个父母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否认能力:毁掉一个孩子,三个字足够了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现实生活中至少有70%的父母觉得自己很称职,而在这些父母中,又以独生子女的父母居多,原因是父母觉得自己什么活都愿意替孩子做,什么苦也都愿意替孩子受。可是,这样真的就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吗?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吗?

乐乐上五年级,因为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对她呵护备至,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不用做。“这件衣服脏了,我拿去洗洗。”乐乐高兴地拿起自己的脏衣服对妈妈说。“不可以哦,你还小,洗不干净。先放着吧,待会儿妈妈洗。”妈妈笑着对乐乐说。“妈妈,周末我想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郊游?”乐乐兴奋地向妈妈请求道。“又不是集体活动,迷路了怎么办?不安全,不可以去啊。而且,你明天还要上舞蹈班呢。”妈妈一脸担心地说道。“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就只知道让我学习啊学习,我到底还有没有自由啊?”乐乐终于生气了。“我都是为你好!这么做不都是因为爱你,关心你吗?”妈妈一脸无辜,觉得自己很委屈。

其实,妈妈所谓的“为你好”让乐乐不堪重负,她并不开心,觉得妈妈不相信自己,还剥夺了自己成长的机会,渐渐地就开始对妈妈心生怨恨,喜欢和妈妈对着干。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经常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孩子说“不可以”!家长们总觉得孩子还小,愿意帮他们做好一切。可是我们的处处否定,既让自己筋疲力尽,也让孩子的性格有了强烈的变化:孩子变得固执叛逆,脾气越来越犟,总是和大人对着干,越不让干的越要干……

家长本以为自己无私的爱能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可是孩子并不这么认为,反而认为家长阻碍了自己成长的自由,从而引发不快和矛盾,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像文中的乐乐就是如此,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生活是为了表达关爱,可在她看来,却阻碍了她动手能力的培养。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爱孩子的过程中,要讲究原则,把握尺度。要知道,家长和孩子看问题的方式不尽相同,所以,高情商的家长都懂得蹲下来,耐心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和高度,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不会因为心中有爱就对孩子过度约束。要知道,爱得多不如爱得对,真正的爱应该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不竭动力,而不能成为孩子前进的阻碍。

在宠溺中成长的孩子,长大的是身体,长不大的是心灵。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不了,那就永远不会强大。

如果家长总是觉得孩子还小,出于保护孩子的立场,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让做,继续包办他的一切事情,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孩子也会在内心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感。这对孩子以后各种能力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高情商妈妈会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而不是“全能保姆”。她们懂得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去经历,去锻炼。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自主思考的能力,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不少教育专家提醒父母:不要总是去否定孩子,这样孩子只会越来越困惑。相反,要是给予他们自由和鼓励,孩子也会表现出优秀懂事的一面。“妈妈,我想跟同学去爬山,我很喜欢爬山。”王琪跟妈妈说。“去吧,注意安全!”王琪的妈妈回答道。“爸爸,我不想去上钢琴课了,我不喜欢钢琴,我比较喜欢运动项目,要不给我报一个羽毛球班吧?”王琪跟爸爸说。“这个,你自己决定吧!”王琪的爸爸回答道。

王琪今年已经14岁了,也是家里的独生女,却很少在她身上看到独生子女的娇气。相反,只要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情,她都会自己去做。而且,王琪也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王琪说,这一切都是归功于父母很少去否定她的一些想法,这才可以让她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每个父母都想成为好父母,做称职的父母,希望自己可以给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