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微讲堂:从冰穹A到可可西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08:17:07

点击下载

作者:陈晓夏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大微讲堂:从冰穹A到可可西里

北大微讲堂:从冰穹A到可可西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北大微讲堂:从冰穹A到可可西里作者:陈晓夏排版:辛萌哒出版时间:2018-01-01本书由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非常高兴能跟北大学子分享自己在做记者时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和可可西里无人区的两段经历,世界“两极”无人区的穿越都是在我20多岁充满激情时完成的。值得庆幸的是,多次死里逃生之后今天还能站在北大讲堂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验。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从冰穹A到可可西里”。“冰穹A”是英语“dome A”的直译,“dome”这个词是“穹顶”,dome A也就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2004年底到2005年初,我们作为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特种部队”代表人类首次到达“冰穹A”。 我先讲在南极的探险经历,之后再介绍2005年三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经历。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 大致的形状像一个巨型的逗号(见图1)。它是地球上唯一没有明确归属和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国际区域。在南极地区开展科学研究,一方面对加深认识地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是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战略需要,是维护国家权益的国家行为。1984年,中国在南极这个”大逗号”的末端边缘位置设立了第一个科考站”长城站”,长城站虽然位于南极大陆,但是它在南纬66度以北,它还不在南极圈以内。此后,中国又在东南极方向建立了第二个科考站“中山站”。图1 南极上空俯视图

在南极有四个非常关键的点,它们是冰点、南磁点、极点和南极冰盖最高点。首先是“极点”,美国在那里设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冰点” 位于东南极高原内陆腹地,顾名思义它的温度非常低,在那里测得过地球上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温度,温度在零下89度多,俄罗斯在那里设立了“东方站”;还有磁点,法国所设立的迪维尔站;最后一个点就是最高点,即dome A。这里需要介绍的是,南极是无主权大陆,历史上许多国家在南极大陆进行科考后就宣布在此拥有主权,但此后《南极条约》的签订就冻结了各个国家对南极的主权要求,并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和科学目的。虽然《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洲的领土要求和领土要求权,但南极的所有权问题并未得到真正的解决。鉴于条约的约束,目前各国都在开展科学考察的同时,为争得其在南极洲的领土所有权和资源开发、使用权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就意味着哪个国家率先在南极某个地方进行科研,那么这个国家就对该地的科学探索拥有较大的发言权,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南极科考不仅有科研上的意义,还有政治上的意义。刚才说到四个关键点此前分别被三个国家设立了科考站。从地理位置和科学意义上具有突出优势的地点仅剩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它是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的理想地点。冰穹A是一直以来没有人到达过的,在座的各位可能就有疑问了,在人类对南极的上百年科考历史中,是什么原因阻挡了我们的脚步到达dome A呢?这就需要将被称作“人类不接近之极”的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 A的特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图2 南极地图

首先它是非常高的。我们在科考之前用卫星遥感估算过它的高度,它的绝对高度在4000米以上,高海拔决定了该地空气中含氧量非常低。不仅如此,大家知道南极内陆是被上千米冰盖覆盖的,上面没有任何植被,这样就不可能有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所以那里的空气含氧量就更低了。再加上南极是高纬度地区,平流层和对流层都相对较低,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最高点含氧量相当于中低纬度地区的海拔高度再加上1000米的水平,也就是大致相当于现在我们所处北京海拔空气中的含氧量的60%以下。

第二点是它极度寒冷。刚才我说过在俄罗斯的冰点测得地球上有史以来的最低温度,可是我们达到dome A后测它的雪温,它的温度其实比冰点还要低,南极冰盖最高点有可能是地球上温度最低的地方,只不过由于现在全球气候在变暖,所以说最低的温度由于这个大环境我们无法测得,但是它的同期温度实际上是比冰点还要低的。我们去dome A的时候是南极的夏天,那时的温度是零下50度,冬天那里的温度超过零下80多度。

第三点就是南极内陆非常干燥。大家可能觉得奇怪,干燥跟南极这样一个冰雪覆盖、充满了固态水的地方是不相干的,印象中只有像撒哈拉沙漠这种地方才是非常干燥的。实际上,南极的冰盖内陆由于降水量非常小,它的干燥程度跟撒哈拉沙漠差不多。降水少产生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地貌,冰面上出现了结晶状况,冰晶直立在冰面上,像长了小草一样,非常漂亮。当然在那里时间待长了,我们早上起来就会觉得鼻腔充血,嘴唇和身上的皮肤常常干裂,甚至科考后期出现了便血症状。

第四点是在向最高点挺进过程中,我们要经历非常多的冰裂隙(如图3),冰裂隙就是冰川在缓慢移动过程中由于运动速度差和基岩阻力不同造成的。冰裂隙的宽度有大有小,可能是半米或者是数米,但是一些冰裂隙上面有积雪覆盖,所以就如同陷阱一般。在冰裂隙密集区里,我们很难判断下一步走上的可能是冰裂隙还是坚实的冰面。图3 冰裂隙

南极内陆的自然环境比南极沿海地区恶劣得多,存在非常多的未知因素,这些随时会出现的问题都可能夺去我们的性命。而我们要去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地理位置距离海岸线非常遥远,这就意味着我们这支像特种部队一样孤军深入内陆的考察队,如果出现任何人员伤病的情况,救援将很难实施。我们内陆队是从南极中山站通过地面来进入南极内陆,不像美国的极点站等别的国家是通过飞机运输把人员直接送到里面去。我们13个人乘坐特种雪地车沿着东经77度附近的这条经度线一直往里走,最后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中心区域。这个直线距离大概是在1200公里左右。在南极中山站我们有两架直升机在那随时待命,但是直升机的续航能力非常有限,大概是在400到600公里,所以当我们超出了直升机能够救援的范围,就超出了中国科考站的救援范围了。我们13个人在挺进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处于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下。不仅如此,南极远离现代社会,特别是我们去的南极内陆离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都很远,所以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对于要在无人区工作几个月的人来说考验更大。

另外,还要面对的就是机械故障问题。我们这次去南极冰盖最高点依靠的是四辆雪地车,这四辆雪地车全部是德国进口的,靠履带行进。雪地车在行进过程中会出许多诸如发动机故障、履带断裂、轮胎损坏等意外,如果四辆车中的任何一辆出现无法修复的故障,那么我们13个人能不能安全回来就是疑问了。我们队员出发前曾经开过这样的玩笑,说我们13个队员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有冰川学家、气象学家、机械师、测绘专家、冰钻师,也包括我们两位记者。我们做最坏打算,雪地车一旦出现无法修复的故障的话,如果我们必须得抛下某些人减负的话,我们两个记者肯定是第一批被抛下的,因为在事关生存的情况下,记者是科考队里最没有用的。所以,我常开玩笑说自己时刻处于担惊受怕之中,害怕出现机械故障问题后首先把我们抛下。如果还需要继续减负的话,下一批抛下的可能就是科学家了。尽管他们从事的科研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在保命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任何用处。那么最后抛下的是谁呢?就是机械师了。因为靠徒步走出南极内陆是非常危险的,只有借助机械师把车辆驾驶出去。从这一点上看,机械师虽然提供的是后勤保障工作,但是他们的使命非常重要,是我们科考队的生命线。

接下来,我从媒体传播层面介绍一下我们的电视报道任务。 我们在2004年年中的时候得知国家要搞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这样的大型活动。因为2004年是中国南极科考20周年,也是邓小平题词和平利用南极20周年。代表人类首次去南极冰盖最高点的机会非常难得,全世界50亿人中只有十几个人可能到那里。当时从我们国家台的角度考虑,就是想做一个追踪报道,每天随科考队行进,跟踪拍摄整个挺进的过程安排,然后每天通过海事卫星向国内发回图像,然后加上演播室访谈和背景资料,做一档持续数月每天15分钟的特别节目,这在当时来讲是没有类似经验可参考的节目形态。以前大家看过我们台的《极地跨越》、《走进非洲》这样大型的系列节目,它们基本上是事后报道的,就是跟随科考队拍摄大量的素材,回来之后再精心制作专题节目,但是这么做时间上就非常滞后了。这是因为当时策划节目时预计在2005年1月左右能够达到南极最高点,科考队在3月底才能回国,如果3月底再做这样的节目的话,就有炒冷饭的感觉了。所以,我们策划在挺进全过程的每天发回实时报道,这么做对于中央电视台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要克服很多技术问题、人员问题和不确定因素问题。经过权衡,我们最后还是决定要做这种行走体验类的特别节目。能够见证和记录这种历史时刻,对于电视人来讲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当时中央电视台张榜纳贤的时候,很多记者报名了。

我也报了名,因为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我从1998年到中央台工作干了6年纪录片,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而且几年前就为去南极科考做了准备;第二,我做节目跑野外的不少,包括特大灾难事故、海上演习等,户外经验比较丰富;第三,我自认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错,所以我就报名了。图4 前方演播室,科学家们向祖国人民问好

电视台要从众多报名者里面层层选拔出两名随队记者。选拔的标准,首先是从业务方面考虑,看你有没有在极端环境下的节目制作能力。因为随队记者名额有限,两个记者要干很多活,不光是要拍摄、要编辑、要写解说词、要出镜,还要有运用海事卫星传送的能力,包括如果它出现损坏的情况我们要尽量去维修。

其次是身体和心理条件。一个是体能考核,在预选队员之前,报名人员的身体状况要做体检。然后把初选出来的人拉到新疆51号冰川进行一周左右的适应性训练。此外,还有心理方面的考核。大家可能感觉去南极只要身体好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进入南极内陆以后,心理素质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南极内陆远离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而且有太多关乎生死的未知因素在等待着我们,你要往前踩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决定你的生死。在这种压迫和焦虑的状况下,你还必须在限定时间里完成任务,而此时全世界人都通过传媒看着你,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要求使得我们每个人在承担着超常工作的同时,也承担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我举个后来的例子。我们登顶之后,在往回撤的过程中,大家几乎都处于几近崩溃的边缘。比如说队里抽烟的人带进去的烟都抽完了,他们就能翻箱倒柜把所有的东西都掏出来,看看能不能找到烟头来过几口烟瘾,加上后期物资消耗差不多了,如果哪个队员心理出现问题,或者出现偏差的话,就会影响整个科考队的计划。所以选队员的心理考核非常重要。记得做心理测评时,各方面组成的小组对每个报名的人提出了一些尖锐问题看你的反应,有的问题很尖锐,比如说你在里面如果死了,你的尸体怎么处理之类的。如果你有很平和的心态,积极应对的话,就表明你的心理状态是合格的。

还有需要考核的就是政治素质方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政治跟我们科考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这次我们到南极去事关国家利益,做什么都要讲政治。比如这次我们到南极内陆,有一个机械师突然出现了高原反应,因为我们中国中山站的空中保障能力不足,所以我们就请求美国极点的科考站进行国际救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报道者不能找到恰当的口径和报道角度的话,就会在宣传上造成被动。

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记者一旦选定,就投入了非常繁重的报道准备工作。因为要搞这么一个大型的报道,一般就是大兵团作战,像珠峰直播一上去就是几十上百号人,可是随队去南极冰盖最高点只有两个记者名额。要把这么多人的工作都集中在两个人身上,其繁重程度可想而知。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报道设备特别多,两个人一共带去了28个箱子,重量在两吨多。

2004年10月,也就是我们中国在南极开展科考20周年的时候,中国南极第21次科考队从上海出发了。我们乘坐的是雪龙船——中国唯一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科考船,这艘船非常大,全长是167米,载重量是20000吨,破除冰的能力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在连续航行的情况下能够破除1.2米厚的冰。船上的条件应该说还是比较艰苦的,因为它长期远离大陆补给,所以吃的不是很好。里面的篮球场、游泳池、乒乓球台都是迷你型(mini)的,游泳池大概只比浴缸大几倍。我们从上海出发,经过香港、赤道、澳大利亚、西风带,甚至是海盗出没的地方,从北半球一直走到南半球,跨越了非常大的纬度。我们经过了非常复杂的航海状况,比如经过赤道时,风平浪静的海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油汪汪的,比咱们北大的未名湖还要平静,如果不看周围环境很难想象此时身处外海海域。当然,在外海的风浪大部分时候还是很大的,特别是穿越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魔鬼西风带”时,这片环状的海域陆地少,常年受季风影响,大部分时间都刮着10级以上的风浪。特别是2004年底,我们的运气非常不好,遇到了中国科考20年以来气象情况最复杂的状况——在我们向南行进的过程中,前后左右一共有5个气旋在跟随着我们。如果我们雪龙船在气旋当中穿过的话,涌浪很容易使船发生倾覆,所以我们必须躲过气旋主力,从它的边上擦肩而过。而这个穿越风浪的过程是非常值得记录的,因为场面实在太震撼了。以往也有记者在西风带拍摄巨浪的画面,但是所有的拍摄都是在船顶驾驶室里隔着玻璃拍的,这样做比较安全,但是不容易给观众以直观和有冲击力的画面,所以我们当时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就是冒险到船头去直面巨浪拍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状况,船头在巨浪中就像一把勺子从海里舀水出来那样,浪的高度在15米到20米之间,一个浪打下来人很可能被打下船去。人一旦被浪冲下海之后,死亡几率就非常高了,因为西风带的水温在零度左右,人体在零度水温中失温是非常快的,三到五分钟你的性命就没有了。而万吨级的雪龙船,它如果要掉转航向去救落水者的话,所需的时间远远大于落水者体能的支持时间。所以我们这个决定确实是非常冒险,当然拍摄出来的画面也非常震撼,所以今天能够活着也是很幸运的。

说到幸运,其实从上海出发直到南极冰盖最高点的整个行进过程都是非常危险的,在出发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签一个生死状,所幸生死状没被用上。在座的各位可能看过进口影片《南极大冒险》,在里面展示了冰裂隙的危险场景。在南极内陆覆盖着非常厚的冰,它的平均厚度在3000到4000米。冰盖从宏观上看是由高往低缓慢移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