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农业技术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4:54:53

点击下载

作者:付明星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农业技术丛书)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农业技术丛书)试读:

前言

随着水产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名特新水产养殖品种的引进推广养殖,水产病害的危害日趋严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导致养殖水环境质量下降,也是当前水产养殖病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受渔业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养殖中盲目用药、滥用渔药等不规范用药现象依然存在。宣传普及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知识,指导从业人员科学诊断和防治水产养殖病害,做到规范用药,对有效防止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与蔓延,拓展渔业增效增收空间,提升水产品品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原因是复杂的,防治方法更是千差万别,既有理论与实践脱节形成的差别,也有不同地域、不同养殖品种、不同用药习惯形成的差别。本书针对华中地区淡水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现状,并结合部分新成果、新技术及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编撰而成,其风格与同类型书籍较为不同。其主要特点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突出实用性,对防治措施力求科学、深入浅出、注重实效。一是用系统思维方法提出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治办法,如针对疾病的预防,特别强调以水质管理为核心,而水质管理的核心又要以促进氮循环为核心,再如针对疾病治疗,首次将水生动物共性化疾病和个性化疾病分开阐述,将草鱼多种病原性和非病原性疾病综合描述等;二是用创新思维指导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尽量做到将最新研究成果、各地先进的防治经验与传统的方式方法结合起来指导生产,如针对叉尾鮰“套肠症”、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书借鉴了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市农业局、武汉市水产科技推广培训中心、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湖北渔用药物工程技术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渔药市场的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依然存在,而实践中某些国标药物对某些病害防治效果也不很理想,加之水产养殖病害的免疫防治、生态防治技术推广应用滞后等,这些都是本书编写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需要业界同仁共同面对共同探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指正。编者2012年11月8日第一章淡水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是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淡水养殖动物机体时,扰乱了其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此时淡水养殖动物机体正常平衡遭到破坏,新陈代谢失调,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并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是环境因素、机体抵抗力和病原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淡水养殖动物的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是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的。一方面淡水养殖动物必须依赖外界环境生存、生活,另一方面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淡水养殖动物不能适应而引发其自身机能变化导致疾病发生。当然,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若淡水养殖动物本身的抵抗力较强不会引起疾病;若自身的抵抗力较弱就会引起机体发生病变。一、环境因素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与相应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淡水养殖动物多为变温动物,其生命活动与生存环境的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引起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氮、藻类、浮游动物、放养结构、投食、施肥、底质、pH值、生物耗氧量等。

1.水温

在养殖水体中,几乎所有的环境因素都受到水温的制约,并直接影响着淡水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淡水养殖动物的体温是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淡水养殖动物或同种淡水养殖动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温的最适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水温下,淡水养殖动物的摄食、生长、活动、发病等情况均不一样,甚至直接威胁到淡水养殖动物的生存,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在水温低于15℃时就无法生存。(1)温差。温差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淡水养殖动物从一个水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时,两个水环境的水温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苗种放养时温差不宜超过3℃,否则,鱼苗会因此患感冒病,所以在苗种放养时应该让苗种慢慢适应水温后再放苗;另一种情况是水温随天气的变化而导致水体昼夜温差大,特别是初春和秋末昼夜温差太大易使淡水养殖动物患病毒性疾病,如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等,所以在季节交替时应该提高池塘水位以降低温差,同时注意提高淡水养殖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2)低温。淡水养殖动物在低温季节一般活动量较少,是捕捞、分池、干塘的良好时机,但在操作过程中易使淡水养殖动物受伤,从而导致水霉病的发生,因此在操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受伤,鱼种下塘前应用食盐或聚维酮碘消毒。另外低温季节水质清瘦,养殖鱼类易寄生锚头鳋,所以低温季节当适应培肥水质。(3)高温。高温季节是淡水养殖动物生长、摄食的旺季,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大量生长繁殖的时期,也是淡水养殖动物发病最频繁的阶段。水温在18~33℃时,是许多疾病的最适流行水温。如细菌性败血症在水温20~32℃时最适流行,草鱼烂鳃病最适发病水温为15~30℃,车轮虫、指环虫在水温20~28℃危害最大。

在淡水养殖动物疾病防治时,有些药物的使用效果也受水温的影响,如硫酸铜的毒性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强,但当水温达到60℃以上时,硫酸铜的毒性突然消失。

2.溶氧

淡水养殖动物的新陈代谢与其他生物一样需要不断呼吸氧气,水体中的溶解氧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含量为8~10mg/L。养殖水体中90%左右的溶氧来自于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只有极少部分来自于空气溶解,而空气中溶于水体的氧气随水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常情况下养殖水体中藻类的多少决定了水体中的溶氧量。常温下,一般养殖水体中的溶氧要求在5mg/L以上。水体中的溶氧一旦低于2mg/L时,淡水养殖动物的运动能力下降,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增大,抵抗力下降,疾病增多,并容易导致养殖鱼类浮头甚至泛塘。水体中溶氧较高时可有效控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可以降低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当然由于水体承载能力有限,一旦水体中的溶氧过于饱和,同样对淡水养殖动物是不利的,甚至危害养殖动物的生存,如鱼苗阶段如果溶氧过高会引起气泡病。

在淡水养殖动物的养殖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是利用扩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与交换面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高温季节阳光充足,水体上层光合作用很强,但底层的光合作用较弱甚至没有光合作用,因此在晴天中午12∶00~15∶00时开启增氧机,以促进上下层水体的交流,改善底层水的溶氧状况和提高下午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产氧效率。增氧机遵循“三开二不开”的原则,“三开”指晴天中午开、阴天次日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两不开”指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

3.氨氮

养殖水体中的氮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水体溶解空气中的氮气,二是施肥添加进入水体中的氮,三是水体中死亡的动植物尸体或动物的排泄物。

氨氮是有机物经氨化作用分解而产生,或是由于亚硝酸氮被反硝化菌还原而产生,淡水养殖动物代谢的最终产物一般也是以氨的状态排出。氨氮包括铵和氨,铵(离子氨)与氨(分子氨)在水体中形成32+4-下列动态平衡:NH+HO⇔NH+OH。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规定水中非离子氨的最高值限度为0.020mg/L。氨氮对淡水养殖动物有潜在的危害,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尤其是分子氨过高时不仅对淡水养殖动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会使淡水养殖动物产生氨中毒,离子氨是无毒的,判断养殖水体氨氮对淡水养殖动物的毒性还须根据养殖水体的pH值进行综合分析。

4.亚硝酸氮

亚硝酸氮是氨氮的氧化和硝酸氮的还原的一种中间产物。亚硝酸氮在养殖水体中对淡水养殖动物是有毒害的,浓度较低时会造成淡水养殖动物抵抗力下降、代谢混乱与生理功能失调;亚硝酸氮长期较高时则抑制生长、使淡水养殖动物出现非正常活动反应。-2

亚硝酸氮致病的主要原因在于NO进入血液后,直接与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减少了血液中氧的输送,对淡水养殖动物造成生理缺氧。

5.有益微生物

在养殖水体中,淡水养殖动物的体内外以及水体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依存和制约关系。有益微生物是经过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对淡水养殖动物有益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调整微生态失调、改良水质或底质与提高健康的功能。水产养殖常用的有益微生物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粪链球菌、光合细菌等。当养殖水体中有益菌占优势时,整个微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和有效状态。随着淡水养殖动物养殖密度的提高和集约化程度的加大,养殖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相对越来越少,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投入或内服有益微生物,来维持养殖水体和淡水养殖动物体内的微生态系统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如芽孢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提供能量和营养时也会降低局部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养殖水体中如果没有有益微生物就不能将水体中大分子物质转化成小分子物质而被浮游生物吸收与利用。

6.藻类

藻类是养殖水体是否达到“肥、活、嫩、爽”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藻类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也称为浮游植物。藻类是养殖水体中最大的初级生产力,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水体中溶氧的重要来源,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吸收和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是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饵料,也是浮游动物尤其是甲壳动物的饵料。

藻类的生长受水环境中营养盐的限制,特别是受磷和氮磷比的限制,如果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或比例失调,会导致某些藻类异常增殖,使水体呈现明显藻色,可见到藻类聚积的现象,如蓝藻中的微囊藻过度繁殖可形成“水华”,蓝藻“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蓝藻水华不仅抑制其他藻类生长繁殖而且一旦死亡会产生藻毒素与消耗水体溶氧,引起养殖水生动物中毒死亡。

7.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功能群,是主要的消费者,摄食藻类,促进物质循环,是淡水养殖动物的优质食物和开口生物饵料。但是有些浮游动物也会对养殖动物造成危害,如剑水蚤侵袭鱼卵和鱼苗等,大型浮游动物过多会使池塘的水色浑浊,并会抑制藻类繁衍而使水色清瘦。桡足类中的部分种类如锚头鳋、中华鳋等营寄生生活,易寄生于鱼类的鳃或皮肤上,引起养殖鱼类疾病。

8.合理放养

合理放养是指充分利用养殖环境提高单位养殖面积效益,具有促进生态平衡,保持养殖水体中正常菌群,预防传染性疾病流行的作用。合理放养不仅要求放养的某一种类密度合理,而且放养的搭配品种也要合理。

放养密度一般是根据养殖环境条件、池塘设施、技术水平、经济实力、预期产量、养殖品种等相关因素而定。密度过高往往会造成养殖动物生长缓慢且体质消瘦、疾病多发,水体中营养及溶氧不足以及水质恶化等后果。密度过低,则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养殖品种搭配不当,不利于淡水养殖动物生长,达不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正确的搭配养殖品种和比例,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而且有利于水质的改善,减少疾病的发生。目前在我国鱼类池塘养殖中推广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二八”模式,即养殖池塘鱼获物约80%的产量是吃食性鱼类,20%的鱼是滤食性鱼类,这20%的鱼被称为“服务性”鱼,主要是改善水质,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另一种是“931”养殖模式,即主要品种的鱼类放养量或产量占总放养量或产量的9份,主要养殖品种的鱼类由1~3种吃食性鱼类组成(包括草、鲫、鳊、鲤鱼等)。搭配养殖品种占放养量或产量的4份,其中滤食鱼类(鲢、鳙等)3份主要是改善水质,肉食性的鱼类(鳜、鲈、鲶、鱤、鳢等)1份主要是控制野杂鱼。以上两种模式既能取得高产,又能有效改善水质,减少疾病发生。

9.投饵

随着养殖产量的不断提高,投饵已是淡水养殖动物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是根据养殖的对象选择适当的饲料,最好是选择质量可靠、营养达标、卫生安全合格的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是根据淡水养殖动物生长营养需求配制,其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能满足淡水养殖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个体生长,饵料系数小。配合饲料在原料储存、生产加工等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甚至发生腐败变质的现象。如投喂不新鲜、不清洁的饲料,时投时停、时饱时饥等都会引起肠炎病;高温季节不及时处理过量饲料残渣也会引起水质恶化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泛塘;过量的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也会增加淡水养殖动物消化器官的负担而引发肝损伤综合症;投喂营养不全的饲料会导致淡水养殖动物发育畸形、体色异常、生长缓慢、抵抗能力差等现象;投饵不足,淡水养殖动物处于饥饿状态,则生长不良,抗病力下降,从而易患病。因此投喂饲料时应该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

10.施肥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水清则无鱼”,充分说明了施肥在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淡水养殖动物的养殖过程中,施肥的目的就是增加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培育藻类,增加水体溶氧。水体中的藻类生长需要大量的能量元素如碳、氢、氧、氮等;较多的常量元素如磷、硫、钙、镁、钾、钠等;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铜、锌、锰、钴、硼、铁、铝、氟、铬、碘、硒、硅、钛、锶、锡等。肥料中含有氮、磷、碳、钙、钾、镁等藻类生长所需各种营养元素,施肥可以使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为滤食性淡水养殖动物提供丰富的适口饵料,丰富的藻类也为养殖水体提高了溶氧,同时有机肥中的有机碎屑通过腐屑链而被淡水养殖动物吞食利用。

肥料包括无机肥、有机肥和生物复合肥,三种肥料各有其特点,无机肥又称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钙肥等,其肥效快,肥效时间短,适合高温季节使用;有机肥包括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沼气肥、生活污水等,其肥效慢,肥效时间长,由于在水体中分解会消耗大量的氧气,适合在低温季节使用,最好是发酵腐熟后使用;生物复合肥是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复合物,使用方便,但成本高,质量参差不齐。

在高温季节不论施哪种肥都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否则会引起蓝绿藻的大量繁殖以及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同时也会使水体中的有机物耗氧量增大。若水质检测发现氨氮或亚硝酸氮含量过高时应禁止施用氮肥,如淡水养殖动物发生大量死亡时则禁止使用施用氮肥调节水质。施用生石灰后,应在10~15天后再施磷肥,避免有效磷与钙离子相结合生成难溶的磷酸钙沉淀而降低磷的肥效。

11.底质

池塘底质是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重要环境因素,往往不被关注。底质包含池塘底部土壤和沉淀物,其主要物质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生活于底质的各种生物。养殖池塘底质中的物质来源主要有进水中的悬浮土壤颗粒、投入的肥料、饲料残饵、淡水养殖动物的代谢终产物、动植物的尸体等,这些物质通过离子交换、吸附和沉淀作用而进入底部。如钾可以与底质中的其他阳离子交换;磷可以被底部吸附;碳酸钙会沉淀而成为底质的一部分。储存在底部的物质有些会通过离子交换、溶解和分解而释放到水体中,有些则可能被永久储存起来或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转化为其他物质从水体生态系统中流失,如氮化合物会被底部的微生物脱氮并以氮气的形式流失到大气中。

底质是养殖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储存库、动植物栖息地、营养元素再循环中心,但有些物质不仅产生有毒物质、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氧气,还是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滋生的温床。因此,干塘、晒塘、清塘在养殖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措施,能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

12.pH值

pH值也称为酸碱度,是指水体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养殖水体中pH值6.5~8.0视为中性,pH值5.0~6.5视为酸性,pH值8.0~9.5视为弱碱性。

pH值是淡水养殖动物养殖水体中的重要指标,养殖水体中的pH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体中的碳酸平衡系统。一般养殖水体的pH值在6.5~9之间。淡水养殖动物养殖水体适宜的pH值为6.5~8.0。

pH值低于6.5以下时,淡水养殖动物生长不好,体质较差,水体中的病菌也会大量繁殖,容易感染疾病如患嗜酸卵甲藻病,(也称“打粉病”)等;同时一些浮游动物无法生存,许多微生物的活性受到限制,固氮活性下降,有机物分解矿化速度明显降低;水体中重金属的毒性增加。pH值过高会直接腐蚀水生动物鳃组织造成呼吸困难而窒息;会使藻类对铁、碳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pH值低于4.5或高于10.5时,就会威胁到养殖水生动物的生存。养殖水体中pH值变化过大,会破坏水生动物血液载氧功能。

养殖过程中,由于淡水养殖动物的代谢排泄物、残饵及动植物尸体的腐烂都会产生酸性物质,从而使pH值呈酸性,因此在养殖时可以适当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杀菌消毒,以提高pH值。

在淡水养殖动物的疾病防治过程中,pH值对药物的效果也是有影响的,如硫酸铜的毒性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

13.生物耗氧量

生物耗氧量(BOD)是指在好氧条件下,单位体积中需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水体中耗氧有机物的含量越高时,生物氧化过程中需要的氧量也越高,也就是说生物耗氧量实际上是对可降解有机物含量的间接反映。

水体中存在各种化学性质和组成复杂的有机物,其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水循环过程中所溶解和携带的有机成分,包括人为投饵与施肥;二是淡水养殖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有机物,如藻类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同时,也产生了其他的碳水化合物。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是水中各种复杂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耗氧有机物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类物质、蛋白质类物质等可降解的有机物。耗氧有机物对水体的危害主要是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当水体中有机物负荷过大,耗氧速度大于水体产氧速度时,有机物的耗氧降解过程就被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的厌氧分解过程所取代,也就是发生腐败现象,进而产生氨、甲烷、硫化氢等许多对淡水养殖动物有毒有害的物质。

14.碱度

一个水体中可滴定碱基的浓度称为碱度,水体的碱度是水体中能结合质子的各种物质共同形成的。水体中碳酸氢根、碳酸根、氨、氢氧化物、磷酸根、硅酸根以及一些有机酸等对水体的碱度都有贡献,不过在淡水养殖动物养殖水体中碳酸氢根、碳酸根是形成水体碱度的主要物质。基本上代表了水体所有可度量碱度的物质。碱度可用毫克/升来表示。

养殖水体的碱度与本地的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有关,如珠江水系碱度一般在75~115mg/L,长江干流丰水期为95mg/L,枯水期为120mg/L,黄河流域为110~250mg/L。

水体的碱度与淡水养殖动物养殖密切相关:①碱度的变化会影响到养殖水体pH值的改变;②碱度较大时,能降低水体中游离的重金属离子,减少重金属离子对水生生物的危害;③养殖水体的碱度范围在50~150mg/L为宜,高产的养殖水体碱度都在50mg/L以上,碱度小于10mg/L时,很难达到高产;④当养殖水体中的碱度足够高时,容易形成碳酸盐沉淀,硬度下降,这样的水体对淡水养殖动物且有毒性;⑤养殖水体中淤泥过厚,水中有机物特别是腐殖浓度过高时,应施用生石灰调节养殖环境,提高水体碱度,减少耗氧,控制病原体,减轻暴发性疾病的蔓延。二、淡水养殖动物自身抵抗力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与其自身的抵抗力是有密切关系的,抵抗力强发病的机率就低,抵抗力差发病机率就高。导致淡水养殖动物自身抵抗力下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种质退化、亲本的提纯复壮工作欠缺、近亲繁殖加剧、养殖环境恶化、养殖密度过大等。

淡水养殖动物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病原体的侵袭都有一定的抵抗力,环境因素和病原体是否引起疾病,还要取决于淡水养殖动物本身的抵抗力,抵抗力是由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决定的,主要表现在抗体的产生,白血球的数量及水生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和生活环境等。如草、青鱼易患肠炎病,而鲢、鳙鱼就不发此病;白头白嘴病一般是草、青鱼的体长在5cm以下才发生,其他阶段基本上不发生此病;气泡病多发生在鱼苗刚下塘的几天内,3cm以上的鱼体基本不发此病;低温时受伤的鱼容易患水霉病,未受伤的健康鱼一般不发此病。

提高淡水养殖动物自身抵抗力的措施主要有:(1)培育和放养健康苗种。放养健康不带病原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具体建议有:①选择已发病池塘存活下来的苗种;②尽量避免选择近亲繁殖的苗种;③选择个体健壮、活动力强、体色纯正、无损伤的苗种;④苗种下塘前进行消毒处理。(2)免疫预防。免疫机制在维持淡水养殖动物自身的稳定性和健康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疾病流行前用疫苗对淡水养殖动物进行注射、口服、浸泡、喷雾等,使淡水养殖动物机体产生一定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使用草鱼出血病疫苗可使草鱼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发生;内服中草药等也可提高养殖动物机体的抗病免疫能力。(3)合理使用水质改良制剂。使淡水养殖动物有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4)加强管理。①定期巡塘。了解养殖淡水养殖动物的活动、吃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解决;②科学投食。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③加强水质管理。及时清除饵料残渣和敌害生物,池塘加水时防止有害生物侵入;④对养殖动物进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受伤;⑤定期使用口服或外用药物,预防疾病发生。三、病原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不是某一种因素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由环境因素、自身抵抗力、病原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病原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因为它决定疾病发生和疾病的基本特征。环境因素只能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发展,但不能引起疾病。病原是导致淡水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生物。淡水养殖动物的病原很多,主要的病原有病毒、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和寄生虫等,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类和后生动物类。当然有些疾病的发生并无病原体,如池塘中的鱼因缺氧窒息而死等。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按病原体进行分类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等。不同的病原对淡水养殖动物的毒性或致病力各不相同,同一病原在不同的生活时期也有不同的毒性,即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流行规律。如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主要是在水温温差较大的“桑尖瘟期”危害二龄草鱼和白露前后危害当年草鱼鱼种;有机质丰富的养殖水体容易发生原生动物疾病如车轮虫、斜管虫病;春夏季节易流行烂鳃病、车轮虫、指环虫病;低温时易发水霉病等。第二章淡水养殖动物疾病诊断方法

有效防治淡水养殖动物疾病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正确诊断与合理用药,而正确诊断是有效防治的前提。一般而言,淡水养殖动物疾病都具有典型的症状,这一重要特点为现场快速诊断提供了诊断基础。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诊断方法可分为现场诊断与实验室诊断两种方式。一、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现场诊断方法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现场诊断方法不仅快速,而且长期被鱼病防治工作者或养殖者所接受。大多数情况下,淡水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病毒性及真菌性疾病均有其典型的症状,养殖水域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发生障碍后通过水色、透明度及淡水养殖动物的非正常活动表现出来,这为现场肉眼诊断或仪器诊断提供了诊断依据。

1.池边观察

池边观察养殖水环境、水色与淡水养殖动物的活动情况是现场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场了解发病池的各异常现象及周边的环境,是正确诊断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重要环节。(1)通过池边肉眼观察可清楚了解养殖水体水色是否正常,以区别淡水养殖动物疾病是否因水质或底质或生态环境不良等而引发。同时闻一闻池边有没有特殊的气味,用手去触摸水的粘度也是现场观察的重要内容。(2)观察池塘下风处死亡鱼类和慢游鱼类的种类与疾病症状。不同淡水养殖动物患病后活动情况与发病症状等是有区别的,如草鱼多病综合症一般是黑头黑身、鳜鱼病毒病则是黑头黄身、暴发性出血病多表现为体表出血且二种以上鱼类同时死亡等,通过观察淡水养殖动物活动与死亡后的典型症状以达到初步诊断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目的。(3)通过观察投饵区淡水养殖动物的活动情况来初步诊断鱼病。吃食量的减少或停食是大多淡水养殖动物患病后初期表现症状,通常情况下常规养殖鱼类患肠道寄生虫的病鱼会在食台附近或池边溜边或窜游或转圈等,而患肝损伤综合症的病鱼则会表现为上下窜游。(4)通过开动增氧机观察了解鱼的活动情况来初步诊断鱼病。打开增氧机鱼是否下沉或是否向增氧机靠拢,增氧机骤停后鱼是否漫游,这是区别是否因烂鳃病引起的鱼病还是因养殖水体缺氧而引起养殖鱼类活动不正常的方法。(5)观察或了解鱼的活动情况。鱼在水中的活动是否正常,不仅反映鱼是否患病,同时也可反映养殖的水质是否正常。如鱼在池中不安静,或急剧狂游,或在无惊吓状态下往塘坡上跳,或在水中乱跳等,这有可能是体外寄生虫如中华鳋、复口吸虫等的寄生,也有可能是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如亚硝酸盐偏高,或者是用药浓度过大引起鱼类中毒所致。(6)特种养殖品种池边观察时还要观察其生态环境是否正常。如河蟹养殖池是否有水草,黄鳝养殖网箱内水草生长是否发黄等,这都是判断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病因不可忽视的问题。

2.检测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

现场诊断淡水养殖动物疾病时,检测水体中的pH值、溶氧、氨氮、亚硝酸氮、碱度、硬度、硫化氢等理化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以了解淡水养殖动物养殖池塘的水质变化,用以了解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变化是否是造成淡水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原因。通常情况下,常检测的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为pH值、氨氮与亚硝酸氮,如氨氮含量高时多分析pH值,以判断分子氨对淡水养殖动物的毒性;如亚硝酸氮含量高则多做溶氧的检测;如溶氧低则需检测硫化氢的含量。

现场用简单的仪器和化学试剂检查水的透明度、氨氮、亚硝酸氮、溶解氧等是否在淡水养殖动物的承受范围内,以确定水质对淡水养殖动物的影响。

3.了解发病的淡水养殖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

淡水养殖动物发病常与饲养管理不善有关。了解养殖池的放养密度是否过大,每天投饵的时间、次数和数量是否适宜,饵料的质量是否为劣质,残饵是否及时清除,加水或换水的时间和数量是否合理,拉网、分塘、运输上的操作是否细致、工具是否消毒。

如施肥量过大、商品饲料质量差、投饲过多等都容易引起水质恶化,给病原体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并影响淡水养殖动物健康,同时引起淡水养殖动物的死亡。若饲料质量差,也会引起萎瘪病、跑马病等,同时也会影响淡水养殖动物的生长,降低淡水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由于拉网、分塘、运输上的操作不细致,造成淡水养殖动物受伤,因而继发细菌性疾病。因此,详细了解发病淡水养殖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对分析病情是有益的。

4.了解淡水养殖动物发病史和用药史

了解淡水养殖动物发病的季节、天气、混养品种,发病时养殖活动的变化,有无死亡与死亡数量、有死亡时最先死亡品种及数量等;有无进行药物治疗,用药的品种与药量及用药顺序、用药周期、用药的效果等;该病以前是否发生过,曾发生的疾病种类、病史等情况。通过详细了解发病史和用药史有利于及时调整用药处方,提高治病效果。二、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目检与镜检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诊断所取的样本动物通常有三种,即正常的淡水养殖动物、刚刚病死的淡水养殖动物与具有明显症状濒死的淡水养殖动物。

用肉眼诊断淡水养殖动物疾病时,常常采用先外后内地观察及解剖检查方式,而且诊断时要密切关注水生动物器官及组织的病理症状。同时每一部位的检查,都是先用肉眼检查(简称目检),然后再用显微镜检查(简称镜检)。

肉眼检查是用眼睛仔细观察淡水养殖动物各部位或各组织与器官有无病变发生如充血、溃烂、变色、肿胀、粘液增多、粗糙、畸形等及肉眼可见的大型寄生虫。

采用显微镜检查发生病变的组织与器官时,通常情况下是根据不同的水生动物易患疾病而取相应的病变组织,当然具体检查时多是通过肉眼观察到的病变部位,取相应的组织进行检查。显微镜检查时先用低倍镜然后再用高倍镜观察。一般解剖镜或放大镜观察大型寄生虫如绦虫、线虫、棘头虫等;使用显微镜检查时,通用的方法是:4(物镜)×10(目镜)用于观察寄生虫的形态;10×10用于观察浮游生物或真菌形态;40×10用于观察寄生虫、浮游生物或真菌的结构;100×10用于观察细菌的形态。病毒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1.目检

通过目检,找出患病部位的各种症状或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原体,为诊断淡水养殖动物疾病提供依据。检查部位主要采取由表及里的方法,即先检查外部,再检查内部。每一部位的检查,都是先用肉眼检查,然后用显微镜检查。对养殖鱼类而言,重点检查病鱼三个部位即体表、鳃、体腔。(1)查体表。观察淡水养殖动物体色是否正常,体表有无发红、充血现象以及是否有红点(斑)、白点(斑)、黑点(斑);体表、鳍(附肢)有无异常,鳍(附肢)是否完整;是否掉鳞、腐烂、溃疡;有无突起、囊肿、包囊;口腔内有无溃疡或异常;眼睛是否正常,有无浑浊、瞎眼、突出;肛门是否红肿或脱肛等。

患病淡水养殖动物的体色,一般都不正常,有的淡水养殖动物体型也会发生明显变化。多数情况下,患烂鳃病时体色就发黑,特别是头部在水中看得更为明显;患肝损伤综合症时鳍条的未端常发白;患竖鳞病时鳞片竖立;鲤鱼患白云病体表被覆一层薄膜式或瓦状的白膜;病鱼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是赤皮病;若草鱼鳃盖或鳍基部充血,肌肉呈点状充血或块状淤血是病毒性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是肠炎病;白鲢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是打印病;生有棉絮状的白色物是水霉病;体表黏液较多有小米粒大小、且形似臭虫的虫体是鱼鲺病;体表有白色亮点,离水2h亮点消失是小瓜虫病;体表有白色斑点,白点之间有出血或红色斑点是卵甲藻病;体表有红点并伴有针状虫体寄生是锚头鳋病;病鱼尾柄表皮发白是白皮病;病鱼在水中头部或嘴部明显发白,离水后不明显是白头白嘴病;鱼下唇突出呈簸箕口状,则是因时常缺氧浮头引起;罗非鱼眼球突出、鳃盖充血可能是链球菌引起;常规养殖鱼类的眼球突出与暴发性鱼病相关联;还有跑马病、气泡病等等用肉眼一看就能初步确诊。(2)查鳃。打开鱼类的鳃盖,检查鳃丝上有无包囊和囊肿,鳃丝有无褪色和腐烂。正常的鳃丝整齐、紧密,呈红色。鳃丝腐烂、尖端软骨外露,并有污泥多是烂鳃病;部分鳃丝发白呈花斑鳃状,很可能是鳃霉病或病毒病;鱼鳃发紫且有大包囊或小包囊多半是孢子虫病;口咽腔上壁或左或右有明显肿大是孢子虫病;鳃丝末端挂着像蝇蛆一样的白色小虫是中华鳋病;鳃部浮肿,鳃盖张开不能闭合,鳃丝呈暗淡色是指环虫病。(3)查体腔。打开病鱼腹部,首先观察淡水养殖动物的腹腔内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见寄生虫,同时观察腹腔内各器官与组织是否正常,再检查肠道或胃是否正常。

草鱼肠道全部或部分充血发红,且肠道内无食物,也没有脓液是病毒性出血病。鳜鱼胃壁呈斑块充血,肠道充血发红或呈环状充血,肠内容物充塞黄色琉晶样物质是鳜鱼的病毒病。肠道内发炎且伴有大量乳黄色黏液是肠炎病。肠道呈白色且前段肿大,肠内壁有许多白色絮状小结节为球虫病或孢子虫病。其次检查鱼的肝脏、胆囊颜色有无异常,是否肿大,正常的鱼肝脏不易破碎,胆囊颜色为浅绿色,如果肝脏明显肿大,颜色变成土黄色或花斑易碎,胆囊明显肿大或萎缩、颜色加深为墨绿色是典型的肝损伤综合症;而肝脏里有白色或黄色结节,解剖结节后有白色或略带红色的脓汁是诺卡菌病。然后检查鱼的鳔,正常的鱼鳔呈银白色,鳔充血或肿大,说明鱼生病了,不同品种鱼病也不一样,例如鳊鱼的鳔中室典型充血,初步可以判断为鳊鱼的暴发性出血病,鳗鱼的鳔充血肿大多半是鳗居线虫病。最后检查肾脏是否变色或肿大,正常鱼的肾脏鲜红;乌鳢的肾脏上有白色栗状结节,有时肝脏、心脏上也可见白色栗状结节,多因诺卡氏菌引起。

根据“三查”所掌握的有关情况,再结合发病季节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鱼病,从而做到对症下药。

2.镜检

显微镜检查是诊断鱼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鱼类病原体肉眼看不清或根本看不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解剖镜或放大镜来诊断。如白头白嘴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其症状是头和嘴发白,但又常与车轮虫病并发。而患车轮虫病的病鱼,有时也会在头部或嘴部出现轻微的灰白现象,容易被误认为是白头白嘴病。通过镜检,就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镜检时取样要有代表性,镜检的顺序和目检相一致也是先外后里,一般体表粘液取胸鳍后面的粘液,鳃取由外到里第二鳃片中间鳃丝末端,肠取前肠和后肠。取下各器官、组织置于不同的器皿中,从患病个体病变处刮取粘液或取部分组织,制成水浸片后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对可疑的病变组织或难以辨认的病原体,要用相应的固定液或保存液固定或保存,以供进一步观察和鉴定。

镜检的方法是将从病变部位取少量的组织或粘液置于载玻片上,如是体表和鳃的组织或粘液,应加上少量普通水;是内脏组织则用生理盐水,然后盖上盖玻片,并稍加压平,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一般需制2~3块玻片,先用低倍镜检查,当发现有虫体但结构看不准时,再换中倍镜或高倍镜检查。玻片从左到右,移下一小格,再从右往左,自上而下周而复始地移动,直至整个玻片看完,记下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一般几十微米大小的寄生虫如鞭毛虫等用高倍记数,几百微米的寄生虫如车轮虫等用低倍记数。三、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其他检查方法

淡水养殖动物的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有时具有相同的症状,只依靠肉眼判断的现场诊断方法不能做到正确诊断,如乌鳢内脏表面出现白色或浅黄色结节,它既可能是诺卡氏细菌引起,也可能是舒氏气单胞菌引起,因而如只依靠目检或镜检是无法正确判断,必须在实验室内应用微生物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人工感染等一系列试验。有些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可用免疫和核酸的方法,做出比较快捷的诊断,如荧光抗体、PCR、核酸探针等方法。

1.单克隆抗体技术

单克隆抗体是由一个抗体产生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再经大量繁殖而来的细胞群所产生的抗体。与常规血清抗体相比,其特异性强,亲和性一致,还具有识别单一抗原决定簇的特性。

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ELISA的基本原理是:受检物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表面的抗体或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并结合在固相表面,此抗原抗体结合物又能结合相应的酶标记物,用洗涤法去除未结合而游离的酶标记物,继而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为有色产物,显色的程度与受检物中的抗原或抗体的量直接相关,由此可根据显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测定。

3.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荧光抗体技术是最早使用的免疫诊断技术之一。本方法有免疫学反应的特异性和荧光技术的敏感性,可比较快速地监测出少量抗原或抗体在细胞内或组织中的定位分布。

4.核酸杂交技术

核酸探针(DNA探针)诊断技术,是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第三代诊断技术。该技术利用核苷酸碱基序列互补的原理,以标记的已知核酸片段,通过核酸杂交,来监测和鉴定样品中的未知核酸。核酸探针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

5.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CR技术是在引物指导下,依赖于模版和DNA聚合酶的酶促反应,它类似于生物体内的DNA复制,通过反复的变性、复性和延伸,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使微量DNA片段的目的基因数量呈几何级数扩增。因此,在掌握了病毒的DNA序列后,可设计特异性较强的引物,以极低的浓度扩增出大量的基因片段,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6.多重PCR技术

多重PCR技术又称多重引物PCR或复合PCR,它是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加上2对以上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的PCR反应。多重PCR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①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检测或鉴定;②病原微生物的变异及分型鉴定、检测。

总而言之,淡水养殖动物病害的正确诊断,来自对宿主、病原和环境条件三方面的综合分析,如果在同一发病的淡水养殖动物身上同时存在几种病原时,就应按其危害性的严重程度,确定其主要病原和次要病原。如车轮虫往往在许多种淡水养殖动物的鳃上和皮肤上,与其他病原生物同时存在,它往往为原发病原,而其致病菌则为继发病原。不过,有时也会发现同时由两种以上的病原菌引起的并发症。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应把调查到的材料,结合疾病流行季节、各阶段发病规律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原因,作出诊断,制订合理的预防措施及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第三章防治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药物类别

渔药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水产养殖动物与水生植物的疾病,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以及提高养殖产量所使用的物质。渔药属于兽药范畴,但渔药有其显著特点,主要表现为其应用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两方面,应用对象主要是水产养殖动物与植物,而水产养殖动物与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渔药的作用必须以水为媒介才发挥作用,因此,水环境直接影响到渔药的使用效果。

按兽药国标药物分类法渔药可分为化药、中药和生物制品三大类。按照渔药的功能分类,一般可将渔药分为化学水质改良剂、微生物水质改良剂、氧化消毒剂、非氧化消毒剂、抗真菌制剂、口服抗菌制剂、抗病毒制剂、甲壳类寄生虫杀虫剂、纤毛虫类寄生虫杀虫剂、单殖吸虫类寄生虫杀虫剂、孢子虫寄生虫杀虫剂、免疫增强剂、保肝护肝制剂、维生素及促生长制剂、藻类营养剂、口服复合酶微生态制剂和渔用疫苗共17大类。一、化学水质改良剂

具有改良养殖水体的水质与底质的功能,通过吸附、降解或转化等方式改良养殖水体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1.净水吸附剂

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性能,去除或降低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物质。常用的净水吸附剂有:沸石粉、活性炭等。

2.净水混凝剂

该类物质可快速有效地去除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降低浊度、色度,同时也可有效地去除水中微生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还可以去除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常用的净水混凝剂有:明矾、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硫酸铝钾等。

3.增氧剂

具有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化学物质。常用增氧剂有: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化尿素、过氧化钙、过氧化氢等。

4.藻相调节剂

具有平衡养殖水体藻类营养元素以提高单细胞藻类生物量的作用。常用的藻相调节剂有:多元有机酸、磷酸二氢钙、过磷酸氢钾、过磷酸氢钙、偏硅酸钠、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钾镁等。

5.藻类抑制剂

通过使用本类物质以抑制藻类的繁衍,控制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常用的藻类抑制剂有:季铵盐类、硫酸铜、硫酸锌等。

6.倒藻调节剂

通过使用本类物质以缓解或消除因气候或环境突变导致藻类大量死亡而引起的有害藻类的藻毒素对淡水养殖动物的毒性及藻类死亡后引起的缺氧或泛塘。常用的倒藻调节剂有:多元有机酸、过氧化氢、过硫酸氢钾复盐、硫酸钾镁、磷酸二氢钾等。

7.氨氮调节剂

消除水体分子氨的毒害,促进养殖水体氮循环。常用的氨氮调节剂有氨离子螯合剂等。

8.亚硝酸氮调节剂

降低养殖水体亚硝酸氮含量,促进养殖水体氮循环,提高淡水养殖动物食欲。常用的亚硝酸氮调节剂为各种强还原剂和两性化合物等。

9.pH值调节剂

通过使用本类药物以调节水体酸碱度,达到降低或提高pH值的目的。pH值过高时常用的药物有:多元有机酸、钙镁离子肥、高聚磷酸盐等;pH值过低时常用的药物有:生石灰、腐植酸钠、碳酸氢钠等。

10.有机物降解剂

通过降解养殖水体富集的有机物,消除耗氧物质,提高养殖水体溶氧,促进氮循环,调节水体藻相。常用的有机物降解剂有:过氧化氢、硫酸氢钾、高铁酸钾、高碘酸铁、季磷盐类、溴制剂、氯制剂等。

11.解毒剂

通过使用本类物质可快速降解或消除养殖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以消除或缓解淡水养殖动物应激反应与非正常活动,并达到降低或控制死亡量的作用。(1)常用的藻毒素解毒剂有:多元有机酸、过氧化氢、硫酸氢钾、高铁酸钾等。(2)常用的菊酯类或有机磷类解毒剂有:硫代硫酸钠、水鲜、柠檬酸钠等。(3)常用的硫酸铜等重金属类解毒剂:葡萄糖、酶合电解多维、EDTA二钠、甜菜碱等。(4)常用的含氯消毒剂解毒剂:硫代硫酸钠、多元有机酸等。(5)常用的非氧化类消毒剂解毒剂:过氧化氢、过硫酸氢钾、高铁酸钾等。二、微生物水质改良剂

通过微生物在养殖水体中的增殖作用,来分解与利用转化水体中的有机物,消除或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及甲烷等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与改善养殖水环境的作用。

常用水质改良微生态制剂有:EM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粪产碱杆菌等。

微生态制剂直接施入水中应注意以下各点:(1)投入水中的微生态制剂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亡,因此应在养殖全过程中定期施用,使微生态制剂在水中形成优势群落,以求发挥最佳效果。(2)微生物会随着换水而损失,故应尽量减少换水或不换水。如确需换水,要及时补充微生态制剂。(3)微生态制剂以晴天中午投放效果最好,且用量要适当。(4)微生物净水剂的作用是改良水质,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但它不能代替药物治病。在已发生病害时再使用,只能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5)抗生素等化学类药物不可与微生态制剂同时使用。三、氧化消毒剂

化学性质上具有氧化性的一类消毒剂。本类物质不仅通过氧化作用降解养殖水体的化学耗氧量,而且可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与致病原生动物,以控制疾病传播或发生。常用的氧化消毒剂有:(1)含氯消毒剂:漂白粉、二氯异氰脲酸钠、次氯酸钠、三氯异氰脲酸、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2)含碘消毒剂:聚维酮碘、复合碘、氨基酸碘等。(3)过氧化物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硫酸氢钾、高铁酸钾、高碘酸铁等。四、非氧化消毒剂

化学性质上不具氧化性的物质,不是以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而是以致毒作用作用于微生物的特殊部位,起到杀灭养殖环境、淡水养殖动物体表的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有害生物(含致病原生动物)的目的,从而控制疾病传播或发生。本类物质在高浓度时同时具有杀灭藻类和纤毛虫类寄生虫的作用,并可控制藻类过度繁衍。常用的非氧化消毒剂有:(1)醛类:甲醛、戊二醛、邻苯甲醛等。(2)季铵盐类:苯扎溴铵、苯扎氯铵、双八双十等。(3)抗生素类消毒剂:噁喹酸、水溶性氟苯尼考等。(4)染料类消毒剂:亚甲蓝、乳酸依沙吖啶等。(5)中草药类消毒剂:大黄末、六味黄龙散、苦参末、五倍子末等。五、抗真菌制剂

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真菌所引起的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药物。

1.内服抗真菌药物

蛋氨酸碘、制霉菌素、灰黄霉素、克霉唑等。

2.外用抗真菌药物

五倍子、霉瘟停、二硫氰基甲烷等。六、口服抗菌制剂

用于预防和治疗因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药物。主要有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生素类和中草药类等。

1.喹诺酮类

恩诺沙星、诺氟沙星、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乳酸诺氟沙星可溶性粉、烟酸诺氟沙星预混剂、维生素C磷酸酯镁盐酸环丙沙星预混剂、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等。

2.磺胺类

复方磺胺二甲嘧啶、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磺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

3.抗生素类

硫酸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等。

4.其它抗菌药物

蛋氨酸碘、氟甲喹、甲氧嘧啶等。

5.抗革兰氏阳性菌类

利福平、强力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交替沙星和青霉素、链霉素、卡拉霉素合剂。

6.中草药类

穿梅三黄散、七味板蓝根散、十大功劳、大黄、大蒜、山银花、马齿苋、五倍子、白头翁、半边莲、地锦草、关黄柏、苦参、板蓝根、虎杖、金银花、穿心莲、黄芩、黄连、黄柏、辣蓼、墨旱莲、板黄散、板蓝根末、苍术香连散、大黄岑鱼散、大黄五倍子散、地锦草末、虎黄合剂、黄连解毒散、加减消黄散、苦参末、大黄末、六味地黄散、六味黄龙散、青板黄柏散、青莲白贯散、三黄散、山青五黄散、双黄白头翁散、双黄苦参散、五倍子末、六味地黄散、蒲甘散、青莲散、石知散、地锦鹤草散、大黄解毒散。七、抗病毒制剂

用于预防和控制因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药物。

1.内服抗病毒制剂

利巴韦林、盐酸吗啉胍、蛋氨酸碘、板蓝根、扶正解毒散、根莲解毒散、七味板蓝根散、清热散、银翘板蓝根散、清瘟败毒散、大黄芩蓝散、板蓝根大黄散、连翘解毒散等。

2.外用抗病毒制剂

大黄末、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聚维酮碘、高碘酸铁等。八、甲壳类寄生虫杀虫剂

具有驱除或杀灭寄生于淡水养殖动物体外的甲壳类寄生虫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有机磷类:敌百虫、辛硫磷等。(2)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3)抗生素类: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九、纤毛虫类寄生虫杀虫剂

具有驱除或杀灭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聚缩虫等纤毛虫类寄生虫的功能。主要防治药物有:(1)重金属盐类:铜铁合剂、硫酸锌等。(2)其它类:原虫尽、新杀车灵等。十、单殖吸虫类寄生虫杀虫剂

具有驱除或杀灭寄生于淡水养殖动物的单殖吸虫类(如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的功能,主要防治药物有:(1)预防类药物:敌百虫、辛硫磷、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2)治疗类药物:甲苯咪唑、生态康、新车指净和硫酸铜等。十一、孢子虫寄生虫杀虫剂

具有驱除或杀灭寄生于淡水养殖动物体内外的孢子虫类寄生虫的功能,主要防治药物有:(1)外用药物:聚维酮碘、环烷酸铜等。(2)口服药物:地克珠利预混剂、盐酸氯苯胍粉、百部贯众散等。十二、免疫增强剂

能够调节淡水养殖动物免疫系统,激活淡水养殖动物免疫机能,增强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抵抗力的一类物质,主要通过口服发挥作用。

常用免疫增强剂有:芪参散、酶合电解多维、六味地黄散、清健散、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氨基酸等。十三、保肝护肝制剂

能显著增加淡水养殖动物肝细胞内糖元和RNA含量,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脂肪代谢,疏肝利胆,清热解毒,减轻肝脏负荷,抑制肝组织脂肪样变性和水样变性,加强肝脏解毒功能,具有保肝护肝的功能。

常用的保肝护肝制剂有:肝胆利康散、葡醛内酯、氯化胆碱、板黄散、柴黄益肝散、龙胆泻肝散等。十四、维生素及促生长制剂

用于改善淡水养殖动物机体代谢、增强水生动物机体体质,以及病后恢复和促进生长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维生素C钠粉、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利胃散、脱壳促长散、盐酸甜菜碱预混剂,L-肉碱盐酸盐、牛磺酸、卵磷脂等。十五、藻类营养剂

用于增殖或调节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与种植水草等营养物质,是实现养殖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常用的藻类营养剂有:腐植酸、腐植酸盐、生化黄腐酸及其盐类、氮肥、磷肥、钾肥、有机酸类等。十六、酶及微生态制剂

酶制剂主要用于改善鱼类胃肠道消化功能,增强鱼类机体免疫力。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降解养殖水体及底泥中的有机物质,改良水质。同时部分微生态制剂也可以被鱼类直接利用,并能抑制或杀灭淡水养殖动物体内的有害菌,促进淡水养殖动物的生长,改善淡水养殖动物的肉质,增强淡水养殖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常用的酶及微生态制剂有: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β-葡聚糖、EM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粪产碱杆菌等。常用的几种微生态制剂功能有:(1)EM菌:EM菌中的有益微生物经过一系列的分解、合成作用,可将水体中的有机质转化,供自身及饵料生物生长繁殖,同时增加水中溶氧,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净化水质。(2)酵母菌:富有动物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是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来源,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和多种酶,具有增加饲料适口性,促进淡水养殖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肠道生态环境,提高动物对磷的利用率,并能增强机体吞噬细胞活性,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还可降低黄曲霉的毒性。(3)乳酸菌:合成动物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降低动物体内pH值,阻止致病菌侵入和定植,维持肠道生态平衡,增强抗感染能力;降解亚硝酸氮、氨氮、粪臭素等有害物质;活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中含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削除氧自由基的不利作用,增强体液免疫和机体免疫,增强机体活性,促进生长。(4)放线菌:主要用于产生抗生素,杀灭致病菌;也可以产生酶制剂、维生素、有机酸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5)枯草芽孢杆菌:调节肠道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能抑制动物消化道中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促进乳酸杆菌的生长。代谢产生的多肽类物质对某些有害菌也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能分泌大量细胞外酶,同时也分泌活性抗菌物质及挥发性代谢产物,减少氨和吲哚类化合物的生成。可提高动物对钙、磷、铁的利用,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此外,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6)光合细菌:利用小分子有机物来合成自身生长繁殖所需养分,厌氧条件下可以把硫化氢转化为无害物质;为生物体宿主提供额外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而且可以产生Q抗活性病毒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宿主的免疫力。在改善水体环境,促进淡水养殖动物生长增重,改善色泽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7)粪产碱杆菌:可以提高机体白细胞吞噬能力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细胞免疫反应,降低肠道pH值,抑制大肠杆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十七、生物制品

用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动物毒素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经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方法加工,用于预防和诊断特定传染病的制剂。(1)诊断用生物制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诊断用抗原和诊断用抗体。诊断用抗原是利用已知的抗原检验水生动物血清中有无抗体,如: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等;诊断用抗体是根据已知抗体,检查淡水养殖动物血液或组织内有无特异性抗原存在,如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抗血清等。(2)渔用疫苗的种类较多,根据淡水养殖动物的种类可分为鱼用疫苗、贝类疫苗、龟鳖类疫苗等。常用疫苗有:草鱼出血病疫苗、传染性胰坏死病疫苗、斑点叉尾鮰病毒疫苗、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疫苗、鲤春病毒病疫苗、嗜水气单胞菌苗、迟缓爱德华菌苗、弧菌苗等。第四章淡水养殖动物疾病预防

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是养殖水环境、病原体以及淡水养殖动物自身抵抗力综合表现的结果,淡水养殖动物疾病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大、用药成本高、死亡率大,特别是针对淡水养殖动物的疾病治疗,实质上就是对那些未发病的水生动物的预防,所以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原则。而淡水养殖动物又是以水为媒介,生活在水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体的抗病力以及病原体的生存状况,同时也影响到生长速度及饲料报酬率,“养鱼即养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淡水养殖动物疾病的预防,重点就是以水质管理为核心的综合预防办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