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代名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05:02:02

点击下载

作者:章世和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京历代名歌

南京历代名歌试读:

前 言

何谓歌?古人早有明确阐述。 《说文解字》曰:“歌,咏也。” 《尚书·虞夏书·尧典》记:“歌永言。”《礼记·乐记》云:“歌,咏其声也。”也就是说,“歌”自古至今就是抒发人之情感的重要手段。“名歌”更是歌中之上品。作为形容词的“名”是我国古代固有词汇,刘禹锡《陋室铭》中“有仙则名”的绝句已经名满天下。

根据上述对“名歌”的解释,《南京历代名歌》所选作品包括这几个方面:从艺术形式上看,包括文学(诗词)、音乐、戏曲等;从内容上看,包括歌谣、民歌、歌曲等;从知名度上看,包括曾经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和至今仍在社会上广为传唱的歌曲。

今天人们所说的歌,一般是指歌曲。但在古代文字出现之前,各个民族最早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音乐来传播的(如《诗经》 《格萨尔王传》等都是唱出来的),那个时期的文学、音乐、舞蹈三种艺术形式是三位一体的。随着文字的出现尤其是印刷术的发明,音乐从其他艺术形式中逐步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艺术门类。音乐虽然与文学分属不同学科,但从艺术发展的实践上看却是若即若离,甚至形影不离。例如,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美国著名音乐人、作家鲍勃·迪伦,其理由是,他“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2500年来,在南京流传的歌谣和歌曲浩如烟海、不计其数,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专门的传世名歌的集成,所见的只是一些散见于其他书籍中的歌曲。我们编写《南京历代名歌》试图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可能读者朋友会问,这些歌曲是怎么找到的呢?又是怎么遴选出来的呢?这确是本书编写中的一大难题,过程也比较曲折。

2010年出版的由南京市音乐家协会编写的音乐文化图书《放歌南京》收录歌曲80首,并采用一曲一文的方式,介绍歌曲的来龙去脉,那是南京第一本用歌曲来掀开南京音乐文化“盖头”的图书。那本图书所收集的歌曲80%以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或改编)的与南京有关的作品,近代以前尤其是古代的作品收录很少。《南京历代名歌》与《放歌南京》的不同之处是,所收录的30首歌词全部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作品。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从大众的视野、艺术的角度、学术的层面等多个方面,讲述作品的“前世”和“今生”,让读者通过这些作品来初步领略南京音乐文化的历史景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编写出版本书是挖掘南京历史文化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底蕴之深厚为世人所感叹。在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其音乐文化同样丰富多彩。南京音乐文化的源头在哪里,至今无从考证。人们只能从有了文字以后的传说和记载中,从为数不多的考古发掘的音乐遗存中,去揭开它的历史面纱。虽然这些传说和文字与原貌已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揣摩出其概貌。安怀村出土的4000多年前的陶埙,江宁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青铜乐器铙,六合出土的东周时期的编钟,还有西善桥出土的竹林七贤画砖中的阮咸所弹的直颈琵琶的造型……这些文物表明,南京音乐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仅以六朝时期为例,其乐歌的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产生或流传于南京地区的作品非常丰富,如《桃叶歌》《

团扇歌

》《子夜歌》等。那些六朝及其后世的诸多优秀乐章,由于当时音乐传播载体和手段的局限性,许多未能流传下来。所幸的是,经过各个时期音乐家的辛勤劳动,我们今天还能听到少数弥足珍贵的经典老歌。这些作品不仅呈现了南京音乐曾经的辉煌,也是作品所处时代的缩影。

本书所选作品考虑三个条件:一是以南京为题材或创作于南京的作品;二是曾经或正在南京流传的作品;三是南京人创作的其他题材的作品。作品目录大致按照创作和流行时间顺序编排,分为上下两篇。对于词和曲不在同一时代的作品,以词的创作时间先后来编排。为便于读者欣赏,每首歌谱末尾附有二维码,扫码即可赏听。少数歌曲录音与歌谱略有差异,仅供参考。

为了使本书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学术价值,我们将众多专家学者在正规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搜集编入此书。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成果的展示,让广大读者从这些老歌中触摸到南京音乐历史文化跳动的脉搏。

上 篇

桃叶歌

[东晋]王献之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扫一扫,听歌曲《桃叶歌》的流传及其赏析《桃叶歌》的作者王献之,家住大族聚居的南京城南乌衣巷,相距南浦渡数百米。他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与其父亲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王献之的爱妾桃叶姑娘家住南浦渡北岸,乃是当时金陵的美女诗人。王献之非常爱桃叶,因此写下流芳百世的《桃叶歌》。后来,当王献之和桃叶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时,南京人便把南浦渡改叫“桃叶渡”了。

王献之迎接桃叶的《桃叶歌》,正史《晋书》及别史里都无记载,但是他“迎桃叶”一事和《桃叶歌》,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最早记载《桃叶歌》的是南朝梁代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一书,其卷十收录了王献之的《情人桃叶歌》二首: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徐陵是跨越南朝梁陈两代的诗人、文学家。他所辑录的《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6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汉族诗歌总集,书中收诗歌七百六十九篇﹐计有五言诗八卷﹐歌曲一卷,五言四句诗一卷﹐共十卷。内容多收录关于男女情感的诗篇,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出古代女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也展示出深刻而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汉族文化内涵。《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上山采蘼芜》等文学名篇,都因《玉台新咏》赖以流传。《桃叶歌》首见于史书,为唐代李延寿等撰写的《南史》,其卷十记载:“先是江东谣多唱王献之桃叶辞,云:‘桃叶复桃叶,度(渡)江不用楫,但度(渡)无所苦,我自接迎汝。’”其次,唐代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修成的《隋书》记载:“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之词曰:‘桃叶复桃叶,度(渡)江不用楫。但度(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正史中《桃叶歌》只有一首,且二者个别文字有异:《南史》第四句为“接迎”,而《隋书》第四句为“迎接”。

南朝陈代和尚释智匠成书于陈后主光大二年(568年)的《古今乐录》 ,是继《玉台新咏》后记载《桃叶歌》的文献。《古今乐录》是乐府发展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此书编引的资料来源为《宋书·乐志》及齐、梁、陈时期的宫廷音乐。诗名《情人桃叶歌》被改为《桃叶歌》,由二首增为三首。《古今乐录》记载: “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古今乐录》又记载:“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其妹名桃根。”《古今乐录》里的《桃叶歌》,为三首歌辞: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根据诗意,第三首似是王献之以桃叶的口吻而作的。

其后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又收录了《桃叶歌》。

郭茂倩,为北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他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分类收集,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收录了《桃叶歌》三首: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

以上三首与徐陵的《玉台新咏》和释智匠的《古今乐录》总体是一致的,只是第三首“来迎接”,在《古今乐录》里为“迎接汝”。《乐府诗集》

里又增加了一首: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这似乎有点混乱,究竟《桃叶歌》是几首?诗歌文字为何不一?

第三首,在《玉台新咏》《古今乐录》里为第一首,与《乐府诗集》中的顺序不同。

第二首“桃树连桃根” ,在《玉台新咏》 《古今乐录》里作“桃叶连桃根” 。“独使我殷勤”在唐代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里作“独使我缠绵”。

第三首“我自来迎接”,其他文本作“我自迎接汝”;《艺文类聚》里将“迎接”记作“楫迎”。

第四首为《乐府诗集》最新录入,从诗意看,似不是王献之口吻,更像是桃叶自己的感受。但此首却被明代冯惟讷编的《诗纪》所收录。

综上所述,《桃叶歌》从南朝到北宋,一一记录了这首民歌在历史上的流传过程。一般认为有四首: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录前人三首,又新增了一首。

四首《桃叶歌》大意是:

其一,碧绿的桃叶映衬着桃花,即使没有风儿的吹拂,也仿佛在微微晃动,显示出婀娜多姿。那无数的春花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心存感动啊,郎君单单采我桃花这一朵。

此歌应是王献之以桃叶的口吻而作,以此抒写桃叶对王献之喜爱她的感激之情。诗句表面上写桃花,实际是以桃花比喻爱妾桃叶的美丽。

其二,桃叶啊,桃叶,桃树连着桃根。我俩相爱是件快乐的事情,唯有爱情让我变得精神而又殷勤。

此歌表现了在桃花盛开的时节,王献之沉湎于爱情的甜蜜之中。

其三,桃叶啊,桃叶,渡过风急浪大的秦淮河(秦淮河古称“小江”)不用木楫。你尽管渡过河来不要担心害怕,因为有我在岸边迎接你。

此歌写秦淮河水面宽阔,水流湍急,王献之安慰桃叶过河时切勿担惊受怕。

其四,桃叶啊,桃叶,渡河不用操橹。河上风波无常,不顾一切地向南岸摆渡。

此歌写桃叶思念王献之,急切想见到心上人,竟然“渡江不待橹”了,渡河虽然风险很大,可她连生命也不顾惜,直向南岸渡去。《桃叶歌》在数首的第一句,以“桃叶复桃叶”这种重复的表现手法,增强了王献之、桃叶爱情故事的感染力,似有一种千呼万唤、情感急切却又蕴藏其中的生动性。《桃叶歌》是一首贵族世家子弟与爱妾的情爱颂歌。汉代儒家提倡诗教,要求诗歌“发乎情,止乎礼”,而魏晋时代已显示出社会思想比较解放的趋势。这首民歌充分表现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语短而情长,率真且诚挚。(高安宁)团扇歌[东晋]桃 叶

七宝画团扇,粲烂明月光。

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

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

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

清风任动生,娇声任意发。扫一扫,听歌曲《团扇歌》的流传屐痕及其赏析《团扇歌》与《桃叶歌》一样,都是金陵历史上有名的民歌。两首民歌的男主人公,都和大书法家王献之有关。所不同的是,《团扇歌》的男主人公在早期流传中,还涉及另一个历史名人—王珉。这个王珉同样是东晋王姓大族里响当当的人物,和王献之一样都当过中书令,也是一位书法家。后人故称王献之为大令,王珉为小令。

据《晋书》记载: “ 《团扇歌》者,中书令王珉与嫂婢有情,爱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婢素善歌,而珉好捉白团扇,故制此歌。 ” 《宋书·乐志一》也有同样的记载。

谢芳姿,约生活于晋穆帝永和至孝武帝太元年间(345—396年),是东晋中书令王珉嫂子的婢女。她与王珉相爱,情好日深,嫂笞挞其甚苦。王珉哥哥止之。因谢芳姿擅长声乐,王珉嫂子令其歌唱一曲,可以免于皮肉之苦。谢芳姿因王珉平时喜执团扇,就应声而歌《团扇》:“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王珉循声而来,谢芳姿心里有气,她是为王珉而挨打受气的,可是王珉并不理解她,谢芳姿即改歌词:“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经芳姿改过的歌词,蕴含着她的怨恼。此事可见于《古今乐录》。后人以《团扇歌》为题的民歌,一般都带有“怨”的意味。

明代钟惺和谭元春合编的《诗归》 ,对谢芳姿所作《团扇歌》评论道: “清白得妙,两‘见’字各一意,各有其妙,恨在羞字,为郎憔悴却羞于见郎,又道破矣。”《诗归》收录的《团扇郎歌》二首如下:

团扇薄不摇,窈窕摇蒲葵。相怜中道罢,定是阿谁非。

御路薄不行,窈窕决横塘。团扇鄣白日,面作芙蓉光。《玉台新咏》里有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前三) ,收录《团扇郎》一首(第四):

七宝画团扇,粲烂明月光。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声任意发。

题为桃叶的《答王团扇歌》,唐代徐坚编的《初学记》里作王献之《桃叶团扇歌》,《乐府诗集》里作无名氏。

第三首在唐代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里,作“团扇复向谁,许持自遮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见面”。

第四首中“净如秋团月”这句,在《艺文类聚》里作“净如秋圆月”;“娇声任意发”,在《艺文类聚》里作“娇香承意发”。

此四首诗,《诗纪》记载:“《乐府》以前二首为古辞,后二首为王金珠作。 《乐府诗集》里记载前二首为无名氏辞,后二首为梁武帝作。”

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收录了《团扇郎》六首:

七宝画团扇,粲烂明月光。饷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犊车薄不乘,步行耀玉颜。逢侬都共语,起欲著夜半。团扇薄不摇,窈窕摇蒲葵。相怜中道罢,定是阿谁非。御路薄不行,窈窕决横塘。团扇鄣白日,面作芙蓉光。白练薄不著,趣欲著锦衣。异色都言好,清白为谁施。

上述六首,是后人所歌之的《团扇郎歌》 ,前两首与桃叶《答王团扇歌》只有一个“饷”字不同,其余完全相同,后四首为后人的新创作。《乐府诗集》里还收录标明是王金珠所作的《团扇郎》二首: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声任意发。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遮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上述《团扇歌》《答王团扇歌》和《团扇郎》等民歌,在表现男女主人公上,或说王珉与谢芳姿,或说王献之与桃叶,但是在长期的流传中,基本还是倾向于表现王献之和桃叶的。在诗句文字上,各种史籍文献记载虽然有所差异,但内容基本类似,它们在我国民间和文学史上的流传,无疑是有着广泛影响的,字里行间散发出清纯而羞涩的浪漫气息。(高安宁)

子夜四时歌

(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

歌词摘自《晋宋齐辞》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

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扫一扫,听歌曲《子夜歌》 《子夜四时歌》艺术特色初探

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在第四十四卷《清商曲辞一》和第四十五卷《清商曲辞二》中收题为“晋宋齐辞”的《子夜歌》《子夜四时歌》117首及《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多首,为建业(今南京)一带民歌,作歌者多为女性。“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爱)。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声势出口心”,道出了子夜组歌的艺术特色以及民间对它的喜爱。

缠绵动人的语言

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崎岖相怨慕,始获风云通。玉林语石阙,悲思两心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空织无经纬,求匹理自难。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

以上《子夜歌》运用了许多套语和双关隐语。双关隐语如: “理丝(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匹配、和合)”,“婉转得莲(怜,爱)子”,“玉林语石阙,悲(本当作碑)思两心同”。

套语指诗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和句子,如:欢、梧(吾)、芙蓉(夫荣)、冶容、思、怜,“自从别欢来”,“昔别……,今还……”。产生套语的原因有三:(1)民歌创作往往是即兴唱和,唱者自然联想并套用过去民歌的一些词句;(2)听者对歌中的套语感到熟悉、亲切,这样“更容易入耳和出口” (朱自清语);(3)民歌的价值在于交流思想感情,它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唱开去,一代又一代地传唱下来,其中一些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就沉淀下来,化入后人的创作中。套语是语言的活化石,透过它,我们可以领略南方文化的情调:组歌抒情味浓,想象浪漫,种种乐景哀景让人流连,民间女子美丽多情;透过它,可回味那已远逝的文化氛围,南朝崇尚清绮,“风流可怀”,到处“艳歌婉娈,怨志詄绝”;透过它还可抱同情之心去感受歌者“别后涕流连,相思情悲满”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入手去比较、分析套语,如文学史的、诗学的和美学的角度。《诗经》和《楚辞》的套语比较,可看出时代、地域之不同;诗与词的套语比较,可看出体裁和审美趣味之不同(缪钺《诗词散论》有精彩的论述);南北朝民歌的套语比较,可看出南北文化风貌之不同;《子夜歌》和文人拟作的套语比较,可看出民间文化和上层正统文化之不同。

组歌的双关隐语有谐音双关、语义双关两种,如莲谐音怜(爱),匹有布匹和匹配之义,关有关闭和关照之义。朱光潜从审美心理学角度分析:诗人“看出事物中一种似是而非、不即不离的微妙关系,觉得有趣,值得让旁人知道,同时又有游戏本能在活动,……对于听者要延长一番悬揣”,读者“对于所掩盖的神秘事件起好奇心,想揭穿它的底蕴……一旦豁然大悟”就“大为惊赞”“因而欢慰”。刘勰“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之说也谈到了这类现象。双关隐语赋予词语两种语义:一是辞典义,具有表层、静态、凝固等特点;二是语用义,具有深层、动态、鲜活等特点。双关隐语语义丰富含蓄,能表现诗人的聪慧、幽默、天真浪漫,可激发读者更主动的审美活动,使审美体验更细微、灵动而深切。大量运用双关隐语和民间文学的历史传统有关。至今民间仍喜爱这种含蓄、幽默又富于表现的方式,因为它融审美和智慧于一体。

下面,从组歌中把既是双关隐语又是套语的词语简单梳理如下:空(空中;空无)、丝(思)、棋(期)、题(啼)、藕(偶)、黄檗苦心(苦涩、痛苦)、芙蓉(夫荣)、莲子(怜子)、子(棋子;你)、薄(不厚;薄情)、倾心不蒙照(照耀;关照,爱),桐(同)、碑(悲)……

套语使诗歌语言清新流丽、生动亲切;双关隐语带来宛转缠绵、诗情旖旎等特色。大量使用它们,除了时代、地域、民歌传统等因素之外,也和组歌篇幅简短、“歌为郎作”有密切联系。

丰富的意象与悲欢的基调

六朝时,华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南迁,南朝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浓郁。《抱朴子·外篇·疾谬》卷二中曾生动记录了当时女子“休其蚕织之业,废其玄之务……舍中馈之事……或宿于他门,或冒夜而返。游戏佛寺,观视渔畋,登高临水,出境庆吊,开车褰帏,周章成邑,杯觞路酌,弦歌行奏。转相高尚,习非成俗”。王国维评价“南人想象力伟大丰富”。总之,南方有美丽的山水、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人又耽于想象,感情细腻,希望享受现实生活的欢乐,“华年度”的喟叹正抒发了对今生今世的眷恋。另外,组歌的歌者几乎全是民间女子,我们早在《诗经》中已见过她们的身影,她们聪慧又多情,感受细腻纯真,记录自己的爱情生活,唱出心中的欢爱和哀怨,勾画了人和自然的美、氛围的恬淡甜蜜。她们是歌者,又是歌中的主人公,有时竟还是唯一的听众,独自相思,一人吟唱,唱自己的事、生活和情,所以真切动人,生活艺术同一,写实和抒情同一。

下面以《子夜四时歌》为例来体会其意象丰富的特点,进而比较四季不同的抒情基调:《春歌》二十首。诗人尽情展现了春光明媚的景象,赞美了大地一片生机。如套用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乐景、哀景之说,显然多为乐景。唯一的哀景是“黄檗向春生”,但它是象征性的,目的在引出“苦心日日长”,而不是写实。大自然优美欢快,诗人的爱情纯真甜蜜,二者和谐相伴,画面之美和内心之乐十分融洽地组合在一起。另外和其他三歌相比,诗人在《春歌》中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自己的优美:那轻盈的举止、那华丽的妆饰、那丰富动人的情怀。从抒情基调看,怨艾伤感的诗只有五首,这组歌可命为“春之赞歌”。《夏歌》二十首。诗人着意渲染了夏日的炎热,并以此和爱情生活构成一种对比,从而反衬爱情的甜蜜,而《夏歌》中人与景组合和谐完美,“共戏炎暑月,还觉两情谐”。“共戏炎暑月”,有类似诗句的共有五首。该组诗的文化意象十分突出,恰当烘托了两人相聚的快乐。从诗的主题看,抒写“深感同心意”的共十三首,故组诗可命为“夏之欢歌”。《秋歌》十八首。叙写秋夜的有八首,大自然万物凋零、凄寒,人分离“各在天一涯”,二者的情调十分协调。组诗写“握腕同游戏”的仅四首,诗人多写自己在劳作,秋夜相思,为“华年度”感伤;或倾诉自己的愿望,“处处种芙蓉,婉转得莲子”,而不再去写自己衣饰之美、居处之华丽了。组诗写离散的共十四首。这部分可命为“秋之哀歌”。《冬歌》十七首。组诗仅一首写两人欢会,“与郎对华榻,弦歌秉兰烛”;一首表愿望,“愿欢攘皓腕,共弄初落雪”。其余都写孤寂衰婉,在沉寂凋零的自然背景中,诗人哀叹,甚至有“晃荡无四壁,严霜冻杀我”一类的哭诉。诗中最突出的色彩词是白,和《春歌》中的红、绿构成对比。该组诗可命为“冬之悲歌”。

将四时歌合而观之,春夏多欢快、缠绵,秋冬多哀婉、凄清,四时景色和诗人感受合拍,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十分广泛,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生活、自己的命运同步,审美趣味丰富,有乐有哀。这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古典文学和美学在情趣七崇衰的桎梏,为古典文学注入了活力,使之呈现多姿多彩的面貌,拓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古典文学多推崇“流连哀思”。嵇康在《琴赋》写“以色苦为上,悲哀为主,垂涕为贵”。隋炀帝以帝王之身,喜好新声“掩抑摧藏,哀音断绝,帝悦之无己”,这从理论和审美两方面透露了个中消息。至于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在《中国诗歌原理》所言,“春秋的诗众多,而有关夏立的诗贫乏”,以四时歌验之,至少这说法不够周全。(孟光全)

西洲曲

[南朝]乐府民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扫一扫,听歌曲

从《西洲曲》看南朝民歌之特色及影响《西洲曲》代表了南朝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全诗感情细腻真挚,含蓄委婉,想象新奇丰富,比喻贴切新鲜,语言清新自然,极具艺术感染力,是古代文学教学的必讲篇目。《西洲曲》以一个江南女子的口吻,唱叹她对江北情郎的忆念相思。诗中穿插着四季景物的变化并对女子的活动、服饰、仪容的点染刻画,通过一层接续一层的情思展现出人物的心理,把无尽的相思表达得细腻缠绵而又委婉含蓄。开篇起唱即呈现出一往情深:“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梅,是两人在西洲游赏时所见之物,梅又与“媒”谐音,在这里可以双关男女和合的情事。女子回忆起在梅花开放的季节与情郎到西洲去的情景,现在梅开二度,而情郎却远隔江北。于是,她打算折梅远寄代致相思。江南的梅花开在农历的冬季,但梅花又是春天的消息,早春时节依然有梅在枝头绽放。六朝人好折梅以寄远人,象征着爱情或者友谊,如梁武帝的《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王金珠的《子夜四时歌·春歌·一》:“朱日光素水,黄华映白雪,折梅待佳人,共迎阳春雪。 ”陆凯的《赠范晔诗》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均可为证。西洲曲中的女子到西洲折取梅花寄赠江北的情郎,以期唤醒他心底的春意。西洲,是爱情的诞生地;梅花,是爱情的见证者。作者用一“忆”、一“下”,关联西洲;用一“折”、一“寄”,关联梅花,四个续接的行为,串起了女子的急切心情与一往情深。那么,这位女子生得什么模样呢?“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一个女子,穿着一件春衫,杏红色的,非常鲜丽。此诗常在暮春初夏杏子上市的季节被讲到,成熟的杏子有杏红色的,有杏黄色的,相较之下,杏红色更鲜丽可人。这位女子还有一头秀发,颜色像雏鸦的绒毛一般,乌黑润泽。这两句既写人的衣饰容貌,又关联人的心理,妙在含而不露,诗人在这里取譬眼前的自然景致传情达意。杏子和雏鸦,都是暮春的物象,以当前光景作自我写照,言外之意,转眼春光将尽。古语讲女子伤春,文士悲秋,春光最惹相思,而女子的相思在春光消逝后却不会消散,所以有了下面的一问:“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西洲既是爱情的起发之地,那么便是女子情思缠绵的所在。于是,她撑出小艇,打起双桨,经过桥头,穿越渡口,划向西洲。此后,时空就以西洲为起点,流转开来。女子在西洲流连延宕了一整天,转眼天色渐晚,但见:“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傍晚时分,女子看到的伯劳鸟亦不单纯。伯劳鸟仲夏时节开始鸣叫,喜好单栖,这个物象不仅启示了时节的变易,也暗示女子的形单影只,于是又惹一层相思。这两句以时间带动了空间的转移,写到了女子的家门口。因为乌桕树的桕脂可以洗衣,古时人家的房前屋后都会种植,所以可知女子已从西洲回来了。另外,乌桕树属乔木,古典意象中,乔木乃故乡的象征,这又是一层对离乡之人的呼唤。女子独自一人归来,走到高大的树下:“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门前树木掩映,门扇半开半合,隐隐约约闪过女子头上的翠玉金钿。这一细节的刻画,愈发增添了人物的凄美情韵。在凄凄然的等待里,相思延续到了另一个季节,于是有了女子应时的行为:“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红莲开在夏末,季节也就流转到夏末。女子日日开门盼望情郎,可总也盼不得人归,今日又是如此,在这个烦闷的季节里,只得出门劳作再致相思:“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这里的采莲,不是折花,而是采莲蓬,即莲子。莲,双关语,怜爱之意,所以莲子关联恋子。江南人家水塘多植莲,南塘当是女子日常劳作之所。秋,在此明确提示了季节的转换。时光流转到了初秋,尚有未凋落的红莲,此时,女子荡船在莲塘,莲花高过人头,人面花光相映,呈现出一片清丽幽绝的境界,女子的眼神脉脉如诉,于是我们看到她的又一层深情: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子的色调气韵,况之以渺渺秋水,其共相在一个清(青双关清)字。在女子的心底,情郎的性情亦清如秋水般叫人爱恋,以致抚弄而不忍释手,于是:“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将小小莲子揣在袖筒里珍藏起来,这里的“莲心彻底红”则是彻底地喻示了爱心的赤诚。这一节,从采莲,弄莲,怀莲,到“莲心彻底红”的表白,以莲子为核心,四层动作串起一幅最有南朝民歌情韵的段落。回转思绪,对莲子的爱护并未盼得情郎归来,女子依然处于忆念中,可是:“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从“开门郎不至”到“忆郎郎不至”的回环倾诉,正是相思愈深的表现。可知,忆郎盼归已经成为女子全部生活的精神寄托。时光流逝,早已是秋天了,鸿雁传书,原是古人的情事呀,没想到应在自己身上。鸿雁飞来,想是从江北而来,从情郎所在之地来。可没想到的是,漫天飞鸿,竟无一字书信,该多么让人伤情。但女子并未就此颓丧,而是重新提起精神,放开视野:“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她想到站得高可以看得远,于是登楼望远。青楼,是以青漆涂饰的女子的闺楼,唐以后才专指妓女的居处。又没料到的是:“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登楼眺望,望向无限的远方,可纵然百尺高楼之上,也望不见远隔江北的情郎,只是徒然地尽日伫立在栏杆之畔,望穿秋水。在无尽的遥望中,我们欣赏到一个独倚画栏美如明玉的倩影:“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又一整天过去了,天光入夜,但怀想之情依然固执不舍,于是有了女子对海天的俯仰:“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因为入睡不成,干脆卷起帘笼,向水天之外远眺,结局是天自高矣。水自绿矣,斯人终不见矣。“自”和“空”两个虚词互文,从大自然与人事不相干的角度写起,越发带出人的寂寞、失落与无奈。以自然写人事,或写自然相关人事,或写自然无关人事。这里的海水,当是江水。 《西洲曲》产生地是长江中下游,江水浩渺如海,碧海青天相对,呼应出一种迷离恍惚的朦胧境界,正好作了女子情思的绝妙背景。碧海青天之悠悠,与女子梦思怀想之悠悠,恰如李商隐说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无奈与寂寥。但这位女子能更透过一层想到:“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她以深情积极地设想江北情郎的愁思如她一样,这是我们熟悉的“诗从对面飞来”的写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郝州月,闺中只独看”和李商隐的《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一样心肠。一种相思,两地情愁,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排解,于是女子灵动地想到: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为了押韵,也为了纪念爱情的启程之地,女子顿时兴起“吹梦到西洲”的空灵意念,既出人意表又合情合理。因为两人都对西洲有向往之意, “吹梦到西洲”刚刚可以表情达意。(郁慧娟)

江 南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扫一扫,听歌曲

汉乐府民歌《江南》主题新解

汉代乐府民歌《江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成为古代文学的奇葩,也是语文教学的名篇。然而就其主题思想的研究而言,最有代表性的应是朱东润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对《江南》的解题:“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现在许多人还承袭着这种观点,事实上这里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考察,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诗歌的起句“江南可采莲”点出了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但如果仅停留在对采莲劳动这一层次的理解,那是很不够的。我们查阅文学史上有关“采莲”的诗句,会发现它的意义绝不会仅仅是一般的劳动,而往往是以“莲”喻人,用“莲花”来比喻采莲的女子,如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和明代于谦的《夏日忆西湖》“玉腕罗裙双荡桨,鸳鸯飞近采莲船”就很明显地揭示了两者的关联。之所以有这种关系,就在于民歌习惯于用谐音的传统写法, “莲”与“怜”谐音,而“怜”含有可爱的意思,自然会用美丽的莲花来比喻青春美貌的女子。

另外“莲”也与“恋”谐音,表达出思念、爱恋之意,如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借采莲这一动作巧妙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爱恋之情,所以古人云:“采莲歌里尽是相思苦。”人们以“莲花”来比喻爱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莲花并蒂相生的自然现象寄予了同命运共患难的美好爱情之理想。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是成为传唱千古的名句。

诗歌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是承接上句,对莲叶的静态描写。关键在于对“田田”一词的理解。 “田田”是一个单纯词,具有完整的意义,不能拆开来理解。关于它的含义主要有两个观点,其一以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为代表:“田田,莲叶茂密貌。”另一个是韩传达先生选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田田,荷叶挺出水面的饱满劲秀貌。”如果从爱情的角度来理解这首诗歌,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田田”一词表面上是描写荷叶的饱满秀美,实际是对青春丰腴、亭亭玉立的女子的描写,这与“荷叶挺出水面的饱满劲秀貌”相一致。这种借植物描写来比喻女子的写法,是对《诗经》所开创的民歌传统写作方法的一脉相承,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诗经·桃夭》 ,分别借对“桑叶”的鲜嫩润泽和“桃花”的光鲜耀眼来比喻年轻貌美的女子。汉代乐府民歌接受并发展了《诗经》的写作方法,时常可以发现把莲花和人相联系的诗句,如“空留此日田田叶,不见当时步步人” (欧阳修《荷花赋》 )就是明证。

诗歌后面几句反复咏唱,突出了一个“鱼”字,写出了鱼的动态,这是理解全文意思的关键所在。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鱼”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在这首诗里“鱼”是一个隐语,指代情侣。鱼本来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它在满足原始先民“食”的需要之时,也产生了与“色”相关的生产艺术活动。闻一多先生曾经在《说鱼》一文中具有说服力地提出了“鱼”具有配偶之意,我们可以在《诗经·陈风·衡门》中找到这一含义的证据:“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诗中通过反复咏唱,突出了鱼的含义,吃的是鲂鱼和鲤鱼,娶的妻子是齐国和宋国的女子,这里的鱼便是女性的隐语。

在诗歌的后面几句,我们感觉出有《诗经》的遗风,它回环反复,互文见义,同时也启迪后世民歌,在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影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是古汉语中一种“互文”的修辞手法,每句话只讲出了意思的一部分,只有把所有有关的语句综合考察,才能看出完整的意义。它真正的意思是在各种市场购买与马有关的驰骋疆场的必需品,当然它的深刻含义不仅于此。这几句诗的目的在于写木兰匆匆奔赴战场,以突出战事的紧迫。我们可以以同样的思维来理解“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几句以重词叠唱的形式,虽然是写鱼儿在莲叶间游戏穿梭的欢快情景,但明显隐含了青年男女相互嬉戏和相互追逐之意,鱼儿在莲叶间游戏穿梭得越快,实际上是青年小伙对姑娘追逐得越猛。体味着这首民歌,我们仿佛看到了姑娘小伙相互追逐的情形,仿佛听到了姑娘小伙欢快的笑声,也似乎被这种欢愉的气氛所感染。

每到采莲时节,在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都会重复演绎着无数浪漫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多情的季节,这是一块令人神往的土地。(杨再喜)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扫一扫,听歌曲

诗歌《乌衣巷》赏析

刘禹锡的《乌衣巷》雅俗共赏。诗人借凭吊东晋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对比如今的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诗的前两句都是刻画环境。“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除去两个地名,实际就写了两件事物:野草闲花和夕阳西下。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草,野草丛中开着几点零星的闲花;乌衣巷口只剩下夕阳残照,昔日的高堂华屋已荡然无存。难以相信这里曾经是车马喧阗,热闹非凡,豪族聚居的地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两句诗运实入虚,诗人想象当年在鼎盛一时的王、谢豪门之家结窝栖宿的燕子,如今飞进了寻常百姓人家那低矮的房梁。这时的燕子,自然不是晋朝时的燕子,诗人却说是“旧时燕”,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同时意味着历史的变迁何其迅速,王谢的豪奢何其短暂。虽然事实上并没有那么长命的燕子,但燕子能寻故巢是不变的习性。诗人这里不直说老屋易主,耐人寻味。《乌衣巷》包含着很深的引古鉴今的讽刺意味。想当初,东晋豪门贵族偏安一隅,竞逐奢豪,醉生梦死。如今的乌衣巷却没落荒凉,今昔盛衰对比凸显。而经过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政治上腐败堕落,与东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志在革新的刘禹锡写下《乌衣巷》一诗,无疑也是对唐代封建统治者敲响警钟。

同时,结合诗人仕途上长期被排挤、被弃置的人生遭际,以及诗人虽屡遭贬谪,身处逆境,却并不消沉气馁的倔强、爽朗的品格,我们还能体味出这首诗中所渗透的诗人对自身身世还有人生的感慨之情。写这首诗的一年之后,刘禹锡在扬州碰到白居易时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说,他被朝廷贬谪在荒远的地方,已经度过了二十三年,多少人考上进士的年代比他晚、年纪比他轻,然而他们都在政治上占据了高位,拥有了荣华富贵。所以,他心里对于那些权贵的显赫怀有一种反感、蔑视的态度。因此当他回首王、谢两大家族的烟消云散时,他也在提醒和讽刺当时那些炙手可热、得意忘形的新贵们:历史无情,人世无常,何必那么不可一世!刘禹锡也正是通过这种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成了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求得了心理上的平衡。

总之,刘禹锡的《乌衣巷》不同于一般的吊古感怀之作。这首诗暗示了时空的无限性,反衬了人生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对历史的兴亡和生活的荣华富贵都产生了一种哲学的现实关照。因此是怀古诗中的佳作,寄意深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杨笑苗)

歌曲《乌衣巷》赏析

一次,在南京诗词学会举办的读书朗诵会上,曲作者欣赏到俞律老先生吟唱的《乌衣巷》深有感触,在感动与激情的碰撞中,歌曲《乌衣巷》的旋律在作者的脑海渐渐生成。在没看到乐谱、没听到演唱之前,我估计作者要写一首具有古典吟咏式旋律的曲子,或含昆韵,或引民歌,继后却出乎我的预料,听到的是一首具有时代感,贴近当代大众欣赏习惯,旋律优美、旋法流畅的时尚歌曲。

这首歌的音乐以羽调式贯穿全曲,其调式本就有柔和典雅的内在气质,而旋律具有江南抒情的意蕴,这就是流水般的吟咏线条,音符像河沿坡地毗连成片的野花,五颜六色,或红或粉,或紫或黄,衬着碧绿的碎叶,赏心悦目,令人怜爱。乐曲间或出现的双顿音,又给我们展现了十分生动的视觉影像,踏青而至的三五少女,看着秦淮河畔的好景,自由自在地玩耍,一个女孩频频指点绽放的野花对同伴说:你看,你看,那花真美!音乐中能产生人物场景灵动的画面,是此曲带给我们的惊喜。

这首歌采用“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音乐素材集中,易唱易记,容易流传。在中间段多处出现第一段里的音乐素材,明显是作者有意的艺术安排,巧妙的构思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段是中板速度,中间段为小快板,一则明显的速度对比,使音乐又平添了些许演唱者表达的张力,在律动的对比中增加了一首小歌的魅力。中间段令人看好也是全曲最为出彩的地方,是在表现燕子“呢喃呢喃”地啁啾之后,随即展开了以“噢”字为语音的六个乐句的长腔抒情,音符亦紧亦松,旋律时高时低,恰似紫燕时而贴着水面,时而跃过堤岸;忽地穿过柳丝,忽地闪进门楣,令听者的心绪也为之随乐流动,喜从中来,目送燕子飞入百姓家。

一首好歌必须是在对原词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意蕴深厚的古典诗词尤其得深入其内核探究,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断然不行的。我以为歌曲《乌衣巷》的作者在这点上是深得堂奥的。(曹绍德)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南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扫一扫,听歌曲《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任建康府(今南京)通判时。秋日的一天,他登上建康城西的赏心亭,纵目远眺江北,引起了他的无限感慨,辛弃疾看到沦陷敌手的中原山河,他想起家乡父老在金人统治下的苦难,想起南宋朝廷的妥协政策,想起自己南渡八年来的不得重用,杀敌复国的愿望无法实现,而岁月却在无情流逝……思潮翻涌,百感交集,于是洒泪挥毫,写下了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放眼望去,一派凄清悲凉的秋景;秦淮之水注入万里长江,无语东流,越去越远,直至水天相接处,最后融入了无边的秋色里。这两句作者以雄健的笔致,沉郁的格调,描绘了一幅寥廓的“秋景图” 。上句说千里清“秋” ,后句紧接着说“秋”无际,都是讲的一个秋天。这个“秋”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在“秋”字前加了个“清”字,是“清秋”,清者,肃杀、凄凉也。这两句表面上是写秋景,实际上包含着作者的感情,里面隐含着一个“愁”字。陆机《文赋》里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辛弃疾用忧郁的笔调来写秋,写了一个“千里”还不够,又加了一个“无际”,这说明他的愁是相当深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遥岑远目”就是远目远处陡峭的小山崖。向远处看,那遥远的地方是高高低低的、像玉簪螺髻一样的山,在向自己“献愁供恨”。照理说词的顺序应当是“遥岑远目,玉簪螺髻,献愁供恨。”应该在“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就是“玉簪螺髻”,因为玉簪螺髻是更具体地描绘遥岑的。遥岑是什么样的呢?就像那个时候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形发髻。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一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但是在这里作者把“献愁供恨”放在中间,最后再用玉簪螺髻来加强遥岑。所以这样排列,除了声音上的限制外,从感情发展的逻辑上来讲也是自然的。一看到遥岑随即产生了愁恨,然后再说明遥岑像玉簪螺髻一样。词的特点就是在形象化的描写中阐发议论,也常常用具体的东西将感情形象化。但赏心亭上不赏心,美好的事物一旦映入心绪不佳的人的眼中,往往色调大变,有时甚至会倍增感伤,这是生活的哲理。“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落日楼头”,站在太阳已经落山的楼上。断鸿,失群的孤雁。鸿,就是大雁,它们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落单以后就叫做“孤鸿”或者“断鸿”,发出的叫声都是凄凉的悲鸣。江南游子,作者的自称,因为他离开故乡山东流落江南。这是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以及所处的环境。作者满怀着忧愁在“远目遥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自己该做些什么。可是自己又能做什么呢?看看自己所处的环境吧。站的地方是“落日楼头”,四周又是“断鸿声里”,一片凄凉的声音。在这落日斜照的赏心亭上,在失群孤雁的声声哀鸣里,一个客居江南的天涯游子正怆然伫立。试想,山水无情,犹且“献愁供恨” ,孤雁独飞,怎不撩人愁肠?更何况其哀鸣之声,声声入耳,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孤雁悲苦,尚可南归,而自己却已有家难归,有国难投了。

作者有满腹的愁和恨,那么他处在这样一个凄凉的环境里又能怎么办呢?词写到这里,情调显得苍凉低沉。但作者一生慷慨纵横,从不失英雄本色。所以在悲凉之余,下文便表现出了无比的激愤:“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山河破碎,政治低迷,报国无门,英雄老去。作者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现实。他曾经吴钩在手,意气风发,壮怀激烈。今天他又一次“把吴钩看了”,作者的心情该有多么的激愤啊!但现实却又是那样的无可奈何。“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登临之际,正值深秋,西风遍地,落木萧萧。作者于是想起了西晋张翰的故事。张翰字季鹰,当时在洛阳做官,心情不太舒畅,见刮起了秋风,想到家乡的鲈鱼上市了,买上一条肥的,切成片一熘,好吃极了。于是就辞官不做,回家去吃鲈鱼享清福了。其实,他并不是为了吃鲈鱼才弃官,实际上是朝廷上矛盾很多,再待下去可能会招来祸患,于是就不干了。这时辛弃疾也可能出现过隐居的念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是《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里面的故事,说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事告诉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马路上,岂止是上下床的差别。“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流年,即年华如流。就像孔子在河边上说的那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树犹如此”也用了—个典故。《世说新语·言语》中写:桓温北征,经金城,看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一层的意思是: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恐怕不能实现了。可惜,年华像流水一样在风吹雨打中消逝,真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啊!“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写到这里,辛弃疾落泪了。古人云: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英雄落泪,可见伤心至极。“精忠大义,不在岳武穆下”的辛弃疾,有心报国,无路请缨,能不潸然泪下吗? “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这是当时爱国志士的典型情态。 “诸君尚守和戎策,志士虚捐少壮年”,在统治阶级误国误民的投降路线下,爱国志士又能有什么作为呢?也只好一洒自己的英雄之泪。

这首词抒情委婉含蓄、手法多样。整首词,只有“无人会,登临意”六字是直抒胸臆,其余各处作者都是间接表达的。这首词的下篇,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典故。前两个典故,表现自己不谋私利,不求家业田产的高尚情怀,如果直接陈说,一显得语意平直,了无余味;二显得锋芒毕露。而用这两个典故,既生动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曲,又含蓄、巧妙,使人无懈可击。第三个典故更见匠心。作者用“树犹如此”来抒发自己因大志未酬、虚掷年华的郁闷悲伤,表明自己经受不了这种蹉跎岁月的消磨煎熬。作者只引用“树犹如此”四字,而将“人何以堪”省去,含蓄地表达出作者为此已哀伤到了不忍言说的地步。这一典故,把作者当时心中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含蓄深沉而又耐人寻味。(李中琴 张博洋)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扫一扫,听歌曲

李清照与《李清照》

说起古代诗词名家与南京的关系,李清照可能是最特别的一个。李清照在南京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留下了凄美的爱情故事,也留下了不朽的传世名篇。

李清照在南京时经常作诗、填词,具有南京标志的作品要数写于建炎三年(1129年)的《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其中“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传颂至今。不过,那时李清照诗词的风格有了很大变化。南渡前,她的诗词多写闺中寂寞哀怨的情怀,情调缠绵;南渡后,她胸怀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出言激愤,讽刺尖刻。由于长期的心情忧闷,李清照身患多种疾病。自丈夫赵明诚病故后,李清照流离失所,饱尝了国破家亡的凄苦滋味。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颠沛流离中去世。

建炎二年(1128年)九月,李清照的丈夫明诚被任命为建康(今南京)知府。次年三月,赵明诚被罢官后带着李清照去江西,打算在赣江一带找个住处,刚走到安徽池阳突然接到圣旨,让他去浙江湖州任知州,要他上殿面君。于是赵明诚把李清照安置在池阳暂住,独自一人去南京,不料在南京一病不起。李清照昼夜兼程赶到南京。赵明诚病情日益加重,很快就去世了,李清照殓葬了丈夫后,便“大病,仅存喘息”……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李清照痛定之余,长歌当哭,于是提笔写出了一首千古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以下简称《声声慢》),那时她约46岁。也有学者认为,《声声慢》是李清照写于晚年经历离乱之后,但到底写于何时何地,目前学界尚无定论。《声声慢》在南京广为传诵,引起了作曲家的强烈共鸣。于是,歌曲《声声慢》应运而生。说起这首歌的来历,还得从越剧《李清照》说起。

20世纪90年代末,南京市越剧团根据李清照的故事创作演出了大型越剧《李清照》。该剧用李清照的12首著名诗词串联全场,以《点绛唇》开场、《声声慢》压轴,生动讲述了李清照精彩而坎坷的一生,全面表现出李清照少女时代的天真烂漫、青年时代的甜蜜幸福、中年时代的颠沛流离、晚年时代的悲苦凄凉,讲述了她忧国忧民,倾心守护中华文物瑰宝的文人操守,被业界誉为“一首凄美的诗,一幅优美的画”。

越剧《李清照》于2000年9月在南京首演,2001年11月在广西南宁参加“第七届中国戏剧节”演出。2002年5月应中国剧协邀请,赴京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演出,同年9月专程赴台湾演出。该剧不仅受到了普通观众的欢迎,也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称赞。《中国戏剧》杂志2002年6月刊以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陶琪扮演的李清照剧照为封面,同时配发一组在京戏剧专家的评论文章。在南宁和北京演出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现场录制全剧并播出。《李清照》演出以来获得了多个重要奖项。2001年11月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获得“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奖、优秀表演奖等共21个奖项,主演陶琪也因此剧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2011年获得“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剧目奖, 2013年获得江苏省优秀剧目展演奖。

歌曲《声声慢》是越剧《李清照》的主题曲和压轴戏,该曲运用了越剧的素材,但是经过作曲家的精心构思出新之后,让人有一种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美感。这一类歌曲被业内人士称为戏歌,戏歌是歌曲大家庭中一朵充满艺术魅力的奇葩。许多听过歌曲《声声慢》的人,身心会被那令人颤悸的灵感、灵赋、灵通、灵韵笼罩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作品七组叠词,犹如珠落玉盘,然而对于作曲家而言却是个难题。面对国破、家毁、夫死的李清照,伤于人事,感于情境。作曲家用“灵”去感受李清照悲愁的心境,写出了徘徊低迷、婉转凄楚的旋律,令人“闻其声,泪相伴”。

音乐的赋陈语言,同样有着动人的魅力。“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黄昏时分,细雨飘落于梧桐,点点滴滴的声响,寓诗境于写实的画面中。作曲家在这里弱化的咏叹抒情,用写实的音乐语言,赋陈了这一让人郁愁难抑的画面。然写实的乐句,依然以“灵”贯穿,以“灵”而赋,谓之灵赋。“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作曲家用平实的交谈句式,与李清照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似乎看到了860多年前的李清照,在灯下与当代的作曲家叙说着她苦恼、惆怅、怨恨和冷寂。或许这就是一种“灵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曲的音乐结尾或如同蚕茧抽丝,绵绵不尽;或犹如袅袅炊烟,徐徐飘逸。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