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的勤奋自强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11:43:29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响青少年的勤奋自强故事

影响青少年的勤奋自强故事试读:

前言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惩恶扬善、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身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她不仅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心与主轴。所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际是进行“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她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与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弘扬也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造人类当代精神文明,推进世界伦理道德的发展与建设,树立新的荣辱观,我们编选了本丛书,本书各分册编排结构有综述,着重阐述本德目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然后,是所选取的内容集合。每个故事每条言论根据揭示德目的需要进行了再编写,力求以内容明伦理、明思想、明形象、明榜样,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中国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中,在道德规范上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道德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

美德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心灵的境界,也是一道闪烁奇特光芒的人性之光。优秀的美德故事和故事中人物的精神扣击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学习美好品德的主动性,从而教会他们如何去做一个品质高尚人的,做一个热心拥抱生活的人,做一个用爱点燃希望的人,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做一个善良而又智慧的人……

在《影响青少年的千万个美德故事》这套书中,我们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历史人物,为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方便。《影响青少年的千万个美德故事》共分三册:《影响青少年的感恩重情故事》《影响青少年的良好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的勤奋自强故事》。

本书由竭宝峰任主编,王娟、李天民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郭晓知、许梅、杨雨晶等同志。

传承中华美德,体会传统美德的魅力,感受孔融让梨的礼让、司马光砸缸的聪明才智、勾践卧薪尝胆的坚忍、祖逖闻鸡起舞的勤奋、匡衡凿壁偷光的好学、岳飞精忠报国的忠心耿耿……以此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中国的传统美德不断的继承和发扬。相信青少年朋友会喜欢这套书,并从中汲取营养。

第一章 勤奋自强

好学不倦

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孔丘,人们称他为孔子,是当时的鱼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人。孔子小的时候,家里生活比较困难,没有法子读书求学,而且那时又没有什么学校。书籍呢,也只有很少数的贵族家里才有。孔子的丰富渊博的知识,完全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

孔子学习十分勤奋,他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流传着他那“韦编三绝”的故事。

那是在孔子50多岁的时候,为了研究深奥难懂的《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我国古代具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孔子把《易经》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仔细的推敲。结果,由于看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连穿在书上的牛皮绳都给磨断了。断一次,孔子就换一次,一共换了三次,故称“韦编三绝”。孔子勤奋读书从此可见一斑。

孔子是一个知识广博的学者,他还很喜欢音乐。有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先教了孔子一支曲子,孔子学得很认真。十来天过去了,他还在反复练习这支曲子。“可以学一支新曲子了。”师襄子说。

孔子却回答:“我只是学会了曲谱,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

过了几天,师襄子又对孔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我还没有领会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孔子回答。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这一回总可以学新曲子啦,你已经理解曲子的思想感情了。”

孔子仍不同意:“我还不能通过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曲者的为人。”

经过反复琢磨,孔子终于领会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和了解了作曲者的为人。他向师襄子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师襄子听了大吃一惊,感到他对乐曲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孔子这样刻苦学习,使师襄子非常佩服。

屈原放逐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他本来是一个政治家,早年曾辅佐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晚年受坏人谗言陷害,被革职流放到沅湘流域(今湖南省境内)。他就是在这个时期内才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的。

屈原被放逐以后,楚国的命运也同诗人一样不幸,外有强敌,内有权奸,危在旦夕。屈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被外人恣意践踏,心中万分悲愤,却又无能为力。他一心想使楚国强大,别人却攻击他自高自大,瞧不起楚怀王。他痛恨那些玩弄权势的奸臣,偏偏又是坏人得志,忠良惨遭陷害。他被逼得走投无路,就发愤写作,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怀着满腔的积愤,写出了大量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中他的代表作《离骚》,就是他在流放期间带病写成的。

屈原被流放之时,已年近五十,身体非常不好。但他为了真实地了解人民的疾苦,体察大众的痛苦生活,还经常不辞劳苦,拖着多病虚弱的身体,到处走访。他痛心地看到,昔日美丽富饶的山河,如今已变得支离破碎,到处是兵荒马乱,到处是哀号连天,他不禁忧心憔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上天,仰天叹息。

从外地考察回来,屈原的心中充满了悲愤,加之在外地奔波劳累,没有好好地休息过一次,一时竟病倒了。屈原虽然身体躺在床上,心里却在构思着一部长篇巨制。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已经绵绵地下了好几天的时间,这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个极好的触发灵感的时机。屈原挣扎着勉强支起了上身,又伸出了颤颤巍巍的手,开始一笔一画地写起来:被关在笼子里的是美丽的凤凰,家鸡和鹭鸶反倒得意地飞翔。宝玉和顽石混杂在一起,毫无区别地予以等价相量。

屈原好不容易才把这几行字写完,还没等他放下笔,就觉得头脑一阵发晕,昏厥了过去。

夜已经很深了。窗外瑟瑟的秋风吹进屋来,使人感到阵阵的寒意。这时,昏睡了很久的屈原才慢慢地苏醒过来。他揉了揉眼睛,发现窗户已经被风给吹开了,于是就想下床去关上窗户。可他哪里还有什么力气!他举起手无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他清楚地意识到,属于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可他的写作计划还没有完成,他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他不能就这样躺下去!他必须站起来,站起来!他试了好几次,最后,他咬着牙,忍着剧痛,终于站了起来。他慢慢地移到桌前,坐下来,重新拿起笔,又写起来:我不妨把方的东西改为圆的,可是合理的法则却不能远离。如果把原有的善良本质也抛弃,正派的人们将认为可鄙。这好比工匠的规画和绳墨应该明确牢记,我们过去的法度也同样不容改易。

在写作的过程中,屈原有好几次都差点又昏过去,可他努力坚持着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紧握着笔,继续往下写。鸡叫了,天亮了,小油灯里的油也快燃尽了,可屈原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写啊,写啊: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的那天就是我的生辰。……有一批糊涂的小人们会苟且偷安,他们的道路暧昧而又狭隘。……我知道耿直不能讨好,但我却忍耐着痛苦不肯抛弃。“路漫漫其修远兮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他的长篇巨制《离骚》,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他自己,却抱石饮恨,自投在汨罗江里。

书外功夫

在两千四百多年以前,也就是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在我国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医学家——扁鹊。

扁鹊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有许多动人的医疗故事。

有一次,他和他的两个徒弟路过虢国。恰好虢国的太子“死”了。京城里闹闹嚷嚷,有的人在祈祷,有的人忙着奔丧。

扁鹊找到了太子的属官中庶子,详细地询问了太子发病的情况和“死亡”的时间,便自我推荐说:“我觉得太子还可以活过来。”

中庶子说:“你这话说得太离奇了吧!死了的人怎么还能复活呢?这恐怕连一两岁的小孩子也是不会相信的。”

扁鹊说:“既然您不相信,那就让事实说话吧——请您向国君报告一下,就说有一个名叫扁鹊的人,能救太子的命。现在正等候在宫门外,听候国君的吩咐。”

中庶子既然不相信这话,自然也就不愿意为他报告。后来,经过扁鹊的再三说服,中庶子才把扁鹊的话报告了国君。国君听说扁鹊能把死去的太子治活,赶忙跑来迎接说:“扁鹊先生,我私下听到您的声誉很久了,只是没缘会见您;先生路过我这小国,幸亏您主动来看望,这实在是我的幸运!有先生您,就有我儿的活命,没有您,就只有……”

话没说完,已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了。

经过扁鹊的诊断,认为是“尸厥症”,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休克”或“假死”。扁鹊师徒三人,赶快抢救。不一会儿,太子果然“活”了,接着又进行热敷,还让他吃了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这以后,天下人都知道了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听了,却实事求是地说:“我怎么能把死人治活呢!太子的这种病,只是表面静如死状,实际并没真死;我只是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把他从垂死中挽救过来罢了。”

又有一次,扁鹊经过蔡国。蔡国的国君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招待他。不料,他见到桓公就说:“您有病了。现在还在肤浅的部位。如不赶快治疗,会向严重的方向发展。”

桓公说:“我没病。”

扁鹊听了这话就走开了。扁鹊走后,桓公对他左右的大臣们说:“当医生的就是见钱眼开,想要靠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博取名利。”

过了五天,扁鹊又来见国君,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血脉里了,如不治疗,还会往深处发展。”

桓公又说:“我没病。”脸上显示出很不高兴的样子。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来了,说:“你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如不赶快治疗,还会更严重。”

国君连理也没理他,扁鹊只好又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来了,他看了看桓公的脸色,扭头就往回走。这一走,国君却慌了神了,赶忙叫人问扁鹊是怎么回事。扁鹊说:“国君的病已经发展到骨髓里,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果然没过几天,蔡桓公便呜呼哀哉了。

这样的医疗故事还有很多,是一时说不完的。

扁鹊在祖国医学上的巨大贡献,首先是确立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 “望”,就是观病人的气色,看病人的舌苔;“闻”,就是听病人的呼吸和说话声音;“问”,就是问病人的发病经过,自我感觉;“切”,就是按脉搏,诊断心、肝、肺、胃、脾、肾等处有什么毛病。他所总结的这些诊断技术,已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至今还被采用。此外,他还注意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会运用汤药之外的针灸、石砭、热敷、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不给“信巫不信医”,不给“骄恣不论于理”等人治病的“六不治”之说。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

说到这里,人们自然要问:扁鹊的医疗技术水平为什么会这样高明呢?

这要从他的过去说起。

原来,扁鹊并不是这位名医的本名。他本来叫秦越人,家住在鄚州。年轻的时候,他在老家开了一个小小客店。客店里住着一位穷苦的民间医生。这位民间医生,复姓长桑,人们就尊称他长桑君。他究竟叫什么名字,现在已无法知道了。

长桑君为老百姓治病,非常耐心,每天早出晚归,在这个小小客店里一住就是十多年。

秦越人见长桑君那么大的年纪,无儿无女,出门在外,辛辛苦苦,成天为百姓们消灾治病,非常佩服他的高尚人格和医疗技术,在生活上也自然就对这位清贫的老医生进行多方照顾,并表示要向他学医。

这位老医生呢,看到年轻的店主人为人正派,品质好,也就特别愿意把自己的医疗技术传授给他。教的愿教,学的愿学。老医生一有空就教给秦越人看病技术,例如怎样切脉诊断,怎样开方配药,怎样针灸,怎样按摩,怎样热敷,等等。最后,把多年积累起来的验方、秘诀,也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秦越人。

在长桑君的亲自指导下,秦越人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成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医生。

秦越人为百姓治病,曾经到过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他和他的几个徒弟,如子阳、子豹等,一方面为人们治病,一方面学习民间医疗技术。像前面曾提到的针灸、石砭、热敷、按摩等,有的是长桑君从民间学来后传给他的,有的是他自己从民间学习到并加以充实提高的。

由于他的医术高明,又热心于给人们治病,所以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崇敬和热爱。人们把他比作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于是“扁鹊先生”的称呼便传开了。他的本来姓名,人们反倒陌生了。

红日烛光

春秋时候,有一天,晋国的国君晋平公差人去把师旷找了来。这师旷是一位盲乐师,虽然双目失明,但仍酷爱学习,他的音乐造诣很深,在治学方面也很有见地。

晋平公见面就问:“我今年都七十岁了,要想再学习,恐怕时间已经太晚了吧?”师旷随口答道:“既然时间晚了,那就快把蜡烛点起来如何?”

晋平公以为师旷在说笑话,便道:“大胆!我是在和你商讨正经事情,你却如此不严肃!臣子怎么能和君主随便开玩笑呢?”

师旷听了忙说:“请您息怒!我一个瞎眼之臣怎么敢和君主开玩笑呢?我曾听人家说过这样的话:少年时代勤奋好学,恰如朝日喷薄而出,前程无量;壮年时代开始学习,正好像红日当空,同样能有所作为;如果到了暮年,还能下决心学习,那就犹如傍晚点上蜡烛照明,蜡烛的光辉虽然微弱,比不上太阳那么光华灿烂,但有这点小小的烛光,总比摸黑行走要好得多吧!”

晋平公听了,不禁连声称道:“高见!高见!你说得太好了!”

蒲草编书

“蒲草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书?不仅今人没有见过,就是在很早的古代也是没有的,这是西汉时一位法学家的“发明创造”。

这位法学家名叫路温舒。他年幼时是个放羊娃。有一天,他放羊回家,赶着羊群,还背了一大捆蒲草。邻居们见了有些不解,便问:“割这许多蒲草干啥?”

路温舒答道:“编书。”

原来,路温舒因家里供不起他上学,只好当了牧童,但是他对读书识字很感兴趣,白天放牧,晚上就想尽办法求人教几个字。渐渐地识字多了,读书的劲头也越来越大。他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那该多好啊!可是他自己没有书,也没钱买。

这一天,他在池塘边放羊,忽然看见塘里长着一丛蒲草,又宽又长,不禁眼前一亮:这蒲草多像从前抄书用的竹简呀!哈,这下有门儿啦!他兴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背回来。

回家后,他就开始“编”他的书了:先将蒲草切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用线绳联结起来,再向别人借来了书,抄写在上面。从此他也有自己的书了,放羊时就可以随身带上阅读。

他的“蒲草书”读了一册又一册,学识长进很快。由于他读的书里不少是法律书,因此他在法学方面有了一些造诣。后来,他又在监狱里谋了个小差事,乘此机会,他潜心钻研法学著作,对当时的律令理解得很透彻。

路温舒精研法令,又目睹监狱里的黑暗现实,所以对法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曾经上书汉宣帝,要求改革法律制度,主张“崇仁义,省刑罚”,“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提出一些正确的主张,做了不少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成为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法学家。

勤奋成圣

张仲景,名机,东汉医学家,南阳涅阳(今河南省镇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后因瘟疫流行,他辞官从医,一生为民医病,深受老百姓爱戴。他死后,人们尊称他为“医圣”,在南阳城东关修起一座医圣祠纪念他。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他的故事。

张仲景年轻的时候,就勤奋好学,立志做一代名医。一天,邻村一位农民得了伤寒病,请张仲景前去医治,经过两天用药治疗,病情丝毫不见好转。张仲景正束手无策,碰巧同乡名医张伯祖出外看病回来,张仲景便前去请教。他向张伯祖说了病人情况后,两人一块前去给病人诊治,经过用药,患者很快好了。张仲景看了,心里赞叹不已,便问:“伯父的医道真高,从哪里学来的?”张伯祖听了,笑笑说:“我行医这么多年,也没什么经验可说,但是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医生,必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恍然大悟。于是拜张伯祖为师,精心钻研医学。

从此以后,师徒两人白天一起为群众治病,夜晚张伯祖向张仲景传授医术。

寒暑往来,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张仲景在老师指导下,读完了《内经》、《难经》、《胎庐药录》等书籍。平时,处处留心观察,搜集了许多民间治病的验方。张伯祖看张仲景这样勤奋好学,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便把自己的所有本事都传授给他。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仲景的医术终于出了名,找他治病的人越来越多,名声传遍了千里百乡。

有一年夏天,张仲景到桐柏山区采药,路过山脚下一个村子时,听到阵阵哭声。一打听,原来这个村子里正闹瘟疫,还死了不少人。有一户人家,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得了瘟疫,百药无效,奄奄一息,母亲抱着儿子,哭成了泪人儿。只听有人说:“多好个后生,怕是没指望了。”又一个人说:“要是南阳那个张仲景来咱这里,孩子就有救了。”

这时,张仲景听了,便走进屋说:“老妈妈,不要哭了,让我给弟弟治治病,行么?”老两口见走进一个眉目清秀、堂堂正正的青年人,便马上起身让座。张仲景给病人诊了脉,又摸摸肚子,沉思了片刻,对病人的母亲说:“老妈妈,你儿子得的是伤寒症。因耽误了,病已入内,我给开点药吃吃还会好的。”老两口听了,连声说好。张仲景给病人开了药方,经过两天精心治疗,病人很快就好了。

村里人听说来了名医,纷纷前来找他给病人治病,张仲景便在村子里住下来,很快把全村子里的病人都治好了。当人们知道他就是张仲景时,个个赞不绝口。

张仲景在年轻的时候,医学上就有了名望,但他仍然勤奋好学,从不满足,只要听说哪个郎中医术高明,不管距离多远,定要登门求救。

这一年,张仲景的弟弟要出门做生意,临行前他对哥哥说:“我这次要出远门,你给我看看,日后有没有大症候。”

哥哥给弟弟抚了抚脉,说:“哟,明年只怕你要长个瘩背疮!”

弟弟惊讶道:“哎呀!常听你说,疮怕有名,病怕无名。长个瘩背疮,我眼看不见,手摸不着,怎么治呀?”

张仲景说:“不要怕,我给你开个药方,到时候,服了这一副药,把疮挪到屁股的软肉上好了。那时,谁识得是瘩背疮,就叫谁医治,定是名医,疮治好后,要记着给我来个信儿,以便我登门拜访。”

张仲景的弟弟做生意来到湖北襄阳。第二年的一天突然觉得脊背疼痛,他知道疮要发了,忙照哥哥开的处方,抓副药吃了。不几日,果然从屁股上生了疮。他求遍襄阳郎中,这个说是疖子,那个说是毒疮,都不识得。后来,同济药堂有个名医“王神仙”,看后笑了笑说:“这原是瘩背疮!”当下就开了草药,贴了膏药,不多久,疮就好了。他忙给哥哥写了封信。

张仲景接到书信,知道弟弟在襄阳遇上了名医,一定有高明的医术值得学习。张仲景求教心切,哪还顾得长途跋涉之苦,当天就准备盘费,打点行装,奔襄阳而来。

一天清早,襄阳同济药堂的大门前,站着一位身背行李、手拿雨伞的青年后生。他向药店掌柜央求说:“我从外地来,生活没有着落,请收下我当个伙计吧!”王神仙见这小伙子年轻利落,询问一番之后,高兴地说:“好!就收下你,你帮我制药吧。”这个后生就是张仲景。他一心一意学习医术,生怕别人知道他的大名,把他当客待,故意不讲自己的真姓名。

张仲景就在同济药堂住下来,当了伙计。王神仙见他炮制药材熟练内行,干得又快又好,十分看重,不久,就提拔他当了司药。张仲景抓药空闲时,便说“我也学学”,也去给病人抚脉看病。凡吃过他的药的人,都说他的方子灵验,药到病除,大伙称他是二先生。王神仙看这后生有两下子,更加器重,就让他当了自己的帮手。从此,张仲景处处留心,王神仙在药性、医理以及抚脉、开方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他都一一记在心中,写在本上,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仔细琢磨研究,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医术。

有一天,一个老汉匆匆来到药店,说他儿子病得厉害,把王神仙请去了。

约摸半个时辰,老人来药店取药。张仲景见药单上有藤黄五钱,知道病人肚里有虫。停了一会儿,王神仙回来了。他刚要到后院歇息,张仲景却拦着说:“先生稍等一等,看那老人还来不来请。”

王神仙问道:“药一吃病就好了,怎么还要来请?”

张仲景说:“恕学生直言。用藤黄杀虫,一般需一两的剂量。先生只开五钱,但愿能把虫杀死。万一杀不死,返醒过来会更凶,再用药也不灵了,只怕还有性命危险哩!”

话音刚落地,那老汉急急忙忙地跑来了:“王先生,你快去看看吧,这一会儿孩子疼得更厉害了!”

王神仙一听,头上直冒冷汗,张仲景说:“不管是吉是凶,学生情愿替先生走一趟。”

这时候,病人正疼得在地上打滚。张仲景问问病情,又进行诊断,确认是没被毒死的一条大虫在作怪。只见他不慌不忙,掏出银针,把病人衣服扒开,摸准位置,刺了进去。

这一刺可把人吓坏了,只听病人惨叫一声,昏了过去。张仲景望望老汉惊慌的神色,笑呵呵地说:“别怕,别怕,刺中了虫头,它还要挣扎几下。过一会儿就好了!”说话之间,病人呻吟两声,醒了过来。

张仲景又开付泄药,让病人吃下。顷刻,一条尺把长的大虫被排泄出来,病人完全好了。

王神仙知道后,又惊又喜,问道:“二先生,你到底是什么人?”张仲景说:“我姓张名机,字仲景,到这里拜师学艺来啦。”

王神仙说:“哎哟哟,原来是南阳张仲景啊!什么拜师学艺,可不敢当!”立刻设宴款待。

后来,张仲景回到南阳,两人还不断来往,成了很好的朋友。

张仲景中年时候,医道更加高明,治好了无数疑难之症,于是名声大振,人称“医圣”。

张仲景有一位好友叫宁远,在郡府里当书办。一天闲暇无事,到仲景家中下棋闲聊。谈话间,张仲景忽然望着宁远脸上的气色,半晌不说话。宁远惊问其故,张仲景为他仔细诊了脉息,然后说:“你患了消渴之症,现在初发,不易觉察;三月之后,头痛不眠,尿量增频,谓之上消;六月之后,饥渴难忍,小便浓稠,谓之中消;一年之后,背发疽疮而死,谓之下消。现在幸亏发现得早,还可以医治。”于是就为他开了一个药方。

宁远从张仲景家中告辞出来,大笑不止,心中想道:“人人都说医生善于大惊小怪,故弄玄虚,想不到仲景也学会了这一套。我哪里有什么消渴之症!我且不吃他的药,等将来无病时,来给他开个大玩笑。”于是便将药单扯碎,顺风撒掉了。

三个月之后,宁远虽然感到有些头痛失眠,尿量增多,但他仍不在意。六个月后,病势就来得厉害了,每日饥渴难当,并且小便浓稠。宁远这才慌了手脚,急忙去拜望张仲景。仲景见状,长叹一声说:“病已进入中消,毒已入内,气血全消,非人力所能挽回了,还是早日准备后事吧!”

宁远凄凄惶惶回到家中,心中好不愁闷,心想:“反正六个月后难免一死,不如出门去游名山大川,倒也优哉游哉,赚得半年快活。况且听说茅山有一道士,医术神通,只是不肯轻易给人看病,我顺便去寻访他,或者可以得救。”于是他就到郡府辞去了职务,回家变卖了田产,独自往深山之中去了。

非止一日,来到茅山清玄观,宁远换上了童仆的衣服,进观拜谒老道士,说他情愿出家,侍奉道长。道士见他一片诚意,便留在身边侍奉香火。两个月后,道士见宁远举止稳重,言语不俗,便追问他从何而来,宁远才把实话告诉了道士。道士点着头说:“世间哪有医不得的病!”诊脉之后,微微笑道:“你所患的乃是消渴之症,现在已经将要进入下消,我也无药给你治病了,你可以下山买好梨数担,每天吃一颗,产梨的季节过去了,还可以取干梨泡汤喝,连梨渣一起吃掉,或许还有救。”

一年之后,宁远回到郡府,前去拜见张仲景。仲景一见宁远不仅照样活着,而且气色极好,脉息和平,甚至还年轻了许多,不由大吃一惊,说:“宁远,你一定是遇到了神人了!”宁远把这一年的经过告诉了仲景,仲景感叹不已,说:“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啊,我自以为我的医道已经达到了顶峰,现在看来差得太远了!”说罢便焚香朝茅山拜了三拜,然后对家人说:“我要前往茅山,然后遍游天下,寻师求学,三年后回来。”

后来,张仲景果然医术更加高深,成为东汉著名的医学家,著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给祖国医学宝库增添了珍宝。

隔篱偷学

东汉时期,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镇上贴出了一张私人告示,旁边围了许多人在观看。告示上写道:今有本镇少年者一名,名贾逵,字景伯,年方十五。因求教者甚多,故愿公开授课。即日起,有意者可于本镇学堂报名。明日即行授课。

第二天,离开课的时间还早呢,学堂里里外外就已经挤满了人。有的人稍微来晚了一点,一看,挤得一点缝都没有了,干脆就让孩子骑到自己的肩上。大家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吵个不休。

有人说:“嗯,15岁,还是个毛孩子呢,能讲书,了不起啊,了不起啊!”

也有人说:“哼,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也想讲课?我才不信呢!”又有人说:“唉,信与不信,自己听他讲讲不就知道了吗?”

正说着,前面的人群突然拥挤起来。大家一边嚷着“来啦来啦”,一边自学堂门口闪出一条道来。这时,只见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手拿课本,信步走上讲台。看模样,他确实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可看举止,他却又落落大方,完全像个大人;再听他讲课,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声音清脆悦耳,又抑扬顿挫,真是棒极了!大家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偌大的一个学堂里,就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可是,大家哪里知道,十年前,也就是在这个学堂,他还有过一段“隔篱偷学”的故事呢。

原来,贾逵从小就聪颖过人,深得家人和邻里的喜爱。他有个姐姐,以贤惠而闻名乡里。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因操持家务,抽不出时间来照料他,就把他交给了他的姐姐。姐姐为了让他听话,就经常给他讲一些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听。那时候,他只有三岁多一点,姐姐还以为他听不懂呢,可没想到,他不仅睁着大眼睛,听得极有兴趣,而且听完一个故事之后,还吵着要姐姐接着再讲一个。可姐姐哪有那么多的故事可讲呢?渐渐地,故事讲完了。姐姐又不识字,不能自己看书多读点故事来讲给他听。想让他上学吧,他又只有五岁,还没到上学的年龄,看着他渴望的大眼睛在盯着自己,姐姐心里真不是滋味。怎么办呢?

有一天,姐姐带着他在自家的庭院里玩耍。正玩得起兴的时候,姐姐忽然听到隔壁学堂里有个老先生正在给学生们讲课,正好讲的是自己上次没有给小弟弟讲完的那则故事。姐姐想:“正好,我也甭讲了,干脆带他一起去听得了。”于是,姐姐就带着贾逵悄悄地溜到学堂旁边,听老先生讲故事。学堂和院子之间有道篱笆墙,贾逵太矮,姐姐怕他听不清,就抱起他,站在篱墙旁边听。时间长了,姐姐的手抱酸了,几次都想把贾逵放下来,好让自己歇一会儿,可一看到贾逵手紧紧地抓着篱笆、使劲向前伸着脑袋侧耳倾听的模样,又于心不忍。总算是听完了这堂课,贾逵高兴地笑了,姐姐看见贾逵高兴的样子,忘了刚才的疲劳,也不觉跟着笑了。

以后,每到上课时间,姐姐就抱着贾逵站在篱笆旁边,听老先生讲课。渐渐地,贾逵长大了,姐姐也抱不动他了,他就自己拿了板凳站在上面听。有时候天气不好,碰上刮风下雨什么的,他也从不间断。夏天,烈日炎炎,他顶着酷暑听课,热得汗水直流;冬天,大雪纷飞,他冒着严寒听课,冻得手脚发麻,姐姐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几次要拉他回屋暖和暖和,他说什么都不肯,有时还为此生气而不理姐姐呢。偶尔他生病卧床不起,自己实在不能去听了,就让姐姐代他去听,听完后回来再讲给他听。他听得那样认真,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就这样,贾逵坚持不懈地听课,等长到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对于一些名篇名著,比如说什么《左传》呀,什么《四书》呀,什么《五经》呀,他都达到能够熟练背诵的程度。

有一天,贾逵坐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下,一边背诵着《五经》中的内容,一边用树枝在地上写着。这时村里有个比较有学问的老学究正好路过,他看见这个孩子在背书,就悄悄地走到贾逵的背后,一边听他背,一边看他写。等他背完时,老学究发现他一个字也没有念错,一个字也没有写错,连忙称赞道:“好,好!嗯,不错,不错!不过,好孩子,我可从来没有见过你上学呀。你是怎么学会了这么多的东西呢?”

贾逵抬头看了看老学究,顽皮地笑了笑,说:“我呀,是让我的姐姐抱着我,站在学堂外面‘隔篱偷学’学来的。”

不久,贾逵“隔篱偷学”的故事便在乡里传开了,许多人都慕名前来求教。由于来的人太多,他的家里也装不了,他的姐姐就想了个主意,让他公开授课。于是,年仅十五岁的小贾逵也就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小先生”。

后来,贾逵仍然很刻苦地学习,终于成为东汉时期有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

戒酒游学

东汉末年,豺狼当道,虎豹专权,朝廷内外一派腐败,国家四分五裂,战争连年,灾荒不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在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一带,有一个穷孩子,名叫邴原,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所以他长到11岁的时候,还没有读过书。那一年,正好他的父亲又死了,从此,他就更无依无靠了。

在离邴原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学堂。有一天早晨,邴原背着一个打猪草的萝篼往村外走,正好路过那个小学堂。这时,小学堂里面传来一阵琅琅的读书声。邴原觉得挺好奇,就停下脚来,悄悄地溜到学堂门口,从门缝向里瞧。他看见里面有许多比他还小的孩子,坐在课桌后面,很认真地大声朗读课文呢。邴原亮晶晶的大眼睛里充满了羡慕的目光。他是多么地渴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坐在学堂里读书啊!可是,他一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和一贫如洗的家境,心里难受极了,竟伤心地哭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惊动了学堂里的老师。老师以为外面出了什么事,就赶紧跑出来。看到这个情景,老师很奇怪,这个小孩子怎么会在这里哭呢?于是,老师就亲切地问邴原:“孩子,你为什么哭啊?”

邴原用手揉了揉眼睛,止住了哭声,回答说:“大人们都说,失去父母、无依无靠的孩子容易伤怨,家里贫穷缺衣少穿的人就更容易感到心里难受。我看到在学堂里读书的孩子,都是父母健在。他们既不孤独悲伤,又可以读书写字。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呀!可低头看看自己,什么也不如他们,心里越想越难受,忍不住就哭起来了。”

老师听了邴原的叙述之后,很同情他的处境,同时,心里也觉得这个小孩子很聪明,于是就对邴原说:“孩子,别再伤心了。你如果想念书的话,就到这个学堂里来吧。”

邴原听了之后,却为难地说:“可是我没有钱交学费呀。”

老师笑了笑,对邴原说:“好孩子,你若是真有志气,我愿意白教你,不收你一文钱的学费。”

邴原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生怕自己听错了,便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老师,说:“真的?”“真的!”

从此,邴原进了学堂,和其他小孩子一起学习。由于他读书非常刻苦用功,又肯听老师的话,所以他只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就能够熟练地背诵《孝经》和《论语》这两部书了。

邴原在学堂里虽然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是他自己认为,书本上的知识还是很有限的,他想到外地去游学,以开阔他的视野。等他长大成人后,他就收拾好行李,告别了老师和朋友,准备远行了。邴原是个很会喝酒的人,临行前,他担心自己因饮酒而误了学业,特地下了决心要戒酒。在游学途中,他自己背着沉重的书箱,徒步行走在山涧草丛里。他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到处寻师访友。在陈留,他拜韩子助为师;到了汝南,他又和孟博交上了朋友;在颍川,他向陈仲弓请教;在涿郡,他和卢子干在一起讨论,从而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由于邴原勤于修身养性,对人非常和善,既尊重老人,又爱护幼者,所以他深受人们的尊敬。每次到一个地方,大家总喜欢和他呆在一起。碰上什么高兴的事,就请他一起吃饭。古时男人一般都会饮酒,席间,大家也给他斟上了酒,请他喝。看着大家热情的样子,又闻着醇厚的酒香,邴原真有点忍不住要喝了。可他一想到自己当初立下的志愿,立刻又清醒过来,所以他每次都借口说自己不会饮酒而婉言谢绝了人家的好意。时间长了,大家都以为邴原真的不会喝酒。邴原在外面共呆了八九年的时间,始终滴酒未沾。最后,当邴原要离开朋友们,准备返回自己家乡的时候,大家又备了一桌饭菜为他饯行。为了尊重他,按照惯例,饭桌上没有准备酒。可这一次,等大家都到齐了,邴原却一反常态,当着大家的面说:“我本来是一个很能喝酒的人,但我担心饮酒会分心思,从而荒废了我的学业,所以临出走前我曾下决心戒了酒。今天我学业已成,而且明天就要离开大家,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了。我很感谢大家这些年来对我的照顾,并且临别之际还特意为我饯行,我很高兴!因此,今天我要和大家共饮,以示谢意!”

于是,邴原取了酒,和大家一起举杯互相祝贺了一番。

回到家乡后,邴原招收了几百门徒,整日讲述礼乐,吟咏诗书。后来,在这些门徒中,出了几十个有名望的人。

创制历法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国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原籍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县),因为战乱,祖上迁居到了江南。祖冲之刻苦钻研一生,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为人类的科学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这里,我们只谈谈他创制《大明历》的故事。

在祖冲之生活的时代,已经出现了相当进步的历法。古人按照日月运行的规律,把第一次月圆到第二次月圆之间规定为一个月。这样,每个月为29天多一点,12个月为一年。这就是阴历。人们也观测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并将地球绕太阳一周定为一年。这就是阳历。阴阳历相比较,阳历一年的天数比阴历多11天还有零。这个怎么办?古人就想出了个“闰月”法,以便把这两种运算历法的天数统一起来。古人用“十九年七闰”,就是说,在19年中安排上7个闰年,每平年为12个月,每闰年为13个月。祖冲之“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通过细密的测量、观察、推算和研究,发现古人的这种办法还只是大致准确,这里面有着二万八千四百二十九分之一的差距。因此,他把19年7闰改为391年中有144个闰年。此外,他还进行了“交点月”方面的研究,为准确地推算日食、月食的发生时间创造了条件。将“岁差”应用到历法中去,也是他的首创。

祖冲之经过多年阅读、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方面的资料,经过多次的科学实验,终于制成《大明历》。那是在公元462年,祖冲之才33岁。

当祖冲之将这项重大科研成果奉献给国家的时候,却遭到权臣戴法兴等人的反对。为此,他写了一篇驳斥文章。在那篇文章中,他详述了自己研究历法的经过。我们看看他写的这部分内容,对于有志于科学工作的人,是会有启发的。他在那篇文章里说:

我这个人愚笨迟钝,但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天文、历算方面。我翻阅了古今文献,广泛搜集众人不易获得的资料,对于唐尧、夏禹、周代、汉代的历法,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我用尽了各种运算方法,分辨了各种数据,如《九章》中对球体的运算就有错误,但汉代的科学家张衡没有发现它,还是依照旧说;汉代的铜斛上刻着铭文,那是刘歆搞的,数据完全错了。这些都是历算家们的大缺点。《乾象历》和《景初历》的朔望日周期,在观测上虽然准确,但是在运算上错误很多,这又是历算家的大错误。到了东汉的郑玄,三国的阚泽、王藩,魏、晋时代的刘徽,这些人都精通多种学科,但在历法计算上也往往出现疏忽和差错。我抽出一些空暇时间,一一校正了他们的谬误;我自信证据确凿,计算也较精密;这就是我敢于相信自己的结论,而不凭空盲信古人的原因。

我研究了当代人何承天创制的《元嘉历》,那上面规定的冬至和夏至,都比实际的天象早;闰月也提前了一个月;金、木、水、火、土,这五星的运行会合周期,也有四十天的差错;在推算月亮运行时,凭空增加了一项“速度差”,但有些必要数据却反而没有。这些都是以前的历法上有差错,在我的新历法中得以纠正的地方。

我所创制的《大明历》,既系统地清理了历法发展的源流,又去粗存精,使得天象的观测符合了日月运行的实际情况。可是有人对此不仅不加肯定,反而进行讥笑诋毁,这不是很可惜吗!看看戴法兴的六条议论,都是一些不得要领的空话,请让我逐条阐述自己的理由。

戴法兴被祖冲之驳得理屈词穷。大臣们怕得罪戴法兴,都附和他,只有巢尚之一个人站在祖冲之一边。巢尚之核对了过去几年发生的四次月食,证明用祖冲之的方法来计算,都是准确的,而用戴法兴的方法来计算,出入都很大。他坚决主张采用祖冲之的《大明历》。争论继续了将近两年,宋孝武帝才决定下一年颁行《大明历》,不料他这一年死了,事情就被搁置起来。后来朝代也换了,祖冲之也死了。经他的儿子祖烜一再上书请求,直到公元510年,梁武帝萧衍才正式下令采用《大明历》。这时候,祖冲之已经死去十年了。

笃学不娶

在南朝梁代东莞(今属山东)莒镇旁的一个小山村里,一天天刚蒙蒙亮,村东头一间破旧的房屋的门“吱”的一声开了,打里面出来了一个人。只见这人中等身材,衣着朴素,年纪约摸二十岁左右,一张略带稚气的脸上,长着一对深邃的大眼睛。他出得门来,放下手中提着的两个装满书籍的担子,又回到门口,向屋里看了看:屋里已是空空如也。他想着自己就要离开这间已经生活了整整二十年的小屋,内心里一阵悲伤,忍不住长叹一声。然后,他锁上门,毅然回转身,挑起担子,踏上了通往村外的大路……

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要离家?他要到什么地方去?

原来,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文心雕龙》一书的作者刘勰。

刘勰,字彦和,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那个时候,腐败的朝廷为了保持自己奢侈的生活,竟不顾人民的死活,随意增加税收,苛捐杂赋多如牛毛。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老百姓妻离子散,四处逃荒。刘勰的父母身体多病,干不了地里的活计,又不能带着年幼的刘勰外出讨饭,竟被活活地饿死了。父母死了之后,刘勰失去了依靠,他每天只有靠邻舍的救济过活。后来,刘勰长大了,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七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自立了。他每天早晨很早就到山上去打柴,然后再背到镇上去卖,换取微薄的收入来勉强维持生活。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小刘勰慢慢地长大了,长高了。

十岁那年,有一次,刘勰同往常一样,从山上打了柴,背着往镇上走。路过街道旁的学堂时,正好从里面传来了一阵朗朗的读书者,这声音一下子就把刘勰给吸引住了。他悄悄地走到学堂门前,侧耳倾听,一直到下课才走开。卖完柴,在回家的路上,刘勰一边走一边想:“我正愁没钱上学读书呢!这下可好,既可以学习,又不耽误做事。”从此,刘勰不管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每天都去听课,从不间断。

由于刘勰刻苦努力地学习,他长到16岁的时候,就以学识渊博而闻名乡里。加上他本人干活又勤快,更是深得邻舍的称赞。古时候男子16岁时就要把头发扎起来,谓之“束冠”,表示已经成人了。成人以后,按照一般的习惯就要结婚,即所谓成家立业。刘勰虽然没有父母,家境贫寒,但是凭他的人品,凭他的勤快,要想娶一个媳妇还是不成问题的。可刘勰却并不这样想。

刘勰有个邻居,对刘勰很关怀,总是帮这帮那,极为热情。刘勰父母去世后,生活很艰苦,多亏这位邻居照顾,才使得他没有和父母一样被饿死。刘勰对这个邻居非常感激,自己长大以后,也经常帮邻居干些粗活重活;邻居家里偶尔有了什么好吃的,也都要分些给刘勰吃。刘勰把邻居当父母,邻居把刘勰当儿子,两家人亲如一家人。邻居有一个女儿,比刘勰只小一岁,和刘勰从小青梅竹马,一起玩耍,一起长大,两人感情也颇深。刘勰成年以后,邻居曾多次暗示愿意把女儿嫁给刘勰,但是古代男女授受不亲,一般都须男方主动到女方家里去求婚,所以邻居的意思就是要刘勰赶快来求婚。刘勰是个聪明的小伙子,这点意思岂能弄不明白?可他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如果结了婚,那么他就必须真正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老人,媳妇,孩子。一大堆的家务活等着他干不说,整个家庭的生活就必须全靠他一个人来负担。这样,他只能整天整月整年地忙碌奔波,以求得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如果这样,他哪还有功夫来看书呢?他的著书立说的愿望不就成了泡影吗?不,不,不能这样!

没办法,刘勰只能装作什么也不懂的样子,仍和以前一样,不停地干活,看书,看书,干活。过了一段时间,邻居看到刘勰还没来求婚,也猜出了他的意思,就没有再强求。

谢绝了这一家,又来了那一家。随着年龄的增大,村里给刘勰说媒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乎踏破了他家的门槛。不管刘勰怎么婉言推辞,大家都不相信这么能干、有学识的小伙子会一辈子不娶媳妇。对于这些热心人,刘勰无可奈何,只能报之以苦笑。

20岁的时候,刘勰为了表示自己笃学不娶的决心,收拾好了行李,离开了自己的家,搬到了附近的一个庙里,与和尚住在一起。一方面帮和尚干些事,另一方面利用庙里的清静环境拼命读书。这样坚持了十几年,读了大量的书,使他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特别是对佛教经典和文学理论很有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著作中,体系最完整、结构最严密的巨著——《文心雕龙》就是他研究成果的代表作。在历史上,这本书被称为艺苑之秘宝,影响很大。许多人对他的治学精神更是推崇,清代黄叔琳说:《文心雕龙》在于一个“心”字,如果能像刘勰那样用心读书和钻研,文章一定写得很好。

狱中学书

提到读书,大家就很自然地想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或者想到家里安静的小屋,干净的小书桌,几个小朋友一起复习功课。可是,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却是一个阴冷的监狱里学习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汉宣帝时代。当时有一位很受人尊敬的官吏,叫黄霸。一次,有一个叫夏侯胜的官员因为讲了汉武帝的缺点,被汉宣帝抓了起来。黄霸因受株连也被抓进了监狱,和夏侯胜关在一起。

黄霸平时工作忙,学习时间不多。现在关在监狱里整天没事干,觉得时间白白浪费了太可惜。他知道夏侯胜是研究《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的专家,便对夏侯胜说:“夏侯胜先生,平时我就很敬佩你,可惜没有时间向你请教。现在,我想趁坐牢的时间向你学习,不知你肯不肯收下我这个学生?”

自从被抓进监狱以后,夏侯胜天天为自己和黄霸将可能被杀头而担忧和苦闷。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候,黄霸还有心思学《尚书》。“黄先生,你太客气了。只是这监狱……”夏侯胜感慨地回答。

黄霸笑了一下说:“监狱里条件是差,可是,如果把宝贵的时间放过去了,不是很可惜吗?”“黄先生,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我们两人说不定哪一天就要被拉去杀头,还学习《尚书》干什么?”夏侯胜苦笑着说。

黄霸听了夏侯胜的话,心情也很沉重。他庄重地说:“早上学到了大道理,就是晚上死了,也是心甘情愿的啊!”

黄霸的话是那么坚定,态度是那么诚恳,夏侯胜深受感到,答应了他的要求。

从此,不管是白天还是黑衣,不管是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黄霸都坚持跟着夏侯胜学习。有时他听夏侯胜讲解,有时自己背诵,有时两个人讨论。三年的监狱生活,黄霸不但没有消沉下去,反而学到了许多知识。

放羊读书

西汉宣帝时,临淮郡(今江苏省盱眙一带)有一位很能干的太守,他的名字叫路温舒。他一生担任过许多职务,都很有成绩,也比较了解人民的疾苦,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路温舒所以能干,是和他不怕困难、肯动脑筋、坚持学习分不开的。

路温舒的父亲是一个看守大门的人,收入很少。穷苦的生活使路温舒从小就失去读书的机会。他每天一早就要赶着羊群去放牧。

一天,路温舒赶着羊群上山吃草。羊儿在欢快地戏耍,路温舒躺在草地上,望着蔚蓝的天空在沉思。周围是这样安静,他忽然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学习环境啊。“对,从明天起就利用放羊的时间读书!”想到这里,他高兴得跳了起来,愉快地哼起了牧羊曲。

可是,到什么地方才能弄到书呢?年幼的路温舒又发愁了。那时候还没有纸,书是抄写在竹片或绸子上的,价格很贵,买是买不起的。自己抄吧,又到哪里去找竹子和绸子呢?路温舒沿着池塘边走边想,越想越急,他气呼呼地拣起一块小石头,使劲地向池塘扔去。池塘里的蒲叶被小石头打得摇来晃去,路温舒看见心头一喜:“这又宽又长的蒲叶多像那些抄书的竹简呀!不也可以用来抄书吗?”这时,父亲以前对他讲过的孙敬把柳木削成片子用来抄书的故事,又再现在他眼前。他劲头就更大了,很快就割了一大捆蒲叶。回到家里,他把蒲叶切成大小一样的叶片,再在叶片边上锥两个小孔,用绳子串起来,抄书的本子就做好了。想到自己很快就可以抄书、读书了,他兴奋得一夜未睡。第二天,他向别人借来了书,认真地抄写起来。

从此,路温舒晚上在家抄书,白天带着自己抄写的蒲叶书一边放羊一边读。他抄了一册又一册,读了一本又一本,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终于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三年见师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叫郑玄。他年轻时,因为家里生活不宽裕,没念几年书,便被迫辍学在家。后来他当了个收税的小官吏,郑玄渴望读书,不愿做官。有几次,他鼓起勇气向父亲提出要求:“爸爸,请你允许我再去读书吧!”

结果呢,郑玄每次提出要求,都遭到父亲的斥责。但他并不灰心,仍千方百计地争取上学。父亲拗不过他,只好把他送到京城的太学里读书。学业结束后,他又到处拜师求学。郑玄曾拜当时有名的学者张恭祖为老师,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听说陕西有个马融(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很有学问时,他又不远千里地来到陕西拜马融为老师。

马融的架子很大,谁要想成为他的学生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最后通过博士卢植的介绍,马融才同意收郑玄为学生。

马融有400多名学生,平时能够进到马融屋子里去听课的只有50多人,然后再由这些弟子去传授给其他学生。郑玄在马融那里学了快三年,一次也没见到过马融。但郑玄没有一句怨言,他学习仍旧是那样认真。他在马融家旁边盖了一间小屋子,住在里面一边埋头学习,一边等待机会求见马融。他的数学成绩很好,但他一点也不骄傲,而是随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在见到老师时问个明白。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马融和他的学生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难题,算了很久也算不好。卢植也只算出了三道题,还有五道题算不出来,他就向马融推荐:“郑玄的数学很好。”“那就让他来试试吧!”马融说。

郑玄等了三年,终于见到了老师。他算出了全部难题,并向马融请教了那些记录下来的疑难问题。马融看到郑玄既虚心又肯动筋,赞不绝口地对卢植说:“我和你都不如郑玄呀!”

书店览书

东汉时期,在京城洛阳的一些书店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位青年人站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书。书店的主人有时斜着眼看他,表示看不起这个穷书生;有时叽叽咕咕地讲几句难听的话讽刺他。但是,这位青年只顾读书,根本不去理睬他们。这个青年人就是王充,他后来成为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王充是今浙江省上虞人。他6岁开始识字,8岁到学堂读书。他学习十分用心,成绩非常优秀,因此,被保送到京城洛阳的太学继续深造。太学里的老师是当时非常有名气的班彪。许多人羡慕王充,王充自己也觉得很幸运。

不久,王充发现老师讲课中有些问题。他是个追求真理的人,不满足于太学里学到的知识,决心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真理。

他想找一些书来读,可又没有钱买书。洛阳城里有几家书店,允许买书的人阅读挑选。王充想出了个好办法:“我可以只阅读不购买,书店不就变成了读书的地方了吗?”从此,他每天一早就到书店等候,店门一开,他总是第一个“顾客”。

然而,书店到底和图书馆不一样,书店里既没有桌子也没有凳子,王充每天只能站着看书。古时候的书是竹片子做的,两手捧着它可吃力哩!看的时间长了,两腿两臂就会又酸又疼。但是,王充却十分珍惜时间,他不肯休息,只稍微活动一下手脚,就又坚持着看下去,中午只简单吃一点干粮,便又一直读到傍晚书店关门。

一年四季,不管是晴天雨天,王充一直这样苦读不懈,洛阳书店的书几乎全被他读遍了。他读书很专心,又比较聪明,凡是看过的书,他差不多都能背下来。王充就是利用这种办法博览了群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读书百遍

三国时期,有个著名学者叫董遇。

董遇小时候,家乡连年遭受战争,董遇的哥哥只好带着他远离家乡,投靠朋友。

在朋友那里,董遇兄弟俩为了维持生活,每天天刚亮,就上山砍柴,然后卖柴买粮,糊口度日。但是,这样的艰苦生活并没有使董遇放弃学习。他每次上山也好,换米也好,都要带上书本,利用空隙时间朗读课文。别看小董遇讲话口齿不流利,读起书来可顺口哩。可是他的哥哥不仅自己不喜欢读书,还常常讥笑小董遇,说什么:“看你这么用功,以后想当个大文人吗?”又说什么:“书读得再多,肚皮也饱不了。”董遇听了,只当没听到一样,照样专心致志地读书。

董遇经过长期的攻读,对《老子》(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春秋晚期哲学家老子著)这本书很有研究。一天,有一个人向他请教。董遇问他:“这本书你读过几遍了?”

那人回答道:“一遍还未读完,实在太难懂了。”“我劝你将这本书读一百遍后再说。”董遇说。

这位青年人听了很失望。董遇又解释说:“根据我的经验,每本书读上百遍,就能懂得意思了。”“哪有那么多时间啊!”“为什么不利用‘三余’呢?”“什么叫‘三余’?”

董遇答道:“‘三余’就是指三种空闲的时间,即冬天农闲时间,晚上空闲时间,雨天不干活也是空闲时间。

智勇双全

东吴孙权手下有一员智勇双全、数立战功的大将,名叫吕蒙。

吕蒙出身穷苦,小时候没有上过学。孙权觉得吕蒙没有文化是个很大的缺陷。他劝吕蒙说:“你是个领兵的大将,应该多读些书,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吕蒙为难地说:“军中事情多得办不完,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呢?”

孙权摇摇头说:“我难道是要你成为经学博士吗?我只是希望你能了解一些历史知识。你说你的事情多,难道会比我的事情还多吗?过去打仗时,我就是手不释卷,读过许多书。现在我仍坚持每天看书,我觉得读书很有好处。”接着孙权又向吕蒙讲了孔子好学不倦、东汉刘秀在战斗中还忙于学习以及曹操老了仍然好学的故事。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很受教育。他立定志向,发愤学习。虽然他每天要处理许多事,还要练兵,但他总是挤时间读书。他读的书非常多,而且读得很认真,还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许多学者都比不上他。

有一回,吴国另一名将鲁肃到陆口去上任,经过吕蒙驻防的地方,却没有去看他。因为在鲁肃印象里,吕蒙是个大老粗,他有些瞧不起吕蒙。有人劝鲁肃说:“吕将军现在读了很多书,跟过去大不一样啦!你应该去看看他。”鲁肃听了,将信将疑,决定去看个究竟。

第二天,鲁肃登门拜访吕蒙。在喝酒的时候,吕蒙帮鲁肃想了五条防备关羽的计策,鲁肃非常佩服。他走到吕蒙身边拍拍吕蒙的肩膀说:“老弟,我以为你只有武功,今天看来,你的学识非常渊博,已是文武双全,再不是过去的阿蒙了!”

铁杵磨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一生写过许多壮丽诗篇。他写的诗流传中外,大家都很喜欢读,人们尊敬地称他为“诗仙”。

可是,李白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有一段时间,李白曾在今四川省眉州象耳山读书。因那里的生活比较艰苦,李白想放弃学习回家去。当他走到山下一条小溪边时,看到一个老婆婆正在溪边的石头上磨铁杵。李白见了很奇怪,便问道:“老婆婆,你磨这根铁杵做什么用呀?”“我要把它磨成针!”老婆婆边磨边答道。

老婆婆的回答使李白又惊又愧。惊的是,这么粗的铁杵,要磨到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啊!愧的是,自己竟没有老婆婆那样顽强的毅力。老婆婆的行动启发教育了他:学习也像磨铁杵一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于是,他告辞了老婆婆返回山里,决心学习老婆婆“磨铁杵”的精神,继续读书。

那条小溪被后人称做“磨针溪”。

遮窗夜读

北魏时,有个人叫祖莹。他的父亲是做官的,家里生活条件比较好,父母对他也比较溺爱。

祖莹8岁那年进了国家办的学校读书。他学习特别用功,常常拿起书来就不愿意放下。父母亲见他整天看书,担心他把身体搞坏,给他规定了读书时间,并派仆人看着他,到了晚上,又把家里的灯都熄掉。妈妈以为这样一来,小祖莹就可以早点睡觉了。

可是,她哪里知道,小祖莹每天晚上仍然读书到深夜呢。原来,小祖莹每天晚上等大家都睡熟时,就用棉被把窗户遮挡得严严实实,又重新把灯点着,然后坐下来读书。

祖莹读书非常用心,记忆力也特别好,许多课文都能背下来,学习成绩优异。有次,学校里的张天龙老师给学生讲《尚书》。张老师讲过以后,选定祖莹为主讲人,第二天给同学们做示范讲解。这天晚上,祖莹认真地做着准备,不知不觉天已大亮。这时,学校里的学生都到齐了,正等着祖莹去给大家讲课。祖莹匆匆忙忙拿了一本书就走,他到了讲台上把书往桌上一放,可是一看,糟糕!他正要讲的《尚书》没有带,却慌忙错拿了一本《曲礼》(记春秋前后贵族饮食、起居、丧葬等各种礼制的书)。怎么办呢?张老师是很严厉的,祖莹无法回去换书。他镇静了一下,把《曲礼》放在桌子上,不慌不忙地诵讲了《尚书》三篇,讲得既流畅又熟练,一个字也没有漏掉。

祖莹课讲完后,老师表扬他,同学们羡慕他。可是,他们又哪里知道,祖莹的成绩是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刻苦学习才取得的啊。

写穿木盘

在书店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唐朝书法家怀素的草书碑帖。怀素自幼就出家当了和尚,在经禅之余,经常练习毛笔字,经过一番苦练,终于练出了一手好字。

但是,怀素认为自己见识还太浅,他听说邬彤的字写得很好,就去拜邬彤为老师。邬彤很认真地教他写字的笔法,还向他仔细地介绍了王献之和张旭的书法特点。怀素听课时思想非常集中,总是一边听课一边思考。有次,邬彤讲完后,见怀素还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就问他听懂了没有。连问了几声,怀素才从沉思中猛地惊醒过来,一迭声地答应:“懂了,懂了!”

学习书法,最主要的在于多练。为了练字,怀素在寺庙的墙壁上,在自己的衣服、家具用品上都写满了字。后来,又在荒地上种了一万多棵芭蕉树。芭蕉树的叶子又宽又滑,怀素就在芭蕉叶子上练字。这一万多棵芭蕉树的叶子,该要写多少字啊!

冬天到了,芭蕉叶子也没有了,怎么办?怀素又想出了好办法。他请木匠做了一个木盘,漆上浅色的漆,就在木盘上练字。写满了,擦去再写。写了擦,擦了写,漆磨光了再漆,最后木盘竟被磨穿了。接着,他又漆了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练字。过了一段时间,这块木板也被他写穿了。

韩建苦学

唐朝末年,有一个地方官,名叫韩建。因为他出身贫苦,从小没有念过书,因此,虽然当了官,却看不懂公文,往往公文来了,还要叫别人读给他听。为此他很苦恼,晚上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有一天,韩建把一位有文化的老朋友请来,对他说:“我想了一个认字的办法,你愿意帮忙吗?”

那个朋友说:“你把办法告诉我,只要能用得上,我一定尽力。”

韩建说:“请你在我日常所用的东西上,都写上各自的名称,好让我随时随地都可以认字。”

那个朋友觉得这个办法的确很好,就在韩建的书桌上写个“桌”字,在床头旁写个“床”字,在碗底下写个“碗”字,在笔上写个“笔”字……从此,韩建每天坚持认字,慢慢地他就可以读一些通俗的书了,公文来了也不用别人读了。

但是,韩建并不满足,他希望认得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一天,他看到了一本类似字典的工具书,就问别人这本书有什么用处。当别人告诉他,有这本书的帮助,就可以认得更多的难字,并懂得这些字的解释时,他非常高兴。在别人的帮助下,他学会了查字典。以后在学习中,每遇到生字他就查字典,既认识了字也知道了它是什么意思。

天才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韩建由于好学不倦,不仅能看懂公文,而且能够看懂一些难懂的历史书籍了。

做工学画

五代时期,在今浙江省天台县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钟隐。

钟隐从小就很有头脑。他不愿虚度光阴,讨厌那官场上庸俗无聊之事,便在旷野山林间盖了间茅草房,经常住在那里。每当他在林子里散步,看到那盛开的野花,听着那百鸟欢叫,就感到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往往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把鲜花和百鸟描绘下来。他每日都在画画,从中感到有无限的乐趣。他擅长画花竹、禽鸟,特别是鹞子、白头翁、斑鸠等,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当时,有一位名叫郭乾晖的将军,也爱好画画,他画的鹞鹰非常好,很有名气。但是,这位郭乾晖将军却非常保守,不愿意把画画的技巧传授给别人,他连一个学生也不肯收。

钟隐看过郭乾晖的画,觉得比自己高明,心里十分敬佩。但怎样才能把郭乾晖的本领学到手呢?他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

一天,钟隐听说郭乾晖家里要雇个佣人。他想,郭乾晖并不认识自己,可以改名换姓,到郭乾晖家里去当佣人,借机接近郭乾晖。

钟隐做了郭家的佣人以后,干活非常卖力,对郭乾晖的照顾也十分殷勤。只要郭乾晖画画,他就在旁边磨墨拿纸,这使他有机会察看郭乾晖是怎样画鸟的。日子长了,郭乾晖在构图、用笔、着色方面的特点,钟隐都基本上掌握了。

一天,钟隐见四下没人,就在墙上画了一只鹞子。他正在画,被别人看到了。那个人见钟隐也会画鸟,觉得奇怪,就去告诉郭乾晖。郭乾晖听说后,跑来见了画在墙上的鹞子,不由大吃一惊。心想,一个初学画的人决不会画得这么好。这幅画中的鹞子有些像他的画,又有些像另一个画家的画。这另一个画家是谁呢?他仔细一想,啊,可能是钟隐。想到这里,郭乾晖问道:“您大概是钟隐吧?”

钟隐看瞒不住了,就坦白地向郭乾晖说:“是的,我就是钟隐。我很仰慕你,为了向你学习,我情愿当你的佣人。”

郭乾晖听了钟隐的话非常感动。他觉得钟隐已经是一个有名气的画家,还能不怕吃苦受辱,甘当佣人,虚心求学,真是个有志气、有前途的青年,便破例地收下了钟隐这个学生。

边干边学

五代末年、宋朝初年,有一位著名的木工师傅,他的名字叫喻皓。

喻皓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就学木工,没有念过什么书,文化水平是不高的。但是,他一生却设计和建造了许多重大的建筑物,不少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光辉杰作。

喻皓是怎样学会设计的呢?他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

北宋统一中国后,喻皓从杭州来到了北宋京城开封。开封城里有一座唐朝时建造的相国寺,这里是一个十分热闹的地方。每次逢集,买书画的、玩杂耍的、唱小曲的,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样的地方,初到开封的喻皓,当然也想去看一看。可是,他一到相国寺,就完全被相国寺的门楼吸引住,忘记了游玩。原来,相国寺门楼上的飞檐构造特殊,是相国寺的十绝之一,这引起了喻皓的极大兴趣。打这以后,只要有空,他就往相国寺跑,站在相国寺门楼下,仔细地研究。站累了,他就坐在台阶上看;仰得脖子酸了,他又躺在地上,全神贯注地盯着门楼上的飞檐,一边看一边画图。回到家里,他又用零星木头仿造相国寺门楼模型。

喻皓不但注意学习他人的经验,而且注重调查研究。每次设计之前,他都到施工现场去认真观察,并对周围环境和历史作一番调查,以保证建筑立于可靠的基础之上。有一次,宋朝政府交给喻皓一个重大任务——在开封设计建造一座11层的开宝寺塔。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建筑工程。喻皓像往常一样,先做了一个模型,放在桌上,让朋友们提出修改意见。他还到建塔的地方做了详细调查,根据建塔处四周没有高山,以及开封一年四季又常刮西北风等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他在设计塔身时,有意让塔身向西北方向倾斜一点。当时一些无知的官员指责喻皓把塔造斜了。喻皓把原因告诉了人们,并预言,在西北风吹袭下,100年左右塔身会垂直于地面,塔的寿命约有700年之久。后来的事实证明,喻皓的设计是正确的。

断齑划粥

我们为了颂扬人们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常常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来表达。这句话出自何处呢?这句话是出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没有办法生活下去,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到一朱姓家里。范仲淹从小就生活在受欺压、受凌辱的环境里。但是,他不甘寄人篱下,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23岁那一年,他不远千里来到了当时著名的南都(今河南省商丘)学舍求学。

在南都学舍学习期间,范仲淹深知学习之不易,因而一心一意攻读。他生活极其俭朴,每天只吃稀粥,冬天时,将稀粥冻成块,吃时切一、二块。每天吃稀粥,当然是很艰苦的,但他坚持这样做,为的是磨炼自己的刻苦精神,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不让吃饭占去太多的时间。

范仲淹这种艰苦生活,感动了他的同学们。其中有一个同学是南都留守(地方官)的儿子,非常同情范仲淹的生活,回去告诉了他的父亲,并从他家里拿了一些上等饭菜送给范仲淹。范仲淹开始不肯收,后来,实在推辞不下,才勉强收下,但他却一直没有吃它。几天以后,南都留守的儿子看见这些食物都腐烂了,就问他:“我父亲听说你生活艰苦,特地要我把这些饭菜送给你,而你却不肯吃,难道我们这样做得罪了你吗?”范仲淹答道:“对你和你父亲的深情厚谊,我是非常感激的。只是我吃惯了稀粥,要是现在吃得太好了,怕以后就吃不进稀粥了。”

范仲淹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他在南都学舍如饥似渴地昼夜苦学,每当困倦时,他就用冷水洗脸,清醒清醒头脑,又继续读书。据说,整整五年时间,他都是和衣而睡的。

由于范仲淹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读书废寝

古时候有一个人,为了读书,竟几年不上床睡觉,这个人就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邵雍。

邵雍,从小就是一个刻苦用功、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他学习起来有一股子争分夺秒的劲头。冬天气候寒冷,他舍不得花时间去生炉子;夏天暑气烤人,他为了不分散注意力,竟连扇子都不扇。白天,吃饭就是他的休息时间;晚上,他夜以继日地苦攻苦读。困了,就伏在桌子上睡一会,醒了再读,竟有几年不上床睡觉了。

有一年,邵雍居住的共城(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来了一个名叫李之才的县官。李之才是位《易经》专家,很有学问,为人也很坦率。他听说邵雍刻苦好学,曾到邵雍家拜访。邵雍也很敬佩李之才,当时就拜李之才为老师。从那以后,邵雍学习更加刻苦,又有三年时间没有上床好好睡过觉。《易经》是我国古代儒家重要经典之一,邵雍对《易经》非常爱好。在李之才的指导下,他认真钻研《易经》。为了熟读《易经》,他把《易经》抄写出来,贴在房间的墙壁上,抬头就能看到,每天都要背诵几十遍。

后来,李之才调到河南做官。邵雍也把家搬离共城,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南省洛阳市。刚到洛阳,他的生活很困难,住的是透风漏雨的茅草房,每天还要砍柴烧饭,侍奉父母。但是,尽管生活这样艰苦,邵雍却能继续从师学习、研究,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哲学家。他一生不愿做官,但他的学术成就以及治学态度,影响却是很大的。

书巢苦读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不仅喜欢写诗,还注意总结历史经验。

陆游非常尊敬他的祖父陆佃。陆佃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常常映着月光读书。这件事给了陆游很大的教育。他以祖父为榜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掌握了十分丰富的知识。他买了许多书,加上祖父留下的,他的房间里到处放的都是书了。他给这间屋子起了个名字叫“书巢”,天天在“书巢”中刻苦地读书学习。

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来看望他,陆游请他去看看“书巢”。听到“书巢”这个名称,朋友很惊奇地问:“你为什么给书房起这样一个名字呢?”陆游笑了笑说:“您到我房间里看看就明白了。我的房间里,柜子内、桌子上、枕头下都摆满了书。四下环顾,看到的都是书。我这个人,饮食起居、生病忧愤时都离不开书。有时我想走动走动,但是那些多的书把我包围起来,就像巢里许多干枯的树枝绊住了手脚一样,使我行动不得。”

说完,陆游就让客人进屋看看。一进门,就被一堆书挡住了去路,客人不知从哪里进入。好不容易进去了,东转西转,又不知道从哪里出去了。客人哈哈大笑地说:“这真像个巢,真像个巢啊!”

千里学医

朱震亨是今浙江省义乌人,因为他医术高明,为人看病又认真负责,大家都很尊敬他,称他为“丹溪翁”。但是,朱震亨原来却不是学医的。他也像当时许多读书人一样,读的是经书,为的是应考做官。他的老师是有名的学者许文懿。

许文懿身患慢性病,经过多年治疗都没能治好。一天,许文懿对朱震亨说:“我的病如果没有精于医术的人治疗,恐怕难以治好。你是很聪明的,愿不愿意去学医呢?”

朱震亨过去因为母亲经常生病,曾自学过一些医学常识,对医学也有一定兴趣。现在听了老师的建议,便毅然决定不去做官而改学医。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把过去为准备赶考而写下的文章统统烧掉了。

朱震亨虚心地向本地一些医生学习,不分昼夜地钻研当时流传的一些处方。可是,实践使他认识到,不求甚解地死搬过去的处方来治今天的病,效果是不好的,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医学原理,只有掌握了医学原理,才能得心应手地为病人治病。为此,他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求访名师。他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访到名师。在回义乌途经武林时,有人告诉他有一个罗知悌先生医术很高,不过罗先生性情非常怪癖,自以为有本事而不愿意传授给别人。

朱震亨好不容易寻找到一位名医,心里非常高兴,他马上去拜见罗知悌。可是,去了好几次,罗知悌都不愿见他。朱震亨不但不灰心,反而更加恳切地去求见罗知悌。他的一片诚心终于感动了罗知悌,他收下了朱震亨,并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全部传给了朱震亨。

朱震亨从罗知悌那里回到家乡,把老师许文懿的老毛病治好了。几年后,他已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医生了。但他并不自满,而是进一步研究各家医学经验,创造了一套新的医学理论。

放牛听书

王冕是元朝著名的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爱国诗人。

王冕是浙江诸暨人,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不能上学读书,七、八岁时就帮助父亲干活。不论刮风下雨,他都要起早摸黑地牵着牛到地边沟旁放牧。

可是,王冕是多么希望读书,又是多么羡慕那些能上学的小孩子啊。每当他放牛经过学堂门口时,常常被那琅琅的读书声吸引住。可是,想想还要放牛,他又失望地走开了。

后来,王冕想出了一个放牛听书的办法。每次放牛时,他就把牛绳子接得长长的拴在木桩上,让牛自己吃草,自己则悄悄地扒在学堂的窗台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他既用功,记忆力又好,往往听说就可以背诵下来。

有天下午,王冕听课入迷了,完全忘记放在野地里的牛。等到老师讲完课,学生哄的一声冲出书屋时,他才知道天已不早,慌忙跑到草地上去找牛,可是,牛不见了。王冕十分不安地回到家里,父亲怒容满面地在门口等着他。原来牛已经自己跑回家,王冕才松了一口气。还有一次,王冕正在听课,牛又跑了,还踩坏了人家田里的禾苗。那块地的主人牵着牛找到王冕的父亲。当然,王冕又少不了挨父亲的一顿揍。可是,过后王冕又仍然去听书。慈祥的母亲心疼孩子,就对父亲说:“算了吧,孩子这样痴心着迷地想读书,就由他去听书吧!”

父亲虽然也希望孩子能上学读书,可是生活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最后只得把王冕送到一个寺庙里去帮工。王冕白天帮和尚干活,晚上等和尚们睡着了,他就偷偷地跑到佛殿上,坐在泥菩萨的膝盖上,借着长明灯的亮光读书,经常一读就读到天亮。佛殿里有许多泥菩萨,面目形状十分凶恶可怕,年幼的王冕一点也不害怕,就好像根本没有看到那些泥菩萨一样。

王冕勤奋好学的事,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地传开了。有一个叫韩明善的著名学者听到后很惊异,就把王冕收为学生。

牛棚上学

吴昂,明朝浙江海盐人,他从小聪慧好学。他听说海宁县有一位祝先生很有学问,便决定到海宁县去,拜祝先生为师。

一天,吴昂身穿粗布衣,脚踏草鞋,背着书箱,步行来到了海宁县。见到祝先生以后,他很恭敬地说:“我才疏学浅,听说先生很有学问,特地来拜见你,请你收我做一名学生。”

祝先生回答说:“哎呀,你来晚了。房间都被学生住满,没有合适的地方安排给你住了。如真的要留下,那还有一间牛棚是空着的,你愿意在那儿住吗?”

吴昂本来就是一个穷孩子,吃苦他是不怕的。听说祝先生肯收他为学生,便高兴地连声答道:“行,行,我住在什么地方都可以。”

祝先生听到吴昂的回答非常高兴,觉得这是一个好学的学生。他马上叫家里的佣人去把牛棚打扫一下。吴昂也脱下自己的外衣,和佣人一起打扫起来。从此,吴昂就住在牛棚里读书。

转眼,冬天到了。有钱人家的学生,穿的是绸缎面子的丝绵袍,吴昂的棉袄却破得絮都露了出来。在那寒风凛冽的严冬,吴昂衣着单薄地坐在牛棚里读书,浑身冻得直哆嗦。可是,吴昂并没有被寒冷吓住,为着暖和身体,他常在棚内活动活动,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春节到了,学生们都放假回家过年。吴昂回到家里,喝完了除夕酒,放完了辞岁鞭炮,便又步行回到祝先生家的牛棚里读书。年初一早上,祝先生看到吴昂来向他拜年,不禁大吃一惊,忙问:“你怎么今天就来了?”

吴昂回答说:“您对我关怀备至,我非常感动,我应该抓紧时间,加倍努力学习。”

自此以后,吴昂更加努力发愤,日日夜夜地刻苦读书。

檐下听书

明朝中期,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有一个名叫周安的人,他刻苦自学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周安出身很穷,他原来并不姓周,因从小卖给周家当仆人,就改姓周。周安这个名字,就是主人给他起的。

周安每天要从早到晚地伺候周家的少爷穿衣、打水、端饭、送茶……少爷读书的时候,周安还要陪候在旁。这位周少爷是一个好吃懒做、贪玩厌学的花花公子,他虽然身在书房,心却在想着吃喝玩乐,老师讲什么他根本听不进去。而在旁边陪候的周安,却很爱学习。老师给少爷讲课的时候,他站在书房外面,精心地听老师讲课。为了学到知识,周安不顾腰酸腿痛,他以惊人的毅力,天天坚持站在那里旁听,学习进步很快。

几年以后,周少爷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蠢材,而周安却成了一个有知识的人。

映月夜读

南北朝时期,在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出了一个有名的孝子。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悲恸欲绝,竟趴在坟上连哭了三天三夜,差点昏死过去。当他的家人扶他起来时,才发现他的眼睛都哭出血了。为了表示自己对死去的母亲的尊重,他不吃荤腥,吃菜不吃菜心,只吃老叶。他不仅只对自己的母亲表现出“孝”,而且几乎是对所有的长者都如此。在他给皇太子当老师的时候,偶尔乘车外出,只要路上一碰到长者,他都要亲自下车,让长者上车,自己则跟在车后步行。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李泌”。这个“李泌”就是江泌。

江泌,字士清。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又多病,几乎无力维持这个家。小江泌很懂事,很小就开始帮助父母干家务活。等长大了一些,到了上学的年龄,邻居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而他却只能站在自家的窗前看着人家欢笑,偷偷地抹着眼泪。他的父母看见他这样,心里非常难受,心想让他也去读书,可是又没有钱。他们为此而经常叹息。小江泌看出了父母的心思,就故意装出高兴的样子,对父母说:“爹、娘,你们不要为我担心什么,我自己会想办法读书的。”可是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我该怎么办呢?”他想。

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依旧背着那个破旧的箱子出门上街,一边吆喝着“补鞋喽!补鞋喽”,一边往前走。当他来到学堂门口时,恰好里面有个老师在讲课。那抑扬顿挫的悦耳的读书声立刻吸引住了他。他屏住呼吸,立在门外,一直听到老师把这堂课讲完才走开。从此以后,每到上课时间,他必在门外偷听;到后来,他干脆就把修鞋箱摆在学堂门外,一边补鞋,一边听课,这样既不妨碍赚钱,又可以保证学习,真是两全其美。可是光听不行呀,自己不亲自读读书怎么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呢?白天补鞋听课,没有时间,只能利用晚上。但是家里又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到了中秋佳节。这天夜里,月亮大如圆盘,月光清澈如水。江泌陪着父母在院中赏月。闲谈之中,他忽然发现院中一棵大树的影子非常清晰地印在地上,甚至连枝丫树叶都看得很清楚。他看着树影渐渐地就出了神,连坐在一旁的父母叫他也没有听见。看着看着,他突然灵机一动,就连忙跑进屋子里,拿了本书出来,往眼前一放。嘿,真清楚!他高兴极了,也顾不得理会旁边的父母,自个儿就坐在板凳上读起来。一页,又是一页……

以后,江泌就天天盼着出月亮,因为有了月亮他就可以读书了。每当明月当空的时候,总可以在江家小院中看到他捧书夜读的情景。有时候,读着读着,月亮就悄悄地爬到屋子那边去了。屋子挡住了月光,又看不清字迹了。没办法,他只好搬来梯子,爬上房,坐在屋顶上,继续读书。偶尔白天干活实在太累了,晚上在屋顶上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一不注意就从屋顶上摔下来。他到好,也不生气。因为一跤虽然摔痛了屁股,可也把他的瞌睡给摔跑了。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又爬上屋顶,继续看起来,直到月儿完全躲进了云层里,不再出来……

靠着这样的苦学,江泌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博才多识的学者。

在宋朝,也有一个“映月”读书的人,他就是著名诗人陆游的祖父陆佃。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和江泌一样,他小时候家里也很穷,没有钱读书,就只好借人家的书来读。他白天出外干活赚钱,抽不出时间来读书,只剩下晚上有些空。可他又没有钱去买油来点灯,只好学着江泌的办法来“映月”夜读。通过夜读,他学到了许多东西,扩大了知识范围。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决定去拜访名师。有一次,他为了拜访远在金陵的王安石,他从自己的家乡绍兴出发,脚穿草鞋,长途跋涉,走了上千里的路程,才到了目的地。

由于陆佃勤学苦练,博览群书,所以他的知识非常丰富。他上京师考试时,考官将考试题目一道紧接着一道地发给考生,别的考生都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他却从容不迫,稳如泰山,在考卷上对答如流,结果被取为进士。他精通三礼、名数之说,曾受到宋神宗的称赞,被提拔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到徽宗即位,陆佃先被召为礼部侍郎,后又升为吏部尚书。

陆佃一生虽然大多数时间在官场中度过,但仍坚持写作,著书242卷,如《埤雅》、《礼泉》、《春秋后传》等,皆传于世。

出语惊人

杜甫,字子美。他出生在巩县(今河南巩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晋代的著名学者、军事家杜预是他的远祖,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杜甫自幼聪慧勤学。他七岁时就能做诗,咏了一篇“凤凰诗”,一鸣惊人。九岁的时候,就能挥动毛笔,把自己的得意诗作写给大人们看。到了十四五岁,他一方面像一个小牛犊那样天真活泼,一天光爬树也要爬十几回,另一方面,在当地诗人的聚会中,他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常客。年长的人把他称作是当代的班固、扬雄。班、扬二人是汉代的著名作家,都有大部头作品流传于世。当时有一件使他终身难忘的事:他承前辈们的介绍,到过岐王的王府,在那里有幸欣赏到了名震一时的歌唱家李龟年的演出。

杜甫20岁的时候,开始到四处游历,一边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一边做诗。杜甫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所做的诗一般都要经过多次修改。他自己曾立下志愿:“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下面要讲的这个故事,虽然主人公并不是杜甫,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却反映了杜甫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而做出的艰苦努力。

宋朝的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有个叫陈从易的人,做诗效法白居易,一次偶然得到了一个旧本子的《杜甫诗集》。由于年深日久,保管不善,诗集中脱落的字句较多,其中《送蔡都尉诗》有两句为:“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鸟”字后面脱了一个字。陈从易把全诗看了好几遍,仍然决定不了用什么字去补才恰当。

有一天,几个相好的朋友来看望陈从易。他们都是当地的诗人,经常与陈从易在一起写诗论文。陈从易见了他们非常高兴,马上从书架上取出《杜甫诗集》放在桌上,翻开《送蔡都尉诗》让大家看,接着说:“老杜这首诗赞美蔡希鲁都尉的武艺高强,上句写他善于纵跳的轻身功夫,下句讲他的枪法出众。但上句脱了一个字,不知是什么字,我们每人各写一个字来补,看哪个补得最恰当,怎么样?”

朋友们听了,齐声说好,于是人人把桌上的那首诗默念了几遍,就各自分开。有的低头沉思,有的捻须低吟,有的眼望窗外,有的来回踱步,每个人都想用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补,书房里笼罩着严肃静谧的气氛。

不多时,一个年轻的诗人首先打破了寂静。他用毛笔在掌心里写了个“疾”字,让大家看:“怎么样?‘身轻一鸟疾’,像飞鸟一样轻快迅速,不是把蔡都尉的纵跳功夫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说完,把手一扬,脸上流露出一付洋洋得意的神色。“不好!”一个中年诗人看见他那傲然自得的样儿,当即给他拨了一泼冷水。“不好?”年轻的诗人有点不服,转身说道,“愿闻老兄高见!”

中年诗人不慌不忙地说:“‘身轻一鸟疾,枪急万人呼’,出句的‘疾’与对句的‘急’都是入声字,读音相近,意思也差不多,犯了雷同的毛病。”

年轻的诗人见他说得有理,虽然心头有点不快,却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就反问说:“你补的什么字?”

中年诗人提笔在纸上写了个字,大家一看,原来是个“度”字。“身轻一鸟度,枪急万人呼。”陈从易读了一遍,摇摇头说:“‘度’字不妥。《木兰辞》有‘关山度若飞’之句,唐人诗也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度’字后面往往有字承接,这里用得没有着落。另外‘度’字也显不出身轻如鸟快如飞的特点。”

听了陈从易的分析,大家都点头称是。这时,有的提出用“落”字,有的说“落”字不如“起”字好,有的又说还是用“下”字最恰当。大家经过一番推敲,觉得不论是“身轻一鸟落”、“身轻一鸟起”,还是“身轻一鸟下”,都只是表示动作的开始或结束,而蔡都尉的纵跳功夫,有起有落,动作敏捷,身手矫健,这些字都概括不了。讨论了半天,仍然选不出一个恰当的字。陈从易只好说以后再讨论,朋友们也就纷纷告辞。

过后不久,陈从易又从旧书店买到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急忙拿回家中,翻开《送蔡都尉诗》一看,原来出句是“身轻一鸟过”。用“过”字来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又快,像一只鸟在诗人眼前飞过一样,确是十分精当。陈从易反复咀嚼诗味,不由深深叹服。后来朋友们又来讨论补字,陈从易便把新得到的本子给大家看,指着“身轻一鸟过”的诗句,感叹地说:“老杜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这一字之工,我们就不容易做到啊!”朋友们也都齐声赞叹,佩服杜甫用字之工,为己所不及。

诗仙诗魔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聪颖,十六岁来到京都长安。为了提高做诗的水平,曾亲自去拜访享有盛誉的老诗人顾况。

顾况是位性情开朗的人,视见白居易其貌不扬,再一看他送来的诗稿上的落款是居易,便开玩笑说:你叫居易,长安这地方米贵,居住起来可不易呀!

老先生边笑边翻白居易的诗稿看,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心中一动,赞叹道:“好诗!好诗!”又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般好诗,不仅在长安居下去很容易,在天下哪一块地方居住,也不困难!”

白居易初到京都,便崭露头角,并非偶然。他是一位极勤勉的青年诗人。据他写给元稹的信可知,他从小立志“为云龙,为风鹏”,干一番事业。为了实现这一志向,他“苦节读书”,白天学习做赋,夜晚刻苦读书,中间抽时间学做诗,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由于念书吟诗太勤,口舌磨出了疮;由于日夜秉笔挥写,臂肘磨出了硬茧;由于埋首案牍,身体清瘦下去;由于熬费心血,未老而齿衰发白;由于读书太多,眼睛常常昏花。他虚心求学,“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

一年春天,白居易与元稹等人一起骑马游春,两人以对诗为游戏,你一首,我一首,竟然自皇子陂至昭国里,二十里之间,不断此唱彼和,没有停歇。一起游春的好友樊宗宪、李景信想插话、吟诗也没有机会。他们对白、元的诗才真是赞佩不已。

对此,白居易发了一通感慨。他说:理解我的人把我当作诗仙,不理解我的人把我当作诗魔,两者都有道理。劳苦精神,花费气力,连朝接夕,不知其苦,这不是魔是什么?花前宴罢,月下酒酣,一吟二咏,不知老之将至,即使是以鸾鹤当马,遨游于海上仙山,也比不过这种生活的欢乐,这不是仙又是什么?

荒冢佳句

唐代福昌(今河南宜阳)郊外。

一片乱坟岗子,风吹野草瑟瑟作响,几只乌鸦立在枯枝上“哇哇”地叫着。气氛显得有些阴森肃杀。“得得得”,随着一阵轻而碎的蹄声,只见一个面庞清癯的青年,骑着一头小毛驴走向墓地,他肩上还挎着个破旧的锦囊。

他停下来之后,一不烧香,二不上供,却背着他的锦囊在坟堆中间穿来走去。看样子他不是来上坟的,那么他究竟来干什么呢?

说起来简直叫人难以置信,他是来做诗的。眼下,他正在进行紧张的构思哩!采用这种奇特的构思方式的青年,名字叫李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奇才,他的诗作驰骋奇想,随意挥洒,独创一格。难怪连他写作的情景,也与众不同。

李贺七岁就能即席赋诗,并得到当朝大文学家韩愈的赏识和栽培。他作诗时特别强调独创性,最忌落他人窠臼。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常常一大早就背着锦囊,骑驴出门游历,甚至在荒郊野外、乱坟场里转来转去,观察事物,捕捉灵感。一旦触景生情,想到了好的句子,马上就在小纸条上记下来,然后投入锦囊之中。

晚上回到家里,他再把这些纸条取出,认真地进行选择整理,以这些零碎的不完整的句子作为基础,继续精心构思,写好一首诗就放进另一个锦囊中。除了特殊情况以外,他天天都坚持这样做。

时间一久,人们对李贺的行踪都觉得有些奇怪。李贺的母亲更是担心,儿子经常很晚才到家,老是背着个鼓鼓胀胀的锦囊回来,究竟是在干什么呢?她也捉摸不透。有一天晚上,李贺刚回到家里,李母就命丫环去把李贺的锦囊夺将过来,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的全是写有诗句的纸条。李母什么都明白了:原来儿子早出晚归,是在搜索枯肠觅寻诗句啊!

她望着儿子日益消瘦的面容,禁不住心疼地说:“你这孩子呀,真要把心血呕出来才算完啊!”她怕李贺把身体累垮了,就不许他再这样刻苦写诗了。李贺笑着劝慰母亲说: “母亲放心,我不会累病的。”

深夜,李贺的房间里仍亮着油灯,他掏出一堆堆的纸条,又在琢磨润色,构思新的诗作了。

李贺以他二十七岁的短暂生命,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瑰丽珍品。今天,当我们吟咏他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等名句时,怎能不联想起他当初背着锦囊艰苦创作的情景呢!

深山虎气

这个故事发生在五代时期。

在一处古老的原始森林里,有一个人在一棵大树上搭了个窝棚,住在里面。一天夜里,山风大作,林海怒吼,窝棚也被风刮得摇来晃去。忽然,一只野羊跳到树底下,这个人见了,心中一喜,举棒正要打下去,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地动山摇般一声大吼,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一只斑斓猛虎,直扑树下的山羊,这下,差点儿把这个人吓得从树上掉下来。

那山羊丧魂落魄而逃,老虎又是一声大吼,腾空而起,扑上去将山羊的咽喉死死咬住,山羊拼命挣扎,以至羊蹄、虎爪把地都蹬了个大坑。

好一幅饿虎扑食图!这时树上的那个人转惊为喜,不觉失声叫道:“虎气,真正的虎气!妙极了!”

这一喊不打紧,老虎听见人声,便抛下山羊,张着血盆大口,直逼树上这个人而来。伴随着一声雷鸣似的狂吼,老虎朝树上扑去,正好撞在棚子底下的支架上。那人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急忙攀上树枝。这时,老虎又一次腾空蹿起,竟然将窝棚都撞散了。好在那人已爬到高枝上,未被咬着。老虎看看没有什么办法,便叼着山羊悻悻而去。

树上那个人该赶紧逃回家了吧?不,他惊魂甫定,竟沾沾自喜地说:“啊,原来山中虎不同于笼中虎;发怒的虎也不同于安静的虎呀!”

说着,又动手将他的棚子加高加固,他还要在这里看老虎哩!

这个人就是五代时的画家厉归真。他特别喜欢画虎,可是起初他画的虎很糟糕,人家看了,不是说像条狗,就是说像只死虎。

有一回,厉归真听说附近有人捉住一只活虎,便赶忙跑去观看,他围着老虎笼子足足看了一整天,老虎那踱来踱去的姿态,健美雄壮的体型,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情不自禁地挥笔作画,画了一只老虎,看来也还栩栩如生,便自认为这是最得意的作品了。不料,猎户走过来一看,说:“你这画虎气不多,倒是猫气十足!”

厉归真听了,不免扫兴。他怀着沉重的心情仔细琢磨着:为什么自己画的虎缺少“虎气”呢?想来想去,终于悟出道理来了。原来自己画虎只是临摹别人的作品,这次虽见到了活虎,可是毕竟是笼中虎呀!从来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山中之虎,怎能画出“虎气”来呢?看来,不入深山,焉得“虎气”?要画好老虎,非得下一番苦功,冒一点风险不可。于是,他独自一人带上干粮和简单的行李,就跑到这原始森林中观察老虎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他对老虎怎么跑,怎么跃,怎么卧,怎么发怒,怎样捕捉小动物等等,都了如指掌。回到家又向猎人买来一张虎皮,披在身上,学着老虎的样子,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揣摩老虎的神态。

从此,厉归真一闭上眼睛,老虎的各种神态就在他脑海里跃动,他画的老虎也就形神兼备,“虎气”生生了。后来,厉归真成了当时最有名的画虎高手。

春风又绿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提起这两句诗,大家恐怕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诗人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祖籍江西临川,所以后人又叫他“王临川”。不过他从小在金陵(南京)长大,很少到临川去。王安石自幼就表现出了学习方面的两个特点:一是好学不倦,刻苦读书。他曾说过:他从诸子百家,直到《难经》、《素问》、《本草》(这些都是一般人不大读的书),以至各种小说,无所不读。由于他读的书多,所以知识非常丰富。后来他执政了,从事改革,常有反对派找他辩论,可总是被他驳得张口结舌,狼狈不堪,他就说那些人:“你们就是读书太少了!”二是能够本着学以致用的精神,关心社会现实,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着如何为国家兴利除弊。在这一点上,他同那些光是钻故纸堆的书虫禄蠹大不相同。正因为从年轻时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后来他诗也写得好,政治上也轰轰烈烈地做出了一番事业。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锐意革新,竭力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在京城闲居无聊,他决意回江南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经扬州到达长江北岸的瓜洲,再乘船西上回金陵。瓜洲(又作瓜州)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隔江相望。船靠瓜洲码头时,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舱,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州》的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而且风是流动的,从哪儿“到”呢?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光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未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春风已入江南,游子何时还乡?从表达情感来说,王安石感到似乎比“过”字又好一些,但这个字只起反衬作用,表达的感情还嫌不够浓厚;另外,“入”字有纵深意味,仍然看不出整个江南平畴绿野的景象。几经考虑,王安石又把“入”字改为“满”字。春风已满江南,游子还在江北,思乡之情倍切,他吟咏了一下,似乎有些满意,准备定稿了。后来推窗一望,发现触动乡思的景色并未形象地表达出来;“满”字缺乏色彩,意境又太实在,一览无余,诗意不浓,读后不能给人以回味,于是又把“满”字圈去。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头有些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只见春风拂过,青草摇曳,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突然想到了王维的《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心里陡地一亮:家里人不是也盼我早日回去吗?忽见春草绿,王孙动乡情,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眼前一片景,心中无限情,不是可以通过“绿”字串连起来吗?一个“绿”字,把“满”字的色彩表现出来了,写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景色如画思归切,“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有了着落,“何时”所要表达的急不可待的心情,也就可以捉摸到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这首诗重写了一遍: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它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常常引用王安石改诗这个例子。

逆境成才

州府大堂上,虎狼般衙役两边拄杖而立,阴沉发威。州官端坐在条案后,板着脸,听跪在下面告儿子忤逆不孝的中年妇人的滔滔不绝、声泪俱下的陈诉。“我命太苦,生子不孝,简直禽兽不如!天下有做母亲不疼孩子的吗?!可对他怎么好,也不行。这小坏蛋心竟是块石头!好吃、好喝、好颜、好色,就是换不来他一点孝心!其实,我根本不想他孝顺我,只别下毒手害我、害他爹、害他弟弟就行!可是……”妇人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地讲被告如何动手打伤了父亲,使父亲现在在床上,已奄奄一息;讲被告如何故意挑唆不懂事的弟弟上房玩耍,抓麻雀,企图摔死弟弟;讲被告如何竟下狠心,在饭菜里放毒,要毒死她这个母亲;讲被告如何毒害不成、真相被揭发以后,大打出手,揪住母亲头发,又踢又撞,又抓又挠……说到痛心处,这位妇人泣不成声,捋起衣袖,当堂让大老爷验伤。接着,又讲被告如何偷家里东西到外面去卖,如何为非作歹,成了家里的煞神、祸种、魔鬼、坏蛋、逆贼、恶棍……讲到最后,气急败坏的妇人一声哀嚎,当堂昏死了过去。

堂上大老爷狠拍惊堂木: “真是丧尽人伦的逆子!还不从实招来!”

被告,一个十四岁青黄脸色、单薄身体的少年,低头站立,一言不发,泪流满面。“难道,你母亲还会诬告不成?!”大老爷震怒起来,大发雷霆。

两边站立的衙役发一声威,也都瞪眼、咬牙,气愤填膺。

被告默默向堂上施了一礼:“小人愿凭老爷处治。”“你以为不说话就能躲过惩罚吗?你以为服从处治就能减轻罪过吗?!对你这种没人性的东西,就该五马分尸,碎尸万段,天打五雷轰!”那妇人醒过来,愤愤骂道。“被告,你真的像你母亲所说,大逆不道吗?!”大老爷再次发问。

长久沉默之后,少年低声道:“小人知罪,但凭大人处治。”

州官使劲摇摇头,闭上眼睛:“想不到外表文静老实的一个孩子,竟怀虎狼之心。真是人不可貌相哪!来人!”

一声呼喝,衙役上前锁起被告。“本该千刀万剐,以戒凶顽之徒,本官念你总还年幼,判你到千里之外充军服役。还有什么话说?”

少年沉默,呆呆望着堂上写着“明镜高悬”的匾额,胸口大起大落,紧咬住嘴唇。

这个被告忤逆不孝、残酷无情的少年,就是黄嗣徽。

黄嗣徽,是北宋神宗(公元1068—1085)年间的人。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庭中,父亲虽然是个不第的秀才,仕途无望,但学问尚好,也很看重儿子,希望他努力学习,增加知识,长大后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所以,从三四岁时候,就教他念书识字。小嗣徽天资聪明,又很爱学习,加上家中又有不少藏书,于是,在他五六岁时,就已经懂得很多知识,并能够写出相当不错的诗了。

亲戚朋友、邻居乡里都认为小嗣徽长大一定有出息,无不另眼看待。父母也自然更喜欢他。尤其是母亲,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他,尽家中可能,为他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母子情感十分浓厚……

就这样,小嗣徽过着天真烂漫、幸福甜蜜的童年生活,就像一只雏鹰,不时欢快地扑扇着翅膀,准备不久的将来腾空而起,翱翔在万里蓝天…………

可现在,一切都变成了难能实现的梦幻。手带铁铐、肩配木枷的黄嗣徽,才仅仅十四岁,就成为被人不齿的“忤逆不孝、恶毒阴险的恶棍”,成为再难有抬头挺胸之日的充军罪犯了。

泪水,流在充军的漫漫长途中,也一滴滴落在黄嗣徽痛苦哀伤的心里。

管理充军罪犯的长官在查点发配来的犯人名册时,见竟有才十四岁就判如此重刑的黄嗣徽,有些惊异。及见其人,又完全是一副文静、端庄模样,不像案卷中所述那类人,不觉产生了悯惜之情。不过,作为罪犯的管理者,无权也无太大兴趣过问犯人的犯罪内容,简单问了几句年龄、案由之类,就要分配下去。这时有个差役提醒:“大人不是要从新来犯人中寻一个识文断字的人吗?”

长官一拍黄嗣徽肩头:“你可识字?”“粗通文墨。还望大人指教。”黄嗣徽彬彬有礼,谈吐清雅不俗。

长官很满意:“好,我正缺个抄写文书的,就在我身边干吧!”

不幸中的万幸,黄嗣徽没派到干苦役的大队去,而成了长官身边的半罪犯半随从的“文书”,除杂活以外,干些抄抄写写的工作。

黄嗣徽工作很认真,凡交他抄写的东西,一笔一画,端庄工整,而且从不出现一点错处。为人处事也严谨正直,只是很少讲话,更不见他脸上有笑容。每到夜静更深,劳累一天的人们都入睡了,黄嗣徽干完应干的所有事,就坐在自己那间又小又矮、堆积杂物的屋子里,伴着一盏微弱的灯光,读从长官处借来的各种书籍。只有这时,他僵滞的神色才开始缓解,表现出一种沉浸在学海中自由自在、再无屈辱的欣慰。

但这种时候,也常受到长官手下几个小厮的挖苦、谩骂,说他一个没出息的充军囚犯,假模假式,想向上爬,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骂他以爱看书为手段讨好长官,是卑鄙无耻!尤其当长官见他能认真学习而当众表扬几句,同时斥责那几个只知耍钱、打架的小厮的时候,黄嗣徽的日子更不好过。那几个家伙恼羞成怒,把怒气全撒在黄嗣徽身上,或骂或打,要不就栽赃陷害。不是把他好不容易抄好的文件弄得脏兮兮不堪入目,就是偷偷改动几个字,使他挨上司的批评、惩处。

就这样,他们还嫌不解气,又把该他们干的活一股脑儿全推给黄嗣徽;不干,就私下合伙痛打他,再到长官处告状:说黄嗣徽与人打架,是由于赌钱输了又赖账不给……各种卑劣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才十四岁的黄嗣徽,作为罪犯,几乎没人把他当作尚需关心、照顾的少年看待,常常被弄得遍体鳞伤、身心交瘁。但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在夜深时、一人独处之际的读书习惯。因为,只有在学习中才能获得些乐趣,除此之外,他再无乐趣可言了。

有时实在痛苦难过,他就把这天的感受记写下来,或写成文章,或写成诗歌,在写作过程中,让眼泪点点滴滴溶进诗文中、墨迹里,从而获得一点自我解脱与心灵安慰。

久而久之,写文做诗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管工作多累,受骂挨打多苦,他都咬牙坐下来,在仅有的只属于自己的一点时间空间里,以别人的鼾声为伴,抒写着自己的苦难生活,歌咏着美好的人生希望……

就这样,艰苦悲酸的生活,顽强刻苦的学习,使得黄嗣徽意志坚强、才学增长,而且全身有一种遮掩不住的正气,令他人不敢再随意凌辱他了。

这个管理充军罪犯的长官,在当时文坛上有一定声誉,他的文章宏丽,诗词洗练,自成一家。一次,偶然看到黄嗣徽夜很深了还在自己小屋中读书,有些好感,就叹口气道:“你这小厮,沉默寡言,平日总一副阴冷神气。想不到还爱学习,倒是看不透你呢!”就把他调到身边,只干文书抄写、家中打扫之类轻松活儿。从此,黄嗣徽的境遇稍有改善,学习更加勤勉刻苦了。只是他沉默寡言、面容阴冷的样子,让长官不大舒服:才几岁的孩子,本该欢欢笑笑的时候,怎么像个小老头儿似的!

一天,长官和他的许多朋友一起,在堂上欣赏一幅古人所画的山水画。画很出色,疏林浅水,竹篱小桥,一只羊羔,望着空茫的山野,等着主人领它回家……整幅画简洁幽婉,淡淡笔触间,透出一股无可告沂的苍凉。众人无不赞叹感慨此画传神、精妙。

长官提议大家每人吟一首诗,以助兴。众人赞同,便各自沉吟起来。

这时,角落里传出强抑的哽咽声。

大家一看,却是伺候大家茶水,并为大家研墨的黄嗣徽。

长官有些不高兴,责备道:“我的朋友聚会,你为什么这样扫大家兴致?”

黄嗣徽抬起泪眼,望着长官,请求道:“大人,能让我也以此画为题,做一首诗吗?”“你?也会做诗?”长官惊讶。

黄嗣徽默默点下头。“你一个囚犯、下人,也要和我们一样,做诗?!”一个脾气暴躁、自觉清高的管营(负责管理充军囚犯的官职名称)受侮辱似地大声道。

其他人也觉这个小囚犯太不像话,纷纷斥责。

长官劝住众人:“且看他诗做得如何,再行置之不迟。”说罢,令黄嗣徽立即做。

众人也都等着黄嗣徽做不出来、或做得不成样子,好出他的丑。

不料,这小囚犯走到书案前,拿起笔来,略加思索,一首七绝已跃然纸上:匣有瑶琴箧有书,栖迟犹未卜吾庐。主人况是丹青手,乞取生涯似画图。

诗的大意是:瑶琴有装它的琴匣,书籍有藏身的书箱。只我孤独一人漂泊人世,不知道安身立命的家到底在什么地方。现在主人是擅长丹青的画家,真希望能理解画上无路可归的羊羔儿那样理解我,使我能有新的生活路途。

长官看了黄嗣徽的诗句,大吃一惊:这哀伤苍凉又真情蕴藉的诗,绝非一般人能写出,更绝非一般十四岁的无忧无虑尚是孩子的少年可写出来的!这少年文笔老练、才思不俗,令人赞叹;而尤令人震动的是这诗中表述了作者难与人言的委屈、痛苦,而且这委屈、痛苦绝不一般!

长官上前,一把拉住黄嗣徽的手:“你一定有什么冤枉、委屈,告诉我,我为你做主、申冤!”

众人也怔过之后,齐围上来,再三询问。

直到这时,小嗣徽才“哇”地一声,痛哭起来,而且一发不可止,直哭得气喘艰难、面色青紫,最后竟昏死了过去。

从没见有人这样伤心地痛哭,大家都为之感动了,尽管还不知道具体情节,但已充满了同情。

黄嗣徽终于讲出了三年来一直压在心头、从未对任何人说过的自身悲剧:

原来,天真烂漫的小嗣徽,正过着幸福的童年,巨大的不幸却降临到头上: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七八岁的嗣徽十分懂事,天天守在母亲病床前,为母亲熬药、送水、端饭,晚上也不肯离开。他日夜都盼望母亲早一天康复。不料,万恶的病魔还是夺去了母亲的生命。临去世之际,母亲不放心地拉着小嗣徽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儿,妈妈再不能照顾你啦!……你今后凡事要自己料理……无论日子多难过,也要坚强活下去!……千万不要放松学习。儿啊,千万别……”话没说完,就含泪去世了。

小嗣徽抱着母亲的遗体大哭,哭得泪人一样。母亲去世后,嗣徽几天几夜不吃不喝,悲痛到了极点。

过了不久,父亲娶了后母。这女人十分凶悍刁顽,对小嗣徽开口就骂,抬手就打。她不许小嗣徽看书学习,分派给他从天亮到夜深也难能干完的各种活儿。特别是又生了个小弟弟以后,后母待他更凶神恶煞,恨不得让他马上死了才称心解气。常常让干了一整天活的小嗣徽连一口汤也喝不上。

父亲开始还多少关照点嗣徽,但后来由于后母的不断挑唆、诬陷,也渐渐不喜欢这个前妻的孩子了。

小嗣徽日子更艰难。后母肆无忌惮地公开折磨、毒打毫无过失的嗣徽,还不许他哭、不许他向父亲诉说原委。有时甚至激起父亲的火,让父亲打他——这,就更让嗣徽伤心。

就这样,才八九岁的小嗣徽,每天夜晚,以泪洗面。一盏昏暗的灯光下,他缩在寒冷的厨房角落里,怀念母亲,怀念以前甜蜜的日子,泪水就控制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

有一次,连续两天后母没让他吃饭,还罚他不停地劈柴。饿得发昏的嗣徽双手再没一点力气,举起的斧头掉了下来,直砍在脚上,一道血口又深又长,鲜血不停地流,痛得嗣徽立刻昏了过去。……醒来时,脚已肿得十分厉害,伤口更污秽不堪:原来后母竟趁他昏迷,在伤口上抹上许多臭泥脏水。伤口终于溃烂化脓,小嗣徽连路也不能走了。可后母还强迫他刷碗、扫地、洗衣服。“手又没坏,养你白吃饭吗?!”那声音,那神色,至今回忆起来让人浑身发冷。

那次受伤,老天保佑,小嗣徽总算没死。但以后的日子更难受了:好像他不该不死,还赖在家里吃闲饭似的!

在那种艰难得无法让别人置信的日子里,小嗣徽咬牙活下来。支持他活下来的唯一力量就是母亲临终的叮嘱:不管日子多难,也要坚强地活下去,也要坚持学习。在这力量支撑下,他每当父母及弟弟都睡下之后,就悄悄点起油灯,一个人在厨房刻苦读书。也只有在书中,他才得到一丝人间难得的温暖。

到14岁时,在悲惨境地中生活的黄嗣徽,长成了端庄文静、懂事知礼、又能干一切家务活儿的少年。此时,更大的打击来临了——

看到嗣徽非但没累死、病死,反而长大成人,后母更是咬牙切齿。她一想到日后家产要有嗣徽一半,就两眼冒火,满心仇恨。为了把家产全部留给亲生儿子,她决心要把一直孝敬长辈、任打任骂不发怨言的嗣徽置之死地而后快。

机会终于来了:那天,嗣徽的父亲在外喝醉酒,在路上跌了一跤,摔断了腿,回家中已昏迷不醒。后母见状,马上兴高采烈地跑到州府大堂敲鼓喊冤,状告黄嗣徽忤逆不孝,打昏父亲、残害弟弟、打骂母亲……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始的场面。

听罢黄嗣徽的诉说,众人无不感伤。

王××同情地说: “你为什么不当堂讲清事实,为何无故蒙冤呢?”

黄嗣徽流泪说:“父母告儿子忤逆,谁又会听儿子反驳呢?而且,我也不想解释、反驳。无论如何,我不想在公堂上与后母对质。毕竟是母子,儿子怎好当堂谴责母亲呢?那样,即使胜诉,可当堂告倒母亲,让母亲出丑,也是不孝的行为,我不能那样做。”

众人无不叹息:真是好孩子,宁可受屈,也不失孝道。

长官又道:“可你被判充军,家里父亲正重病在身,你舍得离开吗?那总是你亲父啊!万……”

嗣徽示意长官不要说下去。“我想总不至于对父亲如何的。后母不过是虑及家产为我所分,对父亲总不会怎样的。我一人出走,既使后母满意,又不使父亲为难,更可以摆脱困境,得到多一些读书的时间与机会。可是……请大人不要再问下去了!”话没说完,嗣徽掩面退出客厅。

长官明白他没说完的话:可是在这里,仍躲不开一些邪恶卑劣的小厮欺凌,逃不脱只按罪名就厌嫌、怒斥以至责打自己的不公平对待……

长官深感内疚:为什么没早一天认真询问这少年的冤屈呢?明明初见时就觉得他不像文件上写的那种人!

他决心为黄嗣徽洗尽冤屈,让他挺胸抬头地生活在人间。后来,经过他的努力,终于把黄嗣徽解脱出来,重新成了一个自由人。

获得自由的黄嗣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加日以继夜刻苦攻读,他的诗文水平有了快速提高。而少年时期坎坷人生经历,更使他意志坚强、为人刚正,有了多方面的知识与才能。

后来,长官做了宰相,提拔黄嗣徽做了官。在官任上,黄嗣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成为才德兼备、被人们称颂的地方官员。

胸有成竹

宋代画家文与可,以擅长画竹子出名。他画的竹子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而且他画竹的时候,从来不打草稿。他的朋友晁补之曾写诗称赞他:“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意思是说,他作画时竹子的形象早在心里酝酿好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文与可画画是怎样做到胸有成竹的呢?原来这是他对竹子进行长期细心观察的结果。

为了观察的方便,文与可在他的窗前种了一片竹子。无论阴晴雨雪,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文与可总是对着摇曳多姿的竹林,看呀看呀,有时甚至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达到了入迷的程度。

文与可不仅每天观察他窗前的那片竹林,而且还常常跑到山野去观察大片的各式各样的竹子。

盛夏的中午,烈日炎炎,许多人躺在树荫下还大汗不止,文与可却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前观察竹子。他观察得非常认真、细致:一会儿摇摇挺拔高耸的楠竹,一会儿俯身摸摸低矮的水竹,或者拂一拂干枯的竹叶。灼人的阳光,闷热的竹林,蒸灼得他汗如瓢浇,湿透了衣衫,但他仿佛丝毫也没有感觉到。

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文与可浑身感到一阵清爽。他抬头望天,乌云已吞没了山头,一场暴雨眼看就要到来。他想赶快离开这里,到山脚下找个避雨的地方。可是那飒飒的竹叶声又吸引住了他。他想:我只在家里看过暴风雨中的竹子,还没在山野看过呢!今天正是天赐良机。想到这里,他撩起衣襟,迎着怒吼的狂风,不顾飞沙走石,一气登上了山顶。望着那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像醉汉似的竹子,艺术家的心也醉了。接着,随着一声炸雷的轰响,大雨倾盆而下。文与可屹立在山巅,看了一会整个竹林朦胧迷人的雨中景象,便从山顶下来,不顾雨急路滑,又向竹林内钻去。在崎岖的山路上,他跌倒了又爬起来,残竹峭石划破了衣衫皮肉,弄得浑身伤痛,他也不管。他望着风雨中千姿百态的竹子和竹叶上跳动着的晶莹水珠,欣喜异常,他的心神完全和竹子融在了一起。

画家画画,并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事物本身的美,而且意在画外:通过所画的画,来表达画家的某种追求。竹虽细,但是却长而直,这正是文与可自身气节的表达。尤其使文与可欣赏的是,冬天大雪纷飞,积雪压竹,竹子宁折不弯,这种精神,也正是文与可毕生所追求的。可惜的是,南方竹子虽多,但是却很少下雪;即使下雪,雪也不多,很难看到上面所述的场面。

无独有偶。有一年,冬天已经快结束了,苦苦等了几个月的文与可本来都不抱下雪的希望了,老天却偏偏飞飞扬扬地下起了大雪,雪染大地,一片银白。不巧的是,就在下雪的前夜,文与可因病倒在了床上。大雪的突然降临,使温度骤降,又加重了文与可的病情。第二天早晨,文与可昏昏然睁开眼,觉得外面好亮,他心头猛然一惊:莫不是下雪了?他挣扎着想起身下床,可是感觉全身无力,无法坐起来。他叫妻子扶自己站起来,走到窗前,推开窗子,发现自己所种的竹子有一半已被积雪压断。他忘情地望着窗场的场景,却不料一阵寒风吹来,他身上猛地一抖,禁不住咳嗽起来。妻子赶忙关了窗户,扶他上床,又给他加了一床被子,生怕他着凉。可他却不顾这些,坚持要起床,怎奈实在无力起身,方才作罢。

文与可虽然身体躺在床上,可心却在窗外。他一心想去野外看看那里的情景。上午躺下吃了药,又好好地睡了一觉,他就悄悄地下了床,瞒过妻子,独自一人出了门。刚一上道,他就感觉到寒风刺骨,地上积雪过多,也使他寸步难行。他担心自己的身体受不了,便想回到屋子里去,可一想到这次难得的机会就这样轻易地被自己放过去了,未免太可惜,于是又鼓足勇气,打起精神,一步一步往前走。山间道路崎岖不平,又被积雪覆盖,很难辨认,文与可就只好用一根杆子试探着慢慢走。好几次他都差点摔倒滑到旁边的山涧里去。好不容易,他来到了山上,这时他已是气喘吁吁了。可当他一看到漫山遍野的为积雪所覆盖着的竹林时,他什么都忘却了,竟一下子跌跌撞撞地奔跑着扑向竹林。他忘情地走啊,看啊,看啊,走啊,还不住的用手摸啊,摸啊……

他这一走不要紧,可急坏了家中的妻子。他的妻子找遍了全村,也没有发现他的身影。后来经人提醒,他的妻子才想起:文与可会不会是去山野看竹子去了。于是赶忙打发家人去找。果不其然,在山野的竹林外,有一个人影在不停地来回跑动,那不是文与可,又会是谁呢?

文与可就是这样,夏不避风雨,冬不畏冰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细心观察着不同的竹子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中的不同姿态,并熟记于心中。这样,他画画时,自然就做到“胸有成竹”了。

一生勤读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史学家。

黄宗羲的父亲是有名的“东林”名士。黄宗羲14岁那年,父亲被奸臣害死,他满怀为父亲申冤报仇的决心,跟随老师刘宗周刻苦学习。他经常流着泪读书,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少年时代的勤学,为他以后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和中年时代,黄宗羲从事反对奸臣的活动。明朝灭亡以后,他又奋不顾身地参加抗清斗争。斗争生活是那样的繁忙、紧张,黄宗羲仍利用一切机会读书和写作,哪怕是点滴的时间也不放过。有一次,黄宗羲被清兵围困,他一面指挥士兵守寨等待援兵,一面还在船中与别人研究历法。还有一次,清朝统治者在大街小巷张贴了他的画像,要捉拿他。他只好离开家,过着逃亡的生活,有好几次他差一点被官吏捉住。就在这十分危险的环境里,他仍然带着书逃难,稍微有点空就读书。

到了晚年,生活稍微安定些,黄宗羲学习更加勤奋。60多岁的老人,身体弱了,冬天经不住寒冷,他就把棉被包在身上,两只脚放在火炉盖上取暖,手里拿着书,凑着闪烁不定的蜡烛光看书。夏天天气酷热,蚊虫乱叮,许多老人都找个风凉的地方休息去了,黄宗羲却点着灯,坐在蚊帐里看书。虽然热得满身是汗,他还是常常读到半夜。

80岁以后,黄宗羲老眼花了,仍然不停地读书。他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上各种记号。他的书很多,为了互相参照着读,书放置得很乱。但是只要问一下黄宗羲,他可以很快地把要找的书找出来。

黄宗羲一生勤奋读书,常识非常广博,留下了许多名著。

第二章 勤劳节俭

尧之“宫殿”

在遥远的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分散的人群。他们按照亲属关系组成氏族,好些氏族又组成了部落。黄帝和炎帝就是两个大部落的首领。

过了很多年,尧当了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很会治理天下。东西南北四方,春夏秋冬四季,农牧渔猎各业,他都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条。当时的生产很落后,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事常有。尧整天和老百姓在一起,对大家的苦难十分关心。他自己的生活也很俭朴。

尧看到有人吃不上饭,心想:这是我使他饿肚子的。遇到有人穿不上衣服,他总觉得:这是我有过错,才使他没衣服穿的。有人犯了罪,他也首先责备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因为尧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所以他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有一天,几个部落首领来拜望尧。他们来到尧的“宫殿”门口,细一看,都愣住了。“天哪,他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啊!”有个人先发出了感叹,其他人也跟着议论起来:“这明明是几间最普通的茅草房啊!”“我们那里,守门官也比他住得好呢!”

正说着,尧走了出来。大家见他的穿戴,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嘴上没说,心里却想:“难道这个身穿补丁衣裳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尧吗?”

这些首领们互相看了看,他们每个人都比尧穿得好,脸上不禁露出惭愧的神情,从心眼儿里更加敬重尧了。

在尧招待各部落首领的“宴席”上,大家席地而坐,愉快地端起土钵、土碗,津津有味地喝着野菜汤,谈着治理天下的大事。“宫殿”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的笑声。

从那以后,各部落的首领们都学着尧的样子,和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向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舜帝勤劳节俭

在上古时期,舜居住在平阳(今临汾)。他是一位自己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勤劳的部落首领。

舜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继母总是不断地折磨他。特别是她生了儿子“象”以后,对舜更是百般虐待。

有一次,继母叫舜和象去种黄豆,她让舜种阳光不足的北坡,让象种土沃光足的南坡。她还把好豆种给了象,把不好的豆种子给了舜。舜和象各自种下了豆种。

勤劳的舜起早贪黑,不辞劳苦,整天耕耘在地里,浇水、除草、捉虫,样样精心。早晨还没等太阳升起,舜已出现在田间了;晚上太阳早已落山,他还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

象由于母亲的娇生惯养,懒惰成性,挑不动水,举不起锄,怎能吃得一番辛苦而耕耘在田间呢?

于是北坡与南坡的豆苗,出现了截然不同的长势;舜的北坡上的豆稞,枝叶繁茂,绿茵茵;象的南坡,野草丛生,几乎看不见豆苗。

一天,帝尧来到这个地方,在山坡前,看见一个青年人,赶着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在犁地。那人手里并没有拿鞭子,而是拿着一个小簸箕,不时地敲几下,帝尧看着,心里很纳闷,心想这小伙子真奇怪,犁地敲簸箕,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时,有一位白发长者,挑柴从对面山上下来,那小伙子看见后,便放下手中的活儿,接过了老人的担子,一直挑到山坡下面。等那老人过来,帝尧拱手道:“老人家,这小伙子是您的儿子吗?”老人说:“不是,他是我们这里的小首领。家住在附近,我是他的百姓。”帝尧问:“他是首领还肯替你挑柴吗?”老人说:“他就是这样,见谁有困难,就帮助谁,并且身为首领,从不让别人替他干活。你不见他自己正在犁地吗?”

帝尧走上前去,问了名字后,方知他叫舜。帝尧问他说:“为什么耕地敲簸箕?”他说:“牛虽是牲畜,但为我耕这样的山地,就已经很费劲了,如果我再用鞭子去抽它,实在从良心上过不去,所以,我用敲簸箕的声音吓一吓就行了。如果我要打,这头牛受痛苦就要猛拉,那头牛还按部就班。这样一头猛拉,一头不拉,结果乱了套,少耕地,还累得牛筋疲力尽,没有什么好处。”

听到这,帝尧连声称颂:“有道理!既勤劳又爱惜牛,也是奇才,如果当了国君,更会用人。”后来,帝尧真的让位给舜。

由于舜在长期的艰苦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计民生,防敌御侮,无不处理得井井有条,成为百姓称颂的好首领。

晋文公饱不忘饥

“饱不忘饥”,说的是晋文公的一段往事。

晋献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争王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公子重耳遭受陷害,逃到狄国(现河北正定县)。后来,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夷吾当上国君即晋惠公。为除去后患,晋惠公派人刺杀重耳。重耳连夜离开狄国,带着孤偃等人,再次逃难。

他们一路逃跑,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粮食不够吃,衣服不够穿,不得不靠野菜充饥或乞讨度日。他们先后到过卫国、齐国、宋国、郑国、楚国,最后到达秦国。在整个逃难的艰苦岁月里,孤偃紧跟公子重耳,帮他度过道道难关。

秦穆公一心要帮助公子重耳回晋国做国君,便于公元前636年出动大军,亲自护送他。到了黄河,秦穆公把一半人马送给他过河,自己留一半人马在黄河西岸作为接应。

上船的时候,公子重耳的随从把逃难时用的物品全都搬到船上,一样也舍不得扔掉。重耳见了,哈哈大笑。他说:“我回去做国君,要什么有什么,还要这个破破烂烂的干什么?”说着吩咐人们把东西撇在岸上。人们七手八脚地把这些东西扔到岸上,有的把破衣旧裤丢到河里。

忠心耿耿的孤偃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十分难过。他想,公子未得富贵,先忘贫贱,将来怎么会是个好君主?于是,他把秦穆公送给他的一块白玉拿出来,对重耳说:“如今公子过河,对岸就是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