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礼仪标准培训(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2:06:55

点击下载

作者:吕艳芝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公务礼仪标准培训(第2版)

公务礼仪标准培训(第2版)试读:

再版序言

应吕艳芝老师的请求,再次为此书作序,我感到十分荣幸,也对该书面世表示热烈庆贺。

吕艳芝老师是一位有着40年教育教学经历(其中20余年是礼仪培训经历)的礼仪培训师。值得提及的是,她原是读化学的高才生,由于组织的安排,从学化学转到研究礼仪、教授礼仪课程,这是学术科目的大跨越。而她在礼仪研究和教学上的建树甚为卓著,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公务礼仪标准培训》(第2版)开篇第一章讲的是“尊重”,这十分重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规则是礼仪的核心、礼仪的基础,更是礼仪的灵魂。没有尊重,礼仪就无从谈起。尊人换来自尊,辱人换来羞辱。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不仅是政治上的伟人,也是注重礼仪的典范。他有一句格言“要得到人家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人家”。

20世纪60年代末,周总理深夜在人民大会堂礼节性地会见即将离任的马耳他(地中海上一个小岛国)驻华大使。当时,我国要从国外购买些小麦,但对国际市场小麦的价格和品种不甚了解。当周总理得知这位大使对此有所研究后,他说,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向他了解一些情况,供我们决策时参考。会见时,周总理详细地向大使了解了有关情况,大使都一一作了回答,周总理十分满意。礼节性会见一般只需20分钟,这次却谈了一个半小时。告辞时,周总理一直送他到车前,并对他说,你今天给我们上了一堂十分有益的课,对我们有很大帮助,非常感谢。次日,我们在机场为大使送行时,他说,周恩来是位大国的总理,还这样谦虚、平易近人地同我讨论问题,他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是当之无愧的。

礼仪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社会生活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当前,中国复兴的步伐正在加快,经济在高速发展,而精神文明、道德修养的建设更要同步进行。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公务员是全社会文明礼仪建设的骨干力量,公务员学好、用好、遵循礼仪规范,比社会其他阶层的人们更为重要。公务员的形象和素质、工作效率,也就是各级政府的形象乃至国家的形象,是国家的门面和窗口。我曾在外交部工作近40年,其中在礼宾司工作20余年,几代中央领导人对国家公务员的要求之严格,我是深有感受的。

吕艳芝老师不仅有丰富的礼仪培训经验,而且结合实践对礼仪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因此,这本书与市面上只讲理论知识,或者只讲操作技术的礼仪培训书籍不一样,它具有五个突出的特点。

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本书共有八章,每一章都有一节专门从理念上进行论述,使读者不但能够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而且能够深入理解这项操作的本质,有助于读者今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二、本书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不仅内容全面,囊括了基本理论、服饰、仪容、仪态、谈吐、办公、接待、涉外八个方面内容,而且有各种操作方法和流程的详细介绍。可以说一位公务员在公务礼仪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本书中都可以得到指导、找到答案。例如:如果要筹备会议,只要仔细阅读“会议礼仪”这一节,逐条实施,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三、全书文字生动活泼。整个叙述都是由浅入深,用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展开,读起来轻松愉快。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详细掌握公务礼仪的知识,也是对自己礼仪修养的一次精神洗礼。全书图文并茂,有150余幅图片,便于读者结合文字阅读,更好地、更准确地掌握公务礼仪。

四、本书是单位内部培训的好教材。本书不仅适合作为公务人员的自学课本,而且作为单位内部培训也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当今各单位对公务礼仪培训的需求量很大,社会上的培训往往供不应求。如果依照本书基本内容进行单位内部培训,不仅方便,而且针对性更强。

五、本书是礼仪培训师公务礼仪培训的好教材。本书不但介绍了成人学习的特点,还从成人培训的语言类方法、动作类方法及实物类方法三方面,以案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公务礼仪培训的教学方法。礼仪培训师如果依照本书的培训理念及方法实施培训,不仅能使学员乐于接受学习,还能使学员比较顺利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总之,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好书,我极力向各级公务员推荐,相信他们一定会受益的。曾任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任大使 鲁培新2015年12月

再版前言

这一刻,坐在电脑前,我的思绪很复杂。

这种复杂的思绪除了来自因《公务礼仪标准培训》能够再版而带来的喜悦之外,还有以下原因。

第一,这本书的再版是我一直的期待。因为,做了十几年化学教师与二十几年礼仪培训师,我最想写的就是有关“培训”方面的书。

这种期待来自于2003年,我有幸被单位派往欧洲进行学习和交流。在那里,作为学员,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上课是那样的快乐和幸福。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课程时间过得是那样的快,那样的不知不觉,那样的意犹未尽。

我很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乐于随着他,在课堂上不但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与幸福。

带着这个问题,在下课后,我马上去请教老师。

老师是一位瑞士籍的新加坡人,文质彬彬的。

我说道:“老师,我非常喜欢上您的课。”

我的话还没有讲完,老师就明白了我的困惑是什么。

他说道:“面对成人的学习,培训师要想方设法让学员参与进来,要让学员在参与中‘学’,而不能在听中‘教’。”

老师还教导说:“作为培训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是必要的。但是,还要在课堂上通过对学员真实需求的判断,调整培训内容或培训方法,这样的课才能叫作一堂好课。”

自此,在对老师的佩服中,在期待自己的课也能像老师那样,给学员带来快乐和幸福感的激励下,我将探讨科学的培训方法作为了社会培训的重点。

自2003年至今,12年的时光过去了,我完成了论文《培训师的“三合一”角色》,还开发了《收获“趣”和“渔”的技术》的“培训师的培训”课程。

但是,“培训师的培训”只能面对很小的一部分学员。

而这本书定位在“公务礼仪标准培训”,这种定位给我带来了空间,我会将自己对成人培训的理解在书中与大家进行分享。

第二,在2013年的沈阳全运会期间,一位在现场工作的人员打来电话,他问道:“吕老师,您在颁奖培训中讲到的颁奖人员、获奖人员、颁奖礼仪人员,在颁奖活动中的位置关系,我们因场地的原因无法操作,这怎么办呢?”

在26年的社会礼仪培训中,这样的电话有许许多多。

我想,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位置的问题。从本质上看,这却是怎样灵活运用礼仪文化的问题。

礼仪文化,礼仪的操作规范,当我们考虑了场合、对象等因素时,才会使他人产生受到尊重的感觉。

比如:在公务接待中,当面对步行梯时,礼仪规范要求我们要请来宾先行。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家常遇到来宾因不接受这种做法而让我们先行的情况。此时,只有主随客便才能使来宾感到我们对他的尊重。

在这本书中,我会将学员经常询问到的问题,从如何应用礼仪的角度重点讲述。

第三,在长年的社会培训中,我的导师以及学员提供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原外交部礼宾司的鲁培新代司长,是一位我非常景仰,也是给了我很多指导与帮助的德高望重的前辈。

1992年12月,叶利钦首次应邀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专机抵达北京后,按照国际惯例,鲁司长登上飞机表示欢迎,他热情地说道:“现在,北京虽然正是寒冬季节,可是天气却非常晴朗,您看,天气也在欢迎您呀。”鲁司长又进一步补充说,“是您将莫斯科的好天气带到了北京。”叶利钦听后非常高兴地说:“你是我踏上中国土地后见到的第一个中国官员,你用这样流利的俄语,这么热情的语言欢迎我,让我的心情非常好,我想,这次访问一定会很愉快。”

访问中,江泽民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款待叶利钦。江主席问鲁司长道:“你知道叶利钦的小名吗?”鲁司长马上答道:“鲍里斯。”

很快,叶利钦乘坐汽车来到钓鱼台。在两国首脑见面时,江主席用俄语热情地说道:“鲍里斯,我的兄弟。”

叶利钦听到江主席称呼他的小名,而且还称呼他为“兄弟”后,非常惊喜地说道:“我访问了这么多国家,还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知道我的小名,您是第一个知道我小名的人,又称呼我为兄弟,我太高兴了。”

我很清楚,鲁司长是想通过这个案例,教导我怎样真诚地、发自内心地与他人交往。

又比如:一位学员在一次课程分享中讲道:“在一次谈判中,单位参与谈判的人员,男士穿的都是西装,还打着领带。女士穿的都是西服套裙。我们的对手却穿得比较随意。可是,午休后,对方也都穿得很正式了。”

这些案例不但很生动,还能帮助我们比较深刻地理解礼仪文化。我会在书中适当地引入这些案例。

第四,在这本书中,我还试图从做一个“优雅”的人这一角度,阐述在实践礼仪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树立有风度、有品位、有自信的良好公务形象。

第五,国家始终强调公务员要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流程。所以,这本书在办公礼仪以及接待流程章节中,不但对接待细节规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也在接待流程中做了比较合理的调整。

纪亚飞老师完成了第三章内容的编写。

徐克茹老师和纪亚飞老师共同完成了第六章内容的编写。

在完成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家、同行、好友热情的帮助和支持。

德高望重的原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任大使鲁培新,在百忙之中为这本书再次写了序,并对书的定位与写作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谢谢鲁培新司长!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冉乃彦研究员对这本书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谢谢冉乃彦老师!

冯楠提供的案例及相关资料丰富了本书的内容。谢谢!此次再版,对书中的部分内容作了如下调整。

文琦和郎阔涵老师对服饰色彩搭配从新的视角进行了解析。

何晓洁老师认真组织并与王鹏凯老师共同参与了插图的拍摄。这些美观、规范的插图,不但给这本书带来了生动的感觉,还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方便。

摄影师郭雷雷老师不但完成了插图的拍摄工作,还对插图质量的保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夜以继日地付诸行动。

真诚地感谢各位!

最后,我还要真诚地感谢姜冰老师和于磊岚老师,作为中国纺织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姜老师对本书从具有个性化的视角进行定位,于磊岚老师在这本书再版的过程中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谢谢姜冰老师和于磊岚老师!吕艳芝2015年11月第一章公务礼仪概说在公务礼仪概说中,我们将共同分享以“尊重”为本的公务礼仪、公务礼仪的原则、公务礼仪的特征及公务礼仪的功能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节以“尊重”为本的公务礼仪

公务礼仪,也叫作国家公务员礼仪。它指的是公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所要遵守的礼仪。

我们常说,中国的礼仪文化“成于孔子”。

孔子对礼仪的核心内容进行过这样的概括:“礼者,敬人也。”

在敬人方面,周恩来总理是我们的榜样。

在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80寿辰酒会上,周恩来总理的祝酒词充分体现了对女作家的敬重。

周恩来总理讲道:“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我们来做什么呢?我们来共同庆祝著名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40公岁寿辰!”◎图1-1

听到周恩来总理的祝酒词,女作家迈着轻快的脚步,激动地走到周恩来总理的面前,她眼含泪水,声音颤抖地说:“总理,您的祝酒词让我感到自己变得年轻了,让我感到自己的思维敏捷了,我还能写文章、写书。谢谢,谢谢!”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握着周恩来总理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图1-1)。

周恩来总理深知女士“忌老”的心理,他用非常巧妙的语言回避了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真实年龄。这种做法,给女作家带来了快乐的情绪体验。

尊重,要从尊重他人的价值、人格、需求、权益四个方面做起。一、尊重他人的价值

谢胜瑜2007年在《读者》杂志上发表了《再平凡也可活成一座丰碑》的文章。

他在文中写道:

他是一个称得上可怜的老头儿。他一生无儿无女,生活十分清贫,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

1985年11月的一天,老人在翠湖边上遇到了一群从未见过的“客人”——一群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漂洋过海而来的鸟儿,它们是北半球才能经常见到的红嘴鸥。老人没有片刻的迟疑,马上从商店里买来了一些饼干,撒向鸟群……鸟儿在老人的手起手落中扑腾啄食。这一天,老人从鸟儿欢快的啄食中感受到了人生从未有过的开心和快乐!

这一年,6000多只红嘴鸥在昆明一待就是几个月,直到来年的3月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这三个月,老人将每个月300多块钱的退休工资用得精光。

第二年,第三年……红嘴鸥如期而至,而且,如老人预料的那样越聚越多。老人每天佝偻着背走两三个钟头的路来到翠湖湖畔喂养它们,照看它们,不让任何人伤害它们。

后来,一位摄影家发现老人有好几天没有来喂红嘴鸥了!他驱车来到老人的住处看望老人,却愕然地发现老人已经在前一天去世。

而令九泉下的老人想不到的是:2006年冬天,当迁徙的鸟儿再次回到昆明市翠湖公园时,在他离开人世10年后,他又可以回到鸟儿们中间:他坐在水边,面带微笑,一只手捧满鸟食伸向空中。在他的手上、身上,停满了他最爱的“小精灵”红嘴鸥……这是一尊青铜雕像,是昆明市民在老人去世10周年时自发提议和捐资铸就的。

在这动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人,哪怕他再平凡再普通,也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丰碑!这丰碑证明了老人的一生是有价值的一生。

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人的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是指我们通过自身和自我实践活动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

自我价值是指我们从社会获得一定的尊重和满足,即满足了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实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

我们在工作中之所以很勤奋,很刻苦,实际上是希望自己对社会是有用的。同时,我们还期待得到社会的肯定与回报。

所以,尊重,首先要从尊重他人的价值做起。二、尊重他人的人格

在日常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不论有何种差异,都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在国际交往中,国与国之间不论有何种差异,都要尊重对方的国格。

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的陪同下访问了非洲十国,其中有访问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行程。但是,埃方后来却提出,要改访北方城市阿斯马拉。对此,中方很多陪同人员感到不满,认为这是有意怠慢中国领导人。周总理却不这样想,他豁达地说:“对方此举显然是受到某一大国的压力,对于别的国家,特别是小国,我们应当谅解其难处。”

周总理还曾在外交部的一份请示文件中,看到“小国语言”这种说法,他立即用笔将这四个字划掉,改为“非通用语言”。他严肃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小国语言’这种说法,有一种大国沙文主义的味道,改用‘非通用语言’才好,请通知各有关部门:无论在书面上,还是在口语中,都一律不许用那些大国沙文主义的说法!”

周总理这种国不论大小,都要尊重对方的国格的做事原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在一次会见外宾之前,工作人员请示周恩来总理道:“总理,现在可以去叫外宾了吗?”总理听后马上把脸沉了下来,严肃地说道:“什么‘叫’?!应该说‘请’!请你现在就去把外宾请进来!”

1964年9月底,苏联作曲家图里科夫来中国访问,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会见了他。作曲家激动地说道:“我出访过十几个国家,从来没有被外国领导人接见过,这样的荣誉真让我有些受宠若惊。”

周总理的不论职位高低,都要尊重他人人格的做事原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公务交往中,尊重他人的人格表现在很多细节之中。比如: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不但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还要首先征询对方的意愿,待对方乐于接受帮助时再行动。

在北京奥运会进行之前的公务礼仪培训中,我们也将“当发现国外友人需要帮助时,要在对方同意后再采取行动”,作为一个尊重对方能力的话题。三、尊重他人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层次有这样的阐述: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当生理需求达到满足之后,便有了对安全的需求。安全需求是相对于生理需求高一层次的需求。之后又逐渐产生对爱与归属、对尊重、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让我们看到,在通常情况下,当低级需求得到了满足,高级需求才能得到满足。而高级需求的满足,才能令人产生满意的主观效果。人的需求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需求,一个是精神需求。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家机关公务礼仪培训时,我们经常以“满足他人的需求”作为树立良好公务形象的定位和标准。

而今,我们在坚持这一定位和标准的同时,又提出了“超越他人的需求”的工作理念。

从精神层面来讲,当超越了他人的需求时,我们会给对方带来惊喜的情绪体验。

2008年奥运会期间,罗格将鸟巢VIP包厢的接待工作比喻为“一道风景线”。这是因为,鸟巢VIP包厢的人员在接待的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地记住来宾的个人习惯,并将其用于下一次的接待之中。

比如:他们会记住来宾喜欢坐在什么位置,喜欢喝什么饮料,喜欢吃什么水果等。

接待人员这样做的目的是,是当对方再次到来时,以对方喜欢的方式完成接待。

那么,在满足他人需求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到最好呢?

首先,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发现他人需求的意识。其次,要尽自己所能,真诚地帮助对方。

最后,要争取在满足他人需求的基础上,超越他人的需求。四、尊重他人的权益

所谓权益,是指人应该享受的不容侵犯的利益。比如:隐私、宗教信仰、人格尊严等等。

作为公务人员,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对于他人的隐私要做到不问、不传。这里谈到的不传指的是,因工作原因所掌握的他人隐私,要有保护的意识。

信奉宗教是人的自由,我们不但要做到不评论,还要做到顺应他人的选择。

比如:伊斯兰教有下列禁忌。

一是反对偶像崇拜。伊斯兰教教徒认为只能崇拜真主安拉。

二是禁食猪肉。

三是禁食未经阿訇宰杀的动物。

四是不能赌博和饮酒。

五是每日礼拜前,穆斯林要用左手净身,所以,他们认为左手不洁。

根据伊斯兰教教徒的忌讳,我们在赠送对方礼物时,要选择没有人像图案的。在宴请时,要谨慎选择食物。在递送物品时,要忌讳使用左手。

又比如:我们在拜访他人时,登门后会主动脱下外套,这种行为的指导思想是“洁净”、尊重主人。

而在西方,登门时主动脱了外套,则意味着要长时间地留在屋内。主人会认为这是在侵犯自己的权益。所以,出于对主人的尊重,正确的做法是待听到对方建议脱掉外套时才能行动。

总之,在公务交往中要谦虚友好、以礼待人、与人为善,要尊重他人的存在、能力和个人选择,要理解并关爱他人,富于同情心。作业

1.请谈一谈对“以尊重为本的公务礼仪”的理解。

2.请回忆自己在公务交往的过程中,曾因超越了交往对象的需求,给对方带来了惊喜的情绪体验的案例。

3.请阅读下列内容,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尊重的多重性有以下四个方面。(1)尊重的互动性。尊重的互动性指的是尊重一定是互相的,要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学会尊重他人。

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更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2)尊重的包容性。“推己及人”的包容性,体现为对异己性、多样性的宽容,对他人独特性、差异性的认可。(3)尊重的相对性。尊重,不是无原则的包容,也不等于一味地顺从和迁就。

公务人员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无论是履行职能,还是社会交往,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执行政策,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政治性就成为公务礼仪的显著特征。

所以,在公务交往的过程中,既要讲究礼仪,又要坚持应有的原则。(4)尊重的普遍性。尊重与荣誉不同,荣誉可以因为社会贡献的不同,而呈现高低之分、大小之别,尊重不应该因财富、地位、职业的差别而不同。第二节公务礼仪的原则

在实践公务礼仪时,我们要把握下列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原则。一、认同的原则

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植物是这样,人更是如此。即使是由单卵分裂来的双胞胎,也有方方面面的不同。而人际交往只有在达成共识、产生共鸣的情况下才可能有质量。

遵守认同的原则,首先要做到,在与人交往中要积极发现双方的共同点,并将这种共同点作为交往的基础。

可能我们喜欢足球,对方也喜欢。

可能我们喜欢文艺,对方也喜欢。

可能我们喜欢红色,对方也喜欢。

……

在任何人身上,只要认真观察,总会找到相同点。寻找双方的相同点,是在公务交往的过程中,提高办事质量的好思路,好方法。

其次,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评价他人,评价社会,要懂得理解和适应他人。

一位30多岁的成功男士讲过这样一段话:“20多岁时,考虑较多的是让领导、同事、环境适应自己。当遇到不顺心时,很少考虑是自己出问题了,而是用换个单位的消极方式处理了事。30岁左右时,意识到了要适应领导、同事和环境,所以,我取得了成功。”这位男士所讲的“适应”,其实就是要更多地为他人着想。

把握认同的原则,懂得维护他人利益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公务实践中,以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顺利和具有质量。二、适度的原则

在公务交往中要热情,但如果把握不好分寸,过于热情就很难让人接受。同样,如果过于矜持又会让人敬而远之。

人的一生不论做什么事,不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都要适度。

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既给他人留有余地,也给自己留有余地,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比如:与他人进行交谈时,适时地赞扬对方能创造良好的交谈氛围,使对方产生乐于交谈的愿望。可是,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就会弄巧成拙。如果夸一位40岁左右的女士很有风韵,肯定会带来积极的效果。但如果对方年事已高,就应该在夸奖时慎重考虑,不然就会形成一种讽刺。

比如:公务场合女士应该画淡妆。可是,如果浓妆艳抹,就会与庄重、严肃的场合格格不入。相反,在参加晚宴时,浓妆艳抹则与场合很协调。

比如:虽然我们与上级领导很有交情,可是,在公务场合也不要忘记维护领导的形象。要恭恭敬敬,要上下有别。

比如:在公务场合,见面时经常使用握手礼。当面对的是上级时,自己不要贸然伸手,要待领导伸手后,再积极地去附和,不然就是失礼。

掌握适度的原则,是寻找公务交往中最佳切合点的过程。要合乎交往规范,要讲究交往技巧,过分与不到位都不能表达礼仪之意。三、真诚的原则

做真诚的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始终表里如一,待人以诚。要说到做到,不能说得天花乱坠,做得一塌糊涂。要对他人和自己负责任。“首问责任制”是国家机关一直坚持的办事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公务人员在办公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清楚答案的来访者咨询,他们往往会选择两种很好的解决办法。

一种办法是,首先礼貌地向来访者道歉,之后,告诉对方到什么部门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一个简单的“不清楚”“不知道”了事。

第二种办法是,首先礼貌地向来访者道歉,之后,回答来访者:“请稍等,我询问后很快回答您。”

这种真诚服务于他人的行为,使国家公务人员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四、宽厚的原则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由于司机紧急刹车,一位女士细细的高跟鞋重重地踩在一位小伙子的脚上。

女士带着满脸的愧疚,一个劲地说:“对不起!对不起!给您踩疼了吧?”

看到这位女士这样紧张,小伙子忍住疼痛,幽默地说:“没关系,只要您不再踩我的左脚就行了。”

小伙子的回答,让女士轻松了许多,也引来了满车的笑声。◎图1-2

我们要有小伙子的这种宽厚大度的胸怀,还应该有这位女士承认过错、真诚地向对方请求原谅的态度。

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图1-2),蔺相如的“两虎相争,两败俱伤”的历史古训说明了一个道理:在无原则的是非面前,如果矛盾的双方互不相让,其结果只能是伤害双方,这是对己对人都不利的事情。五、体谅的原则

圣诞节到了,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丈夫终于在圣诞夜赶回家中。他为了给妻子、儿女一个惊喜,便将自己化装成圣诞老人,手提丰厚的礼物,叩开了自己的家门。他说道:“圣诞老人给你们送礼物来了,祝愿你们全家幸福!”

他的到来,让家人喜出望外。他的妻子嘴张得大大的,却说不出一句话来。他的儿女们手捧礼物高兴地在房间里蹦来跳去、欢呼雀跃。

妻子、儿女们的举动让丈夫十分为难,他想:“如果告诉家人真相,妻子、儿女们接受得了吗?他们会不会觉得很失落?”终于,丈夫打消了说出真相的想法。因为,他担心真相道破后,妻子、儿女们会失去这份难得的欢乐。

在家人的欢乐声中,丈夫悄悄地、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家。

这位丈夫对家人的爱,对妻子、儿女们的细心照料,是礼仪所倡导的一种精神。在公务交往中,人人都要把握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善解人意的原则。

当一位同事心情不好时,给他送去温馨的问候,这是体谅。

当拒绝他人的要求时,采取委婉的语言,这是体谅。

如果人人都有体谅他人的意识,并都能落实到行动中,世界将处处充满温暖,世界将成为一个大家庭。六、平等的原则

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的不同,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经济状况等等。我们不论与什么样的人共事,都要做到一视同仁,给予对方同等的礼遇。◎图1-3

宋朝的苏轼在熙宁四年任杭州通判。为官三年中,他很乐于微服以游。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寺院游玩。开始时,方丈把他看成一般的客人来招待,怠慢地对苏轼说:“坐。”转头对小沙弥说:“茶。”小和尚端来一碗很普通的茶。

喝茶过程中,方丈感到来人谈吐不凡,像一位很有来头的人,便和蔼地改口说:“请坐。”又对小沙弥说:“泡茶。”

最后,方丈明白了此人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苏轼。就急忙起身,恭恭敬敬地说道:“请上座。”然后高声换来小沙弥:“泡好茶。”

方丈跑前跑后地服侍苏轼,茶喝毕临别时,方丈捧上文房四宝请求苏轼留字。苏轼思忖片刻,提笔写了“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这样一副对联。

方丈看后,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图1-3)。

客来敬茶是为了表达敬重、和平与友好,方丈不懂得这深层的含义,造成了他的尴尬,在这一点上礼仪与茶礼是相通的。

当然,尊重不但是礼仪文化的核心内容,更是礼仪的重要原则。作业

1.宽厚是礼仪的原则,请写出一个在工作中体现宽厚原则的成功案例。

2.请阅读下列案例。“我从伊朗来,是专门来中国观看奥运比赛的。”来自伊朗的客人高兴地向身旁的观众自我介绍道。“您从伊朗来呀,你们国家的足球踢得很棒!”旁边的观众边伸出拇指边夸赞道。可是,他看到的却是将眼睛瞪得大大的、气愤的伊朗客人。

请回答这是为什么?第三节公务礼仪的特征

国家公务员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决定了公务礼仪与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社交礼仪的不同特征。一、政治性

礼仪本身不是政治,却渗透于政治并影响着政治。礼仪本身不是大局,但如果不讲究礼仪,就可能影响大局。

某大国的总统在一个小国访问时,穿着格子图案的西服出席重要活动,这一行为使对方非常气愤,对方认为这是“藐视自己的国家”的表现,从而造成了很恶劣的、无法挽回的影响。

作为公务员,无论是履行职能,还是与人交往,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政治性就成为公务礼仪的显著特征。因此,公务礼仪要讲政治,公务人员要认识到礼仪的政治性。二、服务性

公务员的工作实质是为广大民众服务。从这一意义上讲,公务礼仪具有鲜明的服务性。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服务呢?

一位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正赶上原住所拆迁,他找到社区居委会寻求帮助。

居委会针对他的实际情况,思想上帮助他,生活上关心他,不但为他无偿地提供住处,还解决了其日常生活开支。

在居委会的帮助下,这名男子逐渐发生了转变,过上了能为社会出力、自食其力的正常生活。

做好服务,首先要树立人民公仆意识,其次要从尊重他人的需求出发,选择适宜的方法为他人真诚地解决问题。◎图1-4三、变异性“拾级聚足,拥慧迎门”是古人在会客时的一种礼节。它讲的是,到主人家做客时,为了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在上台阶时,要上一个台阶并一次步,不能一步一个台阶地走,这就是“拾级聚足”。“拥慧迎门”是讲作为迎客的一方,要选择家中最有身份的人,怀中抱着笤帚,规规矩矩地站在家门口迎接客人,这是尊重客人的表示(图1-4)。

显然,这种礼仪行为已不适宜当今的社会节奏。所以,礼仪只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现在的访友待客已经变成了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简单的握手、一杯热乎乎的香茶。

礼仪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不断更新,这样才能适合人际交往的需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不能将礼仪看作一成不变的、僵化的内容。四、传承性

公务接待中,在进行位次安排时,面对内宾要遵循“以左为尊”的位次习俗,面对外宾要遵循“以右为尊”的位次习俗。

中国人“以左为尊”的习俗,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左吉右凶”的认识及习惯。

对西方人“以右为尊”习俗的解释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古代君王在自己右侧的腰间都会佩剑,君王会安排非常可靠的人在自己的右手边,如果右手边的人不可靠,将有可能拔出剑伤害自己的性命。

这些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人类文明总结出了灿烂的礼仪文化。作为礼仪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将礼仪文化发扬光大。五、可操作性

礼仪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时,敬茶要双手敬上,在双手不方便时要使用右手,而不能使用左手。

在穿西装时,要懂得穿西装的规则。比如:西装每一个兜的功能是什么?扣子的系法是什么?

在与人交谈时,要讲究谈话的方法。比如:怎样拒绝他人才能既不伤害对方,又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

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则简明,易学易会,便于操作是礼仪的特征。

我们要将学到的礼仪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要防止摆花架子,要杜绝故弄玄虚、夸夸其谈。六、局限性

改革开放后的一个春天,在我国的南方开了一次成功的商品洽谈会。洽谈会闭幕后,为答谢外国友人的积极参与,在机场送行时,我方举行了简单热烈的献花仪式。当礼仪小姐面带微笑,将金灿灿的菊花捧到外国友人面前时,却被外国友人婉言拒绝了。

外国友人拒绝的原因很简单,虽然菊花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是美好的象征,但在西方国家,菊花却代表着另一层含义——悼念。

再有,我国献花的习惯是一定要选择双数,这是“成双成对”的美意。但在,西方人认为“单数吉利”。

而且,在我国,人们喜欢黄颜色,认为黄色是富贵的象征。但是,在西方却经常将黄色与“下贱”“淫秽”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以看到,礼仪文化具有鲜明的局限性。

我们在实践礼仪时,要注意场合,要考虑对象,要熟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点和习惯。如果生搬硬套,就会弄巧成拙,还有可能造成误会。作业

1.请通过查找资料等,完成一个因讲究礼仪,而带来良好政治影响的工作案例。

2.请完成一个因为讲究礼仪,而得到他人好评的服务案例。第四节公务礼仪的作用

回顾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朝代兴盛之日,肯定也是礼仪文化发扬光大之时。任何个人在得到成功之时,肯定也是礼仪水平达到较高水平之日。礼仪既有助于个人,也有助于社会,这也是国家十分重视礼仪文化的原因所在。一、学习礼仪文化,可以提高个人修养

所谓修养,是指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养成的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

在公务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尺子。它反映着一个人的交往能力,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精神面貌、阅历见识以及道德情操等。从这个意义上讲,礼仪就是修养。◎图1-5

我们崇敬的作家老舍,曾在1937年的冬天住在冯玉祥将军的家里。当时天气很冷,每当他在楼下写作时,住在楼上的冯将军的二女儿经常跺脚,以让自己暖和一些,但这种做法影响了老舍的写作思路。

一次,在吃饭时,老舍笑着对二小姐说:“你的舞肯定跳得很好,是刚从德国学来的新滑稽舞吧?”

听到老舍这幽默的语言,大家笑了起来,二小姐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事情过去之后,二小姐突然想到,老舍先生每天要写作,自己这样蹦蹦跳跳的肯定会影响到他。

她悟出了老舍这番话的意思。从此,她不但不在楼上跺脚,连在楼上走路也轻声慢步的(图1-5)。

老舍不但具有文学修养,更具有为人处世的良好态度与技巧。

如果老舍换一种处理方法,当着大家的面说:“二小姐,你在楼上蹦蹦跳跳的,经常打断我的思路,今后不要再这样了。”

这种批评当然能制止二小姐的行为,但是,却会让冯将军很恼怒,也会使二小姐下不来台。

老舍用这种诙谐的婉言,劝告、批评二小姐,使她本人很自然地接受了意见,并真心地去纠正。

我们要向老舍学习,并通过学习礼仪,实践礼仪,提高个人修养。二、学习礼仪文化,有助于自身美化

任何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

古时候,姑娘们就学会了将泥巴涂在自己的头发上,用两根木棍将头发卷起来,再到太阳下将头发晒干,之后把泥巴、木棍去掉。这样,就形成了卷曲的长发。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烫发吧。人们认为这样做会让自己变得更美。

在现代社会中,美的定义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由于文化色彩的不同、地域的不同,面对的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等等,使美有了不同的定义。在有的场合是美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就不见得是美。对美的定义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就会将多数人认为不美的东西当作美的东西,就会美丑不分,就会是非混淆。

在公务交往中,我们不但是履行职能的工作人员,还应是“优雅”的履行职能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的形象,是服饰、仪态、仪容、谈吐和修养的集合。

得体的服饰体现着公务员的美;

规范的仪态体现着公务员的美;

适宜的仪容修饰体现着公务员的美;

美好的语言体现着公务员的美;

……

礼仪在上述内容上都有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将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美化个人的形象,更好地展示个人的良好修养与优雅的风度。

当我们都以礼相待时,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谐,工作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三、学习礼仪文化,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美国教育专家卡耐基在他的《成功之路全书》中讲道:在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中,有85%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好坏。由此可以看出,人际关系是何等重要。

学习礼仪,将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礼仪对在人际交往中怎样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信任,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有深入浅出的描述。

通过礼仪的学习,可以使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胸有成竹,遇事不慌,为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人与人之间进行语言交流时,礼仪有许多成功做法的描述。

比如:当需要拒绝交往对象的建议或要求时,一定要选择比较委婉的语言。

宋朝有位举人叫阮明,很有学识,又相貌堂堂。

一位长者很赏识他,便想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阮明。

他找到阮明,说明来意。但阮明已有妻室,且夫妻感情很好,他不想纳妾。

阮明本想直接说明原因,拒绝长者的美意。但是,他想到,长者这样关心、看中自己,如果直接拒绝,一定会伤对方的心。

思考片刻后,阮明愉快、认真地对长者说:“十分感谢前辈,不过婚姻是大事,还希望前辈容我回家与夫人商量后再做决定。”

做父母的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给人家做小妾,阮明深知这一点。

长者没等阮明将话说完,抢着说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阮明用巧妙的语言,打消了长者的念头。

在上面的案例中,阮明很好地把握了与长者交往的技巧,恰当地处理了较为棘手的问题。

人际交往的能力只有通过学习、通过实践才能提高,礼仪会给人们很多启示,很多方法。所以,学习礼仪文化,将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四、学习礼仪文化,有助于提高服务的质量

礼仪不但教会我们如何得体地微笑,还教会我们在公务场合怎样使用它。

礼仪不但教会我们体态的规范,还教会我们在面对不同的场合、对象时,我们怎样选择适宜的体态。

礼仪还教会我们耐心解答他人问题的操作方法。

……

当我们面带笑容地与他人交流时,会给对方留下热情、温馨的感觉。

当我们的体态符合规范时,会给对方带来受到关注和尊敬的感觉。

当我们不厌其烦地为他人解答问题时,会给对方带来耐心、周到的感觉。

……

如果我们坚持通过以上行为,给他人带来持续的、美好的感觉,就会树立起良好的公务形象,也会解决一些部门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从而真正地成为人民的公仆。作业

1.请写出实践公务礼仪的过程中自己取得的成绩。

2.请对卡耐基的“在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中,有85%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好坏”这句话谈一谈自己的想法。第二章服饰礼仪公务人员要讲究形象,服饰是公务形象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共同分享“第一印象”与人的服饰的关系、服饰的“TPOR”原则、公务场合的服装选择等方面的话题。第一节“第一印象”心理学实验的启示

在这一节的内容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分享一组图片(图2-1)。◎图2-1

您肯定能很快将图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区分开来。在以往的公务礼仪培训中,多数学员认为左侧第一位是科研人员或是公务员。中间一位是农民兄弟,有些学员还认为他就是阿宝;还有学员建议“让这位男子手拿一只放羊的鞭子就更好了”,他们认为这是陕北的农民兄弟。最后一位,学员的答案有两种,一种答案是乞丐,另一种答案是干体力活的人。

当请学员再仔细观察三张图片,能否发现其他信息时,多数学员由“三张图片上的人长得有些像”,逐渐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三张图片画的是一个人”。

是的,三张图片画的确实是一个人。

其实,更有意义的事情是:这三张图片描述的是心理学界曾进行的一个实验。

这个心理学实验的过程如下:

首先,请来一位男子,将他装扮成科研人员的模样,安排他到某个大学的一个班级中进行科研论文的宣讲。

其次,将这位男子装扮成农民的模样,安排他到这所大学的另一个班级中,还是进行同一篇科研论文的宣讲。

最后,不用说您就已经知道了,是将他装扮成乞丐的模样,到这所大学的另一个班级,还是进行科研论文的宣讲。

那么,在分别宣读论文的过程中,在这三个班级中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会是什么呢?

我想,您肯定知道答案了。

论文的宣读在第一个班进行得很成功,学生认为“这是既有逻辑性,又很有深度的论文”。在第二个班宣读论文时,学生的反应是:无精打采,没有兴趣。他们认为这篇文章不会给自己带来有价值的东西。而在第三个班,学生的反应是:非常气愤,他们认为这名男子纯粹是在“胡说八道”。

叙述至此,这一心理学实验需要验证的理论是什么,我们已经非常清楚了,它就是“第一印象”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第一印象”的作用是什么。

让我们重新回到上面的三张图片上,并思考下列问题:

我们确定对方身份的根据是什么?“第一印象”会在多长时间内形成?“第一印象”对公务交往带来什么影响?

第一印象往往与第一眼画等号。第一印象一般在初次交往中最初的30秒内完成。对一些人,形成第一印象只需要3秒钟时间。“初次亮相”使交往对象对自己的良好形象先入为主、萌生好感,将对深入交往起到积极作用。

很多人由于抓住了人的这种心理特点,为工作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礼仪培训师到一所大学,为学生讲授面试礼仪。

主持人简单介绍后,在一片掌声中,这位老师迈着自信的脚步,面带微笑来到了讲台前。她的笑容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她自信的脚步给学生一种很有能力的感觉。

只见她穿了一套合体的蓝色西服套裙,服装平平整整。她留一头扣边短发,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精致的金质丝链在她的颈部不时地发出光亮。她给学生一种既职业但又不乏女人味的感觉。

她将自己的讲义轻轻地放在讲台上,之后,转身来到学生们中间,深深鞠躬后问道:“同学们,下午好!”教室里再一次响起了掌声。“谢谢!首先告诉在座的女同学,如果你去参加某家公司的面试,可以选一套我这样的服装。”同学们跟着老师,很快进入了课堂之中。

课程完成得很成功。

问起学生的感觉,学生讲道:“老师一出场,就让我感到不一般,有一种想进一步了解她的想法。”学生的话说明这位老师很有吸引力。

另一位学生讲:“老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思路,不知不觉地就被她牵着走了。”这说明老师很了解学生的需求,而且,她的课程引入很成功。

其实,学生对这位教师的“第一印象”很好,是来自于下面这些因素:仪表、仪容、服饰、语言、表情、应酬等。

学生根据教师的这些具体行为表现,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很快就能对教师作出了判断。

仪表、仪容、语言、表情、应酬等因素,是产生好的或不好的第一印象的制约因素。

我们清楚,第一印象往往是非理性的。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它又是客观存在的。

第一印象往往起着使人际交往是继续还是停止、是接受还是排斥的作用。

1960年的9月,尼克松与肯尼迪在美国的电视观众面前,进行竞选总统的第一轮辩论。

当时,这两个人的声望和才能不相上下。但是,多数评论员却预测尼克松能够成功。他们的根据是,尼克松有“电视演员”的称号,具有丰富的经验,一定能够击败缺乏电视演讲经验的肯尼迪。

但是,结果却与评论员们的判断截然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肯尼迪在进行电视辩论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不但进行了相关的练习和彩排,还专门去海滩晒太阳。

于是,当他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给民众一种满面红光,精神焕发,侃侃而谈,挥洒自如的印象。

而尼克松因为过于自信,没有做充分的准备,还因为当时比较劳累,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更糟糕的是,化妆师还给他用错了粉底,深色的粉底使他显得身体健康状况都出了问题。

他的疲惫不堪,他的声嘶力竭,使多数民众认为这是一个不可信任的人。

当时,曾有人这样形容尼克松的电视形象:“他让全世界看来,好像一个不爱刮胡子和出汗过多的人,带着忧郁等待着电视广告告诉他怎样不要失礼。”

尼克松败给了自己,败在忽视了自己的仪容仪表,败在忽视了自己的形象。

古往今来,人们常说道:“不可以貌取人。”但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通常会不由自主地根据他人的外表,来判断对方的内在修养,并判断对方的地位、学识和身份。于是,“以貌取人”便有了存在的意义。

不论我们与他人是初次见面,还是再次见面,都存在印象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论是与陌生人交往,还是与熟人交往,都要重视自我形象的确立。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在第一次见面时,一旦产生好的第一印象,往往能起到包容负面因素的作用;相反,对正面的因素也会持排斥态度。

在公务交往中,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把握第一印象的确立,不放过第一次交往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就会在人际交往中把握主动。作业

1.请谈一谈对“第一印象”的认识。

2.当指责一个人的好朋友时,在一般情况,这个人会做出什么反应?这是为什么?

3.“第一印象”的制约因素是什么?为什么?第二节服饰的“TPOR”原则

古时候,我们的先辈为了遮丑、保暖而穿衣,而现在,我们更多的考虑是怎样用服饰来美化自己。

在服饰选择方面,公务人员要做到:干什么就要像干什么的。

什么样的服饰是适合我们身份的呢?

首先,服饰选择要遵守“TPOR”原则。“TPOR”是英文中时间、地点、场合、角色四个词的首字母缩写。在服饰选择中,很好地把握这四个原则,就能产生自然和谐的美感。一、把握时间原则

白天基本上是工作的时间,着装要考虑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特点。

我们看到:从事服务业的人员,经常选择白色宽松的服装,既方便操作,又体现出讲究清洁卫生的严格要求。

在写字楼忙碌的白领人士,会选择西服套装、套裙,这种选择很好地体现出敬业、干练、庄重、严肃的职业特色。

空中小姐则身穿蓝色套裙,为每一位客人送去温暖的问候,这也很好地体现了一种热情、关心、体贴的工作态度。

在窗口工作的公务人员,为了体现良好的政府形象,也齐刷刷地穿上了工装。

在工作时间的服装选择,要以庄重大方为原则。如果参加公关活动、社交活动,则要以典雅端庄为原则。

在参加舞会、宴会、音乐会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会相对近些,所以,选择服饰要更加讲究一些,一般以选择礼服为宜,礼服会与社交场合的气氛非常协调。

郊游、逛街、健身等休闲场合,我们可以选择款式随便一些、色彩鲜艳一些的服装,以达到让自己放松身心、缓解劳累的目的。

服饰选择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季,以选择轻便保暖的服饰为原则,春秋两季以选择轻便灵巧、薄厚适宜的服饰为原则,夏季则以选择凉爽简洁的服饰为原则。二、把握地点原则

如果在绿草茵茵的运动场上穿着笔挺的西装,在严肃庄重的办公场所穿着拖鞋,在吊唁的场合穿得大红大紫,都会显得极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将会直接影响自身的形象。

穿着休闲服装出现在谈判场合的人,会给对方带来漫不经心、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觉。

在运动场上西服革履的人,往往给人故意拿捏、矫揉造作,与人格格不入的印象。

所以,服饰选择是否符合地点原则,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形象。三、把握场合原则

服饰所蕴含的信息内容要与特定场合的气氛相吻合。否则,就会引起他人的疑惑、反感,甚至是拒绝,影响人际交往的质量。

某一年的冬季,中国有一个团体到日本访问。在参加一次会谈时,中方的一位女士被日方毫不客气地拦在门外,女士突然明白了自己被拒绝的原因:没有穿裙装。

在国际惯例中,女士在外交场合,无论春夏秋冬,都要穿裙装。

这位女士忽略了这一问题,被日方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所以被日方拒之门外。

在我们的一生中,面对的场合基本上有三种:

公务场合。比如:上班、庆典、谈判及公关场合等。公务场合要选择比较正式的服装。

社交场合。比如:舞会、音乐会、聚会、宴会等。适宜于社交场合的服装是礼服。

休闲场合。比如:居家、散步、购物、健身等,休闲场合则要选择休闲装。

根据场合选择服装,才会产生美感。四、把握角色原则

在婚庆场合,如果穿得比新郎、新娘还要光鲜,那肯定是失礼。

在公务场合,如果女士身着无袖的上衣、过短的裙子,男士穿着露着脚趾的凉鞋等,都会给人留下不太严肃的印象。

把握角色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及场合,选择适合自己身份的服饰。

比如国领导人在与国际友人交流及参加庆典活动时,会选择西服套装。在下到基层体察民情时,会选择夹克衫。这种角色意识是需要我们学习的。“TPOR”原则是服饰选择的基本原则。对于每一位公务人员,在遵守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服饰和自己的肤色、体型、性格等的和谐。穿在他人身上很美的服饰,未必适合自己。要了解自己的特点,要勤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适合于自己的服饰款式、服饰色彩、组合方法等。作业

1.请回答:在谈判场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服饰?可以选择笔答,也可以选择以绘画的方式回答。

2.请分析在自己的周围,有哪些服饰选择不符合“TPOR”原则的现象。

3.在服饰选择方面,您最欣赏的人是谁?为什么?第三节男士公务场合的服装款式

对世界来说,公务员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对民众来说,公务员代表的是政府形象。

所以,出于责任,我们必须重视自己的形象。

公务场合的服装选择,首先要与场合的性质相一致。

公务场合是严肃、认真的场合,与这一性质相适宜的服装是西服套装、套裙、工装等。一、男士西装的三大流派

西装是一种外来文化。男士在公务场合选择西装,可以表现出庄重、传统、典雅的风格。

国际流行的西装款式有美式、英式和欧式三大流派。

1.美式西装

美式西装的面料比较薄,有一定的弹性。在整体造型上,美式西装没有过高的垫肩,胸围松紧适度,略收腰身,后背开单衩或开双衩。

美式西装追求自然美的状态,穿起来比较随意,也比较舒适。从美式西装的造型可以看出美国人追求洒脱、自由的生活理念。

2.英式西装

英式西装的特点是,在面料的选择上追求高档次,一般会选择纯毛面料;在色彩的选择上突出威严和庄重,多以黑色或深蓝色为主;在整体造型上追求流畅和平坦,从而体现出英国人特有的绅士派头。

3.欧式西装

欧式西装追求造型优雅、剪裁得体。选用黑色和蓝色的面料较多,面料质地以精纺毛织物为主。肩部垫得很高,胸部十分挺括。整体造型与英式西装相似,但比英式西装更考究。穿上欧式西装,给人一种自信和挺拔感。

作为公务人员,平时上班,我们可以选择美式西装。参加宴会、会见贵宾、参加庆典等活动时,我们可以选择英式西装。在参观、舞会、访友、会议等场合时,可以选择欧式西装。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和爱好进行选择。二、西装兜的使用◎图2-2

西装的兜有十来个。但是,很多衣兜只具有装饰作用,能够装东西的并不多。从这一侧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方人重视服饰美的观念。

1.上衣前身左胸处的兜

常有人将笔或名片夹等物品放在这个兜里,这是错误的。这个兜是装饰兜。比如:在参加庆典活动时,我们可以将口袋巾放在这个兜里(图2-2)。

2.上衣前身下摆处的两个兜

这两个兜是装饰兜,是不可以放东西的。

很多男士在购置西服后,不会拆开这两个兜的兜线,说明他们很清楚这两个兜的作用。

3.上衣内侧的兜

这两个兜是具有使用功能的,我们可以将名片夹、笔、票夹等放在这里。

4.裤子的后兜

裤子的后兜是不装东西的。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鼓鼓囊囊,影响裤型美观的作用。很多男士也不会拆开这两个兜的兜线。

5.裤子的侧兜

这两个裤兜可以适量地放一些东西,原则是以不影响裤型的美观为准。

6.马甲前身的下兜

马甲前身的下兜,在过去是用来装怀表的,现在怀表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这两个兜也衍变成了装饰兜。三、西装扣子的系法

同西装兜的使用相同,西装的扣子也有装饰扣与功能扣之别。

1.双排扣西装扣子的系法

双排扣的西装,有四粒扣与六粒扣之分。在穿着时,要有几个扣眼就系几粒扣子。

2.单排扣西装扣子的系法

单排扣的西装有两粒、三粒或多粒扣子的区别。在正式场合,要将两粒扣的上边一粒、三粒扣的上边两粒或中间一粒扣系上。如果是多粒扣的西装,最下面的一粒扣是不需要系的。

在落座时,在没有交往对象时,可以将西装的扣子全部解开。

我们发现,在颁奖仪式上,当主持人宣布“有请×××领导上台颁奖”时,领导会一边起身,一边将西装的扣子系好。相信,这种行为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

在公务交往中,男士在特定的场合,还可以选择夹克衫。比如:如果到基层进行调研,选择夹克衫更能体现对基层人员的关怀。

目前,很多公务员会在上班时穿统一制作的工装。工装明显地体现了服装的职业和身份的标示作用,这是服装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应该说,服装的这种社会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效地协助和维护了社会生活的秩序。所以,要穿好工装。作业

1.您喜欢选择单排扣西服,还是喜欢选择双排扣西服,为什么?哪一种西服是正式场合的首选?

2.以图画的方式,表达出西装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