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08:35:32

点击下载

作者:华图书业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英才故事

英才故事试读:

前言

亲爱的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爸爸妈妈的故事长大的呢!你希望爸爸妈妈每天给你讲一个故事吗?也许你会说肯定喜欢啦!但是,哪里有那么多的故事呢?

这里就有古今中外好多好多的故事!包括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英才故事、神童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动物故事等,这些故事都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听的呢!

这些丰富多彩的故事,具有高度艺术性,曾经伴随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成为许多人美好的金色童年记忆。

小朋友们只要带着欣赏的心态阅读或听讲这些美丽故事,就会非常有利于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与性格,非常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啊!

古今中外的故事多如繁星,我们根据小朋友的接受特点,对故事进行挑选,并对各个故事进行高度浓缩,保持了故事的梗概和精华,使得故事短小精炼,明白晓畅,非常适宜广大父母讲给孩子听!

同时,我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深入思考和消化故事内容,还在每个故事后面添加了“小小心得”,非常具有哲理性和启迪性,好读易懂,能够充分表达故事的深刻含义!

不仅如此,我们还对故事进行了注音,并配有精美图画,全套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不仅能够激发小朋友们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小朋友们的阅读水平。

因此,本套《亲子共读365夜必读故事》既是广大小朋友们自主阅读的良好选择,也是广大父母给孩子讲故事的最佳读物,希望广大父母和小朋友喜欢!

项橐——7龄童问难孔子

项橐,春秋时人,机智善辩。

一天,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个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

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回答:‘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答道:“我叫项橐。”

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你的嘴厉害;我想考考你——

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二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附么天太长?十么东西有雄有雌?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

问完,孔子盯着项橐露出微笑。

项橐想了想说:“您听着——

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孤雄没有雌;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

孔子大惊,这孩子竟是智慧过人!

项橐这时不容孔子多想,反问他说:“现在轮到我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鹅和鸭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是坚实。”“不对”卜项橐大声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吗?”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拱拱手连声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于是驾着车绕道走了。

孟子——童年贪玩的大儒

孟子,名轲,字子舆,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从小不爱学习,顽皮成性,后在母亲的感染下,发奋读书,终成为一代儒师。

战国时间,在山东邹县的一户贫苦人家,刚刚3岁的孟轲便失去了父亲,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个人肩上,孟母每天辛苦劳作把孟子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教育,一心想把孟轲培养成有学问的人。

童年的孟轲很贪玩,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经常有出殡、送葬的人群,不是吹吹打打,就是哭哭啼啼。孟轲经常与伙伴们一起模仿他们。

孟母见了很生气,对儿子说:“你父亲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他因为生病而英年早逝,不能从小教你读书认字。我们家境又不好,若你不认真读书,将来怎会有出息?”

为了让孟轲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把家迁到城里。她以为孟轲可以专心读书了。

但孟轲的家背后离闹市很近,嘈杂的声音使孟轲无法认真读书。孟轲和他的新伙伴常常模仿卖货的、打铁的、杀猪的。孟母见了更为生气,于是决心再次搬家。

这一次,孟母把家迁到了学宫附近。学宫是读书胜地,许多读书人在那里学习,还时常演练礼仪。

孟轲受到了感染,每日在家中专心读书,也渐渐模仿起学宫中演练礼议的举止来。

不久,孟母把孟轲送入了学宫。孟轲在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礼仪,接受了许多新思想,也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初到学宫,孟轲对学习兴趣很浓,也很用功。但年幼的孟子并不懂得母亲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不久,孟轲又重蹈覆辙,便开始整天只知玩耍。他爱上了射鸟,并自制了一套非常精致的弓箭用来射鸟。

有一日,孟轲正在上课,人在课堂,心思却早已跑出窗外。他突然想起了村东湖中的天鹅,想射一只来玩玩,于是就再也坐不住了。他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学宫,跑回了家。

正在家中辛苦织布的孟母见孟轲又逃学回来,随手抄起身旁的一把剪刀,猛地几下把织机上已经织成的一块布拦腰剪断了。

孟轲从未见母亲如此生气,他愣在那里,不知所措。母亲严厉地问道:“这布匹断了还能重新接好吗?”“不能。”孟轲怯声答道。

孟母又说:“你不专心读书,半途而废,将来也会像这断了的布匹一样,成为没用的废物。”

话一出口,孟母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心地痛哭起来。

孟轲看到伤心的母亲,又看看被母亲割断的布,恍然大悟,跪到母亲面前,说:“母亲,原谅孩儿吧,孩儿一定不辜负母亲的希望,好好念书。”

从此以后,孟轲发奋学习,终于成为满腹经伦的大学者。

长大后的孟子虽然学富五车,然而仍不满足,决心外出历练,同时拜访名师,继续上进。

在游历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时,几经周折,拜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的传人、品德高尚的司徒牛为师。

从此,孟子跟随司徒牛又开始向更高的境界迈进。经过多年的努力,孟子终于成了一代大儒。

孙膑——巧吃馒头占先机

孙膑,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今-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

孙膑小时候拜鬼谷子为师,鬼谷子不仅非常有学问,教起弟子来方法也很独特,常常会出一些难题考考弟子。

一天,鬼谷子把孙膑和孙膑的师兄庞涓叫来,让他们比赛吃馒头,规定谁能多吃到馒头就算谁赢,但每次最多只能拿两只馒头,吃完了才准再拿。

鬼谷子揭开蒸笼罩,里面有五只慢头。庞涓手脚很快,他抢先拿了两只馒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孙膑见笼里还剩三只馒头,并没有像庞涓那样一次拿两只,而是先拿了一只吃起来。庞涓见了心里直乐,暗想这次比赛孙膑准输。

当庞涓三口两口吃完了一只馒头时,孙膑的馒头只吃了一大半,而庞涓第二只馒头吃剩一半的时候,孙膑已吃完了手中的馒头。

这时,孙膑两手抓起笔中剩下的两只馒头,笑着说:“师兄,我赢了!”说完慢悠悠地吃起来。庞涓傻了眼。

孙膑和庞涓出师以后,庞涓投奔魏国,成了将军。庞涓气量狭小,他深知孙膑的才能要比自己高得多,如果孙膑留在齐国,一旦得到重用,那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于是,庞涓便把孙膑骗到魏国,又设计陷害孙膑,使其变成了跛子。后来,孙膑设计逃脱了虎口,到了齐国。

孙膑住在齐国大将田忌家时,田忌常与齐王赛马,可每次都输给齐王。

赛马分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三个等极,一共进行三场比赛。孙膑观看了一次赛马,回来后对再次失败的田忌说:“下次赛马,我保证让你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过了几天,他就主动约请齐王去赛马。齐王自然高兴地答应了。

比赛这天,孙膑私下对田忌说:“大王集中了齐国所有良马,拿你的马与这些良马比赛,自然要输。今天你把马换一下顺序去比,用你的下等马对大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大王的中等,用中等马对大王的下等马。这样虽输一场;却能赢两场。”

田忌听了,赶紧让家人调换了马的装束和出场顺序。第一场田忌输给了齐王,齐王很得意。

不料接下来的第二、第三场比赛,田忌的上等马、中等马以较小的优势,分别跑赢了齐王的中等马、下等马。

这样,田忌最终以二胜一负的成绩赢得了赛马。

公元前341年,魏国派庞涓领兵去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王封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派他们前去救助。

庞涓得知齐军去救助韩国,急忙回过头来对付齐军。孙膑早有准备。他估计庞涓的部队即将到来,便使命向田忌献上一条妙计。

庞涓率军气势汹汹地赶来交战,他恨不得一下子把齐军消灭干净。

可是,在齐军驻扎过的营地上,他发现遍地是煮饭的灶头。从灶的数目估计,齐军有十万人。庞涓心里暗暗一惊。

第二天,庞涓追到齐军第二个驻地,根据灶的数目,齐军只有五万人了。

到了第三天,灶更少了,估计只有三万人。

庞涓以为齐军越来越少,狂笑着说:“哈哈,齐军胆小怕死,才三天,兵车就逃亡了大半。”

于是,他让大队人马在后面慢行,只带少量部队继续追赶。

孙膑估计庞涓当晚必定会到马陵道山谷,便在那里作一番布置,并让弓弩手埋伏在山道两侧,吩咐说:“今晚只要看到有人在下面点起火把,就射箭。”

那晚,庞涓果然追到马陵道。这是个地势非常险峻的山谷,两边山壁如同斧劈的一般,杂树丛生。庞涓见了不觉倒抽一口凉气。前面有人来报说:“山道被树枝阻挡,无法过去。”

庞涓便上前探察。他隐隐约约看见道旁一棵树被剥去了一片树皮,还写了字,便让士兵点燃火把照看,“庞涓死于此树下”

一行字让他大吃一惊。

几乎同时,埋伏在两侧的齐军对准火把,万箭齐发,魏军死伤无数,庞涓也身中数箭。他知道这次中计,难逃生路,便拔剑自杀了。

屈原——13少年洞中读《诗经》

屈原(前339——前278),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贵族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充满着政治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不朽典范。屈原满腹经伦,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后人以“端午节”来祭祀他。

在长江三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这里就是屈原的故乡。屈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在乡里的学堂学习时,表现得特别勤奋用功,他常常第一个到达学堂,每天一放学就回到家里做功课,做完功课,他便一个人吟诵起古人留下的优美诗篇。

可是,有一段日子,学堂放学后,迟迟不见屈原回家,直到吃晚饭的时候他才回来。屈原的姐姐觉得非常奇怪,究竟怎么回事呢?姐姐每次问屈原,屈原总是神秘地笑笑说:“我现在谁也不告诉。你们放心吧,反正我不会去干坏事。”

听了屈原这样的回答,姐姐心里总不踏实,她决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快要到放学的时候了,姐姐来到学堂门口,躲在校门对面的一棵大树背后。当屈原走出校门时,姐姐便悄悄地跟在后面。屈原在前面头也不回,一个劲地向前走。姐姐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跟着,一直来到了后山坡的一个天然小山洞口。姐姐见屈原走进了山洞,便在洞口的一块岩石上坐了下来。

可左等右等,好长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就是没见屈原出来。姐姐这下可急了,该不会有什么事吧?姐姐壮着胆子摸进了山洞。

姐姐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高高的洞顶有一个脸盆大小的圆孔,一束光线直射下来,底下的一块青石上,坐着一位少年,这正是屈原。

只见他聚精会神地端坐在泉边的青石上,手里拿着一卷竹简,低声吟咏着。

姐姐站在洞门口,她被洞里的景色以及弟弟吟咏的诗歌迷住了。直到夜幕降临,洞里一片朦胧时,她才轻轻地喊了一声:“弟弟!”

屈原被竹简的内容深深地迷住了。听到有人在喊,吃了一惊。当他看清站在洞门口的是自己的姐姐时,便笑着向姐姐迎了上去,“姐姐,我读的都是咱们楚国的民歌,美极啦!可老师不许我们在学校里读。再说,这里的环境也和诗歌一样美,所以……”“你得向家里说一声啊!”姐姐轻轻地责备了一句,又说:“现在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家吧!”姐弟俩手拉手一块走出了山洞。从那以后,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他都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就这样,持之以恒,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并为其后来成为一代文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这座山洞取名为“读书洞”。

长大以后的屈原,成为通晓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知识的人才。他看到楚国日趋衰落,主张对政治进行一番整顿革新。他所提出的革新主张,也触犯了那些旧贵族的利益。所以他遭到了楚国旧贵族的忌恨。他们对楚怀王说了许多屈原的坏话,造谣说屈原太自高自大了,根本不把楚王放在眼里。楚怀王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听了谗言不禁怒火万丈,立刻撤了屈原“左徒”的职务,把他降为只管王室祭祖事务的“三闾大夫”(三闾指楚国景、昭、屈三家贵族),改革也被勒令停止了。

此后屈原不断遭到贬斥,最后竟被放逐到汉水北岸,永远不许回到楚国首都郢。这两件事给了屈原重大的打击,他把满腔悲愤写成诗歌表达出来,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天问》和《离骚》。《天问》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二个问题,向天控诉不平。《离骚》的“离”,是受离间的意思;“骚”,是忧愤和不满。全诗三百七十三句,叙述了屈原的家世、才能和治理楚国的理想,怒斥了楚王的昏庸和贵族们祸国殃民的罪行。他在诗中表示坚决不和腐朽势力妥协:“迹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还表示至死保留自己的节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同前圣之所厚。”为了表示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永远是清白的,他三次到故乡的条溪边去洗濯他的帽缨,这个溪以后便被叫做“濯缨泉”。人们还在当年屈原站立的地方,建造了座桥,桥名“濯缨桥”。

郢都被秦军占领后,屈原悲愤欲绝,决心以死来表达他的爱国爱民之情。终于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这天,他怀沙抱石,投进了波涛滚滚的汩罗江。这年他六十二岁。

屈原是为国为民而死的,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怀自己的诗人。汩罗江边的人民,听说屈原投江自杀了,划着大大小小的船只,争先恐后地赶来搭救。他们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大家只好划着船只,又归回家乡。从此,形成了每年一度的竞渡风俗。后来,一般的船只又装饰成龙舟,便又叫做“龙舟竞渡”。这种水上游戏在后来的江南地区十分盛行,场面非常热闹。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每当端午佳节,南方大部分地区人民还兴致勃勃地参加“龙舟竞渡”。

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人民对屈原的追怀。据说在东汉时候就已开始了。南北朝时写的《续齐谐记》里说,这本是楚人对屈原的一种纪念方式,原来用竹筒盛米投水祭祀屈原。后来,据说东汉有个人叫欧间的,做了一个梦,梦见屈原对他说,每年投放给他的筒米都被蛟龙偷吃,假如能用粽叶包上米,再以五色丝线捆上,投入水中:蚊龙就吃不着了,因为它们最怕五色丝线。此后便开始用这种方法祭祀屈原,而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也就由此相传下来。

人民对屈原的追怀,还表现在为他修筑坟墓和祠堂上。据说屈原死后,汩罗江一带的人民,为了永久纪念他,在屈原经常吟咏的土筒山上,修建了他的衣冠冢。为了防止秦兵和奸臣们的破坏,屈原的衣冠冢共造了十二座。每一座坟前都有“三闾大夫墓”的石碑,使那些打算破坏的人混淆莫测。后人在屈原故里还修了屈子祠。有一幢金碧辉煌的庙,还有十三幅追溯屈原生平事迹的素色泥雕图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这些古迹进行了多次大修,如今成为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最好场所。

屈原是一位伟人的诗人,他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同时,他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位教育家。屈原的教育思想在先秦诸家教育思想中很有特色,热爱祖国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培养优秀的品德是其长久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品德包含判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崇尚内美的情操、对自然社会的探索以及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而诗乐融合是其教学形式的方法。楚地独特的文化也造成了屈原教学思想的特点,即突出的忠君思想、教育的贵族色彩和传授知识的地方特征。

项羽——胸怀大志万人敌

项羽(前232─前202),楚国贵族之后,名籍,字羽,又作子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西南)人。少时学书学剑皆不成,喜读兵法,也不求甚解。他力能扛鼎,勇武过人,且年少就有雄心大志。后为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人称楚霸王。

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祖父就是楚国著名的大将项燕。他的叔父项梁习知兵法,文武全才,因为杀了人,带着侄子项羽逃到吴县(今江苏苏州)躲避官府的追捕。

当时项羽还很小,不肯认真读书。叔父项梁替他着急,对他说:“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怎么能成就大事业呢?”

项羽不屑地笑道:“读书有什么用?只不过记些古人的姓名罢了。我还不如习剑杀敌呢!”

项梁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学剑。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项羽学剑又学不好。项梁大怒,气得浑身发抖,拍案而起,将项羽叫到面前,严厉地批评他。

然而项羽不慌不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说:“叔父请不要生气,听听我的是否有道理。我认为读书只不过记些古人的姓名,而学剑又只能对付一个人,这些都不值得我去学习。我要学就学习那些能够与万人对敌的本领。”

听了项羽的话,项梁手捋胡须思索了片刻,点点头,说道:“看来你胸有大志,那我就教你学习兵法吧!学会了兵法就可以与万人对敌了。”

项梁精通兵法,教授侄子尽心尽力,一心想让项羽学好这项本领,将来好建功立来。项羽刚开始学习兵法,很感兴趣,学习起来也比较认真。当他明白些大意后,就懈怠了,像读书一样不愿意钻研下去。

有一次,秦始皇巡游会稽,路过浙江,项梁和项羽一同去观看。

项羽指着趾高气扬的秦始皇说:‘那个皇帝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可以取而代之。”

项梁吓了一跳,赶忙捂住他的嘴,并向四下张望,见周围的人都在专心观看秦始皇的车队,才低声对项羽说:“不许胡说八道,当心全族要杀头啊!”

嘴上虽然这样说,但项梁从内心对这个不学诗书的侄子又有了新的看法,觉得他不是一般的人。

项羽少年时,即身体魁梧,他身高八尺有余,力能举鼎,胆气过人,吴中子弟都非常敬畏他。

不久,陈胜、吴广在大泽起义,项梁和项羽在吴中起兵响应,加入了楚怀王领导的楚军队伍。

有一次,项羽被作为副将,跟随起义军上将军家义去救被秦军围困的巨鹿赵军,但宋义却驻兵巨鹿对岸四十六天,整日饮酒作乐,以致军中粮草用尽,士兵冻死无数,很多人做了逃兵。

项羽看在眼里,心如火燎,他劝说宋义立即发兵,宋义却断然拒绝,他说:“秦国同巨鹿赵军交手,我们正好坐山观虎斗,如果秦胜,必会很疲惫,我们再去攻打,不费吹灰之力;如果秦军打不赢,也将损失惨重,我们就可以趁机直取秦都咸阳,岂不是以逸待劳?”

项羽严厉驳斥说:“楚人和赵人合力攻秦,情同手足,现秦国攻巨鹿已很久,赵人正以死相持,等我们去营救。”

宋义不听,还大骂项羽以下犯上。项羽一怒之下,拔剑斩下宋义的人头。

项羽把将领们召集起来,说出自己杀死宋义的原因,将士们也早对宋义不满,于是拥项羽为将军。

项羽立即鼓舞士气,趁士气高昂之时,率军渡过漳水,并吩咐全军将士烧毁营房,砸碎军锅,凿沉渡船。他登高大呼:“诸位将士,如今釜已破、舟已沉,我们无退路,要想活命,唯有死拼。秦营有的是山珍美味等着我们去享用。打不败秦军,誓不回楚!”

他一声令下,并一马当先,率军冲向敌阵,楚将士奋力杀敌,勇猛无比,喊声震天,秦军节节败退。

这时,巨鹿的赵军也趁势杀出,秦军大败而逃。

从此项羽威名大振。

秦越人——小伙计苦学医术

秦越人,战国时期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生,他精通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尤其对脉诊和针炙有更深的研究,当时被人们称为“神医”,死后留下一部《难经》,对后世医学产生重要影响。

秦越人约生于公元前5~4世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世称扁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山东长清人。

秦越人,战国时期鄚(今河北任丘鄚州镇)人。出生在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民家庭,从小天资聪慧,不满周岁就能呀呀学语,五六岁时能把听过的叙述出来。八九岁开始读私塾,诗书过目不忘。放学回来,常常帮助父母做些家务活,深得父母的喜爱。

秦越人虽然年幼,但却同情受苦受难的穷人。他每见到差役欺诈百姓,就愤愤不平。有一次,一伙官兵搜刮民财的时候,遭到一位老婆婆儿子的阻止。老婆婆的儿子被抓走了,还把老婆婆打得头破血流,推倒在地。正巧小越人放学路过这里,见状紧紧握着小拳头,恨自己力气小,不能抵御官兵,就急忙跑回家中,端了一碗白开水送给老人喝。“老奶奶,请喝口水吧。你的儿子会放出来的。”小越人安慰说。“孩子,谢谢你。这些官差依仗官府,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穷人没有活路啊!”老婆婆叹息着。

围观的人都夸小越人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所以认识他的人,都很喜欢他。

由于连年战争,老百姓的苛捐杂税越来越多,秦家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秦越人不能再上学了,父母含泪把十一二岁的他送到城内一家客店当了小伙计。

当时,民间有位医术高明的老医生,名叫长桑君,他常在鄚州一带走乡串村为人治病,每到城里就住在小越人所在的客店里。小越人和他慢慢地混熟了。每次长桑君一来,他都热情接待,并给他打水、扫地,把床铺叠得整整齐齐,长桑君很感激他,也很喜欢这个孩子。

长桑君一住下,房间里就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给人治病的药材,病人一走,他就分类、整理。晚上,还把在民间搜集的偏方,一条条地写下来,进行研究,又制成药丸,终日忙忙碌碌。

小越人见长桑君每天摆弄这些草药,感到很神秘。他想,怎么这些草合到一起就能治病呢?他很纳闷,总是来观看。长桑君有时也拿些药草解释给小越人听。小越人都迷住了,常常忘了回家吃饭。

时间长了,长桑君见他聪颖勤快,才智过人,又对草药治病很感兴趣,就给他讲诊病的原理,病情的症状等一些医学上的问题。秦越人听了,都一一铭记在心中。

小越人耳濡目染,逐渐懂得了一些治病救人的知识,就更加热爱这个事业。客店的事一做完,他就到长桑君住的房间看他如何诊脉、下药、开方。有时候长桑君诊完了脉,小越人也摸摸病人的手腕。长桑君见。秦越人非常热爱这个事业,经常给他讲一些医理,并给他一些书看。小越人的医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了。

十年后,小越人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长桑君被秦越人学习不倦,肯求深钻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就把他收为徒弟,并把自己毕生的医疗经验和心得传授给他。

后来,秦越人成了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精通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尤其对脉诊和针炙有更深的研究。他遍游诸国,被他治好的疑难病症甚多,当时被人们称为“神医”。他死后留下《难经》一部,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甘罗——12岁做上卿

甘罗,战国后期秦国人,12岁时被秦王拜为上卿。

甘罗出生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他年轻有为,12岁时即被秦王拜为上卿,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公元前234年,秦王想联合燕国攻打赵国,于是下旨派张唐出使燕国,可是张唐借口有病,不肯前往。

60岁左右的文信候吕不韦知道此事后,亲自坐车去说服张唐。

张唐推辞说:“我曾多次带兵攻打赵国,赵国人早已对我怀恨在心。这次如果去燕国,一定要经过赵国。所以,想来想去,只有请相国另请高明了。”

吕不韦再三劝说,张唐还是不肯答应。

吕不韦回到府里,独自坐在堂上烦闷。他有一位门客,名叫甘罗,是秦国原来的左丞相甘茂的孙子,才12岁。甘罗见吕不韦心中不悦,便走向前问道:“相国今天有什么心事吗?”

吕不韦正在气头上,便气呼呼地挥手道:“小孩子家懂什么,跑来多嘴!你还得多学着点!”

甘罗不慌不忙地说:“相国平时看重门下之士,就是因为门下之士能为您分忧解愁。现在您有心事却不愿让门下之士知道,门下之士即使想效忠,也使不出气力呀!”

吕不韦见甘罗说得有理,就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甘罗听了,微微一笑:“派张唐出使燕国,这有何难,相国为什么不早说呢?我可以去说服将军。”

吕不韦听了,又发起火来:“走开,走开!我堂堂相国亲自去请,他都推三推四地不肯去,你一个小娃娃,有多大能耐,竟说此大话?”

甘罗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话不能这么说。当初项橐才7岁,就被孔子尊为老师。我现在已经12岁了,比项橐还大5岁呢。请让我去试一试,如果不能成功,您再斥责我也不迟呀。”吕不韦看到甘罗这样自信,就派他去张府说服张唐。

甘罗到了张府,直截了当地对张唐说:“当初秦王派大将军白起去攻打赵国,白起推辞不去,最后被逼而死。今吕相国亲自来请你出使燕国,你推三推四地不肯去,依我看你的死期恐怕也不远了。”

张唐听了,毛骨悚然,面露惧色,马上向甘罗致谢:“多谢您的提醒!”

张唐一面请甘罗代他向吕不韦谢罪,一面赶紧整理行装准备出使燕国。

张唐快要上路了,甘罗又去叩见吕不韦说:“张将军虽然不愿意出使燕国,但途经赵国,的确也还存在障碍。请相国给我5辆马车,让我先到赵国,通报张将军要从赵国经过的事。”

吕不韦见甘罗考虑得如此周到,心里十分高兴,他立即带甘罗面见秦王嬴政。

秦王嬴政听了吕不韦的介绍,试探着问:“甘罗,见了赵王你怎么说?”

甘罗胸有成竹地回答:“这得看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必须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你这么小的年纪,到了赵国,能不能让赵王把你吓垮了?”秦王又微笑着问。“我为什么要害怕呢?如果我是赵国的使臣,出使秦国,害怕还有可能,因为秦国比赵国要强大得多。可现在我将作为秦国的使臣,出使赵国,我又怕什么呢?”甘罗神情坦然地回答。“嗯。”秦王微微点头,心中颇为高兴。

当即决定派甘罗为使者出使赵国。

赵王已经知道了秦、燕两国最近亲近往来的事,正在担心两国合力攻赵,忽然听到秦国使者来了,顿时喜出望外,亲自率领大臣到郊外迎接。

赵王见秦国使者只是一个5尺高的少年,可气度不凡,竟也不敢怠慢。赵王迎下甘罗,与之并肩而行。

甘罗问赵王:“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已经到秦国作人质了吗?”

赵王回答:“听说了。”“听说张将军要去燕国了吗?”“也听说了。”“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赵国就危险了。”

赵王听了,吓得脸色骤变,赶紧问:“秦国、燕国亲近,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甘罗说:“秦国同燕国亲近,是想联合起来攻打赵国,扩大秦国在河间的地盘。与其被夺,大王还不如先割让5座城池给秦国,让秦国达到目的。我可以请求秦王,不派张唐出使燕国,断绝和燕国的关系,而和赵国友好。那样,赵国可以去攻打比自己弱小的燕国,而秦国又不去援助燕国,赵国得到的又何止是5座城池呢?”赵王听了十分高兴,马上把5座城池的地图交给了甘罗,让他带回交给秦王。

秦王决定不派张唐出使燕国,太子丹见形势有变,偷偷逃回燕国。赵国出兵进攻燕国,攻取燕国上谷郡30座城池,拿出11座城池献给了秦国。

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先后得到了16座城池。秦王因为甘罗的特殊功勋,便封他为上卿,相当于丞相的官职。

韩信——少年受胯下之辱的将军

韩信,西汉初淮阴(今属江苏)人,汉朝大将,西汉的开国功臣,少年时曾受屠夫胯下之辱,激发了其意志,后成为将军。

韩信出生在楚汉争霸的年代,淮阴(今属江苏)是他的故乡。韩信自幼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他衣衫破烂,四处流浪。但是,日子过得再清苦他也舍不得卖掉那把祖传的宝剑,一有空就练一阵子,盼望有朝一日有个出头的日子。

亲戚们嫌弃他,有钱人讨厌他,都是因为他既穷又没有本事,不会经商,不会种田。因此,韩信在乡下无法生活下去,就到城里来混饭吃。但在城里,生活依然没有着落,常常忍饥挨饿,只好到淮阴河边钓鱼,用鱼换米来维持生活。

在淮阴河边,常有人在河边洗衣服,其中一个好心肠的老太太,见韩信面黄肌瘦,非常可怜,就让韩信到自己家里吃饭。一连几十天,韩信就住在老太太家里,韩信非常感激地说:“将来我一定会报答你的。”老太太听了很生气,说:“我不图你的报答,我看你是堂堂一个男子汉,不能自己挣饭吃,连自己都养活不起,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韩信听了这番话,非常惭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淮阴城里的年轻人都欺软怕硬,根本不把瘦小体弱的韩信放在眼里,他们常常当街侮辱他,韩信从不跟他们计较。有一次,韩信钓了几条大鱼,刚进城门,被一伙少年档住了,为首的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年轻屠夫,他嘲笑着说:“别看你整天挎着剑,样子像个武士似的,其实你是个胆小如鼠的人。”

韩信没有吭声,年轻屠夫双手分开上衣,露出胸膛说:“你若是英雄,就拿剑来刺我。如果贪生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怎么样?任你选!”

韩信想:刺死人要偿命,为他送了性命不值得,不钻过去,又脱不开身。韩信看了那个屠夫一眼,然后伏下身子,趴在地上,从年轻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当年轻屠夫等人哄然大笑时,韩信轻蔑地瞥了他们一眼,大步走开了。

后来,韩信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在楚汉战争时,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他出谋划策,亲率大军南征北战,一举击败项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汉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朝建立后,韩信又被封为楚王,以下邳为都城。韩信手捧楚王大印,回到家乡淮阴。当年那个年轻屠夫听说韩信回来了,吓得坐卧不宁。

韩信回乡第一件事是派人找到曾关心过他的洗衣老太太,把千两黄金送给她表示感谢。然后派人找来当年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封他为中尉,负责缉拿盗贼,还将他介绍给自己的部下说:“这个壮士,当年并无太大恶意,却锻炼了我的意志,因为忍辱负重,我才有今天。”那个屠夫听了涨红着脸,低下头去。

手下将士听了韩信的一番言辞,都十分钦佩。

嬴政——11岁提问驳老师

嬴政,即秦始皇。公元前246年即位为秦王,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故称秦始皇。

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是儿时嬴政的老师,他亲自教授嬴政治国安邦的学问,这些课程包括诗经、书经、礼义、兵法、武术等等。

起初从小游荡的嬴政对日复一日的繁重学习有些不适应,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就逐渐适应了,因为他想到以后要继承王位,治理国家,需要有很丰富的知识。他不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对书本外的知识也很感兴趣。老师教过的知识他认真学习,老师没有教过的知识他也认真学习、研究。

吕不韦虽是丞相,却掌握着秦国的大权,他发兵攻打魏国,打了大胜仗,夺得了二十座城池。这一天他给嬴政上课,很自豪地谈到了这次伐魏的胜利。他以为嬴政听了他指挥伐魏的壮举,会钦佩他或者赞赏他,没想到嬴政却提出了令他意外的看法。“太师,弟子觉得这次伐魏还只能算个半胜,既然已经夺得了二十座城池,为什么不乘胜前进攻下他的都城大梁,一举灭魏国呢?”嬴政向他的老师发问。

吕不韦看看目光炯炯的弟子,有些意外,有些恼火,还有些惊奇。他没想到这11岁的孩子会提出这样独立,不同的看法;他恼火的是学生敢于反驳老师,对老师的壮举提出疑问,这使自己有些丢面子;而令他惊奇的是,这孩子确实很有头脑,很有气魄。

想了片刻,吕不韦说:“当时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就没有继续攻打。你要记住一句话:‘成事在天’。”

嬴政立刻接上一句:“上回弟子读《汤誓》篇时,太师讲到商汤被囚于夏台,开始考虑兴商大计;当时太师不是还特地教弟子要记住‘谋事在人’吗?”

吕不韦没想到弟子会又提出这么尖锐的问题,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嬴政却越说越有劲:“要是我,我就要进兵大梁,一举灭掉魏国。”

吕不韦听了马上反驳:“不,不!用兵是很凶险的事,一定要谨慎。你一定要记住:王者之师要伐无道而救生民,这是用兵之道的要旨。”“你已经进攻魏国,并且夺取了二十座城池,这是有道还是无道呢?如果是无道,你根本就不应该进攻魏国,一座城池也不应该占;如果是有道,攻占二十座和攻占全国有什么区别呢?那就应该一鼓作气打到底。”嬴政似乎胸有成竹,他有条有理地反驳着老师。

这个孩子不简单,提出的问题还真让自己不好回答。吕不韦喝着茶水,思考了一会儿又说:“可是打仗也像跑步一样,需要间歇,需要休息。”

嬴政又马上接道:“已经打下了二十座城池,接着打下去可能省时省力,而且军队士气正旺,再打下去也容易取得胜利。可停了下来,以后再进攻,又要重新组织军队,重新准备粮草,重新长途行军,而且让敌人也有了喘息时间。”

吕不韦听着弟子讲得头头是道,而且合情合理,不由得心里也有些赞同他的看法了。他想嬴政虽然还没继位就能思考国家大事,将来肯定不是平庸的帝王,想到这他说:“好,你有这些独立的见解很好,学生学习不能师傅教什么就学什么,也不能师傅说怎么做就照样画葫芦,那样是不会成为好学生的。”

嬴政心里很高兴,他微微鞠了一躬说:“谢谢太师的鼓励,我一定记住太师的话,多开动脑筋,多思考问题。”“你以后学习也要像今天这样,不只是从书本上学,而且要联系实际,特别是要关心国家的大事,因为你以后是要掌管国家的。”吕不韦又说。“是,学生记住了。”嬴政恭首回答。

嬴政通过刻苦学习,在少年时代获得了很多知识,为以后执掌政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扬了独立思考,独主分析的习惯,经常同老师一起探讨问题,有时还进行辩论,这对他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张良——三到桥头学本领

张良(?~公元前186)字子良,或字子房,秦末汉初军事谋略家,西汉政治家、军事家。其先本韩人,祖父、父为韩五世相。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挟亡国之恨,偕刺客以铁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今河南中牟境),误中副车。改名换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州南)。传说遇黄石公,得姜太公兵法,后官至丞相。

张良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韩国被灭的时候,张良还小,但他誓志替韩国报仇,于是变卖了家产,离开了老家,到处结交英雄好汉。

这一天,张良没事,便到一座桥上游玩,在桥上,他看到了一位白胡子老头。这位老汉,身着杏黄色道袍,头顶高挽着头髻,面白目炯,长着飘飘然三缕白须,胸前鼓鼓囊囊,不知装的什么东西。

这位老者来到下邳已经好多天了,谁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张良见过好多次了,也没在意,今天也是这样。

老汉坐在桥头,脚上挂着破云鞋,跷着二郎腿,脚尖一晃一晃的,很是悠闲,张良还是像往常一样向前走着,可是当张良经过老者身边时,不早不晚,老头的鞋子便掉到了桥下,接着,张良便听到了吆喝声:“小伙子,把鞋给我捡上来!”

张良是学礼之人,深懂尊老爱幼之理。于是,不加思索地便走下桥头,拾起鞋子,上来双手捧给老头,这时,老头连看也没看,说:“给我穿上!”完全是命令的口吻。

张良也不争辩,恭恭敬敬地替老汉穿上了。

老头微笑着点一点头说:‘你这小子很有出息,我愿意指点迷津。”

张良听老头肯收自己做学生了,也不管地上脏不脏,慌忙跪下,边拜边说:“我在这里拜见师傅了!”

老者说:“既然你愿意拜我为师,那么就在五天后,到桥上来见我吧!”

第五天早上,鸡还没叫张良就赶紧起来,满心希望老头能传授自己本领,可到了桥头一看,老头早已坐在那里,看脸色是等不耐烦了。老者看张良呆立在那里,便生气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你跟我约好,就该早点来,怎么可以让师傅等学生呢引”张良一听,连忙跪倒。

老者说:“既然知道错了,就应该纠正。去吧,再过五天,早点儿来等我。”说见老头便走了。

张良懊丧地回到家里,什么也干不下去,心里老是在想这事。一晃又过了五天,这天才过半夜,鸡才叫第一遍就赶紧下炕,跑向大桥,当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站在桥头时,他的希望又破灭了。他看到老者紧蹙眉头,似又不悦。“你怎么又来晚了!?”

张良看老师一瞪眼,更觉内疚:老人这么大把年纪了,尚能如此勤快,何况我一后生小子。我太不应该了。于是,垂下双手,两踵并立,恭敬地等待老人的教诲。

老者见张良面带恭和之色,心想:此子可教也。于是说:“如果你愿意,过五天你再来吧!”

这五天,张良如坐针毡,生怕自己记错了时间,又老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睡着了便梦见自己又晚了,老头不见了。好不容易到了第五天的晚上;这天晚上,张良和衣而卧,还不到半夜;就急忙起身下炕跑桥头,来到桥头,张良四下张望,生怕自己又来晚了,等到他确认是自己先来时,才松了一口气,整理一下衣裳,拍拍身上的灰尘,垂手而立,面向老者来的方向望着。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看见老者从远处慢慢腾腾地走来。张良远望师傅来了,迎上前去拜倒说: “师傅您早!”

这次老者才露出了笑脸。从怀里摸出一部书,交给张良,对他说:“这部书好好读一下,将来必定有用。”

张良接过书,施礼说:“师傅传我古书,请问师傅尊姓大名?”“谷城山下黄石公便是我。”说完,一转身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了。张良手捧古书,向老师走的方向拜了又拜,心里说:“师傅,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回到家里,张良小心地打开古书,原来是一部失传很久的《太公兵法》,不由大喜。自此潜心钻研,历时五年,才尽得其妙。之后,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帮助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被刘邦封为留候。

司马迁——玑珠满腹的小才子

司马迁,陕西韩城人,生于公元前145年,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毕生的精力给后人留下了历史巨著《史记》。4岁进书院,7岁能把145篇《国风》倒背如流。

司马迁家是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在司马书院教书,4岁的司马迁已是书院的学生。一天,司马谈授完课后,想考查一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于是,便叫王聪背诵《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文。

王聪开始背诵:“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下面想不起来,便用胳膊碰了碰同位的司马迁,司马迁会意,小声告诉王聪:“日月其除。”王聪接着背:“日月其余。”司马迁碰了碰王聪说道:“不对,是日月其除,不是日月其余。”王聪接着背:“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下面又背不出来,又用胳膊碰了碰司马迁。

司马迁小声告诉他:“好乐无荒,良土瞿瞿。”

王聪接着背:“好乐无荒,良土瞿瞿。”

两人的小动作被眯着眼的司马谈发现。

于是便说:“王聪,学习本是一件苦差事,不下苦功,怎能学到知识?不会就是不会,不能弄虚作假,知道了吗?”

王聪低头说:“知道了。”

司马谈接着说:“知错就改才会有进步。你要认真刻苦,明天还要叫你背,坐下吧。”

司马谈将目光转向司马迁,厉声说道:“你全都会背了,是不是?来,从头到尾,将学过的这5首诗给我全背出来!若背错一个字,看我怎么处置你!”

司马迁站起来开始背诵,背完之后又继续背另一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司马谈听他背的这一首还未学过,便说:“好了!好了!你怎么将未学过的这一首也背出来了?”

司马迁回答:“您不是常说饱学方能为士吗?”

司马谈内心欢喜,却绷着脸说:“好了,好了,今后上课不准多话!”

司马迁年幼好学,不但勤奋,而且聪明绝顶,远近都知司马谈的儿子司马迁是史官世家后代,从小就玑珠满腹。

一次,外祖父杨鼎带年仅7岁的司马迁出席乡间文人的文学聚会,席间,一位40岁左右的儒士杜明把司马迁叫到眼前问:“你今年7岁,对吧?”

司马迁回答:“是呀!”

杜明又说:“听人讲,你能把145首《国风》全部背出来,这是真的吗?”

司马迁落落大方地说:“那还有假。”

杜明想当场验试,便说:“那能不能请你来背给我们大家听听?”

司马迁干脆地说:“当然可以。但不知杜先生是要我顺背还是倒背?”

司马迁出语惊人,在场之人无不愕然。周围的文人学士也都慢慢地靠拢过来,把这张桌子围得水泄不通。

司马迁却不慌不忙地站到一把椅子上,非常熟练地倒背起来:“第145首,七月流火,八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司马迁声调抑扬顿挫,周围文人不由啧啧称道:“嗯,真有水平!”

司马迁越背越有劲,145首《国风》在众人的掌声中全部倒背下来,众人无不惊呼:“奇才!奇才!”

从此以后,司马迁更加努力学习,10岁时,便随父去了京都长安。在严父的教导下,他遍读史书,又在父亲的熏陶下,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长大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各地,了解了各地历史和风土人情,这为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

做太史令后,他常随皇帝在全国巡游,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还遍读宫廷藏书,最后运用所学及掌握的大量史料,历时10年编写了历史巨著《史记》。《史记》共120篇,约50万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史学和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匡衡——12少年凿壁借光

匡衡(生卒年不祥),字稚圭,东海丞(今苍山县)人。西汉经学家,曾做西汉大臣,官至丞相。家贫,当过雇工。少年勤学,“凿壁偷光”的故事,成为家贫而苦读的经典。

匡衡(生卒待考),字稚圭,祖籍东海承(今苍山兰陵镇),至匡衡时,始迁居于驻县羊下村(今属邹县城关区)。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父辈世代务农,但匡衡特别喜欢读书,家中贫穷,只好替别人做工而换取生活和学习的费用。有一年,他在村庄南山坡放猪的时候,看到山上有一块石碑,就手沾口水,仿照碑上的字,一笔一划学着写。不久,碑上的字,他都能默写下来了。

这一年的端午节,匡衡的母亲拿出一个葫芦,说:“鼎儿(匡衡的乳名叫匡鼎),这葫芦是农家的吉祥物,咱穷人家,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宝葫芦保佑咱家平平安安。快挂上吧。”匡衡想到自己刚刚在碑上学会的字,就用木炭在葫芦上写了吉祥二字。这时,有三个富家公子去书馆读书,看到葫芦上的字,都很吃惊。他们不相信匡衡那么小的年龄就会写字,而且写得那么好。一个矮个公子说:“哼,连放猪娃都识了,这不是糟蹋孔圣人吗?”匡衡反问道:“为什么放猪娃就不能识字?”一个高个儿走上前对匡衡说:“你看这吉祥二字写得多俗气啊,应该写福寿无疆才对。你会写吗?”匡衡摇摇头说:“不会写。”瘦高个儿说:“我替你写吧。”说着他擦掉吉祥,用木炭写了四个字。写完后,三个人又说说笑笑地溜走了。这时,有识字的人告诉匡衡母子,原来那四个字写的是槽头兴旺。槽头,就是给牲口喂饲料的地方。匡母一听,气得晕倒在地。小匡衡急忙扶起母亲,说:“娘,从今往后,孩儿只要饿不死,就要学识字。”匡衡所在的乡里,有人研究《着解》,匡衡就去给他家帮工,他不要报酬,只求主人把书借给他看。

匡衡不光给人家养猪,还要经常上山砍柴,下地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筒册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干活,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境贫寒,连点灯的油钱也支付不起。怎么办呢?匡衡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足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一些,他就凑着透进来的一丝灯光,读起书来。尽管光线幽暗,他还是为自己的发现欣喜若狂。过了几天,趁邻居不在家的时候,匡衡借来一副锤錾,在裂开的墙壁上凿开了若干个手指大的小洞,光线完全照射了过来,匡衡终于能看清楚简册上的字了。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用柴草把洞口堵上,晚上,便掏出柴草,借光读书。夏天,村里的人都在屋外乘凉,而匡衡则闷在屋里借光读书。汗流浃背,蚊叮虫咬,他全然不顾。冬天,寒风习习,他冻得手足发麻,仍然坚持不懈。时间长了,他读的书越来越多,并都默记在心。读书使他明白了,一个人活在世上,要立德,立功,立言,要为国家和老百姓多做贡献。越读书,他越感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他想看更多的书。

匡衡家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年的勤学苦读,匡衡不仅文才超群,而且为人正直,在齐鲁一带,大有名气。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可见他声誉很高。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当时大文人萧望之、梁贺曾与匡衡对诗,匡衡谈吐有据,言语华美,深得萧、梁二人的赞赏。于是,萧望之亲自上奏折,请求皇帝任用匡衡。

汉元帝即位,赐匡衡为郎中,后升迁博上给事中。匡衡曾先后出任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等职。汉元帝在位时,还曾让匡衡居于殿中为师,为朝内官员讲授诗赋,不少县官也前往旁听。建昭三年(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死,匡衡代之为相,赐封乐安侯。

元帝死,汉成帝即位,匡衡上疏建议:“戒妃匹,劝经学,学威仪之则”,皇帝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建始四年因奏本石显之事未成,遭贬,免除丞相之职。几年以后,其子匡昌为越骑校尉,醉后杀人,匡衡免冠待罪。后辞官还乡,病死家中。

刘彻——12岁妙判难案

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史称汉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西汉景帝在位年间,京城里发生了一桩儿子杀继母的大案,顷刻之间,这事就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

案子发生的缘由是这样的:有一个名叫防年的人,母亲病亡后,父亲又娶来后娘,姓陈,凶悍妒忌,整日里闹得家里没有安宁。

有一天下午,防年的父亲在房间里读书,读到《湘夫人》,不觉为这首诗里女神的执著和多情的性格所感动,无意中说了一句爱慕的话:“娶妻如能若此,三生之幸呵!”这姓陈的妇人,竟然大怒,拿起放在桌上的裁衣剪刀,猛地朝丈夫头上狠狠戳去,当场把他杀死。

防年在书房听到父亲的惨叫声,大为吃惊,赶紧跑来询问,进入房内,只见父亲倒在血泊之中,而继母手里的剪刀,正滴着鲜血。

防年一步上前,拉住那拿着凶器的手,厉声责问,那妇人居然大声呵斥着:“这死尸娶了我,心里还想着什么美人,现在让他去见鬼吧!”防年怒不可遏,夺过剪刀,也就把妇人当即刺死。

这件凶杀案马上传遍京城,弄得满城风雨,官府立即来人,把防年拘禁起来。案子还没有开始审判,陈家的父兄早已通过行贿,买通了有关官吏,定要处防年死刑。待到正式审理,那些官吏们不容防年辩白,就以儿子杀母大逆不道而判以死罪。

当这些案卷送到汉景帝那里,请皇上裁定时,景帝反复思考,觉得难以裁定:一为杀夫,一为武母,均该死罪。然而子报父仇,似又当别论。这两桩事纠缠一起,该如何发落?

这时,侍立一旁的十二岁的刘彻,见父皇犹豫不决,就启奏道:“一个妇人,嫁到了夫家,被孩子视为继母,那是从她与父亲的关系这一点上来论定的;现在,这个继母凶狠地杀掉孩子的父亲,她下手的时候,还有什么夫妻关系么!”

景帝答道:“哪儿还有一点夫妇的伦理关系!”

刘彻接看说:“既然没有了夫妇关系,那么,也就自然断了母子关系。防年之举,完全是为父报仇,这也就谈不上什么大逆不道之类的罪名了。”

景帝听后大喜,抚着他的肩膀说:“分析得在理。防年无罪,还该赞扬,这也得多谢你的明智呵!”

后来继承景帝皇位的汉武帝,就是这位自幼聪慧的刘彻。

王充——14岁少年识破老道骗局

王充(27-约97),字伴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幼好学,遂萌“巨人之志”。及后博采众流百家之言。去官后潜心著述。所著《讥俗》、《节义》十二篇,《养性书》十六篇,《政务》等,均不传。今传《论衡》十三卷,八十五篇,佚一篇,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问题。如“天地合气,成物自生”、“疾虚妄”、“死而精气灭”等重要观点。

东汉著名的哲学家王充,少年时曾凭借自己的智慧,戳穿了一场骗人的把戏。

一天,王充到集市上去玩耍。看到前面围了一大群人,王充也好奇地挤了进去,只见一个老道,盘腿坐在地上,面前摆了一张小桌子,桌上放着一尊塑像。

围观的人指点着塑像说:“这个天师很灵的,无论问什么事情,他都立刻能回答。”王充好奇地问道:“怎样回答?”旁人说:“你提一个问题,道长会向天师询问,天师如果点点头,说明这件事一定是好事,天师如果摇摇头,那你可就要倒大霉喽!”

这时一个老婆婆走上前来,拿出一些银子,对老道说:“道长,请你问问天师,我小孙子的病什么时候会好?”

老道装模作样地“哼”了一声,他左手摇着铜铃,右手拿起一把尺子,对着塑像挥动了几下,口里念念有词地说:“天师快显灵!快显灵!”

塑像的头一动不动,老婆婆紧张地看着,急得都快哭了。老道说:“看来你孙子的病有点麻烦哪!我再问问天师,有没有什么破解的办法。天师显灵!”说着他又举着尺子,挥动起来。

咦,天师的头突然晃起来了!老婆婆赶紧恳求着:“请道长告诉我破解的办法!”

王充从来不相信这些骗人的事情。他走近塑像,仔细地观察。他发现塑像的头是铁做的。而脖子做成了可以活动的机关。王充又拿起尺子看,咦,尺子的一头捆绑着磁铁,对着塑像挥动,塑像的铁头被磁铁吸引,当然会晃动了!

这时,老道要老婆婆再拿出一些银子,才肯说出破解的办法。王充十分气愤,戳穿了老道的鬼把戏。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老道收拾起东西,灰溜溜地逃走了。

班超——投笔从戎建功业

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

东汉明帝时,北方匈奴猖獗,屡次进犯边境,汉朝不得安宁。明帝决定采取招抚西域的政策,与匈奴西边的各属国和好,截断匈奴的右臂,削弱它的势力,然后集中兵力专攻匈奴,使北部边境得到安宁。

实行这样的政策,非选派一名具有深谋大勇的人出使西域不可。后来终于选到了这样的人才,就是少年大志、文武双全的小将班超。

班超出身于书香之家,但由于家庭生活贫寒,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勉的好习惯,能吃苦耐劳。

少年时代的班超,与哥哥班固一起跟父亲读书。在良好的家庭条件、优越的读书环境熏陶下,班超博览群书,机敏聪慧。在读史书时,班超特别崇拜通西域有功的张骞和傅介子。他从小就立志以他们为楷模,为加强中原与西域的联系而建功立业。

父亲病逝后,班超与哥哥一起肩负起继承家业、上敬老母下抚少妹的重任。没想到,汉时帝永平五年,哥哥班固因私修国史罪被投入京城的大牢。班家遭此飞来横祸,老母亲顿感天旋地转、身心俱碎。

这时的班超心急如焚,在安顿好老母与小妹之后,他便日夜兼程奔赴洛阳,去救哥哥。

他经过千辛万苦,得以面见皇帝,他对汉明帝说:“我哥哥承父业修《汉书》,目的是颂扬汉朝,光大汉德,丝毫没有诽谤朝廷之意,别人的告发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诬告。”

班超有力的申辨,引起了皇帝对班固一案的重视,班固很快就被无罪释放,而且还被任命为运台令史,留在京城继续撰修《汉书》。

与此同时,汉明帝对体魄魁伟、仪表堂堂、思维敏捷、口才很好的班超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班家母子四人住进洛阳后,生活更加艰苦,班超只得去替官府抄写文书。

有一次,他抄完一份文书,愤然将手中的毛笔狠狠地下一摔,感慨地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杀敌报国,怎能老死书房!”

周围的同事们先是一愣,接着有人起哄:“引看不出班超这穷小子,连饭都吃不饱,还想去立功受封呢!”班超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走了。

公元73年,汉朝派遣窦固等人统领四路大军征伐匈奴。班超认为这是他施展抱负的机会,他毅然告别笔砚,请缨参战,而汉明帝没有忘记当年那个为哥哥辨明冤屈、有胆有识、威武堂堂的少年人,欣然同意班超从军。

班超终于可以一展雄风,实现自己的理想了,不久他就被提拔为一名中级将领,闻名军中。这次朝廷派人出使西域,又选中了他。

班超一行36人来到了鄯善国(本名楼兰国,今新疆若芜县境内,位于古代通往中东的通道上)。国王见是汉家天子的使臣,极其殷勤地款待,礼节也非常周到。可是过了几天,鄯善国王态度突然冷漠。

班超说:“我想是匈奴也派使者来了,鄯善王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所以礼节就不如以前。作为使者应该从细微末节上找出根由,情况不是很明显了吗?”

话刚说完,正好国王派差役送饭菜来,班超猛然问他:“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他们住在哪里?”

国王本来关照过不许泄露消息,班超突然问起,差役还以为他早已知道,不好再隐瞒,只得和盘托出。班超就将差役留了下来,不放他回去。又把带来的30多位随从召拢来,对大家说:“你们随我远道来西域,都是为了建立大功。但匈奴使者才来几天,国王已经变卦,倘若把我们拘留起来,讨好匈奴,恐怕我们的尸骨都要喂豺狼了,该怎么办才好?”

随从们都说:“我们愿与您同甘苦,共生死,一切听从您安排!”

班超说:“现在,只有趁着黑夜,火攻匈奴使者。他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必定惊恐;若是把他们杀了,鄯善国王自然丧胆,我们的大功就可告成了!成败就在今夜,你们是否配称壮士,立刻可见分晓!”

随从们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勇士,听他这么一说,个个奋勇争先,上前请命。班超吩咐大家准备停当,等到半夜,正巧北风大起,飞沙走石。

班超说:“这是上天助我成功!前进则生,后退则死,大家一起跟我走吧!”

班超将30多人分作两队,命10人带着鼓绕到匈奴人的帐篷后面,吩咐他们一见火起,便猛力擂鼓;又命20人带了弓箭器械,埋伏在帐门两边。他自己带领几个骑手,顺风放火。

火光一起,鼓声大振。匈奴使者从梦中惊醒,吓得六神无主,走投无路。仆从们更加惶恐,顿时乱作一团。

班超冲在前面,闯入帐中,杀死了匈奴使者,又连杀三个随从;埋伏帐前的汉兵一齐拥上,杀死3O多人,一面放火烧营,把100多个匈奴人一齐烧死。

班超派人去把鄯善国王召来,取出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国王吓得脸色灰白。班超又将他抚慰一番,叫他从今以后,不得与匈奴交往,否则,这颗首级就是他的榜样,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从此,鄯善国一心与汉朝和好。

张衡——童年通天文的科学家

张衡(142~212),东汉时期发明家、科学家、文学家。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第一次证明了月食的成因。从小聪慧过人,对日月星辰特别感兴趣。10岁时,能够熟读《诗经》,并能背诵并理解文中意思。

东汉章帝建初3年,即公元78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田野荒芜,粮食奇缺,百姓们靠挖野菜、剥树皮过日子,沿街乞讨、卖女卖儿的惨景随处可见。

在荆州南阳郡西鄂县(现河南南阳县)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里,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诞生了。父亲为他取名张衡,字子平。一家人看着这个刚刚出世的孩子,悲喜交加。

张衡从小聪慧过人,对日月星辰特别感兴趣,瞬息万变的大自然奥秘,更使小张衡着迷,脑子里装满了提不完的问题,小小年纪提的问题有时连父母和奶奶奶都无法解答。

有一次,张衡跟着妈妈去挖野菜,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小张衡发现自己的影子比自己长,可到了中午自己的影子却缩成了一团。

从此以后,当他看见自己的影子缩成一团时,就催促妈妈赶快做午饭。

张衡少年时家境十分贫穷,但父母还是想方设法送他去书馆读书。

张衡不仅天资聪明,而且读书非常用功。10岁时,他就能够熟读《诗经》,并对其中的天文、历法背得很熟,而且通过阅读大量其他书籍,理解了文中的意思。

有一次,先生给学生讲《诗经·豳·七月》中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先生解释“流火”是指“落下的、一晃而过的大火星。”

学生好奇地问:“‘大火星’是天上哪一颗星星?”

先生含糊不清地回答道:“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流星。”

张衡却站起来说出了与先生截然不同的解释。他井井有条地说:“先生,那‘流星’是28宿中的萤惑星(即火星),‘流’不是落下的意思,而是萤惑星偏西向下的意思。”

接着,他又根据自己所读过的《史记·天宫书》、《淮南子·天文训》等天文书籍,滔滔不绝地说起了星宿与北斗星的区别。

他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一边说:“‘北斗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随着季节的变化,‘斗身’和‘斗柄’的朝向不同。”

张衡的精彩解说使他的同学听得入了迷,令先生对他刮目相看。

张仲景——10岁立志学医

张仲景(142—212)东汉时期医学家,出生于南阳郡涅阳镇(现河南省南阳县),为总结中国第二世纪前医学编写经典医书《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东汉和平元年,张仲景出生于南阳郡涅阳镇(现在河南省南阳县),张仲景小的时候学习非常认真。他总是按时到学堂去上学,从不耽误。

一天,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到了上学的时候风雨仍然不减,爸爸和妈妈都说这么大的雨,不要去了。

可小仲景还是坚持戴着斗笠,顶着狂风暴雨到学堂上学,路上大风把他的斗笠不知吹向了何方,到了教室他的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变成了一只落汤鸡。其他同学都没有来,先生没想到这么大的雨,还有人来上课,十分感动,单独为他上了一节课。

小仲景背诵课文流畅,回答问题积极,字写得工整。同学们十分佩服他,先生也非常喜欢他。

小仲景喜欢读书,特别爱读有关医学方面的书。要能济世活人,就要有知识,要有能力,张仲景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

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扁鹊把救死扶伤,解救他人痛苦当做自己的责任和精神,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小仲景有个好朋友,常在一起玩。

一天,小伙伴得了一场大病,无钱医治,喝了巫师的神水,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很快就死去了。

小仲景伤心极了,他心想:要是我能医好他的病该多好啊!

从此,他发誓要学医,做一个能济世活人的良医。

通过这件事,小仲景学医的决心更坚定了,有一天,他悄悄来到同族长辈张伯祖家,张伯祖是当地的名医,他的医德高、医术好、颇受大家的尊敬。小仲景把想学医的理想告诉了伯父。

伯父听后说道:“学医可不是好玩的事情哟,要记许许多多的药名,采集各种各样的药材,配制成千上万的药方,出诊更是辛苦,不论是风吹雨打,还是深更半夜,还要冒一定的风险,你难道不怕吗?”“只要伯父肯收下我,什么苦我都不怕。”小仲景坚定地说。“那好,只要你不怕吃苦,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不过,我有个条件,我尽心教你,你可得认真地学哟,可不准半途而废哟!”伯父说。

张伯祖对还带着稚气但又充满灵气的小仲景打心眼儿喜欢。

从此,小仲景就跟着伯父走上了学医的道路。白天他坐在伯父身边,伯父给人看病,他就仔细地听,默默地记,到了晚上,他就把白天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整理成笔记,还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

看见小仲景如此勤奋好学,张伯祖就决意将自己的所有行医本领教给他。

有一天,张伯祖写了“勤学古训,博采众方”的条幅送给侄儿并说:“我们行医,必须学习黄帝、扁鹊等前辈的医德、医术、医方,用古人的经验来丰富我们,这就是‘勤学古训’;常到民间去搜集各种良方,采集有效的药材,虚心向别人学习,这就是‘博采众方’。只有这样,你才能技高一筹,独树一帜。”

小仲景听了这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后说:“侄儿一定牢记伯父的教诲,把这8个字作为自己行医的座右铭。

小仲景回到家后,把这8个大字挂在自己的居室里,更加潜心学医了。

斗转星移,春来冬去。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小仲景逐渐成长起来了。

有一天,两位壮年男子抬着一个老人前来看病。这位老人高烧持续不退,腹痛难忍,张伯祖诊断后说:“病人大便秘结,热盛伤津,病已进入了肠胃,不通就要痛,必须给病人吃泄药,但病人身体如此虚弱,怎经得起呢?”说着转身用商量的口气问仲景。

仲景说:“侄儿在民间学了一种方法,倒可以试试。”

伯父连声说:“好!快试试看。”

说着就让张仲景去兑药给病人医治。

张仲景把兑好的蜂蜜水从病人的肛门慢慢地灌进去。蜂蜜水缓缓地流进大肠,肠壁受到了强烈地刺激,渐渐地蠕动起来。

过了一会儿,病人忙说,想要大便,忙乎了一阵子,老人终于平静下来了。

过了几天,老人的儿子前来感谢师徒二人,说他的父亲已经痊愈了。这就是张仲景最早发明的灌肠法。

通过这件事,张伯祖对自己的徒弟更是喜欢,常在人前人后夸奖自己的爱徒,他也试着让张仲景独立诊治病人,在他的精心栽培下,张仲景已初露头角。

张仲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经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终于总结中国第二世纪前的医学成果而编写出经典医书《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孔融——少年孔融巧分梨

孔融,东汉鲁人,字文举,孔宙第三子,孔子二十代孙。生于东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卒于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终年56岁。曾任北海相,亦称孔北海。与大学问家蔡邕交往密切。汉献帝建都许昌后,孔融任少府,曾被封为太中大夫。为人恃才负气,言论往往与传统相悖。

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小时候非常有礼貌,而且聪颖过人。他六岁让梨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被后人传为美谈,但孔融巧思分梨的故事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一天吃完午饭,孔融便自己到书房去读书写字了。这时老管家进房传话说:“小主人,在外地的伯伯、叔叔、婶婶和六个堂兄妹都来了,夫人叫你到前庭去见见他们。”孔融长到六岁还没见过他们,特别是六个堂兄妹不知长的什么模样。于是,孔融没等老管家赶到前庭回话,已飞也似地先到了。在父母的介绍下,孔融—一给伯伯、叔叔、婶娘和六个堂兄妹见过了礼,大家都夸孔融有礼貌。

这时,母亲叫丫环端上一盘梨来,玲珑剔透的盘中放着六只又大又香又嫩的鸭梨,母亲又叫孔融把鸭梨分给六个堂兄妹吃。

孔融正要分梨,却被父亲止住了:“慢!融儿,你把梨子送给堂兄妹,每个人一个,而且盘子里还要留一个,你能分好吗?”

父亲知道孔融很聪明,有意想夸耀一下孔融,谁知题目太难,反倒把孔融给问住了。伯伯、叔叔、婶婶们,也觉得这事连他们都难以办妥,何况一个六岁的稚童呢?六个堂兄妹更是束手无策,面面相觑,心里在琢磨着:“这样分梨,我们六个人中总有一个人吃不到梨子呀!”

孔融拧着眉头苦思,他为难地看看母亲,母亲慈祥地对孔融说:“融儿,动动脑筋呀!梨子分来一个不少,你一定能分好的。”

孔融的眼珠子急速地转动着,他瞧了瞧盘子又望了望梨子,忽然,脸上露出了欢欣的喜悦,他拍着小脑瓜儿说:“有办法了。”

只见孔融拿起盘中五只梨子分别递给五个堂兄妹,盘中剩下一只梨子,一个堂妹没有分到梨子,这个堂妹感到很委屈。伯伯、叔叔和婶婶看这个办法不灵。孔融微微一笑,把剩下的一只梨子连同盘子一起递给了这个堂妹。

父亲高兴地说:“融儿,你分得很对,能不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分?”

孔融脆生生地说:“每人分一个,说明六个堂兄妹都分得着;盘子里还要留一个,这也可理解为只要有一只梨子放在盘子里就行,所以我这样分。”

大家恍然大悟,连夸孔融聪明过人,父亲也开心地笑了。

诸葛亮——10岁诸葛亮喂鸡巧求学

诸葛亮(181一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都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人听了诸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造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等。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 “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恪——机智灵活,添字得驴

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诸葛恪是吴国名臣诸葛瑾(诸葛亮兄长)长子,从小即有才名,平日辩难析疑,少有人及。

古时候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叫诸葛恪,他的父亲诸葛谨,字子瑜,是西蜀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长兄,在东吴做官,为人忠厚老实。

一天,东吴国君孙权大宴宾客。诸葛谨带着年仅七岁的诸葛恪赴宴。

席间,孙权叫过一个手下,低声吩咐了几句。手下忍住笑,得令而去。

不一会儿,下人从花园里牵进一头驴。驴脸上挂着个长长的标签,上面写着“诸葛子瑜”四个字。

原来孙权是借此开诸葛谨的玩笑,因为诸葛谨脸长得长长的,很像驴脸。

百官看了哄堂大笑,有些人还在脸上比画,朝诸葛谨指指点点。忠厚老实的诸葛谨顿时满面通红,手足无措。

诸葛恪见了,离开座位,跪在孙权面前请求道:“主公,请允许我添上两个字,好吗?”

孙权早听说诸葛恪聪明,正要考考他的本事,当即命左右捧出文房四宝。

诸葛恪在标签上写上了“之驴”二字。这下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孙权大喜,拍拍诸葛恪的肩,说:“真是个讨人喜欢的小机灵鬼!好,这毛驴就赏给你们父子吧!”

过了几天,诸葛恪参加孙权举行的宴会,再次见到了孙权,孙权问道:“你父亲和你叔父哪个更有才能?”

诸葛恪回答说:“我父亲好一些。”“为什么?”“因为我父亲知道为谁做事,而我叔叔不知道。”

孙权大笑起来,叫诸葛恪各向大臣们依次敬酒。

当斟酒到老臣张昭面前,张昭已有几分醉意,不肯再喝,并说:“这不是尊敬老人的礼节。”

孙权对诸葛恪说:”你如果能使他理屈辞穷,那么他就应当喝酒。”

诸葛恪于是反驳张昭说:“过去师尚父九十岁时,还执旗搏钺,仍然没有叫老。如今带兵打仗的事,将军在后,吃饭喝酒的事,将军在前,怎么说不敬老呢?”

张昭无话可说,于是满满喝了一杯。

孙权觉诸葛恪不寻常,后来开始逐渐安排他做些具体事,诸葛恪都能很好的完成。

诸葛恪长大后,才能更为突出,军事上也很有智谋,逐渐成为东吴的重要将领,后来陆逊死后,诸葛恪升为大将军。

孙权死时,征召诸葛恪以大将军身份兼太子傅,并把年幼的孙亮托付于他。

华佗——下定决心,济世救人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

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神医。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妈妈就离开了人间。那一天,华妈妈正绣着花,突然就晕了过去,以后就一直卧床不起。华佗请了好几位医生来给她治病,可那些大夫一看到华妈妈的病状,都摇摇头走了。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华妈妈不久便去世了。华佗很爱妈妈,他的死令他非常伤心,趴在坟头上哭了很久很久……正是在这一天,华佗暗暗地下定了一个决心:自己将来长大后一定要做个本领高超的医生,救死扶伤,给天下所有的病人消除痛苦。

当时,在远处深山里有一座叫作“琼林寺”的庙宇,据说那里的长老医道十分高明。华佗安葬了妈妈之后,就决定到琼林寺去拜师学医。琼林寺离华佗位的村庄很远,当时的交通又十分不方便,他只能徒步走到那里去。一路上,他爬山越岭,涉水穿林。鞋底磨破了,就拔些茅草编成草鞋,穿上继续走;干粮吃完了,就采些野果子充充饥,勒紧裤带再赶路;走困了,走乏了,就大地作床天作被,在草丛里、旷野上躺一会儿……就这样,他走啊走的,终于来到了琼林寺。琼林寺里的长老看见华佗不辞辛苦、不畏艰险地来到这里学医,心里十分感动,觉得他是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孩子,便收他做了徒弟。

一开始,长老只让华佗干一些杂活:给病人烧水啦、送饭啦、洗衣服啦……但不管活儿有多累有多脏,华佗,总是认认真真地去干,从来也不叫一声苦。但是,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到这里来的目的,所以,他在干杂活的同时,总是十分留心观看长老是怎样给病人看病配药的,然后反复寻思、反复揣摩,并—一记在心里。

终于有一天,长老对华佗说:“孩子,你有志气,肯吃苦,又肯钻研,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大夫。从今天起,我就正式开始教你治病的方法。”华佗听了这番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他诚恳地对长老说:“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好好学医,做个好医生!”

长老赞许地点点头,把华佗领进了一间屋子。那间屋子里置放着好几个大书橱,书橱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各种各样的医书。长老拍了拍华佗的肩膀,指点着这些书橱,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这可是一座大宝库呀!到了这里,你就得勤奋努力一丝不苟地发掘宝藏,绝不可空手而归啊!”华佗连连点头说:‘师傅,我会记住您的话,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读这些书!”从此以后,他一边刻苦读书,一边认真跟长老学医,医术一天天高了起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晚上,华佗仍然象往常一样在昏暗的油灯下攻读医书,正读得兴味盎然的时候,他的一位师弟突然撞开门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冲他喊道:“师兄,不好啦!不好啦!师傅突然昏过去啦!这可怎么办呀!”

华佗闻言一愣,暗暗叫了一声“糟糕”,扔下书本,拔腿就往外跑去。

到了师傅房里,只见师傅直挺挺地躺在一张床上,他脸色苍白,双目紧闭,一动也不动。几个师兄弟在一旁忙的团团转,有的还急哭了。华佗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他妈妈当年病重时的情景,心里一急,匆忙跑上去拉着师傅的手连连喊道:“师傅!师傅!您醒醒!”然而,师傅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这时,华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小心地拉起师傅的手,开始为师傅诊脉。不一会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安慰师兄弟们说道:“师傅的脉象平和有力,他没病,过一会儿就会好的。大伙儿放心吧!”

他刚说完,师傅从床上坐起来了,乐呵呵地说:“哈哈,我没病,只是想考考你们,看来,只有华伦考试及格了。”

华佗回到房里,看见桌上一堆纸灰,不由吓了一跳。原来刚才急急忙忙出去,没收拾好书,桌上的医书被油灯烧成了灰烬。

华佗没有声张,他悄悄地把这几本看过的医书背诵着默写出来。他花了许多时间,把被烧的书全补齐了,橱里的书没有受到损失。后来,华佗长大了,他到处行医,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大医学家。

周处——猛少年除三害

周处(242-297),字子隐,三国时吴国义兴阳羡人;历任大字、御史中丞等官。

周处出生在贵族之家。他的父亲周纺,曾任鄱阳太守。虽然父亲在周处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但周家田产阡陌成行,佃户很多。再加上孙吴政府历来对大族实行优待政策,所以周处从不为生计操心。

生活无忧无虑,平日又爱舞枪弄刀,周处长了一副钢筋铁骨的好身板。家中势力大,生来性子野,加上无人管教,长到了十七八岁,周处还不懂得一点为人处世的道理。

他喜欢打猎,骑上马,搭箭上弓;看见个鸟呀兽呀的,就任着性子追,什么老百姓的庄稼地,什么热闹的市镇集场,全然不顾。结果,踏坏了庄稼,踏伤了人,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他臂力过人,性情暴躁,常常不问曲直,挥拳便打人,人们都怕他,一见他就躲得远远的,成为附近有名的一大害。

有一天,周处骑马顺着田间小路散心。放眼望去,真是一个好年景啊。籽粒饱满的稻子没过了双腿,在风中微微摇动,像金色的海洋。忽然,他看见田埂的树荫下有几个聊天的农民。

周处走过去,想说几句有礼貌的话,改善改善关系。他拱手作揖,对一位老人和蔼地说道:“老人家,今年年景不错,风调雨顺,等稻子一丰收,你们可要高兴坏了!”

老人认出他是周处,没好气地说:“有什么可高兴的,三害不除,我们没有高兴的好日子!”

周处很奇怪,他来没有听说过什么“三害”。老人告诉他:“第一害是南山那条猛虎,经常出来害人性命。第二害是长桥河下的那只水蛟偷吃庄稼、家畜,还叼走村里的小孩。至于这三害吗,是个人。他比猛虎、水蛟还厉害,害得人没法躲,没法藏!”

周处气坏了,跺着脚说:“你快说出来,这个人是谁,我非杀掉这个畜生不可!”

老人装得不认识周处,对他说:“你对付不了他。他叫周处。”

周处臊了个大红脸,许久他才说出话来:“要是就三害的话,我能除掉它们!”

第二天,周处起了大早,带着哨棒和长刀向南山出发了。次日中午,他驮回了一只锦毛白额死虎。

之后,他连续几天伏在水蛟出没的地方,等着下手的机会。

一天傍晚,水蛟爬出来了,爬上了岸。所谓水蛟,实际上是一种鳄鱼。一千多年前,在我国江南地区鳄鱼很多,今天差不多绝迹了。

周处扑上去,用钢叉同水蛟搏斗。水蛟退回水中,周处也跟了下去。一人一蚊,或沉或浮,向下游行进了几十里地,慢慢地消失了……

五、六天之后,浑身伤痕、疲倦万分的周处到回到家乡。他为家乡欢腾的景象震呆了:家家门口披红戴绿,户户灶中飘出了向香,街头巷尾还有小娃娃在放鞭炮。

什么事这么高兴?周处截住一个小孩问起来。小孩子告诉他,乡亲们听说周处死了,大家非常高兴,都在庆贺呢!

周处万万没有想到大家对自己这样惧怕,自己给乡亲们带来了这样大的祸害。他痛定思痛,悔恨万分。他听说吴君(今江苏苏州)有两位名士陆机、陆云弟兄,他们学识渊博,清正贤良,何不去向他们讨个主意?

于是周处离开义兴,乘船渡过太湖来到吴郡。当时陆机不在,周处见到了陆云。他向陆云诉说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我想学点本领,做一个有用的人,但岁月磋跎,已经长成了大人,想学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陆云劝慰他说:“古人最称赞的人品是朝闻夕改。你这么年轻,前途不可限量。怕的是没有志向。既已立志,何患学而不成啊!”

从此,周处开始潜心读书,努力用功。他很聪明,几年下来已能写一手十分漂亮的文章了。人也全变了,浑浑噩噩的地头蛇变成了知书达理、讲求信义的好青年。

后来,他被州政府征聘为地方官吏。因为他为官清廉,名声很好。

东吴灭亡后,西晋政府将军王浑在吴官中设宴庆贺。他强迫东吴的大臣掺加宴会,当时周处也出席了。

席间,王浑故意侮辱他们说:“你们都是亡国之奴,此时此刻,不感到羞愧吗?”

周处挺身而出,回敬道:“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如果说亡国的耻辱,难道只有我们吗?”这些话把王浑说得无地自容。

原来是王浑的父亲王旭是曹魏政府的高级官吏——司空,他本人入仕魏朝,官居散骑常侍、越骑校尉。所以西晋代魏,王浑也应算是“亡国之奴了。王浑羞人反被人羞。

入晋后,周处曾先后担任过新平大守、广汉太守。这些地方都是些边远小郡、穷乡僻壤,然而,在周处的治理下,都出现了政通人和、变风易俗的好势头。

周处在公务之余还勤于著述。他撰写过《默语》三十篇和一本名叫《风上记》的书。周处积极搜集史料,汇成了《吴书》,用以纪念与他命运息息相关的故国父老们。

孙亮——少年智高判真假

孙亮(公元243~260年)。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的少子。孙权死后继位。在位7年。为臣下孙琳废黜。自杀身亡终年18岁。葬于定陵(今安徽省当涂县内)。孙亮史称废帝,也称会稽王。

245年孙权废掉太子孙和,另立少子孙亮为太子。252年(嘉平四年),孙权病死。孙亮即位时才十岁,由孙权安排好的大将军诸葛恪(诸葛谨之子)和侍中孙峻(宗室)辅政。

公元252年4月,在诸葛恪等人扶持下,孙亮13岁就继承了他父亲孙权的王位,当了吴国的皇帝。

小时候的孙亮非常聪明,观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使疑难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孙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黄门官去库房把浸着蜂蜜的蜜汁梅取来。这个黄门官心术不正又心胸狭窄,是个喜欢记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库房的库吏素有嫌隙,平时两人见面经常口角。他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这次,可让他逮到机会了。他从库吏那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几颗老鼠屎放了进去,然后才拿去给孙亮。

不出他所料,孙亮没吃几口就发现蜂蜜里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谁这么大胆,竟敢欺到我的头上,简直反了!”心怀鬼胎的黄门官忙跪下奏道:“库吏一向不忠于职责,常常游手好闲,四处闲逛,定是他的渎职才使老鼠屎掉进了蜂蜜里,既败坏主公的雅兴又有损健康,实在是罪不容恕,请您治他的罪,好好教训教训他!”

孙亮马上将库吏召来审问老鼠屎的情况,问他道:“刚才黄门官是不是从你那里取的蜜呢?”库吏早就吓得脸色惨白,他磕头如捣蒜,结结巴巴地回答说:“是……是的,但是我给他……的时候,里面……里面肯定没有鼠屎。”黄门官抢着说:“不对!库吏是在撒谎,鼠屎早就在蜜中了!”两人争执不下,都说自己说的是真话。

侍中官刁玄和张邠出主意说:“既然黄门官和库吏争不出个结果,分不清到底是谁的罪责,不如把他们俩都关押起来,一起治罪。”

孙亮略一沉思,微笑着说:“其实,要弄清楚鼠屎是谁放的这件事很简单,只要把老鼠屎剖开就可以了。”他叫人当着大家的面把鼠屎切开,大家仔细一看,只见鼠屎外面沾着层蜂蜜,是湿润的,里面却是干燥的。孙亮笑着解释说:“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时间长了,一定早湿透了。现在它却是内干外湿,很明显是黄门官刚放进去的,这样栽赃,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这时的黄门官早吓昏了头,跪在地上如实交待了陷害库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孙亮年纪虽小,却能全面分析、推理,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正确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给予了小人以惩罚,还了好人的清白。真不愧为一代少年英才。

孙亮在位期间,大将军孙琳专权,骄横跋扈。公元258年,孙亮密谋诛杀孙琳,夺回大权。不料密谋泄漏,孙琳先发制人,于9月戊午日带兵围住皇宫。孙亮本要率领少数侍卫冲出去和孙琳拼个你死我活,皇后全氏和近侍都劝说他这是以卵击石,有去无回,他只得坐等孙琳处置。孙琳编织了孙亮的几大罪状,派光禄勋孟宗德祭告太庙,废黜了孙亮,降封他为会稽王。又派中书郎李崇带兵进宫,夺取了印玺,逼迫孙亮夫妇离宫,由将军孙耿押送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居住,时年仅16岁。公元260年,孙琳又将孙亮贬为侯官侯,押赴封地。孙亮于途中自杀。

孙亮在位期间,体恤民情,宽厚仁慈,虽算不上一代贤君,也颇有建树。史称废帝,也称会稽王。

曹冲——6岁称象的神童

曹冲,三国时魏国人,曹操的儿子,公元208年,因病夭折,年仅13岁。自幼聪慧异常。善于动脑。6岁称象,展露超人的智慧。

曹冲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儿子,小时聪慧异常,善于动脑筋,而且他心地善良,深得曹操的疼爱,常常把他带在身边。

曹冲6岁那年,东吴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大象运到的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前去观看,曹冲也在其中。

大象是南方的一种动物,北方人很少见到,都感到新奇。

曹操看到这个庞然大物,很想知道它究竟有多重,就问身边的文武官员:“你们说,用什么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刚才还振振有词的众官员,一下子变得哑口无言了,四周一片寂静,都感到象的体积太大了,想不出办法来。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文官说:“做一杆大秤,用房梁那么粗的大树当秤杆,或许能称出大象的重量来。”

于是人们纷纷议论说:“这个方法不行,有了大秤也不行,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秤杆连大象一起抬起来呢?”

这时,曹操帐下的猛将许褚走上前来,大吼道:“有办法了,我把大象用刀砍了,一块一块地称,不就知道象的重量了吗?”

许褚的话一说完,大家“轰”地一声笑了,有人挖苦说:“你这个办法很高明,但是这头珍贵的大象却不见了。”显然人们都不同意他这个办法。

曹冲一言不发默默地站在一旁,紧锁双眉,认真地思索着称象的办法。突然,他走到曹操面前,胸有成竹地道:“父亲,孩儿想出办法来了,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曹操见是自己的儿子曹冲,笑着说:“冲儿,大人都想不出办法,你有什么好办法,快说说看。”

曹冲叫人把大象牵到河边,对着一条大船说:“我们可以把象牵到这条大船上,船一定会下沉,等船稳定下来,让人在船舷边用刀子在齐水面的地方刻上记号。然后,牵下大象,再往船里装石头,等装的石头重量达到吃水的记号时,再称出船里石头的重量,不就是大象的重量吗?”

人们照曹冲的方法,很快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操异常高兴,称赞曹冲说:“冲儿的办法好极了!”在场的官员们无不投来敬佩的目光,夸奖他有超人的智慧。

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心地善良。一天,他跑到马厩来看马。平时常把他放在马背上玩的马倌正低着头伤心地哭。曹冲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就忙上前问道:“你怎么了,哭什么呢?”

马倌惊惧地说:“可恶的老鼠把丞相的马鞍咬坏了。”

曹冲一听,大吃一惊。他知道父亲制定的制度非常严格,对损坏武器装备和马匹的人都要处以严厉的惩罚,甚至被处死。今天损坏的不是别的,而是他自己那副华丽无比、五光十色的锦绣马鞍,看来马倌的性命有危险了。

曹冲很可怜这个马倌,知道他尽到了责任,他为了保管好这副马鞍,把它高高挂在军器库的柱子上,可还是被老鼠咬了,这怎能光怨他呢?“别怕,我去见父亲,听到我的咳嗽声,你再进去禀报马鞍被咬的事。”

说完,曹冲回到自己的房间,用剪刀在自己的衣服上捅了几个小洞,然后走到曹操跟前,哭丧着脸说:“父亲,我向您谢罪来了。”“冲儿,你一个小孩子家,何罪之有?”曹操不解地问。“您给我的好衣服,被老鼠咬了好多洞,您惩罚孩儿吧!

曹操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是老鼠咬的,怎能怨人呢?”

曹冲咳嗽了两声,跪下说:“谢谢父亲。”

正在这时,马倌抱着马鞍走进来,跪在曹操面前,一五一十地把马鞍被老鼠咬破的事说了一遍。

机灵的曹冲适时重复着刚才父亲那句话:“是老鼠咬的,怎能怨人呢?”

曹操听说自己心爱的马鞍被老鼠咬了,心疼极了,但又一想,这不跟冲儿的衣服一样吗?是老鼠咬的,光怨人有何用?于是,笑着说:“快起来,治什么罪啊,回去吧。”随即派人去灭鼠。

马倌得救了,他从心里感激曹冲,更佩服他的机智。

公元208年,年仅13岁的曹冲不幸因病夭折了,但他的故事却永远在民间广泛流传着。

戴渊——少年改过成良才

戴渊,字若思,晋代,生卒年:?—322,广陵(今江苏扬州)人,自幼聪明机灵。成人后先后任豫章太守。加振武将军,义军都督、骠骑将国,是东晋著名大将,号称征西将军。

戴渊,东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自幼聪颖机灵,五六岁时就能像一位将军一样指挥着一群孩子游戏。邻居们都夸他将来定是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人物。

可是,戴渊的才没用到正处,成了一个人人讨厌的坏孩子。他经常指挥一帮小兄弟在外面打架斗殴,后来发展成偷掠抢劫,把广陵城搞得鸡犬不宁,乌烟瘴气,乡亲们怨声载道。

戴渊的父亲几次说他,他根本听不进去,后来就把他赶出了家门。戴渊正想摆脱家庭的束缚呢,这下子如鱼得水,更无法无天了。他纠集了一群无赖少年,常在长江、淮河一带作案,官府几次派兵捉拿,都没有结果,吓得一些船队都不敢从这里过,只好绕道而行。

这一天,戴渊正在酒馆吃饭,他的一个小兄弟报告,江面上来了一艘大船。戴渊觉得这是个发财的机会,就调集人马来到江边。他如此这般地吩咐了几句,手下人就各自行动去了。

这条大船上坐的是谁呢?竟敢如此大胆地从这经过。原来不是别人,而是东吴赫赫有名的大学者陆机。他知道船上箱笼很华丽,并非什么宝物,而是书,强盗是不会要的。再说,他早听到戴渊的名字,想见见这个被人们传神了的少年。因乘船到洛阳休假便故意从这里经过。

陆机见有人来抢劫,镇静地走出船舱,站在船上仔细瞭望,只见戴渊坐在岸边一个凉棚的小椅子上,指挥着一群少年进行抢掠,每一个指令都是那样地得体,那样地准确,陆机不由地暗暗称奇。再看戴渊神情自若,毫无紧张之感,虽然于着不可告人的勾当,那气魄却像指挥军队作战一样的将军。陆机看过,自言自语的说:“这是个好料子,只是没有用好,可惜啊!”如果他能够弃暗投明,改邪归正,定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想到这里,他令水手将船慢慢向岸驶去,悦色地对岸上的戴渊说:“我刚才看见你指挥手下,就像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将军一样有条不紊,你有这方面的才能,为什么不报效国家,而于一些有害百姓的事情呢?”

戴渊也看出此人并非一般的船商旅客,便问道:“你是何人?”

陆机道:“我是陆机。”

戴渊一听,原来站在船头上的长者竟是远近闻名的大学者陆机,觉得无地自容,立刻拜倒在地,请求陆机宽恕。

陆机说:“我问你的话,你还没有回答我呢。为什么沦落到这般地步,干起了伤天害理的勾当?”

戴渊痛哭流涕地将自己被父亲赶出的遭遇说了一遍,最后说:“现在我臭名远扬,谁还能收留我呢?”

陆机说:“你既然能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说明你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只要改恶从善定会为国家做一番大事业的。”戴渊听到陆机对自己友善的教导,心里热呼呼的,对陆机再次下拜,决定归附陆机。陆机见他言语恳切,真心悔过,就答应了。从此,戴渊虚心向学,刻苦读书,几年后,成了一个为人正派,举止严肃的青年小伙子。

陆机见戴渊已脱胎换骨,成了一个新人,就举荐他出来任职。先后任豫章太守、加振武将军、义军都督、骠骑将军,成为东晋初期的一员大将。在抵御外敌入侵时,他指挥军队得心应手,打了许多胜仗,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立了大功。

谢聪——少年郎三斗宰相

谢聪,生卒不详,晋朝有名的神童。

晋朝有个孩子叫谢聪,聪明过人,被皇帝封为少年天官。当朝宰相很不服气,要与谢聪比一比谁聪明。

这天,有人来报:十二层古塔的塔梯塌落,塔上的游人下不来了。皇上当即下令,命宰相和谢聪各想一法把游人救下来,赢者将获赐银盘一只。

皇帝与众大臣来到塔下。宰相自作聪明,提议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让游人跳下来。皇帝听后连连摇头。众人把目光一齐转向谢聪。只见谢聪不慌不忙,令人取来两只信鸽,将两根细长绳子分别系在两只信鸽的腿上,飞至塔顶游人处,并令人在细绳下端接上由粗绳做成的绳梯,拉上去后固定在塔顶,于是,游人便顺着绳梯一个个爬了下来。

众人齐声欢呼,宰相无地自容。

每年宰相过生日,满朝官员都要送上一份厚礼。谢聪决心改改这种风气。

这天,是宰相的六十大寿,谢聪让仆人准备了两坛米酒和五斤寿面,天不亮第一个到了相府。

宰相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巴不得人们把金山搬到他家,他看过门房呈上的谢聪的礼单,非常生气,但又不好发作。他让门房传话说:“今年宰相不收礼。”把谢聪拒之门外。

听宰相这么说,谢聪令仆人把米酒和寿面抬了回来,自己却留了下来。

天亮了,送礼的官员陆续地来了。谢聪—一转告:相爷有令,今年不收寿礼。众官员本来就不乐意送礼,听谢聪这么一说,都让仆人把礼品退回自己家中。

这样,这次宰相过生日,一件礼物也没收到。

因祝寿的事,谢聪得罪了宰相,宰相时刻想着鬼点子,要治治谢聪。

这年,皇帝派少年天官谢聪去江南视察,让他开开眼界。宰相为了刁难谢聪,派了4名心腹仆人,给他当轿夫。一路上,4名轿夫故意把轿子颠来颠去,还嘻笑着说:“小大人真重啊!”谢聪被他们颠得沉不住,决定教训他们一下。

这时,正巧路过一家窑厂,谢聪心中有了主意。他命令轿夫们停轿,故意问那是干什么的。轿夫嘲笑着说是烧瓷盆的。谢聪便带领大家前去参观。

看完窑厂,谢聪赞不绝口,便命令仆人去买了20套,全部放到轿子里,并吩咐他们绝对不能碰坏。

谢聪上轿赶路,不断地催轿夫快走。轿夫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再也不敢难为谢聪了。

曹植——18岁做《铜雀台赋》

曹植,字子建,生于东汉末年,是三国时代魏国诗人,在古代文学史上非常著名。天资聪颖,10多岁能够写辞赋。

曹植天资聪颖,刚过10岁就已读了几十万字的诗赋文章,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出来。再长大一些,就陆续写出了十几万字的辞赋,不但情真意切,而且词采华茂,受到当时文人学士的盛赞,认为这位早慧的小才子的文学才华已经超过了比他大5岁的哥哥曹丕(曹丕也是有名的文学家)。

他的父亲曹操,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诗人。听别人在他面前夸奖曹植,就命儿子把平日写的诗文拿几篇来看一看。

曹植立刻选了一些诗文送给父亲,曹操看后大为惊奇,觉得别人说儿子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以至许多赞美的话,都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为了当面讨好他才说的场面话。

可是,儿子年龄还小,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文吗?曹操有些怀疑,把曹植叫来,问他这些诗文的作者到底是谁,是否确是自己所写。曹植坦然地说:“儿子写诗作文,从来是抒自己所感,写个人所思。别人的思想感情,跟儿子有什么关系呢?儿子决不会把别人的诗文当作自己的,请父王放心!”

曹植见父亲还没有完全消除怀疑,便诚恳地说:“如果父王不信,不妨面试!”

曹操听罢,笑了一笑,不置可否。

后来,曹操命人建造的铜雀台落成了。这个铜雀台,是曹操用来作为文人聚会、饮酒赋诗的场所。曹操这时仅想趁机考一下曹植,而且想同时考考几个儿子的文才。在举行落成典礼那一天,他率领文武官员登台观赏,要儿子们也全部到场。

曹操对儿子们说:“今日铜雀台落成,你们每人各作一篇赋,庆贺一番如何?”

当几个兄弟还在苦苦思索时,曹植很快就写出一篇《铜雀台赋》呈给父亲,使兄弟们都自愧不如。曹操读了这篇新作,进一步证实曹植才思敏捷,从此就另眼看待了。

虽然,铜雀台面试是曹植18岁时的事,但如果他不是童年早慧,打下良好的基础,怎么能比过兄弟们呢?

谢道韫——7岁的咏絮才女

谢道韫(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有名的女才子、女诗人。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谢道韫,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古代有名的女才子、女诗人。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女。

谢家是东晋时期的望族。谢安是当朝宰相,谢石任都督,谢玄任广陵相。他们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的组织者,在保卫东晋政权的殊死战斗中立下了大功,深得皇上的信任。谢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安的侄女。她生长在这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表现出超人的才智。

谢安文才武略盖世,乃是东晋第一号栋梁之臣。他平时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希望子侄们能一个个地茁壮成长,将来好为国家效力,所以经常过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要求也十分严格。一次,他看到侄女道韫正在读《毛诗》,便问;“你读过的文章能不能流利地背出来?”不慌不忙的小道韫说:“能。”她一口气背出了十多首诗。谢安又问:“你说说《毛诗》里面,最喜欢哪些诗句?”谢道韫想了想,说:“我最喜欢的诗句是‘去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听了,连声称赞:“很好,很好。想不到你能有这么高的欣赏能力。这也说明你对《毛诗》的学习,不是囫囵吞枣,而是领会很深。”这件事传到社会上,人们都说:“道韫真乃女神童也。”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起来,人们都穿上了御寒的棉衣。快到春节的时候,竟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远处的山峦变成白茫茫的;广袤的田野被白色覆盖了,连街道上庭院里都积满了厚厚的白雪。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人们看到雪下得越大,心里越高兴。谢安带着侄儿侄女一起外出赏雪。他们为大自然的壮丽美景陶醉了。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嬉戏,谢安却在草亭里举杯独酌,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出神。

谢道韫和哥哥谢朗从雪地里跑进草亭,借着炉火取暖。

谢安看看他们兴致很高,便打算趁机考考他们学习诗文的情况。谢安说:“赏雪不光是用眼睛去观看美景奇观,还应该用优雅的诗词赞诵,才能把兴致尽情地抒发出来呢。”

调皮的谢朗正好8岁,他说:“叔叔你定想好诗句了,才来考我们的,对不对?”

温和的谢道韫接过了话,说:“我们和叔叔比试比试,怎么样?”

谢安高兴得笑出了声:“好!我作好诗给你们看,如何?”

兄妹俩等了好一阵子。只见叔叔用手向漫天大雪一挥,口中吟出了一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就不往下说了,他是问孩子们:你们看这正下着的大雪好像是什么呀?

调皮的谢朗抢着吟了一句诗:“空中撒盐差可拟。”意思是说:“我看大雪就跟从天上往下撒着盐粒一样。”说完很得意地看着叔叔,想得到他的表扬呢。

谢安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不好,不好。谁有那么大的力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