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变革术:佐佐木常夫的取舍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14:19:28

点击下载

作者:佐佐木常夫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效工作变革术:佐佐木常夫的取舍之道

高效工作变革术:佐佐木常夫的取舍之道试读:

前言

不惑之年,以“舍”为攻

人生盛衰如花,青年时发芽,潜力无限;壮年时生长,汲取力量;中年时成熟,绚烂芳华。

不惑之年若能精彩绽放,便有知命之年的饱满成熟,便能在花甲之年收获累累硕果。

毫不夸张地说,人到中年,如何绽放精彩,关系着你的人生能否获得一场大丰收。这本该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年龄段,沿着青壮年时期的经验步伐,向着丰收的喜悦,尽情绽放。

然而,现实又是怎样的模样?

多年摸爬滚打,空有一番功夫,升职也好,进阶管理层也罢,全都希望渺茫。

如今的管理人员,苦于有限的预算和人手,不堪重负,过度劳累。这样的升职,不要也罢。

可是,如此薪资微薄,虚度光阴,未来缥缈的生活只让人日夜惴惴不安。

随即而来的体力不支,无法化解的工作和事业的“瓶颈”,让人不禁想问,生活的希望和出路究竟在何方?

长此以往,谈何尽情绽放,只落下日暮途穷、花开半途便枯萎的结局。

想必中年人生如此挣扎的人不在少数吧。

那么,苦闷焦灼的各位,且听在下一言。

就在踌躇不前的今天,我们该认真地想想,在力所能逮的地方,如何使自己成长?回望人生,我们该再次冷静地想想,如何奋起努力追逐幸福的青鸟?

有人自暴自弃,在现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中,不管如何努力都是无用之功;不管如何奋斗都将无果而终。

有人埋怨时代,今时不同往日,努力就有回报的日子已成过去;想要努力已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但是,请各位不要误解了我的一番真言。

已临不惑,与其奋力拼搏,不如停下来歇一歇。

放过疲惫不堪的自己。

面对现实,放过那个像没头苍蝇一样奋力拼杀的自己。

想要以最轻松的方式到达幸福人生的终点,就要敢于舍弃人生的无用之物。

这才是我想对大家说的肺腑之言。“舍”是战国时代的谋略将军毛利元就的作战方式。毛利元就作为一个弱小国家的领主,在战乱时代生存下来的智慧法则就是“不打无用之战”“不参可避之战”。

打胜仗的方法就是,缩小战斗,不流多余之血。

顾名思义,“舍”就是“舍弃战斗”,元就正是通过这一战略打败了周围的大国,从而取得了日本本州西端区域的霸权。

如果各位同元就一样,以“舍”为法,重新审视目前的工作和周围的人际关系,那么就有可能以最轻松的方式取得理想的成就。

事实上,我也是在40岁的时候才从“舍”中悟道,用于工作。

我在39岁的时候升职为科长,然而之后妻子染疾,为了照顾患病的妻子和得了自闭症的大儿子,每天必须在下午6点准时下班。

于是,为了让自己和部下都能按时回家,我绞尽脑汁,思考“工作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想出了各种方案进行尝试。

最后,我发现了几个高效的工作方式,那就是舍弃无用之物,以最省时省力的方式完成任务。没想到,这些方式和元就的“舍”字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书的精髓在于“取舍”二字。我在商务职场打拼多年,经实践总结出的高效的工作方式皆载于本书之中。

本书按内容一一阐述,也会涉及一系列的职场入门话题,如团队协作应注意什么问题,如何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等。诸君若能结合本书的建议,参照自身以往的经验,抓住要点,当舍则舍,在工作中建立属于自己合理的“取舍”策略,此乃本书之荣幸。

此外,本书的行文采用建议的形式,建议的对象则是已到不惑之年但仍未进入管理层,并为此而苦恼的职场生力军们。本书并非只面向男性,若能受到职场女性的青睐,在下更是倍感荣幸。

诸君平时工作繁忙,与上司开怀畅聊的机会已属难得,与高层人士聊天的机会更是不易。因此,我希望各位能把我看成自己身边一位管理经验丰富的上司,我们在小酒馆开怀畅饮,吐露肺腑之言,听我这位老前辈从管理层视角讲述难得一闻的职场逸事,岂不快哉。

书中也会出现鼓励大家力争上游、向管理层晋升等内容,请各位将其作为工作中的参考指南,而不要一味地抱着“我又不是管理层”“反正进不了管理层”的想法而跳读略过。

眼下即便升职无望,抑或志不在此,但是如果有心培养自己的领导视角,磨炼身心,汲取智慧,那么有朝一日定能委以重任,避免被裁员的危险。

时刻保持一心向上、努力上进的心态,当能力得到认可,另谋高就也就不再是奢望。

不因已至不惑而垂头丧气,在接下来的10年认真准备,以期在天命之年收获硕果。如此考量,就会发现人生还有许多大事尚待完成,接下来的人生才更令人期待,自己才有信心与力量继续奋斗。

减少无用的超时工作和会议,果断地放弃不重要的业务,这就是我——一个领导眼中的“滑头”员工佐佐木——“敢于舍弃”的智慧。若能略尽微薄之力,帮助诸君卸下重荷,施肥浇水以待铿锵绽放,真乃人生幸事也。佐佐木常夫

1 集团立身,以“舍”为攻

自我满足才是人生极致的追求

工作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接受、完成、交付,如此循环往复。即便这样,自己也并非觉得眼下的工作完全没有价值。

然而,一想到在可预见的未来,甚至一辈子都将以此为生,不安与焦虑的情绪便如潮水般袭来。

情绪归情绪,自己却没有另谋出路的自信。

缓过神来,才发现已至四旬。怪不得最近精疲力竭,状态大不如前。

不甘心也好,有违初心也罢,现在只有紧紧抓住公司这个唯一的栖身之所继续工作。

各位读者,莫非你也在为此深陷苦恼。

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各位,你的人生绝不能依赖公司、凡事听命于公司。工作是为了自己谋求幸福。关于这一点,请大家务必多加思量。

当然,在公司工作,很多情况都不能事遂人意。比如,不得不面对严苛的上司,总被安排到糟心的岗位,本想坚持的事情却被迫妥协。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

可以说,忍耐是公司职员的宿命。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公司本就是那样的地方,不可能凡事称心如意,适时的忍耐必不可少。

但是,千万不能忘记,忍耐是一种方式,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自身谋求幸福。如果苦心忍耐、一心为公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金钱的报酬,排解内心的焦虑,那么请尽早摒弃这种想法。它会使你忘记幸福的要义,迷失在纷繁的欲望中。

工作本就是获得幸福的手段,通过它磨炼身心,促进成长,从而获得内心的富足。若非心甘情愿的付出,这份工作就不能让人感到幸福愉悦。

但是,有人认为已临不惑才谈奋斗成长似乎为时已晚,这种心情也在情理之中。我曾经也悲观地认为,在35岁人生就基调已定,胜负已分。但是,如今再度思量,四旬之后的提高成长实在不可小觑。我在39岁当上科长,然而并非晋升要职就是进步提高。职位的变化促使我改变自己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达到磨炼心性的目的,这样才给我带来真正的成长。

因此,读者诸君,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认识。工作中需要的不是像奴隶一样地去忍耐,而是追求自我身心的满足,营造愉悦的幸福感,以发自内心的意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与其苦心孤诣,不如游戏思维

谈及工作,使用最多的词就是“努力”“忍耐”。我非常能理解一个打拼者的心情。努力忍耐已是家常便饭,拼搏上进早成厌烦之词,提及眼下的工作,唯恐避之不及。

对于此,在下不才,有一点点小诀窍,可以帮助各位卸下重负,放松心情,愉快工作。

诸位何不把工作看成一场游戏。“必须说服挑剔的上司”“必须千方百计拿出有效的成果”,人生没有那么多必须。这种强迫性的思考方式会让人深陷焦虑。试着想象游戏通关的步骤和心态,“如何才能让上司同意”“需要攻克哪些困难才能使方案通过”,就像游戏通关一样,用“游戏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改变思考方式就会带来轻松的心态。

人际交往也是如此。双方交换名片之后,往往都会给对方贴上第一印象的标签。比如,此人“举止稳重但捉摸不透”“谈吐有趣但流于表面”等。但在这之后,随着对此人了解的加深,或多次见面各种印象的重叠,就会慢慢修正自己最初的看法。

于是,根据对各方信息的分析整理,此人的大致性格轮廓就逐渐显现出来。此时,自己就该认真思考如何才能与对方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并制订出明确的行动方案。

接下来,在实际交往和商务活动中践行此方案,就能够毫无障碍、轻松愉快地达成有效的合作。这就是所谓的“游戏思维”。

各位意下如何?打消自我否定的念头,甩掉“讨厌”“麻烦”等负面情绪,轻松高效的工作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当然,在最初阶段,方案制订中诸事不顺或以失败告终是常有的事。此时应分析失败的原因,反省自我,如此便能逐渐提高方案成功的概率。

一旦方案如预期成功执行,你就会信心倍增,干劲十足。

我也遇到过极难应付的上司。在不得不与之周旋的时候,不要正面冲撞、硬碰硬。搁置个人好恶,基于客观性分析,展开“游戏思维”,与之交往合作。

当自己分析正确,意见被采纳的时候,真想大喊一声“我终于做到了”,内心的激动雀跃,难以言表。这般滋味,诸君不妨也尝试一下(笑)。

所以,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享受过程,适时地撕掉忍耐的伪装。特别是年至不惑,更应该用游戏般轻松的姿态提升自我。

商业是一场考验未来视角的游戏。如果只是一味地忍耐,那就太吃力不讨好了。

凡事不必亲力亲为

不惑之年的重要任务是人生定位的改变。从凡事躬亲、积累经验的初级阶段毕业,迈向人事安排、统筹调动的高级阶段。

我敢说,就凭诸位的经验阅历,大概人人都是技术操作老练从容、行动规划独树一帜的职场骨干。

正所谓“拙劣的创新不如高超的模仿”,我常常劝诫年轻人向优秀的商界前辈学习,以此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但是这对于已临不惑的诸君并不适用。各位不要在人云亦云的藩篱中打转,必须开辟一条独自创新的道路。因此,转变凡事躬亲的思维,向下放权,安排合适的人负责相应的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老实说,这种工作方式是大多数人的理想,然而,摆在眼前的残酷现实却是没有可靠的部下值得委任。工作中,若没有亲身参与督促,部下们大多不得要领,浪费时间,甚至徒劳无功。

事实确实如此。职场严苛,时间紧迫,人手匮乏,若部下不得力,就不得不事必躬亲。哪有闲情手把手地指导。委任与人不是嘴皮子上说说那么简单的事情。

但是,正因如此,才请各位务必深思。如何才能高效地指导部下?如何才能快速地提高部下的实践能力?大概有同志认为“与其让那家伙慢腾腾地捣鼓半天,不如我自己做更加节省时间”,从而将上述问题抛诸脑后,忽略了对部下的培养。

这种想法应该果断抛弃。培养人才比只关心当前的工作进展更为长期而重要。人才培养关注的是半年、甚至一年后的回馈,而眼下的成果只是短期的利益。所以应当转换思维,从长远的目光、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诸君请谨记,管理岗位的工作与之前的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单单是工作内容的拓展和延长,更需要有决心和勇气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年龄阶段正好是从模仿向创新飞跃的最佳时期,各位切勿错失良机。

勿因小利毁大善

成就幸福,进步腾达,有一样东西不可或缺。

你猜是什么?它就是欲望。

人有百样,欲有百种。有人想要家财万贯,有人想要盖世荣耀,有人想成人中龙凤。欲望是奋发勤勉、求学进取的原动力,它是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催人上进的力量。

或许大家并不怎么喜欢这个词汇,也不想沾染上它,甚至偏见地认为欲望是令人一败涂地的深渊。

不可否认,贪得无厌是致命的毒药。唯我独尊,只管自己舒服,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方式必将遭到报应和反噬。但是不能小瞧了公司这个各色人物的聚集所,它绝不是一个只凭私欲就能横行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光短浅,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无视他人的个人本位主义是最不明智的。

然而,如果心中的欲望超越了个人私欲,有利于公司,服务于社会,自然该另当别论。欲望的本心是“培养部下”“成就事业”“贡献社会”,那这就不仅仅是私欲,而是众人齐心的宏图大志。

心中所欲,耐心打磨,必成大志。其志是燎原星火,可催人奋发,促人成长。激发自己内心正面的欲望,便可发现那深藏于胸的燎原星火,便可感受到鼓舞自己成长的理想的力量。

我在东丽公司有一位女性同事,曾经负责“东丽比诺”净水器的销售工作。当时跟现在不同,人们普遍认为日本的饮用水不仅安全干净而且免费,因此极少有家庭愿意安装净水器。可以想象在这样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开展净水器的销售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她甚至亲自走上街头卖力地推销产品。

然而,好不容易收到了大批订单,却又因为人手不足而面临无法按时交货的风险。她只好放低姿态,鞠躬作揖恳求工厂一方帮她渡过难关,完成交货。自己也参与到生产前线帮助加快工期。

厂长看到这一切,深受感动,想方设法召集临时工人,竭尽全力帮忙按时完成工期。这一刻,她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按时将产品顺利地交到客户手中。她的执着与干劲鼓舞了大家的斗志,终于创造了奇迹。不久这款净水器迅速成为公司的畅销产品。

诸位不妨效仿她的做法,勇敢地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志不在大。获得一次认可,受到一次褒奖,都会成为自己奋发前进的动力。“理想对我而言无足轻重”“志向早已是不合时宜的陈词滥调”,把这些自我安慰的借口统统扔掉,抓住身边每一次实现理想的机会。

如此一来,我们每个人都将拥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志存高远

只有能力出众又异常幸运的人才能身居要职,当上科长、部长,甚至最高负责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挣扎,一个普通平庸的人都始终无法走上管理岗位。因此,为了出人头地而卖力拼搏,都是徒劳无功。既然注定会失败,何不从一开始就轻装上阵,选择放松安逸的工作方式。即便成为他人眼中的三流员工,也好过整日的闷闷不乐。

这种想法,或许各位都深有体会。

但是,可以断言的是,这种想法只不过是将你郁郁寡欢的日子推后了而已。现在过得安逸轻松,那么将来必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这个道理大家稍加思考就能明白。工作能力、薪资收入、人际关系,这些硬实力会随着年岁的增长,产生巨大的差异。试想,一个人从进公司开始就脚踏实地勤勉工作,而另一个人则拖延懈怠好吃懒做,不言而喻,这两名员工的工作态度有着本质的差异,那么他们其他各方面的差异将在10年,甚至20年后变得更加明显。

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壮年时分,消极懒惰,越往后走,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无法逾越的鸿沟。与其等到年老体衰空嗟叹,不如趁着现在风华正茂,砥砺前行,那么最终将在轻松与安宁中收获累累硕果。

出人头地本就不是幸运女神的眷顾,也不是天才独享的权利。在每件工作中详细周密地计划安排,孜孜不倦地学习积累,脚踏实地地实践操作。如此一来,有朝一日,方成大器。

这些尝试和努力,只要开始,永远不晚。至于那些短视的志向,不要也罢。它会让你的人生丧失期待,使你在庸碌犹豫间错失良机。

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照着目标,奋勇前进。在不知不觉间,你将会展现出自己非凡的工作能力,并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完美人际关系。

公司是需要用心维护的家

公司是个是非地,人际关系复杂,常令人焦头烂额。每当冒出这种念头的时候,不如换个角度,把公司视作自己的家,家里有像哥哥一样脾气不合的上司,有像弟弟一样尽添麻烦的任性部下。

如果把对方视作自己的家人,即便对方令人讨厌,麻烦棘手,心中也会怀有一份亲近感,从而不会觉得与他们交往是件难以忍耐的痛苦事情。

然而,大多数的人并不会如此考虑。人们惯有的思维认为,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绝不能混为一谈。工作与家庭应该区别看待。在工作中加入私情是极不明智的做法。公私不分,相互杂糅,岂不乱为一团?

话虽如此,但请各位结合自己的情况想一想。工作中,我们身边都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大家共享一个空间,共度一段时光。这份感情岂是说断就能断、说分就能分的?只将对方看成工作上的伙伴,不带有任何感情地相处,那是自欺欺人。

我把团队里的同事都看成自己的亲人。对方有任何烦恼,不论公私,我都视同骨肉,洗耳恭听。对方有任何困难,我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以援手。如果相互之间产生误会,我都不惜功夫,化解龃龉。

通过这些努力,既增加了相互间的信赖,加强了队伍的团结,也激发了成员的斗志,提高了个人的能力。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冷漠的人际关系将是团队进步的绊脚石。亲如家人,互相关心,才能让组织的凝聚力坚如磐石。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共同体感觉”的形成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在与他人协作共筑的关系网中才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一席之地。

如果片面地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只存在竞争,那么将把自己置于群敌的包围之中,世界上不再有朋友和同伴。反之,如果以诚待人,与人为友,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将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诚如阿德勒所言,用竞争的眼光来看待公司的人际关系,只会萌生敌意,徒增烦恼,从而难逃厄运。如不想在人堆里苦恼挣扎,最好的办法就是浇灭内心敌视的火焰,铲除争强好胜的心魔。这正是元就将军采用的策略——“舍弃战斗,规避交锋”。

在公司里,待人以诚,与人为友,共同作为集体的一分子,积极愉快地交流合作,公司将会成为一个无可取代的幸福之所在。

不惧未来

对了,各位是否有过调到新岗位的经历?

那一定是一次不错的体验。毕竟全新的岗位能重新促使自己进步和成长。不过,到底是高升还是降职?这可真是一件令人牵肠挂肚的事。什么?迫于无奈调离岗位。这倒是公司里常有的事,但不必为此烦恼。

怕什么!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就是你的独家武器。运用得当,又能再创战果。没关系,一定要以昂首挺胸的姿态等待委任状的下达。

不过,如果稍微感到一丝忧虑,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来到一个陌生的岗位,等待自己的是从未接触过的实际业务和一窍不通的专业知识。能否顺利主持工作?能否发挥领导的决断力?能否灵活运用以往的经验?一连串的不安笼罩心头。

但是,你要相信,作为领导所需的控制力、决断力、想象力,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是大同小异。曾经积累的经验必有用武之地。

唯有一点必须注意。一旦到了新的岗位,首要的任务就是把控全局。就算花费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要彻底把握。

举个自己的例子。在我45岁的时候,第一次被分配到营业部门。只有策划管理经验的我只会跟部门员工打交道,现在却当上了营业部长,负责渔网和鱼线的贩卖工作。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立刻着手调查该部门的整体销售情况,发现鱼线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低迷,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销售渠道层级太多所致。从东丽公司到销售商,再到批发商,最后导致零售商价格过高。

于是,我建议整合销售路径,成立新公司,负责从东丽公司直接发货给零售商。当然,也遭到了公司内部及批发商的强烈反对。但是供应链上存在太多消耗是铁的事实,我以此为依据说服了反对者,顺利实行了改革。事实证明,经过整改,鱼线市场占有率走出低迷,得到了大幅改善。

初生牛犊不怕虎。正是因为我初来乍到,不囿于积习和常规,才能自由创新,大胆建言,从而成功改革。所以,缺乏经验的新手们,换个角度思考,弱点即优势,善于利用就能逆颓势而不败。

不可否认,新手想要破旧立新,势必遭到周围人的反对。但如果有理有据,就应该据理力争。如果有利于公司,就应该勠力为之。排除万难,拿出成果,便可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

诸君请谨记,来到全新的岗位,当务之急就是把控全局。以新来者的昂扬斗志,消除对于未知的恐惧,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保持良好的习惯

人到不惑,将要面对更多的挑战。既要应对大量统筹管理的工作,又要懂得知人善任,把握分寸。如此千头万绪,常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先进理念、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焦虑不安的诸位不妨尝试一下在下推荐的方法。

那就是养成并保持良好的习惯。不断重复良好的行为方式,使之成为自己的行动模式,不久这种模式将变得像惯性一样能够毫无抵触地保持下去。这种行为惯性的持续性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比如,养成“提前准备”的良好工作习惯。

在举行会议或洽谈的时候,改掉掐着时间慌忙进场的坏习惯,有准备地提前10分钟入座。在这10分钟内可以从容地浏览资料,整理要点,从而在会议中提高商谈的效率。这一习惯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就能更加有效地利用时间。

千万别小瞧了这个习惯,反省自身,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能真正做到?

大多数的人一直在重复着一种不良的工作模式,事前毫无准备,事到临头手忙脚乱;瞻前顾后,缺乏条理;不断返工,浪费时间。这样混乱的工作方式,即使时间再多也不够用。

不敢说人一定要想方设法挤出1〜2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这不现实。毕竟强人所难本就不是可取之道。但是只要每次能够匀出10分钟来准备就已足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聚少成多,充分利用这若干个10分钟,便会给你的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良好的习惯千千万,就看我们是否愿意去保持。比如,常寒暄,勤整理,都是一些简单可行的小习惯。工作繁忙不是偷懒的理由,每天只需10分钟来收拾整理,效果则立竿见影。不用与失踪的资料笔记捉迷藏,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于更重要的工作上。

良好的工作习惯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自身进步发展,即使面对更加优秀的对手,也能毫无畏惧,攻无不克。

正是在这些良好习惯的帮助下,我在群英荟萃的公司董事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当选。竞争者中不乏东大法学毕业的优秀顶尖人才,他们天赋异禀,资质超群。然而疏于对自我工作习惯的培养和管理,均败下阵来。

良好的习惯是一把高于才能的利器。因此,各位在日常工作中务必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为人诚恳,举止得体

周围的同事中应该不乏善于表现之人。尤其爱在上司面前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哗众取宠。

急于表现的性格使他备受瞩目,得到赏识。这时吃苦耐劳的忠厚老实人便开始思绪不稳,内心焦躁。难道抓尖要强才是在公司平步青云的为人之道?

然而,事实上,流于形式的肤浅表现并不会获得上级的青睐。脚踏实地工作还是华而不实的表演,领导早就一眼洞明。所以,跳出“抓尖要强不吃亏”的臆想,完全没有必要机关算尽地争风逞强。

那么,人们究竟是通过什么来鉴别工作能力的高下?

无他,唯举止得体也。

千万不可小瞧了“举止得体”这四字规则。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

着装得体,寒暄有礼。谈话真挚,目光有神。抱诚守信,过而能改。三思后行,少私寡欲。若能行之不造作,方称得上举止得体。所以,能够真正践行这四字规则绝非易事。

现实中有不少人误以为,“举止得体”就等于“故作谦态”,邮件刻板冗长,服务虚情假意,这完全是背道而驰。或许他们并非恶意为之,但长此以往将很难得到认可和赏识。请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了“举止得体”的真正含义。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诚恳,举止得体。认真践行,必有帮助。“举止得体将成为你最有攻击力的武器”,这一点应牢记心中。

切忌好高骛远

大多数人都没有明确的理想。既不憧憬成龙成凤,也不奢望一步登天。然而,终有一天会开始羡慕别人胸怀抱负,美梦成真,对自己平庸的过往心存不甘,悔恨懊恼。

理想固然千金难买,但是好高骛远绝不值得推崇。梦想不是画饼充饥,脱离现实的理想最多只是聊以自慰的空中楼阁。

不可否认,理想拥有振奋人心的力量,它是一道值得追逐的光芒,帮助自己看到未来10年甚至15年后的样子,鼓励自己制订计划、采取措施,向着目标笃定前行。

不过,高远的志向如同一幅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字画,只需勤拂拭,常观瞻,却不能时时怀揣着好高骛远、一步登天的念头。工作中亦是如此。与其守着遥遥无期的盼头,不如踏实地制定短期目标(1年内待办事项)和中期计划(3年内待办事项),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最终目标迈进。

我在工作中也是循序渐进地从中短期视角逐渐转向中长期视角。而立之年,以晋升科长或部长为目标,不惑之年,才计划在经营中独挑大梁。

至于一进公司就立志当上一把手的野心,是半点也没有。只有到了经验丰富、蓄积深厚的年龄,才有可能以中长期的视角去考虑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诸位正值盛年,现在开始树立志向,描画未来,大有可图。不放过每一个小目标,脚踏实地地逐个攻破,有一天必能一飞冲天,大展宏图。

避免唯命是从,树立主人翁意识

公司要推行新项目,通宵达旦锤炼出企划书,兴冲冲地提交给领导,却得到一顿怒骂,“你能不能做点其他有用的事”“这么糟糕的应对方案,一看就成不了气候”,终于被无情地否决。

本来新方案的认同和执行就困难重重,必以非常手段方成非常之事。只有出类拔萃的提案才能让公司心甘情愿地提供各方支持。一次性成功的提案世之少有。对新事物的挑战勇气可嘉,但实非易事。能够切身体会到这一点也是不小的收获。

而且,即使不被认同,也一定不要失望难过。日本大多数企业的现状是坐吃老本,怯于创新。敢于挑战、勇于尝试的人是颓势中的一股清流,更是难得的人才。

实际上,领导的内心也正在因获得一员良将而欢欣鼓舞。他的震怒、否决、一通乱骂是对良将的一种变相鞭笞和鼓励。这时,我们应该理解领导的一番苦心,重新锤炼方案,争取再次迎接挑战。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积极创新只会吃力不讨好,工作上只能唯命是从。

领导虽然不喜欢违抗自己命令的人,但也绝不会赏识唯命是从之辈。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的人在工作上不会取得任何建树和作为。

想要获得领导的青睐,应早早摒弃唯命是从、妄自菲薄的消极心态,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才能促进自身的进步和成长。

兼听则明

不惑之年,经验丰富,蓄积深厚,正是锐意革新的好时机。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特别是度过处处碰壁的青年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价值观和行事方式,在工作中更容易囿于旧观念和自我坚持。

人们常常将自己成功实践的行事方法认为是可取之道,相信那是永恒的准则,并要求部下彻底贯彻。若这个方法遭到部下的质疑,便会条件反射性地产生焦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由分说地批评对方。

异己者的出现将动摇自己引以为豪的真理堡垒,因为扎根于心的观念和顽固思想不容置疑,排斥异己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故步自封将阻碍自我创新的道路,兼听则明,虚心接受不同的声音才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然而,不安与担忧就是阻碍自己走向民主开化的心魔。指导方法前后矛盾将导致队伍无法统一,反对意见的胜出将威胁自己作为领导的权威,“一言堂”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模式将失去威力。

如果你害怕这种改变,说明你未曾真正理解领导的职责。所谓领导,应该在权威这件光鲜的外衣下藏着一颗纳谏如流的赤子之心。

集思广益,破除观念,引领队伍蒸蒸日上。虚怀若谷,从善如流,锐意创新。如此,便可不怒自威,独具领导风范。

作为领导,很难放下身段,承认自己观念老旧,提案不如部下。然而,从大局来看,团体的成果也有你的一份功劳,部下们士气大振,队伍充满活力。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既得到了部下的尊重与喜爱,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当然,部下的方案也存在有待改进的时候。作为领导,这时应耐心地说明情况并指导修正,在切磋磨合中,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认真聆听每个人内心的声音,这是一名称职的领导不可或缺的技能。

一视同仁,平等待人

新人初来乍到,聪明能干,谦逊有礼,触类旁通,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优秀后生。获得如此良才本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为何自己的内心却愁云密布、郁郁寡欢?

原来是后生可畏,才能出众。身为前辈,却只能自叹弗如,心生嫉妒,略感焦虑。

在下一向乐天达观、心直口快,或恐触及了大家敏感的神经,但请恕在下直言,嫉贤妒能,人皆有之,不必太放在心上。

过来人大可放宽胸怀,你们久经岁月历练,蓄积深厚,阅历丰富,这是新人所不具备的强处。

但是,请别误解,一个人的优秀并不是通过倚老卖老来体现。新人行家,各有千秋。两者之间不是优劣抗衡,而是互补对等的关系。

尊卑有序、能力高低的排位评价体系形成了竞相攀比的意识,没有永远的人上之人,攀比者就会陷入技不如人的思想困境。若想摆脱困境,就要抛开年龄、性别、经验的局限,建立平等互补的切磋氛围。

曾有一个橄榄球教练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橄榄球队,绞尽脑汁,独创了一套打破常规的训练方式。取消高低年级的界限,一视同仁,要求四年级的学生也必须承担杂务劳动。而这些杂务平时都由一二年级的新手来完成。

结果,学生们都想方设法提高训练积极性,超越自我极限。最终在全国大学生橄榄球锦标赛上创下了历史上第一个七连胜(今年获胜则为八连胜)的不败战绩。

高年级的学生安排去做低年级的杂务,或许会觉得颜面难堪。但是,在教练的细心指导下,学生们懂得了平等互补的道理,并且不断磨炼自己,为团队的荣誉而共同奋斗。由此可见,平等互助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公司也是一个荣辱与共的团队。解开上下高低的束缚,平等待人,促进交流,才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创造出优秀的成果。

重视人才的多样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商界开始重视“选择—集中化”战略。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有指向性地将优势资源集中到强项领域,把弱势项目清理出门户。直到现在,在我们身边依然存在持有这种理念的公司。

这个战略不仅应用于项目事业的执行上,也应用于人才招聘过程中。谁能最快地给公司带来利益,成为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排斥女性,设定苛刻的年龄限制,只看重年富力强的男性,残酷地淘汰掉战斗力下滑的老员工。

但是,如此单一且集中化的战略方式早已落后于时代。歧视女性,淘汰大龄员工,只录用行业熟手,这种过于指向性和功利性的人才观将严重影响公司的进步和发展。

世易时移,各种未曾遇到的新情况层出不穷。择优跳槽,对外合作,共事对象形形色色,这些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有些企业开始一步步地尝试接受女性和大龄职员,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自不待言,今后,发挥各类人才的优势、建立多样化的人才观显得尤为重要。不要一味地走笼络人才的老路子,如何因地制宜地挖掘各类人才的潜力将成为商界竞争至关重要的一环。

现在很多人对新上岗的年轻人抱有怨言,这些人三句不合,动辄辞职。作为领导,要多聆听年轻人的诉求,给予他们空间和包容;像父辈一样地耐心指导和关心,尝试以年轻人的方式来交往接触,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善识良驹的伯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身在公司,人来人往,总能听到关于婚外恋的谣言。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厌烦困惑。面对部下间的窃窃私语,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还真是让人为难。

究其原则,还是“不干涉”为上策。毕竟婚外恋是个人隐私,并不是应该在公司层面公开讨论的问题。只要没有破坏家庭,影响公司业务,就无须尴尬地向当事人提及。

人言可畏。本是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真假难定。有人想哗众取宠,添油加醋地改编,就变成以讹传讹的谎言。

因此,谣言止于智者。听过却不应当真,更不该到处传播。

谣言的当事者或许一身清白,并无此事,然而谣言的传播者则需谨慎对待,不可姑息。明明知道谣言的内容毁人名誉、污人清白,却听信谣言、乱传谣言的人,对清白者造成的伤害不可估量。

造谣者的存在对于团队生活是一个致命的伤害。这些捕风捉影的言论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削弱队伍团结,影响工作进程。对于造谣者,应给予严重警告,避免谣言的进一步扩散。

谣言不可信,但可以顺藤摸瓜,借此了解事情的真相,并根据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出有益于团队的真正决断。

今后还有可能遇到谣言满天飞的情况,切勿妄自推测、草率下结论,努力掌握真相才是唯一明智的应对之道。

跻身管理岗位是你更高的追求

最近有调查称,有60%的年轻人不愿意晋升管理层。理由是薪资收入与工作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占用大量的私人时间,安逸自由的生活令自己毫无信心担当重任。新人们丧失工作的激情,行家老手们得过且过的恐怕不在少数。

我认为,这些理由都没有看透问题的本质。

出人头地、升职立言,便拥有了掌控一切的权力。自由决定工作方式,合理安排工作进程,减少加班以确保充沛的私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薪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我对这种高度自由的统筹安排深有体会。晋升科长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减少会议,集中力量专攻重要业务,并且成功形成了每天下午6点准时下班的惯例,缓解了长时间劳动的疲惫,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创造了不错的业绩。

忙碌辛劳是对管理工作的偏见。只有拥有管理的权限,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合理地安排一切。这不正是人皆向往的工作方式吗?

同样地,人们总是给公司一把手的工作贴上“责任重大”“日理万机”的标签,却很少能真正理解权力的作用。责任重大不假,职位上的优待更是人人称羡。顶级的薪资收入,独立齐全的办公室,细致周到的秘书,掌控万般的权力。一旦成为最高层,便可独享这些特殊的待遇和服务,那些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也只能望其项背。

出人头地,晋升高层,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莫大的好处。管理岗位本来是一份位高权重、薪资丰厚的理想工作,却因为不善此道的人给予了一个错误的示范,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对管理职务退避三舍。

管理岗位不等于忙碌辛苦,这片更加广阔的天地欢迎你的到来。

公司兴衰,人人有责

管理层所拥有的权限和自由的工作方式固然人人渴望,但是一想到随之而来的重大责任,就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担此重任。

这个不安源于对“责任”一词的误解。

只要身处公司这个大环境,责任无处不在。如果领导安排了汇总资料的工作,不管是争取在时限内有计划地完成,还是努力把资料整理得简单易懂,这都需要拥有一颗主动承担的责任之心,认真思考,鞭笞自己促进工作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只要是公司的一分子,人人都身兼重任。不管是管理干部,还是普通职员,肩上的担子没有轻重区别。之所以会觉得管理岗位责任重大只不过是因为职责范围较以前有所扩大而已。

不过,所谓“肩负责任”必须得自己自愿参与、主动承担才具有现实意义。

责任,不是上级的命令,而是自己的决断和争取。只有以主人翁的姿态来承担责任,才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才会卸下恐惧的心理包袱。

担心来自准备不足。怀疑自己无法担当重任是因为缺乏迎难而上、面对风险的主动性。积极培养主人翁意识,认真判断,采取措施,才能披荆斩棘,顺利地完成任务。

吾日三省吾身。决定今后人生的方向和使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认清自己,追逐梦想,才能活出积极向上的人生姿态。

升职的方法与艺术

成为新人后生眼中的楷模和崇拜的偶像是一份物超所值的表扬。匀出有限的时间,进行耐心的指导,大家心中都念着你的好,必然会收到令人惊喜的回报。被人喜欢、受人尊敬是在公司生存下去的法宝。

然而,很多人虽然明白彬彬有礼、善待下属是一个积攒人气的加分项,但依然认为,要想胜任领导岗位,强烈的进取心、高超的业务能力远胜于谦和的态度。而生活的现实是,即使工作上发愤图强,力争上游,但与优秀的同事相比,捉襟见肘的业绩实在难以拿上台面。

不过,这种想法大大低估了人格的力量。组织内的人事考核不仅仅关注策划能力、业务处理能力、管理能力等技术性的硬实力,也会考虑克己奉公、才智出众、言芳行洁等颇具艺术感的人格魅力。

要在众多佼佼者中崭露头角,必须软硬兼施。不仅要练就过硬的本领,也要培养高尚的情操。光有本领,但自私自利、卑鄙无耻之徒,恐怕难以服众。高洁的人品具有沁人心脾的艺术力量,将成为自己一呼百应的有力推进剂。

回想我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品格非凡的人物,他们大都举止得体、谦恭谨慎、气宇轩昂、和蔼可亲,无一不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当然,职场如战场。人格品质固然有其特别的优势,但一味地充当老好人,不靠实力说话,没有魄力和斗志,将很快被这残酷的世界淘汰出局。

因此,在风云变幻的职场,既要加强高尚人格的培养,也要抓紧技术能力的磨炼。力争上游的勇气来自对自己技术能力的自信。说到能力的强化,稍后会为大家阐述“战略性工作方法”的具体细节,希望能够为解决诸君的烦恼略尽绵薄之力。

技术性的硬实力和艺术性的软实力就像一栋二层小楼的两个部分,一楼是扎实的根基,二楼有极目远眺的观景台。

至于孰轻孰重,就得结合各自的魅力作用以及住户对家的美好愿想来合理均衡地安排布置。同理,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勾勒出一幅高品质的工作画面。

所以,聪明的你,想必已经明白,过分追求傲人的业绩,甚至只把业绩作为自我追求的唯一目标是事倍功半的做法。亮出你的人格利剑,时刻准备着双刃出鞘,才能在风云变幻的职场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誓守企业诚信

身处高位,什么事情最为重要?

面对这个问题,不乏跃跃欲试之辈。不管是否身处高位,都要努力培养统筹全局的管理视角。以此视角来工作学习,便能拓展工作范围,促进自身进步。

且慢。那么换个说法,对于领导来说,什么东西最为可贵?

毋庸置疑,诚信是头等重要的东西。何为诚信?不弄虚作假,不违背公序良俗,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这是身为领导管理有方的重要体现。

最近企业决算造假、产品质量弄虚作假的丑闻甚嚣尘上。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缺乏对诚信应有的重视。过分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丧失诚信,忘记初心。诚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丢失诚信就是失去了广大群众长年建立的对企业的信赖感。

非常遗憾,这样的领导无论多么精明能干,都将丧失民心。即使当事人是出于集体利益的考虑,但是欺骗客户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甚至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为本。商业经营,损失在所难免。然而万万不可以牺牲诚信来换取商业利益。诚如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言,“经营之道在于诚信”,唯有信守诚信原则,以诚为本,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深受用户的信赖和喜爱,从而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

企业是一个逐利而战的队伍。要想带领这支藏龙卧虎的队伍决战商场,必须拥有征服人心、左右逢源、攻无不克的高超本领。

同时,也需要具备主动站在风口浪尖、面对口诛笔伐的勇气和默默承受指责埋怨的顽强精神。

但是,与诚信相比,这些都只是旁枝末节。

言行一致,虚怀若谷,竭诚相待。

如此抱诚守信的行为品格才是一个领导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想必各位现在肯定面露难色,这分明看起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家不必着急,毕竟利益角逐中本来就充满尔虞我诈,不耍手段、不玩弄心机就手到擒来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做到善用对立双方、调和矛盾、解决问题在现阶段来看还尚需时间。

欲速则不达。唯有调整好知难而上的心态,一步步地朝着目标努力奋进。2不露锋芒,不树仇敌韬光养晦,收敛锋芒

同事之间,共处一室,风波乍起的事情是常有的。

为了找借口掩盖自己的错误,不惜往同事身上泼脏水,向领导打小报告。背锅的同事不明就里得罪了领导,被迫留下加班弥补错误。虽然想着息事宁人,默默地忍受下来,但内心却怒不可遏,着实想发火大闹一通。同事间的纷纷扰扰,真是件让人头痛的事。

即便如此,在这种一触即发的情况下,隐忍不言、回避争吵是最为正确的处理方式。在我漫长的公司生存经验中,避免争吵是最大的教训之一。就算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也要控制自己,避免冲突。

对人不满,引起纷争,发泄一通,只能维持一时的痛快,却会带来难以承担的后果。争吵必然会导致两人今后形同陌路,恶语相向更会抹黑个人形象,影响工作上的团结协作。所以,同事失和,对自己没有半点好处。

不过,那些时刻看起来剑拔弩张的人确实给人不好惹的印象,令人避而远之。有不少人抱着“不遭人嫉是庸才”的想法,飞扬跋扈,尽出风头,处处树敌。

这种人简直就是愚蠢透顶。再次提醒各位,胜者之道是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树敌不可取。要尽量争取志同道合的同事,组合成有凝聚力的队伍,创造亲密祥和的工作环境,才能轻松顺利地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不过,恐怕有人会担心,忍气吞声,处处退让,难道不会被人看不起吗?

究竟别人会如何看待自己?关于这一点,请大家冷静分析一下。

至少,在下认为,宽宏大量,原谅一个有错在身的人是一次争取同事、巩固队伍的绝好机会。互惠互利,合作双赢

追名逐利是人的本性。为此不惜借词卸责,嫁祸于人。其动机皆来自“自私利我”的心理。

抱着不想被领导责骂的心理,毫不犹豫地出卖朋友,转嫁责任给同事。然后毫无歉意地和被害同事一起继续加班,这种人不应该称为狡猾,而是没有担当。虽不见得是坏人,但在职场上却能经常遇到。

这种人凡事首先考虑自己,不顾他人,绝少能在人堆中脱颖而出。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要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无论面对领导、部下还是同事,推己及人,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对方的诉求,这一点尤为重要。

世界畅销书作家史蒂芬·柯维在著作《成功人士的7个习惯》中说到通向成功的第5个习惯是,“获得他人理解之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会努力理解他人”。

也许有人会想,凡事牺牲自己,优先考虑他人,岂不尽让别人捡便宜了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换个角度思考,优先考虑他人的诉求和利益会让对方觉得获得了重视,反而最终令自己一方收到更大的回报。

这次你被牵连帮别人背锅受罪,但抱着理解之心并没有责怪对方,别人就欠你一个人情。其实领导并非不了解真相和每个员工的工作情况,肯定也清楚你是代人受罪,而你息事宁人的豁达格局则令他对你刮目相看。

当然,事关全体利益的情况,就不能息事宁人,必须直言不讳。如果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应尽量避免无端的纷争。维持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平衡统一,建立双赢的格局,才能长期稳定地获得更高的利益回报。关注他人,守望相助

当一个人只期待别人向他抛来橄榄枝的时候,就会觉得人际关系是一个麻烦而棘手的存在。

如果只关心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就会纠结别人没有为自己做什么,同时也会烦恼我该回报别人什么。长此以往,就会觉得处理人际关系是一件麻烦而棘手的事情。若想打消这种心理,就需要反客为主,找准目标,分析人物,积极主动地与对方建立交际关系。

我在蓄势待发的时候,开始着手了解公司内每个大人物的就业年份、毕业大学、个人经历等,做成表格,进行分析,并默默记在脑子里。然后想方设法创造交流的机会,对其擅长的领域加以适当的赞美,慢慢地拉近关系,构筑起良好的人际交往。

肯定有人会说,那不就是溜须拍马吗?不,这完全是一个误解。了解人物性格,掌握个人爱好,深入关注交流,才能理解上层人物的工作方式,才能采取适当的共事策略,从而顺利开展工作。所以,时刻关注对方动向是十分要紧的事。

有人一听到要时刻关注领导、多接触领导就咋咋呼呼地理解为阿谀奉承,这样的想法太过消极。身正不怕影子歪,不讲虚伪之词,不做违心之事,有何不妥?

另外,关注交往的对象不仅限于高层人物。对于他们身边的管理干部、秘书以及各部门的女性负责人,都一视同仁、心无间隙地接触交往,建立真挚的情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获得大有裨益的信息。可想而知,关注重视他人的言行必将带来莫大的人际交往红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对自己的利益和奉献锱铢必较,是因为过分关注自身的得失。如果将这种关注转移到他人身上,会让人际交往变得更加轻松顺畅,自己最终也会在这种如鱼得水的工作氛围中受益匪浅。君子之交淡如水

与人相交,除察言观色、关注身边人外,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

很多时候,即使是话不投机的人,仔细想想,也会发现其意外的优点。对方但凡有一个优点值得欣赏,相处就自然变得顺畅,交流沟通也会随之轻松愉快起来。

因此,即使对方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尽如人意,显得难以相处,只要善于观察,愿意主动发现对方的优点,就可以促进双方关系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但是,世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难以对付的领导,以自我为中心,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没有共同语言,无法开心共事。

同这样的人,不需要故作姿态地频繁交往,也不需要勉为其难地理解认同。无须走心,淡淡相交,不人为制造矛盾,就不会给工作带来困扰。

不过,千万不能带着厌恶感与人打交道。人是一种十分敏感的动物,尤其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种极不情愿的厌恶情绪会瞬间暴露在对方眼前。势必导致两人交恶,进而严重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满合作者的一言一行,继而厌恶工作本身,试问,怎能做出如此得不偿失的蠢事?不如隐藏真心,整理情绪,演一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戏码,是为上策。

不善演戏也无妨,权且当成一场表演游戏,凡事都积极、愉悦地参与享受,在不知不觉间,你就会从一窍不通的素人变成轻车熟路的老手。三人行必有我师

人们往往渴望良师益友在侧,可以借着榜样的力量,一朝冲天。

然而,良师的指导、益友的鼓励,非世之常有。得之我幸。尤其能遇到高山仰止的完美领导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运。

世无完人。关键是不要只盯着缺点看,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习对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下属,以人为镜,择善而从,必有所得。

三人行必有我师。世之楷模,如恒河沙数。优良品质非位高者独有。取长补短,见贤思齐,是为良策。

每当有人问我在公司里是否有佩服的人,我总是这样回答,每一位同人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楷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拘一格,博采众长,方能受益匪浅。

然而,不耻下问并非人人都能欣然接受。

这种观念让我们失去许多学习进步的机会。无论高低贵贱,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优点。平等待人,择善从之,才能促进自身的进一步提高。

自己的升迁调配全部掌握在领导手里,因此,人们往往倾向于关注领导的言行,争取得到领导赏识,而忽视部下的感受和工作上的可取之处。部下为团体的业绩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劳苦功高,而真正懂得尊重部下、体恤部下的领导却少之又少。作为上级,聪明如你,如果懂得一视同仁地关注每个部下的工作优势,尊重他们的付出,学习其长处,就能得到部下的信赖,从而让整个团体的优势散发出全新的光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领导安排了一项新的任务,自己认真着手执行,然而却毫无来由地得到一顿怒骂,完全不能理解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行事作风,反复无常,如此领导,大有人在。

我也曾遇到这样的领导。工作安排随心所欲,想一出是一出;朝令夕改,捉摸不定。面对这样的上级,压力烦恼都成倍增长。

不过,认真想想,与其烦恼煎熬,何不宽容待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身处高位的领导也不例外。凡事宽容待人,既给别人审视改正的空间,也给自己消除压力的机会。原谅领导似乎是一个略显奇怪的视角,不过这个思考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心平气和、坦然处之。

人们常常认为领导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部下只是忠实的执行方。一旦转换这种不对等的视角,站在合作平等的立场共事,对于领导的某种考量,即使不能完全认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予以理解。

或许,在领导的心中,一瞬间会掠过这样的念头。(同意是同意了,不过有些地方不妥,还是先搁置一下。任务已经安排下去了,骤然中止显得自己变化无常,可是解释起来也怪麻烦的……)

这样的心理活动虽是人之常情,但部下往往最不能容忍。所以,理解无妨,但可千万不要模仿哟。

无奈,这个世界上总有人贪得无厌,将部下的功劳据为己有,把自己的错误转嫁他人,不仅不具备榜样的力量,而且令人难以接受与之共事。他们最终必然走上歧途,陷入灾祸。定期汇报,促进沟通

对于自己的领导,永远是苦闷埋怨多于欢欣鼓舞。

就算不满,也不敢针锋相对、大闹一通。忍气吞声,又积压难耐,有苦难言。在夹缝中生存的下属们多么渴望有一位贤明的领导,一种愉悦高效的工作氛围,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如何与领导和谐共处,在下倒是有一方法相授。

其实领导有自己中意的相处之道。他们往往喜欢部下主动汇报工作,时不时找自己谈心,那么作为部下,何不顺其意而为之?

定期主动地与领导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事业意向,倾诉工作中的烦恼,诚恳听取领导的建议。在这种其乐融融的交流中,领导也会非常乐意倾其所能,传授经验,并对部下的工作态度青眼相加。

我曾经担任科长的时候,就经常和上级部长做这种日常性的沟通交流。先确认领导的日程,然后选择较为空闲的时间段,提前做好预约。

刚开始大致1周2次,一次30分钟,重复多次,双方形成一定的默契后,可以逐渐将时间缩短至20分钟,甚至15分钟。随着沟通的加深,双方的谈话将变得融洽自如,并不需要耽误领导太多时间就可以在工作默契上达到高度一致。

另外,建议在交流沟通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将汇报或待议事项逐条归纳总结,以一目了然的形式记录在一张A4大小的纸上,并提交给领导过目,让双方的交流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领导每天日理万机。交流内容最好简单易懂。虽说领导喜欢部下积极主动地和自己商量事务,但是言辞冗长、耽误时间的低效交流仍然无法讨人喜欢,甚至还会败坏领导雅兴,赔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交流固好,但要注意分寸。这个策略的要点是,看准时机,定期求教,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无须领导督促过问,主动汇报工作进程。那么,就算再难对付的领导也会变得无可挑剔。上下齐心,和谐相处,共创盛举则指日可待。自信源自匠心

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转换。

领导的命令,也等同于一份订单。既然是订单,就无所谓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接受者也不会产生高压强制感。面对订单,不论喜欢厌恶,唯有以顾客至上的态度,奉上匠心,把顾客的满意作为自己的无上光荣。

长期以来,我一直将领导安排的任务视作一份来自顾客的订单。收到订单后,首先对此项工作的重要程度、截止日期、品质要求等做具体客观的审视和确认,然后不苦恼,不埋怨,坚持以专业的工作态度来完成每一份订单。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对任务的审视和确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步骤。明确自己擅长的优势及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大局出发掂量自身解决困难的能力,然后再敲定具体的工作细节,一步步攻克任务难点,最后以高效优质的完成度得到领导的认同和满意。这份订单不再是单方面被迫接受、强制执行的苦差事,而是匠心独具的诚意之作。

人们都好评价他人。有利于自己则好评,有损于自己则差评。以己之长攻人之短,无非是想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评价他人是对自身缺乏自信的表现。

诚如阿德勒所言,“自信的人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唯胸有成竹之时,才有百折不挠之势”。

即便心怀怨言,也不要把心思放在对领导的好恶评价上,应当努力创造自身价值,专注于眼下的工作,力争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这才是自信不疑、自我肯定的真正来源。口头奉承不如踏实肯干

领导安排的任务是一份需要倾其诚意完成的订单。除此之外,还有两点应当注意。

第一点,善于把握领导性格。

领导的做事风格因人而异。有些领导喜欢拟定成文的汇报,有些领导喜欢口头陈述的汇报;有些领导想把握每天的形势变化,有些领导想得到固定时间段的形势分析。

提前把握领导性格,根据其行事风格有针对性地合作共事,便可节约时间,减少误会。如果领导坦白直率,不拘小节,那么我们的提案必须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如果领导细致严谨,行事审慎,那么我们的工作方式必须勤勉守时,条理清晰,高瞻远瞩。调整节奏,保持与领导步伐一致,才能获得领导的青睐。

第二点,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工作中,一旦发现不利于业务开展的危险信号,必须马上引起重视,提前向领导报备,以便防患于未然。如果放任不管,事到临头便会自乱阵脚。到时候为了防止事态恶化,领导就不得不接收部下遗留的烂摊子,中止工作进程,从而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信誓旦旦开始的事业,却因暗藏的风险,不得不从长计议。事情的真相还必须由自己来向领导坦诚,这相当于在领导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好不甘心。可是,与其承担计划破产、损失严重的后果,防患未然、即刻中止、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反应决策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充分体现了当事人从容冷静的危机管理能力。

如果不想看到领导暴跳如雷地指责你办事不力,无论如何都要避免事态失控到难以挽回的地步。

阿谀奉承只是肤浅的表面功夫,难以长久。高效地综合实践以上两点,才能体现作为部下的实干能力,加深领导信赖,争取得到大人物赏识,从而令自己的仕途一帆风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