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转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11:56:36

点击下载

作者:韩友诚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转型

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转型试读:

前言

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国内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金融脱媒化不断显现、企业机构间跨界竞争愈演愈烈、制度改革持续深入、金融监管日趋严格、民营银行和网络银行蓬勃发展、全民金融资产配置意识日益觉醒,传统银行业不断面临压力和挑战。

传统银行业面对所受到的冲击和挑战,前有比尔·盖茨的预言,所谓“银行会成为21世纪的恐龙”;后有马云的挑战宣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全球第一家提供P2P金融信息服务的Zopa公司甚至宣称,“摒弃银行,每个人都有很好的交易”。一时之间,整个银行业站在了变革的风口浪尖上,大有岌岌可危之势。

显然,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银行业转型的大幕已经拉开,但事实真的如公众所想象得那样,银行业已经行将末路、岌岌可危了吗?

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传统金融生态和商业模式: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崛起,快速向支付结算、消费信贷和财富管理等银行业务领域渗透,来势汹汹。而银行则用互联网思维适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方式,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引入自身变革转型中,以此来重构业务流程、驱动产品研发、增强风控能力和改善客户体验,重塑其难以撼动的资产组织、风险管理和综合金融服务等优势。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形态,但无法改变金融的本质,也无法颠覆传统银行的根基。

在笔者看来,对于拥有长足发展时间和悠久历史的中国银行业来说,变革和转型从来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银行业在自身的发展突破上从未懒惰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银行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开始从专业银行转型为商业银行,并且逐渐改制,引资上市,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型为公开的上市银行,很多银行甚至成为世界级的大银行,期间的变革与转型之路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道尽的。管理决策的历史经验、银行文化的沉淀和风险资产的把控能力更是不会因为一时的风潮就会被迅速瓦解和摧毁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银行业亦然。塑造、传承、积淀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与其说是冲击的压力,不如说是发展的机遇,它加速了整个传统银行业新一轮的业务探索和创新发展,在互联网金融风潮下,银行正在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融入金融创新中,互联网正成为传统银行业与产业加速融合的助推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给银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银行业将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推动下,为更广泛的客户带来随时、随地和随心的服务。未来智慧银行让人充满期待!网金冲击波第一章金融脱媒

历史上,金融市场是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银行作为资金的供应方(通常是储户)与资金的需求方(通常是借款人)之间的媒介,从而实现社会的闲散资金向实体经济的转移,依靠存贷利差而生存。而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 mediation),就是指资金的供应方,不再通过银行这个媒介,而是通过金融市场直接为资金需求方提供资金。金融脱媒,导致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角色和盈利模式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交易对手(dealer)转变为经纪人(broker),从利差收入(interest spread income)转变成收费收入(fee-based income)。

1979年1月美国圣路易斯联储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是早期研究金融脱媒的文献之一。据该文记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货币市场(money market)的形成与发展,美国的短期国债收益率一旦高于银行的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时,银行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随着货币市场的发展以及各类资本市场工具的创新,银行的存款大量流失,出现了所谓“脱媒”的现象。可见,金融脱媒的出现是与货币市场相伴而生的。三十多年来,金融脱媒成为全球性的现象,更是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根本而言,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direct financing)取代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indirect financing);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实质上体现了从银行主导的经济(bank-led economy)向市场主导的经济(market-led economy)的转型。1

在我国,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如火如荼,金融脱媒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可以肯定地说,金融脱媒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一方面,影子银行和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已经打破了银行贷款一家独大的局面,存款脱媒和贷款脱媒的特征开始日益显现;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迅猛发展也争抢着银行的支付结算收益,技术脱媒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银行来说,负债端资金来源被分流,而贷款投放也被影子银行体系和债券市场挤占,再加上第三方支付竞争下技术脱媒愈演愈烈,传统银行来自负债、资产、市场空间以及客户群体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正在从传统上依赖于存贷业务和利息收入转向强化中间业务,这需要不断发展金融创新,银行业只有不断创新,及时顺应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脱媒的大势,推进战略转型,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不断寻求新的金融服务创新和利润增长点,才能早日实现由传统银行向现代综合化银行的转型,使银行在金融脱媒趋势下,更具竞争力。一、万达、绿地等实体企业在融资上的“另立门户”

万达集团执行的“轻资产”策略和绿地集团推出的国内首款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产品“地产宝”都在呈现这样一个事实: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下,大型实体企业不再需要银行的融资服务,而是“另立门户”,实现实体和资金的对接。(一)万达集团的“稳赚1号”

万达集团在互联网金融带动下,一直在做有关“轻资产”的战略调整。万达“轻资产”模式是为了迎合其“2025年做到1000家商场的快速扩张目标”,也就是万达正在启动的集团历史上第四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转型,而这次转型的核心内容就是推行“轻资产”的模式。而现今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为万达利用众筹或证券化的方式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实现轻资产化提供了可能的机遇和条件。

所谓“轻资产”模式,简单地说,就是用别人的钱,利用万达在商业地产领域卓越的运作优势,由万达负责选址、设计、建造、招商和管理,产生的租金收益由万达与投资方按一定比例分成的模式。但“轻资产”模式不仅仅是利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广场,更重要的是,通过“轻资产”的路径,实现万达从房地产企业,到综合性的文化娱乐产业的全面转型。这种转型,从空间上而言,是从中国企业转型为跨国企业;从产业看,是从以房地产业为主的企业转型为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形成商业、文化、金融、电商四个支柱产业。2同时也使得万达从传统依靠银行的融资模式中脱离了出来。而“稳赚1号”就是万达施行其“轻资产”模式而推出的首款互联网金融众筹产品。“稳赚1号”于2015年6月正式推出。其以万达广场为基础,募集资金将直接投向各地万达广场建设,投资人则获得这些广场的收益权,享受商铺租金和物业增值的双重回报,预期合计年化收益率可达12%以上。根据阿斯达克财经网报道,万达联手快钱网推出的这款众筹项目“稳赚1号”,仅推出三日所有额度就均被认购,其中线上对个人投资者发行的5亿元人民币额度短时间内被抢光,对机构投资者发行的45亿元则在三日内完成认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作为万达互联网金融的首个产品,“稳赚1号”突破了传统商业地产的融资模式,运用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方式,使资金直接注入万达广场的建设之中,支持万达集团实现在商业地产领域的持续快速扩张,加速了万达集团向轻资产的服务型企业转型。该产品还依托快钱公司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平台,具有极强的互联网属性,起始投资金额仅为1000元,拉低了传统商业地产的投资门槛,使广大普通投资者也能轻松拥有优质物业,与商业地产龙头企业共同分享丰厚的投资回报。“稳赚1号”的众筹理念实现了资金与实体产业的直接对接,开创了全新的商业地产融资模式,实现了商业地产轻量化的快速扩张之路。该项目也是全国范围以及上海自贸区首个具备实质意义的金融创新项目,这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国家“互联网+”战略一脉相承,是产融结合的有益尝试,是“互联网+”拉动实体经济的典型范例。3

除了万达的“稳赚1号”,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很多领域落地生根,既支持产业发展和转型,同时也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投资渠道,改善中国老百姓金融财富的生态,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说,无论是过去几年风光一时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还是现在风靡全国的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改变中国经济和财富版图重要的新生力量。(二)绿地集团的“绿地地产宝”

2015年4月13日,绿地集团联手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平安陆金所,正式发布国内首款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产品。绿地旗下致力于服务个人投资者理财投资与中小房企资金解决方案的互联网房地产金融平台——“绿地地产宝”于同日宣布启动。由于其安全性高、门槛低、收益率高等优势,该产品在上市当日挂牌半小时即告售罄。目前,“绿地地产宝”已作为绿地金融的一个产品商标进行了正式注册,首款产品于2015年4月13日在蚂蚁金服的招财宝网络平台和绿地集团旗下贵州省绿地金融资产交易所上挂牌发行,这也是绿地金融与蚂蚁金服在金融领域的第一次合作。首期上线产品以绿地集团位于南昌市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为基础资产,支持旧城改造,服务民生工程,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首期发行总规模为2亿元,约定年化收益率6.4%,产品期限为一年。除拥有绿地品牌优势外,该产品还由安邦财险提供保险,保障本金及收益的到期兑付。未来绿地地产宝将不仅仅局限于绿地的自有项目,而是要建设成为互联网房地产金融平台,通过产品设计、包装,将社会闲散资金、机构资金与地产项目有效对接,致力于为中小房企提供资金解决方案,同时为社会投资者提供“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产品。“绿地地产宝”产品第一步目标是交易量达到100亿元,成熟期规模突破500亿元。以此次“绿地地产宝”项目的合作为契机,绿地金融还将与蚂蚁金服达成一系列的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新机遇。绿地将立足高起点、借助大平台、拥有强团队,快速发力抢占市场,努力把“大金融”发展成为绿地集团未来三大重要产业板块之一,到2020年业务规模力争达到800亿元,利润达到100亿元。4“绿地地产宝”不仅为绿地集团减少融资上对银行的依赖提供了可能,也为其利润增长带来了新的亮点和惊喜。根据绿地半年报显示,以“绿地地产宝”为代表的金融产业作为绿地利润增长的新引擎,业绩快速增长,201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利润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显然,绿地集团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已经全面启动,这种房产业发展模式的自主创新和大胆尝试,必然带动更多实体企业为金融脱媒试水和布局。二、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竞合博弈

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支付已呈现出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银行网上业务也在不断转型改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04亿人次,较2013年年底增加4412万人次,增长率为17.0%。与2013年12月底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42.1%提升至46.9%。与此同时,手机支付用户金额达到2.17亿元,增长率为73.2%,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25.1%提升至39.0%。第三方支付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广泛地参与各类支付服务,以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了银行现有资源难以覆盖的客户群体的支付需求,并且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颇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网上支付在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运作下已经具备了多种金融服务能力(消费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小额理财工具),金融脱媒趋势明显,不断冲击着传统银行业务,“倒逼”传统银行改革。5但应引起注意的是,随着电子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二者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助推银行结算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又对银行的基础支付功能、传统中间业务领域、潜在客户和存贷款、系统安全运行和未来创新发展构成威胁和挑战。(一)“快捷支付”对传统支付的脱媒“快捷支付”作为全新的支付理念,已成为国内网上支付体系的重要手段。“快捷支付”始自支付宝公司。对于喜欢网购的消费者来说,快捷支付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儿,顾名思义,“快捷支付”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突出支付上的方便、简单和快捷。

网络上对“快捷支付”的释义是指用户购买商品时,不需开通网银,只需提供银行卡卡号、户名、手机号码等信息,银行验证手机号码正确后,第三方支付发送手机动态口令到用户手机上,用户输入正确的手机动态口令,即可完成支付。如果用户选择保存卡信息,则用户下次支付时,只需输入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密码或者支付密码及手机动态口令即可完成支付。6

自2011年,支付宝在国内首家推出“快捷支付”功能以来,腾讯、百度公司也相继推出“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快捷支付类业务,极大地简化了网购支付流程,方便了消费者。数据显示,2011年使用“快捷支付”的互联网用户比例达到46%,人数超过4000万。吸引用户使用这一支付方式的因素,除了简便性和安全性之外,还有网站支持和优惠活动。到了2012年,与“快捷支付”合作的银行已有100余家;跟随支付宝之后,财付通、中国银联等支付机构以及一些大型银行也迅速开发了“快捷支付”产品,由此“快捷支付”成为中国电子支付史上发展最快的业务。7“快捷支付”的迅速发展直接瓜分了银行的传统支付结算业务,更直接导致银行网银支付业务的锐减,导致银行直接从“收账人”变成了“账房先生”,被动处理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借记报文,不再认证客户的身份,不再掌握客户的支付行为。银行从客户支付结算的前线,倒退到了代理第三方清算的后方。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银行业的“暴利”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回归“合理利润”是趋势所在。对此,银行业必须加快业务转型,调整利润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包括支付结算在内的中间业务。(二)被挤占的银行结算和代理业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的优势,用低于市场价格但等同于甚至优于传统银行的服务来挤占银行的结算和代理业务市场。

在支付结算上,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和快钱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为企业客户提供大额收付款、多层级交易自动分账和一对多批量付款等各种资金结算产品。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已开始将资源优势延伸至线下,通过铺设POS网络和代收付费系统开展线下收单、医保支付等业务,对银行形成了新的竞争。值得一提的是,用户注册第三方支付账户后,即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完成账户资金的转移支付,其中收付款管理、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网上缴费、网上基金、网上保险等与银行网银的功能并无明显差异,用户无须注册银行网银就能便利地实现大部分支付要求,使部分电子银行客户出现分流,第三方支付平台对电子银行产生的中间业务收入也形成了替代效应;在代理业务上,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为个人客户提供信用卡免费跨行异地还款、转账汇款、机票订购、火车票代购、保险续费、生活缴费等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基金代销支付市场中的力量日益增强,挤占了商业银行的代理收入。据人民网数据可知,2012年中国部分上市银行中报显示,虽然有些银行代销基金规模同比增长可观,但代理基金收入跌落明显。2012年上半年,农行实现代理销售基金收入3.37亿元,与之对应的是2011年上半年,实现代理基金业务收入6.62亿元。同时,招商银行代理基金收入从2011年上半年的6.65亿元降至2012年上半年的5.42亿元,同比下降18.5%。究其原因,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入侵”有关。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除在结算、代理收付等中间业务方面与商业银行形成正面竞争之外,正加大力度发展代理基金销售业务,银行作为金融产品销售主渠道的垄断局面正在被逐步打破。尽管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基金销售,目前的交易量较小,仅仅扮演基金销售渠道的补充角色,对银行暂未构成实质性威胁,然而,目前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股票型基金申购手续费率为0.6%,而银行等传统渠道是1.5%,费率优惠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抢占市场的一大策略,随着交易量的逐步扩大,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将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的代理销售渠道,脱媒趋势明显,必将影响银行的代理业务收入。8(三)被攫取的客户资源

第三方支付平台正不断蚕食着传统银行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使商业银行潜在客户减少和现有客户流失。众所周知,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必须要求用户进行实名注册和认证,这样,第三方支付平台就掌握了大量的客户信息资源,这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数据资源,而且这些宝贵数据的获得还是免费的。另外,客户一旦与第三方支付建立起使用联系,二者之间往往就形成了强有力的关联黏性,无形中培养了客户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习惯,客户也顺理成章地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其他业务的潜在用户资源。(四)被争夺的移动金融入口

2014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巨头通过“红包”和“网上叫车”业务快速占领移动支付市场,抢占移动金融入口。随后,各大银行积极推广手机银行业务,同时联合银联、运营商大力推行基于银联移动支付平台的NFC手机支付业务。但继打车大战后,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先行者,现在显然已成为移动金融入口的“霸主”。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模式中,只要客户开立支付宝账户,绑定银行卡,就几乎无所不能:O2O支付、P2P支付、移动远程和近场支付、移动购物、移动缴费、移动还款、移动捐款、移动对账、移动优惠券、移动积分等,不一而足,快速颠覆着银行固有的金融模式。第二章网络理财一、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汹涌来势

余额宝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它的出现引起了经济界尤其是金融界的广泛关注。它被认为是继支付宝之后又一次改变了互联网的金融事件,它的汹涌来势给看似平静的金融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让金融大佬和普通大众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金融行业,充分燃起了民众对普惠金融的关注和热情,将一向稳如泰山的银行巨鳄毫不留情地卷入了由它掀起的金融浪潮中。

余额宝于2013年6月17日正式在网上上线。我们选取网络上多条关于余额宝自上线之日起创下的战绩来看它所带来的迅猛爆发力和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24点,上线不到半个月的余额宝,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达66.01亿元。与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规模达到556.53亿元,成为市场规模最大的基金。紧随其后,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余额宝)的规模更是突破1000亿元,用户数近3000万户。天弘增利宝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突破千亿关口的基金,在全球货币基金中排名第51位。到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达1853亿元,余额宝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给用户带来17.9亿元的收益,自上线以来,日每万份收益一直保持在1.15元以上,在所有货币基金中万份收益最为稳定,自成立以来的总收益水平稳居同类货币基金的第二位。92015年4月,余额宝以“全球第二”的规模逆市增千亿。天弘基金一季报数据显示,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一季度规模再增1327.88亿元,达7117.24亿元,余额宝规模首次突破7000亿元。受益于余额宝的强势增长,天弘基金公司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的总规模为7274.04亿元,稳坐基金市场头把交椅。此外,余额宝也顺利晋升全球第二大货币基金。10

余额宝一项项足以震撼人心的“辉煌战绩”不但让民众的理财热情不断高涨,也正式向大家宣告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银行独家安享平静金融霸主地位的时代已经结束,就像马云曾在其微博上狂傲地写道,“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也许在余额宝自问世以来七日年化收益率首次跌破4%的2015年,这句话已经不再那样让人倍感压力抑或热血沸腾,但余额宝自问世之日起就一路高歌猛进,涌向公众视野,银行固有的理财堡垒被彻底颠覆,普通民众的理财视野一夕间似乎豁然开朗,后续的种种事实证明,银行的奶酪已经被撬动,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理财产品余额宝,可以说是改变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格局,动摇着传统银行业的固有版图,更遑论其是夹带着高出银行理财收益的滚滚钞票而来,除去对银行业务版图的冲击,还有普罗大众对银行业固有垄断地位的口诛笔伐,冲击之势可谓凶猛异常。

同时,余额宝的推出也引起了其他各类“宝宝”类理财产品的问世,且多有不俗的成绩。2014年一季度,除去余额宝以每万元202.17元的收益高居榜首外,微信理财通对接的其中一只货币基金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以每万元165.85元的收益位居其次,苏宁零钱宝对接的一只货币基金汇添富现金宝货币基金则以每万元160.25元的收益位居第三。11这些成绩无疑极大地唤起了互联网金融后续者的热情,这些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型理财模式显示了比银行活期储蓄和短期理财产品更大的生机和诱惑力,有力地改变着大众的传统理财习惯,对传统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业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冲击。二、P2P网贷的迅速崛起

如果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那么在2013年以前,中国普通老百姓对于理财的概念可能还停留在银行理财上,而最为大众所接受和使用的理财方式,就是储蓄。储蓄作为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无论是定期储蓄还是活期储蓄,都有一个备受老百姓信赖和喜爱的特点,就是极高的安全性。所有普通老百姓往往把理财焦点放在银行的储蓄存款上。但从2013年开始,随着余额宝等一大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横空出世,老百姓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手里的钱可以有更多的增值方式。在众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中,P2P网贷因其高息宣传,迅速占领互联网理财市场。

据业内数据机构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末,国内P2P网贷平台数量(含问题平台)已经超过了4000家,较2014年增加139.3%。此外,在2015年第四季度,P2P网贷全年成交量就已经突破万亿元。加之2015年12月28日下午,国务院正式公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对外出台对网贷行业监管的细则,其中十二项禁令也为网贷设定了底线。使得网贷投资行业终于路走正途,得到官方的支持,对传统银行理财业务形成强势挑战。第三章网络银行一、全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

2014年12月16日下午,全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核准,在前海注册窗口依法领取商事主体营业执照。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并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的主要发起人包括腾讯网域公司、百业源投资公司和立业集团等知名民营企业,注册地为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实缴30亿元人民币),由腾讯、百业源、立业为主发起人,其中,腾讯认购该行总股本30%的股份,为最大股东。微众银行的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主要是个人及小微企业存款,主要针对个人及小微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以及票据、债券、外汇、银行卡等业务。微众银行主要以普惠金融为目标,致力于服务工薪阶层、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等普罗大众,以及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主要经营模式是针对目标客户群的需求,通过充分发挥股东优势,提供差异化、有特色、优质便捷的存款、理财投资、贷款、支付结算等服务,全力打造“个存小贷”特色品牌。微众银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平台,可将各类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充分运用到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从而显著提升客户体验、降低业务成本。微众银行还将在建立数据和先进分析方面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深入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基础上构建更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12

微众银行自2015年5月正式营业以来,陆续推出微粒贷、微众银行APP、微车贷等产品,以个人贷款和大众理财为主的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基本成型,目前个人客户数已超过600万,客户资产超过200亿元。

2015年5月,微众银行正式上线微粒贷,开始进军普惠金融领域。根据微众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3月,微粒贷主动授信已经超过3000万人,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0亿元,70%的提款客户为大专以下学历,71%的用户为制造业、蓝领服务业等客户群体,提款客户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4座城市。2015年9月,微众银行基于“互联网+”思维推出了联合贷款模式,把一批中小商业银行拉进微粒贷中,充分调动这些中小商业银行的存量资金优势,共同向个人和微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微众银行已经签约的中小商业银行已经超过20家,有12家已经有实际业务发生,每日新发放的“微粒贷”贷款中,80%的贷款资金由合作银行提供。预计未来联合贷款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成为“微粒贷”产品服务普惠金融的主要方式。此外,微众银行和国内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商合作,用金融推进“互联网+”,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创新型产品。比如,与优信二手车联合推出微车贷,支持老百姓买二手车。此外,还有缓解老百姓装修压力的微装贷、提升商家收款效率的点付宝等创新产品。除了个人贷款,微众银行还布局大众理财领域。在2015年8月推出首款独立APP形态产品,这款APP已经通过为用户优选出符合多种理财需求的金融产品,且支持实时提现,实现资金调度高效便捷。2015年,微众银行还投入巨大资源搭建完全自主可控的科技体系。在大股东腾讯集团的支持下,微众银行利用一整套开源技术,按分布式架构搭建技术平台,实现了“去IOE”(IOE指IBM、Oracle和EMC的缩写,分别是小型机、数据库和高端存储的领导厂商),目前,已有21项新技术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在自主可控的“去IOE”科技架构基础上,2015年微众银行上线核心系统56个,子系统204个,并将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机器人客服等创新技术运用于实际业务场景。这套系统可以支持亿级海量用户及高并发交易,彻底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成本结构,每个账户运维成本与同行业相比降低了90%,并让微众银行与合作伙伴的对接更灵活和高效。

对于纯线上运营的互联网银行来说,要面临没有网点、没有营销人员、完全用机器替代人工,风控难度比传统银行更为复杂等问题。为此,微众银行在传统风控手段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机器学习等国外新型风险识别模型和算法技术,陆续建立社交、人行征信、商户授信和反欺诈等系列模型,并在模型中注重运用消费、社交行为等动态数据,以及通过文字和图片解析的非结构化数据,真正实现基于大数据的风险模型构建。以微粒贷为例,微众银行通过腾讯的大数据分析,对QQ、微信的用户进行多维度评定。评定的点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特征以及社交、购物、游戏等行为,同时结合人行征信数据,形成对用户的诚信评级,决定用户可申请贷款的额度。据透露,微粒贷的笔均借款金额低于1万元,逾期率低于0.3%,也就是说,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将低于0.3%。微众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指标数据远优于监管要求和同业水平。13

微众银行作为国家批准成立的第一家互联网银行,是落实国务院关于“金十条”的重要举措,是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普惠金融的又一大胆实践和创新,真正与传统银行相区分的无网点银行办公,开创打破传统银行垄断模式之先河,在我国金融发展改革之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主攻个人和中小微企业的优质金融服务模式必将充分调动市场热情,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带来无限前景和生机。二、马云的“银行梦归处”——网商银行

2015年6月25日,作为国内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之一,背靠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的浙江网商银行正式开业,马云实现了他“希望能够做一家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的银行”的梦想。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一样,主要专注于普惠金融服务,深耕传统银行“不屑为之”的小微企业与农户。

根据网商银行2016年2月29日公布的数据,该行已为逾80万小微企业累计放贷450亿元,贷款余额100多亿元,其中金额5万元以下的客户占比98%,是实实在在的小微普惠金融。而在风险方面,网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到1%,远低于银行业2015年平均的1.67%。14作为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可谓“名利双收”,既践行了普惠金融,又赚到了钱。(一)旺农贷

2015年9月,网商银行上线农村金融专属产品——旺农贷,向农村地区提供互联网纯信用贷款,无需担保也无需抵押,最高可贷款50万元。传统上,农户要从银行获得贷款很不容易,银行的抵押担保要求高、业务流程慢,难以满足农户生产需求。大部分银行在农村基层也缺乏网点覆盖,服务能力跟不上,对农户的了解亦不足。为促进对涉农金融的支持,我国在政策上一直给予大力支持。以前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专业银行,结果是,农行在四大国有行中是历史包袱最重的,农业发展银行在三大政策性银行中,效益也最低。近年来,央行又对涉农、小微贷款占比高的银行“定向降准”,不过部分银行仍没有动力深挖这块市场。但网商银行依托于遍布农村基层的淘宝服务点,以及与邮储银行的合作,网商银行渗透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毛细血管中,解决了服务基层能力的问题。而各村的“淘小二”可以对农户进行初步的信用打分与审核,结合阿里系积累的农户电商交易数据,对贷款风险又进行了有效识别。“旺农贷”快速在大江南北开了花,淘宝的农村基层服务点、电商平台的大数据积累,都是网商银行解决农户普惠金融问题的独特优势,传统银行系统难以复制。目前,旺农贷已覆盖了全国24个省市区139个县的2425个村庄,户均支用金额为4.4万元。15(二)口碑贷

2015年10月12日,网商银行推出一款面向线下实体商户的贷款产品——口碑贷。口碑贷作为网商银行“小微企业成长计划”的一部分,致力于帮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该计划第一期面向淘宝、天猫平台上小微商家,提供了总额60亿元的信贷资金。口碑贷优先覆盖的是其口碑平台上的小微餐饮商户,根据商户的信用资质等情况来决定授信额度,每户的授信额度最高可以达到100万元,最长用款期限为12个月。自口碑贷推出之日起,口碑商户可登录支付宝PC(个人电脑)版的“商家中心”或者新推出的口碑商户版APP,在线申请贷款,无需抵押也无需担保。系统自动审批通过之后,商户便可立即拿到贷款。16

口碑贷,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用户以往积累下来的交易行为和信用口碑数据来作为其贷款的参考,网商银行根据客户的口碑信用来进行授信。口碑贷通过利用互联网数据,具备了较高的风险规避功能,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不良贷款的发生,也充分印证了互联网金融大潮下大数据的魅力和威力。(三)信任付

2016年4月25日,网商银行对外宣布,上线了一款名为“信任付”的产品,面向小微企业提供赊购赊销、短期融资等账期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可以通过信任付解决在上下游供应链中的应收应付账期不匹配、资金紧张等问题。目前,信任付已经先期接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1688平台和阿里云平台,试运行以来已经为5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服务,后续将逐步拓展至更多的平台和场景中去,让信用成为“流动”的财富。根据网商银行相关人士介绍,信任付产品是“嵌入式”的,深入到小微企业的经营环节和场景当中,切切实实帮助他们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先期选择1688和阿里云两个平台,可以通过嵌入到这两个平台,服务到线上线下、上游下游很多的小微企业、创业公司。17转型与应对第一章“互联网+”时代,银行让自己“轻”起来

互联网时代,金融的发展趋势正在从传统的高资本消耗、高成本投入、低效益效能的粗放及重型经营模式向内涵集约式的轻型发展模式转变。这些变化需要传统银行业顺应中国经济结构和金融业态轻型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以轻型银行为方向,不断深入地推进战略转型。显然,规模取胜已经不再是银行业发展的优势和重点,为了避免尾大不掉的尴尬,银行业已在积极规划其发展方向的“轻”政策,弱化自身吸纳存款、发放贷款的规模和能力,存款利息不再是其唯一吸引银行客户的重点,银行把更多的业务放在了财富管理、消费金融、金融交易等方向上,积极拓展轻型业务市场。并广泛运用微信、微博、客户邀请码、手机二维码、掌上生活APP等新媒体、新平台,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轻型智能服务模式。一、招商银行的“轻型银行”战略

招商银行是我国境内率先由企业创办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承载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蛇口基因”,其新推出的“一卡通”“一网通”等产品,开创了银行业客户账户和渠道服务的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招商银行2004年启动零售银行战略转型,目前已成为国内零售银行的标杆。

2014年,作为具有超强零售优势的招商银行,利用其优势,把“轻型银行”明确为其二次转型的方向,确立了以零售金融为主体,公司金融、同业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体两翼”转型目标。其“轻型银行”的本质是以更少的资本消耗、更集约的经营方式、更灵巧的应变能力,实现更高效的发展和更丰厚的价值回报。目前,招商银行的零售金融重点为财富管理、小微贷款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着力打造交易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两大产品体系;同业业务则形成了以大资产管理和金融市场交易为双轮驱动的格局。

经过近两年的“轻型银行”战略,截至2015年上半年,招商银行零售金融效益指标持续向好,零售条线税前利润在全行占比攀升至49%,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成本收入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RA-ROC18同比提高27.9个百分点。此外,其资产管理规模接近1.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激增80%;资产托管规模快速增长,托管资产余额近5.3万亿元,居市场领先地位,相当于再造了一个表外招商银行。19

同时,在“一体两翼”的战略框架下,招商银行以“流量、平台、数据”为结构布局,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陆续小范围、试验性地作了一些探索。包括推出小企业e家、招赢通、智慧供应链金融系统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依托远程银行运营中心,打造以手机APP为中心的财富管理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模式;借助无卡虚拟电子账户,利用移动互联网轻渠道和大数据技术,搭建大众客户获取的移动互联轻平台等。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银行的两件引起市场热议的创新举措。2015年9月21日,招商银行在业内首推网上转账全免费,即所有招商银行的个人用户通过招商银行网上个人银行、手机银行APP,均享受零费率;2015年10月15日,招商银行又推出了“ATM刷脸取款”业务,只需客户走到ATM前露个脸,再用手机输入手机号码、取款金额和密码,就可以取款成功。由于同时应用人脸识别、手机验证和密码三重验证,客户的资金安全也更有保障。20从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可见,招商银行的“轻型银行”轮廓已经初现。

从招商银行的“轻型银行”战略举措中可以看出,招商银行在发展应对上能敏锐地把握市场发展动态,并对自身优势做出积极的战略判断。超强的零售、专业的金融资产组织和风险控制能力,是招商银行的最大优势,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结合互联网金融,积极做减法,以更少的资本消耗获得较高的收入增速,战略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互联网金融大潮滚滚而来的今天,依然保持了其国内零售银行标杆的地位。二、兴业银行的“轻资产、轻资本”发展方向

2014年9月开始,兴业银行开始着手关于“轻资产、轻资本”的内部改革。兴业银行的“轻资产、轻资本”的战略重点是,从过去重资产、重资本向轻资产、轻资本的方向发展,尽可能减少业务发展对资本的消耗。兴业银行的轻转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传统业务的重心下沉,更多地为中小、小微企业和居民个人服务,这既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又能做到风险的分散、资本的节约,并尽可能地保持一定的利差;另一方面通过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管理,实现比较少的资本占用、甚至不占用资本,增加银行存贷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

在如何实现“轻资产、轻资本”的发展战略上,兴业银行着力推进五个方面转变:一是从充当社会信用中介、资金中介向充当信息中介、资本中介的角色进行转变;二是从单纯的参与信贷市场向参与包括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在内的整个金融市场转变,从重资本消耗向轻资本使用转变;三是从重资产、重资本业务向轻资产、轻资本的业务结构转变;四是从持有资产向交易管理资产转变;五是从“融资”向“融智”转变,开展综合金融服务,提供整套金融解决方案。为实现上述转变,兴业银行在业务布局上着力打造“一体两翼”的专业服务体系。“一体”,即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体,强调重心下沉,大力发展小微、零售客户,拓展低成本负债和高收益资产来源,维持稳定的利差水平;“两翼”,即批发银行业务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其中,批发银行业务强调以“大投行”理念为引领,提供综合性服务,主要服务于大型机构客户;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包括私人银行业务,强调以“大资管”理念为引领,整合国际国内最优秀的金融服务资源,开展横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等多个市场的综合运作,形成强大的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以及交易服务能力。同时,兴业银行侧重以城镇化金融业务、环境金融业务、养老金融业务、中小银行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综合服务业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服务业务、资产管理的投资与托管服务业务、交易银行业务等七大类别业务为重点,规划和打造集团核心业务群。

为了实现“轻资产、轻资本”的战略目标,兴业银行这两年还在积极培育核心业务群。主要在七个方面打造核心业务群,即城镇化金融、环境金融、养老金融、同业服务金融、资产管理的投资与托管服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服务和交易银行。对于城镇化金融和养老金融,兴业银行认为未来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很大。而环境金融方面,经过多年积累,兴业银行在品牌、制度、人才、产品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国内独特的金融品牌,属于“传统强项”。同样,兴业银行的同业服务金融也已经成为一项特色业务,为中小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培育了较大的客户群体,也体现了普惠金融的理念。关于资产管理的投资与托管服务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服务,目前兴业银行已经初步建成一些平台,比如信托、基金等,未来计划让部分业务公司化运作,形成更强的协同效应。交易银行也会作为核心业务,因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支付结算的工具,银行在这一方面要大胆创新,把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经过实践和努力,兴业银行的“轻资产、轻资本”战略已见成效。2014年,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兴业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同比增长19%左右;在2014年年末的资产结构中,传统贷款占比仅为三成左右;负债结构中,传统存款占比仅为五成左右;同业负债稳定增长,在总负债中的占比略有提高,其中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较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有更快增长。2014年该行累计发行NCD21市场占比超18%,行业领先;同时,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该行净息差不仅没有出现大幅缩窄,反而有所提升;投资银行方面,2014年兴业银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超过31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主承销规模市场份额连续三年保持同类型银行第一。资产托管方面,到2014年年底,该行托管资产净值约4.7万亿元,超过同期全行表内总资产,位居全行业第四。2014年全年实现资产托管业务手续费收入40多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其服务中小金融机构的银银平台联结网点已超过4万个,科技输出不断扩大,成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系统提供商之一;互联网金融业务取得突破,截至2014年年底,“钱大掌柜”线上签约总客户数超过100万人,“掌柜钱包”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50亿元,直销银行全年累计销售各类理财产品超过680亿元。在该行领先的绿色金融方面,截至2014年年底累计为3400多家企业提供了绿色金融融资5558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2960亿元。22

从国际成熟银行发展的共性来看,高度重视并重点发展轻资本业务已经成为全球主流银行的共同趋势,而兴业银行“轻资产、轻资本”的战略显然顺应了这一主流趋势,通过其敏锐的市场意识,通过五个方面转变和七个核心业务群的打造,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牌照比较丰富的金融市场业务体系和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在互联网浪潮下,为其未来业务持续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平安银行的个人网银2.0

2015年11月,平安银行推出个人网银2.0(以下简称“网银2.0”),在页面设置、转账汇款、客户服务和账户安全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

在页面设置上,网银2.0按照扁平化设计的思路,简化服务种类,优化操作流程,统一产品视效,对产品功能菜单进行了重新布局。通过情景化设计,把操作融入流程中,优化菜单结构,减少菜单数量,使导航清晰、界面简洁,突出重点,“所视即所得”,建立起了一套“简而美”的界面和列表语言,实现极富个性化的贴心客户服务。用户可根据自己的服务需求自定义快捷导航或通过搜索功能,直接快速进入功能。此外,网银2.0对网银的功能进行封装,如转账、信用卡还款、平安盈、定活通等,每个功能就是一个独立的应用。每个应用都是一个独立的产品,通过减少操作步骤,提升系统的响应效率,让客户在更短的时效内完成操作。网银2.0的菜单整合升级,既符合现在流行的互联网化应用设计,又结合平安银行的特有产品和服务场景,让客户感受“极简之美”的视觉升级。

在转账汇款方面,网银2.0对转账的类别进行整合和简化,转账时无需再烦琐地区分转入账户是否为“同行同城、同行异地、跨行同城以及跨行异地”等各种类别,只需根据提示选定转出账户,系统将自动显示可转出的金额信息,并指引用户完成收款人信息的录入和确认后快速汇款。网银2.0的转账功能自上线试运行以来,转账整体流程转化率上升至90%以上,转账系统时效加速达22%。

在为客户服务方面,网银2.0对用户行为、状态、资产进行交叉分析,围绕用户需求,创新产品设计,深化营销服务,首推开放式智能理财平台,可根据用户资产、风险偏好、交易记录等大数据的运用,与精准营销平台实现关联对接,为用户定制推送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信息,让客户随时掌握更精准的资产及产品动态,合理配置个人资产。另外,用户可根据个人投资需求,自定义筛选理财产品,可快速找到想要的产品,并可将产品按收益率、期限、投资起点进行排序,轻松定位产品的选择范围。产品列表页突出展示客户关注的产品要素,界面上直观地展示了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剩余额度、产品期限等信息,更开发了理财计算器,可快速根据客户的投资金额计算预期可得的收益,让客户能更全面地了解产品信息,从而选择更合适的产品。

在账户安全方面,网银2.0加强事前和事中的风险管控,梳理和完善了现有的各项安全措施,重新分类汇总,在安全中心集中展示,逐条呈现,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按个人需求使用安全功能。通过一站式检测,更简单直观地展现用户账户安全状况,更清晰地引导用户提升安全等级,优化安全体验,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23

从平安银行“网银2.0”的推出,可以看出其无论是从产品页面设计、操作流程还是功能模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中心”“服务至上”的全新用户体验理念,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过去高高在上的网银服务来到了客户中,从客户角度思考和设计运行模式,满足客户使用上的方便和利益最大化。业界认为,平安银行“网银2.0”的推出,开启了智能化网银的新时代,而随着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席卷,可以预见,这已不仅开启了网络智能化,而且将转变服务模式的银行业带向了互联网服务模式的新高度。第二章银行网点的轻型化改造

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银行客户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大众在支付、理财、投资等方面有了更加多样的选择,电子交易渠道的开通使得客户对银行物理网点的依赖程度也在降低。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银行业离柜交易金额达1762.02万亿元,同比增长31.52%,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为77.76%,同比提高9.88个百分点。同时,2015年全国自助银行17.05万家,新增2.06万家,增幅为13.74%;自助设备达82.88万台,同比增长13.92%;创新自助设备2.25万台,无障碍自助设备3354台。银行物理网点的增长迅速放缓,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15年,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在营业网点的数量上分别减少了26个和6个,其中工商银行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了营业网点减少;部分股份制银行的网点增速也大幅下降,如民生银行在2014年增加了166个营业网点,而2015年仅增加了80个;兴业银行、中信银行2015年的网点数量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少。在中国银行2015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表示,虽然中行网点在大银行当中不算多,但已不准备再扩张物理网点。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2015年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未来三年,平安银行物理网点发展数量将明显放缓,并将对部分区域分支行的网点数量予以压缩。过多、过于密集、布局不合理的物理网点只会徒增成本。24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也早在2014年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银行网点建设方面已经制订了五年规划。未来网点建设的基本策略是要轻型化,即不搞或少搞大规模的综合性网点,多建专业化小型网点,既能够保持网点的发展速度,降低成本收入比。此外,未来网点的开设将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除了建设物理网点,更要加大电子银行和互联网布局,进一步提高电子银行交易的占比。25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国银行客户的行为模式和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客户的偏好从“面对面的柜面交易”向更为便捷的电子渠道转移。客户对银行网点的依赖越来越少,银行业交易渠道也越来越朝着电子渠道方向发展。

同时,据银行人士透露,零售最大的成本是租金和人员。股份制银行一家综合性支行网点一年运营成本是1000万元左右,个别大型网点算上营销激励要1500万元~2000万元,国有大型银行网点成本较股份制银行低。26在传统网点业务功能逐渐被淡化,银行净利润增速逐渐放缓之时,这样的成本支出,显然是需要转型和改变的。

总体来看,银行网点的轻型化改造既是大势所趋,也是银行转型发展的机遇。一、智慧网点建设成银行网点转型利器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1167.95亿笔,比上年增加204.56亿笔,增长21.23%;交易金额达1339.7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03.33万亿元,增长17.9%。丰富、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电子金融服务,受到广大客户欢迎,使银行业平均离柜率达到67.88%,同比增加4.65个百分点。27在互联网金融的汹涌来势推动下,过去大型银行引以为荣的、遍布全国的传统物理网点遭受冲击,银行方面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增加更多的服务功能和用户体验,防止未来尾大不掉现象的发生。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的网点是否有撤掉的必要呢?显然这不能一概而论。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银行的传统物理网点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综合来看,设立银行网点的重点区域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是大趋势。

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1.71万个,新增营业网点6800多个,在全国49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2308个城镇社区和318个小微企业集中地区均增设了银行网点,50多万个行政村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由此可见,在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地区,银行网点依旧发挥着重要的普惠作用。不仅如此,在一些商业银行看来,从现在开始布局西部地区网点,既可满足当地金融需求,更是银行本身的战略性考量。如恒丰银行在2015年3月26日正式宣布设立该行在云南省的首家二级分行——曲靖分行。恒丰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正是考虑到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推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