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人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04:46:40

点击下载

作者:孙瑜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可不知的人性

不可不知的人性试读: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不可不知的人性/孙瑜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10

ISBN 978-7-121-32714-8

Ⅰ.①不… Ⅱ.①孙… Ⅲ.①心理交往-通俗读物 Ⅳ.①C912.11-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30644号

策划编辑:潘炜

责任编辑:任婷婷

责任校对:杜皎

营销编辑:胡晔

印刷: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装订: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开本:720×1000 1/16 印张:19 字数:250千字

版次:2017年10月第1版

印次:2017年10月第1次印刷

定价:49.0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88258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 cn。

本书咨询联系方式:(010)88254308,influence@phei.com.cn,微信号:yingxianglibook。序一 暖光,和谐的光

认识孙瑜,还是十多年前中华儿女报刊社和某企业合作搞文化发展公司的时候,我们合办一本叫作《生活家》的杂志。孙瑜在《生活家》的后期进入了。我们见面时,她作自我介绍。我一听这名字,就脱口而出:“你是北青报的孙瑜?”她大大的眼睛发出亮光:“您知道我?”当然知道这个名字,她当记者火的时候,我在《中国青年报》,我们对于北青报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新秀还是非常关注的。孙瑜说话时,眼睛里透露着真诚和谦和,时不时冒出智慧的光。她是在《生活家》杂志很困难的时期过来的,此前在《北京娱乐信报》任总编辑。显然,投资方是挖她过来,凭媒体经验来收摊的。

孙瑜的态度使“后事”很顺利地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发现,孙瑜处世为人十分大度,属于阳光的那种人。我单位派出的负责人,和孙瑜实际上分属两个主管。孙瑜每次向我汇报时,讲到的都是我们这位同志的长处。在事情了结一段时间以后,投资方的老总对我说,对于如何安排好我们这位同志,孙瑜在自己的“老板”面前也说了很多好话,还有据有实。

说实在的,我很欣赏孙瑜这种风格,所以,合作解除以后,我很想把孙瑜留下,因为孙瑜的组织人事关系正好在我们杂志社。没有想到,孙瑜说她人可以不走,但不想进入编辑部,也不想成为编制人员,而要创办“暖光培训中心”;可以不要中华儿女报刊社的投入,但希望接受报刊社的领导。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孙瑜在当媒体高管的时候,到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学过工商管理,获得了那里的博士头衔。她要做的,是她多年以来的理想,就是要把从美国学来的企业教练模式移植过来,做有中国特色的、经过自己精心研究出来的体验式培训。

我知道,面对一个人的选择,首先是尊重;面对一个人的理想,更应该尊重。但我对企业教练行业是做什么的,一窍不通,我需要调查与考察。

我花了一点时间,恶补了一下企业教练的知识,在我所参加的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向懂行的人们做了一些了解,找到了中华儿女报刊社与暖光要做的事情的相通之处,他们都是做人的工作,做沟通人心的事情。不过,我通过文字,他们则通过体验式的培训。但是,我对孙瑜说,要在我们杂志社下面做这件事,什么方式、什么课程、什么技术我不管,但是,必须是暖色调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其实,我知道无论什么事情,都要看谁来做。但是,即使是孙瑜来做,我也要跟她有个约定。果然,孙瑜很快拿出了“中心”的宗旨:“通过体验式培训课程和教练技术,服务于中国企业、家庭、个人,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团队能量,促进家庭和睦,加强亲子教育,推进和谐型社会进程。”

最初,他们的培训,我几乎每训必到。看到他们五六个人,几十页教材,每个人都有分工,敬业得很,都像前头有一个目标在往前奔。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发现当初的这些创业元老,大多还在里面跑前跑后。暖光创业时的课堂十分简陋,下面常常坐着几十个人,多的时候有近百人,就坐在条凳上,有时候也只有几排长桌。这次一个地方,下次就可能换个地方。即便是这种条件,我发现听课的人却听得很专心,介绍出来的学员身份,也有很多高层次的。后来他们还陆续进入了工商局、税务局等国家职能部门里做内训。大国企、小民企,都对他们热诚相邀。

我看到,他们教练和被教练之间,关系非常融洽,有不少都和他们交上了长期的朋友。这可真是一幅创业的景象,欣欣向荣,朝气蓬勃。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成功。

现在,孙瑜已有《21世纪教练型领导力》《团队合作潜能开发》《觉醒你的爱》等体验式作品面世,11年来开课场数已近800场。

这次让我作序的书名叫作《不可不知的人性》。我相信大家看过内容之后,一定会感觉到暖光的光折射在每一行的文字里,在透过纸背的暖光人的微笑里。光泻到身上,暖暖的,温温和和的,好像周围的世界变得惬意了许多。

原中华儿女报刊社社长、中国报刊协会驻会会长 石国雄序二 人在画中自在行

中国有句古语叫人生如戏,或人生如棋,或人生如梦。我还有个感悟叫人生如画。人和自然是画,人和社会是画,而且是流动的画,壮丽的画,如青绿山水画、时代烟云画、霜风雪雨画、沧桑变迁画,都是实实在在的画,人人都在画中。

孙瑜女士也在画中,她在用心画自己的人生轨迹图。她曾是新闻人,任《北京青年报》记者编辑,《北京娱乐信报》创刊时期,我请她参与工作,后接任总编辑。她在中年转型,投身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和社会应用,创办暖光“醒觉人生”课程,以解疑化难的方式服务社会。

我赞赏这种精神,这是务实精神,这是开拓精神,这是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这也是人在画中自由行的精神。

基于此,在孙瑜女士专注心理学应用之际,作为曾经的新闻战线上的同事,借用四个字“修己安人”作为祝语,并赘句寄望:

修身养性造化功,

己所不欲化有容。

安得书苑闲情致,

人在画中自在行。

几年来,孙瑜女士在心理学应用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既修己亦安人,摆在我们面前这本专著就是例证。

人生有路诚为径,事业无涯勤是舟。祝愿孙瑜女士继续自在前行,谱写人生与事业的新画图。

著名新闻人,原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京娱乐信报社社长 崔恩卿序三 适合国情的心理教练

与孙瑜老师的缘分很长又很短。缘分很长是因为十五年前,她曾经是我太太所在《北京娱乐信报》的总编辑,经常听太太说起令她钦佩的这位媒体界大姐。缘分很短是因为四年前太太说孙瑜老师已经转行做心理方面的培训了,这才有机缘见面交流。一聊才知道,孙老师已经做了十年暖光体验式教练培训,在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做了几百场培训。

她所培训的主题聚焦于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帮助个人成长,具有很浓的心理学意味,有别于一般的成功学教练、身心灵教练或企业绩效教练。后来,与她深聊之后才知道她通过十多年磨炼,把西方教练技术与中国本土文化、中国人情感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多种心理学技术,探索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教练课程,使之更适合中国国情。《不可不知的人性》一书是孙瑜老师对丰富的培训经验、无数成功案例、长期思考、团体智慧的凝炼精华、理性提升的结晶,我相信此书一定会对处在人生迷途、生活困境、心理困扰、人际纠结境遇的读者大有裨益,能够帮助读者洞悉自我、觉察内心、启发智慧、改善关系、提升幸福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祝卓宏博士自序 人性与善恶

2004年刚踏上体验式培训这条道路时,曾在我的师父庄·翰尼的指导下读过一些哲学与灵性的书籍。2005年底开始,我自己还选读了两本在人性方面有独特分析的书籍。一本,是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另一本,是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这两本书都涉及关于人性的看法,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前者,是尼采为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而写。书中一方面肯定人性中文明进步、善良、美好的一面,希望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类变得更优秀;另一方面又对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尤其对西方文化传统下形成这种弱点和缺点的导致因素,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和挖苦。尼采在书中表达了“自由精灵”意识,诉说了一种超越传统思维方式、传统道德观念而自由的渴望。

而《小王子》后来被拍成电影。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作者也表达出对真、善、美的向往。书中描述了人世间权力、虚荣、贪婪、懦弱的滋生,人们向欲望屈服,对物质顶礼,由堕落而痛苦,更因为痛苦而愈发堕落,以及背负着知识的重担而失去了思考能力的世态。

书中的很多经典语言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人们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他们只是重复别人对他们说的话……”,“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我从2004年接触了教育培训,走进这个行业成为一名导师,又成为培训机构的创始人。十几年来,在国家职能部门、国企事业单位、私企的内训以及公开课程里,在800场次里我接触了数万人,亲历关于“人性”“善恶”的各种故事。

直到接触了系统排列,我才深深洞见关于“人性”,并非仅仅用“善恶”就可以解读。这里面甚至埋藏着家族系统的很多故事。那些我们看上去表现出来十恶不赦的“坏人性”,当事人却在不打折扣地忠实履行着其家族的“良知”;我们看上去表现出来的“好人性”,翻看另一面,很可能里面会压抑着深深的家族自卑,甚至是隐忍背后的残忍。

所以,这两年,我做了十几次微课,从各个角度诠释了关于人性的故事,并从系统动力的角度剖析了原理。我看到,所谓人性,不过是家族信念传承带给人的基础烙印,加上本人自己后天稳定的信念价值观在行为上的展现。理解一个人,不应该仅仅是站在他的对立面去评判他,也不单纯是站在他的角度做价值观替代,而是把他放到他的成长环境里去理解他的人格。他为什么形成了这样的特质?他的什么经历导致了他这样?当你看到那些无奈后,你就生起慈悲和爱。

一个社会,必须有法律法规去惩戒恶人恶行,但同时如果我们还能够看到人深处的脆弱,那我们也就同时可以看到脆弱之下的爱。第一章 我到底重要不重要?

我们对自己来说永远是重要的,但是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当中,就要另作别论。学会基本的尊重和耐心,等到别人需要你帮助时,跟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时彼此的重要性,才会产生良性循环。要以身份为界限,问问自己“你是谁”。如果你是国家领袖,你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是什么?如果你是企业的领导,你对员工、社会的责任又是什么?作为公民,在进行心灵成长之前,你是否懂得一个公民应该履行的责任、权利?如果对这些都不清晰,那么也许你真的从来没认为自己重要过。

困惑

我们先看一篇高中生的作文,题目是《我是否重要?》。

课堂提问,老师的问题不止一次地光顾身边的同学,我问过自己:我重要吗?

考试结束,父母的关爱不止一次地温暖弟弟同样失落的心,我问过自己:我重要吗?

假日联谊会,同学的目光不止一次地从我身边漏过,我问过自己:我重要吗?

我不止一次地被忽略,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重要吗?

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思索后,我渐渐领悟:我渺小,我普通,但我很重要。

我没给老师精彩的回答,没给父母优异的成绩,没让同学刮目而视。

但“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也是大千世界一分子,也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人生坐标上有我的一点,漫漫人生路上有我的足迹。如微风,虽不能掀起惊涛骇浪,不能“卷起千堆雪”,但也能“‘携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落红,虽不能灿烂大千世界,使“江山如此多娇”,但也能真心真意,“化作春泥更护花”。

曾记得,运动场上,我不止一次地为学校为班级捧回奖状奖杯;街头巷尾,我不止一次地帮助母亲卖完最后一把小葱;劳动时,我不止一次地替弱小同学完成劳动任务……

生活中有许多渺小,但不因其渺小而失去存在的价值;人生有许多平凡,但不因平凡而显得不重要。世界是一台大机器,渺小平凡者也许仅是其上的一颗小小螺丝,但正因为他们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这台大机器才得以正常运转。

所以,尽管我渺小,但我的确很重要。

这位中学生的作文很有文采,也应该说很有思考深度。但在作文里,依然很自然地流露了一个困惑:人什么时候该重要?什么时候不该重要?对于这个问题,这个孩子的父母,能不能回答呢?是不是很清楚呢?孩子的其他长辈和亲友,是不是很清楚呢?这很可能是一次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在家族良知,甚至系统良知上彻底清晰的机会。

我重要吗?

●一个人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对谁,什么情况下,是重要的?

其实,这个话题,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体验。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定义,那么就是:一个人在任何时间里,任何情况下,任何维度空间里,对自己都是重要的。任何一个人过度向外求父母的爱、求配偶的爱、求孩子的爱,只要你处于求别人给你什么(物质、精神、力量、爱)的状态,都有可能把自己处于“不能透过自己给予自己力量”的模式里,会有无力感。

之所以称为“过度”,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本身,是可以相互给予的。但无论什么关系,只要给予和接受之间不能达成平衡,关系就会发生伤害。有些人喜欢过度给予,有些人喜欢过度索取。这两种人看上去应该是天作之合,但现实是,从人的趋利避害本能出发,给予者不懂得界限,说明本身是有极大的回报需求的。当想要的回报迟迟不来,就会产生怨恨。恨谁?当然是恨索取者。而索取者被恨,也会产生新的怨恨,如此就会在人际关系里产生恶性循环。也就是说,索取者,或者说“自私者”本质上不认为自己重要,而是认为他人重要!因为,他自己的一切只能由他人给予,他会把自己的精神、物质、生活依赖在别人身上,甚至有寄生的表现。认为付出者是他“寄生”的栖息地,这样的人怎么会认为自己重要呢?过度给予者,也不是因为认为自己重要,他只是透过无度给予别人来在他人身上拿回自己想要的。当得不到对方的回馈时,就觉得自己不重要,觉得自己的付出无价值,这就是自我价值降低的表现。焦点还是依赖在他人身上。

付出与索取的关系,重要与不重要的关系,大到国家、企业,小到家庭、人际关系,都是相似的,都值得我们反思。在我们进行心灵成长的课程时,不能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当一个人说自己重要或者不重要的时候,要以身份为界限,问问自己“你是谁”。如果你是国家领袖,你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是什么?如果你是企业的领导,你对员工、社会的责任又是什么?作为公民,在进行心灵成长之前,我们是否懂得一个公民应该履行的责任、权利?如果对这些都不清晰,那么也许你真的从来没认为自己重要过。

●“重要”与否无大小

从小的方面来说,比如亲子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沟通交流的前提。当父母误以为自己过往的经验很重要,把这些经验强加在孩子身上,并强迫孩子遵照我们规划的道路前行时,亲子关系往往出现问题,而家庭的和谐也遭到破坏。实际上,这恰恰是父母内在力量不足的表现,从恐惧出发,从不要什么出发造成的亲子误区。表面上看,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实质上,却是因为家长自己内在的最大力量,是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才容易收到效果。父母自身真正的重要,体现在与孩子“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

改善关系不是去讨好孩子、一味地认同他,而是要把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分开,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父母的亲密关系是两回事,不要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就不是我的儿子”。要知道,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表达的都是对父母的愤怒。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孩子在与父母的关系有疑问时,父母越让孩子好好读书,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是一条隐蔽的信息链,虽然是潜在的,却是重要的。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作为父母,不要拿当年自己学习好和现在孩子学习不好来对比。孩子学习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照射出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与孩子间关系的问题。父母的内在力量不足,总是觉得对错重要,孩子的成绩重要,是因为父母总是在无意间看到那个受伤的自己,那个不被接纳的自己,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他们不饶恕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看见”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疗愈。在系统排列中,最重要的就是“看见”的能力。当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爱的能量也就慢慢地流动了,爱,原来只是允许自己做自己。最重要的疗愈,就是懂得接纳自己的完美。允许自己做自己,才能允许孩子做孩子。

一个人,如果在事件中,总可以看见自己从根源上能做出点什么让整个事件有所不同,这个人的重要性就已经最大化地体现了。比如,作为国家领导人,知道自己很重要,在国家治理上做点什么,让国家和民族有所不同。家庭的领袖——父母,在这个家庭中做点什么,让夫妻间的关系有所不同,知道家庭中父母是平等的领袖、重要的领袖、合作型的领袖,这样的夫妻关系领导出来的孩子一定会很好。夫妻间最好的关系,才是让孩子能够高度集中的根源。所以说,领袖很重要。无论是国家领袖还是家庭领袖,知道自己很重要,就知道做点什么,让自己所领导的国家、家庭整体有所不同。人人都是领袖,人人都很重要。

我很重要,因为我的出现,而让环境有所不同。

●一个人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对谁,什么情况下,并不重要呢?

当我们完整地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你会发现第二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当一个人真的懂得自己是重要的,就知道什么是界限。一个人过度看重自己的力量,想通过这种力量企图对他人发生操控,或者以为什么事情离开了自己,地球将停止转动的想法,都是过界的表现。

这时,我们要提醒:对于你自己,你是很重要的。对于你的亲人,你也是很重要的。这种亲人关系的重要,并不是因为你的存在可以改变什么。相反,如果你想去控制什么,不但不能向好的方向改变什么,反而会向坏的方向增添了“因”。对于他人生命的走向,那个人自己的存在比你的存在重要得多!相比较而言,想操控别人时,焦点不是改变自己,而是改变他人,这时,对于他来说,你不重要。那个人自己的选择,是你不可以替代的。

任何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要靠引导,引导的关键在于给孩子选择的空间,但同时要让孩子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要改善亲子关系。

想要改善亲子关系,先要改善夫妻关系。

在家庭关系中,次序比爱更重要,如果有人站错了位置,做得越多对家人的伤害越大。

夫妻之间制造问题的过程一般是:评判对方→企图改造对方→遭遇反抗→矛盾升级。但最后问题却体现在弱小的家庭成员身上,通常是孩子。

该体现自己重要的时候,没有内在力量的人,往往会在不恰当的地方,超越人际关系,展示自己所为的重要性。在该退后的时候,不懂得退后。当孩子感觉到父母不能相亲相爱的时候,就不能放心地离开,会纠缠在父母的关系里做父母的拯救者,失去孩子的状态,难以和父母分离,那些所谓的问题行为,其实是因为无力从父母糟糕的关系中抽身出来。这种家庭的孩子最大的代价,是在日后的生活里经常会发生,该显示内在力量,显示自己重要的时候,却有无力感;该在与父母的关系、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和职场关系中有必要界限时,又经常过度干预,超越界限。该意识到自己重要性,过好自己生活时,是无力的。但是,一旦他在乎的关系有风吹草动时,他就要越界去管理,这样就不能有自己正常的生活。

爱和亲密是生命与生俱来的与人连接的渴望,保持恰当的界限,才能让这种连接有效发生。爱和亲密让人感受安全、开放和自在,感到生命被滋养。

误以为“我不重要”的根源

凡是在该体现自己重要的时候没有那份内在力量的人,往往会在不恰当的地方超越人际关系界限,普遍的表现是:

一、拯救

这不仅仅是人际界限不清,也是强迫的表现。

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

二、控制

控制是中国家庭关系中最常见的问题。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亲密关系中,常见状态有四种:控制、依赖、讨好、情欲。

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像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

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

硬控制:批评、教育、命令、惩罚、指责、羞辱、跟踪、调查、限制人身自由。

软控制:讨好、利诱、撒娇、胡闹、施苦肉计、纠缠、要挟。

无形的控制:信用、承诺、保护、恩赐、以身作则、威望、自信、勇猛。

无形的控制与拯救有某些相同之处,说明拯救是有可能转变为控制的。但是,拯救的目的是让对方过得好,结果如何另当别论。而控制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拯救是利他的,控制是利己的,本质依然是内在力量不足。拯救的初心是利他的,控制的初心是利己的,但结果都有可能走入受害者三角形的循环。

三、依赖

依赖与拯救相对。一方是拯救者,另一方就是依赖者。拯救会强化依赖性,同样,依赖会激发对方的拯救情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就是软控制。他用依赖控制对方,使对方心甘情愿而且自鸣得意地扮演起拯救者来。

在拯救型的母亲身边,一定会有依赖型的孩子。

拯救是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依赖则是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让别人替自己做。控制也是让别人替自己做事,但后果还是自己承担的,而依赖把责任也交给了别人,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

因此,一个依赖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穿不暖、吃不饱还怪罪父母,甚至故意不伸手、不张口,叫自己穿不暖、吃不饱,让父母心疼,激发父母的恻隐之心。

依赖型的人小时候依赖父母或哥哥姐姐,结了婚以后则依赖配偶,或者同时继续依赖父母,甚至对方的父母。

这种人“家族观念”很强,视结婚为找“归宿”,要托付终身,所以挑三拣四,不但个人条件要好,家庭背景也要好,好像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族结婚。

四、讨好

讨好主要表现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为此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解别人的兴趣,迎合别人的心理,做一些能够让对方开心的事。

讨好别人、迎合别人,其实是对自己的背叛,这是“假自我”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照顾,让自己得到爱和表扬,于是自然地去迎合父母、讨好父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能力的提高,没有必要继续讨好别人。

讨好是人际界限不清的表现。

一个习惯了讨好的人,必定是长期压抑了真实的自我、内在分裂与痛苦的人。

用讨好与委屈换来的认可与尊重,只是假象与麻醉,无法为人带来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五、过度敏感

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绪、意见、行为所影响,这就是过度敏感。

敏感的人容易产生共情,或者共鸣。双方的情绪相同,对方是什么情绪,我也是什么情绪:人喜亦喜,人悲亦悲。

有的人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感染,看肥皂剧都会哭得稀里哗啦。这种人心软,耳根也软,容易受人影响,容易受暗示和被催眠。

敏感具有两面性,一个敏感的人很容易理解他人,产生共情与共鸣,富有感性特质;另一方面,敏感的人由于时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经常卷入其他人的情绪与事件之中,把其他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其他人的情绪当作自己的情绪。

敏感的人需要保护自己,培养理性的判断能力,并且察觉自己不要被过度卷入其他人的情绪、事件之中。

六、分离焦虑

当一个人与别人处于共生状态时,分离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非常害怕分离,分离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极度害怕分离,说明他的人际界限是不清的。

为了避免分离,当事人会采取硬控制或软控制、讨好或依赖等措施,目的是继续保持共生状态。这种人很黏、很纠缠,像跟屁虫似的,吃饭、睡觉都要别人陪,稍微离开一会儿就会不断打电话,发信息。

依赖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都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他们害怕分离,对想象的分离都会有强烈的反应,常常反复要求对方保证不会抛弃他。

七、侵犯隐私

朋友之间应该分享秘密。不分享秘密,不谈自己的感受,不暴露自己的想法,就算不上朋友。

但是,如果是一般关系,窥探别人的隐私就不合适了。有的人特别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这是人际界限不清的表现。

同样,跟关系一般的人分享秘密,谈自己的感受,暴露自己的想法,也是人际界限不清的表现。

过程阐释、窥探隐私、过度暴露都属于侵犯隐私,它打破了人际界限,闯入了别人的私人领地,侵犯了别人的心理空间。

这方面的表现有很多,例如衣着过分暴露,穿着睡衣会客,借别人的衣服穿,用别人的牙刷,随便进入别人的卧室,使用别人的卫生间,翻别人的抽屉,看别人的日记,查别人的电话记录,等等。

八、道听途说

人际界限不清的人容易被影响,受暗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量。别人说什么,他不会理智地分析,而是盲目接受,不但自己接受,还会迫不及待地向别人传播、推销。

于是,未经证实的消息就传播开来了,而且越传越神,成为流言蜚语。

譬如,网络上随时可见的八卦传闻、花边信息,那明明都是与自己无关并且没有亲眼所见、亲身证实的事情,但人们就会大肆炫耀,到处传播。

人言之所以可畏,就是总有人将他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并且添油加醋越抹越黑。人际界限清楚的人不会轻信流言蜚语,他相信事实,相信证据。

九、忠诚和猜忌

忠诚于某人,就是把自己当成别人的一部分,把自己交给对方,甚至把生命交给对方。这个做法显得自己很重要,但是内在却认为自己不重要。

人际界限不清的时候,会要求对方对自己忠诚,这种情况在朋友和恋人之间非常普遍。要求对方对自己忠诚,就是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把对方彻底占有。

如果对方不忠诚,就是我的损失,是对我的背叛。很多人理解的背叛,是不允许别人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因此非常担心对方不忠诚,想方设法检验对方的忠诚度,严重的就表现为猜忌。

猜忌是不相信,是怀疑。猜忌很容易转变成窥探和侵犯隐私。

强调需要忠诚和表露对他人忠诚,都是失去自我的表现。

最好的状态是:不需要强调和控制,然而却彼此和谐守护,用正向健康的感情纽带连接,彼此需要,彼此陪伴。

十、干涉

人际界限不清的人往往以为自己比你更了解你。

当你产生某种想法,出现某种情绪变化,想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你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是错的,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他将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投射到你身上,认为你和他是一样的人。发现你和他实际上不一样,他就认为你错了。同时,他又很关心你,希望你别犯错误,于是就来纠正你。

这是双重的人际界限不清。第一,他以为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是一样的;第二,他要对你负责,他想拯救你。

这样的纠正其实非常有害。人际界限不清,暗示性高的人会接受别人的纠正,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感受和意图压抑掉。

一个人越是人际关系界限模糊不清,就越难成为自己。当成不了自己,就会不停地允许和纵容别人践踏自己的界限,还无意地跨越和践踏别人的界限。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并且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中上演着。

生命中,什么时候人重要,什么时候不重要?

这个世界不会抛弃任何人,只有自己抛弃自己。当自己认为自己重要时,无论别人是否说你重要,都已不重要了。一个人,真正的重要体现在自己身上。人际关系中,凡是你与他人有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两性关系,相比较来说,你没有他重要。你可以引导对方,教育对方,但是你们的关系比你对他的教育更重要。一个生命中处处体现出重要的人,是可以感动和召唤到对方的。感召是彼此关系向良性发展的重要方法。当你成为对方的榜样时,可以感动到对方时,你们的关系自然会很好。这时,你对他所有的引导、教育才会发生效能。否则,说教和强行介入,都会让对方产生厌恶。有人际关系中的这十大表现,反而让你显得不重要。

我们对自己永远是重要的,但是在你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当中,别人是第一重要的。学会基本的尊重和耐心,等到别人需要你帮助时,跟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时彼此的重要性才会产生良性循环。第二章 你是活在爱里,还是活在认可里?

人与人之间的认可,可以发生在行为、能力层面,也可以发生在身份层面,更可以发生在价值观和信念层面。而爱,是对人各个层面的无分别认同,是有耐心,有立场地感召、支持对方在各个层面的合一。我们可以带着爱,享受给自己和家人做饭的感觉;也可以出去吃或者叫外卖,这也是很好的选择。同样做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选择,是活在为别人付出的妄想牢笼里,还是为自己而活的自由意志中?

混淆“爱”和“认可”有很多容易混淆的地方。一个下雨的傍晚,堵车很严重,一位同学发微信对我说:“导师,这样的雨夜,心情很糟糕,心里没有爱,怎么办?”我笑了,回答他:“一个人的内在世界有没有爱,如果是根据环境决定的,那么每天我们都会受到天气影响。今天雾霾明天下雨,一旦有特殊天气,爱是不是就不存在了?”这位同学哈哈大笑:“人类还是需要被认可的,老天不认可人类,人类便没有爱。”我觉得这个互动很有意思。

是的,人类在宇宙中非常渺小,宇宙爱我们比我们自己更多。进入暖光课堂的同学都深有体会,他们都明白宇宙和人类的关系。宇宙是大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了关于“道”,“道”是关于宇宙自然存在的,所以说“道法自然”。人类是宇宙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但宇宙不会因为人类是高级动物就偏爱人类多一点,宇宙对任何生物都是一致的。无论你此时在做什么,你可以回顾一下,人类是否会受外界环境或者他人情绪的影响,而在内在世界感觉那个时间没有爱,或是指责他人在那个时间没有爱呢?是的,人关于爱的感受,容易受环境和他人的控制。

那么,到底什么是“认可”,什么是“爱”呢?

为“认可”而活的状态

有一个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影响世界百大人物”之一,他意气风发地赴美领奖,自认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然而,领奖回来没几个月,他就发现自己生病(淋巴癌)了。他发现,此时,再大的影响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帮不了忙;在诊疗间、在病床上,他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随时可能在呼吸之间顿失所有的病人。

那时候,他常常怨天怨地,责怪老天爷对他不公平,他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喊:“为什么是我?我做错了什么?这是因果报应吗?我是天之骄子啊!我有能力改变世界,造福人类,老天爷应该特别眷顾我,怎么可能会把我抛在癌症的烂泥地里,跟一群凡夫俗子在这里挣扎求生?”

朋友看他很痛苦,特地带他去拜见星云大师,并在佛光山小住几日。有一天,早课刚过,天还没全亮,他被安排跟大师一起用早斋。饭后,大师突然问他:“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这是他长久以来的人生信仰: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做出来的事情就越能够发挥效应……这个信念像肿瘤一样长在他身上,顽强、固执,而且快速扩张。他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正确性。(这是典型的在追求认可!)

大师笑而不语,沉吟片刻后,说:“这样太危险了!”“为什么?我不明白!”“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你要‘世界因我不同’,这就太狂妄了!”大师说得很轻,很慢,但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什么是最大化影响力呢?一个人如果老想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想想,那其实是在追求名利啊!问问自己的心吧!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

听到这里,他简直像五雷轰顶,从来没有人这么直接、这么温和而又严厉地指出他的盲点。“人生难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变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大师略停了停,继续说:“要产生正能量,不要产生负能量。”大师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面对疾病,正能量是最有效的药。病痛最喜欢的就是担心、悲哀、沮丧。病痛最怕的就是平和、自信,以及对它视若无睹。我患糖尿病几十年了,但我无视它的存在,每天照样做我该做的事,我现在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那几天常听大师开示,他觉得自己过去坚信不疑的很多价值观、信念都是有瑕疵的。他当时还带着很多因为身份、名望、地位而来的自负,大师的话语,他虽然记住了,可是并没有完全明白,也没有完全接受,甚至还有点儿不服气。

有一天,他想到在微博上时常针砭时弊,也曾对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口诛笔伐,于是请教大师要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社会的“恶”。没想到,大师还是以一贯平和的语气回应:“一个人倘若一心除恶,表示他看到的都是恶。如果一心行善,尤其是发自本心地行善,而不是想要借着行善来博取名声,才能导正社会,对社会产生正面的效益。”“可是,如果看到贪婪、邪恶、自私等负面的事件,又该怎么办呢?”他很想辩解。

大师说:“要珍惜、尊重周遭的一切,不论善恶美丑,都有存在的价值。就像一座生态完整的森林里,有大象、老虎,也一定有蟑螂和老鼠。完美与缺陷本来就是共存的,也是从人心产生的分别。如果没有邪恶,怎能彰显善的光芒?如果没有自私的狭隘,也无法看到慷慨无私的伟大。所以,真正有益于世界的做法不是除恶,而是行善;不是打击负能量,而是弘扬正能量。”(这是关于爱的解读。)

养病期间,大师的话语时常在他的脑中回荡。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影响力”这三个字。(这表面所谓的影响力,不就是追求认可吗?)

过去,不论做任何事情,他都会不自觉地先估算这件事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一场演讲不到一千人就不去;每天微博不能新增一万个粉丝,他就觉得内容发得不够。有人发电子邮件问他创业问题,他只回复那些有可能成功的。是否要见一个求见的创业者,完全取决于他的公司有多大潜力。要见哪位记者,也要看他面对的读者群有多少。他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他的行程排得满满的。他精确计算每分每秒该怎么用在能够产生最大影响力的地方;几乎有点偏执地把运营社交媒体当作人生目标的重点,把获取粉丝视为志在必得的工作。

那时候,他确实沉溺在各种浮动的快感中,他是万众瞩目的人,走到哪儿都有粉丝围绕着他;他在微博上的影响力让他轻易发起万人实名抵制某一档红火的电视节目;他认为自己是路见不平、仗义执言的大侠。他坚信自己是在关心社会,但骨子里却已经被千万粉丝冲昏了头,每一个社会重大事件,粉丝都会期待他的表态,于是他陷入转发与关注的热潮中,不能自已;甚至还运用他的专业知识,筛选最值得关注的微博条文,好让他的言论更具有影响力。(几乎被“认可淹没”。)

还是大师点醒了他:“追求最大化影响力,最后就会用影响力当借口,去追求名利。不承认的人,只是在骗自己。”为了追求更大的影响力,他会像机器一样盲目地快速运转,心中那只贪婪的野兽霸占了灵魂,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遮蔽了心中的明灯,让他失去准确的判断力。他曾认为,有了影响力,我就可以伸张正义、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但他的身体很诚实——长期睡不好、痛风、便秘,还患了几次带状疱疹。这些警示都太微弱了,无法撼动他那越来越强大的信念;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狂心难歇,最后身体只好用一场大病来警告她,把他逼到生命的最底层,让他看看自己的无知、脆弱、渺小……

他叫李开复!一位很多人心目中的楷模。

直到他身体病了才发现,心病得更严重!当他被迫将不停运转的机器停下来,不必再依赖咖啡提神,头脑才终于可以保持清醒,并清楚地看到,追求认可,追逐名利的人生是肤浅的,为了改变世界的人生是充满压力的。

他病了以后,才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体验:对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珍贵的生命旅程,应该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对世界保持儿童般的好奇心,好好体验人生;让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如此,世界就会更美好,不必等待任何一个救世主来拯救。(这是对爱的一种解读。)

后来,他发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如果一个人愿意做一件事情,世界上很多人也都愿意这么做,那么他们的世界会不会变好一点?如果会,他就去做,但不再用量化的思维计算每件事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太深奥了,很多看不见的价值与意义,会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细微之处。例如生病之后,他开始陆陆续续在微博上发表一些病后感悟的文章,他只是真诚地想要跟大家分享,再也不会像过去一样,为了增加点击率和扩大影响力而刻意营造推广。他发现,对于真正有需要的人来说,一篇短文、一句诚恳的话就能深入人心。与其让千万人过目即忘,不如让一两个人铭记在心。而且,通过这种真诚、无私的灵犀相契,他自己得到的回馈才会是正能量。(这又是一种对爱的解读。)

现在,他之前耗尽洪荒之力追求的一切,心里都渐渐淡了;卸掉身上很多看不见的负担,他才发现,网上许多激昂、沸腾的讨论,常常都充满了负能量。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病中醒来,昏睡的心灵也醒过来了。他现在不太看网络消息,更不觉得自己需要在网上仗义执言。眼不见,心不烦,不见可欲,人心不乱;不烦不乱,就不会带来身心的压力,不然,压力是一切致病之源。就算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我也势必要远离过去的生活方式了。

这个案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追求“认可”,大部分焦点都放在通过别人来证明自己上;累就累在无休止的“证明”上。

什么是“爱”,什么是“认可”?

爱的本质是人在意识上有意愿看见,愿意接纳,喜欢包容,情感上有归属……“大爱”是爱国,爱人民,爱自然,爱环境,爱一切属于大众化的、大圈子的、公共的东西。“小爱”是爱一些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东西,或人,或物,属于小圈子的爱,比如,两性关系、血缘关系、亲子关系、亲友关系,都是小爱的范畴。“认可”,不一定是“看见”。人与人之间的认可,可以发生在行为、能力层面,也可以发生在身份层面,更可以发生在价值观和信念层面。而“爱”,是对人各个层面的无分别认同。而且,有耐心,有立场地感召、支持对方在各个层面的合一。

星云大师说:“要珍惜、尊重周遭的一切,不论善恶美丑,都有存在的价值。就像一座生态完整的森林里,有大象、老虎,也一定有蟑螂和老鼠。完美与缺陷本来就是共存的,也是从人心产生的分别。如果没有邪恶,怎能彰显善的光芒?如果没有自私的狭隘,也无法看到慷慨无私的伟大。所以,真正有益于世界的做法不是除恶,而是行善;不是打击负能量,而是弘扬正能量。”

你是要“爱”还是要“认可”?

有人在抱怨自己付出的真心对方不懂得珍惜,明明一直在不断付出,最后却只换来“分手”两个字。维系两性关系的方法有N多种,如果一个人一直迷信“付出愈多,感情愈好”,这绝对是个伪命题。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剧情:我为这个家庭付出那么多,TA却背叛了我。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当代陈世美的新闻出现:妻子辛苦赚钱养家一心供丈夫在外读书,熬到丈夫毕业,结果丈夫却出轨,甚至要求离婚。

对此现象,大众和媒体一致的声音是谴责:这种男人忘恩负义,无耻之徒。做道德评判总是最容易的,可是道德评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道德评判永远无法挽救一段关系。

●到底是什么在维系两性关系?

两性关系,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亲密关系。为什么叫亲密关系,而不是责任关系、付出关系、义务关系?顾名思义,维系两性关系最重要的,是亲密感。有亲密感,两性关系自然能维持下去;没有亲密感的婚姻,通常只有两种结果,离婚和出轨。

悲剧的现实是,很多中国婚姻都已经不再是亲密关系,只是责任关系、义务关系、亲情关系。这样的关系中,只要稍有资源,不再为物质生活发愁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出轨,少部分正筹划着离婚。

亲密是两个人之间彼此有呼应,情感能量可以流动的状态。举个生活中常见的细节,当老婆说想要吃苹果,老公立刻呼应一声,开心地把苹果递过来,这就是亲密。

如果是老婆觉得有义务为家人付出,像一道程序那样,每天为老公孩子削好苹果,并劝说老公孩子每天吃一个苹果,因为书上说苹果营养丰富,可以补充维生素。这样的过程中,没有亲密,削一辈子苹果,也不会创造幸福流动的感觉。

当我们能够在家庭中创造幸福快乐的体验,不需要任何感恩教育,快乐的人自然会感恩每个亲人朋友,甚至感恩整个宇宙。如果没有快乐,感恩教育会变成沉重的道德枷锁,把每个人锁在彼此牺牲,彼此消耗的关系中。

●与亲密背道而驰的防御机制

亲密的能力,天然来自于我们童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因为过早地失去了亲密依恋体验,成年后也不知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于是发展出各种策略,心理学上叫作“防御机制”,来避免在关系中被抛弃。

这些策略并不一定被清晰地意识化,很可能像木马程序一样,暗中操控了自己的一生。男人最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更成功,赚更多钱,女人就不会离开我了。女人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努力照顾家人,为家庭付出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

此外常见的防御机制还有:我若可爱性感漂亮,就不会被抛弃;我若高学识有涵养,隐忍克制,就不会被抛弃;我若足够弱小,楚楚可怜,依赖对方,对方就会可怜我照顾我,不会抛弃我。

然而,事实是,越付出婚姻危机越大。

比如辛苦助丈夫读博,最后却被丈夫背叛,并起诉离婚的妻子,法庭上丈夫哭诉了很多婚姻当中的痛苦感受,比如在生活细节上感觉被妻子全家瞧不起,这些痛苦感受都被写进信里,妻子却看了跟没看过一样,为什么呢?妻子的回答是:我平时忙着照顾家庭,没更多精力,看了也就忘记了。

妻子的潜意识信念是:我只要不断辛苦付出照顾家庭,我就能维持这个婚姻。这个信念像魔咒一样控制了妻子的生命,让她看不见真实的婚姻关系,看不见真实的老公。真实的老公从未嫌弃妻子付出还不够多,真实的老公急需情感交流,急需沟通婚姻中的感受。然而被潜意识魔咒控制的人,听不见也看不见对方的真实需要。

真实的情感需要不被看见,无法流动,情感的河流日渐干涸,出轨或者离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人的内心深处渴望亲密,就像鱼儿渴望水一样,在婚姻中总是得不到,最终只能外求。

●内疚感是亲密关系的杀手

不幸童年造就的潜意识魔咒,让很多女人相信,我付出越多,如果对方想离开我,他就会很内疚,于是不会离开我。而事实是,内疚感是人类最不愿意承受的感觉,所以古有剔骨还肉一说,现有很多男人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开这个婚姻。

当一个人在关系中不断牺牲自己,辛苦付出,就会积累成越来越高的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像一座堤坝,拦截了爱和亲密的流动;道德资本越高,这个亲密关系越趋近死亡。

若一个人自我牺牲,累积道德资本到达道德圣人的极端程度,通常肢体和面部表情僵硬,怨气冲天。付出感必然伴随着怨气,付出越多怨气越重。可以想象,这样的道德圣人必然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人愿意接近怨气重的人。

比如做饭时,若发现自己在抱怨油烟,可以回到内心问问自己:我想要做这顿饭吗?如果想要,就带着爱,享受给自己和家人做饭的感觉;如果不想要,出去吃或者叫外卖,也是很好的选择。同样做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选择,是活在为别人付出的妄想牢笼里,还是为自己而活的自由意志中?

两性关系,不存在抛弃与被抛弃,只存在合适与不合适。要记住,没有人可以抛弃谁,我无需再去讨好对方,只是尽情为自己去创造丰盛、亲密、流动的人生体验。第三章 人在做,家在看;人在做,天在看

家在看,是什么?天在看,又是什么?环顾我们的家,我们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孩子的照片,再来好好看看自己,他们每个人都像是你的镜子,你也像是他们的镜子。当我们做得不恰当时,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会告诉我们这样做不对。正是家族良知修正了我们的行为。这对整个社会,都能起到极好的作用。

讨论“家在看”是什么?“天在看”又是什么?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家族,我们既是上代家族的承接人,也是家族未来的传承人。环顾我们的家,我们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孩子的照片,再来好好看看自己,他们每个人都像是你的镜子,你也像是他们的镜子。

什么是“人在做”?怎么做?什么样的“家在看”?家怎么看?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人在做,指的就是每天从睁眼开始我们的一切行为。当遇到一些事情时,内心的反射、内心的感觉,还有自己的情绪。面对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都是在“做”,只是在“做”的层面背后,还有一种思维在支持着他。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不同人的不同做法。

家在看,我们指的是家族良知的看。家族要求家庭成员符合长辈的价值观。家族里的家庭成员要求家庭成员必须为这个家族群体效忠,至少保持一致性。看:审视——长辈在看,兄弟姐妹在看,所有家族成员都在看。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两个高层权威,它们是良知(维护)和心灵(发展)。良知服务于维护,约束一个人的行为,心灵服务于发展。良知约束我们的底线,心灵可以拓展我们向前的发展。良知将我们限制在自身起源的边界内,心灵则引领我们穿越边界。

什么是良知?

国际著名系统排列大师海灵格对“良知”的解读是:良知并不是道德,也不是社会共识的道德和法律,而是家族这个系统共识的怎么做最合适,怎么做最恰当的约定。

当我们做得不恰当时,首先,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会告诉我们这样做不对。当我们被父母评判为“不对”时,我们会觉得罪责和内疚。这种感觉并不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很可能是由于没有符合家族的底线标准,所以会被家族评判。家族认为的“对”或者“错”成为家族约束下一辈的准绳。符合家族的价值观就是“对”,冲破了家族价值观的准绳就是“错”;做了忠诚家族,维护家族的事就是“对”,否则就是“错”。如果我们说谁“没有良知”,是在表达一个事实:这种感觉在此人身上不再起作用,他无法再区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里的准绳是“对”或“错”的感觉,更通常地说,是对罪疚感的衡量。一个“良心上过不去”的凶手仍可被看作人,看作我们的意愿,至少他还有良知;但他要是没有罪疚感,会被看作无道德,近乎非人。看来我们的良知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因素,没有良知的人多少有点丧失属于人类的资格。

海灵格大师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就是:实际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的“良知”跟道德上所讲的良知不一样。“良知”跟从的并不是所谓的是非标准,甚至也不是道德标准,而是某个团体的标准。“良知”跟信仰没有关系,它既不是某个宗教概念,也不是道德概念,而是服从某一群体标准的感受。

这个群体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种宗教、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家庭。当群体形成之后,就会自动或非自动地形成一些标准,这些标准会以良知的形式来表达。你如何知道自己的行为处事是不是符合这所学校的规定、这种宗教的理念、这个组织的章程,或是国家机器的要求?一系列不同层面的良知会知道。

当你做的事情符合群体的规定,你就会心里安稳,因为你跟大家一样,与别人共同进退。当你做的事情不符合群体的规定,你会感觉内疚。内疚代表什么?代表你跟这个群体不一样了。

家族良知,是组织上的良知,不是道德也不是法律的。它有两面性,好的一面是与社会整体文明、道德、社会价值观有重合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也有可能对人形成发展的束缚。跳出对错,让我们看看家族良知和社会系统良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著名系统排列专家郑立峰老师有一个重大的发现。汶川地震之后,有多少人去卡拉OK?更多人恐怕是坐在电视机前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为什么?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当中国人中的一部分受到灾难的时候,你很自然的一个反应是要跟他们“同苦共难”,这是人性!如果汶川地震之后,你说我还可以“独乐乐”,人家会说你没人性,没心肝。

良知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共”,一个是“同”,这是生命进化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而然形成的表现。想象我们在野外,看到有些动物都是一群一群地在一起,比如一群牛或一群鸟在一起,你一眼望去,基本上区别不出来哪只牛是哪只牛,哪知鸟是哪知鸟。这时候,如果一只狮子老虎跑过来,它面对一群牛,基本上也不见谁是谁,它只会攻击最离群的那一只。所以,你跟群体在一起是很安全的,是很有力量的,只要你稍微离群,就开始有点危险性了。

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想想看,我们其实由小到大都被训练得跟周围人一样。小学的时候你可能还很有才华,很有创意,说:“老师,这个东西可以不要那么做,要这么做。”但是老师会打压,所以小学生的作业都是标准答案,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守纪律”。纪律会把你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消磨掉,大家行为一致才是纪律良好。也就是说,良知本身在告诉你,当你内疚时,其实是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有可能在彰显个性;而当你心安时,你其实在彰显“共性”,你要跟旁边人行动一致,你就要暂时把你的个性放下。当一些东西被定性为群体标准,而你竟然和这个标准不一样,你就有点冒险了,你可能就开始内疚了。

这个案例再次告诉我们,作为学校这个系统的系统良知是什么。守纪律对不对?是对的。但是,是不是“守纪律”就不能提出问题?如果在老师的群体里,有一个共识是:尊师就不能提问题,提问就是刁难老师;做好标准答案,遵守学校纪律就是好孩子。

中立地看,什么是系统良知呢?一个系统按照自己的约定做了规定,系统里所有成员要按规定来做,通过行为的约束也会约束心灵的发展。这对一个家族来说,是稳定的、安全的,但对后代的进步和成长是不利的。“家在看”,看什么?“人在做,家在看”,是家族良知修正了我们的行为。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喜欢冒险,会被家族定义为冒失,会让他改过,慢慢地,孩子会放弃冒险。而作为一个乖孩子的代价,要到成人以后才会显现出来。家族良知的好处,是让那些从有着善良底色的、优秀祖荫的家族走出的每一位成员,都特别受到整个社会的欢迎。因为这样的家族良知是与社会道德良知高度重合的。甚至有些有恶习的孩子,也在家族良知的教育下,修正了其行为,这对整个社会都起到极好的作用。

良知是什么?只要有一个群体,不管是用家庭来定义,用学校来定义,用组织来定义,还是用民族、国家来定义,你是其中一分子,你就会在各个层面上把自己调教成群体中的一员。比如三十多年前,中国人穿衣服大概就三种颜色:蓝、绿、灰。如果你穿得艳丽一点,大红大紫的,一出门,别人就用异样的眼光看你,长此下去谁都受不了。

所以同一个地区人的思想、文化、语言,甚至情感表达方式很多时候都是同步的。同一个时代的人的思想、文化、语言,甚至情感表达方式也会同步。

人是一种不断成长变化的生命。最开始,你出现在妈妈的子宫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