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三字经,右手弟子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09:20:41

点击下载

作者:李毓秀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左手三字经,右手弟子规

左手三字经,右手弟子规试读:

序言

倡导感恩教育这么多年来,可以说收效甚大,对我是很大的鼓励。在演讲现场,我看到很多原先不知道“感恩”为何物的孩子,流着眼泪呼唤着最亲爱的妈妈;许多不知道“责任”为何物的孩子,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的确,懂得感恩,会使一个人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真的感恩,行在心上,会使一个人的心地根本改变,心情会变得美好;感恩,落实在行动上,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存环境,从一个游移不定的人变成一个幸运儿,一个被众人眷顾的人,一个真正懂得幸福和能够拥有幸福的人。这样,我迫切地想把感恩教育发展成一个系统,不仅使感恩教育增加思想内涵,更增加许多可以操作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三字经》和《弟子规》。《三字经》真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中华民族的思想,以“孝”为先,“孝”是儒家的核心内容,也是我所倡导的“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三字经》中的内容就是将儒教思想高度地浓缩在了其中。这个《三字经》围绕着“孝”的思想,从做人、办事、待人、接物、处事等多个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的体系。《三字经》将儒家的思想归纳得更加简练、完善。这部读本虽然只有一千多字,但是,其内容已经将儒教的精髓融于其中。《三字经》说:“首孝悌,次见闻”,在传统的教育中,是把“孝”放在首位的,一个人首先得要有“孝悌”。“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是强调一个人只有有了高尚德行,然后才去学习知识。在现代教育中虽然也讲德育,但学生的思想品德实在让人有点担心。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小学生最可爱”,有礼貌,尊敬他人,体贴父母,热爱劳动……,能按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等到了初中、高中、大学,就没有社会公德,不会因为父母辛苦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不穿名牌……,正如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很值得我们思考:《三字经》这样一部以儒家思想为立足点的教育著作,强调教育以“孝悌”为先导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因为受教育的局限,我做学童时无缘接触到这部经,常常引为憾事。如果从小就学习《三字经》,也许,我会更早地懂得感恩的道理。“人之初,性本善。”的确,如果在单纯的青少年时期,就懂得感恩,真是一个人一生的大幸。在豆蔻年华的时代,就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懂得责任的人,将是多么美好而有意义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的人,总是容易接受知识,喜欢为自己树立偶像和榜样,喜欢思考人生的道理和生死的意义,如果这个时候,就接触到《三字经》,真是人生中幸事中的幸事。

在《三字经》里,列举了我国历史上至孝的故事。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汉人黄香,九岁就知道孝敬亲长。他在夏天为父母扇枕席,冬天为父母暖被窝。在我国的二十四孝里就把这个故事也编辑了进去。在其中就是将这个故事说成为:“黄香扇枕”便是其中的一孝。这些故事对于教育孩子们孝敬长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内容充分的说明了,在《三字经》的内容方面的确有许多优秀品德教育的内容。又比如:“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就是说东汉的文学名士孔融,在四岁的时候与几位哥哥分梨子吃,他就选了一个最小的。年轻人看到这样优秀的品质,很容易去仿效。《三字经》也是一部非常美的文学作品,共一千多字,在中国,大家几乎都知道有一部《三字经》。它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读来琅琅上口。用词精雕细刻,非常典雅,便于记忆。用小孩子的童音来读,清脆悦耳,节奏明快,就像山泉叮咚,又像滚珠落玉盘。《三字经》体现的是古圣先贤的做人理念,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使无数的人从这部经走上圣贤指引的道路,开始真正的人生。现在很多地方的私立小学校,开始开办国学班、读经班,《三字经》是第一课。我接触到许多学习《三字经》的小朋友,都很懂得礼貌,表情中有一种小孩子特有的笃定,懂得学习,喜欢学习,不贪玩,不贪睡。古人说:“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这样小的小孩子都有良好的性情,成人之后,便会有良好的性格。

再说《弟子规》。这部书几乎跟《三字经》一样有名。《弟子规》是一本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所以,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才能够踏实地踏入社会这个大门。大家想象一下,古代的弟子上课前,跟老师鞠躬问好,真是一种从心而发的恭敬之心,恭敬必谨慎有定力,有定力必聪明有慧。早晚朗读《弟子规》,可获一举多得之妙。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听力、定力,同时把文义逐渐融化在大脑中,学生会越懂规矩,越能主动学习。学生的智力和成绩会越来越好,而老师的教学反而会轻松,正是“师逸而功倍”。

弟子规就是古代学生的“行为守则”啊!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也可以说是传统孝顺礼仪思想的概括,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对于小朋友来说,学好《弟子规》,就能成为懂事有礼、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对于莘莘学子来说,学好《弟子规》,就能成为勤奋好学、尊老爱幼、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对于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学好《弟子规》,就能保持人际关系融洽,专注提高业务水平,从容应对各种工作挑战;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学好《弟子规》,可以很好地反省人生得失,总结经验,享受快乐晚年。我们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弟子规》这样净化人心的圣贤教育是契合时代需要的。仔细研读《弟子规》我们就能发现,虽然它的文字浅显易懂,但道理却十分深奥,积淀着儒家的精髓,放在现在内容不觉过时,作者可谓满怀慈爱,用心良苦。《弟子规》同《论语》一脉相承,可称之为童蒙版《论语》。

孔子说:“仁者爱人”。《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这不正是“感恩”的具体诠释吗?“凡是人,皆需爱。”这种情怀太伟大了。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禁惊呆了。赶紧让自己停下来,仔细思量。一种巨大的震撼在我心中久久回荡,可以说,很长时间,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被一种感动冲击着。我不禁在口中默默地念:“凡是人,皆需爱!”

我明白了付出的意义:当一个人在付出的时候,能力在提升,人缘在酝酿,福分在增长。逃避付出的人,能得便宜吗?多付出者,才是有福之人。事实上,我们付出的时候,要的是真心付出,完全没有想到回报,只会以付出为幸福,以得到为惭愧甚至耻辱,这才是感恩啊。只有生活在感恩报恩之中的人,才会感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得到真正的内心的欢乐幸福。佛教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真正在付出的人,才会体会那无以言表的幸福。

试想,大家以“孝”为先,上报人民,下孝父母,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人,不就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吗?人要想真正健康幸福,要用爱、感恩、祥和的心态,代替所有怨恨,不满和愤怒的心态,心态一变,则我们的生活就改变了。

所以我坚持把讲解《三字经》和《弟子规》作为感恩教育的丰富和延伸。我的愿望是和同学们共同成长,在圣贤指引的道路上走得踏实而稳健!

《三字经》讲解

第一讲 教育的根本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大意】

人从出生下来,他的本性是善的、友好的,不是坏的。天生的品性也很相近,但是由于后天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则大大的不同。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解读】

这几句话是《三字经》的总序,也是我们现在学习《三字经》的立论基础,是一个最初的总纲性的内容。它不仅是教育的基础,还是教我们人生道理的原则。虽然自《三字经》出现以来,有许多的版本,但是这几句话都是没有改过的,可见人们对这几句话的重视程度。

人们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其实,我们应该看看这第一个字“人”,何为人?怎么做才会成为人呢?人们常常说某个人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说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本性,不符合做人的道理。

人类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与我们自身的另一种东西分不开的,这种东西在其他动物上不存在,人具有德性。德性的存在让人类从茫茫的原初人走到了今天的文明人,那么在很多时候,我们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成为这样。我们没有探究它。古希腊有句话:“认识你自己。”西方人带着逻辑论证的思维去探讨人性的本质,但是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就像有位西方哲人说:“人是一种能直立行走、全身无毛的动物。”令人啼笑皆非。其实,我们有的时候的确很迷茫,根本就弄不清一些我们自身的秘密。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何而来?

人的最初是有德性的,那么,根据一般的思维结构,德性是好的,还是坏的,还是不好也不坏的呢?因为这个问题是任何人立身的基础,也是圣贤人著书立说的基石,底子不一样,所打造出来的大厦也不一样。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一般有三种观点,基本概括了诸子百家的各派学术观点,即“性善论”“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人类的真实本质是什么呢?这三种观点各说了一个问题的一个方面,把这三者都合起来,就是完整的解答了。

人之性有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天性也就是有德性,这种是善的,就是孟子说的“性本善”。人本来就具有善良的天性,看到别人遭受苦难,我们心中不忍,这就是仁爱之心的起源,孟子用的是“孺子坠井”的例子,看到别人的孩子掉到井里面,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救人,不管是不是我们的亲戚,我们都要去救人,这就是人的善良之性。其实在以后的许多学说中,都有“仁爱”的内容,佛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逐渐地达到功德圆满。这都是善之为善的本性之心。

人还有一种原始属性,原始的生物属性,这种性质是“恶”的。人类作为动物的一种,其本身也就有扩张的欲望,是原始生命的本能。人一生下来就要吃东西,自己没有吃的,就要父母去做,有了吃的,还有生活需要、工作需要等等,在这个庞大的人类社会中需要用竞争来夺取自己的利益。这一点跟其他动物的性质没有什么区别。

作为动物性的人类,首先会满足动物性的需求。正如孔子所说:“食、色,性也。”“存在即为合理”,生存在人世间,就要生存,就需要生理满足。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要好好的去引导,因为如果引导不好的话,就有可能引起一生的遗憾。许多人在天生的时候,智商、情商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成为了人才,而有的则成为庸才呢?这关键就在于后天的教育。“性相近,习相远也”,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讲的话。我们现在知道人的天性都差不多,那么巨大的差距就在于后天的培养。据科学研究表明,动物生活的周围环境几乎是决定性的。动物园饲养的小老虎,过了几代之后,见了几只小鸡都会害怕,再也不是让人肃然起敬的森林之王了。为什么呢?因为环境的改变,它们的习性也改变了。人也是如此,荣格曾经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说的是人类的品行和习惯会日积月累地传给下一代,而后代在做事情时就会有种很自然的习惯了。但是有的习惯会让人类的心灵膨胀下去,盖住了人的本性,所以就有了“苟不教,性乃迁”。

人生下来就如一张白纸,善恶之本性都是里面的角色,我们对教育的目标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如果我们不小心的话,他们的天性就会因此而变化,形成坏的习惯。这其中的步骤首先要“去恶习”,就是要把后天所养的不好的习惯都统统戒掉。其次是“化秉性”,就是要将父母所遗传下来的劣根性,都处理掉。人的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了。在这里,表现出来的都是这样的坏的结果。顽固不化的恶习,总结为“怒恨怨恼烦”五样东西。人的性格最难拔除了。必须下工夫,这样自身的修行才不会耽搁。最后就是“终成正果”,这是借用佛家的话说的,正果的得到是自然而然实现的,不是求出来的。人的天性就是人的天德之性。天的德性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德。这几种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仁义之德,这样成功了就会是像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果真能去恶习,化秉性就能终成正果。自古以来的大德无一不是“性善”的,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根本和基础,道家叫做“归根复命”,儒家叫做“返本还原”,佛家叫做“明心见性”。“教之道,贵以专”讲的是有三层意思:首先是针对宏观的目标说的,教育、教学要不以时间为拐点,要坚持、有恒心地走下去,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自己的恒心,就不能养成自己的好习惯。人生的目的不是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就可以了,而是要坚持地用心去把握生活中学习的每一个机会。

第二层意思就是说“贵以专”,我们学习的目的一定要在一个点上下苦工夫,不要今天在这门课上打两天的鱼,明天在那门课上晒两天的网,要专心研究一样东西,处处地研究它。用尽各种方法,如“牛嚼”等方法,这样你才会达到真正的“专”。

第三层意思就是要专心专注,一心一意。现在的孩子边看电视边写功课,根本就专不了。老祖宗总结了几千年的经验,要我们身心合一,不能在同一时间干两件事情。孔子说:“食不言,寝不语”,一心不能二用。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够长存,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身是统一的,古人修心修身的目的就是要“身心合一”。

因此,教育一定要越早越好,从小把孩子的坏习惯的源头断绝了,那么,他的品性就会早早的受到改善,你如果相信,就一辈子坚持做下去,那么你会幸福的,如果不坚持做,那么这个社会上又多了个逆子、败类。这样父母遭受的罪就很大了。作为父母,要及早觉醒起来,挑起自己的责任,把孩子教育好,要不然孩子的心灵就会扭曲,一辈子就毁了。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大意】

这两句用的是典故:讲的是孟母为了能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多次搬家,而孟子有的时候不知道母亲的苦衷,孟母于是断机杼,让孟子惊醒了,终于好好的学习,成为一代大儒。【解读】

孟子名柯,字子舆,小的时候家里面很穷,只有几亩薄田,父亲激公宜在孟子三岁时就外出谋生计,以后就音讯皆无了,家里全靠母亲仉氏纺线织布生活。孟子住今天山东省邹县乡下的一个小村庄,庄外不远处是一片坟地,总有送葬出殡的人家在那里吹吹打打。孟子好学,看了以后回来就学人出殡打幡、哭丧祭拜。孟母非常担忧,小孩子从小就学这些事,将来怎么能成才呢?于是决定搬家,给孟子换个环境。

孟家迁到了庙户营(今山东邹县县城西北),这里是个大镇甸,母亲的原意是让孟子多长一些见识,开阔眼界。但这里在十天的时间里有两个集,非常的喧闹。孟子兴高采烈玩了起来,回家后不是向母亲展示用棍子挑两块石头学卖菜,就是学杀猪。母亲觉得不对劲,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不行,于是决定又搬家了。

这一次孟家搬到了因利渠畔(今邹县县城南关),隔壁是个学堂,周围都是读书人,孟母这才把心放下来,孟子十分聪明,上学之后什么东西都是很快就会了,慢慢地觉得在学堂里没有什么意思了。有一次,孟子一连三天没有上学,早上出门说去上学,下午还准时回家,孟母以为他是放学了。三天不去学堂老师不放心,派人到家里探问,看孟子是不是病了,这下子孟母才知道儿子逃学了。下午孟子又回来了,母亲问他到哪去了?孟子回答说上学去了。孟母大怒,拿起剪子就把织布机上的经线齐着机杼给剪断了。这一下孟子害怕了,因为他们维持家计的唯一来源就是母亲织的布。孟母让他将断了的线头全部接上,几百根经线全剪断了,哪里还接得上。

孟母于是将道理都说出来:读书与机杼一样是不能断的,如果断的话就不能很好的接续上去了。即使能接续上,织出来的布都是疙瘩,非常的不好看,还会有人要吗?现在你贪玩,荒废时光,怎么能学到修身、安邦定国的本领呢?一定不要走我们的远祖孟僖子的老路,给祖宗丢脸、抹黑。孟子的远祖(高祖的父亲)孟僖子曾任鲁国的司空,有一次陪鲁昭公出访楚国。楚王在郊野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孟僖子因不学无术,不知如何演礼,急得满头大汗,自己丢丑不算还给鲁国也抹了黑。以后孟子的高祖才拜孔子为师,成为七十二贤之一。孟子这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痛下决心刻苦学习,终于成为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

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最早的就是家教,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给子女指出一条光明之路,他们的行为举止为子女做出了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更是为子女做出了表率。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视父母的作用。人的一生很宝贵,宝贵的是因为它不可能有轮回,生命不可能有两次的循环过程,只有我们自己好好地把握人生,我们在社会上才会有立足之地。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是凡人,我们会受环境的影响,会遇到一些诱惑,我们要集中自己的心来学习,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正如作家柳青说的那样:“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当他年轻的时候。”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大意】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解读】

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是五代时期人。他家住蓟州渔阳,也就是现在天津市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他为窦燕山。

窦燕山年轻时并不明白道理,虽然家境富裕,他不懂得接济穷人,广行善事,到了30岁还没有儿子。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忽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已故的祖父和父亲聚在一起,教训他说:“禹钧,你要赶紧回心向善!因为你今生的命运不好,不仅没有儿子,而且寿命也很短促。孩子,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改变你的命运。”窦燕山从梦中醒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把祖父和父亲的叮咛,一一铭记在心,立志从此改过行善,大积阴德。

后来,窦燕山从前之恶不敢再犯并且广行善事,在家里兴办义学、积德行善克己利人。有一天,窦燕山又做了一个梦。梦见祖父和父亲对他说:“你多年以来,做了不少善事,上天因为你阴德很大,给你延寿36年,并且赐给你五个贵子,将来都很显达,能够光宗耀祖。你寿终之后,可以升天作真人。”说完,又嘱咐他:“因果报应的道理,确实不虚。行善造恶的报应,或见于现世,或报应在来世,或影响子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对没有疑问啊。”

从此以后,窦燕山更加努力地修身积德,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他以身作则,治家非常严格,窦氏家规上说:“家庭之礼,俨如君臣;内外之礼,俨如宫禁。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务耕读,女勤织纺,和睦雍熙,孝顺满门。”严格的家教培养出孩子杰出的品德和才能,窦家五子都荣登了进士,被称为“五子登科”。从此以后,“五子登科”成为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殷殷期望。后来,窦燕山官至谏议大夫,享寿82岁,临终前预知时至,他沐浴更衣,向亲友告别,谈笑而卒,令人羡慕。

窦燕山将五个儿子都培养成才,他的义风家法,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侍郎冯道赋诗一首称赞道: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窦燕山通过努力行善,不仅改变自己无子短寿的命运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而且使后代子孙昌盛显达,由此可见“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善恶祸福在一念之间,每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窦燕山教子有方的故事,蕴含着深远的哲理和人生智慧。祈望每一位贤明的父母,能由此体悟出家庭教育的真谛。

宋朝的范文正公,曾将窦燕山的事迹记录下来,训示子孙,范公自己也身体力行,倡办义学,购置义田,因而后代非常昌盛发达。而范公为了使窦公的事迹流传天下,好善好德之人都能看到,特意详细记录,并嘱咐子孙广为传播,其拳拳爱人之心,跃然可见。

司马温公在家训中也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家庭教育是人类最基本的教育,其实父母的恩惠,也会波及到子女,不要以为自己没有事就没有问题了,其实不是,因为父母教育子女,不仅仅是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得到的,还通过人品、行为方式来影响子女的行为。《周易》这样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无形中,父母所给予子女的,就会使子女很自然而然的得到进步。

当今社会,是一个很现代的社会,在这个大潮中,做父母的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忙着做生意赚大钱,很少关心孩子们,这样其实并不好,忽视了对子女的关心与影响,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谓:因果报应。做父母的应该重视到这一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教育的发展,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也许就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第二讲 家教与师教的结合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大意】

仅仅把孩子给养出来了,而没有教育,这样的话就是父亲的过错;只教育孩子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懒惰了。【解读】

做父母的不仅仅是把孩子给养好,还要让他得到教育,让孩子知道诗书礼仪等等。如果仅仅只是把孩子养好了,而没有把他教育好,不算是合格的父母。其实现在的解释“父”应该指的是父母,而不仅仅是父亲了,古代的礼教是父亲,因为女子遵循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格言生活了几千年,现在是新时代,“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父母的含义。

没有家教的小孩子,即使学校教育再优秀,一生都不会有大成,因为他没根。《千字文》里就有“外受傅训,入奉母仪”的话。“外受傅训”是在外面要接受老师的教诲,“入奉母仪”就是在家里要向母亲学习,以母亲的仪表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父母自己不自尊、不严格要求自己,你的小孩子将向你学习什么呢?

做家长的,一定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现在许多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多的恶习,时不时的我们会听说到学生某某把他的同学给害了,某某孩子纠集一群孩子组成了一个具有黑势力的团伙,如此等等。造成这种原因的是什么呢?做父亲的没有做出表率,没有好好的管教自己的孩子。有些做家长的现在特别溺爱自己的子女,因为他们在创业的时候或者在求学的时候,曾经吃了不少的苦。现在他们成功了,但是他们不想让他们的小孩也遭受这样的苦难。于是对他们的小孩百依百顺,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小皇帝、小公主,拿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日积月累的这样,造成了现在的孩子很胆大,行为很不检点。

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父母都会好好地管教自己的子女,而不会任他们挥拳霍霍的任意爆发。家教中父母的作用应该得到应有的体现,不要再让子女不懂得礼节与为人,随着孩子的长大,子女的教育就不仅仅是家教了,还有学校教育,但是家教仍然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孩子在学校中会遇到很多的老师、同学,也会因为他们自己都来自不一样的家庭,所以他们面临着要学会懂得处理与师长的、同学的关系。在学校中,老师不但会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还教他们如何为人处事,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老师的重要性,学生在接受老师的教导时,一定要虚心。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给学生树立榜样,小孩的模仿学习能力特别的强,所以做老师的一定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出榜样,这样学生才会跟着学习。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学生不严格,放任学生自由,不会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只有严格的要求学生,那么学生们也才会成为可造之材,不辜负做人的本分。真正的严师,对学生必须“严而有格”。也就是在思想品质培养方面要有明确的标准;在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端正,学习兴趣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形成,学习中不良习惯的纠正;是非善恶、美丑好坏之间,老师的判断应该具有鲜明性。因此,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决不能为摧残学生身心健康而严,这种原则就是成就高徒的前提条件。

真正的严师,对学生是“严而有方”。众所周知,处于学生时代的教育对象心理结构尚不健全,认识事物还不是很周密。这就需要教师用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指导。它要求教师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当,符合学生的实际,避免简单和粗暴,也避免简单地加重学生负担,损害学生的健康。只要方法得当,高徒定能造就。

真正的严师,对学生必须“严而有恒”。“恒”,首先,就是要求老师仔细准备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仔细批改每一本作业,精心辅导好每一节自习。其次,教师在学校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一般来说,教师自身正与不正,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恪守学校纪律,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和高尚情操,为学生做出表率。有这样的严师,学生的素质也不会低。

甘蝇是古时候的一位射箭能手。他只要一拉弓射箭,将箭射向野兽,野兽就应声而倒;将箭射向天空飞翔着的鸟,飞鸟就会顷刻间从空中坠落下来。只要看到过甘蝇射箭的人,没有哪一个不称赞他是射箭能手,真是箭无虚发,百发百中。甘蝇的学生叫飞卫,他跟着甘蝇学射箭非常刻苦,几年以后,飞卫射箭的本领赶上了他的老师甘蝇,真是名师出高徒。后来,又有一个名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跟着飞卫学射箭。

飞卫收下纪昌作徒弟后,对纪昌学习射箭可真是很严的,刚开始学射箭时,飞卫对纪昌说:“你是真的要跟我学射箭吗?要知道不下苦功是学不到真本领的。”纪昌表示:只要能学会射箭,我不怕吃苦,愿听老师指教。于是,飞卫很严肃地对纪昌说:“你要先学会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后才可以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为了学会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眼一眨不眨地直盯着他妻子织布时不停地踩动着的踏脚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里想着飞卫老师对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飞卫表示过的决心。要想学到真功夫,成为一名箭无虚发的神箭手,就要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这样坚持练了两年,从不间断;即使锥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边,他的双眼也一眨不眨。纪昌于是整理行装,离别妻子到飞卫那里去了。

飞卫听完纪昌的汇报后却对纪昌说:“没有学到家哩。要学好射箭,你还必须练好眼力才行,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像看到大的一样,看隐约模糊的东西像明显的东西一样。你还要继续练,练到了那个时候,你再来告诉我。”

纪昌又一次回到家里,选一根最细的牦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系上一个小虱子,另一端悬挂在自家的窗口上,两眼注视着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10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渐渐地变大了。纪昌仍然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他继续看着,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三年过去了,眼中看着那个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渐渐地变大了,大得仿佛像车轮一样大小了。纪昌再看其他的东西,简直全都变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于是,纪昌马上找来用北方生长的牛角所装饰的强弓,用出产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转睛地瞄准那仿佛车轮大小的虱子,将箭射过去,箭头恰好从虱子的中心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牦牛毛却没有被射断。这时,纪昌才深深体会到要学到真实本领非下苦功不可。他便把这一成绩告诉飞卫。

飞卫听了很为纪昌高兴,甚至高兴得跳了起来,并还用手拍着胸脯,走过去向纪昌表示祝贺说:“成功了。对射箭的奥妙,你已经掌握了!”

只有严格的老师才会产生有才的学生,也才会造就高徒。这几句话是内外结合的教育方法,在家里的父母教育和学校的老师教育,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那么这个孩子的教育环境就会好很多了,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更有利。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大意】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假如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解读】

小孩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可见我们古人在推广学习的过程是很注重小孩的教育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孩子的时光是人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小孩的学习机会。很多时候,孩子变得有很多的恶习,是跟他在小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分不开的。小孩子的学习一定要跟上他的年龄的增长,不要落下,否则会很难办的。当然了,对于有些小孩子来说,他们或许比较聪明,但是就是不太用功,结果导致了像方仲永那样的“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所以,做孩子的一定要好好的学习,把基础打牢,只有这样才会实现“修身齐家”的梦想。

我国古代的抗金名将岳飞在早年的时候,岳母在他的背上刺四个字“尽忠报国”,为的就是让他铭记国仇家恨。以沙为纸,以树枝为笔,以(枯枝树叶燃烧)火为灯,苦学本领。他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且喜欢看《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最后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小的时候如果不好好的努力,长大了再想学就不容易了,正如《长歌行》中讲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二十世纪末,有人在一片古森林中发现了一个猿孩,当地科学家试图让他学习人类的日常生活习性,使他恢复像人一样,但他在艰苦的学习中,不但没有什么进展,反而在不久后死了。说的就是在小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努力学习,把自己的身体修好,养好自己的气质。孔子在《论语·宪问篇》也说:“爱之能勿劳乎?”果真爱你的孩子,就要使他劳,使他知道人生的艰难困苦,否则爱就变成了害。

有的人说一生的时间长着呢?我们没有必要火急火燎得像推土机一样向前冲,此言差矣,我们的人生看似很漫长,其实就是短短的几万日,比起庄子笔下的彭祖、大椿等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我们不要总是想把学习的事情留到明天,因为今天不努力,明天就不会有大的进展。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我们长大以后,生活、工作等等都要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像我们现在一样的学习了。记住明代钱鹤滩所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坠西。百年明日能几何?劝君听我《明日歌》。”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大意】

玉如果不经过打磨和细致雕琢,就不可能成为很好的器物。一个人不学习,就不知道人生的大道理、大礼仪,就不会成才。【解读】

一块玉在它成为真正价值连城的宝物之前是要经过一番打磨和雕刻的,同样一个人要想成为一块有用之才,一定要学习,要勤奋学习。

为什么《三字经》里会出现玉,这难道是巧合吗?当然不是的,古人既然从玉的身上发现了人的品质,找到了人与玉的共同地方,这绝不是巧合。我们知道《三字经》的初本是宋代出现的,我们都晓得宋代有一种“玩物”的风尚。就是喜欢品鉴东西,上至宋朝的皇帝,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喜欢玩物。那么玉器作为一种在中国有着几千年发展的历史的一种东西,到宋代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三字经》的作者一定非常喜欢玉,这是跟那时的风气有关的。其实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玉与人还有一层关系,就是“玉人”这是中国独特的风格。“玉人”指的就是美丽的人、漂亮的人、有气质的人。玉作为中国文化元素的一个代表,更能体现出中国的审美趣味。“人不学,不知义”,那么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解决:首先,什么是“义”,其次,我们都知道学习要努力要刻苦,但是要向谁学习,学习什么?这也是很重要的。“义”的繁体字是“義”,上面是羔羊的“羔”,下面是“我”,“义”就是羔羊赐给我的,这样说,我们就知道什么是“义”了,也知道学义是为了知道良善,知道做人的基本准则了。我国一句古话:“德如羔羊”也就是说做人要像羊一样知道善心,这就是我们的义了。小羊跪在母羊的身下,以极其尊敬的姿态向母羊索取奶水,这么小的羊就知道宇宙的法则。其实,我们总是说人类是天地的主宰,是天地万物的精华,但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一些无可弥补的错误。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学义的方向就是要让我们去尊师重道,学习先贤的圣句教诲。古代人的言语很多时候都会影响我们一辈子的,我们是凡人,但是我们一定要慢慢地向圣人看齐,圣人的规则是很多的,我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来学好圣人的教诲。

自从孔子老人家开办私塾以来,教师的职业就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也是孩子们所重视的。因为,我们知道古时候的教师先生都是非常严肃的,也是很博学的。身着整齐的服装,手中握着让所有学生望而却步的木制戒尺,他们在三尺讲台上踱来踱去,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学生努力读书。所以学生的任务就只有读书、读书、再读书。因为他们知道读书的好处,可以让自己围绕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读书是古代崇高的职业了。以至于宋朝的皇帝说了一句让天下书生都很欣慰的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几句话道出了读书人的心声。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值得发扬和遵循,学生在教师面前是要毕恭毕敬的,用宋濂的话说是“不敢出一言以复”。

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想要让别人尊敬你,你首先要尊敬别人。这是一个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前提。

向来有着礼仪之邦美誉的古代中国,在步入当今社会时,却要对礼仪进行重构了。

为什么要对礼仪之邦进行重构呢?这不单单是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当今的学生都很少懂得礼仪的关系。譬如老师进来时的起立问好,克服有些学生根本就做不到,有的就站不好,还有的与别人说笑打闹,这些都是不懂得礼仪的表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百多年来一直处于艰难的解构与重建过程中,这其中的问题多到不知凡几。有些人现在变得不伦不类的,说他们是“有西方价值观的人吧?在平常他们还是会不自觉的表现出我们的文化底蕴。”“说是他们中国人吧?在很多时候,他们又把老祖宗扔得太远了。”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是否应该在社会上重新掀起学习古代礼仪传统的热潮,让我们国家的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对此,有孩子第一任教师之称的父母,在对孩子的礼仪教育方面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部分家长的礼仪观念存在缺陷,其子女所受的礼仪教育也就会相对薄弱,甚至就没有了礼仪的意识。

因此,社会对家长的礼仪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这里,我们呼唤我国传统礼仪的回归,同时,也呼唤在新时代构建新的礼仪道德秩序。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大意】

做子女的,在我们小的时候就要与老师、朋友多多地相互沟通,相互交往,以便能学习到礼仪之道和为人处事的经验。【解读】

还要在年少的时候,就要学习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的教育是源远流长的,小孩子从小学习礼仪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为人子”就是说我们做晚辈的,无论我们将来成就了什么,都是父母的孩子,哪怕你是80岁了,在父母面前还是孩子。都要在父母面前行礼。四川崇州上古寺有105岁高僧灯宽老法师慈悲祥和,每有众生请教,则执其手谆谆教诲: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言父母养育生命,师长开启智慧,深恩厚意,无以回报。彼虽百龄,每年清明必至父母师长坟前叩拜。言谈之时必老泪纵横,感人至深。56年春圆寂,深可哀哉,又失一大德导师。《二十四孝》里的老莱子,已经70岁了,还穿上五色花衣,头上梳着小辫,做孩童状,来换取父母的欢心。“方少时”指的是年少的时候,在年龄小的时候学习知识礼仪等等都是很快的,“方”指的是正好的意思,年少时光很短,要在这一段时间内做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是应该做的事情呢?下一句“亲师友,习礼仪”道出了在这一段时间做什么,要亲近良师益友,要多与老师、朋友沟通,学习他们的知识。其实人的一生在年少的时候交友和与老师为伍都是很重要的,因为与好的老师朋友相伴,你可以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在这里,“习礼仪”我们推而广之,其实,我们所学习的并不仅仅只是礼仪的知识,还有做人的各个方面的道理。

与这些良师益友为伴就会不知不觉让自己的知识、阅历、经验都增长起来。鲁迅小时候在私塾受教于人品方正的寿镜吾老先生,这对鲁迅先生日后人品的形成大有影响;齐白石年轻时拜在清末湖南文坛泰斗王闿运先生门下学诗,最终成就了可与他的书、画、印并称四绝的诗歌造诣;章太炎少年时从学于清代学者俞樾先生,后来成为国学大师;毛泽东少时受到恩师杨昌济先生极大的影响……当然良师不是每个人都遇得到的,但只要是老师,总有他的长处,如果能将每个老师的长处都取来,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古人说“拜师学艺”,好老师有时候确实是要自己去拜的。自己不去下工夫努力的话,将来的好运是不会从天而降的。人在年少求学的时候,除了要有良师以外,好的朋友也是很重要的。什么叫做“友”。《说文》里讲“友,同志为友。”在《论语》也说道:“与朋友交。”

孔子说:“以友辅仁。”朋友是来辅助自己的仁德的。因为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可见有了好的朋友的确能够让我们的一生都会受益。

和良师益友学习当然都能让我们感到很高兴了,因为我们在耳濡目染之中就会知晓天下许多的道理,不至于不知道最基本的礼节。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仪,一个人站都不会站。从小学礼,才会变得文雅,有礼貌;反之则粗野,低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大意】

东汉人黄香,9岁的时候就知道要对父亲孝敬,帮助父亲暖被窝。对父母行孝,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解读】

香指东汉的黄香,江夏人,著名的孝子。黄香的事迹收在《二十四孝》里。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就更孝敬父亲。夏夜炎热,黄香用扇子将父亲床上的席子扇清凉,才让父亲去睡;冬夜寒冷,黄香先睡在父亲床上,将被窝焐暖,再让父亲睡。黄香的孝行当时名播四方,号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黄香九岁即知道如此细心周到地侍奉父亲,确实是千古典范,值得所有子女学习。黄香后来才德兼备,官至尚书令,他的故事在《后汉书》有传。

现在由于经济发展的太快,许多孩子,特别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直到20岁左右还被家长照顾着,还不会照顾自己,需要父母的照顾,这些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住学校,这些情况就更为明显了。许多孩子不会洗衣服,每到周末的时候,孩子便把一些穿过的衣服拿回到家里,让父母帮着洗,而自己却找出了很好的理由:“我要努力学习,不浪费一分钟的时间。”许多家长在面对着孩子看似努力学习的劲头下就欣然的接受。这样其实是不好的,人如果连最起码的道德准则都做不好,那么他也不会把学习搞好的。

在中国当代也有现代版的伟大孝子,一个名叫王鑫的12岁孩子为了挽回身患白血病母亲的生命,勇敢地为母亲移植了造血干细胞。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忙于工作,照顾不了老人。其实,说尽孝并不是表现在自己要天天守在父母身边,而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孝心,对父母亲以最大的照顾和关爱,多想着父母亲,这样从良心上说,自己将来也没什么遗憾。

不只是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孝子,有这样为我们的双亲做任何事的孝子,在国外也有这样让我们敬佩的孝子。犹太人对家庭关系极为重视,对协调家庭关系不遗余力,维系家庭,就是维系民族。有个犹太人住在古代以色列的一个叫戴马的镇上。他拥有一块价值6000个金币的钻石。有个拉比想用这颗钻石来装饰圣殿的正殿,便带了6000个金币来到他家,向他买这块钻石。

可是凑巧放钻石的金库的钥匙放在父亲的枕头下方,而父亲又刚好睡得正香。这个人便对拉比说:“因为我不能吵醒父亲,所以,不能把钻石卖给你。”拉比认为,这个人为了不吵醒父亲而宁肯放弃赚钱的机会,是个孝顺儿子,值得褒奖。

而拉比自己所行的孝道,更令人惊叹。他同母亲一起外出,走到一片高低不平的地方时,母亲每走出一步,拉比便把自己的手伸出来,垫在母亲的脚下。

孝字从文字学来讲,其本意即是以子承老,孝字的上半部就是老字的缩写。敬老孝亲的观念在中国有很深厚的民众基础,而这种敬老孝亲的思想推广开来,就形成中华民族尊重过去、重视传统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使得中华民族延绵不绝,既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又有生机勃勃的现在与光辉灿烂的未来。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大意】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能把大的梨让给他的哥哥。这种兄弟间的礼让关系和互敬互爱的品德,是每个人从小都应该知道的。【解读】

孔融(公元153—208年),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融四岁,能让梨”中的“让”就是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谦虚的美德。在《礼记正义》中,“应进而迁曰退,应受而推曰让。”中国自古以来就很注重“礼让”的品质。知道这种礼节是我们扩展自身的关键。

我们需要这种敬让的礼仪,但是我们也许有的时候并不一定需要这种礼让的最终结果。拿极端的推理来说,假如两个心灵特别礼让的人碰到一块,要分一个梨,那么这个梨在分的过程中,不小心的被弄成了一块大的、一块小的,于是在面对着,谁该吃大的,谁该吃小的问题就会争论不休,这两个人都不会吃那个大块的,都想把那块大的让给对方,这样以来,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循环结果。遇到这种事情其实我们应该明白,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要活学活用,这两个人只要都心存礼让之心,其实,谁吃那块大的,谁吃那块小的都是无所谓的。关键在于心里的“礼”。有人会说,那么吃大块的那个人或许就不是个真正的礼让之人了。这是不对的,只要心存善意,其实行动的结果并不能证明一切。

但是如果这种礼让谦恭之心只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是一种日常习惯,但是没有深深的印在心里,类似于条件反射),而没有转化为人的内在的道德律令。那么这终究没有深入的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在经验的层次上,礼让的态度总是由于受到外在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会表现得好像很自然,但是一旦没有对“在我上者,灿烂星空”的崇敬之情,我们也许就能看到“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齿。衽席之上,让而坐下,民犹犯贵。朝廷之位,让而就贱,民犹犯君。《诗》云:‘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礼记·坊记》)所以,人与人之间要学会真正的从内心里面的礼让,这其实不仅仅局限在小孩子的时候,在任何年龄段都很有用的。只要人人内心充满着爱与礼让之心,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有序,充满温暖。没有谦让,社会则争端不息,混乱无序。学习这两句就是要让小孩子知道尊敬哥哥姐姐和年长的人,在和小伙伴玩耍时,也要懂得多谦让。

犹太人的致富圣经《塔木德》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两个犹太兄弟。哥哥已经结婚,有妻子儿女,弟弟还是独身。两兄弟都是非常勤劳的农夫。父亲死时,把财产分给了两兄弟。

兄弟俩将收获的苹果和玉米,公平地分成两份,各自藏在自己的仓库里。到了晚上,弟弟想,哥哥有妻子儿女,开销大,所以从自己所得的份额中拿出了一部分移到哥哥的仓库里。

同时,哥哥却认为自己有妻子儿女,没有后顾之忧,而弟弟还是独身,应该为以后的生活多准备一些,所以把自己的一部分玉米和苹果搬到了弟弟的仓库里。

第二天早上,兄弟俩醒来后到仓库里一看,东西都一点不少地放在那里。

第二天晚上、第三天晚上都这样,他俩不约而同地连续搬运了三个晚上。

在第四个晚上,兄弟俩在将各自的东西搬到对方仓库去的路上竟相遇了。两个人终于知道对方的心意,不约而同地扔下手上的农作物,紧紧地抱在一起哭了。

两兄弟抱在一起哭泣的地方,成为耶路撒冷最受尊敬的场所,直到今天仍被追思传颂着。

礼让就是要求兄弟之间,要学会宽容、谦卑。兄弟在日常交往中会有一些摩擦和不顺心的事情,一定要学会“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礼记·坊记》)自己承认错误,把错误归为自己,在所有交往结构中扮演一个富有包容一切过失的角色,将一切可能引起冲突的因素吸纳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之内。这也就要求用孔子的恕道,对礼的调节功能进行补充。

实际上只有恕道,即抛开一切外在的约束,完全以自我的情感、欲求、意志为标准,以己度人、推己及人,才是礼中敬让原则的基础。

以宽恕为基础的礼让境界,是人自身所需要的智慧之光,只有把自己内心深处最本源的东西发掘出来,用后天的经验来把持,用整肃、凝聚的功夫把处于表面的礼让之心化成内心深处的大化之心。个人的德性在礼中变得合天道、地道。大化成圆,进而就会成为富有真性的个体了。

第三讲 教育的内容与顺序

首孝悌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大意】

每个人首先要学的就是孝敬父母和尊兄敬弟的道理,其次就是要学习看到的和听到的知识。并且知道一些基本的数理,懂得一些基本的文字,并且会阅读文学。【解读】

孝敬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是纲中的第一条,那么接下来就是友爱兄弟,这两条都是做人的基础。这两条做好了,才可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最后一步就是懂得文科知识。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顺序。“首孝悌,次见闻”的意思是说小孩子为读书首先爱你要做的就是要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然后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的一贯主张。首先是立德,其次才是学习知识。“立德”是立哪方面的德呢?在这里讲的是要先立下以“孝悌为根本的‘德’”。 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意思说孝悌这种品行,是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根本都忘了,怎么还能成其为人?现在的教育虽然也教孩子们这些道理,但是却把知识的技能放在了第一位。在评判一个孩子的优劣时常常会拿他的学习成绩来做比较,而根本不看你的品行,这样的结果有失偏颇。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一个人的品行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他的知识再多又有什么用。

一个品行不好的人,他的知识也常常是流于表面的功夫,很难拿出真好的知识。我们一定不要颠倒这个顺序,就像是一个人的发展阶段,我们没有能力刚开始就要他学会开车等等,这不仅仅违反了我们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也违反了天理。老子对自然之道有着极其推崇的方式,对“自然之境”很向往。他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总原则。(《老子》第二十五章)在这里,地、天、道不过是从人向自然过渡的桥梁。其实儒家的思想在这个方面跟老子的思想是一致的,都是要遵循一条规律,这条人发展的规律,不过在如何发展运用这个规律上儒家和道家采用了不一样的方式。“知某数,识某文”讲的是要先学习科学知识,再学习文化知识。在学习的顺序上是这样的,不能改变。我们知道科学知识常常是一些需要逻辑推理和论证的学科。这种知识比较简单,只要掌握了一些方法,就会很容易的学会了。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比重比较低。西方的学习方式在近代都是这条路子。康德,在近代的德国是大名鼎鼎的美学家、哲学家,但是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做的却是关于天体物理学的,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研究天体物理学的。只是工作后他才逐渐的转向人文科学,并很好的把两者结合起来。他说过一句话:“位我上者灿烂星空,存我心者道德律令。”

大部分的知识还是要靠“识”来实现的,因为这些人文科学的知识是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论证很简单地弄出来的,这些人文的知识需要潜移默化的日常熏陶来传授。而且每一次看古书文学的时候,感觉都会不一样的,这就是文化知识的博大精深。能写出优美的字句来,就一定是识得多。胡适4岁就开始读古诗,6岁上私塾开始背古文,到了9岁的时候,自己就能看古典小说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11岁的时候,老师正式教他读古书,第一部就是《资治通鉴》,13岁上又把《左传》读完了。19岁胡适考取公费留学生,27岁拿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8岁时任北京大学教授,写出《中国哲学史》这部不朽之作,30岁时胡适已经是誉满全球了。凭什么?13岁之前接受的传统教育的基本功。他去讲演从来不带书,却能引经据典而且一字不错,因为经典都印在他的脑子里了。

许多人说现代文坛里没有大家,而梁实秋、徐志摩、朱自清、钱钟书、沈从文、鲁迅乃至老舍,没有一个不是读古书长大的。

因此,一个人的学习顺序不能被无端的打破,要按照正常的节奏来走,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会成为有用之才。正如任继愈所认为的:“道不是来自天上,恰恰是来自人间,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道路。”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大意】

我国所采用的是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发展下去。【解读】

这里讲的是数学的奥妙,也是上面一句话“知某数”的扩展。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而从一到十这十个基本的数字则是人类认识我们自己、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宇宙的最基本元素。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通过数字的美而到达一切的美。

要学习数学必须从识字开始,孩子们首先要知道最基本的是个数字,然后再学习个十百千万亿兆,等等单位计量。数字在中国文化中很有些独特的地方,中国文化中将一三五七九这些单数称为阳数,又叫刚数,将二四六八十这些双数称为阴数,又叫柔数。古人有一句话叫“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所谓刚日就是逢单数的日子,柔日就是逢双数的日子。

谈到这里,中国的传统建筑,其柱头台阶的数目都分阴阳。例如紫禁城中,皇帝君临天下的前殿,柱头台阶一般都是九根九级,皇后起居生活的后宫,柱头台阶一般都是六根六级。古代给天子磕头规定为九个,给孔子磕头八个,给父母磕头一般是三个。《易经·系辞》又将一三五七九称为天数,二四六八十称为地数,天数相加是二十五,地数相加是三十,天地之数合起来是五十五。而一是万物之始,故而中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就将“一”字放在第一。《说文解字》讲:“唯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意思就是说万物形成之始,道建立了一,就是这个一,分出了天地,变化成了万物。“道立于一”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十是数的终结。“十”字的一横表示东西,“十”的一竖表示南北,东西南北贯通就表示圆满。平遥县始建于西周、扩建重筑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平遥古城墙,上筑垛口3000个,敌楼72座,象征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气势恢弘,雄伟壮观。这就是中国古代受到“数”的影响。

十个十相加就是一百。十个百相加就是一千,十个千相加就是一万。千和万都是数之大者,万以后还可以推衍至无穷。我国的《易经》堪称是研究数理的最早伟大的著作。数字是一种自然符号体系。承载着万事万物的信息,我国的传统科技主要是由道家来承担的,例如我们经常听说的葛洪的炼丹术的运用就是道家的方术应用。其实道家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也体现着对数理的认识,例如五行说、天文、医卜星相都是的。《易经》中有多种计数系统,不仅仅包含有《三字经》所体现的那种,还有许多种,易学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组成。易理研究天之理,地之规。天为阳,地为阴,相对的南为阳,北为阴,因有阴消阳盛之说。24节气,10天干,12地支均为宇宙规律之一,人生规律必经之途。人生天地间,必遵宇宙规律行事,否则将会一事无成。这其实是把数字的文化意义深深的进入了人们的心中。

天有天干,地有地支,人生天地间,“八字”由此而定。应为先天之命理。先天之命即为人之初,人名相加过程为大,行程为人生。

五格数理,即易经数理。孔子云,其数理为天下之经。2500年后儒圣孔子率其弟子作爻词释卦义著十冀。史称易字同根,为此之源。《易经》是有着浓郁科学味道的哲学,训练的是数学家的头脑。《易经》教给我们整体、万物化为同一的思想,看问题要敏捷、要细致,要做个有头脑的人;其次观察问题要有逻辑性,要全面地看问题;分析问题要有条理、有层次、有耐心;解决问题要果敢,因为一切都在变,解决问题的条件转瞬即逝,必须当断立断。处理问题的时候要给自己留退路,因为变量太多、环境随时都在变,境随时迁,有一个阶段疏忽了,将来必定因此又起争端。《易经》博大精深,确实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至于八卦的推演,无外乎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法、一套套假设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了原理,那么自己就能推演万物了。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大意】

什么叫做“三才”呢?“三才”指的就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做“三光”呢?“三光”指的就是日、月、星辰等等。【解读】“三才者,天地人”在人类诞生以后,人类的思想可以包容外物,感万物之灵性。为什么是“三才”呢?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才”?“才”在古书上是象形文字。在甲骨文字形中,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像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在《说文》里面讲到:“才,草木之初也。”就是说“才”这个字是万物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我们知道,“天”是古人所认为一切事物所依赖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四季的运动不息。“地”指的是外物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产物。而作为天与地之间的人何以就能成为与天、地一起成为三才的一种元素呢?

其实我们所说的“人”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是具有圣人先贤教诲品行,并能躬身体行的一种人。在《释系辞上》说:“故人鬼之象,与卦一也。”“人与万物皆一也。”在“人、鬼、神、万物”这一类属之中,圣人居于特殊的位置,圣人于天地合其德,而万物依附于圣人。圣人在天与地之间正好可以成为一种中介性的作用。天有其天道,地有其地道,圣人当然也有自己的道。在儒家思想里,那么圣人就是能够以孝悌为基本德行来感化万物。

首先能推及众人,让众人到达一种很高尚的境界。普度众生,这也是一种能与天地相并谈的一种光辉。孔子说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高尚的人,有才华的人就是能够与天地相比较。而老子虽然与儒家的思想方法上不一样,但是在关于人与天地的论述上在很多哲理上都是一样的,《老子》讲过:“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承认人是“域中四大”之一,也就是承认人的作用。这也就是阐释了人的品行和人格光辉的伟大,正如《周易》里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君子的品行与天地相当。

谈到三才的产生以及含义,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三才的顺序呢?它们是平等的,还是有高低之分的呢?程颐的门人郭雍认为,三才产生的顺序是先有天地,而后有万物,人居于万物之中。《释序卦》曰:“三才之序,先天地而后万物,万物盈天地之间,人居万物之中。圣人之道,周万物而济天下,则万物复附于圣人,与天地相似,是以万物盈天地,圣人之道,亦盈天地。物尽则圣人之道尽,孟子所谓塞乎天地之间者也。”人道与天地之道都是由于其伟大的光辉和超乎寻常的智慧而并列在一起。郭雍在《郭氏传家易说·总论》说道:“天道不以天高而大于地,地道不以地广而大于人,人道不以人微而小于天地,故三画皆无差殊。要其至也,混而为一,复于太极。”三才没有大小高下之分,天、地、人三者混融而归于“太极”本体,“浑圆”一体。另外,从历史发生的过程看,也表明了三才的地位是平等的,包羲画卦明天道;文王明地道、人道,周公、孔子皆发明人道,但是天地人三才又互相包涵。它们共同构成了“万物”的基本规律。“三光者,日月星”中的“光” 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光,明也。”也就是光明之意,那么自然现象中的这三个光明的物体在圣人的眼中是亮的,是能给人以启示的,从一方面讲是我们要看到自己的天文知识的缺乏。要学习知道这些最基本的天文知识,但是另一方面,圣人的话,常常包含有要我们通过这些自然物体的光亮,使得我们也要好好的提高自己的修养,让我们提升自己的品行,达到与天地同在和与日月同辉的地步。

所以“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是我们在学会把自己的行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同时,要对我们的人类社会都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只有把自己做好了,自己的素质提升了,其他人也会上升的,这是我们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知识”的统一。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大意】

什么是三纲者呢?三纲指的是人们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三种基本关系:君主与臣子应该遵守合乎义理的准则;父子之间应该遵守相亲相爱的准则;夫妇之间应该遵守和睦相处的准则。【解读】“三纲者”所谓“纲”就是提纲挈领的意思,即这里所说的三种关系是我们常说的五种人伦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把握好了这几种基本的关系,那么,我们为人处事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了。

所谓“君臣义”中的“君”指的是君主,“臣”指的是臣子,在一个国家里,这个国家要想和睦,要想和平安定,就必须君臣和睦,上下有义。要想这样,就必须君仁臣忠,这样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君如何能仁呢?我们看“仁”是两个人的意思,也就是说两个人要一起去办事情,就要同样为对方想事情,不要总是自己很乐意的做事情,而“不管他人瓦上霜”,要学会仁者爱人,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西周时的周公曾经在西周初年提出了“德”的观念。在他看来,殷周更迭,正是“德”使其然:殷无德,所以被上帝神抛弃了;周兴德,所以得到上帝神的垂青。作为一个注重实际的一家,作为一场巨大变革的参与者,他开始从人心深处探讨王朝革命的原因。他觉得作为君主就要实行仁政,实行符合天地之间法则的方法。结果周公时期的周朝社会非常安定,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臣忠要求的是对待皇帝要绝对的忠诚,不要有三心二意的叛乱行为,像三国时的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孔明,在诸葛孔明辅助刘禅期间,他正是很好的履行了自己对君主的忠诚之心,使得蜀国能取得三分天下的一方。还有文天祥背着小皇帝在被元军抓到时,对方以达官的位置想诱惑其归顺元朝,但是文天祥赤胆忠心,不去降服,终于带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的警句从容就义。所以君臣之间要坚守一种和谐的信念,保持一种有情有义的道理,这样一个国家才会繁荣昌盛。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一种义理。“父子亲”中的父母与子女要相亲相爱的生活,生活要和谐,“亲”是一个关键的词汇。有古诗为证:“良知好向孩提看,天下无如父子亲。”当然了,古代指的仅仅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但是现在我们知道还可以是母女关系、母子关系,父女关系等等,家和万事兴。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处理得当,那么他们可以一起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这就要求父母与子女要讲究礼节,在礼节上不违反常规,在待人接物上不失态忘事。

在二十四孝里面有个芦衣顺母的故事: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闵损用他的话感动了父亲,更感动了母亲,其实,父亲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父亲对其他两个儿子不那么亲爱的话,他能同意后母继续留下来吗?这说明“父子亲”要求在家庭关系出现问题时,要想想子女的感受,多为子女想想,同时做子女的也要为父母想想。其实在面对着父与子的关系时,有的时候需要加强沟通,相互多加体贴,那么这个家庭会充满温暖。而这个社会也会更加的稳定和谐。“父子亲”不仅对家庭的和睦有着很好的纽带作用,而且对后代的成才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多名人都是在父亲的影响下也走上成功之路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父子兵,父子都是大诗人,这其实是跟家庭教育有关系,很重要的一面,在古代由于父亲主要是管教读书的事情,因此,父子好几代都是大名人的家庭也是有的,例如苏洵与苏轼、苏辙父子都成为一代名家。我们无可否认在成才上,有的人会有天赋,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小时候没有良好的教育,等到长大的时候再想要成才是非常困难的。“夫妇顺”中的“顺”就是要求在家庭中,夫妻的角色是重要的,因为他们直接影响到家庭的未来与和顺。《易知录》记载:上古的人类与禽兽差别不大,只知性爱而不知礼节,所以《通鉴》中便有了伏羲氏制定了嫁娶时以双数的兽皮为礼品的礼节,他还给人们规定了姓氏,建立了通婚、嫁娶生养的制度,以便人们懂得和重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从此人们才脱离蒙昧。

最早提出夫妇之道的是谁呢?《易·序卦》是这样说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又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我们看出“夫妇”的诞生是一个中间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上面连着万物之精气,接受万物教化的恩德;下面连着子女,而后传授子女的知识与经验。夫妇之道同时还承传着大家到小家,后又小家到大家的一种过渡性的阶段。

在后来的思想中,夫妇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夫妇也能回转乾坤、感化万物的思想,在《老子》中提出的天地生成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中庸》以同样的思路,衍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我国是讲究天地人为一体的,这也是中华古文明最为伟大之处,所以在夫妇之道方面,他们赋予的是天理、天道的责任与义务。要求有“以和为贵”的思想。

在家庭里,夫妇一定要和睦,其实我们现在经常说古代的妇女要有三从四德,其实在古代里,我们经常忽视在古代对丈夫男子也有很多的规则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我们无意于去追究到底是男人受的规则多,还是女人受的规则多,现在我们都是平等的。

在《后汉书·庞公传》中关于庞公的故事:庞公是南郡襄阳人。住在岘山向阳的一面,从不去城中,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次延请不能使庞公屈就侯爵之位,说他:你保全了你一个人,为什么不保全天下呢?庞公笑着说:鸿鹄在高林之上筑巢,晚上有栖息的地方,鼋鼍(大鳖)在深渊下面晚上也可以休息,我住的房子小舍也不过只是人的巢穴,(我们)都各得了栖宿的地方而已,天下并不是我所能保全的。因而我在田上耕作,妻子也在前面工作,我们这样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刘表问:先生住在田亩之中,不肯出来做官,有什么能够遗留给子孙呢?庞公答道:世人都把危险(的钱财)留给子孙,我现在却留下平安给他们。只是遗留的东西不同,并非完全没有留下啊!刘表叹息而去,之后庞公与妻儿一起登鹿门山采药不返。

对庞公来说,他们留给后代的就是作为夫妇要相敬如宾、和和睦睦的生活,维持好夫妻之间的关系。为子女后代做出自己的榜样,这样你的家庭、你的家族,大到一个国家才会有和平、有安康;人民才会有幸福的生活伴随左右。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大意】

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循环往复,没有终结,以致无穷的延续下去。【解读】

这是对时间的解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宇宙”中的“宙”。古代所普遍接受的宇宙概念,出自先秦尸佼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但在《庄子》里最早出现的,《庄子》对宇宙上有定义:“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其中“有实”是承认宇宙间有质量的实体的存在,“无处”是指物质实体在空间上没有一定不变的静止形态。“有长”与“有实”是相对应的表示着无穷无尽的时间,“无本剽”表示的是没有本末,没有结束。这样的长度没有办法计算。

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对时间的掌握,中国文化里面很早就有天文学了,虽然现在西方的天文科技的力量比较先进,但是我国古代时的技术也很高超。我国古代天文学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易经》里有这样的话:“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寒暑想推,而成岁焉。”气候与国家的农业的兴盛有很大关系。气候注重的就是地球上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时间,而春夏秋冬就是提醒人们对农作物耕种与自然界的关系。“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欧阳修在《醉翁亭记》说道:“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古人在这四时的基础上研究出了适合于四时的养身法,庄子在《庄子·天运》中说:“自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他主张顺天应时,在掌握四时规律的情况下,调理养生。在这种符合自然环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的思想下,人们认为,人的一切身体活动一定要顺应四时的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从而有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古人顺应环境,看到天时以致无穷,便有种“渺沧海之一粟”之感,上面我们提到天地人可以与日月同光辉,但是天地都是万物的源头,这两样不灭不毁,唯有人,不管是圣人还是普通人,都会消逝。于是庄子在《逍遥游》里感慨:“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于是在后来的年代里许多人都想长生不老,这既是想贯彻庄子老人家的年龄超长的论断,又想成为“天人合一”的最终实践者。

东晋的葛洪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六岁开始读《孝经》《论语》《诗》《易》等儒家经典,尤喜“神仙导养之法”。自称:少好方术,负步请问,不惮险远。每以异闻,则以为喜。虽见毁笑,不以为戚。后从郑隐学炼丹秘术,颇受器重。谓“弟子五十余人,唯余见受金丹之经及《三皇内文》《枕中五行记》,其余人乃有不得一观此书之首题者”。最终也没有练出什么长生不老之药,但是却在另一方面让我国的化学技术前进了一大步。

其实,圣人的光辉与日月同在,是指他的人格的魅力与做人的态度。四时循环往复的情况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就是在对时间的观念中,人们不应该紧紧抓住一个片面之点来推到臆想的结果,而应该以自己的真诚之心认真地体会时间对于我们应该有的含义,这样我们的心才会有着圣人一般的态度。

曰南北 曰东西 此四方 应乎中

【大意】

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是人们给定出的位置,那么这样定位置,必须要有一个中的概念在里面。【解读】

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是人们根据自己在中央的位置,而设定的四个不同的方位。在这个茫茫的宇宙中,怎么才有这四个方位呢?先秦尸佼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只是说出了四个方向的位置,而没有给出参照的标准。不知道他如何这样说,而只知道有这四个方向。而《庄子》里对宇宙上有定义:“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认为四个方位都充满了“有实”,也就是充满了物质,是实体性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虚空的,这是庄子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说的。

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对四方的空间观念转化成了座位的排列,建筑的格局。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正如我们在《鸿门宴》中所看:“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对沛公的蔑视程度从座位上就看出来了,本来尊贵的客人应该是东向座,结果主人项王东向座,这就不难理解沛公为什么要在途中小跑了。其实也是项王的有勇无谋的体现。

在我国的建筑中,其实也处处体现四方思想,在远古时期,这个观念就已经逐渐形成,周公、召公为周成王卜洛邑以降,取“天下之中”营都建宫,几乎成为古代帝王建都思想的定制。他们这样做其实有三点意义:第一点就是在这个习俗从远古时代就有了,因为出于安全的考虑,一般的国家都会把首领的住宅放到四周都是兵营的地方,而自己处于中间,这样会有种很安全的感觉,当入侵来的时候,不至于首领伤亡。第二点就是出于中间的位置,集中起来比较方便,不管是开会还是召集人的时候,都能够达到最大化的缩短集中的时间。第三点就是把首领处于中心,就可以向这一族的人宣布,你们要有向心力,要团结,不要分散、分心。这是古代建筑文化阐释的几个意义。“东西南北” 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还有《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这里面的“东西南北”指的就不会是上面的意义了。这里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了。“东西南北”在这里虽然是漂泊不定之意,但是我们知道“应乎中”引申出来的就是不要向“东西南北”那样很大的棱角,在这里孔子正式在自己的漂泊不定的行走上知晓了要稳定要安定的含义。怎么样安定下来?就是“应乎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有安定的社会,人心团结。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很高的修养,不要走极端。《弟子规》里说过:“勿急疾,勿模糊”“宽转弯,勿触棱”,就是说我们做人为人处事要稳重,不要走向两个极端一样。而“中”恰恰给我们这样一个思维提供了方便。在不要以“东西南北”这样比较片面的方式看问题后,归结为“中”。那么具体什么是中呢?它是指事字。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在《说文》里这样说:“中,和也。”就要保持内心的和谐,不要大喜大悲,不要走向极端,要时刻保持自己稳定的心态,不悲不喜,不卑不亢,正如《中庸》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便为“允执厥中”,便是要把握这独一无二之真心,体悟这天人合一的境界。诚如《中庸》之描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做到了“中”的境界,你的人身修养也就走好了一大步,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好,在这一点上,体现的儒家美学便也是修儒家之心学了。体悟儒家之心,也就通晓了儒家之法。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自己的心是最主要的。把自己的心修好,那么万事皆然,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大意】

水、火、木、金、土这五种元素是中国古代说的“五行”,这五种元素都是万物变化的最基本物质。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它们克制与化成的原理都是数理。【解读】

这里指的是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行、变化)。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他们的本质都是数,因为在金木水火土中每一种元素都对应一个数字。

这五行的对应物是下面的对应关系:

五行:水火木金土

五数:一二三四五

五脏:肾心肝肺脾

五官:耳舌目鼻唇

五情:惊喜怒悲忧

五色:黑赤青白黄

五行的概念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木、火和金、水分列于土地上下,前两者属阳,后两者属阴,火比木更活跃属至阳,水比金位置更下,属至阴,土地处中间属于中性,因水为树木生长所必需,故水又与木相互依存,这样就构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环,称为“五行相生”。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

五行相生相克在古代的生活中特别的常见:例如我们经常听说“奉天承运”,那么,我们都晓得“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也是一致性的,那么作为人类的首领,皇帝通常想要承继人类与天地之间的联系。这就好比西方基督教里的耶和华一样,宣称是作为上帝的使者来帮助大众解脱苦难的。那么这时候,皇帝会很乐意的作为一名连接上天与大地的使者。而我们知道土是出于中间阶层的,是有过渡性质的,于是说“奉天承运”。在这里就是有一个文化的含义在里面的。另外我们看土所对照的颜色是黄色,于是我们知道为什么皇帝都是黄袍了。所谓“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是成为皇帝了。这也说明了,古代时,皇帝的服装一般都是以黄色为底色。这也是有文化意义在其中的。“数”和五行的关系,要说起来,那可以说很久,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会明白了。清代编纂了浩繁制大的《四库全书》,要藏在全国建的七个藏书楼。那么这七阁为藏书久远,乾隆就在字上下工夫,意在“以水克火”。保护四库藏书“以垂久远”。于是,“水”便成了七阁命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难发现,七阁的名字:文渊阁、文津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汇阁、文淙阁、文澜阁,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是三个字,并前后两字全一样,首字为“文”,末字为“阁”,只有中间一字不相同,但都带有“水”旁。其名字寓意十分明白,即首字“文”,代表了中华的文化与文明,代表了大清的文化盛世之意,四库博大精深的文化等。中间带“水”旁之字,以期厌火灾之术,以保护藏书。这就是清代七大藏书楼名称的来意。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是“本乎数”了。

在古代人眼中,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是最基本的东西。所以万物的存在莫不离五行。古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把这五种元素的关系弄出来了,这是根据他们那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来认知宇宙。那时代的古人由于自己的种种条件的限制,对这些认识有着很薄弱的倾向。而我们现在的人应该抛开古人的不合理的成分,到达与现在的认识水平相同的一种程度。当然古人的这种探究世界的努力和这种积极的态度还是让我们感到很敬佩的。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大意】

仁、义、礼、智、信这是做人处事要遵循的五种基本常识、方法。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不应怠慢。【解读】

我们在前面的一句话中知道: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在自然界的含义来表示的话就是代表万事万物所生产的条件,那么对应于人类社会就是五种基本智慧、为人处事的五种方式,在这五种处事方法中一定不要互相混乱。

那么这五常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五常,这个词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在后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如汉代王充《论衡·问孔》说道:“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但是五常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的内容,来源于孔子。孔子提出了关于君臣之间以及其他人伦关系的处事原则,在《论语·颜渊》这样说的:“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这时孔子并没有具体化,而是想让齐景公到达微言大义的理解。后来孟子又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德规范,汉朝的董仲舒为了制定一套符合国家治理的思想就把这些伦理纲常归为三纲五常之说。

五常中我现在只举一个“仁”的例子来说明。“仁”说的就是要“仁者爱人”,孔子在《论语·里仁》里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说的就是君子在吃饭这样的一个短短时间里,也不能违背“仁”。生活动荡的时候是这样的,人生在困难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更应该如此。那么行“仁”的人要懂得自律还是他律呢?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一个人的品行的高低最主要的就是作为一个道德的主体,自己能否积极主动地去“求仁”。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接着孔子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是在哪里呢?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说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仁”关键在于自己内心的道德律令的自然所发。

古往今来有多少的仁人志士,它们都是为了对国家、民族的尊严,而实践着“仁爱”的使命。特别是在“仁”的实践价值上,古代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用自己的行为和力量成全着“仁”的价值方向。宋代杨万里有诗为证:“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

儒家的这一套“仁”的思想,在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孔子的“仁爱”思想经过后人孟子等等发展已经成为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强有力的价值观之一。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大意】

稻子、小米、豆子、麦、黄米、高粱(不黏的黍)合称作“六谷”,这六种谷物是人们所吃的主要粮食。【解读】

六谷最早见于《周礼·天官·膳夫》记:“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品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为什么后代我们只称为“五谷”呢?那一谷物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慢慢的考究。古代说谷物的种类大都是不确定的,我们知道还有九谷、百谷等等,这些都是不确定的数字,为什么五谷在后来这么盛行,因为受到前面我们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古代的谷物有好几百种,所以五谷的说法就有了分歧,流行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稻、粱、菽、麦、黍(或稷)。在这两种说法之中合起来就是六种谷物。“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最后由五谷确定下来代表粮食。所以,我们看六谷只是人类在对粮食认识的一个发展阶段。

过去,有许多的学者多认为稻子是外来品,是从其他国家引进的,但是最近的考古研究证实了我国不仅在古代就有稻子,而且历史还很长。

相传神农氏教会农民种稻的技术,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而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时代约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风打稻,用手舂米。

至于“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点,上下三点,代表着米粒。后来将中间的点连起来,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而东汉许慎在一本关于汉字的解说书《说文解字》中说到“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后来在汉字中也有将“粟米”称为“小米”,“稻米”为“大米”。

透过文字可以看出中国种稻的历史相当悠久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不少学者依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种,有很多考古地点曾陆续发现了一些早期的稻谷。如1995年在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据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此外在长江下游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约7000年前的稻种残留物;广东英德出土的约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质体。中国的古稻有些甚至被科学家拿来重新种植,并加入杂交稻的品种当中。“梁”是通假字,通“粱”。“粱”是形声字。从米,梁省声。本义:植物名。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子实也称粱,为细粮。在《说文》里说:“粱,米名也。”怎么说呢?梁即粟也,穈也。芑也。今小米之大而不黏者,其细而粘者谓之秫,古舂粟之率,自粝至于侍御皆言粱也。也就是说“粱”是小米。而小米是粟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俗称小米。

粟在中国北方俗称谷子,南方则称稻为谷子。经过多年人工除草的选择,谷子地里的杂草样子非常像谷子,尤其幼苗时期,叫做“莠”,成语“良莠不齐”则是由此产生。《说文》里说:“尗,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在《汉书·五行志》里说:“菽草之难杀者也。”说明这是豆类的一种,也是一种粗粮。曹植在《七步诗》中作:“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麦,形声。甲骨文字形。从攵,来声。“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麦。在《说文》里:“麦,芒谷。”古代时麦子就是人们的主粮之一。古语说:“立夏三朝炒麦香。”说的就是麦子的收成季节。

黍是形声。从禾,雨省声。本义:植物名。《说文》说:“黍,禾属而黏者也。按,今北方谓之黄米。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由此而引发了许多引申义。例如:麦秀黍离这个词,出自于《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磨,中心摇摇。”这是用黍表现了亡国之思。因为黍在古代人们不是比较爱种的一种植物,小麦是人么所喜欢种的,当一个国家、一个家庭因为衰败时,而不能种下小麦。只有任那些黍向上生长,这就好似物是人非的感觉。在《尚书大传》卷二也有:“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蕲蕲兮……曰:此父母之国。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意思是西周灭亡后,周大夫长途跋涉来到西周都城,看到过去的宗庙宫室都成了长满禾黍的田地,触景伤怀作《黍离》诗。后来微子朝见周王时,路过殷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作《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我好仇。”

在杜甫的《羌村三首》里也提到了: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描写的都是一种很落魄的境况,感人肺腑,让人心寒。

稷形声。从禾,畟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稷谷。在《说文》里:“稷,齌也。五谷之长。”稷为五谷之长,也就成为谷物里最为重要的一种。《老子》也曾说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鉴于此,加上人们对永恒事物的追求,后来稷就被人们常常奉为“谷神”。所谓国家的“社稷”就是祈求国家稳定长久之义。

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是后稷,他也被认为是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原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故又名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这地方在当时的晋国,春秋称“稷”。汉为河东郡闻喜县地,北魏太和十一年置高凉县,相传后稷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遂于隋开皇十八年改高凉县为稷山县。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这些谷物所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谷物的理解,更主要的是要求我们要珍惜粮食,爱惜我们的劳动成果。唐代的李绅写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好阐释了这一结果。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大意】

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都是人类饲养的。【解读】

马、牛、羊、鸡、狗、猪这几种动物,它们在原处之时是野生的,也就是与自然为一体的,但是经过人类的饲养,便成为我们所用的动物,听我们的使唤。

其实这六种动物人类不仅仅是单纯的饲养它们,不仅仅就是为了让它们为我们干活,我们也赋予了许多情感在其中。“畜”这个字在《礼记·曲礼》里是:“畜鸟者则勿佛也。”是饲养之意,但是这个字还有培养之意,在《易·大畜》里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就是讲君子要培养自己的德行。何为君子?不仅能大化育人,而且能够化育动物。

家畜动物跟我们人类在某种时候是很有感情的,例如当我们杀掉一只羊时,其他周围的羊会不约而同跪下来向它志哀;还有人类在杀牛的时候,它会在临死的时候掉下眼泪。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和体会到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连叔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确;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爱心,有一颗感恩的心,“仁者”要爱万物。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大意】

喜就是喜悦,怒就是生气,哀就是忧伤,惧就是害怕,爱就是爱恋,恶就是厌恶,欲就是欲望,这七种情感是人们本来所具备的。【解读】

何为情?《说文》说:“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在《荀子·正名》里:“情者,性之质也。”就是说,“情”是人类无法摆脱的一个现实问题,不管是哪种情绪,太过度了不好,过犹不及。

我们应该从孔老夫子那里学到一点,就是遇到事情应该不要着急,有的人遇见了事情就会很急躁,越是急,就越是会出现问题,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大事不成。”应该保持一颗很平静的心,心神不为物所移。正所谓《弟子规》中的“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我们经常会说“天人合一”那么,在我们的内心中是否会达到那种程度呢?怎么样达到呢?《中庸》这样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的情感表现是天生的,是自然性质,但是我们要追求天道与人道、人性的完美合一,到达至诚、至善、至仁的地步。就是需要《中庸》说的“和”,就是要“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

我们做人也是的,在遇到事故时,不要紧张,不要心存波浪,要把自己的心稳定下来,静若处子,安泰心境。那么任何事情在你手里都只是过眼云烟一样,很快就会化成灰烬的。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大意】

匏、土、革、木、石、金、丝、竹是我国古代对乐器的八种分法,也是乐器的统称。【解读】

这八种乐器分类法在我国很早就有了,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8种。“金”指用金属制作的乐器,如编钟。“石”指用石头或玉石制作的乐器,如磬。“土”指用陶土制作的乐器,如埙、缶,远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就产生了类似水碗的演奏形式——“击缶”。缶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易·离》中记载:“不鼓缶而歌”,《诗经·陈风》中亦有“坎其击缶”。据传古代“击缶”,是用12个小碗敲击成曲的,后来“击缶”演变为击“瓯”,瓯是盆盂一类的瓦器,很像个小碗。战国时期有名的渑池会,蔺相如就是逼秦王击瓯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击瓯在晋代已很流行。隋朝的音乐奇人万宝常在一次与人吃饭时就曾随手击碗成曲,水碗到了唐代还有所发展。“革”用动物皮革制作的乐器,如鼓。“丝”指用丝弦制成的乐器,如琴、瑟等。“竹”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筚篥、篪(音chi,二声。古代两端封闭的笛子)。“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柷、敔。“音”在古代是有着很深的社会意义的,与上面讲的五行相生相克一样,八音也讲究相生相克的原理。正是这种相生相克的原理,优美的音乐才会出来。这八种乐器的互相作用,勾勒出我们这个社会的人情世故。

古人也更加善于从音乐来看社会的好坏,知晓社会的变化,俗话说:“乱世之音哀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在《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的作用以及分别。《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格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但是有的却属于哀伤的音乐风格,例如:《曹风》在国风中属于十二“变风”之列。属于思治之作,陈古而讽今。

而雅,则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从音乐的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我们现在知道了,古代的音乐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大事记,现在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举行丧葬时的音乐与结婚时的音乐不一样,用的乐器也不一样。

音乐能感应我们的心情,影响我们的心灵,还可以通过音乐而交友,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古代的俞伯牙与钟子期通过“高山流水”之乐而知晓对方的心情,在音乐中无形的交流。

八种乐器都是用天然的材料造的,那么也就预示着所产生的是与自然合拍的音乐。现在的我们应该多听听优美的音乐,给自己的心情一次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论语·述而篇》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是这样美妙的音乐。正如贺敬之虚怀若谷,若竹,才博采人间天籁,发出传世的绝唱一样:“木虚为琴瑟,竹虚为笙竽。”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乃九族 人之伦

【大意】

高指的就是祖父的祖父,曾就是祖父的父亲,也就是父亲的祖父,祖就是父亲的父亲,父就是父亲,身就是自己,子就是自己的儿女,孙就是自己的孙子、孙女,玄就是自己的玄孙子女,曾就是自己的曾孙子女。这就是九族,是人类伦理的最基本的关系。【解读】

最早关于九族的论述是《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意思是发扬德性,使自己的家族非常亲睦。《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这与本文的意思和句法颇为接近。所以,在后来的朝代中,基本上都是以这样的顺序来解释九族的。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母与贾宝玉的关系是祖孙关系,王夫人与贾宝玉是母子关系,贾母与贾兰是曾祖母与曾孙的关系。

古代我们常说宗族与“抄家”有关系,统治者这样做就是知道九族的关系,要斩草除根,不留一点后患,如果留下后代的话,那么就会“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历史上的伍子胥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伍子胥是楚国人,姓伍,名员,字子胥。楚平王听信谗言,计杀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伍子胥只好携楚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

伍子胥二人辗转到了离昭关六十里路的一座小山下,从这里出了昭关,便是大河,径直通吴国的水路了。伍子胥顺利通过昭关,来到吴国,帮助吴公子姬光夺取王位。后来又同孙武一道,率兵攻取楚国,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尸,以报仇恨。

在《吴越春秋》里有清楚的记载,“吴王入郢,止留。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左右践腹,右手抉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

了解我国古代的宗族家亲的关系,是我们在家庭处理好事情的基础,常常说做人要“孝”要有“礼”,这针对的就是我们家庭伦理关系,知道了这些关系规则,我们就可以很自然的懂得如何运用“三纲五常”了。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大意】

父亲与子女之间要有恩情,夫妇之间要学会顺从,长兄则要学会对弟弟友爱,而弟弟对哥哥则要恭敬。年长的和年幼的交流时要有个尊卑顺序。朋友与朋友之间要讲究信用。君臣之间,做君主的要学会尊重他们的下属,那么做臣子的就要对君子忠心耿耿。这就是“十义”,这是人们应共同遵循的标准。【解读】

我们在前面讲过了“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那么现在这几句就是针对里面的父子、夫妇、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君臣之间究竟具体怎么做提供了行为法则。

父子要有恩情,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恩惠,常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要经历几千个昼夜,父母的恩情,我们做子女的怎么还也还不完。我们能做的就是孝敬他们,以表现自己的感恩之情。百善孝为先,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就是说子女如何回报父母恩情的,例如百里负米的故事。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这样的做法连孔子都禁不住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是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天下的事情莫过于有“孝”这么令人感动的事情了。“夫妇从”《左传·桓公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夫妇之间要学会和顺,只有夫妇和顺,这个家庭才会有爱的温暖,有温情。夫妇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要想孩子在一个好的环境下成长,夫妇一定要和和顺顺的生活。“兄则友,第则恭”,家庭环境中,还有一个关系就是兄弟的关系,这个也很重要。了解古代朝代的情况就能看到,有多少的兄弟因为皇权利益、家族利益而闹分裂的,最后反目成仇的。而我们应该按照圣人先贤的教诲,秉承着兄弟和睦,互相尊敬的传统品质,在《弟子规》中也这样说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相信在这样的德行实施下,我们对兄弟的关系会更加的了解,为人做事会更加的符合身份。“长幼序”说的是长辈与晚辈在交流时要显示出自己所处的身份,长辈要尊重晚辈的,晚辈的要敬重长辈。无论是在行走还是在座谈,做晚辈的一定要对长辈毕恭毕敬,长者走在前面,幼者再起来,长者不走的话,幼者也要停止。另外,特别是在知识上所显示的光芒不要在长辈面前炫耀,否则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的态度。我们都知道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是用什么“子”来称呼的,特别是孔老夫子,他在论语里面都是用“子”来对自己的谦称。孔子的学生显示的也特别有礼节,不敢直呼其名,而只是以“仲尼先生”来称之,足以说明长幼之间的伦理关系。“友与朋”说的是朋友之间交往要言而有信,相互信任。《说文解字》注,同师曰朋,同志曰友。但是我们知道前者少,后者多,因此我们的人生便充满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处事的情况。孔子曾经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那么,同远方的人交朋友最主要的交友原则是什么呢?就是信。《弟子规》说过:“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讲的就是我们交友的原则与方式。这样,我们才会有莫逆之交,金兰之交。我们也才会在历史上看到著名的“桃园三结义”,如此种种,都是在“信”的律令下实践的。“君则敬,臣则忠”讲的是在君臣之间要学会上级尊重下级,下级尊敬上级,就会对上级忠心耿耿。这是国家政治方面,其实这是一种治国的策略,当然也是一种为人的方法。《礼记·大学》中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经常说要修身,那么在《礼记》说了首先要学会心正,怎么样心正呢?需要意诚,那么在这里君臣的忠诚关系就是“意诚”。想要达到君臣之间的和谐,就必须让自己的心先修好。对万物有了解,知道万事万物的演化规律,懂得源头,就能做好自己,意诚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讲 经典文学的学习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大意】

凡是教导初学儿童者,一定要讲究传授的方法;详细解释字词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文章意义和怎样分段。【解读】

古代人特别讲究教育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学的事半功倍,我们看古代的教材,有《格言联璧》是以短小精悍的语言搭配而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味道。还有《声律启蒙》是以近乎常识性的语言构成,儿童学起来很轻松,不需要花上多少天的时间去死记硬背。这些对古人都是很简单的,很有韵味性。

学习时要用心去学,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子曾向老子询问学习方法,在《通玄真经》卷第五道德是这样记载的:“老子曰:‘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达。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看来古人倒是对学习方法探讨得很积极。这也说明了他们对学习方式的重视程度。不然也不会编出那么多的儿童教材了,学习起来是那么有趣、有味。

古人对学习方法的考究,下面这两句就体现出来了“详训诂,明句读”,古人学习抓住了重点地方,他们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哪里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哪里是关键都点出了。古人学习的目的其实还是想考取功名,而考功名的方式就是写文章,因此怎样把文章做好就是很关键的,训诂就是掌握字词的含义,句读就是要学会如何分段、分句。这两条是做文章的重要两个方面。做好了文章,那么就有可能考取功名了,这其实正是儒家的“达官济世”之途。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大意】

作为一个求学之人,一定要把初学阶段的基础打牢,这样在小学结束后,才有资格去学习四书。【解读】

这里讲的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把基础抓好,我们现在知道,但是古人更加知道。基础犹如大厦的基石,基石没有打牢,那么上面的建造无异于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何来未来的发展。

那么古人说的“小学”与我们现在的小学并不一样,“小学”最早记载于《大戴礼记·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女已)色则入于小学,小学者所学之宫也。……古者八岁而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什么是“小艺”呢?什么是“小节”呢?

关于小艺,《周礼·保氏》上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之道,乃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又“乃教之六仪:一曰祀祭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于是我们发现在周代教育中,小学本指学习六艺(小艺)和六仪(小节),只是在后来,小学含义逐渐缩小,仅指六艺之一的“书”了,及专指关于语言文字的学习。

学习过小学,再学《四书》是古人的教育方法,即使没有四书的诞生,古人仍然是会学习小学的,正如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学略说》中说的那样:“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伪斯甚。”

四书是朱熹把古书重新校对了一遍,把《大学》和《中庸》从《礼记》抽取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列一起成为《四书》。把小学学好,再把四书读好,身体力行的去实践。这是符合人的教育发展水平的,从低往高,一步一步的,就能登上文学的高坛。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大意】《论语》这部书一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的弟子所记载有关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书。【解读】

这几句话是承着上面的四书来的。《论语》这部书产生在什么时候呢?历史上对此看法不一,《论语》的作者具体是谁,已不可考。东汉郑玄认为是孔子弟子仲弓、子游、子夏等人所撰;唐柳宗元据《论语》中记曾子将死,离孔子去世已数十年,该书应为乐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辑;宋程颐、朱熹则认为是曾子、有子的门人所记。但不论作者是谁,根据史料分析,《论语》成书年代当在春秋战国之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但是这本书曾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中也没有能幸免,几乎失传了。随后汉代的经学之人对其进行搜集,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版本,即《古论》《齐论》和《鲁论》。《古论》是在汉景帝时期,鲁恭王在孔子的家中墙壁深处发现的秦朝以前的古本《论语》,这本书使用先秦的语言所写的,是古文本,因此就称之为《古论》,有二十一篇。《齐论》是齐国学者所传,有二十二篇。《鲁论》由鲁国学者所作,有二十篇。这两个本子是用汉代通用的隶书所写的,史称今文《论语》。西汉末年,张禹为帝师时,以《鲁论》为基础,参考《齐论》,合而为一,称《张侯论》,为后氏所贵。东汉灵帝时,刻熹平石经以为蓝本。今天通用的《论语》仍是《张侯论》。《古论》和《齐论》从此亡佚。

不管《论语》的产生情况怎么样,但是《论语》的确是古代很重要的一本书籍,《论语》里讲到做人和处事的道理,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就是讲的品格问题。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讲的人身修养问题。“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说的就是关于教育的方法。如此等等。

古代盛行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这里有个故事: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把柱斧从不离手。这是一个很珍贵的斧头,是由象牙和水晶做的,打起人来很疼。公元967年,当时是宋太祖的乾德五年。当时,有人谈到这个年号时,宋太祖相当的得意。赵普跟着在宋太祖面前奉承几句,说这几年做的好事,都是归功于这个年号。谁知,旁边的一位名叫卢多逊的翰林大学士,腹内极有学问,也对赵普的这种手段很不屑。

在等到赵普跟皇帝说完话之后,卢多逊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话:“可惜啊!乾德是伪蜀曾经用过的年号。”皇帝大吃一惊,马上派人去查,结果真是前蜀的一个年号,而且是亡国时的年号。赵匡胤恼羞成怒,想着赵普你身为宰相,却不读书,让自己在天下的百姓面前出了这么一个大丑闻,真是可恶万分。宋太祖实在是压不住内心的火气,于是招手让赵普过去。赵普以为自己要挨斧头了,只见宋太祖拿起御笔在赵普的脸上一阵乱写乱画,弄得他满脸笔墨,皇帝一边写,一边骂道:“你不学无术,怎么能比得过卢多逊?”

赵普感到自己受了奇耻大辱,从此以后,开始发愤读书。他有一个大书匣,不许别人动它。人们只是看他每天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读,但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等到他死后,人们才从他的书盒里发现原来只有《论语》的前半部分。以后,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为天下人知晓了。

所以,我们看到,仅仅半部《论语》就能有如此奇效,也应该重视《论语》的作用,深用其理,化为自己的修养,让自己变得有学问,有精气,宽厚待人,仁爱待物,这样其理可以与圣人之法相匹配,那么,其也可敬!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大意】《孟子》这本书是由孟轲所作的,一共有七篇,这里面讲的是关于品行道德和仁义的。【解读】

在《史记·孟荀列传》中:“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这本书包括:(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一共七章。

但是这七篇是很重要的,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所作的《孟子》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智慧才学。孟子把道德准则归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样,他也谈到了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在四种道德准则中,最重要的是仁、义。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这是最基本的,把这两个准则修行好,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达到“其义断金”。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对人们要施以爱心、仁心,要像父母一样关心他的子民,这是施行政义的基础,在《孟子·尽心·下》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作为子民的也要和睦相处,还要心存仁爱之心,正如《孟子·离娄章句上》中所说:“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人民与统治者都相互的有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和平安定。如此才会进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孟子发展儒家思想最成功的一面就是关于“义”的方面,我们知道孟子的舍生取义的论断,在《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在生命与道义之间选择道义,这也成了后世之人所崇尚的法则。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舍生取义”的实践者。

在《世说新语》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荀巨伯远道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攻打城池。朋友对他说:“我今天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荀巨伯说:“我远道来是看你的,你让我离开,败义求生,怎么是我的行为呢?”胡人来了问他:“整个城市都空了,你是什么人,敢独自留下?”他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宁可用我的生命来代替我朋友的。”胡人说:“我们无义之人进入了有义之国。”于是退兵了,全城都得以保全。

孟子在言传身教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修养的一种提升,他自己用毕生的心血,在推广儒家思想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正因为他在仁义方面所做的贡献,后人把他与孔子相提并论,史称为“亚圣”。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大意】《中庸》的作者是子思,“中”就是不偏的意思,“庸”就是不变的意思。【解读】

中庸是由子思所做,子思是孔子的后代。《中庸》本来是《礼记》中的一篇,经过南宋朱熹的编辑以后,把它从《礼记》里抽取出来,单独成为一本书籍,并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中庸”这两个字在孔夫子那里就提出过,只不过孔子认为中庸乃是君子所为,是比较难做的。《中庸》说: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什么是“中”呢?在《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没有发作失控叫做中(能够知道自己的立场),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是很合理的,没有超过一个度,这叫做和;君子能做到中,就是天下的根本;君子能够做到和,就是符合天下的大道,常理。一个人如果做到了中和的地步,那么天地之间都会存有他的位置的,这样做的话,正好符合上面所说的“三才者,天地人”。

什么是“庸”呢?宋代理学称之为“庸,平常也”。“庸不易”就是说平常的事情不容易做到,愈是平常事愈是难做好,更难得的是持久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平常事中能够对它一成不变的坚持下去,就能获得人生之大道理,正印证了我们说的一句话:“平常事处见真情”。

中庸的思想就是要求做到“天人合一”,在大自然的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做事情符合天道,从美学意义上讲,它是一种“和谐”之美。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保持一份和谐之心,对人待事都是要有这种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整个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整体和谐。

到达这种和谐的境界,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人心,我们都讲“世道人心”,如果人心坏了,那么就不可能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所以人心要保持着用仁义、道德来修养。心存善念,万物感恩,天德流行,允执其中,这些形成后的人格就会是很君子的德行,那么,每个人如果都这样,这个世界就不会存在人心危机!万物也坦然,宇宙也大化。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大意】

大学的作者相传于曾子所作,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解读】

曾子,名参。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在16岁时就拜孔子为老师,他勤奋好学,终于取得孔子真传。曾子积极推行儒家的主张,孔子的孙子孔伋也就是子思又师从曾公,孟子又是子思的门徒,因此,曾子上乘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儒家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特别是他在《大学》中所说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千百年来成为无数的文人志士的座右铭。修身而后一步步的才能平天下,这就是说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如果一件小事都不做,怎么能成就大事业呢?只有把小事情做好,才能显示出你的品行,成功离你也就不再遥远。《后汉书》中记载了陈蕃的故事:陈蕃,字仲举,河南汝南县人。15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待在一间居室当中,但是院子却是荒芜肮脏的。他父亲的朋友、同郡的薛勤来等候陈蕃,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洒一洒水、打扫一下来接待宾客呢?”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打扫天下,为什么要打扫一间居室呢?”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无言以对。最后经过苦读,从修养自己的德行开始,做好每一件事,最终官至太傅,录尚书事。

在做官期间,他也是坚持了自身的品德修养,尊礼先贤,恭敬而侍。他的言语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当时的典范。他登车赴任,就有整治社会弊端、匡正天下的志向。做豫章太守,刚到任,便询问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告说:“大家都希望您先进官署。” 陈仲举说:“周武王乘车经过商容里巷之门,俯首凭轼而立,敬贤礼士,来不及坐暖席子,我礼敬贤士,有什么不可?”他的这种感化人、教育人的品质让他成为了当时的一代名家。

曾子的修齐治平的观念,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至今仍有很宝贵的道德意义和实用价值,这样的价值观会给我们每个人在修养上提供丰富的营养,对于国家,会看到人们幸福和谐。正是这样的影响,他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儒家圣人,他也被称为“宗圣”。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大意】

只有把《孝经》读懂了,把《四书》理解透了,像六经这样深奥的书,才可以开始去读。【解读】《孝经》是谁所作,难以断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一定是儒家人所作。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文化的基础,也是我们处理事情、做人最基本的关系准则。《四书》是上面我们所说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本儒家经典书籍。这些书都是比较基础的书,简单、易学易懂,这些学好了,才可以学习那些深奥、比较难懂的书。正如《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六经是什么?六经指的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之作。“六经”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天运》,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但是后来《乐经》在秦朝以后就流失了,逐渐就成为后人所说的五经了。根据下文来看的话,这里的六经指的是《诗》《书》《周礼》《礼记》《易》《春秋》。因为在东汉的时候,人们把《礼》指的是《仪礼》。到了宋代之后《礼》主要指的是《礼记》。而在唐朝时人们把《周礼》也加入到经书当中。到了宋代王应麟为了保持六经的说法,但是那时《周礼》与《礼记》都进入到经书里了,而《乐经》已经流失,就把《诗》《书》《周礼》《礼记》《易》《春秋》成为“六经”。

这几句话对于我们在学习时要按部就班、脚踏实地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生活中总是会有人想要“一飞冲天”,想成就大事业,但是却不好好的从最基本的做起,这样说无异于空穴来风,如空中楼阁一样可望而不可即。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大意】《诗》《书》《周礼》《礼记》《易》《春秋》这就是六经,学习时应当努力钻研、考究。【解读】

这六本书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我们要倍加珍惜地去学习它们,还要仔细地钻研。这些书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数学、天文学等等,是我国丰富的文化宝藏。这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

西汉的戴圣在他的《小戴礼记·经解》中,从六经教人,人受教于六经的利弊两个方面作了较为中肯的总结。《小戴礼记·经解第二十六》中说道: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这是六经教人的方式。

人们在接受六经的学习、教化,也会在人格上变得高雅。在《小戴礼记·经解》有这样说道:“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把六经都学好,不偏不倚,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不要流于片面,要由浅入深、由简入难的学习,这样才不愧于作为一个中国人。受过这些六经熏陶的人都会显得温文尔雅,谦谦君子,这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大意】《连山》《归藏》《周易》,这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把这三本书一起来学习,内容就很完整了。【解读】“连山”指的就是《连山》,神农氏时代发展出《连山易》,它是以“艮”为根,象为“山”,传说三王时代的夏朝就用《连山易》治国。“归藏”指的就是《归藏》,在黄帝时代出现了《归藏易》,它以坤为卦首,商代人崇好图腾,图腾在远古社会多以母系为主宰。而母系往往就是一个民族产生的源泉,归宿。大地也能归藏万物,商朝用的治国宝典就是《归藏易》。“周易”指的就是《周易》,相传于周文王著卦辞,周公旦著爻辞,周朝用《周易》。《连山》《归藏》《周易》这三部书名最早出现在哪里呢?《周礼·春官宗伯》有言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有六十有四。”这也就是说:《连山》《归藏》《周易》是三种不同的占卜方法,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三本书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

但是后来为什么众人都很少知道《连山》《归藏》了呢?而《周易》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西汉的时候,刘向、歆父子编撰了官制类的书籍,规定了目录《七略》,但是没有进入到实质性的收录。东汉时班固以《七略》为底子,进行编书,书名《汉书·艺文志》,但是也没有《连山》《归藏》的影子。奇怪的是,西汉易学家在论述时没有一个引入《连山》《归藏》的字句,而东汉的少数学者如王充等等虽说引过《连山》《归藏》之名,但是却未真正的引入一句原文。到三国的时候,人们对《连山》《归藏》的了解都是因《周礼》而知道的,但是没有大的成果。

有学者指出,《周易》与《连山》《归藏》没有任何关系,有关系的是:《老子》的文本是在《归藏》的基础上写的;《归藏》是在《连山》的基调下完成的。

总的来说,这三本书是经典书籍,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比如关于阴阳调和、消长,还有关于事情的转化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不知的哲理。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大意】《尚书》是一本非常深奥难懂的书,它包括六个部分:典、谟、训、诰、誓、命。【解读】《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是孔子所作,但有些文章是后代人加进去的。《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本书,在战国时期总称为《书》,到了汉代时期,改称为《尚书》,意思是“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

它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为孔子所编。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尚书》也遭到了不幸,残缺不全。到汉初时期,《尚书》仅存29篇,是秦朝博士伏生所作,用汉隶写的,被称为《今文尚书》。到东晋时期,梅颐献出了伪《古文尚书》,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了25篇,于是又从《今文尚书》拿出5篇,而当时今文版本的《秦誓》一篇丢失了,所以伪古文与今文合起来一共58篇,就是现在所流行的本子。“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皇帝所下的命令。《尚书》为我们了解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如《尧典》记载着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反映了原始社会制度权位继承情况。《禹贡》为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了商朝迁都的情况。《尚书》是难懂的,文章艰涩,历史上许多文人面对《尚书》的时候,都是把它的语言翻译成当时的语言,再写入书中,例如《史记·五帝本纪》写为“敬顺昊天”,而在《尚书·尧典》中是“钦若昊天”。

总的来说《尚书》的语言是古奥迂涩的,不易看懂,但是它的字词含义非常的典雅有义。因此,后代的文人,特别是朝廷大臣在给皇上写诏文的时候,喜欢参考《尚书》。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意】

周公作了《周礼》,它记载了关于六种官制的情况,保存了治理国家的体制形式。【解读】

周公就是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第一位周公。他所著的《周礼》是儒家经典,孔夫子的“礼”“孝”等等跟《周礼》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由于在《周礼》做完之后不知为什么就深藏不露,没有面世。在先秦时期就没有《周礼》的记载,到了西汉时期,《周礼》突然间就出现了,为此形成了一大公案,至于谁写的《周礼》至今仍无定论。《周礼》所涉及的内容极为繁复。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藏。

其中的“六官”指的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这六官中,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这种顺序与方式体现了我国古代的风俗礼节。

这“天地春夏秋冬”显示了古人的时空思想,空间与时间的合一,也就是古人的宇宙观。这里可以看出古人想海纳百川、囊括四海之意。“治体”就是国家制度、体制。周公时期,把周朝发展得井井有条,社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周礼》这本书记录的古代时期的官制以及国家体制,对后世影响很大,这种治国的方略不是暴君的治国策略,而是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用德行感化人民。后世北周依《周礼》置六官,用仁义德行教化百姓,渐渐的,北周便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最终成了大宋王朝。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大意】

西汉时期的戴德与其侄戴圣分别著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里面都阐释了许多圣人先贤的言论和有关礼乐的思想。【解读】

戴德与其侄戴圣都是西汉的今文经学家,他们都是西汉经学家后苍的弟子。“大戴”是戴德,字延君。西汉时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他是“大戴学”的开创者。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85篇,今残缺不全。“小戴”是戴圣,字次君,西汉梁(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他钻研于礼学,酷爱儒家经典,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著有《小戴礼记》49篇。“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汉书·儒林传》)。

这两部书都是记载汇集了从战国至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而成的书。其中,《小戴礼记》的影响程度超过了其叔父的著作。这本书是戴圣加入了许多自己对《礼记》的理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里面的言语思想是独立出来的。这本书到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中的《礼》。《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特别是对于礼节的论断可谓精辟。现在的人们要学会从老先师的作品里吸收营养,而不要做一个不尊重老先师的人。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大意】《国风》《大雅》《小雅》《颂》,总的合称为四诗;这四种诗歌内涵丰富,是我们应当加以吟诵的。【解读】“国风”就是《国风》,它们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所采集来的诗歌,多为民间的歌谣。《国风》一共收录15个地区的160篇作品。“大雅”就是《大雅》,“小雅”就是《小雅》,它们都是朝廷的音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也就是所谓正声雅乐。这些诗歌就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它们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79篇,共105篇。“颂”就是《颂》诗,指的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颂》诗又可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共有40篇。《国风》《大雅》《小雅》《颂》这四部分总起来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我国文化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论语》中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诗经》对于人们说话做事都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那些想要考取功名的人们,更显得很重要。另外,《诗经》对我们也有教育作用,孔子说过:“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就是说《诗经》对人的仁义、孝的德化作用。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存在给我们指明了诗歌是如何诞生的,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学思想以及在我国诗歌史上无可比拟的地位。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大意】

随着周朝的没落,《诗经》也开始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孔子作《春秋》,用来显示对时事的褒贬态度,对善恶行为的分辨。【解读】

在中国古代,一年之中只有春秋两个季节,所以“春秋”两个字就代表了一年的时光。而一般的史书都是记载了一年的事情。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春秋》就是鲁国的史书,为历代文代史家奉为经典。《春秋》,别名《麟经》(《麟史》)。它是鲁国的编年史,并且经过了孔子的修订,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事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整,宋人王安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记载的方法很独特,“一字寓褒贬”,被称为“春秋笔法”。它的字数非常简单,只有一万多个字。但是却很好的记录了对发生的每一件事的看法。正因为简练,所以在后世出现了许多对《春秋》的注解,其中有名的就是“三传”——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左丘明的《左传》。它们都是对《春秋》的注释和说明。随后,《春秋》原文并入了《左传》。关于寓褒贬,在《左传》里有一个故事:

孔子对郑庄公的称呼为“郑伯”,而不是郑庄公,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呢?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点,就是古代的阶级地位,官位的高低是这样排的:公、侯、伯、子、男。那么郑庄公作为一国之主,并且受到周王的受封,是合理的,应该是大名鼎鼎的“公”位置了。但是孔子认为郑庄公以后所行的礼节不善,做的事情不符合礼数,违背了规矩,因此孔子把郑庄公打倒了,于是在孔子的笔下郑庄公就是郑伯了,孔子看不起这样的国君,贬低他。这就是“春秋笔法”的杰作。《春秋》是儒家的一部经典文化书籍,多多的学习这本书籍的内容,我们就会得到人生的道理和前车之鉴。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大意】

有三部注释和说明《春秋》的书籍,它们是《公羊传》《左传》《谷梁传》。【解读】《公羊传》是齐国的公羊高受传于子夏,再传其子,子孙后代口耳相传,到汉景帝时,由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与齐人胡母生合写而成的。

据《汉书·艺文志》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道:孔子在作春秋时,与左丘明参观鲁国的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明聘以正礼乐,其中有所褒讳贬损,不可写明,乃口授弟子。而弟子们后来所言互异。左丘明唯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实,故讨论本事而作传,证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这说明《左传》不是口耳相传的,而是以事实为根据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的原貌。难怪后代史家梁启超推崇《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至于《谷梁传》何人何时作的书,历史难考。根据《汉书·艺文志》只知道继承者是鲁国的谷梁子。针对他的名字真伪,历史上有四家正说:颜师古注,谷梁子名喜,桓谭《新论》以为名赤,王充《论衡》以为名置,阮孝绪《七录》以为名俶。四名何者为是,难以考究。

晋朝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三部传注都有合适的观点与事实,但是不能偏执于一家,《春秋》乃是孔子所作,孔子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但是《春秋》确实很简单,寥寥万余字,所以要想读懂春秋,不应该局限于这三部中的任何一家,应该扩展开来,不但把这三本都一起考察,而且还要推及其他的诗书礼易中去,这样才能把握意义的要领,体会圣人的真谛。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大意】

我们把经书读完弄明白之后,才可以去读诸子百家的书籍;他们的书,卷帙浩繁,要学会有所选择,找出最重要的来读,懂得事物发生的因果联系。【解读】

这几句也是提供了学习的先后顺序,经书学习完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础,才可以再学习更深的书籍,诸子的书籍。

据《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记载:诸子计有189家,除去汉代的49家外,先秦诸子还有140家之多,各家“以成其言”。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子书呢?

在中国的历史上,西周以前学习在官府,东周以后,学习逐步的走向民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周朝王权衰落,奴隶制度解体,由贵族独占的文化格局被打破了。接着诸侯涌起,争当霸主,于是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又因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剧变。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想。个人利害与国家之间的利害交互运用,相互影响,标新立异。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于是出现了“诸子百家”的场面。

诸子著的这么多的书籍,我们不可能把它们都吃透、都学习,我们要有所侧重的学习它们,例如我们在学习《老子》的时候,要知道这本书中最主要的一个关键字是什么?在里面说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他这样说?他的学说是怎样形成的,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另外我们在学习某一子书的时候,也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也要有所侧重,有所重视,例如研读《墨子》的时候可以重点读《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非乐》等篇,就可以窥全貌了,就可以知道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了。

学习的努力劲头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还应该看重的是要分清楚重要的和次要的,分清楚哪是经典的,哪是可以走马观花的。只要我们把握好这个原则,我们就能在自己学习子书的过程中突飞猛进。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大意】

五子指的是荀子、扬雄、文中子、老子以及庄子,他们是诸子百家的代表,他们的著作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解读】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荀子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我们知道孔子的中心话题是“仁”,而孟子的中心话题是“义”,荀子的中心思想是“礼”。重视社会上的道德规范,但是他认为“人性本恶”与孟子的“性本善”相反。荀子认为,由于人们的欲望强烈,所以要进行教化,从而使得人心变善。荀子最著名的文章是《劝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里面的名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语句。

荀子的弟子李斯,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所以在历史上荀子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抨击,怀疑荀子是否真的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荀子》在汉代流传的有三百多篇,经过西汉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荀子的思想对我们在学习上,特别是对要入世的人们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扬子就是扬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 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

扬雄在年轻的时候,颇有才气,崇拜司马相如等大辞赋家,曾经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其文笔洋洋洒洒,恣意挥霍,很有才艺,于是后人称之为扬马,把扬雄与司马相如并列谈。在晚年时,扬雄对辞赋有了不同的认识,认为他们都是些“童子雕虫篆刻”,没有真正的深入了解时弊。他后来对经典书籍有了很大的兴趣,模仿《易经》作《太玄》,模仿《论语》作《法言》,在《法言》中他主张文学应该宗经,征圣。应该以古人的标准为准则。说到这,刘勰的《文心雕龙》在开头几篇也是讲的是宗经,征圣。这可以看出扬雄对刘勰有一定的影响。扬雄的这两部著作都是儒家的经典书籍。

后人对扬雄颇有赞词,历史上四川有子云亭大约三处,其中有一处影响最大的是唐代刘禹锡所写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子云亭,此亭今天已经寻觅不得。但我们知道扬雄的人格和所著书籍的光芒将会永远的承传下去。

文中子就是王通(公元580—617年),字仲淹,号文中子,隋朝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一说山西河津)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王通从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传说他15岁时便开始从事教学活动,18岁时有四方之志,游历访学,刻苦读书,“不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隋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考中秀才后西游长安,但是被奸诈之人所排挤,于是衣冠还乡。将自己的心血都放在主讲六经和聚徒教学上,回到家乡后,又下定决心以古人为榜样,决定潜心研究古经。

他用了9年的时间写成了《续六经》,也称之为《王氏六经》书籍:《续诗》《续书》《礼论》《乐经》《易赞》《元经》等,共80卷。其撰著的目的在于:“服先人之义,稽仲尼之心。天下之事,帝王之道,昭昭乎。”作完《续六经》后,王通的名声大振,前来学习者络绎不绝,有“河汾门下”之称,并成就了一代儒家派别。他不仅结交了许多的弟子,还结交了许多名流,如友人房玄龄、魏徵、王珪、杜如晦、李靖都是隋唐时代的重要人物。

他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开创了儒学的新发展,他用“道”替代了汉代以来的“天”的主宰词语,并且讲究养身的方法和主静的思想。为后来的宋代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老子(约前571—前461年),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人,一说安徽涡阳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的母亲怀了72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晚年时候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道德经》的中心词语是“道”,这是万事万物的基础,可以解释世界的变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另外,“道”可以常常被认为具有与自然规律一样的方式,老子这样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到达一致的地步,就可以显现为与万物为一体了。而且老子的哲学里面含着相互转化的辩证法的思想,由好的东西可以转化为坏的东西。主张“无为”“寡欲”的思想。总之,只有五千余言,但是世人对他的解释已经超过了好些倍。足以见到老子思想的丰富了。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文章生动活泼,想象力很强,文笔细腻,并且经常采用寓言的方式,对后世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在人格上是主张保持着清静无为的,逍遥自在的,他感到世道的污浊,所以才隐退的,他所表现的就是在这么现实的世道中,不被污染,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后世人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前面一句说的是儒家思想,而后面的这一句话说的就是老庄思想的洒脱与自由。他笔下的“大鹏”就是理想人格的象征,显示了庄子的内心境界。

总的说来,这五位人物所著的书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它们是先秦百家的典范和精华,懂得了它们,我们也会逍遥地对待人物和事情,不被内心的苦闷所压倒;知道它们,我们自身的修养也会处于大化中。一句话:“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第五讲 历史阐释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大意】

把四书六经、诸子百家的代表著作都读完之后,才可以去看史书;读史书需要考究各个朝代的世系,明白它们的兴盛与衰败,从中吸取教训。【解读】

四书还有六经以及诸子百家的子书都是很经典的文化书籍,有了这些书籍的知识做基础,那么,读历史类的书籍就会容易一些。

史书被认为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唐朝的皇帝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古人知道读史书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故事的爱好,而应该从这个故事的背后看出什么道理,历史是我们的过去,当然也能预知未来,我们应该做好不要在一个地方上摔倒两次,人类社会中,有太多的人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了,却没有再站起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的结果,当一个国君不懂得掌握一个尺寸的时候,只知道自己的享受和沉浸在美色中,那么这个国家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更为远古的是商朝纣王宠幸妲己最后导致了灭国的结局。历史上有多少的国君能够真正的从历史的反思中走出来呢?不对自己严格的要求,不对自己下苦功,怎么会有持久的明天。对于每一个人也是这样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天也许都能听见“下一次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了”,试问:人生有多少的时间和机会能够给我们去犯这样的错误。对历史不尊重的人,对待未来也是不尊重的,那么,他必将再次承受失败的打击。

古代埃及有一句名言“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正是说的以古至今的道理。“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时间是永恒的,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我们拥有很多这样的历史启迪,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历史的教训,真诚地拿出自己的真心对待历史,是为自己,也是为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大意】

从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他们为人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中国的上古社会,也就是夏代以前的社会。【解读】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庖羲。据说伏羲生成纪(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境内),长新乐(在今河北),死宛丘(古陈州宛丘县,在今河南淮阳)。《说文》:“陈,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臣铉等曰:陈者,大昊之虚,画八卦之所,木德之始,故从木)。”

传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对人民作出的贡献是很大的,在《易经·系辞》里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他作八卦,通晓神明,知万物之情,懂万物之德。这说明伏羲氏能够发现世间的规律,认识大自然的某些常识。还有就是伏羲氏知道“结绳为网以渔”,这对百姓的生活影响极大,造福于人民。这说明那时候的社会已经慢慢的开始有新的事物出现,向前推进一大步了。这期间,伏羲氏的作用是极其大的,传说,他是华胥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能够沿着阔野之地“上下于天”。

伏羲后来化成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句芒的形状是鸟的身子,人的脸,驾了两条龙。他们两个共同管理着东方青土树木的原野一万二千里的地方,而且还是春天的主神。

神农氏就是传说中的炎帝,又说他是农业之神,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氏尝百草,创造了医学。据《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在四川,至今还有一个感人的神话传说,神农氏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他尝尽了百草,有一天尝到一种剧毒的断肠草,最后他的肠子断烂,为人们牺牲了生命。

据说,是因为当初神农氏看到人民都吃生肉,喝兽血,穿着兽皮。神农看到这种情况,感觉他们是难以维持的。于是就“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在那时,人们也是要求在民族之中有一个英雄的,这其实跟古希腊时代的“英雄时代”产生差不多,都是为了推崇一个人当做首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远古社会与文明社会的交汇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