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05:45:59

点击下载

作者:木木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试读:

糊涂一时,从容一生

随心亦随遇

人生的道路起起伏伏,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无数的选择,会在生活里经历各种各样的曲折。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难免会产生彷徨、不安的心情,当我们遇到生活里大大小小的难题时,也难免会产生烦恼甚至痛苦的情绪。在那些时刻里,我们总是期望着能获得一种人生的指引,帮助我们从迷茫惶惑中解脱出来,作出正确的、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抑或能拥有一种生活智慧,然后坦然从容地面对生活里各种纷繁的事情。

如何恢复心灵的平静,让我们悠然地享受生活,笑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从而抵达一种明朗、澄净的人生境界呢?这大概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其实,答案也许早已为我们熟知,只是简简单单八个字而已:

随心所欲,随遇而安。

随心所欲,就是听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去做人、做事,就是不受任何人、任何事的掣肘,尽情书写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个“随心所欲”的人,是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追求和理念的人。他真正明了了自己的心,不会被世间形形色色的诱惑迷了双眼,也不会被生活的条条框框束缚了手脚,他敢于去实践心中所想,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和生活,去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这样的人,不管他人怎样看待他、评论他,都不会影响到他自己的人生价值判断,因着这份坚持,他也必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创造自己的完美生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一首曾被广为流传的歌曲《送别》,它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有着“二十文章惊海内”之誉的大师李叔同。李叔同一生在诗词书画、音乐戏剧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颇高的造诣,但他最让人钦佩的是他“心不为形役”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李叔同的生活可谓完美,他的幸运着实让许多人欣羡不已:他出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外形俊朗不凡,其严格的家教使他成为一名绅士,完善的教育使他成为文人,自己的勤奋又使他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名画家,青年时便已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并在那里娶妻生子。事业有成,家庭富裕,婚姻和睦,可以说平凡人期望的一切,李叔同都拥有了。然而,1918年8月,一个很普通的夜晚,39岁的李叔同却来到杭州一家名为定慧寺的寺庙,拜了悟和尚为其在家弟子,法名演音。当时,他的家人和朋友都不能理解他这一惊世骇俗的行为,都来劝他还俗,他却一一谢绝了。有人问李叔同为什么要遁入空门,他淡然回答说:“我想来就来了。”当时的国画大师金智勇曾亲自跑到杭州去看李叔同,追问他为何要作这样的选择,他的回答是:“我能做到最好,所以我就选择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一心钻研佛法的李叔同果然成了佛学专家,被人们尊称为弘一法师。

人活在世上,匆匆百年,可谓十分短暂。而除去婴孩时期、求学时期、吃喝睡等生命基本所需的时间,留给我们成就事业、享受生活的时间更是有限。在这有限的几十年光阴里,想要活得灿烂、活得精彩、活得无怨无悔,就一定要有种“随心所欲”的气魄。正是因为这种气魄,弘一大师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是的,人生转瞬即逝,自己的一生应由自己掌握,不必为世俗所牵绊,无论在做怎样的选择时且让自己的灵魂做主,随心所欲一些,那样将来回想来时路时才不会有虚度一生的悔恨。

然而这种气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抵达。生活里有许多人的生命仿佛是不属于自己的,完全随着环境在团团转。他们随名利的诱惑而迷失自己,因他人的评价而怀疑自己,受了一点挫折便放弃自己……他们似乎不明白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就是清楚也不敢去争取。比如,有的人让父母的观点决定自己的前程,而不去想自己的兴趣和优势究竟在哪里;有的人因家人的意见而选择工作,却不敢坚持自己向往的生活;有的人做起事来缩手缩脚,顾虑这个又顾虑那个,明明心里想这样做的,却因为太多担忧而违背自己的意愿,说不想说的话,做不想做的事……

这些人原本是想通过不断地迁就他人、迁就社会来让生活更美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的,却不知,一个失去自我的人,不仅难以赢得他人的尊敬和喜爱,更会让自己的人生陷入迷茫的沼泽中。他们为了一切外在而活,为了所有的他人而活,唯独不是为自己而活。

其实一个人若想活得痛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活我人生。无论世俗的观念怎样,我且追随自己的心;无论世人的眼光如何,我且追随自己的心;无论最后的结果怎样,我且追随自己的心。这样,我们才能以坚定的步伐行走在人生道路上,避免那些无谓的惶惑与烦恼。

修得自然心,从容度一生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人们会面临诸多的选择,大至人生的诸多选择,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心所欲都能带给我们一份从容与洒脱,让我们感受到自由自在的畅快。

在《世说新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好一句“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想见朋友时,无论路程多远,要付出怎样的辛苦都不介意,而既然已经兴致缺缺,那么即使朋友的家就在不远处又怎样呢?这时已是见不见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早已享受到了这份思念的过程。王徽之这样的自由和洒脱确实令人心向往之。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王徽之,生性豪放不拘。有一年冬天,接连下了好几天鹅毛大雪,某夜雪停时,王徽之推开窗户,只见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照耀在四周皑皑白雪上,就像四处盛开着晶莹耀眼的花朵一样。王徽之见此美景,当即兴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出酒菜,独自坐在庭院里细酌起来。忽然,他觉得斯情斯景,如果能有悠悠琴声相伴就更完美了,于是他想起了善于弹琴作画的好友戴逵。当时,戴逵身在剡溪,距离王徽之所在处颇有一段距离,可王徽之全然不管这些,忙叫仆人备船,连夜前往。然而,就在船儿行驶了整整一夜,眼看就要抵达剡溪戴逵的家时,王徽之又突然对仆人说要撑船回去。此话一出,仆人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而王徽之只是淡淡一笑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生活里,我们总是有太多的犹疑与顾虑,哪怕是对于心里一个很小的心愿也不敢尽情地去兑现。也许我们早就想去某个地方旅行,却老是担心着若是用了这笔旅费,存折上的数字会减少,就会影响到生活其他方面的开销,或是担心用去了这段时间,工作的进度会减慢,事业的进展会延迟等等;也许我们也像王徽之一样,一直惦念着某个朋友,想去看看他、和他叙叙旧,可最后要么是自己忙要么是担心对方忙要么是害怕昔日情谊已变淡,我们以诸多借口拖延着,最后竟和这个朋友几乎终生不相往来;也许我们很想穿某件衣服,却害怕那不符合自己应有的形象怕引来他人怪异的目光,于是不敢穿;也许我们很想跟某个人说句我爱你,但这个念头一生,就开始揣想会不会被拒绝,会不会太难为情,最后让这句话梗在心里而错过了一段情缘……

想说的不敢说,想做的不敢做,这样前思后想、束手束脚地生活着,我们怎么可能不累呢?误会、错过、遗憾,等等等等,又怎么可能不来敲门?其实做人大可随性一点,当哭则哭,当笑则笑,何必矫揉造作,何必犹犹豫豫。让自己的心从那些不必要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听从内心的声音去说话、做事,无谓的烦恼自然会减少许多。

当然了,人不是独立存活在世界上,想要彻底的随心所欲是不可能的,生活并不由我们来完全掌控,总有一些事情不是那么顺心,总有一些道路不是那么平坦,总有一些时间我们会被灰色的情绪围绕。这些时候,我们就要学会随遇而安。随遇而安,便是古人所说的“既来之,则安之”,便是对人生的悲欢离合皆微笑以对,是从心底接受生活里的那些不如意事,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寺院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看到后院的草地已经是一片枯黄,就跑去对老和尚说:“师父,这草地太难看了,我们快买点草籽来撒上吧!”老和尚悠悠然答:“等有空了再去买。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时!”这样一直到中秋,老和尚才把草籽买回来交给小和尚,对他说:“去吧,把草籽撒在草地上。”小和尚欢喜地去了,谁知道起了风,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随风飘散。小和尚又忙对老和尚说:“师父,不好,许多草籽都被吹走了!”老和尚又悠悠然答:“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不能发芽。所以,担心什么呢?随性!”可是,又有许多麻雀飞了过来,专拣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见了,着急地说:“师父,不好,饱满的草籽都被小鸟吃了。这下完了,明年这片地上肯定长不出小草了。”老和尚说:“没关系的,草籽那么多,小鸟吃不完。你就放下心来吧,明年这里会有小草的。”祸不单行,当天晚上居然下起了大雨,小和尚担心草籽会被冲走,一晚上都没睡好。翌日清早,他忙去草地上看,地上的草籽果然都不见了。于是他又来找老和尚求助:“师父,昨晚的雨把草籽都冲走了,怎么办呀?”老和尚还是悠悠然道:“不用急,草籽被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随缘!”后来,院子里果然长出了许多青翠的草苗,连原来没有撒籽的角落也有,小和尚高兴极了,忙去报告这个好消息:“师父,太好了,草长出来了!”老和尚微微点头,慢条斯理地说了两个字:“随喜。”

故事里的老和尚,是一个真正懂得人生乐趣的人,他那种遇事时顺其自然、不刻意去强求、也不纠结于结果的淡定人生境界,是生活里如同小和尚一样执著的我们需要去学习的。

随时、随性、随缘、随喜,老和尚所说的这八个字可谓人生箴言。有什么着急的呢?很多事情随时都可以,不用匆匆忙忙去赶路,反而让自己错过了沿途的美景,扰乱了自己平静的心情;有什么好担忧的呢?万物相生相克,诸事相辅相成,来与去、得与失自有一番定数,且让人与事随其本性去发展好了,不必强求;有什么好纠结的呢?既然雨已下,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那就接受它带来的结果,随缘来去,随缘聚散,安然以对;也没什么好惊喜、好怨叹的,得在意料之中,失在情理之中,什么样的结果都没关系,什么样的经历都是人生的滋味,值得细品。

随遇而安并非是说要我们懒惰懈怠不求进取,也不是说要逆来顺受一任沉浮,而是教我们要拥有一种安详恬淡的心态,在面对人生的种种变幻、生活里不可改变的磨难时做到处变不惊顺其自然。正所谓“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也正如《菜根谭》上所写的,“万事皆缘,随遇而安”。所以,对于生活里一切不可改变、不由我们控制的事情,坦然地去接受、去顺应吧,生活给我们什么就去品味什么,我自是我,以一变应万变。因为反正烦恼也没有用,担忧也没有用,倒不如欢欢喜喜地去对待。

随心所欲,而又随遇而安,当我们掌握了这两种人生智慧的平衡,自然能在风云变幻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浓妆淡抹总相宜

如果我是他就好了……

如果我能过那样的生活就好了……

假如让我得到那样东西我就会感到很高兴……

假如我是那个样子我一定会非常幸福……

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一定要努力改变,不然我就不快乐……

类似这样的假设和疑问常常骚扰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心得不到平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可以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但过分的企望和比较,却会妨碍我们对当下生活的感受,滋生出许多的烦恼、痛苦和惶惑。

总是认为美好的生活在别处,只有换一种活法,人生才会阳光灿烂,就像是破坏快乐心情的一把利刃,反复切割着人们脆弱的神经。然而,事实上,世上的人和事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圆满,所谓幸福或不幸福,不过是个人的一种感受罢了。那些在旁人眼里似乎很幸福的人,若不懂知足、不懂珍惜拥有,也会愁容满面、落落寡欢;而那些看似过得不好的人,拥有一颗乐观的心,对生活赐予他的一切充满感恩,同样能脚步轻盈地在人生道路上行走。

关于人生,有一则寓言故事很能给人启发:从前有一只青蛙,生活在离海不远的一片小湖里,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它的同伴常常劝它:“我们搬家到大海里去吧,听说生活在大海里的龙王是最幸福的。”青蛙摇摇头,回答说:“我们是青蛙,并不适合大海,再说我觉得现在的日子挺好的,龙王的幸福又与我何干呢?”有一天,青蛙去海边散步,意外遇到了龙王。出于好奇,青蛙问龙王:“大王,人人都说你最幸福,你住的地方到底是怎样的?”龙王描述道:“我的宫殿是用珍珠和贝壳砌成的,屋檐华丽而气派,厅柱坚实又漂亮,非常的富丽堂皇。你呢,你的住处是什么样?”青蛙说:“我的住处有清泉潺潺,如同悦耳的音乐,还有绿藓如茵覆盖,十分美丽。”接着,青蛙又问:“那大王你高兴时会怎样,发怒时会怎样呢?”龙王说:“我高兴时会普降甘霖滋润大地,使五谷丰登;我发怒时,便先吹风暴,再发霹雳,继而打闪放电,让千里以内寸草不留。你呢?”“我啊,高兴的时候,就面对清风朗月,呱呱叫上一通;发怒时,就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后气消肚瘪,万事了结。”青蛙回答。

原来,龙王有龙王的快乐,青蛙也有青蛙的快乐,根本不必彼此羡慕,也不必强求自己改变。龙王锦衣玉食大权在握也同样有高兴时和发怒时,青蛙虽然生活在小湖里,但只要善于发现生活的亮点,也一样能活得逍遥自在。故事里的青蛙是睿智的,因为它的眼睛并不盯着别人拥有什么,而是全心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们在生活里是“龙王”还是“青蛙”呢?都没关系,都很好,因为无论我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日子里活得坦然而愉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每一种活法都可以很快乐幸福,而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是道路平坦、十全十美的,都会有令他感到遗憾的地方。所以,不用一味地羡慕他人,不然就是庸人自扰,自找烦恼。

把握当下,苦乐同尝

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自己,某种生活对他人来说可能是幸福,换成自己去过可能会觉得痛苦,某件东西可能是他人的宝贝,但自己拿到手上可能会觉得毫无用处。也许你正在羡慕他人,他人却正在羡慕你呢?“总是觉得别人的东西是最好的”,“总是认为现状非常糟糕”,这一类想法对我们的生活毫无裨益,反而会令我们忽略所拥有的美好,错过可以掌握的幸福。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临行前,他们向师父道别并询问师父有什么要交代的。师父摇摇头说:“我没有什么交代你们的。不过,我这里有一根苦瓜,你们要将它随身带着,你们每经过一条圣河,就把苦瓜放在河水中浸泡,每朝拜一处圣殿,也要将苦瓜放在圣桌上供奉,并朝拜它。”说完,师父拿出一根苦瓜来给弟子,弟子们不明白师父的用意,但既然是师父的交代,他们当然会照做。于是,一路上,弟子们经过了许多圣河圣殿,都将苦瓜浸泡并朝拜。渐渐地,苦瓜在他们看来,就如同圣物般神圣起来。回来以后,弟子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原以为师父会让他们供奉在殿堂上。让人意外的是,师父却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做晚餐。弟子们面面相觑,都猜不出师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晚餐桌上,弟子们都不敢去碰那根苦瓜,都等着看师父会有什么举动。师父看了看满脸疑惑的弟子们,笑了,拿起筷子率先吃了一口苦瓜,然后自言自语道:“真是奇怪呀,这苦瓜泡过那么多圣水,进过那么多圣殿,怎么还是苦的,竟然没有变甜。”这时,弟子们才恍然大悟,领会了师父的用意。原来师父是要告诉弟子们,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为圣水圣殿变甜,也不会因为弟子们的期待改变它本来的滋味。而我们对待人生诸事也应持如此态度,观其本质,用心领会,才是智者。弘一大师是一位得道高僧,他晚年时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尊来拜访他。吃饭时间到了,两人就座,这时夏尊发现弘一大师只配了一道咸菜下饭。夏尊和弘一大师年轻时便是好友,知道他曾过着歌舞繁华的日子,不由奇怪地问道:难道你不觉得这咸菜太咸吗?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吃完饭,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淡的开水?没想到,弘一大师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其实,不管是怎样的生活,都必然是有苦有乐的,就像食物的滋味注定有酸甜苦辣咸一样。没有苦的衬托,我们又如何感受甜蜜的美好呢?食物的多种滋味令我们的味觉快乐,而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生活的本源。

假如目前的生活如同蜜糖一样甜,那么很好,认真咀嚼这份甜蜜并为之感恩吧;假如不幸的,现在的日子处于人生的低谷,好比苦瓜一样难以入口,也不用感到苦恼,不用抗拒它,因为苦瓜精心烹调后也能成为一道美食,苦也是一种爽口的滋味。

想要活得快乐,就不要总是在现有的生活里挑刺,活在无法改变现状的苦恼和对他人的欣羡中,舍与得从来都是生活的两面,将目光关注在所得到的那些美好上,坦然面对不如意的地方,愉悦的心情自然常常充溢心田。

这个简单的小故事充分体现了弘一大师对待生活的智慧和澄净的心境。

是啊,咸菜太咸了,一道咸菜下饭也太单调了,若能多些美食当然更好;白开水太淡了,也太普通了,若能来一杯香茗当然更惬意。可是,人生并不是随我们的意志决定的,生活里总是会充斥着一些无奈和遗憾,既然不能改变,我们又该如何呢?抱怨、不满,只会让我们失去平静的心情,被不良情绪纠缠。那么,不如调整心态,随遇而安,来什么就品味什么吧,没有锦衣玉食,有粗茶淡饭也很好,没有上好的香茶,来一杯白开水也能解渴。人生若是一幅画,那么不管是浓墨重彩,还是清淡素描,都有其独特的美。重要的是我们能找到一双善于审美的眼睛。

对于咸菜的咸和白开水的淡,弘一大师当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他早已超越了咸淡的分别,能真正静下心来品味咸菜的好滋味与白开水的真清凉。而对待人生也应如此,生命里的获得与成功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人生路上的离别和失去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生活中的重复与琐碎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细细品味生活里的各种滋味,我们会发现原来每种滋味都值得回味,而我们现在其实过得挺幸福。

幸福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智慧,幸福的人生其实从不在于人生本身,而是在于我们能不能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种状态都欣然接纳,含笑领会。

何处惹尘埃

对一个人来说,心灵的洁净远比外表的洁净更为重要。那些衣冠楚楚却道貌岸然的人,虽然外表整洁,不一样惹人讨厌吗?而那些拥有高贵品质、纯洁内心的人永远值得人们尊敬。“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禅宗弟子神秀曾经写下这样一个畿子,告诉世人擦亮心灵之镜的重要性。

在生命最初的时刻,我们的心原本都是纯净透明的,没有过多的欲望和杂念,也没有过多的牵绊与阻碍,因此我们总能感到轻松自在,不被烦恼、痛苦等负面的情绪所纠缠,在简单生活里体会快乐与幸福。从前,在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每天都要将街道打扫干净。因为她的工作量很大,她又很勤劳认真,所以她的衣服常常很脏,身上还有难闻的气味,以至于大家都十分讨厌她,见到她便掩鼻而过,露出嫌恶的表情。然而,佛陀却总是叫这个妇人来听佛法,并不断给她鼓励。佛陀这样做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大家都跑来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佛陀啊,你常常说清洁的话,教人要做洁净的事,可是你为什么要和肮脏的女人谈话呢?难道你不觉得讨厌吗?”佛陀严肃地回答道:“这个妇人让我们的城市保持清洁,贡献很大,而且她谦卑勤奋,做事情认真负责,你们又为什么要讨厌她呢?”正在这时,已洗过澡、换了衣服的妇人走出来和大家见面,看上去容光焕发。佛陀又说:“你们外表虽然清洁,但是内心骄傲无礼,这是心灵有污秽。要知道,她外表的肮脏是很容易洁净的,可你们内心的肮脏却难以改善呀!”佛陀的话让人们羞愧不已,从此再也不敢讥笑别人。

然而,随着生活的递进,我们每一天都会经历许多事,产生许多纷繁的情绪,它们在心中一点点积累,并且不断滋长,衍生出更多的杂念。于是,由于我们没有及时清理、铲除心灵的杂草,任由世俗的尘埃将心灵之镜一层一层的覆盖,任由那些有害无益的东西积存在心间得不到疏通,我们才会陷入执迷、妄念而无从解脱。

使用电脑的人都知道,安装使用的软件越多,电脑运行的速度就会越慢,而要保持电脑的运行速度,就一定要时常清理系统里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否则不仅容易造成死机还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人的身心也是这样,所经历的事就好比在电脑里安装的软件,每一次经历都有可能留下痕迹,若不及时卸载、清除,就会使我们背负越来越沉重的负荷,严重妨碍我们的生活。只有在心灵纯净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受生命里那些简单的美好,保持愉悦的心情,也才能轻松面对生活里的风风雨雨。有一个年轻人,受到流言飞语的困扰,感到非常的苦恼。他千里迢迢来到燃灯寺,对寺里的释济大师说:“大师,我从来是一心读书耕作,不喜招惹是非。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人诽谤诋毁我,忍耐到现在我实在受不了了,我不知该怎么办,想出家为僧躲避这些是非,请大师您千万收留我!”释济大师闻言,微微一笑,对他说:“施主何必心急,不如随老衲到院中捡一片净叶来,那样你便知道自己的未来了。”说完,释济大师带年轻人来到寺中一条小溪边,顺手从菩提树上摘下一枚菩提叶,并叫一个小和尚取来了桶和瓢。他拿着树叶对年轻人说:“施主就像我手中的这枚净叶,远离红尘,不惹是非。”说着又将叶子丢进桶中,指着桶说:“可现在施主遭受诽谤、身陷是非,又像这枚净叶陷在桶底。”年轻人点头叹道:“大师说得对,我就是这枚树叶呀。”释济大师弯腰从溪里舀起一瓢水,一边说“这是对施主的一句恶言诽谤,企图打沉你”一边将那瓢水猛地浇进了桶里,只见那枚树叶在桶中晃荡了一会儿,便静静地漂在了水面上。接着,释济又从溪里舀起一瓢水,再次猛地浇进了桶里,又说:“这还是一句对施主的恶言诽谤,依然是企图打沉你,施主请看树叶会怎样呢?”年轻人低头看着桶中的树叶,树叶晃荡了一会儿,还是漂在水面上。释济重复了几次浇水的动作,可树叶丝毫不受“诽谤”的损害,始终漂在水面。年轻人似有所悟。释济大师终于说:“无论流言飞语如何来袭,净叶都不会被击沉,反而会借助这力量渐渐漂升,一步一步远离桶底。最后,净叶的命运会如何呢?”释济又一次往桶中倒水,但见那枚菩提叶随着水的满溢终于浮出了桶面,漂到了桶下的溪流里,然后就随着溪水悠悠地漂走了。“它将跳出陷阱,漂向远方的大河、大江、大海,拥有更为广阔的世界!”年轻人恍然大悟,高兴地说道:“大师,我明白了,一枚净叶是永远不会沉入水底的。流言飞语、诽谤和诋毁,只能把纯净的心灵淘洗得更加纯净。”释济大师欣慰地笑了。

从容是一种态度,佛是一种境界

我们总会羡慕佛心的自在无碍,以为出家修行便能让我们的心恢复宁静,使我们的生活轻松坦然,其实这是一种观念的误区。佛也只是凡人,和我们一样,并没有多一只手、多一颗心,而佛之所以能远离烦忧,并非是因为绞断了三千烦恼丝,而是因为能时时自省,并在自省中获得智慧,扫去心灵的尘埃,保持心灵的纯净,如同净叶一般,顺应所遇,不为之困扰,亦不为之消沉。削发、出家,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佛的境界归根结底是心灵的境界。

当心里布满了世俗的尘埃,快乐的心境也随之渐行渐远。而让我们不解的是,诸如烦恼、困惑、彷徨、痛苦等这些心灵尘埃,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又应该将它们安置到何处去呢?下面这则关于悲伤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古时候有一个大财主,五十岁时得了一个儿子,为之欣喜若狂,视若掌上明珠。儿子逐渐长大后,财主却发现儿子只会笑不会哭。财主觉得这很不正常,用尽了各种办法想让儿子哭出来,可儿子还是成天笑嘻嘻的,无论是夺走他的东西还是打他骂他他都不哭。财主百般无奈,这日正巧有一高僧前来化缘,于是财主请高僧给儿子诊治。仆人将孩子抱出来后,财主狠狠地打了孩子的屁股一下,孩子只是皱了皱眉头,随即就平静下来。“高僧,你说这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财主问。高僧没说话,顺手从果盘里拿出一根香蕉和一串葡萄在孩子面前一晃。孩子想了想,伸手接过了葡萄,并微微一笑。“我儿子从小就不吃香蕉。”一旁的财主解释道。高僧点了点头说:“知取舍,智力没有问题。”接着,财主拿走了孩子手上的葡萄放回果盘,孩子愣了一下,却没有哭。“您看,失去也不悲不哭,这孩子不会是前世高僧转世吧?我的家财还指望他继承呢,可不想他出家。您给想想办法吧。”高僧沉思了一会儿,端起桌上的果盘说:“跟我来。”几人来到财主家大门前,看到那里有三个孩子在玩耍。高僧把玩耍的孩子叫过来,将盘子里的三根香蕉给了每人一根,孩子们很高兴,接过香蕉剥开就吃。这时,财主的儿子忽然伸出手来指着香蕉大叫。财主连忙拿起葡萄给儿子,哄道:“那是你最不爱吃的香蕉,这是你最喜欢吃的葡萄!”没想到,财主的儿子一把夺过葡萄摔在了地上,仍然伸着手要香蕉。而三个孩子很快吃完了,拿着香蕉皮得意地冲财主儿子笑。“哇!”财主的儿子顿时号啕大哭起来,将财主和仆人都吓了一大跳。儿子终于哭了,财主惊喜之余却又不明白,问高僧:“他平时一口香蕉也不吃,今天怎么会为了香蕉哭呢?”高僧微微笑道:“世间大多数人的悲伤,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而是因为别人得到了。”

故事里财主的儿子本无须悲伤,因为香蕉不是他的最爱,但他为了不许别人得到这份多余的贪念竟伤心不已,实在令人感叹。其实,我们所为之悲伤、烦恼的那些事真的值得悲伤、烦恼吗?面对生活里的种种人事时,我们的反应是确实顺应着本心的,还是被多余的尘埃蒙了双眼、迷了心智?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追求、憧憬和欲念,有各方面的需求,有的确实是我们所需要的,但也有很多东西如同镜上的尘埃,除了满足虚荣心外毫无用处。所以,我们要学会呵护自己的心灵,让它保持在纯净的状态,不让那些多余的尘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脚步,为快乐腾出更多更大的空间,从而告别烦恼。

当然了,我们并不期望心灵变成一片光秃秃的净土,都希望在生命的画板上画上美丽的图画,而杂草也并非是拔掉便能断根的,也许这次清除了,下次又会“春风吹又生”。为了避免尘埃擦拭了又跑回来,也许我们可以试试下面这个哲学家提供的方法:有一天,哲学家带着三个弟子来到了一片平原。哲学家对弟子们说,他能教的已经教完了,现在他要给他们出最后一道题。“这里有很多杂草,你们认为除掉这些杂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弟子们互相看看,一时都没有吱声。他们都知道老师给出的这道题目表面上看好像很简单,但肯定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弟子率先回答说:“用手拔掉就可以了。”又一个弟子说道:“如果利用锄头,会更轻松一些。”最后一个弟子的答案更加简单:“烧掉。”哲学家听完弟子们的答案,没有作出什么强烈的反应,只是淡淡地说:“好,那么你们就用这些办法来除掉杂草吧,一年后我们再来这里。”转眼一年过去了,三个弟子如约来到平原。可是,尽管一年前他们用各种办法除去了杂草,但现在这里和去年一样杂草茂盛。而他们的老师没有来赴约,只是将他一生研究的笔记和一张字条留在他们去年讨论的地方。字条上写着:如果想把这里的杂草全都除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种庄稼。

我们的心灵就好比是一块需要耕种的土地,倘若不种庄稼,就很有可能长满杂草。那些杂草便是心灵的杂念。只有当我们摒除杂念,在心灵的土地上播种下美好的种子,我们才有可能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

因此,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常常为自己充电,以新的智慧替代旧的观念,让生活远离空虚、阴暗的陷阱,用美好的庄稼置换丛生的杂草,生命自然会充实快乐起来。

禅宗六祖慧能祖师曾以另一则畿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引领我们进入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是啊,我们的心原本就是简简单单、纯净自然的,那些所谓的尘埃、杂草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只要我们能让自己常常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俗世烦扰如云般自然飘过不留痕迹,根本就无所谓是否要抗拒外界的诱惑、抵制内心的杂念。心静如水时,纷乱的诱惑也好,喧嚣的繁华也好,都不能打扰我们内心的宁静,使我们失了方寸。我们将如一枚净叶,顺应沉浮,跳出陷阱,漂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糊涂人生的安宁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此糊涂不是愚蠢,不是昏庸,而是大智若愚,是更深刻地认识了我们的生活后,所表现出的坦然、不计较、乐观以对。

一个人若处处不糊涂,也不肯装糊涂,总是圆睁双眼、提高警惕地去生活,那他迟早会身心疲惫,也让身边的人觉得很累。这样的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一种真愚蠢,得罪了人而不自知,辛苦了自己还以为很高明,真正是得不偿失。

而一个人若懂得了糊涂的人生智慧,便不再刨根问底,不再咄咄逼人,为人处世时放过他人也放过自己,成全他人的同时也更好地成全自己的人生。看上去他们好像很糊涂,可能还会被精明的人嘲讽为傻里傻气,但实际上他们是将生活化繁为简,以一颗单纯、善良的心去对人对事,宁愿糊涂地吃些小亏,也不做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人。

生活中很多时候,糊涂一点,快乐反而多一点。过于清醒地看事情,过于精明地去计算得失,只会让自己徒增困扰。下面这个关于啤酒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快乐是如何在“聪明”中溜走的。有几个人到海边去度假,其中一个人在附近的小店买了很多啤酒,大家一边喝啤酒高谈阔论,一边享受着海风,十分悠闲愉快。聊着聊着,有个人忽然问起:“这啤酒多少钱一瓶?”买啤酒的那个人如实回答:“每瓶十块钱。”这个人一听,感叹道:“这样的啤酒也要十元吗?太贵了!景区外面买三块钱就足够了!”大伙儿听了,都感觉吃了亏,开始的好心情一扫而光。本来还预备畅饮一番的,现在只觉得不能再上商家的当,让老板白白赚钱,好好的一次度假也变成了得失研讨会。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可能屡见不鲜,往往是不知道时海阔天空,知道了便顿时觉得天昏地暗。所以,有些无关原则的事,何必去问呢?又何必计较呢?太过清醒和精明的人,很少会感到快乐。因为他们总是关注着心中那杆得失之秤,即使有些微的不平衡,也会为之耿耿于怀。而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对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付诸一笑,也完全可以在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糊涂一下。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就会处于一种快乐的心境之中,反之,则是庸人自扰、不得安宁。

俗话说,傻人有傻福。人生很多时候,很多事,不知道比知道好,不精明比精明好,有心栽花不见得能看到花开,无心插柳反而绿柳成荫。有个故事说,有两个人落水了,一个人视力很好,一个人却是近视。两个人在水中挣扎着,正感到筋疲力尽,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艘小船。于是,他们振作精神,努力向那艘小船划过去。可是游着游着,视力好的那个人停了下来,因为他这时突然看清楚,那所谓的小船只是一截枯木而已。然而,患有近视的那个人并没有发现这一点,仍然在奋力往前游,当他看清楚枯木的时候,他已经接近了岸边。就这样,视力好的人因为看得太清楚,以致过早失去信心,结果白白丢了性命。患近视的人因为看不清楚,反而获得了新生。

为何聪明会反被聪明误?因为聪明的人遇事总是会想得太多,从而顾虑也就太多,结果自以为算计了别人、算计了事情,却不知终究只是算计了自己。而糊涂一点,不见得就是吃亏,所谓世事无绝对,今天看上去显得糊涂的选择,也许明日回头看会觉得充满了豁达的人生智慧。在美国曾经有两家差不多规模的公司,分别属于罗伯特和史蒂夫。罗伯特是一个非常聪明也很会算计的人,遇事总是会想得很细很长远,因此他很早就预测到2008年将出现金融危机。据他估计,到了那时候,美国肯定会有30%的公司要倒闭,而像他这样的小公司,必定难逃此劫。于是,他为了避免将来会负债累累,决定提前将公司解散,以便给自己和员工们留好退路。与罗伯特相反,史蒂夫不仅不善于算计,很多时候还让人觉得他很愚笨。对于罗伯特预测到的金融危机,史蒂夫傻傻地想,世事难料,未来是永远无法预测的,与其为了避免失败而避免开始,不如迎难而上。他认为只要自己的公司能够存在一天,他就要竭尽全力支撑下去。最后的结果是,擅于算计的罗伯特没有了公司,而不善算计的史蒂夫却幸运地度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公司办得比以前更红火了。

糊涂不仅是一种生存智慧,还是一种低调做人的处世技巧。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说,太清澈的水,因为缺少必要的养分,所以鱼很难存活。而一个人如果太精明,对人对事太苛察,就会使旁人敬而远之,于是找不到伙伴。

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这种“至察则无徒”的典型。王熙凤表面看来八面玲珑、绝顶聪明,事实上却是一个精明过头的女人。她处处好强,事事争胜,脑子一刻也不肯休息,结果累了自己一身病。她用所谓的精明才智将荣宁两府的所有人都整治得服服帖帖,但人们心里并不真正喜欢她。她使用掉包计害了林黛玉的性命,最后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如果她能像郑板桥那样难得糊涂一下,也许她的一生也能过得潇洒、坦然。

关于聪明和愚蠢,西方有一个意味深长的传说:传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天使都会送给他两件礼物,一件是聪明,一件是愚蠢。有个女孩叫伊莎贝尔,她自作主张,将叫做愚蠢的礼物扔掉了。天使知道后,劝告她,愚蠢这份礼物是每个人都要收的,一个完整的人必须拥有愚蠢,只靠聪明的话,必定会导致你的人生存在许多失败和不如意。可是,伊莎贝尔不理会天使的劝告,仍然固执地将愚蠢扔进了垃圾箱。一天又一天,伊莎贝尔长大了,她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强,不管做什么事,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说,她实在是聪明绝顶,谁也比不过她,谁也无法赢她。然而,正因为此,渐渐地,没有人愿意与她共事,也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因为每个人在她面前都显得那么愚蠢。并且,因为她太精明,太能干,也没有一个男人敢娶她。这时,伊莎贝尔感到十分后悔,她请求天使重新送她那份叫愚蠢的礼物,可天使告诉她说,太晚了,你的头脑里全是聪明才智,一丁点愚蠢都放不进去了。

伊莎贝尔的悲哀很多时候也是我们的悲哀。我们都喜欢聪明,不喜欢愚蠢,殊不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聪明也会让我们痛苦,愚蠢也能令我们幸福。

所以,当你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自以为是地将自己的生活折腾得跟迷宫一样,自视过高地排挤他人而孤立了自己,你一定要叩问一下自己的灵魂,天使给你的那份叫愚蠢的礼物还在吗?

精明人生容易多负累,糊涂人生反而得安宁。不管是真愚蠢,还是装糊涂,总之是难得糊涂。拥有一颗聪明糊涂心,将让我们变得更加豁达与从容,也会让我们的生活获得前所未有的悠然自在。

人生不必太完美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个豪气万丈、激动人心的句子如今已是众所周知,成为不少公司、企业的文化标志,也成为许多人的人生座右铭,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激励着我们为了心中的目标努力奋斗。

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羡慕着完美,向往着完美,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求着完美。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工作、为人处世上都力求做得好一些,再好一些,从而为自己打造更为成功、更为圆满的人生。

然而,人生真的有完美吗?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意事往往只有一二而已,想要每一件事都圆满虽然是一个美好的心愿,却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完美的境界只能说是我们心中理想的寄予,是精神上的乌托邦,而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

因此,完美可追,却不可力追。因为如果过分追求完美,事实上又达不到完美,人心难免会浮躁,会为自己的不完美惶惶不安,或为他人的不完美生气怨愤,最后使完美变成了人生的包袱、心头的重负,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细观生活中那些追求完美的人,总是极易愤怒或抑郁,一旦他们自己有什么事没做好,他们就会变得寝食难安、自责不已。若他人没做好,他们就会不受控制地发脾气或喋喋不休。他们很容易感到孤独、伤感,人际关系也常常处理不好,因为在别人眼中,他们是难以伺候的十分挑剔的人。那么,仔细想想,即使真让他们追求到了所要的那份“完美”,却要以快乐的心情、良好的人缘等为代价,这“完美”还真的“完美”吗?

人生不完美其实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它可以为我们留下追求完美的希望,也可以培养我们知足常乐的平和心性。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太完美的时候可能正是走向它的反面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日本作家仓冈天在著作《茶之书》中写过一则关于完美的故事:有一天,茶师千利休吩咐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在少庵打扫完后,千利休看了看说还不够干净,要他再打扫一次。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将庭园清理得干干净净,然后对千利休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少庵蛮以为这回父亲该满意了,没想到千利休却喝斥他说:“傻瓜,你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倒像是洁癖。”说完,千利休步入园中,走近一棵树,并用力地摇晃,抖落了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千利休其实是在借打扫庭园一事告诉儿子,做事时不要一味认死理,苛求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是违背自然的,其本身还有可能破坏完美。

我们在生活里一定也曾碰到过像少庵这样有“洁癖”的人,他们对环境在整洁方面的要求特别高,他们愿意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将家里收拾得无比整齐甚至纤尘不染,经他们的手所整理的环境确实让其他人欣羡和钦佩。可让人觉得悲哀的是,他们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桌上的一颗饭粒或地板上的一根头发,即使他们工作已经很累或正在生病,他们也无法让自己停下来歇息一下,一定要收拾打扫得让自己满意才能坐下来。他们更无法容忍身边的人破坏了他的“杰作”,家人若不能达到他的要求,他就会开始埋怨指责,弄得大家心里都不舒服,甚而引发家庭战争。心理学家指出,洁癖是一种强迫症,其根源就是太过追求完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我们大概都不喜欢和有洁癖的人打交道,然而,我们在对待人生时的过分追求完美是否也是一种“洁癖”呢?我们在为人处世时抱着认真的态度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如果认真到近乎偏执的地步,要求每一个人都十全十美、每一件事都做得毫无缺陷,那么认真就会演变为苛求,在折磨了别人的同时也会搞得自己身心疲惫。想想,我们追求完美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生变得更充实、幸福,但若因此弄得心情不愉快,扰乱了生活的平静,岂不是得不偿失?

宋朝著名文人苏东坡曾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然而事实上,正是月缺映衬了月圆的美,分离映衬了相聚的欢喜。在美学中,有一种“缺陷美”,它的存在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的美感,反而使原有的美显得更为自然和真实。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之所以能闻名世界,正是因为那残缺的“断臂”,不是吗?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尽善尽美,都会存在某种缺陷,可就是这种“缺陷美”促使着我们去不断追求,不断完善我们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乐趣,充满活力。有一个幽默故事,说一位未婚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前,在推开大门后,意外发现竟然还有两扇门。其中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美丽的”门。没想到,门后又出现了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于是男人又推开了“年轻的”门。然而,选择还没有结束:善良温柔的、不太善良温柔的,有钱的、不太有钱的,忠诚的、不太忠诚的、勤劳的、不太勤劳的……就这样,每一次选择男人当然都会选那个好的门,放弃那扇差的门。这个男人一路走下去,推开了一扇又一扇“美好”的门,一心追求着心目中完美的伴侣,与其缔造幸福的生活。直到第九扇门时,男人赫然看见上面写着:您追求得过于完美了,这里已经没有再完美的了,请您到大街上找吧。原来男人已经走到了婚介所的出口。

也许我们在看到这个故事时,会不禁嘲笑故事里的男人“太痴心妄想了”,活该他单身。而笑完之后,对照我们自身,我们的许多烦恼大概也是因为曾这样“痴心妄想”地苛求着人与事的完美吧。

有的人一生都在竭力追求完美,就如同上面故事里的男人,恋爱时百般挑剔,总想着找一个最完美的人生伴侣,结果错失了一段段好姻缘。结婚后呢,又以完美的标准要求妻子和孩子,给家人带去了很大的压力,矛盾与摩擦也因此而生……在人生的进程中,他们不断开始着一轮又一轮对完美的追求,结果却深陷在完美所造成的误区里,很不完美地度过了一生。

其实,完美不过是一种主观的臆想,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无法去测量,完美不完美,全在于各人的看法。当我们懂得发现和欣赏现有生活的美好时,我们的生活就是完美的,否则,再完美的生活也存在残缺。

而有时候,完美就像是一株有毒的罂粟花,看上去美丽诱人,实则会给人带去许多不良的副作用。有一个年近30岁的女人参加电视台的交友节目,希望能通过它找寻到心中向往的爱情,与合适的人共结连理。当主持人将她介绍给男嘉宾和观众时,几乎所有人都为她的“完美无缺”震惊了:她非常的漂亮,是一位大学的老师,拥有令人欣羡的职业与收入,而且性格开朗大方,家庭条件也很好。大家都忍不住猜疑,她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可能找不到男朋友呢?女人微笑着向大家揭露了谜底——原来她从小到大所有事情都太顺了,读书时成绩优异,读研读博顺理成章,工作后表现出色,和家人关系也十分融洽,每天都过着快乐充实的生活,因此不知不觉间就成了“大龄青年”。女人说完,主持人理解地点头,说:“是不是你的生活太幸福了,忙学习、忙工作,享受友情、亲情带给你的快乐,你沉浸其中,结果便忽略了爱情?”女人点头称是。

女人的经历引人深思,原来太过完美的生活在某方面也是有害的,比如让人丧失了追求更多其他幸福的饥饿感。正是因为缺乏这种饥饿感,女人才会忘记了自己的年龄、错过了感受爱情幸福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最好的美食其实不是山珍海味,而是饥饿时的那一碗面。饥饿本来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它能让我们的味觉变得更敏锐,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食物的品味中。对于人生来说,也是如此,太多的完美也许反而令我们变得懒惰起来,丧失了追求的动力,可不完美的饥饿感,却会令我们对现有的完美更加珍惜。所以说,怎样的人生才算完美呢,这个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一切在于各人的心而已。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五个女儿,个个都长得十分漂亮。他给每个女儿都送了十个发卡,发卡上镶嵌了钻石,精致而名贵。女儿们戴上发卡后,愈发地美丽动人,招人喜爱。从此,每天变着花样将头发盘起来成了公主们最开心的事。有一天,国王的大女儿不小心丢失了一个发卡,她非常的伤心,成天都闷闷不乐,后来她决定将二公主的发卡偷过来。就这样,大公主拿了二公主的,二公主拿了三公主的……只有最小的五公主发现发卡丢了后,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一直遗憾着。在这五个女儿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白马王子,也就是邻国英俊而聪慧的王子,她们都希望有一天能够嫁给他。这天,这个王子因为打猎来到了公主们的国家,他骑着骏马出现在公主们的面前时,那帅气的样子迷住了每一个公主。突然间,五公主盘着的头发因为少了一个发卡而滑落了下来,这让她窘迫得羞红了脸,低着头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然而,正是这个意外使得王子注意到了她,并喜欢上了她羞怯的样子。王子走到她面前,牵了她的手找到国王,急切地请求国王将五公主嫁给他。当五公主和王子同骑一匹马经过姐姐们的身边时,她的一头黑发在风中轻轻飞舞,那幸福的笑容就像天边的云霞一般,美丽极了……

力求完美的几位公主错失的幸福,却让留了一点遗憾的最小的公主获得了。可见人生的际遇就是这样玄妙,得与失不过在一线之间,所谓的十全十美有时候反而是一种残缺,看上去残缺的遗憾倒能成为一种成全。

完美与残缺、幸福与磨难都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财富。那种过于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生活,是很难企及的,放弃这种痴妄的追求,才是明智的做法。细细赏味人生中每一种滋味里的完美,追求圆满,但不强求圆满,这才是人生的真谛。“一生哪有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杭州灵隐寺的这副对联引人深思。既然现实不可能完美,那我们就不必强求,而要学会超脱。懂得正视和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懂得在对人对事时适可而止,是一种智慧。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缺口,宽心地接受它,全心地享受过程中的美好,将令我们更加坦然地面对人生的不圆满,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圆满。

我们要以力求做到最好的标准去做事,却要以人生不必太完美的心态去对待生活。这样我们才能在理想与现实间从容不迫,微笑以对。

痛苦是幸福的五更天

任何人的一生,都曾沐浴幸福和快乐,也都必然会经历痛苦的磨折。幸福和痛苦就像一对双胞胎,往往相伴相随,彼此交融。我们都希望拥抱幸福,然而我们也不可能避免痛苦。没有痛苦的映衬,又怎能体现幸福的美好呢?

幸福发源于心灵的感受,而痛苦同样来自于心灵的感受,因此,是痛苦还是幸福,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内心的选择。有的人面对痛苦会坦然地接受、勇敢地超越,有的人却沉湎其中不可自拔,任由痛苦侵占着自己的心灵。对待痛苦的态度,就是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之间的区别。

如果我们希望在心里装满幸福,就总能发现生活的亮点,在面对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事情时,积极调整心态,化痛苦为力量。如果我们抓着痛苦不肯放手,那么痛苦就会成倍地放大,最终吞噬掉生活中的快乐,使我们的人生处于阴暗之中。

诚然如此,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好的事情,拥有痛苦的经历,我们无法杜绝痛苦,但我们可以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让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当代著名画家陈冰之说:“每当想起不幸的遭遇,我就去作画,使自己立即沉醉于艺术世界里,转移不快的情绪。”一旦感到痛苦,我们可以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或者去旅游改变一下环境,调节自己的心态。总之,不要摇晃我们生活的瓶子,静下心来,将痛苦慢慢地沉淀,还原原本清澈的世界。

其实,有痛才有悟,有悟才有智慧去获得幸福。痛苦在某个角度看来,正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有一天,上帝心血来潮来到农田里散步,他看到田里的麦子长得很好, ;正为之欢喜不已。这时,农夫走了过来向上帝请安,同时欢呼道:“上帝,我祈祷了50年,您今天终于来了!”上帝有些诧异,说:“哦?你祈祷了50年?那你祈祷着什么呢?”农夫回答:“我每天都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有地震、干旱,也不要有冰雹和害虫,然而总是不能如愿!”上帝说:“是的,我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风雨和干旱,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就是不能尽如人愿的世界。”农夫当即跪下来请求道:“可是万能的上帝,你能不能答应我的请求,让明年风调雨顺呢?”上帝想了想,点头答应了。到了第二年,上帝果然兑现了他对农夫的允诺,让一整年都风调雨顺、风和日丽。由于没有任何灾害,农夫田里的麦穗长得更好了,比往年多了一倍,这让农夫兴奋极了。然而,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农夫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找到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啊,您是不是搞错了?”上帝回答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是你想错了。因为对于麦子来说,努力奋斗是必需的,风雨考验必不可少,烈日、蝗虫等等也都很重要,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而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人的灵魂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的确如此,能接受风雨考验的麦子才能茁壮成长,经历了人生种种坎坷与挫折的人才能历练出伟大的灵魂。因此,我们不必害怕路途的阻碍、天空的阴霾,那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任何困难和痛苦都是暂时的,都是一种考验,是为了历练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无畏。

痛苦的今天既是辉煌的明天

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或在痛苦里长吁短叹,全都于事无补,都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深陷在昏暗泥沼里不可自拔。寒冷,是一种磨砺,是为了映衬来日的温暖。黑暗,是黎明前必然的过程,它的尽头,便是阳光。只有勇敢地跨过阻碍、挨过阴霾的人,才能找到广阔的前路,才能看到人生的艳阳天。

关于幸福和痛苦,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曾有如下领悟:

有一次,他在黄河边用瓶子灌了一瓶河水,河水泥沙混杂,十分混浊,他透过瓶子看到的世界也是混浊昏黄的。面对这样的世界,他感到了痛苦和绝望,联想到很多不幸的事情。

俞敏洪呆呆地坐在岸边望着黄河,过了一段时间后,却猛然发现瓶子里的水开始变清了。混浊的泥沙都沉淀在了瓶子底部,而上面的水则清澈可见。这时候,他再次举起瓶子,看到了一个清晰的美丽世界。

那一刻,俞敏洪觉得他看到了生命中幸福与痛苦的界限。假如清水是幸福,泥沙是痛苦,一个人若拼命地摇晃自己的生活,使之变得一片混浊,那么所有的幸福也都会掺上痛苦的成分。可是如果让痛苦沉淀到心底,不管它是否会消失,能占据的也只会是我们心里的一小片空间。有一个女人因为遭逢人生的巨变,感到非常痛苦,便生了自杀的念头。这天晚上,她来到海边的岩石上,准备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过,她之前的痛哭引起了不远处一个老和尚的注意。老和尚本来在山洞里打坐,听到女人的哭声后,出于好奇来到了海边,正好看见女人纵身一跃跳进海中。幸好老和尚会游泳,他将女人救了上来,谁知女人不但不感激,反而埋怨老和尚多管闲事。老和尚便问女人:“生命多么宝贵,你为什么要选择轻生呢?”女人回答说:“这里是我美梦开始的地方,现在既然已经碎了,所以也应该在这里终结……”原来,女人在三年前来此旅游时遇到了一个年轻人,并与之一见钟情。不久,生下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可是,一年前,她的丈夫不幸殉职了,悲痛欲绝的女人仅靠着孩子的支持才能活下去,但就在上个月,她的宝贝儿子也突然生病死去了。女人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说:“我一个女人,没了丈夫,没了儿子,再也没有了幸福。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老和尚听后,并没有开导或安慰女人,竟放声大笑起来,直到笑够了才对感到莫名其妙的女人说:“三年前,就在这里,你有丈夫吗?”女人摇摇头。“那你三年前有儿子吗?”女人再次摇摇头。“那么,你现在不是和三年前一模一样了吗?那时,你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是来自杀的吗?”女人被问得愣住了。“你现在的情况和三年前一样,没丈夫没儿子,一切不过是恢复了原样而已。既然那时候你不会认为自己与幸福无缘,现在又如何这么肯定呢?所以,你为什么不能重新开始呢?或者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就在前面等着你啊。”

在任何人的一生里都有快乐,有痛苦,而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不会是永恒不变的。也许这个赤裸裸的人生真相不免让人心生遗憾,但我们必须正视它,勇敢地接受它。生命的起伏不完全由我们掌控,痛苦如果要来我们也难以避免,既然无可避免,我们为什么不学着面带微笑迎接痛苦的来临呢?

无论我们正经历着什么,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必一直耿耿于怀。毕竟,谁又知道前方等着我们的是什么呢?很可能更为美好的生活就在我们的转身之间呢。

将痛苦视为人生的一次历练,看做是成长过程里的必经过程,那么痛苦也就不可怕了,相反还会帮助我们更加成熟,谱写出精彩的生活。放眼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人,都曾经历过失败的痛苦与挫折的煎熬,只因他们从不放弃,不向困难低头,所以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就像蚌壳那样,忍受住了每一次的磨折与每一份的痛苦,一点一点地将烦恼的沙砾转化成了美丽的珍珠。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便是如此。霍金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两座名校,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就在他21岁的时候,厄运忽然降临,他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从此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当时医生断定他只能活两年。霍金感到非常痛苦,但他并没有向悲惨的命运屈服,依然坚持科学研究,以顽强的毅力作为支撑,用三根手指敲击电脑创作了多部科学著作。可是,病魔仍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人,在1985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彻底被剥夺了说话的功能,演讲和问答都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他要费尽力气才能抬起头来,看书也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更别提写字了。但就是在这种近乎全身瘫痪的状态下,霍金身残志不残,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尽管骨瘦如柴的他是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他的自信与坚持,更是因为他对困境的超越与征服。数十年来,霍金所承受的肉体与心灵上的痛苦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而他之所以能战胜痛苦谱写非一般的人生,完全倚赖于他的顽强与乐观,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一也就是六千万的人是残疾人,有十分之三的人被慢性疾病折磨,有两千多万重症患者整天躺在病床上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相比这些人的痛苦,相比霍金的痛苦,我们在生活里遇到的那一点挫折与烦恼又算什么呢?

那些身残志不残的人、那些超越痛苦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向我们见证了,痛苦其实并不可怕,能不能战胜它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只要我们挺起胸膛,勇敢地继续前行,痛苦的恶魔也只能无计可施,徒呼奈何。

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人生的航程上,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会经历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拥有信心,将所有的考验转化为生命中的动力,在坎坷中吸取经验、增长智慧,我们终将拨开云雾,找到生命快乐的源泉,走出自己的完美人生。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深的,但黑暗过后,迎接我们的便是充满阳光的世界。痛苦之于幸福,也正如这五更天的黑暗,学会接受它、乐观地面对它,耐心等待,幸福的曙光终会将我们笼罩。

从容的人生,拿得起放得下

放下便是自在

生活中常听人感叹,童年时很开心,成年后却感到越来越郁闷。究其缘由,竟是懂得多了,拥有的多了,经历得多了,于是烦恼也多了,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份单纯的心境。原来,“多了”并不见得就是件好事,人生在世,想要过得轻松一些、自在一些,需要学会适时地用用减法,需要将那些不必要随身携带的东西放下。

放下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心态的选择。佛经上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只有当我们把心中的杂念抛在脑后时,心境才会变得愈加澄清空明,自由自在。因为我们心灵的内存空间是有限的,要想放进更多新的美好的东西,就要不断地放下过去,放下多余的负累,以释放出新的空间。否则,心灵会日趋沉重,连头顶上的天空也会变得压抑起来。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一个懂得放下的人,其烦恼、痛苦、压力、敌人都会少很多,这样的人才能总是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中。

关于放下,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的手被卡在花瓶里,怎么也拿不出来,疼得他哇哇大哭。无奈之下,他的妈妈只好小心翼翼地将花瓶砸破,让他的手解放出来。而小男孩的手这时已经被折腾得通红,却仍然紧紧地攥着小拳头不肯松开。妈妈将小男孩的手掰开,看到手心里紧紧攥着的,是一枚5角钱硬币。妈妈又急又气,半是责怪半是讶异地问他:“刚才为什么不把手松开呢?松开了,手就可以拿出来了啊!”小男孩用童稚的声音回答道:“可是妈妈,我要是松开手,硬币就跑掉了啊!”妈妈听了,哭笑不得,为了一枚5角钱的硬币,她砸烂了一个价值3万元的花瓶。

也许我们都会忍不住笑这个小男孩,觉得他很幼稚,然而,反省自身,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不过,我们紧紧攥在手里的,是变了形的硬币,是另外一些我们担心一松手就会不见的东西而已。

对于小男孩来说,一枚5角钱的硬币要比3万元的花瓶更珍贵,因为那是属于他的珍宝,但他这种本末倒置的不肯放手的执著实在是可笑的。幸好是一个可以砸碎的花瓶,万一花瓶是铜的、铁的,那他又该怎么办呢?他最终还是要放手。

这么浅显的道理,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心知肚明,可是面对我们自己不肯放弃的“硬币”,我们是否也常常犯下和小男孩一样的错误呢?成年人手中的变了形的硬币,可能是金钱、名利,可能是成就、面子,可能是很多东西,当我们攥着它们时,我们常常也忘了是应该松手应该放下的,不然这“硬币”就会成为沉重的包袱,成为前进的障碍。只有及时放下“硬币”,卸下肩头的包袱,我们才能像下面的富翁一样,与快乐常伴左右: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很多的金银财宝,却唯独没有快乐。于是,他背着这些金银财宝四处去寻找快乐。然而富翁找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得偿所愿,只好万分沮丧地坐在山路旁唉声叹气。这时,有一个农夫背着一大捆柴从山上走下来,一边走一边哼着小调,看上去很快乐的样子。富翁连忙拦住农夫问道:“我有家财万贯,衣食无忧,却总是不快乐。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农夫闻言,当即放下沉甸甸的柴草,又指了指富翁背着的金银财宝说:“你想要快乐?很简单,放下!”富翁茅塞顿开,他成日背负着那么多贵重的珠宝,老是害怕自己被人谋害而珠宝被人抢走,整日间忧心忡忡,又怎么会快乐呢?从此,富翁将自己的钱财拿来救济有需要的穷人,当他看到那些人受他帮助而欣喜若狂的时候,他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的味道。

生活在纷纷扰扰尘世中的我们,常常不自觉地背上了各种各样的包袱,有时是想放下却不知该如何放下,有时甚至还自以为是地将它们视为生命中的金银财宝,不舍得放下。殊不知,放不下正是心头苦恼的根源,也是世界变得更为纷扰迷乱的根源。放不下金钱富贵,便带来了心头的欲壑难填,催生了盗窃、贪污、受贿等恶劣罪行;放不下功名利禄,就形成了攀比、嫉妒等心理,造成跑官、买官、贪官等种种社会不良现象;放不下情爱纠葛,就有了痴男、怨女、殉情、妒杀……

很多人总是很辛苦地追求快乐,似乎快乐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不用力去追就得不到。其实快乐从来都在自己身边,只要像故事中的富翁一样放下束缚自己的挂碍,就能拨开云雾,看到快乐的身影。当我们觉得生活不堪重荷的时候,要想解脱出来就得学会放下,放下名利虚荣等一切身外之物,放下无止境的欲望与妄念,放下心头的执著,快乐触手可及。是的,快乐的本质从来都是如此简单,它就在我们的心中,而获得快乐的唯一方法,就是卸下心头的枷锁。

放下也是一门哲学

放下是一种智慧,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历史上,许由拒绝尧的让位,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是一种放下;范蠡在功成身退后选择与心爱的人隐姓埋名,和西施过着泛舟西湖的逍遥生活,是一种放下;陶渊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宁可归田隐居,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日子,是一种放下……佛家有个故事说,小和尚与老和尚一同下山去化缘,过河时遇到了一个想过河却过不了河的姑娘,于是老和尚将姑娘背过了河。当时,小和尚瞠目结舌,心想师父怎么犯了色戒,但他不敢吭声,只是双手合十,默念着阿弥陀佛。过了河后,两人足足走了二十多里路,小和尚终于憋不住了,问老和尚说:“师父,我们是出家人啊,你怎么能背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听了,笑道:“我把姑娘背过河就已经放下了,你怎么到现在还一直‘背’着那个姑娘不肯放下呢?”

的确,世界上许多人就像小和尚一样,别人都已经不在乎了、放下了,他却依然为之耿耿于怀、心事重重。这样活着,怎么会不觉得累呢?做人要像老和尚一样,将姑娘背过河就当即放下,不再挂碍。

该放下的人,快放下吧,有些人是必须忘记的。该放下的事,快放下吧,生命中很多事是用来积累的。无论是什么,只要它让你感到烦恼和不自由,那么它就是该放下的,请早点放下。要想快乐,其实只需要放下不快乐。

尼尔·唐纳·沃许曾经在《与神为友》一书中写道:“我不会抓紧任何我拥有的东西!我学到的是,当我抓紧什么东西时,我才会失去它。如果我抓紧爱,我也许就完全没有爱。如果我抓紧金钱,它便毫无价值。想要体验拥有任何东西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它放掉!”在英国伦敦,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医院——汤普森急救中心。让这家医院闻名于世的不仅仅是高超的医疗技术,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在医院的大楼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这句话是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的临终遗言。1936年,他因为心力衰竭被送进了这家医院,抢救他的医生虽然使用了最先进的药物和医疗器械,却最终没能救活他,一颗艺术明星就这样陨落了。利奥·罗斯顿的疾病源于肥胖,在临终时他说出了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让这家医院的院长为之潸然落泪。为了告诫后人,院长将这句话刻在了医院大楼上。利奥·罗斯顿去世30多年后,美国的石油大亨默尔也因为心力衰竭住进了汤普森急救中心。不过他的运气比罗斯顿好,在一个月的治疗后,他出院了。出院后,默尔当即选择放弃自己经营多年的生意,他卖掉了公司,住进苏格兰的一栋乡间别墅享受生活。1998年,默尔参加汤普森医院的建院百年庆典时,记者问及他当初的选择,他指着刻在大楼上的那句话说:是利奥·罗斯顿提醒了我。默尔后来在传记里说,巨富和肥胖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是获得了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是的,对我们的生命来说,所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多余的脂肪会压迫它,使它生病;多余的财富会拖累它,使它疲劳;多余的欲望会束缚它,使它厌倦……放下这些多余的东西,为我们的心脏减轻负荷,就是我们对生命的珍惜。

放下,表面上好像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会放下的人是成熟的,也是清醒的。佛家云:看破,放下,自在。一个人在经历世事纷纭后终将明白,快乐的秘诀不在获得,而在于放下。

当我们放下一粒种子,才有可能收获一棵大树。当我们放下一种执著,才有可能收获自在的感觉。放下不良的生活习惯,身体会健康起来。放下心头的烦恼,才知道什么是快乐。放下对人对事的偏见,与人相处会更轻松。放下,不仅仅是放下那些可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放下自己心中的种种执念:有一个人拿了两个精美而昂贵的花瓶来献给佛,希望佛能助他解决烦恼,获得快乐的智慧。佛微眯着眼,说了两个字:放下。于是这个人将左手的花瓶放在了佛面前。佛继续说:放下。这个人又把右手的花瓶放在供桌上,然后静等着佛的训示。没想到佛还是说:放下。“可是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的了,请问我现在要放下什么呢?”这个人疑惑地问道。佛叹息一声说:我让你放下的不是你手中的花瓶,而是你在尘世中执著的心。

有一个人拿了两个精美而昂贵的花瓶来献给佛,希望佛能助他解决烦恼,获得快乐的智慧。

佛微眯着眼,说了两个字:放下。

于是这个人将左手的花瓶放在了佛面前。

佛继续说:放下。

这个人又把右手的花瓶放在供桌上,然后静等着佛的训示。

没想到佛还是说:放下。“可是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的了,请问我现在要放下什么呢?”这个人疑惑地问道。

佛叹息一声说:我让你放下的不是你手中的花瓶,而是你在尘世中执著的心。

懂舍得才懂从容

一个人若想活得从容,活得潇洒,舍得的道理不能不懂。能快乐生活的人,必是领悟了舍得智慧的人。

舍得,有舍才有得,要得须先舍。

诚然,舍与得同世间的万事万物一样,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调和的,好比一枚硬币的两面,截然相反,却又不可分割。舍与得也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相伴,形影不离。

有人曾说,假如把一个人一生中获得的和失去的相加,得到的结果会是零。这个说法告诉我们,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反之,亦如此。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太注重得失。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一个人,总是为得到的骄傲自满,沾沾自喜,或为失去的痛苦懊恼,耿耿于怀,那么可想而知,他的心肯定难以获得安宁。患得患失,是焦虑与烦恼的源泉,也是悠然人生的大忌。明白了舍与得之间的道理,便可以从容面对获得与失去。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兄弟俩,一人从过世的老父亲那里分得一棵梨树,并靠着梨树的收成维持着全家的生活费用,过着并不富裕但还算安定的生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老二家的梨树忽然生了虫害,用尽各种办法也没有用,最后梨树枯死了。没有了梨树,就意味着家里丧失了经济来源。老大和媳妇对老二家的遭遇深感同情,但心底里也暗暗庆幸自己家的梨树照料得好,没有弟弟家那么倒霉。老大媳妇逢人便说,还是我们家老大命好,要是我们家梨树没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老二媳妇对着梨树痛哭流涕,抱怨着自己的命不好。老二也很茫然,但为了安慰媳妇,便劝说道,别哭了,哭也没用,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我们可以到城里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好出路呢!老二一家便收拾行装进了城,租了个小房子住下来。老二找到了一家包子铺打工,老二媳妇在家做家务带孩子。老二是个勤奋又有头脑的人,他一边打工一边学做包子,一年后,他离开包子铺,用攒下来的积蓄和老婆一起开了一家小店。半年后,小包子铺变成了大包子铺,又过了几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已经成了一位成功的商人。当老二一家回老家看望大哥大嫂时,老大一家还是许多年前的老样子,靠着那棵梨树的收成过日子呢。看到老二衣锦回乡,老大媳妇又妒又悔,她叹息着想,要是当初死的是我家那棵梨树,那现在就是我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啦!

这便是生活里舍与得的辩证法。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去并不见得就是不幸。若无失去,我们的思维可能被局限,我们的脚步可能被桎梏,恰恰是失去,令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并因此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当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她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悟出舍与得的道理,人生的每一天都会充满希望和生气。失去时无须懊恼,这也许正是一个机遇,是全新生活的开始。得到时呢?也无须得意,那可能意味着,我们正与一些更为美好的东西擦肩而过。而当我们将舍与得之间的关系看通透后,我们也就能以平和、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中得失带来的困扰,参透得失背后的另一面了。

一旦掌握了舍与得的要领,我们便能让人生有计划地从容起来,让一次次有必要的“舍”去获取一次次更好的“得”,也许事业会因为大胆的放弃而绚丽起来,生活也因为有了明智的放下而愈加阳光灿烂。老二媳妇对着梨树痛哭流涕,抱怨着自己的命不好。老二也很茫然,但为了安慰媳妇,便劝说道,别哭了,哭也没用,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我们可以到城里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好出路呢!老二一家便收拾行装进了城,租了个小房子住下来。老二找到了一家包子铺打工,老二媳妇在家做家务带孩子。老二是个勤奋又有头脑的人,他一边打工一边学做包子,一年后,他离开包子铺,用攒下来的积蓄和老婆一起开了一家小店。半年后,小包子铺变成了大包子铺,又过了几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已经成了一位成功的商人。当老二一家回老家看望大哥大嫂时,老大一家还是许多年前的老样子,靠着那棵梨树的收成过日子呢。看到老二衣锦回乡,老大媳妇又妒又悔,她叹息着想,要是当初死的是我家那棵梨树,那现在就是我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啦!

这个故事里,施瓦辛格关于山峰的比喻十分形象贴切,生活里也的确如此,若想在取得一个辉煌以后,再去创造另一个辉煌,我们很可能要将之前的所得舍去,一切从零开始。而现实中很多成功人士都和施瓦辛格一样,深谙舍得的真谛,智慧地规划着自己的生活,并完成了一次次成功的飞跃!

尘埃随风去,佛在心中留

很多时候,舍得,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还是一种做人与处世的艺术。既然舍与得的联系如此紧密,得有可能转换为舍,舍也可以转换为得,那么,只要善于把握和运用舍得之间的玄妙,便能技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有这样一个故事,就见证了这种智慧: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家里很穷,所以他上街当了乞丐。这天,有人想逗逗这个小男孩,便拿了一张1美元和一张10美元让他选择。而小男孩的选择让这个人很意外,他只拿了1美元,并未拿那张10美元。刚开始,围观的人们以为小男孩是不好意思拿多的。后来又有人故意这样让小男孩选择,结果,小男孩还是只拿1美元,不拿10美元。于是,小男孩的名声渐渐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有这样一个傻男孩,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拿着1美元和10美元放在他面前让他选,还有人反复试验,只为了用相机拍下男孩拿1美元时傻傻的样子取乐。而小男孩始终不拿10美元,只拿1美元。取乐的人便问小男孩为什么。小男孩摇摇头,什么也没说。后来,家里人也追问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男孩的答案是:如果我拿了10美元的话,我和其他乞丐就没有什么分别了,那样就不会有人故意拿钱来给我选择了。男孩年龄虽小,却已懂得舍得的智慧。他把握住了人们好奇的心理,做乞丐也做出了“个性”和“品牌”,用出人意料的方式故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为自己引来了更多的“客户”。他放弃10美元的做法,让他赢得了长期而源源不断的1美元利益。这个小男孩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

也许,纵然明白了舍与得那种微妙的关系,我们还是会在得与失的选择中彷徨不已。因为人一生中要面对的选择实在太多了,每一个选择都包含了舍,也包含了得,而人生是一条单行道,选了就定了,走了就不能回头。如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怎么办?

那么,人生在世,面对无数选择时,究竟该如何分辨,如何取舍?舍什么才是无悔的,得什么才是珍贵的呢?

下面这个故事,也许能让我们有所了悟:从前有一对兄弟,都向往着远游修道,可是父母年事已高,弟妹又年幼,大哥家里还有病妻弱子,所以一直未能如愿。有一天,兄弟二人有幸遇见一位高僧,都很想拜其为师。他们将家中的情况说了一遍。高僧听完,双手合十,微闭双目,仿佛喃喃自语般说:“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得?你二人的悟性还不够,还需要修炼一番,这样吧,十年后我会再来。”高僧走后,哥哥似乎顿悟了,终于下定决心拜别亲人去求道。而弟弟犹豫一番,还是觉得不忍心舍弃父母家人。十年时间,弹指而过。哥哥回来了,口诵佛经念念有词,俨然已是仙风道骨的模样。弟弟呢?因为多年的负担与劳累,已变得苍老憔悴,行动也呆滞缓慢。高僧如约而来,询问两人十年来有何收获。哥哥说,这十年来,他几乎走遍了高山大川,在各处寺庙道观里参佛,如今已背诵真经千卷,心中感悟良多。弟弟说,在这十年,他送走了年迈父母,治好了嫂子的病,帮助弟妹成家立业。但因为忙碌与劳累,实在没有时间读经书,因此怕是与大师无缘了。高僧听完,微微笑了笑,决定收弟弟为徒。哥哥不解。高僧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大川;心中有善,胜读真经千卷;父母尚且不爱,谈何普度众生?舍本逐末,终至与佛无缘。”……

佛在心中。禅在心中。舍与得,也在心中。永远没有任何语言能将佛境说清楚,同样的,在每一个人心里的天平上,舍与得的轻重是不一样的。这一切都需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鱼和熊掌,哪一样是你的所欲呢?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何人何事,当需要做出取舍时,且问问自己的心。

只要用心去选了,便不后悔。即使选错了,既已选择,与其痛悼失去,不如珍惜所得。就像徐志摩曾说过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舍得的人生智慧,让我们看淡生活,心平气和。

寂寞是一种修行

人生在世,寂寞似乎是一件难以回避的事,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品尝过寂寞的滋味。寂寞,有时候只是一种短时间的孤独,挨过去便又能活得丰盈充实。但有时候它就像是一个影子,紧紧地跟在身后,怎么甩也甩不脱。它很公平,无论是皇帝还是老百姓,无论是富翁还是乞丐,都无法拒绝它来叩门。

古往今来,有许多人耐不住寂寞,因而没能抵达最后的成功,或者做错了生活的选择,让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里。而那些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能生活的幸福的人,往往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古语有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无人问的寒窗苦读的日子就是无比寂寞的,能挺过去才有可能一举成名,挺不过去则会功败垂成。现在也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想出人头地,你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成功的辉煌就隐藏在寂寞的背后。”可见,是否耐得住寂寞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盛大网络公司的总裁陈天桥便是一个懂得寂寞、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锤炼自己的人。1993年,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的陈天桥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陆家嘴集团公司工作。他的工作内容十分单调,就是每天在一个小房间里放映有关集团介绍情况的录像片。这样的日子,年仅20岁的陈天桥过了十个月。在这十个月里,他独自待在小房间里,与枯燥乏味的录像片为伍,根本不可能与任何人谈论自己的远大理想,也不可能在这重复琐碎的放映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智和抱负。与自己在学校里多姿多彩的生活相比,陈天桥第一次体验了生活的巨大落差,也深深感受到了寂寞的难言滋味。不过,陈天桥很快就从空虚、烦躁的心境里走了出来,他认识到这正是一个潜心学习并且磨炼自己意志的好机会。他开始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来读书,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好基础。终于,机会来了,集团下属一家有着200多人的企业有个干部挂职锻炼的名额,陈天桥赶紧抓住机遇,申请担任了那家企业的副总经理。因为曾在复旦大学经济系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加上之前寂寞的锤炼也让他避免了一般年轻人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的缺陷,这段时间他干得很成功。后来,他离开了陆家嘴集团,与妻子、弟弟、同学等一起创办了盛大网络,并将其发扬光大,而他现在也已跻身中国首富的行列。谈起这段经历,陈天桥说:“在我当时这样一个年纪,这样一个背景,我能耐得住10个月的寂寞,躲在一个小房间里放录像,我自己感觉这对后面的年轻人还是有所启示的。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如何如何,要干这个,要干那个,但无论干什么,首先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适应你。”

陈天桥的这段人生经验,正应了著名作家刘墉的一段话:“年轻人要过一段‘潜水艇’似的生活,先短暂隐形,找寻目标,耐住寂寞,积蓄能量;日后方能毫无所惧,成功地浮出水面。”

古今中外,如陈天桥这般在寂寞中爆发能量、成就自己的人不胜枚举。司马迁在寂寞中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史记》,蒲松龄在寂寞的聊斋里完成了《聊斋志异》,曹雪芹在穷困潦倒的寂寞生活里创造出了不朽的杰作《红楼梦》……正是古来圣贤皆寂寞,而这寂寞恰恰为他们日后的成功奠定了某种基础。

云淡风轻近十年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能从杂志上看来一些创业故事,或听到某些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而人们的目光往往都停留在对方如何如何成功和富有之上,却忽略了在功成名就之前那段艰苦、寂寞的奋斗时光,忽略了那是一段漫长的克服寂寞、抵抗诱惑、解决难题的过程。

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日常生活也需要学会超越寂寞。可惜人们总是十分看重与人交往的能力,却往往没有意识到,能否独处、能否在寂寞中升华人生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欠缺了这种能力,我们的生活很可能会被弄得一团糟。

有一个人曾问禅师:“如何忍受寂寞及享受寂寞呢?”禅师回答说:“寂寞就是不寂寞,不二法门嘛!甘于寂寞的人永不寂寞,那是很高级的享受。”

是的,寂寞真的是一种享受。它让我们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远离世俗杂念的羁绊,远离形形色色的诱惑,慢慢地沉淀自己的内心,抵达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极高远的境界。如同哲学家尼采所说的,“寂寞是美的,因为它纯净了人的生活。”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比快乐更能丰富人们情感的寂寞,人类才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我们也才拥有了欣赏艺术欣赏美的眼睛。有一个年近30的女人,在外貌、职业、家庭条件等各方面都很好,一直以来追求她的人很多。但她非常希望能找到一个和她志趣相投、相处融洽的人一起生活,所以无论家人怎么催,她都坚守着自己的想法,宁可单身生活也不接受那些不能带给她爱情的追求者。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身边的同龄人都已结婚生子的现实,她渐渐开始觉得寂寞了。她本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现在朋友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能再陪她,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她终于受不了了,决定找一个人结婚。虽然这段婚姻也是她经过精心考虑才选择的,丈夫各方面也都很不错,也很疼爱她,但因为两人在兴趣爱好、人生观念等方面不尽相同,加上她本来就是为了逃避寂寞才结婚的,婚后的生活在她看来十分单调乏味。无论她怎么努力,都觉得和丈夫没有共同语言,无法快乐地在一起。一年后,她理想中的恋人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然而已嫁为人妇的她已不能再去自由追求自己的爱情。两年后,当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已经无可挽救,决定离婚再去追求所爱时,理想的恋人却已结婚生子……

像故事里这个女人一样因为寂寞而结婚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在少数。他们并不明了婚姻的真谛,而是将婚姻当做帮助他们摆脱孤独和寂寞的一种工具,以为结了婚就能过得充实快乐起来,真是大错特错。女人受不了单身的寂寞而结婚,又受不了婚姻的寂寞而离婚,结果不仅错过了美好的缘分,更错过了一段应该好好经营的美好婚姻。可以想象,离婚后她的生活也是寂寞的。

许多人都在想方设法逃离寂寞,他们无法静下心来独处,更害怕在寂寞中正视自己,所以他们不断地寻找各种方式让自己能够“充实起来”,不再感到寂寞。有的人会选择呼朋唤友、夜夜笙歌,用热闹的方式躲开寂寞;有的人会拼命工作,让日子忙得无法喘息,以为这样就可以不给寂寞留下空隙;有的人会去找个人谈恋爱或结婚,用风花雪月或柴米油盐来打发寂寞……可悲的是,他们最后总是会发现,他们找来的那根“救命稻草”,其实毫无用处,而且他们越是费尽心思驱逐寂寞,他们的寂寞感就会越深。这就像是掉进水里的人,努力挣扎反而会让自己溺水,放松自己顺应水流倒可能得救。

记得有人曾说,没结婚是一个人的寂寞,结了婚是两个人一起寂寞。奋斗时觉得很寂寞,成功了却觉得高处不胜寒更为寂寞。没有钱只能待在家里寂寞,有了很多很多的钱,也不过是换一个地方换一种方式寂寞。

虽然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寂寞说到底是人内心里的东西,是一种心情,一种心境,与外在的种种并无太多关联。同时,寂寞也是人生的一种底蕴,它就像是给色彩斑斓的生活打底的那抹灰色,没了它就突出不了那些鲜艳色彩的精彩。

所以,寂寞并非那么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接受它,包容它,学会与它同乐。

寂寞其实是一种修行,寂寞的魅力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当我们不再因为寂寞而感到烦躁不安、患得患失的时候,我们就能在澄明的心境里,更好地看清自己、看清生活和人生。我们真正能走出寂寞,把生活调节得有滋有味了。

甘于寂寞,乐于寂寞。让寂寞成为成功前的潜伏,成为破除迷惘、净化心灵的一次洗礼,使我们的心从浮躁、不安中平复下来,安然享受平静的愉悦,从而坦然静观人生的风云变幻,潮起潮落。

幸福从来与物质无关

一直以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份幸福的生活。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究竟这幸福生活是什么模样,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许多人心里都没有答案。更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幸福来自于物质条件的优劣,钱多的人就幸福,钱少的人就不幸福,总之,幸福是属于拥有财富的人的,同穷人没有什么关系。

经济学专家说,只有大约15%的幸福与收入、财产或其他财政因素有关,而多达近90%的幸福来自于其他方面,比如生活态度、自我控制、人际关系以及睡眠、锻炼、休闲等。就连一些投资银行也警告人们,不要把金钱等同于幸福。

即使抛开专家们的理论,我们的生活实践也能证明幸福从来与物质无关。在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在经济方面都比我们的长辈优裕得多,我们吃得好了,穿得好了,玩乐的花样也多了,但幸福水平并没有按照比例得到提高。相反,我们大概还常常觉得,自己不如老一辈人活得轻松自在吧?金钱似乎成为了心灵的负累,陷我们于郁闷不乐之中。

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定常常可以看到,有许多月收入还不足千元的餐厅服务员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而那些似乎丰衣足食什么都不缺的人却总是郁郁寡欢。我们也能发现,那些生活在底层收入不高的农民们并非贫贱夫妻百事哀,而是活得踏实和愉快,但在繁华都市里,却有不少内心寂寞的人在深夜的酒吧里流连……

为什么?不差钱的人反而不快乐?因为物质生活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在满足人们各种欲念的同时,也在慢慢侵蚀着人们感受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的能力。精神富足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而“金钱可以增强,也可以削弱幸福感”,连不少超级富翁也如是说。

有专家建议,如果想要幸福,有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我们可以做,那就是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自己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那样我们的幸福感就会增加。不过让人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在做着相反的事情,他们总是与比他们强的人去比较,结果便产生了挫折感、焦虑感,便常常觉得自己不幸福。

总而言之,调整心态,是我们靠近幸福最有效的方式。关于这点,李连杰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借鉴。国际性公益组织壹基金的创办者李连杰,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动作明星、国际功夫巨星,还是一名慈善家。在一次壹基金座谈会上,他动情地向来宾说起了他的心路历程:在我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就告诉我,要出名就必须上好学校、考第一。于是,为了那个叫“名”的东西,我拼命努力习武练功从不敢有丝毫松懈。不知不觉间,我得到了许多的“名”,这让我产生了一种沾沾自喜的优越感。但同时,我觉得也失去了许多,失去了童年时代应有的快乐和稚趣。那时候我觉得,比起同龄的孩子来说,我的内心多了一份沉重、一种忧愁,不过其他人看不到这些,在他们的眼中,我是十分幸运且幸福的。当我长到16岁,我又发现光有名还不够,要想得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似乎还应该有利,名利双收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因此,我又向着“利”的道路拼命奔跑,1982年19岁的我已经有10万块了,这笔钱在当时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觉得不幸福不快乐。那时我想,是不是这些钱还不够,我还应该挣更多的钱才行。转眼三年过去,1985年时,我的银行存款已上升到一百多万。年少轻狂的我数着这些花花绿绿的钞票,几乎半夜做梦都会笑醒,但大概是人心不足吧,我还想把这个数字变得更大。1992年,我终于把存折上的数字滚雪球一样变成了上亿元,可我看到在我的前面还有很多比我钱多的人,我必须更加拼命追赶他们,争取更大的名和利……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位年届七旬的长者一起跑步,而一路上,他不断地向我唠叨着他的烦心事。他说他一生积累了许多财富,现在却一点也不觉得幸福快乐。我诧异地问他,你一生名利兼收,难道还不觉得幸福吗?他回答我,现在有件事让他觉得很痛苦很烦恼,那就是他要将他的财富留给哪个儿子呢,老二不务正业,本应交给老大,可这样一来,老二肯定不高兴;但留给老二吧,老大也会不满,他真不知该怎么办。长者的话实在让我吃惊,想不到他竟然被自己积累的财富紧紧纠缠着,一直找不到幸福的出口。这件事给了我很强的心灵震撼,从那天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什么事也没做,只是努力地思考着,自己究竟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幸福和快乐。然后我发现,我前半生拼命追求的名和利其实都是身外的东西,尽管它们也带给我一些成就感和幸福感,却都是暂时的、稀薄的。我也发现,我真正的梦想是在帮助他人时也能帮助自己,使别人幸福快乐,那么自己也幸福快乐。从那时起,我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而在这个不断将幸福与快乐传递给他人的过程里,我觉得我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李连杰的话令人深思。我们总是想拥有更多的钱,为什么呢?是为了让生活富裕。可我们为什么想要富裕的生活呢?终究还是为了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也就是说,挣更多的钱并非我们的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因此,当我们在努力工作努力赚钱的时候,在竭力积累财富的时候,千万不要冷落了幸福。财富不见得能被每个人都拥有,可幸福的感受和快乐的心情却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那才是我们触手可及的宝藏。

当物质成为一种谈资

幸福是什么?幸福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也或多或少与物质有那么点关系,但正如钱钟书先生说的,其实任何快乐归根结底都是精神性的,用钱去消费是精神享受,用钱打造舒适生活也是精神享受,而没有钱自得其乐也可以获得精神享受。

那么,这样的想法正确吗?究竟开奔驰上班的人,是不是一定就比坐公车上班的人幸福呢?或者,有房有车有稳定高收入的人就比那些收入一般甚至四处流浪的人幸福呢?

有一个属于现代经济心理学范畴的实验,从人类对金钱的认知角度,证明了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美国华裔经济学家奚教授在1998年曾经做过一个冰激凌实验。他准备了两杯哈根达斯冰激凌,冰激凌A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就快要溢出来了;冰激凌B有8盎司,但装在10盎司的杯子里,所以看上去还没装满。这个实验要调查的是,人们愿意为哪一杯冰激凌付更多的钱呢?理论上,喜欢冰激凌的人,会选B杯。因为8盎司的冰激凌比7盎司多。喜欢杯子的人呢,也会选B杯,因为10盎司的杯子要比5盎司的大。可是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把这两杯冰激凌放在一起比较的情况下,让人们分别判断,人们反而愿意为分量少的冰激凌付更多的钱——参加实验的人更愿意为7盎司的冰激凌付2.26美元,却没有用1.66美元买8盎司的冰激凌。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的心中,金钱说到底只是数字本身的物理符号,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的幸福感。最基本的物质财富虽然也是我们幸福感的一部分,但在满足了基本物质要求之后,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并非成正比。

著名作家王小波曾经说,“学生是穷人里最趾高气扬的一种,虽然穷,但前程远大。”李连杰的经历也在告诉我们,不要做欲望的奴隶,要做梦想的主人。当我们拥有梦想,并且为梦想而不断努力,这个过程里我们所收获的是最大的心灵财富。

那些抱着幸福就是很多很多的钱这个观念的人,注定是不幸福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弄清楚幸福的本质,而是错误地在幸福与金钱之间画上了等号。有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世纪中期时,他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的石油产业,操控着美国的金融体系,就连美国国会也要对他言听计从。然而,大量的财富和赫赫声名并没有使他感到幸福,反而带给他莫名的焦虑和烦躁,致使他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即使遍访名医也无法医治。后来,他旅游散心时,来到了中国河南的一座禅院,在那里逗留了一晚。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第二天一早他就起身回国了。而回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辞去董事长一职,并宣布自己将退休,以后不会再参与任何应酬。当时,《华盛顿邮报》的一名记者曾就此写了一篇评论,他知道后还买下了所有能买到的报纸,将它们付之一炬。从此,他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财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他快乐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贫民窟、孤儿院等地方……认识他的人都对此感到非常惊讶,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不是生病了或中邪了,但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毫不理会,而他也开始变得充满朝气,抑郁症也不治而愈。一直到1990年,92岁的他在德拉华州的一个农场默默辞世,在中国禅院那晚的秘密才被世人得知。此时的他几乎已身无分文,被发现时他的手里握着一张羊皮卷手稿,上面有两行字——欲念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两行字的下面则是他写的批注:真正的快乐和恒久的幸福是来源于心灵的。依赖外物所获取的快乐都不会长久,比如金钱、肉欲……

决定一个人是否感觉幸福主要还是他的心态。心态消极悲观的人,纵然锦衣玉食也会愁眉不展,心事满怀;而心态从容乐观的人,即使身居陋巷也会成日笑呵呵的,就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只要我们怀揣梦想,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用心感受蕴藏在平凡生活里最深的感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与幸福结伴而行。

缘来缘去缘如水

生活中,许多人总有这样的感慨和迷茫:为什么他不喜欢我?为何要开始,又为何要结束?为什么让我拥有,又让我失去?……其实一切追问都无必要,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身处缘中,缘分就是缘分,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相遇、相随、相离的过程里变化。缘便是如此,有聚就有散,有始就有终。而缘散缘终也是另一种缘,一段缘分的结束正是另一段缘分的开始。

在人生的路途上,无论行进到哪里,缘分,如影随形。喜缘,福缘,人缘,财缘,善缘,恶缘……缘如同水,渗透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缝隙。亲人,朋友,同事,陌生人,多少人不断走进我们的生命,又有多少人不断淡出我们的生命,缘来的时候我们无从预期,缘走的时候我们也总难强留。而每一次聚散离合里,都写满了欢笑与泪水,每一段缘分也都在我们的心里刻下或深或浅的印迹。

缘究竟是什么?有人说缘是前生的修炼,有人说缘就是命,命就是缘。其实缘就像林间的风,天边的云,无状无形,自然生灭,不可捕捉。万丈红尘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有机缘。生老病死是缘,聚散离合是缘,来去得失都是缘。

不解缘为何物、看不透缘来缘去的人总容易为缘所苦。而参透了缘的心,才能在生活里欢喜地结缘,也淡然地了缘,不再为缘去缘留之事羁绊。

在《庄子·外篇·至乐》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吊唁,只见庄子不但不悲伤,还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鼓盆而歌。惠子指责庄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她衰老而死,人死了你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居然还唱起歌来,也太过分了吧!”庄子却回答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庄子的话反映了他超脱的人生观,同时也说明他参透了生死聚散皆是缘的道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与人没有永久的相聚,如同苏轼词中所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的一生,随着阅历的增加,在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相聚和离别后,我们终将逐渐领悟缘为何物,也会更加珍惜拥有的缘分。

缘来自然欣喜,缘去亦应顺其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不仅是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平和轻松的生存境界。

拥有一颗随缘之心,将令我们心中长留一份平静和恬淡。随缘是一种待人处世的思维方式,也是一个成熟的人所具有的人生智慧。懂得随缘的人,总能在生活的起起伏伏间收放自如、游刃有余,也能在人生的逆境中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样的生活境界是我们所向往的。既然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生与死,聚与散,得与失,一切都是自然的规律,那么不如万事随缘,安详自在地面对一切。看淡宠辱,也放下执著,以从容平淡的态度过每一天。

命中有时终会有,命中无时莫强求

面对感情上的变幻莫测,我们要学会惜缘、随缘,对于身外之物的去留,我们也要放下得失之心,来去两由之。缘来是一种福,值得善待,缘去之福同样值得细心品味。在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一个叫悟空,一个叫悟了,他们每天都会出去化缘。后来,悟了发现龙山下化缘十分方便,随便走走就能化到很多,就渐渐不去化缘了,反正一次化来的钱已可以买很多生活必需品存放着。悟了化一次缘就在寺里休息几天,成天睡懒觉。悟空仍然坚持每天去化缘,并且劝说悟了不要虚度时光。悟了听了很反感,反驳悟空说:“出家人岂可太贪?我化一次缘就够吃了,不用再出去劳碌奔波。”悟空说:“师弟,你化了这么多年缘,还没有参悟到化缘的妙处和真谛啊。”悟了不服气:“师兄,你倒是每天都去化缘,却总是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你化的缘呢?”悟空答道:“我化的缘在心里。缘自心来,缘也要由心去。”悟了听不懂悟空话里的禅机,也懒得去琢磨,接下来的日子还是一如往常。可是,渐渐地,悟了化来的钱物一次比一次少,这让他烦恼极了。悟空呢,还是每天都笑呵呵地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空手而去,空手而回。悟了望着悟空脸上的微笑,想起前日悟空说的话,不由心想是不是自己真的悟性太差,他决定跟悟空一起去化一次缘。这一天,悟了拿了个平日化缘用的布袋,准备跟悟空去化缘了。没想到,悟空却说:“师弟,放下布袋吧,你这布袋里装满私欲贪婪,拿出去,是化不来最好的缘的。”“那我们化来的东西装在哪里呢?”悟了不解。悟空说:“放在人心里。人心无所不容。”于是,两人空着手上路了。悟了发现,悟空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很多人认识他,在悟空还没说话前,就主动拿出东西给他,并且说幸亏悟空大师上次的施舍,才使他们渡过难关,他们心里感激万分。他们一路往前走,化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悟了一边欣喜一边忍不住嘀咕,你不让我拿布袋,看你把东西放在哪。悟空笑笑,没有说话。就在这时,前面走来一个抱着孩子的农夫,边走边哭。悟空走上前去问其缘由,原来农夫的孩子得了重病却没钱看病,所以正在发愁。悟空听了,就把手中化来的财物全给了农夫,农夫千恩万谢地接过,感动极了。就这样,悟空和悟了一路化缘,除了留下温饱所需的东西外,他们化了就舍,舍了再化。两人走了一天,回到寺庙后,悟空问悟了:“师弟,今天你跟我一起化缘化到了什么?”悟了苦笑着没有回答。悟空说:“师弟,你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看天地间,自然万物为何如此美丽,天地万物都在循环啊。师弟,风水、日夜、四季,哪一样不是在循环?光知道缘来之福的人,那只是片刻的欢愉,时间久了,就是一池死水。我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你把化来之物放在了充满私欲贪婪的布袋里,我则把化来之物放在人心里循环,让善良和爱在人间、在人们的心里循环。”悟了低头,羞愧不已。悟空则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

是的,已得是缘,未得亦是缘。紧抓住拥有的缘不见得就让人快乐,因为抓得太紧,看得太重,便不能承受失去。而有时候,缘的逝去反而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人也好,物也好,并不是一定要与自己结缘才叫圆满,能让缘自然地变迁和转化,为他人带去温暖和爱,我们的化缘布袋也会装得满满的,永不落空。

然而,随缘并非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争取与把握,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因为缘虽如风如云如水,但缘的去留往往只在人一念之间,是善缘还是恶缘也在于人心的选择。有一位良宽禅师住在山脚下的茅棚里,过着简单清贫的生活。有一晚,一个小偷来到了茅棚,却懊恼地发现根本没有一件东西可偷。小偷正欲走时,被禅师发现了。禅师没有对小偷的到来感到惊讶,而是平静地说:“既然你来到这里,不该空手而归,不如你先喝杯茶,然后我将身上的衣服当做礼物送给你吧。”说完,禅师给小偷倒茶,并真的将衣服脱下来递给小偷。小偷十分讶异,不知所措地拿着衣服走了。禅师望着小偷月光下离去的背影,感叹道:“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接着,禅师开始赤身打坐,伴着窗外的明月渐渐进入了空境。第二天早上,禅师意外地发现,他送给小偷的衣服被放在了门口,且叠得整整齐齐。良宽禅师笑了,知道自己终究是送了一轮明月给小偷。

良宽禅师和小偷的不期而遇也算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别的缘分,与一般人不同的是,禅师没有用愤怒与嫌恶来对待它,而是寄予了小偷一份善良的理解与尊重。正是良宽禅师的这份善意,让小偷受到了感化,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将衣服还给了禅师。可以说,小偷放在门口的不仅仅是衣服,还有他重新皎洁如明月的心。良宽禅师的宽容与善良让禅师与小偷的这段缘从恶缘转换为善缘,小偷的愧疚与醒悟则为这段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人生是一道流动的风景,一路上,我们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结各种各样的缘,如何对待这所有的缘分,让它们将我们的生活点缀得更加美丽,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只要我们在每一次结缘时,付出善意,做出善行,他人也总会还我们一份善意,一份惊喜。如同故事里的良宽禅师,怀揣着送人一轮明月的大爱,自然也得到了小偷真心的感激。

有好人缘就会有好心情。当我们远离恶缘常结善缘,生命的天空自然也就远离阴霾阳光常照。

童心常在,享受生活

童心看世界

幸福与快乐,是每一个人的渴望与追求。如果说,幸福这个词汇,还多少有点显得遥不可及的话,快乐的感觉离我们的距离就近得多了,也显得具体多了。闷热的夏天,吃一个冰激凌可以很快乐;工作了一天,去看一场电影可以很快乐;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去逛街是快乐,听到别人的赞美是快乐,清晨朝气蓬勃的太阳、黄昏美丽至极的落日……都可以成为快乐。

曾几何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那样多那样多的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岁的增长,简单的、纯粹的快乐似乎逐渐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叹息、郁闷、忧伤、难过、烦恼等等灰暗情绪,而那些从前能让我们为之欢呼雀跃、快乐不已的事情,也好像失去了它的影响力,再也不能让我们快乐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让人难过了吗?还是成年人的生活就是如此,多苦恼而少快乐呢?

其实,不是世界变了,而是我们的心变了,也不是成年人就注定了要苦恼,而是我们的心不懂得去快乐了。

而想要发现更多的快乐、获得更多的快乐,让自己的心时常跳跃在快乐的状态里,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一颗童心。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童心是最纯真无暇、天真可爱的,哪怕用天底下最美的语言也无法描述那一种纯美。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才是感悟生活真谛的人。只有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懂得快乐并享受快乐的人。

孩子的快乐,可以说是来源于他们的善忘和不计较。他们很少将什么事放在心里一整天,在他们的眼里,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令他们值得郁闷的事情,即便一时遇上了不开心,也很快就会被另一件事吸引过去,从而忘记之前的不开心。反之,很多成年人事事都斤斤计较,什么事都记在心里,这样当然很难感受到快乐的心情。程成是某公司里的一个小职员,平时以给领导写材料为主,这天他上班后,经理要她写一篇月末总结,第二天交给他。这样的工作,程成早已驾轻就熟,他本来以为很容易就完成了,可到业务部去拿相关资料时,那里的人却因为那天工作实在太忙,没有及时拿给他。程成等了很久,费了很大一番口舌才把资料拿到手。他感到十分生气,觉得是业务部的人在故意为难他,以至于几乎一整天都在琢磨这件事,揣想着自己是不是平时得罪了他们,结果写总结时也集中不了精神,第二天把总结材料报给经理时,遭到经理一通批评。为此,程成更加郁闷了,他认为本来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情,硬是让业务部的人搞复杂了,本来很容易做好的一件事情,因为自己情绪的问题而搞砸了,说到底都是业务部的那帮人惹的祸。就是这样,一点小小的摩擦让他接连好多天都闷闷不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令自己不满意或不开心的事情,如果不能及时放下、及时忘却,一天又一天把所有的怒气、烦恼都积累起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肯定会大受影响,会像程成那样连简单的事情也办不好。“当下即是”,“无牵无挂”,对于我们这些大人要花费很多时间、遭遇很多事情才能悟到的生活智慧,其实孩子们天生就已具备了。玩时畅快地玩,烦恼转瞬即忘,不纠结,少忧虑,这些都是童心的可爱之处,也是成年人值得学习的地方。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坏人、那么多圈套或陷阱呢,很多时候只是自己给自己寻找烦恼罢了。快乐的感觉有多少,完全在于我们的心态,在于我们能否在纷繁的人世间保留一颗可贵的童心,保持孩子一般的简单与纯真。

只要拥有童心,我们就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失败和挫折。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美,充满了爱。

爱尔兰有位知名的作家卡瑞曾说,大多数学识丰富的人,他们获得美感的能力反不如年幼的孩子。比如,同样是一片海,同样是海里的浪花,在孩子眼中看到的是海上美丽而汹涌澎湃的浪花,然而成年人的眼里,一眼望去,看到的却常常是海水中苍茫而混沌的泡沫。

你纯真,世界就不复杂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人与人的交往愉快与否,关键还是在于态度或者说是心态,你放开胸怀,用一颗真心去待人,他人自然也会用真心来待你。即便有时会有一些的小小不愉快,如果你学会了淡忘,那么不论何时何地,你都会得到快乐。有一个捡垃圾的小男孩,他看到男青年从便利店买了罐饮料,边走边喝,小男孩想得到那只易拉罐,为了等男青年喝完,他就默默地跟在男青年后面。男青年一向对这种捡废品的孩子没什么好感,见这个小男孩背着一只用碎布拼做的大布袋,里面叮当直响,心里很反感。他故意停下来,看着小男孩慢吞吞地喝着饮料,想看看他到底能在自己面前站多久。这时,小男孩冲他一笑说:“叔叔,你慢慢喝,我不着急!”说完走到一棵大树下,从那个大布袋里掏出一本书看起来。男青年见小男孩被自己耍了,还对着他赔笑脸,感到很可笑。他继续慢悠悠地喝着,当他终于喝完,准备随手扔掉时,小男孩突然跑了过来,撑开身上的大布袋,笑着说:“叔叔,请给我吧!”这时,男青年看到,小男孩手中捏着的竟是一本小学语文书。男青年好奇地问:“自学啊?”小男孩笑着说:“我在附近的学校上学哩!今天学校放假,我帮妈妈捡些废品。”说着,小男孩从衣服口袋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小袋纸巾,往男青年面前一递,说,“叔叔,你抽一张擦擦嘴吧!”男青年一下子愣住了,这个小男孩被自己捉弄了,竟还递给他纸巾,为了怕他嫌自己的手脏,还让他自己从纸巾袋里抽取。男青年顿时觉得羞愧难当。而那张洁白无瑕的纸巾,他一直没舍得用,珍藏至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