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教育发展报告(2018)(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15:41:22

点击下载

作者:俞振伟,刘轶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上海艺术教育发展报告(2018)

上海艺术教育发展报告(2018)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上海艺术教育发展报告/俞振伟,刘轶主编.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ISBN 978-7-313-19489-3Ⅰ. ①上… Ⅱ. ①俞…②刘… Ⅲ. ①艺术教育-发展-研究报告-上海 Ⅳ. ①J124-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08683号上海艺术教育发展报告(2018)主  编:俞振伟出版发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地  址:上海市番禺路951号邮政编码:200030电  话:021-64071208出版人:谈 毅印  制:上海景条印刷有限公司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开  本:710 mm×1000 mm 1/16印  张:16.75字  数:243千字版  次:2018年12月第1版印  次: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书  号:ISBN 978-7-313-19489-3/J定  价:78.00元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告读者:如发现本书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质量科联系联系电话:021-59815625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德艺一体、全面拓展的艺术教育新时代”这一主题,结合学界、政府机构、业界的研究力量,关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重点内容,聚焦2018年度上海艺术教育的最新动态和突出现象,分析上海艺术教育在思路转变、制度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特色。本书以“年度关注”、“实践创新”、“聚焦美育”三方面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以文教结合制度创新实现文化与教育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十九大对上海艺术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上海专业音乐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面向未来的博物馆艺术教育发展新探索”、“上海艺术教育机构青少年人格教育状况的调研与反思”、“学校艺术教育评估体系建设的价值研究”、“市民文化节对艺术教育的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传统艺术进校园的新模式与新思路”以及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美育案例等方面的内容,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编委会顾 问 王荣华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丁力 叶萍 叶舒宪 田兆元 刘文国刘旭光 刘海波 许健 孙乃树 李柯玲李钧 吴玉萍 吴学霆 汪天云 陈耀明林炊利 杨庆红 尚红娟 钱熹媛 倪燕栾洪金 蒋萍芳主 编 俞振伟副主编 刘 轶序

教育为立国之本。艺术教育陶怡情操、滋养精神、健全人格,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习近平同志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实为新时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中国步入伟大复兴的时代,更要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引领社会风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培养艺术人才的基础工程,是弘扬中国精神、中华美德、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路径。

在当今时代,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展,促进领域、行业、学科专业的跨越,推动历史、现实、未来的贯通,使得思想观念、物质形态、社会现实的关联紧密,技术、艺术、人文、哲学、宗教、法律等方方面面融合互补,艺术教育面对这一时代背景,如何更加有效地发展和落实,要求我们深入地思考、应对。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美以自然、德以匡正、文以载道”,则是艺术教育不变之底色、永恒之根基。

在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对于艺术教育和美育工作而言,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它把“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放到了更加高屋建瓴的位置。面对重物质、重实用、重技术等观念的冲击,面对社会趋向浮躁、功利,更加需要艺术和人文的视野,德性与审美的建构,才能胜任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人从实用价值、专业技能而言,怀疑美育、艺术教育作用,但正如恩格斯谈论文艺复兴时所言,它“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种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正是艺术教育和美育所能提供的独有的功能。历史上任何一个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也并非都局限于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无不有着丰富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知识,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品性。钱学森先生、李政道先生和季羡林先生等一再强调,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我们的大学必须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其背后的原因也正如此。

因而,在艺术教育的新时代进行创新变革,“德为启始、美为取向”,把素养融于美德之中,将品性合于艺术之形,大力建构“新时代,大艺教”的发展主题,实乃“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落实之举。我们相信未来的艺术教育工作,必将以革故鼎新的理念、朝气勃发的姿态,不断融入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之中。

这些年来,伴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上海在艺术教育工作上不断探索,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比如在艺术教育的观念创新上、在艺术教育的整体布局上、在艺术教育的机制创新上、在艺术教育的平台建设上,等等。当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艺术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这一现状尚未有根本性的改变,它离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艺术教育面临如此发展良机,如何对已有的特色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我们的瓶颈与不足,对今后的艺术教育工作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这需要学界、业界、政府相关部门一起来努力,做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分析。《上海艺术教育发展报告》即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

同时,为推动艺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一个重要的路径是让专业的艺术教育智库参与进来。智库要为新时代发出理性先声,在艺术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在艺术教育工作上,要大力推动专业艺术教育智库的建设,让政府有关部门想得起、离不开、靠得住、信得过、用得上,同时依托专业的艺术教育智库,让它们在承担着战略研究、政策建议的同时,在艺术学科建设、艺术人才培养、艺术趣味引导等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推动“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艺术教育工作中,在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创新中,需要听到艺术教育智库的声音、看到它们的力量。因此,搭建艺术教育决策咨询平台,努力形成一系列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教育智库成果、推动艺术教育智库发展,这也是上海艺术教育研究机构和《上海艺术教育发展报告》应该努力的方向。总报告走进德艺一体、全面拓展的艺术教育新时代(1)(2)刘 轶 倪 燕摘 要 上海艺术教育不断蜕变发展,在思路转变、制度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它具备了更加广阔的艺术教育背景、更加自信的艺术教育理念、更加多元的艺术教育路径、更加丰富的艺术教育空间。在发展路径上,以体制机制的创新,破解艺术教育中的主要瓶颈问题;以工作模式的创新,解决艺术教育细节上的不足;以平台建设的创新,化解艺术教育整合上的难题。在文教结合、美育工作、课改与队伍建设等具体工作上稳步推进。不过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应着力于解决艺术教育领域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关问题,与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总体目标和“四大品牌”的战略思路相结合,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 艺术教育 改革 创新 德艺一体

对上海艺术教育而言,2017年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时间节点。这一年度中国发生的各项重大事件,深刻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对上海艺术教育的影响、上海艺术教育未来一段时间又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上海艺术教育目前取得的优势和特色又如何在这一变化中得以保持并发扬?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同时,对2017年的上海艺术教育,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在继续前行中有所改变,在深入改革中有所提高;当然,它也面临着诸多的新情况和新挑战。简而言之,可以认为,该年度的上海艺术教育,有着“四个更加”,亦即:更加广阔的艺术教育背景、更加自信的艺术教育理念、更加多元的艺术教育路径、更加丰富的艺术教育空间。基于此,深入分析上海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但有利于总结已有的经验和特色,更有利于提供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一、广阔的背景与自信的理念

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17年与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十三五”承上启下的一年,是上海市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同时还是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与上海市签署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重要文件的第一个完整年,也是文教结合大平台成效显现的第五年。更为重要的是,“十九大”在本年度的召开,为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新行动。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上海在艺术教育领域全新的背景,为它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因此对上海艺术教育该年度的分析,必须放到这样一个大背景中来考察。(一)大美育、文教结合和“十九大”带来的新思路

在这些背景之中,首先要看到十九大所确立的大政方针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和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艺术教育领域来讲,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可以认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前人民群众对艺术教育的需求和要求,与艺术教育所能提供的功能和效能,有着一定的矛盾;二是目前艺术教育内部的发展,在不同学科之间、不同院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有着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三是与其他门类的教育相比较,艺术教育依然显得较为薄弱;正如教育部领导谈及美育工作时所言,“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素质教育中(3)亟待补齐的短板”。而这些薄弱环节和短板,必须以改革的方式来解决。在艺术教育领域,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提法,是艺术教育必须时刻贯彻的核心和关键。艺术教育如果脱离了这一出发点,必成为无根之木;艺术教育所包含的认知功能、审美功能、德育功能、市场功能,也必然会失去这些功能应有的作用,走向歪路、弯路。

而艺术教育另外值得关注的大背景,是上海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与教育部签署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的第一个完整年、文教结合大平台成效显现的第五年,这些重要文件的出台、重要平台的建设,让上海的艺术教育在本年度凸显了自己的工作优势和工作特色。比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其总体思路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学校美育大方向;形成惠及全体、优质丰富和体系完备“三位一体”的学校美育大格局;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三维互动”的学校美育大平台;营造文教结合、课内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结合“三联合一”的学校美育大环

(4)境。这一总体思路,不但明晰了美育的大方向和大格局,也点明了在美育工作的大背景下,艺术教育如何更好地发展建设、拓展提升。再比如,从创新协同机制的背景来看,以“文教结合”为路径,确立“德艺一体”的顶层制度设计,充分发挥宣传文化和教育各自的优势,“打破围墙,资源共享,创新制度”,让文化与教育相互借力、相互交融、互相促进,这不但是上海艺术教育的一个制度创新,更是将艺术教育置于宽阔的文化价值层面来考量其价值、地位和作用的新理念。早在2006年,上海初步形成了“文教结合”雏形,主要由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参与,以培养培训高水平文艺后备人才及紧缺文艺专业人才为主,初步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到2013年,为做大做强上海“文教结合”平台,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推进全新的文教结合“大平台”,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市文广影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使之既服务于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又促进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这一思路,清晰地将艺术教育放到了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整体目标中来考量,凸显出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可以认为,上海当下的艺术教育具有了更为广阔的背景,这些背景不但承接了古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艺术教育思想,近代蔡元培先生“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的构想,更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艺术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上海的艺术教育必然要作出有效的调适和变革。(二)在探索、创新中具备更加自信的艺术教育理念

在上述大背景之下,上海有了更加自信的教育理念。这种更加自信的艺术教育理念,体现在如下具体方面:

第一,从思想层面来讲,将艺术教育看作是“四个自信”的应有之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艺术教育的自信源于此。艺术教育的自信,就是立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自觉地通过艺术教育的传承、创新,不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确定并坚持艺术教育的自信,是艺术教育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内在力量,也是树立具有中国特色、上海气质的当代艺术教育的重要保证。

第二,从评价体系来讲,上海开始探索艺术教育的第三方评估体系和评估方式,搭建评估平台,完善艺术教育的评估手段,在努力形成具有上海特征、可推广的艺术教育评估模式。这种评估体系的探索,既体现了上海在艺术教育领域理念上的自信,也体现了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从创新路径来讲,上海在艺术教育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也有着不少亮点,这些经验和亮点,是来自不断探索的实践和努力,比如文教结合、专业引领的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创新等等。因此,上海艺术教育理念的自信,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设想,更源于艺术教育实践的创新和成功所带来的自信。

艺术教育理念的更加自信,推动上海在艺术教育全领域进行了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的整合和统筹——这种全领域,突破了以往以教育系统划分以及国有和民办区分的艺术教育体系。例如在全民艺术教育的推动上,该项工作的开展和提升并没有局限于教育系统,也没有特别规定在某一层面,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各个系统、各个领域、各个机构的力量,真正整合了全社会的资源与力量。如市民文化节这一活动项目,由文化系统组织,面向整个上海市民,但它对全民艺术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上海市民文化节于2013年启动,至今已举办5年,累计开展各类活动近25万项,服务人次超过1亿,40项全民赛事共催生出4 000余支(位)百强市民文艺团队和高手达人,并且文化节始终坚持推进市民文化艺术活动的“去功利化”,市民文化节在搭建市民展示平台的同时,全方位展开艺术普及、人文教育、提高市民素养。再如各类艺术场馆服务功能的不断升级改造,真正做到了“立体的教科书,艺术的殿堂、知识的长城、终身教育课堂、激发思维与创造才能的场所”;上海博物馆在普及文化艺术知识、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等方面上交出了较好的成绩,也为《国家文物局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倡的博物馆在全民文化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上做出了较好的诠释。二、多元的路径与丰富的空间

本年度的上海艺术教育发展,继续着力于改革,用改革的方式推进发展,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以体制机制的创新,破解艺术教育中的主要瓶颈问题;以工作模式的创新,解决艺术教育细节上的不足;以平台建设的创新,化解艺术教育整合上的难题。(一)在协同机制创新上,文教结合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上海市文教结合改革工作协调小组不断推进五大专项计划(师生人文综合素养普及提升计划、紧缺文艺人才引育计划、文艺平台打造与提升计划、文艺创意创作支持计划、“互联网+”文教结合计划),市财政每年安排预算2亿多元资金进行保障,《解放日报》以“申城校园文教结合”专栏,连续对上海高端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和紧缺文艺人才创新工作室、高校学术期刊建设成效等进行集中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文教结合计划对艺术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改革创新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例如,《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提到,文教事业由“结合”走向“融合”、双向支撑文教能级显著增强、文教结合牵引效应更加彰显、师生人文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四个方面提升上海文教水平。今后三年将实施紧缺文艺人才引育计划,打造双向服务文化和教育的跨界人才队伍,着力优化舞蹈、影视等方面人才培养,引进高端文艺人才,建设文艺类学科与智库建设。在高校内,通过校内各类文化艺术经典演出、校外文化场馆的育人机制,双向提高师生的人文底蕴。未来三年里,有关部门将实施师生人文综合素养普及提高计划,注重大学生艺术素养,要求全市所有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计入学分,(5)引导每一位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读1—2门艺术课程。在《上海市文教结合2018年工作要点》中也明确地指出,发挥文教结合跨界协同、资源共享的制度创新优势,持续助力文化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其主要任务包括了五个方面:一是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弘扬,二是聚焦重点千方百计引进和培育文化艺术人才,三是升级打造一批学生文化艺术重点平台,四是借助互联网和媒体平台深化实施文教结合工作,五是加强文教结合工作统筹谋划与总结评估。可以看出,在市级层面多部门协同推进文教结合的方向和力度坚定不移,文教结合的创新机制越来越体现出它的前瞻性和优势。(二)在工作模式创新上,以大美育的思路为指导,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艺术传承为切入点,不断将新时代艺术教育工作落实、提高

美育与艺术教育并非是一回事,但两者有着天然而密切的联系。按照较权威定义,“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方面”,因此,“美育”建设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以各学科互相渗透融合的课程目标和体系,是我国在顶层设计上,对改进美育教学,促进艺术教育发展提出的新定位和新目标,“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6)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目前所提倡的美育,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是大美育、“全域美育”。

上海在2016年与教育部签署了部市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到2018年已经是第三年。经过努力,上海在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方面已经初见成效,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汇聚了力量、锤炼了队伍,上海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已进入加速提质阶段,美育课程正朝着系统、科学、有效的方向稳步推进。上海从建设大美育课程的工作思路来讲,首先是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道路;从工作路径来讲,重点在多渠道丰富充实学校美育资源,着力构建完善大中小幼相衔接、一体化的美育体系。在工作切入点上,着力于弘扬传统文化,从三个方面推动大美育工作的展开:一是以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为切入点,着力引领青少年学习、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训,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化于青少年。在2017年,上海已经向教育部推荐了30余所中小学(含中职)。组织开展的学校体育艺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如上海海事大学龙舟队、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团、上海师范大学行知合唱团、宝山区罗店中心学校的罗店彩灯等项目参加了教育部和中央教育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传承的力量》拍摄。二是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着力于戏曲社团建设、戏曲导赏等工作,聘请了尚长荣、茅善玉、谷好好等戏曲名家作为导师,提升活动质量、提高活动品牌。与上海市群艺馆协调组织50台戏曲节目进校园,丰富活动题材、扩大活动范围。并举办了学生戏剧节,增设国粹精华戏曲专场、市少儿曲艺大赛,为发现新人、培育新苗提供了平台。

在艺术课改方面,着力于“课程有试点、评价有标准、推进有保障”。在推进美育和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中,立足于推进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的探索,重点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在高校艺术教育方面,一则是发挥高校本有的资源,推动艺术课程的改革,丰富艺术通识类课程,如华东师大在通识类课程中单设艺术教育课程模块,上海大学借助高峰高原学科优势为学生提供符合上艺术发展趋势的教育和实践机会,强调跨学科、多元化和前沿化的教学内容,等等。在试点方面,继续推进小学舞蹈课程、高中戏剧课程的改革,同时依托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试点“戏剧、舞蹈、音乐、影视、戏曲”等课程改革,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举办首届“上海市中小学优秀美育教学微课大赛”。在推进建立中小学艺术数字评价制度上,组织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试验区经验交流并进行督导,组织学校艺术教育区级自评及学校艺术年度报告编制。在评价平台的建设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成立了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评估中心,作为第三方的评价机构,对学校的艺术发展水平和项目绩效机制进行评估,完成年度报告。在艺术教育的保障上,以科研项目推进艺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名师指导工作室。在该年度,上海开展学校艺术教育科研评审,立项了86项科研课题,其中中小学有34个课题立项,占总课题总数的40%,这充分说明了上海在推进艺术教育科研的时候,越来越重视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着力推动它们朝深度发展、高水平发展。在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如骨干教师的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交流学习、艺术骨干教师海外培训等,让师资队伍“接地气、有水平、国际化”,一方面能够联系工作实际,较好地完成艺术教育工作,同时又能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工作水平,对接上海全球城市、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在名师指导工作室的建设上,探索“跨系统、引资源、聚力量”的艺术名家借用模式,引进文化系统优质资源,依托高校设立了9个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9个紧缺文艺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了“喻荣军戏剧创作工作室”等中小学艺术教育名师指导工作室,让市文艺院团的文艺名家、文艺骨干及其团队走进中小学校园,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进行指导,提升了教学品质,锻炼了教师队伍。(三)在平台创新上,以“场馆、联盟、节庆”三大关键词推动平台搭建和完善

在平台建设方面,上海本年度的工作可以归纳为“艺术场馆,艺术联盟,文艺节庆”这三大关键词,以此推动艺术教育平台的搭建和完善。第一个关键词:“艺术场馆”。着力于拓展艺术场馆的现场教学平台,重点落实在搭建覆盖更为广泛、活动更加生动、内涵更加丰富的艺术场馆现场教学平台。崇明美术馆、徐汇艺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陆俨少艺术院、上海梅尔尼科夫美术馆等场馆被列入新一批文教结合项目;另外,根据场馆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不同的功能,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使用的资源包,完成艺术场馆的现场教学功能。第二个关键词:“艺术联盟”。成立上海学生戏剧团及联盟,完成学校艺术工作五大联盟的布局。充分发挥高校和专业院校的优势,分别带动各区联盟单位艺术团队,逐步拓展覆盖到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团,其最终的目的是将艺术教育面向所有学生,艺术教育面向所有人群。通过舞蹈联盟、戏剧联盟等艺术领域的专业组合,实现大中小学生艺术教育一体化。由8所高校舞蹈团作为八条线分别带动16个区177家联盟单位的中小学生舞蹈团,以“赏、学、讲、演、赛”的模式达到舞蹈教育普及目的;由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牵头,戏剧联盟为全市大中小学生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提供创作指导、科研带动、节目打造、品牌完善等方面的工作。第三个关键词:“文艺节庆”。上海拥有全国高水平、多领域的文艺剧团和蜚声国内外的文化艺术节庆活动,而高校拥有市级艺术团80余个,如何打通这些资源上的渠道、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上海的艺术教育,是另一个值得探索的工作。这些年来,通过与上海文艺节庆活动尤其是重大文艺活动的结合,打造、提高学生文艺平台,将学生文艺平台与全市的文艺节庆活动有机融合、相互贯通、双向促进,形成了较好的机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完成了上海夏季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与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对接;在国际艺术节校园行活动中首次成立学生“观剧团”,让学生发出“艺术鉴赏评论之声”,引起积极的反响;举办了上海学生艺术设计展、新年音乐会、中小学生戏剧节、“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大赛、第六届大学生原创音乐大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四)在重大活动推进上,以“大艺展”提升工作水平、扩大影响

从这几年的举办情况来看,“大学生艺术展演”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大学生艺术展演展示活动,也是展现大学生风采和自信,表达中华精神、中国情怀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还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水平、艺术普及层次、艺术参与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筹备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的工作中,上海不仅仅将其作为一个活动来看待,更将其作为一个推动艺术教育的动力来看待。上海连续两年设立了大艺展优秀作品扶持项目,对扶持项目予以指导培训。此次上海市级展演活动中,共收到51所高校201个声乐、舞蹈、器乐、戏剧及朗诵作品,收到艺术作品类学生作品223件、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18个产品方案,充分体现了当下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水平,也体现了大学生参与艺术活动、接受艺术教育的热情。通过大艺展,可以看出上海艺术教育的如下特征:其一,在艺术教育中突出中国情怀、弘扬民族自信。这些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主题鲜明,在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坚定文化自信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其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借助学校艺术节等载体,结合社团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专场比赛,融汇了比赛、观赏、艺评、交流、体验等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艺术教育的另一种途径。其三,“大艺展”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与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不为活动而脱离日常工作,而是以活动促进日常工作。在活动中,学生参与面广、知晓度高,将艺术展演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除以上提及之外,上海的艺术教育还不能忽略了社会力量的参与,而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正促使了上海艺术教育朝着更加丰富的路径发展。当下的艺术教育,绝不仅仅依靠学校就能完成。越来越多的市民对美和艺术有着更多的需求,这导致了对艺术教育需求的不断攀升,而上海艺术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多元化,才使得这种需求可以得以满足。例如,上海拥有多样而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以博物馆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为博物馆是“文化保存、研究及回应的中心,它为服务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保卫维护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也协助国际社会对于文化遗产价值的维护及保护,可发挥社会民众的文化鉴赏能力,帮助我们更了解世界文化的独一性及多元性”。在2018年2月美国博物馆联盟发布的报告中,则以大量的数据说明了博物馆对于当地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如《作为经济引擎的博物馆》表明在美国境内,博物馆带动了70余万个工作岗位,直接雇用了37万人次,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约500亿美元,而更为重要的是博物馆在社区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馆与公众舆论》报告中显示,在调查中发现(7)97%的受访者认为博物馆为所在社区提供了宝贵的教育体验。上海在利用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中,也同样如此。上海众多的博物馆正围绕展览展示而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如讲座、论坛、体验工作坊、主题活动、表演等,在开放空间内针对不同人群围绕展览而开展主题式、体验式艺术教育活动,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博物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多元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沟通、社区文化构建等方面的内容。这充分说明了上海的艺术场馆,尤其是民间艺术场馆对艺术教育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再如,上海众多的社会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呈现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细分化、专业化趋势,补充了主流艺术教育的不足和缺口。但如何对这些社会艺术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引导,使其更加规范、合理地参与到上海艺术教育之中,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我们既要看到上海在艺术教育发展方面取到的成绩,总结它的经验和特色,也要看到,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相比较,尚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艺术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与此同时,艺术教育还必须将自己置于上海的大发展大繁荣之中来定位和发展,以便更好地与上海的大目标大方向衔接。例如,上海在2017年至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未来上海要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塑造特色风貌,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管理服务,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这一大目标之下,上海的艺术教育如何更加有效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作用?这需要艺术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和工作者一起来努力。再如,上海提出“四大品牌”的战略思路,要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在新时代发力打响这“四大品牌”的历史时期,上海的艺术教育又如何参与其中?这同样需要艺术教育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群体的思考和参与。在未来一段时间,上海的艺术教育不应只将目光置于传统的艺术教育领域,尤其是只局限于学校这一体系的艺术教育,否则不但艺术教育本身的意义不能呈现,它对城市发展、社会推动的作用也不能展开。上海的艺术教育与上海的总体发展一样,同样需要找准主攻方向、聚焦重点发力,才会形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教育优势、教育特色,也才能围绕上海的总体发展目标,贡献自己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终形成“上海艺术教育”的品牌名片。(1) 刘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化产业创新学科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意写作、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中国现当代文学。(2) 倪燕: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评估中心副主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教育、教育管理等。(3)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3日。(4)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6〕24号文。(5) 《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公布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将记入学分》,《青年报》2016年1月8日。(6)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5〕71号”文。(7) 《美国博物馆联盟发布新报告 博物馆影响力超预期》,转引自:光明网,http://museum.gmw.cn/2018-04/10/content_28270418.htm,2018年4月10日。年度关注以文教结合制度创新实现文化与教育资源共享、共同发展(1)林炊利摘 要 “文教结合”是上海的一个制度创新,旨在“打破围墙、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宣传文化和教育各自的优势,相互借力、相互借势、双向促进。从教育角度上讲,就是依托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有效地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提升师生的文化艺术综合素养,助推上海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从文化角度上讲,就是依托教育资源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文化艺术跨界人才,支撑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服务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自2013年构建形成全新的文教结合机制以来,上海宣传文化和教育形成合力,以实施三年一轮的行动计划为抓手,每年共同遴选文教结合项目,共同安排项目预算,共同推进实施项目任务。本文以2017年工作实施成效为例,全景式地展现了上海文教结合工作内容与实施成效。关键词 文教结合 制度创新 合作共赢

2006年,上海初步形成“文教结合”雏形,由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教育、文广等部门参与,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培训高水平文艺后备人才(比如京剧、昆曲等)以及紧缺文艺专业人才(比如戏曲编剧、作曲、技术、舞台技工等),取得很好的成效。2013年,为做大做强上海“文教结合”平台,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构建全新的文教结合“大平台”,以“打破围墙、资源共享”的思路,用好文化和教育两个方面的政策和资源,既服务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又促进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文教结合”作为制度创新,经过5年运转已经建立了一个统筹安排文化、教育经费和项目、统筹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的运行平台。

这个平台,主要是由“六根柱子”支撑高效运转:一是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上海文教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作为上海全面实施文教结合改革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根据这一纲领性文件,上海明确:每三年制订实施一轮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每年以“三年行动计划”为依据制订实施当年度工作要点,并以当年度工作要点为依据,安排年度文教结合项目及预算经费。二是组织领导与审议决策机制。由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市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作作为决策机构,决策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要点和经费预算安排;在提交市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决策之前,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市长共同召开市文教结合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审议项目内容及预算安排,确保契合文教双方的实际需求。三是议事协调与工作推进机制。在工作推进层面,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担任召集人的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包括教育、宣传、文广(文物)、新闻出版、财政、人社等部门,下设办公室,挂靠教育部门并实体化运行,负责遴选年度项目,安排预算经费,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工作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开展绩效评估等。四是工作协同与资源共享机制。文教结合机制坚持“打破围墙、资源共享”的思路,促使文化和教育双向促进、共同发展。从教育角度上讲,就是依托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有效地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提升师生的文化艺术综合素养,助推上海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从文化角度上讲,就是依托教育资源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文化艺术跨界人才,支撑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服务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五是项目管理与监督检查机制。为确保预算执行科学到位、项目实施平稳顺利,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影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共同出台《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管理办法》,对文教结合项目提出、论证、评审、实施、监督、检查、评价等全流程进行规范管理;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7部门共同出台《上海市文教结合财政教育经费预算监督管理细则(试行)》,对项目经费使用管理作出明确规范。六是经费保障与推动落实机制。2013—2017年,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紧密协作,已启动实施两轮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在主流文化和高雅艺术校园传承弘扬、文艺后备人才培养培训、高端和紧缺文艺人才引进培育、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和学术出版实施等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推动文教事业由“结合”逐渐走向“融合”,释放了制度创新“红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专门报道与评论,兄弟省市相继来沪调研了解改革经验,文教结合制度创新的辐射效应持续放大。

2017年,上海市文教结合继续实施师生人文综合素养普及提升计划、紧缺文艺人才引育计划、文艺平台打造与提升计划、文艺创意创作支持计划和“互联网+文教结合”计划这既定的五大计划,既定任务圆满完成,并取得了预期成效。上海“以文教结合机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入选2017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黄道婆棉纺文化的传承”校本实践、“做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现代传译者”2个项目,入选2017年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案例;“以文教结合机制开展‘非遗’校园传习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整体上看,2017年文教结合改革工作成效显著,文教两家“1+1>2”的效应更加凸显。一、师生人文综合素养普及提升工作成效显著(1)主流传播平台载体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启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计划,开展三个批次共15所市级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签约共建2个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支持华东师范大学建设“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专项支持计划。二是市级重大创作项目“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成果走进校园,《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按程序纳入了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用书推荐目录范围,供全市中小学选用。(2)高水平文艺活动“进校园”品牌效应彰显。一是深入实施“戏曲进校园”。文教携手引导上海戏曲中心所属京、昆、沪、越、淮、评弹六大院团深入开展送戏送曲进校园活动,重点实施“百场昆曲进校园”“京昆公益演出进校园”等项目,引导学生走进戏曲了解戏曲文化,培育戏曲未来听众;同时,通过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锤炼院团青年戏曲演职人才。二是做精高雅艺术进校园品牌。文化、教育部门以1∶1比例,共同支持上海文艺院团走进校园,开展高雅艺术普及传播,全年完成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250场,全市19家国有文艺院团走进60余所学校开展巡演,受益师生超过10万人次。三是三大军乐团走进校园演出。2017年邀请总政军乐团、海军军乐团、武警军乐团走进高校进行6场专场演出,1万余名大学生现场欣赏到了高水准的艺术演出,融合国防教育和音乐艺术教育,弘扬革命精神,成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载体。四是开展“相约经典”学生公益票项目。全年上线剧目149部,覆盖52所高校、86所中小学,平台浏览量70余万人次。支持1万余名学生通过公益票项目走进剧场观看演出,500人次通过参与线下活动享受艺术熏陶,取得很好的效果。(3)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取得显著进展。一是命名支持73所中小学成为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73个“非遗”校园传习基地学校分布在16个区,实现中小学各学段全覆盖。推进每校聚焦传承1—2项“非遗”项目。已有灯彩、楹联、中华盘艺等60余个纳入上海“非遗”名录的项目在基地学校传习,并实现校本课程化。架构“一校一非遗”格局,全市已有近50%的中小学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层面开展不同“非遗”项目的传习传承。二是构建完善“非遗”校园传习实践路径。推动“非遗”走进学生课堂。73个基地把“非遗”引入课堂,编撰校本非遗教材。基地学校形成三种辐射模式:同类艺术特点的学校形成联盟。如:青浦区推广崧泽学校以田歌形式为主的教研团队联盟;闵行文来实验学校皮影戏联动全市皮影戏特色学校;基地学校与周边学校形成联盟。如:普陀洛川学校以沪剧教学为特色,与周边学校形成联盟共同推进少先队“非遗”活动。依托学区化集团化模式构建联盟。如:杨浦东辽阳中学推广麦秆画特色课程,与学区内16所办学联合体学校共建共享。三是依托文教结合机制构建“非遗”校园传习制度保障。搭建“非遗”项目传承传播载体。通过开展学生“非遗”传习、学子进“非遗”并在区域推广成为共享场馆等,以点带面示范辐射。传习基地组织编写校本教材,为“非遗”传承提供规范支撑。每年举办一次“上海市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暨‘我是非遗小传人’”品牌活动,开展“非遗”传习“大比武”,发掘和培养一批“非遗”小传人,向社会展示了中小学传习“非遗”成效。四是依托“大世界”开展校园“非遗”传习成果展示。文教携手在“大世界”开设“非遗”传习教室,市级“非遗”传习基地学校轮流在传习教室展示60余个“非遗”项目的校园传习成果,现场教授参观人员体验“非遗”项目。(4)学生阅读素养推广机制持续完善。一是创建上海学生阅读联盟。2017年正式创建由首批20家单位参加的上海学生阅读联盟,整合教育系统、新闻出版系统、作家协会名家名师和优质阅读资源,既有作家名师提供专业指导,又有教育系统、出版系统、学校、活动中心等成员单位提供支持。联盟深度融合“教育+出版”,2017年重点打造了“青衿书苑”读书会品牌。二是搭建学生阅读推广展示平台。重点打造若干阅读品牌活动,如“阅读小达人”“书式生活”电视读书节目、情境化阅读展示、“少年绘演说”青少年演讲活动、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作品诵读展演等。依托2017上海教育博览会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展示主题活动,近10万名观众入场参观。(5)艺术院校“开放周”活动服务市民艺术素养提升。2017年上海戏剧学院开放周邀请国内外一流艺术大学参与,联合爱丁堡戏剧节引进欧洲优秀戏剧艺术,邀请国内外10余所艺术院校齐聚上戏,举办80余场艺术演出,邀请全市30多所高校近8 000人次大学生来校观看“青年艺术创想周”暨文教结合开放周活动。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开放周期间,举办观摩音乐会20场、课程开放7节、校内场馆开放及社团展示17场、延伸项目3场,参与市民人数3 000余人。二、高层次和紧缺文艺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1)高端紧缺文化艺术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新成效。2017年依托高校设立9个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9个紧缺文艺人才创新工作室,积极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文化艺术人才。18个工作室全年共引进114名文化艺术人才,其中:柔性引进59名,扩大了上海高校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引进人才充分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文化艺术活动,2017年获得国际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1项,省市级奖项19项。(2)高端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机构深入建设。2017年重点支持建设上海乐队学院、上海舞蹈学院、上海电影学院、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6个高端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机构,重点加大乐队、舞蹈、电影、美术、时尚、设计等领域人才培养,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依托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交响乐团建设的上海乐队学院,引进国际顶级交响乐大师来沪授课,全年邀请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者、8位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NDR)声部首席为学生授课。纽约爱乐乐团选派首席及资深演奏员共30余人次来沪开展4批次教学,总计700课时。除为学生提供每周日常教学外,全年为学生准备30余场实践音乐会。上海乐队学院毕业学生被国内外职业艺术机构“抢购”,2016年学院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2017年毕业学生已有88%在国内外各职业乐团就职,其余学生全部赴海外深造。2017年,美国音乐界权威杂志《交响乐》用5页篇幅,对上海乐队学院进行了深度报道,盛赞学院“为中国和其他地区的乐团输送优秀职业乐团演奏员”。(3)紧缺文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深化实施。2017年紧缺文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聚焦实施“跨文化演艺制作及运营管理人才培训”(上海戏剧学院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高等音乐教学实践”(上海音乐学院承担)、“工艺美术技能人才培养”(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承担)和“京剧麒派人才后五年计划”(上海戏曲学校承担)。其中:“跨文化演艺制作及运营管理人才培训”旨在培养国际市场运作能力的演艺制作运营管理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高等音乐教学实践”培训项目聚焦“青浦田歌”,对青浦田歌40首有代表性作品原始录音进行整理、乐谱记录,完整恢复原曲;“工艺美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组织62名学员学开展为期8周学习,全年创作300余件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参加展览大赛40余人次,获奖28人次;“京剧麒派人才后五年计划”专门为郭毅、鲁肃、于辉3位学员聘请麒派名家陈少云、张信忠传授麒派经典剧目,并以“一带一”“一带二”方式进行深度教学,2017年完成鲁肃《斩经堂》《徐策跑城》《浴火黎明》《七侠五义》,于辉《打渔杀家》《萧何月下追韩信》,郭毅《清风亭》汇报演出。(4)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持续推进。一是实施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持续支持复旦、华东师大、上大、上海交大、上外、东华、财大、体院、上师大、同济、华政、上理工、外贸、上政建设14个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推进高校与新闻媒体行业产教融合,取得显著进展。二是新闻传播学院部校共建计划。深化上海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深化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新增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部校共建、院媒共建。三、学生文艺平台不断打造和升级(1)学生艺术实践与上海重大文艺节庆深度对接。一是与上海国际影视节对接,举办上海大学生电视节。举办第十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开展大学生原创影视短片征集评选、影视评论大赛、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大学生原创剧本创作与创投、《创业新锐》微纪录片大赛等,颁发18个奖项。开展上海大学生实践平台及原创影视推广,上海相关电视频道对第十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闭幕式进行录播与重播,多家网络媒体对电视节闭幕式进行网络直播,52家新媒体进行网络报道。举办大陆、台湾、香港大学生微电影交流及训练营,选拔影视文化互访志愿者开展大陆与台湾文化交流,拓展大学生视野,对影视艺术学子开展相关培训。二是对上海国际艺术节对接,开展国际艺术节“校园行”活动。2017年“校园行”活动共为师生、艺术教育工作者定制54项111场艺术教育活动,走进49个校园和6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和18个剧院,吸引3.3万人次参加。开展“经典回响”——上海中小学生合唱音乐会等重点活动,选送华东政法大学原创音乐剧《律诗·雷经天》赴第二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演出。首创学生观剧团系列活动,遴选27所学校260名学生参与。邀请71所各级学校师生近4 000人次赴剧院、广场观摩艺术节各板块演出。三是对接上海夏季音乐节,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2017年上海夏季音乐节期间组织25场音乐会,其中全部由学生演出的音乐会5场,参演学生数960名。推出学生票、公益票邀请师生观摩演出1.8万余人次。200多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近千名中外青年学生依托夏季音乐节平台学习音乐知识,交流切磋。同时,依托上海夏季音乐节举办上海国际青少年音乐夏令营,邀请境外4个学生合唱团参加。中外学生共同开展多次音乐合训,参演草坪音乐会、“音乐无国界”仲夏音乐会、“乐耀星空”专场音乐会。四是以师生为主体举办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2017年举办10台共12场演出,推出35部新作,涵盖歌剧、管弦乐、室内乐、民乐等演出形式,包括声乐、民乐、作曲、钢琴、小提琴、圆号、大提琴等专业的35位新人,参演师生730人次,创近年新高。(2)大学生文化艺术创意作品展示平台持续打造。举办第二届“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艺术创意作品展示活动,分国内板块和国际板块两个部分展示。其中:国内板块包括分类展示和集中展示两个环节;国际板块则举办数字文化创意类国际大赛,邀请国内外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选择数字文化创意类优秀作品与国内外高校相关优秀作品同台展示。第二届“汇创青春”把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类”“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类”“戏剧舞蹈、音乐艺术类”“环境设计类”“服装设计类”“产品设计类”“工艺美术类”“互联网+文化创意类”“综合类(含公共艺术、美术、影视等)”共9个类别,分别由10所高校牵头承办。征集大学生在读期间完成的优秀文化创新创意作品3 000余件,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长宁来福士广场、陆家嘴美术馆、上海中心、金融谷创意园、M50创意园区、上海图书馆、端均剧场、智慧湾科技园、上海科学会堂、刘海粟美术馆、贺绿汀音乐厅等地举办分类展示展映20余场,参观市民学生20余万人次。展示期间,大批学生作品被企业相中和购买;一批学生与用人单位直接签约。(3)局市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正式启动。一是建设国家“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系列课程。完成制作24节国家“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微课;利用H5开发文博知识学习自测系统,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打造微课+自测学习模式,为青少年儿童打造丰富的中华多元文化盛宴。二是开展传统砖雕信息提取及文化解读。首次对中国不同地域6处代表性砂岩类文物风化病害进行系统比较。举办两次“青出于蓝——青花瓷起源、发展与交流”展览,展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特色。三是建设一批文化慕课。组建中国古代建筑、中国近现代建筑、中国石窟、中国陶、中国瓷、中国青铜器、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茶、中国丝绸、中国钱币、中国酒12个课程组,开发12个青少年文物教育相关课程资源,含36节慕课视频课程、12个VR课程资源、12个课程范例模板等。(4)高校学术期刊持续走向品牌化。2017年文教联手实施高水平高校学术期刊支持计划,高校学术期刊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持续增强,办刊能力稳步提高。一是一批高校学术期刊相继被SCI收录,影响因子快速提升。全市已有6种期刊被SCI收录,分别为:上海体育学院的《运动健康与科学》、复旦大学的《数学年刊B辑》、上海交大的《纳微快报》和《计算生命科学》、上海大学的《应用数学与力学》和《先进制造进展》。其中:上海大学的《先进制造进展》是2017年被正式收录的。此外,2017年复旦大学的《复旦人文社会科学论丛》、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期刊《Journal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入选ESCI数据库,加上2016年底入选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亚洲泌尿外科杂志》,上海高校已有3本学术期刊进入ESCI,为后续正式进入SCI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高校学术期刊已经成为全市学术期刊中进入SCI成长速度最快的一类。二是一批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朝着国内一流水平的目标稳步前进。2017年,上海有51种期刊被CSSCI收录,其中34种为高校学术期刊,占比接近七成;有21种期刊被CSSCI扩展版收录,其中12种为高校学术期刊,占比接近六成。在CSSCI来源目录中,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外语界》《外国语》、华东师范大学的《文艺理论研究》、上海大学的《社会》、华东师范大学的《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和上海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研究》、上海体育学院的《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7种期刊,均位列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等学科的全国学术期刊排名前三名,达到国内顶级水平。三是新增一批高起点、高定位的学术期刊。中英文刊《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该期刊立足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面向国际,旨在搭建国际舞蹈学术交流平台,传播国际舞蹈学术前沿成果,推动国内舞蹈学术发展成果走向国际舞蹈界。创刊全英文的《华东师大教育评论》,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目标是支撑服务该校“教育学”“高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创刊中英文版《国际比较文学》,该期刊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2017年7月获批创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