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12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01:02:02

点击下载

作者: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12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12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试读: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范剑波 于华 刘良旭 苏日娜 王宇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016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对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本文就“卓越计划”教师观念的改变、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企业学习计划的实施、校内外工程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分类培养机制的建立等进行了介绍,并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果,进而对“卓越计划”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1 转变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固有人才培养观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尤其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型人才的需求更为

[1]迫切。教师观念的转变,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是“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先决条件。为了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变革,学校先后召开了教学工作大会和“卓越计划”推进大会,本专业响应学校“以实施卓越计划为推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号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了不同形式的调研活动,主要包括:(1)组织教师搜集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加拿大BCIT、法国鲁昂高等电力工程师学院等国外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类高校的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并进行分析和研讨;(2)组织专业教师分别访问了厦门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成都电子信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合肥学院等国内不同层次的高校,获得了可供参考的经验;(3)组织专业教师调研了东海蓝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达内科技集团、安博教育集团、宁波微软技术中心、宁波易科中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IBM软件产品实训基地(嘉兴)等国内近20家IT和电子信息类企业,了解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行业需求;(4)邀请了宁波市软件行业协会和电子行业协会的有关专家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论证。通过召开各种教学改革研讨会、到有特色的高校和企业进行调研,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做专题报告等形式,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者承担的历史责任,充分认识到传统办学模式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的缺陷,深入了解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切实转变在教师中形成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固有人才培养观念。2 改革并实施本专业的“2C+E”人才培养方案

2C+E的含义:第一个C代表核心专业知识(co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它包括工程基础类、工程技术方向类和工程专业实践类的部分课程;第二个C代表核心专业能力(core professional ability),它包括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项目等综合能力;E代表工程环境(engineering environment)。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在学校学好核心专业知识,培养核心专业能力,在校企合作的工程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符合我校的“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2]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我们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现代软件开发工程师培养思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应用开发能力强的软件工程开发人才,即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具备从事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具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软件工程技术型人才。以软件工程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为重点、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而进行了针对性的培养,力图使学生熟练掌握企业级项目开发所需的核心技能,了解企业开发的流程和规范,熟练掌握流行框架和组件技术的应用,使毕业生具备从事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相关项目的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的基本能力,满足当前软件企业的需求。

在上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借、减、废、并、增等手段,即借助国内外先进课程,压缩当前课程学时,废除一批与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很密切的课程,合并关联课程,增加《工程导论》等工程素质类课程,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制订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包括:(1)专业培养计划;(2)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3)专业教学大纲;(4)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3 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课程体系

依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集成与创新的特征,重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推动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基于CDIO、项目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的改革。在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将传统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追求知识完备为目标转变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通过与企业(如中软、达内、微软等)合作,按照软件行业对工程人才在能力、素质和知识等方面的要求,由具有工程背景和产业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共同参与制订“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并完成了所有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围绕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生产维护的生命周期,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课程体系。

为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我们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抛弃传统计算机教学的先“理论铺垫”,后“实践验证”的方法,将MCLA(model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即“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和CDIO教育模式的“做中学”两种教育方法有机结合并贯穿到整个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在《ASP.NET Web应用开发》等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个3~4人的项目小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完成项目的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系统测试、部署与推广等环节,在实战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协调、沟通和领导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当领导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改革课程考试方式,越来越多的课程成绩采用项目成果评价方法,重视过程评价,引入公开答辩等。4 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学习计划“卓越计划”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利用企业在实践型人才、项目案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经验,采用“3+1”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了切实实施“3+1”的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模式,学院已先后与中软国际、达内科技、微软、阿里巴巴万网志成科技等国内知名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在校企联合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又共同制订了“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方案确定在第5~7学期,每学期均安排2~3门课程,由企业派遣有经验的项目经理、高级程序员等到院校实施教学;派遣学生至企业实施项目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在第5~7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阶段。

通过与“有实力”IT企业进行合作,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基本做到了紧贴企业用人的需求,明确了学生的就业方向。通过真实的环境模拟(安全要求和案例实训),让学生以准员工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达到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对接。5 建设一批校内外工程实训环境

我们对原来的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设置了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工程基础训练平台、综合运用实践平台、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平台,实践学分比例从21.8%逐年上升到现在的43.3%。学校和学院非常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已建成了8个科研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外已与8家IT企业签署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其中5家为规模型IT企业)。主要实训基地有:①宁波市软件服务外包培训基地;②浙江省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培训基地;③达内Sun Java实训基地;④中软国际无锡卓越培训中心;⑤宁波市网络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⑥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与中国联通共建);⑦信息安全外包服务基地;⑧宁波市动漫产业与人才培养基地;⑨浙江省计算机网络技术类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实践基地为本专业的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工程环境。此外,在宁波市政府的支持下,正在建设市级软件与网络工程培训中心。6 实施“卓越计划”教学改革工程

宁波市把对“卓越计划”试点工作的支持列入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市教育局先期对学校的每个试点专业划拨100万专项经费给予支持。为落实和用好专项经费,本专业以项目申报的形式组织教师参加各项相关的教学改革工程,确定了以“软件工程校外实训”、“软件工程校内实训”、“师资提升”、“专业特色提升”、“工程教育研讨”、“JAVA课程改革”、“.NET课程改革”、“网络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海外实习计划”和专业课程整合等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

通过项目教师申报和专家评审,上述教学改革项目已基本完成。在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已选派300余人次学生分别到中软国际(无锡)、达内科技(杭州、宁波工程学院)、波兰Ontia spólka z o.o.公司、西班牙aquaMobile公司、土耳其Hitit Bilgisayar Hizmetleri航空公司、葡萄牙INESC Porto公司,以及台湾南台科技大学、正修科技大学进行为期1~2月的学习。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职业素质教育、JAVA应用开发、.NET应用开发、3G应用开发等。在国内的两家企业均派本专业教师跟班指导,中软国际及杭州达内都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培养,已经选派包括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在内的企业高管、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入职仪式、职业教育、项目分组实训等。7 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分类培养机制

为确保试点的成功,学院提出通过搭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平台,根据学生的事业发展期望和学业现状,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从试点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中分别选拔出两个标准班(80人)组建“卓越计划试点班”,按计划以“2C+E”的方式与企业合作进行培养;对经济条件许可并有兴趣到国外高校深造的学生,则利用学院与英国和法国等国外高校的合作关系,以“2+2”的方式选派学生到国外学习;对学业成绩优秀并有意向报考研究生,以及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则以校内学习和实训为主,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使大部分学生能成为合格的本科毕业生,部分优秀的学生能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8 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建设开展以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我们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阶段检查方案》意见和实施阶段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学校的部署,积极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2C+E”培养模式,争取取得新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杨爽,王忠民.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09,26(4):46-49,91.

[2]Fan J B et al.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in 2C+E computer science.Proceedings of IWCSEI 2011,Nov.2011,pp.1308-1312.

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

顾沈明 吴伟志 张威浙江海洋学院数理与信息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摘要:农业信息化领域是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围绕农业信息化领域,讨论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要求,分析了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架构与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综合性与专业性相兼顾,一致性与个性化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优化原则,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课程体系;优化;改革1 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农业经济和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业推广硕士(master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专业学位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该学位的设立适应了我国的[1]农业发展,完善了我国的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因此,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了满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和发展规划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增强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及加大面向农业的科技组织与服务能力而设定的新型学位类型。农业推广硕士是一种为农业和农村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学位,与“三农”[2]联系最紧密、关系最直接。

我校2008年获得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了农业信息化领域学位招生资格。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时间不长,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招收的学生来看,生源的多样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而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固定不变,不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紧紧围绕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的目标,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大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课程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指委下发的《关于制订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农推指委[2005]5号);该意见明确指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当根据培养目标分领域设置,每个领域结合自身特点[3]和课程设置框架确定具体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我校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公共课、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其中,公共课有7门,分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共11个学分;领域主干课有5门,分别是农业信息化导论、农业应用系统开发、农业信息处理与分析、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农业信息案例研究,共10个学分;选修课主要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数据挖掘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原理与实践、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设计与研究方法、运筹学等,要求学生选修6~8个学分。除此之外,还安排了实践环节与补修课程等。

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与课程体系相关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1)忽视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之间的区别。由于教师本身接受的是学术型的培养,在思维模式、研究习惯等方面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按学术型的套路来进行,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会习惯性地回到学术型的培养模式上来。(2)忽视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比较注重知识传授,课堂上讲了许多,而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则讲得很少,有的几乎不讲。(3)课程设置缺乏个性化特色。课程设置框架比较固定,对于不同水平、不同背景、不同兴趣的学生,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缺少个性特色。3 明确培养目标与要求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是两种不同的学位类型,其课程体系逻辑[4]与评价标准完全不同。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当以培养目标为准绳,以拓宽知识面、强化能力训练为内容,以农业为主干,以信息化领域为方向,兼顾研究生自我发展,科学设置课程。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教育应当以提高能力为目标,开设一定的实践训练课、讨论课等,有针对性地通过案例学习、实践训练、调查报告、实习报告等,加强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培养目标主要为农业推广单位和管理部门,特别是为农业推广第一线(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和管理人才。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较好地掌握所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农业推广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特别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立担负农业推广技术或农业推广管理工作的能力。

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培养要求如下。(1)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2)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相应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掌握解决农业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农业推广技术或农业、农村管理工作的能力。(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4 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

4.1 综合性与专业性相兼顾原则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学术创新为目标,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强调精、深与探索性,同时注重相关学科的覆盖面,在知识学习中追求的是学科内某个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和科学问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应用和指导为主,培养的是行业高层次人才,学科面宽,更突出围绕相应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来组织课程,对其质量评价重在考查研究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一致性与个性化相统一原则

对于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两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质量标准上有一致性,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但是专业学位学科覆盖面宽,同一领域内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生涯设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宽泛的学科面和学生个体的差异,要求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针对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构架方面兼顾学生差异,做到一致性和个性化的统一,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对实践的依赖性很强,这是由其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因为它培养的是能够承担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责任的高级专业人才。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无论他们拥有多少实践工作经验,课程设计和教学都要以职业实践为基础。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体系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现规划统一,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实习课程要协调,相关课程的教学也应当做到学用相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 优化改革的措施

5.1 按研究方向建立导师团队

农业信息化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农业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农业信息检测与灾害预防等。我们按照研究方向将导师队伍组建成团队,共同指导学生;通过团队促进交流沟通,在教学内容上互通信息,达到互相协调。通过团队可以培训导师,也可以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指导水平。

5.2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所谓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是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将某一专业开设的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所有模块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系统。这种体系有利于多学科课程的综合,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不断引入最新科学技术成[5]果和先进经验;有助于在学科知识纵向性学习的同时进行知识、技能的横向性拓展,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选择需求。按照领域方向和职业发展构建模块课程,按照研究方向设置主干课程模块,重在夯实基础,更新专业知识;选修课程模块则根据学生职业发展和工作性质设置相关选修课程。这样既有利于研究生的个人职业规划,也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发展。

5.3 增加选修课程,加强个性化培养

在不增加学分的前提下,在现有的课程设置框架的基础上,按模块增加领域选修课的数量,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学完主干模块课后,灵活选修规定学分的课程,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选择选修模块中的课程;并通过更新模块中具体课程的内容、形式等途径,[6]可以提高课程体系内容要素的质量。增加模块内课程数量有利于不同教育经历、不同职业的研究生有计划地巩固相关知识内容,有针对性地锻炼实践能力。对于没有修完本科阶段课程的学生,在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补修,学分不计入档案;如果需要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选修一些课程,拓展学生能力。

5.4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农业信息化领域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不能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实习内容、实习表现,给予弹性评分,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了解具体的处理过程,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在课程中增加案例、讨论、实训等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注重学生自我实践锻炼与论文研究相结合、论文选题与工作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等新培养模式。6 展望

我们开展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时间不长,还缺少经验。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一边摸索一边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改革,顺利完成了2009级研究生的培养任务。不仅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实践实习环节等,而且完成了论文送审、论文答辩等环节,学生最终顺利毕业找到工作。相信将来在大家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能在农业信息化领域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董维春,马履一,远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13-17.

[2]郭时印,欧百钢,李阿利,贺建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17-21.

[3]唐仁华,胡承孝,汪华.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优化原则与途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44-47.

[4]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关于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2,23(4):13-21.

[5]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24.

[6]王寒峰,郑玉建.西北地区医学科学学位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875-877.

传统计算机专业与新兴行业结合培养数字城管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吴坚 李中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萧山,311231

摘要:数字城管是新兴行业,近几年在我国特别是浙江省发展很快;而计算机专业是传统专业,如何将新兴领域的数字城管引入传统计算机专业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方向)并进行专业改革将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本文首先对数字城管相关部门、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对数字城管方向人才进行定位并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同时探索校政企三方合作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校政企;计算机专业;数字城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简称数字城管。数字城管是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数字城管的特点是精确、高效,量化城市管理对象,细化城市管理行为,实现城市管理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管理流程包括信息采集、登记立案、案件派遣、处置执行、核查结案等。通过近七年的建设,浙江省数字城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在数字城管的发展过程中急需大量既有深厚专业知识又具有数字城管行业背景的专业人员。2011年初,在新学期教职工大会上,学院领导根据学院形势发展需要,建议就开设数字城管专业或方向进行调研。会后,人文系与信息系认为数字城管专业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拓展,与行业结合,对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是一个机遇。为此,人文与信息系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工作计划,并对相关单位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制订数字城管方向的教学计划,并于2011年8月招收首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方向)学生36名。1 数字城管调研

1.1 调研目的

通过对数字城管政府管理部门、数字城管处置部门和数据采集公司的调研,了解数字城管各部门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方向)的需求、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找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和教学体系设计的思路,确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最终形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数字城管是一个特殊行业,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生的顶岗实习及就业涉及政府相关部门,因此,在调研过程中也探讨了校政企三方战略合作的内容。

1.2 调研内容

对我院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方向)的可行性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1)数字城管的组织体系、工作流程、工作内容;(2)高职院校特别是我们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数字城管人才的前景、面向的单位及未来几年所需的人数;(3)数字城管的岗位,特别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数字城管人才可以从事的岗位;(4)在这些岗位上,培养高职数字城管应具有的核心能力;(5)其他,如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师资、校外实训基地、职业资格证书等调研;(6)校政企三方战略合作签约是培养数字城管方向人才的创新模式。

1.3 调研时间及内容

调研时间及内容如表1所示。表1 调研安排

1.4 调研的单位及简介(1)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管理处:承担省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2)浙江省城建城管协会:该协会是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下,由全省城建监察队伍自愿组成的群众团体,其下属数字城管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包括浙江省各地市部门数字城管的专家和领导,是我省第一批数字城管管理者和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数字城管经验。(3)杭州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参与起草市数字城管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配合做好宣传贯彻工作;参与制定市城市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城管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并组织和监督实施;参与全市城市管理信息化规划和数字城管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负责全市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管理和规划实施工作;负责办门户网站、OA系统、数字城管网站、数字城管系统维护与系统管理工作;负责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保障和管理:负责对信息采集部门(单位)的各项管理,负责数字城管事部件问题的发现、立案、交办、核查(实)、结案审定以及全过程监督等,负责全市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统计、评价、分析和监督,负责数字城管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和日常运行维护等;负责对城区城市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指导;组织对数字城管相关数据库的普查、建库、更新、维护等工作;负责12319城建城管热线和城管相关热线的咨询投诉、网上投诉和市长公开电话、市相关热线转办件的受理、交办、跟踪、督办、反馈等工作;协同做好市数字城管、12319城建城管热线的宣传、报道等工作;负责办门户网站相关城市城管信息网上链接、发布等工作;协助做好市数字城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协助做好社区城管联系站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4)杭州越秀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越秀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杭州数字城管下城信息采集部,专业从事数字城管信息采集服务。公司以“奉献社会、服务于民”为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稳中求进,不以利润最大和盲目扩张为导向,本着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方法,重视社会效益和服务效益,使信息采集工作真正服务于市民利益和城市管理大局,并为用户单位提供深层次的附加值。公司自主研发了一套管理分析评价软件,辅助现场管理,科技强管,提升管理水平。公司同时也是下城区、建德、桐庐、淳安、临安等区县市数字城管信息采集项目的中标单位。2 调研结果分析

2.1 “数字城管”的概念

数字城管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影像(GPS、GIS、RS)、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对城市进行长效管理,它将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分成事件和部件两大类,将城市管理的区域细分成一个个单元网格,每个网格由采集员负责巡查,通过“城管通”信息采集器第一时间上报问题,由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再由处置部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同时由采集员第一时间核实问题,从而使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细、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单一向综合、开放向闭合的转变,达到快速、高效、精准处理城市管理问题。

2.2 “数字城管”的重要性(1)服务于民,化解矛盾,共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十一五”规划把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作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城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推动城市管理创新,坚持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实现实时、动态和精细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2)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标准。

为保证数字城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和标准,包括《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技术指南》、《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和《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立案处置结案》等。

浙政办发〔2009〕9号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加强城市工作的部署,围绕科学化管理、精细化作业、人性化服务的城市管理要求,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加快城市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监督有机衔接的“数字城管”系统,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促进城市管理流程再造,努力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的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3)领导重视。

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2006年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责任分解》中指出,开展“数字城管”试点,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和现代化水平。

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就必须着力提高管理水平。

贾庆林同志在视察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时指出,东城区创造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很好。城市管理新模式有许多新东西值得总结,值得思考。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城市管理,是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在一起的。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充分肯定城市管理数字化符合信息化发展方向,要求我们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有关技术标准,从实际出发,逐步推广应用,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2005年7月18至19日,建设部召开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杭州市被列为“十个信息化管理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2.3 组织机构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管理处→地市建设局、城管办、城管局、执法局等→市级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外包的信息采集公司。

2.4 数字城管工作内容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简称数字城管系统,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运用多种信息技术,结合网格管理法和事、部件管理法,实行监管分离,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对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

2.5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方向)岗位分析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班组长):通过利用GPS定位系统定位事件地点,并进行拍照、描述,把事件上报到信息指挥中心,中心处理完毕后再次进行核查的工作人员。目前杭州主城区有400多名信息采集员,其中30%左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0%左右为下岗工人,40%左右为外来务工人员。近三年内全省信息采集员在5000人以上,预计每年新进或淘汰更新需1500人。

受理大厅受理员:主要负责信息采集员、社会公众、各相关部门、社区城管工作室等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上报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的受理;负责对上报部件、事件问题的评判、审核、立案、批转、授权结案等工作。

12319受理员:主要负责受理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城市建设及建筑业管理、城市规划、房地产及物业管理、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市民咨询与投诉。

运维人员:数字城管系统运行维护人员。近三年内全省各数字城管相关部门运维人员在300人以上。由于目前从业的运维人员主要是计算机相关人员,缺乏行业背景,预计每年新进或淘汰更新需50人。

同时相关领导、老总给出了目前这些岗位的薪资水平和发展前景。这些岗位的平均年收入为35000元以上,基本符合高职学生预期的水平,老总也认为随着人员素质的提高,工资待遇也会相应提高。与任何公司一样,这些岗位都有明确的发展前景,比如信息采集班组长可以发展成为项目经理甚至区域经理。

2.6 核心能力

根据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建议,大家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方向)所对应岗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达成了共识,本专业应具有以下核心能力:(1)团队管理的能力;(2)数字城管系统运行维护能力;(3)运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对采集信息的分析处置能力。

2.7 校、政、企合作内容(1)共同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人才。包括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开发合作课程、共同编写合作教材;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共同指导顶岗实习学生,共同推荐学生就业。(2)科研、技术服务方面的合作。包括共同申报合作科研项目、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共建人员交流机制;在师资培训、技术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2.8 合作模式(1)共同成立合作组织。组长由三方分管领导担任,主要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方向)的总体发展方向及合作的总体框架。合作组织每年举行1~2次全体会议,协商制订合作规划、年度合作计划及具体合作项目,配置合作资源,落实合作措施,协调并解决合作中的重大事项。(2)共同建设合作平台。三方共同申报合作科研项目、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共同开发合作课程、共同编写合作教材、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共同建设合作平台。(3)共同建立人员交流机制。乙、丙方根据需要,选派管理、技术人员到甲方学习深造,甲方推荐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到乙、丙方挂职或担任顾问,实行兼职兼课,交叉任职的交流机制。(4)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乙、丙方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为甲方提供建议。同时,甲方根据乙、丙方需求,为乙、丙方在职人员开展培训。3 数字城管人才培养规格

3.1 知识要求(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并对今后从事的数字城管工作起辅助和支持作用。基础知识包括扎实的文化、社会科学和法律知识,以及管理学基础、统计学概论、计算机网络基础、城市数字化管理概论等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从事数字城管工作的根基。专业知识包括C语言、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学、局域网组建与维护、动态网页程序设计、城市数字化管理实务、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3.2 岗位基本技能要求(1)基础能力:数字城管相关计算机应用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2)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竞争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

3.3 岗位综合技能或技术应用能力要求(1)运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信息采集能力。(2)数字城管行政执法和处置能力。(3)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4)数字城管系统运维能力。(5)网络组建和管理维护能力。(6)网页制作网站建设能力。

3.4 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良好的敬业、创新意识。(2)文化素质。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数据处理等知识,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具有必要的哲学、法律、职业道德等人文社科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3)业务素质。掌握数字城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执法;具有团队管理的能力;具有数字城管系统运维能力;运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对采集信息的分析处置能力;具有以业务知识为基础,专业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为标志的较高的业务素质。(4)身心素质。具有强壮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养成科学的强身健体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5 专业知识及技能模块设置一览表

专业知识及技能模块设置见表2。表2 专业知识及技能模块4 结论

目前全国还没有一所院校专门培养数字城管专业人才,现数字城管所从事岗位的人员主要从社会上招聘,再进行培训后上岗,因此综合素质不很理想。为改变这一局面,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管理处领导、杭州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领导和杭州越秀科技有限公司老总一致认为,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城管)方向具有许多优势,将会出现多赢的局面,肯定会成为全国的亮点;大家一致认为在我院开办这一专业具有行业和地域优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在实验实训、顶岗就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知识与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王晓东 周宇 叶庆卫 章联军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本文借鉴国内外优秀的IT课程改革实践的经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和高校目前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基础上,以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一种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体系,在教学环节的各个层面将多种教学元素进行有机组合,重点将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融合,探索缩短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该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项目驱动;专业技能1 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信息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境况常常会陷入两难僵局:一方面,毕业生面对无数招聘却不能找到心仪的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无法从成堆简历中选取合适的人才。用人单位急需有一定职业素养的人才,而我们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欠缺职业技能,无法及时适应岗位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面临着共同困惑。可见,“重知识,轻技能;重专业,轻职业”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快速顶岗”的迫切要求,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及早解决供需脱节的突出矛盾,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2 构建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

如何促进信息类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有效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职业竞争力,是值得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以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依托,面向以计算机专业为主,兼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开展基于知识与技能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进行了如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2.1 科学完备的知识内容构成“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组网原理、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实质以及当前的主流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领域中的各种工程问题。该课程在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结构中起着贯穿性的作用。

该课程知识内容结构可分为工程方向和应用方向两大块。工程方向包括网络安全体系、组网等,应用方向包括Web编程、网页设计等,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还包含了内容丰富的实验知识讲解,另外还辅以开放实验等探究式学习资讯,作为学生第一课堂以外的有益补充。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技术及其应用,并了解这些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学会吸收先进的思路与技能、针对各种较复杂的环节能有较清晰的思路和分析能力,能够利用本课程介绍的解决经验应用于现实问题,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在本科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主要难点包括:技术原理复杂且细节繁琐、技术变革知识更新太快、专业基础课理论和实际应用容易脱节等。我们在课程知识核心体系上以协议原理为主并兼顾组网应用,在学生的技术素质的培养上以应用能力为主并兼顾开发能力,课程不仅仅提供了组网和操作的技能,也锻炼了协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并学习了复杂问题、分层问题、构建问题等方法论和世界观,由[1]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多角度的知识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2 实用有效的技能培养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环节已作了合理安排。(1)在大二、大三时开设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专业基础课程,着重在协议分析、应用开发等方面寻找技能提升切入点,作好单元知识的训练与强化。(2)在大三短学期,利用为期一周的短期训练时间,引入项目教学方式,开展基于真实网络设备的组网及网络系统集成实践,让学生对进行综合性项目实施过程有个初步体验。(3)在此基础之上,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细化训练,如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能大赛、网络技术精英人才训练营等高层次的高技能培养活动,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将大学生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推向更高的层次。(4)以就业为导向,融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关键要素,开展集中式的校企联合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并结合专业类证书认证考试,实现零适应期的就业优势。

2.3 知识与技能有机组合的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以上课程知识体系与技能训练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我们在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1)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打通

在实验室授课打破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界限,不光可以在理论不便讲授时采用实验分析辅助教学,还可以在理论讲授后让学生马上动手实验验证和分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很多时候是让学生先实验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课,或者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和[2]总结得出结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2)建立团队合作方式的学习组织

课堂上学生采用岛式实验课桌组织课堂讨论、团队报告和小组互评,课后分小组开展技术调研、读书报告和应用实践,强化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环节的执行,让学生参与课程,着力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请学生课外调研新技术和专业文献,然后在课堂上讨论汇报,并将重点实验的数据[3]分析放在课堂上进行,让学生学会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结果是经常出现在课堂上学生抢着报告和相互争论的热烈氛围,还出现学生互相指导和学生教老师的场景,而且学生还主动为老师提供教学素材。(3)以探究式学习理念使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互补

课程实验的课时总是有限的,我们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实验扩展到课外去的做法,包括让学生把日常网络应用中的问题带到课题上来、每个课程实验后设立自主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在课后设计和实现实验、结合调研课题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找寻和实践新兴的网络应用并把结果带到课堂讨论和分享,并在课程中让学生提出选题,再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开展实验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4)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开展技能实训

项目驱动式实训注重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选取了日常工作岗位中典型的应用实例为蓝本,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按规定要求完成,并予以业绩考核。

以三短的网络系统集成实践为例,该课程教学的组织管理完全参照企业员工实施工程项目的规范进行,对于时间、角色、任务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进展要求(见图1)。图1 网络系统集成实践实施过程示意图

①自主学习阶段:该环节安排在课程开始之前3周,安排一个下午的授课集中讲解辅导,通过以不同角色身份的转变,讲述具体任务。如:以教师身份简介短学期实训课程任务,以工程师身份进行“网络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讲座,以培训师身份介绍网络行业资质要求和国内外知名或权威认证,最后又以教师身份通告初步分组情况,发布视频教程和参考资料,布置实训前自学任务等,自此学生开始进行项目准备和前期自主学习。

②辅导培训阶段:短学期实训开始的第1天,继续进行为期1天的集中辅导,依然遵循角色转换的规则:以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身份宣讲网络公司岗位分类和知识技能要求,以企业技术部资深专家身份进行系统集成软件和网络设备操作培训,以教师身份宣布分组名单并安排每组的具体进度要求,以培训师身份现场解答学生关于认证考试的

[4]疑问。

③实施执行阶段:短学期实训活动每周安排2个班级,每班学生中以每6人为单位组成小组,同时开始的2个班级在集成实训和组网实训2个实验室交替进行,学生按序完成各实训子项目和整体设计、联调。

④考核评估阶段:由教师以业主身份对项目进行验收,对学生实训的过程进行打分,并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结合专业技能为主的行业技能认证,对学生的课程进行考核评估和项目总结。

以上的教学实践,相比原来的单一小型项目或软件仿真,使学生真正接触到了客户需求和现场设备以及学到了网络组网和系统集成的实用技能。由于是现实项目的需求,学生也学到了相应的项目经验,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实训中学生要学会面对和解决一些真实的问题;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要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项目联系起来,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在问题中构建自己[5]的知识框架,学生还可在问题情境中互换角色,锻炼换位思考。学生的任务是解决问题,不断思考分析并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学会自我规划与管理,成为会学习的人。参加本项目的学生普遍始终保持着这份激情和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意识强烈。3 教学改革成效

本文以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职业技能为导向,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学习培训活动,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得了宁波大学教学创新奖等多个奖项;计算机网络课程已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能为课程改革提供更大的资助支持。(2)网络系统集成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已作为本院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实践环节课程,进一步扩大了涉及面及受益群体,并且作为试点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展双证书人才培养,在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3)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培养体系已基本构建成功,注重职业规划、素质教育及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规划的完善、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全程积极倡导企业化运行机制,对探索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无缝接轨的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很强的实用性。

在以上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正积极筹备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着手进行毕业实训课程的改革创新,将原本分散实习的方式转变为在校内有组织地集中式训练。参训学生可根据个人的求职需求来选择实训模块内容,将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训练作了更精细化的定位,其中网络工程模块的训练,必将为即将从事网络技术相关岗位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岗前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储备。

致谢

本文在此非常感谢2012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SCG104)、宁波市服务型重点建设专业——创新服务型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项目(Sfwxzdzy200903)、宁波市重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建设项目(A00076094702)、宁波市IT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Jd070504)、2011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YGH005)、2012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YGH014)的资助。

参考文献

[1]吴功宜,徐敬东,张建忠等.适应21世纪技术发展要求:建设高质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计算机教育,2008(11):9-13.

[2]曾周末,刘鸣.高校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融合的探索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08(5):126-129.

[3]刘长勇,汪彩章.“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54(2):54-55.

[4]赵丹丹,李锡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244-247.

[5]李馥娟.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计算机教育,2009(15):147-149.

针对分层次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设计

王相林 吴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针对不同本科专业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需要采用“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方法。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经管类专业、其他文科类专业本科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需求,给出教学时数分别为64、48~54、32~48、16~32的理论教学内容建议,并对教学内容建议给出说明。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 引言

对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应用的了解、学习和掌握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以及其他文科类专业的选修课。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教学的需求不同,采用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时数安排是十分必要的。2 分层次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设计的思路

针对不同本科专业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采用“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方法。

所有专业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必需的,例如,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和协议、TCP/IP协议模型、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应用计算模式、协议数据单元的描述方法、网络协议包的封装与拆封、路由和寻址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差错控制技术、以太网技术、无线局域网等。

考虑到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网络工程专业注重网络设计、分析、研究和网络工程实践,其他计算机类专业侧重网络基本理论和网络组网技术,理工类专业侧重于Internet程序设计和组网基本技术,经管类专业侧重因特网应用、以太网、移动和无线网络应用。

这里要指出的是对计算机类专业中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议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设计与工程、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协议分析、网络编程。建议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提早开设该课程的原因是使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尽早接触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为后续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有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开路和奠定基础。其他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则可以依据各专业教学要求,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设。

对于其他文科类专业,建议也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原因是如今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无处不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巨大的学习和交流知识的资源空间。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也应对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与方法,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其他文科类专业可以侧重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因特网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的主要内容。3 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内容建议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经管类专业、其他文科类专业本科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要求,给出教学时数分别为64、48~54、32~48、16~32学时的教学内容建议,供在教学实施时参考。

教学内容安排为10个教学单元,可以对应10个章节,内容涉及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原理、核心技术、技术实现、实际应用、网络新技术等。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内容建议如表1所示。表1 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内容建议4 教学内容建议的说明

上述是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建议,不包括实践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实践教学根据不同专业需求,给出另外的建议。(1)用“√”标识各专业教学内容选择的建议。每一教学单元名称后圆括号中的数字标识该部分内容需要教学时数的建议,例如(8)表示教学时数为8学时。(2)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建议理论教学时数为64学时,包括理论教学、习题课、课堂讨论、课堂测验等课堂教学环节。计算机网路实验或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另行安排为实践教学环节。(3)理工类专业建议教学时数为48~54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基本组网技术、网络命令行程序、Ethereal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应用编程。(4)经管类专业建议教学时数为32~48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建议以网络命令行程序、Ethereal网络协议分析为主。(5)其他文科类专业建议教学时数为16~32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建议以网络命令行程序、因特网应用为主。(6)课程内容的重点在第1、第2、第4、第5、第6、第7和第8教学单元。涉及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知识、自顶向下的5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涵盖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应用的核心知识。(7)如果已经学过数据通信的相关课程,可以跳过第3教学单元内容。(8)第9、第10教学单元相对独立,可以单独安排进度和选择讲述的内容。网络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管理已经成为日常网络应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怎样进行网络管理,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机制对使用计算机网络是很有用的。(9)若后续课程安排有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则第9教学单元可以跳过。(10)第10教学单元IPv6技术,是下一代因特网NGI和下一代电信网NGN采用的技术,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IPv6技术的过渡和应用正在加快,建议所有专业均给出适当的介绍。(11)计算机网络的新理论、新技术内容可以补充到对应的教学单元中,也可以单独介绍。5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取舍需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需求,没有固定的模式。理论教学内容也需要兼顾到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验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对应的网络实践和实验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经过几年来分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分层次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需求,进一步的改进设想是根据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计算机网络新的理论、技术知识,根据需要灵活增减、调整理论授课内容及教学时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相林.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Andrew S. Tanenbaum.Computer networks, Fourth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2008.

[4]Kurose J F, Ross K W.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Fourth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Inc.,2009.

基于电子档案袋评价的数据库课程群考核改革

张红娟 邬方磊 冀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与智能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随着教育评价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评价已经从原来单一的以考试为基础的考核转化为全方位、多角度方式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转变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教[1]育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更好更快地发展。档案袋评价系统是一种以过程学习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方式,可以满足新型教育评价的需求。

数据库课程群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一个重要的研究应用领域,课程群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强,而采用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局限性明显。在数据库原理和数据库课程设计模式改革时,课程组开发并实践了适应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的电子档案袋的学生课程评价系统,将“教”、“学”、“练”、“评”、“改”互融作为课程群的考核模式的一部分。

关键词: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数据库;课程建设1 引言

当前,我国的教育,无论是对人才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评价,还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都以传统的考试作为评价方法。这种评价体系用同一个尺度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导致了许多弊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发展、改进、激励的功能;评价主体单一,没有形成学生、教师、学校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形式,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对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培养起来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评价相对忽视;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量化评价和传统的纸笔测验,对新的评价理念、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评价重心仍过分关注学习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的动态评价。

在这种评价体系的支配下,许多学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无法激励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2 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概念及优势

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又称成长记录袋评价,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保留在数据库中,通过积累、整理与整合,构建出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档案,系统地展现了学生学习的进步过程、努[2]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与传统的档案袋相比,电子档案袋具有很多优势,不仅记录的信息量大,记录的内容丰富、完整,而且能够动态的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供了可靠

[3]依据。

档案袋评价系统可以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的理解、思考、作业或者设计的讨论、改进等,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4]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工具。[5]

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多样化的手段记录和查询学生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过程的回顾反思,也有利于教师、同学分析评价档案资料和作品。(2)便于即时交流和评价。学生可以轻松地将档案资料或作品发布以及共享,有利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评价,同时评价的信息也能及时反馈。(3)避免了传统档案袋繁琐的收集过程,提高了对学生作品的整理、收集和保存的效率,减轻教师的评价负担,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实现档案袋评价的简便性和大众化,有利于档案袋评价的普及与推广。(4)有利于提高数据利用率和共享。然而,影响学习者学习成效的因素,不仅仅来自教材的呈现方式,更受限于学习者本身的特质。3 基于电子档案袋评价的数据库课程考核改革

基于电子档案袋的考核评价,可以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即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确立新型的知识观,视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为或创造的过程,并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3.1 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包含的内容

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学生评价系统是一个发展性的评价系统,要全面评价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没有评价内容的规范和标准,将造成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无所适从,并使评价内容杂乱无章。因此在系统里还是要限定具体的评价内容,让学生、老师知道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应该收集哪些作品资料,能够让评价者找到预期的评价内容。结合数据库课程的特点,我们设计的电子档案袋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1)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是电子档案袋收集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分享每一堂课的具体作品资料,由老师、同伴、家长进行评价;也可以分享阶段性的作品资料,作为一个学习阶段的成果展示,由评价者给出评价。

对于数据库相关课程,学生作品可以是课后作业、程序、文档、图表等,比如数据库系统设计的E-R模型、需求文档、系统分析的UML图表等等。还包括学生日常收集的跟该课程有关的资料、文献,撰写的日志、博客等等。(2)对作品的评价内容。

老师、同伴、家长对作品的评价内容,是电子档案袋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评价内容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通过长期的积累,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发展历程与进步,可以建立学习自信,促进自己更好的发展。系统可以准备一些标准的评价内容,每个评价都有相应的评价权重。表1是作品资料类和思想总结报告类所设置的标准评价。表1 系统预设的标准评价(3)学生个人思想总结报告。

学生的思想发展是发展性评价系统比较关注的一项学生发展状况,学生的作品资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展示,除了学习能力,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思想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要比能力的发展更加重要。(4)学生的成绩单。

传统的评价模式在教育教学中还是主要的一种评价方式,学生还是要参加各种纸笔测试,考试能力和掌握书本的知识点也是学生素质[6]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里还是要体现学生的考试成绩单,但是在系统里展示的不是考试成绩的具体分数,而是等级制的指标体现。(5)老师的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只是这种评价不再以具体分数的形式展现,展现方式可以是等级或者是各种符号。

老师在给出总结性评价时要给出学生的优缺点,可以给学生作出ABC等级的评价,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2 课程作品生成性评价过程

在使用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的课程中,我们将“教”、“学”、“练”、“评”、“改”互融作为课程群的考试考核模式的一部分。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将作品上传到网上,由教师和同学作相应的点评和评价,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进行修改,教师最后还会给出一个总结性评价。根据该系统,学生的成绩并不是教师给出的一个简单的成绩,而是通过评价、修改、再评价后形成的,可以表达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的一个螺旋式的生成性评价。如图1所示。图1 课程作品生成性评价过程

3.3 课程评价使用情况

近两年来,课程组选择了“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上课对象是大三本一学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上课对象是大三本三学生)两门课程,使用了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对学生进行了成绩评定,总体效果良好,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日常学习和课程知识的积累,而不是到期末验收阶段才搞突击完成系统课程要求的各项设计和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4 总结

电子档案袋评价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以Web页面或多媒体等表现形式为每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袋”,有目的地从多种渠道收集体现学生学习表现和水平的作品、资料,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以展现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是一种全面的、开放的、主动的发展性评价系统,它全面地记录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历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发现和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潜力,从而达到评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7日发布).教基〔2001〕17号.

[2]李俊.基于电子档案袋的自主学习应用研究.河南大学学报.2010.

[3]李政峰,李冬梅.电子档案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05(12).

[4]郑雁.基于电子档案袋的高职课程信息化计价方式研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6).

[5]张治勇,李国庆.美国电子学档开发:经验、挑战及启示.教育科学研究,2010(5).

[6]施章清.论档案袋评定与学生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4(1).

[7]Wickersham L E, Chambers S M. e-Porfolios:using technology to enhance and assess student learning.Education,2006,126(4):738.

[8]Smith J, Brewer D M, Heffner T. Using portfolio assessments with young children who are at risk for school failure.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2003(48).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堂·实验·课外”三位一体自主学习培养方案研究

钟晴江 谢红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提出“课堂·实验·课外”三位一体的培养方案,通过缩减一定数量的课时数、增加课外学习的比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对具体实施方案作了详细介绍,特别提出利用课外学习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外练习;自主学习;计算机基础;课外学习系统1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一新生为主要授课对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院近年来十分重视基础教学的教学改革,实施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群建设等一系列教改项目,虽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1)课程学时数偏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被挤压。大一阶段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总学时达到153学时,再加上数学、外语、专业基础等必修课程学时数也很多,学生疲于应付各类上课,很难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调查发现,大一新生学习被动、消极和茫然现象十分普遍,而大一阶段又是大学生涯的最重要时期,这种情况于学生成才十分不利。(2)教学形式仍然单调乏味。经过多轮的教改,教学形式有很大改进,但教师更多地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学习。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不能以“随时随地”的方式进行,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3)大班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其中作业批改、试卷批改、实验报告检查等工作繁重,教师往往疲于应付,质量难以保障,针对性个别辅导几乎不可能实现。(4)信息化教学手段虽然已经普遍运用,但大多数情况仅限于教学资料的网络共享,尚未开发深层次的教学过程的跟踪、管理和自动评判等功能。2 改革理念及思路(1)培养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让学生投身于学习”,使学生能够以“随时随地”的方式获[1]得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也是国外高校普遍采用的先进教学理念。(2)实施“课堂·实验·课外”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大力开发学生课外练习。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遍手段。采用“授课·实验·课外”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压缩一定数量的课堂学时数,增强课外练习环节。通过课外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实践应用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尤其适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正好满足这一特点。(3)网络信息化手段是实施“课堂·实验·课外”教学改革的有力工具。

没有强有力的过程管理,“课堂·实验·课外”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改革就会是空谈。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建立教学环节的全程动态管理,尤其是建立课外练习的监控和考核体系,是改革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这也使得教师扩展教学空间,进行课外网上指导和管理,保障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效性等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练习的自动评判和分析,使教师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情况,而学生也能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3 具体实践方案(1)课程学时数的改革。

我院计算机公共课程群现有“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VB程序设计基础与VBA应用”、“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Access数据库应用”等课程。原先课时计划都为理论加实验的“X-Y”形式,逐步改造成统一的“X-Y+Z”形式,即“课堂时间-实验时间+课外练习时间”。具体说,把“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时数从“2-2”改为“1-2+2”;VB、C、Access等课程从“3-2”改成“2-2+2”。(2)改变课堂教学形式,精心设计课外练习。

精心整理知识点,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改变以往问题尽量解决于课堂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重点是讲思路、讲方法、引问题、重[2]讨论,而将许多通过思考可以自己掌握的内容留给学生课外去做。

根据知识点开发一系列的课外练习,并逐步建立各课程的课外练习库。课外练习侧重于“例中学”(根据例子学)、“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突出实践性、思考性、启发性和模仿性,强调自学成分,避免与传统的常规作业一样只是课堂知识的重温和巩固。

为学生的课外练习安排有专门机房,每周一次,一般在晚上。实行任课教师值班制,即每位教师负责2~3个机房的巡查和答疑,保障课外练习落到实处。(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和引进课外学习系统。

建立课外学习系统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开发和引进课外学习系统的最佳方案是课外学习系统与BB平台相互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教学平台,各取所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平台可直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具有提供教学资料和各种问题,指导学生学习进度及自我评判,以及帮助教师管理教学过程等功能。课外学习系统的关键是作业的自动评判功能,理想的评判除了能判断对错,还应指出错误所在。有了这一功能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信心和兴趣,并激发主动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和作业批改负担,使教与学的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监控跟踪管理是课外学习系统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通过它,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问题、方法问题、能力问题甚至思维方式问题,既防止个别学生“偷懒”,又可以有的放矢地对个别学生加以辅导。(4)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

为保障教学质量,体现教学目标,相应地需要改革考核内容与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的成绩评定由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和课外练习成绩组成。

期末考试内容正尝试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为了将来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正在努力建设各课程的试题库,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平时成绩由常规作业、实验报告、单元测验等的完成情况评定。课外练习成绩由系统评判成绩、自学总结报告或小论文等组成。(5)教师考核与课外教学评估。

教师为课外教学付出的劳动,应予以适当体现。目前计划把晚上机房辅导值班视作上课,或在总课时上乘一合理系数,总之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此外,根据课外学习系统中的日志数据及学生成绩,比较容易建立起合理的课外教学评估模型。本着“激励与惩罚”并举,努力探索一套符合我院实际需要的课外教学考评方法。4 结束语

随着课时数的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大了;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整个大学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我院正在积极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课外学习管理系统,“课堂·实验·课外”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正在分步实施中。

参考文献

[1]宋海珍,姬晓旭,卢成.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2):108-111.

[2]朱作宾,金涛,贺秉元,胡建梅.以问题引领、多维互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探讨:基于宁波大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5).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促进Web设计类课程群教学改革

张延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通过组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参加与自主主办Web类课程相关的学科竞赛,有效地促进了Web类课程的教学,同时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科竞赛;Web类课程群;创新创业

Web设计类课程是我校信息工程的数字媒体(无线应用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群,包括“Web设计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NET程序设计”等课程。该类课程的共同特点是理论内容多且实践性强,教好此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高,学好这类课程对学生也是一种考验。如何在探究式合作型学习教改背景下教好此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一套完整、便捷的学习素材与方法指导,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 学科竞赛的特点及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学科竞赛是在接受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方法、技能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的、协作的工作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学科竞赛涉及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性和扩展发散性,强调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创新性,是联系课程教学与实践创新的重要纽带,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学科竞赛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1]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学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竞赛以小组形式参加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参赛队伍及其成员明确,不管是参赛还是平常训练,每个成员都要有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状态和能力,并树立起团体的荣誉感和个人的责任感。

学科竞赛采用排名、淘汰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敬业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竞赛从学院级到校级,再到校外的省市级,直到国家级的层层选拔对学生来说充满了竞争和机遇。而学生每一层选拔的成功,都只是暂时的,只有具备敬业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朝着更高目标奋斗,只有积极参与更高级别的竞争,最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取得好名次。2 学科竞赛与Web类课程教学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只有深入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学科竞赛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竞赛结果集中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等,并反映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合理性,通过总结交流,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改提供借鉴。

我院坚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大力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我院的学科竞赛丰富多彩,与Web类课程相关的学科竞赛包括:面向大一新生的“我心飞扬”网页设计竞赛,“我最闪亮”程序设计竞赛;面向大二及以上年级学生的动态Web应用系统设计竞赛、多媒体设计竞赛、游戏设计竞赛;宁波市“东蓝杯”软件设计竞赛;宁波市海峡两岸创意作品设计竞赛、数字化三维创意设计竞赛等赛事。

Web设计类课程“学科竞赛、教学改革”互动模式是以教学改革为主体,以学科竞赛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团队精神为目的的模式。两者互推互助,学科竞赛推动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成效融入学科竞赛可提升学科竞赛成效,同时教学改革中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涌现,在把这些探索性成果广泛应用之前,需要一个测试、修正的过程,而通过在学科竞赛中融入新成果,从竞赛过程反馈应用情况,根据竞赛中学生表现出的综合成效评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效,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科竞赛、教学改革、互动模式以教学计划培养与学科竞赛相结合,构成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以学科竞赛推动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改革的成果贯彻到学科竞赛中提升竞赛成绩,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同提高,形成“学科竞赛、教学改革互动”交叉培养模式(见图1),其核心是提高人才质量。图1 学科竞赛,教学改革互动交叉培养模式

实践证明,学科竞赛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学科竞赛是掌握基础知识和运用基础知识到实际的完美结合。从竞赛中,学生能够深切体会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明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是学生中比较优秀的群体。该群体在竞赛过程及获奖表彰中,获得了全校乃至社会各媒体的关注,会产生强烈的示范和影响力,有助于优良学风的营造与形成。同时,学科竞赛也有助于促进我校的学风建设和丰富校园科技文化生活。3 实施互动模式,深化Web类课程教学改革

动态Web设计竞赛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探索的兴趣及能力、反映出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从Web设计动手能力方面来看学生可分为两层次四类型:第一层,次一是动手操作型:即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较强,而对理论知识深度认知不够;二是理论分型:即学生编程能力、操作能力较强,而对Web应用系统设计构架总体把握能力弱。第二层次,一是拓展深入型:即对已做的Web应用系统能深入的展开研究;二是自主创新型:即学生能在具体Web应用情景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以“动态Web应用系统设计竞赛”的组织和开展为出发点,引导和推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针对竞赛中反映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改善Web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不断优化教学、完善教学。从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竞赛网站系统类竞赛结果分析,理论部分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及基本实践方法;业务逻辑实现技巧方面,注重新技术的引入与使用。因此教学改革应注重突出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精华内容,这些是未来知识结构的基础,学生能从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强调学生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针对学生基本处于第一层次的二类型现状进行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研究,合理进行理论讲授和基础实验的课时数的改革,使学生既具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又具备理论分析能力,采用五五时间分配进行二层次目标教学法,简称五五分配二层次目标教学法。即占50%教学时数达到第一层次的预期目标,进行实验理论和基础性实验的开设;占50%教学时数达到第二层次的预期目标,进行综合设计、综合性实验的开设。4 教学改革成效对学科竞赛水平的提升

举办动态Web应用系统学科竞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意识。在不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必然会涌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在把这些探索性成果广泛应用到学科竞赛的培训指导中必然会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信心,从而提高学科竞赛的水平。同时也能让学生收获最新的科学知识及其有关方法,以便学生能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5 学科竞赛、教学改革与人才质量提高的研究

学科竞赛始终强调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考察。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实现对学生在理论、实践、表达、竞争、交流和创新等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多数以小组形式参赛,以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竞赛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学科竞赛和教学改革是溯本同源、目的一致。学科竞赛主要侧重于考察参赛者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创新意识和思维亮点,是一条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人[2]才、提高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6 Web类课程教学案例库系统平台建设

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与实验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本课改项目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构建教学与实验案例库系统,依托学科竞赛作品,精选Web应用案例供教学与实践课使用,便于学生课下自学。同时提供开放的接口,欢迎学生与教师向案例库系统提交典型作品。该系统不仅可作为教学用的案例库平台,同时也可作为学科竞赛作品的管理平台,统一平台,体现赛学互长的初衷。7 教师团队建设

有效开展学科竞赛,带出能创造高水平优秀作品的学生,需要课程组教师的辛勤指导,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竞赛,教师普遍感觉压力增大。教师要自觉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生竞赛的辅导中,从中汲取营养,反哺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这些工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整个课程组教师更应该合作性工作,建设合作性教师团队是必要的并且是必须的。相关课程教师组建起团队,我们将固定教师团队研讨制度,定期说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享经验,可以最快速度地促进教师的成长。8 学科竞赛成果

在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从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ACM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到参加各类竞赛,从参加国内竞赛到参加国际竞赛,从被动参赛到自主主办竞赛的历程。通过“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促进Web设计类课程群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促使学科竞赛种类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加广泛,参赛项目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内容及形式上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特别是学科竞赛成果尤为突出。

2009年获全国高校首届“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三等奖,2009年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网络关注奖,2009年浙江省多媒体竞赛浙江省一等奖,2010年获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1项、浙江1等奖一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2010年全国数字化三维创意作品大赛浙江省三等奖2项,2011年获全国数字化三维创意作品大赛浙江省二等奖1项。学科竞赛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教学成果,先后被评为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宁波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生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其中EI检索3篇。

学科竞赛获得突出成绩,也带动了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自2008年以来信息工程专业有1人次获得浙江省名师称号,2人次分别被授予宁波市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8人次获得浙江省学科竞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9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通过学科竞赛实践活动既能掌握专业技能又能获得基本工作能力,这样的人才更受企业青睐。我院近几年来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在毕业后很快就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也说明我院在Web类课程中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杨涛.试论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教育与职业,2008.

[2]周治瑜等.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科学,2008.

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

张银南 罗朝盛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针对国内高校讲解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本文提出了把“计算思维”引入“程序设计”课程。根据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内容庞大、实践性强的特征,学生难以掌握实用的编程技术的问题,对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等进行了全方位改革与试验,注重程序设计思想和算法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算法训练1 引言

在新的形势下,对人们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1]高要求。在《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CFC)2008》中,提出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三大要求是:操作使用[2]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各种专业能力的基础。对于高等院校在校生来说,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锻炼并提升思维能力是训练思维能力的最直接方式。尤其是对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而言,将学习目标确定成:(1)学习问题求解的思路和方法,即算法。(2)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具体实现算法的,即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编程。

因此,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的重点不只是编写程序,而是学习算法思想与问题求解的思路,增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2 计算思维

2.1 背景

国际上广泛认同的计算思维定义来自周以真(Jeannette Wing)教授。2006年3月,曾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 U)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现任美国科学基金会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与工程部(CISE)主任的周以真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刊物Communicatons o f the A [3]CM上,首次提出了计算思维的观念。“计算思维”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它吸取了问题求解所采用的一般数学思维方法,现实世界中复杂系统的设计与评估的一般工程思维方法以及复杂性、智能、心理、人类行为的理解等的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因此,它涵盖了包括计算机科学在内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计算思维这一观念提出后,立即得到美国教育界的广泛支持,并引起欧洲各界的极大关注。2007年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启动了“大学计算教育振兴的途径”(CPAT H)计划,投入巨资进行美国计算教育的改革。2007年9月19日,欧洲科学界、工业界和政府的一些领导者还在布鲁塞尔皇家科学院召开了一次名为“思维科学——欧洲的下一个政策挑战”的会议。

与此同时,国外一些著名高校开始开展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

2.2 国内研究现状

计算思维不是今天才有的,它早就存在于中国的古代数学之中,只不过周以真教授使之清晰化和系统化了。随着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思维的作用日益凸显。

根据“CFC 2008”精神,学习程序设计的目标首先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能够用C语言编写程序并具备一定的程序调试能力;第二是为学生今后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乃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内,2008年10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召开了“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专题研讨会,探讨了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在计算机学科教学创新中的作用。

2010年11月在济南举办的“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中,陈国良院士指出,计算思维能力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过程[4]中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2011年11月在杭州举办的“第七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也有计算思维专题报告和讨论。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计算思维的培育非常重视。2010年7月,九所知名高校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C9高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发布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确定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基[5]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国内其他多所高校也开展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发表了一些计算思维研究和实践方面的论文。3 程序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计算机的本质是“程序的机器”,程序和指令的思想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程序设计是软件开发人员的基本功,只有懂得程序设计,才能进一步懂得计算机,也才能真正了解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

3.1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语言知识为主线

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陷入语言表达形式的误区,尤其是许多考试内容偏重语言而不是编程,这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相悖的。

C程序设计语言内容多、语法规则繁杂、使用灵活,但课堂授课学时相对较少。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语言知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其语法规则等细节内容,实训课多以验证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学完之后编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然较差。即使是编写功能简单的程序,不少学生也感到无从下手,更谈不上很好地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

3.2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所面临的困难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问题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在于是否具有创新性的思维。因此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由于升学、就业的压力,大部分学生从小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对于长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来说,其[6]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普遍存在着两大障碍:(1)思维定势的障碍。解决问题时思维局限在某一处,跳不出自己设定的思维圈子。(2)思维惯性的障碍。习惯性思维或传统性思维在思考一个问题时,顺理成章地按照自己原来习惯的想法去处理,不会考虑是否还存在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案。

尽管计算科学不等于程序设计,但不可否认的是,学习程序设计方法是理解计算机的最好途径。编程思维是无止境的,解决不同问题具有不同的分析方法、算法和代码实现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视角、多方位进行编程思考,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跳跃式扩展和提高。4 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思维”不是狭义的计算机编程,而是运用计算机基本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要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应该突出体现使用编程解决特定问题的方式,即程序设计方法,而不是语言本身。另外,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要特别注重实践,要使学生通过实践确实感受和领悟计算机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

4.1 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处理算法和语言的关系。

课程的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算法和语言。算法是灵魂,不掌握算法就是无米之炊。语言是工具,不掌握语言,编程就成了空中楼阁。两者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学习语法要服务于编程。学生在富有创意、引人入胜的编程中,学会了算法,掌握了语法,把枯燥无味的语法规则变成生动活泼的编程应用。(2)精心组织教学材料。

程序设计思想的介绍和C语言语法的讲述双管齐下,使学生先理解程序设计的宏观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习C语言的具体语法,有助于加深其对C语言的理解,增强其驾驭C语言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例如,在学生开始编写第一个程序之前,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良好的编码习惯,编写代码在形式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确保程序的可读性;在学习了函数之后,可以介绍一些程序设计中“模块化”思想的应用。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编写高质量的程序。

课程的教学顺序作了一些改革,特别是将C的特色内容也是难点内容的指针分散到几章中讲解。教学中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连贯,注意在应用中掌握,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这些观点决定了教材内容的取舍和写法,为此编写了《C语言程[7]序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程》。教材中涵盖充实并经精选的例题,而且对大部分例题都给出了编程分析,在例题最后,还针对一些要求学生掌握,并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了“思考与讨论”,使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例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读者的编程能力。更加注重“多元化”、“立体化”教材建设,修改、完善了与教材配套的以任务驱动的“C程序设计实验CAI系统”,开展网络

课程建设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模式与学生之前所接触到的解决问题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特征,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差异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提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教学三部曲,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方法。

4.2 注重程序设计思想和算法训练

计算机程序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不变性,但程序的特征更明显地表现为程序算法上的灵活性。以程序设计为中心把算法与语言工具紧密结合,注重算法设计的指导,激活学生思维。(1)通过算法多样化训练计算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课程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要通过强调算法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启发学生利用多种技术、多种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代码实现技术和算法设计两方面。就代码实现技术来说,例如对一个需要用循环解决的问题,可考虑分别使用for循环,while循环,do-while循环来实现;存储一组无序的数列,可分别使用数组和链表来实现等。对有些趣题采用多种思路设计与多种编程方法实现。

例如求阶乘n!的值:可以用循环、递归、全局变量等不同的方法;求计算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的值:可以用循环、数组、递归函数等不同的方法。(2)增强计算任务的多样性和重构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并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多样性和重构性。多样性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重构性通过变化也能够强化计算思维训练。实际上,不同学生会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所以,在设计实验内容时,鼓励同学们编写各种程序来实现同一个计算任务。

精选的程序设计趣味问题包括典型的整数求解、常见的数据处理、有趣的智力游戏、巧妙的模拟探索等。

各种有趣的数字:素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水仙花数、勾股数、完全数、相亲数、守形数等。

数字魔术:鸡兔同笼与羊犬鸡兔问题、百鸡问题、韩信点兵、整币兑零。

递归算法:斐波那契序列、汉诺塔问题、猴子吃桃、猴子爬山、购票排队。(3)充分利用算法的简化和优化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倡导算法多样化,还要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反思和进一步探索,如必须满足一定的性能要求等,从而达到简化并优化算法的目标。如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素数的程序优化问题。

例如“百鸡问题”,数学方法是用两个三元不定方程进行求解,计算机算法则充分利用计算机的速度优势,使用穷举算法进行简单重复操作进行求解。两者的不同,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人机不同的信息处理特质。

4.3 以上机实验为重点的计算思维教学模式

计算机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实践为主体的过程。只有亲自动手编写代码,亲自调试、运行程序,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才能够使用所学的语言去解决实际问题。有好的设计思想并不代表就能够写出高质量的程序,调试程序、排除错误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学过程中可考虑使用以下方法:(1)实验内容要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没有反复训练的时间,因此设计适当的实验内容显得尤为重要。(2)增强实验内容的趣味性和综合性。通过计算任务的趣味性、综合性等来增强实验内容的难度,从而强化计算思维训练。大学生一般对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并富于想象,初遇计算任务时往往兴致盎然,期望编写程序。例如在分支程序结构中,安排车票计费程序、货物托运费等进行计算思维训练。(3)要求学生在每次上机实验前手工写出程序源代码,或画出程序流程图,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事先编辑完成源程序,在实验课对程序进行调试和进一步优化。(4)在程序设计课程的最后环节,安排课程设计。或结合实例,利用开放实验项目完成一个项目。5 结束语

进行计算思维训练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实现机制和约束,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明和创新,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处理计算机问题时应有的思维方法、表达形式和行为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训练,强调从以讲授语法和规则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转变为以传授解决问题思想和方法为中心的教学。

当然,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需要教师长期的指引和训练。如果能从基本的教学环节入手,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Wing J M. Computational thinking.Communications of ACM,2006,49(3):33-35.

[4]陈国良.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济南: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2010.

[5]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中国大学教学,2010(9):4

[6]袁柳,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计算机教育,2011(12):5-8.

[7]罗朝盛主编.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课程建设

采用EBL的“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内容结构设计与教学

陈庆章 王子仁 毛科技 黄重水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是很多教师青睐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总感到效果不佳。结合“网络设备与配置”课程的教学,本文首先给出了从面向工程任务学习角度如何进行该课程的内容结构设计,然后分析了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施面向工程任务学习方法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文章认为,从内容结构上每章由若干工程任务模块组成,每个工程任务模块要清晰地划分出具体任务、实践内容好所需理论知识。从教学方法角度,要以真实问题带领学习,强调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充当助手或引导者,多采用小组学习方式。

关键词:课程内容结构设计;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EBL;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1 引言“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课程是面向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与将来学生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相关度较大,受到学生高度的关注。如何教授好这门课程,使得其真正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得到锻炼,我们尝试把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Engineering tasks Based Learning, EBL))作为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介绍从面向工程任务角度该课程教学内容应如何设计,并给出若干章节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方案,并陈述对应的教学方法。

2 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驱动,使学生对网络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具有局域网网络构架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绘制、网络设备配置调试与维护、网络设备的选型与组合等基本职业技能,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职业技能,从而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设计与规划计算机网络开发打下基础。从职业能力角度看,目标可以更细化为:(1)能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与原理;(2)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3)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设置的配置命令;(4)能对简单网络进行规划和设计;(5)能培养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6)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网络设备的操作项目很多,具有一定的理论,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课程把众多教学内容大致从应用角度分为“必需”和“够用”两个部分,对网络技术的相关理论教学占1/3时间,而实践技能训练和网络规划和设计占2/3时间。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中的网络拓扑层层递进,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调试,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一技之长。3 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

所有教学内容分成项目和模块两部分,项目指要学习的内容或要做的事情,模块指具体的工程任务,在模块中理清工作任务、实践训练和必备知识。课程总共分为九章,各章如下内容是:

项目一(第一章)搭建一个计算机网络;

项目二(第二章)认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项目三(第三章)用交换机实现网络隔离与广播风暴抑制;

项目四(第四章)认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项目五(第五章)路由器跨网段通信的连接与控制;

项目六(第六章)三层交换机路由的配置;

项目七(第七章)路由器安全策略的应用;

项目八(第八章)网络安全中的地址转换技术;

项目九(第九章)园区网综合调试。

以第二和第三章为例,内容结构设计如表1所示,因篇幅所限,其他章节的内容结构设计不再赘述。表1 本节结构设计4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Engineering Tasks Based Learning, EBL),是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以工程中就所知道的事实、概念与原则,找出和工程相关的信息,并以小组方式针对工程个案进行实践,借由讨论的过程中确定问题的内涵与范围,并尝试[1]验证可能解决各种问题的途径。

EBL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当前一些学科真实运作问题展开。绝不照本宣科、纸上谈兵。

②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人、主导,老师只充当协调人、促进人(facilitator)的角色。每次EBL教学前,老师也会讲授一些相关的知识,但只是提纲挈领、点到为止,大部分还是学生自学和自练。

③强调群体协作,即所谓“team work”。每次都将学生分成三到五人的小组,并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最后同一小组的成员互相评分,通常按照各人的贡献大小决定小组中各成员的成绩。

以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模式所取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良久,将来在生活中如果面临到问题时,即可模仿此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面向工程任务学习模式事实上就是在训练学生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用。

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是废弃理论讲述,更不是培养理论专家,而是培养活用理论的实践家,以及具备反思能力的决策者。本课程就是强调针对工程任务设想可能的解决之道,借由分析预[2]测每个行动可能产生的结果,作出最佳的决策。

使用工程任务学习的教师必须忍受在过程中所产生模棱两可的情况以及案例探究中所呈现的多重意义,从多元观点分析单一案例,导[3]入与工程任务相关的理论,同时营造相互尊重的讨论态度,因此,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对于教师本身所产生的冲击并不亚于其对学生的[4]影响,所以,教师实施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充分的教学准备:慎选教学案例,设计好的工程任务,引发多层次的讨论;了解学习者,有利于在讨论过程中建立学习者自尊;教师必须了解自己,不断地自我省思,认清新的师生关系。(2)引导分析和实践的能力:教师必须改变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学习倾听、响应及沟通。(3)鼓励主动学习,容许失败及错误,重视运用思考的技巧。(4)尽量采用小班化教学。(5)使学生充分了解EBL学习实施过程:在实施课程之前教师应和学生充分沟通,并明确地告诉学习者其应有的行为、目标及教师对他们的希望,并且具体说明评估的方式,以降低学习者对评估产生的焦虑。(6)鼓励有效地小组学习活动:教师的角色是教练(coach),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及沟通的技巧,使学生的群体讨论活动能更有效地运作。

本课程日常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阶段性考核为辅,最终考核建议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实施途径。评价的目的是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知识应用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同时评价也可以促进教师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5 结论

本课程采用项目任务引导,理论和实际一体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以项目为线索,剖析项目内容,以模块分解项目,在项目中学习基础理论,在实践任务中理解理论,把抽象的理论融入实际操作任务中,同时又侧重操作技能的训练。从实际应用入手,引领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练习,予以巩固理论;运用通用的网络设备,组建简单的网络,配置并实现常用的网络服务。

在网络工程相关课程中实施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教学效果肯定是好的,但要真正持久的实施,必须重视以下方面:①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肯定要花费更多精力,要结合实践情况,拟订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具体施行方案与经费补助政策;②成立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EBL)教学法组织,并建立EBL教学网站,持续地推动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教学法,同时搜集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研究文献与成果,提供教师实施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的参考;③有计划地办理教师在职进修,并举办面向工程任务的学习观摩。

参考文献

[1]Allen D E, Duch B J, Groh S E. The power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eaching introductory science courses.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6(68):43-52.

[2]Lang C. Case method teaching in the community college: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faculty development.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1986.

[3]Grossman P L.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cases:Unanswered questions.In Shulman J H(Ed.),Case methods in teacher education.Columbia University,1992:227-239.

[4]Barrows H S. How to design a problem-based curriculum for the preclinical years.Springer,1985.

开展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金光 江先亮 王晓东 张巍 何贤芒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有线网络技术渐趋成熟,而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前景更为广泛,但在目前国内高校专业教学中,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较为滞后。本文深入分析了开展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在本科生教学中增加无线网络技术的内容环节。重点剖析了开展该课程教学活动的难点,并以我们的实践为基础,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1 引言

计算机网络可细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的蓬勃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标志性事件如1980年2月IEEE 802委员会成立、1981年9月TCP/IP协议标准正式颁布。802委员会大力推进以局域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发展,而TCP/IP技术则在互联网迅速发展扩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随着有线网络技术逐步进入成熟期,学术界和工业界更多地开始关注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技术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微电子、嵌入式等其他IT技术的融合,目前移动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而物联网、移动计算、普适计算、可穿戴计算等新技术和产业也纷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