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饮食营养与健康·食疗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14:07:24

点击下载

作者:马天

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男人饮食营养与健康·食疗篇

男人饮食营养与健康·食疗篇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男人饮食营养与健康·食疗篇作者:马天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1-01ISBN:7538012583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人体营养的来源1、水谷精微是饮食营养主要来源

水谷精微,又称谷气、食气,泛指各种饮食所提供的精微物质,是饮食营养的主要来源。在《医宗必读》所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千金要方》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也。”可见饮食是营养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饮食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关于饮食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素问.经脉别论》有比较详尽的阐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指出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过程,即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之后,转化为水谷精微,通过脾的“散精”作用,将水谷精微输布于五脏六腑、筋经皮毛,对各脏腑组织进行滋润濡养。其中,“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则指出了水饮在人体的输布代谢过程,即水饮进入胃腑,通过脾的散精作用,将水饮精微上输于肺,通过肺朝百脉的作用,宣发水液以濡润周身,肃降水液以下输膀胱,如此水饮精微布达一身上下内外,全面地对人体进行滋养。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脾的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

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种出血证,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的减退或口味的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体现。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痿软松弛,四肢则痿废不用。2、气血精津液是饮食营养基本物质

气血精津液学说是关于人体生命物质的产生、分布、形态、运行及其机能等的中医生理学说。这一学说发端于春秋,形成于战国。集中地体现在《内经》一书中。《内经》把人体内的一切精微物质统称为“气”。进而又把“气”区分为性质各异的六种。分别称之为“精”(狭义)、“津”、“液”"、“血”、“脉”。据《内经》有关内容可知:狭义的“精”是指主殖之精,即肾精:《内经》认为肾精是由五脏六腑之精气汇集而成,当人发育到一定的阶段,肾精满溢,两性交合,便可妊育新生命,故精是生成新的生命体的基始物质,所谓“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经脉》卷三)。狭义的“气”是指由上焦宣发出来,呈雾露状的、对人体有充养作用的水谷精微物质。《内经》认为,“气”在人体中是无休止的运行着。《灵枢.脉度》所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经》卷四)。气的流行不已,才能对身体各组织器官发挥滋润濡养作用。《内经》确立了气血精津液学说的基本理论,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饮食进入人体,经过胃纳脾运的消化吸收后,转变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进一步化生为气、血、精、津、液等营养物质,对人体进行滋养,使生命活动得以延续,所以气血精津液是发挥营养作用的基本物质。

气、血、精、津液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它们各自的功能不同,但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界线。它们相互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气可以变血、变精、变津,血可以化气、变精、生津。精、津也可以转化成气、血。而且在气、血、精、津的生成和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人体的各个脏腑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营养作用,主要指气为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决气》),卫气具有温养肌肉、筋骨、皮肤、腠理的作用,营气更是富含营养精微的水谷精气。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辆汽车,脏腑、筋骨、四肢、皮毛等就像发动机、传动杆、车轮、底盘等各种零件,经络就像各种电线、输油管道等把各个零件串联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但是,如果没有电,没有汽油、机油,没有冷却液,这辆汽车再漂亮也跑不起来。电、油、水这些细微的东西,才是汽车各种功能正常发挥的能量、信息基础,是汽车动力的根本来源。那么人体生命的电、油和水是什么呢?就是中医学所说的气、血、精、津液。

古代哲学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是由一种最基本的微细物质构成的,也就是气。

人的形体也是由气构成的。

中医学所讲的气,广义上理解,指一切构成人体的物质。这和哲学上讲的“气”有点接近。但最常见的还是狭义上的气。它是指人体内一种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可以说,人体绝大部分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它的参与和推动实现的。

人体内的气,无处不在。它好像一支军队,保护着整个国家。但军队内部也有分工不同,行军布阵更要有章法,所以气在人体中也不是作用同一、平均分布,而是有分工、有层次、分重点地工作。如:驻守在体表的,称为卫气,有抵御外来病邪作用,是边防部队;驻守在血脉之内的,称为营气,作用是推动血液运行,是押运粮草的后勤部队;驻守在经络的,称为经气,有沟通脏腑联系途径作用,是通信部队;驻守在脏腑的,称为脏腑之气,如心气、肝气、脾气等,负责维持各脏腑功能的正常运作,是重点城市的守城部队等等。各处驻军是一个整体,互相支持,有机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其来源有二。

先天之精气:这种精气先身而生,是生命的基本物质,禀受于父母,故称之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是构成生命和形体的物质基础,精化为气,先天之精化为后天之气,形成有生命的机体,所以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天之精气:后天之精包括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因为这类精气是出生之后,从后天获得的,故称后天之精。气由精化,后天之精化而为后天之气。呼吸之清气:通过人体本能的呼吸运动所吸人的自然界的新鲜空气,又称清气、天气、呼吸之气。人体赖呼吸运动,使体内的气体在肺内不断交换,实行吐故纳新,参与人体气的生成。故曰:“天食人以五气,五气人鼻,由喉而藏于心肺,以达五脏”(《类经.气味类》)。

不同地方驻守的气,其主要任务各不相同,但综合起来看则可归纳成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作用。就是说气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如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糟粕的排泄等),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和运行。气虚而推动不力,就可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或使脏腑、经络等器官的生理活动减弱,血液或津液生成不足、运行迟缓等。

二是温煦作用。中医学认为,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及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并使血液和津液始终流动着而不致凝滞、停聚。如果温煦作用减弱,可出现体温偏低、畏寒、四肢不暖,当然过强又会造成体温升高、发生各种热病。

三是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驱邪外出,使病体康复。就像古代战场打仗一样,需要配备盔甲和武器,而人体的气就同时具备了武器和盔甲两方面的功能。有了它,人在与病邪的战争中就有了胜算。气一亏虚,防御作用减弱,则抵抗力下降,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而在发病后正不敌邪,还可能使病情由轻转重。

四是固摄作用。就是说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溢出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精液等体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不正常的流失。如果气的固摄功能失常,气不摄血,可导致多种出血症;气不摄津,可导致多汗、多尿、口水多等症;气不摄精,可出现遗精。

五是气化的功能。气化作用即气自身的变化,也就是气的形成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如通过气化作用,饮食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转化成气、血、精、津液等各种精微物质,气、血、精、津液之间根据人体生命活动需要又互相转化,这些精微物质在各自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又消耗、转化或排泄。

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有规律地循行脉管之中,在脉内营运不息,充分发挥灌溉一身的生理效应。

脉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又称“血府”。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离经之血”。由于离经之血离开了脉道,失去了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就丧失了血的生理功能。

血同样来源于水谷精微,由中焦脾胃运化而来。“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决气》),《难经》概括血的功能为“血主濡之”,即血在脉的“壅遏营气”作用下,循行于脉道之中,通过经络系统,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使“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是以出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使然。”(《金匮钩玄》),所以血是营养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血还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故曰是谓血。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饮食营养的优劣,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因此,长期饮食营养摄人不足,或脾胃的运化功能长期失调,均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营气是血液的组成部分,精髓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津液可以化生为血,不断补充血液量,以使血液满盈。

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精髓均为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但津液和营气都来自于饮食物经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所以,就物质来源而言,水谷精微和精髓则是血液生成的主要物质基础。

心主血脉,一则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使全身各脏腑获得充足的营养,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从而也促进血液的生成。二则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复注于心脉化赤而变成新鲜血液。

肺主一身之气,参与宗气之生成和运行。气能生血,气旺则生血功能亦强,气虚则生血功能亦弱。气虚不能生血,常可导致血液衰少。肺通过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使脏腑之功能旺盛,从而促进了血液的生成。肺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肺朝百脉、主治节的作用而实现的。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化生为营气和津液等营养物质,通过经脉而汇聚于肺,赖肺的呼吸,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之后方化而为血。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若中焦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化源不足,往往导致血虚。可见,中医学已认识到血液与营养物质的关系,也已认识到脾是一个造血器官。

肝主疏泄而藏血。肝脏是一个贮血器官。因精血同源,肝血充足,故肾亦有所藏,精有所资,精充则血足。另外,肝脏也是一个造血器官。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故有血之源头在于肾之说。中医不仅认识到骨髓是造血器官,肾对血液的生成有调节作用,而且也认识到肾精是通过肝脏的作用而生成血液的。

综上所述,血液是以水谷精微和精髓为主要物质基础,在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而生成的。故临床上常用补养心血、补益心脾、滋养肝血和补肾益髓等法以治血虚之候。

血的生理功能一是营养滋润全身。血的营养作用是由其组成成分所决定的。血循行于脉内,是其发挥营养作用的前提和血沿脉管循行于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血的濡养作用可以从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等方面反映出来。血的濡养作用正常,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肌肤和毛发光滑等。当血的濡养作用减弱时,机体除脏腑功能低下外,还可见到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运动不灵活等临床表现;二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的这一作用是古人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而认识到的: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症状。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表现,失血甚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癫狂、昏迷等神志失常的改变。可见血液与神志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说“血者,神气也”。

精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是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精是胚胎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人出生后,有赖于精的充养,才能维持人体生长发育。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肾又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肾精充足,则脑髓充足,骨髓盈满,骨骼得到髓的滋养而强健有力,运动敏捷。牙齿得到髓的滋养,则坚固而有光泽。

精(精气)在中医学上,其义有五:一是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二是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三是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四是精指精、血、津、液的统称,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五是精指人体正气。

总之,在中医学的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其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繁衍生殖。生殖之精与生俱来,为生命起源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以繁衍后代的作用。精是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肾精充足,则生殖能力强;肾精不足,就会影响生殖能力。故补肾填精是临床上治疗不育、不孕等生殖机能低下的重要方法;二是生长发育。人之生始于精,由精而成形,精是胚胎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人出生之后,犹赖月精的充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随着精气由盛而衰的变化,人则从幼年而青年而壮年而步入老年,呈现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运动规律;三是生髓化血。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故肾精充盛,则脑髓充足而肢体行动灵活,耳目聪敏。精盈髓充则脑自健,脑健则能生智慧,强意志,利耳目,轻身延年。故防治老年性痴呆多从补肾益髓人手;四是濡润脏腑。人以水谷为本,受水谷之气以生。饮食经脾胃消化吸收,转化为精。水谷精微不断地输市到五脏六腑等全身各组织器官之中,起着滋养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剩余部分则归藏于肾,储以备用。肾中所藏之精,既贮藏又输泄,如此生生不息。

津液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包括各脏腑组织的正常体液和正常的分泌物,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它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范畴。

津液广泛地存在于脏腑、形体、官窍等器官组织之内和组织之间,起着滋润濡养作用。同时,津能载气,全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津液不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与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地说,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其性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器官,起濡养作用者,称之为液:“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涉及多个脏腑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复杂的生理过程。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的。其具体过程是:脾胃腐熟运化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赖游溢精气而吸收水谷中部分精微。津液的生成是在脾的主导下,由胃、小肠、大肠的参与而共同完成的,但与其它脏腑也不无关系。总之,津液的生成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充足的水饮类食物,这是生成津液的物质基础;二是脏腑功能正常,特别是脾胃、大小肠的功能正常。其中任何一方面因素的异常,均可导致津液生成不足,引起津液亏乏的病理变化。

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心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完成的。脾气散精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通过其转输作用,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的宣发和肃降,使津液输布全身而灌溉脏腑、形体和诸窍。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即脾有“灌溉四旁”之功能。津液的输布与五脏皆有密切关系,但主要是由脾、肺、肾和三焦来完成的。脾将胃肠而来的津液上输于肺,肺通过宣发肃降功能,经三焦信道,使津液外达皮毛,内灌脏腑,输布全身。

津液的排泄与津液的输布一样,主要依赖于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其具体排泄途径为:汗、呼气肺气宣发,将津液输布到体表皮毛,被阳气蒸腾而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肺主呼吸,肺在呼气时也带走部分津液(水分)。尿液为津液代谢的最终产物,其形成虽与肺、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但尤以肾为最。肾之气化作用与膀胱的气化作用相配合,共同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肾在维持人体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说:“水为至阴,其本在肾”。粪大肠排出的水谷糟粕所形成的粪便中亦带走一些津液。腹泻时,大便中含水多,带走大量津液,易引起伤津。

总之,津液代谢的生理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为要,若三脏功能失调,则可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过程,破坏津液代谢的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环流障碍,水液停滞,或津液大量丢失等病理改变。其中,尤以肾的功能最为关键。津液生成不足或大量丢失而伤津化燥,甚则阴液亏虚,乃至脱液亡阴,其治宜滋液生津、滋补阴液、敛液救阴。津液停聚则为湿、为饮、为水、为痰,其治当以发汗、化湿、利湿(尿)、逐水、祛痰为法。

津液的功能主要包括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和排泄废物等。津液的滋润濡养作用表现在以水为主体,具有很强的滋润作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营养功能。津之与液,津之质最轻清,液则清而晶莹,厚而凝结。精、血、津、液四者在人之身,血为最多,精为最重,而津液之用为最大。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皮肤毫毛,莫不赖津液以濡养。分布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眼、鼻等九窍滋润。流入关节的津液,能温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津液的化生血液作用表现在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成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津液使血液充盈,并濡养和滑利血脉,而血液环流不息;津液的调节阴阳作用表现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之间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津液作为阴精的一部分,对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脏腑之阴的正常与否,与津液的盛衰是分不开的。人体根据体内的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津液的自我调节使机体保持正常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如寒冷的时候,皮肤汗孔闭合,津液不能借汗液排出体外,而下降入膀胱,使小便增多;夏暑季节,汗多则津液减少下行,使小便减少。当体内丢失水液后,则多饮水以增加体内的津液。“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灵枢.五癃津液别》),由此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津液的排泄废物作用表现在津液在其自身的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式不断地排出体外,使机体各脏腑的气化活动正常。若这一作用受到损害和发生障碍,就会使代谢产物潴留于体内,而产生痰、饮、水、湿等多种病理变化。

气、血、津液、精等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不断地补充,在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和神的主宰下,它们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在生理功能上,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3、四气五味是饮食营养基本性质

中医营养学认为食物有“四气”和“五味”。四气五味理论,不仅是用于药物治疗的依据,也是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的重要依据。

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热、温、凉四性,是与病性的寒、热相对而言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治疗用药之大法,同样也是选择食物时的重要依据。从常见食物来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温热性质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补虚等作用,适合寒证等选用,如生姜、韭菜、辣椒、羊肉、狗肉、鸡肉、龙眼、橘子;寒凉性质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适合热证等选用,如西瓜、白菜、冬瓜、萝卜、苦瓜、丝瓜、梨、绿豆等。

五味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中医认为五味入于胃,分走五脏,以对五脏进行滋养,使其功能正常发挥,不同的食物对脏腑的选择性迥异,如《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这种五味的划分,不仅适用于五谷,同样也适用于五果、五畜、五菜、五色等,这是中医饮食营养的理论基础。

中医的五味学说还包含五味与五脏的密切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灵枢.五味论》说:“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饮食五味用之适宜,对人体则有益,若因过分偏嗜则可发生疾病。或在五脏有病之时,也应适当调整饮食五味。

中医理论的饮食物五味,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长寿。饮食物的五味宜忌,不仅要与食物的四气、归经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季节变化、病情性质和身体素质,成为一种综合性的五味宜忌理论。

中医理论的食物五味理论,是指导传统饮食宜忌的重要依据。五味调和,脏腑得益,人体健康;五味偏嗜,或不遵宜忌,将导致五脏失调,形成疾病。

食物中五味的不同,与药物一样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从五味的角度,又是考察食物功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的:“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这将不同功效的五味,按阴、阳不同属性归纳为两大类,即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在《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这里进一步明确阐述了由于五味的不同,才有了或散、或收、或缓等功效上的差别。第二章饮食营养与健康1、中医的饮食营养观

天人相应的整体营养观

整体观念贯穿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它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及其人与自然界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时,都贯穿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这个基本观点。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人体可以能动地对自然界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反应,还可以能动的改造自然界。例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人体相应的就产生了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变化,如果人们不能对四季的这种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节,就会发生疾病。在晨昏的阴阳消长中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例如人体的阳气在白天多趋于表,夜晚多趋于里,而疾病则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生活在不同地方区域的人,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都产生一定的适应性,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与地理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因为人与自然界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中医在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时候要求“三因制宜”即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阴阳调理的平衡营养观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阳化气,阴成形。”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阴阳之间制约消长,互根互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中医学认为,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是阴阳两个方面的保持着对立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果某种原因导致阴阳偏胜或偏衰,机体就表现出病理过程。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也是调整阴阳,使阴阳恢复相对的平衡。

分析历代食养与食疗著作不难看出,掌握阴阳变化规律,围绕调理阴阳进行食事活动,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乃是传统营养学理论核心所在。饮食养生,治疗和康复手段,也是在调理阴阳这一基本原则指导下确立的。

传统饮食养生与治疗可概括为补虚和泻实两大方面。例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诸方面可视为补虚;而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祛风、燥湿等方面则可视为泻实。或补或泻,无一不是在调整阴阳,以平为期。

对饮食宜忌,中医也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例如,痰湿体质人应忌食油油腻;木火体质应忌食辛辣;对阴不足,而阳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某些患者,如皮肤病、哮喘病人则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发物;对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其实质均从防止造成“实其实”“虚其虚”而导致阴阳失调的弊病为目的。总之,在平人或病人饮食调理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原则。

另外,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也是注重调和阴阳的,使手忙脚乱膳食无偏寒、今世热、偏升、偏降等缺陷。例如烹调鱼蟹等寒性时总要佐以姜葱酒醋类温性的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偏寒凉,食后损伤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食用韭菜助阳类菜肴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也是为了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人和社会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所谓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条件、劳动条件、卫生条件、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教育、家庭结交等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一方面供给人们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一旦人体——社会稳态失调,就可以导致疾病,并且随着医学模式的演变,也越来越凸现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说明了中医从开始就把人与社会看作一个整体,并坚持从人与社会的整体上治疗并预防疾病。

这种人和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也体现在饮食营养方面。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医者就认识到,作为自然界产物的“味”对机体脏腑的特定联系和选择作用。除此,食物对脏腑尚有“所克”“所制”“所化”等作用。

中医常根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营养观运用食物来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目的。自古以来,以养生益寿、防治疾病的古代道、佛、儒、医、各家学说,无不用人体内部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的理论来阐释人体的生老病死规律,同时也无不用天人相应的法则来制定各种体逸劳作,饮食起居措施,对须臾不可离的饮食内容,以及进食方式方法提倡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同时又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饮食内容也应有所变化,做到“审因用膳”“辩证用膳”。

食药同源的营养观

食物和药物同属于天然产品,性能相通,具有同一味质等特性。因此,中医单纯使用食物和药物,或食物和药物相结合来进行营养保健,或治疗康复的情况是极其普遍的。

食药同用,除基于二者同一来源的原因外,主要基于食物和药物的应用皆有同一理论指导,也就是药食同理。数千年来,医药同宗,食药同源,食药同理,食药同用已成为中医饮食营养学的一大特点。在众多的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如乌鸡、羊肉、驴皮、鸟卵、葱、姜、枣等为补益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以达到防治疾病之功效。而大量古代食谱、菜谱、茶谱中又不难发现其中的不少药物,如枸杞、怀山药、黄芪、丁香、豆蔻、桂皮之类,从而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治疾病的功效。

辩证施膳的调养观

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它在中医饮食营养学中的体现就是全面用膳和“辩证施膳”相结合的观点。从整体上看,全面膳食、荤素搭配是饮食营养的基础,但并不是一个饮食模式。现在的科学饮食健康观念是提倡饮食保健个性化。即根据不同的体质、职业、地域、病情,做到“辩证施膳”,即“因人施膳”、“因时施膳”、“因地施膳”、“因病施膳”。

因人施膳

古代饮食养胎法:我国南北朝时期医家徐之才曾着有《逐月养胎法》,即按孕妇的不同阶段调剂孕妇的饮食。如,孕初期强调应食“酸美”之物,以清淡为主;妊娠中后期,给予滋味美食,强调补肾精养血的原则。

青少年青春发育期食养以调养肾气为要:在这一时期是性发育日渐成熟阶段,调养原则强调补肾填精,充养天癸。适当食用鱼虾、瘦肉、禽肉、禽蛋、牛奶等。

中年人的饮食原则主张合理少食、适当多动:人至中年,往往容易发胖,应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限制能量密度高、营养成分含量低的食物,如蔗糖、肥肉、曲酒等;适当多摄入那些能量密度低、营养成分含量高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

老年人的饮食应多样、营养丰富、偏于清补:老年人的饮食宜多样化,适当多补充钙质,根据其生理特点,遵循“三多三少”的“清补”原则,即蛋白质多、维生素多、纤维不多,脂肪少、糖类少、盐少。

不同体质体质的人饮食应有所选择。中医的食养是从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的,因此,体质不同,应适当注意饮食的选择,例如,体形肥胖的痰湿质人,应少吃肥甘油腻之品;形瘦火旺之人,应少吃辛辣之品;荔枝味甘、性温,有美容作用,可使皮肤白晰、面色红润,但如果吃多了,容易上“火”。炒花生、葵花子、红枣干吃,吃多了也易上“火”,口唇起泡,咽痛等。体壮火旺之人,不可食大热大补之品;脾胃虚寒之人,应忌食生冷粘腻之品等。

因时施膳

自然界四季变化的特点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的理论,四时养生的基本法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四时饮食调养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春天饮食原则是减酸宜甘、选用辛温之品。饮食宜清淡可口,忌酸涩和油腻生冷之物,适当多摄入黄、绿色菜蔬。

夏天饮食多具有酸味、辛香之品,少寒凉、节冷饮。选用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夏令进补”要温阳调阴。

秋天的饮食原则是少辛增酸、防燥护阴。例如,少食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多一点酸味果蔬。适当多食芝麻、核桃、蜂蜜、糯米、乳品等。

冬天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保阴潜阳。适当摄入龟、鳖、藕、胡麻、木耳等。冬令进补要以养阴护阳为主。

因地施膳

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地区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的食用价值。例如,湖南、四川食用一定量的辣椒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为这些地区潮湿多阴雨,当地人多吃一些辛辣食物,使腠理开泄以排除潮流、驱除湿气,这样,机体就可适应气压低、湿度大的自然环境。如果生活在北方干燥地区的人,过食辣椒就会给身体带来损害。

因病施膳

中医有“食药同源”、“医食同宗”的理论,食物也同药物一样,有一定的偏性。由于饮食失调引起的疾病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些病在国外称为“生活习惯病”,所以欧美国家很多学者就大声疾呼:“不要用自己的牙齿为自己挖掘坟墓”,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性。换个角度看,利用食物不同的属性,科学合理配膳,调节阴阳平衡,就可有效的防治某些疾病。中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食养”、“食疗”的作用。《养老寿亲书》指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由此可见,食疗的实用价值。对一些慢性病更应重视食疗作用,俗话说:“三分在药,七人在养”。其中的“养”就包括“食疗”和滋补。例如,糖尿病的食疗方法要根据上消症、中消症、下消症的特点来确定饮食原则。再如,癌症患者的科学饮食。据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癌症与不科学的饮食习惯有关。易引起癌症的不良饮食习惯,如过食烧烤类食物、被污染类的食物、油炸类食物及高脂肪类食物等。治疗癌症的食疗原则,一般有如下几点:选用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功能的食物:选用具有软坚化痰作用的食物;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选用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作用的食物等。2、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

就是研究食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能对人体进行调养。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饮食不仅维系着个体的生命,而且关系到种族的延续,国家的昌盛、社会的繁荣、人类的文明。汉代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药物专着《神农本草经》共载365种药物,其中有不少食物,如枣、藕、山药、芡实、蜂蜜、薏苡米等,被列为具有强身保健、延年益寿的上品药。

饮食养生的特点

天人相应的特点。对不同人,不同时候,不同地方,不同病症做到“审因用膳,辩证用膳”;

体现了阴阳、协调脏腑的整体营养观;

体现了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想结合的特点。做到不偏食、不过食,因人、患者不同,采用不同的饮食模式,因体质、职业、信仰、病情、时、地的差别做到审因用膳、辩证用膳。

饮食养生的作用

补充营养

饮食在进入人体以后,滋养脏腑、气血、经脉、四肢、肌肉乃至骨胳、皮毛、九窍等的作用。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依靠饮食源源不断地予以补充。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作用,还表现在各种食物对人体脏腑、经络、部位的选择性上。“精气神”的物质基础

饮食是精、气、神的营养基础,只有机体营养充盛,精、气才会充足,神志才能健旺。

预防疾病《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人体正气充盛,邪气就不能侵袭使人致病。要正气充盛,就要合理安排饮食,这样机体所需营养才能保证,五脏功能才可旺盛。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如缺乏某些食物成分,就会导致疾病,如钙质不足会引起佝偻病,维生素缺乏会产生夜盲症、脚气病、口腔炎、坏血病、软骨症等。

治疗疾病

食疗往往比药疗的效用来得好。能够用于疾病治疗的食物很多,如猪骨髓可补脑益智、山楂消食积、大蒜治痢疾、当归羊肉汤治产后血虚、赤小豆治水肿等。

抗老防衰

对于老年人,必须注意饮食的调配及保养,只有这样才能延缓衰老。饮食之所以抗老防衰,其作用是通过补肾益气、滋肾强身而产生的。肾的精气不足,会导致牙齿松动、须发早白、健忘等未老先衰的征象。3、中医讲究素食养生

中医历来主张食物要多样化和基本食素。《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据调查,我国长寿老人的食谱,其主食多为玉米、麦等谷物,副食多为豆制品、蔬菜、水果、辅以少量家禽野味。素食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糖、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丰富的维生素,它们对推迟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增进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蔬菜、水果为碱性食物。人们通常摄入酸性食物较多,易引起体内酸碱平衡失调,有损健康。素食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但多吃素食并不等于不吃荤食,合理的饮食调理应当做到“素为基础,荤素并用”,方能延年益寿。

素食的益处

现代医学证明,素食可以净化血液,预防便秘及痔疮的产生,养颜美容,并且安定情绪。从健康的角度来讲,素食在养生方面实在益处多多。

第一:因植物食品中不含有对心血管构成威胁的有害物质,因此素食可减少血管疾病的发生。

第二:植物性饮食,包括:全壳类、豆类、蔬菜及水果,有保护人体降低罹患癌症机会的作用。

第三:素食可减轻肾脏负荷,对肾功能不健全的肾脏病患者来讲,能起到让肾脏"休息"的作用;

第四:素食对预防骨质疏松症亦有好处。众所周知,维生素C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很多植物食品如"绿色蔬菜,西红柿和某些瓜果等"含维生C丰富;

第五:许多研究显示健康的素食能减少罹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退化性疾病。

吃素的方式

到底什么叫素食?现代营养学家认为,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类、谷物、种子和坚果等植物类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

严格的素食者,除了不吃肉类,包括鱼、虾、家禽外,还不吃任何蛋类、奶类在内的动物副产品。不过,这么严格的素食者在生活中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会选择做一个可以吃奶类产品的奶素食者,或者蛋奶食品都可以接受的奶蛋素食者。还有一种素食偏好者,他们通常选择每周吃几次素。

吃素要循序渐进

素食者最需要注意的是营养均衡。单纯素食因为无法得到只有从荤食中才能获得的维生素B12,可导致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后果。只有坚持荤素搭配的饮食原则才会让营养更全面,如果彻底选择素食,则应该定期进行身体营养检测,并服用一些必要的膳食补充营养品。

另外,营养学家们还提醒,素食者应该尽可能多吃未加工或未精加工过的谷类食品。对于想要加入素食者队伍的新人而言,转变过程要循序渐进,逐渐减少肉类,以防营养失调。4、中医的食物归经

中医有“食物归经”之说,是指不同的食物分别对机体五脏六腑产生不同的滋养和治疗作用。

按归经归类

归心经食物

药食类:酒、百合、桃仁、龙眼肉、酸枣仁、莲子。

菜果类:荠菜、莲藕、藕节、辣椒、慈菇、荷叶、西瓜、甜瓜、柿子。

谷类:绿豆、赤小豆、小麦。

肉类:猪皮、海参。

归肝经食物

药食类:酒、紫河车、马齿苋、荷叶、蒲公英、槐花、桃仁、山楂、酸枣仁、桑椹、杏仁、枸杞子、香橼、佛手、木瓜、韭菜子。

菜果类:西红柿、丝瓜、油菜、韭菜、荠菜、香椿、青蒿、樱桃、乌梅、枇杷、荔枝、芒果、无花果、李子、慈菇。

谷类:醋、黑芝麻。

肉类:海蜇、青鱼、鳝鱼、虾、鳖肉、蟹。

归脾经食物

药食类:生姜、马齿苋、木瓜、肉桂、荷叶、山楂、罗汉果、乌梅、大枣、无花果、龙眼肉、酸枣仁、莲子、陈皮、海藻、芡实。

菜果类:香菜、苦菜、莲藕、藕节、茄子、西红柿、豆腐、茭白、油菜子、油菜、荠菜、大头菜、南瓜、芋头、扁豆、豌豆、胡萝卜、冬瓜皮、豇豆、辣椒、花椒、大蒜、苹果、枇杷、西瓜皮、荔枝、橘、芒果、栗子、葡萄、藕节。

谷类:荞麦、白薯、高粱、粳米、糯米、小米、大麦、小麦、黑大豆、薏米、蚕豆、黄豆。

肉类:火腿、猪(肉、肝、血、肚、心)、牛肉、鸡肉、鹅肉、羊肉、狗肉、泥鳅、鲢鱼、鲤鱼、鲫鱼、鳝鱼。

归肺经食物

药食类:生姜、淡豆豉、芥子、花椒、海藻、杏仁、百合、胡桃仁、罗汉果、乌梅、白果、香橼、陈皮、薤白、酒、茶叶。

菜果类:葱、洋葱、大蒜、荠菜、香菜、茭白、白萝卜、冬瓜子、油菜子、萝卜子、油菜、藕节、青蒿、胡萝卜、芹菜、冬瓜、蘑菇、慈菇、紫菜、甘蔗、柿子、荸荠、梨、枇杷、香蕉、橘、柚、葡萄。

谷类:薏米、糯米

肉类:猪肺、猪皮、鹅肉、鸭蛋、白鸭肉、鲢鱼。

归肾经食物

药食类:海藻、海马、桑椹、薏米、枸杞子、胡桃仁、肉桂、芡实、莲子。

菜果类:大蒜、芥菜、香椿、豇豆、栗子、韭菜、韭子、花椒、小茴香、樱桃、石榴、葡萄、李子。

谷类:蚕豆、小米、小麦、黑芝麻、黑大豆、薯类。

肉类:海蜇、海参、鲤鱼、鳝鱼、虾、黄鱼、火腿、猪肉、猪肾、猪肝、猪血、猪心、鹌鹑蛋、白鸭肉、羊肉、狗肉、紫河车、鸽蛋。

归胃经食物

药食类:生姜、淡豆豉、蒲公英、佛手、山楂、大枣。

菜果类:胡椒、小茴香、韭菜、甘蔗、苹果、梨、桃、樱桃、西瓜、橘、柚、榛子、荸荠、柠檬、蘑菇、萝卜子、南瓜子、土豆、葱、苦瓜、莲藕、茄子、西红柿、菠菜、扁豆、豌豆、豆腐、木耳、白萝卜、丝瓜、竹笋、白菜、芹菜、黄瓜。

谷类:高粱、糯米、小米、绿豆、荞麦、大麦、酒、醋。

肉类:牛奶、鸡肉、猪肉、猪肉、猪心、猪蹄、猪肝、猪血、火腿、狗肉、牛肉、青鱼、鲫鱼、田螺、黄鱼。

下面“食物归经”表则对上述情况给予了简单阐述。

归经

代表食物

主要作用

胃经

生姜、桂皮

增进食欲萝卜、西瓜

生津止渴

肺经

柿子、蜂蜜

养阴润燥、缓和止痛芥菜、荸荠

化痰、

肝经

枸杞子、猪肝

治夜盲、目昏芥菜、茼蒿

缓解目赤肿痛

大肠二经

胡桃仁、甜杏仁、香蕉

润燥止咳、通利大便、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

按性类归经

食物按其“性”可以分为热、温、平、凉、寒五类。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以平性食物居多,温热者次之,寒凉者最少。

热性食物

芥子、鳟鱼、肉桂、辣椒、花椒等。

温性食物

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椽、佛手、鳝鱼、鳙鱼、鲢鱼、虾、海参、鹅蛋、鸡肉、羊肉、狗肉、鹿肉等。

平性食物

大米、玉米、花生米、黄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豌豆、扁豆、白薯、土豆、芋头、莲子、榛子、芡实、香菇、银耳、黑木耳、白菜、荠菜、大头菜、元白菜、胡萝卜、洋葱、李子、无花果、葡萄、黄鱼、鲳鱼、青鱼、鲤鱼、鲫鱼、鳆鱼、鳗鲡鱼、泥鳅、鸡蛋、牛奶、牛肉、猪肉、鹅肉、龟肉、鳖肉、鸭肉等。

凉性食物

小米、大麦、小麦、荞麦、薏米、绿豆、豆腐、菱角、蘑菇、茄子、白萝卜、冬瓜、丝瓜、油菜、菠菜、苋菜、芹菜、桔子、橙子、苹果、梨、鸭蛋等。

寒性食物

苦瓜、西红柿、黄瓜、蕨菜、竹笋、茭白、莲藕、荸荠、甘蔗、柿子、香蕉、桑椹、西瓜、甜瓜、紫菜、海带、蛏肉、田螺等。

按味性归经

食物按其“味”可分为辛、甘、酸、苦、咸五类。五味之中以甘味食物最多,咸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

甘味食物

米面杂粮、蔬菜、干鲜水果、鸡鸭鱼肉类等。其功效有补益强壮作用,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五脏虚羸者,适宜多吃味甘之品。甘味虽能补充气血,又能消除肌肉紧张和解毒,但若过吃甜食易发胖,是很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症的诱因,故这类患者及糖尿病人,又当忌吃甜物。

酸味食物

西红柿、山楂、葡萄、杏、柠檬、橙子等。其功效有收敛、固涩作用,适宜久泄、久痢、久咳、久喘、多汗、虚汗、尿频、遗精、滑精等遗泄患者食用。酸味还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的吸收率。但过食酸物,又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辛味食物

生姜、大葱、洋葱、辣椒、韭菜等。其功效能宣散,能行气,通血脉,适宜有外感表证或风寒湿邪者服食。辛味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强淀粉酶的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有祛散风寒、疏通经络的功能。如外感风寒感冒者,宜吃具有辛辣味的生姜、葱白、紫苏等食品,以宣散外寒;对寒凝气滞的胃痛、腹痛、痛经之人,宜吃辣椒、茴香、荜拨、砂仁、桂皮等辛辣食品,以行气散寒止痛;风寒湿痹患者宜饮用辛辣的白酒或药酒,借以辛散风寒、温通血脉。

咸味食物

海产品、猪肉、狗肉、猪内脏等。其功效能软坚,能散结,也能润下,凡结核、痞块、便秘者宜食之。具有咸味的食物,多为海产品及某些肉类。如海蜇味咸,有清热、化痰、消积、润肠的作用,对痰热咳嗽、痰核、痞积胀满、小儿积滞、大便燥结者,食之最宜。海带味咸,有软坚化痰作用,适宜瘿瘤瘰疬、痰火结核者服食。常食之物猪肉,味咸,除能滋阴外,也能润燥,同样适宜热病津伤、燥咳、便秘之人食用。

苦味食物

苦瓜、苦菜等。其功效能清泄,能燥湿,适宜热证、湿证病人服食。例如,苦瓜味苦性寒,用苦瓜炒菜,佐餐食用,取其苦能清泄之力,达到清热、明目、解毒、泻火的效果,适宜热病烦渴、中暑、目赤、疮疡疖肿者服食。再如茶叶,苦甘而凉,也具有清泄的功效,适宜夏日饮用,有清利头目、除烦止渴、消食化痰的好处。

按补养归经

中医传统养生学还将食物按补养功效分为不同类型,其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补气类食物

大米、小米、黄米、糯米、大麦、小麦、莜麦、黄豆、白扁豆、豌豆、土豆、白薯、山药、胡萝卜、香菇、鸡肉、牛肉、兔肉、青鱼、鲢鱼等。

补血类食物:胡萝卜、龙眼肉、荔枝肉、桑椹、血豆腐、动物肝脏、动物肉类、海参、平鱼等。

补阳类食物

韭菜、刀豆、豇豆、核桃仁、羊肉、狗肉、鹿肉、动物肾脏、鸽蛋、鳝鱼、海虾、淡菜等。

滋阴类食物

白菜、梨、葡萄、桑椹、枸杞子、黑芝麻、银耳、黑木耳、百合、牛奶、猪肉、甲鱼、龟肉、乌贼鱼等。

综上所述,中医理论的食物归经学说,是中国传统饮食宜忌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医认为,饮食物的养生调理作用,绝非专指珍奇美味,也不只是讲“营养素”有无多寡,而是根据病症、病位、病性和病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类型及四季天时、地理因素等,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来分析并选择食物的宜与忌。这种丰富多采、辨证科学的饮食宜忌观,在近代营养学和西医理论中是没有的,是中医的重大价值。5、中医均衡饮食的膳食宝塔

中医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我国古代先贤有如下精辟的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

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包括“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故大众遵循:“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平衡膳食原则。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讲究平衡膳食时,合理地烹调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蔬菜的烹调尤其讲究。蔬菜宜先洗后切,切块均匀,急火快炒;少加水,勿弃汤;加醋勿加碱;菜现做现吃,勿久置,切忌反复加热。炊具使用铁制品为宜。

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础

什么是合理的平衡膳食呢?平衡膳食即均衡膳食,其基本原则是平衡、多样和适量。

中医把人每天吃的食物分成五大类,只要按类别选购食用,就能基本保证营养平衡。这五类食物是:

谷类、薯类等主食;

豆类和豆制品,牛奶或奶制品;

鱼、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

蔬菜水果;

油脂类。

甜食、糖果、酒等没有列入,它们对膳食平衡作用不大,吃得越少越好。

古人言:“饮食有节,身必无灾。”中医认为“食物是最好的药物”,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础。

怎样才能做到膳食平衡呢?主要是根据身体的营养需求,调整饮食结构,注意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的搭配比例合理。一旦做到膳食平衡,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绿豆解百毒。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

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红糖)。

诸药为各病之药,惟茶为万病之药。

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

中华膳食宝塔

宝塔形的膳食结构,底层大,上层小,提倡每人每天吃30种左右食物,达到营养平衡,确保健康。

第一层:

谷类——五谷杂粮是中国人的主食,除了白米和精面外,应添加杂粮,因小米、燕麦、高粱中的矿物质营养丰富,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靠从外界摄取。

第二层:

蔬菜、水果——蔬菜分根、茎、叶、花、瓜、果,各类菜中营养素含量不一,尤其是深绿色、橘黄色的蔬菜水果营养素含量高,配膳时都要照顾到。

第三层:

鸡、鸭、鱼、肉、蛋——它们都是蛋白质食物,要适量按比例供不同人群食用,吃鸡时不吃鸭,吃猪肉时不吃牛、羊肉、可以多吃鱼。

第四层:

奶和豆制品——这是含钙丰富的食物,是中国人最缺少的营养素,有条件的应该每人每天喝一瓶奶,没有条件的可喝豆奶或吃豆制品。

第五层:

调味品——三种白色食物,即猪油、盐、糖要少吃些。

每日饮食搭配

五谷及根茎类:

即主食300克~500克,根据个人活动量大小选择食量。

鱼、肉、蛋、豆、奶类:

共5份,每份按50克算,如:鱼肉、猪肉各50~100克,也可鸡肉、鱼肉各50~100克,豆腐1块或豆浆1杯,加上鸡蛋1个或牛奶1杯。

炒菜用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