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Ⅱ:让你豁然开朗的18堂经济学公开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02:03:31

点击下载

作者:钟伟伟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Ⅱ:让你豁然开朗的18堂经济学公开课

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Ⅱ:让你豁然开朗的18堂经济学公开课试读:

前言

今天,经济学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到国家政策的出台,小到家庭、个人的理财,都有经济学的身影。时至今日,经济学已经不只是专业人员必备的知识,即使是工作和学习与经济学完全不搭边的人,也会感觉到对经济学知识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其本身的需要,也同样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比如,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放在存折中的钱将任由通胀蚕食;再进一步,就算想要搞一点儿投资,但是没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估计连《新闻联播》中播出的经济政策都弄不明白,更不要说紧跟政策趋势,顺势有所作为了。

当前,许多人并非不知道经济学的重要性,而是想要一窥经济学的殿堂,却苦于不得法门。对于初涉经济学的人来说,出现这种困惑是在所难免的。这一部分读者并非以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理论、研究经济学为目的,就更加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了。

一位朋友曾经向我诉苦,他说他曾经试图学习一些经济学的知识,但市面上经济学的图书种类繁多,自己的时间、精力又有限,于是,他就此问题咨询了一位专门研究经济学的朋友。那位朋友上来就给他推荐色诺芬、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接着是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的书,最后还建议他“若有余力还可以研究一下经济学衍生出来的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这样会在宏观上对经济学有个整体的把握”。

上面那位专门研究经济学的朋友的建议当然没错,但我的这位朋友不是为了研究经济学而去读这方面的书的,而是为了应用经济学的知识。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的话,掌握的知识当然是越全面、越深入、越系统越好,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鉴于此,掌握经济学知识的实用性就成了我们学习经济学的最重要的指标,大多数普通读者对于经济学的态度应该也是如此。

针对读者的需求,我们在2013年推出了《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经济课》。一上市,它便受到读者朋友们的广泛好评。看到各位读者对这本书的认可,在高兴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经济学的知识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这本书中讲到的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如何在经济学的海洋中寻找到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实用的经济学知识,并将其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成了我们近两年来的主要任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准备,我们又推出了这本《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Ⅱ:让你豁然开朗的18堂经济学公开课》。在形式上,本书由前作的一位老师为同学们讲课变成了几位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在内容上,本书力求在保持前作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将经济学理论讲得更加深入、透彻,尽最大努力使读者朋友们满意。

本书以大学生张山为主线,通过他和他的同学们与老师们的互动引出那些平时看起来高不可攀的经济学理论,再辅以现实中的经济学现象和热点话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期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张山还会就他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涉及经济学的问题向老师们提问,而老师们总能将张山看起来非常棘手的问题轻描淡写地解决。想知道老师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吗?那么,还等什么?赶紧跟着张山的脚步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探秘吧!第一堂课麦克库洛赫、凯恩斯、俄林讨论“壁垒”约翰·麦克库洛赫/约翰·凯恩斯/贝蒂·俄林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1789—1864),生于苏格兰的威格敦郡,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先学习法律,后改而研究政治经济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戈特哈德·贝蒂·俄林(1899—1979),瑞典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曾任瑞典自由党主席和贸易大臣,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1977年,俄林与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一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很多人都会觉得初秋是一年中最珍贵的时光。若让他们说出其中的原因,提问者往往得不到真正的答案。

张山自觉对其中的因由了然。当然,他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觉得。

当张山怀着感叹之情,在校园中漫步的时候,他的注意力总会被路边建筑外墙上花花绿绿、大小不一的各种张贴告示所吸引。虽然不知道别的学校的情况,但是一年多来,张山已经对这种“校园牛皮癣”司空见惯,甚至觉得饶有趣味。这里面,有打着老乡会的旗号寻找另一半的;有大四毕业生打折出售二手电脑的;还有学校礼堂当晚放映的电影介绍。

每每经过这些告示时,张山总是会放慢脚步,希望从中寻得一丝乐趣。也许,好奇心重的人,就是这个样子的吧!经济学公开课

就在张山游览兴致将尽的时候,一张不起眼的宣传单吸引了他的注意。“经济学公开课今日活动,自由参与,人数上限30人。地点:西楼副会议室。时间:7:30—9:30。”“这告示……”张山暗自嘀咕,“到底是说上午7点半到9点半呢,还是晚上?从写法来看,应该是上午。不过,不亲自去看一下,又怎么能知道呢?”张山转转眼珠,嘴角慢慢扬了上去……

七转八拐地进入了西楼之后,张山连续问了两三个学生。在二楼和四楼之间左左右右、上上下下了好几回,他才在三楼走廊的尽头找到了告示中提到的副会议室。

铁门开了又关,张山找了一张椅子坐下。四下打量了下,他发现这其实就是一间普通的会议室:中间摆着一张长圆形的会议桌,桌子周围摆有一圈椅子。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这十几张椅子已经坐满了人;剩下的人则分坐在会议室两侧的绿绒椅上。而会议室最后面还混放着一些类型不同的椅子。张山左右扫了扫,觉得这里的人数一定超过30人。看来最后的这些“杂牌军”椅子都是超编人员从别的屋子搬过来的——其中不仅有防静电的、无扶手的椅子,还有自带小桌的及最传统的板条学生椅。事实上,走廊上的人如果通过后门看过去,会很容易误以为这里是仓库……

就在张山还在东张西望的时候,从会议室的前门走进来三个相貌各异的外籍男子。会议室前方摆放着三把高脚椅,待三人落座之后,他们微笑着看向屋内的学生,其中脸最长的那个人居然跷起了二郎腿。“看来主角到了。”随着耳旁的谈论之声渐逝,张山结合三人的气度神态得出了这个结论。“你们瞧,我就说经济学家们肯定早已经到了,你们还慢吞吞的。”其中长脸、光头、下巴肉肉的中年人首先开口讲道。“那么,我们就开始吧。我记得今天的主题是贸易壁垒。”右侧的白发老人接着说。

刚才对话的两位坐在两旁,中间清瘦的男子没他们俩那么爱说话,面容也冷峻一些。“对了,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是约翰·雷姆塞·麦克库洛赫。这位是贝蒂·俄林老师;而这一位呢,”麦克库洛赫先是指了指白发老人,然后又向居中的干练男子点点头,“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约翰·凯恩斯。”坐在张山右侧的男生自言自语道。“什……什……什么?”张山的眼睛直了,遥远的记忆攫住了他的身心。上一次他感受到它,已经是一年以前的事情了。事实上,他一直认为那是一场梦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段记忆中他也曾有幸见过有着类似等级名头的人物。

张山仔细打量了一下中间的男子,他确实和自己记忆中的约翰·凯恩斯的形象十分吻合。“这是哪一出?”张山扭头看向刚才小声嘀咕的男生。在他和其他学员的脸上,找不到任何吃惊的表情。倾销与壁垒“2013年6月初,欧盟委员会宣布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妥协方案,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8月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已正式批准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协议于8月6日起正式实施。”孙继国老师评注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麦克库洛赫放下手中的iPad,对学生们说:“这可是与各位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啊!中欧双方能够达成妥协,还真是皆大欢喜。”“贸易壁垒和贸易战已经是现代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作为年轻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呢?”俄林不疼不痒地回了一句。“各国不断竖起贸易壁垒,又不断地将其推倒。人们见得太多了,反而都麻木了。”

光伏贸易战是2012年以后,中国对外贸易中频频见诸报端的话题,张山想不了解都难。根据他印象中不知从何而来的经济学知识,壁垒的存在会使市场上的部分经济体的贸易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交易双方之所以希望达成这些交易,正是因为相对于其他的选择,贸易活动更有利于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一旦贸易的一方的所在国基于它们自身利益的考量而设置了贸易壁垒,就必然会导致贸易双方两败俱伤。光伏贸易战在这次光伏贸易战中,欧盟国家利用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手段设立贸易壁垒,打击中国光伏企业,致使中国的光伏企业在欧洲市场上举步维艰。“可是,这些该死的贸易壁垒,却还普遍存在。”说着说着,俄林的鼻尖翘了起来,表现出他心中的不满,“我希望看到的‘天下无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唉,你们对待壁垒的态度未免过于偏激。”中间的凯恩斯开口了,“众所周知,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也就是英文的Barrier to trade。其定义是:对国际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从一国的角度来讲,其发起的任何行为都是基于有利于其自身结果的目标才出现的。常言道,存在即有理,并无必要一定要视其为洪水猛兽吧!”

凯恩斯皱皱眉头,斜了老俄林一眼,明显对他的论调有所质疑。“好了,二位,你们进入正题的速度也太快了,我们还没有帮小经济学家们做完热身呢。”麦克库洛赫嬉笑着看看两个搭档,又瞅瞅下面的学生们,“按照贵校领导的安排,这期活动我们探讨的中心议题是贸易壁垒。壁垒的概念刚刚凯恩斯老师已经向大家介绍了。具体来说,国际贸易壁垒在表现形式上,一般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其设置的目的是各国政府保护该国的经济不受外来产品的侵犯。”“比如,2006年10月,欧盟委员会由于认为本国鞋企受到冲击,首次对中国皮鞋实行反倾销,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高额反倾销税。当反倾销征税期满后,欧盟再次发起‘落日复审’,决定将反倾销措施再延长15个月,直到2011年3月31日为止。而事实上,早在2006年之前,该地区已经持续对中国皮鞋实行了配额限制。”

张山心中对这一行为颇不以为然。不过,壁垒的作用确实是明显的,其背后是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经济规律。在充分竞争的商品经济环境下,大部分商品的利润都不会太高。因此,无论是用增税的方式直接摊薄产业链的收益,还是用其他政策限制来束缚住企业的经营手脚,在经过同行业乃至于跨行业的竞争行为放大之后,都有可能对被壁垒的国家和行业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趋利的企业而言,就算损失无关痛痒,企业主也往往会叫苦不迭,并转而对本国政府施压。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之后,中国方面随即宣布了对欧的葡萄酒双反,“以壁制壁”的态度非常明显。“也就是说,”坐在会议桌靠后位置,正对着凯恩斯的一名男生面无表情地问道,“壁垒并不是无缘无故被树立起来的,而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危险,才作为一种自我防护性的措施而被一国建立起来的。”男生一头长发,给人很新潮的感觉。“大体上就是这样。倾销之所以会存在,多半是因为先有了被倾销,或被倾销的可能性。事实上,壁垒的两种形式之中的非关税壁垒,指向的都是这种成因。”

对于贸易壁垒的两种主要形式,张山也是很清楚的。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而非关税壁垒,则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当然,这里面还包括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最低限价等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的直接手段,诸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法规,包装、标签的规定等形式的间接壁垒性措施。截至2013年6月,全球规模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商——魏桥纺织的股东应占净利润较前一年同期上涨了392.6%,就被认为是沾了棉花进口配额的光。“可是,关税壁垒并不都是出于反倾销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潮男比外表看起来更知性,平静地道出了众人心中的疑问。“确实,”麦克库洛赫点点头说,“只要关税存在,关税形成的壁垒就会一直存在。”“也就是说,关税形成的壁垒有些是主观性的,有些则是客观性的。所以库前辈才说,关税壁垒的成因并不全都是出于反倾销的目的。”前排一位女生向上推了推宽框眼镜,不解地问道,“可是,了解壁垒手段的主观目的有什么意义吗?无论如何,它们最终都造成了壁垒的形成,不是吗?”孙继国老师评注有些关税征收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调整国家进出口渠道的大小,但有些则纯粹出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这就是财政关税了。“非也,非也!”麦克库洛赫笑着看向学生们,带着戏谑说道,“我们讨论任何一件事物,都需要关心它们形成的机理和过程。要知道,如果没有这些,该事物根本不会存在。如此,人们又何必去大费周折地研究它们呢?这就好比,各位身下坐着的椅子,如果说它存在的目的是用来食用,那么它们都无法出厂检验合格。”

张山能够领悟到麦克库洛赫这番话中隐含的意思,国际贸易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而各国的外贸政策也受到来自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想要厘清影响外贸活动的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指导企业和国家对内部、外部影响的反应活动,明确这些力量的发生机理,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

比如,美国国债的销售比预期要火爆(这会导致政府的短期财政压力减小),那么那些财政关税就很可能随后被调低。能够在事实浮出水面之前做准备的企业和贸易伙伴国,就可以通过辨别出哪些关税是出于财政目的而征收的,来判断减税政策对本国或本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并做出适当的反应,从而比反应迟缓的竞争对手获得更大的收益。“围绕倾销和壁垒,各位可以积极地参与讨论。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正如贵校方所说,我们这个公开课,倒不是为了给这些议题下一个定论,最主要的是希望通过讨论来激发大家探究事实真相,从而不断自主地追求真知。”

在这次活动中,麦克库洛赫扮演的是最为亲民的角色。在讨论之中,他一再抽暇回答学生们的提问。比起针锋相对的凯俄两人,麦克库洛赫的风度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张山左侧的女生听到这里,口中啧啧出声。张山留意到,这是一个打扮颇为成熟的女生,发长过颈,戴着玉石耳坠,贵气逼人。至于为什么她看起来对高脚椅上的三人颇为不满,张山活动结束后才得以知晓。

原来,学校领导一直都对经济系十分关注。而经济系之所以获此殊荣,与它在所有学科中独具个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其实,不论文理,普通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在知识上,都是有着确切定论的。因此,在大学校园的风景线里,校领导们看到的总是思索、认识、记忆这些。唯独经济专业不同。每当下课,最吵闹的就是经济系所在的教学楼。学生们似乎对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总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且他们彼此之间似乎又很难达成意见的统一。

经过了解,领导们才知道,原来经济学中有着大量的“规范性”内容。从学科的角度来讲,经济学可以分成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两部分。其中对经济规律本身的讲解,是实证经济学的内容;而人们研究经济运行规律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应用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这就是规范经济学的内容了。“正是包括贸易壁垒在内的经济议题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十分巨大,不同的学者,基于他们各自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提出的对应方案也会不尽相同。他们之间很难说服对方。正基于此,贵校才牵头发起了这轮经济学公开课,借此提供给各位一个畅所欲言和激发灵感的舞台!”麦克库洛赫温和地对学生们介绍道。“是啊!可谁让你们把风头都给抢去了!”女生死死地盯着前方的外国学者。好嘛,原来她是觉得人家说得太多,她没有发言的机会了。不过话说回来,有这种重量级别的人物在场,学生们想畅谈所想也确实不易。张山摇摇头,他体会不到的是领导们试图通过经济学者的分量来凝聚和甄别经济学设想的苦心。“对。比如,美国一直对亚洲部分国家实施武器乃至于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封锁,这就是典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而贵国对部分高端技术产品征收100%以上的高输入关税,导致很多公司在用完了一个财税年度的免税额度之后,不得不暂停设备的进口活动,这就是关税性贸易壁垒了。”看麦克库洛赫向学生们介绍起来没完,俄林瞅准空当把话题生硬地接了下来。虽然他没有正面回应凯恩斯的质疑,但言语之间仍然表达了对其所谓“天下无墙”的世界的向往之情。

回到宿舍后张山反复思考,为什么资历最浅的俄林敢于不断挑战凯恩斯的权威?后来他得出结论:虽然麦克库洛赫和凯恩斯都是老资格的经济学巨匠(前者专攻交换中的价值体现,后者更不必多言),但是俄林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鼻祖,而贸易壁垒正是国际贸易理论关注的重点内容。“俄林老师,这么说,贸易壁垒并不仅仅包括来自进口国的壁垒,还包括源自出口国的壁垒了?”前排一个短发女生举手问道。“当然。不过由于出口能够赚得白花花的银子,所以,国际贸易中,出口国设置贸易壁垒的情况还是非常有限的。这使得很多人认为贸易壁垒只能来自进口国。但这并不是这个概念适用的真实范畴。”“可是,”这位女生的求知欲看来很强,在俄林作答之后继续追问道,“国会议员不是要为本国公民谋福祉的吗?为什么他们会做出伤害本国企业利益的事来呢?毕竟出口壁垒会减少本国生产企业的收入啊!”“当然,无论是英国的上下两院,还是美国的参众议员,或者贵国的人民代表,他们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国的利益。”俄林抢下话茬,主要是为了快点儿进入讨论环节,没想到自己也被学生拉住问个没完,因此他的回答显得很无力。“但是,他们眼中的利益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长远性的,也就是说——”“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为了顾全大局,而放弃本国小部分经济集体的利益。我这么说对吧,老师?”张山右侧的男生慢条斯理地说道。“对,就是这样。”这回接话的是凯恩斯。凯恩斯是个坚定的国家干预主义支持者。众所周知,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之后所推行的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都是源自凯恩斯的理论。“当然,政府会通过其他手段来补贴那些受到壁垒的影响而损失了利益的企业,这也是国家得益的再分配。”壁垒的化解“这么说,对于一国而言,设置贸易壁垒应该算是正确的行为了?”张山忍不住提出了最核心的问题。果然,他的问题一说出口,在座的学生和学者都感受到了其中的分量——这个问题决定了这堂课的基调,是支持,还是批判。当然,这也正是刚刚俄林和凯恩斯所争论的内容。“当然是正确的。”凯恩斯不假思索地答道。“不能这么说吧?”俄林看似有些累了,但一听到凯恩斯的说法明显和自己心中所想有出入,便马上跳出来严正声明,“从小的方面着眼,一国政府所设置的贸易壁垒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计算失误的结果。即便在经济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人敢打包票说他计算的壁垒方向和额度是最有利于其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的。因此,几乎可以断定,任何真实存在的贸易壁垒,都可能会损其所在国的经济利益。只是很多时候,和没有壁垒的情况相比,损失的水平更低而已。”“而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就算壁垒对所在国只有益处,但壁垒总会损害别国的利益。”俄林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强调(并不露痕迹瞪了凯恩斯一眼),“因此,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壁垒的存在仍然会有损更大范畴内的经济收益。”

俄林把利益的考量范畴扩大到全球范畴,在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之下,在场的所有人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前辈,”在这么多学者面前,张山也不知道该向谁提问才好,于是只好略去指代目标,“如果把全球范围作为考量目标,那么国际竞争就成了大市场内部的企业竞争。一般而言,政府是不应过分管制企业竞争的。这个准则也应适用于它们相互之间的交易壁垒吧?”“嗯!”听到这里,麦克库洛赫的眼睛投射出了明亮的光芒,“这位同学的见解很独到,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其他学员集体暗想,“麦克库洛赫是在夸张山还是在夸自己啊?”“可是,毕竟壁垒的存在会至少直接对交易中的一方产生不利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就算在长期上这是有利的,但是真的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实现共赢吗?”张山显然没有被麦克库洛赫的夸奖冲昏头脑,继续追寻着真理。“办法不是没有,只是大部分没那么有效罢了。”俄林无奈地摇了摇头,“比如,互相设置关税壁垒的国家之间可以结成贸易伙伴关系,并签署一系列协议来保护各自认为有必要保护的产业。但这只是把壁垒的形式从一种换成了另外一种。可设想的有效方案是跨国补贴。也就是说,在一项贸易活动中损人利己的一方从国家层面向交易对象提供各种形式的补偿。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交易的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达成这种结果。”

张山认为,所谓的跨国补贴其实是一种类似于国家对内部产业的补贴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补贴通过合约分配,而前者则是借由国家渠道分配。“不过,现代人确实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了这种跨国补贴。”麦克库洛赫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各位猜到那是什么了吗?对了,就是——罚款!”说完,他自己已经忍俊不禁。

确实,有些国家对跨国药企以反垄断为名罚款,欧盟对中国鞋企和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微软在欧盟因IE浏览器的垄断行为而遭遇罚款,这些都是罚款的形式。当然,张山明白,从本质上来讲,这不过是以壁垒制壁垒。大家不断地竖起一面面高墙把竞争对手挡在门外,而自由的市场经济,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害。此外,补贴本身更是无视竞争优势的分配手段——优势竞争者对劣势竞争者的补贴是无谓的。促进资源流动,让包括财富在内的资源更多地流向优势竞争者,才是提高全人类生存质量的正途。

听到这里,凯恩斯显得很不耐烦:“你们就不能谈些实际的问题吗?”说话间,他的眼睛、鼻子、嘴都透着不满,眉毛都快要拧成一团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本国利益尚未理顺,就去先天下之忧而忧,简直是不知轻重!对一国而言,需要鼓励的贸易活动,就应在本国范围内拆除壁垒,创造便利条件;相反,对不利于国情的贸易活动,就应当建立或加强贸易壁垒,比如提高关税,缩减配额等。”化解贸易壁垒化解贸易壁垒并不容易,在外部企业努力打破壁垒以期进入市场的同时,内部的利益团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在不停地“加固”壁垒。

凯恩斯眯了眯眼睛:“至于外部存在的壁垒嘛,对本国有利的,就不管了;如果有不利的,就尽可能地通过政经手段来剪除。”

和凯恩斯此时凌厉的眼神相对,张山心头不觉一凛:“好一个倡导国家干预经济的鹰派人物啊,连对外贸易理念都如此强硬!”

学生们涉世未深,被凯恩斯震慑住了,但旁边的俄林可不吃这套,“我看你就是个伪经济学家!谁都知道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自由’。你在这里从国家的层面干预自由,又怎么可能是正确的呢?”“非也!”尽管俄林差一点儿搬出了亚当·斯密的名头,凯恩斯仍然表现得平静有余,“事实证明,有政府调节的经济,其生命力才更加顽强。而且,”凯恩斯转头直视俄林,“你也说了,经济是自由的为最好,那么我们干吗要干涉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自由呢?”

凯恩斯抛出了第二个头脑风暴级别的命题,会议室一时之间又进入了整体沉寂的状态。

凯恩斯在侃侃而谈,而俄林呢,就是不理他那一套,脸高高地扬起,一副不屑与其争辩的样子。倒是麦克库洛赫一直保持着活跃的思维和开放的学术态度,因此给出了学生们都接受的中肯结论:“其实,二位说得都有道理。我觉得,在国与国之间政治独立和利益自司的国际政治版图之下,过分前瞻地考虑国际整体利益,反而未必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倒是把一国作为独立的经济体,允许其自由设定其外贸政策和壁垒规模,更可能成为最优的方案。如果有一天真的天下大同了,到时候所有的贸易壁垒也就不攻自破了。在今天而言,壁垒,可以转化,甚至可以消除。但是消除壁垒不是目的,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才是根本。更残酷地说,如果壁垒的存在更有利于整体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壁垒,就应该被支持。”“麦克库洛赫老师,我还是没太明白,照您所说,壁垒到底该支持还是该反对?”张山左侧的女孩终于不甘寂寞,参与到了讨论之中。在听了麦克库洛赫的总结之后,凯恩斯和俄林都沉默了下来,似乎若有所思。“这个,”麦克库洛赫看了看另外两名老师,在确认他们的脸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之后,才总结道,“从全球角度着眼,壁垒是国家之间进行经济竞争的手段。在大方向没有出问题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刻意地规避这些竞争手段。毕竟有竞争的存在,一般都会更加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当壁垒的存在对其自身有利,那么就值得鼓励;壁垒如果对该国不利,则应动用各种力量和方式来将其摧毁。我这么说,二位不会反对吧?”

看麦克库洛赫略带笑意地观察着凯、俄二人的表情,张山在心中对这位英国经济学家先驱竖起了拇指。明明麦克库洛赫的资历是最老的,但他却是最懂得尊重别人意见的人。

不知不觉,电铃的计时器开始了最后一轮倒数,要下课了。推荐参考书《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贝蒂·俄林著。俄林在书中对比较优势形成的原因这一理论重新做出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并系统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奠定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第二堂课马歇尔、罗宾逊、丁伯根讨论“垄断”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琼·罗宾逊/简·丁伯根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英国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其主要著作为《经济学原理》。他在书中对供给需求、边际效益与生产成本的重新整理奠定了其在经济学界的地位。琼·罗宾逊(1903—1983),英国著名女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迄今唯一一位世界级的女经济学家。简·丁伯根(1903—1994),荷兰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创始人之一。1969年与拉格纳·弗里希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公开课今日活动,自由参与,人数上限30人。地点:西楼副会议室。时间:7:30—9:30。”

自从上一次意外地邂逅了几位经济学泰斗之后,张山就一直期待着这个神秘社团的再次活动。每天早、中、晚往返于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他都会仔细地察看上次发现活动通知的那面破败砖墙。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四下午第四节课下课后,他在去食堂的途中发现了上面的那条通知。“今天可得早点儿去。”张山坐在食堂的圆桌旁,边向嘴里塞水煎包边暗下决心。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

18:30,张山到达西楼副会议室的时候,无奈地发现,会议桌一周的位子都已经被占上了——尽管大部分椅子上坐的并不是人,而是不同学科的教科书、笔记本、挎包一类的物什。

懊悔了一会儿,张山双手叉腰,眼睛在会议室前后扫来扫去。“既然好位子没有了,后面的正位又离辩论区太远,不如干脆就坐在侧面靠前的位子上吧。”想到这里,张山走到侧面最靠前门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19:30,零星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三个个性鲜明的面孔出现在会议室的前门。“请问,这里是经济学公开课的活动地点吗?”走在最前面的老者弯腰向张山打听道,“我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这二位分别是剑桥的琼·罗宾逊和荷兰经济学院的简·丁伯根教授。”“……!”尽管对来参加这个神秘活动的人物有所预期,但张山还是不由得心跳加速,“这个头发乱蓬蓬、两撇白胡子向两侧支出好远的瘦削老者就是写出了传世之作《经济学原理》的马歇尔!”“哦,对对对!您几位是第一次来吗?”张山难得和经济学宗师以接近零距离的亲密程度进行接触,话不由自主地多了起来。“对,我们几个都是第一次来。但我觉得组织方似乎不清楚这一点。”站在马歇尔后面的美女教授琼·罗宾逊说,“一名年轻的办事员只是匆匆说了一句‘还是在老地方,西楼会议室’就离开了。说实话,能准时赶到这里还真是靠上帝保佑。”

琼大美女偏了偏头,苦笑了一下。同时无语的还有张山。从主楼到西楼虽不远,不过东西两楼都是年代久远的教学楼,人们在这两座教学楼的前后是找不到标识牌的。可以想象,这几个老外在峰回路转的树木掩映之下找到目的地是多么不易。而且要知道,这个季节,北方的晚7点,天色已经接近全黑了啊!“好了,时间到了,”马歇尔礼貌地向学生们点头微笑了一下。“我们开始吧!”马歇尔面色镇定地瞧了瞧丁伯根和罗宾逊,用目光询问他二人的意见。“好,开始。”丁伯根和罗宾逊面色平静地点了点头。“根据活动安排,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垄断。”坐在最里侧的琼·罗宾逊说道。“垄断,即英文的monopoly。从字源上看,它指的是市场上只有单一(mono)的卖家(poly)。现在一般认为,这个词语表示的意思是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听到这里,张山略有一愣。他很清楚,关于垄断的定义,琼是按照中国《反垄断法》的形式给出的。看来,这个出生在20世纪初的英国学者,对当代中国的文辞说法下了一番工夫呢。“罗宾逊老师,”坐在张山正对面位置的一男生举手提问道,“您刚刚的说法似乎有些矛盾。”男生咽了口口水,向琼点了点头,为自己的直白表示歉意,“如果垄断行为仅仅是对竞争的限制,那么它应该也包括发自买者的垄断行为,而不仅仅是来自卖者的吧?”

在学校里,大家已经习惯了将学识比自己深厚的前辈称呼为“老师”,无论对方是否真的有过任教的经历。不过,对于琼·罗宾逊而言,这个称呼是再切合不过了。因为,除了陪伴同为经济学家的丈夫奥古斯丁·罗宾逊在印度度过了短暂的几年时光之外,琼一直在剑桥教书,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教师了。“嗯!”琼的眼睛放射出神采,微笑着转向该男生,“你说得对。刚刚我只是临时想起了卖方垄断的字源构成,就提了一下。不过把它和随后的定义简单衔接在一起,确实不严谨。除了卖方垄断之外,确实存在与之对应的买方垄断,即monopsony。”

当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琼是在表达上有失严谨,但张山明白,买方垄断只在理论上存在,在实际中这种情况很难出现。这是因为,生产商是不可能长期接受买方垄断情况的存在的。他们生产的源动力是赚钱,而非如买者一般去兑现产品的使用价值。在后一种情况下,垄断行为虽然会产生高价格,但是产品依然能够得到配给,买者的主要矛盾还是得到了化解。但在前一种情况下,因买方垄断而被拉低的价格,是生产商所难以接受的。生产商在某一个市场上遭遇了买方垄断,他们会转向另一种制造流程相似的产品。孙继国老师评注买方垄断是指只有一个买者而卖者很多的市场类型。在此情况下,买者就具有了垄断性。卖方垄断是指当某种要素市场只有一家卖主时出现的该卖家垄断市场的情况。从垄断到反垄断“老师,我还是没有搞清,垄断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状态?它到底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呢?”刚刚提问的男生左侧的长发女生小心翼翼地问道。

琼摇了摇头,脸上的笑意没有减去一分:“垄断这个词,既有名词形式,也有动词形式。当我们要表达某个市场正处于被单一市场势力排他性控制的状态时,它就是名词;相对的,如果我们要描述这种排他的行为,就会用到它的动词形式。比如,在最近10年中,欧盟已经对微软施加了16亿欧元的罚款,而这都是因为微软做出的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而贵国始于1994年的电信拆分则是针对垄断状态的反制措施。”

琼老师提及的两个案例,张山都十分熟悉。不用提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的中国联通和2001年成立的电信企业南北分拆这种国家规模的反垄断活动,微软这些年在欧洲的小打小闹(欧盟监管机构发现,微软在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期间没有很好地执行其在2009年签署的关于让Windows用户选择使用其他竞争对手的网络浏览器的协议等)都已经遭遇了巨额罚款。“也就是说,无论垄断状态,还是垄断行为,都会受到政府的打击了?”女生追问道。“也不完全是这样。”为了显示自己已经准备好就垄断问题慷慨陈词,丁伯根接下了女生的问题,“应该说,时至今日,各国对反垄断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言,政府代表的是民意。当民意和国家长远预期需要它做出某种行动的时候,即便它没有被列在现行法律制度中,也终将难逃一劫。相反,如果一家企业虽然在市场份额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并没有碍于国计民生,那么政府一般还是会允许其存在。事实上,谷歌之所以在欧洲遭遇反垄断调查,并不是因为它在该区域拥有90%的市场份额,而是因为它受到了来自于微软等企业提出的关于其滥用对YouTube的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的指控。当然,这家公司可能面临的罚款被它的市场规模放大了。”

其罚款是年营收的10%,50亿美元。这是张山百度出来的谷歌可能面临的罚款。垄断与反垄断垄断行业根深蒂固,反垄断势在必行,毫不含糊。“……也就是说,垄断行为必然会遭遇处罚,但垄断状态却未必有事?”一黑衣男生用低沉的嗓音问道。“可以这么说。这也是为什么刚刚琼老师说,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才是现在普遍存在的对‘垄断’这个概念的认识了。垄断的概念,发展到今天,已经与其最初所代表的意义产生了相当大的疏离。可以说,今天的垄断,可以简单地被理解成对竞争的限制,而反垄断,就是在保护竞争。”丁伯根说。“那么,竞争为什么如此重要,以至于需要立法来保护呢?”一男生推了推眼镜,问道。他居然跟上了丁伯根的思路,张山可是被琼、丁两人先后给出的不同定义给弄迷糊了。“嗯。这个问题,需要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来回答。既然马歇尔老师在这里,”琼颇显玩味地瞟了瞟在中间椅子上正襟危坐的马歇尔,“那我们就请这位‘经济正宗’来为各位解答吧。”“欸,好。那就让我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来谈一谈为什么竞争比垄断更值得鼓励的原因吧。”尽管马歇尔知道琼丁二人的学术成就,但一谈到经济学主干知识,他确实有种当仁不让的感觉。也许,这是一种学术造诣带来的骄傲吧。“我们知道,竞争意味着对于同一种产品来说,不同的企业,其生产成本不同。而在最充分的竞争下,市场价格将高于但是无限趋近于所有竞争企业所能提供的最低成本——那些成本高于售价水平的竞争者最终都将被逐出市场。而在该价格下,企业不会主动控制产量,一切由需求决定。”马歇尔把语速放缓,尽量以简单易懂的词句来说明其中的道理。“但当存在垄断状态时,情况会有所不同。对于垄断企业来说,把产量限制在某个水平上,可以带来最大的营收。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垄断会损失社会总生产。而生产力是一国最为关心的指标之一,于是,政府会鼓励竞争,排斥垄断,也就很好理解了。”

在此前的学习中,张山已经树立起了这样的概念,政府无时无刻不在尽可能地提振本国的生产。因为产品就是财富,就是力量。在这个污染严重、气候变化危机四伏的环境里,唯有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马歇尔陈述的时候,丁伯根在一边点头赞同。

但如此和谐的场景很快就要终结了。不同的选择“您刚刚提到的垄断,指的是垄断状态,而非垄断行为吧?”张山说出了心中的疑问。“嗯。这里的垄断是经济学概念,而非法律概念,它关注的是无竞争或竞争不足的市场状态,而不是限制竞争的行为。”马歇尔答道。“既然垄断的状态对生产力的提升是不利的,而限制竞争的行为只是达到垄断状态的途径,那么为什么政府置影响生产力的真正元凶于不顾,采取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来打击限制竞争的行为呢?”

这一问题一提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它的分量太重了,目标直指政府反垄断政策的正义性。“这个……”马歇尔没有预料到眼前的这个平头少年会提出如此有力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政府普遍推行的反垄断政策确实难逃治标不治本之嫌。“你说得对,”见马歇尔一时语塞,琼轻松地接过话题。“不过,人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垄断企业为国家缴纳的税收是相当可观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算是政府的大股东——如果把政府看作一家股份制服务型企业的话。在股份制企业里,大股东说话的分量自然是要大于小股东的。也就是说,如果中小股东——也就是普通百姓没有联合起来向政府施压,那么政府是没有动力对垄断者动刀子的。”

也就是说,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垄断必然会限制生产,而规范经济学也将改善垄断状态列入执政建议之中,但是在经济与政治的鸿沟的另一边,执政者们却眼睁睁地把它忽视掉了。执政者制定政策,从根本上还是基于他们个人或利益集团的利益的。只要他们的利益没有受到直接的影响,反垄断状态的政策难以出台。换句话说,选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当选之后没有财阀支持,当领导又有什么意义呢?张山摇头苦笑。“那么,是不是只要出现一种能够有效联合作为中小股东的普通民众的机制,政府这个服务型企业里反垄断的股份力量就会压倒垄断力量,并将之取缔呢?”“很可惜,也没有那么乐观。”琼无奈地笑了笑说,“其实,生产力发展到今天,大部分行业中正在供给给社会的产品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所需。既然如此,消费者本身是不会主动要求取缔垄断企业的。毕竟,绝大部分人都不是经济学家,也并不清楚垄断带给他们生活的危害——很多时候,他们自以为正在享受着足够好的服务,但实际上——”“实际上,生活可以是更美的。对吗,老师?”一位男生——张山通过课余时间结识的朋友,名叫申斯文——略显沙哑的声音接道。“噗——你说得对。”美女老师不禁莞尔。“另外,对垄断状态的打击,最终会给这些小股东带来怎样的影响,其实谁也说不准。虽然长期来看,竞争的市场必然会带来更高的生产力,但是这个长期到底有多长?很有可能,当人们在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联合起来打倒了一个垄断者之后,却发现自己面临的是一个生产力水平反而不如此前的行业状态。”“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会对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的开放持谨慎态度的原因吧。”张山想。“虽然,今天国内的油价相对于国际油价(就不提美国等部分国家的情况了)涨多跌少,但至少大家还是有汽油用的。可是如果‘两桶油’倒下了,规模较小的替代者能否提供足够便利的能源服务呢?这还真不好说。”对于琼老师展示出来的市场状态,张山能够体会。“也就是说,虽然垄断状态必然不是最好的情况,但是由于人们无法担保反垄断之后,至少短期内情况一定会有所改善,因此他们并不容易对此持积极态度,而国家级别的民众统一对政府施压的情形就更难以出现了,是这样吗?”申斯文当着所有人的面总结了一下他所接受到的知识,充满期待地等着前面三位老师的评价。“对——”“也不尽然!”琼刚刚要肯定申斯文的总结,因为那确实代表了她对垄断的态度,但话未说完,被丁伯根打断了,“对垄断状态的评判,并非那么简单。君不见日韩两国是怎样获得高速发展的?”孙继国老师评注张山知道,日本和韩国都曾以牺牲公平来换取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方式来调控经济。换言之,垄断也可以带来高生产。韩国的五大财团(三星、现代、SK、LG、乐天)的经济产出占到韩国经济总产出的57%;日本的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一劝六大财团也是日本政府重点栽培的对象,财团下属的企业中有着为数众多的世界知名企业。两国政府扶植了这些财团,这些财团通过获取到的大量资金快速发展生产力,在自身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日韩两国带来了繁荣。“但那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垄断的状态必然是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的。况且,日韩两国内部也并非处于绝对的垄断状态,最多只是寡头市场。即便三星手机在国外市场所向披靡,但在国内LG和Pantech仍然对其形成了有效的制约。”琼对丁伯根的说辞不以为然。“这么说,绝对的垄断确实是不应该被支持了?”申斯文瞄了瞄无言以对的丁伯根,转头问向琼。“当然。”回答问题的是马歇尔,“这也是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国家人们几乎找不到绝对的垄断的原因。相对的,那些近乎垄断的企业,仍可以算是竞争下的产物,因此遭遇的非议比那些绝对的垄断是要少很多的。”

听着马歇尔的阐述,张山一阵脸红。虽然刚刚他搜索信息的时候,径直点开了百度的搜索页面,完全没有考虑有道之流。但是搜索领域确实存在竞争。2013年,360搜索上线不到1个月,就抢占了10%的市场份额。如果后者做的确实好,那么百度的市场份额必然会逐渐下降。而在有谷歌存在的情况下,百度仍然能够崛起,也证明搜索市场是足够健康的,谷歌90%的市场份额也是可以被允许的。在垄断与竞争之间“可是,寡头经济就不存在问题吗?”张山突然想到,在之前的经济学课程中,有关于寡头市场的论述。“确实。寡头是介于垄断与完全竞争之间的形态,”琼见讨论的中心落在了她此前研究工作的中心上,很自然地扛起了正义的大旗,“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在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存在着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不完全竞争的代表形式是寡头和垄断竞争。Paramount(派拉蒙)和21st Century Fox(21世纪福克斯)发行不同的电影,对于这样的产品而言,它的生产商对消费它的市场而言是绝对垄断的——这意味着它可以为此收取更高的价格。但人们并非没有替代品。如果你觉得《金刚狼2》的票价高于你的预期,那么《钢铁侠3》将成为你的另一个选择。这就是‘垄断竞争’的例子。”“也就是说,”申斯文又若有所思地总结道,“为了判定一个市场上企业之间竞争程度的高低,我们需要逐一解答这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有多少企业’。如果只有一家企业,市场就是垄断的。如果只有几家企业,市场就是寡头。如果有许多企业,我们就需要问另一个问题:企业出售的是相同产品还是有差别的产品?如果许多企业出售有差别产品,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如果许多企业出售相同产品,市场就是完全竞争——我说的对吗,琼老师?”孙继国老师评注完全竞争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市场受到信息机制和地域壁垒等限制,不可能让所有的同行在完全公平的状态下竞争。

琼本来想点头同意,但是考虑到在会议室靠后位置的学生未必能看见自己点头,还是口头给出了肯定。“在美国经济中,大多数行业的四企业集中率在50%以下——在经济统计学里,集中率指的是四家最大企业在市场总产量中的百分比。但早餐麦片、飞机制造、电灯泡、家庭洗衣设备和烟草的集中率却大大高于平均水平,分别达到了83%、85%、89%、90%和99%,这就是寡头了。”琼不厌其烦地解释道。垄断竞争垄断竞争看似竞争,实则在长期均衡中,垄断厂商不会以可能的最低成本进行生产,所生产的产量也小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应该达到的产量。因此,垄断竞争的参与者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便成为为其超额利润买单的牺牲品。“对于寡头市场来说,有限的寡头企业可以有两种选择,即独立制定产销政策和相互协调地制定各自的产销政策。在第一种情况下,他们的产量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即竞争企业足够多),但也要比垄断下的总产量更高;寡头价格低于垄断价格,但高于竞争价格。”“也就是说,寡头市场对社会生产的贡献在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了?”一位女生问道。在得到了琼的肯定回答之后,她又冒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垄断竞争下的市场,是否也是这样呢?”“这个……倒是没那么简单。”琼摇了摇头,放缓了语速,“垄断竞争下,市场无法确保生产是最大化的,但是其中的生产损失具体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却并非目前的经济学体系所能衡量。所以,各位也不会看到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政策是用来改善由垄断竞争带来的无效率的。”

琼的语气带着哀伤,她是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居然还无法解决竞争这个市场中最基本的问题,这让作为经济学者的她心情低落。不过,对于张山等学生而言,感觉远没有那么明显——二食堂的水煎包确实好吃一些,但无所谓,我们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要知道,一食堂的木须肉也是货真价实的啊!“那么,既然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确实会降低社会总产出,人们是不是应当采取措施以做出相应的改善呢?”名叫金童的男生问道。“确实!”丁伯根撇了撇嘴,涉及政策方面的内容,他觉得自己比琼更具有发言权,“不过,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呢?就寡头市场而言,如果寡头企业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以协同制定市场政策,那么我们认为,他们在共同实施垄断行为(一旦形成了卡特尔,市场实际就是由一个垄断者提供服务)。对此,政府可以名正言顺地做出反垄断措施。但如果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那么,政府又能做些什么呢?”孙继国老师评注卡特尔,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集体行动的生产者,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

丁伯根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沉默了下来。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学生,给他们以思考的时间。

……

虽然没有人回答,但是大家心目中的答案却是一致的:对于自主制定产销政策的寡头企业,政府无法采取干预政策。这是因为,寡头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寡头市场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受到市场力量的驱动的。如果贸然将其打破,就是在看不见的手没有显出疲态的时候干预市场调节,其结果往往不会朝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方向发展。而对于垄断竞争市场,在经济学没有给出明确的量化分析之前,人们是找不到对其动刀子的依据的。比如,难不成,要强制性地要求所有手机厂商生产iPhone,以打破苹果公司在该产品上的垄断?“好了,总之,我们的意见已经得到了统一,”马歇尔英国式地捋了捋两撇浓密的白胡子,“那就是,完全的垄断必须要制止。诸如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这些情况,还是留给市场和竞争去解决。相信,只要保证了市场上不存在垄断,也就是限制竞争的行为,市场必然可以自发地化解这些暂时性的危机的。”

说完,马歇尔坐直了身子。其实只是比之前更直一点儿而已,因为他受到过的良好教育让他一直都是那样板板正正的。“贵校方主持的这个经济学公开课,价值很高。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我想,今天在座的所有人,特别是我们几个,”他左右看了看琼和丁伯根:“不虚此行。因为,我们收获了这世界上最珍贵的无价之宝——真理,或者说,我们进一步趋近真理……”推荐参考书《现代经济学导论》琼·罗宾逊同约翰·伊特韦尔合著。全书分三卷,第一卷围绕财富、价格、货币、社会正义和有效需求等问题,扼要论述了从18世纪到现在为止的经济学说。第二卷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第三卷探讨了当前世界的一些经济问题,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农业和计划问题,第三世界的土地改革、就业不足、资金、技术和人口等问题。第三堂课康芒斯、西斯蒙第、哈耶克讨论“政府”约翰·罗杰斯·康芒斯/让·西斯蒙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约翰·罗杰斯·康芒斯(1862—1945),美国经济学家,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让·西斯蒙第(1773—184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法国的最后代表,经济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899—1992),英籍奥地利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重要代表。他与缪尔达尔分享了197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二次公开课活动之后,张山和坐在自己正对面的那个男生成了好朋友。经过交谈,他了解到,这个男生叫申斯文,是电工专业的学生,从小兴趣广泛。高中时代,他有一个对经济学很热衷的同学,受其影响,申斯文也开始了对经济学的关注。虽然并非科班出身,平时对相关的书刊报章也较少涉足,但凭借其空灵的头脑和犀利的思辨能力,他很快跟上了学者们的思路,并能够边思考、边总结、边提出问题。这让张山不由得佩服。政府的角色

通过结交新朋友,张山还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从申斯文手上,他拿到了活动的进度安排。由于这份进度表是根据学者们的抵达情况做出的,因此通过它,学生们只能预期到最多未来三次的活动主题。“原来在我加入之前,公开课已经进行了3个星期之久,看来我错过了不少精彩的内容呢。”张山心中不觉十分惋惜,“不过,算了,反正这也不是我的主业。而且,只要以后都准时参加,不是也能增长许多见识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