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应该知道的思想名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08:53:12

点击下载

作者:子恒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最应该知道的思想名著

你最应该知道的思想名著试读:

前言

亲爱的读者当你拿到《你应该知道的思想名著》这本书时,你就应当像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来珍视它,呵护它。思想是超远的,是卓绝的,是深邃的,是智慧的所在。然而,一个懵懵懂懂的婴儿又如何能成为真理的化身呢?婴儿是无知的,是纯洁的天然生命。苏格拉底就这样说道“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可见,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最了不起的,在无知之中有运生万物的根。人生一世就是为了寻找这个根才去苦苦求索,一世追寻。凡是思想的东西都是人的灵魂所迫切要寻找的归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

人生是一个旅程,有的人走了,有的人又来了。人就是不断地被抛入了这个世界,而又被无情地扔出了这个世界。人生实所短暂,然而,人生的价值就表现在他是一个可以思考的存在,正如帕斯卡而言,“人是一只思想的芦苇”。

茫茫人世,芸芸众生。在如今人欲、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在这个被同化、物化和异化的人性之中。许多人只是像一头猪一样活着,很少有人再有思想了,更少有人知道人本来是有思想的啦,更甚者,许多人连是否知道都已经遗忘。

现在许多人追求的都是口福的享受、旅游的娱乐、性欲的满足、消费的惬意……人成了一个盲目的随波逐流的存在,人们往往用肉欲的狂欢、物质的富有、消遣的刺激来麻痹自己,人们都害怕空虚、孤独和无聊,所以,就饮鸩止渴,填补心灵和精神上的贫乏。人类已经不再拥有充满灵性的智慧和思想。人成了一个行尸走肉,一个机器,一种盲流的所在。

人一旦不再为自己所走的路思考,不再拥有信仰,也不再为真正的幸福而努力时,那么人只是在生存,而不是在生活,人也就失去了本来具有的真性,磨灭了生命内的真我。

读者啊,如果你读了这本书,我敢相信你的灵魂有福了。你是一个拥有灵性的生命,一只寻觅彼岸的小舟。人生的大道将会向你敞开。因为向内求取的人,谁寻求,谁就获得,向外寻求的人,谁寻求,谁就迷失。

思想是一个人走进信仰的天梯,也是一个人走向归宿的航标。如果你不想再这样下去,和芸芸众生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庸庸碌碌地奔忙,脑满肠肥、醉生梦死,那么你就去叩问生命的归途吧!去做一个有灵魂的行人吧!

思想,就如同是荒原,越走越远,离生命的中心也就越近。从近现代的思想家尼采、康德、黑格尔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从经院哲学托马斯·阿奎那、圣·奥古斯丁到耶稣基督;从启蒙主义的卢梭到超验主义的爱默生,无不留下了人类思想历史的脚步,无不印证了人类思想的伟大。

然而,就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今天,许多人已经退化了,他们不再拥有思想,也不再拥有智慧和美德。正如罗素所说,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在如今的社会之中,“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厉害的人,而病得最厉害的人也就是最健康的人。”人已经失去了人性,而只剩下了“性”。人仅仅是一种“性”的存在,而不在是人。

人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人泯灭了人性的道德和良知,人已经滑落到深不自拔的深渊,陷入了罪恶的歧途和渊薮……

有些人睡了不醒,有些人醒了还要去睡。众星已经远去,而天才还在逃离,人世的灯塔已经坠落,凄冷的寒夜即将到来。当人世的丧钟敲响的时候,还有谁再去问丧钟究竟为谁而鸣?

亲爱的读者啊,如果你读到了这本书,请你把那些生命的箴言刻进自己的心灵中去,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之中把心灵静养,希望你能从“永恒的沉睡”走向“永恒的自醒”,在尘世的迷途走向人生的彼岸。也许思想并不能去拯救你,但是思想至少可以让你悬崖勒马,如梦初醒,思想至少可以指给你觉醒的路,赐给你灵性的双眼。

读者啊,读者,要知道,“人是一座桥梁,一条绳索”。人空手而来也必定会空手而去。唯有亘古不变的是人性的自我圆满,和心灵内在的富有,也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自我回归。第一章巴门尼德的论自然

巴门尼德的哲学是全面的,如同我们中国的哲学一样,用演绎法直接定义了真理就是“苹果”,一切的一切都是它。或者说真理就是八卦,万事万物都在其中,它就是一切,它就是宇宙。

我们不能说“是,并且不可能”就是“是”也不能说“不是,并且不然”就是“不是”。“是和不是”是一体的,又是同一的。当我们说出“不是”的时候,我们也就说出了“是”或者我们什么都没有说的时候,也就等同于已经说出了一切。当我们说光是明亮的时候,它又带来了阴影;当我们只想在一张纸的正面写字的时候,也不得不依托它的背面。我们无法将白日与黑夜分开,也无法将河的两岸裂开,它本来就是一体。因为这条路是我们的大脑不能去思考,思考也白白思考的路……它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它又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就好比是我们即将面临死亡的一瞬或许在母体中还没有出生的胎儿,或许是已经安然入睡,但是还没有做梦的状态。那是安谧、祥和的状态,也是真理之所。第一节 走近女神的巴门尼德

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是生活在一个比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要早的一个时代。当苏格拉底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时,巴门尼德已经鹤发童颜了!传说,苏格拉底拜访过巴门尼德,曾向他老人家请教许多深刻的问题,也从他老人家那里学到了许多真理之言。也像是孔子曾经拜访老子一样,他认为老子深不可测,并称老子为“龙”。在古希腊,也许这个叫巴门尼德的高人也就是苏格拉底的“龙”吧!

如果你对巴门尼德有一点儿的了解,你就会发现,他的思想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一”。他也像老子那样认为“一”就是一个永存不变的道。在我们中国“一阴一阳为之道”阴阳合一才是“一”。巴门尼德也这样认为,他不太注重事物的分离,而是看重合。比如她说“热”就是不冷,“黑暗”就是不光明,他和老子一样都具有先见之明。他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漠然无分,沉默不语就是对“一”的最好的解释。或者也像释迦摩尼那样说的,如果有人问你一件事,你既要答处对的一面,也要答出不对的一面,即“是也不是”、“不是也是”。这些看似简单而愚蠢的话题,却很少有人知道竟然是一种高深的理论。

巴门尼德认为,这个“一”是永远存在着的,也是永远不会变的,就像庄子说的那个门轴,门一直都绕着它转,它它却一动不动,或者就如地球的轴心,看似好像没有实物的轴存在,但一切事物都要围绕着它旋转。

巴门尼德认为,思想不在存在之外,被人所思想着的东西和这一思想是同一的,“思想与存在就是同一”。

巴门尼德还说,只有那个被审视观察之后,提取出来的那一个“一”才是众事物的“心”。是万事万物的一个共有的属性。那些形形色色的具体的事物,如鸟语花香、小桥流水,风和日丽、春暖花开都是被你的眼所蒙蔽了的假象,真相在假象的里面。他教我们看事物不仅要能看得到的那一面还要看看不见的那一面,因为看不见的那一面才是万物之母。

这又有点像佛教的说法了,佛家就认为那些可以被感知的花花世界就是“色”,要离退六根,破除五识,就得看破红尘,认识真相。

真相是空,而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所以就又回到巴门尼德那个“一”上了。巴门尼德的真理之道就是:“你不能知道什么是不存在的,那是不可能的,你也不能说出它来;因为能够被思维的和能够存在的乃是同一回事。”好深奥的道理,好深奥的巴门尼德。“能够被思维的事物与思想存在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绝不能发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要表达的存在物的。”这样论证的本质就是说:当你思想的时候,你必定是思想到了某个事物;当你使用一个名字的时候,你使用的名字也必是某个事物的名字。你既然能在这样的时间轮渡里思考着这个事物,又能在这个实际那轮渡之外思考着这个事物,那么这个和那个必然是在同一个时间轮渡里,也就是说你说的和你所想的以及你所说和所想的那个事物也就是“一”。不再有什么区别可言了。因此也就不可能再有什么变化了,因为一切事物的生灭、兴衰都在一个时间轮渡里。再怎么变化也是在包孕着的一个蛋壳之内变化,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

也许他的那一论断,看起来比较深刻。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提问者就是回答者,呼唤者就是应声者,那么你自己的问题还会被你的回音所回答,这样提问者和回答者、呼唤者和应声者就成为一个人,也就是合二为“一”了。

巴门尼德还认为字也有着始终不变的内涵,他去认识一个字不是在看一个字的表象意义,而是去挖掘这个字的内在的哲理。如一个“人”字,他不去研究这个人究竟怎么给定义,而是从这个“人”出发去认识,一人即是一阴一阳的分合体。

它既有阴阳合一的同一性,又有阴阳分开的分离性。

巴门尼德认为那些被人们认为是过去的事物,在过去存在,那么在现在也继续存在着。

巴门尼德一直都在坚持那个“一”的永恒存在性,他觉得这个“一”是永远都不会被毁灭的,它支配着一切被毁灭的事物。在这里他的这个“一”简直太像老子的道了,亘古长存,但又不为所见,承载万物却又不彰显……也如《心经》中的舍利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立于永恒……第二节 “一”的思想——《论自然》

来吧,我要告诉你,你一定要倾听牢记我的话,带着我的话上路。(巴门尼德)

我们要想真正地理解巴门尼德就需要我们在他的哲学迷宫中畅游自如,随心所得。那你就让我们重新再踏上巴门尼德的路吧:

载我的马车引我前进,追随我心的渴望全力远行。它将我带上女神的著名的道路,她引导有学识的人走遍所有的城。我在这条路上行进,聪明的马儿带着我,用力拉着我的车前进,少女们指点途径。快速滚动的车轮推动着炽热的轮轴发出尖锐的鸣响。

太阳的女儿们引我走进光明,拂开她们面上的纱巾,离开了黑暗的居所。

在黑夜和白天的路上有几座大门……大门紧闭,保管钥匙的是狄凯,那司报应的正义女神。少女们用恭维的言辞(逻各斯)机智地劝说她将拴牢的门闩从大门上挪开。大门开启,展现出一条宽阔的道路,……少女们驾驭着马车,沿着笔直的道路前行。

女神亲切地接待我,握住我的右手,对我说:“欢迎你,年轻人!你由不朽的驭者驾着车,送你到我的住所。引你走上这条路的不是恶运,而是公平和正义。

因为这远不是一般人走过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你可以学到一切东西……”。

巴门尼德写道,女神“引导有学识的人走遍所有的城”,她向巴门尼德许诺:“走上这条路你就可以学到一切东西”。这无疑会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条路究竟是指什么路呢、为什么走上了这条路就可以学到一切东西呢?如果说上帝不是万能的,那么这条路又怎么会万能呢?这究竟是什么路,它为何有这么大的神力使一切的事物都从这里获得?

巴门尼德的哲学是全面的,如同我们中国的哲学一样,用演绎法直接定义了真理就是“苹果”,一切的一切都是它。或者说真理就是八卦,万事万物都在其中,它就是一切,它就是宇宙。《论自然》就是以整个自然为研究对象来说的,而他的全部自然哲学都集中在了《真理之路》上。

巴门尼德在《真理之路》上说到:

来吧,我要告诉你,你一定要倾听牢记我的话,带着我的话上路,只有哪些研究途径是可以设想的:一条路,是,并且不可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道路,因为它通向真理;另一条,不是,并且必然-不是,这一条路,我告诉你,是一条完全不能有所思想的道路。因为你不能知道不是(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也不能把它说出来。

巴门尼德从“是,并且不可能不是”推出了“不生不灭”,从“是和不是是同一的又不是同一的”推出了“是与不是”。不能被证明要求“不是”什么都不是,而什么都不是的东西还能是什么呢?只能是无,所以“不是”是指无。而“无’又不能是什么都么有,它又可以理解是什么都有。巴门尼德的这个命题有点像赵州禅师的一句“禅语”。当弟子问起赵州禅师“狗子有佛性吗?”这句话时,赵州禅师回复到“无”;当弟子远途跋涉而来时,赵州禅师并没有给他们什么开示,只仅仅说了这么一句话“喝茶去”,这时真理就陷入了永恒的沉默。

达摩祖师见慧可不语而知性空;释迦摩尼“拈花一笑”而悟万空也是此理。

我们不能说“是,并且不可能”就是“是”也不能说“不是,并且不然”就是“不是”。“是和不是”是一体的,又是同一的。当我们说出“不是”的时候,我们也就说出了“是”或者我们什么都没有说的时候,也就等同于已经说出了一切。当我们说光是明亮的时候,它又带来了阴影;当我们只想在一张纸的正面写字的时候,也不得不依托它的背面。我们无法将白日与黑夜分开,也无法将河的两岸裂开,它本来就是一体。因为这条路是我们的大脑不能去思考,思考也白白思考的路……它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它又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就好比是我们即将面临死亡的一瞬或许在母体中还没有出生的胎儿,或许是已经安然入睡,但是还没有做梦的状态。那是安谧、祥和的状态,也是真理之所。

在这个真理之所里面,一切事物,万事万物的所有变化,都会悄然不知。所有事物的生灭兴死都在世间和空间的轮回里运转。一切的变都在这个不变的东西之中,所以它不生不灭。但是时间和空间又是同步的,所以一个在所有时间都不变的东西却可能随着时间的生灭而生灭,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时间不生不灭”。也就很自然地推出了“空间是不生不灭的并且是不变的”。

简单地说也就是“道”是不变的,“一”是永恒的,道即为一,一即自然。

巴门尼德说:

走上这条路你就可以学到一切东西,既有圆满真理不可动摇的核心,又有不包含真实信念的凡人的意见。无论如何你也应该彻底学习这些东西,理解它们肯定是可接受的,因为它们遍及一切事物。

巴门尼德告诉我们:“真理不可动摇的核心”和“凡人的意见”。游吟诗人塞诺芬尼就很精辟地阐述了这个“凡人的意见”,他说:“从来没有,也决不会有任何人认识神和我所说的一切事情的真理;即使偶尔有人说出了极完备的真理,他自己也无法断定这是真理。一切只是意见而已。”

巴门尼德在序诗残篇之八中深刻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他认为此是之外,没有任何时间,命运与“此是”是一个整体。凡是人们建立的、信以为真的东西都只不过是一个名称而已。

巴门尼德的“此是”是既不生不灭的,是永恒的。它既不是在过去,也不是在将来,因为它是现在,它在当下、在独一、在连续。谁能够找到它是如何创始的呢?谁又能够得知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巴门尼德不允许你说也不允许你想它究竟何来,因为它不能被表达,也不能被思想。因此,正义女神决不放松她的锁链,允许它生成或者毁灭,而是把它抓的很紧。离开这条不可思想,也没有名字的道路,它就不是真理之路真理不不可道,不可名的。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是”没有开始和终结,生成和毁灭已经被真正的信念赶得很远很远。“此是”自身静止在同一个地方,永远停留在那里,使它在各个方向上都一样。所以它很像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任何一个方向都相等,它在各个方向都和自己相等,所以它和边界的距离相等,它多一点也不行,少一点也不行,它没有方向,但所有的方向都指向它的“内心”,就如同中国所说的圆满,“此是”就是这样,就是自性自足。“此是”不生不灭、完整独一、不动无穷。它就是空间,而且是一无所有而又无所不有的的宇宙空间。是柔弱而又强大的“道”,小到没有了核心,无法再小,大到没有边界,无法再大。

巴门尼德在哲学上的建树是完全独特的,也是完全真理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论自然》的确是巴门尼德高度成熟的一部作品,也可能是他终其一生写成的唯一的完美的哲学作品。第二章苏格拉底的“认识自我”

苏格拉底说,他母亲是一个助产婆,而他却是人们精神上的助产婆。每一个人从一生下来他自身就具有知识,只不过在他清醒了,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知识还在沉睡,没有人去唤醒它们。也没有人知道知识即美德与生俱来。一个无知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交给别人什么知识的,真正能教的还是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先从内心召唤出他哪个沉睡的灵魂,他才会发现自己已经拥有而还不知道自己拥有的知识。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得到真理,得到知识,首先就必须去认识自己,认识了自己才能寻回哪个已经“沉睡的自我”;而真正认识自己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是无知的,没有任何智慧可言。就如同在世界还没有产生之前那个混元的状态一样,茫茫渺渺,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如同睡去而没有梦呓的人们,睡下去一千年也是一年,睡下去一分钟也是一万年,实际那和空间已经同一。

真正的真理不是向外求得的,而是向内自求,从内在的灵魂中去挖掘,去发现真理。

就像老子说的一样,让人们老死不相往来,人们都不知道善也不知道恶,也不知道谁是自己。“道”成就了万物,却不自居,生成了万物却不自显。而是推离到背后,支撑着整个世界。苏格拉底就是这样帮助别人获得知识的。第一节 “助产婆”苏格拉底

我生平就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苏格拉底)

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像孔子一样,他虽然一生并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但是思想的光芒是掩盖不了的。他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是“西方的孔子”。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先贤来看待,并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他以一种“认识自我”的真理向人们宣告了真理不在野外,在自己的心中的主张,更以其灵魂转世与净化的基本思想,给恩培多克勒、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人以极其深刻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了整个西方的哲学。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一辈子都在教学,但却一辈子都没有向学生们收取学费。苏格拉底仅仅只靠着父辈留下的一点点的积蓄度日,一生都过着贫苦艰难的生活。他长得极丑,身材短小,和中国的孔子差不多丑,但他知道如何“践形”,也和孔子一样有着神圣的思想,被称为“西方的孔子”。

苏格拉底无论严寒酷暑,他通身都只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有时甚至为了思考一个哲学问题,就站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直从深夜到天明。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他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有一次,他的妻子告诉他,家里的米缸里已经没有米了,让他想办法去弄吃的,但是他仍然表现的一无所事。他的妻子就大骂一顿,苏格拉底就偷偷地从门口溜出去,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妻子竟然在门上放了一盆凉水,当苏格拉底从门口溜出去的时候,这一盆凉水正好倾洒下来,弄得浑身湿透。但是苏格拉底仍然笑着说到“我就知道打雷过后,就要下雨”。

苏格拉底小的时候曾经跟着他的父亲学过雕刻,但是自己喜欢文学哲学艺术,后来他自己阅读了《荷马史诗》

苏格拉底30多岁的时候就到处去讲学,不收任何报酬,自称是一位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是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他说自己有“灵迹”可以预知未来。他天生的任务就是整天到处去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人生的真理和智慧。如经常问一些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美德?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他之所以要引导人们去思考这些问题,是因为在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上,人是非常无知的,人们需要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怎样才能达到拯救灵魂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苏格拉底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把雅典比作成一匹骏马,但是骏马已经昏睡了,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它,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直至它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

苏格拉底带着这种使命感和探索思考去践行自己的生活和哲学。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恼怒,甚至想陷害自己。但是他又明白神赐给自己的神圣的使命是不可违抗得,也是无法推辞的,责无旁贷的。

苏格拉底的学说很神秘,他觉得,万事万物的生灭都是神的安排,神主宰着这个世界。他认为如果背离神的旨意去研究自然那就是对神灵的一种亵渎。

他劝告人们去发现和认知自己,要人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去过着有道德的生活。他说他一生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无知。当许多分都纷纷向他赶来,向他请教的时候,他就说,我是最无知的。也许只有最终认识了自己对无知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吧!

苏格拉底就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无知引导人们去认识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追求真正的善这一终极真理。人如果有了知识,那是因为他得到了神的眷顾,被赋予了一部分的神性,所以他才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他又教导人们热你自身的无知是永远的,人的认识和智慧是渺小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与神的智慧媲美,甚至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这种“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他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

苏格拉底一生不仅一直在研究思想,从思想上诱导人们从善,他年轻的时候还曾三次参军作战,并多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苏格拉底热爱雅典,也热爱雅典的每一个人,因为他拥有博大的胸怀和浩瀚无边的深邃的思想。他曾说:“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伟大的苏格拉底竟然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被雅典城邦判处死刑。

他在法庭申辩到:

雅典的公民们!我得到那个坏名声,只是由于我有某种智慧。你们要问,是哪一种呢?我说就是人所能得到的那一种。也可能我确实有那样一种智慧;至于我刚才提到的那几位所具有的,我想也许可以称为超人的智慧。我想不出别的话来描述它,因为我自己根本不想要它。谁要是说我想要,那是造谣,是对我的诽谤。公民们,即便你们觉得我下面的话很夸张,也请你们安静地听一听,因为那话并不是我说的。我要告诉你们,那是一位值得你们尊敬的人物说的。我要为你们引一位值得信任的证人来作证。这就是那位德尔斐的神。他会告诉你们我那点智慧是属于哪一类的。你们一定知道凯勒丰;他是我自幼的故交,也是你们的朋友,因为他曾经同你们一道被流放,也是同你们一道回来的。这位凯勒丰的性格,你们都知道,是做什么事都很急躁的。有一回他跑到德尔斐,冒冒失失地向神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不要打断我的话--求神谕告诉他有没有人比我更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凯勒丰本人已经去世了,可是他的兄弟在这里,可以证明我说的是实话。

为什么我要提这件事呢?因为我要向你们说明自己得到坏名声的原因。我听到这个神谕的时候,心里暗暗地想,神的这句话能是什么意思呢?他这个谜应该怎么解呢?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大的小的都没有。那么,他说在人间我最智慧,是什么意思呢?他是神,不可能说谎,那是同他的本性不合的。我经过长期考虑,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问题。我想,如果能找到一个人比我智慧,那就可以到神那里去提出异议了……我可以说:你说过我最智慧,可是这里就有一个比我更智慧的呀。于是,我就去访问一位以智慧著名的人物,对他进行观察。他的名字我不用说了;这是一位政界人士,我选他来试试。结果,我一开始同他谈话,就不能不想到他实在不智慧,尽管很多人以为他智慧,他也自以为智慧。因此我就试图向他说明,他自以为智慧,其实并不真智慧。结果他恨我了,当时在场的一些人听到我的话也恨我了。于是我就离开了他,心里暗想:好吧,尽管我并不以为我们人中间有谁知道什么真正美、真正好的东西,可我还是比他好一点,因为他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而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在这一点上,我似乎比他稍有高明之处。后来我又访问了另外一位更加自以为智慧的人,结果也是一模一样。于是我又树立了一个敌人,他身边的许多人也都成了我的敌人。

我一个接着一个地考察人,并不是没意识到自己激起的敌意。我也曾为此悔恨、畏惧,但我不能不这样做,因为我应当首先考虑神的话。我心里想:我必须把所有显得智慧的人都访问到,把神谕的意义找出来。我对你们不能不说实话,公民们,我向你们发誓,凭着犬神发誓,我看来看去,发现那些名气最大的人恰恰是最愚蠢的,而那些不大受重视的人实际上倒比较智慧,比较好些。我要告诉你们,我到处奔波,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最后发现那个神谕是驳不倒的。我看了政界人士以后,又去看那些诗人:悲剧诗人,歌颂酒神的诗人,各种各样的诗人。我对自己说:在他们那里你就会马上露出原形了,就会发现自己比他们无知了。于是我就拿出几段他们最得意的作品,请教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心想他们总能教我点东西。你们相信吗?我几乎不好意思说出真相,可是必须说,在座的诸位几乎没有一位不比他们强,哪一位都能对他们的诗谈出些道理,就是他们本人说不出所以然。我这才明白了,诗人写诗并不是凭智慧,而是凭灵感。传神谕的先知们说出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却不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很明显,诗人的情况也是这样。同时我还观察到,他们凭着诗才,就自以为在别的方面也最智慧,其实一窍不通。于是我就辞别了他们,捉摸着自己比他们高明点,正如比那些政治家高明一样。

最后我去访问工匠。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确实一无所知,相信会发现他们知道很多好东西。这一点,我可没有看错。因为他们确实知道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在这一方面他们比我智慧。可是,公民们,我发现那些能工巧匠也有同诗人们一样的毛病,因为自己手艺好,就自以为在别的重大问题上也很智慧。这个缺点淹没了他们的智慧。所以,我就代表神谕问自己:你情愿像原来那样,既没有他们的智慧,也没有他们的无知呢,还是愿意既有他们的智慧,也有他们的无知?我向自己和神谕回答道:还是像我原来那样好。

公民们,就是这一查访活动给我树立了那么多凶险毒辣的敌人,也是这一活动使我得到了“最智慧的人”的称号,因而受到人们的诽谤。因为旁观者总以为我既然指出别人缺乏智慧,那个神谕的用意是说,人的智慧没有多少价值,或者根本没有价值。看来他说的并不真是苏格拉底,他只是用我的名字当作例子,意思大约是说:“人们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发现自己的智慧真正说来毫无价值,那就是你们中间最智慧的了。”所以,我就到处奔波,秉承神的意旨,检验每一个我认为智慧的人,不管他是公民还是侨民,如果他并不智慧,我就给神当助手,指出他并不智慧。这件工作使我非常忙碌,没有时间参加任何公务,连自己的私事也没工夫管,我一贫如洗,就是因为事神不懈的缘故。

可是精彩的言论和实证的说哩并没有能说服那些愚蠢的雅典人,也没有能挽回自己的命运,他依然被处于死刑。

在苏格拉底即将被处死的那天晚上,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都打发走以后,就喝自己的学生斐多、西帕斯等谈论灵魂是永生的问题。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苏格拉底,衣衫褴褛,散发赤足,镇定自若。本来他可以逃跑,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服毒而死。他担心因为他的逃亡雅典将再也没有什么好的导师教育人们了。当狱卒端来毒汁时,他才收住“话匣子”。

狱卒说:“每当我要犯人喝毒酒的时候,他们都怨恨我、诅咒我,恨不得一剑劈了我,但我必须执行上级命令。你是最高尚的人,所以我想你决不会怨恨我,而只会去怨恨那些要处死你的人,我现在受命执行命令,愿你少受些痛苦吧。别了,我的朋友。”说完泪流满面,离开了牢房。苏格拉底望着狱卒的背影亲切地说道:“别了,朋友,我将会按照你说的去做的。”

然后,苏格拉底又和蔼地对那些青年说:“他真是一个好人,自从我入狱以来,他就每天来看望我,亲切地和我谈话。而今他看到我将要被处死又为我流泪,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呀!克利托,你过来,如果毒酒已准备好,就马上叫人去取来,否则请快点去调配。”克利托回答说:“别的犯人一听到被处决,就会千方百计地拖延时间,为了能够在享受一顿丰盛的美餐,可是,你却急着去死”。

苏格拉底却说:“你说得很对,那些人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他们延迟服毒酒可以获得某些东西;但对我来说,那么不会获得任何东西,相反,吝惜生命并不是在接受上天的安排,我鄙视那种行为。”

苏格拉底把毒酒一饮而尽,在场的朋友都为他的即将离去而感到悲伤。他却劝慰到:“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为了避免这种场面才打发走家里的人,死就是神的召唤,请大家不要悲伤!”

他喝着毒汁很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当有一个朋友哭泣道“我亲爱的苏格拉底,我是多么不希望你被如此不公正的处死啊!”苏格拉底却平静地说:“朋友,难道你希望看到我被公正的处死吗?”当有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他最后还嘱托自得妻子偿还邻居的一只鸡。

苏格拉底觉得死亡并不可怕,对于正义和至善的人死就是离开这个束缚灵魂的肉体,获得解脱,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苏格拉底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

对于那些笑他愚蠢,笑他天真的人来说,他们才是疯子,是傻子,他们才执迷不悟。只有真正的智者和先贤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只有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能发现闪光智慧和至善的美德。

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像孔子一样,他虽然一生并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但是思想的光芒是掩盖不了的。他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是“西方的孔子”。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先贤来看待,并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他以一种“认识自我”的真理向人们宣告了真理不在野外,在自己的心中的主张,更以其灵魂转世与净化的基本思想,给恩培多克勒、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人以极其深刻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了整个西方的哲学。第二节 “认识自我”的人生告白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哲学,贡献给了人类的思想。他还没有出生之前,当时希腊还是自然哲学,都是研究宇宙本源的问题。可是,苏格拉底认为,对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即使耗费一生的精力,也无济于事,因为他自己本身都不知道是谁,他又会去研究谁呢?他感觉世界都在变化之中,在稍纵即逝的事物中找不到真理。自然的因果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找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

他的想法和巴门尼德的想法是一样的。他认为真理应该是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东西,所以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内心,观照自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发现“意见”会有好多种,而且会因人而异,而真理却只有一条,真理是永恒的、不变的。他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苏格拉底就开始对人类本身的研究,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诚实、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等等。后人称他的哲学为“伦理哲学”。苏格拉底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他把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都是认识美的自身,正义的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理普遍的定义,才是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

那么一个人想去研究这些抽象的东西,在当时的古希腊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因为所有的知识和认识都要凭空想像,靠大脑去完成。

可是,苏格拉底却破解了这一个密码,他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就会愈大。苏格拉底自称自己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但是他又教授了许多人知识。那这又是如何解释呢?

苏格拉底说,他母亲是一个助产婆,而他确却是人们精神上的助产婆。每一个人从一生下来他自身就具有知识,只不过在他清醒了,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知识还在沉睡,没有人去唤醒它们。也没有人知道知识即美德与生俱来。一个无知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交给别人什么知识的,真正能教的还是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先从内心召唤出他哪个沉睡的灵魂,他才会发现自己已经拥有而还不知道自己拥有的知识。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得到真理,得到知识,首先就必须去认识自己,认识了自己才能寻回哪个已经“沉睡的自我”;而真正认识自己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是无知的,没有任何智慧可言。就如同在世界还没有产生之前那个混元的状态一样,茫茫渺渺,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如同睡去而没有梦呓的人们,睡下去一千年也是一年,睡下去一分钟也是一万年,实际那和空间已经同一。

真正的真理不是向外求得的,而是向内自求,从内在的灵魂中去挖掘,去发现真理。

就像老子说的一样,让人们老死不相往来,人们都不知道善也不知道恶,也不知道谁是自己。“道”成就了万物,却不自居,生成了万物却不自显。而是推离到背后,支撑着整个世界。苏格拉底就是这样帮助别人获得知识的。

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却从不收取任何学费,他到处去施教,广场庙宇、商店街头就成了他的讲坛,作坊、体育馆就成了他的课堂。他和孔子一样,有教无类。、老年人、青年人、富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管是谁,只要他们向他求教,他都会热情地施教。他是雅典第一个义务教师。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愚钝的人,只要他们下定决心想去学,再通过勤学苦练就没有得不到的东西。

苏格拉底在教学上一直贯彻先教人美德后叫人知识的思想,他认为一个人有没有美德决定了他是不是一个人,所以一个人只要他是人,就应该首先学会做人,要具有人应该有的美德,而后才去学习广广博的知识。

他认为,在所有的事情上,凡是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最具有美德,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却是那些最无知的人。他还说人也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很好地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才能不间断地为人们去服务。

苏格拉底用自己的哲学历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却把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称其为“产婆术”。他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他母亲为别人生育接生,他却为别人的思想接生,以他的“产婆术”教学法来引导人们唤醒心中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很独特,自己根本就不需要阐述或发表什么观点和看法,只要一直发问就可以了。从一个问题产生另一个问题,从问题与问题之间引起人们的思考,怎么会这样呢?难道是自己发问的时候就有问题吗?他的这种“问答法”让回答者自己去说话,去发现真理,而自己只是一个配角。就如同真理是别人自己找到的一样,只不过苏格拉底给他们指明了前面有几条路,走那一条路会怎么样!当学生走上了歪路的时候,他就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的思想。有一次,他就是这样和自己的学生进行问答的。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苏格拉底的这种教学法具有神奇的魅力,让别人不知不觉中已经腹背受敌,束手就擒。它无形中已经启发了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从而潜移默化地被吸收利用。他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他倡导的这种问答法独步千古,是一种真理从内心成长的方法,是内心的自我滋润而开花的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教育是把人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士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直到今天,他的问答法仍然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

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就只做一件事,每一个人尽量地把自己的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一下。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说着,他就做了一个示范。

听到如此话语“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能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当中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那个人就是他的学生,未来继承他之后成为新一代思想家的柏拉图。

还有一次,苏格拉底在一块麦地附近讲学,柏拉图问苏格拉底“问世间情为何物?”

苏格拉底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你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

这时,柏拉图莫名其妙,心里想“让我干这个干啥用呢?我问的你是爱情,爱情与麦穗有联系吗?”。但是无论柏拉图心里多么狐疑,他还是听从了老师的吩咐,去了麦地。

可是,地里到处都长满了大麦穗,一眼望去,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到底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柏拉图埋头向前走,他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又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繁杂芜丛的麦穗使他的洞察力不再那么敏锐。在一片麦区就好像不在一片麦区一样,使人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他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他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最后看见一个比较大一点儿的,虽然还想着也许前面还会有更大的一个,但是他还是摘下来了,他就这样抱着那个不是很大的麦穗,不是很情愿,很理想地向前走去了。

这时,突然他听到老师如洪钟一般的喊声:“你已经到头了。”这个时候手拿一个不是很大麦穗的柏拉图走到老师面前,神色彷徨。

苏格拉底对他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它,也未必能下定决心作出判断,把他摘下来。因为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当柏拉图听了老师的这句话才如梦初醒,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颗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把它摘了下来;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一个人总想找到最好的那一个,可是谁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最好的,也不知道最好的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只有把眼前拿在手中的麦穗好好地把握住,才是真实的。因为缘分是值得去珍惜的,相遇即是缘。如果一生都在迟疑不定,那么一生也都只是在错过,遗憾……因为走过去的路再怎么惋惜也不能回头,珍惜眼前的缘分,才是明智的举动……爱情只是“最大的麦穗”;缘分才是真正的情义。

苏格拉底知道什么是真正该追求的东西,什么是奢望不到的东西,什么是值得去珍惜的东西。他寻求的是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内心的最大幸福,正如他所言“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有一个夏天,苏格拉底为自己建造了一所小房子。房子非常小,小的让他的邻居都感到很纳闷,这样的房子怎么能让人满意呢?

邻居说:“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你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有什么道理呢?”“确实没有什么道理。”苏格拉底却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我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很快乐的。”

即使在牢狱中,快要被处死的时候,他依然是这样,因为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到苦恼和伤心的事。当他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一个新犯人在哼歌时,那是一首新歌,他就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刑期逼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苏格拉底却说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苏格拉底也很喜欢青年人,他认为青年人应当受到良好的教育。苏格拉底告诉青年人,越是禀赋好的人就越应该受教育。他说一个秉性好的人如同一匹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马,如果在小的时候不加以训练,就不会成为最有力、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只能是难以驾驭的驽马了。苏格拉底说,只有愚人才认为财富能带来幸福,人活着不需要教育。他认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

据说,柏拉图有一个不到20岁的堂弟格老孔。格老孔整天朝思暮想、好高骛远、想入非非做一个城邦政府的领袖。他感觉很潇洒地面对许多人进行一次演讲就是一种荣耀。然而,这一方面他确实一个蠢驴,什么都不知道。家里人也都知道这一点,也害怕他突然有一天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丢人显眼,留下笑柄。可是谁能够说服他不那样去做呢?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

苏格拉底知道之后,就决定开导一下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有一天,苏格拉底在大街上走着,正好碰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苏格拉底就喊道;“喂,格老孔,听说你要做我们城邦的领袖了,这是真的吗?”。“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那好极了,如果雅典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如果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有什么了;你可以帮助你的朋友,为祖国增光添彩,为家里光耀门楣,你的名声也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也享有盛名。到那时,你无论走到那里,都会受到都能够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了!”

果然,当格老孔听到这一番话后,大为惊喜,激情澎湃,他内心的热火被点燃了,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起来。

苏格拉底就接着说:“格老孔,可是,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的话,你就必须对城邦有所贡献。只有这样别人才能宾服你,膜拜你!”

格老孔回答说“正像你所说的……”

于是苏格拉底就一步一步地探入格劳孔的内心老底。他告诉格老要想做贡献就得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而让城邦富裕的途径就是增加税收。格老孔很赞成苏格拉低的提法。可是,税收究竟从何而来?总数是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究竟是什么?格老孔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应该怎样去治理国家,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粮食供应等。格老孔不是说没有考虑过就说这类事没必要自己亲自照管。

这时,格老孔表情极为难看,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既然国家这么难治理,你为何不从一家招手做起呢?如果你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可以先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来做呀!”

格老孔却说:“如果我的叔父能听从我的劝告,我一定能让他们富裕起来。”

苏格拉底笑着说“如果你连你的叔父都说服不了,你又怎么去说服别人呢?更何况是整个雅典人呢?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啊!你要知道,在所有的事情上要有所建树的人,要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的人都必须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想真正地在雅典城邦享有盛名的话,你就应当去寻求更广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用最美好的德行去提升自己。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超越别人,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

心比天高的格老孔就这样被苏格拉底说服了。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探寻人性的美德和至善的东西,他一直致力于对人生本质和善德的挖掘与理解。他劝告人们要懂得去认识生活普遍的法则和“认识自己”,他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道德规范、做事原则等等都是相对的,没有真理可言,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知识,把握住一般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一个人要想有道德就必须去获得知识,人们只有摆脱人欲、物欲的诱惑,不受后天经验的认识和局限,认识了真正的知识,才能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道德只能听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让人认识神和自己的内心,从而按神的意指去做事。

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后来被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以禁欲的犬儒学派,而他的思想中快乐自由的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享乐的居勒尼学派。只有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最高的存在就是神也是来自苏格拉底。神是哲学的起源和归宿,所以苏格拉底相信神,敬畏神,认为人又灵魂,人的生死只不过是生命的聚散而已。带罪得灵魂终会因肉体的污染而下沉,而净化的灵魂则会随着神性而上升。苏格拉底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希腊人似乎已经成了神的旨意。他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只牛虻,一个肩负着神的使命助人从善爱智的使者。

苏格拉底之死,仿佛是一则寓言,一个谜。他的死,以一场浩大的审判,以法律正义的名义判处自己死刑,把自己生命的余烬,凝成一个死亡之谜,给后人留下了一道永远的谜。苏格拉底即使在临终前,他还依然探寻真理,在死亡之中觅求真理,他的死仿佛是道德与法律的合谋。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对人的生命作了透彻的了解。雅典人的灵魂,将笼罩在这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得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千古岁月越去越远,一如历史的脚步一去不回,但苏格拉底这个老人的身影依然在我们的心目中飘荡。

他是哲学的圣徒和正义的殉道者。时至今日,都没有哪一位哲学家能像他一样痴恋于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他把自己一生的光阴都花费在了真理之路上。他用自己的生命和“认识自我”的箴言唤醒了我们体认人生的,了知真相的激情,让我们在认识自我的迷茫之中,逐渐清醒。

也许舍掉外求,而转向内求,很少有人能偶真正地认识自我,但至少苏格拉底提醒了我们什么才是人生真正所需要,什么才是一生所应追求的东西。第三章灵光独具的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爱的真谛只有通过爱的嘴唇向我们传达她最深的秘密。爱是一种圆满,她不再需要什么,也不再缺少什么,爱从不占有任何东西,也不被任何东西占有,她拥有她自己就已经足够了。

爱仅仅只是一种温馨,幸福仅仅是一种爱的温馨,幸福是一种感觉,而爱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在这充满爱的世界里,彼此只是同一个灵魂的不同的肉体。他们没有春夏秋冬的交替,也没有喜怒哀乐的嬗变。在爱巢的温馨里,一个人可以开怀畅笑,但并不是忘乎所以,一个人可以悲痛欲绝,但并不是尽抛泪水。

柏拉图看到了爱情中最真实的东西,最永远的东西,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以任何物质财富为代价的,完全是灵魂的结合,精神的交通。

爱一个人不是在爱她的肉体而是爱她的心灵,她的灵魂。也许一个正处芳龄的女孩,魅力四射,但真正的爱情即使在她人老珠黄、老态龙钟的时候,也依然是一如既往,始终如一。

真正的爱情就如同是水,清凉、空灵,淡淡的没有激情,但是持久、永恒,千年不老,万年不古。

柏拉图找到了爱情的真,爱是什么呢?爱就是一切,就像他的理念一样,永恒不变。爱水到渠成,爱瓜熟蒂落,爱可遇不可求,爱可言不可明。爱在情人之间,又远远超越于情人之间,爱像梦一样的甜美,而又像在梦中触摸情人的肌肤那样的真切。第一节 “认识终极真理”的柏拉图教学

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柏拉图)

柏拉图的教学理论始终都是以他的哲学思想为根基的,所以我们要向了解他的教学理论,就不得不先知道他究竟持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巴门尼德的思想和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这个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的。也就是说由你所看得见的一切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你看不见的一切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组成。这和巴门尼德所说的,形形色色的事物的假象和唯一永恒不变的“一”应该是很相吻合的。但是巴门尼德所强调的思想和存在是同一,“冷”就是“不热”始终抓住真理的两个对照面,是柏拉图所未能做到的。

柏拉图明白最应当让人们知道的真理就是理念中的东西,所以他在教学中始终贯穿这以理念。他要每一个人都能在观照自己的时候,从肉体中读懂自己的灵魂。

和苏格拉底一样,他认为人的知识是先天具有的,知识就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一个婴儿从一生下来就已经具有了知识,只不过没有人把它激活,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拥有。他的这种认识很像我们的神话传说,人在下生的时候不仅仅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而更重要的是灵魂的转世和投胎。当灵魂下降到母性的肉体中时,就如同一个人喝了迷魂汤一样,不再有任何记忆,有关前世今生的一切都不能忆起,脑子里只是一片空白。

所以看似他懵懵懂懂,无所不知。其实,正如一个还没有睡醒的孩子一样,沉睡在永恒的真理之中。一旦,那真理一次又次进行重复的召唤,他就会如梦初醒一般寻回内心的自我。

柏拉图的用这种认识去教导学生,引导学生走撒谎能够自己的心灵之路,无异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他认为学生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所以学生一定是在现象世界的刺激下,恍然梦醒。所以柏拉图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

他认为一个幼儿,他的生活环境和早期的教育很重要。因为一个什么都没有接触过的人比信仰异教的人更容易接受真正的信仰。一个幼儿就好比是一片毫无字迹的白纸,无论你在上满涂抹什么都是很方便的,当然柏拉图的涂抹只是寻回他们灵魂中固有的知识。而一个心灵中已经充斥了许多后天的影响和塑造,蒙蔽了许多尘世的留言和飞尘的人就很难再找到先天中的自我了。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很完善的,他规划了一个人一生的教育历程。如婴幼儿应当怎样在天性的自由下学习玩耍,青少年应当怎样在全面而完善的教学中认识世界,了解外在,最后用所学的知识深入地去万挖掘真理,认识自我。

柏拉图的这种教育对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科教育,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整整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1500多年的历史。

柏拉图认为每一门知识都是很重要的,都应该值得去学习的。他的这种广泛的学习犹如儒家的“格物致知”从外在的世界中去研究真理,当然也要冥思苦想,反思、沉思,观照内心。他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

所以,柏拉图经常引导学生凝聚心思,结合学思,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使他们在“苦思冥想”之后“茅塞顿开”,喜获“理性之乐”。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了教学领域中的所有方法。他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他的这些教学理念都给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虽然他主张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达到寻回自身国有知识的目的,但是他的教学思想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柏拉图背离了巴门尼德紧紧抓住真理的“一”不放手的精神,也没有走上“认识自己的无知才是真正的有知”的苏格拉底的道路。太过于强调理念的世界了,殊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