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存丛书——成功的资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07:17:24

点击下载

作者:李元秀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慧生存丛书——成功的资本

智慧生存丛书——成功的资本试读:

要成功首先认清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

一只狐狸早晨起来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做午餐呢!”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了。”狐狸之所以犯了两次截然不同的错误,与它选择“晨曦”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晨曦不负责任地拉长了它的身影,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万兽之王,并且力大无穷、无所不能,而正午的阳光又让它对着自己已缩小了的身影妄自菲薄。

在现实生活中,像狐狸这种心态的大有人在,对自己认识不足,过分强调某种能力,或者无根无据承认自己无能。这种情况下,千万别忘记上天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面镜子,这块镜子就是“反躬自省”4个字,它可以照见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使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

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才能获得你想要的成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是上天的宠儿。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自己正确定位,这样才能自信地去迎接机遇和挑战,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成功和欢乐。

虽然,生活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阳光雨露,但上天是无私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不失自知之明,就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华美乐章。

认清生命的价值

虽然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一样,但对一般人来说无非包括四个方面:金钱、爱情、健康和事业。四大板块犹如四根柱子撑起了成功的人生。

事业是人一生都要追求的目标,也是人安身立命的基本。一个找不到自己应该追求的事业的人是可悲的。

你追求的事业,应该是你自己最感兴趣的,它不仅能够带给你金钱和地位,而且能带给你无穷的乐趣和满足感。

金钱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东西。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行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美好的爱情是人生最和谐的乐章,拥有爱情和事业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追求事业成功和追求爱情幸福同等重要。

除了事业、金钱、爱情之外,你还必须关注自己的健康,只有身体健康了,你才能经营事业、运营事业、专营爱情。

当然,就如同人有一定的寿命一样,我们的工作似乎也有一定的寿命。但是,如果因此认为努力也没有意义而放弃工作,就如同一个人认为总有一天会死,便自暴自弃一样。与其这样,倒不如在生命达到顶端之前,就拿出来自己的全部精力,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去。

只有持有这种态度的人,才能够安心,并为自己开拓出一个明朗的人生。

为了认清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经常进行沉思和反省。

事实上,因为现实生活中要面对、要解决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们通常很难有时间冷静地思索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自动自觉地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在合适的时候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静下心来思考一番。

凡事都要求合理化、迅速化,但越是这样要求,就越需要我们有静思的时刻。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类的本能。所以,如果我们不适当地抑制这种感情,就会使自己的身体或生活趋于异常。

你可以在晚上睡觉之前,坐在床头静静地反省这一天。不论用什么方法,总要安排这样的时间,把一天做个小结,这样才能安心,从而激起对明天新的希望及奋发的精神。

活着不为给别人看

有个人上进心很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从年轻熬到年老,却还只是个基层办事员。这个人为此极不快乐,感觉自己活得很失败,每次想起来就掉泪,有一天竟然号啕大哭起来。

一位新同事刚来办公室工作,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到底因为什么难过。他说:“我怎么能不难过呢?年轻的时候,我的上司爱好文学,我便学着做诗、写文章,想不到刚觉得有点小成绩了,却又换了一位爱好科学的上司我赶紧又改学数学、研究物理,不料上司嫌我学历太浅,不够老成,还是不重用我。后来换了现在这位上司,我自认文武兼备,人也老成了,谁知上司喜欢青年才俊,我……我眼看年龄渐高,就要被迫退休了,一事无,怎么可能不难过呢?”

可见,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丧失自我是悲哀的。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自己必须自强自立,拥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没有生存能力又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没有自我。一个人若失去自我,就没有做人的尊严,就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可能处处受人摆布,这样的日子别说自在,连自由都可能没了。

模仿他人就会失去自己

我们最大的局限在于我们的短视,而我们的短视在于无法发现自己的优点。威廉·詹姆斯这样认为:“跟我们应该做到的相比较,我们等于只做了一半。我们对于身心两方面的能力,只用了很小一部分,一般人大约只发展了10%的潜在能力。一个人等于只活在他体内有限空间中的一部分。他具有各种能力,却不知道怎样利用。”

那么,一般人是怎样做的呢?他习惯用与别人的对比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这固然是一种好方法,但往往受主观意识影响太大。他会很快地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与别人差距甚大,因此他会非常羡慕那个人。羡慕会导致无知的模仿,导致无谓的妒忌,或者受到激励般地向更高境界攀升,但最后一种情况毕竟所占比例甚小,而前面两种情况都容易导致自信心的丧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忧郁。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就像人类有其体能极限一样。如果想把别人的优点都集于一身,那是最荒谬、最愚蠢的想法。我们没有必要去模仿别人,只要能够做好我们自己,便是对自己尽到了最大的责任。

从道格拉斯·马罗区的诗中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启发: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

就做一棵小树,生长在山谷中,

但须是最好的一棵。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

就做一棵灌木。

我,就没有做人的尊严,就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活着应该是为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没有自我的人,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这是在为别人而活着,所以活得很累。有些人觉得:老实巴交吧,会吃亏,被人轻视;表现出格吧,又引来责怪,遭受压制;甘愿瞎混吧,实在活得没劲;有所追求吧,每走一步都要加倍小心。家庭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新老之间、男女之间……天晓得怎么会生出那么多是是非非。你和新来的女同事有所接近,有人就会怀疑你居心不良;你到某领导办公室去了一趟,就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议论;你说话直言不讳,人家必然感觉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如果你工作第一,不管其他,人家就会说你不是死心眼太傻,就是权欲野心……凡此种种飞短流长的议论和窃窃私语,可以说是无处不生,无孔不入。如果你的听觉视觉尚未失灵,再有意无意地卷入某种漩涡,那你的大脑很快就会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弄得你头昏眼花,心乱如麻,岂能不累?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仅是我们自己。想要讨好每个人是愚蠢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与其把精力花在一味地去献媚别人,无时无刻地去顺从别人,还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做人上,兢兢业业做事,刻苦学习。改变别人的看法总是艰难的,改变自己却是容易的。

有时自己改变了,也能恰当地改变别人的看法。太在乎别人随意的评价,自己不努力自强,人生只会苦海无边。别人公正的看法,应当做为我们的参考,以利修身养性;别人不公正的看法,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以免影响我们的心情。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对别人的看法耿耿于怀,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了。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灌木,

就做一叶绿芽,让公路上也有几分欢娱。

……

世上的事情,多得做不完,

工作有大的,也会有小的,

该做的工作,就在你身边。

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公路,

就做一条小径。

如果你不能做太阳,

就做一颗星星。

不能凭大小来论断你的输赢,

只要你努力做到最好。

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优点,也应接受自己的缺点,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生。因此,我们不必戴着假面具去生活。道德上的过于自负及苛刻的自我要求,都是内心世界的最大敌人。

谁都不是“一无是处”

法国文豪大仲马在成名前,穷困潦倒。有一次,他跑到巴黎去拜访他父亲的一位朋友,请他帮忙找个工作。

他父亲的朋友问他:“你能做什么?”“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老伯。”“数学精通吗?”“不行。”“你懂得物理吗?或者历史?”“什么都不知道,老伯。”“会计呢?法律如何?”

大仲马满脸通红,第一次知道自己太不行了,便说:“我真惭愧,现在我一定要努力补救我的这些不行。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一定会给老伯一个满意的答复。”

他父亲的朋友对他说:“可是,你要生活啊?将你的住处留在这张纸上吧。”大仲马无可奈何地写下了他的住址。他父亲的朋友叫道:“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名字写得很好呀!”

你看,大仲马在成名前,也曾有过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然而,他父亲的朋友,却发现了他的一个看似并不是什么优点的优点——能把名字写得很好。

把名字写得好,也许你对此不屑一顾:这算什么!然而,不管这个优点有多么“小”,但它毕竟是个优点。你便以此为基地,扩大你的优点范围。名字能写好,字也就能写好;字能写好,文章为什么就不能写好?

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不自信的人,切不可把优点的标准定得太高,而对自身的优点视而不见。你不要死盯着自己学习不好、没钱、相貌不佳等不足的一面,你还应看到自己身体好、会唱歌、字写得好等不被外人和自己发现或承认的优点。

所以,一定要相信你不是“一无是处”,每个人都不会“一无是处”,是人都有闪光点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那些总在羡慕别人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人,是永远挖掘不到自身的金矿的。

责备自己胜于埋怨环境

人与人的差别任何地方、任何年代都存在,并且这种差别是无法绝对消除得了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是各不相同的。只要你留心周围的人,就会发现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有的人常常遇到好机遇,甜多于苦;有的人则总是遭遇坎坷磨难,苦多于甜。

造成人生幸与不幸的根本原因何在?换句话说,人们命运差异的根源,到底是外界的社会,还是我们自身呢?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很多人都会选择外部因素。他们认为,人生之所以会有种种不幸的产生,不是因为自己不好,而是因为社会不公。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持有这种认识的人往往更容易遭受不幸,而不幸的降临反过来又加重了他们对社会的不满,使他们更加怨天尤人。于是,人生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鲁迅先生曾经教人:“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可以肯定地说,人人都想幸福地度日。但要想度日幸福,就离不开做人的合理。这句话也点明了一个道理:人生是否幸福,根本原因不在社会,不在他人,而在自己,在自己是否能够“合理地做人”。

所谓做人合理,具体说来,主要包括生理、心理、伦理三个方面:锻炼好自己的身体,身康体健,就会符合生理之理;加强个人的修养,保持心理平衡,就会符合心理之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协调好社会交往,就会符合伦理之理。只有“三理”合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做人才有幸福可言。

在人生的发展阶段上,做人合理则表现在科学地安排自己的一生,把握好人生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自己。要把握好自己,不迷失人生的方向,不朝三暮四、飘忽不定,才能随心所欲。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建立起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如何对人。要懂得人情世故,明白什么是人之所好,什么是人之所恶;什么是善意,什么是恶意。只有通晓了人情世故,才能适应人情的需要,拥有好人缘,获得好口碑。

第三阶段的重点是如何超越别人。要学会做领袖人物,不随波逐流。领袖有大有小,但无论是大是小,你都得知道部属的人情,具备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本领,使情感交流畅通无阻,情感运用周转如意,才能够真正扮好领袖的角色。

协调好生理、心理、伦理,处理好对己、对人、超人,做人才能谈得上合理。具备了这一基础后,人才会在社会上通行无阻,获得生活的幸福。

没有绝对的弱者

世上没有绝对的弱者。在夹缝中生存,逃避自然,是弱者天生的本领。弱肉未必强食,相反强肉可能被蚕食。无论强者弱者都要适应环境,遇强则弱,遇弱则强。

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美丽的羚羊出来在河边吃着细嫩的青草,正当她得意忘形的时候,厄运却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降临于她的头上了。一个彪悍的狮子正从她的背后向她走来。说时迟,那时快,狮子一扑一跳,向这只可怜的羚羊扑过来。惊慌之下,这只羚羊侧身一躲,躲过了狮子的一扑。她拼命地撒腿便跑。于是,狮子拼命地追逐,眼看狮子要追上了,这时前面出现了一排排郁郁葱葱的灌木丛,羚羊迅速跳进了灌木丛,与狮子开始周旋起来。结果,在灌木丛里,狮子哪里是羚羊的对手。几个回合,狮子只好望肉叹息了,气得它连头也不回就走了。羚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得意地呼朋引伴叫了几声。

的确,无论强者、弱者都有一套适应自然法则的本领。只要你认真地生活着,并不十分在意自己的强大与弱小,只要你找到了自己能游刃有余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到那时,你的优势会弥补你的不足,你定能获得别人苦苦求索也无法得到的东西。弱常常与小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小,使弱者本身也具备了很大一部分优势,比如小而灵活、小而精、小而全等。小的事物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那么你何不利用这种有利的时机,暗地里逐步发展壮大。

另外,在强大的竞争丛林中,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也是弱者的一种本领。在自然界中也许你会注意到有一类攀援的植物,它们最善于在高大的树林中的夹缝里生存,从而给自己找到了一份安全的空间,苑丝子即是如此。在人类社会中呢?弱者照样可以生存于夹缝之中。为什么呢?强者往往并非一人,众多的高手间的竞争,其残酷程度不亚于强者对弱者的竞争。大鱼互相残杀的现象是普遍的。而在几个强者的激烈竞争中,往往便会产生一个真空地带,即没有一个强者敢于涉入的地区。但是正是这个无人敢涉入的雷池,有时却是弱者的又一片天空。勇敢的弱者会选择这一个雷区,因为他明白,这个地区强者是不愿插手的,也是不敢插手的。更多的倒是强者都会白送给弱者这一大好的机会。

总之,自然界中,并没有绝对的强弱,弱者是因为遇到了比他强的人,如果他找到了比他还弱的人,他就成了强者。在某种环境下是弱者,在另种环境下他就成了强者;现在是弱者,将来有可能是强者。强弱只是相对的,要看你选择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谁做参照物。如果你是强者,不要骄傲,因为你身边的人都是弱者;如果你是弱者也不要灰心,要选择勇敢面对,只要你有信心,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强者的。

过则勿惮改

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人们每日每时都要处理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但是,要么由于经验不足、情势不明,要么有意无意地把事情弄成僵局,甚至招致失败,犯下这样或那样程度不同的过失和错误,害己殃人。错误和过失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

对待过失和错误,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像孔子所言,“过则勿惮改”,就是说要勇于改过。因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可见,孔子非常重视“改过”的行为。《史记·孔子世家》说:“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意思是说,君子能认识错误,承认错误,态度诚恳;小人对自己的错误,则往往虚伪地掩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过饰非”。这种掩饰过失和错误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负荆请罪”这一成语也家喻户晓。廉颇处世,起初缺乏全局观念,计较个人名利,意气用事,与蔺相如比职位高低,并散布闲言中伤他,这是廉颇的过失。而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不计个人恩怨得失,甘愿忍受屈辱,不与廉颇争锋,表现了他的宽宏大量和高尚品格,深受人们的赞扬。然而,廉颇负荆请罪也同样被传为佳话。他虽有过失,但当他认识了错误之后,能坚决改正,这就说明他不仅是战场上的猛将,而且是生活中的勇士。要知道,改过是需要勇气的,更何况他是一位名将。毫无疑问,廉颇的精神,同样值得颂扬。

从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中,可以看出,知过能改需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要“自知”,自己的所作所为经过反省之后,感到自己真是错了,而不仅仅是别人的指责。知错是一种自觉的行动,严刑之下只有屈服,却谈不上信服。二是要“虚心”,世界上许多事情,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经过他人指出错误,反省领悟,进而改正。这多表现在古代帝王身上,他们有过失时,一些正直的大臣们敢于冒险进谏,直言不讳、阐明利害,使他们从迷惘中觉悟过来。

我们需要树立“过则勿惮改”的人生态度。可以这样说,“闻过则喜,闻过则改”是一种有益于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有益于改正过失,避免今后再犯的美德,它体现了人的理智和胸怀,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激励上进的处世之道。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大刘因为工作的变动,到了一个全新的部门,这个部门似乎没有以前的职位风光,没有以前的地位显赫,于是他总是担心别人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怎么回事,是不是犯了错误、腐败了而下来了。”虽然是正常的工作调动,而且也是自己一直希望的,但还是担心别人会说些什么,于是待在家中好久也没有露面。

有一天到大街上,遇到一个熟人,他说:“你不做老总啦?调到哪儿去了?”大刘说:“不做了,调北京办事处去了。”他说:“好呀,祝贺你呢!”大刘笑笑:“有时间去玩呀。”然后作别。但是心里总有一种淡淡的感觉,害怕熟人是在笑话他。

过了不久,恰巧在某处又碰到了那位熟人,他说:“听说你不做老总了,调哪儿去了呢?”大刘觉得你这人怎么这样,这么不在意人,不是同你说过了吗?但最后还是淡淡地说:“我调北京办事处去了,有时间去玩。”他好像一下恍然大悟:“对了对了,你说过的,对不起呀对不起呀,我忘了。”听了他这话,大刘心情突然开朗起来,好像一下子悟出什么来。是呀,自己整天担心别人说什么,整天把自己当回事,而别人早把自己忘了。于是,照旧同原来一样,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大家依然是那样的热情,依然是那样的真诚和开心。

其实,所有的不堪和烦恼,只是自己杯弓蛇影的自恋和自虐而已,所有的担心和疑惑,全是自己的原因。在别人的心中,自己并不是那么重要的。

生活中常常碰到的许多事,比如: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被他人误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尴尬的事,等等,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更不必揪住所有人做解释,因为事情一旦过去,没有人还有耐心去理会曾经的一句闲话,一个小的过失和疏忽。你可以问问自己,别人的一次失误或尴尬,真的会总在你的心头挥之不去,让你时时惦念吗?你对别人的衣食住行真的就是那么关心,甚或超过关心自己吗?

人生中有那么多事,每个人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完,没有多少人还会去关心与自己不太相关的事情,只要你不对别人造成什么伤害,只要不是损害了别人的什么利益,没有什么人会对你的失误或尴尬太在意的。也许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别人什么事都没有了,只有自己还念念不忘。记得陶渊明写过这样的话:“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想想也是,在你还沉浸在悲伤之中时,别人早已踏歌而去了。所以你要明门别人的心中,你没有那么重要。

千万不要做一个自己没有实力却怪别人没眼光的人。如果你现在正在什么地方受了冷落,不要怨气冲冲,你应该记住,你是个普通人,没有人会太在意你。

保持自己的特质

有些人,在智商方面可能并没有什么超常的地方,但借助“上帝之手”,他们总有某个特质是超出常人的。这种时候,只有使这些能让自己成就大事的特质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有可能成长并且走向成功的道路。

每个人在给自己定位或者确定方向的时候,总会受到外界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其中包括父母长辈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人就容易受外在事物的影响,不遵从自身特质的指引,走上一条受他人影响、甚至由别人指定的道路。对于任何人而言这都是一种悲哀。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时,都应该坚持,坚持自己的特质。

这里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杰拉德斯·图夫特的一段话,他的成长经历在杰出人士这一群体中就很具有代表性。

当杰拉德斯·图夫特还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时,一位老师问他:“你长大之后想成为怎样的人?”他回答:“我想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人,想探索自然界所有的奥秘。”图夫特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因此想让他也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是他没有听从。“因为我的父亲关注的事情是别人已经发明的东西,我很想有自己的发现,创作出自己的发明。我想了解这个世界运作的道理。”正是有着这样的渴求,当其他孩子正在玩耍或者在电视机前荒废时光的时候,小小的图夫特就在灯前彻夜读书了。“我对于一知半解从来不满足,我想知道事物的所有真相。”他很认真地说。

图夫特告诫我们要保持自我:“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决定你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你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可以去做医生,但是一定要选择你的道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就是人类能够取得各种各样成就的原因。所以没有必要来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如果你对科学感兴趣,你要尽量找一些好的老师,这点非常重要。即使是这样,你也不一定就会获得诺贝尔奖,这些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不能过于注重结果,你不要期望一定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如果你真正地投入到一个领域当中,倘若那不是你想要得到的,那么你也不能从中发现真正的乐趣。”这话深刻地揭示了保持自己的特长,让自己前行的道路能够顺应自己固有的特质延伸,对于杰出人士的成长,可谓是至关重要。

德塞纳维尔,是别人眼里一无是处的庸才。但他总觉自己有点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一天,他脑子里飘起一段曲调,他便将它大致哼出来,并用录音机录了下来,请人写成乐谱,名为《阿德丽娜叙事曲》。阿德丽娜正是他的大女儿。曲子谱好后,就在罗曼维尔市找了一个游艺场的钢琴演奏员为之录音。这个演奏员毫无名气,穷酸得很。德塞纳维尔给他取了个艺名,叫理查德·克莱德曼……这一演奏在音乐界引起了轰动,唱片在全世界一下子卖了2600万张,德塞纳维尔轻而易举地发了财。他说:“我不会玩任何乐器,也不识乐谱,更不懂和声。不过我喜欢瞎哼哼,哼出些简单的大众爱听的调儿。”

德塞纳维尔只作曲,不写歌,他的曲子已有数百首,并且流行全球。20年来,德塞纳维尔靠收取巨额版税,腰缠万贯。

成功人士都是这样,保持特质,最后他们得到了一片蓝天。

爱到无我

在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一个充满爱恋的湖边,一个年轻的男人遇见了一个年轻的女人。“现在我才发现,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今天与你相遇。”年轻男人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女人。“我也一样,所以我们相遇了。”

男人和女人相拥而去。

之后的某一天,还是那个年轻女人,独自在那片草地上寻找着,双眸流露着惶惑和不安。

一个智者走了过来:“孩子,你已经在此寻找许久了,你究竟丢失了什么东西呢?”

年轻女人一边搜寻着,一边不安地回答着智者的问话:“我在寻找我自己。自从那天在这里与他相遇,我就发现我丢失了自己。我的欢笑因他而产生,我的眼泪因他而流淌;他的一句话可将我托上高高的峰巅,他的一声叹息可将我抛下黑暗的地狱;我睁着双眼,看到的只有他的身影;我闭上双眸,听到的只是他的声音;我似乎是因他而生,我更因他而死。然而,我呢?我到哪里去了?偷一个空闲,我来寻找我自己。”

智者笑道:“孩子,不必寻找了。当爱产生时,‘我’就消失了。你们相爱着,你们已经彼此消失自我,融为一个整体,你的自我只能在他那里寻找,而他的自我只能在你这里寻找。遗憾的是,他和你都不见了,因而你们不必寻找,你们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整体。”

正说着,那年轻男人也来了,他也来寻找自我,智者把上述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可是,‘我’还能够返回么?即使返回,‘我’还会是从前的‘我’么?‘我’在新的整体那儿,会有幸福和快乐么?”男人和女人同时问。“唉!谁能预知明天发生的事呢?你们拥有今天灿烂的阳光,何必为明天天空的阴晴发愁呢?”智者说。

爱到无“我”情最切!

管好另一面

“非常对不起!”当他的朋友因为他做了一些稀奇而又愚蠢的事情而责备他的时候,巴乔总会这样说,“不是我,你知道,不是我做的。”“是马利做的,”他解释说,“我把我自身无法控制的一半称为马利。我是那精明、实际而又谨慎的一半,他则是天马行空的一半。我的另一半做了什么,我本不该管,但他总是拖我下水。”

唉,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有另一半,但却不知道该怎样称呼他。我们总是无助地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说这样愚蠢的话呢?我为什么会做这样愚蠢的事情呢?”“我不是故意的,妈妈,我没法控制自己。”当母亲因为淘气而责骂她的时候,一个小女孩这样说。我们在面临压力甚至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无法正常思考和行事时,都会做出一些出乎别人意料的事情。人们甚至会觉得,主宰自己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三个人轮流主宰。

我们的思想里好像有一个淘气的小家伙,促使我们做一些与自己性格不符的事情,令我们很难过。

很少有人故意地去做这样的事情,它们都是突然出现的。人们总是在做了一件圆满的事情后,由于自己的夸耀而前功尽弃。

人们可能会问,人为什么总是有这种莫名的冲动呢?其实这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虚荣。

通常情况下,这种冲动都很温和,没有什么坏处,除非它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思想之中,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如果这样的话,那后果就会很严重了。

谁愿意把自己最差的一面烙在别人的印象里呢?让我们好好地看管好这个淘气的小家伙吧,否则我们就会走上邪路!

做真实的自我

有一只小鹿,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生活在一起。平时它们都集体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连吃草的时候也还得随时东张西望,提心吊胆地警惕着猛兽的侵袭。

小鹿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样威风该多好。

一次,小鹿独自走到森林边上,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张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猎人丢下的。开始,小鹿还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捡那张虎皮。

几经犹豫后,小鹿壮了壮胆,拾起了虎皮,它觉得挺有趣的。突然它灵机一动:要是我穿上这身虎皮,不也会很威风吗?谁会发现我是一只假虎呢?于是,小鹿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里走着。

当小鹿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时候,那些和自己一样弱小的动物突然看到“老虎”来了,都吓得跑的跑、躲的躲,四处逃窜。小鹿见此情景,心里觉得自己真是很了不起。现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小鹿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一片草地走去。

小鹿停在草地上,原来那些伙伴都不认识它了,一个个离它离得远远的。于是,披着虎皮的小鹿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来。

正当小鹿香喷喷嚼着青草的时候,一只恶狼朝它走来。披着虎皮的小鹿猛地吓得浑身颤抖起来,那只本来已停下脚步、迟疑不前的恶狼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开始仔细观瞧这只“老虎”。

是恶狼已看出这是一只假虎吗?显然不是。只是鹿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它一辈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见到这些猛兽就会胆战心惊,以至于它此刻已完全忘了自己还披着老虎皮。自作聪明、玩火自焚的小鹿最终成为恶狼的腹中物。

徒有虚假外表而无真正本领的人,是经不住实践检验的,一旦让他们面对考验,空虚的内心很快便使他们败下阵来。很多人平时总是爱吹牛,可一到真刀真枪上,就原形毕露了。所以,千万不要让内心膨胀起来,而要做个真实的自我,否则,将来有你痛哭的时候。

时刻都自省

有一个人向一位老人抱怨说自己很努力却总不能成功:“我每天都在拼命地工作、工作,一刻也没闲着。”老人微笑着问他:“那么你用什么时间来反省和总结自己呢?”

正如成功多是内因起作用一样,失败也多是自己的缺点引起的。一个人必须懂得不断反省和总结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才不会老在原处打转或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才可以走出失败的怪圈,走向成功的彼岸。

人为什么要自省?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主观原因。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个性上的缺陷、智慧上的不足,而年轻人更缺乏社会历练,因此常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

另一方面是客观原因。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只说好话,看到你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也故意不说,因此这就更需要你自己通过反省来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

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人,一般都很少犯错,因为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

这样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所以具有自省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培养自省意识,首先得抛弃那种“只知责人,不知责己”的劣根性。当面对问题时,人们总是说:“这不是我的错。”“我不是故意的。”“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这不是我干的。”“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这不是我的错”是一种全盘否认。否认是人们在逃避责任时的常用手段。当人们乞求宽恕时,这种精心编造的借口经常会脱口而出。“我不是故意的”则是一种请求宽恕的说法。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表明此人想借装傻蒙混过关。“这不是我干的”是最直接的否认。“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是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找借口逃避责任的人往往都能侥幸逃脱。他们因逃避或拖延了自身错误的社会后果而自鸣得意,却从来不反省自己在错误的形成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为了免受谴责,有些人甚至会选择欺骗手段,尤其当他们是明知故犯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罪与罚两面性理论”的中心内容,而这个论断又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另一方面。当你明知故犯一个错误时,除了编造一个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时你会给自己找出另外一个理由。

其次,培养自省意识,就得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一直到晚上上床睡觉前,不知道要照多少次镜子;这个照镜子,就是一种自我检查,只不过是一种对外表的自我检查。相比之下,对本身内在的思想做自我检查,要比对外表的自我检查重要得多。可是,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你每天能做多少次这样的自我检查呢?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我们没有照镜子,那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也许,脸上的污点没有洗掉;也许,衣服的领子出了毛病……总之,问题都没有发现,就出了门。可是,我们如果不对内在的思想做自我检查,那么,我们就可能是出言不逊也不知道,举止不雅也不知道,心术不正也不知道……那是多么得可怕!

我们不妨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就是每当夜里刚躺到床上的时候,都要想一想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每当出了问题的时候,首先从自己这个角度做一下检查,看看有什么不对;而且,还要经常地对自己做深层次、远距离的自我反省。

最后,培养自省意识,就得有自知之明。就像最有可能设计好一个人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一样,最有可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但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然,古人怎么会有“人贵有自知之明”、“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之类的古训呢?

自知之明,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而且是一种高深的智慧。因此,你即便能做到严于责己,即便能养成自省的习惯,但并不等于说能把自己看得清楚。就以对自己的评价来说,如果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了,就会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把自己估计得过低了,就会自卑,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只有估准了,才算是有自知之明。

很多人经常是处于一种既自大又自卑的矛盾状态。一方面,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却又在应该展现自己的时候畏缩不前。对自己的评价都如此之难,如果要反省自己的某一个观念,某一种理论,那就更难了。

内在的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神圣的力量,比事实、命运和邪恶的力量更强大。

但是,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当我们希望使用这种力量时,这种力量就在我们的眼前,在我们的内心之中。然而,许多像我们一样普通的人因为认识并且运用了这一理论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把自己作为单个的个体来看待,并且排斥于神圣力量之外,那么,在邪恶力量的面前,我们就会变得无助,成为恐惧和不祥的牺牲品。

但是,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这种神圣力量,并且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那些曾经令我们恐惧、折磨我们的事情,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就是这种神圣的力量,这会助长我们的自负,使我们变成一个空虚的人,最终一定会落得失败的下场。

一旦我们沉迷于这种意识,我们就会像一只玩具气球一样,触到尖锐立即爆炸,其后果会更悲惨。

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虽然力量单薄,但在我们内心之中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十分强大,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容、无畏地应对恐惧。

我们的斗志总是在我们的肉体之前被打败。如果我们拒绝被征服,我们就不会被征服。如果我们懂得并且坚持这一道理,生命中那些丑恶的东西就不会再困扰我们。

在一些困难面前,如果我们拒绝被击垮,依靠这种神圣的力量,困难和恐惧就会越变越小,最终被彻底打败。

如果我们学会了这一道理,我们不但可以忍受和超越挫折,还可以完成自己本来无法做到的事情,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者。

做人的品牌

有一对夫妻,下岗后开了家烧酒店,自己烧酒自己卖,也算有条活路。丈夫是个老实人,为人真诚、热情,烧制的酒也好,人称“小茅台”,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酒店生意兴隆,常常是供不应求。

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烧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酒的产量。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入,早日致富。

这天,丈夫外出购买设备,临行之前,把酒店的事都交给了妻子,叮嘱妻子一定要善待每一位顾客,诚实经营,不要与顾客发生争吵……

一个月以后,丈夫外出归来。妻子一见丈夫,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神秘兮兮地对丈夫说:“这几天,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像你那样永远发不了财。”

丈夫一脸愕然,不解地说:“做生意靠的是信誉,咱家烧的酒好,卖的量足,价钱合理,所以大伙才愿意买咱家的酒,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秘诀。”

妻子听后,用手指着丈夫的头,自作聪明地说:“你这榆木脑袋,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你知道吗?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还多。秘诀就是,我给酒里兑了水。”

丈夫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妻子竟然会往酒里兑水,他冲着妻子就是重重的一记耳光。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他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

从那以后,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法,竭力挽回妻子给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可“酒里兑水”这件事还是被顾客发现了,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后来就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其实,从做生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给酒兑水,表面上看只是生意受了影响,但折射出的实质是低劣的人品——弄虚作假、不诚实。结果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丢掉了酒店的信誉,欺骗了别人一次,却影响了自己一生。

好好爱自己

我们被要求像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邻人。

这种要求似乎是说:“你要好好爱自己,然后以同样的方式爱他人。”但这也说明我们应该先爱自己,否则这句话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可是,我们真的时时刻刻都在爱自己吗?抑或只在自己最好的时候爱自己?难道我们不是时常蔑视自己吗?我们难道不是有时对自己感到厌倦甚至憎恨吗?

爱自己可能有些自私,但是爱别人又何尝不自私呢?温柔的母亲们总是自私地爱自己的孩子,以至于把孩子变得一样自私。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自爱远没有自我忽视丑恶。”一个人耕种一块田地,收获了麦子,当饥饿的邻居眼巴巴地站在一边时,他会把所有麦子都自己吃掉。这样的情形已经够差劲了。但是,根本不去耕种土地,任其荒芜,岂不是更坏,因为这意味着,不管是邻居还是自己都要挨饿。人生的第一要务是养活自己,丰富自己的生命,这是根本,否则不但自己一事无成,也无法服务于他人。

我们首先应该爱自己,然后才能以同样的方式爱别人。爱自己、忠实于自己,这是人格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我认知,他就会迷失,就不会有任何建树。我们有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帮助别人。我们能为别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我们只要做到最好,与自己为友就可以了以了。

深层次地挖掘思想

你是谁?你从事什么工作?你是一个男人还是一列队伍?你是一个女人还是一位烈士?

这些问题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不只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周围还有很多人,总是有一个杂乱的人群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思想里混杂着别人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能力。我们的名字意味着“群体”。

人是一个完整的生物,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具有数种人格,都希望与他人和平相处,却不时与他人发生战争。我们都想完全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知道自己行为的动机。

正如霍姆斯博士所说的,我们就好像一个挤满了人的公共汽车,车里的人们总是非常忙乱。车里的每个人都希望汽车按自己的方向行驶,但这马上会招来很多人的反对。一会儿是这个长辈发言,一会儿是那个长辈发言,他们都想要求车辆按照自己的意愿行驶。开多快,开多远,开到哪里,都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所以,车里就显得非常混乱。

如果我们更深层次地挖掘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思想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层次,有的层次像野兽,有的层次像孩子,有的层次像野蛮人,有的层次则属于文明社会。有些时候我们的行为像一头猪或者一只狐狸,有些时候像一个易怒的孩子,有些时候则像一个野蛮的人。我们总是倾向于去做那些可笑、愚蠢甚至可怕的事情。

这种说法起初会使我们有些无法接受,但是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它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有耐心,对他人有更多的怜悯之心和同情之心。我们总是做一些令自己也无法容忍的事情,而做完之后又搞不清自己行为的动机。

很少有人有固定的性格,我们只不过是在朝着某种性格的方向去努力。我们是否能完全获得这种性格,取决于哪种东西能把我们集合在一起。如果不能进行自我努力和与他人协作,我们只能面临破产的境地。同时,我们还必须在自己和他人身上找到维系我们之间关系的纽带,只有这条纽带才能给我们带来和平与团结。

缺点不是障碍

人没有完美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缺点是否会成为成功路上的障碍,关键是要看要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想成为万人瞩目的政治领袖吗?就需要具有富兰克林那样的勇气,检视自己的缺点,并与之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直到胜利为止。

克劳兹是美国某企业总裁,他奋斗了8年让企业的资产由200万美元发展到5亿美元。2005年他去华盛顿领取了本年度国家蓝色企业奖章。这是美国商会为奖励那些战胜逆境的中小企业而颁发的,那年只颁发了6枚奖章。

克劳兹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了,可他的心中却有一个难言之隐,他将它深深藏在心里已经很多年了。白天克劳兹应接不暇地处理对外事务,好像是忙得没有时间去阅读邮件和文件。很多文件由公司的管理人员白天就处理好了,白天遗留下来的文件,到了晚上,由他的妻子莱丝帮助他处理,他的下属对他无法阅读这件事一直一无所知。

克劳兹的痛苦起源于童年。当时他在内华达的一个小矿区里上小矿里上小学。“老师叫我笨蛋,因为我阅读困难。”他说。他是整个学校里最安静的小孩,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他天生有阅读障碍,老师又责骂他,他在学校的学习变得更艰难了。1963年,他从高中勉强毕业,当时他的成绩主要是C、D和F(A是最高等级)。

高中毕业后,克劳兹搬到了雷诺市,用2000美元的本金开了一家小机械商店。经过不懈的努力,1997年他已经成功开了5个分店,资产超过了2亿美元。今天他的企业已经成为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公司每年至少有1500万美元的利润。

克劳兹害怕受到那些大多是大学毕业的首席执行官们的嘲笑和轻视。但是,他没想到他得到的是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这使我更加佩服他获得的成功,这加深了我对他的敬意。”约斯特说。另外,当克劳兹告诉他的雇员他不会阅读的时候,也赢得了雇员们的尊重。克劳兹说:“自从我下决心让每个人都知道这件事以来,我心里轻松了许多。”

从那以后,克劳兹聘请了一名家庭教师为他做阅读辅导。克劳兹最近正在读一本管理方面的书。他在所有他不认识的单词下面画线,然后去查字典,读得很慢。他希望有一天他能像他妻子那样可以迅速地读完办公桌上所有的文件和信函。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他的故事能鼓励其他正在学习阅读的人。“有缺点没有什么可羞愧的,然而,如果明知自己有缺点却不做任何改进,那就变成一种耻辱了。”自己不去正视缺点,它将永远是缺点。克服它、战胜它的过程也是优点凸现的过程。

突破自我

有一天,动物们在森林里联欢,突然间一只猴子跑出来跳舞,动物们看到它的舞姿都赞不绝口。

一只坐在角落里的骆驼,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非常羡慕。骆驼心想:“我也想个办法,让大家称赞我一番。”

于是,骆驼就站起来大声说:“各位,请安静一下,我要跳一曲骆驼舞给大家看。”动物听了都很兴奋,睁大眼睛看着。

骆驼鞠躬之后,开始摇摆身体,它滑稽、丑陋的舞姿,不仅没有获得动物的赞美,反而引来大家哄堂大笑。

骆驼觉得很难为情,就偷偷地溜出森林躲起来了。

模仿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愚昧无知、不用大脑、东施效颦式的模仿,另一种类型的模仿是智慧型的模仿,即在模仿的时候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事事模仿别人,就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更不能发展自己身上独特的潜质。

文新是某杂志社的编辑,每天她都可以收到作者的来稿,大量来稿中除了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作品,还有许多名家稿件。名家稿件毕竟是名家稿件,那种挥洒俊逸的风格让人爱不释手。她就常常将一位北京的知名青年诗人的散文文不加点地给编上去,而他的稿件在总编那里也总能顺利通过。他也的确名副其实,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情感,使他成为许多少年读者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但有一次,当她将那位诗人的一篇文章编上去后,却被总编给刷了下来。总编退稿的理由很简单:我们发他这种风格的文章太多了。

文新心中很是不服,总编说:“你难道没有看出来,他的文章一点破都没有?”

的确如此。

很多时候,往往最初使我们上进、给我们动力、使我们引以为豪的东西最终却会变成羁绊我们的绳索和压迫我们的负荷,阻止我们轻装前行。这种困厄,犹如蚕和茧,要么被茧困死,要么破茧而出,这全看蚕是否努力。

选对目标就是成功的一半

找准人生的坐标

一个人怎样给自己定位,将决定其一生成就的大小。志在顶峰的人不会落在平地,甘心做奴隶的人永远也不会成为主人。

一位智者说,即使是最弱小的生命,一旦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也会有所成就。而最强大的生命如果把精力分散开来,最终也会一事无成。

你可以长时间卖力工作,创意十足、聪明睿智、才华横溢、屡有洞见,甚至好运连连——可是,如果你无法在创造过程中给自己正确定位,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一切都会徒劳无功。

所以说,你给自己定位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能改变人生。

一个乞丐站在路旁卖橘子,一名商人路过,向乞丐面前的纸盒里投入几枚硬币后,就匆匆忙忙地赶路了。

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取橘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橘子,因为你我毕竟都是商人。”

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遇见了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谢,并告知说他就是当初卖橘子的乞丐。而他生活的改变,完全得于商人的那句话:你我都是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定位于乞丐,你就是乞丐;当你定位于商人,你就是商人。

定位决定人生,定位改变人生。

汽车大王福特从小就在头脑中构想能够在路上行走的机器,用来代替川口和人力,而全家人都要他在农场做助手,但福特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机械师。于是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别人要三年的机械师培训,随后他花两年多时间研究蒸汽原理,试图实现他的梦想,但没有成功。随后他又投入到汽油机研究上来,每天都梦想制造一部汽车。他的创意被发明家爱迪生所赏识,邀请他到底特律公司担任工程师。经过十年努力,他成功地制造了第一部汽车引擎。福特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正确定位和不懈努力。

迈克尔在从商以前,曾是一家酒店的服务生,替客人搬行李、擦车。有一天,一辆豪华的劳斯莱斯轿车停在酒店门口,车主吩咐道:“把车洗洗。”迈克尔那时刚刚中学毕业,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车子,不免有几分惊喜。他边洗边欣赏这辆车,擦完后,忍不住拉开车门,想上去享受一番。这时,正巧领班走了出来,“你在干什么?”领班训斥道,“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你这种人一辈子也不配坐劳斯莱斯!”

受辱的迈克尔从此发誓:“这一辈子我不但要坐上劳斯莱斯,还要拥有自己的劳斯莱斯!”这成了他人生的奋斗目标。许多年以后,当他事业有成时,果然买了一部劳斯莱斯轿车。如果迈克尔也像领班一样认定自己的命运,那么,也许今天他还在替人擦车、搬行李,最多做一个领班。目标对一个人一生是何等重要啊!

在现实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或因受宿命论的影响,凡事听天由命;或因性格懦弱,习惯依赖他人;或因责任心太差,不敢承担责任;或因惰性太强,好逸恶劳;或因缺乏理想,混日为生……总之,他们给自己定位低调,遇事逃避,不敢为人之先,不敢转变思路,而被一种消极心态所支配,甚至走向极端。

成功的含义对每个人都可能不同,但无论你怎样看待成功,你必须有自己的定位。

生命不让别人设定

一位成功人士回忆他的经历时说:“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我一本世界地图,我好高兴,跑回家就开始看这本世界地图。很不幸,那天轮到我为家人烧洗澡水。我就一边烧水,一边在灶边看地图,看到一张埃及地图,想到埃及很好,埃及有金字塔,有埃及艳后,有尼罗河,有法老,有很多神秘的东西,心想长大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埃及。“看得入神的时候,突然听得背后有人问:‘你在干什么?’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爸爸,我说:‘我在看地图。’爸爸很生气,说:‘火都熄了,看什么地图!’我说:‘我在看埃及的地图。’我父亲跑过来‘啪、啪’给我两个耳光,然后说:‘赶快生火,看什么埃及地图!’打完后,踢我屁股一脚,把我踢到火炉旁边去,用很严肃的表情跟我讲‘我给你保证!你这辈子不可能到那么遥远的地方!赶快生火!’“我当时看着我爸爸,呆住了,心想:我爸爸怎么给我这么奇怪的保证,真的吗?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吗?20年后,我第一次出国就去埃及,我的朋友都问我:‘到埃及干什么?’那时候还没开放观光,出国是很难的。我说:‘因为我的生命不能被别人设定。’自己就跑到埃及旅行。“有一天,我坐在金字塔前面的台阶上,买了张明信片寄给我爸爸。我写道:‘亲爱的爸爸:我现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给你写信,记得小时候,你打我两个耳光,踢我一脚,保证我不能到这么远的地方来,现在我就坐在这里给你写信。’写的时候感触很深。我爸爸收到明信片时跟我妈妈说:‘哦!这是哪一次打的,怎么那么有效?一脚踢到埃及去了。’”

你是自己的设计师,成龙成虫全在自己。

如果将自己的发展依赖于别人的定位,而没有自己的人生目的,没有自我实现的欲求,就不可能做出一番事业。你的生命,要靠自己去雕琢。你要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确定人生的目标,也就是为自己“人生道路怎么走”、“朝着什么方向走”、“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进行设计。

被别人设定,并且照着别人的设定去做的人,他的生命注定只能平淡无奇、碌碌无为。只有对自己的生命充满激情和幻想的人,才会不断地超越自己,达到一个又一个高峰,人生也因此而绚丽多彩、跌宕起伏。

看清方向再努力

方向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徒劳。努力也是有条件的,当你陷进泥塘里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爬出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塘。有人说,这个谁不会啊!而事实上,不会的人很多。比如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公司,一堆被套牢的股票,一场“三角”或“多角”恋爱,或者是个难以实现的梦幻……

在这样的境遇里,你再怎样挣扎也无济于事,真正聪明的做法就是调整方向,重新来过。也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不懂,谁都不是傻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在做着无谓的斗争与努力,就像是已经坐上了反方向的公共汽车,还要求司机加快速度一样。有好心人告诉他停止前进,重新选择方向的时候,他还振振有词,不肯下车。而明白的确坐反了时却又把责任推给售票员,指责售票员没有阻止自己登上汽车;于是就努力说服司机改变行车路线;在遭到拒绝后又下决心消灭这辆汽车,因为消灭一个错误也是伟大的事业;于是坚持坐到底,因为在999次失败后也许就是最后的成功。

人生道路上,我们常常被高昂而光彩的语汇弄昏了头,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如一,不肯认输,最终输掉了自己!选对方向,及时改变方向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泥塘教过我们,只是我们一离开“老师”,就不愿从上错了的车上走下来。就像我们会经常听见有人聊天:

——工作怎么样啊?

——嗨,凑合,混口饭吃吧!

既然只能是“凑合”着,“混饭”吃,那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份更适合自己,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呢?

如果你发现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那你就要赶紧调整前进的方向。不要担心来不及,如果你一直有这样的顾虑,那才真正丧失了大好的时机。

当你发现自己真的走错了方向时,最好先静下来想一想,然后再去努力寻找新的机会,并在新的领域里重新开始,立志有所作为。那种明知自己走错了路,又前怕狼后怕虎的人,只能是徒自空叹,虚度一生!

发挥长处

人这一生会有很多难处,但最难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走的那条道。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的人生航向。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前进的方向。每个人都应该尽力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跑道。当你事业受挫了,你不必灰心也不要丧气,相信坚强的信念定能点亮成功的灯盏,总结失败的原因,考虑重新给自己定位。

很多成就卓著人士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定位或重新定位。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只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想法,那么定位就很不准确,有很大的盲目性。歌德一度没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树立了当画家的错误志向,害得他浪费了十多年的光阴,为此他曾非常后悔。美国女影星霍利·亨特一度竭力避免被定位为短小精悍的女人,结果走了一段弯路。后来幸亏经纪人的引导,她重新根据自己身材娇小、个性鲜明、演技极富弹性的特点进行了正确的定位,出演《钢琴课》等影片,一举夺得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大奖。

古今中外,还有很多名人经过重新给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一开始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直到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伦琴原来学的是工程科学,他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果然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在生活中,谁都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目前,有许多人是在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岗位上,干自己不愿干的工作,于是牢骚满腹。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着急为好,所谓的生活其实就如写文章一样,当你发觉笔下的那一句不是自己最满意的词句,甚至是败笔的时候,那你就暂时停笔思考一下,删除那些拙劣的语句,然后等到精彩的华章涌向笔尖,再重新抒写,直至满意为止。

选好人生路

漫漫人生路,但并不是每条都适合你去走,你一旦选择错了,也许你一生都难以过得顺畅。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深圳,一个去北京。在候车厅等车时,听到议论说:深圳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深圳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开,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深圳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而且相互交换了车票。于是,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深圳的票,去深圳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