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惊叹——欧美奇迹(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02:21:03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桥,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的惊叹——欧美奇迹(上)

历史的惊叹——欧美奇迹(上)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形式,人类历史的不断积淀,才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增长。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变成史实,存储在人类的记忆中。通过这些史实,人们在头脑中进行了自己的创造和发挥,把这种储存变成知识的认识,就成了思想和智慧,于是开始了新的行动从而将人类的文明向前推进。

博古通今是中国人的古训,“学点历史”更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从世界历史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智慧,从风云叱咤的历史人物中感悟人生真谛,小而言之个人,是修身齐家的需要;大而言之国家,是立于不败的前提。处于民族复兴重要时刻的中国,不仅要从自己的历史,更要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汲取营养,有鉴未来。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世界史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部《世界历史百科》所记录的是自人类诞生以来的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的历史。系统地记载了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并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回顾与总结,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全书共分24卷,48册,具体内容如下:世界历史百科之一: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空中花园的故乡——巴比伦(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三: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四:海上民族的兴衰——古希腊(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五:从城邦到帝国——古罗马(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六:横跨欧亚的帝国——拜占廷(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七: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八:屡难不死的民族——希伯莱(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九:消逝的美洲辉煌——印第安(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历史的沉思——亚非奇迹(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一:历史的惊叹——欧美奇迹(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二:系铃尚无解铃人——世界之谜(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三:地球上最完美的花朵——世界思想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四: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五: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六:知识与能力的凯歌——科技大发明(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七:沟通心灵的桥梁——世界文学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八: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九:展现凝固的音乐——世界建筑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生活生产的升华——工艺美术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一:凝思不朽的丰碑——世界雕塑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二: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三: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四:舞台上的悲欢离合——世界戏剧史(上、下册)

本书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进行了生动、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

由于本书规模较大,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本书编委会2008年2月

欧洲文明奇迹

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

北欧木质建筑文化的结晶

北欧文明的建筑文化是建立在木材料基础上的。作为北欧文明的遗产,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木质建筑在斯堪的纳维亚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同时代展开的罗马式石材建筑相比,木质建筑特别适用于艺术装潢。众多的木质宗教人物雕像,由于其简朴的风格,更容易使人感到真切。那个时期,石材建筑的神话作为坚固耐用的原始概念深深扎根于西欧的文明中,木头只被人看作是充当临时性的和应急住处的材料。木结构教堂与宗教性建筑所要求的永久性相比,似乎是矛盾的,但挪威的木结构教堂群却推翻了这一神话。

早在11世纪初期,挪威就已经出现了数百座独特的木结构教堂建筑。这些教堂采用榫头垂直接合厚木板的建造方法,使那种使用大块木料的建筑方式和框架建筑结构相结合。虽然这些早期的教堂已不复存在,但这类教堂结构的基本模式和一些珍贵的遗物在后世的建筑中保存了下来。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就留有许多类似的痕迹。木雕耶稣受难像质朴而真切。“斯塔布希尔凯的女王”

在挪威语中木结构教堂被称为“斯塔布希尔凯”。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位于挪威中部的松·奥·菲约拉内郡,始建于12世纪,是挪威现存的28座教堂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座。由于教堂内部圆木柱子像船的桅杆,所以又叫“桅杆教堂”。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不仅是挪威最古老的“斯塔布希尔凯”,还因保存完好而被称为“斯塔布希尔凯的女王”。这座木结构教堂由于它结实的木结构和极佳的平衡态势,经受住了数百年的风雨考验,今日风采依然不减,被视作宗教建筑艺术的一大杰作。

外观独特的木结构教堂

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背靠长满林木的山麓,前有石块垒成的围墙。整座教堂为四方形的三层建筑,全部用木材构成,每层都有陡峭的披檐,上有尖顶,外形很像东方式古庙。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和一般的圆木建筑教堂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垂直的柱子和木板支撑,将每根柱子和外壁的厚板分别垂直嵌入底梁和上梁,而不使用一颗钉子或螺丝。这一点又与中国的古代建筑颇为相似。

古老的内部陈设

奥尔内斯木结构教堂的一些组成部分源自于建在原址上的日教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年份可以推至更远,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050年。

教堂中殿北墙和刻有动物嬉戏图案的大门所用的木料,都是从另一座历史比这座教堂早一百余年的日教堂上拆卸下来的旧料。教堂中殿的西山墙上和后殿的一面山墙上也刻有与大门类似的图像。教堂内部陈设是典型的中世纪风格:一个木质耶稣受难像和两个利莫格斯的彩饰铜蜡台。圣台与布道坛、边座、唱诗班的屏饰,靠背长凳和壁画等都是1700年以前的物品。教堂内的装饰大多以暖色系的百年老松木为材料。布道坛上摆着的耶稣受难的彩色木雕,风格简朴,木质地给神像增添了一些朴实的色彩。

考古学家在这座木结构教堂的底部发现了一些北欧的古文字,上面写着“Arnepreas-twanttohavelnga”说明这座木结构教堂曾是当地权贵的一座私人教堂。

源自造船业的建筑灵感

欧洲北方占优势的造船业给挪威人以灵感,人们创造性地发明了这种框架结构的宗教建筑物。此类教堂的大门和外层的承重木嵌板上都饰以大量精致的木雕。这些用最完美的技术制作出来的宗教建筑艺术品,是与凯尔特日耳曼人那种清晰严谨的装饰艺术传统紧密相联的。

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当时作为一种新的宗教木结构教堂,创造性的体现了对这种装饰艺术风格的传承和改造。这座风格简朴的教堂,虽然进行过多次重建,却仍不失为在建筑结构上突破旧有模式的一个卓越典范。为了地面结构的坚实美观,一般建筑中夯入地基的柱子,在这座建筑中被笔直的“船桅”所代替。即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坚实的横向支撑和纵向立柱也能保持整个建筑的牢固性。

布拉格老城

历史上的布拉格

布拉格地处欧洲大陆中心,是捷克的首都,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城。

布拉格整座城市分布在十座山丘上,伏尔塔瓦河从城市中蜿蜒流过。整座城市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城堡区和小城区四个区。其中,小城区和城堡区在河西岸,老城区和新城区在河东岸。在老城区中,还包括一个独立的犹太区。

自从公元5世纪斯拉夫人到达这片地区,布拉格就开始了它漫长而多舛的历史。公元9世纪的摩拉维亚大公国曾是捷克历史上的繁盛时期。古老的布拉格城堡就是在那个时期建成的。公元950年,奥托大帝将大公国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版图。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是捷克第二个黄金时代,此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布拉格逐渐成为欧洲最大,最重要的都市之一。“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公元18世纪,中欧局势稳定,经济复苏,此前一度陷于衰落的布拉格人口开始逐渐增多,日耳曼、西班牙,意大利商人云集于此,这给布拉格的建筑风格和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无数精美的哥特式建筑点缀了这座美丽的城市。现在的布拉格拥有各类古建筑1700多处,故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该市最古老的建筑为维舍赫拉德城堡,始建于公元9世纪下半叶。这里还有中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和融哥特式与巴洛克式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杳理桥,两者分别建于1348年和1357年。

更值得一提的是布拉格所有的广场、街道、居民住宅楼都五颜六色,很少能看见某种单一纯粹的颜色,绝大多数建筑的外部都被涂上一些粉色系列的混合色彩,比如水粉色、黄粉色。

布拉格古城堡

布拉格古城堡始建于公元880年,自第一代奠基人普热米斯尔家族开始修建以来经历了上千年的变迁。经过国内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多次改建、装饰,布拉格古城堡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是捷克最吸引人的游览胜地之一。布拉格古城堡过去是皇帝、国王的宫殿,现在是捷克总统为外国元首来访举行欢迎仪式和接受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地方。站在古城堡上眺望整个布拉格市,美景尽收眼底。

布拉格古城堡内有三座庭院、几条古老街巷和画廊、花园,以及捷克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圣维斯大教堂。教堂的地下室安放着捷克历代国王的棺椁,并保存着国王的王冠和加冕用的权杖等。据说圣维斯大教堂的塔尖是布拉格城永恒的标志。圣维斯教堂外观雄伟,各处有做工细致的铜塑、铁塑,其中既有反映王室活动的场面,也有体现平民生活的图画,内容十分生动。教堂的东侧是有着砖红色与黄色外墙的圣乔治教堂。这座教堂建于1142年,教堂正面有“S·G”的图案,是布拉格城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罗马风格建筑物。

查理桥

查理桥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横跨伏尔塔瓦河。此桥是捷克国王查理四世命令建造的,因此得名“查理桥”。查理桥是捷克现存最大的古桥,也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桥身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桥面为砖石所砌。查理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建造,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查理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着巴洛克浮雕的哥特式门楼。桥两侧石栏杆上有30座雕像,充当天主教圣徒和保护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像和兽面人身像等。

老城广场和自鸣钟

布拉格的老城广场是公元11~12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是决定国家历史命运的政治事件发生地。1948年的“二月事件”和1989年的“十一月事件”两次重大政治变革均在此得到集中反映。捷克前总统哥特瓦尔德和现总统哈维尔都曾在此发表演说,宣布政权的更迭。

老城广场的中心是扬·胡斯雕像。扬·胡斯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的爱国者、布拉格查理大学的首任校长。他改革和简化了捷克语语法,主张高校用捷克语教学,反对日耳曼化、教权专制等腐败现象。由于胡斯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因而于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以触犯教规、散布异端邪说罪处以火刑。扬·胡斯像于1902年至1915年用13年塑造成,于1915年7月6日扬·胡斯被焚500周年纪念日揭幕。

自鸣钟是布拉格老城广场上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建于16世纪。钟体由三部分组成,即:雕像、钟盘、年历。每到整点时,象征时光消逝的小鬼塑像首先拉响铃铛并不断点头,而土耳其人塑像则不断摇头,象征始终不愿投降。钟右侧有两个寓意虚度时光的人物塑像不断摇头,象征未享尽人间富贵,不愿离开人世。同时钟上部的12个圣徒塑像在打开的天窗后相继出现。当最后一个圣徒走过并把天窗关上时,天窗上面的金鸡扇动两翼后鸣啼,宣告报时结束。钟的中间部分为钟盘,根据中世纪地球为宇宙中心论制作,标明太阳和月球的运动。钟的最下部分是12个镶有圆框的组画,描写农村四季耕作的情景。年历两侧还装饰着天使塑像和市民塑像。

克里姆林宫

见证历史的城堡

俄语“克里姆林”的意思是“城堡”,在俄罗斯各大城市的“克里姆林”之中,以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最具代表性。它位于莫斯科城市中心,莫斯科河北岸的丘陵上。克里姆林宫不仅是莫斯科的焦点,也是俄罗斯辉煌的历史见证。

关于克里姆林宫的最早的历史记载始自1156年,那时它只是—个刚刚建成的橡木城堡,后来日渐发展为莫斯科城。13世纪,蒙古人占领了俄罗斯,200多年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摆脱了蒙古统治者,在莫斯科定都,克里姆林宫也随即成为皇家宫殿。伊凡三世陆续聘请了许多意大利名师,重新扩建了今日克里姆林宫及东北侧城墙外广场——红场的规模。19世纪初,莫斯科在拿破仑大军进攻下成为一座废墟,好在城市并未沦陷,战后统治者除了迅速恢复克里姆林宫的旧有规模外,还在红场上增建了不少讲究色彩装饰的教堂。今天的克里姆林宫由一道全长2235米,厚6米,部分高度约20米的砖红色围墙包围,内部面积达28万平方米。除了4座城门、19座塔楼外,里面还有许多壮观的建筑,包括教堂,皇宫及办公大楼等,规模十分庞大。

俄罗斯风格的代表建筑

克里姆林宫曾经三次重建,现存的城墙和建筑,多半为15世纪伊凡三世时期一步步扩建而成。由于当时希腊正教的重心由君士坦丁堡迁移到莫斯科,在宗教的影响下,这里的教堂及宫殿建筑出现了拜占庭风格的金色圆顶;此外,参与扩建的建筑师均为意大利名匠,他们在原来的中古俄罗斯传统建筑上又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样式,使克里姆林宫成为特有的俄罗斯式建筑。15世纪末,意大利名建筑师及俄国工匠开始修建克里姆林宫外的城墙。建筑新墙时,为了不造成防守上的漏洞,每拆除一小部分旧墙,便立刻建起新墙。这项工程共花了十年时间,并在城墙完成之后的200年里,陆续建造了19座高大的尖塔。其中最高的、造型最美的塔是1625年的斯巴斯基塔。它是在原来较低的塔楼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这些塔具有瞭望及警示的作用,中间有炮台、射击孔或秘密通道,形制各不相同,有的是为颂扬圣人而建,有的则是为纪念统治者,其中还有5座兼具城门功能。

广场上的教堂

克里姆林宫中心最古老的教堂广场上,建有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大教堂、金色圆顶教堂和圣母领报教堂。几个教堂内部都有精细的镶嵌、壁饰和黄金框架的圣像书,灿烂夺目,令人目不暇给。

有5个顶的白色石头教堂是圣母升天教堂,建于1480年,由意大利建筑师修建。历代大公和沙皇在这里举行加冕礼。教堂的山字形拱门和金色圆塔具有俄罗斯东北部教堂建筑风格。天使大教堂建1509年,是从伊凡一世到彼得大帝历代莫斯科大公和历代沙皇的墓地。广场中惟一的世俗建筑物是多棱宫,它是克里姆林宫中最古老的宫殿之一,于1491年建成。多棱宫的主厅在二楼,约有500平方米,大厅正中有巨柱往上伸出的四棱柱支撑圆顶,圆顶上绘有16世纪末的壁画。

伊凡大帝钟楼、钟王和炮王

伊凡大帝钟楼是克里姆林宫中的最高建筑物,高81米,用白石筑成,建于1505~1608年间。同时它又是一座瞭望塔,可俯瞰周围32平方千米的地方。钟楼原为三层,1600年时增至五层,冠以金顶。从第三层往上逐渐变小,外观呈八面棱体层叠状,每一棱面都有拱形窗,窗口有自鸣钟。楼内悬挂着十几个大小古钟。每当钟声齐鸣时,很远都能听到。

伊凡大帝钟楼旁是著名的“钟王”。它重202吨,高6.14米,直径6.6米。比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重4.5倍。这口钟花了两年时间,于1735年铸成,可是由于大火,钟体下部掉下一块。也有人认为是俄罗斯人对合金比例和金属强度的知识不够完善,使大钟在第一次敲击时碎裂。无论原因是什么,单单是这块碎片就重11.5吨。这口钟上还铸有沙皇阿列克谢和皇后安娜的雕像以及各种神像等。

钟王附近就是炮王——“沙皇伽农炮”,炮王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炮重40吨,炮口直径0.92米,可以容纳一个成年人钻过。炮前堆着四发球形炮弹,每个重2吨。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还刻有沙皇费多尔的浮雕像。由于太重太大,炮王从未发射过一发炮弹。

红场

位于克里姆林宫东北侧城墙外的红场,长约700米,宽30米,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红场”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广场”。红场并不是红色的,但是在沙皇统治时期,曾是执行极刑的地点,因此烙下血迹斑斑的历史痕迹,现在是莫斯科市民的集会场所。环绕着红场周边有许多俄罗斯重要的历史古迹,其中以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最引人目光。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建于1555年,是为纪念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合并于俄罗斯而建造。教堂结构独具一格,由九座教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中间高高隆起的一座较大,周围八座略小,且层次分明,错落相连。九座教堂均为圆顶,最高的顶尖高为47米。

冬宫

冬宫的历史

冬宫是俄罗斯帝国强大和皇权的象征,被公认为圣彼得堡最耀眼的巴洛克建筑。作为皇宫的冬宫,最早于1710年建在涅瓦河边,当时是荷兰风格的两层建筑。1719年根据彼得一世的指令,在距原皇宫不远,今天艾尔米塔日剧院的地方修建了第二座冬宫,其形式明显受北欧建筑的影响。

18世纪中叶,俄罗期建筑史上真正的巴洛克时代到来,以意大利人瓦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为杰出代表的建筑师们在彼得堡及其郊外建造了许多经典建筑。除冬宫外,斯莫尔尼修道院、彼得宫的大宫、皇村的叶卡捷林娜宫均是他的大手笔。1716年,拉斯特雷利跟随作为著名雕塑家的父亲,应彼得一世之邀来到刚刚兴建的圣彼得堡,此行他为施展自己的才华找到了绝好的机会。1754年,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聘请拉斯特雷利建造一座新皇宫。然而就在宫殿即将完工之时她撒手西去。次年即1762年,刚刚即位的彼得三世携妻——不久就推翻夫皇的叶卡捷林娜二世——迁入新落成的冬宫。

1762年叶卡捷林娜二世登基不久,拉斯特雷利即被迫提出辞呈,因为这位建筑师的创作风格不合新女皇的口味。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尤·费尔腾·让·瓦兰·德拉莫特、阿·里纳尔迪等几位欧洲建筑师对宫殿内部继续进行装饰并对原设计做了一系列改变。18世纪70~80年代,伊·斯塔罗夫、乔治·克瓦连吉又对内部做了改建。此后冬宫内外形貌基本未变,一直保持到现在。

一代建筑典范

冬宫现在是由五座建筑组成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建筑群的核心建筑,它以规模宏大,装饰丰富,气势雄伟成为一代建筑典范。

冬宫整座建筑乍看虽庞然巨大,但表面色彩和丰富的雕塑赋予它非同寻常的雅致:浅墨绿色基调配以砂岩黄;无数的白色壁柱排列得疏密有致,不仅使数百米长的建筑丝毫不显单调,而且极富表现力,窗户上的镀金饰框和房顶柱形栏杆上的雕像、装饰花瓶,则从整体上加强了华丽的效果。冬宫的宫殿呈封闭的长方形,中间形成一个宽大的内院。建筑师从具体情况出发,将每个外墙设计成不同的式样。面向涅瓦河的西北面没有明显的凸缘,从河上看去,仿佛连绵不断的双层柱廊。面向冬宫广场的西南面为正面,中央被华丽的凸轩分割成三个拱门,巧妙地织入了四周景色,与环境自然和谐。

格奥尔吉厅

格奥尔吉厅被称为冬宫的“心脏”,由克瓦连吉设计,是冬宫内最完美的大厅之一。克瓦连吉接手这项工程时,前任设计师拉斯特雷利的设计尚未完全峻工,由于叶卡捷林娜二世认为巴洛克新颖别致的奢华风格已然过时,与启蒙时代的纯理性思想格格不入,于是御座厅被建成严谨的古典主义形式。然而1837年12月的一场大火几乎将厅内装饰化为灰烬,万幸的是,所有造型艺术品、器具和其他珍贵财产都被救了出来,不过,大厅本身未能幸免。当时在位的尼古拉一世下令要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重建。产自意大利的卡拉拉大理石赋予重建后的大厅非同寻常的庄严感,塑有常胜将军格奥尔吉形象的大理石浮雕庇护着置于其下方的御座。天花板装饰着镀金图案,由16种颜色珍稀木材镶拼的地板具有同样的花纹,两者上下呼应。

彼得厅

彼得厅又称小御座厅,是为永久纪念俄罗斯帝国的缔造者彼得一世而建的。它由法籍建筑师奥古斯特·蒙费兰于1833年设计,1837年大火后由瓦西里·斯塔索夫依原样重建。厅内带有寓意性构图的《彼得一世与弥涅尔瓦》画像是这里的主要装饰。厅内御座为历史遗宝,木制基座上镶嵌着镀金银的雕花,椅背用银线绣着当时的俄国国徽。

孔雀石客厅

孔雀石客厅是用孔雀石装饰而成的皇家生活用厅,它的艺术价值最为珍贵,这个客厅曾是尼古拉一世的妻子亚历山大·费奥多罗夫娜皇后的会客厅,由阿·布留洛夫设计。厅内八根立柱和同样数量的壁柱以及两个壁炉均由孔雀石制成,并采用了复杂的“俄罗斯马赛克”技术。鲜绿色的孔雀石与天花板和柱冠上华丽的镀金装饰图案交相辉映,产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1917年11月7日夜,正在这里开会的临时政府的部长们面对攻入冬宫的士兵束手就擒。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的历史

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莱茵河畔拥有罗马时代悠久历史的科隆城。科隆市早在公元前50年就已是罗马帝国的重要殖民地,其市名就是由殖民地时的名称演变而来。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来到这座位于莱茵河中游的历史古城,可感受到浓烈的宗教气息。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它同时拥有建筑史上三个之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最大的教堂、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建筑时间最长的教堂。它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教堂的整个格局给人一种浑厚凝重、超尘脱俗的意境,是科隆城内最负盛名的文化遗迹。

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是在873年建的一座教堂遗址上改建的。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期间,教堂工程一度停工。长达3个世纪的时间里,两台中世纪的起重机高挂于第三层延伸部分高达60米的南尖塔,标志着工程的半途而废。诗人歌德第一次参观大教堂时大失所望。他觉得科隆大教堂像一个“创造到一半、远未完成就凝固了的宇宙”。

19世纪早期,随着浪漫派对中世纪的缅怀和讴歌,从中孕育出续建科隆大教堂的设想;而失落已久的绘在羊皮纸上的另一半大教堂西部正面设计图重见天日,更是给主张完成此项工程的人们莫大的鼓舞。在普鲁士君王威廉四世的推动下,1880年10月12日,这座历时632年之久的建造工程终于得以完工。1880年10月15日,科隆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当时,它以其157米高的两个塔楼荣膺世界最高建筑物的美誉,是宗教建筑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科隆大教堂溯源

1164年,德意志帝国皇帝、科隆大主教菜纳德征战意大利米兰时,争得一件珍贵的战利品——朝拜初生基督的东方三圣王的遗骸。于是,科隆成为继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意大利的罗马和德国的亚琛之后最有名的朝圣地。1238年,法国国王从拜占廷皇帝手中购得耶稣受难时戴的荆冠,于是巴黎成为科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为保住圣地的地位,科隆主教团决定修建一座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大教堂,来供奉这份遗骸,建筑风格选取当时新兴的哥特式。

科隆大教堂建筑艺术

科隆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东西最长144.55米,南北最宽86.25米。主体部分就有135米高,大门两边的两座尖塔高达157米。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教堂的周围还有无数的小尖塔。大教堂全部由磨光的石块建成,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加工后的构件总重16万吨,并且每个构件都十分精确,但至今专家们也没有找到当时的建筑计算公式。

整座教堂分为五个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达43.35米,各堂排有整齐的木制席位,圣职人员的座位有104个。教堂内部装饰也很讲究。玻璃窗上都用彩色玻璃镶嵌出图画,图画上是圣经故事。这些玻璃镶嵌总计有1万平方米。教堂内还有好几幅石刻浮雕,描绘出圣母玛丽亚和耶稣的故事。教堂的钟楼上装有五座响钟,最重的圣彼得钟有24吨。登上钟楼,可眺望莱茵河的美丽风光和整个科隆市容。人们来到已成为著名游览胜地的大教堂,都会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座大教堂内外皆似鬼斧神工之作的雕刻物。教堂里森然罗列的高大石柱,鲜艳缤纷的彩色玻璃,精致的拱廊式屋顶以及凌空升腾的双塔无不让人觉得气势傲然。

稀世藏品

科隆大教堂拥有很多稀世藏品。在众多藏品中,最著名的是重达24吨的大摆钟和一个10世纪的三王龛。大摆钟是世界各地教堂中的“巨无霸”,而三王龛则是由黄金、宝石和珍稀饰品组合而成的“宝中宝”,可说是中世纪金饰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如今,这个精致的三王龛置于大教堂的唱诗班回廊内。料隆大教堂的羊皮设计图纸也是教堂内的宝贵藏品,它是研究12世纪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料。教堂内人们还可以欣赏到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的著名绘画家斯蒂芬·洛赫纳创作的宗教画。

忘忧宫

忘忧宫历史

忘忧宫位于德国首都柏林近郊的波茨坦。这座名为“忘忧”的美丽宫殿,与德国近代战火不断的历史,正好构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18世纪末以前,德国既不是帝国,也不是主权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由350个诸侯国和上千个小领地构成的地带。当时境内有两个较有实力的政权,一个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另一个就是普鲁士的布兰登堡王朝。普鲁士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吞并了不少小邦国,18世纪著名的腓特烈二世登上了历史舞台,一向喜于宴乐奢靡生活的腓特烈二世不但从欧洲各地召集了一流的建筑师来装饰波茨坦旧有的宫殿,还于1744年动工兴建忘忧宫。

这座融合晚期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风格的宫殿,建成之后果真成为腓特烈二世的忘忧乐园,举办过无数场豪饮欢宴;后来又幸运地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猛烈轰炸,以其精美无比的建筑形式在德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双重风格的忘忧宫

1744年腓特烈二世在城门外俗称“荒野山”的地区遍植葡萄,并命令建筑师克诺伯斯多夫依照他的蓝图规划,在这里建造了占地293万平方米的避暑夏宫——忘忧宫。

在腓特烈二世的梦想里,忘忧宫应该是隐密的私人居所,而不只是豪华的宫殿。由于建筑师克诺伯斯多夫曾到意大利旅行,并接触过法国当时的前卫建筑师,因此他以一种混合晚期巴洛克和洛可可的风格装饰宫殿内外,使忘忧宫成为德国境内独具双重风格的建筑。

忘忧宫建筑及花园除了位于东侧的忘忧宫之外,还包括西侧的新皇宫,中间后方的新花园等一系列建筑,新皇宫位于忘忧宫花园的西侧,被腓特烈二世视为“创世之作”。新花园位于波茨坦西北方,建于18世纪末,它由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兴建,因当时欧洲新古典主义刚刚萌芽,所以采用了这种全新的风格设计。这些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忠实地反映了普鲁士皇族的生活面貌。

忘忧宫大殿

忘忧宫大殿是一座黄色的巴洛克式宫殿。在启蒙主义的影响下,这座宫殿并不强调皇家特有的豪华气派,在规模及面积上都比一般宫殿小巧许多。宫殿西侧及内部以轻快的洛可可风格装饰。虽然由建筑师克诺伯斯多夫设计,但几乎全在腓特烈二世的监督下完成,因此也称为腓特烈式的洛可可风格。由宫殿正面进入后,是一道狭窄的长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悬挂了许多法国洛可可画派画家的作品。宫殿中央有一座分隔东、西翼的圆顶大理石厅是菲特烈二世宴客的地方。此外,宫内还有12个房间,都相当优雅舒适,也都各具有不同的用途。众多的房间中包括一间音乐室,据说这位热爱音乐的皇帝,曾在此创作了4首交响曲和120首横笛奏鸣曲,还有一间是腓特烈二世最喜爱的图书室。

新皇宫

新皇宫原计划在1755年开建,本想建在哈维尔河畔,但在1763年开始建造时,改变了原定计划,将皇宫建在了忘忧宫花园里。新皇宫是一座红色的巴洛克式建筑,中央顶端有座巨大的圆顶,内部共有四间庞大的宴客大厅,以大量贝壳、珊瑚、珍贵的珠宝和琥珀装饰。宴客大厅两侧是豪华的待客大厅,里面挂满画作。新皇宫里还有一间贝壳屋,可以由此眺望窗外种满了奇花异草的庭院景致。从腓特烈威廉二世到1918年间,这里都是德国皇帝的住所。

忘忧宫的园林

忘忧宫前是一片铺有132级台阶的葡萄园,再往前方则是一个中央喷水池和巴洛克风格的花园。除了大喷水池周围,花园里还有许多同时期的艺术雕塑,但为了保护它们,现在都以复制品取代,例如园中刻有古代雕像的巨大的石柱,就是19世纪增添的作品。

穿过中央喷水池前面的大道。往左是荷花园,这里有一座建于1755年的艺廊,由建筑师伯瑞设计,以展示腓特烈二世的收藏品为主,它也是德国第一座以博物馆概念兴建的建筑。艺廊正面镶有大型落地窗,以及象征哲学、历史、雕刻、绘画、地理、光学、天文等一系列具有人文精神的雕像。艺廊里面的124幅画作中,以意大利卡洛洛吉欧和西班牙鲁本斯的作品最著名。

19世纪初期,忘忧宫花园又多了几座新古典主义式建筑,包括由柏林名建筑师申克尔细心设计的夏洛滕霍夫宫和罗马浴池、由三位建筑师设计的橘园,以及作为腓特烈六世和皇后安息之地的和平教堂等。这些建筑不论是结构还是内部陈设都十分可观。除了每一座宫殿前的花园,忘忧宫里还有许多独立的花园,其中以威廉六世为纪念腓特烈二世而建的日耳曼花园和西西里花园最著名。日耳曼花园内植满了高大的针叶树,感觉既幽静又神秘;西西里花园则以棕榈树、龙舌兰和艳丽的花朵展示出一片南意大利风情。18世纪普鲁士曾刮起一阵中国风,内藏中国陶瓷的中国茶馆和龙屋,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当年作为饮茶之外的圆形龙屋,建筑四周围绕看身穿中国服饰的金色西方人物雕像,中西合璧的形式令人莞尔。

新天鹅石宫

新天鹅石宫史话

新天鹅石宫,也叫新天鹅堡,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南部小城富森近郊群峰中的一座小山峰上,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在位时兴建的。城堡建于1869~1886年间,为新罗马建筑风格,并模仿德国中世纪的骑士城堡。堡内房间的壁画取材于古代历史事件、英雄传奇和瓦格纳的歌剧故事。

新天鹅石宫的主人是巴伐利亚王国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路德维希二世酷爱天鹅,他在宫内的起居室中放置了一个实物大小的白色瓷天鹅,使这座古堡更加名副其实。这位厌恶宫廷中阿谀奉承,对古德意志骑士精神充满痴狂的年轻国王,自从结识了音乐家瓦格纳后就注定了他的后半生将生活在瓦格纳那充满童话境界的歌剧里。他一生梦想着自己的王国能像瓦格纳歌剧情节中的一样,无比强大和辉煌。然而事实并不使他乐观,东普鲁士和哈布斯堡王朝远远比他的巴伐利亚王国强大。因而这位年轻的国王只能将他的梦想付诸于他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堡建设上。他修建了许多城堡,其中最美丽的当属新天鹅石宫。路德维希修建新天鹅石宫的原意是为了献给他最钟爱的瓦格纳,然而由于时局的动荡,老天甚至没有给国王机会看到新天鹅石宫的竣工。

童话城堡

新天鹅石宫的建筑草稿最初并不是建筑师设计的,而是剧院的画家和舞台设计者所创作的,因此新天鹅石宫才具有非同一般的童话梦幻气氛。据说在城堡完工后,路德维希二世便以他的好友瓦格纳所创作的音乐剧《天鹅骑士》为灵感,将城堡命名为新天鹅石宫。冬天的新天鹅石宫,别有一种美丽,四周白雪皑皑,山谷里一片寂静,城堡在蓝天之下,耸立在阿尔卑斯山雪峰之间,冷艳动人,宛如童话中的城堡,简直是一处远离尘嚣的人间仙境。

国王的宫殿

宫内国王的宫殿里铺着马赛克地板,地板上绘有如地球形状的椭圆,圆内是动物和植物的图案。宫殿的圆顶象征着不停移动的星空。殿内悬有巨型吊灯,由金色的黄铜所制造的枝状灯架尖锐的形状好像是拜占庭的王冠。吊灯约重900千克,以铁制的链条和可移动的滑轮安装在大堂的顶端。链条和滑轮可以用来升降灯架,以便清洁它或替换旧的夜间照明设备。吊灯上镶嵌有象牙和玻璃的灯座,可以插96根蜡烛。当然,如今已经不可能重现当年大殿近百支蜡烛光辉灿烂的景象。殿中昔日的歌者大厅也只剩下舞台和座椅。惟一不变的是四处可见的、出自瓦格纳歌剧的场景壁画。在国王的卧室里装饰的图案是《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歌者大厅的内部和外部的壁画是《尼伯龙根之歌》和《帕西法尔》。这些壁画都是用了很长时间才绘制成的,让人感叹艺术家的苦心和匠人技艺的精湛。宝座大厅的柱梁由斑岩筑成,下部以紫灰泥涂抹,上部则涂以金青色的灰泥。站在新天鹅宫的阳台上眺望远处,映入眼帘的是美丽迷人的巴伐利亚乡间景色,左边是清澈的阿尔卑斯湖,右方则是较小的天鹅湖。

旧天鹅宫

从新天鹅石宫可以看见旧天鹅宫,那是路德维希二世早年度过他大部分时间及后来登基的地方。旧天鹅宫里保留了大量路德维希二世的遗物。与新天鹅石宫相比,旧天鹅宫逊色了很多。在湖的后方是位于德国和奥地利边界的阿尔卑斯山,沿着树木繁茂的小山丘经过阿尔卑斯湖,在旧天鹅宫和阿尔卑斯湖之间,是中世纪罗马人建造的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这是当时前往罗马再转向意大利的道路。

哥本哈根皇家宫堡

哥本哈根漫话

哥本哈根是丹麦惟一的一座大城市,位于西兰岛的东海岸,面向厄勒海峡,能眺望到瑞典。丹麦520万的总人口中大约三分之一,也就是150万的居民在此居住,这使得哥本哈根成为北欧最大的城市。这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000年。但是哥本哈根真正建立是在1167年,主教在原来的捕鱼村建立了一个堡垒。堡垒地处狭长的水域,这一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很快就使这座城市发展了起来。15世纪,它成为了这个国家最大的城市,成为了首都,并在北欧日耳曼地区占据了文化和商业的统治地位。

在哥本哈根的入口,矗立着丹麦最著名的雕像——小美人鱼。雕像是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于1913年用铜雕制的,作为对安徒生童话中小美人鱼的纪念。这座雕像已经世界驰名,并且成为了哥本哈根和丹麦纳一个标志。1588到1648年间在著名的克里斯蒂安四世的统治期,建造了许多漂亮的建筑。最著名的是罗森堡宫、证券交易所以及圆塔,它们的特殊风格给哥本哈根增加了首都的特征。1728年,一场大火毁坏了不下1640幢房屋,包括五座教堂、市政厅和大学。后来许多建筑得到了重建,但是在1794年爆发了一场新的火灾,火灾直接威胁皇家宫殿克里斯蒂安堡。第二年,哥本哈根的四分之一的房屋,大约950座又被烧毁。1801年和1807年,在英国的轰炸下,更多的老房屋消失了。从19世纪50年代起,这座城市的发展超越了原来的城墙范围,尽管有许多火灾,哥本哈根至今仍保留有大约700座古典建筑,其中许多坐落于克里斯蒂安堡政府建筑周围及古城堡旁风景秀丽的地方。

阿马林堡

阿马林堡处原来坐落着一座小花园城堡,是由国王腓特烈三世的皇后阿马莉建造的。1689年,小花园城堡悲剧性地毁于一场火灾,当时正在观看戏剧的180人丧生火海。18世纪50年代,阿马林堡宫殿按照洛可可风格建造。最初宫殿供贵族居住,但是1794年克里斯蒂安堡焚毁后,王室决定搬入阿马林堡,如今玛格丽特女王和亨利克王子就住在这座面向东南,名为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宫殿里。每天王室卫队跟随音乐从罗森堡宫行进,中午在阿马林堡宫殿广场表演卫兵交接。除非王室成员外出,交接仪式一般只有12~15人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行进。在某些特殊的喜庆场合,交接仪式中的卫兵都身穿红色制服。阿马林堡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国王腓特烈一世的骑马雕像,它被誉为世界最为杰出的骑马雕像之一。法国雕塑家萨里花费了18年的时间,才于1771年使这一杰作在广场上露面。宫殿的后面是一个新的花园,建于1983年,由比利时建筑师设计。夏天的夜晚,在喷泉的映照下,从海港的航道上可以眺望整个阿马林堡。

罗森堡宫

罗森堡宫作为皇家的宫殿无疑是哥本哈根的又一颗明珠,这座宫殿建于17世纪初叶,最初是由著名的克里斯蒂安四世建造的。原先国王住在克里斯蒂安堡的宫殿,但是他逐渐喜欢上了罗森堡宫,在这里他度过了许多的时间。这座宫殿经过华丽的装饰,原来房间又经过子孙们精细的加工,配上了富有灵感的意大利和中国装饰品。1710年腓特烈斯贝宫建成以后,罗森堡宫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吸引王室家族,这座宫殿渐渐成为了王室成员存放私人财宝的储藏室,特别是那些珍贵的王权标识物。最后一个住在罗森堡宫的国王是克里斯蒂安七世,他于1801年英国攻打哥本哈根时搬入这里。从1833年起,罗森堡宫作为一个博物馆开放,这里的珍贵收藏品逐年增加。这座宫殿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地方。除了国库里的王冠宝石和其他安全存放在地下室的宝石之外,这里还有一个宴会厅,里面摆有历代用于加冕典礼的象牙宝座。好几间房间装饰着灰泥顶、挂毯、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品以及珍贵的家具,这些都是一个时代卓越非凡的艺术品位和手工艺技能的见证。罗森堡宫还有一个可爱的公园,园里成千上万朵鲜花从早春就开始点缀周围的宫殿。

圆塔

建于1642年的圆塔是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另一项伟大成就。在35米高的塔上,由一条209米长的螺旋斜坡代替了楼梯通向一个画廊。建这座塔楼一开始就是国王的主意,最终他为教堂建了一座特殊的塔楼,塔楼的用途不是作为钟楼,而是作为一个天文观测站。在晴朗的夜晚,可以使用塔楼上的大型望远镜观测星空。1716年,俄国王室访问时,皇后凯瑟琳乘坐着马车,由彼得大帝骑在前面的马上,成功地从这个狭窄的螺旋形斜坡通过,此壮举以后再没有人尝试过。

斯通亨奇巨石阵

谜一般的石阵

斯通亨奇巨石阵位于英国威尔特郡,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巨石建筑群。它的形式显示了古人对构成整体的各部分比例的透彻理解,还显示了当时建筑者非凡的数学才能和构造能力。同时,这里特有的远古氛围,还使它成为人们回溯历史的起点。巨石阵分三期完成,为圈环状,布局令人叹为观止,巨大的青石柱,部分重达30吨。斯通亨奇巨石阵在当时的作用至今尚是一个谜,但多数人认为它们与天象相关,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先民们顶礼膜拜的神庙。

修建过程

考古证明,巨石阵的修建是分三个不同阶段完成的。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开始了巨石阵的第一阶段的修建。人们先挖一道环形旱沟,在沟的外侧斜置一块石块,在环沟内侧修建土坛,坛中有56个土坑,用蓝砂岩排列成两个圆圈。公元前2100~前1900年,人们修建了通往石柱群中央部位的道路,又建成了规模庞大的巨石阵,形成了夏至观日出的轴线。人们以巨石作柱,上面横一巨石作楣,构成直径30米左右的圆圈。圆圈内是呈马蹄形的巨石牌坊。其后500年间,人们不厌其烦地多次重新排列这些巨石的位置,形成了今天大致能看出的格局。它们一根一根地矗立在地面上,石柱是由巨大的条石凿削制成的,其中有些柱顶之间,还横架着大石板,犹如一座座空中天桥。单从石柱群本身来看,它们像一个个巨人屹立在那里,显得非常壮观。再看石柱群的影子,当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时,由于太阳的斜射,一条又—条石柱的影子躺在大地上,纵横交错,构成十分奇妙的图案。

同心石阵

巨石阵的主体是由一根根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岗和沟,沟是在天然的石灰土壤里挖出来的。紧靠着土岗内侧,由56个等距离的坑构成又一个圆,坑用灰土填满。这些坑是由17世纪巨石阵的考察者约翰·奥布里发现的,被称为“奥布里坑群”。坑群内圈竖立着两排蓝砂岩石柱,现已经残缺不全,有的只留下原来的痕迹。巨石阵最壮观的部分是石阵中心的砂岩圈。它是由50根石柱上架着横梁,彼此之间用榫头,榫根相连,形成的一个封闭的圆圈。砂岩圈内部是五组砂岩三石塔,排列成马蹄形,也称为拱门,两根巨大的石柱,每根重达50吨,另一根约10吨重的横梁嵌合在石柱顶上。这个巨石排列成的马蹄形位于整个巨石阵的中心线上,马蹄形的开口正对着仲夏日出的方向。巨石圈的东北侧有一条信道,在信道的中轴线上竖着一块完整的砂岩巨石,高4.5米,重达50吨,被称为“踵石”。

夏至日的神圣之地

在英国人的心目中,巨石阵是一处非常古老而又神圣的地方。每年的夏至日,人们都会自发前来这里进行朝圣。巨石在苍穹下威严的气势,促使人们膜拜在石下,祈求神秘的力量庇佑自己。父母们带看出生不久的孩子到这里洗礼命名;也有浪漫的恋人夜卧巨石,或者在这里举行婚礼,他们虔诚地希望自己的爱情得到古代神灵的祝福和护佑。

夏至日的神圣活动源自公元前2世纪,那时,凯尔特人从欧洲大陆移居到不列颠岛。石柱群中的那座面对东方、朝向太阳的三石塔的顶梁楣石,被凯尔特巫师选做祭神用的祭祀台。从1781年起,凯尔特巫师团再次开始于每年夏至来到这里,在黎明时分举行古老的祭祀仪式。这种祭祀仪式吸引了许多人不辞劳苦地来到这里。每年夏至日前后,开满野花的草地上会支起许多帐篷,燃起野餐的篝火,人们围着巨柱狂欢甚至爬上石塔顶部高歌。但是1984年夏至,巨石阵周围露宿着众多的游人引起了英国文物保护部门的担忧,情急之下,英国政府下令禁止夏至日在石柱周围狂欢和祭祀。然而,1985年夏至却有更多的人在这里狂欢,他们与封锁交通的警察发生暴力冲突,仅被捕者就有500多人。1986年则发生了更加严重的冲突。1987年夏至,英政府被迫取消了这项禁令,祭祀仪式又恢复了。

关于巨石阵的猜测

人们对巨石阵曾经做过各种各样的猜测:它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和葬礼的中心,还是一个预测重要天文现象的观象台,甚至是外星人竖立的建筑物?几百年来,学者们从巫术、宗教和科学等角度对这处古迹的用处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每当日落时分,在岩石和周围的地面上都会产生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影子,组成各个同心圆的拱门全部都朝向太阳或星座。因此有人认为巨石阵最初很有可能是一个精密的天文观象台。在此基础上,有推断认为,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不同的民族相继完成这个建筑,同时又缺少施工的连续性,在经过十几代人之后,最后的建造者们对于这一建筑的真正目的也已经模糊。因此,巨石阵很有可能从一个用于天文观测的场所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纪念物或者祭祀地,甚至行刑的地方。还有学者认为,巨石阵是一个具有综合意义的场所。对种种疑问的最好回答似乎仍然是英国19世纪名相格莱顿的一句名言:“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迹,它诉说着多少事情,同时又告诉人们,它隐藏着更多的事情。”

伦敦塔

古堡历史

伦敦塔是一座具有900多年历史的中古建筑,坐落在伦敦城东南角的塔山上,南临泰晤士河,周围是伦敦的闹市之一。

威廉一世为镇压当地人的反抗和保卫伦敦城,于1078年开始动工兴建伦敦塔,历时20年。后来,历代王朝又修建了其他建筑物,使伦敦塔既有坚固的兵营堡垒,又有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有天文台、监狱、教堂、刑场、动物园、小码头等建筑。伦敦塔名为“塔”,实际上是英国流行罗马建筑时期的一座城堡式建筑。按最初规划,它建置在罗马时期的旧城墙内,后经扩建,其城界向东延伸,越出旧城墙之外。现在的伦敦塔包括壕沟在内,共占地180平方千米。作为一个防卫森严的堡垒和宫殿,英国数代国王都曾在此居住,国王加冕前住在伦敦塔则更成为一种惯例。伦敦塔还是一座著名的监狱,英国历史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都曾被关押在这里。此外它还兼作皇家制币厂、档案馆和皇家天文台,并作为一处重要的军火库使用了几个世纪之久。

古堡要塞

伦敦塔曾是英国最具有历史意义的要塞。整个要塞由两道防御围墙围合,外部围墙由爱德华一世兴建于1275年,最初是一圈低矮的墙体,墙外缘以一道沟堑形成一道屏障。矮墙既可作为掩体,又不遮挡内墙后面和塔楼内的卫兵瞄准和射杀敌人。沿墙设有六座碉堡,东北和西北角为圆形的棱堡,可以居高射杀壕沟外的目标。南面临河设有塔门,跨于壕沟之上,塔门有矮墙和箭孔,雄视和控制着河道。内墙较高,沿墙设有13座碉堡,构成第二道防御屏障。碉堡凸于墙外,卫兵可居高临下俯视墙外每寸土地,并可抵御来自任何方向的攻击。这些碉堡战时用于防卫,平时则作为住房,每座碉楼都分为两层或三层,房间都很宽敞。

伦敦塔的入口通道设在西南角,人们需先进入位于壕沟外缘的一座碉楼,经过一座桥梁再进入位于堤梁上的米德碉楼,然后再跨过一座桥梁,继而通过壕沟内缘的贝瓦德碉楼,才能进入外墙防御区内。贝瓦德碉楼是三座入口碉楼中最关键的一座,也是入口防御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从米德碉楼到贝瓦德碉楼设有多种防御措施,如堤道上设有吊桥,碉楼上开有射孔,除大门之外还增设了两道吊闸门等。现在除吊桥和里道闸门外,其他防御设施还保存着。若想进入内墙防御区还需绕至南面的布拉底碉楼,它是内外防线的联系枢纽和通道。

白塔

伦敦塔最重要而且最古老的建筑是位于要塞中心的诺曼底塔楼,它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因其是用乳白色石块建成,故又称白塔。白塔是主人居住与守备部队进驻之所,所以最为坚固。白塔高27.4米,东西长35.9米,南北长32.6米,底部墙厚4.6米,顶部厚3.3米,双层墙壁,窗户很小,用坚硬粗糙的毛石砌成。塔楼四角外凸,耸出四座高塔,高塔三方一圆,在角隅设有螺旋楼梯,通达顶层。塔楼分为三层,设有胸墙和雉堞,四角小尖塔覆以葱头形小穹顶。作为当时建筑的典型,白塔最吸引人的也许是其中的圣约翰小礼拜堂,这座小型的仿罗马式教堂,不仅用来举行宗教仪式,也供领主召开秘密会议之用,所以这里不会有家臣出入。总之,整座建筑宛如一座巨型堡垒,从12世纪到17世纪,这里一直是英国国王的主要城堡之一。

当初设计伦敦塔时,并没有考虑将它作为囚禁犯人的监狱。但白塔动工后不久,伦敦的几处监狱人满为患,政府不得不将一部分犯人囚于这座白塔的地下室内,最多时里面竟关押了1700名犯人。这以后常有犯人被押解至此,伦敦塔也就逐渐成为国家监狱。在整个要塞西南角的外城墙下有一道水门,是要塞惟一的入口处,犯人经法庭判决后押入伦敦塔囚禁,必须经这道水门方能进入,故这道水门被称作“叛逆者之门”。

伦敦塔卫兵

守卫伦敦塔的士兵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他们又被称作“吃牛肉者”。这个绰号起源于17世纪70年代,那时为防止有人在国王的饭菜里投毒,伦敦塔的卫兵在每顿饭前都要为国王代尝饭菜,所以因此得名。伦敦塔卫兵的主要职责之一便是看守英国王权的象征物——皇冠和权杖。为安全起见,英国历代国王的皇冠和权杖都存放在位于要塞东北角的马丁塔楼内,因为这里离“叛逆者之门”最远。这些皇冠和权杖中有不少是世上珍品,如维多利亚女王加冕时制作的“帝国王冠”,上面镶着3000多颗宝石。还有一根嵌有一颗重530克拉宝石的权杖等,均是英国的国宝。

渡鸦与伦敦塔

伦敦塔内饲养珍稀动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亨利三世国王,当时他命人寻来花豹和北极熊,关在塔内饲养。这以后,伦敦塔内喂养的动物品种越来越多,其中最特别的当属渡鸦。

渡鸦在英国是一种受保护的黑色食肉鸟类。在伦敦塔内有一套专门喂养渡鸦的程序。关于渡鸦有个古老的传说,说渡鸦如果离开伦敦塔,伦敦塔就会倒塌,王朝也将随之垮台。为此,人们对塔内的渡鸦倍加爱护,生怕得罪它而给自己带来厄运。为防止渡鸦飞出伦敦塔,饲养人员在专家指导下给每只渡鸦修剪翅膀,这样它们就只能在塔内扑腾了,所以现在人们把渡鸦戏称为伦敦塔内“最后的囚徒”。前几年曾有一只渡鸦顶着大风飞出伦敦塔,着实让伦敦市民虚惊了一场,幸而后来找到它,人们才如释重负。

格林威治古城

格林威治夏宫的历史变迁

格林威治城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南岸,是海上船舶从泰晤士河进入伦敦港的必经之地,有“伦敦咽喉”之称。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在位时,委任从意大利归国的建筑师琼斯在格林威治为自己的妻子安妮皇后在都铎王朝的宫殿原址上盖了皇后大殿,后发展为一座夏宫。1649年,詹姆士一世被以“暴君”的罪名处死,格林威治夏宫从此陷于冷境。直到1660年查理二世即位,才又重新展开了这座王宫的相关建设。1666年伦敦大火之后,成功重建伦敦的雷恩爵士接下格林威治夏宫旧宫殿所在地的整建工作。他首先完成的重大工程,就是重修皇家医院。这所皇家医院其实就是现今的皇家海军学院。比起格林威治夏宫以往的建设,皇家医院的营造工程堪称快速。这除了资金充裕的缘故外,也和雷恩爵士旗下拥有霍克斯摩尔、范布勒等才华横溢的得力助手有关。1696年,查理王大殿在过去王宫的既有基础上被整建。两年后威廉王大殿破土动工。然后,靠东侧的安妮皇后大殿也从1699年开始重修。现今格林威治夏宫建筑群中最主要的四栋建筑物,只有玛丽皇后大殿是在18世纪中叶,由瑞普力依照雷恩爵士所留下的设计图样建成。到了19世纪,格林威治的面貌已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建造在河岸旁的人行道和1836年重新整修的码头共同构成了面向泰晤士河的观景区。重整的街道和临街楼房的营建,也让格林威治市街摆脱了原本杂乱的面貌,焕然一新。原为皇家猎场的格林威治公园,经过改造后成为英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皇家园林。

19世纪以后,夏宫宫殿虽然有些变化,但多数变化都是房子里面的变动,或者是在外面看不见的地方进行。格林威治城开设了博物馆和展览馆,这样的变化更增添了它的历史深度与内在韵味。

宫殿与小城

格林威治夏宫宫殿的格局是不断扩大的,建筑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旧宫殿原为单一建筑,后又增建了宏伟的东西两翼,长度将近百米的两侧柱廊相互衔接,为大殿增添了不少壮丽的气势。夏宫与泰晤士河岸边格林威治城的码头,严整的公共建筑,热闹的市集、街道,以及开阔的山坡地,构成小城独特的风景。格林威治城更因夏宫的存在被规划得井然有序,成为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小城。

皇家天文台

格林威治的皇家天文台,今天虽然早已停止天文观测,然而它作为世界标准时间制定点的荣誉并未受到影响。1884年时,华盛顿的一次国际会议决定以通过皇家天文台的经线为子午线,也就是划分世界各时区的基准点,以表彰英国过去对世界天文研究的贡献。格林威治因此成了划分东、西半球的切割点,众所周知的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便由此而来。1948年皇家天文台迁至苏塞克斯的赫斯特蒙苏,但仍称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天文台原址则成为国家航海博物馆的一部分,陈列着英国早期各种天文观测仪器、是文时钟、天象图和航海图。在子午馆里,有一条镶嵌在大理石中间的铜线,这就是著名的划分地球经度的本初子午线。铜线两边,分别标着“东经”和“西经”字样。到此参观者,常常脚踏铜线两边拍照留念,以表示自己身跨东西两半球。大门外的砖墙上,镶有1851年安装的大钟,至今世界各国仍以此为国际标准时间。

皇家海军学院和皇后大殿

皇家海军学院原为皇家医院。1873年,皇家医院转型成为皇家海军学院,是训练当时世界最强的英国海军的主要场所。

由琼斯设计的皇后大殿,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栋帕拉迪奥风格的建筑物。这栋精美小巧的白色两层楼建筑建成于1635年。172年后,为了庆祝英国特拉法加战役的胜利,又扩建出两个配殿,并以壮丽的柱廊与皇后大殿衔接。1834年,介绍航海探险史与英国海军光荣史的国立海事博物馆,也在皇后大殿的西翼正式开馆,此馆一直到现在都是世界最佳海事博物馆之一。

格林威治公园

格林威治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当时亨利五世的兄弟格洛斯特公爵在此圈围了800平方千米的土地,作为私人猎场之用,后来就一直是皇家的御用园林。17世纪,法国的园艺设计师勒诺特为此园设计了几条穿越公园、直通山顶的大道,这片土地从猎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园。到了18世纪,格林威治公园才开放供大众使用。狄更斯的作品就曾写过19世纪英国人在公园里的活动。

卡纳克石阵

初识石阵

濒临大西洋的城镇卡纳克,是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一个神秘地方。在它的郊外有一片片整齐排列的石阵,长达8000米的范围内到处是林立的巨石,这就是著名的卡纳克石阵,被英国考古学家海丁翰教授称为“比金字塔更神秘”的石柱群。

卡纳克石阵穿行于庄稼、树林和农舍之中,石头的竖立井然有序,似乎是精心营造的。要想竖立这样的石阵,绝不是一两个人能办到的,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更不是完全依靠人力所能达到的。竖立者必定人数众多,且有高超的技术,并经过数年的劳动。但这些神秘的竖立者到底是谁呢?

巨石阵全貌

卡纳克石阵曾有石柱10000根,如今仅存2471根。石阵被农田分为三片:位于卡纳克城北15千米处的勒芒奈克石阵,共11排,向东延伸,共有1099块石头,排列在长1千米、宽100米的矩形内,最高的巨石露出地面部分达42米。石柱行列稍有弯曲,柱与柱间距离不一。起点石柱高约四米,最高7米,愈往东愈低愈小。再向北走,过了一座古老的石磨坊界线,便进入克马里欧石阵,共10行,长约12千米。与其相邻的克勤斯坎石阵,长约400米,共13行,每行都很短,共540块巨石,排成正方形。它的末端是一个圆形石阵,由39块巨石组成。各组石阵都沿东西方向分行排列,越远边缘行距越密,每一行巨石的大小和排列距离也并不均匀,每行越近东端,石块越高且排得越紧。大部分石块排列以直线为主.也有排成平行曲线的。

众说纷纭

经考证,石阵大约是从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分期竖立的,这个时期欧洲人还没有发明轮子。但石块中最大的重约350吨,高达20米,竖立者是如何把如此沉重的花岗岩竖立在指定位置?难道是借助某种神秘的力量?他们竖立这样的石阵有什么用途呢?有人认为卡纳克石阵是一个宗教中心,那些石块本是古布列塔尼人崇拜的偶像,后来罗马人征服了古布列塔尼人,并在上面刻上了自己所信奉的神的名字,再后来基督徒又在上面刻上十字架等基督教标志,于是石阵就成了今天的样子。真的是这样吗?

当地有一个传说,公元前56年,凯撒征服高卢。被罗马人打败的卡纳克守护神科内利逃到了城北的山坡上,眼看就要被追上了,情急之下,就用魔法将追赶他的罗马士兵变成了一队队排列整齐的石阵。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在18世纪,不少学者坚信石阵建造于凯撤时代。有人认为,石阵是蛇崇拜的产物。如果身临其境,仔细端详,那一排排巨石列队蜿蜒前行,真有点巨蛇飞舞的意味。19世纪,考古学家在卡纳克周围发现许多蛇崇拜的遗迹,但未发现与石阵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还有人认为,石阵是一片墓碑群。“卡纳克”,布列塔尼语中意为“坟场”,所以这些高高竖起的石块可能是埋葬死人时竖立的墓碑。这仅仅是推测而已,还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

天文石阵

部分天文学者认为,十纳克石阵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的飞船基地,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

1959年,专家们利用放射性碳元素年代推测法测定出,石阵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左右,并确认卡纳克为世界上最大的新石器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有学者认为,石阵是一个复杂的月亮观测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人亚历山大·汤姆经过对每一根石阵进行测量,认为古代天文学家在每天观测月亮时,随着其出没不断变换自己的观察位置,每一次都在新的地方竖起一根石柱为标记,用这种方法,他们得以掌握月亮运行周期以及其他一些天文知识。

卡纳克人留下的谜团

1979年~1984年,考古学家勒霍斯带队发掘了卡纳克海滨格夫尔林尼岛上的一个甬道墓,发现此墓是个刻意经营的地下建筑,大理石块砌成的同心圆台宛如露天运动场的看台,墓壁上有精美的浮雕图案。他们在20千米外发掘出了另一古墓,墓内石雕也有类似的图案。在甬道墓内,29块墓道壁石板中有23块刻了图案,上有同心圆弧、斧头、蛇、牧羊者手杖等图形,还有娄似女神的人像。在20千米外那座古墓的内室,也发现了相似的一段,把它们拼合在一起,正是一方完整的14米长,总重量在数吨以上的刻图石板,而且这方石板明显是人为截断的。为什么要将完整的石板截断?为什么要分装在相距20千米的两墓中?到底用什么工具来运输30多吨的巨板?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加尔桥

加尔桥历史

宏伟的加尔桥位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尼姆,兴建于公元前19年。这座桥被设计成三层,高约50米,最长的地方为275米,公元前120年左右是奥古斯都全盘时期,那时法国古尔地区以南的尼姆是在罗马的统治之下。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在此建立了一个城镇。公元前19~公元20年,阿格里巴占有这个城镇及周边地区。当时,城内有许多天然泉水,但要保证城内居民的饮用水得到足量的供应,还必须从尼姆以北50千米外修建渠道,将泉水运送到目的地,加尔桥便是这一工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建成后的加尔桥还曾是跨越加尔河的通道,供敞篷双轮马车及行人通过。

巧妙的供水工程

在现代人看来,所有的城镇和住房都必须有良好的供水系统,2000年前的古罗马人有着同样的想法。每建造一座新城市,古罗马人都会建造水渠,引水供应城市。当时在法国尼姆,陈旧的供水系统已不能满足古罗马人新建城市的需要,于是主管古罗马供水工程的阿格里帕修建了一条水渠,把50千米外的泉水引到城里。古罗马人按惯例将这条引水渠道埋入地下,可是该水渠必须越过加尔河峡谷。聪明的罗马人灵活运用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所研发出来的独门桥梁技术,使渠水从水源地一路顺畅而缓缓地倾入下面的蓄水池。许多渠道是修在地下的,经过周密谨慎的计算和设计使其有高低不平的段落。由于利用了地势落差,从而避免了安装、设置压力系统来排除水流动过程中的障碍,并提供促进水流动的动力。加尔桥在高出河面49米的地方引水越过谷地。如今在尼姆的城墙内,人们仍能见到一个圆形水池。它带有一个沉淀池以及一系列闸门和出水口。当年这些设施曾在需要时将水引到城市的供水系统中。

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杰作

加尔桥是罗马建筑师和水利工程师创造的技术上同时也是艺术上的杰作。加尔桥分为三层,每层都有一个接一个的拱状桥洞。最底部的一层有6个拱,每个拱的拱顶都有相同的4个小拱。这种结构使桥身更坚固,能抵挡水流的冲击。中间的一层有加尔桥的一张旧照11个拱,每个拱的拱顶由3个相同的拱构成,这一层跨越主流的拱比其他相邻的拱宽,以便增加河水的流量,减少冲击。最上面的一层有35个拱,每个拱的拱顶只有一个拱。在这一层,拱比较多,拱与拱的连接处比较狭窄,这样可以减少在此高度上作用在桥上的风应力。另外每个拱的拱顶都由并列相同的拱构成,对于测量、制造、修复加尔桥来说,既经济又便捷,因为支持一个拱的拱顶,只需一个木制结构,当对拱进行修复时,也只需把一个木制结构放在建桥时留下的每个拱的拱顶圆形器物上,这一器物是建桥时为了日后修复而特意设计留下的。加尔桥的杰出之处还在于它的拱及拱顶都是泥石结构,而不像现在的水泥钢筋桥。据传说,为完成这座庄严、雄伟的古罗马高架渠,至少有 1000人劳动了三年时间。用于造桥的重达6吨的方形石材必须精确地切割,以便石材准确无误地相互垒叠,开通过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使桥梁更加稳固。桥拱宽度从中间开始向两旁不断变窄,这一构思独特的建筑结构使加尔桥更加雄伟稳健。此外,这些略带弧形、变化有致的桥拱,在春天加尔河洪水上涨的季节,还兼具泄洪的功能,从而使加尔桥能够更好地承受洪水的冲击。“最漂亮的水管”

著名作家司汤达参观了加尔桥后深情地写道:“在这里,我见到了只有在梦幻中才能一见的‘奇迹’,为此,我的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甚至在古罗马的大斗兽场前,我也未曾有过如此的感觉。加尔桥匠心独运,令人神往,完成这一精美杰作必然要耗费当时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站在风景如画的高架渠——加尔桥前,似乎听到了一曲从远古传来的庄严乐章,相比之下,我显得格外渺小,它是上帝赐予的出类拔萃的建筑艺术精品。”人们在赞美其高峻、雄奇和精妙绝伦之后,对当时的君主斥巨资兴建加尔桥也惊叹不已,兴建加尔桥到底耗资多少,迄今无法查证。加尔桥不但在美学上魅力无穷,而且它还是一座实用性极强的建筑。加尔桥由取自天然的石材构筑而成,桥梁没有任何雕饰花纹和铭文,可谓天然去雕饰。该水渠直到18世纪上半叶才进行第一次建筑工程改造。这次改造中把下面两层的桥面拓宽,使它成为可供马车行驶的桥梁。在午后和煦的阳光下,拱桥与波光粼粼的河面交相辉映,闪烁着一道道迷人的金光,俨然是一件刚刚出“炉”的罗马人艺术品,神圣绚烂,妙不可言。

圣米歇尔山

神奇的历史

圣米歇尔山其实是坐落于巴黎诺曼底地区蓬特尔小镇附近海域的一个多岩石的小岛,岛上建有圣米歇尔修道院和教堂。不知是圣米歇尔山的名气让信徒们创造出与之相关的神话和传奇,抑或是神话和传奇使圣米歇尔山闻名于世,总之,圣米歇尔山的千年历史就是一部厚厚的传奇故事。

公元708年的一个夜晚,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起初奥贝主教不以为意,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米歇尔天使3次出现在奥贝的梦中,并用手指在奥贝脑门上点出一个洞,奥贝这才恍然大悟,赶紧着手动工。圣米歇尔教堂浩大的工程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此后的800年间,无数的教士和劳工们将一块块沉重的花岗岩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然后,又有无数的建筑家和艺术家,在这些坚硬的花岗岩上,留下他们修整和雕凿的痕迹。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山教堂群才真正完工——奥贝的一场梦让人整整忙活了八个世纪。12至13世纪时,这里是极具影响力的本笃会修道院,修士们在山上留下了奇迹堂、修士食堂、骑士厅等今天看来非常优秀的建筑。与此同时,市民的生活、商业,也在山脚下发展起来。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曾移做监狱之用,之后就慢慢沉寂下来。到了10世纪中期,这里才重新发展起来。1966年,修道院重新归还给了本笃教会修士,如今还有一小部分修士在山上遵循公元966年本笃会的宗教传统,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远观圣米歇尔

如果要给法国的名胜景点排排位,数第一的自然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但紧接第二位的,就是圣马洛海湾上的圣米歇尔山了。从巴黎向西来到圣米歇尔山附近,眼前是一片极为宽阔的草场,远处与草场相衔接的是一望无垠的流沙。一座锥形的小山从流沙中兀然拔地而起。山顶上锥形的圣米歇尔教堂和修道院建筑群足足比它赖以存在的、直径约一千米的小山高出近两倍。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顶上金色的圣米歇尔雕像手持利剑直指苍穹。涨潮时,海水会从15千米以外的大西洋奔涌而来,瞬间没过流沙,使圣米歇尔山成为一座孤岛。

建于11~16世纪的圣米歇尔修道院雄踞于山顶,如浮游于天水之间的三层主体建筑是今天众人观赏的焦点,它外表古朴庄重,墙厚1米,屋脊呈三角形。其最古老的部分是双层通道神庙,如今已被埋于教堂主殿之下。圣米歇尔教堂由巨大的墙垛支撑着,由下而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拱线、每一条花纹都向上冒出尖峰,所有尖峰错落有致、井然有序,让人感觉有一股向上飞升的合力。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每一层尖峰都有基本相同的顶高,但实际上它们底下的建筑石基却高低起伏,相差甚远。800多年间时断时续的修筑工程,风格各异的众多建筑师和修筑方式,依然能把这个建筑群建得如此完美和谐,实属不易。

圣米歇尔近貌

走近建筑群,可看到它的底部是由罗马式大石柱支撑着的两个大殿。几百年来,这里是储存食物和收留贫穷朝圣者的地方。这两个大殿至关重要,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食和住两个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不过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也曾经做过监狱,一些著名人物被囚禁于此。再往上走,就是教士们的修行室及会客厅。穿过无数的厅堂,走过迷宫似的走廊,可以爬上顶层的圣殿。这座传说中的、令无数朝圣者顶礼膜拜的圣殿没有一个精美的石雕,也没有豪华的讲坛,哥特式玫瑰窗上镶的也是不太绚丽的彩色玻璃。一切都那么平凡而朴实,而在雄伟壮丽的外形之中,隐藏着朴实浑厚的心灵。

大天使像

圣米歇尔山最高的大教堂始建于1446年,教堂钟楼尖顶直刺青天,高达157米。教堂尖端上的金像就是大天使圣米歇尔神。他从公元800年显灵,直到1897年才“栖落”在山的最高处。大天使圣米歇尔手持利剑,展翅欲飞,庇佑着诺曼底的大地。在《圣经》故事中,他是守护天堂入口的天神,英勇无比,曾经战胜过魔鬼撒旦。大天使还能引领人们进入天堂,使他们免受恶鬼的诱惑,还能衡量人类的灵魂,区分善恶。

护卫要塞的潮汛

圣米歇尔山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而出名。每天傍晚,大西洋的潮水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而来,刹那间淹没流沙,把圣米歇尔山围困在滔滔巨浪之中。一些试图蹚过海水上山的信徒就曾经被汹涌的海水卷走。大作家雨果曾经这样描写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会遭到惊心动魄的埋葬,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值得一提的是,在1337~1455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因为每次只要坚守半天,势如奔雷的潮水就会淹没通往陆地的滩涂,为爱国者们赢来宝贵的半天休息时间。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建造史

巴黎圣母院亦译为“巴黎圣母大堂”,是法国天主教大教堂,也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西岱城岛东端,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集宗教、文学、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巴黎圣母院,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为早期基督教的教堂。6世纪初,巴黎国王柴尔德贝特下令重建。此后,这座教堂就成了纪念殉教者圣·埃蒂安的地方,并在近旁又为圣母玛利亚修建了一座教堂。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奠基。1320年圣母院竣工。几个世纪中,圣母院屡遭战火破坏。后由建筑大师维奥来·勒·杜克在保持原风格的基础上,加以设计修建,工程历时20年。圣母院于1864年重新开放。

见证历史的圣母院

数百年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场所,大作家雨果所著《巴黎圣母院》一书更使圣母院名扬世界。许多重大事件和典礼仪式在此发生和举行。1302年,菲利浦四世对抗罗马教皇,在这里召开法国历史上有市民参加的“总议会”,会议支持国王,并禁止法国主教到罗马开会。1455年,民族女英雄贞德的昭雪仪式在此举行,从而洗刷了法兰西的民族耻辱。1654年,路易十四在此举行加冕大典。1744年,路易十六又在此加冕。1789年,国民议会在此欢庆攻陷巴士底狱的胜利,标志着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统治时期的到来。1804年,拿破仑在这里加冕称帝。1918年,巴黎市民为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向圣母感恩。1945年,巴黎市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在这里举行欢庆活动。1970年和1974年在圣母院为戴高乐将军和蓬皮杜总统举行了追思弥撒。

圣母院真貌

圣母院内整个教堂全长130米,宽47米,中部堂顶高35米。全部建筑用石头砌成,塔顶结构轻快,堂内空间宽敞,给人一种秀丽、轻盈和流畅的感觉。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形容巴黎圣母院是“巨大石头的交响乐”。在他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圣母院的文字:“一张有名的大理石桌子占据了这巨大无比的长方形厅堂的一端。那张桌子的长度、宽度、厚度,皆为人所未睹。借用古老的土地赋税簿籍惯用的那种足以使卡冈都亚垂涎三尺的文体,‘该大理石板之肥硕实在举世无匹’。小礼拜堂占据大厅另一端,路易十一在这里安放表现自己跪在圣处女面前的雕像,还把查理曼和圣路易的雕像移置其间,顾不上列代先王雕像的壁龛因此空了两个。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这两位法国明君贤主在天上必定得宠。这座小礼拜堂当时建成不过六年,面目犹新,优雅的建筑、精妙的雕塑、玲珑透剔的金属镂刻,体现出迷人的趣味,这一趣味标志着哥特式风格在法国的结束,并且一直延续到十六世纪中叶,化为文艺复兴时代仙乡奇境一样的异思遐想。正面上端镂空的玫瑰花窗尤为杰作,极尽细巧与文雅之能事,好比光芒四射的抽纱花边……”从这段文字中,隐约可以窥到圣母院的部分轮廓。

圣母院底层是并列的三个桃形门洞,其侧壁刻有浮雕,内容为《圣经》故事和地狱景象。左门称“圣母之门”,中柱雕有5世纪巴黎主教圣马赛尔像,拱肩画面是圣母和两位天使。中门称“最后的审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