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这样训练出来的.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22:33:26

点击下载

作者:迈克尔·珀尔,黛比·珀尔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优秀是这样训练出来的.1

优秀是这样训练出来的.1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优秀是这样训练出来的.1作者:迈克尔·珀尔,黛比·珀尔排版:暮蝉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ISBN:9787531691808本书由北京青橄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言

这本书不是关于管教,也不是关于问题儿童的。这本书强调的是在需要对孩子进行管教之前,先去训练他。很明显,尽管期待孩子顺服,大多数父母却不会试图去训练孩子学习顺服。等到孩子的行为变得忍无可忍时,他们才爆发出来。在合适的训练之下,管教的数量能降低到现在家长们所施行管教数量的5%。当你理解训练和管教之间的差别时,会对你的家庭有一个新视野——不再有高嗓门,不再有无休止的争论,不再有恶劣的态度,打孩子屁股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家中会有一种快乐的氛围和孩子们完全的顺服。

任何一个超过13岁孩子平均情感成熟度的家长,如果使用正确的理念和技巧知识,就容易训练出快乐并且顺服的孩子。这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可实践的事实,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了很多次。

我们认识的一对夫妻,被他们三个年幼孩子之间的冲突弄得焦头烂额。在与我们相处了一个周末并且听到这些原则之后,他们改变了策略。一周后,他们惊叹:“不能相信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去了一个朋友家,当吩咐孩子做一件事时,他们立刻顺服,并且毫无疑问。”这些并不是来自专业领域新的、深奥的观点;相反,这些正是阿米什人用来训练倔强驴子的原则,也是上帝用来训练他儿女们的原则。这些原则十分简单,也非常明显。在和我们一起了解这些之后,你可能会说:“我在很久前就知道这些了,我之前都去哪里了呢?这太显而易见了!”前 言

这本书中教养孩子的大量事例都是我们身边朋友分享的,如果不是朋友们大胆地将这些家庭秘密告诉我们,就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版。出版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让父母知道训练孩子的秘诀,让孩子知道父母教养他们所付出的辛劳与意义,从而学会感恩。

在这里,我要对所有名叫强尼的孩子说声抱歉,用这个名字是为了隐去其他孩子的真实姓名。

尽管本书的大部分章节是由迈克尔写的,只有少部分是由黛比执笔,但是黛比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一位批评家和编辑的角色,包括有些创意也是来自于她。没有她的帮助,我既不能成为一位好父亲,也不能完成此书的写作。

迈克尔·珀尔关于打孩子

一天,一些孩子来我们家玩,他们弄坏了我的食物粉碎机,他们的父母却什么也不说,只想逃避。又一天,我正在电话黄页上查个电话号码,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妈妈又来了。我想试着和他们坐下来安静地说说话,但是孩子们总是跑进跑出。有的来向妈妈告状,说哥哥如何欺负他,拉着妈妈立刻去解决纠纷;有的来向妈妈要吃的;有的看到别的同伴有新玩具,也吵着要买。这时,妈妈实在坐不住了,跳起来冲着孩子,连声喊着“不行、不行”,两个小时能说千百次“不行”。然后在每个孩子的屁股上打了两三下,当然只是碰碰孩子的纸尿片而已。孩子们暂时安静下来了,过了一会儿,糟糕的情况还会照样发生。

一谈到管教孩子,就绕不开打孩子的话题。当我提醒一些父母,必要时可以打孩子,他们的反应是:“如果有朝一日我发现他们做了特别出格的事,我会的。”可以看出,妈妈们对打孩子或多或少于心不忍。

打孩子这种管教方式只能“熄灭一小部分火苗”,使孩子短时间安静下来,却不能一劳永逸。这样做改变不了孩子的内心,只能暂时分散一下他们的注意力,使父母得到片刻安宁。

有位妈妈带孩子们来我们家做客,进屋后她坐下来对孩子们说:“出去玩吧,妈妈要说会儿话,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再来找妈妈。”以后的两个小时,我们相谈甚欢,甚至忘了孩子们就在院子里玩。孩子们也玩得很愉快,他们自行解决了一些冲突。有个小姑娘不小心头碰到了石头上,起了个包,也没有跑来告诉大人。孩子们没有跑进跑出,虽然事先我们没有告诉他们不准这样那样。

在我们家的这段时间,这位妈妈没有打孩子,也没有高声责备孩子。谈完话,妈妈起身去招呼孩子们回家,有一个孩子问:“妈妈,我们能跟苏珊娜再玩一会儿吗?”妈妈回答说:“今天不行,我们回家还有事儿。”孩子抬起胳膊,搂着妈妈说:“好吧,妈妈,我爱你!”

这位年轻的妈妈对我说:“我的孩子们非常爱我,他们非常愿意照我说的做。我们在一起非常愉快。”这个妈妈希望还能生更多的孩子,因为孩子们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无限快乐。

感谢上帝的恩典,这一刻我明白了圣经上说的:“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管教代替不了训练

大多数父母对于训练小孩子并不认同。大家都知道动物需要训练,看到一只训练有素的导盲犬帮助盲人安全过马路,我们可曾联想到训练我们的孩子,使更多的事情发生在一个聪明孩子的身上呢?

每个孩子都需要训练,忽视训练,就会给孩子带来麻烦和困惑。很多父母只是用管教来代替对孩子的训练,希望这样就能规范孩子的行为。这是不对的!服从命令——像训练新兵一样

新兵入伍,第一个要学的就是站姿,教官们会花很多时间训练新兵听从命令。“立正!”这是所有军人听到的第一句行动上的指令。当军官发出命令时,士兵们必须注意力集中,忘记自己,一切行动听指挥。“立正”的命令不解除,士兵们只能继续保持站姿。“向左转、向右转、立正”,这些动作在战场上毫无用处,只是用来训练士兵们“服从”。

其实,军队中的这些训练方式在家中都能找到。如果父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让孩子安静并集中注意力,那么一个家庭中75%的孩子教育问题就解决了。“向后转、齐步走”翻译成家中的语言就是“离开客厅、上床睡觉”。在家中受过训练的孩子,通常都会很快地听从这些命令。声调和语速的训练——像训练马拉车一样

我们偶尔会在路上看到马车。试想一下,若是我们就是那辆马车的车夫,正走在狭窄、弯曲的马路上,有一辆大型卡车行驶在我们身后,这时必须让马车停下,给大卡车让道,但绝不能挥动鞭子让马停下。

驯马的第一件事就是抓住缰绳,让马稳稳地站住。想象一下,有13个孩子站在马车轱辘边等待上马车,这时一定要让马站稳不动。同样,当马车停在路边,等待其他车辆通行时,马绝不能随心所欲地想跑就跑。

驯马是在平日里就要进行的,为的是防止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发生危险。要马停住时,车夫要拉紧缰绳,同时嘴里要说:“喔!喔!”马听到这些指令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停下来。

驯马时,车夫不但要注意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也很重要。如果在平日里,车夫经常对马没好气地说:“喔!喔!”那以后上路时,除非车夫还用训练时的声调语速说话,若用平和的语调说,马是不会停下来的。有个车夫总是用粗暴的、尖声的语调训练马匹,邻居有次借了他的马出门,这位邻居用平和的语调对马说:“喔!喔!”马怎么也不肯停下来。因为这个邻居的嗓门不像马主人一样高。

我以前在山中伐木的时候,会赶着一头重1500磅的驴。驴有时不听话,带着木头就跑开了。这时我会特别慌张,因为我从来没学过对一头狂奔的驴平和地喊:“喔!喔!”可以肯定的是,动物对不同的声调和语调,反应是不同的。

若父母每次在给孩子指令时,总是抬高嗓门,孩子也会从这样的声调和语速中领会父母的意图。习惯了这样的环境,等你心平气和说话时,不要怪孩子总是不听,他正在等着你的大嗓门。管教与训练的不同“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教养”就是训练。它不是管教,不是学习知识,也不是夸奖。“教养”即训练,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被忽略了。孩子需要更多“听话的训练”,这是最起码的训练,不可或缺。

父母不能等到孩子出问题后才想到要训练孩子,这只能叫管教,而训练不是管教。管教是“事后纠偏”,仅是训练的一部分,仅凭管束来规范孩子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但训练可以在孩子的坏行为出现之前就规范孩子的想法。它是使孩子无论现在或将来都能顺服父母的一种预备。

训练孩子失败,也就是教养孩子失败。生活里没有“坏”孩子,只有父母对孩子没有训练或是训练很糟糕。那些主意多、好动、讨人厌的孩子都是因为缺乏训练,要改变他们,对他们进行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要注意,并不是仅凭训练就能培养出敬虔的孩子。训练可以培养出快乐和顺服的孩子,通过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听话。即使孩子长大后,经过训练培养出的品格也会对他们日后的生活有益。训练孩子别乱碰

训练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我的孩子们开始爬的时候,我就开始训练他们了。

你可以试试看,在小孩子手能接触到的地方,放一个他能看到并能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父母站在离他大概两米远的距离说“不行”。孩子或许会停下来观察那个东西,或许会直接扑上去拿。然后你再平静地说:“不行,不要碰它。”因为孩子事先对“不行”很熟悉了,听到后,会暂时停下来,不知所措地看看父母,然后会接着去拿。这时立即打一下孩子的小手,同时说“不行”。记住,这时你不是在管教他,你正在训练他。轻轻打一下小手就足够了,孩子会缩回小手,想想那个东西、他的愿望、父母的指令及自己小手的疼痛之间的关系。这样重复几次,孩子就能学会听话,即使大人不在场也能约束自己。种在园子当中的树

上帝在训练他最初的孩子亚当和夏娃时,让他们不要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上帝并没有把那棵树种在亚当和夏娃看不到的地方,相反,那棵“分别善恶的树”被安置在了“园子当中”。因为“园子当中”这个位置很容易到达,这样也可以使诱惑更显而易见。上帝这样做,不是为了保护那棵树,而是为了更好地训练那两个人。

注意,那棵树不叫“善恶树”,而叫“分别善恶的树”。它是用来训练亚当和夏娃听话、顺服,不要去吃它,而不是用来让他们分辨“善”与“恶”的。那个树的果子不许吃,不是怕他们会分辨“善”与“恶”,而仅仅是因为“吃果子”的行为是被禁止的。

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放一个禁止拿的东西,每当孩子经过时,父母都会在一边说“不行”。这个东西就是那棵“分别善恶的树”,而这样的训练过程则可以帮助孩子学会顺服。亚当和夏娃吃了那棵树上的果子,当然“吃”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他们做了禁止做的事所带来的后果——他们把人类带入了罪的境况。父母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可以使孩子明白自我控制、责任以及后果——奖励与惩罚。当然通过训练,孩子们也在学习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有必要花时间去训练孩子不要去碰“不许碰”的东西,大多数孩子3天就能见效。如果父母坚持下去,孩子也会很快乐地顺服。通过这件事,孩子也能真正明白什么是顺服。如果父母还想让孩子能立即听话,可以照此方法进行更多的训练,你将会看到神奇的效果。俗话说,“通过孩子看父母”,我要说,“通过父母看孩子”。营造训练环境

你是否被一双好奇的小手抓过?一个不会走路的婴儿因为好奇而想要抓住一些他认为有趣的东西,这并没有错。当这个孩子想抓扯你的眼镜时,这就很麻烦了。你不能跟他说这样的行为是不礼貌的,因为小孩子不懂这个。你是否只是简单地阻止他的小手不碰到你的脸?其实,这时你就可以来训练他,训练孩子学会听“不行”,使他听到“不行”的指令就停止抓扯眼镜的动作。

父母可以营造一个训练的环境。用眼镜做道具,把它放在孩子容易接触到的地方,然后看着孩子。当孩子快要抓到眼镜时,不要抱开他,只要用平时说话的语调平静地说一声“不行”就行了(如果你的嗓门太低,不用抬高,不需要比平时严厉。记住,你正在建立与一个孩子交流的谈话方式)。这时,如果孩子抓住了眼镜,你再说一遍“不行”。同时用一件光滑的东西轻轻地打一下孩子的小手,让他感到有些疼痛,但不至于会哭出声。这时孩子会缩回小手,并且想想抓眼镜和手疼之间的关系。当然,孩子也许还会再去抓眼镜,但是抓眼镜会手疼,手疼以后父母会轻声说“不行”。一次、两次或更多次尝试后,孩子会放弃抓眼镜这个游戏。通过这一过程,孩子会在疼痛和“不行”之间建立起联系。很快,当你的话语一出,孩子就能听懂你在说什么。

有很多事情,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导他,比如,你可以不让婴儿用奶瓶打妈妈,不让他抓妈妈的头发、揪爸爸的胡子等。你说“不行”的时候,婴儿就正在接受顺服的训练。难道你想等到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再去和他较劲,唠唠叨叨地让他听你的话,威胁他或把东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难道父母们不认为从小就开始训练孩子更有效吗?毫无疑问,孩子年龄越小,训练越有效。

当然,我知道养育一个婴儿是很辛苦的,母亲们也希望孩子顺服、听话,自己能有一个安静的休息时间。咬乳头的婴儿

当婴儿咬妈妈乳头的时候,妈妈会感觉很疼。我的妻子在被孩子咬的时候,她就会轻轻地拉拉小宝贝的头发(当然没有头发的小宝贝不适用)。这时,小宝贝不是在受惩罚,是在接受感觉互换的训练。婴儿学会不再咬手指或舌头是在他感觉咬疼自己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咬,只是大脑储存了疼痛的信息。在咬疼了自己两三次后,疼痛和每次的咬联系起来,他觉得这样做不舒服,从此孩子就不再咬小手指和舌头了。这不是对孩子的管教,而是训练孩子顺服。不再抢饭碗——训练感觉互换

妈妈一只手拿着装满食物的饭碗,一只手抱着孩子喂他吃饭,为了不让孩子抓到饭碗,妈妈就会把碗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这正是训练孩子的时候——把碗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当孩子要去抓饭碗时,妈妈说“不行”,同时打一下孩子的小手,孩子就会缩回小手,警觉一下,然后再去抓,妈妈再平和地重复说一声“不行”,再打一下小手。这样重复几次,孩子就不会再去抓饭碗,可以让他好好吃饭了。

重复打手并同时说“不行”“不行”,能用来训练婴孩正确的行为。要记住,打婴孩的小手并不是在惩罚他,而是让他接受感觉互换。对婴孩来说,打手是训练顺服的一种强化。我叫你的时候马上过来

有位爸爸告诉我他训练孩子的经历。这位爸爸知道什么样的玩具能够吸引10个月大的孩子。爸爸把孩子和玩具安置在一个房间,自己进了另一个房间开始叫孩子的名字,如果孩子不到爸爸的房间来,爸爸就走到孩子的房间,对孩子说,爸爸叫你的时候你要马上到爸爸的房间来,说完后,带着孩子示范了一遍。

爸爸让孩子继续在房间玩,自己到另一个房间。过一会儿,爸爸开始叫孩子,如果孩子又没反应,爸爸再去对孩子说一遍,并带着孩子再示范一遍。当然父母必须确信孩子能明白他们的话。爸爸再一次回到自己的房间叫孩子,如果这次孩子还没有反应,爸爸就用棍子打孩子屁股一两下,这样反复几次,直到孩子真正明白了爸爸对他的召唤。这样做可以确保孩子长大离开家前,父母召唤他们时,他们可以抛下手头的事情来到你身边。只要父母坚持训练,孩子就会越来越顺服。这样的训练需要父母有极大的耐心。记住,打孩子屁股既不是惩罚也不会很疼,仅仅听上去有些沉重。新生儿也可以训练

一个新生不久的婴儿就可以开始训练。父母如果等到孩子有分辨力,或能听懂各种解释后再开始训练,就会发现孩子在学会系鞋带之前已经很难管了。

当妈妈把婴儿抱到小床上,孩子不睡并哭闹挣扎不已,这时“战争”就开始了。有时候妈妈会心软,再抱抱孩子。有时候会任由其哭闹,心中计算孩子的哭闹时间。哭是婴儿表达生理需要的唯一办法,但是不能允许孩子用哭来要挟大人。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助长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小木棍+疼痛=不准爬楼梯

我的女儿撒拉很早就学习走路了,她非常喜欢爬楼梯。在她5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训练她顺服了。为了孩子的安全,同时也为了我们内心的平安,我们开始教她爬楼梯。我们预备了一根小棍子,在我们说“不行”她还继续的时候,我们就用小棍子打她的腿。棍子长大约12英寸,直径8英寸,是柳木的。

撒拉对爬楼梯很投入,经常忘记我们手中的棍子,在她那么小的年纪,大脑中还无法把疼痛和“不行”很好地联系起来。我就把小棍子放在她的脚下,用来提醒她,使她在抬腿爬楼梯的第一步,就看见那根柳棍。后来我们拿走了那根小木棍,但她也不会未经允许就去爬楼梯了。她已经思考并明白了小木棍、疼痛、爬楼梯、父母发出的指令之间的联系了,我也用这种方法向他表达了我的意愿。极端的管教方式

我们知道,严厉的父亲通常会用严厉的手段管教孩子。每当他的棍棒落下,孩子就会在他面前战战兢兢。仅仅用棍棒来达到管教孩子的目的,就走向了极端。如果这个父亲坚信这样就能让孩子顺服听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孩子稍大一些,就要选择训练的场合。记住,不能在公共场合不给他面子。等到回家时再告诫他,使他下次遇到同样的场合,也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训练顽皮的阿米什男孩

一个12个月大的男孩正坐在爸爸的膝上,这时他突然用力滑到了地板上,因为地板上很冷,爸爸又把他抱回膝盖上。孩子又拼命挣脱爸爸的怀抱,再一次滑到了地板上,这位爸爸对孩子说了句德语(我听不懂),并且又把他抱回到膝盖上。孩子抗议地叫了两声又试图挣脱爸爸,这时爸爸在孩子的腿上打了两下,说了一句责备的话(我猜测是这样)。这时妈妈正好走进房间,孩子看见了就吵着要妈妈抱。很显然,孩子觉得到了妈妈怀里就自由了。

我看着这一过程觉得很有趣,这个一岁的孩子正试图在父母之间钻空子!大多数爸爸这时都愿意把“包袱”推给妈妈。如果此时爸爸把孩子给了妈妈,就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训练机会。通常情况下,妈妈都会跑过来抱起孩子,因为妈妈一般都很疼孩子,以为孩子正需要她。若是妈妈关注孩子的训练多于她自己的感受,她显然就不会让孩子钻空子。

这位爸爸并没有把孩子交给妈妈,而是让孩子背对着妈妈,这个动作表明界限已经设定了。孩子不肯罢休,尽力扭动自己的小腿,试图转过身找妈妈。这时爸爸在孩子的腿上又打了一下,然后把孩子转过来,让他看着妈妈,同时又一次责备他。

现在,战争平息了,胜负已见分晓。父母通过这一过程,在一岁孩子的心目中确立了自己的权威。在这场较量中,每一个人都是赢家,父亲的智慧通过了这次权威测试,也夺回了儿子的心。这个顺服训练让我看到了这个父亲在整个管教孩子过程中的正确态度。

在以后的45分钟里,孩子15次试图滑下地板,每一次都被敲打一下。爸爸的态度很平和,不生气也不急躁。这位爸爸训练过马和驴,知道忍耐的价值。最后,这个12个月大的男孩乖乖地坐在他爸爸的怀里,很满足也很愉快,他安静地坐了3个小时。

有人会说:“我情感上过不去。我很难在训练孩子时忍住不发火,我控制不住我的情绪。”但是,什么是爱,是给予吗?当我们清楚什么对孩子是暂时的,什么是永远的,牺牲自己暂时的情感就会带来喜乐。看到孩子的改变,就是对我们的鼓励。

在你动怒或失去耐心时,你就会打消训练孩子的念头。你会担心你现在的行为是否在强迫孩子就范。为了孩子的缘故,你必须先说服你自己。如果不能有持续的耐心训练孩子,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影响。给倔强孩子父母的两个忠告

第一,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尝试如何对父母的要求进行反抗。如前文所述的那个一岁大的孩子,对于父母的管教,采取一种敌对的强硬态度。他的倔强在他这样年龄的孩子是少有的。有时你会发现小孩子坚持自我的态度是非常强烈的,这时,父母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正确做法。

第二,如果你坚持自己的正确做法,你会发现对于两岁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训练只需一次就行了。如果在这样的对抗中你赢了,孩子的品格也将得到提升。相反,如果你输了,孩子也输了,从此他会想尽办法控制父母。为了孩子的缘故,你必须坚持,孩子想要做主的愿望必须顺服于大人的决定。

我再来说说坚持的必要。大多数时候野猫是被禁止进到家里的,但是偶尔这个规矩也会被打破,野猫有时也会成功地进到家里来。如果野猫一直生活在室外,你也没有让它进过你的家门,即使你的房门开着,它也没兴趣进来。哪怕你对它尖叫,用力关门夹住它的尾巴捉住它,或是踢它60脚,把它往家里赶,它也不会进门。但是偶尔一次,你允许它在屋里吃一些零食,或是允许它睡一次沙发,它就会想方设法再次冒险进来。即使你打它、赶它或是提高警惕防止它进门,它仍旧可以找到任何机会冲进门。

大家公认狗比猫聪明,狗能听人的指挥,让它停下或进屋都可以,但是对它的训练也是不能中断的。即使一只流浪狗被训练后也会乖乖听话,能做到不违抗主人的任何命令。如果父母能够坚持对孩子进行训练,训练的效果也会很明显。消极的训练

你是否注意过那些在超市里的孩子?他们坐在超市的推车上,父母正绝望地任孩子摆布,而孩子却在被诱惑(那棵分别善恶的树)牵引着。孩子在用他毫无拘束的欲望观察眼前的事物。战斗正酣,父母惨败,孩子得到了他想要的,他胜利了。

有位父亲骄傲地告诉我,他有办法训练孩子驯服,他答应孩子如果愿意等待,那么在离开超市的时候,他就会买冰淇淋作为奖励。我倒认为,这种许诺反而助长了孩子的任性,你不但没能管住孩子,孩子反而控制了你。对孩子的行为,父母有时会忽略,有时又会很有预见性。但父母的责任是要根据孩子的行为来实施训练。

那些想通过许诺给孩子奖励达到训练目的的父母,最终把孩子训练成了一个敲诈者。这种“奖励”是给孩子付“保护费”,孩子成了“黑手党”或父母的老板,父母成了被恐吓的对象。因此,在训练一个孩子时,你需要好好思考你的方法。允许自己在受到孩子“威胁”时一步步退让,也会使孩子成为心理上的弱者。当然,父母更不愿意看到,自己每天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都像是在和一个小“恐怖分子”在讨价还价似的。你听见我说的了吗

我曾经观察有位爸爸训练他的儿子不要碰一个东西,但是他忽略了自己的态度。小男孩没有听,而是捡起了那个东西。爸爸用生气的口吻命令道:“把它给我。”小男孩假装没听见,这更激怒了爸爸,他吼道:“你听见了吗?把它给爸爸。”又是一声吼:“强尼,给爸爸,立刻!”后来,他提高了嗓门,很生气地说:“强尼,我要打你的屁股!”直到这时,这位爸爸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大嗓门。他平静了一会儿,试着想想接下来怎么办。然后他伸出了手,装着要打强尼。因为爸爸愤怒的声音和眼神,强尼暂时摆出一副“明天就好了”的姿态。爸爸伸出的手最终没有落在强尼身上。这位可怜的父亲,就像一个穷人在接受一位身份高贵的人的施舍一样,俯下身从孩子手里取回那个东西,把它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这种表现太软弱了。

强尼从这件事学到了什么?首先,他更加确信,他再也没必要服从任何命令了。没有人能左右他,他确信他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去拿。他学会了不尊重权柄,只凭力气就行(到他足够强壮的那一天)。效仿爸爸,强尼也学会了发怒,因为他看到了爸爸是如何从他手上拿走东西的。他学会了怎样使用最后的“王牌”继续对抗。这个爸爸其实是在训练他的孩子如何进行反抗。

这位父亲学到了什么?他知道了小强尼是一个意志力很强的孩子,硬碰硬会很不愉快。他感觉到有时候作为父母会很悲哀,他不得不无时无刻都监视着孩子,怕他碰到不该碰的东西。这样的训练是错误的,这位父亲在他应该享受“收获”(培养顺服的孩子)的时候,什么也得不到。

有一天晚上聚会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她孩子之间的战争。孩子似乎下定决心要让妈妈难堪,破坏妈妈在外人面前的形象。我看见这位妈妈无奈、疲倦的表情似乎在说:“为什么是我?”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把奶瓶扔到地上(妈妈每次都把它捡回来递给孩子),发出的声音,迫使牧师一次又一次地提高了嗓门。更有甚者,孩子挣脱了妈妈的怀抱,爬到地上开始扮演马戏团里的小丑,以吸引大家的注意。最后他坚持要把邻座的人赶走,自己坐上去。当这个疲倦的妈妈要去阻止他时,孩子不停地踢着腿,同时尖叫着反抗。

妈妈也知道孩子不应该这样,但是面对这么小的孩子,妈妈感到很无助。大孩子在公共场合会考虑周围人的反应,但是小孩子不会,小家伙很自我,不愿意受约束。这时,大多数父母会等到孩子大一些,明白一些事理后,才开始管教孩子的坏行为。这样,在孩子处于懵懂时,父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的自私和愚顽在心里扎根。

怎样才能驾驭这样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成为顺服的孩子?为了更好地训练这些孩子,我们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天性。自我中心意识

上帝创造了我们,并使我们表现出持续的愿望和爱好。在与孩子的拉锯战中,父母也能够了解孩子的另一面,尤其是幼小的孩子。他们想要吃喝、玩具、玩伴、游戏和纸尿片等。上帝赋予了他们强烈的感知能力,他们想去尝、去闻、去听、去摸、去感觉。

婴儿不能很好地表达喜怒哀乐,当他渐渐成熟,他的自我控制力才能有所提高。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悦人眼目”“好作食物”的东西,这样的东西能够“使人有智慧”。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渴望被了解、被接纳,从而能够组建家庭、能够成功,并能有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要学会利用周围的环境来使自己满足。微笑、哼哼、踢腿、晃脑袋、哭、尖叫,表明他们想说:“抱抱我、喂喂我、看看我。你们明白我的需要了吗,还有什么比我更重要的吗?”

婴儿能认知的世界很小,他们仅能了解见过的人和物。不久他们就会明白,他们需要的连同想要的都很容易得到。婴儿没有责任感,不能做道义上的选择。他们不懂得什么是骄傲,也不懂得什么叫谦卑,只是“想要”。像个暴君一样,看到、听到,他们就想得到。依照天性,他们不会考虑其他人的需要,不会考虑父母是否很疲倦,是否需要安慰。

成年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在婴儿时期,得到了更全面的展示。孩子更加按照天性来生存,他们毫无遮掩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只能想到自己的需要。“恶人一出母胎,就与上帝疏远;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说谎话。”在孩子会说话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怎样欺哄父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父母们急于满足幼小的孩子,使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更加膨胀。父母不忍心说“不”,忽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的膨胀,从而不能在这时负起教育的责任。上帝不会将这个定为罪,但是罪的苗头已经开始了。自私的天性

在孩子8个月到12个月之间,父母会开始减少对他们要求的满足,这时会有一个断奶的过程。父母会对孩子说“等一等”,或说“不”;为了孩子的安全,会设立一些界线。从此,父母会训练孩子,让孩子知道任何要求不是随时都能得到满足的。如果任由孩子发展自私的天性,周围的人就会说这家父母太溺爱孩子了。

这时,父母受到了挑战,感到总是被孩子的要求和哭闹左右着,缺乏耐心的父母就开始打骂孩子。父母拉扯着孩子,发泄着怒气,开始责备孩子,甚至与孩子对抗。孩子感觉到了父母的压力,不知道这一切是为什么。

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是因为他们不听话、不顺服父母引起的。孩子因此会变得沉默、自以为是,进而与父母顶嘴、发火。我曾见过一个2岁的孩子拿着玩具枪生气地对着妈妈“射击”,这个孩子还不能分辨大人行为的好坏,就开始模仿犯罪的行为了。放纵不得“不久以前,爸爸妈妈还总是满足我的需要,甚至只要我开口,他们都会把他们手上的东西给我。可是现在,他们却要我分享我手头上好吃的。我可不想这样,我心里压根儿没有这么想。”一个孩子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父母往往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尽快学会与人分享。当孩子们令我们失望时,我们就会发火。从完全依赖和自我中心,转变到能够认识到施与受的关系,这中间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

看到3个月大的孩子能从父母手上抓取食物塞到自己嘴里,我们会很高兴。如果一个3岁大的孩子也这样做,我们就不会认为他可爱了。我们能接受一个3岁大的孩子来打断父母的谈话,为要说说他自己的事。但对一个9岁大的孩子,我们会希望他先说“对不起,能打扰一下吗?”并等待大人允许后他再说。

孩子是否成熟,都反映在他的行为上。可是如果孩子表现出的行为与他的实际年龄不符,父母们就会着急上火。

和人相比,动物从来不用否认自我的天性,它们活着只要能使自己满足就够了。但是人类不是这样,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不能让自己的欲望凌驾于上帝的旨意之上。我们知道,人类罪的根源就是不顺服上帝。尽管孩子还不成熟,不能承担责任,但是对他无节制的放纵,就是为他以后犯罪埋下了祸根。一个属灵的胎儿

刚出生的婴儿好像生活在一个“属灵的子宫”里。出生后,婴儿开始了道德的发展,这发展贯穿他们一生。出生后的早期几年可以被视为道德发展的胚胎期。

亚当和夏娃在被造初期,完全是生理上的被造,还没有道德上的发展。4个月大的胎儿也是如此,他们在母亲的子宫里就有了活泼的生命。他们小小器官的数量已经与成年人相似,在他们出母腹之前,还需要更多的营养。同样,一个3岁大的孩子就有了成年人的道德能力,他知道对与错,会有正义感、责任感、负疚感和良心,也会害羞。这些道德能力不能只靠自己一个人就能建立起来。孩子不能对自己不成熟的行为负责,就道德的发展来说,3岁的孩子仍相当于母腹中的胎儿。道德的发展在出生以后才开始,从二三岁一直持续到15岁都是道德的生成期。

就像在母腹中的孕育一样,从出生时的不谙世事,最后到逐渐成熟能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道德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人会说在这一过程中,上帝会对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负责任。在古时候,12岁就是能负责任的年龄了。但是,是否能负起责任,不是以年龄来判断的,而是人本身的意识。“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或是他摸了别人的污秽,无论是染了什么污秽,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有了罪。”按照圣经的说法,它也会在20岁之前就具备。“并且你们的妇人和孩子,就是你们所说必被掳掠的,和今日不知善恶的儿女,必进入那地。”“并且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研究结果表明,有些5岁的孩子就能够负起责任,最迟到9岁就能完全负起责任。但是有过心理伤害的孩子可能一生都不会有责任感。所以说,年龄不是问题,主要问题是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而且小孩子的道德是不会自己生成的,需要家庭的训练。父母的困惑

父母的困惑是:如何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变成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例如,一个5岁孩子说出的话,有70%的无知和30%的认真,这时父母怎样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呢?我们知道,上帝是不会对这样一个没有完全约束力的孩子定罪的。但是,父母有必要决定孩子要负哪些责任吗?由于父母的犹豫不决,会延误对孩子的训练。如果父母等到孩子自己意识到需要自我约束的时候才采取行动,那就是在体贴肉体。父母必须面对的是,在孩子的理智形成之前,其天生的欲望起着很大的支配作用。在孩子自己能做到节制之前,父母却轻率地为孩子提供了支持自我放纵的环境。你的责任有多大

现在我们来看这一章的难点,并且回到本书的问题。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孩子从出生开始,父母必须开始管教孩子,并且对孩子品行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早期教育时,我们并不是要毁坏孩子的天性,而是必须要限制他,训练他的节制和忍耐能力。父母的角色不是警察,而更像是圣灵。当孩子在刮着飓风的海上航行,没带指南针,这时父母就必须做他的指南针和领航员。当孩子还不能驾驭自己的情感,父母的训练和榜样就会成为他们的标准。在孩子有能力择善之前,父母必须教导他们学会如何择善。孩子在母腹中长身体,母亲为他们吃、为他们呼吸、为他们消耗体力。同样,在孩子情感没有训练成熟之前,父母必须是孩子良心的“代言人”。父母必须心甘情愿、持续不断地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每天都应殷勤地教导孩子,总有一天,即使你不在他身边,你的教导也会在他心中运行。当孩子离开你圣洁的保护,他们也能在父母为他们建立的道德的光中站立得住。等到孩子成人,即使处在当今这样的社会,孩子也会记得父母那涓涓细流般的教导。

父母必须重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道德所扮演的角色。总有一天,孩子要面对自己的选择,他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吗?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会无视罪的存在,而经历过训练的孩子都会从父母那里学到如何从罪中悔改。

父母用不着担心小孩子的自私就是罪,但是必须知道,任这种自私心理发展下去的后果。可怕的不是罪本身,而是任凭罪发展而不去阻止。父母在教导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关注罪,因为罪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

父母不能将公义给予孩子,但能帮助孩子委身于公义。父母不能将律法和真理刻在孩子的心版上,但能在孩子的心中编织真理的大网。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要知道罪也是孩子天性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是有能力的,它从来都不会松懈,总是企图夺去我们的孩子。看看统计数据就知道,有多少孩子走向了叛逆的道路。但是注重训练的父母有智慧教导出顺服的儿女。要知道孩子的永恒灵魂与父母息息相关,父母不能懈怠、冷漠、忽视。上帝拣选了你们作为孩子的父母,你们的责任就是了解你们的孩子,并教导孩子负起责任。

如果仅靠自己的智慧,这个任务看上去很难胜任。作为一个成人,你会比孩子看得更远。当孩子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他心里应该明白,是因为他不顺服,这时受罚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孩子不是这样想的,那做父母的就要抓紧训练了。欲望成为罪的时候

在什么情况下,孩子这种无知、天生的自私会变为罪呢?换句话说,孩子什么时候应当受到责备?直到他们能完全使用自己的道德能力,我们才能判断出他们的行为是出于无知,还是出于罪。

随着孩子理性和道德能力的发展,他们渐渐明白许多道理,并越来越具有责任感。换句话说,只有当孩子道德上的感知能力得到发展,才能负起责任。每个孩子都要面对自己的那棵“分别善恶的树”。事实上,不单是亚当和夏娃,我们每个人(除了耶稣)都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我们都违背了上帝的善恶标准,结果都被定了罪。

上帝不会对一个还不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小孩子定罪。可是,我们通常认为,孩子10到12岁才进入青春期,实际上却是贯穿于2到14岁。这一时期,随着道德意识的发展,孩子的责任感也在逐渐增强。当一个孩子做了违背常理的事,他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还不完全,但会产生负疚感。有负疚感是一个分水岭,表明此时的孩子明白什么叫罪了。负疚感的出现是一个晴雨表,表明孩子在道德上已经有所突破。

尽管孩子有时会有负疚感,但还不能承担罪所带来的后果。等到情感发展趋于完善,孩子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任。正如一个未完工的钟表虽然也能运转,但却不能正常使用,要等到每一个零件都安装完成,才能准确报时。肉体的私欲

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悖逆和自私的时候,这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肉体,就是保罗所说的“罪身”,即肉体陷入罪中。肉体是罪的工具,正如夏娃犯罪时和基督耶稣面对撒旦诱惑时的情景(但两者的结果是截然相反的,夏娃没有胜过罪,而基督耶稣却胜过了罪)。若不能胜过罪,孩子就会变得自私,成人后自私就称为罪。

在孩子的道德观形成之前,一定要先操练他的自我约束力。如果在孩子道德的萌芽期就放纵他,到他成人后,他会发现自己一直都生活在肉体中不能自拔。所以,在孩子道德发展之前(大约2岁),父母必须使孩子能够完全顺服。

到3岁或更大一点儿,应该教导孩子有负责任的意识,并且知道他的自由意志要屈从于父母所订立的规则。如果任凭孩子的肉体由着天性发展,那么在孩子意识到能承担责任之前,私欲会越来越膨胀。在我的手中

泥土在一个技艺低下的窑匠手中只能被毁坏,而在一个技艺高超的窑匠手中却能制作出合用的器皿。上帝就好比窑匠,而你的孩子就好比泥土,父母正是窑匠手中的工具。正如给了亚当和夏娃伊甸园,使他们在园中修理、看守,上帝也将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交给了父母,让他们精心爱护和时时保守。

总有一天,你的孩子必须独自面对那棵“分别善恶的树”。他必然会吃“禁果”,这也是上帝允许的。在孩子以后的发展中,父母们能做的是,使孩子在“吃了禁果”之后能够承担后果。面对后果,孩子会如亚当和夏娃一样选择用无花果树叶子来遮羞,还是会选择上帝的救赎?对于罪,孩子会选择遮掩还是选择悔改?

孩子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无论是放任不管,还是培养自我控制力,都是为他成人后所做的预备。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会毕业,并开始肩负自己的责任。当有一天,孩子能够独自面对上帝,觉得自己“毫无亏欠”,这就是他能真正负起责任的那一天。神圣的呼召

明白了这点,你会为发生在成长中的孩子身上的事而倍加感恩。正如儿童时代的耶稣,“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你的孩子也会经历悟性的成长。我们有圣经,这是上帝的恩典,圣经能使孩子“有得救的智慧”。父母们需要装备孩子,使他们救自己脱离这“弯曲的世代”。上帝已经准备了一个成品的原型,就是孩子可以“效法他儿子耶稣的模样”。父母要与上帝同工,使孩子效法基督,成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上帝的应许在今天依然有效:“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你可以在孩子得救之前就开始他的“成圣”之旅。再没有机会了

在我着手写这本书时,一位年轻的妈妈跑来告诉我:“我时常发火,就在刚才,孩子们搞得我很烦。强尼总是抢玛丽的东西,把玛丽惹哭了,这时我就会气冲冲地跑过去阻止他们。我怎么才能不发火呢?”

这位妈妈也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不顺服负责,她警告强尼说:“强尼,我告诉过你不要这样做,快去跟玛丽说‘对不起’,要是不说,我会打屁股。”孩子还是不听,妈妈感到很挫败,她又给了孩子一次机会……又给了一次。终于,妈妈的警告落空了,她心里的怒火已经到了临界点,随时都可能爆发。从妈妈的语气中,孩子猜测“火山”就要爆发了,他暂时“顺服”下来。等妈妈平静后,孩子又会卷土重来,依然故我。有时候,孩子也会错误地估计形势,在他顺从之前妈妈的火气已经上来了。这样的孩子已经知道怎么对付妈妈,但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这也要以妈妈当时的心情而定,所以一个幼小的孩子要想操纵妈妈也是很困难的。

通常,经历长时间的对抗后,妈妈总会让孩子屈服。孩子的反应也是可预见的,他会始终如一,因为妈妈只是在训练孩子如何屈服于自己的怒气之下。

我给这位妈妈看了这本书的初稿,看完之后,她决定回家试试。她对儿子说不准欺负妹妹,要是他不听,就要打屁股。第一次被打屁股对强尼来说是个巨大的震撼,妈妈不必要等到快被逼疯时才出手,无须多余的警告和威胁,第一次,孩子就听话了。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每一次孩子不听话,妈妈都会打几下他的小屁股。强尼对妈妈说:“妈妈,你没有给我更多的机会!”妈妈回答说:“这就对了,你不需要更多的机会,从现在起,我希望你能马上听话。”孩子用“机会”来掩盖他的不顺服。两年以后,现在的他会在第一时间听话,妈妈也不再发怒了,他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彼此都很适应这种“新”方式。不顺服的许可证

当钓鱼管理机构只允许你一次最多钓5条鲑鱼,多了不行,他们其实并不是在阻止人们钓鲑鱼,而是在提倡人们去钓鲑鱼。这位妈妈实际上也在允许强尼可以5次,甚至更多次不听话,而只是在最后一次才实施惩罚。所以,强尼每天都在“钓鱼”,同时眼睛却盯着“执法者”。他总是在找机会钻空子,试图尽量消除他的“最后一次”。

当妈妈宣布不听话是不可以的,孩子就没有机会钻空子了。小强尼会试试妈妈会不会有所松动,当看到妈妈这位执法者毫无松动的迹象,他也决定放弃“钓鱼”。这时,小强尼第一次重视规矩了。

如果警察不开超速罚单,而只是警告或威胁,那就等同于不用限速了。警察只用对超速司机解释,超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你见过警察只是坐在路边,对着身边飞驰而过的车辆憋红了脸挥挥拳头吗?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警察面对一个已经6次超速的司机说:“我再告诉你一次!”这样下去,所有的法律都会变成一纸空文,致使“个人任意而行”。

在居民区,大多数司机会注意到,速度每小时不超过4英里不会被开罚单,结果却是超过4英里,甚至5英里也没事!当你容忍孩子在挨罚之前可以四五次不听话,你就是在训练他不必顺服。

如果你几次警告、威胁,几次下最后通牒,也不能让孩子听话,父母就不应该责备孩子。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做父母的错了。不让怒气控制你

父母是否训练过自己,不在怒气中惩罚孩子?如果没有,在惩罚孩子时,你会很容易被怒气控制。父母通常都会问:“我怎样才能避免发怒?”这很简单,不要让怒气占上风。你发怒时,孩子不再关心自己的行为,而是关注你的情绪。他们会想:这一次的惩罚只不过是一次偶然事件,是一场有趣的竞争。孩子还会想到,你和他周围那些恃强凌弱者没什么两样。他不会尊重规则,也不会尊重制定规则的人。他相信你在强迫他,使他屈服于强者。当你发怒的时候,你的孩子会感觉你正在冒犯他,侵犯他的权利。这时你就会失去尊严。如果你的孩子并不把你当作规则的制订者看待,他们心中也就不会有规则,你们之间的关系只是一场争竞或是霸权罢了。

你让怒气占上风时,也就是在教孩子如何来对付你的怒气。这种失败的教育,实际上是允许自私和叛逆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长。我有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

你发怒是因为不爱你的孩子吗?父母们都会说:“我非常爱我的孩子!”我不是说你不爱孩子,我是说,在一些场合孩子会变得不那么可爱。父母对一个爱闹、自私、顽皮、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很难爱得起来。这时你会后悔:“我怎么把他教成这样!”

我们不赞成父母只喜欢孩子好的一面,遇到孩子淘气时,就心生厌恶。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如此?上帝也会说:“耶和华试验义人,唯有恶人和喜爱强暴的人,他心里恨恶。”我们有时候真的会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我们还会为此找借口。我注意到很多父母会“非常讨厌”自己十几岁的孩子。你也许会说:“没人会喜欢他们。要是你和他们一起待会儿,你会和我感觉一样。”

我还是要问,为什么孩子这么不讨人喜欢?父母也许不愿回答。但是你训练过孩子吗?父母会说:“我不懂怎么训练,但是我忍不下去时会责备他。”准确地说,在某种程度上孩子们都经受过训练,或是在他们淘气时,或是在他们接受惩罚时。威胁、唠叨、发火或生气时打屁股等这些消极的训练都很糟糕。

很难用“聪明可爱”来形容一个顽皮的孩子。同样,喜欢这样的孩子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难的。但是教会他们自我约束、随时听话,他们就会令父母愉快并且满意,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会与日俱增,孩子也会以爱和尊重回报父母,彼此也会相处得非常愉快、非常轻松。令人头疼的14岁

我曾经和一位妈妈谈话,她有一个14岁的女儿,很显然她不喜欢这个孩子。这位妈妈和女儿之间经常争吵,无法交流,女儿也多次离家出走。

其实,这个女儿非常听话,与周围的人相处也融洽,唯独与妈妈合不来。因为妈妈平时总是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女儿。妈妈心里也很疑惑,是否只有棍棒才能使孩子扭转态度。她总是害怕自己不能对孩子施加影响,不能再控制自己的孩子。妈妈自己曾经有一个非常叛逆的青春期,她也怕女儿重蹈覆辙。妈妈管得越严,女儿越不愿听她的。这可能是孩子的通病,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高、越是严加管教,孩子越发不会照着他们的预期发展。

在这个女儿还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这一家人了。女儿小的时候,妈妈并不喜欢她,当时妈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直到她认识了耶稣后,她得到了洁净和医治,随后她的女儿也有了惊人的改变。

其实,当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时,说明自己做得很糟糕。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创作的画,就不要埋怨画布。拿起刷子把它涂掉,画一幅更好的。

在那些彼此相爱的家庭当中,似乎有一种神秘的东西把他们联结在一起。当我看到我的每一个孩子时,我就会这样想。就好像我们用爱、尊重当作纽带,把我们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都串了起来。

当两个或更多的人生活在一起时,他们的爱好、观点以及自由度有时候会相互制约。自私、冷漠、骄傲就像一把斧子,经常会斩断联系我们的纽带。当这条纽带断裂时,不信任、猜疑、争吵就会滋生,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有时这样的冲突还会不断升级,使亲人变为仇敌。当这样的冲突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时,问题就相当严重了。若没有新的纽带,双方就会继续对抗下去。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说“我的父母不理解我”或“他们并不在乎我”时,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表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纽带正在断裂。纸制的“心”

最近,有位父亲告诉我,他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从学校回家后,总是喜欢一个人在纸上画一颗心,并把它剪下来。这位爸爸和儿子的关系一直很好,经常一起玩。但是那一刻,爸爸没有多加考虑,轻易地拿儿子的爱好开起了玩笑。当时孩子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快,只是转过身又去做他喜欢的事了。过了几天,爸爸发现儿子不再和他亲近,不爱和他一起玩了,更喜欢和朋友在一起。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父子之间的纽带岌岌可危了。

如果这时候父亲对这件事仍无动于衷,甚至迁怒于孩子,那么父子关系就会有裂缝,在以后的岁月中,这个裂缝会越来越大,甚至无法弥补。但是这位父亲非常智慧,一天放学后,他对儿子说:“嘿,儿子,你想和我一起去买东西吗?我想做一颗木制的心。”孩子什么也没说,似乎正在猜测父亲的意图。过了一会儿,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说:“真的吗?爸爸,那太好了。”然后,他带着儿子买好模型,一起制作了一颗木制的心,儿子高兴地把它拿给小朋友们看。从此以后,那条纽带断裂部分又重新接上了,父子的感情又修复了。

子女能够从心底里信任父母非常重要。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信任,许多年后,当孩子需要一些重要的建议或意见时,他们会去找谁呢?他们就会去寻求别人的意见,有可能就此误入歧途。孩子的情感像成年人一样重要,所以,对孩子一定要尊重,不要嘲弄他们幼稚的想法、创意或理想。父母要相信孩子幼时的愿望长大后一定会实现。如果孩子现在已经长大了,但是与父母之间仍然还存在着信任危机,不要迟疑,尽快向孩子道歉,彼此之间重新建立信任,这同时也会增强孩子的信心。上帝最喜悦看到你的这个改变!斩断的纽带

现实生活中,我看到大多数父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纽带在一点点断裂,却不采取任何措施。这样很危险,你应该立刻警醒。当纽带彻底断了,父母的管教和惩罚都会毫无效果。缺乏彼此尊重,父母就只能用发火来迫使子女就范。

我想对那些失去孩子信任的父母所说的是,你们虽偶尔会做连接纽带的事,但是多数情况是在斩断纽带。这样,你们和孩子之间不但不会有亲密的关系,反而会树起一堵更高的墙。父母把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疏离和怨恨归因于孩子的叛逆,以粗暴的言语和棍棒来对待。像其他动物一样,孩子也会远离怀疑和不信任,去寻找一个他认为安全的世界。

正如监狱要严加看管犯人一样,棍棒也能迫使孩子顺从,但却无法塑造孩子好的品行,无法维系孩子与父母之间健康的关系。父母会感觉到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直至孩子养成坏毛病,结交坏朋友。到那时,无论父母如何生气、发火甚至断绝与孩子的关系,都于事无补。

父母有时会将棍棒搁置一边,采取博得孩子同情的方式(“如果你还爱我”“你伤我伤得很深”或“你怎么能这样对我”)来使孩子顺服。这只能使孩子更加渴望离开你,得到他们想要的自由。记住,千万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样只会让你的女儿投入别人的怀抱,只会让你的儿子走得更远。

在孩子还不会很好地表达自己从父母那里受到的伤害时,父母经常把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为敌我关系,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直到有一天,父母不得不承认他们和孩子之间存在问题,他们之间有雷区,一踩上就会爆炸。一个4岁的孩子性情怎样,14岁也会怎样,只不过被放大而已。2岁的孩子呜呜哭泣,12岁就会变成哭诉。5岁时被娇宠,15岁时就会变成放纵。

一位母亲告诉我,她14岁的女儿有点问题。女儿表面上很顺服,但是父母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劲儿。当妈妈让女儿去做家务,女儿虽然会做,但是很不情愿。妈妈感觉女儿每天不过是在忍受家里的条条框框,而不是心甘情愿。女儿似乎有自己的小世界,不愿和父母在一起。但是表面看女儿很顺服,没什么可指责的。事实是,妈妈已经失去了和女儿的“友谊”,这条纽带被斩断了,责备和惩罚已经毫无效果,要等到彼此的尊重和信任重新建立起来,这条纽带才能重新连接上。3岁的卡车司机

我妻子告诉我她的朋友有两个孩子,一个1岁,一个3岁。一天他们在抢一个玩具卡车。妈妈听到兄弟俩的尖叫声,急忙喊道:“你们两个怎么了?”3岁大的孩子说:“弟弟抢我的卡车。”妈妈马上说:“把卡车还给哥哥。”弟弟使劲把卡车扔到一边,以此来发泄他的不满。

弟弟沮丧地离开了院子,进屋来到妈妈身边。妈妈只惩罚了其中一个,使受到惩罚的弟弟不能再玩他想玩的玩具了。妈妈这样做,让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大人处理问题的方法。

看到弟弟孤单地在妈妈身边,哥哥开始后悔了。他把卡车从沙堆中拿出来,走进屋里笑着找弟弟和解,弟弟看到卡车高兴地接受了。这时,妈妈看到沾满沙子的卡车放在地板上,尖叫道:“快把它拿出去!”

妈妈这时正全神贯注地做自己的事,完全没有想到孩子们此时复杂的情感变化。她只担心孩子弄脏了地板,她又要多一样清洁地板的工作了。

这时,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哥哥对自己刚才的自私已经悔改,他觉得弟弟的感受比他得到卡车更重要。他同时也学会了一个重要的功课:施与受的关系。哥哥学会了分享和自制,他的心变得柔软而敏感,所以他以笑脸来对待弟弟。但是,他受到了打击,妈妈不在乎他这样做。他本来愿意缴械投降——送卡车给弟弟玩(放弃自己的错误),现在只想重新拿起冲锋枪扫射——独占自己的玩具(强化自己的错误行为)。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这样,就必须重视孩子这样的行为,如果父母只会傻傻地站在一边发笑,用不了多久孩子的叛逆就会爆发。

孩子不会明白妈妈为什么发脾气,谁会在意地板上那一点儿沙子?他已经一上午都在玩沙子,他喜欢沙子!当他看到妈妈那张惊恐的脸,你可以想象这个小家伙都快要精神错乱了。

孩子的笑脸立刻被恐惧所取代,然后开始疑惑,最后变成反抗。在孩子的脸上,我看到叛逆开始萌发。孩子知道了,地板上的沙子会使妈妈生气,他要向妈妈发起挑战。他举起卡车重重地扔向地板。然后他感觉满足了,因为他成功地报复了妈妈,心里好像在说:看看她涨红的脸,我要给她一个教训,让她从此不敢再反对我。这一次我赢定了!

这位妈妈不仅失去了接受叛逆儿子悔改的机会,而且因自己忽视了孩子的文明行为,使得孩子对她已建立起的权威产生了蔑视。正如那些造反的人,他们对未来并没有什么计划,他们之所以造反,是因为他们感觉没有受到公正待遇,他们憎恨掌权者,希望掌权者为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受到惩罚。

你是不是认为孩子的感觉太戏剧化了,难道孩子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吗?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个3岁孩子的行为证明了叛逆的种子已经在他幼小的心里种下了。

如果父母不改变自己,等到孩子十几岁时,父母就会无可奈何地抱怨道:“我真不明白这孩子,我们已经教了他许多对与错的道理,经常带他去教会,尽量满足他的需要,但他总是和我们作对。我们已经尽了力,没有办法了,交给上帝吧!”

这位妈妈在尊重孩子方面没有建立起联系的纽带。在孩子3岁时种下的这颗叛逆的种子,到14岁时会结出可怕的果实。修复断裂的纽带

父母与孩子出现问题时,你们应该知道你们并不孤独,因为你们的孩子此时也正处于问题的中心。如果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父母就必须在生活中做到公正。因为是父母在读这本书,在实践本书训练孩子的方法,不是孩子在训练父母。上帝没有说:“孩子们,训练你们的父母。”因此,尽本分并做出很大改变的,全在于父母。

一位父亲沉重地告诉我他斩断纽带的故事:“我还清楚记得当我斩断了和儿子之间信任和友谊的纽带时儿子脸上的表情。看到自己精心建立起来的纽带,像一只停稳的小船突然间缆绳断了,渐渐被暴风雨掳掠而去,我的心疼痛无比。此时,我知道所学的知识于事无补,惩罚也不管用了。我心里清楚我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在渐渐疏远,这样的错误是我造成的。我管他太严,对他要求太多,当他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会批评他。而他对我充满了抵触,见到我就像一只乌龟把头缩到坚硬的甲壳里面。他决定离开我独自生活,因为他和我之间有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