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19:17:52

点击下载

作者:李琳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试读:

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沿海地区优先倾斜发展战略引导下,东部地区迅速崛起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轴线,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达数十年。然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给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东部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单极”格局的绝对优势地位,使得2008年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转变的重要战略节点。2008年至今,在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产业转移战略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东部地区的绝对增长极地位逐渐弱化,内陆经济地位显著提升,涌现了长江中游地区、中原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呼包鄂等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群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能正逐步显现,并逐步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引擎。由此,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由以沿海地区迅速崛起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单极”格局向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多个增长极共生的“多极”格局转变,这意味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阶段的到来。新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阶段的到来为学术界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科学评估、准确把握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状况及凸显问题,探究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适宜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进而为政府实施新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围绕“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这一新论题展开了探索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清晰界定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探析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究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理论机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选择、每种模式下的主导运行机制构建,以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支撑体系,从而尝试建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证研究层面,采用扩展的DEA模型、Moran’s I指数、空间聚类图等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进行动态评估及空间分异研究,以揭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动态演化特征与空间分异特征;采用哈肯模型对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进行识别,以揭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的变化特征;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动态评估、空间分异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实证研究所揭示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演化特征与凸显问题,创造性提出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撑,为促进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论题,国内研究尚不成熟。尽管本书竭力围绕该论题在理论机制和实证分析层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试图建构较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及突破相关实证研究方法创新不足的缺陷,但囿于本人学术能力和精力,书中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究,恳求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更企盼本书的出版能为推动国内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论题的深入探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李琳2016年6月于麓山脚下摘要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由以沿海地区迅速崛起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单极”格局向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多个增长极共生的“多极”格局转变。这种格局的转变意味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互惠共生,合作共赢”的新阶段,即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阶段的到来为学术界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科学评估、准确把握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状况及凸显问题,探析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究适宜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进而为政府实施新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书以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为研究主题,试图通过解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探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探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选择、不同模式下的主导运行机制,以及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撑,构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动态评估、空间分异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实证研究所揭示的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演化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创造性提出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撑,为促进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围绕以上研究目标,本书展开了以下研究。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解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之间或同一区域内各经济组分间的协同共生,合力推进大区域经济实现由无序至有序、从初级到高级的动态转变,形成“互惠共生,合作共赢”的内生增长机制,并最终促进大区域经济高效有序发展的过程。重点从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协同学理论两个层面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解析,指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具备耗散结构的四个特征,即系统开放、非平衡状态、非线性相互关系以及“涨落”现象的存在。协同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各子区域的行动,即存在支配各区域发展轨迹的序参量,需顺应此种规律,在发挥各子区域自组织能力的同时,推动整个区域结构的优化。共生理论、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亦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动态评估及空间分异。首先,探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及表现特征两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衡量指标,建立扩展的DEA模型,对我国1993~2012年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进行分阶段的动态评估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①20年间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整体处于初、中级水平,后10年(2003~2012年)协同发展度较前10年(1993~2002年)有所提升;②20年间29省区市之间协同发展度差距呈扩大之势;③东、中、西三大地区协同发展度梯级差异明显,20年间东中部、东西部之间总体差距有所扩大但近年呈缩小之势;④20年间东部地区内部省区市协同发展度差距有所扩大,但自2009年后差距呈缩小趋势,中西部地区内部省区市之间协同发展度差距有所缩小。其次,运用GeoDa软件,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Moran散点图以及空间聚类图等方法,对2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空间分异演化特征进行探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之势,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第一梯级区域,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区市稳居第二、三梯级,但个别省区市呈现较快的提升势头;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效应明显,且协同发展度较高区域之间的正自相关聚类和较低区域之间的正自相关聚类有所加强。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首先,探究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的理论机理。探析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产业分工三大驱动因素及其两两间的内生协同运作,如何役使区域经济实现由无序至有序、由初级至高级的协同演变。其次,运用哈肯模型对1992~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分阶段实证研究,识别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并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系统状态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①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由前10年(1992~2001年)的区域比较优势(RCA)单一驱动因素转变为后10年(2002~2011年)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产业分工(RCA&RID)双重驱动因素;②方程参数符号的转变意味着2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联系有所增强,地方保护主义得到改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环境得以优化;③2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了从初级阶段至中级阶段的协同演变。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选择。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地区差异性和空间分异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选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可选择的模式主要有中心-腹地模式、“飞地”模式、省际毗邻边缘区模式和省内城市间模式,重点探析了每种模式依托的理论基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一模式实施的主要途径、实施这种模式的具体策略,以及典型案例。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首先,探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一般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决策机制、调控机制、整合机制和激励机制。六种机制既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区域经济的协同演化,又相互区别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中发挥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其次,探究不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的差异化主导运行机制。不同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应构建差异化的主导运行机制,中心-腹地模式应构建以联动机制、协调机制和整合机制为主导的运行机制;“飞地”模式的主导运行机制为整合机制、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动力机制;省际毗邻边缘区模式应构建以动力机制、组织机制、整合机制以及共赢机制为主导的运行机制;省内城市间模式的主导运行机制为组织协作机制、联动机制和整合机制。

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撑。首先,解析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即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区际利益分割、针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设计及政策缺失等,不同的障碍因素有其不同的表现及影响,共同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其次,阐析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东、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异化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人才培育制度创新;构建跨区域组织协调机制。最后,阐析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撑。从财税政策、开放联合政策、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并阐析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动态评估 驱动机制 哈肯模型Abstract

Regional economic pattern in China is transforming from single growth pole that coastal area is the only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to multi growth poles that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llectively,indicating tha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reached the new stage of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with the endogenous growth mechanism of mutualism and win-win cooperation. It brings new subject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show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evalua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status,finding the present problems,discuss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developing modes,operating mechanism and building support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fore,centering on dynamic evaluation,driving mechanism discussion and developing modes selection,this book tries to build theoretical research framework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Then,based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revealed in the dynamic evaluation,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and driving mechanism discussion,this book gives political suggestions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creatively,aiming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policy making. Around these objects,following researches are taken:

Analyze the basic theories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refers to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ing from disordered to ordered,from primary stage to advanced stage and forming endogenous growth mechanism of mutualism and win-win cooperation,based on the synergistic symbiosis of inter-regional and intra-regional economy. Mainly,this part explains the basic theories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from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and Synergetics.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has four dissipativ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system opening,non-equilibrium condition,non-linear relationship and fluctuation. Moreover,there exists an invisible hand,called order parameter,controlling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of each region in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It decides the evolution path of regional economy. Following this law enables sub-regions to realize self-organization and improve regional structure. Also,Symbiosis theory,Regional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theory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as well.

Dynamically evaluate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and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China. First,evaluation criteria and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are established from two aspects: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ressive characteristics. Improved DEA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by stages and compare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from 1993-2012. Results show:China is on the pre-intermediat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in the second stage(2003-2012)i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first stage(1993-2002);the gap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among 29 provinces has been enlarged;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gradient difference in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eastern-central,eastern-western and intra-eastern disparities have increas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but declined recently;intra-western and intra-central disparities have decreased. Second,GeoDa software and Moran’s I index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Results show: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in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successive decreased pattern;Beijing-Tianjin-Hebei,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are in the first cascade whil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mostly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cascade,except several provinces;there is significan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positive space effect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positive autocorrelation cluster among regions with high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level has been intensified,so as the regions with low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level.

Analyze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pproaches. Theoretical analysis:this part explains how the three driving forces(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regional economic relation,regional industrial division)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every two driving forces promote regional economy from disordered to ordered and from primary stage to advanced stage. Empirical analysis:Haken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by stages from 1992-2011,aiming to recognize the order parameter and evaluating the system state. Results show: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has changed from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single order parameter driving mechanism to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division(RCA&RID)multi order parameters driving mechanism;coefficients changes reflect improved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with intensified regional economic relation and improved local protectionism;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risen from primary level to intermediate level.

Explain the developing modes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ndicates diversified and different developing modes. There are four developing modes:center-hinterland mode,enclave mode,adjacent province mode and cities within province mode. This part explains the theoretical basis,general conditions,main approaches,practical strategy and classic cases of each developing mode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Buil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First,dynamic mechanism,coordination mechanism,decision mechanism,regulatory mechanism,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are six general operating mechanisms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They have interactive effects and different specific effects under different developing modes. Second,different developing modes should build different main operating mechanisms. Center-hinterland mode should build linkage mechanism,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integration mechanism;enclave mode should build integration mechanism,coordination mechanism,mutual benefit mechanism and dynamic mechanism;adjacent province mode should build dynamic mechanism,organization mechanism,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mutual benefit mechanism;cities within province mode should build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linkage mechanism and integration mechanism.

Give suggestions 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support policy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in China. First,this part analyzes main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in China,such as serious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regional benefit segmentation,lacking institution and policy for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They all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 Second,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includes deepening economic structure reform based on better handl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should build different paid resource usage mechanism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improve talents training institution;build inter-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ird,support policy of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includes finance and taxation policy,open cooperation policy,regional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policy and industrial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policy.

Keywords:Regional Economy;Synergistic Development;Dynamic Evaluation;Driving Mechanism;Haken model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初现“多极共生”新格局

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大步跨越。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点-线-面”梯级渐进式沿海优先发展战略,即构建沿海地区经济特区“点”,由“点”及整个沿海经济带“线”,再由“线”至“面”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央政府的战略部署下,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崛起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轴线,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达数十年。然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给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东部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单极”格局的绝对优势地位,使得2008年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转变的重要战略节点。2008年至今,在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产业转移战略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东部地区的绝对增长极地位逐渐弱化,内陆经济地位显著提升,涌现了长江中游地区、中原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呼包鄂等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群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能正逐步显现,力争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强力引擎,助力构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多轮驱动、多轴联动、多区协同的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

可见,我国区域经济初步显现了“多极共生”新格局,区域间协同共生,合力打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即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由以沿海地区迅速崛起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单极”格局向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多个增长极共生的“多极”格局转变,这意味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阶段的到来。新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阶段的到来,必将凸显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新的区域经济矛盾,也就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新特征与新矛盾。这些新特征集中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发展模式更替以及新的空间组织重构等。新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阶段的到来和新的区域经济矛盾的凸显,客观上要求重构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建立新的区域经济协同运行机制、创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制度和政策体系,这无疑给学术界和政府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二)政府谋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战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多极共生”新格局的出现给中央政府谋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崭新课题,本届政府审时度势、科学研判、顺势而为,从谋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理念的浓烈呈现,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的正式出台,均凸显了中央政府在新常态下谋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意旨。

中央谋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浓烈理念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中有充分呈现。“十二五”规划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均强调区域合作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性,推崇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大前提,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互惠共生,合作共赢”的内生增长机制相契合。首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旨在通过解决跨行政区协同管理与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来促进区域合作。从本质上说,对区域合作的重视正满足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唯有在各区域具备合作意愿和合作方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我国大区域经济各环节的相互嵌入,是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大前提。其次,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机制”,旨在通过市场自发的调节机制来推动经济发展,这正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即“互惠共生,合作共赢”的内生增长机制,唯有区域之间、市场之间、经济个体之间存在协同共生的内生增长机制,才能保证整个经济系统在无外力操控的情况下,自发地走向协同有序的经济发展状态。

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应运而生。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战略组合,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由此正式拉开我国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的序幕。2015年以来,三大战略相继破题。3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旨在通过推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人文相通,来达到内外联动合作共赢之目的。目前这一战略的相关倡议已得到沿线60多个国家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激起国内各地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积极性。随后,4月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首个由中央层面自上而下推动、从顶层设计到地方规划落实全盘统筹推进的跨区域协同发展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实施不仅将破解区域的发展难题,同时有望为全国范围内探索跨省市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目前,京、津、冀三省市已经在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方面取得率先突破。三大战略之一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已完成初步框架,即将出台,其中关于长江经济带上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已于2015年4月出台。长江经济带战略部署致力于打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经济轴线。长江经济带涵盖了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和中部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以及西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共11个省区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将打造连接长三角地区、中三角地区以及成渝经济圈的重要“经济横轴”,深度挖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平台,进而打造我国新的经济支撑轴线。

综上,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多级共生”的新阶段,以及中央政府拉开以“三大支撑带”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序幕的背景下,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论题的深入探讨显得尤为迫切。

二 研究意义

整体而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论题近年来才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书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为研究主题,试图通过大量探索性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达到两个主要研究目标:一是尝试构建较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二是探索性地对我国近20年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以及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进行实证研究,以科学揭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状况及其关键驱动因素的动态演化特征与凸显问题,进而创造性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撑。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一)理论价值

首先,尝试构建较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探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选择,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导运行机制构建,以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支撑体系。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尝试着运用扩展的DEA法(数据包络法)对我国近20年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进行定量评估和空间分异分析,以科学揭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化特征;尝试着运用哈肯模型对近20年来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以科学揭示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及其变化特征。实证研究方法的创新对于弥补现有相关研究定量分析的不足以及研究方法陈旧的缺陷,进而推动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论题的深入探究,具有较重要的学术意义。(二)现实意义

本书尝试着采用扩展的DEA模型对我国1993~2012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进行分阶段的动态评估,以及多空间尺度的比较分析;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Moran散点图以及空间聚类图等方法,对2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空间分异演化特征进行探析;采用哈肯模型对我国近20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分阶段的实证分析,以识别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通过以上实证研究,定量测度我国近20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动态演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异格局特征;定量揭示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分阶段的序参量及其变化特征;科学揭示和准确把握我国近20年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演化特征与凸显问题以及驱动因素的变化特征与突出矛盾,进而创造性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支撑体系与政策建议,为推进我国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决策参考。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与不足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为新的研究论题,针对性研究相对较少,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合作方面,而国内研究则集中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区域内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因此,本节将按照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的思路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

一 相关研究综述(一)关于区域合作的研究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最直接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由赫尔曼·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和系统论述的协同学理论(Synergetics),基于此,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协同”一词应对应英文“Synergistic”。然而,笔者在搜索阅读国外文献时发现,国外学者鲜有研究区域的协同效应,主要集中于区域合作机制、合作现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1.区域合作的理论研究(1)区域合作的机制。跨区域合作机制主要以形成联盟和签订协议为主,并且不同区域在不同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效果。Tongzon 和Habibullah(2005)研究了加入东盟后的东南亚四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因实施共同有效优惠关税计划后的关税收入损失较大,故提出若干补偿损失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除了缅甸外,其余三国关税收入显著减少,但是尽管如此,四国政府的总体收入在未来将会有大幅提升,因此这些国家应该继续致力于全面实施共同有效优惠关税计划。Jonasa和Pincetlb(2006)研究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新区域主义,主要构建具有灵活性、包容性和合作性的区域治理模式,包括自愿达成协议、私人投资注入以及地方事务决策权转移到私人部门和非营利机构等。Baldwin(2008)研究了东盟十国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认为东盟并没有形成区域一体化,反而成员国之间的关系繁复并且脆弱。造成此状的原因如下:首先,作者绘制出形如“面条碗”的十国关系图,指出这个结构本身的脆弱性;其次,指出东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直接影响到该国公司的竞争水平(以日本与中韩关系为例);再次,缺乏WTO的纪律约束机制使得关税方面的约束过剩;最后,亚洲工厂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作者最后提出东亚需要新的组织机构进行区域管理,建议东盟十国能够绑定最惠国使用税率,并且提高透明度和相互信任水平。Börzel和Risse(2009)研究了欧盟与南美洲、亚洲地区的区域合作以及与其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机制,认为欧盟具有一个扩散其一体化理念的工具箱,其中的工具有政治对话、技术和财政援助,这些工具连同其民主、人权及良好治理等理念,将是欧盟向全球推行其区域一体化模式的重点内容。Corey(2009)研究了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工业安全局(BIS)、外国资产控制局(OFAC)、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等最高政府部门是如何运行及相互协作的,指出进口和出口部门相互协同作用机制保证了出入美国商品的安全和效率。Beeson(2010)研究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协作关系,通过比较欧盟模式分析了亚洲地区的不同特点,认为东亚地区缺乏地理整合的优势,并且相互之间相对不信任,使之不得不与更大的国家比如中国合作以谋求更好的发展。Feng 和Jiang(2011)对亚洲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合作问题探讨后指出,在东盟的作用下,东南亚地区已经建立了高水平的区域协同机制,但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组成的亚洲东北部地区的协同发展却存在着巨大障碍,应利用东盟作为促进中、日、韩三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平台,进而促进整个亚洲地区的协同发展。(2)区域合作的影响因素。不同区域合作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但是提高透明度、减少地方保护等方面引起学者们的共鸣。Kawai(2005)研究发现由于对外开放、国内结构性调整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东亚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度较高。对外贸易的扩张、直接投资和资金流动在东亚创造了一个“自然”的一体化经济区。但东亚也面临若干挑战,包括进行区域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启动汇率政策的协调机制等。Matthias等(2009)以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为研究对象,对贸易环境的透明度进行了研究,并基于交易成本定义了两个方面的透明度(可预测性和简单化),运用引力模型得出结论:若降低透明度,APEC区内贸易能够提高约1480亿美元,进而提出提高透明度的措施包括在未来建立自由贸易区等。Gries 和 Redlin(2011)认为中国较高的GDP增长率是由少数快速发展的省市驱动,而大部分省份仍处于中等发展水平,若要保持未来的持续增长则需要了解省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作者采用程式化模型对区域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DI(贸易变量)对区域一体化和技术模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滞后的人均GDP是负显著的,人力资本和实际资本高度显著,但劳动力、政府支出则不显著。Fan等(2011)对中国近年的区域差异水平进行研究,认为应该使经济增长和区域公平协同发展。作者提出了三个主要因素,即基础建设、社会投资和保护,以及治理结构改革,并且建议中国政府采取尝试性措施在部分地区进行干预,吸取经验教训后再扩大范围实施相应措施。Xu 和 Fan(2012)认为中国拉动内需的经济战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作者采用Anderson和Wincoop提出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国内市场的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边界效应的区域差异虽然显著,但比早些研究所显示的要弱一些。收入增加、交易成本降低、产业内贸易增多对中国区域间贸易具有正向作用,但在所有影响区域贸易的因素中,商业环境的好坏对中国国内贸易影响最大,因此他们认为改善商业环境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2.区域合作的实证研究

国外学者对区域合作进行研究时采用了多种方法。Marua等(2006)以澳洲市区和农村社区为例,构建了社区交互作用的社会资本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农村社区与市区的相互作用会打乱原来制定的解决地方冲突的规定,可以解释农村与城市二元社会中许多令人不满意的现实状况。Geldi(2012)研究了四个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与非成员国贸易效应的对比,通过引力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协整分析研究表明,欧盟成员国的公会内部贸易创造效应几乎是公会外的6倍,北美自由贸易区非成员国的出口十分分散,但是南方共同市场并没有对成员国贸易产生显著效应,北美自由贸易区则十分依赖非成员国的进口产品。Nana等(2012)采用国民生产总值的超对数方程研究内生决定的结构变化,发现加拿大在美加贸易协定的实施前有一个较长的过渡阶段,这个结果让人质疑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效果。与此同时,美国则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一年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作者认为这改变了规模较小的经济体一定受益于规模较大经济体的看法,事实上规模较小的经济体面临更加复杂的调整过程。Bai等(2012)研究了1998~2008年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溢出效应,采用莫兰指数衡量中国各省的空间自相关,并建立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研究得出市场潜力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最后得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潜力每增加10%,地区生产总值将上升3%~5%。(二)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1)概念的界定。我国已故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刘再兴(1993)发表的《九十年代中国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所能见到的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早期文献。同年,蒋清海(1993)发表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了初步探讨。199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出版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书,集中反映了当时区域经济学界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这几个重要的早期文献的核心思想是要重视和控制区域经济差异,引导区域之间合理分工、共同发展,但并未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定义。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区域经济学界开始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进行了探讨。彭荣胜(2006)认为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指不同区域的产业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而建立,通过合理的分工与相互协作,达到区域间产业的相互依存、有序运行、良性循环和共同进步,并能促进区域整体目标实现的状态和过程。张守忠、李玉英(2009)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开放条件下,以区域共同发展为目标,兼顾各自利益,以各自基础为依托,通过地域分工,使地区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逐渐增强,发展关联互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间差异逐渐缩小,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颜世辉、白国强(2009)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的、融洽的目标状态与实现这种目标状态的过程的统一,其核心是协调好区域间基于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并使其不断优化,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则依赖于在产业、时间和空间上投资的合理配置。覃成林等(201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

尽管各学者在认识上、表述上存在一些差异,学者们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在以下3个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第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描述的是一种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状态或者过程。区域之间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点。只有区域之间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才能够形成经济相互依赖。有了相互依赖,区域之间才会有“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第二,区域之间是开放和相互联系的,进而在发展上形成关联、互动,而这种关联和互动的关系理论上讲对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既可以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负向的影响。无疑,协调发展希望和要求的是正向促进作用。第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是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能够持续或共同发展,经济差异趋于缩小。(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如何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是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蒋清海(1993)提出了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4个标志,即各区域都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区域间的差距未呈现急剧扩大或两极分化之趋势;区域间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区域间分工协作观念增强,横向经济联合得到广泛发展。在此基础上,蒋清海(1995)进一步指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志还包括:各地区的经济优势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大提高;区域市场发育迅速,全国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各地区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陈栋生(2005)提出了两个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准,一个是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公共产品享用水平;另一个是区际分工协作的发育水平。彭荣胜(2007)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4个标志,即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向合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一定的“度”内,且逐步缩小;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王琴梅(2007)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了 3个方面的理解,即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区域间绝对收入差距的缩小;各区域都要发展,而且落后地区要尽量发展得快一些;在满足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同时实现公平,最终走向共同富裕,这也可视为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标准。陈秀山、杨艳(2010)则提出从地区比较优势偏离度、区域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等4个方面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覃成林等(201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区际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各个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孙军等(201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常受到国家、区域、市场规模及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一般能通过经济效益、区际分工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等指标来评价。

此外,有部分学者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经济发展推演到社会发展、生态协调,甚至政治、文化等方面,认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解为一个区域内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或者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计算单个区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程度,然后再比较区域间的协调水平。对此,覃成林等学者认为这种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与区域经济学界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流认识是不一致的,而且,也与我国政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界定完全不同。(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因。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动因的研究较少,很多学者对此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陈栋生(2004)和胡鞍钢(2004)强调跨区域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对区域经济协调的重要作用。马广琳、刘俊昌(2005)认为地方的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是区域经济不协调的重要表现,根源在于地方利益,以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文化与观念的差异。陈栋生(2005)认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空间侧面的子系统,整个国民经济正是由众多区域经济系统耦合而成,各子系统间的协调性是国民经济大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前提,并提出了区域协同发展的两个指标: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公共产品享用水平,区际分工协作的发育水平。彭荣胜(2006)提到竞争是区域产业分工的内在动力,分工虽不能消除产业之间的竞争与矛盾,但大大增加了产业间的相互依存度。通过产业合作,在资源和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把本属于外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