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报告(2015)(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09:07:14

点击下载

作者: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编),李文兴,卜伟(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报告(2015)

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报告(2015)试读:

前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成立于2010年12月,依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和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席专家为李文兴教授,负责人为卜伟教授。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及北京交通大学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确定了“面向首都经济建设”的总体定位,充分利用首都的研究力量和资源优势,牢牢把握产业研究这一方向,紧紧围绕北京市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这一导向,时刻谨记服务于产业发展及安全这一宗旨,以“产业安全和产业发展”为研究重点,以“北京产业安全与产业发展”为研究核心,以“产业安全评价与产业发展政策”为研究特色,内外兼修,注重内涵建设,着重提升创新力、服务能力及国际影响力,通过联合共建、协同攻关的模式,积极构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高度社会影响力和重大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研究基地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基地建设、咨询服务以及科研体制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卓著成效。

研究基地本着服务于产业发展及安全的宗旨,突出研究特色,充分发挥基地优势,不断加强与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研究成果转化和参与政府决策的能力。目前,研究基地的多项研究成果或政策建议受到国家领导人和北京市、国家部委领导的批示采用,充分发挥了决策咨询思想库的重要作用。

研究基地优化基地管理机制,改善基地研究环境,积极进行跨学科交流与跨部门行业协作,将政、产、学、研相结合,以达到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安全研究水平、服务首都经济建设的重大目的。研究基地依据优势资源,承担了一系列研究项目,带动了科研课题的增加,对课题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孵化作用。此外,研究基地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产业安全论坛,该论坛已经成为一个回望国家产业政策、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洞悉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平台。研究基地通过承担课题和进行交流活动,提高了科研人员的能力,拓宽了专兼职研究队伍的视野,不断输出研究成果,扩大了研究基地在国内及国际的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北京交通大学与国家部委、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研究基地继续服务于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研究报告是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出版的系列专题研究报告,主要收录了研究基地专家承担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本研究报告由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李文兴教授和负责人卜伟教授担任主编,由研究基地专家共同完成。各章分工如下:第一章由郑凯撰写;第二章由卜伟和王蕾撰写;第三章由倪栩东和张美晨撰写;第四章由卜伟和任玉洁撰写;第五章由陈芬菲博士撰写;第六章由夏荡和张美晨撰写。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资助,也得到了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处、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和相关单位的关心与支持,凝聚了研究基地专家的辛勤劳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李文兴2016年7月1 我国物流产业安全指数设计与实证1.1 引言

安全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国家安全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最高利益和目标。冷战结束后,国家安全已从政治和军事的传统领域扩大到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新领域。其中,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实行经济干预的最基本出发点。2015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指出,“保障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经济利益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因此,从产业安全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梳理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切实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部署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流服务保障。虽然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面临许多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各方面因素都对物流产业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从国际角度看,自金融危机后经济安全问题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并逐渐被纳入国家战略安全范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逐渐提高。从国内环境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产业产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我国物流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资源整合机制缺失等因素而面临成本高、效率低、环节多等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并完善一个综合性、定量化、动态化、连续化、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对我国的物流产业安全程度进行科学评价与监控预警。

基于以上分析,本章将基于产业安全理论,从产业适应力、竞争力与控制力三个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合成产业安全评价指数进行综合评价,再利用景气分析方法,从影响物流产业安全的内部与外部因素中遴选出物流产业安全的先行指标,进而合成物流产业安全先行指数来反映我国物流产业的安全状况及变化趋势。1.2 文献回顾

国外对产业安全的研究主要从属于国际贸易领域,主要研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外商投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但对物流产业的安全问题研究较少,并且我国的物流产业安全有其独有的特征,其安全问题涉及诸多因素。

从现有文献看,我国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产业安全的概念界定及维护产业安全的政策方面,也有学者侧重于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还有的学者构建了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对我国的产业安全度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但总的来说,国内对产业安全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从产业分类来看,对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制造业和重工业,而物流产业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产业,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李孟刚(2007)较早地界定了物流产业安全的概念,阐述了现代物流产业安全的特殊性,并依据产业经济学理论给出了评价模型。蒋志敏等(2008)提出物流产业发展安全就是物流产业价值或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物流产业的赶超不受威胁的状态。荆林波和吕萍(2008)认为物流产业安全不能仅仅从投资规模的角度来考虑,还要从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乃至国民产业权益等不同角度来衡量。蔡进(2008)认为“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的建立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物流作为服务业在该行业的发展已经占据一定地位,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及外资进入我国物流行业都需要我国尽快调整策略,积极应对。袁平红和杨静(2010)从物流产业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层面出发,将物流产业安全定义为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国有物流企业和民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企业,能够持久有效地和国际物流企业进行竞争,持续稳定地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刘伯超(2014)认为物流产业安全由产业生存安全、发展安全和占领安全构成,并总结了物流产业的独有特征,基于以上界定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一系列维护物流产业安全的建议。

然而,目前关于产业安全体系的研究相对较丰富,但对物流产业安全评价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既有评价方法的指标过于理论化,没有考虑数据的可得性。目前学者对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更偏重理论研究,主要是建立了理论的指标体系,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实现对现有物流产业安全给出一个可衡量的指标,而现有的指标体系基本没有考虑数据的可得性。

二是既有评价结果没有考虑指数化的需要。指数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将各指标进行合成,生成一个整体数据。②连续性。目前的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方法多是系统的评价体系,包含多个层面的多种因素,体系本身十分庞大复杂,体系的可操作性非常弱,很难利用体系得出一个结论,同时得出的计算结果是一组数据,每个数据反映一项指标的情况,无法对产业安全的整体进行评价。此外,目前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的评价方法是,某一年的评价结果需要之前几年的数据,每一次评价都要对之前的数据进行更改,不能实现评价的连续性。③没有考虑指标的主观性评价标准。目前的评价体系都是根据数据本身进行标准值的设定,将最高的指标定为标准值的满分,最低的定为标准值的零分,如果进行一次性评价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进行指数化就会出现问题。随着时间的变化,峰值也会变化,因此只能将标准重新更改,这样会严重影响指数的严肃性,而要想更好地实现产业安全的评价与预警,就必须将评价结果进行指数化。

三是既有研究集中于产业安全评价,缺少产业安全预警。目前学者对物流产业安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产业安全的评价上,通过对评价结果追溯不安全因素,进而做出调整,属于被动调整。但是对于产业安全而言,如果要保证产业的安全,就应该提前对产业的走势进行预警,从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做到主动控制,防患于未然。1.3 物流产业安全观1.3.1 物流产业安全的界定

综合既有学者的研究,本章选用如下定义:物流产业安全是指一国自主物流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自身没有危险且不会使该国经济安全产生危险的状态,是物流产业具有应对各种危险因素的能力体现。

物流产业安全包括物流产业生存安全、物流产业发展安全和物流产业战略安全三个方面。

物流产业生存安全,是指物流产业的生存没有危险的状态,物流产业要生存,必须实现其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因此,可以说物流产业生存安全是指物流产业的资金周转、生产要素使用、销售收入以及利润率水平等都没有外来威胁和内部隐患的状态。

物流产业发展安全,是指物流产业发展没有危险的状态。从数量上看,必须是物流产业价值的增加或者市场份额的提高;从质量上看,必须是物流产业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而在开放条件下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安全则意味着,物流产业必须紧跟国外物流产业发展步伐,并在发展中逐步实现产业超越。

物流产业战略安全,是指物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会使国家经济安全产生危险的状态。物流产业战略安全与物流产业生存安全、物流产业发展安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如果物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存在危险,则基本不会对经济安全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如果物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以危害经济安全为代价的,同样也不会长久保持安全状态。1.3.2 物流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物流产业呈现安全或不安全的状态,是多种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应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可以将这些因素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大类型,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与管理等方面;外部因素包括金融环境、生产要素环境、竞争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

基于产业安全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可以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开展物流产业安全评价工作,产业安全评价的指标可以表述为三类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类型。一是压力指标。反映外部因素对产业安全造成的负荷,是影响产业安全程度及变化趋势的外部动因。二是状态指标。从适应力、竞争力和控制力等角度分析物流产业生产安全、发展安全与战略安全的现实状态。三是响应指标。表征内部因素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包括产业系统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是产业安全程度及变化趋势的内部动因。1.4 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数设计1.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数据的可得性、一致性、稳定性等因素,经过筛选和简化,得到如表1-1所示的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表1-1 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见表1-2。表1-2 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原始数据1.4.2 数据标准化(1)物流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

物流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用一国某产业的净出口与进出口总额的比值来衡量,取值通常落在-1与+1之间,指数值越高,表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物流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标准化处理思路是:将-1和+1的标准值分别定为0和100,采用式1-1进行标准化换算。N=a·A+b      (1-1)1111

其中,N是物流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标准化结果;A是物流服11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原始数据;a和b为系数。11

将标准值代入式1-1,可得:

解得:N=50A+50,-1≤A≤1      (1-3)111(2)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

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用物流的总费用与GDP的比值来衡量,取值为百分数,指数值越高,表明物流产业的控制力越弱,反之则越强。据统计,2014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约为8.5%,全球平均水平约为11.5%,“金砖国家”印度和巴西约为12%。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费用的降低是符合瓶颈走向的,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想降一点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将8%定为标准值的上限,并且选用反比例函数进行标准化。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的峰值为20%,随着产业的发展,未来这一指标的值一定是下降的,并且纵观国际市场都没有比这一值更高的情况存在,因此将20%定为原始数据取值的最高值。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的标准化处理思路是:8%的标准值定为100,采用式1-4进行标准化换算。N·A=k      (1-4)22

其中,N是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标准化结果;A是物流总费22用占GDP比重原始数据;k为系数。

将标准值代入式1-4,可得:

解得:(3)物流企业盈利能力

物流企业盈利能力采用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来计算。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源报表统计数据测算,各行业平均利润率如下:运输业9%,商品流通业3%,其他8%,银行的利率约为5%,电信业最高达35.5%,轻工医药和电力能源的销售利润率也超过20%,电子信息、批发业、建筑房地产、电气机械、金融保险及交通运输的平均利润率都低于10%。

因此,物流企业盈利能力的标准化处理思路是:将5%的标准值定为60,35%的标准值定位90,采用式1-7进行标准化换算。N=a·A+b      (1-7)3333

其中,N是物流企业盈利能力标准化结果;A是物流企业盈利33能力原始数据;a和b为系数,该系数的标准值定位点有四个,依此33可将该指标分为三个线性方程。(4)物流服务满意度

由于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采用的是百分制统计口径,因此可以直接使用,具体数据见表1-3。表1-3 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化数据1.4.3 评价指数合成

考虑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采取等权重方式,为物流产业安全指数的各评价指标配置权重,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数计算(见表1-4)。表1-4 我国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数1.5 物流产业安全先行指数设计

先行指标,是在经济全面增长或衰退尚未来临之前就率先发生变动的指标,可以预示经济周期中的转折点、估计经济活动升降的幅度和推测经济波动的趋向。运用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物流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内因和外因的作用结果就是产业安全的状态,但是内因和外因是先动因素,作用在结果上会有一定的延迟。因此,可以利用内外因素建立先行指数,从而对我国物流产业安全起到一定的提前预测作用。1.5.1 先行指数的定位

编制物流产业安全先行指数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经济运行变化的迹象,尤其是尽可能早地预测经济运行的转折点,以便为经济决策服务。它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描述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两个层面上,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1)能够正确评价当前的产业安全状态,恰当地反映物流产业运行形势的冷热程度,并能承担短期经济形势分析的任务。(2)能够描述物流产业运行的轨迹,预测其发展趋势,在重大经济形势变化或发生转折前,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决策者制定合适的政策,防止经济严重衰退或过热。(3)能够及时反映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判断宏观经济调控措施运用是否恰当,是否起到了平抑经济波动幅度的效果。(4)能够对企业起到一定的参照作用,通过量化指标更好地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带有主观意识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5)能够及时反映经济波动的时点,有利于改革措施出台时机的正确决策。1.5.2 先行指标的数据来源

指数的建立,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科学的指标体系。因此,指标的遴选是指数有效与否的关键,根据物流产业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遴选出如表1-5所示的指标体系。表1-5 物流产业安全先行指标体系表1-5 物流产业安全先行指标体系-续表

物流产业安全先行指标数据见表1-6。表1-6 物流产业安全先行指标数据1.5.3 指标一致性分析

景气指数方法是一种实证的景气观测方法。它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周期波动是通过一系列经济活动来传递和扩散的,任何一个经济变量本身的波动过程都不足以代表宏观经济整体的波动过程。因此,为了正确测定宏观经济波动状况,必须综合考虑生产、消费、投资、贸易、财政、金融等各领域的景气变动及相互影响情况。各领域的周期波动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一个从某些领域向其他领域、从某些产业向其他产业、从某些地区向其他地区波及和渗透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基于这种认识,经济景气监测的基本方法是利用不同经济指标变化的时间差,将经济指标分为先行、一致、滞后指标,以此作为观测和综合判断宏观经济波动状况的依据(见表1-7)。表1-7 物流产业安全先行指标一致性分析结果1.5.4 先行指数的合成(1)权重方案

考虑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采取等权重方式,为物流产业安全指数各评价指标配置权重。(2)指数基本计算模型

本章采用线性评价模型进行物流产业安全先行指数计算,即设物流产业安全指数度满足式1-9所示的函数关系。

其中,P为产业安全指数;Y为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正向指标增速增加记为+1,下降记为-1,反向指标则相反;β为先行指标的系数,本书采用等权重,故β均为0.1。(3)指数计算结果

指数计算结果见表1-8。对照表1-4和表1-8,按本章方法所得出的物流产业安全先行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物流产业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表1-8 物流产业先行指数计算结果表1-8 物流产业先行指数计算结果-续表1.6 结论与建议

本章实现了评价方法的指数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数的连续性。本章提出的指数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每次评价只需要提供新一期的数据即可。二是数据的标准化。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客观的指标值,而且结合指标的背景并参照主观性标准,最终确定了标准值的定位,从而使数据的标准化更准确。同时,提出了物流产业安全的预警指数(先行指数),该指数能够提前一年预测下一年物流产业安全的走势是上升还是下降,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尽可能地保障物流产业安全。

根据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数与先行指数的实证分析结果,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盈利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弱、物流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物流产业安全的维护工作。(1)推进物流产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应鼓励物流企业通过收购、控股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组整合,扶持、培育大型龙头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产业的结构升级,推动整个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与利润水平。(2)鼓励物流企业“走出去”。应充分认识到物流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借鉴跨国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国内物流企业与国内大型工商企业一起“走出去”,在服务国内客户和海外属地客户的同时,建立健全自己的海外网络体系,优化国内外客户的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应从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物流信息化问题,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力度,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走智能化、自动化发展之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4)加强物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应加大物流信用服务机构的培育和监管力度,推进信用记录建设和共享,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机制,有效约束和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努力提高物流服务质量。2 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展经济是指伴随会展业发展在一个地区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后出现的综合性更广、关联性更强、收益率更高的经济形态之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展经济凭借其高效率、高增长的特点,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会展业发展水平也被作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会展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曾一度居全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首位。尽管如此,面对上海、广州和新兴会展城市的竞争,北京会展业发展中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发展遭遇诸多瓶颈制约,专业性的分析策略方面略有欠缺,与世界发达会展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本章从会展经济的相关理论开始探讨,通过描述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在场馆分布、市场环境、场馆配套设施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国内外城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的挑战。利用钻石理论构建北京发展会展经济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产业关联效应理论和产业链理论分析了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在区位、市场需求、相关联支持产业、政府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与机遇。2.1 引言2.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在国外,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被喻为“市场的风向标”“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属于综合性强、带动性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会展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竞争力已成为世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会展业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对社会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并表现出一种经济现象的多种姿态,因而可以作为会展经济来对待。会展经济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会展经济,是指伴随会展业发展而在一个地区引起的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是能够利用其产业连带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

会展业所提供的关键性产品是由一系列会展活动打造的信息交流、商品交易的平台,该平台的生产(建设)及其运作效率不仅遵循理性行为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而且为如何有效配置资源提供了实现机制,这两个基本问题就成为会展经济学与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共有40多个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将会展业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尽管北京会展业在“十二五”时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但面对上海、广州和新兴会展城市的竞争,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也逐渐显现,与国外会展业发达城市以及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相比,其在会展业的规范发展、国际竞争力以及体制、管理、环境、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本章通过阐述北京市会展经济的现状,分析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竞争优势,根据其发展目标确定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的定位,为指明会展经济的发展道路、明晰会展经济的发展格局、促进区域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可行性参考建议。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专业人才、服务水平和国际化参与度等方面对会展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科学的建议,从吸引外部资源、优化配置资源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实现会展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推动会展经济在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对北京市会展经济、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2.1.2 文献综述

我国对会展经济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但近年来才进入系统的研究阶段,特别是2006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立后,会展经济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比较系统、深入、全面的新阶段。目前的文献综述主要集中在会展经济的影响、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会展经济发展的趋势四个方面。

第一,会展经济的影响。甄明霞和欧阳斌(2001)用产业关联效应理论分析了会展经济通过其强大的带动效应,促进城市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型会展的成功举办不仅能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大大提升举办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影响力。储祥银(2009)对2008年在北京新国展举办的汽车展、服装服饰博览会和体育用品博览会进行了抽样统计测算。王晓文等(2011)依据会展研究、创业研究和资源基础论等理论,克服了以往研究只注重会展产业投入-产出静态数值对比的缺陷,揭示了会展经济效应的动态作用过程。通过分析文献和理论推导,证明了会展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基于创业活动的会展产业经济效应产生作用过程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会展产业的资源群聚和流动的特性满足了创业活动的资源需求,使新创企业克服新进入的缺陷从而提高了存活率和绩效水平,这就是会展产业通过影响创业活动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在这条具体的传导路径中,资源成为重要的传导手段。王轶等(2011)通过对首都会展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分析,发现首都会展业对区域经济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对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旅游业、零售业和就业有明显的驱动效应。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为会展业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影响着会展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第二,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向军和田志龙(2001)分析了我国在场馆布局、会展业管理机制、会展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合理规划布局、争创品牌会展、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投入、以“技”兴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对策。黄晓勤和张小蒂(2002)针对目前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借鉴世界展览名城的经验改善会展硬件的同时,应注重提高软件服务质量和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地举办会展,避免恶性竞争。张纯和诸文峰(2003)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为会展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日益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黄大勇(2003)指出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人们的会展经济意识不强、场馆供需矛盾尖锐、会展市场秩序混乱、缺乏会展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增强会展意识、引进外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宏观调控和人才培养等对策。邬春仙和牛小慧(2003)对北京会展业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会展经济区位发展不平衡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证明交通区位优势是会展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侯汉坡和邱菀华(2004)通过对北京会展业现状的分析,指出北京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从政府管理、场馆建设、组织经营、人才培养和品牌树立五个方面提升会展业发展水平的建议。李杰(2007)通过对会展经济产业带动系数进行理性分析,认为发展会展经济不可机械地用固定数值来确定,配套服务产业的成熟与完善是会展业带动效应实现的前提,提出通过加强政府宏观规划、强化资源配置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来提高会展产业带动系数的对策。马勇和何莲(2009)通过对会展品牌基本特征——规模、权威、互动、专业和前瞻性的分析,在会展品牌的成功要素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城市会展品牌过程中在特色、品质、营销和技术支持方面的创新策略,在依托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应打造中国特色和北京特色的会展品牌。许啸尘和蔡仲芳(2012)从会展业与产业集群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发展会展业和产业集群的互动来实现互补共赢。崔平和金孟安(2012)通过对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应建立健全会展业发展组织领导机制、整合会展资源、成立会展业发展办公室、组建专业展览公司、制定会展业税收优惠政策、成立会展专项扶持资金等对策建议。

第三,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胡晓(2002)认为会展经济的发展依赖城市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反过来,会展经济的发展也能使城市锦上添花,形成城市新的亮点。会展经济的发展应与城市结构功能、相关资源和城市对外开放相结合,实现协调发展。储祥银(2009)通过比较北京的城市特征和会展业发展的特征,探讨了北京会展业与北京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认为会展经济对北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其他城市的会展经济规划和会展活动策划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李智玲和王树兰(2010)分析了世界城市和世界会展名城的关系,结合北京会展业目前的定位,总结了北京建设会展名城的优势条件,明确了北京会展业发展的定位。魏士洲(2011)认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仅依赖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依赖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应借鉴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等世界城市发展会展业的经验,着力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积极申办世界级会展活动。

第四,会展经济发展的趋势。程宏(2001)分析了世界会展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在新经济背景下的五大发展趋势,即举办机构专业化、展览公司集团化、参与者国际化、电子商务广泛应用和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在考虑会展资源的前提下,探讨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方向。张娟(2004)分析了在亚洲会展经济中独树一帜的香港会展经济,其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周到的软件服务、专业的会展人才及发达的相关行业配套设施等发展优势和成功经验,对内地会展经济走向国际化、实现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李智玲(2009)在对德国会展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德国会展经济发展呈现的全球化、服务高质化以及联动、专业、跨业态经营等特点,认为德国会展业越来越注重专业细分,追求大而全的会展已经被认为不能带来良好的效益,一些展览由综合性向专业性转变。结合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快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政府应有进有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应该让位给市场主体时,要坚决退出;在需要强化政府角色作用时,要坚决强化,做到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运作。同时,提出了构建大型会展公司和组建全国展协等建议。2.1.3 理论基础(1)会展经济的含义

会展经济不等于会展业,它是伴随会展业发展而在一个地区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对会展、会展产业和会展经济的界定,有利于深入、全面地了解会展经济。

本章的研究对象是广义的会展(见图2-1),是指MICE,由Meeting(会议)、Incentive Tour(奖励旅游)、Conference/Convention(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Exhibition/Exposition(展览/展销)四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随着会展业的不断发展,MICE中的“E”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即节事活动(Event)。图2-1 会展的广义含义

会展产业。会展产业是会展行业的产业化,涵盖了会议和展览策划、营销、组织和服务等的整个产业链,是会展行业进行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运作的结果,是国际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产物,推动了以展览和会议为主、涉及行业广泛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的发展,从而形成会展产业。

会展经济。会展经济是以会议和展览活动为发展经济的手段,通过举办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的会议和展览,以获取直接经济效益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包括会展活动运作的主体经济效益和会展活动的扩散效应,可以创造商机,吸引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2)会展经济的功能

会展经济是经贸交流、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物(见图2-2),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具体来说,会展经济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图2-2 会展经济的功能

一是促进产业升级。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具有服务业的共性,它作为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和交流中介,能够传播先进信息和技术,有利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各种成果和资源的引进与转化,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树立品牌形象,同时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二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业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盈利的产业,其利润率为20%~25%,会展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包括会议和展览所促成的商品或服务的成交金额等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包括为其他行业,如住宿和餐饮业、交通业等带来的间接收益。会展业的发展通过回顾效应对城市建筑、装潢、设计、旅游等行业提出新的投入需求,这些投入需求将促进后向关联部门的技术、组织以及制度等的发展;旁侧效应会同时拉动城市金融、保险、市政建设等行业的发展,促进这些行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加速这些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会展经济这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会展活动本身,将波及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领域(见图2-3)。图2-3 会展关联效应

三是促进城市的发展。会展业为很多会展名城带来了巨额利润和经济的空前繁荣,在社会效益方面可以提升会议与展览举办地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并对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市容市貌的美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3)会展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

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角度来看,一个产业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广泛的社会需求。西方学者在分析会展市场的需求时曾用“AIDA”消费者行为模式研究消费者需求产生的根源和需求满足的方式,按照“AIDA”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分析,人的消费行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兴趣(Interest)、关注(Attention)、欲望(Desire)、行动(Action)(见图2-4)。图2-4 会展市场购买者行为消费模型

消费者对会展市场的关注度能否持续,关键取决于会展交易给参展商和观众带来的感受。在当前会展业面临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会展组织者只有满足甚至超过参展商和观众的期望,同参展商和展览服务部门共同对整个会展进行科学的管理并提供良好的服务,才有可能使得会展组织者与参展商长期合作。

二是成熟的产品和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市场。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出现了一些专业的会展运营商,它们实行专业化运营,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会展。这些专业的会展运营商往往整合了会展产业链的上下游,对会展资源的整合使其具有价格优势。

三是产品市场稳定的供求关系。会展要形成产业,首先,要有对会展产品的需求;其次,要有一定量的企业提供会展产品;最后,会展产品的供需要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均衡。现代产业分析的观点认为,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三项指标:一是该产业提供的就业量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比重;二是该产业的产出(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三是该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2.1.4 研究方法

本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等相关方法,就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优势、定位及对策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第一,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从前人或别人留下的资料中收集资料的方法,相对于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它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本章通过梳理、分析和评价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目前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优势、定位与对策,掌握目前理论研究的难点,为本章的深入研究提供丰富的背景元素,为本章提炼观点、设计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确定对象间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种事物的客观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的一种方法,一般包括描述、解释、并列、比较四个步骤。本章的比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采用经验数据比较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二是对国外发达城市会展经济的成功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三是针对北京市与发达会展城市的会展经济在规范性、市场性、竞争力、专业化、国际化以及相关法规的完善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第三,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遵循一定的程序、步骤,对某一经验性实证性课题进行研究的方法。本章通过对国际会展经济发展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举例说明,本章以美国拉斯维加斯、德国汉诺威、新加坡等发达会展城市会展经济的运营模式为镜鉴,指出其在发展品牌会展与配套设施服务等方面可供借鉴的策略,提出创造新的服务业态,以实现会展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而拉动会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北京市会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第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定性分析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者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变化的原因,以及对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对于部分指标难以量化或难以取得所需要的数据,需要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是指对研究对象进行数量化测定的研究方法。本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北京会展业的有关数据,一方面,选择用会展业的财务收入量化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会展行业的特点和会展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律,分析北京市会展经济的优势、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了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为提出发展会展经济的建议提供了重要依据。2.2 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

北京会展业是伴随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壮大的,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二五”期间,北京会展业发展迅速,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提高,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会展设施明显改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办展环境不断优化,已成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2.1 会展经济发展空间巨大

2010~2014年,我国会展业收入年均增长4.13%,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会展业收入同比增长出现大幅下滑,分别为-9.9%和-10.3%。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环境逐渐改善,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会展业亟须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源泉。图2-5 2010~2014年北京会展业收入及其增长率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11~2015年)。2.2.2 会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北京拥有众多的展馆、会议场所、体育场馆、演出场所和博物馆等,其中相当一部分达到国际标准,这为北京会展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面积最大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国展)展馆面积为10.68万平方米,国家会议中心最大的会议室可容纳6000人。新国展、九华国际会展中心和国家会议中心的启用,大大缓解了北京展览场所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此外,“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朝阳公园、劳动文化宫以及其他场馆、公园或博物馆也对外承接会展业务,对专业会议场馆形成了有利的补充。

在会议的基础设施方面,2014年北京有4个展室的室内展馆面积进入中国排名前100位榜单,具体见表2-1。表2-1 2014年北京会展室内场馆面积统计(排名前100位)

场馆周边的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很多饭店的会议场所都达到了国际标准,成为北京会展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北京的新国展比邻东部的北京国际航空港,形成了空港会展经济集聚区,首都机场已成为世界第四大、亚洲第一大机场。2.2.3 会展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北京已经形成宾馆饭店、大型展览场馆、会展活动举办单位及各类会展服务单位四大会展活动主题。“十二五”规划中,北京会展市场主体的所有制性质中,国有机构占21.41%,集体企业占14.06%。随着会展市场的逐步放开,近年来,非公有制性质的会展企业大量涌现,私营企业、股份合作、股份有限与有限责任制企业所占比例达到七成左右。从细分行业看,会议和展览服务业中的私营企业比例最高,体现出会展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特点。

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北京已逐步形成了一批实力较强的会展龙头企业,北京会展业收入超过亿元的单位已有数十家。排名前20位单位的会展业收入占全市会展业收入的八成以上。同时,出现了一批达到国际水平、本土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综合竞争力的会展业服务企业群体。2.2.4 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北京会展业呈现鲜明的产业集聚特点。2014年,北京市的专业展览场馆有2/3位于朝阳区,朝阳区的场馆接待展览数量占全市专业展览接待数量的八成左右。朝阳、海淀、东城、西城是北京市会议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在展览场馆和宾馆饭店的带动下,周边会展服务企业发展较快,四城区会展服务单位数量占比为83.6%,实现会展业收入占比为91.9%。以四个城区为核心的中部偏北地区是北京会展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联动效应。2.2.5 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提高

在各项会展收入中,国际会展收入增长势头强劲。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2010~2014年,北京会议业收入年均增长1.65%。具体到同比增长率,2010年和2011年的增长率分别高达32.0%和30.8%,但自2012年开始,增速明显下滑,到2014年,同比增速下降至-14.3%,具体见图2-6。图2-6 2010~2014年北京会议业收入及其增长率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11~2015年)。

根据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中国2014年共举办332场国际会议,在亚太地区排在第2位,在全球的排名由2013年的第10位上升至第8位;在城市全球排名中,2014年北京排名第14位,举办国际会议占中国举办国际会议总数的1/3。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北京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根据《北京统计年鉴》,北京会议业在“十二五”期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会议收入依旧保持较大增长,2014年北京会议业收入为102.20亿元;2014年共接待会议23.1万个,接待会议人数达1639.3万人次,其中国际会议7000个,接待国际会议人数达64.4万人次。国际展览项目也在稳步发展,2014年北京共举办国际展览104个,在大陆排名第1位,国际展览收入达35.8亿元。“十二五”期间,北京已形成以生产设备展、教育培训艺术展、咨询顾问人才招聘展和房产建材装潢展为主的四大类展会主体,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市场主体。

2010~2014年北京国际会议收入及数量占比情况见表2-2。表2-2 2010~2014年北京国际会议收入及数量占比

由表2-2可以看出,到2014年北京国际会议收入占比逐步回升,已超过10%。

2010~2014年北京国际展览收入及数量占比情况见表2-3。表2-3 2010~2014年北京国际展览收入及数量占比

由表2-3可以看出,2010~2014年,北京国际展览收入占比维持在较高水平,部分年份接近50%。并且,北京会议展览的数量规模巨大,具体见表2-4。表2-4 2010~2014北京会议展览的数量变化

在展会规模化、国际化程度提高的同时,展会的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国际参展商和海外专业观众大幅度增加,提升了展会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扩大了展会的品牌效应。经过多年的资源积累和品牌培育,在京举办的国际汽车、机床工具、工程机械、服装服饰、冶金铸造、石油石化、制冷设备、信息通信、建筑材料、灯光音响乐器等一批专业技术展会成为本行业的国际名展,位居亚洲和世界前列。2.3 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会展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现有规模、体制、设施、管理等与首都城市的性质、地位还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会展业集聚区域发展不平衡、场馆限制日益显现、管理体制滞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较少、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政府对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服务质量和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本章通过对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客观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提出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提供依据。2.3.1 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会展集聚效应优势不明显

北京目前的展馆呈散点状分布,新建的大型场馆基本位于郊区,与原有旧场馆的距离较远,不利于会展集聚效应的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是会展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会展的本质是信息传递、科技推广的枢纽,所以会展目的地的交通条件十分重要。会展的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如交通、广告、贸易、报关、餐饮、酒店等。单一的场馆在会展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完备的情况下很难保障相关服务部门的生存,这样就会影响会展业的发展。如果场馆分布相对集中,不仅有利于相关联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这些支持性相关联产业也可以促进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业的集聚效应就会得到有效发挥。

北京会展业发展的市场向朝阳、海淀、东城、西城这几个城区集聚,而北京规划的大型场馆和会议中心却分布在顺义、丰台和通州三区,它们是顺义天竺的新国际展览中心、丰台花乡的国际汽车博览中心和通州梨园的北京世界汽车之窗。这种场馆分散化和郊区化的布局不利于举办消费类展览,同时周边环境和服务配套设施还不能适应会展活动开展的需要,如果举办大型的会展活动,在服务配套设施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就不得不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补充,随之而来的是会展运营成本的增加,会展服务质量也会降低,从而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总之,目前场馆布局的分散化和郊区化不利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规模和集聚效应难以得到有效发挥。(2)市场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波特钻石理论指出,推进企业进行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维持与创造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然先经过国内市场的搏斗,迫使其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

北京会展业的优势不够突出,同行竞争逐渐加剧。目前北京的会展企业尚不成熟,缺乏资金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会展公司,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从业时间较短,无论是在规模、管理模式、运作经验还是在技术手段上,与外资会展公司相比均有很大差距。在引入国际展览机构方面,尽管一些国际知名的展览业公司在北京也设立了分公司,如励展公司和法兰克福公司,但真正开展业务的还不多。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会展功能效应的发挥,从微观角度制约了经济效应的放大。

支持性和相关性产业建立起相应的会展服务链运作还比较混乱,产业关联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于1958年提出的,是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活动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会展业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能够带动广告业、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等的快速发展。目前北京会展业与旅游业、酒店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行业形成服务链以及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合作还属于企业自发、零散的行为,没有相应的规范和监督,有时出现服务脱节、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会展市场主体服务意识不强。

北京城市资源环境与人口交通的巨大压力,也对北京会展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一些场馆急功近利,只看重眼前利益,忽视了客户和服务,整体服务水平与国际标准有较大差距。大型品牌展会的主办方大多是官方或半官方的政府机构,这表明政府主导展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现象非常严重。国外参展商虽然看到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发展迅速的市场,但受北京会展市场发育不成熟的制约,很多国际专业参展商参展的主要目的还局限于产品的介绍和宣传,还没有达到以贸易洽谈为真正目的的阶段。

会展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会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资本投入决定了会展经济的效益。场馆的建设、运营都需要十分庞大的经费投入,仅仅依靠政府投资,不能充分调动整个市场中关注会展发展的成员的积极性。北京会展场馆的管理和运营体制比较陈旧僵化,经营机制不灵活,主要依靠出租场地获得利润,存在经营定位不准、专业化水平不高、绩效低下等问题,市场化程度偏低。

会展业的从业准入门槛比较低,办展组织资质审查虚化,主体素质不一,竞争无序、低水平重复、价格混乱等现象时有发生,会展市场尚未完全体现公开、公正、优胜劣汰的国际市场发展的竞争原则,一些低收入、低质量的展会在政府的保护下依然可以继续举办。以上这些因素导致的会展市场混乱,直接影响了会展经济效应的发挥。(3)展馆配套设施不完备

北京市的会展场馆设施普遍陈旧单一,缺乏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于1985年建成,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也都建成于20世纪,功能单一、场地分散、设施和设备陈旧,住宿、餐饮、通信、交通等服务设施不配套,周边环境较差,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现代会展业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北京市三大展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展览馆和全国农业展览馆承办了很大比例的展览活动,但因设施陈旧和展览面积有限等因素,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可见,参展商对会展的需求超出了会展业的发展水平,这也是北京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动力。(4)品牌建设不充分

尽管北京的会展场馆面积和数量逐年增加,但展会数量并没有增长,由于办展环境、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原有的许多展览外流,展会数量呈现下滑的趋势。2006年以后,北京专业展览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一些品牌展会在专业性上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的来看展会还是偏重展位招商,单纯追求规模而忽略了专业观众比重的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