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工业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15:37:36

点击下载

作者:李宏勋,何松彪,郝增亮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石油工业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石油工业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试读:

导言

石油工业是指石油勘探、开发、集输、炼制以及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一般把石油勘探、开发、集输划归为石油工业的上游工业,而把石油炼制以及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划归为下游工业。

石油工业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在国际石油供应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石油天然气市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放发展的中国石油工业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目前我国已经有20多种主要石油产品,而且产量居世界前列。2008年,中国石油全年总产量1.9亿吨,比去年增长2.5%;石油进口和出口量分别为1.79亿吨、0.04亿吨,国内年度消费量为3.65亿吨,增长 5.5%。石油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金等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增强资源的地质储量,规范开发秩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扩大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的国际合作。这为中国石油工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勾画出辉煌的前景。

自从20世纪40年代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以来,石油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与社会繁荣的基础之一。20世纪60~70年代,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陡然上升到46%。石油的广泛应用驱动了工业化国家经济腾飞,迄今石油工业产值在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0%以上,全球最大的20家企业中有7家是石油公司。石油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石油为原料的石化产品多达7万余种,以石油资源为对象的石油石化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包括汽车、航空、交通运输、农业、纺织服装、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化学建材、电子电器等产业)在许多国家中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并形成以这些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群,这些主导产业及其产业群以其带动作用、辐射功能、极化效应、聚集效应等推动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石油工业作为最大的全球性产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市场,已经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20世纪被称为“石油世纪”。石油工业的兴衰和世界石油市场的风云变幻仍然对各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纳入了世界经济发展轨道,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石油资源作为稀缺资源,被各国视为战略资源而激烈争夺。美国《石油风云》一书的作者丹尼尔·耶金认为:“20世纪,石油和天然气取代了煤成为工业化世界的动力资源。石油也成了改变当代景观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大规模战后城市郊区化运动的基础。今天,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石油,以致我们简直不会去思考一下石油的广泛重要性,是石油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旅行等成为可能,石油是郊区社会生活的生命线。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农业依赖的化学肥料的基本成分;石油使将食品运往许多不能自给的城市成为可能。石油也提供了构成当代文明的塑料和化学制品,如果世界上的油井突然枯竭,这个文明将会瓦解。”

正是由于现代文明如此依赖于石油,所以石油工业及其关联产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会影响到四面八方,甚至会产生放大千百倍的社会震荡。如果是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甚至石油供应中断那就是人人谈虎色变的“石油危机”,就一定会掀起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风暴。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过大大小小的石油供应中断事件十多次,其中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中断和1986年的油价暴跌都导致了世界范围石油生产与消费双方经济的极大冲击,是公认的3次世界性“石油危机”。而1999年至今仍在持续的新一轮油价飙升,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世界各国,特别是石油消费大国为争夺石油战略资源进行着复杂而又激烈的斗争。

石油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首要而直接的作用就是对于现代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广义的石油危机,首先发生在战争中,表现为石油缺乏一方不可挽回的溃败。这在20世纪几乎所有大规模战争中都可以找到例证。法西斯德国与日本制造的无数精良的飞机、坦克、军舰等武器,都因缺油而瘫痪成为废铜烂铁。特别是在石油上“穷疯了”的日本,穷途末路之际竟然想出用松根提炼燃料油的荒唐办法,把日本的松树斩尽挖绝,最终也没有能够免除失败的命运。

经济意义上的石油危机,则更是具有触发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最终造成世界性经济大衰退的局面。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3—1974年。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3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由5.2%降到了1.3%,日本由7.9%降至1.4%,欧共体由6.0%降至1.2%。

第二次石油危机是1979—1980年。1978年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政局发生剧变,随后又与另一个产油大国伊拉克爆发了激烈的战争。石油产量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扶摇直上,危机前每桶13美元在一年内翻了一番,1980年1月为每桶26美元,1981年1月已达每桶32美元,直到1981年年底才稳定在每桶34美元的价格上。而这已经是近乎10倍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油价!此次危机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由2.5%降到0.2%,日本由5.3%降到4.3%,欧共体由3.5%降到1.2%。

这两次石油危机都打乱了西方工业化国家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原有的平衡,导致生产成本激增,生产混乱,消费缩减,企业大量倒闭,经济增长速度急剧减缓;经济危机也使通货膨胀加剧,消费品价格全面上升。此外,经济危机也导致各国国际收支状况全面恶化。

第三次石油危机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油价暴跌引发的。由于前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对石油的需求停滞不前,同时非欧佩克组织国家的石油产品不断增长,使油价下跌趋势日益明显。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欧佩克决定由沙特阿拉伯充当“浮动石油生产国”,减产保价。这使沙特阿拉伯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和损失,成为世界国际收支逆差第二大国。严重的经济困难迫使沙特阿拉伯放弃了充当“浮动石油生产国”的角色,沙特阿拉伯及其他一些产油国竞相提高产量,低价销售原油,引起国际石油市场的大混乱,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从“减产保价”到“减价保产”的这一政策性战略转变,使得国际石油价格从1985年的每桶27.52美元下降到1986年的每桶12.97美元,一年之内下跌幅度超过100%。

在油价暴跌的危机期间,欧佩克国家实施“减产保价”战略,原油日产量由3160万桶下降到1650万桶,在世界石油供应中所占份额大幅度下降;后来,又“减价保产”,油价猛跌,使各大石油银行和石油公司遭受沉重打击,股票下跌,油井关闭,勘探开发投入锐减,石油专业技术服务业受到重创。

迄今仍在大幅度飙升的国际油价,始于1999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部长会议达成的“限产保价协议”,加上亚洲国家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石油需求增长强劲,再加上国际金融巨头向石油领域进军的投机炒作,使得国际油价持续飙升,到2005年8月30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付运的轻质原油一度达到每桶 70.85美元的历史新高。进入2006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走高,纽约交易所WTI原油价格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长期在70美元/桶左右徘徊,并一度在75美元左右波动。2006年7月13日,受中东局势不稳、朝核问题及尼日利亚油田被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纽约8月原油期货价格狂升至78.40美元/桶,距原油期货价格80美元/桶仅有1.6美元的差额。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纽约商品交易所2007年10月原油期货价格连续突破90美元/桶,10月31日最高达94.53美元/桶。而且,国际能源分析师的悲观看法,显示了市场的普遍担心:国际油价将持续处在高位,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出来。

当今世界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衡,围绕资源和市场的国际石油争夺将更加激烈。世界油气资源分布具有极强的不均衡性,全球探明剩余油气可采储量和待发现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中东、中亚—俄罗斯和北美地区,而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人口最多的亚太地区,剩余石油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的3.7%,待发现石油可采资源量仅占世界的7%,资源短缺问题和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西方发达国家为确保自身能源供应和经济增长,加紧对全球战略资源的争夺。美国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中东、里海、西非、南美等重要产区的油气资源进行战略控制。日本施展手段进入中东、俄罗斯远东进行油气资源开发,并觊觎中国东海油气资源。欧盟国家加强与中东、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并与欧佩克等国际组织建立互惠互利的对话磋商机制。俄罗斯大力推行石油外交,提升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欧佩克加强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试图维护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油价调控主导地位。印度实施积极的能源外交政策以拓宽新的油气供应源。全球围绕能源而展开的国际角逐越演越烈。

2005年9月24—29日,以“共同合作、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18届世界石油大会在南非召开,对油价、深海石油勘探开发、天然气勘探、炼油和石油化工、替代与可再生能源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由于石油需求剧增及近两年来全球油价高达80%的涨幅所引起的对石油供应市场前景的担忧,使主要来自石油消费国的“石油时代即将终结”的论调再次出现。

为安抚石油消费国和用油企业对石油资源的担心与疑虑,除中东产油国外,跨国公司,包括BP和埃克森美孚在内的很多业内权威人士都强调,根据这些担忧就做出“石油时代即将终结”的预言未免轻率,石油工业具备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应对这些挑战。大会上石油生产国一致认为,造成目前高油价的原因并非在地下,而是在地上。并非地下原油匮乏,而是地面上石油供应环节出现了“瓶颈”问题。待开发和生产的剩余石油资源并不短缺,大大超过预测的需求量。石油工业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整个生产供应环节吃紧,加上国际能源地缘政治不稳定,国际资本蓄意投机炒作,使油价持续高升。石油供应链“瓶颈”问题涉及整个石油工业的各个生产供应环节:开发、生产、运输、炼油到最终消费者。

客观数据显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资金的投入,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已从1970年的750亿吨上升至现在的1640亿吨,35年内翻了一番还多。以沙特阿拉伯为例,1970年该国的石油储量为120亿吨,如今的探明储量已经升至360亿吨。南非世界石油大会公布的数据表明,如果加上重油、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石油的储量(美国地质勘探公司估计非常规石油的全球储量超过1364亿吨),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总储量可达近1万亿吨。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足够使用几十年,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石油储藏将被发现。按2004年世界石油年产量38.7亿吨和采收率30%计算,先不计后续年度增加的探明储量,仅这次公布的世界1640亿吨探明储量就可开采13年。如果按2004年世界石油年消费量40亿吨计算,并考虑60%的探明率和30%的采收率,则上述1万亿吨石油储量可供人类开采45年。

第18届世界石油大会召开之际正值全球油价居高不下之时,尽管影响油价变动的因素非常复杂,很难进行简单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全球已经进入高油价时期,以往10~20美元/桶的低油价时期已经成为历史。

全球油价大增正逢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石油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时期,高油价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乐观,也对中国石油工业控制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00年国际油价比1999年上涨了65%,中国石油进口量比1999年增长了92%,达到7026.5万吨,为此,中国多支付了72.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0.671%。2001年进口原油6491万吨,2002年进口原油 7184万吨,2003年进口原油 9102万吨,原油净进口8289万吨(进口石油依存度为38.7%),2004年进口原油1.2282亿吨,原油净进口1.1733亿吨(进口石油依存度为45.1%),2005年中国原油净进口1.1875亿吨(进口石油依存度为42.9%)。从成品油进口情况看,2003年成品油净进口2165.5万吨,2004年增至3239.7万吨,2005年降至1742万吨(从2003—2005年三年情况看,2004年是中国进 口石油最多的一年,石油净进口量达14972.7万吨,高于2003年的10454.5万吨和2005年的13617万吨)。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飙升情况下,意味着中国为进口原油就需要多支付更多的成本。以2003年为例,当年石油净进口量达到10600.32万吨,用汇230.14亿美元,平均吨油价为217美元。由于油价上升,2004年和2005年的石油进口用汇量分别达到430多亿美元和 500多亿美元。曾经有人计算,2004年中国为购买进口原油“多”支付了80亿美元。

高油价将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为购买原油多付的成本只是中国经济所受冲击的极小部分。如果油价继续上涨,或者长期维持在高位,它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石油作为一种基础能源,同时作为众多产业的上游原材料,油价上涨无疑将加大物流、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诸多产业的价格上升压力,并影响到更多的终端产品价格,国内市场将为石油消费承受更高的代价。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国内溢价”。

高油价还将加大中国保证能源安全的压力。石油安全与中国经济安全的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由于中国能源消费量增加已是必然,中国今后加大从全球市场获取能源及资源是既定的战略。但是,高油价不仅使得中国要为保证能源安全付出额外的“中国溢价”,而且还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面临政治上的压力,如2005年中国海油并购尤尼科石油公司失败就是典型的案例。

毫无疑问,石油价格暴涨也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未来经济发展的形势。2005年8月,中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称,低油价时代在我们可以设想的下一步和近段时期内是很难再出现了,目前已经进入到一个高油价时代。高油价对石油工业控制力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促使人们采取各种对策与措施来解决能源特别是石油的危机。

油价暴涨及其形成的石油危机,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石油危机推动了各国,寻找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相当的程度上改变着世界能源构成;它促使各国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来消化其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它引发了各国对能源安全特别是石油安全的重视,采取有力对策与措施缓解石油供需矛盾,以化解石油市场风险;它促进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并运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种手段来加强国家石油安全保障体系,以保证本国的政治经济安全。2006年以来,法国总统希拉克提出要对已上升为“本世纪重大事件”的后石油时代做准备,要重新启动开发民用核反应堆,以加强法国的能源安全;接着,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推出“先进能源计划”明确了美国“能源自立”的目标;日本政府也将出台“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将石油依赖率从目前的50%降到40%或更低;瑞典政府甚至提出15年后不使用石油产品作燃料的目标。各国制定和实施石油安全战略的情况表明,石油资源风险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石油所具有的政治特性,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大局,所以一个国家石油工业控制力的大小,抵御石油风险和石油危机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是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生命线”。

从国际横向比较看,中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1.8%,天然气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0.7%。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人均石油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石油资源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原油进口量剧增,中国石油资源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从原油供应静态平衡分析看,全球原油供给基本上由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国家两部分组成。过去全球原油供应中,欧佩克通过调整成员国的生产配额,经常扮演着国际原油供给“调节器”的角色,以调节国际油价。但是,近几年的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及其价格体系中,欧佩克的作用变小了。究其原因,一是欧佩克国家的剩余原油生产能力下降,导致其对市场的调控能力下降;二是大量的投机资金涌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套利,油价走势摆脱了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关系的束缚。

从原油供应的动态平衡分析看,过去十年(1995—2005年)世界原油年产量大约由30亿吨升至38亿吨,年均增加2.7%。2004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同比增加3444万吨,占世界原油平均年增加量的 57.4%,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根据《 工人日报》2006年 9月12日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介绍说,中国进口石油量仅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左右,2005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3.17亿吨,其中净进 口石油1.36亿吨。2005年中国原油净进口增量有相当大的下降,只比2004年增加了143万吨。根据IEA(国际能源署)的估计,2006年全球原油需求8450万桶/日,比2005年的日均需求量有所增加。IEA预计2007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预计将增加到8600万桶,约比去年增加1.8%。

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增加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里存在一个确定中国的石油安全进口年增量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寿波在“2005年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指出:能源与经济一定要协调发展,在实现“能源消费只翻一番保证GDP翻两番”前提下,在未来20年间(2000—2020年)中国GDP平均年增 7.4%,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中国能源消费总量27亿吨标准煤,综合能源效率由2208元/吨提高到4428元/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降低一半,年均节能率3.54%。他认为,今后15年内,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年均增加不应超过1000万吨。

未来10~20年内,世界石油产量将有一定程度的增长,21世纪内世界石油资源估计不会用完。但大多数专家认为21世纪内石油产量在达到高峰后将会下降。

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CERA)于2005年5月发表的21世纪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年产量预测数据,是迄今最为保守的。CERA认为,21世纪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将在2010年达到最高峰1559.1亿吨,原油产量将在2020年达到最高峰38.93亿吨,石油产量估计将从2020—2030年开始逐步下降(见表1)。表1 CERA对21世纪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年产量的预测 单位:亿吨资料来源:瞿国华,《新世纪中国石油资源风险分析》,《当代石油石化》,2006年第4期。

此外,还有不少其他的预测结果。美国能源信息署2004年4月预测,2016年世界原油产量将达到最高峰;壳牌集团则预测2025年或稍后世界原油产量将达到最高峰;2003 年 5月,世界著名石油地质学家Laherrere J.在一次会议上指出,2010—2020年世界石油产量将达到最高峰,等等。大多数观点认为世界石油产量可能在2020—2030年达到最高峰。

可以相互印证的是世界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也基本如此。占世界石油总产量五分之一的14个最大油田平均年龄都在43年以上,产量超过10万桶/日的102个大油田(约占世界石油总供应量的一半)中,绝大部分已经生产了二十多年,其中许多油田储量已趋于枯竭,产量递减速度不断加快。如世界最大的油田之一,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1975年的探明储量估计在600亿桶左右,到2003年底已开采了550亿桶,当前每年还生产18亿桶,近年来为维持必要的产量,开始使用加压注水开采的方法。包括北美在内的许多地区的石油产量自然递减率目前已经超过10%。对于那些较新较小的油田,一旦因采用更有效的开采技术而过渡到高峰产量后,就会出现更快的递减速度。在这种世界石油剩余储量可能下降的情况下,油价总的变化趋势已经不可能再恢复到很低的水平。

根据各种预测结果,21世纪世界石油产业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30年)的高油价时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1)油价处于较高的价位。(2)原油质量继续变差。原油的密度越来越大,含硫量越来越高,有些原油含有大量的金属或有机酸,很难用常规的加工方法进行炼制。(3)非常规石油产量的比例将越来越多,如各种稠油、油砂页岩、油砂沥青等。(4)通过各种途径增产石油(包括非常规石油),尽可能延长第一阶段的时间,推迟第二阶段的到来。

第二阶段(2030—2100年)的“后石油时代”。第二阶段的特点是:(1)世界石油产量开始下降。非常规石油生产可能占有更大的比例。作为燃料的石油产品数量逐步下降,较多的石油产品用作化工合成材料的原料。(2)接替能源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天然气可能成为最有优势的一种替代能源。(3)能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将进一步展现。如在21世纪的后半叶有可能逐步过渡和形成以核聚变及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4)从2025年或2030年开始,世界原油供应与需求缺口会进一步扩大。中国规划的2010年前后建成的大型炼油化工装置,很可能在建成的15~20年后就会遇到原油供应紧缺的问题。

近几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投机资金利用欧佩克剩余生产能力下降引起的原油供给担忧,大肆做多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导致国际油价进入“超级飚涨”时期。有人估计近年的高油价中有三分之一是由投机造成的。目前全球有大约7000个对冲基金活跃在石油期货市场,其交易量相当于总交易量的60%,这些基金控制的资金大约有1万亿美元。这不仅使它们能在石油市场呼风唤雨,而且能成为石油市场的指挥棒。目前进入国际石油市场的资金不仅来自追求暴利的私募性质的对冲基金,也有大量的股票基金因能源成本上升、制造业企业利润受到影响,而转入石油期货市场以对冲在其他市场的风险。此外,养老基金也通过投资原油证券进入原油市场,如高盛全球商品指数基金等产品。大量资金涌入原油期货和衍生产品市场,无疑对油价上升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从中国的能源供应和需求结构看,煤多油少的能源供应结构,对石油工业控制力及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中国已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在21世纪初期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从能源方面看,就必须为其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能源供应方面看,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在常规化石能源中,煤炭资源占90%以上。目前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超过1万亿吨,可采储量在1100亿吨以上,煤多油少是中国能源赋存结构的基本特点。目前,在中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67%,石油占25%左右,天然气占不到3%。这种能源结构,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依靠以煤为主这种低效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现代化,中国也难以例外。据此,国内有关研究机构认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能源发展战略,就是要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基础上,放眼全球,转向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优质化的供应路线。其理由是:(1)世界能源结构的演变趋势表明,未来三五十年内油气储量仍然丰富,油气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天然气有可能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主导。(2)只有立足优质能源为主的供应结构,才能使中国以较高的能源效率追赶上届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3)在开放的国际能源系统下,国内的能源资源结构和生产结构并不是限制该国实现能源供应结构优质化的根本因素,随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有能力立足于国际能源资源,实现以油气为主的能源供应路线。当然,这种建立在能源消费终端变化、从以煤炭为主的低效能源结构转向以油气为主的优质化能源结构,是与国内能源供应结构相矛盾,是受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剧烈变化和石油、天然气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制约的。因此,向以油气为主的优质化能源结构转化,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另外,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等原因,中国过去和目前在能源方面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在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上存在很大压力。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中国一次能源情况不容乐观,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需求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更是短缺。

如上所述,中国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和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有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作为保障。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大部分发达国家在人均 GDP3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经历了人均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和能源结构快速变化(石油需求比例快速上升)的过程。中国面对的情况要比发达国家复杂得多(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而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因城乡户籍阻隔等各种原因导致城市化滞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加快,城市化进程开始提速,城市新型消费热潮开始兴起。根据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所谓“趋势照常(BAU)”的研究和分析,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36.2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将达到0.66,如果国内石油生产和消费按照目前水平发展,且同期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不能取得重大突破,到2020年,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提高到60%左右,超过美国目前58%的水平。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短缺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下大气力解决的问题。具体情况见表2。表2 中国分品种能源消费总量(BAU)资料来源: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供求中长期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92期。

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和能源环境问题也对石油工业控制力提出了重大挑战。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和国民经济安全。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根源是国内日益尖锐的能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矛盾,它不仅仅是能源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而且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个矛盾主要表现为清洁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大于供给,供求矛盾呈刚性上升,使石油天然气成为中国清洁能源中需求增长最快而供给能力日益严重不足的品种。因此,石油天然气短缺又是中国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所有能源安全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石油安全问题。石油安全问题的日益凸现,无疑使石油工业控制力又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在中国今后能源决策规划中,把环境变量以及小康社会对环境的需求作为中国能源决策的重要决策变量,是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能源及其发展战略的要求。在中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面临的能源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1)燃煤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大大提高。

很明显,要改变目前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状况,其中最主要的是发展清洁能源。显然,增加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已成为当务之急。如前所述,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产品的消费量将大幅度增长,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结构改善和消费层次升级,再加上国家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清洁能源的需求将有更大幅度的增长。今后几十年,中国为解决能源环境问题而采取的清洁能源和能源洁净利用技术,因对石油等消费的大幅度增加,也对石油工业控制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石油工业全球化经营趋势也日趋明显。中国石油工业面临着国内市场国际化、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因此,关注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在这种形势下,客观准确地分析中国石油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总结发展中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石油工业的战略规划与定位,以及战略对策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并增强石油工业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解决、也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上篇 中国石油工业控制力研究1 石油工业控制力内涵、主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1.1 石油工业控制力内涵及主要表现1.1.1 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内涵及其争论

关于控制力的研究,主要源于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有关公有制经济的论述。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且不说这一新的重要论断,对于中国继续完善和调整所有制结构,对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准确定位,对于加快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有多么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单就这一新的重要论断中所提出的“国有经济控制力”这个新的理论命题来说,就引起了国内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对控制力的研究源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探讨。后来,有的学者把对控制力的探讨逐渐引申到具体的产业部门控制力上,如有的对出版业控制力进行了探讨,也有的对林业控制力进行了研究等。从当前研究趋势看,随着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的深入,对控制力的研究领域也逐渐向产业部门拓展,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截至2008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内涵及如何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观点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国有经济控制力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一般而言,它主要是指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量,具体,它是指通过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关键领域和战略产业实行国家所有制,以规定、主宰和支配它们运行与发展的方向,并通过自身的重要性,进而主宰和支配国民经济运行发展的方向、秩序、速度、结构、规模等内容和关系的实力与能力。这种控制力量主要体现为控制的目标、控制的方式、控制的程度、控制的范围、控制的效果等内容。”并认为,控制力在不同时期、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其目标、具体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都是不同的。文章作者在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实为“七位一体”的观点,即国有经济控制力可以具体分解为支配力、引导力、发展力或促进力、支持力或服务力、竞争力、增值力和市场力。也有的学者提出国有经济控制力体现的范围、领域和重点是:一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中,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二是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重点是提高国有经济整体质量;三是市场竞争力是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重要表现;四是国有经济要积极参与和支配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支配能力;五是国有经济控制力突出体现在国有或国有资本控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在经济运行、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龙头骨干作用上。还有的学者认为,对国有经济控制力仅从所有制结构中的比重、数量来考察是不够的,而应该关注国家对市场失灵领域的调控能力上,并认为控制力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发挥在于其竞争力、支配力;二是国有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保障力、协调力;三是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还表现在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即保护幼稚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能力上。也有的学者认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不是同一概念。主导作用是指能够决定事物总体发展方向的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强大指导、带动和规范的作用,通过有效控制国民经济,从而决定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力则是指某事物能够对其他事物施加的作用力度,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指其为取得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配地位,而对其他经济成分施加的作用力度,其作用力度强弱直接决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大小,即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通过控制力的功能来实现的。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在《统计研究》2001年第1期上发表的“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量化分析”一文中认为,国有经济控制力,主要是指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能力和保障能力。具体地讲,调节能力是指国有经济以多种方式参与方向性的具有产业主导地位的行业和领域,通过控制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指导,使之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能力。保障能力是指国有经济通过控制国防、战略性物资生产部门、高科技领域等部门,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通过控制社会公共部门保证社会稳定的能力。国有经济的调节力和保障力,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体现和要求。其中,在参与调节的行业,国有经济调节力是以竞争力为基础。没有竞争力,就没有活力,就无法引导和带动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发挥调节作用;在保障性行业中,国有经济的保障力则首先表现为实现社会效益;在保障公共事业、公众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

当然,对国有经济控制力内涵的分析,也有的学者从其他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内涵,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恰当的(也是必要的)比例,有较强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又有合理的产业分布,并能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功能和绩效。

从上面各学者对国有经济控制力内涵的分析来看,无论是对国有经济控制力内涵概括得比较简明还是比较复杂,其内涵的核心内容基本上都是指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调节、支配、保障、支持、促进等能力上。至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如前所述,随着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一重要论断研究的不断深入,“控制力”这一理论范畴已从单纯围绕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研究,开始向其他经济领域的控制力研究拓展、转移。1.1.2 石油工业控制力内涵及主要表现

从目前所搜集的文献资料看,对石油工业控制力的研究成果还未见到。但在当今世界,如前所述,由于石油资源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被各国视为战略物资而激烈争夺的稀缺资源。而作为生产石油资源的产业——石油工业,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市场和最大的全球性产业,已经成为国际上政治经济最具影响力和战略意义的重要产业部门,以石油资源为对象的石油、石化工业及其相关联的产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及其以这些产业为核心的关联产业群。虽然,作为向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提供石油战略资源的石油工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难以与国有经济相比,但是,由于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资源地位和作用,以及由于石油资源在国内外经济关系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特性,事关国家的国际地位、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却赋予了石油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国际斗争中,往往被作为战略武器,用来威慑、制约他国,以达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目的。因此,石油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一种具有政治特性的战略物资,可以引起多种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后果。正如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一样,石油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通过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配置、供求数量变动及价格参数等调整,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关键领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消费活动,以规定和支配它们的运行和发展,进而规定、支配国民经济运行发展、社会生活变革的方向、结构、速度、规模等;通过所提供的石油资源及其供求等参数变化,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影响控制的方式、控制的程度、控制的范围、控制的效果等内容。

从石油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调节力看,它主要通过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配置、供求数量及价格参数变动等,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这些部门、环节、领域的经济活动,进而使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结构、速度、规模等及其参数发生相应的变动。从世界情况看,近代以来石油资源已经渗透到并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引起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形成、演进和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如前所述,正因为石油资源的发现、开发及其应用,使得人类社会进入石油时代,以石油石化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油气资源产业及其产业群,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其生产方式,以石油为原材料的石化产品多达7万多种,以石油资源作为基础性燃料和原材料的关联产业(包括汽车、交通运输、农业、纺织服装、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化学建材、电子电器产业等)及其产品难以胜数,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石油制成品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发展及社会生活消费活动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石油资源供求、价格等变化的制约和影响,无不受到石油工业发展状况的制约和影响,即受到石油工业调节力的制约和影响。据历史资料分析,中国GNP每增长1%,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四大油品则增长0.7%,即石油制品消费弹性系数为0.7。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目前中国石油消费约81%应用于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材料及制成品行业上。据报道,中国占世界4%的GDP,消耗了世界7.4%的石油。

从石油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力看,它主要是指石油工业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向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领域提供石油资源,以保障它们健康、协调、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由于石油既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维系国家经济、政治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又是具有政治、军事战略物资特性的物资。因此,石油工业所提供的石油资源如何,与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及国家或地区安全高度相关。石油工业所提供的石油资源能否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消费及国家安全的需求,换句话说,石油工业所提供的石油资源能否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消费及国家安全的需求,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政治、军事安全。为此,一个国家石油工业控制力的大小、强弱,在某种意义上,是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增强石油工业保障力,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及经济、政治、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

上面对石油工业控制力内涵的分析,仅仅是从定性方面进行的探索,至于定量方面的分析,主要在后面的“中国石油工业控制力分析”中予以探讨,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1.2 石油工业控制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世界各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证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石油工业控制力是动态的,中国石油工业控制力也不例外。一般说来,影响石油工业控制力变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石油资源供给与石油资源需求(消费)两大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2.1 石油资源储量及其开发程度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石油资源储量大小是该国或地区石油工业能否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没有石油工业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该国或地区石油资源储量很小或没有储量,以至于没有勘探、开发、生产的价值。因此,世界上拥有石油工业并使其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部门的国家,其地下石油资源储量比较丰富或有一定勘探、开发、生产的价值。所以,具有勘探、开发、生产价值的石油资源储量,是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石油工业的前提。但是,仅具有勘探、开发、生产价值的石油资源储量,而没有一定的勘探开发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勘探开发程度,也难以形成石油工业部门。因此,在地下拥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基础上,通过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石油资源进行勘探、开发,并达到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能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石油资源,进而能够对国民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调节能力和保障能力,才能在一定意义上说,该国或地区形成并拥有一定的石油工业控制力。否则,勘探、开发、生产规模过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石油产业活动还难以形成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部门,所提供的石油资源还不能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和保障作用,就不会形成独立的石油工业,更谈不到石油工业控制力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程度对石油工业控制力变化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一国或地区石油资源储量比较丰富,经过一段时期的勘探、开发、生产,形成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石油工业逐渐形成,并为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所需的石油资源。在这个时期内,如果石油工业所提供的石油资源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相适应,石油工业的控制力就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在其他条件具备下,进而显现出国民经济发展比例比较协调、快速、经济效益较高及人们社会生活不断改善的运行状态。但是,石油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经过勘探、开发、生产,终究要枯竭。也就是说,伴随石油资源的开发进程,石油工业必然经历兴起、鼎盛、衰亡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因此,伴随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石油储备资源逐渐减少甚至枯竭,导致包括石油工业在内的石油资源产业衰退,在勘探未能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老油田石油资源在未有新油田石油资源接替的条件下,石油工业的衰退必然造成石油工业控制力下降。世界上许多石油生产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历史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占的比重,也会直接影响到石油工业控制力的大小与强弱。据BP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显示,目前世界石油资源总量为4582亿吨,其中待发现资源量1286亿吨,天然气资源总量为436万亿立方米,其中待发现资源量为147万亿立方米。据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12月18日发布的世界石油产量和油气储量年终统计,2006年全球原油及凝析油产量为36.24亿吨,石油储量(指剩余探明储量)1804.72亿吨。从全球石油储量分布情况来看,中东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7339亿桶)占世界石油探明总储量的61.7%。其中,沙特占世界的22.1%,伊朗占11.1%,伊拉克占9.7%,科威特占83.%,阿联酋占8.2%,储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在中南美洲地区,委内瑞拉的石油探明储量继续保持高位,占该地区的76.3%,占世界石油探明总储量的6.5%。在欧洲和欧亚大陆地区,探明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占世界探明储量的6.1%和3.3%。在非洲,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3%和3.0%,其次为阿尔及利亚(1.0%)和安哥拉(0.7%)。北美的石油探明储量以美国为最多,占该地区的二分之一,占世界的2.5%。在亚太地区,中国的探明石油储量居首,但也仅占世界的1.4%;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之一的印度尼西亚,其探明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0.4%。从总体上看,欧佩克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74.9%,前苏联地区占到10.2%,而除此之外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占世界储量的比例不过14.9%。世界待发现的石油可采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中亚、俄罗斯和北美地区,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6%、21%和20%。

从上述世界各地区探明石油储量和待探明石油储量情况看,石油资源在世界各个地区、国家的分布极不均匀,导致了各石油资源拥有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情况极不相同。在中东地区国家中,从一定意义上说,国民经济就是石油经济。石油工业是国家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和较大比重,因此,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石油工业控制力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其调节力和保障力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而那些国民经济部门发展齐全,石油工业所提供石油资源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国家中,石油工业控制力虽然没有像中东等产油国那样具有支配地位和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也因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的调节能力和保障能力,其变动也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俄罗斯等国的石油工业就是如此。还有一些产油国,其石油工业所提供的石油资源,只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部分需求,其需求缺口,还需从国外进口石油资源来解决,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外石油进口存在一定的依存度。类似这些国家中的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有一席之地,但由于这些国家原有石油工业形成情况、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以及产业结构不同等,使石油工业有的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支配或主导地位,有的不占支配或主导地位,其石油工业控制力的强度会有所不同,但与上述两类国家相比,其石油工业控制力相对较弱。1.2.2 石油进口依存

世界上有许多产油国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往往需要进口部分石油资源来填补本国资源缺口,进而形成对国外石油进口的依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石油进口国的原有石油工业不发达,难以形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调节能力和保障能力。其原因可能是石油资源储量小或有勘探、开发价值的油藏不多,石油工业有一定程度发展,但也难以形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也有的国家石油资源储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勘探开发等技术水平低,或资金、人才短缺等原因,不能大规模对石油资源进行勘探开发,造成石油工业不发达,难以提供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石油资源,不得不用进口来弥补国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石油资源缺口。二是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生产,有些国家或地区的石油资源逐渐趋向枯竭,石油工业及其相关联产业开始衰退,即原先比较发达、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石油资源的石油工业,逐渐变为萎缩的、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需求的石油工业。在没有新石油资源储量替代的条件下,随着石油工业衰退加剧,国民经济发展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越来越高。三是石油工业发展滞后,即石油工业发展未能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导致石油工业控制力下降。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推动或促进,使得国民经济突然高速发展,或进入超常规发展阶段,从而对石油资源需求大幅度增加。而作为向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石油战略资源的石油工业来说,很可能在勘探开发的短期内未能取得重大突破、造成石油资源储量萎缩;或是勘探开发技术难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石油地质条件和困难的开发生产条件,石油生产成本上升到石油资源失去勘探开发价值,造成石油产量下降;或是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滞后、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僵化造成石油企业活力不强等,导致石油产量停滞不前甚至下降,难以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只能通过提高石油进口量来满足。上述情况的出现,都会造成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和控制力减弱。1.2.3 国外石油企业的竞争冲击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生产要素流动全球化,而且把各国经济发展纳入了世界经济的轨道。“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企业必然与外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直接的较量。能否在这种较量中占有优势地位,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取决于各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高低。石油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也不例外。一般来说,一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小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譬如说,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勘探开发规模效益高、生产经营成本低、运输条件优越、地理环境良好、勘探开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采取最优的经营管理方法、企业职工素质高、企业运营机制与管理体制能够激发企业竞争活力等,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提高。但是,一国石油企业往往难以具备上述各种优势条件,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上,经济势力宏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石油公司往往是发达国家的跨国石油公司,它们实行全球战略,从事国际化经营,并在新技术革命中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这些跨国石油公司以其强大的竞争优势与一些国家的石油企业进行竞争,夺取它们的市场份额。目前,世界排名前20位的国际大石油公司控制着全球已探明优质石油储量的81%。这些大石油公司不但具有规模、资本、管理、技术、人才和品牌的优势,而且背后都有国家强大实力的支持。而许多国家的石油企业因各种因素的制约,如石油资源储量下降,优质资源减少,易开发油田锐减,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特别是因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它们难以与跨国石油公司抗衡,造成国内石油市场份额的减少,进而导致国内石油工业及其油气资源关联产业的衰退、石油工业控制力的下降。即使有些国家根据WTO有关“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与措施,或采取措施扶持作为战略产业或主导产业的石油工业,往往也难以长期抵御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外国大石油企业的强大竞争力,最终导致国内石油工业竞争力、特别是控制力的下降。1.2.4 石油企业的经营战略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正推动着资源、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产品等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在这一大背景下,许多国家的石油企业因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没有大的突破,石油资源难以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需求,只能另辟蹊径。通过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石油市场的国际化经营,把自己的资金、技术等带到国际石油市场及世界产油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资源投资,力图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国际石油资源来弥补国内石油资源之不足,进而增强石油工业控制力。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产油国实行私有化,因而有各种机会参与这些国家油气勘探开发区块,而且1998—1999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油气价格走低时可低价获得油田项目。但是,进入21世纪后,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上述国家私有化高潮已经过去,参与其油田勘探开发项目条件逐渐趋于苛刻。而且,近20年来在世界没有发现新的大型含油气区块,国际上大部分有开发价值油气区块已被国际跨国公司占有,特别是2004年以来的高油价使得油田转让机会减少,代价高,竞争十分激烈。除了上述因素起作用外,还有一些非经济因素对后参与石油国际化经营的石油企业不利。如某些发达国家,利用石油高价机会,竭力控制世界石油资源,尽力阻止发展中国家及其他国家参与石油的国际化经营,把石油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武器,尽力打压后参与石油国际化经营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石油工业采取国际化经营战略来弥补国内石油资源供应不足,以提升国家石油工业控制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困难重重,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规划的目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